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中國理論在時代發展的潮流中發展思想五篇

欄目: 思想宣傳講話稿 / 釋出於: / 人氣:1.69W

理論學習愈深入,才能真懂真信真堅定,才能由理論認同轉化為價值認同,由心理認同轉化為信念信仰,才能付諸行動。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的是關於思想宣傳的範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中國理論在時代發展的潮流中發展思想五篇

【思想宣傳範文】一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為何能永葆生機活力、不斷豐富發展?這是很多人特別是國際上關注中國奇蹟的人十分關心的問題。回答這一問題,一個重要維度就是要深刻認識中國理論與時代的關係。中國理論能反映時代本質、把握時代特徵、回答時代課題,在時代發展的潮流中發展。

時代本質是指一個時代的根本性質,從世界社會主義520xx年的大視野來看,我們依然處在馬克思主義所指明的歷史時代;時代特徵是指時代本質在不同發展階段的呈現;時代課題是一個時代必須解決的主要問題,“問題就是時代的口號,是它表現自己精神狀態的最實際的呼聲”。中國理論在堅持我們依然處在馬克思主義所指明的歷史時代的前提下,敏銳把握時代特徵,深入回答時代課題,從而展現出自己的科學性和生命力。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之所以能作出把黨和國家工作中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從而成功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一個重要因素就是敏銳把握時代特徵、準確判斷時代主題的變換。

把握世情國情黨情、把握自身所處的歷史方位,是中國理論在時代發展的潮流中發展的題中應有之義。隨著時代的發展,我們黨已經從領導人民為奪取全國政權而奮鬥的黨,成為領導人民掌握全國政權並長期執政的黨;已經從受到外部封鎖和實行計劃經濟條件下領導國家建設的黨,成為對外開放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領導國家建設的黨。正是在科學把握世情國情黨情和自身所處歷史方位的基礎上,中國理論不斷與時俱進、豐富發展。由此可見,中國理論根植於中國大地、迴應時代呼喚,是在適應中國和時代發展進步要求的基礎上形成和發展起來的。中國理論的豐富發展又不斷指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向前發展。

黨的xx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們黨領導人民進行偉大斗爭、建設偉大工程、推進偉大事業、實現偉大夢想,推動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在新時代,國內外形勢變化和我國各項事業發展都給我們提出了一個重大時代課題,這就是必須從理論和實踐結合上系統回答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麼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圍繞這個重大時代課題,以xx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進行艱辛理論探索,取得重大理論創新成果,形成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聆聽時代聲音、迴應時代呼喚產生的重大理論創新成果,它反映時代本質、把握時代特徵、回答時代課題,具有鮮明的時代性。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時代性體現在各個方面,對時代發展具有重要引領作用。xx提出的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對當今時代發展的影響正日益顯現。當今世界正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正處於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時期。20xx年國際金融危機的消極後果尚未完全消除,和平赤字、發展赤字、治理赤字凸顯,一些國家單邊主義、貿易保護主義抬頭,逆全球化思潮湧動。對此,xx20xx年1月在聯合國日內瓦總部的演講中提出“世界怎麼了、我們怎麼辦”之問,深入闡述了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這一理念反映時代本質、把握時代特徵、回答時代課題,因此得到國際社會的普遍讚譽。

“一切劃時代的體系的真正的內容都是由於產生這些體系的那個時期的需要而形成起來的”。理論對一個時代的引領作用如何,關鍵看其能否反映時代本質、把握時代特徵、回答時代課題。中國理論始終在歷史前進的邏輯中前進、在時代發展的潮流中發展,因而能夠永葆生機活力。這正是中國理論能跟上時代、引領時代的奧祕所在。

【思想宣傳範文】二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以xx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三農”工作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有序推進鄉村振興,有利於推動農業從增產導向轉向提質導向,有利於構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鄉村發展新格局,有利於進一步豐富和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有利於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現代社會治理格局,有利於培育新型職業農民、增進農民福祉,對於解決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具有深遠意義。

(一)

沒有農業農村的現代化,就沒有國家的現代化。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農業穩則國家穩,農業興則國家興。推進鄉村振興,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啟用農村各類生產要素,有利於推動農業從增產導向轉向提質導向,從傳統農業轉向現代農業,增強我國農業創新力和競爭力,為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奠定堅實基礎。

加快農業現代化步伐,發展壯大鄉村產業,包括很多方面的工作。要以科技創新為引領,通過優化提升農業生產力來有效推進農業結構調整、加快農業轉型升級、創新發展“網際網路+農業”新業態、壯大農村不同地域的特色優勢產業、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培育優質特色農業品牌、提高農業供給體系的整體質量和效率;要通過加強耕地保護、提升農業裝備和資訊化水平等舉措,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要通過促進鞏固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壯大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等舉措,提高農業的集約化、專業化、組織化、社會化水平,建立現代農業經營體系;要結合各地不同的資源稟賦,培育農業新產業新業態,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等等。

(二)

建設美麗中國離不開美麗鄉村。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持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加快推行鄉村綠色發展方式,加大農村人居環境治理力度,有利於建設生活環境整潔優美、生態系統穩定健康、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態宜居美麗鄉村。

建設生態宜居的美麗鄉村,一方面,要以生態環境友好和資源永續利用為導向,推動形成農業綠色生產方式,實現投入品減量化、生產清潔化、廢棄物資源化、產業模式生態化,推進農業綠色發展;另一方面,要以農村垃圾、汙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為主攻方向,持續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同時,還要加強鄉村生態保護與修復,完善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制度,促進鄉村生產生活環境穩步改善,生態產品供給能力進一步增強。

(三)

歷史悠久的農耕文化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很多村莊都是彰顯和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通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挖掘中華優秀農耕文化蘊含的鄉村文化資源,在保護傳承的基礎上與時俱進地進行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建設誠實守信、鄰里和睦、勤儉節約的文明鄉村,有利於在新時代煥發鄉村社會文明新氣象,進一步豐富、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繁榮發展鄉村文化,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採取適合農村特點的方式方法,推進鄉村精神文明建設,提高鄉村社會文明程度;要在保護好文物古蹟、民族村寨、特色院落等的基礎上,挖掘鄉村特色文化符號,合理利用民族特色文化資源,發展具有歷史記憶、地域特色、民族特點的鄉村文化產業,為堅定文化自信提供優質載體;要不斷建設完善縣鄉村級圖書館、公共數字文化工程等平臺,促進城鄉公共文化服務體系融合發展,創作能反映改革開放和新時代鄉村發展新氣象新風貌的優秀文化作品,為廣大農民群眾提供高質量的精神食糧。

(四)

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是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內容。社會治理的基礎在基層,薄弱環節在鄉村。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加強農村基層基礎工作,健全鄉村治理體系,確保廣大農民安居樂業、農村社會安定有序,有利於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現代社會治理格局,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鄉村振興,治理有效是基礎。要堅持黨管農村工作,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和“兩委”班子建設,保證黨在農村工作中始終總攬全域性、協調各方,保證黨的各項鄉村發展政策方針舉措能有效落實,為鄉村振興提供堅強有力的政治保障;要建立健全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的現代鄉村社會治理體制,堅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確保鄉村社會充滿活力、和諧有序;要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帶頭人隊伍和黨員隊伍建設,通過人才引進、專項培訓、縣鄉統籌招聘等渠道,培養並儲備一定數量的鄉村治理基層幹部隊伍,更好地引導、帶領廣大農民群眾積極主動投身鄉村振興大業。

(五)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不斷拓寬農民增收渠道,有利於增進農民福祉,讓億萬農民實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

推動鄉村振興,助力農民群眾脫貧致富,需要強化人才支撐。其中很重要的一環,就是培育新型職業農民,使其具備掌握網際網路絡資訊科技和新媒體平臺的能力,掌握運用農產品市場營銷、電商平臺運作和物流網路交易資訊系統的能力。培養愛農業、懂技術、善經營的新型職業農民,能夠保障億萬農民及其家人住上好房子、接受好教育、過上好日子。而且,新型職業農民也能夠更好地主動認知鄉村振興戰略的政策和意義,更好地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

【思想宣傳範文】三

黨和人民的事業發展到什麼階段,黨的建設就要推進到什麼階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們黨一定要有新氣象新作為,關鍵是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要開創新局面。”黨的xx大以來,以xx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領導全面從嚴治黨的偉大實踐中,圍繞“長期執政條件下建設一個什麼樣的黨、怎樣建設黨”這一黨的建設根本問題,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特別是創造性地提出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把我們黨對馬克思主義執政黨建設的規律性認識提升到一個嶄新高度。在1月16日出版的《求是》雜誌第2期發表的重要文章《努力造就一支忠誠乾淨擔當的高素質幹部隊伍》中,xxxx強調,我們黨要團結帶領人民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必須全面貫徹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嚴把德才標準,堅持公正用人,拓寬用人視野,激勵幹部積極性,努力造就一支忠誠乾淨擔當的高素質幹部隊伍。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是理論的也是實踐的,要在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落實全面從嚴治黨的實踐中切實貫徹落實。

1.黨的組織路線服務黨的政治路線是黨的建設的寶貴經驗

黨的組織路線是黨根據一定歷史時期黨的政治路線而規定的關於組織工作的根本原則和方針。正確的政治路線要靠正確的組織路線來保證。中國共產黨一路走來,在革命、建設和改革的不同歷史時期,始終堅持黨的組織路線服從服務於黨的政治路線,為黨和國家的事業發展提供堅強組織保證。

黨的一大黨綱明確規定我們黨採取“蘇維埃管理制度”,確立了黨的組織建設原則。黨的六大通過的《組織問題決議案提綱》明確提出“組織路線”的概念,指明瞭黨的建設的主要任務和目標方向。1920xx年召開的古田會議要求“努力去改造黨的組織,務使黨的組織確實能擔負黨的政治任務”。1938年毛澤東在黨的六屆六中全會上提出“政治路線確定之後,幹部就是決定的因素”的著名論斷,並提出“才德兼備”的幹部標準和“任人唯賢”的幹部路線,標誌著黨的組織路線和幹部路線走向成熟。新中國成立後,我們黨著眼於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需要,強調“我們的各行各業的幹部都要努力精通技術和業務,使自己成為內行,又紅又專”。改革開放初期,鄧小平同志明確指出,“中國的穩定,四個現代化的實現,要有正確的組織路線來保證”,並提出了幹部隊伍革命化、年輕化、知識化、專業化的方針。

黨的xx大以來,xxxx科學總結中國共產黨成立以來黨的建設和組織工作的寶貴經驗,深刻闡明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的科學內涵、實踐要求,開創了新時代黨的建設和組織工作新局面。黨的歷史充分證明,黨的組織路線在與時俱進的接續發展中,一以貫之地為黨的政治路線服務,把黨建設得更加堅強有力,這是黨的建設的根本經驗和原則。

2.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彰顯黨勇於自我革命的鮮明品格

我們黨是按照馬克思主義建黨原則建立起來的,擁有8900多萬名黨員、450多萬個基層黨組織,是世界第一大黨。這麼大一個黨,有沒有強烈的自我革命精神,有沒有自我淨化的過硬特質,就成為決定黨興衰成敗的關鍵因素。xxxx指出:“勇於自我革命,是我們黨最鮮明的品格,也是我們黨最大的優勢。”黨的xx大以來,我們黨以敢於刀刃向內的勇氣向黨內頑瘴痼疾開刀,堅定不移全面從嚴治黨,贏得了黨心民心,使黨經歷了革命性鍛造。xxxx強調,黨的xx大以來,我們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取得了顯著成效,但還遠未到大功告成的時候。黨面臨的“四大考驗”“四種危險”仍然嚴峻,影響黨的先進性、弱化黨的純潔性的因素更加複雜。任務越繁重,風險考驗越大,我們越要發揚自我革命精神,以永遠在路上的執著把全面從嚴治黨引向深入。

組織路線對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做好黨的組織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xxxx針對當前黨的隊伍和自身狀況發生的重大而深刻的變化,聚焦新時代黨的建設和組織工作中存在的突出問題,鮮明地提出了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強調以組織體系建設為重點,著力培養忠誠乾淨擔當的高素質幹部,著力集聚愛國奉獻的各方面優秀人才,堅持德才兼備、以德為先、任人唯賢,為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供堅強組織保證,構成了系統完備、邏輯嚴密、內在統一的科學體系。如何總結和用好近年來管黨治黨的成功經驗,保持和拓展全面從嚴治黨的良好態勢;如何推動各級黨組織落實好全面從嚴治黨責任,把黨的執政大廈根基築牢夯實;如何破解幹部隊伍建設中的重點難點問題,培養造就一代又一代可靠接班人,這些都是黨的建設中亟待解決的緊迫課題,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為破解這些難題提供了根本遵循。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是貫徹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的有效載體,是不斷提高黨的建設和組織工作質量的重要抓手,集中體現了xxxx新時代建設偉大工程的認識論和方法論,深刻昭示了我們黨堅持“打鐵必須自身硬”、把黨的偉大自我革命進行到底的堅定決心。

3.以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

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定位於我們黨“兩個先鋒隊”的政黨性質,著眼於永葆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生成於黨的xx大以來全面從嚴治黨的偉大實踐,是新時代黨的建設和組織工作的“綱”和“本”。我們必須提高政治站位,堅持問題導向,統籌推進落實,使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服務黨的政治路線更加科學、更加精準、更加有效,不斷增強黨的政治領導力、思想引領力、群眾組織力、社會號召力,在全面貫徹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中持之以恆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

突出政治功能和組織力,加強黨的組織體系建設。堅持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堅決維護xxxx的核心地位,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牢固樹立大抓基層的鮮明導向,堅持分類別具體指導、分領域統籌推進基層黨建工作,重點在加強黨的基層組織基礎性建設、提升黨員隊伍質量、推進基層黨建創新以及發揮基層黨組織服務國家重大戰略、中心工作的引領作用等方面持續用力、久久為功,把基層黨組織體系織密建強,為全面從嚴治黨提供堅強組織保證。

突出黨管幹部原則,堅持德才兼備、以德為先,五湖四海、任人唯賢,培養忠誠乾淨擔當的高素質專業化幹部隊伍。按照修訂後的《黨政領導幹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堅持新時期好乾部標準,嚴把德才標準,堅持公正用人,拓寬用人視野,激勵幹部積極性,建立完善“源頭培養、跟蹤培養、全程培養的素質培養體系”“日常考核、分類考核、近距離考核的知事識人體系”“以德為先、任人唯賢、人事相宜的選拔任用體系”“管思想、管工作、管作風、管紀律的從嚴管理體系”“崇尚實幹、帶動擔當、加油鼓勁的正向激勵體系”,切實把從嚴管理幹部貫徹落實到幹部隊伍建設全過程。

突出激發人才創新創造活力,集聚愛國奉獻的優秀人才。堅持黨管人才原則,加快實施人才強國戰略,確立人才引領發展的戰略地位。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樹立正確的人才政績觀,創新完善人才評價、流動和激勵機制,以重大人才工程為抓手,突出“高精尖缺”,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加強政治引領,深入開展“弘揚愛國奮鬥精神、建功立業新時代”活動,實現“增人數”與“得人心”的有機統一,最大限度把廣大人才的報國情懷、奮鬥精神、創造活力激發出來,努力建設一支矢志愛國奉獻、勇於創新創造的優秀人才隊伍。

突出對黨忠誠、堪當重任、作風優良,發現培養選拔優秀年輕幹部。著眼黨的事業後繼有人、興旺發達,堅持黨管幹部、組織選人,把對黨忠誠作為第一標準,統籌“選育用管”各個環節,以大力發現培養為基礎,以強化實踐鍛鍊為重點,以確保選準用好為根本,以從嚴管理監督為保障,形成優秀年輕幹部不斷湧現的生動局面,努力建設一支忠實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符合新時期好乾部標準、忠誠乾淨擔當、經得起風浪考驗、數量充足、充滿活力的高素質專業化年輕幹部隊伍,為堅定不移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實現黨在新時代的歷史使命提供幹部和人才保證。

【思想宣傳範文】四

“木桶原理”告訴我們,短板是決定整個木桶容量大小的關鍵因素。短板不補,其他木板再長也沒有實際意義。經濟發展的道理也是一樣,短板不僅影響經濟增長速度,而且制約經濟發展質量。在“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的當下,要切實提高經濟執行質量和效益,必須在“補短板”上下真功、見實效。

經濟發展的任何時期都有短板。在高速增長階段,我國經濟執行的主要短板是物資匱乏、供給短缺,交通、能源、通訊等嚴重供給不足成為“瓶頸”。到高質量發展階段,新的短板凸顯了,例如,相對於經濟增長速度,質量效益是短板;相對於虛擬經濟,實體經濟是短板;相對於城市經濟,農村經濟是短板;相對於經濟領域,民生領域是短板;從體制機制與經濟社會發展新要求相適應的角度看,制度供給不足是短板。因此,補短板是我國經濟走向高質量發展的必然選擇,必須從嚴重製約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從人民群眾迫切需要解決的突出問題著手,既補硬短板也補軟短板,既補發展短板也補制度短板。

分析起來,著眼於經濟高質量發展,在諸多短板中應優先著力補長的是科技創新不足、體制滯後和經濟迴圈不暢通三大關鍵短板。

補齊科技創新短板

從巨集觀層面看,經濟發展存在質量短板的關鍵原因是創新驅動不足。創新是高質量發展的推進器,只有不斷創新並把創新成果充分運用到經濟活動中,產品質量才能提升,人民群眾新的需求才能不斷得到滿足,經濟執行效益才能提高,經濟才能走上高質量發展軌道。

我國科技創新不足的短板特別是關鍵核心技術短板,使我們真切感受到了“卡脖子”的滋味。xxxx指出,“關鍵核心技術是國之重器,對推動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保障國家安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必須切實提高我國關鍵核心技術創新能力,把科技發展主動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裡,為我國發展提供有力科技保障”。

突破關鍵核心技術“瓶頸”勢在必行,時不我待,但突破並不容易,需要付出艱苦努力,統籌謀劃,把加強基礎研究和推進教育改革作為重要支點。事實證明,基礎研究和教育是制約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兩大短板。

一是要補基礎研究之“短”。基礎研究是自主創新的源頭,是科技強國的基石。補齊基礎研究短板,就要加大相應的經費投入。資料顯示,世界主要創新型國家的基礎研究經費佔研發經費比例多為15%到20%,與之相比,我國這一比例還有較大差距。鑑於此,應進一步提高基礎研究經費投入水平,並引導企業和社會資本更多投向基礎研究。同時,補齊基礎研究短板,還應提高基礎研究人員待遇,吸引更多高階人才,創設寬鬆學術環境,建立符合基礎研究特點和規律的評價機制;加強創新基地建設,優化國家重點實驗室佈局,完善國家對基礎研究的支援體系。

二是要補教育之“短”。高質量發展要靠創新,創新要靠人才,創新型人才的培養要靠教育。培養更多創新型人才的關鍵,是變革教育理念,改變應試教育模式。創新型人才培養必須不拘一格,對不同興趣、不同天賦的學生因材施教。高等教育應把資源更多配置到前沿學科、創新型人才培養上,讓更多具有開放性思維的人才脫穎而出。補齊教育短板,需要繼續增加經費投入,加大提高教師素質的力度,高素質教師才能培養高素質的學生。為吸引更多優秀人才加入教師隊伍,提高教師地位和待遇必不可少。而且,創新型人才培養,還需要家庭教育的助力。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培養學生探索精神、獨立思考能力和習慣的土壤。

補齊制度短板

要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還必須補齊制度短板。沒有相匹配的體制,高質量發展就不能實現,從一定程度上說,體制改革的力度決定高質量發展的進度。經濟體制改革必須加快推進、全面深化、重點突破,為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的制度支撐,特別是以下三個重點方面的改革必須加大力度、加快進度、邁出實質性步伐。

一是國有企業體制改革。我國經濟能不能實現高質量發展,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在國民經濟中起主導作用的國有企業能不能實現高質量發展。黨的xx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混合所有制經濟是“基本經濟制度的重要實現形式”。實現高質量發展,需要推進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擴大重點領域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吸引非國有資本參股,實行企業員工持股,完善公司治理結構,增強國有企業活力。同時,要深化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改革,對國有企業實行有針對性的“放管服”,國資監管要加快實現從管企業向管資本轉變,使國有企業在市場競爭中做強做優做大。

二是財政金融體制改革。財政金融體制改革對於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性在於,無論是財政體制還是金融體制,都對資源配置、結構調整具有重要影響作用,事關經濟發展的質量。龐大的財政預算資金投向哪裡、用到何處,能不能避免低效無效投資、實現高效率配置,助推高質量發展,必然依賴於財政體制的完善。因此,必須深化財稅體制改革,使之“全面規範、公開透明”;改進預算管理制度,推進中央與地方收入劃分改革;完善轉移支付制度,深化增值稅改革,建立規範合理的中央和地方政府債務管理及風險預警機制等。同時,實現高質量發展,特別是推動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必須充分發揮金融市場特別是資本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作用。我國金融體制存在的問題之一是間接融資比重過大,資本市場發展不足、機制不完善,高效率配置資源的作用不能充分發揮。金融體制存在的另一個問題是大量資金“脫實向虛”,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長期得不到很好地解決,影響了經濟執行效率和效益。金融體制改革的著力點是推進金融市場化改革,擴大金融業對內對外開放,逐步放開准入限制,健全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提高直接融資比重等。

三是收入分配體制改革。收入分配體制改革對於高質量發展的意義在於,分配作為社會再生產的一個基本環節,對資源流動和資源配置具有重要的導向作用。生產出來的東西怎樣分配、分配得合不合理,不但影響消費結構、需求結構,而且影響投資結構、供給結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斷取得新進展,離不開收入分配體制改革的配合。緩解個人收入差距過大的壓力、釋放消費潛力、有效擴大社會總需求,也離不開收入分配體制的深化改革。現階段收入分配體制改革的重點是加快推進稅收、工資、社會保障、轉移支付等體制機制改革。

補齊經濟迴圈短板

20xx年12月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暢通國民經濟迴圈,加快建設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現代市場體系”。強調“暢通國民經濟迴圈”,針對的是迴圈“不暢通”。中醫講,“通則不痛,痛則不通”,經濟執行也是同樣的道理。經濟迴圈“不暢通”,不但阻礙要素流動,而且增加交易成本,造成經濟執行效率效益低下。暢通經濟迴圈的要害,是去除經濟迴圈“梗阻”,清理經濟迴圈障礙,使經濟各部門各部分各環節互聯互通、各種要素順暢流動。

從我國經濟實際執行情況看,迴圈“不暢通”已成為制約高質量發展的短板。一直以來,地方保護、行業壟斷、行政干預、准入限制、所有制歧視等諸多因素阻礙著全國統一市場的形成,各類市場主體不能在公平市場環境下競爭,市場高效率配置資源的功能不能充分發揮。

資源是有限的。能不能把有限的資源配置到最需要的領域、最有前景的產業、最有效率的企業,避免或減少資源錯配,提高經濟執行效益,主要取決於國民經濟迴圈能不能暢通,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現代市場體系能不能形成。市場通、迴圈暢,經濟才能活。

暢通國民經濟迴圈,實現高質量發展,需要在以下幾個方面重點突破。

一是暢通實體經濟與虛擬經濟迴圈。一方面,實體經濟是財富創造的根本源泉,是虛擬經濟發展的物質基礎;另一方面,實體經濟發展離不開虛擬經濟特別是作為其基本形態的金融的支援,金融是實體經濟的血脈。現在的問題是,實體經濟與虛擬經濟結構失衡、迴圈不暢通,虛擬經濟過度繁榮,大量資金“脫實向虛”,實體經濟發展受到嚴重影響。補齊實體經濟短板,必須按照黨的十九大報告的要求,“必須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把提高供給體系質量作為主攻方向”。相應地,金融必須提高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促進實體經濟和虛擬經濟的良性互動。暢通實體經濟與虛擬經濟迴圈,要充分發揮資本市場功能,提高直接融資比重;進一步減稅降費,減輕企業負擔,加大金融對中小企業和創新創業創造的支援力度;加強金融監管,遏制資金“脫實向虛”在金融體系內部“自我迴圈”。要通過多措並舉,推動資源向實體經濟集聚。

二是暢通城鄉經濟迴圈。城鄉經濟迴圈不暢通,是我國經濟走上高質量發展軌道必須破解的一大難題。城鄉二元結構所導致的城鄉差距,使更多資源從收益低的鄉村流向收益高的城市,而城市資源甚少流向農村,加劇了城鄉之間的矛盾,城鄉經濟難以融合發展。破解城鄉經濟迴圈不暢通難題、補齊農村發展短板,除了要用“政府之手”更大力度地把更多公共資源投向農村以外,還必須用好“市場之手”,引導生產要素向農村集聚,使農村資源實現高效率配置,推動農村經濟高質量發展,補長農村經濟發展長期滯後的短板。為此,必須破除影響城鄉一體化發展的制度性障礙,其中最為關鍵的是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真正吸引資本、人才、科技等要素更多流向農村,把可能外流的農村資金、勞動力留在農村與土地結合,通過市場作用的發揮,提升農村土地價值,實現資源高效率配置,為鄉村振興提供持續的內生動力。

三是暢通公有制經濟和非公有制經濟迴圈。在我國基本經濟制度下,各種所有制經濟享有依法平等使用生產要素、公開公平公正參與市場競爭、同等受到法律保護的權利。黨的xx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要“廢除對非公有制經濟各種形式的不合理規定,消除各種隱性壁壘”;黨的xx屆五中全會強調要“鼓勵民營企業依法進入更多領域,引入非國有資本參與國有企業改革”。但在現實中,公有制經濟和非公有制經濟之間依然存在著“隱性壁壘”,不少行業存在著民營企業不可逾越的“隔離牆”,有的領域則直接對民間投資“遮蔽”。公有制經濟和非公有制經濟迴圈不暢通,意味著資源難以實現更大範圍的配置,資源配置的市場化程度降低,必然導致效率損失。20xx年11月1日,xxxx在民營企業座談會上指出,“公有制經濟、非公有制經濟應該相輔相成、相得益彰,而不是相互排斥、相互抵消”“要鼓勵民營企業參與國有企業改革”。顯然,只有把這些要求落到實處,破除公有制經濟和非公有制經濟之間的各種障礙,國民經濟迴圈才能真正暢通。

總之,要實現高質量發展,必須加緊補齊關鍵短板,突破瓶頸制約,疏“堵點”、通“經絡”,使國民經濟煥發新活力。

【思想宣傳範文】五

在人類歷史長河中,70年彈指一揮間。1840年鴉片戰爭後的100多年裡,中國頻遭侵略和蹂躪之害、飽受戰禍和動亂之苦。新中國成立以來的70年是改變中華民族前途命運的70年,是沿著民族復興之路奮勇前行的70年。新中國70年是史詩般的歷史程序。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我們篳路藍縷,闢除榛莽,一路走來,走向輝煌,走向復興。

實現民族獨立、人民解放,是走向民族復興的前提。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徹底結束了中華民族100多年的屈辱歷史,實現了中國人民最迫切、最深沉的願望,中華民族獲得了歷史性新生。從此,中國人民將命運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毛澤東同志自豪地宣告:“中國必須獨立,中國必須解放,中國的事務必須由中國人民自己作主張,自己來處理,不容許任何帝國主義國家再有一絲一毫的干涉。”

新生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一窮二白、百廢待興。以毛澤東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以巨集大的歷史氣魄,開基創業,立綱立紀,確立了人民民主專政的國體,建立了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政體,進行了極富創造性的社會主義三大改造。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的確立,實現了中國歷史上最深刻最偉大的社會變革,新中國展現出旺盛的生命力和巨大的發展潛力,各項事業如火如荼。當然,我們也要看到,在人類歷史上,偉大的社會進步從來都不會一蹴而就,希望與艱難共生,探索與曲折並存。新中國在發展過程中也曾遭遇一些嚴重挫折,但黨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中取得的獨創性理論成果和巨大成就,為在新的歷史時期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供了寶貴經驗、理論準備、物質基礎。

中國共產黨人善於學習,勇於直面困難、挫折和失誤。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我們黨深刻總結我國社會主義建設正反兩方面經驗,果斷作出把黨和國家工作中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中國這艘巨輪再度揚帆遠航,新中國的歷史掀開了新的一頁。改革開放後,以鄧小平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成功開創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以xx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成功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推向21世紀;以xx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成功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堅持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黨的xx大以來,以xx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進行偉大斗爭、建設偉大工程、推進偉大事業、實現偉大夢想,形成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以xx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

偉大的奇蹟

偉大的歷史創造偉大的奇蹟。新中國70年,我們創造了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的發展奇蹟。

70年,我們創造了經濟發展的偉大奇蹟。中國經濟發展的偉大奇蹟,植根於新中國前30年艱苦卓絕的探索,得益於改革開放的偉大歷史抉擇。新中國成立後,我們在不長的時間裡建立起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改革開放後,對內改革、對外開放的全面展開,充分釋放了中國經濟的活力,創造了人類經濟發展史上罕見的中國速度。20xx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為900309億元,經濟總量首次站上90萬億元的歷史新臺階,穩居世界第二位。在推動經濟發展的過程中,我們也經歷了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20xx年國際金融危機等的嚴重衝擊,但中國經濟經受住了嚴峻考驗,表現出極強的韌性。

70年,我們創造了民生改善的偉大奇蹟。我們黨始終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作為自己的根本宗旨,堅持讓人民群眾共享經濟發展、社會進步成果。經過70年不懈努力,人民生活水平從解決溫飽到實現總體小康,正在邁向全面小康。1978年,我國農村貧困人口高達7.7億人,到20xx年我國農村貧困人口已下降到1660萬人。特別是黨的xx大以來,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力度之大、效果之彰,在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中國還建成了世界上規模最大、覆蓋人口最多的社會保障體系。截至20xx年6月,我國基本養老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參保人數分別達到9.25億、1.91億、2.3億。今天,廣大人民群眾過上了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富足的生活。

70年,我們創造了科技進步的偉大奇蹟。新中國70年,是創造科技進步奇蹟的70年。在這70年中,我們形成了規模巨集大的科技隊伍,取得了一個又一個舉世矚目的科技成就。多複變函式論、陸相成油理論、人工合成牛胰島素等成就,高溫超導、中微子物理、量子反常霍爾效應、奈米科技等基礎科學突破,“兩彈一星”、超級雜交水稻、高效能運算機等工程技術成果,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堅強支撐,也為我國成為一個有世界影響的大國奠定了重要基礎。當前,大資料、雲端計算、人工智慧等新技術推動數字經濟、平臺經濟、共享經濟井噴式發展。古老的中國,在新一輪科技革命浪潮中踏浪前行。

70年,我們創造了制度創新的偉大奇蹟。一部新中國成長史,就是一部輝煌的制度創新史。在基礎薄弱、人口眾多的國家如何建設社會主義、推進現代化事業,是一項前無古人的全新創舉,沒有現成的教科書可供學習,沒有成熟的發展模式可供模仿,出路只有一條,那就是創新。70年來,我們黨領導人民進行了制度創新的偉大探索。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保障了人民群眾當家作主的權利,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構建起和諧的黨際關係,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把社會主義和市場經濟的優勢結合起來,“一國兩制”偉大構想開闢了以和平方式實現祖國統一的嶄新道路,等等。新中國70年的制度創新,為人類制度文明發展作出了獨特貢獻。

70年,中國創造的奇蹟還有很多。這一個個奇蹟極大改變了中國的面貌、中華民族的面貌、中國人民的面貌、中國共產黨的面貌,匯聚成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盛大景象。

歷史的啟示

革命先驅李大釗說,“無限的過去都以現在為歸宿,無限的未來都以現在為淵源”。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回望新中國70年不平凡的歷程,我們能得到許多寶貴的歷史啟示。

70年來,中國為什麼能走過光輝歷程、創造偉大奇蹟?歸根結底是因為有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70年的歷史雄辯地證明,領導我們事業的核心力量是中國共產黨,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辦好中國一切事情的根本前提。中國人民實現解放,離不開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中華民族要實現偉大復興,同樣離不開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我們要牢記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這是我們行穩致遠的根本政治前提和保證。

70年來,我們之所以能創造彪炳史冊的偉大奇蹟,還在於我們黨始終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國情相結合,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形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來之不易,需要我們倍加珍惜、悉心呵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最根本的就是要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當前,最重要的是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定不移地同以xx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萬眾一心、齊心協力,將民族復興大業推向前進。

70年來,我們所取得的輝煌成就,不是天上掉下來的,而是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立足中國國情不斷探索、不斷奮鬥、不斷創新的結果。在中國這樣一個有著5000多年文明史、近14億人口的大國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是前無古人的偉大事業。一切奇蹟都是奮鬥的結果、創新的結果。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成功應對未來的風險和挑戰,我們必須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弘揚奮鬥精神、創新精神,大膽探索、大膽實踐、大膽創新,用發展的辦法解決前進中的問題,不斷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勝利。

新中國70年光輝歷程帶給我們的歷史啟示還有很多,這些歷史啟示都彌足珍貴。“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我們要從新中國70年曆史中汲取營養、汲取智慧,開啟更為光輝的歷程、創造更為偉大的奇蹟。

Tags:五篇 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