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九年級語文下冊《天下第一樓》精品教案(精選24篇)

欄目: 教學工作計劃 / 釋出於: / 人氣:9.47K

九年級語文下冊《天下第一樓》精品教案 篇1

【教學目標】1.梳理主要情節,把握戲劇衝突。

九年級語文下冊《天下第一樓》精品教案(精選24篇)

2.分析人物形象,理解人物內心。

3.品味語言,揣摩具有深刻意義的臺詞,有感情地朗讀臺詞。

4.瞭解故事背景,深入理解主題。

【教學重點】梳理主要情節,把握戲劇衝突。分析人物形象,理解人物內心。

【教學難點】把握戲劇衝突。

【教學時數】一課時

【課前預習】1.認讀“讀讀寫寫”中的詞語;2.結合課後習題一,寫節選部分故事情節。

一、匯入新課

俗話說:“家和萬事興”,一個家庭,只有團結和睦,心往一處想,使往一處使,才能家庭興旺發達。家庭如此,一個集體更是如此。當一個集體有所成就時,要是處處有人拉後腿,便預示著這個集體將走向衰敗的道路。今天,我們將走進“福聚德”更加深刻地感受該道理,請同學們翻開課文《天下第一樓》第三幕。

二、教學新課

(一)瞭解背景資料。

背景資料:具體參見《基礎訓練冊》“常識介紹”,略。

在“背景資料”裡特別注意“福聚德”由衰而盛的原因:盧孟實的精明能幹和眾人的團結聚力。

(二)給文中人物分類,梳理主要情節,把握戲劇衝突。

1.課文節選部分寫了許多人物,有的人物對“福聚德”昌盛做出了貢獻,有的人物行為導致“福聚德”走向衰落。下面文中人物,哪些是福聚德的功臣?哪些是福聚德的剋星?

王子西、福順、常貴、唐茂昌、玉雛兒、克五、羅大頭、成順、盧孟實、修鼎新、小夥計、唐茂盛

⑴福聚德的功臣 --盧孟實 王子西 玉雛兒 常 貴 羅大頭--團結、勤勞、能幹。

⑵福聚德的剋星 --威脅敲詐、不守規矩、索錢要人--唐茂昌  克五 羅大頭 唐茂盛 (看落子的)小夥計

2.教師指導學生完成課後習題一,把握戲劇衝突。

明確:從全文來看,唐茂昌與唐茂盛是隻知出不知入的二世祖,成心要錢揮霍,且二少爺直接挖走店裡的得力助手,這比坐吃山空的後果更加嚴重;羅大頭是烤鴨一把手,克五又知道他藏著煙土,這無疑是羅大頭將要出事的訊號。且羅大頭自恃烤鴨技藝離去,這對於“福聚德”無疑是有打擊力的;此外,連小夥計都不成器。種.種跡象,幾乎都指向“福聚德”即將衰落。再加上克五這些人的欺壓、敲詐,“福聚德”必然走向衰落。

修鼎新的一句話“一個人幹,八個人拆”既是對情節最好的概括,也點明瞭“福聚德”即將衰落的原因。可以說本文戲劇衝突是圍繞“福聚德”的即將衰落展開的。

(三)分析人物形象

1.結合“習題四”對羅大頭形象的分析,讀“羅大頭撂挑子要挾盧孟實”的片斷

總結:恃才自傲,迂腐固執,心胸狹窄,容不得人,脾氣火爆,同時又一身正氣,真率,不屑與小人為伍。

2.結合故事情節,分析盧孟實形象。

總結:務實勤勞、精明能幹、自尊自強、關心夥計、拒絕陳腐不變通、剛直卻又不得不學著屈服於社會環境。

(四)理解含義深刻語句

1.本文語言十分具有方言特色,甚至有些方言運用比較低俗。

明確:如王子西說:“要不孟實這麼咬牙跺腳地幹,心裡窩著口氣”,一個“窩”字將方言特徵凸顯無疑;又如盧孟實罵小夥計時說“瞎話!”“下作的東西”,這裡不僅方言味十足,且顯得比較低俗。但是,呈現出這樣的語言特徵是比較必要的。首先,作者選取的是北京的“福聚德”,倘若不用方言,便失了京味。其次,話劇所表現的是真實,“福聚德”絕不是一個雅文化的聚集地,文中的語言正是當地真實的語言,還原場景語言最真實的特徵,而也正是以方言表現其真實性,才將話劇中的諸多人物形象刻畫得栩栩如生。

2.文中用語簡單明瞭,符合真實生活,但也有不少語言含義深刻,請你找出幾句,並做簡要分析。

(1)克五:煙太多我就聞不出來了。(嬉笑)得了,給倆鴨脖子還不行?!

分析:“煙太多我就聞不出來了”,煙多為什麼會聞不出來呢?這明顯是個反諷的句子。作者看似在這裡只是說克五一人,事實上是諷刺了一大批欺軟怕硬的人,他們佔著自己有一丁點地位就欺壓樸實善良的民眾,而面對惡勢力,卻又諂媚地陪著笑臉。

(2)披紅掛綠,騎馬坐轎子,怎麼紅火怎麼辦。讓那些不開眼的看看,福聚德的夥計也是體面的。

分析:盧孟實罵小夥計,是想夥計們能爭口氣,即使社會地位低下也要維護自己的尊嚴。而讓成順將喜事辦得有面子,也是為了維護尊嚴,體現出了勞動人民的傲骨。

三、課堂小結

矛盾衝突明顯 情節曲折

人物形象鮮明 臺詞生動

語言富有地方色彩

四、作業

《基礎訓練冊》習題五

九年級語文下冊《天下第一樓》精品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瞭解故事背景,深入理解主題。

2.分析人物形象,理解人物內心世界。

過程與方法

1.梳理主要情節,把握文字戲劇衝突。

2.品味語言,揣摩具有深刻意義的臺詞,並代入情景,有感情地朗讀臺詞。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培養學生崇尚真善美、鞭撻假惡醜的品質。

重點難點

重點

學習通過矛盾衝突刻畫人物、推動情節發展的寫作方法。

難點

朗讀臺詞,體會人物的內心感受。

教學方法

1.情景匯入法:運用多媒體創設情景,介紹作者、寫作背景及《天下第一樓》的劇情。

2.圈點勾畫法:讓學生通過圈點勾畫文中的關鍵語句,賞析文中人物個性化的語言,理解文中人物的性格特點。

課前準備

教師:組織學生觀看《天下第一樓》,注意與課文有關的情節內容。

學生:預習課文,蒐集有關話劇的相關知識。

作者簡介

何冀平,中國劇作家,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第十屆全委會委員。1988年,何冀平創作的《天下第一樓》演出後轟動京城,演出場次

文字連結

名噪京師的烤鴨老字號“福聚德”創業於清同治年間。傳至民國初年,老掌櫃唐德源因年邁多病而退居內室,店業全仗二掌櫃王子西協助兩位少掌櫃慘淡經營。怎奈兩位少爺與鴨子無緣,大少爺迷戲玩票,二少爺崇尚武林,鬧得店鋪入不敷出,王子西幾次向老掌櫃推薦他的換帖兄弟盧孟實來操持店業。

生性聰慧的盧孟實立誓要幹出一番事業,以洩人間不平。面對勢如壘卵的“福聚德”,他絞盡了腦汁,結果在不長的時間裡竟使這三間老屋翻蓋起了二層樓。盧孟實之所以能使“福聚德”東山再起,除了靠他本人的精明幹練,還得助於與他相好的青樓妓女玉雛姑娘,更靠技藝超群的廚師羅大頭和善於迎來送往的堂頭常貴。

歲月如歌,十年彈指一揮間。後來,“福聚德”內憂外困,最終走向沒落。

四、整體感知

1.分角色朗讀,把握戲劇的矛盾衝突。

2.速覽課文,找出文中主要寫了哪些人物,情節圍繞什麼矛盾衝突展開的?

盧孟實,王子西,羅大頭,常貴,唐茂昌,唐茂盛;主要圍繞“福聚德店堂”的即將衰落展開情節的。

五、課文精讀

1.瀏覽全文,梳理出主要情節,並用自己的話概括。

(1)唐茂昌強行要錢,王子西勉強應對。

(2)克五以羅大頭藏煙土為要挾騙吃喝,遭盧孟實趕出。

(3)盧孟實處罰不成器小夥計,厚賞成順。

(4)羅大頭自恃烤鴨技藝自大,侮辱盧孟實並撂挑子離開。

(5)唐茂盛藉機要錢,挖走堂頭常貴。

2.文中哪句話最能概括情節?結合課文內容,說說你對“福聚德”的衰落原因的認識。

修鼎新的一句話“一個人幹,八個人拆”是對情節的概括。

3.分析“福聚德”走向衰落的原因。

從全文來看,唐茂昌與唐茂盛是隻知出不知入的二世祖,成心要錢揮霍,且二少爺直接挖走店裡的得力助手,這比坐吃山空的後果更加嚴重;羅大頭是烤鴨一把手,克五又知道他藏著煙土,這無疑是羅大頭將要出事的訊號。且羅大頭自恃烤鴨技藝離去,這對於“福聚德”無疑是有打擊力的;此外,連小夥計都不成器:種.種跡象,幾乎都指向“福聚德”即將衰落。

究其根本原因,可以說,這是勤勞務實的人與東家少爺、克五這樣混吃混喝的人的矛盾,是平民與欺壓平民的官僚之間的矛盾。這矛盾,才是“福聚德”真正衰落的原因。

4.文中用語簡單明瞭,符合真實生活,但也有不少語言含義深刻,請你找出幾句,並簡要分析。

(1)克五:煙太多我就聞不出來了。(嬉笑)得了,給倆鴨脖子還不行?!

“煙太多我就聞不出來了”,煙多為什麼會聞不出來呢?這明顯是個反諷的句子。作者看似在這裡只是說克五一人,事實上是諷刺了一大批欺軟怕硬的人。他們仗著自己有一丁點地位就欺壓樸實善良的民眾,而面對惡勢力,卻又諂媚地賠著笑臉。

(2)披紅掛綠,騎馬坐轎子,怎麼紅火怎麼辦。讓那些不開眼的看看,福聚德的夥計也是體面的。

盧孟實罵小夥計,是想夥計們能爭口氣,即使社會地位低下也要維護自己的尊嚴。而讓成順將喜事辦得有面子,也是為了維護尊嚴,體現出了勞動人民的傲骨。

5.本文出場人物極多,但是許多人都給我們留下了十分鮮明的印象,這得益於作者對人物的個性化刻畫。請你認真閱讀文章,挑選出幾個你喜歡的人物,分析其人物形象。

【盧孟實形象】①盧孟實在未出場時就通過王子西等人的評價,“咬牙跺腳地幹”,側面表現出他是一個務實勤勞的人。②盧孟實一出場,便不屑與克五這樣的遊手好閒之輩打交道,且將事物安排得妥帖,這就說明了他是個精明能幹的人。③訓斥夥計,賞成順,讓成順體面一點,又表現了一個勞動者的自尊,他不僅關心著自己的自尊,同時也關注著夥計們的自尊。④而與羅大頭的對話中,又體現了他是個不固執的人,對陳腐該改的規矩力圖改之。⑤不過,從他對待羅大頭的過程中,又能見其剛直的性格。這與後來東家二少爺出場時似有所矛盾,對待這位東家二少爺,盧孟實依然要陪著笑,這是這個時代階級之分下樸實勞動人民的悲劇。

言而總之:盧孟實是一個務實勤勞、精明能幹、自尊自強、關心夥計、拒絕陳腐不變通、剛直卻又不得不學著屈服於社會環境的人。

【羅大頭形象】

①羅大頭是福聚德的烤鴨師傅,從“別忘了你們當初是怎麼把我請回來的”一語中,可以看出羅大頭的技藝精湛,是店裡的“頂樑柱”之一。

②但是他固執、不變通,如強調不到七十不傳徒弟;自恃技藝精湛,心胸狹窄,容不得人,動輒要撂杆子走人。

③脾氣也十分火爆。不過,他的火爆脾氣與他的性格之真是連貫的,他看重自身的價值與名譽,絲毫瞧不起克五那種混吃混喝、人品卑汙的“爺”。總而言之,羅大頭是一個恃才自傲、迂腐固執、心胸狹窄、容不得人、脾氣火爆,同時又一身正氣、直率,不屑與小人為伍的人。

【其他人物形象】常貴:同情他人,老實厚道。福子:仗勢欺人,諂媚姿態。

六、文章主旨

本文以中心人物盧孟實在與少東家、克五、飯店夥計等人的一系列矛盾中展開情節,道出了福聚德由盛到衰的直接原因:一個人幹,八個人拆。展現了舊社會平民百姓自我奮鬥但最終無法實現自我價值的悲劇。

七、寫作特點

語言富有方言特色,充滿著濃郁的京味。

例如,王子西說:“要不孟實這麼咬牙跺腳地幹,心裡窩著口氣。”一個“窩”字將方言特徵凸顯無疑;又如,盧孟實罵小夥計時說“瞎話”“下作的東西”,這裡不僅方言味十足,且顯得比較低俗。但是,呈現出這樣的語言特徵是比較必要的。因為作者選取的是北京的“福聚德”,倘若不用方言,便失了京味

九年級語文下冊《天下第一樓》精品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瞭解故事背景,梳理主要情節,把握戲劇衝突,深入理解主題。

2.分析人物形象,理解人物的內心活動。

3.品味語言,揣摩具有深刻意義的臺詞,並代入情境,有感情地朗讀臺詞。

【情境匯入】

同學們,如果我們想創辦文明班級,但是,今天有人惹是生非,明天有人打架鬧事,後天又有人考試作弊,那麼,我們還能打造文明班級嗎?(不能)

這說明了一個道理,即當一個集體想要有所成就時,要是處處有人拉後腿,便奠定了這個集體的失敗。今天,我們將走進“福聚德”,更加深刻地感受這個道理,請同學們翻開課文《天下第一樓》。

【新課解讀】

一、梳理主要情節,把握戲劇衝突

1.瞭解作者

何冀平(1951-),中國劇作家。中央戲劇學院戲劇文學系畢業,畢業後從事專職戲劇創作,曾任北京人民藝術劇院編劇。1988年,何冀平創作的《天下第一樓》演出後轟動京城,演出場次僅次於《茶館》,被譽為當代現實主義經典。

2.背景資料

名噪京師的烤鴨老字號“福聚德”創業於清同治年間。傳業至民國初年,老掌櫃唐德源因年邁多病而退居內室,店業全仗二掌櫃王子西協助兩位少掌櫃慘淡經營。怎奈兩位少爺與鴨子無緣,大少爺迷戲玩票,二少爺崇尚武林,鬧得店鋪入不敷出,王子西幾次向老掌櫃推薦他的換帖兄弟盧孟實來操持店業。生性聰慧的盧孟實立誓要幹出一番事業來,以洩人間不平。面對勢如累卵的“福聚德”,他絞盡了腦汁,結果在不長的時間裡竟使這三間老屋翻蓋起了二層樓。盧孟實之所以能使“福聚德”東山再起,除了靠他本人的精明幹練,還得助於與他相好的青樓妓女玉雛兒姑娘,更靠技藝超群的廚師羅大頭和善於迎來送往的堂頭常貴。光陰荏苒,十年一晃而過,“福聚德”名噪京華。然而,事與願違,就在“福聚德”發展正盛時,卻又遭到了東家、官府等內外逼壓,最終走向沒落。

3.快速閱讀全文,梳理出主要情節,並用自己的話概括情節。

情節一:唐茂昌強行要錢,王子西勉強應對。

情節二:克五以羅大頭藏煙土為要挾騙吃喝,遭盧孟實趕出。

情節三:盧孟實處罰不成器小夥計,厚賞成順。

情節四:羅大頭自恃烤鴨技藝自大,侮辱盧孟實並撂挑子離開。

情節五:唐茂盛藉機要錢,挖走堂頭常貴。

4.上述情節也正是本文的戲劇衝突,說說本文戲劇衝突是圍繞什麼展開的。

明確:本文戲劇衝突是圍繞“福聚德”的即將衰落展開的。

5.文章中哪句話最能概括上述情節?結合課文內容,說說你對“福聚德”的衰落原因的認識。

明確:修鼎新的一句話“一個人幹,八個人拆”是對上述情節最好的概括。從全文來看,唐茂昌與唐茂盛是隻知出不知入的二世祖,成心要錢揮霍,且二少爺直接挖走店裡的得力助手,這比坐吃山空的後果更加嚴重;羅大頭是烤鴨一把手,克五又知道他藏著煙土,這無疑是羅大頭將要出事的訊號。且羅大頭自恃烤鴨技藝離去,這對於“福聚德”無疑是有打擊力的;此外,連小夥計都不成器。種.種跡象,幾乎都指向“福聚德”即將衰落。究其根本原因,可以說,這是勤勞務實的人與東家少爺、克五這樣混吃混喝的人的矛盾,是平民與欺壓平民的官僚之間的矛盾。這矛盾,才是“福聚德”真正衰落的原因。

二、把握語言特徵,理解語句含意

1.本文語言十分具有方言特色,甚至有些方言運用比較低俗,你如何看待這個問題?請結合文章做簡要分析。

明確:如王子西說“要不孟實這麼咬牙跺腳地幹,心裡窩著口氣”,一個“窩”字將方言特徵凸顯無疑;又如盧孟實罵小夥計時說“瞎話”“下作的東西”,這裡不僅方言味十足,且顯得比較低俗。但是,呈現出這樣的語言特徵是比較必要的。首先,作者選取的是北京的“福聚德”,倘若不用方言,便失了京味。其次,話劇所表現的是真實,“福聚德”絕不是一個雅文化的聚集地,文中的語言正是當地真實的語言,還原場景語言最真實的特徵,而也正是以方言表現其真實性,才將話劇中的諸多人物形象刻畫得栩栩如生。

【教學提示】

話劇要通過人物性格反映社會生活,因此,話劇中的對話是經過提煉加工的口語,必須具有個性化,自然,精練,富有表現力,通俗易懂,能為群眾所接受。教師宜引導學生關注話劇的這一語言特徵。

2.文中用語簡單明瞭,符合真實生活,但也有不少語言含義深刻,請你找出幾句,並做簡要分析。

(1)克五:煙太多我就聞不出來了。(嬉笑)得了,給倆鴨脖子還不行?!

分析:“煙太多我就聞不出來了”,煙多為什麼會聞不出來呢?這明顯是個反諷的句子。作者看似在這裡只是說克五一人,事實上是諷刺了一大批欺軟怕硬的人,他們仗著自己有一丁點地位就欺壓樸實善良的民眾,而面對惡勢力,卻又諂媚地賠著笑臉。

(2)盧孟實:披紅掛綠,騎馬坐轎子,怎麼紅火怎麼辦。讓那些不開眼的看看,福聚德的夥計也是體面的。

分析:盧孟實罵小夥計,是想夥計們能爭口氣,即使社會地位低下也要維護自己的尊嚴。而讓成順將喜事辦得有面子,也是為了維護尊嚴,體現出了勞動人民的傲骨。

三、分析人物形象,把握人物性格

本文人物出場極多,但是許多人都給了我們十分鮮明的印象,這得益於作者對人物的個性化刻畫,請你認真閱讀文章,挑選出幾個你喜歡的人物,分析其人物形象。

【盧孟實形象】

分析:盧孟實在未出場時就通過王子西等人的評價,“咬牙跺腳地幹”,側面表現出他是一個務實勤勞的人。盧孟實一經出場,便不屑於與克五這樣的遊手好閒之輩打交道,且將事情安排得妥帖,這就說明盧孟實是個精明能幹的人。訓斥夥計,賞成順,讓成順體面一點,又表現了一個勞動者的自尊,他不僅關心著自己的自尊,同時也關注著夥計們的自尊。而與羅大頭的對話中,又體現了他是個不固執的人,對陳腐該改的規矩力圖改之。不過,從他對待羅大頭的過程中,又能見其剛直的性格。這與後來東家二少爺出場時似有所矛盾,對待這位東家二少爺,盧孟實依然要賠著笑,這是這個時代階級之分下樸實勞動人民的悲劇。

總結:務實勤勞、精明能幹、自尊自強、關心夥計、拒絕陳腐不變通、剛直卻又不得不學著屈服於社會環境。

【羅大頭形象】

分析:羅大頭是“福聚德”的烤鴨師傅,從“別忘了你們當初是怎麼把我請回來的”一語中,可以看出羅大頭的技藝精湛,是店裡的“頂樑柱”之一,但是他固執,不變通,如強調不到七十不傳徒弟;自恃技藝精湛,心胸狹窄,容不得人,動輒撂杆子走人;脾氣也十分火爆。不過,他的火爆脾氣與他的性格之真是連貫的,他看重自身的價值與名譽,絲毫瞧不起克五那種混吃混喝、人品卑汙的“爺”。

總結:恃才自傲,迂腐固執,心胸狹窄,容不得人,脾氣火爆,同時又一身正氣,真率,不屑與小人為伍。

【其他人物形象】

常貴:同情他人,老實厚道。

福子:仗勢欺人,諂媚姿態。

唐茂盛:勢利。

【教學提示】

教師可結合課本“思考探究”第四題對此進行研究,引導學生關注話劇人物形象。

四、拓展延伸

1.請同學們結合分析的人物形象,代入角色進行朗讀。

2.組織話劇表演活動。

五、本課小結

“福聚德”衰落的原因其實是勤勞務實的人與東家少爺、克五這樣混吃混喝的人的矛盾,是平民與欺壓平民的官僚之間的矛盾。修鼎新的一句話“一個人幹,八個人拆”概括了文章情節,生活中我們一定要加強團隊意識,團結一致才能使一個集體走向輝煌。

附板書設計:

九年級語文下冊《天下第一樓》精品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以秦王三次神態變化為線,明確故事情節,廓清字音與翻譯。

2.通過演讀和紛紜說“士”把握人物形象,說話技巧,認識“士”的精神。(重點)

3.通過史料辨析深入體會“士”人的精神。(難點)

教學流程

(一)見士是士,體會敘事的精彩

1、講故事

“唐雎不辱使命”中的“辱”是什麼意思?既然同學們通過自己的預習知道了文章的內容,那麼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後,在不改變文章意思的前提下,用老師給的關鍵詞來講講文章所寫的故事。

“______秦王不悅______,秦王怫然怒_______,秦王色撓_______。”

2、交流

①生生、師生交流。 主要圍繞“易、加惠、弗、使、長者、錯意、廣、逆、輕、與、直、怫然、免冠徒跣、搶、懷怒未發,休祲降於天、挺、色撓、謝、徒。”等詞語進行字音及翻譯的糾正。

②說精彩:圍繞學生認為的精彩環節進行表演。

③故事小結:故事剪裁得當敘事精彩,人物間針鋒相對,氣氛緊張,唐雎最終出色的完成了出使的任務。

3、認識“士”

俗話說“弱國無外交”在國民黨時期,外交部長蔣廷黻的英語講得非常好,發言理直氣壯,但是沒有人聽。日本外交部長英語很蹩腳,言辭粗魯,大家十分關注。美國總統羅斯福很欣賞蔣廷黻,對他說:“你的英語講得很好,發言很有道理,但是你的國家太貧弱,弱國無外交。” 可見弱國在外交事務中不能起到重要作用,更何況是僅有五十里土地的安陵國,所以你認為唐雎與秦王的這種針鋒相對合適嗎?

唐雎守住的不僅僅是安陵國的土地,更是國家的尊嚴與正義——“士”精神。

4、紛紜說“士”

戰國末期有一個特殊的群體——士。關於“士”的種類有:遊說諸侯的縱橫之士叫“策士”;為國家、知己赴死的叫“勇士”或“死士”;通曉陰陽曆算的叫“方士”;替人出謀劃策的叫“謀士”;能言善辯的叫“辯士”……士可稱為“平民知識分子”,雖然不是官職,但卻可以通過自己的本領進階為官,甚至成為貴族。唐雎是哪種“士”在文中找出確鑿的依據。(小組研討)

①唐雎是能言善辯的“辯士”。(“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於先王而守之,雖千里不敢易也,豈直五百里哉?” 專諸、聶政、要離例證充足。)

②亦是有法有謀的“策士”。 (力、據、節)

③勇赴國難、置生死度外的“勇士”(“因使唐雎使於秦”“挺劍而起”)

④守土有責,捍衛尊嚴的“義士”。(“安陵君受地於先王而守之,雖千里不敢易也,豈直五百里哉?”“若士必怒,伏屍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縞素”)

在整個事件中秦王的恃強凌弱、外強中乾與唐雎形象成鮮明對比,同時唐雎的凜然正氣、有膽有識和不畏強暴的精神展現了戰國時期的“士”人風采——有理想、有氣概,鐵肩擔道義的使命。正如我們所知的“荊軻刺秦”中的荊軻,他們都是“士”人的魄力與精神的展現。

(二)見士非士,尋訪史料的真偽

1、翻轉

剛才我們說到荊軻,為何荊軻刺秦竟不似唐雎這般容易呢?

2、研討

文章不合事理之處。通過學生質疑和材料運用明確人物、地點、事件虛構成分很濃。

材料1:

事件

時間

資料來源

齊、楚約而欲攻魏,魏使人求救於秦,冠蓋相望,秦救不出。魏人有唐且(雎)者,年九十餘,謂魏王曰“勞臣請出西說秦,令兵先臣出可乎? ”魏王曰“敬諾。 ”遂約車而遣之。

約公元前266年

《史記·魏世家》《戰國策·魏策四》

信陵君殺晉鄙救趙,唐雎勸說信陵君要忘記自己的功德,不可居功自傲。

約公元前257年

《戰國策·魏策四》

《古文觀止》

秦王要通過易地吞併安陵,安陵君派唐雎出使秦國,唐雎完成出使任務。

約公元前225年後

《戰國策·魏策四》

材料2:秦法篇

“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寸之兵。諸郎中執兵皆陳殿下,非有詔召不得上。”

——《史記·刺客列傳》

材料3:地點篇

安陵(現在的河南省鄢陵縣西北)是魏國的附屬國,《戰國策·魏策四》有載:秦昭王二十四年穰侯率秦兵攻魏大梁時,有客謂穰侯曰:“君得許、鄢陵以廣陶。”《資治通鑑·卷六》也有記載:“前241楚、趙、魏、韓、衛合縱以伐秦……魏旦暮亡,不能愛許、鄢陵,魏割以與秦。”

(三)見士仍是士,感悟品行的精魂

1、啟悟

為什麼把一個虛構的歷史故事卻描寫的如此精彩?(結合材料4、5進行小組探究)

材料4:

《戰國策》因其採用豐富的人物形象、雄辯的論說、生動幽默的故事來反映戰國時代的社會風貌和士人精神風采,故在文體、文風、文采等方面,形成了別具一格的特色,以其卓越的文學成就,成為先秦歷史散文發展的巔峰。

材料5:

“如春秋時猶尊禮重信,而七國則絕不言禮與信矣;春秋時猶宗周王,而七國則絕不言王矣;春秋時猶嚴祭祀重聘享,而七國則無其事矣;春秋時猶論宗姓氏族,而七國則無一言及之矣;春秋時猶宴會賦詩,而七國則不聞矣……邦無定交,士無定主……不待始皇之並天下 ,而文、武之道盡矣!

——顧炎武《日知錄》

周室自文、武始興,崇道德,隆禮義……論孝悌之義,惇篤之行,故仁義之道滿乎天下……至秦孝公,棄仁義而用詐譎……後生師之,遂相吞滅並大兼小,暴師經歲,流血滿野,諸子不相親,兄弟不相親,夫婦離散,莫保其命,泯然道德絕矣……(到始皇帝時)遂燔燒詩書,坑殺儒士……君臣相疑,骨肉相疏;化道淺薄,綱紀壞敗;民不見義,而懸於不寧。 ——《戰國策·劉向書錄》

2、探析

①歷史散文特點

用這樣驚心動魄的場面,雄辯的論說,鋪張的敘事,來突出唐雎作為布衣之士的英雄氣概——這類誇張和近乎虛構的筆墨,使文章自身失去了信史的作用,增加了歷史散文的文學色彩。

②歷史散文特點凸顯人物精神

作為小國之臣,在孤立無援的危難情況下,不辱使命,堪稱一個臨危不懼、機智果敢的伏虎英雄。他從“道義”上暗刺了秦王的不義,是一反抗強暴、蔑視王侯的勇士與義士;在與秦王脣槍舌戰的對話中,是明確自己立場,最終說服秦王的辯士。唐雎是“士”精神的化身,所以對唐雎無畏品格的讚賞,就是對“士”精神的讚頌。唐雎守住的不僅僅是安陵國的土地,更是國家的尊嚴與正義,“士”人的魄力與精神。這就為後世人的思想起到了榜樣作用。

③時代特點呼喚“士”精神的傳承

春秋戰國開始,禮樂崩壞,人民素養需要重構,國之尊嚴需維護,更需要唐雎這樣榜樣來傳播和弘揚 “士”人的精神。至此人物、事件、地點的真假倒是其次了。

(四)作業佈置,技巧“士”為先

1.自學《戰國策.齊四》中《齊宣王見顏斶》,深入體會“士”文化的魅力。

2.查詢《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中“完璧歸趙”“澠池之會”兩個故事,與本文相比在言語技巧上有何異同並說說他們是如何通過言語展現“士”的精神?

(五)板書設計

九年級語文下冊《天下第一樓》精品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讀懂課文內容,感受筆記小說的特點。

2.學習一些相關的知識和方法。

教學創意

三個教學板塊:文意把握;美點賞析;片段精讀。

教學過程

(一)導語:山陡谷深,懸崖萬丈,一根索子扯住兩岸石壁,此情此景令牛馬皮肉亂抖,而馬幫漢子們卻身手矯健,無所畏懼,首領更是沉著冷靜,舉手投足間盡顯英雄本色。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阿城的筆記小說《溜索》,去感受一番。

(板書課題、作者。)

(二)教學鋪墊

1.筆記小說

筆記小說,是一種筆記式的短篇故事,是兼具“筆記”和“小說”兩種特徵的一種獨特文體。學界一般均依魯迅的觀點概括為“志人小說”和“志怪小說”兩種主要型別。

2.作者簡介

阿城,原名鍾阿城,中國當代作家。1984年發表處女作《棋王》,引發關注,並獲1984年福建《中短篇小說選刊》評選優秀作品獎和1983-1984年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獎。

3.作品簡介

《溜索》這篇小說寫了一處奇險的環境,一群過河的馬幫漢子,一次溜索的經歷。小說開頭一下子就讓讀者置身於怒江大峽谷中,怒江的“隱隱悶雷”,山鷹的飛翔,襯托出環境的奇險。山陡谷深,懸崖萬丈,一根索子扯住兩岸石壁,此情此景令牛馬戰戰兢兢,而馬幫漢子們卻身手矯健,無所畏懼,首領更是沉著冷靜,舉手投足間盡顯英雄本色。小說處處通過“我”的觀察和感受來寫,但從頭到尾沒有出現“我”字,好像每位讀者都是這個“我”,給人以身臨其境之感。

4.生字新詞

腮sāi墜zhuì嘔ŏu跺duò探視頃qǐng刻尋思俯視拳quán打腳踢tī千鈞jūn之力

咦yí咦yí喂喂

錙銖zīzhū——比喻極微小的數量。

盤桓huán——徘徊。

涓涓juānjuān——淚水漫流的樣子。

扭絞jiăo——反覆搓動。

千鈞jūn之力——常用來形容器物之重或力量之大。

戰戰兢兢jīngjīng——形容恐懼得發抖或小心謹慎的樣子。

5.疊詞

紛紛 慢慢 隱隱 懶懶 漸漸 涓涓 穩穩望望 緩緩 顫顫 慎慎 澀澀 黏黏的 咦咦喂喂 戰戰兢兢

6.比喻句

(1)馬幫如極稠的粥,慢慢流向那個山口。

(2)萬丈下的怒江,倒像是一股尿水,細細流著。

教學板塊之一:文意把握

話題:請同學們從任意的角度說說《溜索》是一篇什麼樣的文章。

角度提示:可從內容、結構、語言、情感、寫作手法等角度來進行課文內容的概說。

說話句式:這是一篇……

示例:這是一篇阿城寫的筆記小說。

同學們認真讀書,思考,廣泛發言,教師相機評點。

教師小結:

這是一篇寫馬幫藉助溜索過怒江大峽谷的筆記小說。

這是一篇運用了“對比”手法的筆記小說。

這是一篇運用了“映襯”手法的筆記小說。

這是一篇運用了“反覆”手法的筆記小說。

這是一篇運用了“伏應”手法的筆記小說。

這是一篇有著精緻段落的筆記小說。

這是一篇有著豐富片段描寫的筆記小說。

這是一篇用同一件事(溜索過怒江大峽谷)來表現多個人物的筆記小說。

這是一篇細節生動的筆記小說,文中有語言的描寫、動作的描寫、心理的描寫和神情意態的描寫以及環境描寫等。

這是一篇起筆突兀的筆記小說。

這是一篇有著大段的環境描寫、大量運用疊詞的筆記小說。

這是一篇先從聽覺(聲音)角度寫怒江的筆記小說。

這是一篇將遠眺、俯瞰與聽覺相結合,多角度展示怒江大峽谷的筆記小說。

這是一篇主體部分做到了詳略有致的筆記小說。

這是一篇“隱”去了第一人稱“我”,通篇均未出現第一人稱“我”,敘述者的主體精神世界被隱匿了的筆記小說。

這是一篇有著簡練又精妙傳神的語言的筆記小說。

這是一篇謳歌人物群像的筆記小說。

這是一篇從多個角度反覆寫溜索過怒江大峽谷的筆記小說。

這是一篇充滿著作者對馬幫人無畏精神和豪邁野性的欽佩與讚歎的文章。

這是一篇表現滇西馬幫的生活、歌詠無畏與勇敢精神的筆記小說。

……

教學板塊之二美點賞析

話題:就你發現的課文中的一個美點,寫一點賞析文字。

要求:每個同學都要寫。儘量不重複別人的話。

如,小說美在用詞精妙傳神。小說開篇寫馬幫首領“用小腿磕一下馬”,這裡的一個“磕”字,準確地表現了馬幫與馬的關係——默契,同時也表現了馬幫首領對馬的熟練駕馭和埋在心底的憐愛。

學生充分活動,廣泛發言。教師相機評點。

學生髮言的內容可能有:

1.課文美在用詞精妙傳神。

寫鷹:“旋了半圈,忽然一歪身,扎進山那側的聲音裡。”一個“扎”字寫盡了鷹飛的急速迅猛的特點。

2.課文美在化靜為動。

寫峽谷的陡峭:“萬丈絕壁飛快垂下去……”“絕壁”本是靜止不動的,但在馬幫漢子們眼裡,卻是“飛快垂下去”的。這裡作者化靜為動,賦予絕壁以動態感,有力地表現了峽谷的深邃陡峭的特點,讓人觸目驚心,為後文寫牛馬的膽怯做了有力的鋪墊。

3.課文美在寫出了視覺感受。

寫怒江。“怒江自西北天際亮亮而來。”“亮亮”有力傳達出在高處眺望怒江的視覺感受。

4.課文美在善於抓住人物的面貌特徵對人物進行肖像描寫,且用詞極為準確。

寫首領。“首領眼睛細成一道縫,先望望天,滿臉冷光一閃,又俯身看峽,腮上繃出筋來。”“細”“繃”二字,將馬幫首領的神態描寫得栩栩如生,既簡約又傳神。

5.課文美在寫漢子過溜索的動作,三次使用“小”字。

第一次,寫精瘦的漢子“腳一用力,飛身離岸,嗖的一下小過去”;第二次,“三條漢子一個一個小過去”;第三次,“……這岸的漢子們也一個接一個飛身小過去”。這幾個“小”字的活用,將人在溜索之上,快速滑過怒江峽谷時,人愈來愈小的視覺感受和情狀傳神地表現出來,作者將普通的“小”字用得這般有創意,堪稱運用語言的高手!

6.課文美在比喻新奇,巧妙傳神。

如,寫馬幫隊伍在峽谷行走得緩慢:“鈴鐺們又慌慌響起來,馬幫如極稠的粥,慢慢流向那個山口”,“極稠的粥”,比喻新穎別緻。

7.課文美在對比手法

小說詳細記述了牛們過溜索時極度失態的情狀:溜索前因驚恐而坐在地上死活不走,流淚發抖,被綁上繩索硬掛到溜索上之後嚇得屁滾尿流,“皮肉瘋了一樣抖”。小說也詳細寫了“我”溜索時的窘態:“戰戰兢兢跨上角框”,“僵著脖頸盯住天,倒像俯身看海。那海慢慢一旋,無波無浪,卻深得令人眼呆,又透遠得欲嘔”。膽戰心驚之態盡顯。這些都與揮灑自如、舉重若輕的漢子們寫出了鮮明的對比。

8.課文美在烘托手法

小說用大量的筆墨寫怒江,寫牛,是為了凸顯怒江大峽谷的險峻和溜索的驚險,烘托人物的無所畏懼。小說三次寫“鷹”,虛實相生,意在烘托漢子們的無畏與勇敢。寫環境,是為了寫人。

9.課文美在精緻的細節描寫

“那隻大鷹在瘦小漢子身下十餘丈處移來移去,翅膀尖上幾根羽毛被風吹得抖”,“翅膀尖”,一個目光鎖定的“小”位置;“幾根”,點明數量少,這些都體現了細節描寫的精緻。

10.課文美在伏應手法

首段首句“不信這聲音就是怒江”是一處伏筆,第三段裡“一個鐘頭之前就感聞到這隱隱悶雷,初不在意……雷總不停,才漸漸生疑,懶懶問了一句。首領也只懶懶說是怒江……”與之相照應。……

11.課文美在反覆手法

第一,小說反覆寫怒江的聲音(雷聲):小說第1段寫到“不信這聲音就是怒江”,第3段寫到“一個鐘頭之前就感聞到這雷聲”,第4段寫到“依然是悶悶的雷”,末段再寫到“又覺出悶雷原來一直響著”。第二,小說反覆寫“大鷹”:小說第2段寫到“那大鷹旋了半圈,忽然一歪身,扎進山那側的聲音裡”,11段又寫到“那隻大鷹在瘦小漢子身下十餘丈處移來移去……”,23段再寫到“那鷹斜移著,忽然一栽身,射到壁上……”,末段再寫到“尋不著那鷹”。

12.課文美在多角反覆

小說的中心事件:過溜索。小說先詳寫“精瘦漢子”過溜索,再略寫“三條漢子”過溜索,接下來又詳寫“一頭牛”過溜索的情景,再略寫“這邊的牛們”過溜索的情景,再接著詳寫“我”過溜索的情景,最後寫“首領”過溜索的情景。一事六寫,多角反覆,對比自在其中,馬幫人的勇敢、沉著和冷靜的特點自然而然地凸顯出來了。

13.課文美在諧趣橫生

小說第15段:“牛嘴咧開,叫不出聲,皮肉抖得模糊一層,屎尿盡數撒洩,飛起多高,又紛紛揚揚,星散墜下峽去”;第22段“首領與兩個漢子走到絕壁前,扯下褲腰,彎彎地撒出一道尿,落下不到幾尺,就被風吹得散開,順峽向東南飄走。萬丈下的怒江,倒像是一股尿水,細細流著”這樣的語言有點冷漠,沒有美感,不是抒情的,而是有著幽默的意蘊,傳達的是另一種趣味——諧趣,沒有抒情意味,顯得很幽默。這樣的文風與滇西馬幫漢子的粗獷、野性是和諧統一的。

……

教師形成小結。

教學板塊之三片段精讀

活動要求:請同學們反覆細讀課文第10至20自然段,選取以下兩到三個話題對文段進行品析、欣賞。

(1)詩意地概括文段內容。

(2)從“詳略”的角度看馬幫過溜索的情景。

(3)想一想牛兒們所商量的話。

(4)論一論“那隻鷹”在文中的作用。

(5)畫出描寫“溜索”的語句,說一說“溜索”在文中的作用。

(6)品一品文段中“尿”的比喻。

(7)從“人物形象分析”的角度說一說課文中的馬幫漢子。

(8)嗅一嗅文中的小說味道。

學生認真閱讀片段,思考,討論,廣泛交流,教師順勢評點。

教師講析:

1.“溜索”在文中的表達作用:(1)是小說所寫的中心事件;(2)是人物的活動場景;(3)是小說的情節核心,有一種串聯作用,這種貫穿作用主要是提供錯位心理的共同凝聚焦點,檢驗著不同人物的情感差距。

2.馬幫人:矯健勇敢,靈活敏捷,揮灑自如,舉重若輕,從容鎮定,氣定神閒,無畏精神,豪邁野性。

結課:

本節課主要學習活動:文意把握;美點賞析;片段精讀。

作者簡介:魯豔鋒老師語文名師餘映潮老師的弟子,對板塊教學有自己的獨特的理解。

九年級語文下冊《天下第一樓》精品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反覆朗讀課文,進一步積累文言字詞,培養文言語感。

2.學習課文“記言”的史家筆法和簡潔傳神的人物刻畫方法。

3.理解和學習唐雎不畏強暴,敢於鬥爭的精神。

【教學重難點】

1.在朗讀的基礎上,把握生動的故事情節和人物形象,學習刻畫人物的方法。

2.欣賞精彩工整的敘述語言,用詞的講究,駢散結合的句式等。

3.學習仁人志士的品格,從中汲取精神力量。

【課時安排】二課時

第一課時

一、匯入新課

1.聽歌曲《歷史的天空》,營造氣氛。

2.師:同學們,在中華五千年的燦爛文明史中,英雄輩出,各領風騷,他們正如夜空中閃爍的群星照亮了歷史的天空,他們一定也如燃燒的火把點亮過你心靈的明燈。請同學們說一說自己最喜歡的一位歷史人物,並根據自己蒐集的材料談談理由。

3、學生交流自己喜愛的歷史人物,並說明理由。

本活動旨在讓學生對歷史人物有自己的理解和評價,並學會利用資料。語言表述清晰流暢,言之有理即可。

4.老師小結,匯入新課。

在中華五千年的文明史中,有這樣一類英雄,他們大都出身卑微,但有膽有識,不畏強暴,充滿了凜然的正氣,我們今天就要向大家介紹其中的一位,他就是——唐雎。(板書)

二、在反覆朗讀中把握內容

1.同學們學了不少文言文,也積累了不少學習文言文的方法,請介紹一下你常用的學習方法。

2.同學們交流學習方法。

本環節主要目的是溫故知新,交流總結,達到學以致用,舉一反三。同學們可能會說到的方法有:

(1)反覆朗讀,加強語感。

(2)藉助寫作背景瞭解文章內容,把握中心。

(3)藉助課文下面的註解和工具書理解文章大意。

(4)積累經典名句,引發個性思考。

(5)正確斷句,理清文章脈絡。

3.老師小結,引出文言文“五讀”法。

同學們歸納得不錯,說明很多同學在做有心人,能夠舉一反三,學以致用。今天,老師再給大家介紹一種學習文言文的方法,那就是“五讀俱全”——讀準字音,讀出節奏,讀中質疑,讀出意味,讀後思辨。

4.運用“五讀”法,把握內容。

(1)讀準字音。自由大聲朗讀課文,特別注意下列加點字詞的讀音。

唐雎 怫然 徒跣 搶地 韓傀 縞素 色撓

另外還要注意一些通假字:“錯”通“措”;“直”通“只”;“倉”通“蒼”。

(2)讀出節奏。小組進行朗讀交流,互助,正確斷句,讀出節奏,使朗讀順暢通達。

如:秦王/使人/謂安陵君曰

(3)讀中質疑。

同學們再讀課文,結合註解和工具書理解文章的大意,可從多方面提出自己的疑問,分小組進行討論,還有疑難可全班進行討論交流。

同學們提出的疑問可能有以下幾個方面的:

★文章字詞方面的:

如多義字:安陵君因使唐雎使於秦。(第一個“使”是派遣的意思,第二個“使”是出使的意思)。如古今異義字:寡人慾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古義:交換;今義:容易)。雖然,受地於先王,願終守之,弗敢易!(古義:即使這樣;今義:錶轉折關係的關聯詞)等等。

★文章內容方面的:

背景方面:戰國最後十年,秦相繼吞併各諸侯國,安陵是魏國的附屬小國,秦企圖用“易地”的騙局進行吞併,因此就有了這場兩國之間的外交鬥爭。

內容方面:故事性強,可從情節的開端、發展、高潮、結局四部分來理清文章脈絡。

可能產生的疑問有:

秦王“易地”的真正目的是什麼?騙取安陵君的土地。

秦王當時勢力強大,為什麼不直接攻打安陵呢?

秦王認為安陵是一個小國,不需要興師動眾地進行攻打,只要嚇唬嚇唬就會屈服投降的。

安陵君與唐雎拒絕秦王的態度一樣嗎?

一樣,只是在語氣上有所不同,安陵君語氣委婉,表現不卑不亢;唐雎語氣堅決,正氣凜然。

秦王的“天子之怒”指什麼?唐雎的“布衣之怒”為什麼能戰勝它?

秦王的“天子之怒”指的是“伏屍百萬,流血千里”,天子之怒表現了秦王的殘暴和以勢壓人的氣焰。唐雎的“布衣之怒”指的是“伏屍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縞素”。因為它依靠的是有志之士對國家的忠貞和不畏強權,針鋒相對,視死如歸的精神。

唐雎引用專諸、聶政、要離三人的事蹟有何目的?

說明“布衣之怒”的力量,以達到針鋒相對的作用。

秦王先對安陵君說“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是因為“以君為長者,故不錯意也”。後又對唐雎說“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是因為“徒以有先生也”,這不是矛盾嗎?

這正好說明秦王的虛偽狡詐,先說的話表明他的假仁假意,後說的話則表現了他的欺軟怕硬。

三、老師小結,再讀體會

第二課時

一、在反覆朗讀中把握內容

在上節課基礎上進一步體會課文內容,把握人物形象,通過最後“兩讀”深入理解課文。

1.讀出意味。

要讀出意味,就要讀出人物,讀出感情,讀出語言的精妙。

(1)讀出人物。

本文人物刻畫特別生動傳神,請同學們分小組進行討論,看看唐雎和秦王分別給大家留下了怎樣的印象,能不能用簡潔生動的語言概括他們的性格特點,並結合文中的具體語句說說理由。

同學們勾畫批註,討論歸納;然後交流發言,相互補充。

唐雎:機智勇敢,慷慨赴命,正氣凜然,不畏強權,視死如歸,面對威逼利誘應對自如,面對假仁假義義正辭嚴。(可結合課文第2、3段中的語句體會)

秦王:野心勃勃,道貌岸然,假仁假義,仗勢欺人,陰險狡詐,凶狠殘暴,欺軟怕硬。(可結合課文第2、3段中的語句體會)

(2)讀出感情。

同學們對這兩個人物的性格把握得比較準確,那麼應在朗讀中如何把握人物的性格,讀出正確的語氣和人物的情感。

請同學來試著表演唐雎和秦王的對話一段,其他同學評價討論,共同把握人物形象。

討論中要注意的語氣和情感,如:

而君逆寡人者,輕寡人與?(“與”字可拖長,要讀出威脅的語氣)

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頭搶地耳。(要讀出輕蔑的語氣)

天子之怒,伏屍百萬,流血千里。(可提高音量,讀出秦王的霸氣和威脅的語氣)

大王嘗聞布衣之怒乎?(“布衣之怒”應強調,表現唐雎的毫不畏懼和針鋒相對)

若士必怒,伏屍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縞素,今日是也!(應突出唐雎的凜然正氣和視死如歸的決心)

先生坐!何至於此!(語速不能太快,要讀出秦王的膽怯和心虛)

可結合課後練習二進一步體會語句的語氣和人物情感。

(3)讀出語言的精妙。

人物性格鮮明傳神,主要通過語言來表現:

★以記言為主,突出了人物的語氣,表現了人物情感和性格。(例略)

★通過人物動作、神態表現人物。如“挺劍而起”、“秦王色撓”等。

★通過對比的方法刻畫人物。如唐雎“挺劍而起”的視死如歸和秦王“色撓”“長跪而謝之”的貪生怕死形成鮮明對比。再如安陵君與唐雎的對比等。

★語言的文采飛揚,駢散結合,氣勢磅礴,扣人心絃,值得學習與借鑑。

2.讀後思辨。

(1)本文塑造的唐雎這個形象表現出的不畏強暴,敢於鬥爭的精神正是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美德之一,其實像這樣具有“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精神的“士”還有很多,能舉出現幾個嗎?

同學們討論發言,體現同學們的文學積累和延伸能力。如藺相如,荊軻,文天祥,林則徐等等,同學們還可用簡潔的語言介紹他們的故事。

(2)唐雎敢於為國家挺身而出和麵對強權毫不畏懼的精神在我們當代有什麼現實意義呢?請結合生活體驗來談談。

目的是調動學生的閱讀經歷和生活體驗來感受中華美德的現實意義,鼓勵同學們在現在的生活中仍然要學習和發揚這些優秀的民族精神。

(3)課後查閱相關資料,更充分體會中華民族精神在古代和現當代的具體表現和典範的故事。還可讀一些如《戰國策》、《史記》中的經典篇目,更多地體會文言文語言的精妙。

二、在理解體會後背誦課文

有了以上的理解體會,相信同學們對文章內容和結構層次有了更好的把握,這麼精彩的文章如果能把它背下來一定不是難事,同學們大聲背誦課文,看誰能更快背誦下來。在同學們大聲的背誦中結束課堂。

板書:

唐雎不辱使命

(故事開端)秦王不悅(生氣了)——唐雎使秦之因(受命)

(故事發展)秦王施壓(冒火了)——唐雎堅定回絕(力爭)

(故事高潮)天子之怒(憤怒了)——唐雎布衣之怒(拼命)

(故事結局)秦王色撓(道歉了)——唐雎不辱使命(不辱)

教學反思:

《唐雎不辱使命》是一篇經典的古代文學作品,出自《戰國策》,文章以記言為主,言辭頗有深意,耐人尋味,值得細細品味。雖然有些文字有一定難度。但是由於情節跌宕起伏,矛盾衝突尖銳,人物個性鮮明,再加上學生有一定的文言文的積累,所以教學設計時,在疏通文意這個環節上我採取了讓學生自學為主的方法。現在看來這個方法還是比較得當的,學生的整個學習過程是趣味盎然的。

新課程改革以來,讓學生“學會學習”已成為教師的一個目標性的提法。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學會學習這一目標的實現取決於學習方式的轉變。在《唐雎不辱使命》一課,我自認為對學生的主動性的發揮還是比較值得一提的。

首先,我由歷史談起,情景匯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接下來的“讀——譯”均由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教師加以引導,激發學生的求知的慾望。關於文章分析由學生在疏通文意的基礎上先提出問題,加以整理,然後班級進行交流。學生提出的問題有:

1、雖然我們知道“秦王以五百地易安陵”不是出於好心,但是我們不理解這中間究竟有什麼樣的背景?

2、安陵君和唐雎都拒絕了秦王的無理要求,分別是如何反駁的?表現出了二人有什麼不同?

3、秦王在文中分別有什麼行動和語言?表現了他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4、唐雎既然想刺殺秦王,為什麼不直接說伏屍二人、流血五步,卻繞圈子說了三個刺客的事?學生在感悟、賞析詞句的過程中對課文內容有了較深的理解。

再有,本節課在強調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同時,注重學生基本技能和正確價值觀的培養。通過故事複述、分角色朗讀課文、為人物設計神態、動作等活動,培養學生運用對話描寫塑造人物形象的能力。同時培養學生的愛國精神。學生在感悟唐雎這種剛正不阿的精神的同時也有自己獨特的想法,即唐雎在文中所提到的“懷怒未發,休祲降於天”以及與秦王同歸於盡的想法是否值得提倡。由此學生又展開了一場小小的辯論會,各抒己見,在討論中恰到好處地解決了本節課的難點。

本節課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教學生學會學習。唯一遺憾的是,時間分配欠合理化,學生沒有充足的時間去進行小練筆:運用對話描寫刻畫一個你熟悉的人物。因此,在以後的教學中,在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的同時,更要加強課堂程式、時間分配等方面的學習,使課堂教學更富有生機。

九年級語文下冊《天下第一樓》精品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閱讀文章,把握作者行文思路。

2.學習舉例論證的方法。

3.認識藝術中的無言之美,培養良好的審美素養。

教學重難點

1.學習舉例論證的方法。

2.認識藝術中的無言之美,培養良好的審美素養。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設計

一、匯入新課

A: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B:大荒漠中一縷炊煙升起,因為沒有風,所以它顯得特別直;遠方橫著一條大河,落日好像自河面上升起,看起來格外的圓。

比較A與B兩個句子,你覺得哪個句子更美,更能打動你?

學生明確:A句,雖然B句描寫得十分詳細,還包括了A句中的景物,但是,它卻沒法像A句一樣呈現出悲涼雄渾的意境。

教師再問:明明B句描寫得更加詳細,為何反而還達不到A句的效果呢?難道是因為說得太多反而不夠好?也許,今天的課文內容,能解答這個疑問。

【教學提示】

教師亦可以選擇其他意境深遠的詩句作為教學匯入,引導學生關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意在言外之句,引導學生關注文學作品中的“無言”現象,以便於深入把握課文。

二、教學新課

目標導學一:認識作者

朱光潛(1897—1986),現代美學家、文藝理論家。筆名孟實。安徽桐城人。朱光潛是我國現代美學的開拓者和奠基者之一,也是第一個在中國廣泛介紹西方美學的人。他以自己深湛的研究溝通了西方美學和中國傳統美學,溝通了舊的唯心主義美學和馬克思主義美學,溝通了“五四”以來中國現代美學和當代美學。他是中國美學史上一座橫跨古今、溝通中外的“橋樑”,是我國現當代最負盛名並贏得崇高國際聲譽的美學大師。

目標導學二:把握行文思路,理解課文內容

1.作者是如何引出“無言”這一話題的?作者認為“無言”的意蘊,應該從哪方面著手研究?

明確:作者首先從孔子與子貢的對話引出“無言”的話題;作者認為要探究“無言”的意蘊,應該從美術的觀點去研究。

2.請閱讀表現言意關係的語段,用一句話概括言和意之間的關係。

言所以達意,然而意決不是完全可以言達的。因為言是固定的,有跡象的;意是瞬息萬變,是縹緲無蹤的。言是散碎的,意是混整的;言是有限的,意是無限的。以言達意,好像用斷續的虛線畫實物,只能得其近似。

明確:用一句話概括言與意的關係,即“言不盡意”。

3.作者對文學的定義是怎樣的?

明確:所謂文學,就是以言達意的一種美術。

4.作者在文中提到了一個盡善盡美的條件,作為以言達意的文學,能否滿足這個條件?不能達到這個條件,文學是否還能達到美呢?

明確:“文字語言固然不能完全傳達情緒意旨”,因此難以滿足“盡善盡美”的條件。但文學依然有“美”的境界,因為作者認為對於表達全部意旨,不僅是文學,“一切美術作品也都是這樣,儘量表現,非唯不能,而且不必”,意思是意志不能也無必要全部清楚地用言語表現出來,就算言語不能表現所有意志也能達到美。

5.作者是從哪幾個方面證明“無言”也能產生美的?作者在此主要運用了什麼論證方法?

明確:作者一共從四種藝術入手,運用了舉例論證,論證了“無言”也能產生美。(1)以“言盡一切”的相片與“言及部分”的圖畫相比,圖畫之美證明了無言之美;(2)以文學作品的含蓄之美凸顯無言之美;(3)從音樂中的“無聲勝有聲”論證無言之美;(4)從雕刻藝術的含蓄不流露來論述無言之美。

【教學提示】

本文讀來有一定深度,基礎較差的學生難以理清論證思路,教師宜將上述問題先行展示,讓學生在閱讀預習的過程中尋找答案,從而把握文字寫作思路。

6.你能簡要說說文字的論證思路嗎?說說作者是如何論述“無言”之美的。

明確:作者首先從孔子與學生的對話中引出無言的話題,並點明要從藝術的角度關注無言之美。接著論證言意關係,並以言達意的文學為例,說明文學乃至一切藝術都是儘量以言表意,而不能全然用言表意,也無須全然用言表意,即說明有無言之美。為了論述自己的觀點,作者分別從繪畫的選擇之美、文學的意蘊之美、音樂的無聲之美、雕刻的含蓄不露之美來論證。

目標導學三:深入理解,體會“無言之美”

1.請你結合作者的任意一則論據,說說你對“無言之美”的感受。

明確:正如作者探討文學作品時的數個例子,詩歌本是極其簡短的幾句話,但是其包含的意境卻是極其寬廣的。如“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言語只有短短的十個字,但是讀來卻似看見大漠的寬闊巨集偉之景,悲涼之意,予人以悲涼雄壯的美感。然而,作者要描寫出這寬闊巨集偉之景,悲涼之意,恐怕書萬言都難以說盡,這不是意味著作者將它們寓於無言之中了嗎?這就是古典文學中深蘊的無言之美。

2.拓展延伸:品味下面一段話,說說你品味到“無言之美”的例子。

拿美術來表現思想和情感,與其儘量流露,不如稍有含蓄;與其吐肚子把一切都說出來,不如留一大部分讓欣賞者自己去領會。因為在欣賞者的頭腦裡所產生的印象和美感,有含蓄比較儘量流露的還要更加深刻。

明確:以課文《孤獨之旅》為例,文章以鴨子下蛋結尾,這就給讀者留下了足夠大的想象空間,鴨下蛋了杜小康可能就要回去了;杜小康也許要抒發自己長大的感慨了。作者不出一言,促使著我們在腦中構造圖景,這就是一種“無言之美”。

三、板書設計

無言的意蘊要從藝術的觀點去研究繪畫的選擇之美文學的意蘊之美音樂的無聲之美話劇的靜態之美雕刻的含蓄不露之美無言之美

九年級語文下冊《天下第一樓》精品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分析人物形象。

2、理解這篇小說所具有的民族作風和民族氣派。

3、品味小說的語言。

教學重點:

1、分析小說人物形象。

2、品味語言。

教學難點:

理解這篇小說所具有的民族作風和民族氣派。

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簡介常識

1、直接匯入新課,板書課題。

2、簡介作者。

3、簡介《蒲柳人家》:

故事背景發生在20世紀30年代,花鞋杜四家的童養媳望日蓮與周檎相愛,可陰險邪惡的杜四夫婦另有打算。半路又殺出巡警麻雷子,勾結杜四,要把望日蓮賣給董太師做小,並要以“抗日”的罪名把周檎抓走。於是,矛盾激化,以何大學問、一丈青大娘、柳罐鬥、吉老秤等為首的父老鄉親一齊出面,挫敗麻、杜陰謀,檎、蓮順利完婚。全篇小說共分12節,但這個主線故事只佔不到2節的篇幅,其餘10節隨意分杈,記述了運河邊十來個鄉間人物的逸聞趣事。由此可以看出,作品的重心在於放筆為古運河邊的民俗風情和父老鄉親畫像,為他們的多情重義、鋤奸助良、扶危濟困的美德立碑。

二、學生自讀課文,畫出生字詞,查工具書注音釋義。

三、研讀課文,分析人物形象。

小說節選部分描寫的主要人物是誰?他們具有怎樣的性格特點?

(學生自讀課文並作旁批,討論交流。)

師生歸納:奶奶一丈青大娘:個高腳大,身強體健,性格豪爽,愛憎分明,潑辣大膽,剛正不阿,愛打抱不平,是女中的豪傑。

爺爺何大學問:他長得像關公,脾氣性格也像關老爺一樣,俠肝義膽,仗義輕財,慷慨豁達,愛打抱不平,甘為朋友兩肋插刀。他也有自己的弱點,好說點大話,喜歡戴高帽,雖沒有多少錢,卻愛講排場,擺闊氣,每次從口外趕馬回來,都要請知音相好們來聚會,吹一吹他沿途過五關、斬六將的經歷,因此得了個“何大學問”的外號。

四、問題研究:

為什麼說這篇小說具有民族作風和民族氣派?

(在老師的提示下,學生討論理解。)

首先,從人物形象上來說,這篇小說的人物具有中華民族獨有的性格特點和傳統美德。他們身上那種俠肝義膽、仗義輕財、疾惡如仇、扶危濟困的品格,正是我們民族世代相傳的精神財富,是《三國演義》《水滸》等古典小說一貫宣揚和傳承的價值追求。這可以從“一丈青大娘”的外號和爺爺何大學問“一副關公相貌”中反映出來,更從他們為人做事的方式上表現出來。對這種人物、這種品德的追求,正顯示了作品的民族本色。

其次,在藝術上,小說不僅情節富有傳奇色彩,而且塑造人物性格時也多借鑑中國古典小說和民間說唱藝術的表現手法。在我國古典文學的發展史上,英雄傳奇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類別,《三國演義》《水滸》《西遊記》以及《三俠五義》《說岳全傳》等都是其中的代表作。而《蒲柳人家》中無論一丈青大娘的大鬧運河灘,何大學問的威鎮古北口,還是後來的巧計鋤奸、智鬥花鞋杜四,無不出奇制勝,神乎其神,使人自然而然地想起“智取生辰綱”“大鬧野豬林”等故事,想起我們民族多少“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的義舉。可以說,劉紹棠以一種平凡中的傳奇的形式,賦予了這一民族傳統以新的生命力,內在地暗合了民族的審美習慣,為民族傳統的繼承和發揚作出了獨特的貢獻。另外,小說的藝術表現手法也是民族的。在結構上,《水滸》先講述單個人物的故事,然後聚義梁山,共圖大業。而本文的結構也正得其神韻,前幾節分別介紹一位人物,最後由望日蓮的故事將他們串在一起。再如多用語言和動作表現人物性格,用外號概括人物性格特點等,也正是我國古典小說和說唱藝術常見的表現手法。

五、再讀課文,體會本文的語言特點。

(學生自讀課文,找出有特色的語句並分析,小組討論交流。)

明確:這篇小說的語言非常有特色。在敘述故事、描寫人物時,一方面,作者採用活靈活現的民間口語與俗語,並加以提煉,形成一種活潑伶俐、凝練而富有動感、充滿鄉土氣息的語言。寫天氣之熱,“熱得像天上下火”;寫一丈青大娘溺愛孫子,“要天上的星星,奶奶也趕快搬梯子去摘”,“何滿子是一丈青大娘的心尖子,肺葉子,眼珠子,命根子”,形象生動而又準確傳神。另一方面,作者又繼承了說唱藝術的特點,講究壓韻和對偶,用詞造句文白相間,讀來抑揚頓挫,很有節奏感。如“一丈青大娘勃然大怒,老大一個耳刮子掄圓了扇過去,那個年輕的縴夫就像風吹乍蓬,轉了三轉,擰了三圈兒,滿臉開花,口鼻出血,一頭栽倒在滾燙的白沙灘上,緊一口慢一口倒氣,高一聲低一聲呻吟”,“何大學問人高馬大,膀闊腰圓,面如重棗,濃眉朗目,一副關公相貌”。這樣的句子在文中比比皆是,增加了小說的文采和趣味性。

六、拓展遷移

這篇小說借鑑了中國傳統小說和評書藝術的表現手法,具有濃郁的民族風格。課外閱讀《水滸傳》《西遊記》以及評書《三俠五義》《說岳全傳》等,體會本文與它們之間的聯絡。

七、佈置作業:

根據課上所學,再從文中找出相關語段,進一步體會這篇小說的語言特色。

九年級語文下冊《天下第一樓》精品教案 篇9

(一)匯入

上節課同學們完成了對《山水畫的意境》論證思路的梳理和例項的分析,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李可染先生的這篇文藝論文,更深入地理解意境的內涵,並學以致用。

(二)思考探究

【出示任務】

請在理解文字的基礎上,小組合作探究回答以下問題。

一、作者為什麼認為“意境是山水畫的靈魂”,意匠與意境是什麼關係?

二、各種藝術門類之間總有一些共通之處,彼此往往能夠互相借鑑,下面這些山水畫創作的心得體會,對你的寫作有哪些啟示?

1、對客觀物件不熟悉或不太熟悉,就一定畫不出好畫。

2、一棵樹、一座山,觀其精神實質,經過畫家思想情感的誇張渲染,意境會更鮮明;,木然地畫畫,是畫不出好畫的。

3、一個山水畫家,對所描繪的景物,一定要有強烈、真摯、樸素的感情,說假話不行。

4、有的畫家,沒有深刻感受,沒有表現自己親身感受的強烈慾望,總是重複別人的,就談不到意境的獨創性。

(三)積累運用

任務一:賞析山水畫,品味意境:

【出示任務】

運用本文中有關的“意境”的論述,從課前準備的山水名畫作品中挑選一副做賞析(如李可染畫作《萬山紅遍》;黃君璧的畫作《飛瀑雷鳴》等)。請小組合作探究完成。

學生完成任務並分組彙報。

任務二:賞析古詩詞,品味意境:

【出示任務】

運用課文中有關“意境”的論述,選擇一首自己喜歡的古詩詞進行賞析。完成一段文字。

學生寫作。

教師點評。

(四)拓展延伸

【出示任務】

勾連同單元課文,橫向對比悟“意境”:

在《山水畫的意境》一文中作者說“說假話不行”,在《無言之美》一文中作者說:“美術作品不能說謊”,其含義是否一致,其中體現了哪些共同的藝術追求?又比如《山水畫的意境》和《驅遣我們的想象》都有關於意境的論述,其認知是否一致,是否可以互為闡釋?

(五)課後作業

思考並總結:學完課文,你認為文藝論文的閱讀策略是什麼?應該怎麼讀?有哪些閱讀方法?請將感悟整理成一篇文字。

(六)板書設計

(七)課外閱讀書目推薦或課外閱讀活動推薦

袁行霈《論意境》

顏景龍的《中國山水畫的意境美》

李可染《談學山水畫》

吳調公《關於古代文論中的意境問題》

李可染《談中國畫的改造》

九年級語文下冊《天下第一樓》精品教案 篇10

教學目標

1、瞭解孟子“捨生取義”的道德主張;

2、瞭解本文運用比喻和正反對比論證的方法;

3、重點積累“欲”“舍”“甚”“惡”“患”等實詞的意義和用法,對文中的其他實詞和虛詞進行一般的學習和複習。

教學重點

本文所運用的比喻論證、正反對比論證、邏輯推理論證等方法。

教學難點

1、對語句及中心的理解。

2、理解文中的“義”“本心”的內涵,把握本文的主旨。

教學課時: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匯入新課

由文天祥的名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引出生死觀,匯入孟子的《魚我所欲也》,瞭解孟子關於“捨生取義”的道德主張。

二、作者作品簡介

1、孟子(約前372—前289)名軻,字子輿,鄒(今山東鄒縣)人,戰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地位僅次於孔子,後世常以“孔孟”並稱。他生活在兼併戰爭激烈的戰國中期,政治上主張“法先王”。在孔子的“仁”學基礎上,提出了系統的“仁政”學說,主張行“仁政”以統一天下,曾遊說樑、齊等諸侯國君,均不見用。退而與弟子萬章、公孫丑等著書立說。其言論和行動的記載,保留在《孟子》一書中。此書不僅是儒家的重要學術著作,也是我國古代極富特色的散文專集。其文氣勢充沛,感情洋溢,邏輯嚴密;既滔滔雄辯,又從容不迫;尤長於譬喻,用形象化的事物與語言,說明覆雜的道理。對後世散文家韓愈、柳宗元、蘇軾等影響很大。

2、題解

孟子主張人性是善的,他認為人生而具有側隱之心、羞惡之心、禮讓之心、是非之心。只要不使這些“善心”喪失,就在道德方面具備“仁義禮智”。本文就是從這種理論出發,闡明瞭義重於生,義重於利和不義可恥的道理。提出“捨生取義”的主張。孟子認為,如果把生命看得比義更重要,就會做出各種不義的事情來。他對比了兩種生死觀,讚揚了那些重義輕生、捨生取義的人。斥責了那些苟且偷生。見利忘義的人。告誡人們要辨別義和利,不要失去“本心”。

本文行文流暢,論證嚴密;引譬設喻,生動形象;排比鋪陳,氣勢恢弘。體現了《孟子》一書的文筆特點。

三、初讀感知

1、朗讀課文。注意不讀錯音,讀好句子的節奏和重音,要讀得流暢,朗朗上口,讀出語言氣勢和感情。

2、注音

患(huān)、惡(wù)、簞(dān)、羹(gēng)、蹴(cù)。

3、學生自讀、理解

四、精讀理解

1、請學生翻譯第一段,注意以下字詞的解釋。

[所欲] “所”動詞,相當於名次,意為“喜愛的東西”。

[得兼] 同時得到

【有甚於】比……更重要

【苟得]苟且得到,這裡是“苟且偷生”的意思。

【惡】wu4,厭惡,與“欲”相反。

【患】禍患,災難。

【使】假如,假使。下文“使”義同。

【何不用也】有什麼不可以使用的呢?

【由是】按照這種方法。

【是故】因此,由此可見。

【非獨】不僅僅。

【勿喪】不喪失(其本心)

2、齊讀全段。

3、請學生概括本段大意,即分析引論部分,說出本文的中心論點是什麼?

明確:第一段論證了人皆有羞惡之心,應該並且能夠做到“捨生取義”。

4、提問:文章開頭寫“魚”和“熊掌”有什麼作用?

討論並歸納:魚和熊掌兩樣東西的價值不同,魚低賤而熊掌珍貴。二者不能同時得到,必然捨棄魚而選取熊掌;同理,生命和正義的價值也不同.正義要比生命重要得多,二者不能同時得到的情況下,必須捨棄生命選取正義。這裡運用了類比推理,提出了“捨生取義”的中心論點。

5、提問:“所欲有甚於生者”“所欲”可以指哪些事情?

討論並歸納:這裡的“所欲”應指正義的事業,如為人民謀解放,為了四化建設,為了別人的安危等。

6、提問:“所惡有甚於死者”“所惡”可以指哪些事情?

討論並歸納:此題無固定答案。這裡的“所惡”應指不正義的不合法不道德的事情,如叛變革命,貪汙受賄,濫用職權,殺人放火等。

7、提問:“故患有所不闢”“患”指什麼?

討論並歸納:指遭到迫害,遇到生命危險等。

8、提問:“非獨賢者有是心“是心”指什麼?

討論並歸納:指側隱之心、羞惡之心、辭讓之心、是非之心等這些善

心。

9、分析本段是如何展開論證的?

本段首先由設喻引出論點“捨生而取義者也”,接著運用嚴密的的的邏輯推理展開分析論證。這個推理過程分兩步,第一步是通過對喜愛的東西和厭惡的東西的分析闡明瞭為了“義”(有甚於生者)可以“捨生”(不為苟得),即使死掉(患有所不避),也不做無“義”的事。第二步是假設推理,設想如果人們所喜愛的沒有比生命更重要的,如果人們說厭惡的沒有比死亡得厲害的,那麼只要保全生命,躲避死亡,就什麼事都能幹出來。通過正反兩方面的推理分析,得出了“所欲有甚於生者,所惡有有甚於死者”的結論。最後進一步指出,“義”不只是少數賢者具備,而是人人皆具備,所不同的只是賢者“求之”,所以“能勿喪耳”,而愚者“舍之”,所以就不再具備了。

五、落實背誦

1、根據新大綱的要求,在課前預習的基礎上,要求:

中高層學生做到當堂完成本文背誦;低層學生做到當今能完成本文的背誦。

2、課堂上可以全班齊背或個別抽查的形式來落實背誦情況。

第二課時

一、美讀吟誦

二、精讀理解

1、請學生研讀第二自然段,注意以下的重點詞語。

【簞】古代盛飯用的圓竹器。

【豆】古代盛飯或其他食品的器皿。

【羹】煮或蒸成的汁狀、糊狀、凍狀的食品。

【呼爾而與之】沒有禮貌地呼喝著給他(吃人爾,助詞。

【蹴爾】用腳踐踏著。

【不屑】因輕視而不肯接受,不願意接受。

【萬鍾】鍾:古代的一種計量器名。六斛(hú)四鬥為一鍾。萬鍾:指

很厚的俸祿。

【何加】 (有)什麼益處。

【奉】奉侍。

【所識窮乏者得我與】所識窮乏者:所認識的貧窮的人。得,通

“德”,恩惠,這裡是感激的意思,動詞。與:通“欽”,語氣詞。

【鄉為身死而不】鄉,通“向”,以前。為,為(之)全句:從前為了

“禮義”寧死也不接受。

【今為宮室之美為之】第一個“為”,Wei4,介詞。第二個“為”,wei2,動

詞,這裡是接受的意思。

【是亦不可以已乎】是,此,這。已,停止,放棄。

【本心】天性,天良

2、齊讀第二段。

3、研讀本段、分析以下問題:

1)提問:傳說古代有一個窮人不接受不敬的施捨,最後寧可餓死。課文第2段用的就是這個典故。請用最簡練的一句話概括這個典故。

討論並歸納:貧者不受嗟來之食。

2)提問:孟子曾有一句名言:“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那麼“萬鍾則……”這句話應指前面的哪一句?

討論並歸納:富貴不能淫。高官厚祿誘惑不了。

3)提問:為什麼高官厚祿誘惑不了?試舉例說明。

討論並歸納:因為高官厚祿與禮義的價值不同,如果不符合禮義的高官厚祿則不能接受。比如說,叛變革命,到國民黨去當大官,真正的共產黨是寧死不為的。再比如說,出賣國家機密得到很多錢,愛國志土是寧死不為的。再比如說貪汙受賄得了很多錢,正直的幹部是寧死不為的。

4)提問:文中說得了“萬鍾”是為了什麼?

討論並歸納:為了“宮室之美”,為了“妻妾之奉”,為了“所識窮乏者得我”。

5)提問:作者認為這種作法如何?

討論並歸納:作者認為“此之謂失其本心”應當“可以止”。

6)提問:作者列舉了兩種不同的人生觀,讚揚了什麼樣的人,斥責了什麼樣的人?

討論並歸納:讚揚了那些重義輕生、捨生取義的人,斥責了那些苟且偷生、見利忘義的人。

7)提問:課文中運用了許多兩兩相對的句子,它們的句式相同,意思相近或相反,試找出兩個這樣的句子,說說這樣寫的好處。

討論並歸納:

(1)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於生者,故不為苟得也。

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於死者,故患有所不闢也。

(2)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

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

第(1)句意思相反,第(2)句意思相近。這些句式使行文流暢,論證

嚴密,語氣連貫,氣勢恢弘。

4、研讀第3段

提問:第3段運用了什麼句式,有什麼好處?

討論並歸納:運用排比句式。加強了語言的氣勢。

四、細讀分析

鑑賞孟子散文的說理藝術

1、理清論證思路,把握說理方法

提問:本文的論點是什麼?怎樣提出來的?為什麼不直接提出來?

明確:論點是:“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這個論點是由“魚”和“熊掌”的比喻引出來的。先設比喻而後提出論點,這是因為“魚”與“熊掌”是人人皆知的美味,而“熊掌”是其中更為美者。二者不可兼得,取其中最美者合乎情理也符合邏輯。由此及彼,由淺入深,引出“生”與“義”的論題來,自然,明曉。

提問:論點提出以後,文章是怎樣圍繞論點逐層論述的?

學生討論,明確:

(1)本文首先提出在生與義不可兼得的情況下要“捨生取義”,這是全章的論點。然後說明其所以如此,是因為人都有“欲生而不為苟得,惡死而有所不闢”之心,即“羞惡之心”;又從反面來說,如果人只是欲生惡死,那就會不顧禮義,什麼事都做得出來。因此,重要的是,求生避患不能違背“義”的原則。

(2)這種“羞惡之心”是人人都有的,只有賢者才不會喪失。為什麼有些人會喪失呢?是因為他們為物慾所蔽。例如有人不食“嗟來之食”,這說明他有羞惡之心,可後來卻不辯禮義而接受萬鍾之祿,這就是物慾使他的羞惡之心喪失了。可見,要做到“捨生取義”,就必須使自己的羞惡之心不為物慾所蔽。

(3)從上述內容的進展層次可以看出本文的邏輯推理十分嚴密;從魚與熊掌的比方、不吃嗟來之食和不辯禮義而受萬鍾之祿的對照,可以看出作者設喻的巧妙。

(4)文中的比喻、對比、排比的修辭方法,加強了說理的邏輯性。

2、難點突破,理解本文的主旨。

(1)學生自由質疑,生生互動,師生互動,解疑釋疑。

(2)師生討論,總結:本文的主旨是人人都有“本心”和保有“本心”的重要性。能做到“捨生取義”是因為人有羞惡之心;如果不顧羞恥,“不辯禮義”而受“萬鍾”,則失掉了“本心”,這種行為是應該停止的。全文的旨意就在這一勸勉上。朱熹說:“此章言羞惡之心,人所固有,或能決死生於危迫之際,而不免計豐約於宴安之時,是以君子不可頃刻不省察於斯焉。” (《四書章句集註》) 這段概括主旨的話是比較恰當的。

五、品讀賞析

賞析《孟子》散文的語言特色:

提問:這篇文章主要運用了哪些修辭方法?

學生討論,明確:

本文主要運用了比喻、對比、排比等修辭。

比喻。“舍魚而取熊掌”是一個巧妙而貼切的比喻,它恰當地說明了在人們所喜愛的兩件事物不能同時兼得的情況下,就必須擇優而取。“一簞食,一豆羹”也是比喻,說明飲食對飢餓者雖然重要,但不合乎禮義也寧死不食,從而證明了“義”重於“生”,突出了主題。

對比。生和義比。義比生更可貴;死與不義比,不義比死更可惡。又用假設方式與事實作對比,讚揚了捨生取義的人。最後用“不食嗟來之食”與“不辯禮義而受萬鍾”作對比,讚揚了捨生取義的精神,批判了那些只貪圖榮華富貴而不顧禮義廉恥的權貴們。這就起到了突出中心思想的作用。

排比。通篇皆是。既有助於逐層深入分析,又能增強文章的氣勢和論辯力量。

六、古今對讀,品評思想價值。

如何評價《魚我所欲也》一文的思想內容?

學生討論,明確:義的價值高於生命,人應該有捨身取義的精神,這一觀點在“上下交徵利”的戰國時代有積極作用,對後世知識分子的精神修養也有極好的影響。如蘇武、岳飛、鄧世昌、朱自清、聞一多。但孟子“捨生取義”的觀點的根據是唯心主義的性善論,他的說理僅止於是否喪失“本心”,有明顯的侷限性。

隨著時代的發展,“義”的內涵發生了變化。我們現在所說的“義”是指社會公義,“利”指一己之私利,即個人利益要服從於集體利益、國家利益以至民族利益。在當今社會,面對越來越多的誘惑,面對人生的各種考驗,我們應該作出正確的抉擇。

七、課堂小結

本文闡明瞭義重於生,義重於利和不義可恥的道理,提出了“捨生取義”的中心論點。他對比了兩種人生觀,讚揚了那些重義輕生、捨生取義的人,斥責了那些苟且偷生、見利忘義的人。告誡人們不辨禮義而貪求富貴的行為是不可取的。

八、佈置作業:

1、背誦課文

2、完成課後練習

附:板書計劃

九年級語文下冊《天下第一樓》精品教案 篇11

教學目標:

1.把握本文的寫作思路,把握文字內容。

2.品味山水畫的意境,認識“意境”的本質,培養傳統審美情趣。

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同學們,我們已經學習了不少中國古典詩詞,也屢次提到了“意境”一詞,同學們能結合我們所學過的詩詞解釋一下什麼是意境嗎?

提示:如《使至塞上》中“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一聯,寫進入邊塞後所看到的塞外奇特壯麗的風光,畫面開闊,構成了一種融合人情的雄渾意境。

可以說,意境是詩人的主觀情思與客觀景物相交融而創造出來的渾然一體的藝術境界。

二、教學新課

目標導學一:認識作者,瞭解其“意境”觀

李可染(1907—1989),江蘇徐州人。中國近代傑出的畫家、詩人,畫家齊白石的弟子。李可染自幼即喜繪畫,13歲時學畫山水。43歲任中央美術學院教授,49歲為變革山水畫,行程數萬裡旅行寫生,晚年用筆趨於老辣,擅長畫山水、人物,尤其擅長畫牛。

李可染先生曾在他的書中講到,“意境是什麼?意境是藝術的靈魂,是客觀事物精粹部分的集中,加上人的思想感情的陶鑄,經過高度藝術加工達到情景交融、借景抒情,從而表達出的藝術的境界、詩的境界,就叫意境。”

目標導學二:文章初探,把握文字行文思路

1.在文中找出作者原話,說說什麼是“意境”。

明確:意境就是景與情的結合;寫景就是寫情。

2.要怎樣才能獲得意境?請你結合全文做簡要概括。

明確:首先,要仔細觀察物件,深刻認識物件,從而產生強烈、真摯的思想感情。然後將這種思想感情與畫作結合在一起,將物件的精神實質表現出來,從而形成意境。

3.是否只要把握了“意境”便能創作出好的山水畫作品來,請結合最後兩段做簡要說明。

明確:作者認為除了意境之外,還需要有意匠。意匠即表現方法、表現手段的設計,簡單地說,就是加工手段。有了意境,沒有意匠,意境也就落了空。

4.結合上述分析,請簡述本文行文思路,併為本文劃分結構。

明確:全文可劃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作者先點出“意境”一概念,並做出解答;第二部分,作者談及獲得意境的方法,即通過深刻觀察物件以把握住物件的精神實質,激發出繪畫者本身的思想感情並融於畫作之中才能創作出有意境的作品。此外,還指出繪畫時要站得高於現實,才可能全面深入。最後還談到想要表達出意境,還需要有與其相輔相成的山水畫要素,即意匠。

目標導學三:深入探究,理解文字藝術內涵

1.展示山水畫圖片與山水攝影圖片。請同學們結合第一部分內容說說,在攝影技術如此發達的今天,山水畫是否會被取代?

明確:山水畫不是地理、自然環境的說明和圖解,其更重要的是表現人對自然的思想感情。可見,山水畫具有其精神實質,這也就意味著它永不會為山水攝影所取代。

2.作者要說的是山水畫的意境,為什麼要在第一部分大篇幅分析詩歌的意境。

明確:按照作者的觀點,“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兩句,完全描寫自然的景色,然而就在這兩句裡,使人深深體會到詩人與朋友的深厚友情。描寫自然的景色與繪出景色無異,且作者提到“意境就是景與情的結合”,可見詩歌中的意境與山水畫的意境是相通的,並無二致。因此,作者在這裡以已經學習過的詩歌意境為例,也就能更好地詮釋山水畫的意境。

3.“意境的產生,有賴於思想感情,而思想感情的產生,又與對客觀事物認識的深度有關。”作者是如何論述此觀點的?你認為這個觀點正確嗎,請結合你的個人經歷做簡要說明。

明確:作者以齊白石畫蝦為例來論證了他的觀點。這個觀點正確,如我們知道松樹的耐寒可以象徵它的堅忍,而當我們在雪地裡認真觀察,會發現只有松樹傲然長青,松針貫穿積雪依然向上,此刻,我們會真正感受到這種堅忍的品質是那樣真實。

4.請你理解“無論寫詩、作畫,都要求站得高於現實,這樣來觀察、認識現實,才可能全面深入”一句的深刻含義。

明確:寫詩,寫的是生活;繪畫,繪的是風景;它們都基於現實,以現實為原材料。然而,它們融合了寫作者與繪畫者自身的情感以及體悟,因此,他們又必然高於現實。這就是說,不論是高明的詩還是繪畫,最終都會成為客觀的景物與主觀情感相融合的意境。

【教學提示】

四個探究題設定均有一定的難度,尤其是最後一題,由於大多學生對藝術的鑑賞能力與基本鑑賞理論不足,得出答案並不容易;教學過程中教師宜從各方面引導分析,切勿將答案直接予以學生而達不到教學目的。

目標導學四:賞析山水畫,品味意境

展示李可染老師畫作《萬山紅遍》,教師引導做簡要賞析。

“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是毛澤東詞作《沁園春·長沙》中的名句,描述了深秋時分,湘江之濱的嶽麓山漫山古樹皆紅的壯麗奇景。“萬山紅遍”這一題材其實很少有畫家敢嘗試。一方面,“萬山”之意境頗為遼闊深遠,極大地考驗著畫家的空間駕馭能力,若非胸有千山萬壑,則根本無法表現“萬山”;另一方面,“紅遍”給中國傳統山水畫出了個大難題:歷來山水多以水墨描繪,僅作為點綴的紅色在使用上可謂慎之又慎。然而李可染先生卻迎難而上,開始大膽嘗試創作“萬山紅遍”。其時,李可染先生恰好佔據了天時地利人和。1954年李可染踏上寫生之旅,從江南到桂林、從中國到歐洲,可謂千山萬水走過。1960年先生重回畫室時,已然是胸中有丘壑。這時,他動筆做出此畫,而“紅遍”的問題也在此間解決了。他採取了大面積使用硃砂的方法來表現秋色,紅為主調,以墨作底,既強調了“遍”字,同時,也使秋色更紅火、更熱烈、更帶有豐收後喜悅的氣氛。

【教學提示】

設定此賞析,並非使學生達到品味山水畫意境的高度,而是藉此畫深入理解文字內容。

三、板書設計

意境概念定義:景與情的結合

獲得方法深刻認識物件,產生思想感情

寫景時寫情,源於現實超越現實

苦心經營意匠

九年級語文下冊《天下第一樓》精品教案 篇12

教材分析:

《送東陽馬生序》作者在這篇贈言裡,敘述個人早年虛心求教和勤苦學習的經歷,勉勵青年人珍惜良好的讀書環境,專心治學。文中生動而具體地描述了自己借書求師之難,飢寒奔走之苦,並與太學生優越的條件加以對比,有力地說明學業能否有所成就,主要在於主觀努力,不在天資的高下和條件的優劣。作者的這種認識在今天仍有借鑑意義。但他所說的學習目的與內容,則不足取。文章層次分明,描摹細緻,情意懇切,詞暢理達。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

能正確、流暢地翻譯課文。

過程與方法目標:

熟練地背誦課文,積累文言知識。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瞭解作者艱苦勤奮的學習經歷,激勵學生髮奮讀書,培養艱苦奮鬥的精神。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反覆誦讀,翻譯並背誦課文

教學難點:

瞭解作者艱苦勤奮的學習經歷,激勵學生髮奮讀書,培養艱苦奮鬥的精神。

課前準備:

資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匯入新課

1. 常言道:“自古雄才多磨難,從來紈絝少偉男。”孟子也說:“夫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這些都說明了苦難並非全是壞事。只要我們善於化苦難為動力,則苦難就會成為成功的墊腳石。今天我們來學習宋濂的《送東陽馬生序》。

知識窗:

1. 宋濂(131—1381)字景濂,號潛溪,浙江浦江人,明初著名散文家。他生活在元末明初,少時家貧,卻勤奮好學,以文章著名。他是明朝主要的開國文臣。他年少時受業於元末古文大家吳萊、柳貫、黃晉等。元朝至正九年,召他為翰林院編修,因為身老不仕,隱居龍門山著書。明初,徵他作江南儒學提舉,讓他為太子講經,修《元史》,官至翰林院學士承旨知制誥。朝廷的重要文書,大都由他參與撰寫。年老辭官。後因長孫宋慎犯罪,被流放到四川,途中病死。他與劉基、高啟為明初詩文三大家。著有《宋學士文集》。

2.本文的體裁特點:本文是一篇贈序,其中的“序”,並非“序言”,而是“贈言”的意思。作為文章的體裁,序有書序和贈序之分。書序相當於前言後記,一般是介紹作家的生平,或成書過程與宗旨,為閱讀和評價作品提供一定的參考資料,或給以必要的引導。而贈序與書序的性質不同,始於唐朝,文人之間以言相贈,表達離別時的某種思想感情,往往因人立論,闡明某些觀點,相當於議論性散文。

【設計意圖】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最直接的學習動力。此環節瞭解作者及體裁特點,充分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內驅力。

二、初讀課文,疏通文意

1.聽錄音,要求學生注意聽準字音及句子節奏,可以讓學生輕聲跟讀。

2.全班學生齊讀課文。

3.我會讀

叩(kòu)問 叱(chì) 咄(du) 俟(sì)負篋(qiè)曳(yè)屣(x)  皸(jn)裂 媵(yìng)人  以衾(qn)擁覆 皆被(p)綺繡  容臭(xiù) 燁(yè)然  縕(yùn)袍 敝(bì)衣

4.自學課文,疏通字詞,理解文意。

5.同桌互譯。同桌互評互補,互助互進,培養夥伴關係,形成共學優勢。老師做點撥調控。

通假字

四支僵勁不能動 支:通“肢”,肢體

同舍生皆被綺繡 被:通“披”,穿著

日再食 食:通“飼”,給飯吃

古今異義

媵人持湯沃灌 湯:古義:熱水  今義:菜湯

走送之 走:古義:跑   今義:行走

嘗趨百里 趨:古義:快步走 今義:趨勢

或遇其叱咄 或:古義:有時   今義:或者

卒獲有所聞 卒:古義:最終 今義:士兵

以是人多以書假餘 假:古義:借   今義:假期

一詞多義

和:久而乃和 緩解、暖和

言和而色夷 謙和

冠:勇冠三軍 天下第一

既加冠 男子20歲成年

請:戰則請從 請讓我

俯身傾耳以請 請教

再:一而再,再而三 第二次

日再食 兩次

患:又患無碩師名人與遊 擔憂

無凍餒之患 憂患

以:以衾擁覆 介詞,用

以是人多以書假餘 介詞,把

以是人多以書假餘 介詞,因

無從致書以觀 連詞,來

之:錄畢,走送之 代詞,他

無鮮肥滋味之享 助詞,的

詞類活用

腰白玉之環 腰:名詞用為動詞,腰掛

手自筆錄(手:動手,名詞用作動詞。筆:用筆,名詞作狀語)

6. 本文主要寫了什麼內容?

本文以作者自己學習的親身經歷現身說法,敘述在他青少年時代求學生涯中的艱苦 和勤奮,表現了頑強的學習毅力和勤苦的學習精神。文章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字裡行間流露出對馬君則的殷切期望。

【設計意圖】聽配樂朗讀,感染學生,激起學生情感上的共鳴,調動起學生的朗讀興趣,結合課下注釋整體把握課文內容,從而達到積累文言知識的目的。

三、再讀課文,探究文字

通過閱讀課文,我們知道了作者寫這篇文章的目的是為了勉勵馬生勤奮學習的。那麼作者是通過什麼方式來表現這一主題的呢?閱讀文章,思考下列問題。

1. 作者並沒有直接勸說馬生勤奮學習,那麼作者是如何表現這一意圖的?

明確:第1自然段先講述作者本人求學的艱難和用心之專。然後在第2自然段具體寫了諸生的學習條件,與前面作者的情況形成對比,在此基礎上勸勉馬生刻苦學習。

2. 作者是如何概述自己求學條件的?

明確:求學條件艱苦:為了表現艱苦,作者先介紹了自己的家庭條件——“家貧”。然後又分別介紹了幼年時和成年後的學習條件。

3. 用自己的話分別概括作者兩個學習階段的艱苦條件。

幼時求學的艱難:

致書之難借書抄錄;(假借於藏書人之家,手自筆錄,天大寒而弗之怠,走送之。其艱難可見。作者也因此而得以“遍觀群書”。)

成年後求師的艱難:這種艱難又包括三種情況:

a、叩問之難,要“趨百里外”,要“立侍左右”,“俯身傾耳”,而“遇其叱咄”時,只能“色愈恭,禮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復;俟其欣悅,則又請焉”;

b、旅途之艱,要“負篋曳屣”,“行深山巨谷中”,冒“窮冬烈風,大雪深數尺”,以致於“足膚皸裂而不知”;

c、生活之苦,吃的“無鮮肥滋味之享”,穿的則是“組袍敝衣”。

3.作者“雖愚,卒獲有所聞”的根本原因是什麼?

他有強烈的求知慾,為獲得知識,學問,他不辭辛苦,不怕困難,非常虛心虔誠的求教。

4.“故餘雖愚,卒獲有所聞”作者真的愚笨嗎?他為什麼這樣說?此處和文中哪句話照應?

不愚笨,是作者自謙的說法;旨在說明,即使愚笨,努力學習也是會有收穫的。和“其業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質之卑,則心不若餘之專耳,豈他人之過哉。”相照應

5.作者“縕袍敝衣”處在“披綺繡……燁然若神人”的同學之間,卻“略無慕豔意。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對此你有何評價?

他以學得知識,獲得學問為樂,不羨慕別人的衣食之憂,專心向學,實在是難能可貴的。

6.作者在敘述青年求學經歷時插入同舍生優越的條件有何用意?從中你得到哪些啟示?

與同舍生對比,表現自己並不羨慕別人的優越條件,而是以學得知識,獲得學問為樂,這種刻苦學習,專心向學的精神是值得我們永遠學習的。

7. 在如此艱難的情況下,作者最終能成就一番事業,靠的是什麼?給我們什麼啟示?

明確:靠的是勤奮、專心、堅韌。

8. 作者是從哪幾個方面來表現諸生條件優越的?

(1)無凍餒之患:縣官日有廩稍之供,父母歲有裘葛之遺,無凍餒之患矣;(2)無奔走之勞:坐大廈之下而誦詩書,無奔走之勞矣;(3)有專門老師:有司業、博士為之師,未有問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4)有豐富藏書:凡所宜有之書,皆集於此,不必若餘之手錄,假諸人而後見也

7. 作者敘述自己的求學經歷和太學生們的學習環境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樣寫有什麼作用?

明確:(1)作者不無感慨地回憶自己少年時艱苦的讀書環境,及虛心求教、刻苦學習的讀書經歷,與當時太學生們的學習環境作了對比,進而勉勵善學的後生馬君則,希望他能體會自己提攜後進的良苦用心,堅持好學不倦的志向。

(2)作者以太學生客觀條件的優越與主觀上的努力與否作對比,增強了文章的感染力和說服力,說明了學業能有所成就,關鍵在於主觀努力。

【設計意圖】在反覆的誦讀中,讓學生充分把握文中所表達的情感。

四、課堂小結,拓展延伸

█本文作者給我們上了一堂很好的有關學習態度的課。其實古人論及學習的文章多得很,其中有不少耳熟能詳的警句,像“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捨,金石可鏤”“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等。古人也曾留下很多令人稱頌的成語典故,諸如“頭懸樑,錐刺骨”“囊螢映雪”等。在今天,學習的目的有了新的定位,但學習的態度與方法是亙古不變的,這些足以供我們借鑑。希望同學們能樹立正確的學習目標,勤奮刻苦,在為求學之年,學有所成。

學生討論,以小組發言。教師要鼓勵學生大膽發言。

教師引導:

作者寫此文,意在勉勵馬生刻苦學習。在《三國演義》中有那麼一段,孫權通過自身體會勸說手下一員大將讀書的故事,後來這員大將設奇計襲荊州,大敗關羽為東吳建下奇功。那麼這員大將叫什麼名字?從他身上你能獲得哪些啟示?

呂蒙;

啟示:後天學習很重要;勤能補拙,學能治愚;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了昇華了課文主旨,結合現實中能體現勤奮求學的例子加以感悟。

五、作業佈置

1.背誦課文

2.歸納文言知識。

六、板書設計

勤 幼時——借書——室內抄書——嗜學

艱 加冠——求教——百里叩問——益慕聖賢之道

此 當餘之從師也——求學——負籍遠遊——中有足樂者

教學反思:

在學習過程中,學生能通過字、詞疏通把握文意,體會到作者的思想感情。由此感受到現在學習生活的幸福和優越,從而激發學習的熱情,也懂得了怎樣追求幸福。課堂中學生學習勁頭很大,氣氛很好。另外一篇課文教完不等於我的任務全部完成了。也不等於同學都懂或沒有什麼大問題了。有的同學提出的問題是出乎意料的,超出了教學設計的範圍,說明了同學的思維有時超越了教師的要求、教材的範圍,教師應捕捉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思想、思維火花。

九年級語文下冊《天下第一樓》精品教案 篇13

教學目的:

一、學習這首詞所表達作者抗敵報國、建功立名、壯志未酬的思想感情。

二、培養學生領悟宋詞優美的語言及深邃的意境。

教學設想:

一、這是一首著名的宋詞,作者系豪放派詞人,詞的意境廣闊、深遠,要求學生想像詞中那戰火紛飛的場面,從而進一步瞭解詞的主旨。

二、本詞用字簡煉,短短的62個字,給我們勾畫了一場塞外戰爭圖,故本詞不宜作太多字面上的解釋,讓學生在反覆誦讀中體會詞意。

教學方法:

學生自主學習,注重想像能力的訓練。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匯入:

用多媒體展示古代戰爭場面,用講述歷史故事的方式匯入新課。然後再展示“醉裡挑燈看劍”圖,請一學生描述畫面內容。畫裡的這位老者他在沉思什麼?他在追憶什麼?今天我們師生就通過共同學習這首《破陣子》,來了解和認識南宋著名詞人——辛棄疾。

二、介紹小序、作者及時代背景。(請學生介紹,瞭解預習情況)

這首《破陣子》是辛棄疾贈給他的好友陳亮的,二人均為南宋著名詞人,又都堅決主張抗金,收復中原,這共同的志向使他們成為知心朋友。

辛棄疾作這首詞時,已辭官在江西上饒農村閒居,但心中時時不忘殺敵立功,統一祖國。

三、整體感知。

1、教師範讀,學生體會語氣,並在書上劃出斷句位置。

2、學生讀。(小組讀、個人讀,要讀出豪情壯志。有點評)

四、分析(小組討論,合作完成)

(一)上闋:

1、一、二句寫了“我”的哪些活動?夢見了什麼?(請同學用自己的語言來表述出來)

明確:第一句連用三個連續的、富有特徵的動作,塑造了一個壯士的形象。“醉”和“夢”表現出戰鬥的場景是回憶出來的。

2、三、四句用了什麼修辭手法?表現了什麼?

明確:對偶。突出表現了雄壯的軍營,表現了將軍及戰士們高昂的戰鬥情緒。

3、“沙場秋點兵”中哪個字用得好?(分組討論,根據詞意,想像出此時的場面)

明確:“秋”,寫出了肅殺的氣氛和作戰時的季節。

(二)下闋:

1、哪些句子寫戰爭的畫面?哪些句子寫了作者統一祖國的願望?

2、作者為什麼會發出“可憐白髮生”的慨嘆?

明確:作者一生抗金收復失地,連夢中也不忘抗金的戰鬥生活,但由於朝廷的無能,自己的理想難以實現,當看到兩鬢新生的白髮,感到自己已入暮年,空有一身凌雲壯志,“報國欲死無戰場”只能在沉醉後馳騁沙場,心中不由湧起壯志未酬的悲情。

五、拓展思維練習。(培養學生探究能力)

1、假如你是詞中的將軍,請你把馳騁沙場那驚心動魄的戰爭場面描繪出來。 (小組討論後描述)

2、假如你是他的好朋友陳亮,該怎樣勸慰一下“可憐白髮生”的辛棄疾? (小組討論後表演)

六、課後作業:

把《破陣子》改寫成一篇抒情散文。

教後記:

九年級語文下冊《天下第一樓》精品教案 篇14

一、教學目標

(-)瞭解屈原的生平事蹟,學習屈原的愛國精神和志潔行廉、剛正不阿的高尚品德。

(二)學習本文記敘和議論相結合的寫作方法。

(三)掌握本課的文言常用實詞;熟記通假字“離”、“反”、“濯”、“見”、“指”,“絀”“質”、“被”,正確理解古今異義的詞,複習鞏固判斷句與被動句。

(四)理解課文運用的修辭手法。

二、難點、重點分析

(一)課文第一部分寫屈原由見“任”而見“疏”。第一段首先簡介屈原的姓名、官職和傑出才能,說明“王甚任之”。王怎樣“甚任”之?為什麼“甚任之”?

分析:王甚任之:“為左徒”,“入則與王圖議國事,以出號令;出則接遇賓客,應對諸侯”。”(左徒:楚官名。相當於上大夫而次於令尹。在國王左右參預政事,起草詔令,是相當重要的職位。)

“王甚任之”的原因:

①楚之同姓:屈原的祖先屈暇是楚武王的兒子,受封於屈,因以屈為氏,是楚國王族中的一支。(古代姓比氏大,後來姓氏不分。)

②屈原具有傑出的才能:“博聞強志,明於治亂,嫻於辭令”。(明、嫻,形容詞用作動詞,這兩句狀語後置。)

(二)王為什麼怒而疏屈原?

分析:直接原因是上官大夫“讒之”,根子在於“爭寵而心害其能”。

按:“上官大夫見而欲奪之,屈平不與”一句有兩種理解。《教學參考書》的譯文是:“上官大夫看見了就想改動,屈平不贊同”。與課文註釋相左。依教材對“奪”、“與”的註釋,應譯作:“上官大夫看見了想搶過去(看),屈原不給。”

“因讒之日:‘……平伐其功,曰,以為“非我莫能為”也。”’資料認為,“曰”、“以為”重複,疑有衍文,此說似不妥。如重新標點,作“……平伐其功,曰:‘(王)以為非我莫能為也。”’理解,文辭便可貫通。聯絡上下文,可補出“以為”前省略的主詞。

(三)屈原為什麼作《離騷》?

分析:憂愁幽思而作《離騷》。憂愁的具體內容是“疾王聽之不聰也,讒館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疾,恨,痛心。四句中的“之”是助詞,取消句子的獨立性。這四個主謂短語都是“疾”的賓語。

(四)第3小段包括幾層?作者是怎樣對《離騷》進行記敘和議論的?

分析:分兩層。

第一層從本段開頭至“蓋自怨生也”,第一句記敘屈原“憂愁幽思而作《離騷》”,以下幾句就“憂”“怨”展開議論,分析產生優怨的原因,寄寓作者對屈原的深切同情。

第二層第一、二句“上稱帝嚳……靡不畢見”記敘(概述)幅規的主要內容,以下幾句就其文、辭、志、行進行評論,評價其藝術成就,讚揚屈原的“泥而不滓”“與日月爭光”的高貴品質。

(五)詞語提示:

(1)“齊與楚從親”:從:同“縱”,合縱。親:親善。

(2)“又因厚幣用事者臣靳尚,而設詭辯於懷王之寵姬鄭袖”:“又因厚幣”後省略動詞“賂”。“而”後省略主語(靳尚)。“於……鄭袖”:在鄭袖面前,狀語後置。

(3)“秦,虎狼之國”:虎狼,像虎狼一樣,名詞作狀語。

(4)“奈何絕秦歡”:歡:友好。

(5)“亡走趙,趙不內”:亡:逃亡。走:跑,現代的“跑”古代稱“走”;現代的“走”古代稱“行”。內:同“納”,接納,收留。

(6)“復之秦”:之:動詞,到。

(7)“雖流放,眷顧楚國,繫心懷王,不忘欲反,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眷:眷戀。顧:念。眷顧:眷念。繫心:掛念。反:同“返”。冀幸:僥倖希望:“一悟”的“一”:副詞,一旦,一經。“一改”的“一”:副詞,都,全部。這句話的意思是:雖然流放在外,(仍)眷念楚國,惦記著懷王,不忘要回(朝廷中)來,盼望懷王一旦醒悟,風氣全都改變。

(8)“其存君興國而欲反覆之”:他保全君王振興國家而想把不利局面改變過來。

(9)“人君無愚、智、賢、不肖,莫不欲求忠以自為,舉賢以自佐”:無:無論。自為。 自佐:既為自,佐自,賓語前置。

(六)本文寫作特點是什麼?

分析:

(1)思想內容:課文通過記敘屈原的生平事蹟特別是政治上的悲慘遭遇,表現了屈原的一生和楚國的興衰存亡攸攸相關,讚頌了他的愛國精神和正直的品德。作者為屈原立傳,按時間順序,以“任、疏、細、遷、沉”為線索,處處圍繞屈原的“志”寫:第一部分以評介《離騷》“推其志”,第二部分以國家危難突出屈原“眷顧楚國,繫心懷王”,“其存君興國而欲反覆之,一篇之中三改志篇”,第三部分以回答漁父讓屈原抒發矢志不渝的信念。

(2)寫作特色:和從《史記》中選入中學課本的其它幾篇人物傳記(《廉頗藺相如列傳》、《鴻門宴》、《信陵君竊符救趙》、《毛遂自薦》)相比,本文的特色是:

①選材上,《屈原列傳》不具備曲折、生動、完整的故事情節,而是根據文獻記載,粗線條地勾勒人物的生平事蹟;

②寫法上,記敘和議論相結合。全文四個部分都有“傳”有“評”,因“傳”而“評”,以“評”點“傳”。議論方式各不相同,第一部分為評價式,第二部分為結語式,第三部分為陳述式,第四部分為比照式。

③語言上,本文具有濃厚的抒情色彩,敘中有情、傾向鮮明;議中有情、直抒胸臆。作者運用對偶、對比、排比、反覆、比喻等修辭手法,增強了語言表達效果。本文堪稱“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三、教學過程設計

(一)檢查預習情況,匯入新課。

做法:指名學生朗讀1、2自然段,說說自己的段落劃分情況和本文寫法上的主要特點,以瞭解學生的預習情況,然後作如下導語:

屈原,是我國第一個偉大詩人,又是世界古代文化名人。他的作品,流傳下來的有《離騷》、《九章》、機規、《天問》、《招魂》等,我們曾讀過他《九章》中的一篇:《涉江》。從《涉江》裡,我們知道他即使在晚年放逐到沉湘蠻荒之地,也仍在關心楚國的朝政,眷戀祖國,仍然在堅持自己的理想和節操,寧死也不與朝中的佞臣同流合汙。這種崇高的愛國精神和端方正直的品格,兩千多年來曾經影響我國千千萬萬的仁人志士。今天,我們要進一步學習《史記》中的崛原列傳》,這是我國曆史上出現得最早的一篇記載屈原事蹟、思想、人品的文獻。它有著很高的史料價值,後世的研究屈原的著作,都以它為出發點:它又有著很高的文學價值。魯迅曾稱讚《史記》是“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這篇傳記就能體現這一特色,今天我們研讀這篇課文,在寫作方面,應充分注意這一特點。

(二)說明本文是史傳“變體”,明確研讀方法。

做法:仍從檢查預習入手,指名學生說說這篇史傳文與我們學過的《廉藺列傳》、《信陵君列傳》、《鴻門宴》、《毛遂自薦》等篇在寫法上有何顯著區別,為什麼有這種區別,然後教師作如下點撥、提示。

關於史傳“變體”:

這篇史傳的顯著特點,就是它不像其他史傳文那樣,“寓論斷於敘事”,而是“以議論行敘事”(明茅坤語),所以前人說它是“太史公變調”,即史傳中偶然出現的一種“變體”。作者為什麼要採用這種寫法?歷來一般認為,是由於司馬遷為了便於寄寓自己個人的“政治幽憤”。但主要原因恐怕還不在這裡,而在於先秦文獻中有關屈原事蹟的記載本來很少,特別是秦始皇燔毀六國典籍後,有關屈原的記載,更幾乎是蕩然無存,要憑史料來寫出屈原的偉大精神和偉大人格是不可能的。這隻要從這篇傳記所寫屈原的事蹟,不過片鱗斷爪,僅夠勾畫他一生大體輪廓就可看出來。所幸的是屈原的作品卻流傳下來了,可以充分運用它來寫出屈原崇高的精神境界。這就是這篇列傳為什麼要採用“以議論行敘事”的“變調”寫法的根本原因。也可以說,這篇文章的基本寫作特點,是以粗筆寫“形”,以工筆寫“心”,研讀時一定要把握住這一特點。

關於研讀方法:

根據上述情況,我們學習這篇列傳,不能採用一般學法,要把精力用在議論部分,即把評介《離騷》、就懷王客死於秦抒感、與漁父對話三處作為研讀重點,看作者怎樣通過這三處議論,揭示屈原的偉大精神和偉大人格;至於記敘部分,弄懂若干難句,能夠疏通文意,理清行文脈絡就夠了。此外,這是我們中學階段最後講讀史傳文,學完以後,還要抽出一些時間來歸納、拓展一些史傳文知識。

(三)逐段解釋難句,編寫內容提綱。

做法:這一步驟的目的,是疏通全文,瞭解屈原的事蹟,為重點研讀議論段作鋪墊。為了贏得教學速度,議論節段可暫時擺下。具體步驟是先與學生一道分好大段,然後按大段,在朗讀的基礎上解釋難句,理請行文思路,編出內容綱要。在這個過程中,應相機提些問題,但問與答都應力求簡明。

1.關於第一大段。

(1)難句解釋:

“屈原者,名幹,楚之同姓也。為楚懷王左徒。”

——讓學生明確:在先秦,姓是一種族號,氏是姓的分支;分支有因封地得氏的,有因先祖的滋號得氏的。楚國王族姓舉(m?),屈原先祖暇,因受封於屈地得氏。“左徒”,在楚國是一種僅次於“令尹”(宰相)的官職,多由王室親族充任。後文“三間大夫”,是一種掌管屈、景、昭三氏事務的官職,屈原也曾充任。

“懷王使屈原造為憲令,屈平屬草稿本定,上官大夫見而欲壓之,屈乎不與。”

— —讓學生明確:上官大夫公然要搶奪屈原所寫憲令草稿,在情理上說不能,因此郭沫若提出一種別解:“奪”,作“改動”解;“與”,作“同意”解。按:這樣解釋很合理。一方面,它符合古代“奪”、“與”的常用義之一;另一方面它反映了屈原所作“憲令”具有改革的進步意義,觸犯了上官大夫等守舊官僚的利益,所以他們要篡改。

“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曰:以為‘非我莫能為’也。”

——讓學生明確:用了“曰”,又用“以為”,語意欠順通。按:歷來研究者認為這兩個詞,必有一個是衍文,即因傳抄錯誤產生的多餘的詞語。

(2)行文思路:

提問:這一大段寫了哪幾件事?它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麼?

點撥:一共寫了三件事,揭示屈原的政治才能。端方正直的品格,和因讒見流的緣由,預示楚國的國事將不可為。板書:

因才能卓越重用

寫屈原初次被疏 因上官進讒被疏遠 “讒”、“硫”、幽怨,統率全文綱領

因憂愁幽思作《離騷》

2.關於第二大段。

(1)難句解釋:

“惠王患之,乃令張儀佯去秦,厚市委質事楚……”

搏踩醚生明確:“佯”,假裝;“去”,離開,“厚市委質”,課文註釋沒說清楚,“厚市”,是指豐厚的禮物,“市”,禮物。“委質”,前人研究是指另再呈獻信物,古代別國重臣投靠新主,“必先書名於策(竹簡),委死之質於君,然後為臣,示必死節也”。“委”,呈獻;“質”通“蟄”,但作信物解。這種信物,不是禮物所能代替的。

“張儀聞,乃曰:‘以一儀而當漢中地,臣請往如楚。”’

——讓學生明確:“以”,。介詞,用、憑的意思;“當”,抵得上;“往如楚”,“往”,去;“如楚”,到楚國去。句意謂:憑我一個張儀就可抵換漢中地,請讓我離開秦國,到楚國去。

“如楚,又因厚市用事者臣靳尚,而設詭辯於懷王之寵姬鄭袖。”

——讓學生明確:要注意“因”是介詞,憑藉;“用事者”。“臣”,均為“靳尚”的同位語;“於……鄭袖”是狀語後置,即向懷王寵姬鄭袖說假話:設“詭辯”的主語是靳尚。據被記》中《張儀列傳》的記載,張儀一到楚國,懷王就把他囚禁起來,靳尚對鄭袖的詭辯是:“子亦知子之賤於王乎?”“秦王甚愛張儀,而必欲出之。今將以上庸之地賠楚,以美人聘楚,以宮中善歌誆者為媵。楚王重地尊秦,秦女必貴,而夫人斥矣。”

(2)行文思路:

提問:這一大段寫了哪幾方面的內容?屈原本人的事蹟寫得很少,主要是穿插一大篇懷王受騙,以致最終客死於秦的史實,為什麼?

點撥:寫了三方面的內容:懷王受騙,至死不悟;屈原被放,仍關心朝政,系必懷王; 頃襄王接受讒言,怒“遷”屈原。穿插這麼一大段史實,而這些史實,都是在屈原“既細” 以後發生的,這就說明屈原的去留,關係著楚國的命運。另一方面也意在揭示楚王父子均昏饋腐朽,當朝重臣多貪婪鄙陋,像屈原這樣端方正直的人,必然不見穿於朝廷,所以最後終於自沉淚羅。板書:

寫懷王屢受秦騙,至死不悟

寫屈原由見

絀到見遷 屈原雖遭流放,仍眷念君國 屈原去留關乎楚國的命運

楚襄王接受讒言,怒遷屈原

3.關於三、四兩大段。

(1)難句解釋:

“乃作《懷沙》之賦。於是懷石,遂自投汩羅以死。”

——讓學生明確:《懷沙》是屈原投水前的絕筆。“懷沙”二字,舊時解作懷抱沙石,即下句的“懷石”。但也有人解釋為“懷念長沙”。長沙為楚之先王始封之地。古時長沙包括的地域很廣,淚羅也在其內,屈原在淚羅投水,也就是要歸死先王故居之地。“自投淚羅以死”的“以”,連詞,錶行為的結果,和用作連詞時表目的不同。

“然皆祖屈原之從容辭令,終莫敢直諫。”

——讓學生明確:“祖”,摹仿、效法的意思,古代“祖”是個多義詞。“從容辭令”,課本注為“說話得體,善於應酬。從容,言語舉動適度得體。”這是一說;另一說,認為“從容”是指“委婉蘊藉”,也通,屈原的辭令本也有委婉的一面。

(2)行文思路:

提問:這兩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麼?它們是分別從什麼角度來寫屈原的?

點撥:第三大段是屈原自述自己的立身處世準則,即寧赴清流而死也不與世同流合汙,要保持自己的高潔品格。第四大段是寫屈原死後對後世的影響,即從繼承者對照的角度,來說明屈原敢於同邪惡作鬥爭的精神很不容易為人企及。這一段的寫法實際上是寓議於敘。

(四)重點研讀評介《離騷》一段。

做法:先講明這一段為什麼要重點研讀:難度最大;最集中地揭示了屈原的崇高品格;又是歷來評價《離騷》的最重要文字(按:原是淮南王劉安所作《離騷經傳》中語,太史公採入《屈傳》內,原作已佚)。然後引導研讀,具體過程是:(1)簡介《離騷》內容;(2)疏通文意和難句;(3)思路分析;(4)反覆朗讀,要讀出詠歎語氣。

(1)關於《離騷》的簡介。

《離騷》是屈原的代表作,是我國古代最長的一首抒情詩,共373句,2490字。這篇浪漫主義傑作,迸發出了詩人崇高理想和熾熱感情的燦爛光彩。全詩可分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作者敘述自己的身世、德才和理想;他關心楚王朝的命運而把改革的希望寄託在楚王身上,終因楚王變心而理想不能實現。接著又敘述自己和朝廷中讒諂“黨人”的深刻矛盾,對他們作了尖銳有力的揭露,表示自己雖然被楚王疏遠,仍然要進一步修養自己的品德,堅持原來的理想。第二大部分作者以浪漫主義幻想的方式,設想一個老大姐式的人物——女?,勸誡他不要那麼端方剛直,不要那麼堅持自己美好的節操,既然別人都結黨為朋,你也不妨隨和一點。他聽了不服氣,就去向古帝虞舜陳訴。當他認為已得到公正的評判之後,便滿懷信心周遊太空,上求天帝,下京佚女(美好的女子),探尋實現理想的途徑。然而天庭同人世一樣混濁,天帝無法接近,下索佚女也因種.種原因沒能成功。這是以幻想的方式表現自己在現實中的追求和遭遇。第三大部分寫作者請靈氛占卜,巫咸降神,以求得啟示,決定行止。在絕望中,他聽從靈氛的勸告,選定吉日,駕著飛友,出國遠遊,到別的國家去實現自己的理想。可是當他在光明的天空中遨遊的時候,突然望見了下面祖國的大地。這時候,“僕伕悲,餘馬懷兮,蜷局顧而不行”,他再也不忍離開祖國,最後以殉國的決心結束全篇。

在(離騷》裡,作者充分展示了自己熱愛祖國、熱愛人民和端方正直的品格。面對那些貴族群要把祖國引上“幽昧”、“險隘”的道路,他要鬥爭,他“豈餘身之憚殃兮,恐皇輿之敗績”(難道是我個人害怕遭殃嗎?我怕的是楚國這輛大車會顛覆)。他深切關懷人民的疾苦,說自己是“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他一再提到堯、舜、禹、湯、文、武。劉桓公,是要引導楚懷王走上謀求楚國富強的道路,因而他勉勵懷王:“乘騏驥以馳騁兮,來吾導夫先路。”即使在被疏遠以後,他仍在追求理想的實現,說:“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他明知直言冷諫,會招來禍患,但他的態度卻是“餘固知春客(忠言直諫)之為患兮,忍而不能捨也”。面對那些貴族群的謠言中傷,面對他們的工讒善媚和背離法度,他決不妥協,決不同流合汙,堅定地表示:“寧溢(?,突然)死以流亡兮,餘不忍為此態也。”“雖體解吾猶未變兮,豈餘心之可懲!”由上可見,《離騷》,不但是一篇空前絕後的傑作,就是它所反映的屈原的品格,在整個封建時代,也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

(2)關於整段的文意和難句。

先指導理解段意層次。板書:

(一)作《離騷》的緣由(……“蓋自怨生也”)

(二)《離騷》的主要特點(……“故死而不容”)

評介 內容:明道德、治亂

《離騷》 寫作特色:文約辭微

(三)評論屈原的偉大人格(……“雖與日月爭光可也”)逐層疏解,以第二層為重點。

“人窮則反本,放勞苦倦極,未嘗不呼天也,疾痛慘但,未嘗不呼父母也。”

——讓學生明確:這句提出屈原作《離騷》的緣由之一:“窮”,處境困窘,走投無路。由“窮”必然生“怨”,所以下句寫“怨”。“勞苦倦極”,課本未加註,從它與下句“疾痛慘但”四字對舉看,“極”,應解作“困憊”,“極”的這個義項,古時常用。

“明道德之廣崇,治亂之條貫,靡不畢見。”

——讓學生明確:這句承“上稱(稱道)帝嚳”等句,進一步說明《離騷》的內容。“明”是“闡明”。“道德”,在這裡不但指個人品格,還指政治上舉賢授能的善政(按:古代“道德”本有此義,見《禮記·王制》)。“條貫”,條理,加以推演,指道理,再進一步推演,可用來指因果關係。整個這句可以譯為:“(作者)闡明瞭‘舉賢授能’的道德的崇高偉大,國家治亂的因果關係,(所要說明的道理)無不完全揭示了出來。”“見”,通“現”,表現,表達。

“其文約,其辭微,其志潔,其行廉。”

——讓學生明確:這句是總說《離騷》寫作特徵,下面“其稱文”數句是這句的具體解說。課本註釋解釋“約”為“簡約”,“微”為“含蓄”,似欠妥帖。因為《離騷》的文辭並不簡約,相反,它在反覆申說;並不含蓄,相反,它是淋漓痛切。按這兩句是同義反復,意為“它的文辭迂典深微”。“約”的本義是“纏束”,可引申為“迂曲”,“微”的義項之一是“深微”。整個這句話應譯為:“它的文辭迂曲深微,它所表達的志趣是高潔的,所表達的品格是端方正直的。”

“其稱文小而其指極大,舉類速而見義遠。”

——讓學生明確:這兩句互文見義,承卜“文約辭微”加以申說。課本已有註釋,要補充說一說的是,這兩句是說明《離騷》的“引類譬喻”這一表現手法,如用“善鳥香草,以譬忠貞;惡禽臭物,以比讒佞”;“虯龍駕鳳,以託君子,飄風去霓,以為小人”(王逸語),等等。

“其志浩,故其稱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

——讓學生明確:這兩句承上“志潔行廉”進一步申說,並用它來轉入下一層的評論屈原的偉大人格。“稱物芳”,具體指屈原修養品格,堅持節操,多用蘭惠費桂等芳香草木來說明自己的愛好。這兩句可譯為:“由於他志趣高潔,所以作品中多引用芳香之物;由於他行為端正不苟,所以作品中表達他即使至死也不為讒館小人所容。”

“自疏擺淖汙泥之中”至“雖與日月爭光可也”。

——讓學生明確:“自流’以下五句,表達的意思重複,而且句式、節奏不很協調。據前人考證,可能有“異文竄入”,加上詞語解釋,說法甚多,是全段的難點。因此,我們只要藉助註釋,大致弄清文意就行了,不必追求譯得很順暢。

(3)關於這段的思路:

——讓學生明確:就段內來看,作者的目的是借評介《離騷》來論述屈原的偉大人格,歸結點是指出屈原的志行可“與日月爭光”。因此,寫創作緣由,特別揭示“疾”、“窮”。“怨”三字,其中“信而見疑,忠而被謗”更為眼點句;寫《離騷》內容和創作特色,特別指出其“明道德之崇高,治亂之條貫”,而歸結到讚美屈原“志潔行廉”。就全文來看,這段議論是全文綱領。由“信而見疑,忠而被謗”,引出文章的第二大段寫屈原的去留關乎楚國命運;由“志潔行廉”引出第三大段寫屈原與漁父的對話,自沉淚羅。

板書:

“疾”

信而見疑

“窮” 引出第二部分:楚國命運

忠而被謗

“怨”

明道德 志潔 與漁父對話

引出第三部分

明治亂 行廉 自覺汨羅

(五)重點研讀就懷王客死於秦抒感兩段。

做法:先疏通文意和難句,並分析兩段的行文思路;最後介紹點司馬遷的政治遭遇,講明議論中寄託著司馬遷本人的政治幽憤。

(1)關於文意、難句的疏通:

“屈原既嫉之,雖放流,眷顧楚國,繫心懷王,不忘欲反,冀幸君之一語,俗之一改也。”

——讓學生明確:“雖放流”,意為“即使流放在州’。有人解釋“放流”為“放浪”,從文字學角度看,尚欠根據。從這句看,屈原一生曾流放兩次,第一次是懷王入秦或頃襄王即位時,這一次是流放在漢北,後文“頃襄王怒而遷之”,是再一次把他流放到更荒僻的沉湘一帶。按:此處敘事脈絡不夠清晰,前人曾指出這是由於有“錯簡”(竹簡散了,整理時發生錯誤)形成,不必深究。“不忘欲反”,指屈原不忘要返回朝廷,“反”,通“返”。“冀幸”,“冀”是希望,“幸”也有希望意,指存有萬一的希望。

“其存君興國而欲反覆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

讓學生明確:“存君”的“存”,意為關懷;“反覆”連用,意為挽轉過來,“反覆之”即挽轉楚國的局面。下面的“然終不可反”的“反”,仍通“返”,指屈原終於不能返回朝廷。“一篇之中三致志焉”是句很重要的話,說明這段所論屈原的心跡,仍同評介《離騷》一樣,是從屈原作品中概括出來的。

“而聖君治國累世而不見者,其所謂忠者不忠,而所謂賢者不賢也。”

----讓學生明確:“聖君治國”,應看作聯合短語,即聖明的君主,治平的國家。“累世”,猶言“多少世代以來”。“而不見者”的“者”,表提頓的助詞,引出下兩句的解說。

(2)關於這兩段的行文思路:

——讓學生明確:這兩段議論,從全文的脈絡來看,它是緊承懷王三受秦騙,客死於秦的記敘,遠接評介《離騷》中“信而見疑,忠而被謗”二語,並把議論推進一層,’指明“聖君治國累世而不見”的原因,就在“其所謂忠者不忠,賢者不賢”。這個見解非常深刻,它融合了作者個人的體驗在內,寄託著作者個人特有的政治幽憤,特別值得注意。從這兩段本身的脈絡來看,它是從兩個角度來寫的。先從為臣(屈原)的角度寫,方法是寓議於敘,突.出屈原的“忠”與“賢”,闡明他與國家命運息息相關;後從為君(懷王)的角度寫,方法是純用議論,突出其結果是“兵挫地削,身客死於秦”,闡明太君“不知人之禍”。兩相結合,在文筆上就顯出往復迴環的特點。

板書:

從全文 緊承前面記敘

脈絡看 遠接評介《離騷》中“信而見疑,忠而被謗”

就懷王

突出“存君興國”

客死於 從為臣(屈原)的角度寫

從本段 寓議於敘

秦抒感

脈絡看 突出“不知人之禍”

從為君(懷王)的角度寫

九年級語文下冊《天下第一樓》精品教案 篇15

一.新課匯入

1918年1月,《新青年》首次發表白話詩九首,開創了中國新詩的先河。沈尹默作為北大名教授,他發表的這首《月夜》便是其中之一。一定程度上,正是因為這首詩的存在,中國首次面世的這一小批現代詩歌作品才可以說真正地顯示出現代性。這首詩在文學史上地位如此之高,它到底具有怎麼樣的魅力呢?

二.作者簡介

【沈尹默】(1883-1971),原名君默,傑出的學者、詩人、書法家。“五四”運動時期,作為北大名教授,和魯迅、陳獨秀等人輪流主編《新青年》雜誌,代表作《月夜》《落葉》《三絃》等。

三.背景資料

1917年,正是近代中國歷史上最黑暗、最混亂的年代,卻也是思想和文化最迸發的時代。也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下,新詩誕生了。新詩之“新”首先在於其精神和靈魂的新,即思想的現代性。追求“科學”與“民主”, 人的個體的覺醒,思想解放、個性獨立遂成為這一時代的普遍追求。

概而言之,國人有了主體意識。我國傳統詩歌中,是沒有“我”(指獨立存在的意識)的(除了屈原),只有在新詩中,“我”才大量出現,例如這首《月夜》。因此《月夜》便不僅是新詩誕生的一個標誌,也是真正的新文學誕生的標誌。

四.細讀感悟

1.讀出節奏;感受意蘊。

2. 這首小詩描繪了一幅月夜圖景,請你用自己的語言將它描繪出來。

霜風呼呼的吹著,月光明明的照著。霜風寒月的冬夜中,頂天立地的高樹與獨立不倚的“我”並排站立著,充滿了美的意蘊。

3. 如何理解“霜風呼呼的吹著,月光明明的照著”。

表面上寫的是一個冬夜,環境是蕭森的,人物是孤獨的。實則反映了'五四'運動之前的一個社會側面——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國的某種社會相。

(注:這是一首很隱晦的詩,看似是紀實,實則運用象徵的手法,蘊含深沉的情感和思緒。 )

4. 詩中“樹”有什麼象徵意義?“我”和樹之間的關係體現了“我”怎樣的精神?

要點:“樹”象徵著古老的觀念,傳統、穩健、根基深厚、固執而迂腐。

“並排立著”是思想的並立;

“沒有靠著”是掙脫、是倔強、也是追求獨立。

“我和一株頂高的樹並排立著,卻沒有靠著”象徵著詩人獨立不倚的堅強性格和奮鬥精神。

5.本詩的主旨是什麼?

在嚴寒下不妥協,在孤獨中不退縮,這首詩表現了“五四”時期覺醒的一代知識分子追求獨立自由、崇尚光明強大的意識和探索真理的精神與人格。

九年級語文下冊《天下第一樓》精品教案 篇16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

1.瞭解作者,理解詩歌內容,體會詩歌意境,品味詩歌語言,理解詩歌主旨。

2.學習詩人運用想象和對面著筆來表情達意的寫法。

3.培養學生在比較中鑑賞古典詩歌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目標:

學生通過探究、分析、煉字、比較、揣摩等過程來賞析詩歌,採用學生自學,合作交流,教師啟發點撥,比較鑑賞等方法,完成學 習任務。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教讀本詩,激發學生熱愛 祖國的傳統文化,培養健康的審美情趣和價值觀。

【教學重點和難點】

1.引導學生品味語言,賞析詩歌意境,把 握詩歌主旨。

2.通過比較掌握對面著筆的表現手法,提高鑑賞古典詩歌的能力。

【教學方法】

自主品味 比 較探究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匯入新課。

(出示背景資料:天寶十五載(756)六月,安史叛軍攻入潼關,玄宗南逃,杜甫帶著妻小逃到鄜州(今陝西富縣),寄居在羌村。七月,肅宗在靈武即位(今屬寧夏)。杜甫得知肅宗即位的訊息後,便於八月間離家北上延州(今延安),企圖趕到靈武,為平叛效力。但當時叛軍勢力已膨脹到鄜州以北,他啟程不久,就被叛軍捉住,困在淪陷後的長 安,在一個 月夜,詩人望月生情,寫下了千古傳誦的名作《月夜》。

學生說杜甫:

(學生根據已有的知識積累,說說對杜甫的瞭解。)

(多媒體展示)

杜甫,字子美,自稱“少陵野老”,又稱“杜工部,他的詩被稱為“詩史”,他被後人稱為“詩聖”,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

二、品讀詩歌,讀準讀暢。

1.學生自讀,注意字音和節奏。

2.出示難讀字字音,正音。

3.聽錄音範讀,(指導學生把握節奏、語速及語氣。)

4.指名學生讀。

三、自主學習,梳通詩意。

1.自己對照課下注釋和相關資料自譯。

2.說給同桌聽,合作解決疑難詞句。

3.學生自主展示。

(教師點撥指導。)

四、精讀細品,探究新知。

(一)整體感知,初步 體會意境。

學生自讀詩歌,思考:詩人在詩中共寫了幾個場面?

妻子思念丈夫的場面(想象)

詩人與妻子團圓的美好場面(想象)

詩人思念妻子兒女的場面(現實)

(教師適當點撥並板書,引導學生初步感知思念之 情。)

(二)研讀詩歌,探究情感。

1.細品妻子思念丈夫的場面(想象)

(1)探究:妻子明明有兒女在身邊,為什麼說是“獨看”呢?

(學生抓住“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思考分析。)

教師適時點撥明確:

(妻子看月,並不是欣賞自然風光,而是“憶長安”,而小兒女未諳世事,還不懂得“憶長安”啊!不懂得思念遠在長安得父親,也不理解母親對父親的思念,所以,妻子只能“獨看”,突出了那個“獨”字。)

———活動:設身處地的揣摩妻子“獨看”時的心理活動。

(教師以寫作背景和杜甫被困的處境加以引導)

(當長安淪陷,一家人逃難到了羌村的時候,與妻子“同看”鄜州之月而共“憶長安”,更是辛酸!如今自己身陷亂軍之中,妻子“獨看”鄜州之月而“憶長安”,那“憶”就不僅充滿了辛酸,而且交織著憂慮與驚恐,進一步映射出了是人的心理。

(2)賞析:妻子獨看時的的情景“香霧雲鬟溼,清輝玉臂寒。”

①再說說詩句的大意,思考:最能體現佇立之久的字,進行賞析

②學生在小組內交流“溼”和 “寒”的精妙之處。

③學生展示,教師點撥。

(突出了妻子望月之久,思念之痴。)

———明寫妻子思夫至深,暗寫作者的思妻至切,突出了作者的思念之苦。

2.細品團圓的美好場面(想象)

學生自讀詩歌,思考:作者通過想象團圓幸福的情景來表達了怎樣的感情?

明確:想象一個團 圓的幸福場面反襯作者思念之情。

———與《夜雨寄北》比較,理解“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的異曲同工之妙。

(教師出示《夜雨寄北》,進一步分析藉助團圓的美好反襯分隔兩地的思念之苦。)

——與杜甫的《述懷》比較,進一步深層探究主旨。

(出示《述懷》的相關詩句,通過分析《述懷》,結合寫作背景及杜甫濟世情懷點撥學生進一步研讀詩歌主旨。)

“去年潼關破,妻子隔絕久”;

“寄書問三川 ,不知家在否”;

“幾人全性命 ?盡室豈相偶!”

(明確:在詩人“獨看”的淚痕裡,不僅表現了對妻子思念之情,也浸透著天下離亂的悲哀;在“雙照”的清輝中,閃耀著詩人對和平幸福生活的嚮往。)

五、鑑賞比較。

(教師出示《望月懷遠》,進 行鑑賞比較)

1.學生自主學習,把握詩意

(1)藉助資料,學生自譯。

(2)交流展示。

2.學生自讀,思考:同為思念之作,兩首詩在構思上有什麼不同之處?

(教師以表格點撥引導學生,在比較中鑑賞體會作者獨特的構思。)

(明確:作者主要通過對方著筆、借人映己的表現手法,通過想象家人思念自己的畫面,突出自己對故鄉親人的思念之深。)

六、拓展運用,自主提升。

出示《邯鄲冬至夜思家》,學生自學,進一步學習對面著筆的寫法。

1.簡析“抱膝燈前影伴身”一句,並說出作者當時懷有一種什麼樣的心情。

(明確:“抱膝”二字生動地勾畫出作者默默呆坐的神態,坐在“燈前”自然引出“影”,而“伴”又將“影”和“身”聯絡起來,抱膝呆坐的“影”陪伴著抱膝呆坐的“身”,充分反映出作者思家的孤寂心情。)

2.作者是怎 樣寫“思家”的?寫得怎樣?

(明確:作者主要通過借人映己、對方著筆的表現手法,通過想象家人思念自己的畫面,突出自己對故鄉親人的思念之深。)

七、課後 小結

以“月”為線索,貫通全詩,採用對面著筆、借人映己的表現手法,通過寫詩人對妻子的思念,反映了亂離時代人民的痛苦,表達了對和平幸福生活的嚮往。

八、佈置作業

1.背誦《月夜》。

2.蒐集關於“月”的古詩名句,製作名句卡片。

九年級語文下冊《天下第一樓》精品教案 篇17

詩歌賞析:

一、

作者蘆荻(1912—1994),原名陳培迪,廣東南海人,詩人。主要作品有詩集《桑野》《馳驅集》等。這首詩作於1941年12月,這正是中華民族遭受苦難最深重的時候。但在全國人民的心中,正積聚著憤怒的力量,將會有一場大風暴席捲中華大地,給中華民族帶來新生。

詩歌題目中的“風雨”不僅僅是指自然界中的風雨,對於 “我”這樣一個“年輕”沒有人生閱歷與生活經驗的“舵手”來說,它們也指“人生”的坎坷與遭遇。

一場暴風雨把大地變得天昏地暗,這裡的遭受“風”“雨”侵襲的“大地”指的是當時風雨如晦的中國局勢,“風”“雨”指當時中國社會所承受的苦難,詩人平日熟悉的景象發生了巨大的改變。詩人也因此產生了年輕舵手的“憂懷”,寫下了《風雨吟》這首短詩。

這首詩用翻天覆地之勢的暴風驟雨象徵了“人生”的坎坷與磨難以及當時的中國社會所承受的苦難,表現了年輕人面對現實的勇氣和責任感,對中國社會前途、民族命運的憂慮。

詩人運用多種修辭手法,展現了當時嚴峻的生存形勢及國人的抗戰熱情,表達了詩人征服天下的勇氣和初生牛犢不怕虎的精神,展現了詩人願以天下為己任,征服每一個險濤惡浪的廣闊胸懷。

這首詩雖然只有短短六行,畫面感卻很強,請結合詩中一些有特徵的詞,如“卷”“奔”“海”“舟”“舵手”等等,想象出畫面並做描繪。

明確:“風”“雨”從大地“捲來”“奔來”,氣勢十足,風雨中的大地看起來像是波濤起伏的海面,大地上的“房舍”,就像海面上飄搖不定的舟船;“我”面對“大地的海”,憂思滿懷,就像一個缺乏出海經驗的年輕舵手,不知道如何把握自己的方向。

“風從大地捲來,雨從大地奔來”兩句詩中,“卷”這個動詞極為生動,描繪出了它動盪的、不安定的,而且被裹挾著的頗有氣勢衝過來的動態,體現了自然之力。 而且,由於動詞“卷”的生動使用,“大地”實際上已經被描繪成了大海,所以“大地”也是個生動的且更有主體地位的意象,它與“風”“雨”一起構成了一種氣勢恢巨集、驚心動魄甚至有些讓人畏懼的意境。此外,“奔”形容速度快,用在句中突出風雨氣勢之磅礴、猛烈。

詩歌中的“風”“雨”不僅是指自然界中的風雨,對於“我”這樣一個“年輕”沒有人生閱歷與生活經驗的“舵手”來說,也象徵著“人生”的坎坷與磨難。上個世紀三十年代,當時中國社會局勢動盪不安,“風雨”更深層次的涵義是當時的中國社會所承受的苦難。

“郊原如海,房舍如舟”採用了比喻的修辭。把“郊原”比喻成“海”,把“房舍”比喻成“舟”,不僅寫出了無邊無際、沒有盡頭、洶湧澎湃的茫茫大地中“房舍”的渺小,更寫出了“房舍”在風雨中的飄搖不定,象徵著中國局勢的動盪不安,表現了一幅氣勢磅礴,意境雄渾的壯闊圖景。一望無際的平原如洶湧澎湃的大海,正醞釀著更激烈的風暴,一個個分散的基層單位――房舍,被洶湧波浪所激,如一葉葉扁舟,搖晃不定,前景難測,凶險無比。大與小的強烈反差,給人造成極為深刻的印象。

面對這樣的“大地”,“我”又是一個怎樣的形象?

面對苦難的祖國,“我”我雖缺乏經驗和閱歷,但“我”敢於像舵手一樣乘風破浪作有為的青年,表現了我對祖國強烈責任感、使命感。

因沒有經驗,“我”不知道如何把握自己的方向。表現了“我”對中國社會前途、民族命運的感到憂慮。

二、

那是一個風雨飄搖的年代。作為一個廣東詩人,蘆荻久居南國,對中國南方的大風大雨應該十分熟悉。《風雨吟》一詩的立意,在當年應該很新穎。它將自然的風雨、社會的風雨以及心中的風雨融合在一起。詩也寫得簡潔、有力,前四行節奏不錯。然而,這種直抒胸懷的戰士般的詩,現在看,已經類似古董。歐洲藝術100年前進入現代主義後,中國“朦朧詩”以後,詩人們已經很少這樣寫了。

但是它可能仍然能激勵某些人,比如黃子建先生(當然還有將此詩選入教材者等)曾滿懷熱情地評道:“全詩只有6行36個字,然而,其風,呼嘯奔騰、摧枯拉朽;其雨,滂沱而下,變陸地為大海於一霎,有一種強大的衝擊力,令人不寒而慄。”不寒而慄的感覺,我沒有產生。但中間兩行“郊原如海/房舍如舟”的視野與氣勢都不小。

從動、靜關係上看,第一段兩行是動,是兩個“卷”;第二段是靜,是兩個“如”。兩個比喻的畫面感很強。前四行是客體,後兩行轉向主體。

正是這個主體“我”在結尾的出現,十分突兀,它不僅破壞了詩人在前面苦心營造的風雨如磐的大氛圍,也破壞了全詩的語感與節奏。因此後兩行,尤其是倒數第二行,是敗筆。如果後面兩行改成“年輕的舵手的憂懷/匍匐在大地的海上”,會更好些?

另附別種說法:

讀這首詩,要讀出一幅畫面,從對畫面的呈現中體味情。當然最先一步還是要關注詩中一些有特徵的詞,如“卷”“海”“舟”“舵手”“憂懷”等等,然後讓學生想象出畫面並作描繪,這幅畫面首先是極有氣勢的自然景觀,其中“卷”字充分體現了自然的力,而“海”與“舟”之間的對比(空間、力量等方面),又給人帶來極大的視覺及精神衝擊。這時,讓學生說說自己的感受。也許會是驚恐,也許會是毫無懼意,也許會是讚歎自然神力……此一步後,就要結合“舵手”一詞了,舵手之於舟的意義,自不待言,於是“我有年輕舵手的憂懷”一句,便充分體現了“我”面對風雨的勇氣和責任感。這份勇氣與責任感會與學生先前的感受形成一種比照,則學生對“風雨”的情感體驗自會添上一層剛性。同時,“憂懷”兩字也須讓學生體會。它揭示出,“我”所面對的不僅僅是自然的風雨,更是社會的、人生的風雨。

當然會有論者認為“我有年輕舵手的憂懷/在大地的海上”破壞了風雨如磐的氛圍,在藝術上是敗筆。這是個見仁見智的問題,而這裡想強調的是,如果沒有這兩句,則本詩至多是一首出色表現了自然景觀的詩,可作“題畫詩”來看,別無意義;而有了這兩句特別是前一句,則使本詩霎時有了強烈情感,並將這種情感有力地傳遞給我們年輕的“舵手”們。

三、

《風雨吟》一詩雖然只有短短的六句,卻以豐富的意象,構成了一種詩的境界,並藉此表達出了詩人的情懷。

開頭兩句 “風中大地捲來,雨中大地捲來”,詩人描繪了在鋪天蓋地的疾風驟雨中,世界的陌生化給人的衝擊與感受。這裡,“風”“雨”都是頗有象徵意味的意象,但它們首先一定是指自然界中的“風”與“雨”,因為詩句中描繪的恰是自然界的狂風驟雨給詩人的真切體驗:在狂風和籠罩天地的滂沱大雨中,“大地”也好像變成了一片波濤起伏的海面。“卷”這個動詞極為生動,描繪出了它動盪的、不安定的,而且被裹挾著的頗有氣勢的衝過來的動態。 而且,由於動詞“卷”的生動使用,“大地”實際上已經被描繪成了大海,所以“大地”也是個生動的且更有主體地位的意象,它與“風”“雨”一起構成了一種氣勢恢巨集、驚心動魄的聲勢。

四.結合寫作背景,分析語言,提煉象徵意義,理解作者情感。

(1)開頭兩句“風從大地捲來,雨從大地奔來”中的“卷”“奔”二字有什麼表達效果?

明確:“卷”“奔”這兩個動詞極為生動,描繪出了“大地”的動盪、不安定和被裹挾著的頗有氣勢的衝過來的動態。

(2)詩歌之中的“風”“雨”僅指自然界的風雨嗎?還有什麼象徵意義?“大地”又有什麼深層內涵?

明確:它們不僅僅是指自然界中的風雨,對於“我”這樣一個“年輕”沒有人生閱歷與生活經驗的“舵手”來說,它們也象徵著人生的坎坷與遭遇。這首詩作於二十世紀三十年代,這裡遭受“風雨”侵襲的“大地”指的是當時風雨如晦的中國局勢。這樣來說,“風雨”又有了一層更深層次的含義:當時的中國社會所承受的苦難。

(3)面對這樣的“大地”,“我”又是一個怎樣的形象?

明確:“我”作為一個有志向的敢於像舵手一樣乘風破浪的有為青年,面對苦難中的祖國,產生了強烈責任感、使命感與對中國社會前途、對民族命運的深深的擔憂。

九年級語文下冊《天下第一樓》精品教案 篇18

一、教學目標

1、 簡單瞭解作者卞之琳

2、 理解詩歌的朦朧性,賞析詩歌

a、 體會詩歌中的意象

b、 各種對詩歌的理解

3、 培養學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二、教學難點

用準確生動的語言分析詩歌主旨,理解詩歌的主旨

三、教學過程

1、 匯入

詩歌,對我們來說已經是一個不陌生的詞了,我們也學過許多詩歌,像《雨巷》,《再別康橋》等等,這些詩歌的感情很細膩,大家能夠很好的理解掌握,今天我們學習的這首小詩,有些不一樣,短短的4句話卻引起了諸多的理解,俗話說“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現在我們就來學習這首詩《斷章》,看看你是怎樣的哈姆雷特

2、 簡單介紹作家卞之琳

卞之琳(1910—20__),祖籍江蘇溧水,生於江蘇海門。詩人、學者。卞之琳被公認為新文化運動中重要的詩歌流派“新月派”的代表詩人。曾擔任了北京大學西語系教授、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所研究員、中國莎士比亞研究會副會長、中國作家協會理事等職務,是莎士比亞和英詩翻譯名家。主要作品有:《漢園集》《雕蟲紀曆》《十年詩草》《人與詩:憶舊說新山山水水》《小說片斷》《莎士比亞悲劇四種》《英國詩選》等。他的詩歌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詩精巧玲瓏,聯想豐富,跳躍性強,尤其注意理智化、戲劇化和哲理化,善於從日常生活中發現詩的內容並進一步挖掘出常人意料不到的深刻內涵,詩意偏於晦澀深曲,冷僻奇兀,耐人尋味。

3、意象分析

四個意象 : 人、明月、窗子、夢 表達了世間萬物相互關聯、平衡相對、彼此依存的哲理。

那個“站在橋上看風景”的“你”,面對著眼前的美景,顯然是一副心醉神迷之態,這從他竟沒有注意到“看風景人在樓上看你”的側面烘托上就可看出。耐人尋味的是,那個顯然也是為“看風景”而來的樓上人,登臨高樓,眼裡所看的竟不是風景,而是那個正“站在橋上看風景”的“你”。這樓上人為何不看風景專看“你”,是什麼深深迷住了那雙眼,是什麼深深打動了那顆心?這耐思耐品的一“看”,真可謂是風流蘊藉,它使那原本恬然怡然的畫面頓時春情盪漾、搖曳生姿,幻化出幾多饒有情趣的戲劇性場面來:那忘情於景的“你”定是個俊逸瀟灑、雲遊天下的少年郎,那鍾情於人的樓上人定是個寂寞思春、知音難覓的多情女,一個耽於風光,憨態可掬,孰不知一舉一動攪亂了幾多情絲;一個含情脈脈、痴態可憐,可心中情眼中意羞言誰知?真是“落花有意,流水無情”,而在人生旅途上又有多少這樣的萍水相逢、一見鍾情、轉瞬即逝而又經久難忘的一廂戀情啊!而詩人正是以這短短的兩行詩給那電石火花般的難言之情、難繪之景留下了永恆的小照,引人回憶,激人遐想。

詩的上節以寫實的筆法曲曲傳出了那隱抑未露的橋上人對風景的一片深情,以及樓上人對橋上人的無限厚意,構成了一幕“落花有意,流水無情”的戲劇性場景。但多情總被無情惱,那無情的風景,那忘情於景的橋上人能否會以同樣的深情厚意,來回報那鍾情於己的多情之人呢?面對著生活中這司空見慣的、往往是以無可奈何的遺憾惋惜和不盡的悵惘回憶而告終的一幕,詩人在下節詩裡以別開生面的浪漫之筆給我們作了一個充溢奇幻色彩、盪漾溫馨情調的美妙回答。

時間移到了月光如洗的夜晚。橋上人和樓上人都帶著各自的滿足與缺憾回到了自己的休憩之所。可誰又能想到,在這一片靜謐之中,白日裡人們所作的感情上的投資竟在不知不覺中得到了回報。

“明月裝飾了你的窗”,這不就是自然之景對橋上人白日裡忘情於景的知遇之恩的熱情回報嗎?從“你”的那扇被“明月裝飾了”的視窗上,我們可以想見到,此刻展現於橋上人眼際的會是一幅多麼美麗迷人的月夜風光圖啊!那橋、那水、那樓、那船、那柳……那窗外的一切一切都溶在這一片淡雅、輕柔、迷朦、縹緲的如織月色之中,與白日豔陽照耀下的一切相比,顯得是那麼神祕,那麼奇妙,那麼甜蜜,那麼愜意。面對這月光下的美景,怎能讓人相信自然之景是冷漠無情、不解人意的呢?怎能不喚起人們對大自然的強烈鍾愛呢?你愛自然,自然也會同樣地愛你--這就是詩的理趣所在吧!

自然之景以其特有的方式回報了橋上人的多情,而橋上人又該以怎樣的方式來回報樓上人的一片美意呢?詩以“你裝飾了別人的夢”這一想象天外的神來之筆對此作了饒有情致的回答,從而使樓上人那在現實生活中本是毫無希望的單戀之情得到了愜意的宣洩。

這個被“裝飾”了的夢對於它的主人來說無疑是一次心靈奧祕的深切剖白,它再明白不過地顯示了那被各種外部因素所壓抑的單戀之情是多麼地強烈灼人。而那橋上人之所以能由眼中人變為夢中人,不正因為他是意中人的緣故嗎?詩裡雖然沒有一句愛情的直露表白,但這個玫瑰色的夢又把那沒有表白的愛情表現得多麼熱烈、顯豁,而由這個夢再來反思白日裡的那一“看”,不是更覺得那質樸無華的一“看”纏裹了多少風情,又是多麼激人遐思無盡嗎?

如果僅以“日有所思,夜有所夢”的構圖來表現單戀之情的奇妙迷人,那就顯得太平庸一般,流於俗套了。詩的精妙新奇之處就在於,這個夢的主人不僅僅是夢的主角,而且還從這場愛情角逐的主動者位置上退居下來,而那個橋上人也已不再是毫無知覺的愛的承愛者,他是以主人的姿態在夢裡扮演了一個愛的施予者的角色,他在盡其所能地“裝飾”著這夢,而且,他也是在按著樓上人的心願來“裝飾”著這個夢的。我們沒有必要也不可能去詳盡地描繪出這個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奇妙夢境,但我們可以肯定地說,這被“裝飾”了的夢一定是無比甜蜜、無比美滿、無比浪漫、無比美麗的。總之,樓上人那一片落花之意,終於得到了橋上人那流水之情的熱烈的、遠遠超過希望值的豐盛回報。在這裡,“落花有意,流水無情”這句千百年來伴隨人生長河,永遠給人以惋惜、懊喪的格言也失去了它真理的意義。

但夢畢竟是夢,它代替不了現實;裝飾也只是裝飾,它總會露出虛幻的面目。當第二天紅日高照,酣夢醒來,那樓上人“梳洗罷,獨倚望江樓”時,又該是怎樣的一種心情了呢?但相信,那已經盡情地領略了“落花若有意,流水亦含情”的甜蜜夢境的樓上人,定會從常人所有的那淡淡愁緒之中解脫出來,定會以更美好的憧憬,更深沉的愛心,投入到新的生活中去的。

當我們品評著這首小詩的不同凡響的題旨,流連於這首小詩的含蓄雋永的意境之中時,我們為什麼還要作繭自縛,像詮釋一道深奧的哲學命題那樣去對它作枯燥乏味的理性分析呢?

4、 問題探究

有人說《斷章》是一首抒情詩,也有人說《斷章》是一首哲理詩,你怎麼看?

a、從愛情的角度看

b、從體驗感受意象審美意境的角度

c、從哲理的角度看

5、背誦並寫一篇鑑賞性的文章。

板書

斷章

卞之琳

你站在橋上看風景,

看風景的人在樓上看你。

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

你裝飾了別人的夢。

1、 瞭解認識卞之琳

2、 意象 人 明月 窗子 夢

3、 抒情詩or哲理詩 a、愛情

b、哲理

九年級語文下冊《天下第一樓》精品教案 篇19

一、指導思想

培養學生熱愛祖國語文的思想感情,指導學生正確的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豐富語言的積累,培養語感,發展思維,使他們具有適應實際需要的識字寫字能力,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口語交際能力,並重視提高學生的品德修養和審美情趣,使他們逐步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促進德智體美德和諧發展。

二、教材分析

九年級語文下冊是按照新課程標準所編寫的一套全新的語文教材,給學生和教師提供了豐富的語文資源,向師生展示了語文世界的廣闊天地和無限風光。全書共六個單元:

1.詩的激情2.文學魅力3.關注自然和生命

4戲曲欣賞5.古文詩詞6.古文詩詞

三、學生分析

學生有一定的自主學習願望和合作探究的欲求,部分學生對語文知識較感興趣,但離新課程標準的要求還有很大的差距,著眼於將來的學習動力還有待進一步的激發。此外,學生的層次參差不齊,存在兩極分化現象。優秀生有一定的基礎,上課願意積極參與,但大部分人比較懶散,沒有很明確的學習目標,沒有較好的學習態度,上課就當小和尚,對作業是抱著敷衍的態度。口頭能力和寫作能力一般。

四、教學策略

1.堅持上好教材上的閱讀課,充分尊重學生,建立平等民主、和諧輕鬆、對話交流、互相協作的師生關係。

2.堅持在複習階段充分發掘語文教材資源和身邊的教學資源,注重突出語文的綜合性和實踐性,培養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和社會生活能力。

3.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能動性,利用好小組的作用,把培養自主、探究、合作的學習方式作為教學的最終歸宿。

4.充分發揮多媒體的優勢,藉助先進的教學手段實現教學資訊的時空跨越和互動反饋,促進教學效率的提高。

5.充分重視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取向,注重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和文化內涵,培養健全的人格和較高的素養。

6、充分發揮講學稿的導向作用和複習作用,使它既是學生學習的好工具,也是複習迎考的好幫手。

五、主要教學工作

(一)在上期已經提前完成了一二單元的教學的基礎上,完成九年級上冊其餘四個單元的語文教學的任務。(略)

(二)指導學生進行國中畢業水平考試的系統複習和模擬考試。(詳)

這是本期的重點,也是整個國中語文學習成果的最終體現,因而我制定了較為詳細的計劃。如下:

1、認真研究《湘教考苑會考總複習》,明確考試的範圍與目標,對出題動向和題目型別作出科學的分析和預測,以便在複習的過程中能做到有的放矢。按課程標準要求進行知識點的歸納、總結,掌握每課的重點、難點,輔之以少量的練習;並不斷地由課內向課外延伸。複習中,精選有代表性的訓練題和模擬題進行訓練,培養學生獨立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2、有計劃地進行兩次模擬考試,針對學生考試當中出現的問題,查漏補缺,及時鞏固。並且指導學生能靈活、創新地掌握知識,

3、更多地關注那些基礎不紮實、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應提出不同的要求,優等生可適當“放”,中等生宜“引”,後進生需“扶”。

4、大膽取捨複習內容,打破逐冊複習的方法,確定好重點的冊,然後再分體裁複習。分體裁複習時確定好重點的單元、重點的課文及語文知識,然後讓學生進一步明確要求,避免學生盲目複習。同時就這些內容一般怎樣考,會出現哪些問題及怎樣應對,讓學生掌握一些基本的技能和方法。

5、分階段進行

九年級語文下冊《天下第一樓》精品教案 篇20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準確、有節奏、感情飽滿地朗讀五首詩歌。

2.結合詩歌寫作背景,理解詩歌的主旨與情感。

過程與方法

1.體會詩歌描寫的形象性和蘊含的深刻性。

2.揣摩品味詩歌凝練、貼切、豐富而含蓄的語言,體會詩人的情感與哲思。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培養對現當代詩歌的興趣,提高審美情趣。

2.學會從不同角度解讀詩歌,培養思辨能力。

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體會詩歌描寫的形象性和蘊含的深刻性。

教學難點

分析詩歌的語言,感受詩歌的意境美和畫面感。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新課匯入

我們已經學習了舒婷的《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詩歌多聲部式的結構和熱烈洶湧的情感給我們留下了深刻印象。今天我們要學習的是五首短詩,這些詩歌篇幅短小,卻精悍雋永,蘊含著豐富的情感與哲思,令人回味無窮。讓我們一起來感受其中的韻味吧。

二、自主預習

1.作者介紹

蘆荻(1912—1994),原名陳培迪,廣東南海人,詩人。主要作品有詩集《桑野》《馳驅集》等。

詩歌寫於1941年。那是一個風雨飄搖的年代。作為一個廣東詩人,蘆荻久居南國,對中國南方的大風大雨應該十分熟悉。《風雨吟》一詩的立意,在當年應該很新穎。它將自然的風雨、社會的風雨以及詩人心中的風雨融合在一起。

解析:《風雨吟》雖然只有短短六行,畫面感卻很強。請結合詩中一些有特徵的詞,如“卷”“奔”“海”“舟”“舵手”等等,想象畫面並描繪出來。

答案示例:“風”“雨”從大地“捲來”“奔來”,氣勢十足,風雨中的大地看起來像是波濤起伏的海面,大地上的“房舍”,就像海面上飄搖不定的舟船;“我”面對“大地的海”,憂思滿懷,就像一個缺乏出海經驗的年輕舵手,不知道如何把握自己的方向。

①怎樣理解“大地風雨的海上”這一意象?

答案示例:“大地風雨的海上”是一個獨特的意象,是詩人用主觀情緒折射客觀現象所得到的結果。這個意象使我們知道詩人的人生座標發生了動搖,他對未來感到茫然。這個意象是與風雨如晦的現實聯絡在一起的,在此基礎上進一步產生了“房舍如舟”“年輕舵手”等聯想,形象地表達了年輕人面對難以預料的世事,產生的一種被動、困惑、無助甚至有些害怕的心理感覺。

②“風從大地捲來,雨從大地奔來”中的“卷”“奔”二字有何表達效果?

答案示例:“大地”是穩定和力量的象徵,沒有什麼能夠動搖它;連“大地”都被“捲來”了,寫出了風雨之大。此處翻天覆地的暴風驟雨,是生活發生重大變故的象徵。“卷”和“奔”體現了強大的自然力,以動感形成一種劇烈的心理衝擊。

三、

《風雨吟》通過對風雨中的“大地”,大地上的“房舍”以及“我”在“大地風雨的海上”憂思滿懷的描寫,形象地表達了年輕人面對難以預料的世事,產生的一種被動、困惑、無助甚至有些害怕的心理。

四、賞析《風雨吟》對自然意象的描寫。

答案示例:詩歌對“風”的描寫是“從大地捲來”,對“雨”的描寫是“從大地奔來”;風雨之後,“郊原”如“海”,“房舍”如“舟”,通過對風、雨、郊原和房舍的描繪,寫出了風的奔騰呼嘯、摧枯拉朽,寫出了雨的滂沱如注,營造了極具氣勢的氛圍。

五、課堂小結

這首短詩,語言凝練而含蓄,蘊含著豐富的情感和哲思,帶給我們審美的愉悅和多樣的思考。課後,同學們可以多找來類似的小詩讀一讀,運用這節課學到的賞析詩歌的方法細細品味,提高自己的鑑賞能力。

九年級語文下冊《天下第一樓》精品教案 篇21

教學目標:

1.反覆誦讀,疏通文義。

2.探究本文的論證思路,學習本文的論證方法。

3.品味《孟子》散文的語言藝術。

4.瞭解孟子“捨生取義”的道德主張。學會正確抉擇,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

教學重難點:

1.探究本文的論證思路,學習本文的論證方法。

2.瞭解孟子“捨生取義”的道德主張。學會正確抉擇,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

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同學們,假如你遇見了這樣的情況:你看上了一本書,是你十分渴望買下來的;然而這個月又是母親的生日,你很想給她買個生日蛋糕讓她開心。這時,你發現零花錢只夠做其中的一件事,你應該怎麼選擇呢?說說你的選擇並談談你的理由。(學生回答)

正如這件事一般,世間有很多事,都會面臨著不同選擇的時候,然而,二者只能擇其一,十分難抉擇。不過,也許抉擇標準有時也是可以判斷的,學過《魚我所欲也》一文,你也許就會找到答案。

二、教學新課

目標導學一:朗讀文章,解讀文意

1.朗讀文章,藉助工具書排除字音問題。

2.反覆朗讀文章,注意在朗讀的過程中把握文章內容。

3.在朗讀的過程中注意以下停頓。

(1)如使/人之所欲/莫甚於生

(2)使/人之所惡/莫甚於死者

(3)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為之

(4)是/亦不可以已乎

4.教師指導,學生翻譯文章內容,教學過程中注意把握下列文言詞的用法。

【通假字】

“闢”同“避”,躲避。例:故患有所不闢也。

“辯”同“辨”,辨別。例:萬鍾則不辯禮義而受之。

“得”同“德”,感恩、感激。例:所識窮乏者得我與?

“與”同“歟”,語氣詞。例:所識窮乏者得我與?

“鄉”同“向”,先前、從前。例:鄉為身死而不受。

【一詞多義】

①為:為宮室之美(為了,介詞)

由是則可以闢患而有不為也(做,動詞)

②得:故不為苟得也(取得)

所識窮乏者得我與(同“德”,感恩、感激)

③與:所識窮乏者得我與(同“歟”,語氣詞)

呼爾而與之(給予)

目標導學二:分析文章,把握文章內容

1.請學生概括文章第一段的大意,即分析引論部分,說出本文的中心論點是什麼。

明確:第一段論證了人皆有羞惡之心,應該做到“捨生取義”。中心論點是: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

2.文章開頭寫“魚”和“熊掌”有什麼作用?

明確:魚和熊掌兩樣東西的價值不同,魚低賤而熊掌珍貴。二者不能同時得到,必然捨棄魚而選取熊掌;同理,生命和正義的價值也不同,正義要比生命重要得多,二者不能同時得到的情況下,必須捨棄生命選取正義。這裡運用了類比推理,提出了“捨生取義”的中心論點。

3.概括本文的意思。

明確:人生常常面臨各種各樣的抉擇,在關鍵時刻應做出正確的選擇。

目標導學三:探究文字論證思路,把握文字論證方法

1.本文的論點是怎樣提出來的?為什麼不直接提出來?

明確:本文論點是由“魚”和“熊掌”的比喻引出來的。先設喻而後提出論點,這是因為“魚”與“熊掌”是人人皆知的美味,而“熊掌”是其中更美者。二者不可兼得,取其中最美者合乎情理也符合邏輯。由此及彼,由淺入深,引出“生”與“義”的論題來,自然明曉。

2.論點提出以後,文章是怎樣圍繞論點逐層論述的?

明確:提出“生與義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的論點後,首先從正面指出人之所以能“捨生取義”,是因為人皆有“欲生不為苟得,惡死有所不闢”的思想。然後再從反面說明,如果人只是欲生惡死,那麼什麼事都可以做得出來;可是事實上,“義”超過了“生”,所以人能夠不貪生,不避死。這種羞惡之心,人人皆有,賢者更能保持而不喪失。接著舉例說明,以乞人不受不義之食為例,從正面論證“捨生取義”是人之共性。以萬鍾雖好也不能受為例,從反面強調了舍義取利是喪失本心。隨後用一組排比句,對不辯禮義而貪求富貴的行為加以批判,並以“此之謂失其本心”收束全文,照應開頭。

3.列舉本文主要的論證方法,並說明其作用。

明確:(1)比喻論證。用比喻論證引出論點。以生活常理為喻引出生與義無法兼顧的情況下應該捨生而取義的結論(主旨)。

(2)舉例論證。舉“一簞食,一豆羹”為例告訴我們,看似微不足道的東西,在關乎生命的時候,也能考驗一個人的品德。舉“萬鍾”為例,說明喪失本心的表現。

(3)對比論證。將“一簞食,一豆羹”與“萬鍾”做對比,讓人認識到貪求富貴行為的不值得,也讓人醒悟到本心的喪失是一個漸變的過程,人應該時時反省自己才行。

目標導學四:品味文字語言藝術

這篇文章主要運用了哪些修辭方法?

明確:運用了比喻、對比、排比等。

比喻。“舍魚而取熊掌”是一個巧妙而貼切的比喻,恰當地說明了在人們所喜愛的兩件事物不能同時兼得的情況下,就必須擇優而取。“一簞食,一豆羹”也是比喻,說明飲食對飢餓者雖然重要,但不合乎禮義也寧死不食,從而證明了“義”重於“生”,突出了主題。

對比。生和義比,義比生更可貴;死與不義比,不義比死更可惡。又用假設方式與事實做對比,讚揚了捨生取義的人。最後用“不食嗟來之食”與“不辯禮義而受萬鍾”做對比,讚揚了捨生取義的精神,批判了那些只貪圖榮華富貴而不顧禮義廉恥的權貴們,這就起到了突出中心思想的作用。

排比。通篇皆是,既有助於逐層深入分析,又能增強文章的氣勢和論辯力量。

目標導學五:拓展延伸,抒發感悟

結合我們上課匯入的問題,學了本篇文章之後,你將會如何面對生活中的抉擇呢?

明確:生活中面對的抉擇有很多,但任何時候,我們的抉擇都應直面自己內心的善良,要知曉大義,不可僅因一時喜惡做出荒誕的選擇。

三、板書設計

提出論點:捨生取義——比喻論證

論證

方法正面:生——有甚於生——不為苟得

反面:死——有甚於死——有所不闢

得出結論:捨生取義

舉例論證——不食嗟來之食、不辯禮義

受萬鍾對比

論證

九年級語文下冊《天下第一樓》精品教案 篇22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積累文言詞彙,掌握常用的文言實詞、虛詞。

2.瞭解作者及本文文體特徵,理解本文對比手法的運用,體會其獨特的表達效果。

3.理解本文作者執著的求學之志和殷殷勸勉之情。

過程與方法

1.以朗讀貫穿全文,帶動學生通過朗讀理解文意。

2.引導學生在通讀全文、整體感知的基礎上,掌握重點字詞和句子,然後,由字詞理解到內容理解,把握文章的中心觀點,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學習古人專心求學、刻苦自勵的精神。

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掌握常用的文言實詞、虛詞。

教學難點

理解本文對比手法的運用,體會其獨特的表達效果。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 導課

常常聽到同學們抱怨“學習好累啊”“作業好多啊”“度日如年啊”大家之所以有這樣的感覺,是因為你心裡覺得學習是一件很苦的事情,我們的學習真的很苦嗎?我們看看古人是在什麼情況下學習的?以怎樣的態度學習的?今天我們來學習宋濂的《送東陽馬生序》。

二、自主預習

1.作者介紹

宋濂(1310—1381),字景濂,號潛溪,浦江(現在浙江義烏)人。明初散文家。明太祖朱元璋稱他為“開國文臣之首”,明朝開國元勳劉基讚許他“當今文章第一”,當世四方學者稱他為“太史公”。著有《宋學士文集》。

2.知識連結

“序”分為“書序”和“贈序”兩種。本文是一篇贈序,其中的“序”,並非“序言”,而是“贈言”的意思。作為文章的體裁,序有書序和贈序之分。書序相當於前言後記,一般是介紹作家的生平,或成書過程與宗旨,為閱讀和評價作品提供一定的參考資料,或給以必要的引導。而贈序與書序的性質不同,它始於唐朝,文人之間以言相贈,表達離別時的某種思想感情,往往因人立論,闡明某些觀點,相當於議論性散文。

3.檢查預習

(1)重難字

嗜學(shì)      硯冰(yàn)

弗(fú) 怠(dài)

逾約(yú) 碩師(shuò)

叩問(kòu) 叱咄(chì du)

俟(sì) 卒(zú)

負篋(qiè) 曳屣(x)

皸裂(jn) 媵人(yìn)

衾(qn) 綺繡(q)

容臭(xiù) 燁然(yè)

縕袍(yùn) 耄老(mào)

謬稱(miù) 廩稍(ln)

凍餒(ni) 謁(yè)

贄(zhì) 詆(d)

(2)通假字

四支(zh)僵勁不能動(“支”同“肢”,肢體)

同舍生皆被(p)綺繡(“被”同“披”,穿)

(3)古今異義詞

假。今義:虛偽的;不真實的;偽造的;人

走今義:行走,走路。古義:跑。例:走送之。

益今義:好處。古義:更加。例:益慕聖賢之道。

趨今義:趨向。古義:快走。例:嘗趨百里外。

左右今義:大約。古義:身邊。例:餘立侍左右。

湯今義:湯水。古義:熱水。例:媵人持湯沃灌。

卒今義:兵。古義:最終。例:卒獲有所聞。

再。古義:兩次。例:主人日再食。

(4)一詞多義

至動詞,到形容詞,周到

慕羨慕仰慕

從跟從向

書名詞,信書籍,名詞

道說,動詞學說,名詞

質資質,名詞詢問,動詞

(5)詞類活用

腰白玉之環(名詞作動詞,腰佩)

手自筆錄(手,名詞作動詞,動手;筆,名詞作狀語,用筆)

主人日再食(名詞作狀語,每天)

餘則縕袍敝衣處其間(名詞作動詞,穿著破舊的衣服)

無鮮肥滋味之享(形容詞作名詞,新鮮肥美的食物)

父母歲有裘葛之遺(名詞作狀語,每年)

(6)文言虛詞

以表修飾,不譯連詞,因為

之 立性,不譯助詞,取消句子的獨

(7)文言句式

倒裝句

a.弗之怠。(賓語前置,正常語序為“弗怠之”。)

b.每假借於藏書之家。(狀語後置,正常語序為“每於藏書之家假借”。)

省略句

又患無碩師名人與遊。(句前省略主語“餘”,“與”後省略賓語“餘”。)

三、疏通文意

1.重點詞語解釋

嗜學:愛好讀書。

致:得到。

假借:借。

弗之怠:即“弗怠之”,不懈怠,不放鬆讀書。弗,不。之,指代抄書。

走:跑,文中意為“趕快”。

逾約:超過約定的期限。

既:已經,到了。

加冠:古代男子到二十歲時,舉行加冠(束髮戴帽)儀式,表示已成年。

嘗:曾。

趨:疾走,跑。

鄉之先達:當地在道德學問上有名望的前輩。

稍降辭色:言辭委婉些,臉色溫和些。辭色,言辭和臉色。

援疑質理:提出疑難,詢問道理。

叱咄:訓斥,呵責。

曳屣:拖著鞋子。

衾:被子。

日再食:每日供給兩頓飯。

燁然:光彩照人的樣子。

縣官:文中指朝廷。

非天質之卑:如果不是由於天資太低下。

以鄉人子:以同鄉之子的身份。

謁:拜見。

歸見:回家探望。

2.重點句子翻譯

(1)家貧,無從致書以觀,每假借於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

因為家中貧窮,無法得到書來看,常向藏書的人家求借,親手抄錄,約定日期送還。

(2)錄畢,走送之,不敢稍逾約。以是人多以書假餘,餘因得遍觀群書。

抄寫完後,趕快送還人家,不敢稍稍超過約定的期限。因此人們大多肯將書借給我,我因而能夠看各種各樣的書。

(3)嘗趨百里外,從鄉之先達執經叩問。

(我)曾快步走(跑)到百里之外,拿著經書向當地有道德有學問的前輩求教。

(4)援疑質理,俯身傾耳以請。

(我)提出疑難,詢問道理,低身側耳向他請教。

(5)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

因為心中有足以使自己高興的事,(我)並不覺得吃穿的享受不如人家。

(6)其業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質之卑,則心不若餘之專耳,豈他人之過哉?

他們中學業不精通、品德未養成的,不是天賦、資質低下,而是用心不如我這樣專一,難道可以說是別人的過錯嗎?

四、合作探究

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文章主要寫了什麼內容?用一句話概括。

答案示例:寫自己求學艱難和勤奮學習的經歷(勤奮艱苦的學習經歷)。

2.全文寫自己的學習經歷,是圍繞哪句話來寫的?

答案示例:“蓋餘之勤且艱若此。”

3.文章從四個方面敘述了作者青少年時期求學的艱難,請你用簡潔的語言概括。

答案示例:幼時抄書之辛,成年叩問之難,從師奔走之艱,住讀生活之苦。

五、課堂小結

這一節課,我們已經感受到了宋濂學習的勤且艱。希望本文能給同學們帶來啟示。請同學們課下背誦課文,下一節課,我們再來深入學習課文。

六、練習設計

請完成本課對應訓練。

第二課時

一、課前複習

複習本課重點實詞、虛詞。抽背課文。

二、新課匯入

接下來,我們繼續學習課文。

三、合作探究

(一)精讀課文,內容探究

1.作者是怎樣寫自己的求學經歷的?

2.作者為什麼要寫同舍生的衣飾華麗的情節?面對生活比自己好的同舍生,“餘”抱什麼態度?

3.作者對“同舍生”的豪華生活毫不羨慕的原因是什麼?聯絡實際,談談你的感受或體會。

4.作者為什麼能克服種.種困難,而“卒獲有所聞”?

5.結合全文,說說作者最終能夠學業有成的幾個條件。(各用四個字概括)

6.本文作者勉勵馬生勤奮學習,並不講大道理,卻直接以自身經歷相告,這樣寫有什麼好處?

7.作者寫作這篇贈序的目的是什麼?表達了怎樣的情感?

8.文中多處運用了對比手法,請找出來並說說有何作用。

(二)品讀課文,句段賞析

1.品味“嘗趨百里外,從鄉之先達執經叩問”中的動詞。

點撥:“趨、從、執、叩問”這些動詞,生動形象地表現出作者強烈的求知慾望。

2.品味“餘立侍左右,援疑質理,俯身傾耳以請;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禮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復;俟其欣悅,則又請焉”。

點撥:運用動作和神態描寫,表現了作者對老師的尊敬和對知識的渴求。

(三)熟讀課文,主旨探究

通過對比,作者告訴我們什麼道理?

點撥:作者說明了學習條件的好壞,對學習效果沒有決定性的影響。成功的重要因素是求學者的態度:要“勤且艱”,要勤奮,要能吃苦,要有恆心。

(四)賞讀課文,鑑賞評價

1.宋濂用自己的求學經歷,告訴了馬生什麼道理?時代不同了,宋濂的求學精神,我們還有哪些值得借鑑?

點撥:在這篇文章裡,宋濂以他的親身實踐和體會告訴馬生:學習必須勤奮刻苦。學習的內容和目的在今天已有很大的差別,但他所講的道理對我們仍然具有啟發和教育意義。作者那種不怕艱苦、勤奮好學、安貧樂道、不慕富貴的精神,他對馬生的熱情關懷和諄諄教導的態度,以及他的誠實守信、尊師重教都是值得肯定的。

2.以“學習中的苦和樂”為話題,運用對比的方法,談談你的理解。

點撥:現在的中學生,“讀書苦”幾乎成了他們的口頭禪。深諳了宋濂之苦與累後,我認為我們所謂的苦,簡直是微不足道的。宋濂借書,抄書,而我們的書應有盡有,卻不曾用心讀過;宋濂百里之外求師,行深山巨谷中,還常“遇其叱咄”,而我們坐在明亮溫暖的教室裡,卻不一定“有所聞”;宋濂受凍餒之苦,而我們卻衣來伸手,飯來張口,還用心不專。這麼優越的條件,卻不知珍惜,又何苦之有?

(五)課外拓展,對比延伸

《送東陽馬生序》與下文所談的都是為學之道,這兩篇文章所說的道理,其共同之處有哪些?不同之處有哪些?

人之為學,不日進則日退。獨學無友,則孤陋而難成。久處一方,則習染而不自覺。不幸而在窮僻之域,無車馬之資,猶當博學審問,古人與稽,以求其是非之所在,庶幾可得十之五六。若既不出戶,又不讀書,則是面牆之士,雖有子羔、原憲之賢,終無濟於天下。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學也。”夫以孔子之聖,猶須好學,今人可不勉乎?

(節選自顧炎武《與友人書》)

思路分析:共同之處:要勤勉好學,做學問要與人研討交流(有能在一起研討交流的志同道合者)。

不同之處:《送東陽馬生序》從為學之難的角度說勤勉,也談了尊師之道;短文談“為學”不進則退的道理,講為學要認真鑽研,獨立思考,要出門學習(或開闊眼界)。

四、課堂小結

本文作者生動而具體地描述了自己借書求師之難、飢寒奔走之苦,並將自己的經歷與太學生優越的條件加以對比,有力地說明學業能否有所成就,主要在於主觀努力,不在天資的高下和條件的優劣,這種認識對於我們今天過飯追求物質比拼,“擇校熱”“炫富”等不良社會風氣都有重要的借鑑意義。

五、練習設計

說說你對“以中有足樂者,佈置口體之奉不若人也”的理解,並就此寫一篇文章,題目自擬。

六、板書設計

作者: 幼時 求學難 得書難、求教難、奔走苦、從師艱

太學生:圖享受 不好學

九年級語文下冊《天下第一樓》精品教案 篇23

一、匯入新課

自1917年2月《新青年》刊登胡適的八首白話詩之後,白話詩迅速引起轟動,優秀的白話詩作不斷湧出,當時任教於北大的沈尹默的這首《月夜》便是其中之一。一定程度上講,正是因這首詩的存在,中國首次面世的這一小批現代詩歌作品才可以說是真正地顯示出現代性。那麼,這首詩究竟寫了什麼呢?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吧。

二、教學新課

目標導學一:《月夜》 1.認識作者,把握寫作背景。

沈尹默(1883-1971),原名君默,傑出的學者、詩人、書法家。五四運動時期,沈尹默作為北大名教授,和魯迅、陳獨秀等人輪流主編《新青年》雜誌。1917年,正是近代中國歷史上最黑暗的年代,最混亂的年代,卻也是思想和文化最迸發的時代,也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下,新詩誕生了。新詩之“新”首先在於其精神和靈魂的新,即思想的現代性,追求“科學”與“民主”,人的個體的覺醒,思想解放、個性獨立遂成為這一時代的普遍追求。概而言之,國人有了主體意識。我國傳統詩歌中,是沒有“我(指獨立存在的意識)”的(除了屈原),

只有在新詩中,“我”才大量地出現,例如這首《月夜》。因此《月夜》不僅是新詩誕生的一個標誌,也是真正的新文學誕生的標誌。

2.朗讀詩歌,理解象徵意象與主旨。

(1)這首小詩描繪了一幅月夜圖景,請用你自己的語言將這幅月夜圖描繪出來。 明確:霜風呼呼地吹著,月光明明地照著。霜風寒月的冬夜中,頂天立地的高樹與獨立不倚的“我”並排站立著,充滿了美的意蘊。

【教學提示】

抓住詩中景物特點來寫。

(2)這是一首很隱晦的詩,看似是紀實,簡單地描寫記錄當時的某種場景,但這何嘗又不是對當時現狀的描寫?請你結合這首詩的寫作背景,說說對這首詩的象徵意象和主旨的理解。

明確:象徵意象:這首詩反映了五四運動之前的一個社會側面——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國的某種社會相。“樹”象徵著古老的觀念,傳統、穩健、根基深厚、固執而迂腐。“並排立著”是思想的並立。“沒有靠著”是掙脫、是倔強、也是追求獨立。“我和一株頂高的樹並排立著,卻沒有靠著”象徵著詩人獨立不倚的堅強性格和奮鬥精神。

主旨:在嚴寒下不妥協,在孤獨中不退縮,這首詩表現了“五四”時期覺醒的一代知識分子追求獨立自由、崇尚光明的意識和探索真理的精神與人格。

九年級語文下冊《天下第一樓》精品教案 篇24

實用教案

【創意說明】

這是一篇洋溢著濃郁鄉土氣息的小說,語言大多是民間口語、俗語,活潑伶俐。因此,本創意的設計是:多層面的誦讀小說,感受、觸控和積累語言。

【教學步驟】

一、變體式閱讀小說(即把本文節選的兩章節當作寫人敘事的記敘文來讀)

1、指導學生擬如下小標題: 何滿子與奶奶何滿子與爺爺

2、學生通讀全文,完成字詞疏解。

3、積累詞語:

咬牙切齒人高馬大膀闊腰圓兩肋插刀三顧茅廬腰纏萬貫

咬文嚼字望影而逃天倫之樂如坐鍼氈望眼欲穿影影綽綽

一氣呵成妙手回春斷壁殘垣芒刺在背榮膺膩歪坍塌

戲謔捯氣

二、選讀描寫人物的文段,感受特色語言

1、漫畫式的人物外貌描寫:

寫何滿子:如“剃個光葫蘆頭,天靈蓋上留個木梳背兒;光屁股,兩道眉毛只剩下淡淡的痕影……”

寫奶奶:如“大高個兒,一雙大腳,青銅膚色,長滿老繭的大手……”

寫爺爺:如“人高馬大,膀闊腰圓,面如重棗,濃眉朗目,一副關公相貌。”

寫老秀才:“手拿一杆斑竹銅鍋的長杆菸袋,整天板著一張陰沉沉的臉。”

2、評書式的人物介紹:

寫奶奶:“嗓門也亮堂,罵起人來,……就像雨打芭蕉,長短句,四六體,鼓點似的……”。“她還會扎針、拔罐子、接生、接骨、看紅傷……。”

寫爺爺:“好戴高帽兒,講排場,擺闊氣,編起故事來,有枝有葉,有文有武,生動曲折,驚險紅火。”……

3、妙用純鄉土味的比喻凸顯人物:

寫奶奶的潑辣:“一丈青大娘罵人,像雨打芭蕉,長短句,四六體,鼓點似的……”

寫縴夫被打的狼狽:“像風吹乍蓬,轉了三轉……”“像正月十五煮元宵,紛紛落水。”

寫何滿子的玩劣:“長到四五歲,就像野鳥不入籠……

寫老秀才的嚴肅:“只覺得頭上壓著一朵烏雲,叫人喘不過氣。”

寫爺爺的胡茬:“就像根根松針……”

4、趣用壓韻和對偶的民間口語、俗語,讀來抑揚頓挫,有節奏感:

排比對偶並用:“何滿子是一丈青大娘的心尖子,肺葉子,眼珠子,命根子。”

句中短語對偶:“轉了三轉,擰了三圈,滿臉開花,口鼻出血,緊一口慢一口倒氣,高一聲低一聲呻吟。”“又燒香又上供,又拜佛又許願”;“嘮叨這個,嘟噥那個”;“有枝有葉,有文有武,生動曲折,驚險紅火”;“房無一間,地無一壟”;“頭髮長,見識短”;

學生還可以自由選點,讓例句與賞析更豐富多彩。

三、總結與歸納

備學教案

【創意說明】

本課活動安排學生先從文中找事例支撐人物性格,然後簡短的口述一段自己身邊某人的典型形象或事例。

【教學步驟】

一、通讀全文,熟悉小說情節

二、線上閱讀,瞭解劉紹棠及其作品

劉紹棠(1936~1997),當代作家,北京人。1949年中學時開始發表小說,作品深受孫犁的薰染,擅長鄉土文學的創作,作品反映農村的背景閱讀,瞭解小說。

時間:抗日戰爭的年代。 地點:京東北運河畔一個普通人家

構思:沒有章回體,但浸潤著古典文學色彩。採用兒童視角。

語言:生動活潑,讀來朗朗上口。

歷史和風土人情,格調清新淳樸,文筆通俗曉暢。自稱作品是“為粗手大腳的爹孃畫像”。作品有短篇:《青枝綠葉》《中秋節》;中篇:《運河的槳聲》《蒲柳人家》(獲首屆全國優秀中篇二等獎)長篇:《春草》《京門臉子》等。

三、感受人物形象與性格

何滿子: 好動玩劣,聰慧靈秀;

好學好問,伶俐可愛;

疼愛爺爺,有愛憎立場,有男子漢氣;

何大學問: 剛正不阿,仗義輕財;

慷慨豁達,俠肝義膽;

能說會道,嫉惡如仇;

一丈青大娘:口苦心甜,寵愛孫子;

身強體壯,能幹潑辣;

信神拜佛,思想守舊;

直腸直性,愛憎分明;

性格豪爽,勤勞善良;

學生從文中組合語言,支撐以上說法。可概述事件,可直接摘引。還可由教師示例或按照句式完成說話。

四、說說身邊的“他”或“她”

1、自由回憶與醞釀。回憶身邊有典型特徵的人。

2、具體描述他(她)的一兩個生動有趣的細節,不超過100字。

3、表達、交流,學生互評,教師點撥。

五、聯展閱讀,擴大視野

1、趣談中國四大名著中的人物綽號。

例:《水滸》中林沖、魯智深、孫二孃、宋江、吳用、李逵等。

《三國演義》中的諸葛亮;《西遊記》中的孫悟空、豬八戒等

鼓勵有能力的同學講述與綽號有關的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