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地理教學工作計劃範文提綱

欄目: 教學工作計劃 / 釋出於: / 人氣:2.05W

為認真貫徹落實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穩步推進新一輪課程改革,根據我鎮教育管理辦公室關於建設“‘345’優質高效課堂”的實施意見,結合我校實際, 積極建立“‘345’優質高效課堂”的教學新理念,本學期特制訂以下教學計劃

地理教學工作計劃範文提綱

一.學期教學目標

1.基礎知識方面

本學期主要是在上學期學習中國自然地理總論的基礎上,重點學習中國的人文地理如中國的農業、工業、交通運輸業、商業和旅遊業以及區域地理。

2.基本技能、能力培養方面的要求

要求學生要在學習、識記基礎知識的基礎上,加強社會實踐和應用,進一步發揮地圖在教學中的重要作用。通過應用,加強對學生讀圖、用圖、繪圖能力的訓練,做好圖文對應、聯合記憶,發揮“圖景”的直觀作用,讓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形成完整的立體空間思維觀念,為自主學習創造條件。

3.思想教育要求

要多方面聯絡社會生活、生產實際,聯絡時代特徵,聯絡當今世界存在的問題、發展趨勢等,引導學生客觀、公正地看待當今社會經濟發展中,正確地理解人與自然的關係,人與社會的關係,從而樹立正確的全球觀念,培養資源危機意識,環境危機意識,促進學生熱愛祖國、熱愛社會主義的情感昇華,提高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4.創新意識,創新能力培養方面的要求

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就是要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的高素質人才,因此,國中地理教學要求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在教學中必須做到:(一) 要設定一個激勵學生創造力發揮的情景。(二) 要拓展學生思維。(三) 讓學生找到與其它學科的聯絡。(四) 要打好科學文化知識的基礎。(五) 培養創造性思維。(六) 發揮學生的想象和靈感作用。(七)加強電化教育的教學,緊跟時代發展的步伐,為社會培養新型人才。

5.學習方法的指導

國中地理教學對學生的學法指導包括:讀書學習法,模仿學習法,質疑問難法,課前預習法,課後複習法,溫故知新法等,學習方法的指導可採取集體輔導法和個別輔導法,通過學習方法的指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會學生學會蒐集地理資料,並對這些地理資料進行研究分析,以達到對所學知識的理解與鞏固。

一.

學生的基本情況分析

1.學生的知識基礎

八年級學生通過上學期對八年級地理上冊的學習,大部分對中國的地理概況已有了一個初步的瞭解,如中國的行政區劃、人口和民族、中國的地形、氣候、河流、湖泊以及自然資源有了比較細緻的瞭解,並掌握了一些學習地理知識的方法,為本學期學習八年級地理下冊打下了良好的基礎;但要想讓全體學生都比較系統全面地掌握地理知識,納入新的學習軌道,還有待於今後的啟發、引導。

2.學生的能力發展水平

八年級1——3班現有學生140人左右,從上學期的期末考試成績來看,大部分學生都在70分以上,其中最高分為98分,最低分為26分,成績較為突出的有:閆曉麗、許華貞、宿曉傑、宿凡、劉雷、黃俊芳、張偉等同學,但也有個別學生成績較低,還不具備一般的識圖、用圖、繪圖能力,知覺活動正處在擺脫盲目與被動的狀態,觀察的主動性、精確性與概括性還有待於進一步的提高,如:宿國棟、李倩、楚孟麗、宿大禹、李曉雪等同學。但大部分八年級學生思維能力較強,隨著地理概念的不斷豐富,抽象思維能力已得到了初步發展,並具備了一定的自學能力。

3.學生的學習態度

大部分學生學習態度端正,上課聽講認真,作業完成及時,課後及時複習,學習興趣濃厚,積極性較高。所以要充分抓住學生這一優勢,正確引導其學習方法,培養學生的興趣,保持學生現在的溫度,讓學生儘可能多的去理解,學會某些地理知識。

4.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

經過一年半的地理學習,大部分學生都有了自己的學習方法,形成了較好的學習習慣,課前能做好預習,課堂上聽講能抓住關鍵,課後複習能摸準規律,不會即問,為繼續學習創造了條件。

二.

教材分析

1.起止章節或篇目

本學期學習內容為中國地理下冊,共包括六章,第一章 中國的主要產業,第二章 沿海萬里行,第三章 陸疆萬里行,第四章 黃河萬里行,第五章 長江萬里行,第六章 走向世界的中國。

2.基礎知識內容

本學期所學內容為八年級地理下冊,第一章為中國地理總論,講述中國的農業、工業、交通運輸業、高科技產業。第二——五章為中國區域地理,從區域性和綜合性的觀點,講述每個區域(具體到每一省區)的地理特徵。第六章 走向世界的中國,從總的方面,去認識當前我國的地理國情。

中國的農業一章,針對我國人口多,農村人口比重大,農業仍是我國國民經濟的基礎,本章教材密切聯絡生產實際,內容包括農業各部門的生產,主要農作物的分佈,農業的發展前景,教材從素質教育的角度出發,將著眼點從對具體知識的傳授,轉到觀念教育上。

中國的工業是繼 “中國的農業”之後,又一節密切聯絡生產實際和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教材。農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基礎,而工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主導,它為國了經濟各個部門,如農業、交通運輸、商業等提供多種原材料、能源、生產工具和技術裝備。主要講述作為基礎工業的煤炭工業、石油、天然氣工業、電力工業、鋼鐵工業、石油化學工業的分佈情況,中國的四大工業基地遼中南、京津唐、滬寧杭、珠江三角洲和主要工業城市、工業部門。第三節主要講述中國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前景。

交通事業包括運送旅客或貨物的運輸業和傳遞資訊或實物的郵電業。按照我國對產業的劃分,交通事業屬於流通部門,屬於我國第三產業。教材從以下兩個方面闡明我國運輸業和郵電業的發展:一是從各種運輸方式(鐵路、公路、航空、航運等)線路里程和郵電通訊線路的增長。二是從運輸業和郵電業佈局的變化。教材重點講述我國主要公路、南北鐵路幹線和東西鐵路幹線以及主要鐵路樞紐,內河航運、航空運輸等。

中國區域地理部分的教材,根據地理位置、自然地理特徵、人文地理特徵等方面把我國各省區分別劃分為沿海萬里行、陸疆萬里行、黃河萬里行和長江萬里行四大部分分別加以論述。對各省區的介紹,採取了點面結合,自然與人文融合,優勢與劣勢並提的寫法,從眾多的能夠反應本區特點的內容中,突出重點,扼要從農業、工業、人了生活等方面,勾畫了我國各省區人民的生產和生活的圖景。香港、澳門和臺灣是祖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教材主要講述了臺灣的自然地理概況,豐富的資源和經濟發展特點。香港和澳門主要講述了其地理特點和迴歸大陸後經濟發展情況。

第六章 走向世界的中國,是在學生學完中國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區域地理以後,再從總的方面,認識中國的地理國情;並從政治、經濟的歷史發展變化中,認識今天我國在世界的地位,以及我們的奮鬥志目標和肩負的責任。

3.基本技能和能力培養

在地理教學中要嚴格以教學標準為指導,進一步培養和發展學生的認識、推理、應用、創新能力,培養學生使用地圖及識圖能力、記憶地圖與空間的想象能力,提高知識的遷移應用能力以及學會分析我國各地區農作物的分佈與氣候條件的關係、學會運用示意圖、統計圖及其他圖表資料分析和總結我國工業發展的狀況及其分佈狀況等。

4.思想教育內容

使學生進一步瞭解人類與自然環境的關係,明確人的各種活動所產生的負面影響,樹立全球觀念,珍愛“地球家園”。 通過了解我國交通運輸業的巨大成就,使學生認識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生。通過了解交通運輸業在國民經濟發展中的重要地位,理解我國大力加強交通運輸業發展的必然性。從而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並激勵學生樹立民族自信心。

5.教材重點、難點

四大工業基地、主要鐵路幹線、主要的糧食作物及其分佈、高技術產業在地域上的分佈特點及未來的變化趨勢等是重點,主要鐵路幹線的分佈及鐵路樞紐名稱、位置,區域地理工農業的發展等,這些既是重點又是難點。

三.

教研重點、教改專題

1、教研重點及要求

為適應新形式,跟上改革的步伐,打破傳統的教學方法,根據地理教學的特點和當今社會面臨的高科技問題,為培養具有創新能力和創新精神的高素質人才,本學期的教研重點為加強“‘345’優質高效課堂教學”的實驗與研究。這一教研課題要求教師要認真開展“三級備課”,使每一節課在充分準備的基礎上開展。並要促進和指導學生主動進行課前的“三級預習”,養成自覺學習,善於預習的習慣,為課上高效學習奠定基礎。在課堂教學方面要合理安排並從把握“學、教、練”的時間結構,根據實際需要進行迴圈;充分適當地運用傳統教學裝置和現代的教學手段;優化課堂導學策略,促進學生有效地自學和思考;優化課內解惑策略及訓練策略,優化課後的增效策略,確保進一步落實教學目標,做到“三清”。

在教學過程中,牢固樹立以學生為中心的主體教育觀,以學生活動為中心的活動教育觀,以培養學生綜合運用知識,提高實踐創新能力為目的的質量觀,把學生創新精神的培養當作素質教育的極其重要的組成部分,在加強雙基教學的前提下,主動自覺去引導學生綜合運用知識,創造性地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

2、教改專題、目的及要求

本學期的教改專題為加強“‘345’優質高效課堂教學,培養學生學習地理的能力”。這就要求我們在導學過程中要突出“地圖”的資訊作用,讓學生學會利用地圖進行學習,藉藉助地圖對知識進行延伸、創造、綜合。以地圖為中介,全面的培養學生的地理素質,發揮其主動性積極性,形成地理學習、創新能力,做到充滿信心的學習。使學養成讀圖,用圖的習慣,形成空間觀念,鞏固所學的地理知識;培養學生在地圖上獨立獲取新的地理知識的能力,從而大面積地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3、本學期在教研教改中自己應承擔的任務及要求

(1)單元策劃:第三單元、第四單元

(2)課時集體備課

(3)公開課說課 

(4)論文撰寫

4.完成教研教改專題的措施

⑴加強理論學習。

⑵認真鑽研大綱、教材,積極參加教研教改活動,大膽改革,勇於創新。

⑶大練紮實的教學基本功。(普通話、“三板”藝術教學)

⑷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⑸.在課堂教學中,靈活處理教材,運用啟發式教學培養

學生的求知慾。

⑹.按時參加教研教改活動和“說、講、評”活動。

⑺.注意吸收先進的教學經驗,認真撰寫教改論文。

五.教學措施

1. 在教學中要充分發揮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作用,採用各種形式,給學生一個學習探究、合作的空間,培養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積極性和主動性,在加強“雙基”的基礎上,注重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形成與培養。

2. 教師要有計劃、有步驟地指導學生學閱讀低體等資訊資源,提高讀圖能力,並且要大力開發課程資源,豐富學生的地理知識,學習生活中的地理,學習有用的地理。

3. 教學中教師要做到精講,重知識體系、結構、聯絡和思維方法及解題思路,不要面面俱到、拖泥帶水,要講究教學技巧和藝術,提高課時效益。達標反饋題要做到精選、精練,鼓勵微型試題。做到講、練結合,努力提高複習效率。

4. 重點熱點抓輻射 重點據生活實際中的具體問題,運用地理知識解決問題,學以致用、活學活用,切忌將教材內容重複複習一遍,應在所例舉的重點熱點專題複習中,運用探究性、自主性的學習方法,相互研討、歸納,讓學生從教材內容中挖掘有一定思維深度的問題,啟用學生思維,培養學生思維能力,並做到“寬口徑、粗線條、廣輻射。”

5、抓好常規地理課堂教學。認真備好每一節課,努力講好每一節課;保障每節一練。

6、認真學習新課標理論,領會新課標精髓,用科學的理論指導教學實踐。

7、充分利用網路資源,切實做好地課備課資料的收集,整理工作,為地理課件的製作準備充分的素材。

8、積極參加教研教改活動,在教研組,教務處的指導下,努力使教育教學能力再上新臺階。

9、教學中關注學生的身心發展。結合學科特點,開展學科知識競賽活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10、每次月度考試後,全面做好每個學生,每個班級的質量分析。注意發現教學和學生學習中存在的問題並及時解決。

六.本學期進度安排

本學期共17周,除去期中、期末考試2周,實際授課時間為15周,為有計劃,有目的的從事教育教學活動,更好地完成本學期的教學任務,特將本學期的教學進度安排

七.優生輔導計劃

1.輔導目的

通過輔導,鞏固這部分學生的基礎知識,提高他們應用地理知識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以期他們在學期期末考試中取得理想的成績。

2. 基本情況分析

所選學生都是各班的佼佼者,他們共同的特點是頭腦靈活,反應敏捷,應試能力很強,但前應用能力不是很好,有待進一步的提高。因此,要指導他們正確閱讀地圖和地理圖表,並能運用他們解釋、分析一些地理事物的特徵和分佈規律;能夠畫簡單的示意圖和地理圖表。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和圖結合能力。

3.輔導要求:

(1)成立優生輔導小組,培養他們的邏輯思維能力、想象力、創造力以及利用圖表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大大提高他們的自主、探究、創新能力。

(2)定時、定期、定內容對他們進行輔導。

(3)制定切實可行的輔導方案。 

(4)個別指導與集體輔導相結合,注意不能千篇一律,根據個人的實際情況進行輔導。

4.輔導物件

優生10名

5.輔導原則

本著優生優培的原則,讓好學生吃的更飽、吃的更好、充分發揮自己的特長,使優生更優,除學好書本的知識,還能獲取、更新的、書本以外的知識為主要原則。在本學期中,要大力發展學生的空間思維能力,培養他們善於發現規律、總結規律的能力。培養他們的邏輯思維能力、想象力、創造力以及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爭取在今年的學科考試中取得更突出的成績。

6.輔導措施

(1).每週二課外活動時間進行集體輔導,其餘時間個別輔導。

(2).輔導地理知識的同時,教給學生做人的道理,讓他們德、智並進。

(3).通過輔導使學生了解學習地理知識和掌握地理技能是社會主義公民適應現代化社會生活,學習和工作的需要,從而喚起學生學習地理知識的興趣和願望。

7.輔導安排:

八.發展生輔導計劃

1.輔導目的

對於發展生的轉化工作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一項重要措施,它有利於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才,讓他們成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中堅力量。為此,國中階段要重視對發展生的輔導轉化,使他們儘可能地掌握科學文化知識,充實其頭腦,激發其求知慾,讓他們學會如何做人。

2.學生情況分析

這些學生都是學習成績暫時不理想的學生,但他們大都學習積極性較差,求知慾低,遵守班內紀律不如其他同學,經常遲到、曠課、自由散漫,組織紀律差。因此,教師應從學生的思想教育入手,恢復他們的自尊,輔導他們掌握地理知識,使之轉化為合格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3.輔導物件:

發展生10名.

4. 輔導原則

要立足實際,重視思想工作,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先使他們的思想本質發生變化,再使其學科成績穩步上升。使這部分發展生,除學好書本的知識,還能獲取、更新的、書本以外的知識為主要原則。在本學期中,要大力發展學生的空間思維能力,培養他們善於發現規律、總結規律的能力。培養他們的邏輯思維能力、想象力、創造力以及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爭取在今年的學科考試中取得理想的成績。

5.輔導措施

(1).充分利用每週四課外活動時間進行集體輔導,其餘時間進行個別輔導。

(2).地理科與其它科相互協調、齊抓並管。

(3).充分理解學生的心理狀況,幫其恢復信心和自尊心,多鼓勵、表揚,少批評。

(4).制定切實要行的計劃、方案。

(5).定期總結反饋。

6. 輔導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