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2022年教師教科研自我鑑定(精選3篇)

欄目: 工作自我鑑定 / 釋出於: / 人氣:4.77K

2022年教師教科研自我鑑定 篇1

本學期我校教科研工作,堅持以用心穩妥地推進課程改革,切實提高教學效益為主題,在“科研為先導”的旗幟下,進一步加強學習與研究,不斷更新教育理念,深入研究教育教學理論,緊緊圍繞新的學科課程標準,透過多種形式、多個層面的課題研究活動,幫忙教師改變傳統的課堂教學方式,優化學生學習策略,重視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與實踐潛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益,學校教科研工作在全體教師的共同努力下,轉變觀念,取得了必須成績。

2022年教師教科研自我鑑定(精選3篇)

一、指導思想

以《新的課程標準》為指導,認真研究課標和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理論,探索實施與新課程相應的教學方式和方法,貫徹執行崇尚創新的工作精神及用心開展教研活動的要求,加強教學研究如教學管理。在“教書匠”、“經驗型”向“學者型”、“科研型”轉化過程中,邁出了堅實有力的第一步。

二、主要工作

1、加強理論學習,提高教師理論水平。

我們認真組織課題組教師學習相關的教育科研理論知識和課程理論知識,做好教師業務學習的改革工作。本學期,我校圍繞新課程實施中的一些具體課題,如課堂教學策略、學科專題研究等。邀請市教研室、教科室的專家來校作教科研知識講座,並邀請了首席教師徐瑞芳校長來我校就教師專業化發展做了專題講座。透過學習、培訓、研究、交流等多種途徑,努力建立一支師德高、善創新的教科研教師隊伍。

2、課題研究與各類公開課整合。

為推進教學研究與新課程改革,學校開展了各類公開課活動:研究課、優質課、示範課、彙報課等。各課題組成員能將自我承擔的公開課與各自研究的課題結合起來,在公開課中落實課題研究的措施,體現課題研究的特色,充分發揮課堂作為課題研究的主陣地的作用。

教研組長及為教科室組長。在期初制定教研組活動計劃時,明確了本教研組研究課題,根據本組成員所承擔的研究課題狀況,圍繞學校的課題,落實研究方向。在公開課研討、備課組活動等教研活動中,課題研究被作為一個重要的資料進行,主要分析研究措施的落實,實施的效果、經驗與存在的問題等資料。

本學期,我校遵循“問題即課題”的原則,各教研組根據學科特點,在學期初定出自我的教研專題,數學組的“問題解決意識”、低年級語文組的“寫字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觀察潛力”、高年級語文的“閱讀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讀中感悟的潛力”、英語組的“英語課堂教學實效性研究”、自然學科的“實驗課中實驗觀察的指導”,還有其它學科也分別根據實際教學制定出了教研專題。各教研組每週一次教研,教研活動資料要圍繞自我的專題進行活動,學期末撰寫專題論文,根據論文的質量,學校評選出一、二、三等獎,對教師進行獎勵。

3、全體教師撰寫反思、隨筆,構成濃厚的氛圍。

全體教師撰寫教學後記和反思,學校每月由教研組長進行月查,期中和期末由教導處進行檢查。透過寫教學反思和後記,不僅僅提高了教師的理論水平,並且在鑑定和反思的過程中,教師的教學行為更加規範,教學更具有實效性和針對性,提高了教學的質量。

建設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是興校之本。針對學校開展教科研工作的實際狀況,我們從學習理論入手,要求教師每學期寫好一篇自我的專題論文,要求中青年教師人人寫心得體會。全校共收到了70多篇教師的校內的教學論文及十多篇獲省、市級一、二、三等獎的論文。其中湯群教師的教育敘事《和孩子聊會閒話》在《膠州教育》雜誌第五期刊出。提高教師素質的又一個重要途徑是課題研究。沒有課題,就無所謂教育科研,更談不上“科研興校”。在學好理論的同時,我們用心支援、鼓勵和組織廣大教師參與課題研究,在教育教學實踐中勇於開拓,不斷創新,超越自我。我們要求教師人人蔘與課題研究,因為教育活動雖有規律,但這些規律在不一樣條件下的運用會有很大不一樣;教學有法,但無定法;教育經驗的借鑑也得透過自身的實踐和研究加以改造消化,使之成為自我的經驗,才能收到預期的效果。所以,僅有參與教育科研,才能提高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和潛力。我們以課題為抓手,將骨幹教師團結在一齊,共同學習,共同研究,共同提高,這樣能夠聚合一批人,帶動一批人,培養一批人,推出一批人。

4、培養教育科研意識。

對教師而言,科研意識就是對教育教學活動的追求和探索,是運用教育教學理論指導教育教學活動的自覺性,是對所從事的教育教學活動一種清晰而完整的認識,基於上述觀點,我鎮各校注意在提高教師的教科研意識方面下功夫。(1)轉變觀念,提高教師教科研意識。以前,學校大部分教師對教科研漠不關心,認為教科研是專家的專利,自我把書教好就行了。針對這種認識,我校領導多次召開會議強調教科研的好處,揭開教科研神祕的面紗,指出現代社會要求教師務必搞好教科研,搞好教科研是指導教師走進新課程,以及教學改革成敗的關鍵。並把教科研工作納入教師量化管理,逼著教師改變過去的看法,增強教科研意識。(2)提高教師素質,增強教師教科研意識。我們對教師素質的要求不僅僅僅停留在提高學歷,訓練教學基本功。而是對教師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師對自我所從事的事業自覺地去追求探索和研究。為此,我們多次請有關人員對教師進行教育科研的培訓。提高了教師進行教育科研的潛力。

2022年教師教科研自我鑑定 篇2

首先感謝學院能給我們這麼一個機會,讓我們親身參與到科研實踐中去,在此我對關心和指導我們的領導、老師致謝!在這段科研實踐期間,我覺得自己真的學到了很多。

在此之前,我們都是學一些理論性的知識,缺乏親自動手實踐的能力,對於一個專案的開發過程也不是很瞭解,在大腦裡也許就只是僅限於程式碼的編輯。而且對文獻的檢索、查詢也不知道不知道從何下手,以前查詢資料只會通過網路,現在瞭解到書籍的借閱也是很重要的。

通過這個學期的科研實踐的學習,讓自己真正的瞭解到開發專案的具體流程,而且明白開發一個專案,需求分析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一個專案的好壞、成功與否和專案的需求分析有沒弄清楚、搞明白有著最直接的關係。如果一個專案你沒有把需求分析做好,你的這個專案一定不會是個成功的作品。俗話說磨刀不誤砍柴工,所以,在專案開發之前,先不要急著寫程式碼。你應該先把專案的需求弄懂、弄好來是重要的,弄好需求之後再慢慢來寫程式碼。要不然縱使你程式碼寫的再怎麼好也是枉然的。

而且科研實踐一般講究的是自己動手能力,所以怎樣找到自己需要的資料是很重要的,要學會通過各種途徑去找對自己有用的資訊,而不能過分的依賴老師,只有這樣,才能發揮科研實踐真正的意義和內在本質。科研實踐也提高了自我約束的能力,因為大部分的時間安排都得靠自己,老師並不會每天去約束你,只是定時的給我們任務,所以怎樣合理的安排好自己的時間也是相當重要的。

這次的科研實踐也讓我知道了專案的開發不是一個人就能完成的,而是一個團隊精誠合作。或許在此之前,很少有過跟同學一起合夥完成一個什麼專案。通過這學期的科研實踐,讓我明白了軟體專案的開發是團隊之間精誠合作、相互協調共同完成專案的開發過程。在專案的開發過程中,團隊成員之間要合理分配任務,增強團隊合作精神。遇到什麼問題相互探討,共同攻克難關。

在軟體的開發過程中,我們要做好每個階段的檔案。比如前期文獻閱讀的文獻綜述、需求階段要做好需求分析,設計階段的概要設計、詳細設計等各個階段的工作。將這些階段的重要檔案整理從電子稿,條件允許的話可以列印成紙質搞,裝訂成冊,這樣方便以後對系統的查閱。這次的科研實踐同樣也加深了我對AS語言的瞭解和認識,現在自己能將AS語言真正的運用到例項當中去。

總之,科研實踐讓我認識了很多,也學會了很多。我覺得這樣的機會確實很有用,我們應該好好珍惜。

2022年教師教科研自我鑑定 篇3

一、本課題研究的背景

陶行知說過:“創造始於問題。”學則生疑,疑則學進。平時我們常說要善於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但分析、解決問題要有一個前提,那就是發現與提出問題,構建有特色的問題,這樣,才能吸引學生的注意。

課堂上很少見到學生主動、大膽地對教材或教師的講課內容提出疑問,致使學生始終處於被教師的問題牽著走的被動學習狀態,他們的思維也是跟隨性的,問題教學也就失去了其應有的意義。課題組提出《構建有特色的問題,增強學習效果》的研究,學生提出有特色的問題,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參與教學,學生的積極情感得到體驗,意志品質得到體現,。

二、課題研究的理論依據

1、課程的基本理念

《數學課程標準》提出一個基本理念: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數學課程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數學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性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是培養學生主動探究、團結合作、勇於創新精神的重要途徑,應該積極提倡。

2、贊可夫提出“教學方法一旦觸及學生的情緒和意志領域,觸及學生的心理需要,這種教學就會變得高度有效。”因此,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要重視學生的情感體驗和自我追求的趨向,調動學生的非智力因素,使學生有學習動力,成為課堂教學的主人,從而自主地投入到學習活動中去。

三、課題研究的綜述

教師要樹立為學生服務的思想,要以學生為中心,全心全意為學生服務。樹立幫助學生學習的觀念,建立互助的師生關係,不僅讓學生參與學而且參與教,增強學生的主人翁意識。教師作為學習的參與者,要主動地與學生一起分享他們的感情和想法。教師應創設生動活潑的教學情境。與其它學科教學資源和課外相結合,拓展學生視野,豐富學生知識和情感體驗,提供實踐的機會,從而培養其主動創新、積極探索、相互協作共事的良好個性。

建構知識,掌握解決問題的方法,在自主合作學習和探究過程中促使學生在理智、情感、體驗等三方面能得到良好發展。

四、課題研究的目標和意義及內容設計。

1、問題意識的概念範疇:所謂“問題意識”是指問題成為學生感知和思維的物件,從而在學生心裡造成一種懸而未解決但有必須解決的求知狀態。沒有強烈的問題意識,就不可能激發學生認識的衝動性和思維的活躍性,更不可能激發學生的求異思維和創造思維。

問題意識的培養要求施教者以“問題-探究-問題”為模式,以“疑問”為中樞開展教學活動,使學習者養成“敢問”、“善問”、“愛問”的好習慣。

2、課題研究的意義

本課題研究的理論意義是,構建符合素質教育要求和現代教育理念的、既遵循學生生理心理髮展的規律和認知的特點,又反映數學特色和實際的數學課堂教學結構的“自主學習模式”,促進素質教育進一步實施,發展“以人為本”和“發現學習”的教學思想,進一步擴充套件構建主義的理論內涵。

本課題研究的實踐意義是,通過模式的構建和實踐,營造民主和諧的學習氛圍,解放學生的時間、空間、雙手和大腦,幫助學生自主構建認知結構,完成自定目標、自我評價、自我實現的心理活動過程,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3、研究的目標:

①全面促進教師改變教育觀念,提高教學研究水平,、進一步豐富素質教育的內涵,推動了新課程標準的實施。

②激發學生強烈的學習願望,從而注意力高度集中,積極主動地投入學習;激發學生勇於探索、創造和追求真理的科學精神。使學生養成愛問、敢問、善問的好習慣。

③讓學生掌握提問的技巧和方法,開發創新的潛能,發展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組織學生創新實踐活動,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活動能力和實踐能力。

④培養學生的創新人格,形成樂於創新的品質。

4、課題研究的內容:

(1)構建有特色的問題

①激勵學生的問題意識。②教學中滲透質疑方法和技巧的指導。

⑵合作解決問題和提出問題的研究。

⑶建構問題互動提問的研究

⑷激發問題產生的研究

①引入開放題教學② 引入競爭機制,合理評價,樹立學生的自信心。

五、研究的原則

(一)導向性原則

構建有特色的問題的培養首先要在現代教育理論和先進的教育教學、現代管理理論的指導下進行,緊緊把握培養的方向。注重教給學生學習方法,把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放在學校、教師的重要位置,為學生形成終身學習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礎

(二)科學性的原則:問題意識培養從培養的方法和技巧上都力求科學合理,專案的分類具體簡明,易於操作。

六、研究方法和階段研究要求及措施

1、研究方法

①行動研究法:先由課題組成員對問題 進行初步討論和研究,查詢解決問題的有關理論、文獻,充分佔有資料,參與研究的人員共同討論,聽取各方意見,以便為總體計劃的擬定做好準備。再在課堂中具體實施,並由課題組成員進一步探討,依託自身的教育教學實踐,用教育科學的理論、方法、技術去審視、指導教育教學實踐,將教育教學經驗上升到理論的高度。

②經驗總結法:該方法要求我們根據研究所提供的材料, 分析學生提問能力的現狀,能夠從透過現象看本質,找出實際經驗中的規律;從而更好地更加理性地改進自己的教學。從活動開展的大量實踐中,發掘和總結科學有效的方法,及時推廣。

③調查法:用該方法來彌補經驗總結法的不足。為了解學生的實際,通過調查分析學生在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得出結論,證實某種問題,以便改進工作或形成新的研究課題。

2、階段研究要求

堅持課題研究與提高參加實驗人員的素質相結合,每兩個月組織一次理論學習和研究情況的報告,及時糾正研究措施,不斷增強教育實效性;加強調查研究,加大能力訓練的力度,力求在學習能力和習慣上養成有一定突破。

第一階段:實驗準備階段(2.5—20xx.9)

1、學習有關理論文章,積累心得,進行調查論證。

2、制訂並上報課題研究方案。

3、明確本課題研究的目的、意義,成立課題小組。

第二階段:研究實驗階段(20xx.10—20xx.10)

(1)、20xx.10—20xx.12

著力構建七年級段問題式課堂教學模式。重點研究如何激發學生質疑

(2)、20xx.1—20xx.10

著力構建八年級段問題式課堂模式。重點研究如何培養學生自讀自悟、自問自教、合作探究的能力。

第三階段:實驗總結階段(20xx.10—20xx.6)

(1)、對課題的研究過程進行整理總結,撰寫實驗報告。

(2)、開觀摩課,邀請專家鑑定,做好結題的各項準備

七、課題實施內容的研究

構建有特色的問題的培養是學生學會學習、學會創新的關鍵。教學過程本身就是一個不斷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我們實施的教學策略是:

(一)問題意識的研究

在實踐中,我們重視引導學生從生活實踐中、從自己感興趣的內容中學習數學,並運用所學的數學知識解決常見的實際問題,把數學的學習過程變成了學生實踐、探究、應用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既動手又動口,既用眼看又用腦想,多種感官參與學習活動。在操作演示、自我探索、互相學習的訓練中,學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了,在生活中學習數學、運用數學的實踐能力增強了,良好的數學品質也在這種訓練與學習中逐步形成。

(二)、合作解決問題和提出問題的研究。

動態生成策略的目標在於課堂上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生本互動的多元互動過程中,促進學生資源有效的生成,生成新的閃光點、知識點與價值觀。

基本策略是:

①創設寬鬆、平等的教學環境,變革教學方式;

②精心充分地預設豐富多變、富有彈性並留有餘地的教學設計;

③學生自主合作探究,教師善於聆聽學生,並捕捉動態生成中的亮點。

(三) 建構問題互動提問的研究。

建構觀認為,知識必須形成網路在學生頭腦中建構,才會形成力量。建構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習者的創新智力活動。課題組經過討論研究形成了一套“探疑-質疑-釋疑-留疑”的課堂教學模式。在探疑階段,不斷鼓勵學生標新立異,充分提供給學生創新的機會,對學生提出的新奇想法,哪怕看起來有些荒謬,但只要有創新成分就要給予鼓勵和獎勵。

在質疑階段,通過各種各樣的變化訓練,如一題多解、改變條件、改變結論、變換角度等方法來尋求問題的變異。在釋疑階段,師生以創新性為標準,各持己見,共同評價學生的思維結論,對探索性、開放性的問題樹立尊重差異,追求新穎性的概念,通過發散性的答案引導學生以創新為標準去評價別人與自己的思維成果。

(四)激發問題產生的研究。

引入競爭機制,合理評價,樹立學生的自信心。

①學生相互評價。

課題組開展了“我為同桌出道題”的活動的評價嘗試。參與活動的每一個學生都興致勃勃地參加活動,動腦筋出題,合作解決問題,相互進行評價。學生不僅瞭解自己學習的情況,而且增加了對學習數學的興趣。由於通過各種方法的實施,

②分層要求,分層評價。

具體辦法是:分別對待、分層表揚、分層評價。對後進生以鼓勵為主,能提出簡單的問題給予鼓勵,並引導延伸;對優等生要求高一些,多鼓勵他們去挖深知識點,培養他們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

八、研究成果

1、 學生的問題意識、創新習慣、創新個性和創新能力等創新素質都有一定的提高。

2、貼近學生生活,教師要將教材上的內容通過生活中熟悉的事例,以情境的方式在課堂上展示給學生,以此拉近數學和生活的距離,培養學生的數學意識。

3、優化了課堂教學,提高了課堂教學效果,減輕了學生過重的負擔,提高了質量

4、問題意識的培養有效的促進了學生的學習能力、活動能力、實踐能力的提高

5、提高了學校的教學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