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當前位置:三優範文網 > 講話稿 > 廣播稿

國小廣播稿4篇

欄目: 廣播稿 / 釋出於: / 人氣:4.82K
本文目錄2019國小廣播稿國小重陽節專題紅領巾廣播稿關於小學生廣播稿精選國小勤儉節約廣播稿範本

再見,同學們;再見,我的老師;再見,我溫馨的母校。我還會回來的,我還會回來看你的,我會一直想著你們的。”這會是每一個即將離開母校的學生們的肺腑之言。我驚歎,人生為何要經歷悲歡離合?為何天下會沒有不散的宴席?

國小廣播稿4篇

轉眼時間飛逝,六年難忘的國小生活邊臨末端,回想起來,那一場場演出,一個個比賽;一次次歡呼,一下下哭泣都充滿了我們的感情。喜怒哀樂是那樣與我們密不可分,與同學在一起的那種純真的快樂,是值得讓人一輩子去體會、感受與回味的。

還記得我們獲得的那些獎狀嗎?它們可是代表了我們堅信的成長曆程啊!每一張獎狀都凝聚著我們的汗水與辛勞。像一個個腳印,紮紮實實的印在了六年國小生活中的沙灘上。回過頭看看,那一段長長的腳印,有歡笑,有眼淚。我們一起度過的那些日子,是多麼的有趣。更記得,那時的我們,在後操場那可年邁的楊樹下,挖坑、埋東西,在土堆裡用枝丫寫寫畫畫,這些幼稚的舉動都會是回憶中重要的一個片段。細細想來,那時的我們,是多麼的天真可愛呀!而大楊樹,記載著我們從幼兒直至少年時的一樁樁、一件件有趣的事,是它,見證了我們青春時激情四溢的活力。他還會一直看下去,記載更多人兒時的一部部影片。 而現在,這一時期的我們,感情好的就像親兄妹一樣,每一個離開自己親人的人,都會難受的要命,從我們這個班裡走出的人,每一個都是含著眼淚被迫而去。說真的,誰不想在這有歡有笑,如同一個完整的大家庭裡繼續呆下去。要分開還不都是迫不得已。

我明白,不想離開的人有很多,但他們會想盡辦法,讓他在乎的人同樣會在乎他,而這種方式的“在乎”,便在班內成為最流行的畢業留念。也許你也會這樣想,那是因為我們都愛自己的班級,愛自己的家。

我那可敬的老師,學生只想在這裡對您說聲辛苦了。多年以來,您把我們從弱小的幼兒培育成茁壯的少年,您真了不起!六年,這漫長的時間多寂寞難耐呀!尤其是同學有時一犯個錯誤,您就更費心了。您為了我們把心都操碎了,把眼都熬紅了;把身體累垮了,頭髮都白了。有時,一想到這些,我就不由得會讓淚水掛在臉頰旁。默默時,您的我笑容還會浮現在我眼前。這些年來,是您,讓我懂得了:陽光是這樣哺育大地的;雨露是這樣滋潤禾苗的!有時您生病代課,不和學生們說,還故意要隨著我們去吧!誰不知道,您放縱我們,是因為身體支撐不住了呀!有一天您累倒了,請假在家休息,而在您身體正在恢復這幾天內,學生們該是多麼的擔心您、想念您啊!現如今要分離了,學生專門想讓老師操心都沒機會了,只要靠自己,我給您保證,這兩天單學生就不會讓您費心,學習成績會突飛猛進,讓您的心裡一輩子都會存著學生的名。衝刺畢業的兩個月,讓您好好歇歇吧!

不想再多說了,只有行動代表一些。大家要和和睦睦,團結一心。在以後的日子裡,不論是考試或是比賽,都應該拿出自己最棒的一面。一句話:不求最好,但求更好。因為這會是我們在國小參加的最後一次了,任何的一項。再多為班裡增添點榮譽吧!讓我們在進行學校倒計時的生活中多一些歡呼吧!讓校領導們永遠記住,我們人散心不散,我們是打不垮的六一班,也是永恆勝利的六一班。而這背後的力量是源於同學們心中的一份愛。

風,還在輕輕的吹著。雨,還在密密的下著。這便代表了我的心情:酸酸的,苦苦的。我們對母校中的一切是那麼留戀,不捨得。不捨得校園,不捨得師友,千千萬萬個不捨,只得化為一句:“珍重,再見。”

國小重陽節專題紅領巾廣播稿2019國小廣播稿(2) | 返回目錄

重陽節簡介

農曆九月九日,為傳統的重陽節。因為古老的《易經》中把“六”定為陰數,把“九”定為陽數,九月九日,日月並陽,兩九相重,故而叫重陽,也叫重九,古人認為是個值得慶賀的吉利日子,並且從很早就開始過此節日。

慶祝重陽節的活動多彩浪漫,一般包括出遊賞景、登高遠眺、觀賞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陽糕、飲菊花酒等活動。

九九重陽,因為與“久久”同音,九在數中又是最大數,有長久長壽的含意,況且秋季也是一年收穫的黃金季節,重陽佳節,寓意深遠,人們對此節歷來有著特殊的感情,唐詩宋詞中有不少賀重陽,詠菊花的詩詞佳作。

今天的重陽節,被賦予了新的含義,在1989年,我國把每年的九月九日定為老人節,傳統與現代巧妙地結合,成為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老年人的節日。全國各機關、團體、街道,往往都在此時組織從工作崗位上退下來的老人們秋遊賞景,或臨水玩樂,或登山健體,讓身心都沐浴在大自然的懷抱裡;不少家庭的晚輩也會攙扶著年老的長輩到郊外活動或為老人準備一些可口的飲食。

重陽節的習俗:

金秋送爽,丹桂飄香,農曆九月初九日的重陽佳節,活動豐富,情趣盎然,有登高、賞菊、喝菊花酒、吃重陽糕、插茱萸等等。

登高

在古代,民間在重陽有登高的風俗,故重陽節又叫“登高節”。相傳此風俗始於東漢。唐代文人所寫的登高詩很多,大多是寫重陽節的習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寫重陽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處,沒有劃一的規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還有吃“重陽糕”的習俗。

吃重陽糕

據史料記載,重陽糕又稱花糕、菊糕、五色糕,制無定法,較為隨意。九月九日天明時,以片糕搭兒女頭額,口中唸唸有詞,祝願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講究的重陽糕要作成九層,像座寶塔,上面還作成兩隻小羊,以符合重陽(羊)之義。有的還在重陽糕上插一小紅紙旗,並點蠟燭燈。這大概是用“點燈”、“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紅紙旗代替茱萸。當今的重陽糕,仍無固定品種,各地在重陽節吃的鬆軟糕類都稱之為重陽糕。

賞菊並飲菊花酒

重陽節正是一年的金秋時節,菊花盛開,據傳賞菊及飲菊花酒,起源於晉朝大詩人陶淵明。陶淵明以隱居出名,以詩出名,以酒出名,也以愛菊出名;後人效之,遂有重陽賞菊之俗。舊時文人士大夫,還將賞菊與宴飲結合,以求和陶淵明更接近。北宋京師開封,重陽賞菊之風盛行,當時的菊花就有很多品種,千姿百態。民間還把農曆九月稱為“菊月”,在菊花傲霜怒放的重陽節裡,觀賞菊花成了節日的一項重要內容。清代以後,賞菊之習尤為昌盛,且不限於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陽節前後最為繁盛。、

插茱萸和簪菊花

重陽節插茱萸的風俗,在唐代就已經很普遍。古人認為在重陽節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難消災;或佩帶於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裡面佩帶,還有插在頭上的。大多是婦女、兒童佩帶,有些地方,男子也佩帶。重陽節佩茱萸,在晉代葛洪《西經雜記》中就有記載。除了佩帶茱萸,人們也有頭戴菊花的。唐代就已經如此,歷代盛行。清代,北京重陽節的習俗是把菊花枝葉貼在門窗上,“解除凶穢,以招吉祥”。這是頭上簪菊的變俗。宋代,還有將綵繒剪成茱萸、菊花來相贈佩帶的。

敬老愛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新中國成立後,重陽節的活動充實了新的內容。1989年,我國重陽節定為老人節。第到這一日,各地都要組織老年人登山秋遊,開闊視野,交流感情,鍛鍊身體,培養人們迴歸自然,熱愛祖國大好山河的高尚品德。

敬老愛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960萬平方公里土地上,哪一個角落不在弘揚著敬老愛老的文化傳統?

常把老年人比作“夕陽”,雖然已至暮年,但他們也曾年輕過,也曾散發出正午時耀眼的光芒,至今仍雙手“托起明天的太陽”。夕陽的餘輝多燦爛!

古往今來,有不少偉人是我們敬老愛老的榜樣:恩格斯的父親死後留下大筆遺產,可恩格斯的弟弟卻蠻橫地要恩格斯放棄繼承權,為了不使身患重病的母親因兄弟間的糾紛加重病情,他毅然放棄了繼承權,他說:“我還會有成百上千個企業,但我永遠只有一個母親。”毛主席回故鄉時,請韶山老人毛禹珠來吃飯,並特地向他敬酒,白髮禹珠老人說:“主席敬酒,豈敢豈敢!”毛澤東說:“敬老尊賢,應該應該!”

尊敬不僅表現於口頭上,而且應體現於實際中,如盡己所能去和他們交往,讓老年人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愉快的情緒;虛心向老年人請教,讓他們覺得自己還行,從而增強自信心;和老年人一起學習,讓他們緊跟時代的步伐,放寬眼界,激發對生活的興趣……

“愛老敬老”小故事(一)

暑假裡的一天,我和媽媽乘車到市裡玩。雖然是早晨,但太陽光還是肆無忌憚地顯示著它夏日的威力,熱辣辣地照射下來。要不是我一再央求,這樣的日子媽媽是不會帶我出門的。

我們是在家附近的公交車站上的車,還好,在鄰窗的地方,我們尋到了兩個座位,心安理得地坐了下來。售票員阿姨仍在聲嘶力竭地呼喊著:“遼陽”走不走了?一會兒功夫,又上來好幾個人。不要說坐的地方了,就是站的地方也是人擠人的。車裡悶得喘不過氣來,空氣好像凝固了一樣。終於,車子開動了,有一絲絲的涼風從視窗吹進來,吹在我的臉上、身上,舒服極了。我在心裡暗自慶幸自己和媽媽得到了座位,媽媽也很開心,攬著我的肩頭,衝著我會心的笑了笑。 車子行至中途,有一件事情深深影響了我。那是一個小站,公交車從一路疾行之中逐漸減速並停下車來。車身剛剛站穩就從下面吃力地擠上來一位白髮斑斑地老爺爺,只見他滿臉皺紋,駝著背,背部的粗布衣服早以被汗水溼透。他左手拎著一個看起來很重的包袱,右手抓住車頂上的橫樑,以防摔倒。汽車重新起動,老人站在那裡被擁來擠去,處境很是艱難,他又恰巧站在媽媽座位的旁邊。媽媽連忙站起身來:“大伯,您請坐。”

老人推遲了一會兒,終於耐不住媽媽的勸讓,坐了下來。並連聲道謝。媽媽只是微笑著說:“沒事兒,大伯,您坐好!”

那一天,我們玩得很開心。媽媽告訴我人老的時候身體不好。我們對待老人就要像對待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那樣,做人應當富有同情心,做一個尊老、愛老、敬老的好孩子。

今天,媽媽給我上了生動的一堂課,我謹記了。

小故事(二):郭愛香孝敬老人

郭愛香是河南鄭州國小六年級的學生。在她九歲那年,郭愛香的父母雙雙因公致殘,喪失了勞動和行走的能力。

每天早晨,郭愛香很早就起床,先做飯,然後推來輪椅,照顧父母和姥姥起床,再倒好洗臉水,服侍他們洗臉吃飯後,她才匆匆吃完飯去上學。晚上,她先照顧他們吃飯,等給他們洗完後,自己洗完碗筷,收拾好了家務才開始做作業。到星期天,郭愛香就給全家人洗衣服,為了他們生活得愉快,國愛香起早貪黑把家裡打掃得乾乾淨淨,還擠出時間陪父母和姥姥說說話,給他們讀報紙。

郭愛香非常懂事,她生活很簡樸,父母給她的零用錢,她都攢起來給老人買水果吃。有一次,父親病了,國愛香推著輪椅把他送到醫院,並日夜陪伴著他,直到父親的病好了,她才回到學校學習。

繁重的家務活並沒有把國愛香嚇倒,相反,她把自己家裡的不幸化為前進的動力,學習非常刻苦,成績一直在年級組裡名列前茅。艱苦的生活反而給了她樂觀向上的開朗性格,使這個家庭充滿了歡笑和希望。

兒歌一首

小朋友,要記牢,敬重長輩很重要。晚上睡前要問安,早上見了要問早。

進出家門要招呼,禮貌用語不可少。天天做到不能忘,長輩見了哈哈笑。

關於國小生廣播稿2019國小廣播稿(3) | 返回目錄

大家好,今天我為大家帶來的演講叫做《青春·理想》。

我們,撇下無知迎來了屬於我們的青春。青春,讓我們肆無忌憚,暢然釋懷,體味風那樣的自由,感受雲那般的自在,因為青春賦予我們的是生命的巔峰,我們無須成熟,我們不再無知,我們唯有執著。

人生是對理想的追求,理想是人生的指示燈,失去了這燈的作用,就會失去生活的勇氣。因此,只有堅持遠大的人生理想,才不會在生活的海洋中迷失方向。托爾斯泰將人生的理想分成一輩子的理想,一個階段的理想,一年的理想,一個月的理想,甚至一天、一小時、一分鐘的理想。當你聽到這裡,同學們,你是否想到了自己的理想

人生的花季是生命的春天,它美麗,卻短暫。作為一名大學生就應該在這一時期,努力學習,奮發向上,找到一片屬於自己的天空。青年是祖國的希望,民族的未來。每個人主宰著自己的明天。

有一位哲人說過:“夢裡走了許多路,醒來還是在床上。”它形象地告訴我們一個道理:人不能躺在夢幻式的理想中生活。是的,人不僅要有理想,還要大膽幻想,但更要努力去做,在理想中躺著等待新的開始,如果不僅遙遙無期,甚至連已經擁有的也會失去。同學們,你們是否也正在夢幻的理想中彷徨呢

前人說得好,“有志之人立長志,無志之人常立志”,那些無志之人的“志”,就是美夢,就是所謂的“理想”,他們把自己的藍圖構畫得再美好,再完善,也只是空中樓閣,海市蜃樓罷了。同學們,你是立長志之人,還是常立志之人呢?

最後我想用梁啟超的話來結束今天的演講:“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雄於地球,則國雄於地球。”讓我們灑一路汗水,飲一路風塵,嚼一跟艱辛,讓青春在紅旗下繼續燃燒;願每一位青年都懷抱著自己的理想,在人生的航程上不斷乘風破浪,奮勇前進!

放飛理想——希望的萌動(類似作文的演講稿)

我們每個人都從幼年一步步走向成熟,就像沿著一條河流逆勇而上。

年少時,我們都曾有過一些美妙、綺麗而又略顯天真和不切實際的幻想,就像河流邊那些五光十色的鵝卵石。我們都曾陶醉於那些絢麗的顏色中。漸漸地,我們長大了,目光由腳邊的鵝卵石移向前方。河流的源頭,屹立著一座雄偉高峻的雪山,令人神往。我們把它稱之為——理想。一個最美的眼!

理想,包含著我們對未來的嚮往,對未來的希望,對未來美好的憧憬。

金色的童年,沉澱著兒時的快樂、沉澱著淡淡的稻香。就像陳年的女兒紅,愈久愈香,愈久愈讓人不滿足於回味。小時侯的我,最大的理想就是爸爸媽媽能多給我買些玩具和好吃的。現在看來,才覺得兒時的我多麼的天真。

長大後,才漸漸地明白:“理想,不在於一朵嬌嫩的鮮花,需要我們渴望的目光去滋潤,更需要我們用真摯的心靈去呵護。”

的確,每個人都有理想,但要讓這美好的理想變成現實,關鍵還要看自己。在失敗中振作,在振作中奮發,在奮發中取勝,這才是我們要的精神。俗話說:“有志者,事竟成”。我相信,只要我們努力塌實的學習,一定會使自己的理想成真!

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燈,照亮夜行的路。

理想是火,點燃熄滅的燈;理想是路,引你走向黎明。

當然,理想也是一股動力,推動著我們前進用不氣餒。

讓我們為理想插上翅膀,讓我們一起放飛自己的理想!

精選國小勤儉節約廣播稿範本2019國小廣播稿(4) | 返回目錄

男:親愛的同學們xxx!

女:敬愛的老師們xxx!

合:大家好!

女:紅領巾校園廣播又和大家見面了!

男:我是主持人xxx!

女:我是主持人xxx!

在本期的廣播中我們為大家帶來了“我們國小生如何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

男:上級部門倡導我們“厲行節約,反對浪費”,那麼作為一名國小生我們應該在日常學習生活中應該怎麼做呢?

女:我們國小生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一、教師要以身作則,為人師表,引導學生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

教師是學生的崇拜者,又是學生的直接模仿者,因此教師的一言一行直接影響著學生。車爾尼雪夫斯基說過:"教師要把學生造成一種什麼人,自己就應當是什麼人"。我們教師應做到言傳身教,為人師表,凡是要求學生做到的,教師自己就先要做到。古代作為一國之主的皇帝應該是最富有的,金銀財寶任其享用。可是宋朝開國皇帝趙匡胤卻生活儉樸,反對奢侈。一次,他見女兒穿了一件用翠羽裝飾的短襖,就命令她脫去,以後不許再穿。在他的影響下,一時節儉的風氣舉國盛行。封建時代尚且如此,更何況是現在。只要教師以身作則,就能發揮更大的教育作用,讓學生在教師的行動中感受到勤儉節約品質的可貴,從而激發他們積極行動,引導學生逐步養成“勤儉節約”的習慣。

二、從小事著手,嚴格要求,引導學生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

古人有一句名言叫“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這裡講的“小”就是小事,我們平時每天都會遇到很多小事,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都是從這樣的小事做起的。比如:第一要教育學生珍惜自己和別人的勞動成果,對家裡、他人、國家、集體的財物都要愛護。節約每一粒米,吃飯時不亂倒飯菜;節約每一度電,出操、午休、室外課、課外活動等時間裡,教室內應及時關燈;節約每一滴水,洗手後要關緊水龍頭,洗衣水、淋浴水可用來沖廁所等;節約每一張紙,不要亂扔白紙,用過的紙反面可以寫草稿等;愛惜書本,不亂撕書本,也不亂扔鉛筆;愛護桌椅、門窗、教學儀器和體育裝置等。第二要求學生在打扮上不要過分,不要追求新奇時髦,更不要互相攀比。第三教育學生不要亂花錢,不隨便向家長要錢。平時不挑食,不經常買零食吃,能節約的錢一定要節約。教師一發現問題,就及時引導,長此以往,習慣成自然,就會內化成固定的好習慣。此外,教師還要善於發現和表揚發生在學生身邊勤儉節約的人和事,要創設勤儉節約的育人環境和輿論氛圍,以促使學生早日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

三、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引導學生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

道德品質和行為習慣是在各種活動和實踐中形成的,因而開展形式各樣的活動,是引導學生養成“勤儉節約”的習慣的一種必要的途徑和方法。

我們召開“養成勤儉節約美德”的主題班會,通過講一個勤儉節約的小故事;學一個勤儉節約的名言警句;算一次身邊資源浪費的數;看一部有關勤儉節約的宣傳片;做一個節約宣傳員、節約監督員、節約小先鋒;比一比節約金點子;制定 “班級節約制度”、製作“班級節約箱”等系列教育活動,引導學生崇尚勤儉節約的觀念,爭做勤儉節約的好少年。

其次,學校相應的可以舉辦“勤儉節約名言警句”書法展;“節約金點子”手抄報展;“校園節約三十六計”短文展;“廢品小製作”展覽;建立 “學校節約制度”,節約環保回收站等,號召大家積極行動起來,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

再次,我們還可以把“勤儉節約”和少先隊的有關活動有機結合。如:開展“獻愛心捐款活動”,把自己積累的零用錢捐給學校的紅十基金會;開展“手拉手”的捐書活動,把自己看過的優秀書刊捐給其他貧困地區的小朋友;開展國小生“珍惜勞動成果”書畫展及夏令營等活動。同時倡導學生不比闊氣。

四、加強家校聯絡,形成教育合力,引導學生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

有些家長自己受過苦,希望自己的孩子不要受苦,儘量滿足孩子的要求,讓他們過著優越的生活;有些家長對孩子的教育比較注重智育,認為多花點錢沒有關係;有些家長由於虛榮心,認為即使自己再苦點,也不能委屈孩子,不能讓人家看不起。其實無論家庭條件有多優裕,還是要防止和克服“奢侈、浪費”現象,營造節儉文明的現代家庭氛圍的。

男:希望我們每一位同學都能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加油吧!

女:今天的廣播結束了,再見!

Tags:廣播稿 國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