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六學一體,小組評價

欄目: 自我評價 / 釋出於: / 人氣:2.56K

素質教育開創了我國教育的新紀元。“學校教育應由試教育轉向全面提高國民素質的軌道,面向全體學生,全面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學,勞動技能和心理素質,促進學生生動活潑地發展,已成為教育教學改革和發展的方向。”(《中國教育改革與發展綱要》),國家教委向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整體、個體、主體”的三體課堂教學要求,全國教育工作者,正以百倍的信心和熱忱銳意進取,努力探索,大膽實踐,開創了我國生機勃勃、百花爭妍的素質教育春天。

六學一體,小組評價

傳統教育時代走到了盡頭,“高分狀元”漸漸銷聲匿跡,老師的課堂“權威”動搖了……然而,素質教育作為一場偉大的教育變革實踐,目前畢竟還是轉型時期,諸多方面尚未完形,特別是在廣大農村,各方面少有現成可取的經驗和模式,需要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不斷實踐、求索。究竟如何把客體的社會文化轉化主體的素質結構,把外在的影響和要求“內化”為學生的個體素質?究竟如何面向全體學生,使學生得到全面和諧地發展?一句話,課堂教學如何真正體現“三體”教學要求呢?致力於這些問題的探索和研究,不斷地尋求活新的素質教育經驗,已成為每一個教育工作者神聖的、不可迴避的職責。據多年的探索實踐,本人認為,採用“六學一體,小組評價”課堂教學模式能更好地激發學生興趣,調動其積極性、主動性。增強其合作意識、合作能力,促進學生思維,發展學生個性特長,培養學生知情意行諸方面品質,使學生得到全面和諧的發展。

本人筆下的“六學一體,小組評價”教學模式,要求把一堂課分成六個學習環節,設計成一個比賽性活動整體,且以小組為單位,以評價激勵為線索,讓學生在具體的比賽活動中,強化學習意識,實施學習行為,養成學習習慣,習得學習方法,實現學習目標。

很顯然,這種教學模式包含著三方面重點內容,即“六學”——六個學習環節;“一體”—— 一個活動整體;“小組評價”—— 一條評價線索。

一、精心設計六學,確保主體教學。

在該模式的課堂教學中,“六學”即六個學習環節,是教學的主體,需要教師精心設計內容和形式,需要認真組織和管理。“六學”按教學程式便是:激情備學、獨立自學、小組研學、質疑評學、精練賽學、總結說學。“六學”體現了素質教育“三體”教學要求,體現教以人為本,人以學為本,學以質為本教育思想。

“六學”間,相互聯絡,逐層深化,然各自具有獨立性。

(一)激情備學

美教育家杜威指出:“為了激發學生思維,必須有個實際的經驗情境,作為思維的開始階段。”教學伊始,教師就應該創設情境,抓住學生的心,激發學生的活動念想和參與意識,並且使其嚴陣以待,嚴格要求,規範上課行為,這便是教學一第一步——起點教學,亦即激情備學。這一環節,教師應講清課堂整體要求,活動基本要求,並對學生已發生的課堂行為以小組進行小結評價。

實現激情備學一般作法是:

1、拋展精典內容,激起學生注意力。這裡的精典內容指精典故事、精典聲像畫面或課件等。

2、檢查課前預習,激發學生主動性;

3、嚴格上課常規,激起學生意志力;

(二)獨立自學

當代西方優質教育學派——自由主義學派認為:“教育的目標是有效地培養個人行為,強調人為獨立個體,學校提供學生知識及能力,使他們具有自學能力。”我國當代教學法之一——學導式教學法主張“激發學生求知慾,首先讓學生自學,讓學生主動探索,產生興趣。”新課標要求“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鼓勵學生選擇合適自己的方式。”把自學引入課堂,不但是一種特別的教學方法,更是教學的根本目的,是培養學生勤思善思,獨見獨創等個性品質的有效途徑。

筆者認為,這一環節教學應遵從以下幾點:

1、放手讓學生自學,不作定向問題提示。主體教育思想主張學習的方向來自學生,不是來自教師。教學時,應讓學生在已有學法,已有知識的基礎上主動探索教材,鑽研教材,實現自我內化,培養學生主動探索精神,提高學生思考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

2、講究自學的獨立性。“教學是通過學生自己產生和解決問題達到對經驗意義的理解”(美教育家羅傑期)。自發地獨立學習,同學間之不詢問、不研討,有利於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和獨立的思考、分析、判斷,也有利於規範課堂行為。

3、指導學生做好自學筆記,填寫好“重大疑難表”(此表交給小組長在下一環節組織小組研討)。

4、注重老師的組織性和輔導性,老師應很好地組織教學,及時評價學生學習行為優劣表現。

(三)小組研學

這一環節就是針對上一環節產生的疑難問題,由小組負責人組織小組研究討論,這實際上屬於小組自學。

新課標指出: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我國兩千多年前的教育專注《學記》中也早有“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小組研學,同學彼此間進行討論交流,可以集思廣益,取長補短,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容易引起學生學習興趣,有利於培養學生的積極探索精神和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有利於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小組研學要注意以下幾點:

1、要有主持人,有規範的程式,不能“胡言亂語”;

2、要有明確的來自學生方面討論內容(一般以“疑難表為準”);

3、要鼓勵全員參與,各抒己見;

4、要做好討論記錄,填寫好“小組研學記錄表”;

討論過後,要做好自學、研學彙報,彙報時一般由小組代表和個人代表兩個進行,彙報重點應放在學習過程和學會了什麼這兩方面。

對自學、研學兩環節的評價應重在參與過程和“兩表”質量、研討情況、彙報情況四方面,以定性評價為主。

這裡必須強調兩個問題。一是教學觀、知識觀問題。因為這樣放手讓學生自學、討論,難免會給許多老師帶來一些擔心:學生“燒野火”、“不著邊際”怎麼辦?完不成教學任務怎麼辦?……要解決這些問題,關鍵在於如何看待一堂好課。本人認為,一堂課並不在於教師教了多少,教會了多少,而在於學生學了多少,學會了多少;教學目的決不僅是字、詞、句段等純知識性的,而應是多元化的,包括知識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等多方面。只要學生積極投入,認真參與,這個實踐性的學習過程本身就是知識,“會燒野火”豈非本領?“不著邊際”,終有著處。二是教師對學生的學法指導問題。德國教育家蓋期多德說過:“科學知識是不應該傳授給學生的,而應引導學生髮現他們"。杜威也提出:“教師應當教會學生如何學習掌握教材,善於從教材中找到主要和主導的思想”。“燒野火”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一直只會燒野火。教師要精心設計學法,認真指導、訓練學法,讓學生心有成法、學有得法、課課得法。例如本人教國小高年級語文寫人的文章時就教給學生用一種“綱舉目張”法來學習。“綱”即綱領,主要要求學生抓住三個問題:(1)主要人物是誰?(2)人物特點怎樣?(3)所寫事實為何?“目”即細節,主要要求學生抓住分析四個方面:①肖像描寫;②語言描寫;③動作行為描寫;④心理活動描寫。學生心中本有“綱”“目”,自學時自然會“綱舉目張”,豈會“燒野火”、“不著邊際”呢?當然,學法指導要依據教材內容實際和學生實際,要體現兒童的認知規律和知識本身的規律。

(四)質疑評學

這是課堂教學的第四環節。這一環節的主要任務是讓學生根據自學、研學所把握的教材主要內容和主要思想及其他知識,向其他同學質疑,並隨意指名其他組的同學作答或自由搶答,然後由大家對其作答作出評價。其基本形式是“我問你答大家評"。

這一環節具體組織可採用有序性和無序性。有序性指教師按小組順序讓學生代表質疑並隨意指示其他小組同學作答;無序性則是搶答性的質疑、作答、評議。

這一環節實質上是自學、研學的擴大深化,“問”“答”“評”式的研討教學具有以下教學優勢:

1、便能促進全體學生積極思維,每一個學生都要時時緊繃思維的弦,即要考慮提什麼問題,又要考慮別人會用什麼問題來“考”自己。

2、更能夠促使學生主動鑽研教材,全面理解教材,對前面學習有一定的導向作用。因為提問、答問、評議的人選都是隨意不定的,這一環節的高質必需自學、研學的高質才能實現。

3、有利於激發學生的興趣,活躍課堂氣氛,培養學生的參與意識和活動感,促進學生全面和諧發展。

4、有利於培養、提高學生的分析、歸納、質疑的習慣和能力。

5、有利於訓練、提高學生的欣賞、評價能力及創造性思維能力。

“促使學生提問”是美國著名創造教育家託蘭斯倡導的一項教學法規,二十世紀西方教育哲學思想主流進步主義學派認為:“好的教育是培養學生的質疑精神”。我國宋代心裡學家,教育家朱熹說過:“讀書無疑者,須教有疑,有疑者卻教無疑,到這裡方是長進"。教學實際上就是一個從“無疑”到“有疑”再到“無疑”的過程。如何“教有疑”和“教無疑”則是關鍵。是老師設疑讓學生思考式的“送疑"、“注疑”,還是讓學生主動思維式的“生疑”?是教師提供答案式的“消疑”、“取疑”,或是讓學生通過分析矛盾,解決矛盾式的“化疑”呢?“送疑”、“注疑”者,不“送”不“注”,則永“無疑”;“取疑”、“消疑”者,若不“消”不“取”,則“疑”長在。“注疑”者,須憂“注”之苦,“取疑”者,則怨“取”之難。相反,“生疑”、“化疑”者,自生自滅,順人理,合自然,無“憂”之苦,免“難”之怨。何樂不為?筆者正是因怕“苦”畏“難”,才出此招一“我問,你答,大家評”。

不過,教師要在“教”上下苦功。“教有疑”若離開了教或教不善,則會“亂疑”;“教無疑”,若離開了教或教不善,則可能會誤疑,所以,教師要根據各方實際為學生質疑指路。必要時,教師要輔以優質問題引導學生,以提高其質疑質量和水平。

學生評價能力的培養訓練也很重要。新課標明確指出:“提倡多角度的有創意的閱讀,利用閱讀期待,閱讀反思和批判等環節拓展思維空間,提高閱讀質量”,“加強學生的自我評價和相互評價”,“閱讀教學的重點是培養學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

教學時在學生中開展相互評價活動,有利於提高學生的感受、理解、欣賞、評價、反思、批判等能力,有利於養成學生堅持真理、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教師對學生這一環節的評價要注意以下幾點:

1、充分肯定,體現激勵原則;

2、用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影響學生;

3、要看重合作態度和參與情況;

4、特別重視肯定具有創造性的評價;

5、要著眼語文知識和能力的綜合體現。

(五)精練賽學

這一環節即開展書面練習比賽活動。這即是練也是學,這一環節中練和傳統式的“練”有本質的區別,傳統式的“練習”是為書本,為問題而練,為教師為考試而練,形式上是苦練,無所不練,而這裡的練是一定意義的練,是本節課整體活動的變換形式,是趣味性、思維性、知識性的另一融合體。在形式上表現為比賽活動與知識練習的統一。

首先要精心設計問題,一是練習的數量要精,一般不超過三道題;二是內容要精,充分體現該節課的主要內容思想;三是題型設計要精典,要有代表性、綜合性;四是要注重內容的拓展性和趣味性。

練習的內容可來自於老師,也可來自學生,可統一內容,可不統一內容;有獨立性練習,也可有研討性練習。

其次,要把批閱、評價滲透於練中,視為另一種練。“練”的批閱、評價可由老師,也可在學生中進行。整個比賽活動要考慮到可操作性。

(六)總結說學

這是課堂的最後環節,開展總結性說話練習。這一環節可分兩步進行。先由學生自我總結,口頭髮言,總結本節課所學所獲所感。形式上有抽答和搶答兩者的結合,這一環節實質也是學生學習訓練的另一內容和形式,可以培養學生分析、總結、反思、表達、推理、概括等能力。再就是教師總結。教師總結應突出以下內容: 1、本節課的知識體系;

2、同學們的參與情況;

3、整體活動的結果,激勵學優者;

4、今後的要求。

二、注重“一體”形式,優化“小組評價”

新課標要求,教學要使“學生在感興趣的自主活動中學習”,把活動教學法喻為“當代新的教育方法’’的皮亞傑認為:“教師應是兒童的引路人,善於把教師的要求化為兒童的自覺自願的主體主動的活動";杜威也主張“教學中要使學生有一個對活動本身感興趣的連續活動。”把一節課的各環節用比賽評價這條線牽起來變成一個活動整體,更能使學生時時保持偷度的注意,時時進出興趣和思維的火花,從而更能激發學生的課堂參與意識和參與行為,提高參與效果。

進行小組化教學,把小組當作一個整體(個體),以小組進行評價表彰,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團結意識、集體意識、進取意識,體現新課標的教學思想。當代優質教育思想學派主張:“教學的優化就是使人人獲得成功的教育,人人享受優質教育。”小組一體化評價教學有利於小組內各學生間學習動機、學習方法、學習能力等方面的綜合和互補,從而獲得得更多的教學資源和教學力量,實現整體優化和人人成功。

小組評價的內容一般要注意學生的學習態度、興趣,學習行為過程,學習效果變化。評價的原則要注重小組一體原則,優劣併兼,重優輕劣原則,定性定量兼包原則,終結與過程相結合原則,評價的形式常有以下幾種:

1、口頭評價:對學生的學習行為和效果等進行定性的口頭肯定、描述、表揚或提示批評。

2、量分評價:對學生的學習行為、效果等逐一定性、定量量分公示,以小組核算,終以分高為優。

3、圖表評價:用統計或統計表的形式進行評價公示,方法同。

4、遊戲式評價:設計具體的遊戲顯示每個小組的成績。如奪紅旗遊戲圖示:山上有一面紅旗,山頂到山腳的曲線表示石級,學生在學習方面每成功一次,便可上一級臺階,最終看哪組先登上山頂奪得紅旗。

5、學生性評價:這是指評價的來源,方向來自學生之間,而不是教師。

李嵐清同志指出:“一位優秀的教師,就是一位開發人力資源的科學家、專門家”,這句話既道出了教師的職責、地位、還給廣大教育工作者指明瞭方向,提出了要求。我不是一位優秀教師,但我將朝優秀教師的方向而努力。

“六學一體,小組評價”課堂模式,立足於學,注重於評,強調一體。六學之間,自學是基礎,研學是提高,評學是昇華,賽學是激勵,說學是總結,彼此既統一於“學”,又區別於“學”,共同在“學”的整體效益中發揮各自的作用。

Tags:六學 小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