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11月最新預備黨員的思想彙報:中國文化復興之路

欄目: 思想彙報精選 / 釋出於: / 人氣:1.7W

尊敬的黨組織:

11月最新預備黨員的思想彙報:中國文化復興之路

學習歷史不僅可以讓我們反思過去同時給我們當代的發展提供指導和借鑑。我們正是在這種反思和規劃中走到今天的繁榮。我們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吹響了改革開放的號角,在隨後的漫漫30年,伴隨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程序,我們中華文化也重新踏上覆興之路,並取得了輝煌成就。

首先是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紮實推進,人民基本文化權益得到進一步保障。30年來,“唱唱跳跳”的社會文化逐漸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轉變,人民群眾的文化權益保障問題日益受到關注。以基本陣地、基本隊伍、基本內容、基本活動方式為重點,以全國萬里邊疆文化長廊建設工程、圖書館文化館(站)建設工程、全國文化資訊資源共享工程等重大文化工程為抓手,公共文化服務網路已初具規模。城鄉文化基礎設施建設大大加快,以國家大劇院、國家博物館為代表的一大批標誌性骨幹文化設施在大中城市建成使用,農村地區、西部地區、少數民族地區文化基礎設施建設取得突破。全國文化、文物系統博物館、紀念館面向特殊群體乃至全社會的免費開放逐步推開,公共文化機構的服務水平不斷提高。廣場文化、社群文化、校園文化、老年文化、少兒文化、休閒文化等不斷興起,城鄉群眾文化生活日益豐富活躍

緊接著文藝創作繁榮發展,藝術創新成績斐然。我國廣大文藝工作者積極響應時代召喚,充分釋放創造活力,以昂揚的精神狀態、出色的藝術勞動,熱情歌頌全國各族人民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努力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努力把最好的精神食糧貢獻給人民。30年來,小說、詩歌、戲劇、電影、曲藝、報告文學、音樂、舞蹈、攝影、美術等各個門類藝術作品數量之多,形式、風格、流派之多樣,體裁、題材、主題之豐富,前所未有。精品佳作不斷湧現。

然後是文化市場繁榮有序,文化產業蓬勃發展。30年來,隨著文化的商品屬性、市場屬性、產業屬性日漸為社會所認識、接受,文化

產品和服務的提供方式也逐漸由單一向多元轉變。從1979年出現第一家音樂茶座開始,我國文化市場蓬勃發展,娛樂、演出、圖書、音像、電影、文物、藝術品、動漫、網路等文化市場如雨後春筍,層出不窮,逐步形成了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文化市場體系。圍繞繁榮與管理的雙重任務,以綜合行政執法、社會監督、行業自律、技術監控為主要內容的文化市場監管體系初步建立。文化產業快速發展,成為繁榮社會主義文化、滿足人民群眾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徑和國民經濟新的增長點。尤其是近幾年來,文化產業呈現了超越gdp增幅的加速增長勢頭,到XX年,全國文化產業已經形成增加值5123億元的規模。本站 一批有較強實力、競爭力和自主創新能力的大型文化企業和企業集團發展壯大,一批具有民族特色、自主智慧財產權和原創性的知名文化品牌嶄露頭角,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共同發展的文化產業格局正在形成。

同時中外文化交流日益活躍,中華文化影響力不斷提升。我國對外文化交流數量不斷增長,方式不斷更新,廣度和深度不斷拓展,逐步形成了全方位交流的新格局。民間文化交流、國際文化貿易從無到有,不斷擴大。一批優秀的文化藝術產品和展覽走出國門,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約北京”、中外互辦文化年等國際文化活動成為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舞臺。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等國際文化組織的合作不斷加強,參與多邊國際文化活動更加主動,中國文化在國際社會的影響力進一步提高。

文化遺產保護成效顯著,中華優秀文化得到弘揚。1982年《文物保護法》的頒佈實施,是文物保護乃至整個文化工作納入法治軌道的重要標誌。XX年,國家設立文化遺產日,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翻開了新的一頁。30年來,國家先後兩次開展大規模文物普查,公佈了5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共2170處,國家歷史文化名城109座,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名村157座。西藏布達拉宮等歷史建築的

保護和修繕取得成效,三峽大壩等國家重點工程的考古發掘紮實有效,20世紀遺產等新型別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穩步實施,打擊文物犯罪活動的力度不斷加大。民族民間文藝十部整合志書的編纂,凝聚全國幾萬文化工作者20多年的努力,被譽為“當代中國的文化長城”。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體系初步建立,其中國家級名錄專案已公佈兩批1028項。閩南、徽州兩個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是文化遺產整體保護的新探索。目前,我國有世界遺產37處,有4項非物質文化遺產專案入選 “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名錄。

綜上我滿懷信心,我們偉大的祖國必將迎來它發展的又一個高峰和春天!我們當代大學生應當自覺承擔起民族復興的歷史使命和時代重任,我們要通過自己的努力和汗水向全世界證明,中國正年輕!這是一個充滿動力和活力的國度,這裡的青年人朝氣蓬勃富有責任感!請黨組織相信我們一定會創造我們的時代!

彙報人:董環

2008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