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學校詩歌活動總結(通用5篇)

欄目: 活動總結精選 / 釋出於: / 人氣:1.55W

學校詩歌活動總結 篇1

本學期xx學校以“誦讀經典詩歌,弘揚傳統文化”為德育活動主題,開展了形式多樣、內涵豐富的誦讀活動,既創新了德育形式,又有力地激發了德育的活力,現將一學期活動總結如下:

學校詩歌活動總結(通用5篇)

一、各種渠道—宣傳經典。

開學初,德育處將本學期的德育活動主題進行了宣傳,並作出了統一部署,利用班級、校園黑板報、學校網站和學道之聲廣播站,對本期德育活動主題進行了有力的宣傳,每週一次播放古詩文和現代詩文經典,一次由學生自己誦讀經典,營造濃厚的。

二、校本課程—融入經典。

在七年級、二年級的語文校本課程中增加了傳統經典範文、詩詞的比重,讓學生融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內容,營造濃厚的閱讀氛圍,提升學生語文水平,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文素養。

三、國旗下講話—傳承經典。

本期,德育處提出國旗下講話以“經典誦讀”為主題,力求形式新穎,內容豐富有內涵,有感染力,有號召力,並將國旗下講話納入期末的評比。各班圍繞主題,精心準備,充分的創新活動形式,質量有很大提升,其中課本劇《太陽神鳥》表演、配樂詩文朗誦《最初的夢想》、《祝福母親》詩歌朗誦。。。營造了濃厚的誦讀氛圍。

四、“與經典同行”藝術節—演繹經典。

四月,是流光溢彩的四月。四月的分道分校充滿著藝術的氣息,洋溢著快樂的音符,同學們圍繞著“與經典同行”這一主題開展藝術節。在展示活動中,各班節目將古典演繹精彩,並且古為今用,將古典與現代完美結合,展示了現代中學生獨有的魅力,達到了活動目的。

五、“形象大使”—展現經典。

為了進一步提高學生的主人翁意識,德育處組織評選了學校“形象大使”活動,七年級年級的同學們在展示活動中進行了不同形式的誦讀展示,有快板、有表演唱,有詩歌誦讀,有經典詩詞表演唱,將國學與現代經典融合在一起,展示了學道學子的形象與風采。

六、誦讀比賽—再現經典。

五月,德育處挑選七年級、二年級的部分學生參與錦江區童謠季節暨經典誦讀比賽,在語文老師和音樂老師的培訓和指導下,學生們以激昂、飽滿的情緒,以歌、舞、彈奏等多種方式將南方的溫柔婉約和北方的豪邁熱情經典再現,也將《我的南方與北方》這首現代文詩歌淋漓盡致的變現了出來,取得了中學組第二名的好成績。

通過一學期經典誦讀活動的開展,讓學生在誦讀經典中傳承中華文化,在誦讀中親近經典,在親近中熱愛中華文化,在熱愛中弘揚中華文明,在弘揚中創新、發展。

學校詩歌活動總結 篇2

9月30日下午,我校“迎國慶歌頌祖國”詩歌朗誦比賽隆重舉行,全校同學參加了比賽。這次競賽按年級組進行,評委由各年級教師和年級主任組成。

在比賽中,選手們用動聽的聲音和真摯的感情表達了自己對親愛的祖國的讚美與歌頌。他們精彩的表演博得了臺下同學們的一陣陣熱烈的掌聲。選手們的朗誦充滿著自立、自強的精神,充分展示了我校學生立志成才、報效祖國的神采飛揚。主要為構建和諧校園,提升校園文化氛圍,增加同學們對讀書的興趣,給同學們提供一個展現自我,提升自我的機會和舞臺;為團隊成員提供一個相互瞭解、認識的平臺,給了大家共同成長,增強團隊凝聚力的平臺,讓同學們充分感受到書籍帶來的樂趣。

經過1個多小時的激烈角逐,本著公平公正、好中選優的原則,產生了一等獎3名,二等獎3名,三等獎6名。

此次活動讓同學們在舞臺上鍛鍊了自己,並切實參與到詩歌學習中來,加深了同學們對詩歌的領悟、對祖國優美語言的熱愛。增強了同學們的愛國情感,弘揚和培育了我們的民族精神。這次詩歌朗誦舉行得非常成功,大大豐富了同學們的課餘文化生活,掀起了詩歌朗誦的高潮,在語文老師的鼓勵下,同學們期待著下一次朗誦比賽的到來。同學們在這次比賽中得到了極大的鍛鍊,增加了他們的勇氣,提高了他們的自信心。通過詩歌朗誦比賽給同學們提供了展示自己才華的舞臺,為我校今後參加朗誦比賽提供了大量的後備人才。這次比賽可謂是沙場大練兵,通過本次比賽進一步強化了學生對普通話的練習,在比賽中,老師針對同學們對作品的理解、聲音響亮、普通話語音標準方面作了點評,糾正了同學們發音錯誤,有效地增強了學生的語言表達技能。

個人角度來講,我自己還是收穫頗多的,這是我第一次組織詩歌朗誦活動,做之前我甚至有一絲恐懼,我擔心自己做不好,擔心比賽過程中出什麼問題,但是到真正做的時候我發現其實也並不難,只要自己認真做好自己該做的事,不明白的多向他人請教,沒有什麼解決不了的問題。雖然比賽過程中還存在一些不足,但是總體來說還是不錯的,通過這次活動讓我明白了只要肯努力,肯去學,肯用心,任何事都會迎刃而解。同時我對自己也更加有信心,我會慢慢積累經驗,彌補不足爭取做得更好。俗話說“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學習新事物不難,關鍵是自己是不是真的想去學,有沒有一種不服輸的精神,只有迎難而上才會真正進步。

本次活動提前計劃並籌劃,整合各方面的智慧,討論並確定實施方案,活動的形式和內容,活動的細節考慮全面,落實具體負責人員,使活動能有序開展,統籌規劃。學生倡議與升旗儀式相融合,號召並激發了師生的活動熱度,讓每一個人心靈得到洗禮,思想得到昇華。

但是,活動的組織和開展也存在不足之處,如:創新形式的活動可以更多一點;部分活動可以再貼近少先隊員的心理需求等等。總之,在今後的活動中,我們會再接再厲,爭創更好。

學校詩歌活動總結 篇3

9月30日下午,我校“迎國慶歌頌祖國”詩歌朗誦比賽隆重舉行,全校同學參加了比賽。這次競賽按年級組進行,評委由各年級教師和年級主任組成。

在比賽中,選手們用動聽的聲音和真摯的感情表達了自己對親愛的祖國的讚美與歌頌。他們精彩的表演博得了臺下同學們的一陣陣熱烈的掌聲。選手們的朗誦充滿著自立、自強的精神,充分展示了我校學生立志成才、報效祖國的神采飛揚。主要為構建和諧校園,提升校園文化氛圍,增加同學們對讀書的興趣,給同學們提供一個展現自我,提升自我的機會和舞臺;為團隊成員提供一個相互瞭解、認識的平臺,給了大家共同成長,增強團隊凝聚力的平臺,讓同學們充分感受到書籍帶來的樂趣。

經過1個多小時的激烈角逐,本著公平公正、好中選優的原則,產生了一等獎3名,二等獎3名,三等獎6名。

此次活動讓同學們在舞臺上鍛鍊了自己,並切實參與到詩歌學習中來,加深了同學們對詩歌的領悟、對祖國優美語言的熱愛。增強了同學們的愛國情感,弘揚和培育了我們的民族精神。這次詩歌朗誦舉行得非常成功,大大豐富了同學們的課餘文化生活,掀起了詩歌朗誦的高潮,在語文老師的鼓勵下,同學們期待著下一次朗誦比賽的到來。同學們在這次比賽中得到了極大的鍛鍊,增加了他們的勇氣,提高了他們的自信心。通過詩歌朗誦比賽給同學們提供了展示自己才華的舞臺,為我校今後參加朗誦比賽提供了大量的後備人才。

學校詩歌活動總結 篇4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我校第一屆古詩文經典誦讀比賽在師生聲情並茂的表演聲中拉下帷幕,活動雖然告一段落,但是留給我們的回味卻是深長而久遠的。

首先,同學們用稚嫩的聲調再一次詮釋了古代經典詩文的美感,展現了我們學生追求美、展示美的情操,令人感動。經典古詩文誦讀,你能發現什麼是文章之美,什麼叫意境之美,什麼叫經典之美。本次活動目的之一就是培養大家發現美、欣賞美、展示美、歌頌美。我們取得了預期的目的和效果。

其次,目前我校正在開展的“書香校園建設活動”,就是要引導大家喜讀書、多讀書、讀好書。古經典詩文讀誦活動能讓我們重溫了歷史,追溯了文化,和我們對中華民族產生自豪之情,對中華文化產生景仰之情,這也是一堂形式生動、內涵豐富的愛國主義課程,是書香校園建設的重要形式。

學校詩歌活動總結 篇5

第九周我們教研組承接了學校的教研活動,按進度,我們應該上到第五單元的19課或第六單元的20課,由於19課是略讀課文,所以我們選擇了20課《古詩兩首》。

首先,我們認真分析了教材,確定了教學重難點。這兩首詩都是千古傳頌、膾炙人口的送別詩,都描寫了送別好友時的依依惜別之情。《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是唐代大詩人李白所寫。孟浩然也是唐代詩人,和李白是好朋友,彼此之間情誼深厚。這首詩表達了詩人送別好友時無限依戀的感情,也寫出了祖國河山的壯麗美好。《送元二使安西》的作者是唐代詩人王維。安西是指安西都護府,在今天的新疆庫車附近。友人元二將要遠赴西北邊疆,詩人特意從長安趕到渭城來為朋友送行,其深厚的情誼,不言可知。這兩首詩在以前的古詩文背誦中,學生都背過,因此我們確定教學的重難點是感悟詩歌的內容,想象詩歌所描繪的情景,體會朋友之間的深厚情誼;激起對祖國詩歌的熱愛之情,培養課外主動積累詩歌的良好習慣。

其次,結合語文大閱讀的要求,確定了本次教研活動的主題:“有效整和,充實文字,情景交融,體會情感”上課前,用《贈汪淪》匯入新課,學《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時,加入《贈孟浩然》幫助學生理解李白對孟浩然的感情;學完《送元二使安西》後,再學一首《別董大》,體會送別的詩的不同風格。學完後再讓學生補充幾首關於送別的詩,達到有效整和,充實文字的作用。

在第一次試講時,學生對詩人離別的情感體會的不深,不能達到情景交融,體會情感,我們組又對教案進行了修改。讓學生查閱資料,看地圖,瞭解從渭城去安西的路途有多遠,安西的情景是什麼樣的,這樣為進一步理解王維送元二時“勸君更盡一杯酒”酒中所蘊含的惜別、祝福、不捨、友誼……做好了鋪墊。

為創設情境,我們準備了《送別》《陽關三疊》《渭城曲》,在試講中,我們確定了《陽關三疊》《渭城曲》兩首樂曲,在實際教學中,起到可很好的渲染作用。

集體的智慧是偉大的,在這次教研活動中,我們集思廣益,李金峰老師還上網蒐集了關於古詩誦讀的方法,較圓滿的完成了教學、教研任務,在這次活動中,我們組的每位老師在古詩閱讀教學方面也都有了新的認識,提高了自己的教學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