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著力提高新時代黨的建設質量範文(精選3篇)

欄目: 思想宣傳講話稿 / 釋出於: / 人氣:1.17W

著力提高新時代黨的建設質量範文 篇1

40年前,中國共產黨和中華民族開啟了改革開放的偉大征程,開啟了“走自己的道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這一偉大實踐是全方位的,對我們黨、國家和民族帶來的影響是革命性的。在這一實踐程序中,我們在著力推進經濟、政治等方面新建設的同時,也推進著文化的新建設;我們在創造了物質文明的中國奇蹟的同時,也書寫了中華文化的嶄新篇章。40年的風雨歷程,展開了有著厚重歷史、獨特神韻的中華文化在改革開放新時期的精彩畫卷,有力增進了中國共產黨人和中華民族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覺。站在新時代的發展起點上,回望歷史,展望前路,時刻保持對自身文化理想、文化價值的高度信心,保持對自身文化生命力、創造力的高度信心,深刻認識並自覺堅持40年的創造性探索所形成的文化建設寶貴經驗,是我們更加從容自信地推進新時代的文化建設、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的重要前提。

著力提高新時代黨的建設質量範文(精選3篇)

始終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

改革開放是以馬克思主義思想路線、政治路線、組織路線的重新確立而起步的,也是在馬克思主義的引領中開闢自己的發展新路的。馬克思主義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最鮮明的本質特徵,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始終高揚的思想旗幟。

在改革開放帷幕拉開之際,我們黨便明確提出了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戰略任務。黨的xx大專題論述了“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文化建設”,並指出:“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文化,就其主要內容來說,同改革開放以來我們一貫倡導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是一致的。”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始終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根本原則。40年來,我們黨始終強調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是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精神文明,馬克思主義決定著我國文化事業的性質和方向;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以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為引領,是事關文化改革發展全域性的根本問題。

指出,“馬克思主義的資源,包括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形成的成果及其文化形態”,“這是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的主體內容,也是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發展的最大增量”。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形成的成果及其文化形態,也構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主體內容和最大增量。40年來,我們黨始終堅持推進馬克思主義及其中國化理論成果的大眾化,大力弘揚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並結合社會發展新要求,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導人民樹立正確的歷史觀、民族觀、國家觀、文化觀,將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貫穿文化改革發展的具體程序之中,融入當代中華民族精神世界的實際構建之中。在新時代不斷鑄就中華文化新的輝煌,需要我們更加自覺地始終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自覺用馬克思主義觀察時代、解讀時代、引領時代,用鮮活豐富的當代中國實踐推動馬克思主義新發展,以對馬克思主義的原創性貢獻為中華文化發展注入新活力、開創新格局。

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

時刻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依靠人民、為了人民,是改革開放程序中中國共產黨人始終不渝的信念和追求。以人民為中心,貫穿於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全過程。在這一程序中,我們黨始終堅持將“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本質規定的重要方面,“民族的”“大眾的”表達的都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人民性。

基於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人民性的自覺把握,40年來,依靠人民、服務人民始終是我們黨推進文化建設牢牢把握的基本點。在依靠人民方面,始終堅持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和改革開放事業的實踐主體,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繁榮發展的主體,始終強調充分尊重人民的首創精神,充分發揮人民在文化建設中的主體作用。在服務人民方面,始終堅持文化發展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將文化發展與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緊密地結合起來,滿足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斷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公民。在推進文化建設的程序中,我們黨始終強調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把遵循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前進方向、人民群眾滿意作為評價作品最高標準,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以科學的理論武裝人,以正確的輿論引導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優秀的作品鼓舞人。

40年來,我國文化事業日益壯大,文化產業日趨繁榮,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加快推進,各種文化惠民工程逐步實施,有效保障人民的基本文化權益、文化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體制機制不斷完善,這些具體的建設實踐,使得以人民為中心的理念具體地轉化為制度、展開為行動、貫穿於文化改革發展全過程。在新時代不斷鑄就中華文化新的輝煌,需要我們更加自覺地將文化發展和人的發展緊密結合起來,進一步加大文化惠民工程的推進力度、完善人民基本文化權益保障機制,在積極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中,更好構築中國精神、中國價值、中國力量。

始終堅持以創新創造為動力

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改革開放正是以解放思想為號角,展開了中華民族歷史上最為廣泛而深刻的社會革命、人類歷史上最為巨集大而獨特的實踐創新。40年來,我們黨在創造性引領改革開放的整體程序中,自覺發揮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創新發展引領者、推動者、實踐者的作用。

在全黨全社會著力倡導有利於創新創造的思想文化。鄧小平同志指出:“一個黨,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如果一切從本本出發,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進,它的生機就停止了,就要亡黨亡國。”對解放思想、銳意改革、創新創造精神的堅定倡揚,始終貫穿在40年來我們黨對改革開放的堅定推進之中。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強調:“全黨同志一定要登高望遠、居安思危,勇於變革、勇於創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滯。”這種倡導和要求,本身即是在建設一種有利於改革開放的文化、一種創新創造的文化。

敏銳把握時代脈搏,創造性地回答時代和實踐提出的文化發展新課題。40年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確立和發展、對外開放的日益擴大、改革的全面深化、以資訊科技為標誌的新的科技革命的迅猛發展等,都給文化建設帶來了新推動,也提出了一系列新課題、新挑戰和新考驗。改革開放以來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正是在直面這些課題、挑戰和考驗中一路前行的。理性地直面問題,創造性地回答問題,推動了我們黨對文化發展規律認識的不斷深化,推動了黨的文化建設理論的新發展,也為文化的改革發展確立了有力思想引領和理論前提。

以創新性舉措不斷推進文化體制改革,解放和發展文化生產力。其中包括,不斷完善文化管理體制、建立健全現代文化市場體系、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促進文化和科技融合、發展新型文化業態;堅持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原則,積極構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體系;以我為主、為我所用,擴大文化領域對外開放,開展多種形式的對外文化交流;堅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發揚學術民主、藝術民主,尊重差異、包容多樣,提倡不同學術觀點、不同風格學派相互切磋、平等討論,等等。

對創新創造旗幟鮮明地倡導和積極推動,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注入了不竭動力,也為改革開放順利推進營造了良好思想文化環境。在新時代不斷鑄就中華文化新的輝煌,需要我們更加自覺地以激發全民族文化創造活力為中心環節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充分啟用創新這一中華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稟賦,在文化創造源泉的充分湧流、持續迸發中成就文化發展的新氣象。

始終堅持文化與經濟社會發展的統籌推進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深深紮根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之中,將文化建設放在改革開放的整體格局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總體佈局之中籌劃思考、系統推進,是社會有機體發展變化規律和改革開放整體性協同性的內在要求,也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一條重要經驗。

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一個沒有精神力量的民族難以自立自強,一項沒有文化支撐的事業難以持續長久。”40年來,我們黨深刻認識和把握精神文明建設、文化發展之於我們事業的意義,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作為凝聚和激勵全國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綜合國力的重要標誌,強調任何時候都不能以犧牲精神文明為代價換取經濟的發展。40年來,我們黨推進改革開放的程序,始終是強調“兩手抓、兩手都要硬”,致力於文化與經濟政治協調發展、兩個文明共同進步的程序。在這一程序中,我們黨自覺迴應經濟社會發展提出的新要求,強調我們所要推進的精神文明建設,是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和堅持改革開放的精神文明建設,是繼承發揚優良傳統而又充分體現時代精神、立足本國而又面向世界的精神文明建設;我們的文化,要隨時代而行,與時代同頻共振,充分發揮引領風尚、教育人民、服務社會、推動發展的作用。在這一程序中,我們黨始終堅持構建、強化精神文明建設最廣泛的合力,強調精神文明建設滲透在整個物質文明建設之中,體現在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是各條戰線和一切部門的任務,是全黨全軍和全國各族工人、農民、知識分子和其他勞動者、愛國者的共同的長期的任務。在這一程序中,我們黨始終強調各級黨委和政府都要把文化體制改革和文化建設擺在全域性工作的重要位置,納入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納入科學發展考核評價體系,建立健全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牢牢把握髮展主動權。始終堅持文化與經濟社會發展的統籌推進,準確把握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全面發展進步的本質要求,推動了我們的文化發展始終植根於改革開放的鮮活實踐、面向社會主義現代化的生動程序。

在新時代不斷鑄就中華文化新的輝煌,需要我們更加自覺地把握文化與經濟、政治深層交融及在綜合國力競爭中地位和作用越來越突出等時代特徵,準確把握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發展變化提出的文化發展新要求,更好地把文化改革發展與經濟、政治、社會、生態等各方面的改革開放有機銜接起來,在經濟社會的全面發展中推動文化的發展、發揮好文化的作用。

始終堅持加強和改進黨對文化建設的領導

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也是改革開放堅持正確方向、立場、原則並取得巨大成功的關鍵所在,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不斷開創新局面的關鍵所在。

40年來,在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程序中,我們黨始終注重加強和改進黨的領導。改革開放起步之初,鄧小平同志強調,“各級黨委都要領導好文藝工作”,並明確指出:“黨對文藝工作的領導,不是發號施令,不是要求文學藝術從屬於臨時的、具體的、直接的政治任務,而是根據文學藝術的特徵和發展規律,幫助文藝工作者獲得條件來不斷繁榮文學藝術事業,提高文學藝術水平,創作出無愧於我們偉大人民、偉大時代的優秀的文學藝術作品和表演藝術成果。”這一論述,確立了改革開放新時期黨領導文藝工作以及文化建設的基本原則。在推進改革開放、推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和文化建設的程序中,我們黨始終堅持這些基本原則,並就切實加強和改進黨對精神文明建設、文化建設的領導形成了一系列思想成果和制度安排。黨的xx大以來,在文藝工作座談會、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座談會、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等思想文化領域的一系列座談會上,系統闡明瞭加強黨對文化工作領導的意義、根本原則、重點內容、方式方法等,確立了新時代黨領導文化建設工作的科學方法論。

在新時代不斷鑄就中華文化新的輝煌,需要我們黨更加自覺地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始終成為時代先鋒、民族脊樑,成為先進思想文化的引領者和實踐者;更加深入地研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的規律和特點,進一步增強黨在文化領域的政治領導力、思想引領力、群眾組織力、社會號召力,增強黨引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創新發展的過硬本領。

著力提高新時代黨的建設質量範文 篇2

中國的改革開放取得了舉世公認的偉大成就。無論與哪個經濟體相比,無論拿什麼尺度來衡量,這些成就都是輝煌的,值得大書特書。需要引起注意和思考的是,中國改革開放成功個案是否就證明:只要進行改革開放就一定會取得成功呢?恐怕未必如此。從世界歷史來看,不管是在過去420xx年裡還是在過去40年裡,很多國家、地區都進行過改革或開放,但事實上失敗的多、成功的少。

那種認為只要進行改革開放就必然會帶來繁榮昌盛的觀點,無論在理論上還是在實際上都缺乏依據

這裡只以兩個時期為例。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面臨西方列強強大的軍事與經濟擠壓,很多國家都曾走上改革開放的道路,希望實現現代化。在埃及,19世紀中葉總督薩義德開始進行土地、稅收、法律方面的改革,他創辦了埃及銀行,興建了第一條準軌鐵路。在奧斯曼帝國崩潰之前,它進行了將近一個世紀的改革。在伊朗,巴列維王朝的締造者禮薩·汗曾仿效西方,對伊朗進行一系列改革,包括興建伊朗縱貫鐵路,創辦德克蘭大學、進行國會改革等。在中國,清王朝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繼洋務運動與戊戌變法後,又推出清末新政,改革涵蓋政治、經濟、軍事、司法、文教等各個領域。上述改革都沒有成功。只有日本,明治維新後,國力日漸強盛,走上現代化的道路。

在過去40年,1980年土耳其宣佈開始經濟改革。同樣在1980年,數個東歐國家已經開始進行經濟改革。在上世紀整個80年代,撒哈拉以南非洲國家(喀麥隆、甘比亞、迦納、幾內亞、馬拉維、馬達加斯加、莫三比克、尼日、坦尚尼亞、扎伊爾)開始改革;印度也開始改革。1983年,印度尼西亞開始經濟自由化的改革。1986年,越南開始革新開放。1986年,戈爾巴喬夫開始“新思維”導向的全方位改革。上世紀80年代末,一批拉美與加勒比地區國家開始結構改革。到1989年、1990年,蘇聯的加盟共和國以及一些東歐社會主義國家紛紛改旗易幟,徹底按西方模式轉型。上述這些改革有的比較成功(如越南);有的經過多番試錯,才慢慢走上正軌(如印度);大多數失敗了,有些還敗得很慘,比如東歐的某些國家。

由此可見,進行改革開放的案例很多,但成功的案例並不太多。很多人不假思索地以為,只要進行改革開放,就必然會帶來繁榮昌盛。這種想法其實無論在理論上,還是在實際上都缺乏依據。僅僅有所謂的改革開放,未必能夠達到富國富民的目的。

除了實行改革開放的政策以外,還需要具備什麼樣的條件才能帶來經濟的快速發展和飛躍

在我看來,改革開放要成功,必須具備兩類前提。

第一類前提條件是堅實的基礎,包括政治基礎(獨立自主、國家統一、社會穩定、消除“分利集團”)、社會基礎(社會平等、人民健康、教育普及)、物質基礎(水利設施、農田基本建設、齊全完整的產業體系)。過去40年,中國的改革開放之所以能夠成功,是因為新中國成立後的前30年打下了非常堅實的基礎。這種奠基的重要性,不管怎麼強調都不過分。

第二類前提條件是要有一個有效政府,即具備基礎性國家能力的政府。因為每一項改革都必然導致利益重組;越是激烈的改革,利益重組的廣度、深度和烈度越大,翻船的可能性也就比較大。要應付這種局面,前提就是得有一個有效政府,能夠掌控全域性,調動各種各樣的方式來緩和、減輕隨利益重組而來的衝擊,克服各種各樣的抵制和阻礙;這樣改革開放才能成功。換句話說,經濟實現增長,除了改革開放以外還需要一個因素,就是具備基礎性國家能力的有效政府。所謂國家能力,就是國家將自己的意志變為行動、化為現實的能力。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意志,即想辦成的事,但是要把意志變為行動、化為現實絕非易事。我認為,基礎性國家能力中以下七個方面至關重要:強制能力,即國家要掌握暴力、壟斷使用暴力的權力;汲取能力,即國家要能夠從社會與經濟中收取一部分資源,如財政稅收;濡化能力,即國家使得人民有共同的民族國家認同感,有內化於心的一套核心價值;此外,還有認證能力,規管能力、統領能力、再分配能力等。

從東方與西方的“大分流”看改革開放、國家能力與經濟增長的關係

改革開放、國家能力與經濟增長是什麼關係?從東方與西方的“大分流”中也許可以看出一些端倪。“東西大分流”是指東方與西方在很長時間裡沒有什麼差別,但後來西方逐漸崛起,最後稱霸世界(有人稱之為“歐洲奇蹟”),而東方卻一蹶不振,遠遠落到後面。而發生在18世紀中葉的工業革命就是分水嶺。在工業革命之前,歐洲是否發生過其它一些什麼事情,而在東方卻還沒有發生?這些事情也許與工業革命有關聯,時間上的先後預示著邏輯上的因果。

在工業革命(18世紀下半葉-19世紀)之前,歐洲已經發生了五件大事:軍事革命(16-17世紀)、財政-軍事國家的出現(17-18世紀)、大規模殖民主義(16-19世紀)、大規模奴隸貿易(16-19世紀)、稅收增長(17-20世紀)。這五件大事都反映國家能力的變化,而國家能力的增強很可能與工業革命的出現有關。

我們先看一個簡單的事實,在歐洲出現近現代國家(即具有一定的強制能力與汲取能力的國家)之前,世界各個地區的狀況差不太多:經濟長期停滯,幾乎沒有什麼增長。歐洲近現代國家開始出現以後(1520xx年以後),情況發生了變化,經濟增長開始提速。起初的增長提速並不明顯。不過,西歐那些國家的基礎效能力提高後,它們的經濟增速就逐漸加快了;二戰以後是歐洲資本主義發展的黃金時期。而中國在整個19世紀與20世紀上半葉,人均GDP的增速很低,甚至是負數。兩相對比,“大分流”的態勢十分清楚。

關於這一點,生活在那個時代的思想家霍布斯看得很透徹。“在沒有一個共同權力使大家懾服的時候,人們便處在所謂的戰爭狀態之下。這種戰爭是每一個人對每個人的戰爭。”“在這種狀況下,產業是無法存在的,因為其成果不穩定……” 他的意思很明白:一個有效國家是經濟發展與社會進步的必要條件。

亞當·斯密生活的時代比霍布斯晚了一個多世紀。流行的觀點認為,亞當·斯密只強調市場這隻“看不見的手”,而強烈反對國家干預。其實,這是對他極大的誤讀。如果認真仔細閱讀他的著作(如《國富論》第三篇與《關於法律、警察、歲入及軍備的演講》)就會發現,暴力始終是其關注的一個重點。在他看來,羅馬帝國崩潰後,歐洲之所以經濟停滯,是因為暴力盛行。換句話說,有效國家是斯密政治經濟學的基本前提;只有在有效國家的保障下,市場才能運作;沒有一個有效國家,市場主體根本無法正常運作。

需要注意的是,經濟“大分流”的時點,或更具體地說,英國工業革命的時點恰好與中西軍事大分流的時點吻合。這絕不是因為巧合,而是因為軍事革命造就了強制能力更加強大的現代國家,而具備強制能力的現代國家為經濟發展奠定了基礎。那麼,強制能力具體如何影響經濟發展呢?從歐洲的歷史看,其作用表現在對內、對外兩方面。對內,強制能力可以為當時的“改革開放”保駕護航,創造一個霍布斯、斯密期盼的和平內部環境。對外,強制能力可以用來做三件事情:一是掠奪海外資源,其方式是殖民主義與奴隸貿易;二是開啟海外市場;三是培養管理人才。

著力提高新時代黨的建設質量範文 篇3

各位領導、各位同事:

大家好!我是來自聚合物製造質量部的一員,很榮幸我能有這個機會站在這個講臺上,來發表一下我對產品質量的看法,不得到之處,還望各位領導各位同事批評指正。眾所周知:質量是一個企業賴以生存的基礎。無數知名品牌都向我們展示了這樣一個道理:在高速發展、競爭激烈的社會環境中,一個企業要想求生存、謀發展,首先就要打造一流的產品質量,用一流的產品去贏得客戶的青睞和信賴,從而開創一流的品牌和市場。作為一名質檢人員,我深刻地認識到:產品質量是製造出來的,而不是檢測出來的。由於抽樣本身的片面性,即使制定再嚴苛的抽樣標準,那也只是“以偏概全”,總會有一些“漏網之魚”。這些“漏網之魚”流到客戶處,嚴重的話客戶就會退貨,甚至是要求我們賠償。想要從根源上提高我們的產品質量,這就要求我們每一個員工都有“質量在我心中”的意識。質量是人控制的。不管在什麼情況什麼條件下,人的因素是第一位,人是管理機器的主體,人決定質量,而非機器決定質量。質量是製造出來的,而不是檢驗出來的!

我們每個人都要把產品質量深入到心中,嚴把質量關,從現在做起,從我做起。我就是一名質檢員,產品在我這裡驗收不合格,就不能流到下道工序。舉個例子:上班了,假如我接班後繼續生產,產品質量出現問題,經過分析是上個班留在機器裡的產品,不是我生產出來的。但責任應該是我的,我應該承擔,為什麼呢?因為我應該檢查啊!假如我檢查了,就會將不合格的產品按程式處理。這是我的工作沒有做到位。質量在我心中,強調的是人的責任。如果發生了質量問題我們都推開,那麼,企業怎麼生存,這是一個態度問題。質量在我自己的掌握中,就是培養和總結我的質量意識和責任意識。每個人都要為質量工作負責,但是,不要把質量問題推給別人,因為:質量在我心中。

要知道,一個企業無論他的產品廣告有多麼漂亮,包裝有多麼華麗,但是如果沒有質量,那麼這個企業的生命將會是短暫的,一個真正有生命的企業是因為有著厚重的質量基礎作保證的,一個企業的質量形象是靠每一位員工精心打造出來的。只有打造一流的質量,才能打造一流的產品,只有擁有一流的產品,才能立於不敗之地。但理所當然的質量和富有魅力的質量特性不是一成不變的,隨著時間的推移和社會的進步,原來富有魅力的質量特性會逐漸變為理所當然的質量特性而不再具有吸引力。

因此,任何企業都不能一味抱著過去的成功模式不放,需要積極尋求並打造富有魅力的質量。工作中的質量缺陷像蟻穴一樣嚴重蠶食著企業,鯨吞著市場,千萬不要以為偶爾的疏忽大意沒什麼大不了的,有質量問題的產品流到消費者手中,就是100%的不合格。質量是人控制的,不管在什麼情況和條件下,人的因素都是第一位的,人是管理的主體,人決定質量,質量也是一種責任心的培養,實際上,產品質量是靠我們每一個職工以優異的工作質量幹出來的。

企業的每一個員工,都是一個質量單元,都在為產品質量添磚加瓦,質量的目的是追求卓越,而不是拾缺補漏,如果每個員工都把工作做好,每個員工都追求卓越,那麼這個企業將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傲視群雄。

記得日本一位企業家土光敏夫曾說過這樣一句話,“沒有沉不了的船,沒有倒閉不了的企業,一切取決於人的努力。”作為從事製造業的我們,加工過程,質量控制,環環相扣,每個細微環節都需要員工認真敬業的工作,稍有不甚,就會造成質量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