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學生工作會議講話稿

欄目: 科教文衛講話稿 / 釋出於: / 人氣:8.08K

高校學生工作是一種人與人之間的特殊社會活動。新形勢下要做好高校學生工作,就要確立 學生為本,一切為了學生 的工作理念。下面就是本站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學生工作會議講話稿,僅供參考。

學生工作會議講話稿
學生工作會議講話稿(一):

同志們:

這次會議的主要任務是貫徹落實全國高校學生工作會議精神,分析我省高校學生工作面臨的形勢,交流學生管理工作經驗,研究部署20*年全省高校學生工作,進一步統一思想,提高認識,明確任務,落實責任,推動我省高校學生工作開創新局面。

20xx年,全省高校學生工作戰線的同志們緊緊圍繞工作目標,以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求真務實,開拓創新,取得了顯著的成績。各高校把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擺在首位,採取多種形式和措施,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促進他們積極向上、健康成長;《普通高等學校學生管理規定》(以下簡稱《規定》)深入實施,學生工作制度建設成效突出,教育教學和生活秩序進一步規範;切實加強對招生工作的管理和協調,確保了招生工作平穩有序;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工作紮實推進,現已形成了我們*特色的資助模式;畢業生就業工作成績顯著,實現了“雙高”工作目標;在處理各類高校違規招生辦學等問題過程中,充分發揮學生工作部門的職能作用,做了大量艱苦細緻的工作,保證了正常教學生活秩序,維護了高校和社會的穩定。總之,通過大家的共同努力,比較圓滿地完成了各項工作任務,為高校的改革、發展和穩定做出了積極的貢獻。這些成績的取得,是省委、省政府正確領導的結果,是各高校黨委、行政高度重視、大力支援的結果,是全省高校學生工作戰線的同志們無私奉獻、努力工作的結果。在此,我代表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廳向大家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

關於今年的高校學生工作,我講三點意見。

一、認清形勢,服務大局,增強做好高校學生工作的自覺性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和高等教育的發展,高校學生工作面臨著新的形勢。我們要正確認識新形勢、分析新形勢、把握新形勢,服務於經濟建設和高等教育快速、健康、協調發展的大局,進一步增強做好高校學生工作的自覺性。

(一)經濟社會發展對人才的需求給高校學生工作提出了新要求。當前,我國上下正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大力推進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建設,加快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各項工作都呈現出蓬勃發展的良好勢頭。推動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科技是先導,人才是關鍵。要堅定不移地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努力把我們國家從人力資源大國建成為人力資源強國,造就數以億計的高素質勞動者、數以千萬計的高階專門人才和一大批科技創新拔尖人才。我省同全國形勢一樣,正積極推進“兩大跨越、兩大建設”,奮力實現中原崛起。完成這些任務,教育要提供人才,提供智力支援,提供有效的社會服務。去年李成玉省長參加中部六省經濟發展片會,他感到我省的工業、農業、國民生產總值等重要經濟指標同中部六省差距不大,而在教育、人才培養方面卻有明顯的差距。據統計,目前我國普通高校本專科在校生人數為1800萬,每萬人中在校普通本專科人數為138人;湖北省在校大學生人數為109萬人,每萬人中在校普通本專科人數為191人;而我省在校普通本專科人數為97萬人,每萬人中在校普通本專科人數只有100人,不但大大低於湖北省,而且低於全國平均水平。另外我省沒有部屬院校,只有一所學校進入211工程,這與我省經濟大省的地位不相符合,是制約我省向經濟強省和文化強省邁進的關鍵因素之一。我省高等教育培養的人才不但數量不足,而且專業結構也不盡合理,層次低,本科生佔到45%左右,專科生佔到55%左右,本科生所佔比例不太高。高等學校是造就高素質專門人才和拔尖創新人才的搖籃,是培養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基地。高校學生工作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傳承知識、培養能力、提高素質和高等教育質量方面起著基礎性、保障性作用,因此,為高校培養人才搞好服務是我們學生工作應盡的職責。

(二)高等教育的快速發展為高校學生工作賦予了新任務。自1999年全國高校擴大招生以來,高等教育取得迅速發展,目前已進入大眾化階段。20xx年,我省高校毛入學率為18.3%,也進入了大眾化的行列。高等教育的發展給高校學生工作賦予了新任務。一是高等教育規模擴大提出了新任務。截止20xx年底,全省高等學校已達117所,高等學校在校生已達124.8萬人,其中普通高等學校在校生由“十五”初的36.9萬人增長到97.4萬人,今年普通高等教育入學新生將達37萬人以上(含本專科、研究生),以後每年還將以10%的速度增加。在高等教育快速發展的情況下,對高校學生這個龐大群體的有效管理與服務是擺在教育行政部門和高校面前極為複雜而繁重的任務。二是高等教育層次多、形式多提出了新任務。隨著高等教育改革和發展的不斷深入,研究型大學、教學型大學、高等職業教育培養目標呈多層次、多模式,政府投資、企業投資、個人投資、境外投資等投資渠道多元化,公辦、民辦、公辦民助、民辦公助等辦學形式的多樣化,等等,使得原本相對單一的學生管理模式已不再適應,需要端正辦學思想,理清辦學思路,創新工作機制,完善政策措施,加強學生管理。三是校區分散提出了新任務。隨著高等教育的快速發展,同一所高校存在著多校區辦學的現象,成為當前高校辦學的新特點。如一些高校既有老校區,還有新校區;既有校本部,還有獨立學院、非獨立學院和合作辦學等。同時,同一校區中,普通、成人教育和專、本、碩、博,甚至“3+2”、“五年制”等不同型別和年齡的學生同校學習。如何加強協調,統籌規劃,統一安排,對多校區學生進行有效的管理和服務,為其提供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環境,確保其順利完成大學學業,是我們從事學生工作的同志們面臨的新課題。

(三)新的社會環境對高校學生工作提出了新挑戰。隨著國際、國內政治、經濟和社會的發展,高等教育學生工作面臨許多新挑戰。一是面臨國際化的挑戰。當今世界,仍然存在著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兩大陣營,無論是在政治領域和軍事領域中,還是在經濟領域和文化領域中,其間的鬥爭就從來沒有間斷過。隨著我國對外開放的不斷深入和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西方意識形態和教育理念紛至沓來,各種非主流意識形態攻擊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否定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鼓吹“和諧理論”,但他們只講和諧不講鬥爭,有的還打著學術交流、資助貧困、關注弱勢群體、維護人權等旗號,公開或隱蔽地對高校學生進行思想、文化等意識形態的滲透,企圖把中國引向斜路。對這一點,千萬不可小視。尤其是隨著中外合作辦學和國際教育交流的不斷擴大,不同管理理念和制度之間產生了直接衝突。如何堅持馬克思主義在高校意識形態的指導地位,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去偽存真,兼收幷蓄,為我所用,建設一個既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又與現代大學制度和現代管理理念相適應的學生管理體系是一項長期而艱鉅的任務。二是面臨國內各種社會問題影響的挑戰。經過近30年的改革開放,我國經濟、社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綜合國力顯著增強,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國際地位明顯提升。但是,隨著改革的深入和開放的擴大,各種深層次矛盾也逐步凸顯,貧富差距、城鄉差別、社會穩定、醫療保障、教育公平、就業生活、幹部腐敗和社會誠信等問題亟待解決。高等教育是社會關注的一個熱點,也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基礎,在面臨的諸多矛盾中,市場法則與教育公益性之間的矛盾愈加尖銳。這些都對高校學生工作產生著不同程度的影響。三是面臨高校學生個性化的挑戰。我們目前所處的社會是一個經濟多元、文化多元、價值多元的社會,學生的價值選擇和人格特徵不可避免地呈現出多元化的特質。如何將學生的個性行為納入統一制度的管理範圍,確定管理行為在多元價值體系中的評價和制度立場,既能促進學生個性張揚、自由發展,又能使學生平等相處、和諧共存,保證育人目標順利實現,是需要我們認真進行研究的深層次問題。

總之,高校學生工作是高等教育改革和發展的重要內容,也是高等教育管理的基礎性環節。做好高校學生工作,關係到高等教育的健康協調發展,關係到和諧校園、和諧社會的構建,關係到高校和社會的穩定。面對新的形勢和任務,我們一定要進一步提高認識,採取更加有效的措施,以高度的政治意識、大局意識、責任意識,不辱使命,不負重託,努力做好高校學生工作。

二、整體推進,重點突破,把握高校學生工作的規律性

高校學生工作戰線長,任務重,責任大。因此,必須貫徹全程管理、全員管理、全方位管理的工作格局,正確把握學生工作的規律性,堅持整體推進、重點突破的原則,把各項管理工作落到實處,為高等教育的健康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一)完善政策措施,切實做好招生和畢業生就業工作。招生和就業是高校學生工作的兩個重要方面,是學校賴以存在和發展的基礎。對於高校來說,招生是把學生招進學校,是學校的進口;而就業是把畢業生從學校輸送到社會,是學校的出口。兩項工作都做好了,才能確保進口順、出口暢、事業旺。因此,各高校要完善各項政策措施,把招生、就業作為學校事關全域性的重要工作,全力以赴地抓緊抓好。

在招生工作方面,一是要規範招生章程(廣告)的制定和釋出。高校招生章程(廣告)是高校向社會公佈有關資訊的主要形式,是開展招生工作、錄取新生的重要依據。在招生宣傳和諮詢活動中,各高校要按照省教育廳《關於做好*省學歷、非學歷教育招生章程(廣告)稽核備案工作的意見》精神,切實做好招生章程(廣告)稽核備案工作,該載明的內容一定要載明,凡載明的內容一定要準確,不能含糊其辭。在這方面我們有教訓,去年鄭州大學升達經貿管理學院就是因為招生章程(廣告)的問題釀成一起學生事件,升達經貿管理學院有些老師對外宣傳上解釋不一致,導致學生認為受了學校的騙,以致於引發一場事件,教訓比較深刻。最後我們還是很妥善地進行了處理,並受到教育部、省委、省政府的肯定。所以,各高校在釋出招生章程(廣告)時,要按照國家和省裡的有關檔案精神,做到實事求是,教育廳學生處和各高校要嚴格把關,要抱著對組織負責、對學生負責的態度去把好關,嚴禁任何虛假不實的宣傳和誤導考生的行為發生。二是要嚴格招生行為。在招生工作中,要嚴格執行招生計劃,堅決杜絕計劃外招生;在調整招生計劃時,要按照規定的程式和要求進行審批。在錄取過程中,要嚴格執行“六公開”、“六不準”,按照錄取程式和向社會承諾的錄取規則招錄學生,不搞暗箱操作。任何學校不得委託校外人員協助釋出招生廣告,不得委託校外人員和社會機構代理招生;對各種非法招生中介,要主動配合有關部門,堅決予以嚴歷打擊。我們還要主動配合有關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行政部門和招生部門,做好省外生源招生工作;對在省外未完成的招生計劃,要堅決調回省內執行,儘量保證我省更多的大學聯考學生能進入高等學校深造。要嚴格執行收費政策和標準,做好考生收費工作,做到不超政策範圍收費,不超收費標準收費,切實減輕學生負擔。三是要做好新生入學資格複查工作。秋季開學後,各高校要對本校本年度錄取的新生資格進行全面複查。要根據教育部的有關要求,通過學籍學歷資訊管理平臺新生核對模組上傳本校入學的新生資料,在網上與教育部備案的錄取資料庫進行核對,重點清除弄虛作假騙取報名資格、在招生考試和體檢中作弊、冒名頂替入學等舞弊的考生。四是要切實做好新生學籍電子註冊工作。做好普通高等學校新生學籍電子註冊工作,是普通高等學校學生查詢、確認其真實身份的現實需要,是學生畢業時學歷電子證書稽核的重要依據,是切實加強普通高等學校學籍學歷管理的有效措施,是關口前移、堵住亂辦學和亂招生的重大舉措,關係到學生本人的切身利益,關係到普通高等教育的健康協調發展,關係到普通高校和社會的穩定。最近,教育部印發了《普通高等學校新生學籍電子註冊暫行辦法》,我省已經轉發,各普通高校要按照要求,切實做好新生學籍電子註冊工作。對複查合格的新生,予以註冊,取得學籍,並建立學生學籍庫;複查不合格者,由學校區別不同情況,給予不同處理,直至取消入學資格。

在就業工作方面,要狠抓政策落實,強化就業指導和服務。20*年,我省高校畢業生將達28萬人,就業人數再創新高,就業形勢依然嚴峻,就業工作任務更為繁重。各高校要根據國務院和省政府召開的20*年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電視電話會議精神,按照教育部把“20*年作為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全面服務年”的部署,搞好“三個服務”,抓好“五項重點”,實現“兩個增長”。搞好“三個服務”就是指發揮市場作用、搞好資訊服務;加強就業指導、搞好就業困難群體服務;完善就業管理、搞好離校後未就業畢業生的後續服務。抓好“五項重點”工作:一是狠抓各項政策的落實。要把近幾年來國家和省政府出臺的一系列政策規定落到實處,進一步健全體制,完善機制,拓寬渠道,優化環境,特別是要把引導和鼓勵高校畢業生面向基層就業的政策落實好。二是加強校園招聘活動的管理。要繼續組織好形式靈活、規模多樣的招聘活動,注重針對性和實效性,特別要關注殘疾學生、困難學生以及女畢業生的就業工作。去年我們組織了幾次大的、比較有特色的就業工作洽談會,比如針對女大學生的,針對殘疾學生的,針對師範類學生的,面向中小企業的,等等,效果非常好,今年我們還要加強這方面的服務,有針對性地開展工作。要加強就業資訊網路建設,使網路在畢業生就業工作中發揮重要作用。三是強化思想教育和就業指導。要開展豐富多彩的畢業生思想教育活動,幫助畢業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擇業觀。要加強就業指導課程建設,把就業指導課真正納入教育教學計劃。四是深化以就業為導向的教育教學改革,提高教育質量,提高畢業生適應社會的能力和就業競爭能力。五是加強對畢業生的管理。要高度重視畢業生離校前的思想動態和行為管理,加強教育,積極引導,嚴肅紀律,搞好服務,使畢業生文明、安全離校,切實維護學校安全穩定。實現“兩個增長”的工作目標,就是在保持畢業生就業率基本穩定的基礎上,確保畢業生就業絕對人數和到基層就業人數的增長。

(二)積極創造條件,為大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環境。學校教育以育人為本、以學生為主體。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和生活條件,是以學生為主體的體現,是學生順利完成學業的前提,是高校的重要職責之一。因此,各高校要努力為大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和生活條件。一是要改善教學條件,為學生提供優質的教育資源。教學條件的好壞是關係到學生成長成才的關鍵。各高校要通過提供優秀的教師隊伍、良好的實驗實習條件和豐富的圖書資源等,為大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條件。要加強教師思想道德、職業道德和學術道德建設,建立一支志存高遠、愛崗敬業、為人師表、教書育人、嚴謹篤學的教師隊伍。要鼓勵教授、名師給學生上基礎課,糾正只重視科研不重視教學的現象。要確保基本的實驗實習條件,使實驗實習和教學相結合,啟迪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豐富的圖書資源能開拓學生的視野,充實學生學習的內容,補充課堂學習的不足。各高校要及時更新,為學生提供現代的、豐富的、多樣的圖書資料,重視、加強圖書館建設,滿足學生學習的需要。要在積極改善辦學條件的同時,高度重視學生反映的課堂教學、實驗實習、圖書資料以及師資配備等方面的問題,對學生的合理要求,要採取有效措施,切實加以解決。二是要進一步優化育人環境。要著眼於滿足大學生的精神文化需求,精心設計和組織開展內容豐富、形式新穎、吸引力強的思想政治、學術科技、文娛體育活動,充分利用傳統節慶日、重大事件、紀念日、畢業典禮等開展特色鮮明的主題教育活動,繼續辦好科技文化藝術節和社會實踐活動,把德育、智育、體育、美育滲透到校園文化之中,使學生在文化活動中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各高校舉辦的人文講座,要嚴格把關,嚴格審批,嚴格管理,不得散佈有損黨和政府形象的言論。要結合學校發展規劃,重視大學生活動中心等場館建設,積極營造內涵豐富、健康向上、文化氣息濃郁的人文環境。要充分發揮學生社團、學生公寓、校園網路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的重要作用,科學引導,加強管理,確保校園文化建設的正確方向。要高度重視校園網路建設,加強對校園網路的管理和監控,加強網路評論員隊伍建設,及時發現和刪除校園網路中具有不良傾向的言論,堅持疏堵結合,疏導為主,充分發揮校園網路反映民意、排解情緒、化解矛盾、正面引導的育人功能。三是要做好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工作。由於我省經濟不夠發達,農村學生比例較大,城鄉差別、區域差別和收入差別依然存在,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較多,加強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是各級政府非常關心的事情,也是高校目前需要著重解決的問題,是一項長期而重要的任務。建立健全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政策體系,是黨中央、國務院堅持以人為本、落實科學發展觀、推動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大戰略決策,是促進教育公平、推進教育事業持續健康發展、辦好讓人民滿意教育的重大舉措。因此,我們要加大資助力度,健全資助體系,落實資助機構,為做好學生資助工作提供保障。最近,國務院專門召開了會議,安排部署困難學生資助工作,並下發了《國務院關於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職業學校和中等職業學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政策體系的意見》(國發〔20*〕13號)。今年下半年,國家將拿出154億元用於資助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明年將達3*億。尤其要強調的是,民辦高校整體納入了全國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體系。中央提出要關注民生,學校要關注學生。各高校要按照有關規定,建立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管理機構,改革和完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體系,全面落實惠及數以萬計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資助政策,切實做好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工作。要重點發揮國家助學貸款的主渠道作用,做好國家助學貸款工作。要繼續建立“綠色通道”,確保家庭經濟困難新生能按時報到入學。四是要創造條件,為學生提供良好的生活環境。要重點解決好學生的飲食和住宿問題。在飲食方面,要確保飯菜質量、物美價廉和飲食衛生不出問題。在住宿方面,要健全制度,加強管理,明確責任,完善用水、用電、防火、防盜等措施,注意宿舍的整潔衛生,為學生創造乾淨、舒心、安全的住宿環境。我到過一些學校的學生宿舍,有些學校很好,有些學校學生宿舍髒、亂、差。特別要注意學生在外面留宿的問題,加強宿舍管理,嚴格登記制度,樹立起教育、管理、監護的責任意識,確保學生安全不出現問題。

(三)強化責任意識,確保高校安全穩定。高校穩定是社會穩定的重要組成部分,各級黨委、政府特別關注。今年,我國大事多,喜事多,我黨將召開*,我國將迎來建軍八十週年和香港迴歸十週年,北京奧運會籌辦進入關鍵階段,重大活動和敏感時段較多,做好高校穩定工作顯得意義特別重大,非同尋常,不能有絲毫麻痺。各高等學校要牢固樹立穩定壓倒一切的指導思想,擺在重中之重的位置,以對黨、對政府、對社會、對學校、對學生高度負責的態度,從大局出發,集中主要精力,匯聚主要力量,及時發現和消除隱患,確保高校穩定大局。一是要加強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各高校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主要內容,切實加強和改進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對大學生進行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牢固樹立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世界觀,確立為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奮鬥終生的信念;要對大學生進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教育,確立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共同理想和堅定信念;要對大學生深入進行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教育,大力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與時俱進、開拓進取、求真務實、奮勇爭先的時代精神;要對大學生繼續深入進行“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幫助大學生明是非、辯善惡、知美醜。二是要注重解決實際問題。在大學生中間,一些學生存在著學習、生活、就業、心理問題等。我們要見微知著,未雨綢繆,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千萬不要把小問題釀成大問題,區域性問題釀成整體問題。三是要確保學生人身財產安全。學生的人身財產安全問題非常重要,這裡我提醒各位學校,第一是要注意防範學生的意外傷害事故,第二是組織大型的活動,如社會實踐活動、參觀等,一定要注意安全。新聞媒體對牽涉到學生的事故非常關注,出現問題勢必影響教育形象,影響學校發展,影響學校利益。我們對學生負責也要體現到這一點,要切實維護學生利益,維護學校利益,維護教育形象。四是要建立確保學校穩定的長效機制和應急預案。要集中排查問題,化解矛盾,及時消除不穩定隱患;要從嚴治教,規範管理,從源頭上減少影響高校穩定的因素;要加強對學校及周邊治安環境的綜合治理,建設平安校園;要防範和抵禦境內外敵對勢力對高校的滲透和破壞。高校穩定工作既要注意“防病”,又要注意“治病”;既要注意抓源頭,又要注意抓後續工作,包括結果的處理;既要治標,又要治本;既要部署,又要檢查,常抓不懈,持之以恆。各高校要建立“黨政統一領導、部門齊抓共管、師生全員參與”的維護穩定工作領導機制,確保學校穩定。要健全組織,配備高素質工作人員,切實做好維護穩定的各項工作。要建立穩定工作報告制度,發現問題,在第一時間報告當地黨委、政府和省教育廳,不得隱瞞不報,貽誤時機。要針對新的形勢和要求,結合工作實際,進一步制定和完善處置學生突發事件應急預案,爭取把問題解決在萌芽狀態,把事端控制在初始階段,防止事態擴大和惡化。對於存在的問題,要從穩定大局出發,本著化解矛盾、消解情緒的原則,不激化矛盾,不激怒學生,堅持實事求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積極穩妥地處理好涉及學生切身利益的遺留問題,盡最大努力確保不發生一起學生群體事件。一旦事件發生,要反應迅速,及時處置,最大限度地降低事件影響和後果。各高校守土有責,要切實肩負起全面排查和妥善處置的領導責任。對於領導不到位、排查不徹底、處理不及時的,要追究其領導責任;對於玩忽職守、放任自流,甚至姑息縱容、頂風違紀的,要依紀按章嚴肅處理。

三、強化責任,創新機制,調動高校學生工作幹部的積極性

做好高校學生工作,使命光榮,責任重大,涉及面廣,影響深遠,必須調動各個方面的積極性,才能幹好工作,出色地完成任務。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高校要充分認識到培養高素質人才是學校的歷史使命,做好學生管理工作、為學生成長成才服務是學校義不容辭的責任。要高度重視學生工作在整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中的重要作用,把學生工作納入學校工作總體規劃之中,擺在突出位置,切實加強領導。黨政領導班子要定期研究學生工作,統籌協調,調動各方面的工作積極性。學校主要領導要親自抓,負總責;分管領導要具體抓、抓具體、抓實在、抓落實。學生工作部門要當好黨委和行政的參謀和助手,遇事多向學校領導彙報,多與校內有關部門溝通,多與校外有關單位協調,確保各項工作順利開展。學校有關部門要充分發揮職能作用,形成合力,遇事不推諉、不扯皮、不拖延,真正把應該由本部門擔負的工作職責承擔起來。各個部門要在學校黨委和行政的統一領導下,各司其職,各負其責,互相配合,通力合作,共同做好學生工作。績效評估對高校學生工作具有重要促進作用。各高校要從領導重視、制度建設、組織機構、人員配備、經費保障、工作成效等方面建立績效評估機制,在科學分析的基礎上,形成制度,定期開展學生工作評估,達到以評促改、以評促建、以評促管的目的,為高校學生工作提供組織制度保證,促進高校學生工作整體上水平。

(二)提高隊伍素質。高校學生管理幹部隊伍水平和素質的高低將直接決定高校學生工作質量和水平的高低。因此,加強隊伍建設,提高學生工作隊伍水平和素質,對於不斷加強和改進高校學生工作十分重要。中發16號檔案下發後,我省認真進行貫徹落實,輔導員隊伍建設取得明顯成效,為我們做好學生工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20*年要在以往取得成績的基礎上,適應新形勢的需要,進一步加強學生工作隊伍建設。一是要重視思想作風建設。要按照xx在中紀委第七次全體會議上提出的“五個方面作風”和“八個方面良好風氣”的要求,以省委開展“講正氣、樹新風”活動為契機,加強對學生工作隊伍的思想教育,切實改進思想作風。要樹立求真務實的精神,大興求真務實之風,以“正氣”和“新風”推動學生管理工作順利開展。二是要建立和完善高校學生工作幹部選拔和任用制度。要明確規範和確定這支隊伍“進、留、育、出”的標準和條件,確保學生工作幹部進得來,留得住,培育好,有出路。三是要加強培養鍛鍊,不斷提高素質。學生工作幹部要自我加壓,自我完善,不斷學習,努力提高自身素質,適應工作需要。各高校要創造條件,採取專題培訓、相互交流、學習考察、理論研討等形式,加強隊伍的培養培訓,提高其素質和工作水平,增強勝任學生工作的能力。要注意對新進人員進行培養,使他們儘快適應工作需要。四是要建立激勵機制。各高校對從事學生工作的人員要做到政治上關心、生活上關懷、事業上關照,切實落實他們的政治和生活待遇,認真研究和解決他們的實際問題,為他們全身心投入工作創造良好的條件。對工作實績突出、群眾基礎好的學生工作幹部,要敢於壓擔子,大膽使用。對生活確實困難的,要給予適當照顧,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問題,使他們能夠安心工作。在職稱評定等方面,要對學生工作幹部給予適當傾斜。對於工作責任心不強、不思進取、懶散軟弱的學生工作幹部,要堅決調離學生工作崗位。

(三)創新工作方法。各高校要根據形勢發展的需要,加強對學生工作的理論研究和改革實踐,不斷探索工作規律,創新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水平。在創新工作方法上要多動腦筋,根據我的體會,提以下幾點與大家交流,就是要做到“四合”。一是思路上符合,二是工作上結合,三是資源上整合,四是力量上聯合。思路上符合就是高校學生工作要服從服務於經濟社會發展和高等教育改革、發展、穩定的大局,符合學校的實際,與黨和國家的基本方針、政策保持高度一致,不斷提高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堅定性和自覺性。工作上結合就是要緊緊圍繞學校發展、育人這個中心,把學生工作輻射到其他方面,與其他工作結合。學生工作要與學校的改革、發展、穩定相結合,與教學、科研相結合,與後勤、服務相結合,與招生、就業相結合,與社會相關部門相結合,只有這樣才能得到領導的重視,才能得到學校各部門的支援,才能得到有關人員的配合,學生工作就會順利開展。資源上整合就是要充分調動各方面的積極因素,優化資源配置,充分發揮教學、管理、後勤以及圖書館、實驗室等校園環境的育人功能,以正確的理論武裝學生、以先進的知識培育學生、以科學的手段管理學生、以優秀的環境薰陶學生、以良好的服務感染學生,使各種育人資源配置效益達到最大化。力量上聯合就是要充分發揮學校黨政領導、部門負責人、學生工作隊伍和全體教職員工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調動學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約束的能動性,形成合力,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擰成一股繩。學生工作不能單打獨鬥,一定要發揮我們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更重要的是要聯合力量,共同做好學生工作。最近,我看了李瑞環同志的《學哲學用哲學》一書,李瑞環同志講了一個觀點,他說:人有沒有本事,體現在不僅僅是調動下面人的積極性,而且還在於調動同級,甚至是上級工作的積極性。我們學生工作部門的同志,要想幹好工作,上面要取得領導的支援,下面要取得群眾的理解,同時還要取得相關部門的配合,這樣,上下同心,共同努力,就一定能幹好學生工作。

同志們,做好20*年的高校學生工作,事關大局。讓我們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統一部署,以對黨、對國家、對人民高度負責的精神,開拓創新,紮實工作,再接再厲,全面完成我省高校學生工作任務,為促進我省高等教育事業的發展、維護穩定的大局、實現中原崛起和構建和諧社會做出新的貢獻。

謝謝大家。

學生工作會議講話稿(二):

經過精心籌備,江蘇大學第三次學生工作會議今天勝利召開了。這次會議是繼學校第三次科技工作會議、第二次國際化工作推進會議以及第三次本科教學工作會議之後又一個重要會議。主要任務是:回顧總結第二次學生工作會議以來的成績和經驗,分析學生工作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進一步創新機制,完善體系,開創研究型大學學生工作新局面。下面,我代表學校講三個方面意見。

一、充分肯定學生工作的喜人成績

在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廳的正確領導和關心下,學校認真貫徹黨的和學校第三次黨代會精神,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改革創新、紮實工作,在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服務、成長成才引導、國際化以及輔導員隊伍建設等方面都取得了喜人成績,特別在創新人才培養、學生成長服務、輔導員職業化建設以及新媒體背景下大學生思想引領等方面形成了特色和亮點,學校學生工作取得了全國先進、全省領先的喜人成績。中央電視臺、光明日報、中國教育報、人民網、新華網等10餘家主流媒體多次對學校學生工作成效作了專題報道。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思想引領成效突出

一是不斷創新思想引領載體和路徑。深入開展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我的中國夢等主題教育活動,學校作為省屬高校唯一代表分別在全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論壇、全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討會上作經驗介紹。《構建引領機制,創新服務平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論探索與實踐創新》入選教育部《高校德育成果文庫》。1人入選教育部思政教育中青年傑出人才計劃。學校先後兩次獲評全省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先進集體。“給我一個家”活動獲教育部校園文化建設優秀成果二等獎。同時,運用新媒體,積極構建江大青年手機報、微博、PU平臺、簡訊服務以及“江大學工”微信公眾平臺等多種新媒體引導路徑,切實加強大學生思想引領,校團委被授予“全國高校新媒體應用先鋒”、“全國五四紅旗團委”,“江大青年”網站獲評全國高校百佳網站。二是充分彰顯先進典型示範效應。以評選“校長獎學金”、“十佳青年學生”、“三好學生標兵”、“優秀畢業生”、“感動江大年度人物”、“勵志之星”等多種形式,培育、樹立先進典型,在學生中深入開展“我的青春我做主”勵志系列活動,教育引導廣大學生積極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三是大力實施大學生黨建質量工程。進一步健全大學生黨員質量保障體系,通過開展黨建帶團建“三結對一創爭”活動、落實“三投票三公示一答辯”制度以及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範作用等,大學生黨建工作取得喜人成績。《以黨建工作為龍頭引領大學生健康成長》、《立足根本創先爭優,服務學生健康成長》先後入選第19次和第21次全國高校黨建工作會議交流材料。學校的大學生黨建三育人網路、黨員社群服務站、黨員骨幹人才庫、黨員骨幹三人行互助小組等創新舉措在全國大學生黨員素質工作會上展示,並有多項大學生黨支部工作法入選《江蘇高校黨支部工作法100例》。

(二)培養質量顯著提高

學士學位授予率從20xx年的90.88%上升到目前的92.78%,CET-4一次通過率保持在91%以上,CET-6通過率高達58.3%,畢業生就業率穩定在96%以上,學校連續8年獲評“省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集體”。同時,通過強化實踐教學、推進創新學分認定、設立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專案、組織學生申報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專案等,學生的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和綜合素質不斷增強,在國家、省各級各類競賽中取得了優異成績:5年共獲全國大學生英語,全國、省大學生數學建模、電子設計以及力學等競賽獎502項;“挑戰杯”全國大學生科技作品競賽連續4屆以全國前10的成績捧得“優勝杯”,並獲特等獎4項、一等獎4項;“創青春”全國大學生創業大賽連續3屆獲“雙金獎”;全國節能減排競賽連續4年獲優秀組織獎,並獲特等獎1項、一等獎4項;教育部“中國—東盟創新大賽管理模擬賽”獲一等獎4項;20xx中國汽車造型設計大賽,學校包攬了特等獎和一等獎;省優秀畢業設計(論文)一、二等獎以及團體獎獲獎數均居全省高校前列。菁英學校和素質教育中心建設紮實推進,湧現出一批以共青團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江蘇省唯一大學生代表)、“中國大學生年度人物”(提名)、“中國青年志願者優秀個人”、“中國大學生百鍊之星、自強之星”、“全國優秀共青團員”以及“江蘇省大學生年度人物”、“江蘇省優秀大學生共產黨員”等為代表的先進典型。研究生及留學生培養質量穩步提升,5年共獲全國“優博”提名4篇、省優博20篇、省優碩59篇。MBBS專案以優秀成績通過教育部評估。“陽光體育運動”深入開展,大學生體質健康測試合格率保持在95%以上。校大學生男子排球隊屢獲全國大學生排球聯賽冠軍,女子沙灘排球隊代表中國獲世界大學生運動會第7名,女子足球隊獲世界大學生“五人制”足球錦標賽季軍,等等。

(三)管理服務水平不斷提升

一是學業規劃指導切實加強。通過實施學業導師制、開設學業規劃課程、精心開展研究生職業生涯指導等,充分發揮了學業導師和學業規劃在學生成長中的引領作用。二是學風建設進一步加強。通過開展學風建設月活動,屆次化舉辦中外研究生學術論壇、江大學子論壇、研究生學術論文大賽和“學業教授大講堂”等,進一步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學生考研上線率不斷提升。三是學生管理資訊化大力推進。建成學生管理資訊系統、新生入學迎新系統、畢業生離校系統、輔導員考核系統等,探索了運用大資料提升學生管理服務水平的新路徑。四是學生資助管理體系不斷健全。“獎、助、貸、補、減”體系不斷完善,5年共發放各類獎助學金近2萬人次、3.16億元。其中,獲社會資助1831萬元,累計資助7001人次。設定勤工助學崗位1萬多個,發放報酬2500餘萬元,並有1.4萬餘人次學生獲批校園地國家助學貸款、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8700餘萬元,學校連續5次獲評全省學生資助工作績效優秀高校。同時,大力吸引優秀外國學生留學江大,在國家政府獎學金、孔子學院獎學金、省政府茉莉花獎學金的基礎上,學校還自主設立了100萬元外國留學生校長獎學金,併成功引入企業100萬元來華留學生教育基金,幫助優秀外國留學生圓夢江大,學校外國留學生規模達1300餘人,來自6大洲92個國家,其中學歷生930餘人,列全國第49、全省第3。五是學生學習生活環境進一步改善。完成了教學科研區無線網建設,併為每一位學生開通了電子郵箱。電子閱覽器裝進教學樓和學生公寓,校本部學生宿舍空調全部安裝到位,學生宿舍門禁系統全面建成,電開水爐裝進公寓樓棟。成功引入鎮江市公共自行車系統進入校園,方便學生的校園綠色交通體系初步建成,“政府學校聯動協作共建綠色交通體系”獲中央綜治委平安校園建設優秀成果二等獎。六是實踐育人、心理健康教育、關心下一代工作成績突出。學校連續5年赴寧夏、安徽、青海等地開展支教活動,連續20xx年被評為全國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先進單位,連續5年獲省大學生志願服務蘇北計劃優秀組織獎和省青年志願服務行動組織獎,1名同學獲“全國大學生西部志願服務銀獎”,4個團隊獲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全國優秀團隊,1個基地獲評省優秀社會實踐基地。學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躋身省首批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研究示範中心,校關工委獲評全國教育系統及全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先進集體。學校還連續4次受到中國扶貧基金會的表彰。

(四)創業就業及安全穩定成績顯著

通過大力實施“畢業生就業質量提升工程”和“大學生創業示範引領工程”,學校的就業創業工作形成了在全省有示範、在全國有影響的良好局面,學校獲批“全國高校實踐育人創新創業基地”(全國共40所高校入選)。近3年獲批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專案135項,學校的創業人才培養成果要點被國務院促進中小企業發展領導小組工作要報刊載,學校大學生創新創業經驗入選省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指導手冊。學校獲評省大學生創業示範基地、國家級高校學生科技創業實習基地,併成為省沿江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區域聯盟牽頭高校。同時,建成了校園安防系統,構建了部門、學院共同參與的社群安全工作聯動機制。網路輿情監控、引導以及突發事件應對等紮實有效,學校榮獲省高校學生教育管理創新一等獎。

(五)學生國際化工作快速推進

先後與德國馬格德堡大學和美國阿卡迪亞大學聯合開展了工程熱物理專業碩士研究生培養和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本科教育專案,與義大利帕多瓦大學、澳大利亞昆士蘭科技大學聯合開展了流體機械博士生培養,與瑞典克里斯蒂安斯塔德大學開展了計算機專業研究生聯合培養,與英國利茲大學和加拿大羅利爾大學分別開展了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和光資訊科學與技術專業學生聯合培養,等等。5年學校共拓展境外學習、交流專案70餘項,1599人次學生獲得留學交流資助,累計資助金額達826.9萬元。同時,通過開設與大學生海外學習相關的課程,舉辦雅思、託福、韓語、日語培訓班,開設“耶魯學堂”、“新東方講堂”,以及成立留學服務中心、完善學生海外交流資助辦法、編印學生海外學習專案手冊等,全方位為學生海外留學訪學提供服務。5年共有1199名學生參加了雅思、託福等出國類語言考試,具有海外經歷學生的人數從20xx年的不到50人增加到20xx年的541人,並有238人赴哈佛大學、賓夕法尼亞大學、紐約大學、倫敦大學學院、曼徹斯特大學、墨爾本大學、麥吉爾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香港大學等世界名校留學深造,有8位同學在聯合國“Many Languages,One World”寫作大賽中獲獎並赴聯合國總部參加系列活動。學校被國家留學基金委評為“優秀本科生國際交流專案學校”。20xx年,江蘇第4個英國特許公認會計師公會ACCA考點落戶學校,為學校培養高階財會人才創造了良好條件。

(六)輔導員隊伍建設切實加強

嚴格落實學校《關於進一步加強輔導員隊伍建設的意見》在輔導員選聘、培養、管理、發展和考核等方面的政策措施,積極推進輔導員職級制,切實暢通輔導員職業化發展渠道,確保輔導員工作有條件、幹事有平臺、發展有空間、待遇有保障。同時,充分利用設在學校的省高校輔導員工作研究會這一平臺,大力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學校獲批為省輔導員培訓與研修基地(全省共7個),並有2個專案連續3年入選省高校輔導員示範培訓專案。“三縱四橫五協同”團建專案獲評團中央重點優秀專案(江蘇2項),並獲全國高校共青團優秀研究成果一等獎1項。獲“全國輔導員年度人物”提名獎2人、入圍獎4人;獲“江蘇高校輔導員年度人物”2人、提名獎1人;江蘇高校輔導員職業能力競賽以及全國高校輔導員職業能力競賽(華東賽區)學校分獲二等獎和三等獎。學校作為省高校輔導員工作研究會理事長單位,成功承辦了全國高校輔導員年度人物頒獎典禮暨第五屆全國高校輔導員工作創新論壇等重大活動,有效擴大了學校學生工作在全國高校中的影響。學校成為教育部“高校輔導員在職攻讀博士學位專項”招生單位。

老師們、同學們,學校學生工作之所以取得全國先進、全省領先的喜人成績,得益於始終做到“四個堅持”:一是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根本宗旨。秉承“立德樹人”理念,大力實施人生導航和學業規劃工程,傾心為學生學業、就業、創業搭建平臺,有效促進了學生全面發展。二是堅持把服務學生作為根本任務。優化頂層設計,凝練工作特色,創新工作機制,學生工作水平不斷創優,學生工作活力不斷增強。三是堅持把創新創業教育作為重要抓手。以“挑戰杯”、全國節能減排大賽等賽事為引領,鼓勵支援學生參與各級各類科技創新、創意設計、創業計劃等競賽,學生的創新精神、創業意識和創新創業能力明顯增強。四是堅持把隊伍建設作為根本保證。紮實推進輔導員職業化、專業化建設,不斷完善輔導員選聘、培養、管理和考核機制,為學生工作的生動蓬勃開展提供了隊伍保證。

老師們、同學們,我們深深感到,學生工作的一切成績,離不開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廳的正確領導,離不開全體教師、學生和廣大職工的辛勤努力。在此,我謹代表學校黨委、行政向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廳領導和全校師生員工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

在充分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看到,學校的人才培養與國家對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的要求相比,與研究型大學建設以及與學生個性化發展的內在需求相比,還存在較大差距,人才培養工作的中心地位尚需進一步確立,學生工作理念還有待進一步更新;全員育人的氛圍有待進一步營造,多部門協同服務學生健康成長的機制有待進一步加強;創新創業人才、卓越人才、精英人才、國際化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有待進一步深化,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有待進一步提高,學生工作隊伍的整體素質及能力還有待進一步提升,等等。所有這些問題,都需要我們在今後的工作中進一步創新機制、完善體系,努力加以克服和解決。

二、充分認識人才培養在研究型大學建設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隨著高校評價體系的不斷完善,學校的發展與學生的成長已密不可分,學生的發展以及對社會的貢獻,已日益成為社會對一所高校辦學水平的重要觀測指標。世界著名的QS大學排名體系,就非常關注“畢業生的全球僱主評價”這一指標,並在排名體系中給予這一指標10%的權重;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大學評價以及中國校友會網都將“畢業生質量”作為獨立的大學評價專案,每年釋出中國大學畢業生質量排行榜,等等。這些都說明,學生的發展與成長已成為大學國內外排名的重要內容,是大學樹立社會品牌形象的無形財富。人才培養在大學事業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人才培養是大學與科研院所及其他學術機構的本質區別

世界上第一所大學是1088年義大利的波洛尼亞大學。當時建立這所大學的目的就是為社會培養急需的法學和醫學人才。從那時起,大學成為人才的搖籃,一批批青年才俊湧入大學,經過大學的歷練和洗禮後,又從大學走向社會,以自己的智慧和創造,點燃文明的火炬,推動社會的進步。“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教化之所本者在學校”。這深刻說明,人才培養是大學所特有的功能,也是大學和科研院所及其他學術機構的本質區別。為此,我們必須牢固樹立“立德樹人”的辦學宗旨,全面落實人才培養在學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按照“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學生、為了學生一切”的教育理念,切實做好大學的“本分之事”:“一切為了學生”,就是指全校各單位,一切工作,都要為學生服務,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這是學校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為了一切學生”,就是要“有教無類”,要面向全體學生,要讓所有學生都能夠在江大成人成才;“為了學生一切”,就是要以學生為主體,因材施教,讓每一名學生都能發揮自己的優勢和潛力。落實“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學生、為了學生一切”的教育理念,努力為國家經濟和社會發展培養大批道不虛談、學貴實效、造福民生的經世致用之才,這是大學的本真使命。

(二)高水平人才培養是研究型大學與普通大學的本質區別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既要有數以億計的高素質勞動者、數以千萬計的專門人才,更要有一大批拔尖創新人才,而拔尖創新人才主要依靠研究型大學來培養。美國曾把科學技術的優勢歸功於擁有世界最好的研究型大學,能夠培養出大量世界一流的創新人才。因此,學校要建設研究型大學,就是要更多地承擔起大眾化教育背景下精英教育的歷史任務,就是要在培養大批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高層次專業人才的同時,更要為社會培養大批具有強烈的歷史使命感、社會責任感和民族自豪感的精英人才。20xx年學校第三次學科建設與研究生教育工作會議以及去年年底召開的第二次國際化工作推進會,分別對構建規模結構合理、培養特色鮮明、整體質量不斷提升的研究生教育體系和大力提升留學生培養質量提出了明確要求;今年上半年,學校又召開了第三次本科教學工作會議,就全面推進本科教學質量名校建設、全面深化教學體系改革、全面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全面提升人才培養國際化水平等又進行了系統部署,並把“主動適應國家創新驅動戰略,努力建立區域服務性強、行業影響力大、社會認可度好、國際化程度高的本科教學質量名校”作為學校本科教學工作的新目標。學生工作作為人才培養的重要組成部分,必須要積極思考如何在學校人才培養目標的引領下,面向全體本科生、研究生、留學生,大力培養以拔尖精英人才為引領,卓越人才為主體,綜合素質高、實踐能力強、發展後勁足、國際視野寬的創新創業人才,這既是學生工作的重要切入點,同時也是檢驗學校人才培養質量及學生工作成效的重要標尺。

(三)注重全面發展是“通才”教育與“專才”培養的本質區別

研究型大學不是“職業培訓所”,而是一個傳授普遍知識的地方,是開發人的潛力、提升人的理性、幫助人實現人生價值的殿堂。一個人只有融會中外,貫通古今,人文精神與科學素養兼具,才能培養起大的視野、大的品格和大的氣度,將來才能把握事物發展規律,打破陳規和盲從,在所從事的領域取得出類拔萃的成就。正因如此,國內外研究型大學都把通才教育作為通行的培養方式,把專業教育作為通識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百科全書”式的教育,為他們將來的全面發展夯實基礎。在今年新生開學典禮上,我曾用“君子不器”這句話和同學們共勉,就是基於教育的本質是“育人”而非“制器”,要求同學們不要把自己看成是一種定型的器具,而應該具有各方面的才能,努力使自己成為博聞強識、旁徵博引、不拘於時、不滯於物、修齊治平的“通才”。因此,借鑑國內外一流大學通才教育模式,教育引導學生修一等品行,求一等學問,創一等事業,成一等人才,把學生培養成為社會的精英和棟樑,這既是社會對研究型大學的期盼,也是學生工作在學校研究型大學建設中的崇高使命。

三、深刻把握學生工作在研究型大學建設中的任務與使命

(一)指導思想

根據上述思考,今後一段時期學校學生工作的指導思想是:以黨的以及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面落實學校第三次黨代會精神,秉承“三個一切”的教育理念,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實施意見》,牢固確立“立德樹人”根本宗旨,自覺遵循高等教育規律和人才成長規律,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為目標,以深化改革和機制創新為動力,不斷健全與研究型大學建設相適應的學生工作新體系,努力培養既有健全人格和人文情懷,又有很強實踐能力的創新創業人才、卓越人才、精英人才、國際化人才。

(二)主要任務

根據上述指導思想,今後一段時期學校學生工作重點就是要創新機制,完善體系,開創研究型大學學生工作新局面。具體就是要精心實施好八大計劃,確保學校學生工作走在全國高校前列,加快推進學校向研究型大學轉型發展。

1.思想引領提升計劃

要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是要牢固確立馬克思主義在學校意識形態建設中的指導地位,以“凝魂聚氣,立德樹人”為主題,堅持“知識、能力、人格”三位一體,切實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要大力加強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和哲學社會科學教師隊伍建設,要精心設計通識課程體系,切實統籌好形勢政策課與體育、美育、人文社會科學課程的德育功能,不斷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二是要充分發揮新媒體作用,增闢育人空間。要開發運用好網路育人陣地,通過搭建微博矩陣、巧用微信、“雲端”、大資料以及手機APP、建設網路文化工作室等,牢牢掌握微時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動權。三是要精心設計和組織主題教育活動,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校園“五個文明”建設結合起來、與各類評獎評優活動結合起來,讓學生在學習身邊先進人物中,切身感受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具體內涵。四是要落實中央、省委關於大學生黨建工作的總體部署,貫徹《中國共產黨章程》、《中國共產黨普通高等學校基層組織工作條例》,堅持嚴格要求、嚴格教育、嚴格管理、嚴格監督,不斷提升大學生黨員隊伍素質,充分發揮大學生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同時,要按照“控制總量、優化結構、提高質量、發揮作用”的要求,不斷提升大學生髮展黨員質量。五是要大力加強師德建設,引導廣大教師遠離教育部制定的高校教師師德禁行行為七條紅線,積極爭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紮實學識、有仁愛之心”的黨和人民滿意的好老師。通過廣大教師的“身正為師,學高為範”,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成才觀,引領學生健康成長。

2.創新創業人才培養計劃

培養創新精神和創業技能,使學生不僅成為求職者,而且逐漸成為工作崗位和職業的創造者,已成為當前世界高等教育人才培養的重要理念,這也是研究型大學的重要任務與使命。要引導學生以己之長,積極投身到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時代潮流中去,努力使自己成為“創意者”,成為主導從開發到應用創新過程的研究者和實驗者。具體到學校的創新創業人才培養計劃,就是要著力完善四大體系:

——完善創新創業教育體系。就是要根據學校研究型大學的辦學定位以及國家創新創業教育的目標要求,結合國際、行業人才培養標準,認真開展新一輪人才培養方案的修訂完善工作。要通過人才培養方案的修訂,切實把創新創業教育融入專業教育、納入課程體系、貫穿人才培養全過程,要通過聯動一、二課堂,集“教學、科研、社會實踐、產業轉化”於一體,實現課堂教學活動、課外實踐活動和品牌創業活動的有機結合。同時,要緊緊依託學校優勢學科,挖掘科技資源,共同推動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為此,學校將成立創新創業學院,著力構建以創新創業課程為基礎、以創新創業平臺為支撐、以創新創業競賽和科技創新活動為載體的創新創業教育新體系,要通過創新創業教育活動的開展,力爭新增一批示範引領性的創新創業教育優秀教學成果,努力爭創首批國家級創新創業教育示範高校。

——完善創新創業實踐體系。一是要推動研究性教學改革。堅持專業建設、課程建設、學科建設和實驗室建設“四位一體”,最大限度地將學科資源以及科研成果及時向教學資源轉化,形成專業、學科、科研相互促進,學科資源和科研成果支撐促進專業建設的良好局面。二是要強化實踐教學。進一步增加實踐教學比重,確保理工醫類本科專業實踐教學不少於總學分的25%、人文社科類不少於15%、教師教育類不少於1個學期。三是要加快推進省大學生創業教育示範校和創業示範基地以及大學生就業創業工作站和企業研究生工作站建設,積極聯合地方政府共建創業孵化基地,聯合社會資源共建“大學生創業基金”,著力構建“全鏈條”式的創新創業服務平臺,努力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創業機會。

——完善創新創業訓練體系。一是要以全國“挑戰杯”、“創青春”、大學生數學建模等賽事為導向,以校內“星光杯”為平臺,以創新創業學校為基地,以科研立項為基礎,以創新學分認定為抓手,強化專案訓練,全面提升學生的科技創新能力,確保60%的學生參加科技創新活動、20%的學生獲得科研立項。二是要大力加強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專業特色實驗室、工程實踐教育中心建設,著力構建面向學生的“專業-學科-科研”一體化的大實驗平臺,全校所有科研實驗室都要向大學生開放,對學生根據自己興趣和特長自擬實驗專案或結合創新創業專案開展的探索性實驗,各實驗中心及科研實驗室都要給予全力支援和精心指導,努力為學生在實驗室“做中學”、“做中研”、“做中創”創造良好的環境和條件。學生通過開放實驗取得的成果可以作為免試推研、評獎評優的重要參考依據。三是要不斷拓寬創新創業教育專案渠道,擴大創新創業教育覆蓋面。要進一步做好中日韓SPIED、CEDC和ICIARE專案。凡經選拔參加其中1個專案學生的費用,由學校全額資助;對同時參加SPIED和CEDC專案的學生,其CEDC費用由所在學院、學科資助;對學校推薦自費參加的學生,則可依據學校留學交流經費管理辦法申請資助。

——完善創新創業指導體系。加強創新創業教育,師資隊伍是關鍵,要努力建設一支與創新創業要求相適應、以專為主、專兼結合的高素質創新創業師資隊伍。一是要加強創新創業教育學術帶頭人培養,積極開展創新創業教育理論和實踐研究,為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深入開展提供理論指導。二是要大力加強高水平實驗教學隊伍建設,鼓勵高水平教師承擔實驗教學,指導學生充分利用實驗條件開展創新實踐。三是選配富有創業經驗和創新能力的教師、科研人員、校友以及社會各方面創業成功人士擔任學生創業導師。四是建立校級大學生創業導師團、優秀創新創業學生資料庫以及網上模擬和實踐平臺,積極促進學生創業專案的孵化和轉化,全力打造創新創業先進典型,用生動的典型案例進一步激發廣大學生投身創新創業的激情。五是堅持以服務為宗旨、以基地為依託、以市場為重點、以創業為抓手、以質量為目標,進一步完善就業創業服務體系,持續提升大學生就業質量,確保畢業生就業率穩定在95%以上,其中初次就業率達75%以上,年終協議就業率達80%以上。力爭再次榮獲全國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集體。

3.卓越人才培養計劃

“卓越計劃”是國家面向工業界、面向世界、面向未來,培養造就高質量的創新型工程技術人才的重大舉措,其核心內涵有3條:一是行業企業深度參與培養過程;二是學校按通用標準和行業標準培養工程人才;三是強化培養學生的工程能力和創新能力。具體到學校,就是要全力做好“卓越計劃”試點及專業認證兩項重點工作。

——全力做好“卓越計劃”試點。學校作為全國61所首批“卓越計劃”試點高校,就是要以培養大批能夠支撐產業發展、能夠引領未來工程技術發展方向、能夠應對經濟全球化挑戰的卓越人才為目標,努力使學校“卓越計劃”教學改革走在全國高校的前列。具體講,就是要在機械製造、車輛工程、流體機械、電氣工程4個試點專業,按照引領性、探索性、持續性的原則,在人才培養模式、人才培養方案、課程體系、實踐環節、卓越師資以及機制保障等方面,優先政策支援、優先條件保障、率先深化改革,積極探索工程教育專業人才培養的新模式。要通過將試點專業培養計劃總學分壓縮15%、預先為學生設定多元化成才路徑以及確保企業、校內實驗室、實訓基地深度參與卓越計劃等,努力為“卓越計劃”學生營造“多元、交融、自主、開放”的培養環境。要通過傾力打造“教學改革特區”,及時總結卓越工程師培養的成功經驗,並要將形成的經驗及時向全校各專業進行輻射和推廣。

——加快推進專業認證。就是要以國際實質等效的工科學生畢業能力要求達成為導向,推動專業建設和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及時將行業企業關注的工程實踐能力、創新能力、經營管理能力、國際交流能力等影響行業企業未來發展的人力資源要素融合到工程教育人才培養的各個環節,持續改進工程教育人才培養質量。要充分利用機械設計製造及自動化專業剛通過專家現場論證的有利時機,進一步加快推進專業認證工作。5年內,學校所有工程類和醫學類專業要全部開展專業自證,學生中心、目標導向、持續改進的理念深入貫徹,工程類專業人才培養質量在華盛頓協議框架體系內達到國際實質等效,相關專業社會影響力和公眾認可度大幅提升,努力為學生的全球就業和成長提供更高的平臺。

4.精英人才培養計劃

培養精英人才,既是研究型大學辦學水平的重要體現,更是研究型大學對社會的重要貢獻。為此,學校將創新精英人才培養模式,在原“菁英學校”的基礎上組建“菁英學院”。“菁英學院”每年春季學期在一年級學生中招收150名優秀學生(首期100人),對其開展為期3年的培養。學院將擇優選聘政治素質過硬、管理經驗豐富、專業知識深厚的教授和學校及部門領導擔任學員的學業導師,在學業輔導、職業規劃、生活導航等方面對學員進行全過程、個性化的指導和幫助,促進學員優先發展、個性發展和全面發展。學員在菁英學院所完成的課程、講座與主題實踐活動學分可直接替換學員應完成學校培養計劃中的選修課學分。同時,學院還將選拔優秀的外國留學生參與學院的學習、生活和主題實踐活動,努力為學員營造中外文化相互交融的成長環境。為學校的未來培養大批傑出校友,就等於為學校事業發展種下了一顆顆常青樹。

5.國際化人才培養計劃

經濟全球化必然要求人才培養國際化。加快具有國際視野、熟悉國際規則、能夠參與國際事務與國際競爭的國際化人才培養,這是學校轉型發展中的一項重要戰略任務。首先,學校將進一步健全學生國際化工作體制機制,明晰國際合作與交流處、教務處、研究生院、學生工作處以及各學院在學生國際化工作中的任務與職責,形成加快推動學生國際化的工作合力。其次,學校將進一步完善多型別、多層次、多途徑的學生海外留學和遊學體系,再建5~6個高水平、高質量的合作辦學專案,6~8個本科國際化專業,建設一批研究生和本科生國際化課程,與20所左右QS排名全球前200名的海外高水平大學建立包括學生互換、學分互認和學位互授聯授等在內的交流合作關係,努力讓更多的學生在校期間就能實現求學經歷的國際化。到20xx年,全校在校生中具有海外學習或交流經歷的比例本科生要超過5%、碩士生超過10%、博士生超過30%。三是積極推進學生外語課程教學改革,將雅思、託福等出國類外語考試列入本科生、研究生修讀課程,並組建“雅思課程教學團隊”,為學生順利通過出國類語言考試創造條件。對具有海外學習經歷的學生,學校在各類評獎評優以及免試推研中,同等條件下予以優先。四是大力發展留學生教育,實現留學生規模(含港澳臺學生)20xx人左右,其中學歷生1400人左右,學歷生中研究生600人左右。同時,要積極探索留學生“趨同化”管理,逐步推進中外學生同堂上課以及使用與國際接軌的教材、教學方式和考核標準,鼓勵留學生參加學校學生會等學生社團組織,通過屆次化舉辦中外研究生學術論壇、國際文化節等大型學術、文化交流活動等,使中外學生相互交融成為校園亮麗的風景。五是大力提升教師及管理服務人員的英語交流能力和水平。學校將成立“語言文化中心”,對全校45歲以下的管理人員開展英語口語培訓,切實提升管理人員服務學生國際化的能力。

6.管理服務提升計劃

就是要緊緊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轉變教育管理理念,立足於為廣大學生健康成長提供引領、指導、幫助和激勵,大力加強能力建設,大力推進精細化管理,努力為廣大學生提供更優質的服務和更多的資源保障。重點要完善5項工作機制:

——完善學業導師指導機制。著眼於幫助學生“發現自我、喚醒自我、規劃自我、發展自我”,學校在修訂的學業導師管理辦法中,進一步明確學工條線作為學業導師工作的責任主體,具體負責學業導師的選聘、日常管理和考核。學業導師重點要圍繞專業培養目標、教學計劃、課程設定以及考研出國和就業去向等,幫助學生了解相關專業的培養要求,指導學生制定和實施學業規劃,引導學生參與科研立項、創新訓練、學科競賽以及課題研究等,切實當好學生健康成長的引路人。各學院要從本單位的專業特點、師資力量、學生狀況等實際情況出發,制定學業導師管理實施細則,充分發揮好專業教師在學生學業發展過程中的指導作用。學校將把擔任學業導師經歷作為專任教師晉升高階職務的必備條件。同時,學校將按照每生每學年100元的標準下撥學業導師經費至學院,納入學院學工經費,由學院根據考核結果進行分配。

——完善資助育人服務機制。堅持資助工作與思想政治教育、勵志、素質拓展、就業幫扶全面融合,堅持“公開、公平、公正”原則,不斷健全和完善“獎、貸、助、補、減”五位一體的資助體系和“國家、社會、學校、學院”四位一體的資助網路,每年新增3~4項社會獎助學金,確保家庭經濟困難學生100%受到資助,不讓一個學生因家庭經濟困難而輟學。同時,要充分發揮資助專案與育人功能的結合,要在針對貧困生開展的幫扶中,融入對學生自強、誠信、感恩、責任教育。

——完善身心健康教育機制。高度重視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斷完善“校-院-班-室”四級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網路,心理輔導員取得國家心理諮詢師資格證100%、新生心理檔案建檔100%、普查後標準化干預100%。要通過建立8~10個二級心理輔導站、推行學生宿舍心理資訊員工作制度、推廣“江大心理”APP等,確保心育網路全覆蓋、心理危機干預全天候。要切實加強學業警告學生心理幫扶,幫助其激發心理潛能、矯正不良習慣、消除學習障礙、科學規劃學業。同時,要注重加強大學生體育精神的培育和推廣,要以體育教學為主線,以群體活動和高水平運動隊伍建設為抓手,以俱樂部活動和系列賽事為平臺,大力營造人人有好、班班有隊、週週有賽的體育氛圍,切實讓學生在參與競賽中領悟博大的體育精神。

——完善學生自我管理機制。學生教育管理中,學生不僅僅是客體,更應該是主體。要把提高自我管理能力作為每一個學生的必修課。重點要進一步健全學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約束機制,要通過理念上的引導、心理上的疏導、行動上的指導以及幫助學生做好職業生涯規劃、找到奮鬥動力等,著力加強學生獨立學習能力的培養和自我約束力的養成,培養學生自信、獨立的人格。同時,要按照“激發潛能、發揮特長、培養能力、提高素質”的要求,大力加強學生社團建設,切實把社團作為第一課堂的延續和興趣培養的陣地,作為廣大學生素質拓展的實踐平臺,讓學生在豐富多彩的社團活動中不斷提高自己的道德文化修養和綜合素質,實現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

——完善服務水平提升機制。就是要全面提升服務保障水平。一是要立足規範管理與依法管理,以構建完備的學生工作制度體系為基礎,推進學生工作法治化建設,依法保障大學生的合法權益。二是要立足滿意服務和科學管理,統籌建設集思想教育、學生管理、工作安排、相關考核為一體的“學工互聯”數字化工作平臺,不斷提升學生工作資訊化水平。三是要立足優質服務與人性化管理,積極推進學生事務“一站式”服務中心建設,精簡辦事程式,優化辦事流程,提高學生管理服務效能。四是要進一步加強關工委工作,充分發揮離退休老同志在“立德樹人”中的特殊作用。同時,要通過建立由學生代表、相關部門負責人蔘加的“部門工作溝通會”制度以及“資訊化議校平臺”,增強學生對校情的瞭解,充分調動學生參與學校管理的積極性。

7.校園文化提升計劃

切實把校園文化作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有效載體,以文化建設為抓手,通過校園精神的挖掘和凝練,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學業與職業指導、心理健康教育、法紀安全教育、藝術教育“五位一體”的素質拓展課程體系,組織開展具有廣泛參與性的文學、體育和學術活動等,充分運用校園文化所蘊含的豐富教育資源去引導和塑造師生,促進人的全面發展。重點要做到“三提升一促進”。一是提升品牌內涵。就是要在進一步做好“江大之春”、高雅藝術進校園、名人講座等品牌活動的同時,精心打造校園文化品牌,及時凝練校園文化精品,提升品牌內涵,不斷拓展第一、第二課堂有機結合的校園文化提升渠道。二是提升網路能量。要大力加強網路文化陣地建設,著力建好網路建設、網路監管、網路評論三支骨幹隊伍,在眾說紛紜中凝聚共識,在眾聲喧譁中唱響主旋律,不斷增強網路正能量。三是提升環境品位。要大力推進文化活動設施建設和人文景點建設,進一步改善學生體育活動場所及設施,不斷提升校園環境的文化品位,充分發揮環境育人的功能。同時,要大力加強校園管理和周邊環境治理,建立“平安、和諧、穩定”校園。四是促進優良學風建設。要以優良學風建設為抓手,加強學風建設整體規劃,積極構建與研究型大學建設相適應的學風建設新體系,促進優良學風的形成,並以優良學風推動校風建設,努力形成具有研究型大學精神氣質、主動積極、健康向上的校園學習氛圍。

8.輔導員能力提升計劃

育人無小事,事事見匠心。輔導員作為最貼近大學生的工作群體,除了要給學生以各方面的指導外,還要通過自身的言傳身教影響每一位學生。所以,在實現學校創新創業人才、卓越人才、精英人才、國際化人才培養目標過程中,輔導員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首先,這就要求全體輔導員對學生要有仁愛之心,要主動走進學生,想學生之所想,急學生之所急,通過幫助學生解決思想、學習、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提高學生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其次,要求輔導員要努力追求卓越、至善至美的工作境界,要提升能力,要學會在信任、尊重、激勵中培育人,掌握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主動性的工作技巧,找準學生工作與學生自身發展的有效契合點。為此,學校將把輔導員的能力提升置於重要位置,在嚴格按照師生比不低於1:200比例設定輔導員崗位的基礎上,將進一步完善輔導員選配聘用、培養培訓、考核評價、職級聘任以及職務晉升等機制,努力建設一支信念堅定、數量充足、結構合理、能力突出、勇於擔當、與研究型大學學生培養相適應的學生工作隊伍。與此同時,學校還將大力加強省高校輔導員工作研究會和省輔導員培訓與研修基地建設,著力提升研究會與研修基地的工作水平,不斷增強學校輔導員工作在全省乃至全國高校的影響力。

各位領導,老師們、同學們,當前,學校正開啟“高水平、有特色、國際化研究型大學”建設新徵程。面對新形勢新任務,全校上下務必要緊緊圍繞立德樹人這一根本任務,務必堅持“三個一切”的教育理念,用心做好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的各項工作。蘇格拉底留給後人這樣一句話:人人心中都有一個太陽。讓我們“捧出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幫助江大的每位同學升起心中的太陽、發出其本有的光芒——這是全校每一位教職員工的神聖使命和應盡職責!

學生工作會議講話稿(三):

今天,我們在這裡召開全省高等學校學生工作會議。全省高校分管學生工作的校領導、學生處長齊聚一堂,這是我省高校學生服務與管理工作的一次盛會。這也是教育廳學生處獨立設定以來第一次高校學生工作會議,是我和學生處全體同志向大家學習、求教的良好機會。

這次會議的主要任務是,深入貫徹落實國家和我省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精神,認真總結交流各高校加強和改進學生教育管理工作的經驗做法,深入分析、研討我省高校學生工作面臨的形勢、存在的問題,進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觀念,研究和探索新形勢下加強高校學生工作的途徑和方法,努力開創我省高校學生工作新局面。

下面,結合平時的瞭解和學習,我從三個方面談談高校學生工作,向大家求教,請大家批評指正。

一、我省高校學生管理工作取得的顯著成績和豐富的經驗

近幾年來,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我省高校認真學習貫徹科學發展觀,全面落實黨的教育方針,遵循學生成長規律,樹立育人為本、科學管理的工作理念,結合自身實際,不斷提高學生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積極構建教育、管理、服務相結合的全員育人體系,著力提高學生綜合素質,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取得了顯著成績。

(一)學生日常管理工作紮實有效。一是建立健全了規範細緻的學生管理制度

各高校緊緊圍繞高等教育改革發展要求,結合本校實際,緊緊把握學生成長的特點和規律,在綜合測評、日常行為規範、評優評先、違紀處分、學生申訴、資助育人、社團活動、社會實踐活動等方面出臺了一系列的規章制度,對學生日常行為嚴格管理,科學引導,使學生管理工作進一步規範化、制度化,各高校的學生管理水平不斷提高。二是學生工作管理手段不斷改進。主要是加強了學生管理資訊化建設。各高校不斷拓展學生管理渠道,充分利用現代資訊科技,建立學生資訊管理系統、公寓門禁系統等數字化管理平臺,充分利用QQ群、網路部落格等載體,加強與學生的溝通聯絡,實現了工作程式網路化,保證了與學生活動動態的即時聯絡,提高了工作效率。三是公寓文化建設不斷加強。各高校嚴格按照教育部《關於切實加強高校學生宿舍管理的通知》要求,切實加強領導,完善機制,強化服務,嚴格管理,積極推進輔導員、學生黨團組織、校園文化活動等進公寓活動,不斷加強公寓文化建設,積極為學生營造健康、安全、和諧的學習、生活氛圍。四是校風學風建設取得可喜成效。以學生日常管理為基礎,不斷推進校風學風建設,把學生日常管理作為優良校風學風的基礎和延伸,以優質的管理和服務推進校風學風建設。

(二)學生日常教育工作不斷得到加強

各高校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把學生日常教育擺在突出重要位置,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引領,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學生,結合傳統節日、重大事件、新生入學、畢業生離校等關鍵節點,積極開展突出時代精神、健康向上、特色鮮明、吸引力強的主題教育活動,收到了明顯的效果。例如:全面加強愛國主義教育活動。各高校以改革開放三十週年、建國六十週年、建黨九十週年等為契機,積極開展系列教育活動,弘揚民族精神,培養愛國情懷,不斷增強學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再如:不斷提升理想信念教育。通過開展黨情、國情、民情教育和形勢政策教育等活動,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明確並勇於擔當社會責任和義務。還有積極開展公民道德教育。認真貫徹《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積極開展集體主義、誠實守信教育活動,廣泛進行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引導大學生自覺遵守基本道德規範。另外文明修養教育也是我們對大學生教育經常化的一個亮點。通過經常開展校規校紀和法制教育,增強學生的遵紀守法意識,不斷加強學生校園文明修養,建立良好的校園、教室、餐廳、公寓活動秩序,培養學生良好的文明風尚。

(三)學生工作服務水平不斷提高

各高校積極轉變學生管理工作理念,不斷提高學生工作對高等教育健康和諧發展重要性的認識,堅持以學生為本,將學生管理、教育與服務緊密結合,緊緊圍繞學生成才、學習、生活和就業等方面,採取切實措施,提高服務水平。首先是在不斷完善學生工作服務體系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學校加大投入,切實改善辦學條件,加強教室、宿舍、課外活動等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完善服務機制,積極為學生成長成才、學習、生活等搭建服務平臺。許多高校建立大學生事務中心,校內有關部門集中到大學生事務中心辦公,為學生提供一站式服務,大大方便了學生辦理各項手續。第二是加強與學生的溝通。廣泛傾聽學生心聲,瞭解學生需求。依託學生思想狀況、學風建設、學生滿意度等調查,以職能部門與您面對面、信箱、網站留言板、座談會、隨機訪談等形式為補充,全面瞭解學生在校狀況,廣泛收集學生的意見和建議並向有關部門反饋,傾聽學生訴求,瞭解學生所想、所需。大大增強了工作的主動性和針對性。第三是把切實解決學生的實際困難和問題作為我們工作的出發點和歸宿。例如,積極做好家庭經濟困難、就業困難、少數民族、女大學生等特殊群體學生的幫扶工作,不斷加大工作力度,採取切實措施,深入開展各種形式的送溫暖活動,切實解決他們的實際困難,幫助特殊群體學生順利完成學業,引導他們樹立自立自強、艱苦創業的頑強意志。再如,面向全體學生,不斷提升就業指導服務水平是解決學生實際問題的又一個亮點。我們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畢業生就業工作的一系列指示精神,進一步加強就業指導與服務,安排就業指導和人生規劃課程,積極引導畢業生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念,加強就業市場建設,積極為學生提供就業資訊,加強畢業生實踐環節培養,進一步提升了畢業生的就業競爭力。

(四)開展多樣化教育活動,不斷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各高等學校以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培養為重點,通過創造性地開展多種形式的素質教育活動,不斷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一是以社會實踐活動為抓手,強化實踐教學環節。各高校不斷強化實踐教學,創新社會實踐方式方法,積極組織學生參加社會實踐、生產勞動、科技文化服務、軍政訓練、勤工儉學等活動,使課堂教學在社會上得到拓展和延伸,建立起全方位、開放式、知行統一的教育機制;努力爭取和藉助社會各種教育力量,與社會企事業單位、部隊、農村、機關共建社會實踐基地;不斷豐富社會實踐的內容和形式,提高社會實踐的質量和效果,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二是以校園文化活動為載體,積極營造良好的育人氛圍。堅持以科學的理論武裝人,正確的輿論引導人,高尚的情操塑造人,優秀的作品鼓舞人,充分發揮校園文化活動的育人、導向和娛樂功能,積極開展文明健康的學術、科技、藝術、體育活動,不斷創新活動方式和內容,拓展學生教育管理工作載體;充分利用廣播、報欄、專刊等宣傳陣地,發揮正常的導向和宣傳教育作用,積極營造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三是以心理健康教育為重點,培養學生健康人格。積極開展深入細緻的心理健康教育,通過開設課程、專題講座、報告等多種方式廣泛普及心理健康知識;認真做好大學生心理輔導和諮詢工作,有針對性地開展談心活動,幫助他們化解心理壓力,克服心理障礙,增強大學生承受挫折、適應環境的調節能力,培養大學生健康人格,引導大學生健康成長。

(五)大學生管理服務隊伍自身建設工作不斷加強,整體素質不斷提高

各高校把大學生管理服務隊伍的思想政治建設放在首位,深刻理解和把握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堅持用正確理論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通過學習培訓、政策激勵導向和切實的措施,我們的大學生管理服務隊伍在愛崗、敬業、責任感、處理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

總之,通過大家深入細緻的、紮紮實實的工作,送走了一批批高素質高水平的合格畢業生,同時也鍛鍊、造就了一支充滿愛心、具有崇高的事業心、責任感的優秀的管理隊伍。所有這些成績的取得,都傾注了大家無限的心血和汗水,是各高校對學生工作高度重視、關心支援的結果,也是各高校學生工作部門愛崗敬業、密切配合、真抓實幹的結果,在此我代表省教育廳向大家並通過大家向全體為學生服務的工作者表示由衷的感謝並致以崇高的敬意。

同志們,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更應該清醒地認識到,我們的工作距離黨和國家的要求、與現代高等教育發展的要求、與廣大高校學生全面發展、特色發展對環境需求相比,還有很大的差距,還有很多不完善、不適應、不到位的地方甚至可以說還存在許多問題。如,各高校學生工作發展還很不平衡;部分高校工作以學生為本的理念還沒有真正落到實處;有的高校對學生思想動態掌握不夠;少數高校還存在學生工作觀念落後、手段單一、管理不規範、措施不到位等問題,所有這些問題和不足,都需要我們認真面對,我們要深入分析原因,並在今後的工作中認真改進。

二、認真分析、準確把握我省高校學生工作面臨的形勢和任務,切實增強責任感、使命感和緊迫感

(一)我省高等教育發展現狀、存在的問題與任務

自1999年高校擴招以來,我省高等教育快速發展,順利實現了由精英教育向大眾化教育的歷史性跨越。目前,我省高等教育的毛入學率達到29.8%,全省普通高校由1998年的49所發展到139所,普通本專科在校生人數由1998年的18.74萬人發展到164.56萬人,全省各類高等教育(包括研究生、普通本專科和成人本專科)在校生總規模達到210.1萬人,大學生群體已成為參與經濟和社會生活的重要力量。

存在的主要問題是發展不平衡,高水平大學相對較少。高層次、創新型人才培養能力弱。仍不能適應山東經濟社會發展對高層次人才的需求。211高校的數量山東3所,全國112所,佔不到3%,高水平學科少,學科結構也不盡合理。我省的經濟和人口總量均排全國第二位,普通高等教育規模名列前茅,但國家重點學科還佔不到全國的3%,在全國有較大影響的學科也不多,這顯然與我省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及在全國的地位極不相稱。

博士、碩士授予單位及其授權學科專業點數量少,研究生培養規模小。我省經濟總量與人口在全國均排第2位、第3位,但現有博士、碩士單位數量僅列全國第10位和第8位,博士學位授權學科專業點數量排全國第9位;每萬人口在校研究生:全國為8.44人,其中博士生1.59人,而我省僅分別為4.5人、0.62人。

我省未來高等教育發展面臨的是多重壓力,主要通過走內涵發展特色發展道路,分類管理的激勵機制,促使我省的高校上層次、提升水平、提高質量。

(二)我省高校學生工作面臨的形勢和任務

首先,國際形勢的變化和國內社會環境對高校學生工作提出了新挑戰。從國際形勢來說,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隨著我國對外開放的不斷深入和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西方意識形態和教育理念紛至沓來,一些不健康的東西對高校學生的思想觀念產生著影響,有的還打著學術交流、資助貧困、關注弱勢群體、維護人權等旗號,公開或隱蔽地對高校學生進行思想、文化等意識形態的滲透,企圖把學生引向斜路。如何堅持馬克思主義在高校意識形態的指導地位,去偽存真,兼收幷蓄,為我所用,是擺在高校學生工作面前的一項長期而艱鉅的任務。從國內的情況看,經過30多年的改革開放,我國經濟、社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綜合國力顯著增強,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國際地位明顯提升。但是,隨著改革的深入和開放的擴大,各種深層次矛盾也逐步顯現,貧富差距、城鄉差別、社會穩定、醫療保障、教育公平、就業問題、社會誠信等問題,對高校學生的分辨力和價值觀念的形成產生著影響。

其次,高等教育內涵建設對高校學生工作提出了新要求。目前,我國的高等教育工作重點已由規模擴張向全面提高教育質量轉變。全面提高辦學質量突出特點是要求高等學校必須面向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科學定位,突出特色,加快教育教學改革,探索科學基礎、實踐能力和人文素養融合發展的培養模式,推動交叉培養和聯合育人,創新教學方法和學習方式,提高科學研究、社會服務和文化傳承創新能力,建設優良的校風、教風和學風,更加註重內涵式發展,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和服務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高等教育發展的轉方式、調結構、上水平對高校學生工作來說,必須進一步確立促進學生成長成才、全面發展的理念,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深入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教育,建設體現社會主義特點、時代特徵和學校特色的大學文化,培養學生崇尚科學、追求真理的大學精神;要緊密結合學校實際,創新工作思路,把握學生成長成才的特點和規律,改變粗放的學生工作模式,開展豐富多彩的學生管理教育活動,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和全面成長。

第三,學生管理工作出現的新情況對學生工作提出了新任務。目前,高等教育的快速發展使高校學生管理出現了一些新情況、新特點,要求我們認真研究,積極應對。一是,多層次、多形式高等教育辦學模式為學生工作提出了新要求。隨著高等教育改革和發展的不斷深入,綜合型大學、研究型大學、教學型大學、高等職業院校培養目標呈現多層次、多模式化,政府投資、企業投資、個人投資、境外投資等投資渠道多元化,公辦、民辦等辦學形式的多樣化等,使得原本相對單一的學生管理模式已不再適應,需要進一步端正辦學思想,理清辦學思路,突出辦學特色,創新工作機制,完善政策措施,不斷加強學生管理工作。二是,多校區辦學為高校學生管理工作提出了新課題。隨著高校招生人數的不斷擴大,原有的校區規模已無法滿足現有學生的正常學習和生活需要,同一高校多校區辦學現象,已經成為當前高校辦學的新特點。如一些高校既有老校區,還有新校區;既有校本部,還有獨立學院、非獨立學院和合作辦學等。同時,同一校區中,普通、成人教育和專、本、碩、博,甚至“3+2”、“五年制”等不同型別和年齡的學生同校學習。如何加強協調,統籌規劃,統一安排,對多校區學生進行有效的管理和服務,為其提供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環境,確保其順利完成大學學業,是我們從事學生工作的同志們面臨的新課題。三是,高校學生個性化發展為高校學生工作提出了新挑戰。我們目前所處的社會是一個經濟、文化、價值多元化的社會,學生的價值選擇和人格特徵不可避免地呈現出多元化的特徵。如何將學生的個性行為納入統一制度的管理範圍,確定管理行為在多元價值體系中的評價和制度立場,既能促進學生個性張揚、自由發展,又能使學生平等相處、和諧共存,保證育人目標順利實現,是需要我們認真進行研究的深層次問題。

總之,高校學生工作是高等教育改革和發展的重要內容,也是高等教育管理的基礎性環節。做好高校學生工作,關係著高等教育的健康、協調、可持續發展,關係社會、校園的和諧穩定。面對新的形勢和任務,我們一定要進一步提高認識,採取更加有效的措施,以高度的政治意識、大局意識、責任意識,不辱使命,不負重託,努力做好高校學生工作。

三、加強領導,強化措施,努力開創高校學生工作新局面

高等學校的根本任務是提升人才培養水平,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和健康成長。高校學生工作任務艱鉅、責任重大、使命光榮。今後一個時期,高校學生工作必須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認真貫徹規劃綱要精神,堅持文化知識學習和思想品德修養相結合,全面發展和個性發展相銜接,建立全程管理、全員管理、全方位管理的工作格局,切實把握學生工作的特點和規律,不斷轉變工作理念,創新工作思路,形成體系開放、制度規範、機制靈活、渠道互通、選擇多樣的學生工作體系,努力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為高等教育健康協調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作出應有的貢獻。

(一)進一步提高認識,加強領導,建立健全高校學生工作長效機制

加強高校學生工作,是新形勢下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推進素質教育的重要舉措,是適應高等教育發展、不斷提高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的重要任務,是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和學校辦學水平,促進學生健康成長的重要途徑。各高校要充分認識做好高校學生工作的重要意義,高度重視學生工作在整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中的重要作用,把學生工作納入學校工作總體規劃,擺在突出位置,切實加強領導。黨政領導班子要定期研究學生工作,統籌協調,調動各方面的工作積極性。學校主要領導要親自抓,負總責;分管領導要具體抓、靠上抓。學生工作部門作為職能部門,要當好黨委和行政的參謀和助手,進一步明確工作任務,理順工作思路,加強溝通協調,確保各項工作順利開展。學校有關部門要充分發揮職能作用,形成工作合力,要在學校黨委和行政的統一領導下,各司其職,各負其責,互相配合,通力合作,共同做好學生工作;要不斷完善學生工作保障機制,加大經費投入,提供必要的場所和裝置,不斷改善環境和條件;要積極推進制度創新,建立健全與法律法規相協調、與高等教育全面發展相銜接、與大學生成長成才需要相適應的學生工作制度體系;要進一步加強學生工作績效考核,不斷完善監督激勵機制,建立學生教育管理工作長效機制。

(二)進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觀念,強化服務意識,不斷提升學生教育管理服務水平

學校教育以育人為本、以學生為主體。各高校要按照《普通高等學校學生管理規定》,進一步轉變工作思路,不斷強化服務意識,將學生管理、教育與服務緊密結合,積極維護學生的合法權益,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生活條件,不斷提高學生教育管理水平。一是要不斷改善教學條件,為學生提供優質的教育資源和生活條件。要通過提供優秀的教師隊伍、良好的實驗實習條件、豐富的圖書資源和公寓、餐廳條件等,為大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生活條件,盡力滿足學生全面發展特色發展需要。二是要及時傾聽學生的心聲,瞭解學生的需求。通過各種方式,廣泛瞭解學生的訴求,高度重視學生反映的學習、生活等方面的問題,對學生的合理要求,採取有效措施,切實加以解決;對暫時解決不了的問題,要做好解釋工作。三是要切實更新觀念,增強服務意識,寓服務於管理之中,在管理中強化服務意識,要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強化學生的主體地位,想學生之所想,急學生之所急,做學生之所需,不斷提高學生教育管理服務水平。四是要堅持以學生的全面發展和成長成才為目標,不斷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創新能力,要進一步加強實踐環節,創新實踐方法,強化實踐育人;要進一步優化育人環境,著眼於滿足大學生的精神文化需求,精心設計和組織開展內容豐富、形式新穎、吸引力強的思想政治、學術科技、文娛體育活動,充分利用傳統節慶日、重大事件、紀念日、畢業典禮等開展特色鮮明的主題教育活動,把德育、智育、體育、美育滲透到校園文化之中,使學生在文化活動中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要加強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養學生的健康人格和承受能力;要加大對特殊群體學生的幫扶力度,切實解決學生的實際困難。五是進一步增強事業心、責任感。把學生工作做實。切實做到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同時,還要注意工作方法,要設身處地為學生著想,養成自覺換位思考的習慣,善於發現問題,把問題解決在萌芽狀態。

(三)嚴格選拔標準,加大培訓力度,加強學生工作隊伍自身建設

高校學生工作隊伍水平和素質的高低直接決定高校學生工作質量和水平。因此,加強隊伍建設,提高學生工作隊伍水平和素質,對進一步加強高校學生工作起著重要作用。各高校一定要積極適應新形勢,不斷加強學生工作隊伍建設。一是要建立和完善高校學生工作隊伍選拔和任用制度,把住源頭。要明確規範和確定這支隊伍“進、留、育、出”的標準和條件,確保學生工作幹部進得來,留得住,培育好,有出路。二是要加強培養鍛鍊,不斷提高素質。學生工作人員要自我加壓,自我完善,不斷學習,努力提高自身素質,適應工作需要。各高校要創造條件,採取專題培訓、相互交流、學習考察、理論研討等形式,加強隊伍的培養培訓,提高其素質和工作水平,增強勝任學生工作的能力。要注意對新進人員的培養,使他們儘快適應工作需要。三是要建立激勵機制。對從事學生工作的人員要做到政治上關心、生活上關懷、事業上關照,切實落實他們的政治和生活待遇,認真研究和解決他們的實際問題,為他們全身心投入工作創造良好的條件。對工作實績突出、群眾基礎好的學生工作人員,要敢於壓擔子,大膽使用;對生活確實困難的,要給予適當照顧,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問題,使他們能夠安心工作;在職稱評定等方面,要對學生工作人員給予適當傾斜。

(四)進一步創新學生工作方法,不斷提高工作水平

各高校要根據形勢發展的需要,加強對學生工作的理論研究和改革實踐,不斷探索工作規律,創新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水平。在創新工作方法上要多動腦筋,做到思路上符合,工作上結合,資源上整合,力量上聯合。思路上符合就是高校學生工作要服從服務於經濟社會發展和高等教育改革、發展、穩定的大局,符合學校的實際,與黨和國家的基本方針、政策保持高度一致,不斷提高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自覺性和堅定性。工作上結合就是要緊緊圍繞學校發展、育人這個中心,把學生工作輻射到其他方面,與其他工作結合。學生工作要與學校的改革、發展、穩定相結合,與教學、科研相結合,與後勤、服務相結合,與招生、就業相結合,與社會相關部門相結合,只有這樣才能得到領導的重視,才能得到學校各部門的支援,才能得到有關人員的配合,學生工作就會順利開展。資源上整合就是要充分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優化資源配置,充分發揮教學、管理、後勤以及圖書館、實驗室等校園環境的育人功能,以正確的理論武裝學生、以先進的知識培育學生、以科學的手段管理學生、以優秀的環境薰陶學生、以良好的服務感染學生,使各種育人資源配置效益達到最大化。力量上聯合就是要充分發揮學校黨政領導、部門負責人、學生工作隊伍和全體教職員工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調動學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約束的能動性,形成合力,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擰成一股繩。學生工作不能單打獨鬥,一定要發揮學生工作隊伍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聯合各方力量,共同做好學生工作。

(五)時刻保持清醒頭腦,循循善誘,因勢利導,牢牢把握工作的主流方向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大學的學生工作者,首先要準確地把握當代大學生的特點和他們成長的國際、國內社會大背景,在此基礎上,明確我們在人才培養、學生工作中的目標定位和基本原則,哪些是我們必須做的,哪些是我們必須努力爭取做到的,哪些是我們可以做的,哪些是目前不能做,但將來必須做的。這一點對與做好學生工作是至關重要的。

同志們,20xx年是具有特殊意義的一年,是我國政治生活的重要一年,是落實教育規劃綱要和實施“xx”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一年,做好高校學生工作,使命光榮,責任重大,意義深遠。讓我們以對黨、對國家、對人民高度負責的精神,堅定信心,堅守職責,堅持不懈,以更加奮發昂揚的精神狀態,以更加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以更加人性化的教育服務,不斷開拓創新,紮實工作,全力做好我省高校學生工作,為促進我省高等教育事業科學發展做出新的貢獻,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勝利召開!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