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思想彙報

欄目: 教師思想彙報 / 釋出於: / 人氣:2.42K

尊敬的黨組織: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思想彙報

一、當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不對路現象

突出表現為“五多五少”:

㈠ 強調“師本教育”多,講“生本教育”少

當“以學生為本”已成為現代教育的一個重要目標,“關懷發展”已成為教育理念時,許多高校的辦學理念仍然遵循師本教育體系——即一切都是為教師好教而設計的,以教師為中心的管理、育人和服務體系。在其影響下,教育總是基於教師的需要,課堂成為教師表演的舞臺,教師以自我為中心,採取“填鴨式”的灌輸形式要求學生全盤接受,使教育成為重複性的機械勞動,不利於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學校對學生的管理只重視約束、強制的一面,忽視了學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重要性,以致有時會採取一些傷害學生髮展的管教方法。

㈡ 給學生講大道理多,聯絡社會現實和學生的思想實際少

對學生進行理想信念教育、愛國主義教育、民族精神教育和公民道德教育時,講大道理多,未能堅持以人為本,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學生。譬如,當學生缺乏成才意識和成才激情時,不是講未來社會對人才素質的需求,大學階段的知識積累對今後發展和深遠影響這樣一些更實際、更容易被大學生所接受的道理,而是僅僅用祖國的需要,青年知識分子的歷史使命這樣一些道理開導學生;對學生中出現熱衷經商、超前消費、追求享受、缺乏刻苦鑽研精神等現象,不是對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和學生的心態進行深入細緻的理性分析,對症下藥,而是僅僅講不要辜負父母的希望,要養成儉樸的習慣這樣一些道理。這種“空”對“空”的說教,缺少針對性、實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

㈢ 過多強調政治輔導員的責任,忽視了師德對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

有些教師總認為政治輔導員是做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政工幹部,是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第一線的骨幹組織者,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他們的份內事情,自己只管上好課就行,以致對學生在課堂內、外的不良思想和行為坐視不管,甚至向學生散佈損害國家主權、安全和社會公共利益的言論以及低階庸俗文化,忽視了教師的思想政治素質和職業道德水平直接關係到高校德育工作的成效和大學生的健康成長。

㈣ 對學生關心的一些熱點問題迴避多,與學生共同探討少

當學生提出改革開放、發展市場經濟過程中出現的一些用原有的理論暫時還不能解釋清楚的、諸如社會上的腐bai現象、分配不公以及其他屢禁不止的不正之風等社會性的熱點問題時,教育工作者往往閃爍其詞或避而不談,而不能面對現實,鼓起勇氣與學生真誠、平等地共同探討,尋求正確答案,以致有些學生面對現實,

產生種種不滿情緒,滋生不良的逆反心理。

㈤ 關注優秀學生多,關心特殊群體學生少

目前,許多學校在評優評獎評先進時,總是看哪個班級、哪個年級、哪個院系有多少優秀學生,有多少好人好事,而不是把做了多少幫助和轉化學生工作,有多少學生取得進步做為參評的主要條件。這就有意或無意的在政策方面誤導了政工人員把優秀大學生做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體物件,而不願意把過多的精力用在關心和幫助學習困難、經濟困難、行為失範、心理失調、資訊缺乏等特殊群體學生身上,達不到共同進步的目的。

二、以新的視角,努力糾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不對路現象

要使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做到“一個堅持”、“三個貼近”、“四個提高”,就必須堅持以鄧*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研究新情況,結合高校多年來開展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成功經驗,以新的視角,努力糾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不對路現象。

㈠ 要從“師本教育”向“生本教育”轉變

“生本教育”體系,是一種以學生好學為中心的教育體系。它不僅在方向上強調學生為主體,而且其落腳點是要徹底解決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的整個體系問題,是一種充滿人文關懷和人本思想的全新理念。而“三個一切”(即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為了一切學生)則為這一理念的昇華撐起了一片藍天。教育要從長期形成的“師本”教育觀念中走出來,走進“生本”教育的新天地。

要確立“以服務學生為中心”的工作理念。培養學生成才是學校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全體教職員工都要樹立這樣一個理念,那就是:學生是一個個活生生的人,不是展現我們教學水平、管理水平和服務水平高低的工具,大家都是為學生的成才服務的。要讓制度和方法服從於學生的成長規律,構建“人性化管理”的管理模式。學生工作的內容要從教育管理轉向服務,變單向命令型管理為服務契約型管理。從學校領導到後勤員工,從教學、科研到管理、後勤,一切人員和工作都要圍繞“培養人”這個目標,都要有育人的職責,要求做到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環境育人。

要樹立“以學生為本,關懷發展”的教育理念。教育就在於為個體生命的自主發展創造所需要的條件,讓生命自主、自由地發展。隨著科技迅猛發展,終身學習的思想的確定,學校要逐步從對學生的單純教育和指導過渡到對學生的尊重和理解;要重新審視和反思自身的課堂教學及其評價,徹底改變以往只是評教師的“教”而忽視學生的“學”的傾向;要從原來的面向集體的教育轉向為面向個體的全面教育;專業設定與調整、課程建設與改革、教學內容和教學手段的更新要根據學生的生理髮展特徵、心理髮展特徵、基本社會特徵和學生不同學習階段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基礎和特長、個性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因材施教,讓學生在全面發展的基礎上提攜特長,在整體合格的基礎上張揚個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形式和方法要與時俱進,針對學生多樣化的特點,抓住其思想上的興奮點及關心的熱點,積極採用心理諮詢、個別談心、民主討論、專題講座及互相交流等辦法,進行多樣化的有的放矢的教育;要重視學生的自我教育,把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點放在將外部強化寓於開發內在動力之中,尊重學生對個人“自我發展”的關注與追求。

㈡ 堅持解決思想問題與解決實際問題相結合

鄧*平同志曾經強調,“要針對每個單位、每個人的不同情況去做思想工作。”思想政治教育是做人的思想工作。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要解決大學生的思想問題,即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由於人的思想具有動態性和隨機性,因此解決思想問題時就要與實際問題結合起來,才有利於減輕人們由實際問題而產生的思想壓力和思想波動,從而提高實效性。大學生的思想問題,除純屬思想認識問題和思想意識問題外,一般多是由實際問題引起的,譬如學習成才、擇業交友、健康生活、勤工助學等,解決這類問題就要從大學生的思想熱點入手,重視學生的內在需要,

關注學生的切身利益,巧妙地把教育內容轉化為學生的內在需要和能動追求,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學生的思想熱點及最大的切身利益主要體現在哪?主要集中在如何設計自己,如何塑造自己,如何發展自己,如何營銷自己,為今後爭取一個好的前途,找到一份理想職業。圍繞這一點,引導他們在自我提高的同時,認識個人與社會的共生關係,認識善待他人,善於合作是成功的條件,幫助他們培養健全情感與利他觀念,良好的風度與穩健態度,敦睦友情與互助合作的德性,服務社會的責任感與和諧眾人的集體主義精神,從而提高自身社會化的自覺性。

㈢ 加強教師的職業道德建設,注重發揮教師的示範引導作用

教師職業勞動手段和工具的特殊性,決定了教師道德行為是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一種有效的手段和工具。同時,教師在學生所處的人際關係、周圍環境中是一個最引學生注目、最受學生重視的因素,其一言一行對學生的思想品質的形成都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是“任何教科書、任何道德箴言、任何懲罰和獎勵制度都不能代替的一種教育力量。”大學生正處在長身體、學知識、立德志的重要時期,他們最敬佩學識淵博、品德良好、熱情幫助學生的教師,並喜歡和他們交流一些比較深刻的思想、觀點,探討有關人生的一些話題,希望從中得到一些有益的啟迪。從一個道德品質優秀的教師身上,學生吸取的道德經驗可能是:熱愛祖國、服務人民、崇尚科學、辛勤勞動、團結互助、誠實守信、遵紀守法、艱苦奮鬥;而從一個道德品質低劣的教師身上,學生吸取的道德經驗可能是:危害祖國、背離人民、愚昧無知、好逸惡勞、損人利己、見利忘義、違法亂紀、驕奢淫逸。

在市場經濟條件和開放環境下,教師職業道德建設面臨許多新情況、新問題、新挑戰,我院的師德建設工作還存在一些薄弱環節,一些教師自身的思想素質、師德水平有待進一步提高,部分教師教書育人的理念、方法手段亟需更新,教書育人的能力亟待加強。“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保證學校的社會主義方向和學生德、智、體等方面全面發展,必須充分認識新時期加強教師職業道德建設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切實加強教師的職業道德教育和業務培訓,不斷提高教師的思想政治素質和業務能力,建設一支品格高尚、知識淵博、精於教書,勤於育人的高素質教師隊伍。

㈣ 主動與學生共同探討熱點問題,做好釋疑解惑和教育引導工作

調查顯示,大學生最關心的社會問題,位於前三項的是:大學生就業(74.6%)、中國入世後的機遇和挑戰(34.8%),反腐bai(24.8%)。對這些問題,學校要緊密結合國際國內形勢變化,緊密圍繞大學生普遍關心的、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中的重大問題,聯絡大學生的思想實際,把傳授知識與思想教育結合起來,把系統教學與專題教育結合起來,把理論武裝與實踐育人結合起來,充分發揮思想政治理論課的主導作用和哲學社會科學的重要職責,充分利用形勢政策教育的優勢和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成果,做好釋疑解惑和教育引導工作,進一步推動鄧*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三進”工作,用科學理論武裝大學生,用優秀文化培育大學生,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㈤ 在關注優秀學生的同時,更多的關心和關愛特殊群體學生

前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斯基曾說過:“世界上沒有才能的人是沒有的。問題在於教育者要去發現每一位學生的稟賦、興趣、愛好和特長,為他們的表現和發展提供充分的條件和正確引導。”對待學生,無論其性別、民族、家庭貧富、成績好壞,我們都應一視同仁,給予關心和幫助。我不僅要關注那些優秀的學生,更重要的是要關心和關愛那些特殊群體學生。近年來,大學生中學習、生活和心理出現不同程度問題的學生日益增多,幾乎每個班級、每個年級、每個院系、每所學校都有。對於他們,我們不但不能少管、不管,甚至是歧視、排斥他們,反而要做到“好看的要愛,有傷疤的更要憐惜。”他們也有不少優點,我們要從多個角度來評價、觀察和接納他們,努力尋找、發現並發展他們的閃光點,創造“公平、公開、公正”的育人環境,滿腔熱情地從空間、時間、心間上全方位給予更多的關心愛護、積極幫助、教育引導,幫助他們樹立自尊、自信、自強精神,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健康、良好地生長,順利完成大學學業。

彙報人:

二〇一四年五月十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