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八年級年級資訊科技計劃(精選5篇)

欄目: 技術工作計劃 / 釋出於: / 人氣:8.34K

八年級年級資訊科技計劃 篇1

隨著資訊科技的不斷髮展,以計算機和網路技術為主的資訊科技,已經在社會各個領域中得以廣泛運用。並逐步改變著人們的工作、學習和生活方式,資訊科技的能力已成為現代人最基本的能力和文化標誌,世界各國都在發展資訊科技教育,我國政府已充分認識到了在中國小普及資訊科技教育的重要性。為更好地上好這門課程,特制定計劃如下:

八年級年級資訊科技計劃(精選5篇)

一、基本情況分析

我校學生經過一年來的學習,已經初步具備了資訊科技的理論知識和簡單的WINDOWS視窗操作。基本瞭解了計算機的一些的基本操作。掌握了有關INTERNET的一些初步知識,但由於部分學生由於種種原因學到的計算機知識太少,有些知識還是空白點,再加上上學期個別學生沒有認真學習,故在本學期中,轉差工作是本學期的重中之重。

二、教材分析

本學期主要學習內容為學習flash及dreamweaver的相關知識。學習flash及dreamweaver的具體使用,及相應的建立站點、定義CSS樣式表、超連結、釋出站點等有關知識。學習flash的簡單製作,包括製作逐幀動畫、形狀補間動畫、動作補間動畫、引導線動畫、使用動作指令碼語言製作動畫等內容。

三、教學任務及目標

第一,在資訊科技課上貫徹品德教育。

第二,會用dreamweaver製作較為簡單的表格,能使用flash做出簡單的動畫。

四、教學方法及措施

第一,開展“雙自主”教學模式,發揮學生主體作用。

第二,運用先進教學方法,講究效率,以練促學。

第三,因材施教,講課精練,面向全體學生,兼顧兩頭。

第四,開展分層次教學,優化教學方法和上課模式。

第五,集體教學和個別教學相結合。

第六,本著實用性原則,讓學生在解決問題中學習新知。

第七,開展優幫差活動。

第八.開展課外活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五、教學安排

教學時間 教學內容

第1——2周 第一課 學習flash逐幀動畫製作

第3——4周 第二課 製作形狀補間動畫

第5——6周 第三課 製作動作補間動畫

第7——8周 第四、五課製作引導線動畫

第9——10周 第六課 學習使用動作指令碼語言

第11——12周 第七課 設計網站、建立站點

第13——14周 第八課 定義CSS和插入外掛

第15——16周 第九課 超連結

第17——18周 第十課 框架和導航條

第19——20周 第十一課 裝飾網站

第十二課 釋出站點

八年級年級資訊科技計劃 篇2

一、 學生基本情況

本計劃針對八年級全體學生,通過上年的學習,學生對辦公軟體例如word、excel有一定了解,但是由於每一學期資訊科技課時比較少,每週只有一節課,學生的遺忘性大,大多數學生學後沒有注意鞏固,學生掌握的情況不是很理想,參差不齊。

有條件的學生家中有電腦或父母單位有電腦,上機時間相對多一些,操作較熟練,有大部分學生純粹是上課時間聽課,課後就沒有練習鞏固的機會,所以,這一部分學生對所學知識遺忘較大,操作生疏;

學生對本學科的學習積極性還是比較高,因為資訊科技課並不像語文、數學那麼枯燥、單調,也不像歷史、政治需要死記硬背。相對來說學生覺得比較新鮮。但是這又存在一個問題就是學生感興趣的並不是學習,而是打遊戲、上網聊天。所以,學生對計算機的認識還有待提高。要進一步對他們進行正確的引導。

二、 教材分析

本學期教材是使用最新20xx版本:八年級資訊科技第二冊上,內容是全新的。內容包括:用好多媒體計算機,多媒體資訊的獲取與加工,製作多媒體演示作品。其中“製作多媒體演示作品”的內容佔本教材的50%,可見製作多媒體是這學期學習的重點,又是難點。

知識點:計算機的基本硬體組成與特性,管理計算機的系統資源,安裝與解除安裝軟體,獲取影象、聲音、視訊等多媒體資訊、用powerpoint軟體製作多媒體作品重難點:用powerpoint軟體製作多媒體作品

三、指導思想:

根據學校工作計劃和中學資訊科技《課程指導意見》以及學生的具體情況,明確中學資訊科技課程的任務:培養學生對資訊科技的興趣和意識,讓學生了解或掌握資訊科技基本知識和技能,使學生具有獲取資訊、傳輸資訊、處理資訊和應用資訊科技手段的能力,形成良好的資訊科技素養,為他們適應資訊社會的學習、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礎。

四、教學目標:

1、瞭解資訊科技的應用環境和硬體的基本組成,學會安裝和解除安裝軟體。

2、培養學生對計算機的感性認識,瞭解資訊科技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培養學生學習、使用計算機的興趣和意識。

3、初步學會使用計算機獲取和處理文字、圖象、聲音、視訊的技能。能熟練掌握其中的一些主要功能。

4、養成良好的計算機使用習慣。

5、通過學習,使學生了解並掌握一些學習方法和技巧,培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鼓勵學生之間相互交流,進行某些創新設計。

6、做一個多媒體作品出來

五、教學措施

本期主要採取課堂教師授課方式、學生自學方式和動手操作三種方式進行學習,適當進行一些小競賽及課堂評價的方式進行教學。其中學生自學和動手是最主要的。

六、教學進度具體安排如下表

課時 內容

第一課時 講解學好資訊科技的方法、本學期課程計劃

第二課時 檢視計算機的硬體配置,安裝新硬體

第三課時 瞭解計算機作業系統,管理計算機的系統資源

第四課時 獲取、安裝和解除安裝軟體

第五課時 瞭解病毒,防範惡意程式碼

第六課時 掌握採集與拍攝影象的技巧

第七課時 學會處理加工影象

第八課時 採集、錄製聲音

第九課時 掌握剪輯與合成聲音的方法

第十課時 獲取與剪輯視訊

第十一課時 初步認識powerpoint

第十二課時 籌劃一份演示文稿

第十三課時 新增文字、圖片、圖表

第十四課時 幻燈片中新增表格、聲音、視訊

第十五課時 設定物件的放映效果

第十六課時 設定幻燈片的切換效果

第十七課時 釋出簡報

第十八課時 綜合活動:製作演示作品

第十九課時 複習

八年級年級資訊科技計劃 篇3

一、學情分析:

1、本人擔任八年級資訊科技課,之前除上學年學過WORD,別的相關知識沒有接觸,又因為本校電校上無裝FLASH。所以據學生真實情況,酌情從簡單實用入手,教學生電子表格知識。

2、學習目的性不明確,上課小動作多,注意力不集中,不記筆記,課後不復習。對一定要求掌握的資訊科技概念及操作要領不加強鞏固,對資訊科技開始有些興趣,以後興趣越來越淡,不知任何知識要想學好都要付出辛勤與汗水。

二、教 學 目 標

1、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2、質量目標。

1、知識目標、能力目標和情意目標。

(1)知識與技能

要求掌握的初步知識,本學期的教學內容為EXCEL、POWERPOINT,具體知識點如下:

EXCEL:瞭解Excel的功能與主要特點;掌握Excel的啟動與退出;掌握工作表的建立;掌握在工作表中輸入文字和資料;掌握工作中資料的簡單計算;掌握工作中的資料操作、文字編輯;掌握工作表的列印。

2)過程與方法:

培養學生對資訊科技的興趣和意識,讓學生了解和掌握資訊科技基本知識和技能,瞭解資訊科技的發展及期應用對人類日常生活和科學技術的深刻影響。通過資訊科技課程使學生具有獲取資訊、傳輸資訊、處理資訊和應用資訊的能力,教育學生正確認識和理解與資訊科技相關的文化、倫理和社會等問題,負責任地使用資訊科技;培養學生良好的資訊素養,把資訊科技作為支援終身學習和合作學習手手段,為適應資訊社會的學習、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礎。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對計算機的演示操作,激發學生對資訊科技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科學態度和科學的學習方法,培養學生熱愛科學以及關心社會的情感,從而使學生認識到自己肩負的重任,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祖國的繁榮昌盛而努力學習。

2、質量目標:

在本學期的教學中,認真學習洋思、萬石、郵堂經驗,進一步落實具體措施,重視學困生的轉化工作,面向全體學生,打好課堂教學主陣地,抓好中上生,促進學困生提高,使學生的資訊科技應用能力逐步提高,為九年級資訊科技會考打好基礎。

三、 教 材 分 析

1、本學期教材的知識結構體系分析和技能訓練要求。

2、教學重點、難點分析。

1. 本學期教材的知識結構體系分析和技能訓練要求。

知識結構體系分析:本學期教學內容共二章,以Excel電子表格作為學習的重點,主要是:利用Excel電子表格軟體計算、統計、分析、彙總資料;

技能訓練要求:通過學習Excel電子表格軟體,會計算、統計、彙總、分析資料,製作圖表,並會列印報表;

2.本學期教材在學科教學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學期所學知識是資料處理的基礎知識,為以後深入學習計算機流行軟體打下紮實的基礎。Excel是優秀的資料處理軟體,學好它為以後踏上工作崗位帶來辦公自動化。

EXCEL是簡單、實用的軟體,對於教學、廣告、宣傳都很有應用。兩章知識是當今計算機應用方面的熱點知識,學生興趣濃,是學習資訊科技的關鍵,培養具有獲取資訊、傳輸資訊、處理資訊和應用資訊的能力的學生,才能適應不斷髮展變化的資訊社會才能具備終身學習能力、自學能力。

3.教學重點、難點分析。

重點:電子表格中的資料計算。

難點:電子表格中的資料計算。

四、 改 進 教 學 的 措 施

1、落實教學“五認真”的具體措施。

2、提優補差的內容、途徑和方法。

3、教研工作目標和計劃。

附:落實教學“五認真”的具體措施。

教學中以教學大綱為綱,從教材和學生實際出發,在開學初制訂出切實可行的教學計劃。認真落實“五認真”具體措施:

一、認真備課:力爭集體備課,明確教學重點、難點關鍵,探索、研究疑難問題及有關微機實踐。分析學生情況,統一教學要求,盡力做到超前1—2周,做到每課必備,寫好教案。

領會大綱精神,鑽研教材內容,從學生實際出發做到十備:一備滲透德育;二備重點突出,突破難點方法得當;三備資訊科技基本概念;四備資訊科技基本操作用語、基本術語;五備資訊科技教學中的薄弱環節;六備疑難問題的解決思路;七備資訊科技實驗操作的增補及成敗關鍵;八備學生自學提綱;九備操作練習作業精選;十備課堂教學的總設計。

二、認真上課:以啟發式教學為原則,以操作訓練來強化概念,形成技能、技巧,體現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思想,精講多練,前後連線,板書規範清楚,教態親切、自然,採用多種切合學生實際的教學方法和手段,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注重學生能力培養,及時總結,做好教學後記。

三、認真佈置作業:要求學生每節新課前做好預複習工作,以利於鞏固教學重點和克服薄弱環節,有利於強化資訊科技術語、資訊科技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訓練。

四、認真組織資訊科技操作考核:對學過的每一單元及時進行雙基考核,及時分析、指正、查漏補缺。

五、認真組織輔導:根據學生實際情況採用多元化的輔導,幫助分析原因,啟發思維,尋求正確的操作習慣和方法。採用多關心、多提問幫助學困生,激發學困生的學習興趣。對於特別有興趣的同學可以組織課外活動興趣小組,以培養學生的特長。

2、提優補差的內容、途徑和方法。對於優秀生可以適當學《資訊科技教學指導綱要》以外的知識來充實自己,並在學習中逐步形成自己的技能、技巧;對於學困生在課上、課後給予更多關心、幫助和指導。對於特別有興趣的同學可以組織課外活動興趣小組,以培養學生的特長。

3.教研工作目標和計劃。

積極開展資訊科技課堂教學模式的研究,通過探討學習,總結得失,並將自己的實踐活動轉化為理論,學期結束時,至少寫一篇經驗總結或論文。

教學時間安排:

每個活動內容安排一課時上機實踐練習

八年級年級資訊科技計劃 篇4

一、指導思想:

圍繞學校工作計劃,有效、有序、有目的地開展資訊科技工作。積極組織現代教育技術的培訓,努力提高教師現代教育技術水平,開展現代教育技術研究,大力提升校園網在校園文化中的作用,深入研究資訊科技課堂教學,進一步探索資訊科技課堂教學模式,全面提高我校資訊科技教育教學質量。

二、工作要點:

1、進一步落實課改理念,組織全組人員深入學習《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和《新課標,新大綱》,認真開展校本教研。本著自主式、合作式、創新式教學的特色,加大力度探究本學科的課程改革,探索基於現代技術環境下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認真研究資訊科技與學科整合中的問題,努力為教學服務。

2、認真開展教研活動。紮實有效的搞好教學研究和連片教研,嚴格圍繞我校 “學習、實踐、反思、寫作”的教科研之路和區網路教研新形式,開展本組教學活動研究,組織全組教師學習相關理論知識,為送課教師集體備課,集體課例設計,並評課做好相關資料的整理和積累。

3、加強常規管理,嚴格規範本組教師的教學設計,使教學設計充分的為教學服務,提前備課,提前設計,嚴謹教育教學。組織帶動本組教師積極參加各類聽課、評課,學習借鑑優秀教師的經驗,提高自身教學能力。

4、積極參加資訊科技教師專業技術培訓,加大本組教師的業務理論拓展學習,在本學期之內提高本組人員的FLASH、網頁製作、DREAMWEAVER軟體操作技能,為學校宣傳和教師的課程設計及學生第二課堂輔導服務,同時也提高本組教師的業務水平。

5、豐富學校資訊科技資源庫。為適應資訊科技日新月異的變化,使本組的教師及時的跟上資訊科技發展的腳步,必須充分利用網路平臺蒐集豐富資訊科技資源庫。

6、協助學校導處搞好全校教師資訊科技培訓,增強教師學習和了解資訊科技的力度和廣度,讓全校教師都來學習計算機,使用計算機,從而提高全體教師的資訊科技掌握素質。

7、組織九年級資訊科技會考的考試輔導。

總之,本學期的工作將會在發展自己特色的基礎上積極配合學校各部門做好教學輔助工作。

具體活動內容見附頁。

三、主要工作安排

三月份:

1、討論學習學校工作計劃、教導處、教科研處工作計劃,依據上級要求制定本教研組計劃。

2、收集修改學生製作全國電腦作品大賽參賽作品並組織上報。

3、組織本組教師集體備課、聽課、評課。

4、常規檢查。

四月份:

1、組織開展資訊科技興趣小組活動。

2、認真做好國中資訊科技備考複習。

3、常規檢查。

五月份:

1、檢查維護學生機房,安裝除錯學生資訊科技考試練習系統。

2、組織九年級的資訊科技會考複習及考試工作。

3、參加學校教科研處及教導處開展的優質課評比活動。

4、開展資訊科技興趣小組活動。

5、常規檢查。

六月份:

1、組織教師撰寫教育教學論文和教學案例。

2、開展資訊科技興趣小組活動。

3、常規檢查。

七月份:

1、組織期末考試,做好學期結束工作,上交期末工作總結

2、做好期末機房檢查維護工作。

八年級年級資訊科技計劃 篇5

分析

自我分析:測評結果,很令人尷尬,一直以為自己的資訊科技能力還行,但是,在實際教學中感覺運的很少,參見這次國培,期望自己在利用資訊科技能力方面更上一層樓。環境分析:學校的資訊化環境一般,只有少數班配置了白板,安裝了實物投影儀。這在農村國小中,是比較先進的了,但是資訊化資源庫還沒有建立。

我的發展目標

發展總目標:力爭獲得優秀學員,完成此次培訓。

1、提高應用資訊科技優化課堂教學能力。

2、應用資訊科技促進教師專業發展能力。

3、能熟練的應用移動資訊裝置,推動學校整體資訊化工作的發展。

行動計劃

實現目標過程中可能面臨的困難或挑戰:我深知在教學第一線,教學任務繁重,除了備課,寫教案,批改作業等教學活動都要佔去我很多的時間,在網上培訓,整塊的時間學習,有點困難,但是這我也明白,做為一線教師,更應該努力學習,終身學習,否則跟不上時代的要求,也就不能很好的完成教育教學任務,對於我來說面臨的困難不僅僅是時間緊,工作繁忙,而切本校的資訊裝置配備不能滿足每個教師學習。抽取零散的時間,我想我也能完成本次培訓任務,很是期待。

實現發展目標的具體途徑:

1、認真學習國培課程、並及時做好筆記和反思。

2、加強交流。資訊是需要交流的,在這樣的資訊能力平臺,希望更和我一樣的同事,交流心得,把學習到的知識轉化為能力,或者是在實踐中理解和消化新學習的內容。

2、我校特崗教師多,他們都是剛剛畢業的大學本科畢業生,他們有非常好的資訊科技基礎,我會多向他們請教。

3、充分利用和專家、學者交流的機會,多請教、勤溝通,努力完成此次培訓任務,以優異的成績載入自己的人生履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