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實現企業核心價值觀思想彙報

欄目: 入黨思想彙報 / 釋出於: / 人氣:2.8W

敬愛的黨組織:

實現企業核心價值觀思想彙報

大多數公司都確定了自己的“核心價值觀”。但是,同樣是大多數的企業,其核心價值觀並不是“價值觀”,更談不上“核心”了,比如“務實、創新、進取”等。很多企業的核心價值觀,其實只是一句口號。

在這裡,我們有必要問一句:“價值觀究竟是什麼?”

價值觀是人們對事物有無價值和價值大小的一種認識和評價標準,同時也是人生觀的集中體現。簡單地說,價值觀要回答什麼問題呢。很簡單,只是要回答值不值的問題——回答這件事這樣做有沒有價值、價值有多大的問題。

言及於此,就很自然地要引出“人生觀”了。那麼,人生觀又是什麼?

人生觀是一個人對人生的目的和意義的根本看法和態度,是世界觀在人生領域的一種延伸、一種體現,是世界觀的重要組成部分。人生觀是由世界觀決定的,是世界觀在人生問題上的體現。

也許,你會覺得這樣的討論很羅唆,因為講到“價值觀”和“人生觀”,就又要牽涉到“世界觀”了。但是,我要說:也許是有點兒羅唆,但是很有邏輯性。所以,還得問,什麼是世界觀?回答很簡單,因為書上有現成的:世界觀是關於世界的根本看法——世界是怎樣組成的,到底是一個什麼樣子。

因此,我們所講的“核心價值觀”就應該是一個哲學層面的、有機的價值體系,而不是一句簡單的口號。

從上面的概念一直引申下來,我們現在就需要再問一句了:佛教的價值體系又如何呢? 佛教信眾經常會說一句話:“佛以一大事因緣,出現於世。” 意思是:佛因為一件偉大的事業才降臨人世。這一件偉大的事業究竟是什麼呢?按照佛教的說法,就是:“弘法利生,宣傳他所覺悟到的一個理論。”

他要宣傳的理論又是什麼呢?

“世界的本質是緣起的。” 佛教在解釋這個世界的本質時,首先這麼說。

“緣起法”就是佛教的世界觀。

基於“緣起”的世界觀,佛教才有了一整套有別於其他宗教的、闡述生命價值、規範自身行為的人生觀。在此,我不能不停下腳步,簡單地介紹一下 “緣起法”和佛教的人生觀。 什麼是緣起法呢?

所謂緣起法,就是“世界因緣而生起”的理論。佛教認為世界是緣起的,事物因為條件的聚合而存在;如果條件消失了,這個世界也就不存在了。緣起法的本質就是 “空性”的。“空性”的“空”不是沒有,而是“無常”:正因為萬事萬物都是由因緣而起,也會因為因緣的消失而消失,所以是不永恆的。“空”絕不能理解為 “沒有”,其正確的解釋應該是不永恆。

佛教認為,不永恆是世界的本質。但對於人來說,思想中總是希望永恆,而真實的情形又是,世界不會永恆——人們所希望的永恆的愛、

健康、生命、家庭、事業、財富都無法永恆。

這樣,人們希望永恆的美好願望就與不永恆的現實產生了矛盾和衝突,這樣的矛盾和衝突就必然會給人們的內心帶來永遠的失落和不平衡。如果我們失去的是一件不足珍惜的物件,我們儘可以搖搖頭說一聲“沒關係”;然而,倘若失去的是一件難以割捨的東西呢?我們又會怎樣?

我們再也難以平靜。當一個親人、一個與自己感情很深的朋友去世的時候,我們會感到難過;夫妻之間或男女朋友之間的感情破裂的時候會使人消沉;財產失去了,企業倒閉了,有時會讓人瘋狂……實在是難以割捨!但是,於人世而言,所有的一切都必將得而復失,不能永恆。這會讓我們不願接受,也非常難堪。

這種內心的失衡,就是佛教所說的煩惱,也就是苦。因為世間的本質是不永恆的“無常”,是“空性”的,最終給人帶來了“痛苦”。如果將這三個具有邏輯關係的概念連綴在一起,就是佛教所說的“無常空苦”。

《心經》是佛經中流傳很廣的一段經文,全部經文只有兩百多字,全稱是《般若波羅密多心經》。這段經文是到印度取經的唐三藏法師玄奘大師翻譯的,經文的第一句是:“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密多時,照見五蘊皆空。”

這句經文的大意是:觀世音菩薩在深入智慧觀察的時候,清晰地體驗到了五蘊的空性。

是啊,如果我們能夠自覺地凝神一想,學著觀音菩薩的樣子深入思考一下,不難理解這樣一個現實:我們平時眷戀的慾望滿足、身體快感、精神愉悅,能長存嗎?片刻的貪歡過後,又能持續多久?不能長存、不能持久,所以,我們才一次次尋求新的、遞進的刺激和感受。

對於一個擁有自由意志的人來說,“無常”是我們不願意接受的,人類因為不能永恆而痛苦、而感嘆;但另一方面,無常又是很美的,因為如果沒有無常,一切苦難就不會消失,生病也不會痊癒,貧窮不會改變,奮鬥也就既沒有意義也沒有希望。正因為有了無常,一切才可以改變。

因為不能永恆,我們有了終極的痛苦,因為不能持續的快樂,我們才有了不時而來的失落和煩惱。有了痛苦和煩惱,就希望解脫,這是人類產生之後就開始擁有的願望。建立在“緣起法”世界觀之上的佛教人生觀就是隻有四個字:離苦得樂——解脫痛苦,獲得安詳和快樂。所以,學佛就有了兩個具有遞進關係的目的:一是為了認識世界;二是離苦得樂。

為了實現這個目的,作為佛教徒,就應該在自己的思想上、行為上、語言上都有所約束,必須遵守一個更高的道德準則,這個道德標準就是佛教的目標——“弘法利生”。僧人剃度進寺的時候,首先要求背誦並銘記在心的一句話就是“利生為事業,弘法是家務”。利生就是利於他人和社會,讓天下人遠離痛苦獲得快樂。而弘揚這個思想和行為準則的行為,就是我們分內的事情,是我們的家務。

我們可以這麼說,佛教的核心價值觀就體現在“弘法利生” 這四個字上。這四個字的背後是一個有著很強邏輯性關係的理論體系。

彙報人:

二〇一四年八月十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