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精選教學計劃參考文章彙總(精選12篇)

欄目: 教學工作計劃 / 釋出於: / 人氣:1.16W

精選教學計劃參考文章彙總 篇1

一、學情分析

精選教學計劃參考文章彙總(精選12篇)

從上學期考試成績分析,本班學生的基礎知識、概念、定義掌握比較好,口算、筆算驗算及脫式計算比較紮實;但一些學生粗心大意,靈活性不夠,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不強。大部分學生對數學比較感興趣,接受能力較強,學習態度較端正;但也有部分學生自覺性不夠,不能及時完成作業等,對於學習數學有一定困難。所以在新的學期裡,要在端正他們學習態度的同時,加強各種數學能力的培養,儘快提高他們的數學成績。

二、教學內容

本冊教材內容包括下面一些內容:位置與方向(一),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複式統計表,兩位數乘兩位數,面積,年、月、日,小數的初步認識,數學廣角和總複習。

三、教學目標

1、認識東、南、西、北、東北、西北、東南和西南八個方向,能夠用給定的一個方向(東、南、西或北)辨認其餘的七個方向,並能用這些詞語描述物體所在的方向;會看簡單的路線圖,能描述行走的路線。

2、會筆算一位數除多位數的除法、兩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會進行相應的乘、除法估算和驗算。

3、會口算一位數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數,整十、整百數乘整十數,兩位數乘整十、整百數(每位乘積不滿十)。

4、瞭解不同形式的複式統計表,初步學會簡單的資料分析,進一步體會統計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

5、認識面積的含義,能用自選單位估計和測量圖形的面積,體會並認識面積單位,會進行簡單的單位換算;掌握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公式,會用公式正確計算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並能估計給定的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

6、認識時間單位年、月、日,瞭解它們之間的關係;知道各月以及全年的天數;知道24時計時法,會用24時計時法表示時刻。

7、初步認識簡單的小數(小數部分不超過兩位),初步知道小數的含義,會讀、寫小數,初步認識小數的大小,會計算一位小數的加減法。

8、瞭解數學廣角,學會解決搭配問題,體會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綜合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9、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四、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位置與方向,除數是一位數除法,兩位數乘兩位數,年、月、日。

教學難點:位置的確認,計算的算理,時間的計算。

五、教學措施

1.教師要通過自身的言行以及自身的工作態度去感染和影響學生。做到恰當的組織教學,興致勃勃地出現在整個教學過程中

2.加強學習,提高教師自身的綜合素質,提高教育科研意識和實驗的緊迫感。

3.通過教學,對學生的學習態度和學習方法、同學習紀律等方面提出始終一貫,科學而嚴格的要求。

4.轉變教學方法。在數學教學中,教師必須將“重視結論”的教學轉變為“重視過程”的教學,注重再現知識產生、形成的過程,引導學生去探索、去發現。

5.在課堂上開展小組合作學習,讓學生在一起擺擺、拼拼、說說,讓學生暢所欲言,互相交流,減少學生的心理壓力,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題性,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

6.在教學中注意採用開放式教學,培養學生根據具體情境選擇適當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的意識。如通過一題多解、一題多變、一題多問、一題多編等途徑,拓寬學生的知識面,溝通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絡,培養學生的應變能

7.練習的安排,要由淺入深,體現層次性。對不同的學生,要有不同的要求和練習,對優生、學困生都要體現有所指導。

8.增強數學實踐活動,讓學生認識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的關係,使學生感到生活中時時處處有數學,用數學的實際意義來誘發和培養學生熱愛數學的情感。

9.認真及時地記錄教學後的感受和感悟,及時準確地審視自己的教學。

10.加強對家庭教育的指導。引導學生正確對待成功與失敗,勇敢戰勝學習和生活中的困難,做學習和生活的強者。

六、課時安排

一、位置與方向5課時左右

二、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13課時左右

1、口算除法3課時

2、筆算除法9課時

3、整理和複習1課時

三、統計3課時左右

四、兩位數乘兩位數8課時左右

1、口算乘法3課時

2、筆算乘法4課時

3、整理和複習1課時

五、面積8課時左右

1、面積和麵積單位2課時

2、長方形、正方形面積的計算3課時

3、面積單位間的進率3課時

六、年、月、日5課時左右

1、年、月、日的認識2課時

2、24時記時法2課時實踐活動:製作活動日曆?1課時左右

七、小數的初步認識6課時左右

1、認識小數?3課時

2、簡單的小數加、減法3課時

八、數學廣角4課時左右

實踐活動:我們的校園1課時左右

九、總複習6課時左右

精選教學計劃參考文章彙總 篇2

一、學生情況分析

今年我校三年級共有兩個班,每班30餘人,本人承擔兩個班的體育教學任務,從上任教師瞭解到,大多數學生身體健康,無運動技能障礙,學生組織紀律性較強、但情緒變化較大,上課喜歡玩,運動能力有一定發展,想象創造力豐富,學習興趣易激發。但運動系統發育不成熟,肌肉力量和協調性較差,應該努力培養學生主動進取的態度,掌握好學習方法,把握學習規律,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去探討,去理解,去發現。去創造。將學生身心作為一個整體,通過合理的運動實踐,在不斷克服困難體驗運動樂趣;提高運動技能,培養健康和愉快生活的態度,通過從事適宜的運動,瞭解自己的身體變化,增強體質,培養學生堅強的意志。

二、指導思想

認真學習“體育與健康教育”新課標,把“生活教育”的理念滲入到新課程中。堅持“健康第一、“以人為本”的指導思想,以促進學生健康成長為目標,激發學生運動興趣,培養他們終身體育的意識。在教學中,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發揮他們的創造力,以學生髮展為中心;關注個體差異與不同需求,確保每一位同學受益。

三、教學目標

1.教學佇列,隊形基本走、跑、武術基本動作為主的練習。

2.掌握基本體操(徒手操)、快速跑(站立式起跑、途中跑);耐力跑、定時跑、立定跳遠、壘球投擲、身體素質訓練(結合達標專案)、直線運球比賽等

3.在上課過程中多做一些輔助性練習,如發展耐力速度的定時跑,定距離跑;發展下肢力量,提高立定跳遠成績的跳起,原地抱膝跳,跳臺階、免子跳等

4.以速度力量練習和耐力練習的課(跳躍性、耐力性的反覆練習)來改善肌肉的協調性和力量的發揮。

5.並採用小重量和不負重量的方式,通過協性(結合遊戲)練習和提高動作速度的練習來提高速度力量。

教學重點:

1.教學佇列,隊形,走、跑、投、課堂常規。

2.掌握基本體操、武術基本動作、快速跑、耐力跑、立定跳遠、身體素質訓練、直線運球比賽等。

教學難點:

1.力量練習、耐力練習、協調性練習。

2.正確姿勢、規範動作的自我體現。

四、教材分析

國小三年級體育教材以實踐教材為主。根據學生的能力以及學校的實際條件,體育教材主要選擇田徑(跑、跳、投),體操、遊戲、籃球等基礎專案,以便使學生跑、跳、投的基本技術得到提高;並挖掘生活中的實用技能與武術基本功的練習。

1、從兒童需要出發,不受運動技術系統的制約。即以學生為主,進行遊戲和發展基本活動能力為主的鍛鍊活動。

2、教材內容兒童化,生活化,更好地貼近學生生活,學生實際,讓學生積極地參與。如模仿兔跳,蛙跳等,更多的採納遊戲教學。

3、整本教材以發展學生基本素質,即跑、跳、投、爬的能力為宗旨,通過不斷的練習來提高他們的靈敏、反應、協調能力。

4、藉助很多遊戲讓學生感受到集體和個人的區別,能與同伴建立良好的合作關係及集體榮譽感。

五、教學措施

1、正確把握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以“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進行教學。

2、備好每一堂課,營造一個寬鬆生動的課堂氣氛來;在課前“場地備課”和課後進認真反思。

3、採取多樣的教學組織形式,如分組教學(異質分組、隨機分組男女分組等),分段教學等。

4、在課間多展開授課內容、動作評比、競賽,調動大家的積極性,在競爭的氣氛中更好的掌握動作技巧,培養集體榮譽感。

5、積極培養體育骨幹,更多的注重培養學生的組織能力,突出他們的主體地位。

6、將遊戲貫穿於整個課堂中,並儘量做到與學生玩在一起,在娛樂同時學到知識,加強與集體觀念教學。

精選教學計劃參考文章彙總 篇3

(一)重視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絡。

在生活中學數學是本套教材的主要特色之一,“在學生原有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開展數學教學活動,是《數學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和要求。

1.充分利用學生的生活經驗,促進數學知識的學習。如第三單元“時間”的內容設計。教材充分利用現實生活中大家非常熟悉的、每天都用到的“電視節目預報”來認識24時計時法。通過學生熟悉的、親身經歷的“從開學到國慶節”、“從上國小到現在”等經過了多長時間的討論,使學生了解年、月、日等都是時間單位。再如,第63頁,在學生估計自己家到學校有多少米的活動中,認識並體驗千米;第74頁充分利用學生已認識商品標價的知識背景認識小數;第102頁,設計了充滿童趣的小朋友與猴子分桃子的故事,通過“一半”這個學生非常熟悉的生活經驗,引出“二分之一”等。這樣的數學學習,不應是在學習新的數學知識,而是對學生已有生活經驗的提高。教學中,要根據教材的設計意圖,充分利用本班學生的已有知識和經驗,組織數學活動。

2.通過日常生活中學生熟悉的事物,幫助學生理解數學。如,第一單元對旋轉和平移現象的瞭解,教材都選擇了學生熟悉的轉動的風車、飛機螺旋槳的轉動、推拉門窗、滑滑梯等生活素材。第10頁,在學習有餘數除法的計算時,結合把月餅裝盒的問題,使學生了解剩下的(餘數)月餅雖然不夠裝一盒,但也需要一個盒子,進而理解數學計算與現實問題的聯絡和靈活運用;第54頁,選擇“亮亮家一週丟棄塑料袋”的資料統計,學習求平均數的方法。利用每天丟棄幾個塑料袋這一學生有真實感受的事情,通過“求出的‘3個’是亮亮家實際每天丟棄的塑料袋個數嗎”的討論,幫助學生理解平均數的概念;第58頁,選擇生活中歌唱比賽評分,體育比賽中跳遠、跳高等記分的規則,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平均數的重要作用和一些規則的公平性和科學性;第108頁“問題討論”中,選擇了學生非常熟悉的、幾乎每天都接觸到的裝有飲料的杯子,通過“哪杯中的飲料多”問題的討論,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分數所表示的實際意義。教學時,要充分利用學生對這些事物的實際感受,理解數學知識和結論,而不只關注問題和結果。

3.重視與現實生活的聯絡,在生活中教學。如,第26頁,用不同的計時法寫出自己每天的作息時間,用不同的計時法記錄當地日出、日落的時間;第33頁,從今天算起,到六一兒童節還有多少天;第68頁,測量自己橡皮的厚度;第86頁,同桌合作,測量自己的課桌面等等。另外,教材在內容設計上,還特別重視已有經驗和知識的前後聯絡,使學生體驗知識的發展過程。如,第53頁,利用學生一年級做投球遊戲的資料,通過“還記得我們做過的投球遊戲嗎”的談話,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對已有經驗的回顧;第60頁的投沙包,既是對統計單元知識的運用,又是下面“測量”單元學習的開始。同時,學習小數時,又要求把自己投沙包的成績寫成用“米”作單位的數。教學時,除教材中設計的活動內容外,教師還應拓展本班學生的現實生活素材,豐富課程資源,不僅提高教材內容的開放性,增強教材的適應性和發展性,更為重要的是使學生親身體驗到身邊的數學、不斷髮展的數學。

(二)重視培養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

結合具體問題學習數*算,是本套教材的重要編寫思路。讓學生在嘗試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認識計算的重要作用,學習數*算,有利於感受數學知識的形成背景,有利於提高學生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1.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學習計算方法。教材在設計有關計算的數學活動時,都呈現了學生熟悉的、用已有經驗和知識水平能夠解決的簡單問題。首先鼓勵學生用自己的方法試算,然後再探索學習新的計算方法。如教材第二單元學習筆算三位數除以一位數時,首先呈現了學生熟悉的買課外書、月餅包裝、節日放氣球等實際問題,然後鼓勵學生用自己的方法計算並交流各自的演算法。在此基礎上,學習筆算三位數除以一位數的筆算方法。再如教材第四單元學習筆算兩位數乘兩位數時,分別創設了計算彩筆枝數、計算水流量、電影院座位等問題情境,先引導學生自己試算,然後重點學習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方法。教學時,要抓住這一編排思路,鼓勵學生運用已有的知識大膽探索計算方法,嘗試解決問題,在交流的過程中體驗演算法的多樣化。同時,要充分關注學生筆算方法的掌握情況,保證適量的計算技能的訓練。

2.在解決真實問題的過程中,培養數學應用意識。要實現“初步學會運用數學的思維方式去觀察、分析現實社會……去解決日常生活和其他學科學習中的問題,增強應用數學的意識”這個目標,讓學生在真實的問題情境中學習數學,是的方式之一。本冊教材結合有關內容,努力選擇現實生活中的一些真實資料和事情作為學習素材。如“時間”單元所選用的“電視預報表”、“列車時刻表”、“香港迴歸祖國”、“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等都是真實的事情。另外,通過“神五”發射升空和安全返回的真實時間記錄,學習計算經過的時間。再如,“測量”單元所選用的“萬里長城”、“馬拉松賽跑全程”、“我國七大河流”、各地的鐵路線路等的長度都是真實的資料。同時,讓學生在計算火車執行時間的過程中,學習路程、速度、時間等數量間的關係。教學中,要充分利用這些真實的、現實的素材,使學生真切地體驗到數學在生活中的價值,發展數學應用意識。

3.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培養綜合應用知識的能力。“形成解決問題的一些基本策略,體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發展實踐能力與創新精神”,是《標準》關於“解決問題”的目標之一。本冊教材除注意在解決簡單問題的過程中學習知識外,還特別安排了三個“解決問題”的知識模組。如,在“除法”單元,設計了為“30個人在賓館安排住宿”的問題;在“時間”單元,設計了“參觀計劃”的問題;在“乘法”單元,設計了“旅行團出行、玩、吃”等方面的問題。為學生提供小組合作,研究、討論問題,制定、交流解決問題方案的素材,使學生體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化,培養優化意識,提高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實踐能力。教學時,要給學生充分的探索解決問題的時間,並注重交流學生個性化的解決問題的策略。在自主探索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合作學習的意識;在交流中體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另外,教師應當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隨時引導學生把所學的數學知識應用到生活中去,解決身邊的數學問題,瞭解數學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提高解決現實問題的能力。

(三)重視在操作和體驗中學習數學

1.在親身做的過程中,體驗、感悟數學。如第1頁,瞭解生活中的旋轉現象,首先設計了學生做風車的活動。這個活動,不但激發了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提高了動手能力,更重要的是在做的過程中,讓學生對繞“中心一點”旋轉有了親身的體驗;第2頁,通過從書包向外拿書、在桌子上推書等活動體驗平移;第83頁,在親手比較兩個長方形面積大小的過程中,瞭解一般的比較方法;第86頁,在同桌合作,自己選定測量單位測量課桌面面積的過程中,體會建立統一面積單位的必要性;第89頁,請幾個人站在一張1平方米的正方形紙上,感受一平方米的實際大小等等。教學時,要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實際去做,關注學生做的感受。

2.在操作的過程中,學習建構數學。如,第92頁,在全班同學用12個小正方形擺長方形的操作、交流、整理、討論中,學習長方形的面積計算公式;第94頁,在學生把一個長方形紙剪去一部分變成一個正方形的操作中,探索正方形面積的計算公式;第102頁,在把一張長方形紙對摺的過程中,認識簡單分數;第111頁,在圖形演示的過程中,學習簡單分數加、減法等,教學中,要給學生親自動手操作的機會,並充分利用操作的結果開展學習、探索和討論。

(四)重視探索活動和發展數學思維

1.設計開放性的“問題討論”,發展學生的數學思維。如,第21頁,結合乘、除法計算設計學生野炊用多少個碗的問題,發展學生數學思維的靈活性和條理性;第59頁,結合平均數設計“一個身高1米40釐米不會游泳的人,在平均水深1米20釐米的游泳池中會不會有危險”的問題,培養學生思維的合理性;第87頁,結合面積的認識,設計了比較兩個劃分成不同大小方格圖的圖形的面積,培養學生思維的條理性和推理能力。教學中,要充分利用這些課程資源,給學生討論、表達自己意見的機會,促進學生數學思維的發展。

2.在“探索規律”的活動中,發展學生的數學思維。本冊教材,一方面結合學生內容,設計探索規律的活動。如,第22頁“氣球裝飾方案”的實踐活動,首先就要探索氣球的排列規律,然後才能解決方案中的其他問題;第122頁,探索正方形紙對摺次數和平均分成的份數的規律等等。另一方面,設計“探索樂園”,發展學生的數學思維。本冊教材專門安排了兩次“探索樂園”活動。第50頁,在學習了三位數乘兩位數之後,設計了探索乘法中一些特殊數的運算規律。如一個數乘2、乘5、乘11,以及99乘一位數等;第96頁,在“面積”單元,設計探索圖形排列規律的內容,發展學生簡單的演繹推理能力。要特別重視“探索規律”活動的設計和組織,重視學生歸納、簡單推理能力的培養。

(五)多種方式呈現多元內容

1.結合所學內容,介紹有關知識,擴充套件學生的知識和經驗。如,第41頁,結合兩位數乘兩位數,介紹格子乘法;第66頁,結合行程問題的學習,介紹我國鐵路提速的情況;第69頁,結合毫米的認識,介紹微米和奈米等。

2.選擇合適的素材,進行情感態度、價值觀教育。首先本冊教材注意選擇一些有教育意義的事情作為數學學習的素材。如,第14頁,某單位給“愛心國小”贈書;第16頁王老師資助貧困生;第40頁“一個沒擰緊的水龍頭”浪費水的問題;第56頁回收舊電池的統計等。其次,把一些有意義的事情作為練習題的材料。如,第45頁,教材選編了一篇介紹數學家華羅庚的文章,讓學生估計這篇文章的字數;第117頁,選擇中國的世界遺產名錄作為複習統計知識的素材。最後,結合有關內容,還在兔博士網站中介紹一些資料和資訊,開闊學生的視野。如第27頁,介紹我國航天事業發展的情況;第32頁,介紹我國的四大發明;第40頁,介紹我國水資源缺乏的情況等。這些內容,有利於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的情感和保護環境資源的意識及責任感。

(六)創造性使用教材,做教材的實踐者、開發者。

教材是實現課程目標、實施教學的重要資源,是教師開展教學活動的重要依據,也為學生的學習活動提供了基本線索。但是由於不同地區經濟、文化存在著較大差異,即使在一個地區,甚至一個學校的班與班之間也會有很大不同。因此,為了適應這些差異,設計適合學生學習的教學過程,教材首先在課時的安排上留有較大的餘地,本學期至少有機動課時17節,教師可以根據日常教學的實際需要靈活使用。另外,在使用教材時,教師要在充分理解教材、準確把握教學目標的基礎上,結合本班實際,有針對性地設計、開發必要的學習資源和數學活動,以滿足不同學生的發展需求。真正做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精選教學計劃參考文章彙總 篇4

一、教材分析:

國小三年級體育教材以實踐教材為主。根據學生的能力,體育教材主要選擇廣播操體操;跑(30-40米加速跑600-800跑走交替)。

上課過程中,若因場地,天氣條件等因素的影響,將臨時調整。第一大周以教學課堂常規、佇列隊形為主,每節課都要有佇列對形的練習。其餘如:身體素質訓練將作每次課的準備部分內容。第二大周進行廣播操《希望風帆》1---8節,每節課都爭取有一個或兩個小遊戲,及時對學生進行評價,和自我反思。

二、學情分析:

三年級的學生年齡在8-9歲之間,男女差別較大,男生活潑好動,表現欲強;女生和男生一樣活潑,喜歡競爭性的專案,但考慮到某些女生的天性,要因勢利導,加強男生的身體素質練習,培養女生積極參與體育鍛煉的習慣。應該努力培養學生主動進取的態度,掌握好學習方法,把握學習規律,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去探討,去理解,去發現。去創造。

三、教學目標:

在《課程標準》中,明確地規定了國小體育的目的:"通過體育教學,向學生進行體育衛生保健教育,增進學生健康,增進體質,促進德、智、體全面發展,為提高全民族的的素質奠定基礎。

〈一〉使學生初步認識自己的身體和掌握鍛鍊身體的簡單知識及方法,學會一些體育、衛生保健的安全常識,培養認真鍛鍊身體的態度。

〈二〉初步學習廣播操、田徑、小球類、民族傳統體育、等專案的基本技術,掌握簡單的運動技能,進一步發展身體素質,提高身體基本活動能力。

〈三〉培養學習各項基本技術的興趣和積極性,以及勇敢,頑強,勝不驕、敗不餒,自覺遵守規則,團結協作等優良品質。

四:教學方法:

在開學初我重點抓了廣播操,因此,我主要是通過以下幾點對廣播操進行教學的。第一,加強對學生的思想教育,使學生真正認識到做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培養學生重視做操、自覺做操、堅持做操、認真做操的良好習慣。第二,體育教師要正確運用示範。示範是體育教學的主要教學方法之一,通過示範能使學生建立正確的動作表象。因此,要求教師示範要清楚、準確、規範、優美。第三,講解要少而精。我在廣播操教學時的講解,主要是結合我的示範動作,讓學生加深對動作的理解。第四,口令要清楚、洪亮、準確。第五,糾正錯誤動作要及時。所以,使國小的廣播操質量,在很短的時間內有了很大的提高。在提高的基礎上,所有教師都能以身作則,跟學生一起認真的做操,給學生起到了示範作用。

一、遊戲化教學法

體育遊戲以它特有的活動形式吸引著學生,能使學生在活動中充分表現個人的品質和活動能力。運用"遊戲化"教學活動可以激發學生對體育產生濃厚興趣,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並促進學生的思維活動,促進學生智力的發展,使學生既能廣泛地獲取運動知識,又能體驗運動樂趣,提高運動技能,從而提高體育課堂教學質量。

二、情境教學法

在情境教學的具體操作中,教師必須根據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實際,通過設計相關的故事情節、場地器材和情景氛圍,用語言描述、提問、音樂、場地等各種方式進行情境的創設。一般操作的程式是:創設情境--激發運動興趣--體驗情節--產生運動樂趣。

精選教學計劃參考文章彙總 篇5

知識從跑,跳過度到投擲,中間結合體操知識,全面培養學生各方面的素質.

在這冊教材中,提高學習跳上,跳下能力,以及俯臥挺身的能力,加大學習難度,知識向多方面發展,延伸,使學生多接觸挑戰,在挑戰去克服困難,達到真正鍛鍊身體的目的.

對下肢要求更加高了,要學習單腳跳,跳上跳下,跑不等,而且在後來的學習中又轉到對上身的練習,比如俯臥挺身等,加大了學習的難度和寬度.

體操方面增加了仰臥挺起成橋,以及前滾翻到縱叉,對技能學習提出了新的要求,從這可以看出:體育漸漸地深入到我們的心上和身上,發覺體育真的可以使身心健康,提高體育綜合素質.

三年級教學的具體措施和輔助手段:

一般是把教學內容融入到遊戲中,以遊戲的方式貫穿全課程,在遊戲中結合比賽,使學生能夠學以致用。有些比較抽象的動作或者很難做到的動作,先在教室進行講解,配以掛圖或者電腦或者幻燈機的生動的演示,使學生看到正確的連續的動作。在課堂中結合舞蹈和模仿操、棍棒操等的教學,陶冶學生的情操。在課上儘量讓學生自主動手,自己想象,製造體育課上需要的工具,讓學生去收集、製作。下雨天在室內做室內遊戲和教些一般體育常識,如:預防傷病的措施。組織學生觀摩高年級學生上體育課,從中要求學生對自己教師的上課水平提出新的要求,改變形式,使學生更好的去吸收利用,更加有利於學生身心健康以及促進教師自身的水準。

三年級教材教學重難點:

教學的重點:學習仰臥推起成“橋”,投擲類的專案,球類,一定高度的跳上跳下,前滾翻到縱叉,“獨木橋”上二人換位,直跑屈腿跳高等運動專案的基本知識,基本技術,基本技能。

教學的難點:學生學習的能力是造成學習技術的難點的重要原因之一。在球類遊戲中,對球類的控制能力,以及身體的先天因素也是造成學習技能的難度的原因之一,比如:柔韌性,彈跳能力等對學習技術的影響,身體的平衡能力,上下肢對運動專案的影響都是使得學生能否學習好技巧的制約因素。

三年級教材總體目標:

1、增強體能,掌握和應用基本的體育與健康知識和運動技能:

2、培養運動的興趣和愛好,形成堅持鍛鍊的習慣:

3、提高對個人健康和群體健康的責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4、發揚體育精神,形成積極進取、樂觀開朗的生活態度。

5、學會獲取現代社會中體育與健康知識的方法。

6、通過練習,可以發展身體的柔韌性,平衡感覺和協調靈敏等素質。

7、培養學生在遊戲中鍛鍊保持平衡的能力。

8、學生能夠在音樂聲中創編簡單的舞蹈動作,並能夠模仿教師做練習;

9、學生對體育課表現出學習興趣,將樂於參加各種遊戲活動;

10、學生在身體健康方面能夠努力改正不正確的身體姿勢;

11、在心理健康方面學生能夠體驗並簡單描述進步或成功的心情;

12、在社會適應方面,學生應具有良好的合作精神,在活動中表現出對他人的尊重和關心。

三年級學生情況分析:

學生上課整隊時能夠找到位置,排隊從縱隊排成橫隊後,學生的意識還是比較好的,大部分學生知道自己應該排在哪個位置,方向感也好了,各班體育委員自己都能夠整隊,報告人數,喊口令等。

學生們都比較喜歡做遊戲,也喜歡編操,自己動手,自己創造新知識,新遊戲。喜歡獨特的遊戲,特別是大家都沒有做過的遊戲。

個別學生上課愛開小差,有時往往打攪教師上課,經過批評教導後稍微有進步。

上課學習的勁頭比較好,善於學習新知識,掌握能力也逐漸提高,對一些韻律操掌握得也很好,而且也很感興趣。

在跑,跳方面的能力也逐漸見好,就是投擲方面還有待提高和挖掘。

同學間彼此關照,共同克服困難。

精選教學計劃參考文章彙總 篇6

一、學生基本情況分析

學生經過上一學期的數學學習後,其基本知識、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經達到學習的目標,對學習數學有著一定的興趣,樂於參加學習活動中去。特別是一些動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學習內容都比較感興趣。通過這段時間的學習,我發現學生們自覺性較差,上課有小部分同學不注意聽講,口算時比較馬虎,課下不能及時完成作業,但是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很高,小部分學生成績較差,有待於在今後的教學中,統一規範課堂常規,及時補差,使整個教學能夠順利進行等。因此,在本學期的教學中還有待於進一步提高。

二、教學目標

這一冊教材的教學目標是,使學生:

1.認識計數單位“一”和“十”,初步理解個位、十位上的數表示的意義,能夠熟練地數100以內的數,會讀寫100以內的數,掌握100以內的數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掌握100以內數的順序,會比較100以內數的大小。會用100以內的數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並會進行簡單的估計和交流。

2.能夠比較熟練地計算20以內的退位減法,會計算100以內兩位數加、減一位數和整數,經歷與他人交流各自演算法的過程,會用加、減法計算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3.經歷從生活中發現並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絡,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會用上、下、前、後、左、右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能用自己的語言描述長方形、正方形邊的特徵,初步感知所學的圖形之間的關係。

5.認識人民幣單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知道愛護人民幣。

6.會讀、寫幾時幾分,知道1時=60分,知道珍惜時間。

7.會探索給定圖形或數的排列中的簡單規律,初步形成發現和欣賞數學美的意識。

8.初步體驗資料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過程,會用簡單的方法收集、整理資料,初步認識條形統計圖和統計表,能根據統計圖表中的資料提出並回答簡單的問題。

9.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10.養成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11.通過實踐活動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絡。

三、教材分析

這冊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內容:位置,20以內的退位減法,圖形的拼組,100以內數的認識,認識人民幣,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一),認識時間,找規律,統計,數學實踐活動。

這冊教材的重點教學內容是:100以內數的認識,20以內的退位減法和100以內的加減法口算。在學生掌握了20以內各數的基礎上,這冊教材把認數的範圍擴大到100,使學生初步理解數位的概念,學會100以內數的讀法和寫法,弄清100以內數的組成和大小,會用這些數來表達和交流,形成初步的數感。100以內的加、減法,分為口算和筆算兩部分。這冊教材出現的是口算部分,即兩位數加、減一位數和整十數口算。這些口算在日常生活中有廣泛的應用,又是進一步學習計算的基礎,因此,應該讓學生結合計算教學,應用所學計算知識解決問題的內容,讓學生了解所學知識的實際應用,學習解決現實生活中相關的計算問題,培養學生用數學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學生初步認識了常見幾何圖形的基礎上,本冊教材安排了關於位置與拼組圖形的教學內容,設計了豐富多樣的探索性操作活動,讓學生體驗空間方位和所學圖形之間的關係,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在量的計量方面,本冊教材除了安排人民幣單位元、角、分的認識外,還安排了學習具體時刻幾時幾分的讀、寫方法。

“找規律”和“統計”是兩部分新的教學內容。“找規律”引導學生探索一些圖形或數字的簡單排列規律,初步培養學生探索數學問題的興趣和發現、欣賞數學美的意識。統計是正式教學統計初步知識的開始,讓學生學習收集和整理資料的簡單方法,認識最簡單的統計圖表,經歷用統計方法解決問題的過程。

教材根據學生所學習的數學知識和生活經驗,安排了兩個數學實踐活動,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探究活動或有現實背景的活動,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體會探索的樂趣和數學的實際應用,感受用數學的愉悅,培養學生的數學意識和實踐能力。

四、教學措施

1、在教學中不僅要考慮數學自身的特點,而且也要遵循學生學習數學的心理規律,關注每一個學生在情感態度、思維能力等方面的進步和發展。

2、重視基本口算和筆算的訓練,培養和逐步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3、 重視分析應用題的數量關係,培養學生解答應用題的能力。

4、結合教學內容,重視培養學生的數學能力。

5、注意教學的開放性,重視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6、結合教學內容,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

五、教學進度表

(一)、位置(6課時)第一週

(二)、20以內的退位減法(18課時)第二週至第四周

例1 …………………………………………………4課時左右

例2……………………………………………………7課時左右

例3……………………………………………………4課時左右

整理和複習………………………………………3課時左右

(三)、圖形的拼組(4課時)第五週

(四)、100以內數的認識(15課時)第五週至第七週

數數 數的組成…………………………………………4課時左右

讀數 寫數………………………………………………4課時左右

數的順序 比較大………………………………………5課時左右

整十數加一位數和相應的減法…………………………1課時左右

擺一擺,想一想…………………………1課時

(五)、人民幣的認識(5課時)第八週

認識人民幣……………………………………………2課時

簡單的計算………………………………………………3課時

(六)、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一)(30課時)

1.整十數加、減整十數 …………………………6課時左右

2.兩位數加一位數和整十數 ……………………8課時左右

3.兩位數減一位數和整十數 ……………………12課時左右

整理和複習…………………………………………4課時左右

(七)、認識時間(6課時)第十四周

小小店…………………………………………………1課時

(八)、找規律(6課時)第十五週

(九)、統計(6課時)第十六週

(十)、總複習(10課時)第十六週至第十九周

精選教學計劃參考文章彙總 篇7

一、學情分析

我所任教的班級是一年級(3、4)班,雖然大部分學生入學前,接受過學前教育,但學生的基礎參差不齊。幼兒園的學習習慣、行為習慣養成不是很好。剛跨入國小,對學校的一切都感到陌生和不適應,但他們天真、活潑,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慾,可塑性強。所以這一學期以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學習興趣為工作重心。

二、教學內容

這一冊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內容:準備課,位置,1—5的認識和加減法,認識圖形(一),6—10的認識和加減法,11—20各數的認識,數學樂園,認識鐘錶,20以內的進位加法,總複習。

三、教材分析

1、每一單元后面都跟有綜合練習,形式靈活多樣,能很好的起到鞏固知識的作用。

2、數學樂園很好的體現主體性原則,能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培養學生對數學的興趣。

3、重視學生的經驗和體驗,根據學生的已有經驗和知識設計活動內容和學習素材

4、認數與計算相結合、穿插教學,使學生逐步形成數概念,達到計算熟練

5、重視學生對數概念的理解,讓學生體會數可以用來表示和交流,初步建立數感

6、計算教學體現演算法多樣化,允許學生採用自己認為合適的方法進行計算

7、直觀認識立體和平面圖形,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8、安排“用數學”的內容,培養學生初步的應用意識和用數學解決問題

9、體現教學方法的開放性、創造性,為教師組織教學提供豐富的資源

四、教學目標

(一)知識和技能方面

1、使學生正確地數出不同物體的個數。逐步抽象出數,能區分“幾個”和“第幾個”熟練地掌握10以內的組成,會正確,工整地書寫數字。

2、使學生認識計數單位“一”和“十”,初步理解個位和十位上的數所表示的意義,能熟練地數出20以內的數,正確地讀、寫20以內的數,掌握20以內的數是由一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掌握20以內的數的順序,會比較20以內數的大小。

3、使學生初步認識=、>、<三種符號,會使用這些符號表示數的大小。

4、使學生初步知道加和減法的含義,直觀地瞭解加法交換律和加法與減法的關係,能熟練地口算10以內的加減法和20以內的進位加法。能比較熟練地計算20以內的連加、連減和加減混合運算式題。

5、使學生會根據加、減法的含義解答比較容易的加減法一步計算的圖文應用題。知道題目中的條件和問題。知道題目中的條件和問題,會列出算式,註明得數的單位名稱,口述答案,能看實物或直觀圖口述題意,簡單的講述和與求剩餘的數量關係。

6、使學生直觀地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對這些圖形有初步的瞭解。

7、結合主題圖和插圖及有關資料,對學生進行愛祖國、愛科學的教育,培養學生認真做題,正確計算,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學會有條理,有根據地思考問題。

(二)能力方面

1、能運用生活經驗,對有關數學資訊作出解釋,並初步學會用具體的資料描繪現實世界中的簡單現象。

2、能對簡單物體和圖形的形狀、大小、位置關係、運動的探索過程中,發展空間觀念。

3、在教師的幫助下,初步學會選擇有用的資訊進行簡單的歸納和類比。

4、初步學會表達解決問題的大致過程和結果。

(三)情感與態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勵和幫助下,對身邊與數學有關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積極參與生動、直觀的教學活動。

2、在他人的鼓勵和幫助下,能克服在數學活動中遇到的某些困難,獲得成功的體驗,有學好數學的信心。

3、經歷觀察、操作、歸納等學習數學的過程,感受數學思考過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導下,能夠發現數學活動中的錯誤,並及時改正。 5 、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6 、使學生從小養成認真學習、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五、教學重點、難點

10以內的加法和20以內的進位加法,這兩部分內容和20以內的退位減法 是學生學習認識數的計算的開始。在日常生活中有廣泛的應用,同時它們又是多位數計算的基礎。因此,一位數的加法和相應的減法是國小數學中最基礎的內容,是學生終身學習與發展必備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必須讓學生切實掌握。

六、教學措施

1、努力體現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

2、儘量注意創設的情境為探索數學問題提供豐富的素材或資訊。幫助學生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3、注重強調學生認真做作業、規範書寫的好習慣。

4、採用多樣化得教學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5、與家長取得聯絡,瞭解學生校內外學習情況。

6、在課堂教學中,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培優輔差,做到因材施教。

七、教學進度安排:

1、準備課------------------------------------ 4課時

2、位置 ------------------------------------ 6課時 3、1--5的認識和加減法 ---------------------- 10課時

4、認識圖形(一)---------------------------- 3課時 5、6--10的認識和加減法 ---------------

------ 15課時 6、1--20各數的認識 ------------------------ 10課時

7、認識鐘錶 ------------------------------- 38、20以內的進位加法 ------------------------- 20

9、總複習 --------------------------------- 10

精選教學計劃參考文章彙總 篇8

一、學生情況分析

一年級XX人。雖然大部分入學前,接受過學前教育,但學生的基礎參差不齊,特別有少數幾個學生的數學成績較差。而且學生在幼兒園的學習習慣、行為習慣養成不好。剛跨入國小,對學校的一切都感到陌生和不適應,但他們天真、活潑,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慾,可塑性強。所以這一學期以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學習習慣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工作重心。 二、教學內容:

這一冊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內容:準備課 ,位置,1—10的認識和加減法 認識圖形 , 11—20的認識 ,認識鐘錶 ,20以內的進位加法,數學樂園 ,我們的校園 ,總複習。 1、熟練的數出數量在20以內的物體的個數,會區分幾個和第幾個,掌握數的順序和大小,掌握10以內各數的組成,會讀、寫1~20各數。

2、初步知道加、減法的含義和加、減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稱,初步知道加法和減法的關係,比較熟練的計算一位數的加法和10以內的減法。

3、初步學會根據加、減法的含義和演算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4、認識符號“=”、“”,會使用這些符號表示數的大小。

5、直觀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 6、初步認識鐘錶,會人士證實和半時。

7、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8、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9、通過實踐活動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絡。 三、 教材分析

1每一單元后面都跟有綜合練習,形式靈活多樣,能很好的起到鞏固知識的作用。 2、數學樂園很好的體現主體性原則,能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培養學生對數學的興趣

3、重視學生的經驗和體驗,根據學生的已有經驗和知識設計活動內容和學習素材 4、認數與計算相結合、穿插教學,使學生逐步形成數概念,達到計算熟練 5、重視學生對數概念的理解,讓學生體會數可以用來表示和交流,初步建立數感 6、計算教學體現演算法多樣化,允許學生採用自己認為合適的方法進行計算

7、直觀認識立體和平面圖形,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8、安排“用數學”的內容,培養學生初步的應用意識和用數學解決問題的能力 9、體現教學方法的開放性、創造性,為教師組織教學提供豐富的資源 四、本學期教學的指導思想

1、根據兒童發展的生理和心理特徵培養學生自主探索的能力。重視以學生的已有經驗知識和生活經驗為基礎,提供學生熟悉體情景,幫助學生理解數學知識。

2、增加聯絡實際的內容,為學生了解現實生活中的數學,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絡。

3、注意選取富有兒童情趣的學習素材和活動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獲得愉悅的數學學習體驗。

4、重視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在合作交流與自主探索的氣氛中學習。

5、把握教學要求,促進學生髮展適當改進評價學生的方法,比如建立學生課堂發言的“奇思妙語錄”等。

五、本學期教學的主要目的要求 (一)、知識和技能方面

1、使學生正確地數出不同物體的個數。逐步抽象出數,能區分“幾個”和“第幾個”熟練地掌握10以內的組成,會正確,工整地書寫數字。

2、使學生認識計數單位“一”和“十”,初步理解個位和十位上的數所表示的意義,能熟練地數出20以內的數,正確地讀、寫20以內的數,掌握20以內的數是由一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掌握20以內的數的順序,會比較20以內數的大小。

3、 使學生初步認識=、>、

4、使學生初步知道加和減法的含義,直觀地瞭解加法交換律和加法與減法的關係,能熟練地口算10以內的加減法和20以內的進位加法。能比較熟練地計算20以內的連加、連減和加減混合運算式題。

5、使學生會根據加、減法的含義解答比較容易的加減法一步計算的圖文應用題。知道題目中的條件和問題。知道題目中的條件和問題,會列出算式,註明得數的單位名稱,口述答案,能看實物或直觀圖口述題意,簡單的講述和與求剩餘的數量關係。

6、使學生直觀地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對這些圖形有初步的瞭解。

7、結合主題圖和插圖及有關資料,對學生進行愛祖國、愛科學的教育,培養學生認真做題,

正確計算,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學會有條理,有根據地思考問題。 (二)、數學思考方面

1、能運用生活經驗,對有關數學資訊作出解釋,並初步學會用具體的資料描繪現實世界中的簡單現象。

2、能對簡單物體和圖形的形狀、大小、位置關係、運動的探索過程中,發展空間觀念。 3、在教師的幫助下,初步學會選擇有用的資訊進行簡單的歸納和類比。 (三)、解決問題方面

1、 經歷從生活中發現並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 的密切聯絡,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 瞭解同一問題可以有不同的解決辦法。 3、 有與同學合作解決問題的經驗。

4、 初步學會表達解決問題的大致過程和結果。 (四) 、情感與態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勵和幫助下,對身邊與數學有關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積極參與生動、直觀的教學活動。

2、在他人的鼓勵和幫助下,能克服在數學活動中遇到的某些困難,獲得成功的體驗,有學好數學的信心。

3、經歷觀察、操作、歸納等學習數學的過程,感受數學思考過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導下,能夠發現數學活動中的錯誤,並及時改正。 5 、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6 、使學生從小養成認真學習、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六、本學期提高教學質量的具體措施

1、努力體現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

2、儘量注意創設的情境為探索數學問題提供豐富的素材或資訊。幫助學生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3、時常注意強調學生認真做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的習慣。 4、課堂教學與家庭教學實踐相結合。 七、 教學進度安排:

精選教學計劃參考文章彙總 篇9

一、學生情況分析

一年級3個班共有215人,每班有65多人。雖然大部分入學前,接受過學教育,但學生的基礎參差不齊,特別有少數幾個學生的數學成績較差。而且學生在幼兒園的學習習慣、行為習慣養成不好。剛跨入國小,對學校的一切都感到陌生和不適應,但他們天真、活潑,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慾,可塑性強。所以這一學期以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學習習慣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工作重心。

二、教學內容:

這一冊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內容:數一數 ,比一比 ,1—10的認識和加減法 認識物體和圖形 ,分類 ,11—20的認識 ,認識鐘錶 ,20以內的進位加法,數學樂園 ,我們的校園 ,總複習和二個數學活動(數學樂園和我們的校園)。

1、熟練的數出數量在20以內的物體的個數,會區分幾個和第幾個,掌握數的順序和大小,掌握10以內各數的組成,會讀、寫1~20各數。

2、初步知道加、減法的含義和加、減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稱,初步知道加法和減法的關係,比較熟練的計算一位數的加法和10以內的減法。

3、初步學會根據加、減法的含義和演算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4、認識符號“=”、,會使用這些符號表示數的大小。

5、直觀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

6、初步瞭解分類的方法,會進行簡單的分類。

7、初步認識鐘錶,會人士證實和半時。

8、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9、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10、通過實踐活動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絡。

三、 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的教學重點:是10以內的加減法和20以內的進位加法。

教學難點:是用正確的數學語言表述比較的結果,熟練地口算10以內的加減法,會口述計算20以內的進位加法的思維過程。10以內的加減法和20以內的進位加法這兩部分知識與20以內的退位減法是學生學習認數和計算的開始,在日常生活中有廣泛的應用,同時它們又是多位數計算的基礎。因此,一位數的加法和相應的減法是國小數學中最基礎的內容。是學生終身學習與發展必備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必須讓學生切實掌握。

除了認數和計算外,教材安排了常見幾何圖形的直觀認識,比較多少、長短和高矮,簡單的分類,以及初步認識鐘面等。雖然每一單元內容都不多,但都很重要,有利於學生了解數學的實際應用,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1,每一單元后面都跟有綜合練習,形式靈活多樣,能很好的起到鞏固知識的作用。

2、數學樂園很好的體現主體性原則,能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的積極 性,培養學生對數學的興趣

3、重視學生的經驗和體驗,根據學生的已有經驗和知識設計活動內容和學習素材

4、認數與計算相結合、穿插教學,使學生逐步形成數概念,達到計算熟練

5、重視學生對數概念的理解,讓學生體會數可以用來表示和交流,初步建立數感

6、計算教學體現演算法多樣化,允許學生採用自己認為合適的方法進行計算

7、直觀認識立體和平面圖形,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8、安排“用數學”的內容,培養學生初步的應用意識和用數學解決問題的能力

9、體現教學方法的開放性、創造性,為教師組織教學提供豐富的資源

四、本學期教學的指導思想

本學期教學的指導思想高舉偉大旗幟,以同志“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和同志的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面推進素質教育。認真學習《數學課程標準》。

1、根據兒童發展的生理和心理特徵培養學生自主探索的能力。重視以學生的已有經驗知識和生活經驗為基礎,提供學生熟悉體情景,幫助學生理解數學知識。

2、增加聯絡實際的內容,為學生了解現實生活中的數學,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絡。

3、注意選取富有兒童情趣的學習素材和活動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獲得愉悅的數學學習體驗。

4、重視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在合作交流與自主探索的氣氛中學習。

5、把握教學要求,促進學生髮展適當改進評價學生的方法,比如建立學生課堂發言的“奇思妙語錄”等。

五、教學目標

(一)、知識和技能方面

1、使學生正確地數出不同物體的個數。逐步抽象出數,能區分“幾個”和“第幾個”熟練地掌握10以內的組成,會正確,工整地書寫數字。

2、使學生認識計數單位“一”和“十”,初步理解個位和十位上的數所表示的意義,能熟練地數出20以內的數,正確地讀、寫20以內的數,掌握20以內的數是由一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掌握20以內的數的順序,會比較20以內數的大小。

3、 使學生初步認識=、>、

精選教學計劃參考文章彙總 篇10

所教年級基本情況,本年級共有學生28名,在經過了一個學期的數學學習後,學生在基本知識、基本技能方面掌握較紮實,對學習數學有著濃厚的興趣,樂於參與學習活動中。特別是對一些動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學習內容興趣較大。但是在遇到思考深度較難的問題時,仍有畏難情緒。雖然在上學期期末測試中學生的成績都還不錯,但是成績並不能代表他們學習數學的所有情況。只有課堂和數學學習的活動中,才能充分地體現一個孩子學習的真實狀況。因此對這些學生,我們應更多地關注的是保持學生已有的學習興趣,並逐步加以引導,培養學生數學思維品質,使學生在數學活動中體驗成功的樂趣。

一 、指導思想

繼續深化“高效課堂教學,促進教師專業化成長”課題研究,提倡高效課堂教學,學習教育教學理論和數學課程標準的精神,加強數學課堂教學的研究,培養師生主動探究的精神。以課堂教學為中心,提高教師教學質量。通過學生數學學習活動,培養學生對數學的興趣,以及樹立數學到處可見的觀念。

二、教材簡析

本冊教材包括以下內容:20以內的數和最基礎的加、減法口算,幾何形體、簡單的統計、認鐘錶等教學內容。

本冊教科書以基本的數學思想方法為主線安排教學內容。在認識10以內的數之前,先安排數一數、比一比、分一分、認位置等內容的教學;在10以內加、減法之前,先安排分與合的教學。通過數一數,讓學生初步感受到數能表示物體的個數;通過比長短、比高矮,比大小、比輕重,讓學生初步學習簡單的比較;通過分一分,讓學生接觸簡單的分類,並初步感受到同一類物體有相同的特性;通過認位置,讓學生認識簡單的方位,初步感受到物體的位置是相對的;通過分與合的教學,為建立加、減法概念和正確進行加減法口算作準備。這裡所體現的比較思想、分類思想、分合思想,都是後面學習數與運算、空間與圖形、統計等知識的重要思想方法。教科書設定小單元,把各領域的內容交叉安排。這符合一年級兒童年齡、心理的特點,有利於各知識的相互作用,便於建構合理的認識結構。

三、班級情況簡析

一年級學生由於剛進校因此活潑好動,大多數人思維活躍,學習數學的興趣較濃,有良好的學習習慣。也有少數同學能力差,注意力易分散,但是他們有強烈的求知慾,所以教師要有層次、有耐心的進行輔導,要使每個學生順利地完成本學期的學習任務。

四、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方面:

經歷從實際情境中抽象出數的過程,認識20以內的數,並學會讀寫;初步理解20以內數的組成,認識符號<、=、>的含義,會用符號或語言描述20以內加減法的估算。 結合具體的情境,初步瞭解加法和減法的含義;經歷探索一位數加法和相應減法的口算方法的過程,能熟練地口算一位數加一位數和相應的減法;初步學會20以內加減法的估算。認識鐘面及鐘面上的整時和大約幾時。結合具體的情境認識上、下、前、後、左、右,初步具有方位觀念。通過具體物體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認識這些形體相應的圖形,通過實踐活動體會這些形體的一些特徵,能正確識別這些形體。感受並會比較一些物體的長短、大小和輕重。認識象形統計圖和簡易統計表,通過實踐初步學會簡單的分類,經歷和體驗資料的收集和統計的過程,並完成相應的圖表。根據統計的資料回答簡單的問題,能和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

2、數學思想方面:

初步學會從數學思維的角度觀察事物的方法,如數出物體的個數,比較事物的多少,比較簡單的長短、大小、輕重等。在數的概念形成過程中發展思維能力,如在認識20以內數時通過比較、排列發現這些數之間的聯絡,在學習“分與合”時發展學生的有序思考和分析、推理能力,在“認鐘錶”時進行比較、綜合和判斷等。

精選教學計劃參考文章彙總 篇11

一、指導思想

以xx大精神為指導,以《全日制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實驗稿)》為依據,深化教學改革,以促使學生全面、持續、和諧的發展為出發點,課堂中以"學生的發展為本,活動為主線,創新為主旨",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為重點,充分體現"新課程、新標準、新教法",積極推進素質教育,努力提高全體學生的數學素質。

二、工作目標:

1、進一步學習和貫徹“新課程標準”,深入教改實驗,確立“以人為本”“以學生髮展為本”的現代教育理念,規範教學常規管理,切實提高教學質量。

2、進一步加強校本培訓,以校本教研促教師隊伍建設,認真學習領會新標準,積極開展新教材及國標本實驗教材研究工作,提高教師的業務素質和教研能力。

3、在學生中開展形式多樣的學習競賽活動,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增強數學在生活中的體驗,促進學生個性和諧發展。

三、工作重點:

1、強化教學常規管理,認真貫徹並落實教學"六認真"。深入教改實驗,確立“以人為本”“以學生的發展為本”的現代教育理念,規範教育常規,切實提高教學質量。

2、組織學習"新標準",發揮備課組的群體教研作用,以備課組或年級段開展教研活動,上好教研課。開展以"新課程、新標準、新教法"為課程的教學研究。準確把握國小數學課程的性質、地位、基本理念及目標任務。

3、強化課堂教學,年級組統一教學進度,組織好各項質量檢測和競賽活動爭取再上新臺階。

四、工作措施:

(一)落實新課程標準,改革課堂教學,促進師生髮展。

1、認真學習新標準,嚴格執行新標準的指導思想。

2、開展課堂教學的研究,轉換教師角色,樹立以學生為本的思想,尊重學生,建立平等民主的師生關係,營造積極、健康、和諧、寬鬆的教學氛圍,倡導學生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擴大學生資訊交流面,在課堂教學中學生資訊交流面要達100%,培養學生具有學習數學的興趣,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增強學生的創新意識。針對一年級新生的特徵,加強入學常規教育,規範行為,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3、要讓學生"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獲得必需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教師必須加強對國小數學新教材的深入研究,領會教材的編寫意圖和特點,對照新課程標準要求,認真分析數學內容、目標、重難點,提出具體可行的教學方法。

(二)強化常規管理,優化集體備課,提高教學質量。

為落實"教學六認真"工作,提高教學質量,學校提出了教學常規工作"十字"方針,即:備課要"深"、上課要"實"、作業要"精"、教法要"活"、手段要"新"、活動要"勤",考核要"嚴"、輔導要"細"、負擔要"輕"、質量要"高"。

(三)、教師間相互學藝研討。本學期,老師要上一節優質公開教學,加強教學交流,組織教師參加各級教學競賽及論文交流活動。每人上交一篇論文。

精選教學計劃參考文章彙總 篇12

一、學生情況分析

一年級3個班共有215人,每班有65多人。雖然大部分入學前,接受過學教育,但學生的基礎參差不齊,特別有少數幾個學生的數學成績較差。而且學生在幼兒園的學習習慣、行為習慣養成不好。剛跨入國小,對學校的一切都感到陌生和不適應,但他們天真、活潑,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慾,可塑性強。所以這一學期以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學習習慣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工作重心。

二、教學內容:

這一冊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內容:數一數 ,比一比 ,1—10的認識和加減法 認識物體和圖形 ,分類 ,11—20的認識 ,認識鐘錶 ,20以內的進位加法,數學樂園 ,我們的校園 ,總複習和二個數學活動(數學樂園和我們的校園)。

1、熟練的數出數量在20以內的物體的個數,會區分幾個和第幾個,掌握數的順序和大小,掌握10以內各數的組成,會讀、寫1~20各數。

2、初步知道加、減法的含義和加、減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稱,初步知道加法和減法的關係,比較熟練的計算一位數的加法和10以內的減法。

3、初步學會根據加、減法的含義和演算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4、認識符號“=”、“”,會使用這些符號表示數的大小。

5、直觀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

6、初步瞭解分類的方法,會進行簡單的分類。

7、初步認識鐘錶,會人士證實和半時。

8、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9、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10、通過實踐活動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絡。

三、 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的教學重點:是10以內的加減法和20以內的進位加法。

教學難點:是用正確的數學語言表述比較的結果,熟練地口算10以內的加減法,會口述計算20以內的進位加法的思維過程。10以內的加減法和20以內的進位加法這兩部分知識與20以內的退位減法是學生學習認數和計算的開始,在日常生活中有廣泛的應用,同時它們又是多位數計算的基礎。因此,一位數的加法和相應的減法是國小數學中最基礎的內容。是學生終身學習與發展必備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必須讓學生切實掌握。

除了認數和計算外,教材安排了常見幾何圖形的直觀認識,比較多少、長短和高矮,簡單的分類,以及初步認識鐘面等。雖然每一單元內容都不多,但都很重要,有利於學生了解數學的實際應用,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1,每一單元后面都跟有綜合練習,形式靈活多樣,能很好的起到鞏固知識的作用。

2、數學樂園很好的體現主體性原則,能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的積極 性,培養學生對數學的興趣

3、重視學生的經驗和體驗,根據學生的已有經驗和知識設計活動內容和學習素材

4、認數與計算相結合、穿插教學,使學生逐步形成數概念,達到計算熟練

5、重視學生對數概念的理解,讓學生體會數可以用來表示和交流,初步建立數感

6、計算教學體現演算法多樣化,允許學生採用自己認為合適的方法進行計算

7、直觀認識立體和平面圖形,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8、安排“用數學”的內容,培養學生初步的應用意識和用數學解決問題的能力

9、體現教學方法的開放性、創造性,為教師組織教學提供豐富的資源

四、本學期教學的指導思想

本學期教學的指導思想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以鄧小平同志“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和“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面推進素質教育。認真學習《數學課程標準》。

1、根據兒童發展的生理和心理特徵培養學生自主探索的能力。重視以學生的已有經驗知識和生活經驗為基礎,提供學生熟悉體情景,幫助學生理解數學知識。

2、增加聯絡實際的內容,為學生了解現實生活中的數學,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絡。

3、注意選取富有兒童情趣的學習素材和活動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獲得愉悅的數學學習體驗。

4、重視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在合作交流與自主探索的氣氛中學習。

5、把握教學要求,促進學生髮展適當改進評價學生的方法,比如建立學生課堂發言的“奇思妙語錄”等。

五、教學目標

(一)、知識和技能方面

1、使學生正確地數出不同物體的個數。逐步抽象出數,能區分“幾個”和“第幾個”熟練地掌握10以內的組成,會正確,工整地書寫數字。

2、使學生認識計數單位“一”和“十”,初步理解個位和十位上的數所表示的意義,能熟練地數出20以內的數,正確地讀、寫20以內的數,掌握20以內的數是由一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掌握20以內的數的順序,會比較20以內數的大小。

3、 使學生初步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