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部編版高中必修三《山地回憶》教案(精選3篇)

欄目: 教學工作計劃 / 釋出於: / 人氣:7.1K

部編版高中必修三《山地回憶》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部編版高中必修三《山地回憶》教案(精選3篇)

一、 認真誦讀作品,把握人物形象。

二、 體會小說的語言特點。

三、 瞭解作者的創作傾向。

教學重點:

一、 分析人物形象。

二、 體會小說的語言特點。

三、 分析體會環境描寫的作用。

教學方法:

閱讀指導、討論分析。

課時安排:

兩課時。

教學步驟及過程:

第一課時

一、 新課匯入

[多媒體播放]戰爭影片境頭槍林彈雨、炮火硝煙、流血、屍體。這是戰爭留給我們的記憶,是血腥、殘酷、悲痛。然而戰爭是否總給人們留下的都是痛苦呢?當然不是。今天我們就接識一位用獨特視角描寫戰爭的作家,學習孫犁先生的小說《山地回憶》。

二、 關於孫犁及他的作品

[幻燈播放]

孫犁原名孫樹勳,1913年生,河北省安平縣人,中學畢業後無力升學,流浪北平(今北京),曾用“芸夫”筆名在大公報上發表文章。1936年,到安新縣同口鎮國小教書,初步瞭解了白洋澱人民群眾的生活。1937年冬參加抗日,主要在冀中區從事革命文化工作。1939年,調阜平晉察冀通訊社工作。1944年到延安,在魯迅藝術文學院工作和學習,並在這裡發表了他的名作《荷花澱》等到短篇。1945年日本投降後,仍回冀中鄉下從事寫作。解放後,作者一直在天津,長期從事編輯工作。解放後寫的作品有:長篇小說《風雲初記》,中篇小說《村歌》、《鐵木前傳》,散文集《津門小集》,論文集《文學短論》等。1958年出版了作者的小說和散文結集《白洋澱紀事》。這是作者最負盛名和最能代表他的創作風格的合集。其中的大多數篇目,並沒有緊張的戲劇性衝突和曲折的故事情節,象是白洋澱裡的茶花和冀中平原上的莊稼那樣,以它們清香、美麗的花實和新鮮、活脫的氣息吸引著讀者,並給我們提供了很好的藝術經驗。

三、 小說情節及結構

情節:

一次工業展覽會看到故友穿的“阜平藍”粗布短褂,引起了“我”的回憶,寫“我”在阜平和妞兒一家的交往和深厚情誼及“我”對山地生活的紀念和妞兒一家現在的生活狀態。

結構:

課文自然分成了四個部分:

第一部分是故事的緣起及我與女孩子妞兒在河邊相遇、相識。

第二部分寫“我”與妞兒一家的交往和培養起來的深厚情誼。

第三部分寫抗戰勝利,襪子遺失,激盪著我對於那女孩子的紀念。

第四部分照應開頭,交代妞兒一家現在的生活狀態。

四、 人物形象分析

1、根據課文及課後練習二題由學生分析概括妞兒的性格特徵:

爽快率直、潑辣;質樸善良;勤勞能幹。

2、文中“我”(八路軍)的特點:

大度、實在、堅強、勤快、熱情、樂於助人

總結:

孫犁的這篇小說寫的雖是家常閒話、紡紡織織,卻表現了我們軍民關係的團結融洽和根據地人民淳樸、愉快的生活氣氛。文章刻劃了妞兒形象,這是“很多山地女孩子的化身”。作者特別善於刻劃農村勞動婦女的形象,在他筆下,中國勞動婦女一個個都是那樣堅貞美麗,活潑可愛;她們對待自己的親人是那樣溫柔多情,細緻體貼,對待敵人則是那樣英勇頑強。我們可以在《荷花澱》中仔細體會。

五、 佈置作業

1、誦讀課文,體會作者描寫人物的方法特點

2、閱讀《荷花澱》(印發內容),體會孫犁作品的特色。

第二課時

一、 樸素自然清新的語言特點

1、 這篇文章主要是通過對話刻劃人物。文章沒有堆砌華麗的辭藻,而是用平易單純的文字,寫出了人物身心的內在的美。充分重視語言的錘鍊,成為孫犁在創作過程中的一個顯著特點,並在形成他的獨特風格上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作者曾這樣講到語言:“語言實際就是群眾生活的一部分。”“因為你同群眾一起考慮問題,一同把精神深入一個事件裡去,生動的群眾的語言,有力的表現手法,附帶地收穫到了。”我們通過閱讀本文和《荷花澱》充分感受到作者樸素自然清新的語言特點。

2、 作者在描寫人物的時候總是扣住時代特色,從人物身上可以感到強烈的時代氣息。同時,作者在對話中從側面來反映大的鬥爭。

“我站立起來轉過身去,才看見洗菜的是個女孩子,也不過十六七歲。風吹紅了她的臉,像帶霜的柿葉,水凍腫了她的手,像上凍的紅蘿蔔。她穿的衣服很單薄,就是那種藍色的破襖褲。”

“十月嚴冬的河灘上,敵人往返燒燬過幾次的村莊的邊沿,在寒風裡,她抱著一籃子水漚的楊樹葉,這該是早飯的食糧。”

……

“什麼時候,才能打敗鬼子?”女孩子望著我,“我們的房,叫他們燒過兩三回了!”

……

“我問你為什麼不穿襪子,腳不冷嗎?也是講衛生嗎?”

“這是沒有法子麼,什麼衛生!從九月裡就反‘掃蕩’,可是我們八路軍,是非到十月底不發襪子的。這時候,正在打仗,哪裡去找襪子穿呀?”

作者在這樣的描寫和對話中刻劃了人物,又交代了時代或生活背景:“阜平的天氣冷”,百姓艱難的生活,八路軍艱苦的生活,抗戰最困難的時期。把殘酷的戰爭寫得如此平淡,這是作者獨特之處。

二、 簡要的環境描寫

1、環境描寫是小說的三要素之一,《山地回憶》開頭寫阜平環境:“阜平的土地很少,山上都是黑石頭,雨水很多很暴,”“阜平的農民沒見過大的地塊,他們所有的,只是像炕臺那樣大,或是像鍋臺那樣大的一塊土地。在這小小的、不規整的,有時是尖形的,有時是半圓形的,有時是梯形的小塊土地上,他們費盡心思,全力經營。他們用石塊壘起,用泥土包住,在邊沿栽上棗樹,在中間種上玉黍。”廖廖數語,白描手法,我們就看到了冀中惡劣的生存條件,看到了冀中人民的生活艱辛,也看到了冀中人民的勤勞智慧,更看到了冀中人民在如此困難的條件下支援抗戰的犧牲精神和崇高品德。我們從簡要的環境描寫中,更加敬佩作者筆下的人民,也更深刻地理解了小說主題。

2、《荷花澱》也是寫抗戰,也有很精彩的環境描寫,和本文比較,看看有什麼不同,體會作者寫作的目的。(同學討論)

三、總結

孫犁的作品看來似乎平淡,但從平淡中顯出新鮮;表現簡樸,而於簡樸中含著雋永;近乎輕柔,卻從輕柔中透出剛強。他的作品沒有離奇,不覺緊張,然而主人公的遭遇和命運卻緊緊扣人心絃。自然景物,作者輕輕勾勒,濃淡適宜,既富地方色彩,又充滿時代特色。可以說,他的白描手法做到既繪形又傳神;作家關於鄉親和故土充滿了詩情畫意的描寫,凝結著他對於人民和祖國的深沉愛戀,也飽含著對於他們命運的熱烈關切。作品的語言凝鍊優美,刻劃人物抒情寫景,十分準確細膩,而且基本上是群眾化的語言,這就使作品更易在群眾中傳播。這是一位十分重視創造獨特的藝術風格的小說作家。

四、佈置作業

閱讀孫犁的作品及有關評論文章,討論交流,談談自己的體會。

板書設計[幻燈片]

山地回憶

孫犁

一、關於作者

《荷花澱》《白洋澱紀事》

二、情節結構

1、遇故友引起回憶

2、回憶山地的生活

3、寫作緣由

4、必要交代照應開頭

三、人物形象

妞兒爽快率直、潑辣;質樸善良;勤勞能幹。

“我”大度、實在、堅強、勤快、熱情、樂於助人

四、樸素自然清新的語言

1、簡單平易的對話

2、講話中暗含時代或生活背景

五、簡要的環境描寫

強調生存條件,深化主題

部編版高中必修三《山地回憶》教案 篇2

【課前預習】

1.學生在課外認真閱讀課文,利用工具書識記理解生字詞。

2.有條件的從網上查閱有關作者的資料,以備課堂交流。教師查閱有關作家孫犁作品的資料。

【相關課程標準】

1.能初步鑑賞文學作品,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2.在通讀課文的基礎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內容,體味和推敲主要詞句在語言環境中的意義和作用。

3.對作品中感人的情景和形象,能說出自己的體驗;品味作品中富於表現力的語言。”

【評價任務】

1.通過各種形式的演、讀,能品味出“話裡有話”。

2.通過揣摩人物心理,能歸納出人物性格。

3.通過對比閱讀,創意表達訓練,能深入理解本文語言特色。

【教學目標】

1.感悟親密無間的軍民關係、美好溫馨的軍民魚水情。

2.探討女孩子任性、調侃的話語,品味“話裡有話”。

【教學重點】

探討“襪子”問題這部分經典對話的藝術。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瞭解作者,積累字詞

屏示:

關於孫犁:

孫犁(1913-20__),著名小說家、散文家,“荷花澱派”創始人。《荷花澱》、《囑咐》是其代表作。孫犁的小說秀雅、雋永,富有詩意,有“詩人型和音樂型的小說家”的美稱。1977年開始,致力於散文創作,間有評論和小說發表。新時期,孫犁的作品以思想的深邃、境界的超然、文體的創新、藝術風格的鮮明和爐火純青,在國內外產生廣泛影響。從20世紀40年代起,孫犁出版了短篇小說集《蘆花蕩》、《荷花澱》等,長篇小說《風雲初記》等。

積累字詞:

指名學生給以下加點字注音,其他同學糾正其錯誤的地方。

土靛(diàn) 阜(fù)平藍 玉黍(shǔ) 水漚(òu) 襖襟(jīn)

刨(páo)抓 癟(biě)著嘴 販(fàn)賣 盈(yíng)餘 破綻(zhàn)

板書課題:山地回憶 孫犁

二、回溯“山地” 再現“回憶

指導語:請同學們快速默讀課文,並在課本上標畫批註,理清情節。

屏示:

引子憶故事

襪表魚水情

互助一家親

失襪深懷念

送布心連心

教師總結過度:本文是小說,採用倒敘的敘述方式,環境勾勒簡要、人物形象鮮活、結構層次明晰,表現軍民魚水情的美好溫馨,但作者卻是用衝突的語言表現深厚的感情,寫法別具一格。

板書設計:我 互助

三、聚焦“衝突”,聆聽“對話”

指導語:本文趣味醇厚,主要通過對話表現出來的,全文主旨是表現軍民關係的美好,但一開頭,恰恰不是表現美好,而是表現衝突,細寫女孩子對八路軍的無理。細讀文章第一部分,品味人物對話,揣摩人物心理和性格,挖掘潛臺詞。

片段一:河邊偶遇,衝突口角

活動一:填寫表格,再識男女主人公

對話

事件

女孩感情變化

戰士感情變化

第一回合

洗臉

嚴厲 惱冷冷地

掛火 憤怒

第二回合

論“真假衛生”

心平氣和

第三回合

巧送襪子

強調:

女孩情感:嚴厲 惱 冷冷地 笑 笑

戰士情感:掛火 憤怒 心平氣和 笑

情感起伏: ↗ → →

活動二:請兩位同學進行“洗臉”情景模擬表演,再現語言魅力。然後請同學們看螢幕,在括號裡寫出潛臺詞。

“你看不見我在這裡洗菜嗎?洗臉到下邊洗去!” (潛臺詞:抗日軍隊我們老百姓的保護神,我很想幫他做些什麼,但我一個女孩子怎麼好意思主動跟他打招呼呢?我就用找茬跟他說話。)

這聲音是那麼嚴厲,我聽了很不高興。這樣冷天,我來砸冰洗臉,反倒妨礙了人。心裡一時掛火,就也大聲說:

“離著這麼遠,會弄髒你的菜!”

我站在上風頭,狂風吹送著我的憤怒,我聽見洗菜的人也惱了,那人說:

“菜是下口的東西呀!你在上流洗臉洗屁股,為什麼不髒?” (潛臺詞:我就是故意無理,跟他吵架)

“你怎麼罵人?”我站立起來轉過身去,才看見洗菜的是個女孩子,也不過十六七歲。風吹紅了她的臉,像帶霜的柿葉,水凍腫了她的手,像上凍的紅蘿蔔。她穿的衣服很單薄,就是那種藍色的破襖褲。

十月嚴冬的河灘上,敵人往返燒燬過幾次的村莊的邊沿,在寒風裡,她抱著一籃子水漚的楊樹葉,這該是早飯的食糧。

不知道為什麼,我一時心平氣和下來。我說:

“我錯了,我不洗了,你在這塊石頭上來洗吧!” (潛臺詞:群眾在戰爭中遭受巨大苦難,還支援我們,在民族苦難面前,我不能和著個頑皮任性的小姑娘意氣用事,讓步承認錯誤吧。)

她冷冷地望著我,過了一會才說:

“你剛在那石頭上洗了臉,又叫我站上去洗菜!” (潛臺詞:他不跟我吵了?說話中斷了?不行,我還得堅持下去)

我笑著說:

“你看你這人,我在上水洗,你說下水髒,這麼一條大河,哪裡就能把我臉上的泥土衝到你的菜上去?現在叫你到上水來,我到下水去,你還說不行,那怎麼辦哩?”

“怎麼辦,我還得往上走!” (潛臺詞:故意氣氣你,不管我怎麼氣你,我都拿穩了,你就是奈何我不得。)

她說著,扭著身子逆著河流往上去了。登在一塊尖石上,把菜籃浸進水裡,把兩手插在襖襟底下取暖,望著我笑了。 (潛臺詞:開玩笑,逗你玩兒罷了,你緊張個什麼勁呀,像小孩一樣。)

片段二:論真假衛生,笑解寒冰。

活動三:做評點批註,賞析“話裡有話”。

示例:

“你真講衛生呀!”

“我們是真衛生,你們是裝衛生!你們盡笑話我們,說我們山溝裡的人不講衛生,住在我們家裡,吃了我們的飯,還刷嘴刷牙,我們的菜飯再不乾淨,難道還會弄髒了你們的嘴?為什麼不連腸子肚子都刷刷乾淨!”說著就笑的彎下腰去。

(批註: 明明自己落後,卻把文明說得可笑,但自己“笑的彎下腰去”,顯示只是說說笑笑而已,與其說時嘲笑人家,不如說充滿著自嘲自娛的充分。)

我覺得好笑。可也看見,在她笑著的時候,她的整齊的牙齒潔白的放光。

(批註:對於農民,孫犁避免醜化,基本上是詩化的。“她的整齊的牙齒潔白的放光。”讚美小姑娘潔淨美麗。)

“對,你衛生,我們不衛生。”我說。

“那是假話嗎?你們一個飯缸子,也盛飯,也盛菜,也洗臉,也洗腳,也喝水,也尿泡,那是講衛生嗎?”她笑著用兩手在冷水裡刨抓。

(批註:總是在進攻中,總是以山區農民固有的生活習慣為準則,來評價八路軍的生活條件,感到有趣,好奇,不解,但在不無野氣、蠻氣的嘲諷打趣中,隱藏著特別關切。)

片段三:巧送襪子,委婉的豪爽

活動四:小組分角色朗讀,感悟語言藝術,然後討論:對話中女孩的行為特點、心理特點和表達方式的特點。

學生展示感悟:

“我問你為什麼不穿襪子,腳不冷嗎?也是衛生嗎?”

(“不穿襪子”和“衛生”強拉聯絡,有趣又可愛,關切之情溢於言表。)

“咳!”我也笑了,“這是沒有法子麼,什麼衛生!從九月裡就反‘掃蕩’,可是我們八路軍,是非到十月底不發襪子的。 這時候,正在打仗,哪裡去找襪子穿呀?”

“不會買一雙?”女孩子低聲說。

“哪裡去買呀,盡住小村,不過鎮店。”我說。

“不會求人做一雙?”

(兩個“不會” ,明知故問,引出想聽的話,靈慧又豪爽。)

“哪裡有布呀?就是有布,求誰做去呀?”

“我給你做。”女孩子洗好菜站起來,“我家就住在那個坡子上,”她用手一指,“你要沒有布,我家裡有點,還夠做一雙襪子。”

(豪爽、直率)

師生探討:

行為:熱心細心,善於體察,善表情意。

心理:有心幫助又不好意思直言。

表達:巧妙轉移話題,運用反問把主動關切變為戰士的主動求助。

教師總結:女孩子很聰明,拐彎抹角把戰士引到她預設的話題,化總結的主動為被動,以層層緊逼的啟發,逼得戰士說出迫切無助的話來,充滿農村女性的委婉,雖然軍民一家親,但畢竟第一次見到陌生的男戰士,流露出豪爽之氣,兩個陌生人的心理距離大大縮短了。“我”的形象也生動感人,面對潑辣野蠻的少女,我表現出子弟兵應有的憨厚誠懇、理解包容。通過對這段經典對話的分析領悟,我們可以知道,孫犁的戰爭小說少有血腥慘烈的場面,他的故事建立在現實主義的牢固基礎上的,是生活的真實而深刻的反映,但充滿詩情畫意,具有浪漫的色彩。不論是寫孩子、婦女,還是幹部、戰士,都始終洋溢著生活的深情,人的深情,主要表現為在濃厚時代氣氛下人民大眾與革命者之間的血肉情誼。孫犁理解這些,熱愛這些,歌頌這些,他總是在生活之中,在人物之間,與他的形象共度艱辛,共享勝利。

板書:靈慧 豪爽 直率 可愛 憨厚 誠懇 理解 包容 詩意 浪漫

第二課時

四、再讀課文,探究性格

活動五:請同學們默讀全文,品味重要語句,如 :“你這人倒實在,叫你來你就來了。”等句,並思考歸納小姑娘性格特點,用類似“我從 句中,讀出了女孩子 的性格”的句式說話。

示例:

·我從“你這人倒實在,叫你來就來了”句中,讀出了女孩子美好的心靈和矯羞的情態,真是回味無窮。

·文中還多次寫到女孩子的笑:

“把菜籃浸進水裡,把兩手插在襖襟底下取暖,望著我笑了”

“說著就笑的彎下腰去”

“她笑著用兩手在冷水裡刨抓”

“‘佔了北平,我們就有洋布穿,就一切齊備!’女孩子接下去,笑了”等,從這些語言我讀出了她的笑是那樣的開朗天真淘氣、無遮無擋,就像開在深山石崖上的山花,燦爛、自然。

·我從她給“我”做襪子(使她的父親沒有襪子穿了),給“我”做好吃的(引起她父親跟著“沾光”的議論)句中讀出出她的質樸善良。

·從“她不會說話” “她很會說話!”句中,我讀出他們從不同角度分別讚賞女孩子:坦率任性、不懂得婉轉、沒有世故的性格;靈慧心好、善於創造融洽交流的氛圍的性格。

教師小結:孫犁的小說,不論是寫孩子、婦女,還是幹部、戰士,都始終洋溢著生活的深情,人的深情,主要表現為在濃厚時代氣氛下人民大眾與革命者之間的血肉情誼。本文他通過對妞兒的語言動作行為描寫,我們讀出她對革命者不見外,任性調侃,有自家人的親密,體現深厚的軍民魚水情這一主題。

板書設計: 魚水情深

五、回扣單元,比探“話裡有話”

比探一:女孩的伶牙俐齒與賈芸的伶俐乖巧區別何在?

明確:一是所涉及的思想品質不同。賈芸是巴結奉承他人,隨機應變保護自己;女孩子全無此類動機,而只是一種可愛的天性。二是表現出的形式不同。賈芸的伶俐乖巧包括言論還包括其他行為,言論方面用於討好他人和表情達意。女孩子的伶牙俐齒是指言論,用於調侃。

比探二:女孩豪爽直率與李逵的豪爽俠氣有什麼不同?

提示:靈慧與魯莽。

六、走進電影,鑑賞“話裡有話”

活動六:開展文藝鑑賞與口語交際相結合的活動。

屏放電影《永別了,武器》結尾,結合課文《海明威的對話藝術》一文,師生交流,與《山地回憶》的對話有何異同。

屏示對話:

在房外長廊上,我對醫生說,“今天夜裡,有什麼事要我做嗎?”

“沒什麼,沒什麼可做地。我送你回旅館吧!”

“不,謝謝你。我在這裡再待一會兒。”

“我知道沒有什麼可以說。我說不出——”

“夜安。”他說,“我不能送你回旅館嗎?”

“不,謝謝你。”

“手術是唯一的辦法。”

“我不想談這件事。”我說。

“我很想送你回旅館去。”

“不,謝謝你。”

他走下長廊,我往房間走去。

“你現在不可以進來。”護士中的一個說。

“不,我可以的。”我說。

“目前你不可以進來。”

“你出去,”我說,“那位也出去。”

但是我趕了她們出去,關了門、滅了燈,也沒有什麼好處。那簡直是跟石像告別。過了一會兒,我走了出去,離開醫院,冒雨走向旅館。

提示:

共同之處:都有潛臺詞、前對話,或叫心口不一、話裡有話、言外之意。

不同之處:

1.《永別了,武器》結尾對話全有潛臺詞,《山地回憶》不少對話沒有潛臺詞;

2.《永別了,武器》結尾沒有提示人物心情,沒有附加的外在動作,對話的暗示性很強。而《山地回憶》中心情的提示,附加的外在動作隨處可見。

3.《永別了,武器》結尾平靜的對話下面是內心的強烈的大幅度動作,而《山地回憶》總體上不如其強烈,但也有幾處重要的、關鍵的地方,掩藏著較大幅度的內心波瀾。

板書設計

山地回憶

孫犁

互助

妞兒↔“我”

靈慧 豪爽 憨厚 誠懇

淳樸 可愛 理解包容

話裡有話 詩意浪漫

↘ ↙

魚水情深

反思

部編版高中必修三《山地回憶》教案 篇3

教學目的

一、認真誦讀作品,把握人物形象。

二、體會作品的語言風格。

三、初步瞭解作家的創作傾向和藝術特色。

四、進行小說閱讀的比較總結,開展研究性學習。

[教學設想]

一、重視文字誦讀。本文篇幅不長,可以花不多的時間,通過誦讀,領會作品。

二、關於背景,可以在誦讀作品後由學生提煉總結,藉以培養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學生在閱讀或誦讀作品後,只須概括出,故事產生於抗日戰爭時期,而且是抗戰最為困難的時期即可,因為這兩點是這篇小說人物形象產生的依據。

三、佈置學生閱讀孫犁的一些短篇小說和同時期其他作家創作的同一題材的作品,以“戰爭小說”和“抗戰小說”為話題,進行比較鑑賞,從而總結孫犁作品的創作特色,也加深對本文的理解。

四、安排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一、介紹作者和鄉土文學。

二、分析妞兒的性格特點。

[教學內容與步驟]

一、匯入新課

今天我們要學習的是孫犁的一篇戰爭題材的小說--《山地回憶》。料想大家經過預習後,會對這一定性表示驚奇,為什麼呢?我想大家可能會覺得戰爭題材似乎不是這樣寫的。請大家一起來回憶,我們讀過哪些戰爭題材的作品,這種題材的作品有什麼特點。

(可能的答案有小說,電視,電影等等。特點無非是場面巨集闊,炮火硝煙,殘酷悽慘之類。)

在眾多的作家中,孫犁描寫戰爭有他獨到的視角,下面我們就先來了解一下這個作家的基本情況。

二、介紹孫犁及其作品

關於孫犁其人。孫犁原名孫樹勳,河北省安平縣東遼村人。孫犁到安新縣同口鎮國小任教,他在這裡初步瞭解白洋澱一帶人民群眾的生活,在創作題材和思想感情上都有所積累,白洋澱成為他以後最優秀的作品中人物故事的背景。1937年冬,他參加黨領導的抗日運動,在冀中地區從事革命文化工作。1939年,孫犁到晉察冀邊區政府所在地--冀西山區的阜平城,在剛成立的晉察冀通訊社做通訊指導工作。1944年,孫犁到延安,在魯迅文藝學院學習和工作。1945年重返冀中參加土改。1949年後,到天津日報社工作。從1939年起,先後發表了《荷花澱》《蘆花蕩》等短篇小說,後又創作了《風雲初記》《鐵木前傳》等長、中篇小說。

關於孫犁作品。“五四”以來的小說創作中存在一條鄉土文學的脈絡。魯迅先生最早即被稱為鄉土藝術家,他本人也曾從鄉土文學的角度評述過文學研究會的一些青年小說家的作品,之後有更多人寫出這類小說。他們主要寫的是農村生活,具有鮮明的地方特色、風土人情。例如魯迅等人之寫浙江,沈從文之寫湘西,蕭紅蕭軍等人之寫東北,以及蹇先艾之寫貴州,廢名之寫湖北等等,留下了一系列的優秀作品。從這個意義上看,趙樹理之寫山西,孫犁之寫河北,各以其濃郁的鄉土氣息和人物風情,繼承了鄉土文學的特點,進入這重要的傳統。但他們又有較大的差別。上述鄉土文學作家,當他們寫作時,都已離開故鄉,寓居各地,魯迅先生曾將這種作品與“僑寓文學”相比。他們的作品也因之較多流露對故土的離愁別緒,懷念中還時感失落,魯迅先生曾評述到蹇先艾“心曲的哀愁”,許欽文“無可奈何的悲憤”,還評述到蕭軍“和失去的天空土地,受難的人民”“攪成一團,鮮紅的在讀者面前展開”的“作者的心理”。趙樹理、孫犁等人就不同了,他們都身處故鄉,生於斯、長於斯、生活戰鬥於斯,作品中自然表現出與上述作家完全不同的心情和精神。作為“山藥蛋派”和“荷花澱派”的代表人物,他們的寫作風格,對後來寫作農村題材的作家,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我們現在就來學習孫犁的《山地回憶》這篇小說。

三、把握小說結構

小說的內容大致可分為四個部分:

第一部分(從開頭至“連襪底也是用麻納的”),是故事的緣起,由見到故人引起對過去生活的回憶。

第二部分(從“就是因為襪子”至“一時覺得我對於面前這山,這水,這沙灘,永遠不能分離了”),寫“我”與女孩子在河邊相遇、相識。

第三部分(從“我洗過臉”至“紡,拐,漿,落,經,鑲,織”),寫“我”與女孩子一家的交往和培養起來的深厚情誼。

第四部分(從“當她卸下第一匹布的那天”至結束),寫“我”對山地生活的紀念和妞兒一家現在的生活狀態。

(這篇小說不以情節曲折取勝,因而無須多加分析,更值得注意的是它的人物和語言。)

四、分析人物形象

這篇小說的主人公是那位女孩子,她沒有姓名,她的父親也只是稱呼她“妞兒”,這是極為普通的稱呼,幾乎可以用在所有的女孩子身上,這是孫犁小說常用的手法,例如《荷花澱》裡的幾位可愛的女子也大多沒有姓名,這說明這個或這些美麗動人的人物,只是冀中地區千百萬美麗動人的人民的代表和縮影,但她或她們又絕不是一個“集合概念”,而是一個或一些有著豐滿形象的人物。我們從這篇小說的敘述和描寫中可以清楚地看出那位女孩子的形象。(啟發學生,通過閱讀和分析,對其形象用簡明的語言加以概括)

這個女孩子有這樣一些性格特徵:

一是爽快率直,甚至還透著點潑辣。她在河邊洗菜,“我”在她的上水洗臉,她就不高興了。於是朝我喊:“你看不見我在這裡洗菜嗎?洗臉到下邊洗去!”當她聽到“我”的“離著這麼遠,會弄髒你的菜”的辯解時,更加惱火了:“菜是下口的東西呀!你在上流洗臉洗屁股,為什麼不髒?”不僅毫不讓步,反而有些“得理不讓人”了。這就是“我”和她的初次見面的情景,初看起來,這個女孩子簡直太過厲害,很不友好,很快我們就發現不是這樣,這只不過是她坦率的性格的自然外露而已,正如她的姥姥說的“她不會說話”(意思是不懂得婉轉,沒有世故)。這樣寫,也有點“欲揚先抑”的意思。

文中還多次寫到女孩子的笑:“把菜籃浸進水裡,把兩手插在襖襟底下取暖,望著我笑了”“說著就笑的彎下腰去”“她笑著用兩手在冷水裡刨抓”“‘佔了北平,我們就有洋布穿,就一切齊備!’女孩子接下去,笑了”等。她的笑是那樣的開朗、無遮無擋,就像開在深山石崖上的山花,燦爛、自然。

二是質樸善良。這可以從她給“我”做襪子(使她的父親沒有襪子穿了),給“我”做好吃的(引起她父親跟著“沾光”的議論)等情節中看出。

三是勤勞能幹。她不僅會幹一般的家務活計,任勞任怨,而且要強好勝,什麼都想學會。她四天的功夫就用手工縫製出“整整穿了三年也沒有破綻”的襪子,有了織布機,她就很快地“學習紡織的全套手藝了;紡,拐,漿,落,經,鑲,織”。這最後幾個動詞,一字一頓,很有感染力,儘管中間有些工序我們難以確定其準確含義,但我們讀後分明感受到她的勤勞和智慧,已經是兩個孩子的媽媽啦,依舊“喜歡新鮮東西,說什麼也要學會”。

總之,通過對人物性格的分析和把握,我們可以知道,孫犁的小說,不論是寫孩子、婦女,還是幹部、戰士,都始終洋溢著生活的深情,人的深情,主要表現為在濃厚時代氣氛下人民大眾與革命者之間的血肉情誼。孫犁理解這些,熱愛這些,歌頌這些,他總是在生活之中,在人物之間,與他的形象共度艱辛,共享勝利。

五、佈置作業

1比險媧摩人物語言,完成課後練習第二題。

2痺畝了錮緄畝唐小說《荷花澱》(見《語文讀本》第三冊)等,體會孫犁作品的特色。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

一、分析小說的語言特點。

二、總結孫犁的創作特點。

[教學內容與步驟]

一、簡要的環境勾勒

任何小說都離不開環境描寫,《山地回憶》自然也不能例外。但是這篇小說的環境描寫實在精彩。說它精彩,就精彩在簡要上。“要”是不可或缺,“簡”則是乾淨利落,彷彿稍多一點的描寫不僅沒有必要,而且會損害小說的精練完美。例如開頭的部分有處描寫:“阜平的農民沒有見過大的地塊,他們所有的,只是像炕臺那樣大,或是像鍋臺那樣大的一塊土地。在這小小的、不規整的,有時是尖形的,有時是半圓形的,有時是梯形的小塊土地上,他們費盡心思,全力經營。他們用石塊壘起,用泥土包住,在邊沿栽上棗樹,在中間種上玉黍。”不多的幾句話,既可見冀中人民的生活艱辛,也可見冀中人民的勤勞智慧,還可見冀中人民在如此困難的條件下支援抗戰的犧牲精神和崇高品德,真是一箭數雕,言簡而意無窮。

二、清新自然的語言

孫犁的作品語言很有特色。現代文學史上,僅憑語言習慣和風格就可以判斷出自那位作家之手的作品並不多,屈指可數的幾位如魯迅、沈從文……孫犁無疑也是其中之一。語言,尤其是對話,是孫犁創作中極為精心的方面。他的語言文字總是清新、明快、流暢,能描盡鄉土生活的詩情畫意,含蓄的情感又常真摯得深沉、濃郁,能表現出獨特的文體美。缺少這些語言對話,便沒有鮮明美好的人物形象,也沒有這些動人的小說。

有些對話看似平淡,其實蘊涵深情(這一點要特別強調,或努力啟發,使學生在誦讀中加深體會,否則馬虎的學生就會失之交臂)。例如下面這段對白:

“可是我們八路軍,是非到十月底不發襪子的。這時候,正在打仗,哪裡去找襪子穿呀?”

“不會買一雙?”女孩子低聲說。

“哪裡去買呀?盡住小村,不過鎮店。”我說。

“不會求人做一雙?”

“哪裡有布呀?就是有布,求誰做去呀?”

“我給你做。”女孩子洗好菜站起來,“我家就住在那個坡子上,”她用手一指,“你要沒有布,我家裡有點,還夠做一雙襪子。”

這一組對話中,並無什麼優雅的辭藻,可真是活靈活現,今天讀來,只感到人物還栩栩如生,“我”的話,句句彷彿是被動的回答,但巧妙地交代了時代或生活背景,女孩子的話,一開始彷彿在試探,進行得很“慢”,等她知道了明確的答案,節奏突然變得很“快”。“我”可以幫你做,“我”家在什麼地方,“我”有布(也願意給你使),儘管中間加入了不可或缺的動作,還是幾乎沒有餘隙。彷彿不容對方考慮,事情就這麼定了。可是等到“我”真的前往時,女孩子又說“你這人倒實在,叫你來就來了”。從這裡,我們分明看到女孩子美好的心靈和矯羞的情態,真是回味無窮。

即使是交代性的語言,作家也不是隨便苟且。例如小說的最後說:“他說妞兒已經有兩個孩子了,還像小時那樣,就是喜歡新鮮東西,說什麼也要學會。”當年的女孩子早已為人妻、為人母了,可是美好的心靈和要強的性格沒有變,由此可見,“我”懷念她,就是因為她的美好和進步,決沒有什麼個人的情愫。寥寥數語,包含的內容很豐富。

三、小說的敘述方式--倒敘

這篇小說,最重要的道具就是那雙土氣而又特別厚實耐用的襪子,做襪子要用布,所以小說就從布寫起,不是寫那塊做襪子的布,而是寫在解放後的天津買一塊布帶給鄉下來的農民代表,作品由此寫到過去生活和戰鬥過的阜平鄉下以及鄉下的值得懷念的人。這種倒敘的寫法,一方面給人特別真實親切的感受,凸現出作品的現實主義傳統,另一方面,也巧妙地烘托出當年的半塊布頭、一雙襪子的深情。

四、孫犁小說的特點

孫犁與他同時代的作家相比,有他自己獨到的地方。總的說來,孫犁的作品具有特殊的美感,他的作品,不僅有美的鄉土、人物,美的思想感情,還有美的語言、文體,有人稱他的小說為“散文化的小說”,甚至“詩化的小說”,都不是沒有道理的。這使孫犁的小說建立了一種獨特的風格和品位,獨樹一幟,影響深遠。孫犁的成就,是他生活、思想、藝術長期積累凝聚的結果。

首先,孫犁善於發現生活中的美。他長期生活在人民中間,與他們同呼吸,共患難。他對生活的體驗、分析和研究,就是感情積聚的過程。理解這一點,可以從他篇幅短小的作品入手。他的作品,未必有巨集大的場面,曲折的情節,可是有一種感人至深的力量,能使人從中得到美的享受。孫犁在《文學和生活的路》中說:“善良的東西,美好的東西,能達到一種極致。在一定的時代,在一定的環境,可以達到頂點。我經歷了美好的極致,那就是抗日戰爭。……我的文學創作,就是從那個時候開始的。”這是對他的小說最好的詮釋。

其次,孫犁善於表現生活中的美。孫犁的小說,不寫那些殘酷的戰鬥,激烈的場面,血腥的遭遇。用他自己的話說,寫的是“戰爭對人的生活,對人的心靈的影響”。這可以說是孫犁選取題材、反映生活的特殊方式,也就是獨特的藝術角度。他更願意寫戰爭環境中人民群眾多方面的豐富的生活情態,尤其熱衷抒寫女性的真善美。她們也參加戰鬥,但她們有他們的生活以至愛情;她們面對殘酷災難,她們更珍惜自己的希望和盼求、歡樂和幸福。而對這希望、盼求、歡樂、幸福的描寫,正是孫犁作品中最美、最有特色的篇章。他在《孫犁文集自序》裡說:“我喜歡寫歡樂的東西。我以為女人比男人更樂觀,而人生的悲歡離合,總是與她們有關,所以常常以崇拜的心情寫她們。”這道出了他善於寫婦女形象的根由。

不可否認,人民一心抗日,支援戰爭,對勝利的信念,以及他們在戰爭中的成長,迎擊敵人的英雄氣概等等,這是那個時代社會生活的本質表現。而孫犁的小說,正是以自己獨特的方式,真實而又深刻地反映了這些本質的某些方面。如果承認生活是廣闊的,本質的表現是多方面的,那麼我們既需要正面描寫戰爭並充分表現其殘酷性、艱鉅性的作品,也需要孫犁這種深刻描寫“戰爭影響”的作品。這樣,才能全面地反映生活,也豐富文學的寶庫。

另外,孫犁重視創作技巧、表現能力,他的小說是建立在現實主義的牢固基礎上的,是生活的真實而深刻的反映,但作品又充滿詩情畫意,具有浪漫的色彩。這裡有一個有趣的現象,他寫的是鄉土人物,但創作中很少方言土語,也不借用民間通俗文藝的手段。這些都表明他的創作是精雕細刻,追求美麗的。

五、佈置作業

經過討論,我們對孫犁的小說藝術有了初步的認識,建議同學們通過閱讀、上網等手段進一步閱讀孫犁的作品以及有關孫犁的評論,可以嘗試寫一篇關於孫犁的分析報告,也可以以“關於孫犁”為話題,寫一篇讀書報告或文學評論,然後大家來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