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四年級語文班主任的工作計劃(通用3篇)

欄目: 班主任工作計劃 / 釋出於: / 人氣:2W

四年級語文班主任的工作計劃 篇1

四年級三班這個班級,可以說我對班級的學生已經是比較熟悉了,對班級的優等生、中等生和偏差生都瞭如指掌了,所以對再次進行班級管理教育有了進一步打算。為了讓班級充滿活力與創新,為了能更好地塑造孩子們的心靈,讓他們得到全面的發展,也為了使新學期班級裡能有更新的氣息,特制定四年級班主任工作計劃如下:

四年級語文班主任的工作計劃(通用3篇)

一、指導思想

以學校德育教育的.思路為指導,班主任的中心工作為重心,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通過開展富有兒童情趣的各種教育活動,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和道德意識,增強學生的自我激勵、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積極探索個性培養的途徑。把本班建成具有“勤學、守紀、團結、向上”的班風,把學生培養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一代新人,做一位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二、學情分析

本班共有學生40人,其中男生14人,女生26人,根據以前的表現,班內大部分學生文明守紀,勤奮上進,天資聰穎。但許多學生學習目的性不明確,學習自覺性差。此外,很多學生紀律觀念薄弱,自制力極差,部分學生比較懶惰,不愛勞動。這些需班級師生共同努力,期待進一步轉變。

三、工作思路

1、以人為本,教育學生成為一個正直,善良,智慧,健康的人。

2、營造一個溫馨,和諧,自然的學習環境,讓學生到了班裡就象回到了家裡一樣。

3、教會學生學會生存,學會與人相處,學會付出學會愛。

4、利用各種學校活動增強班級的凝聚力,讓每一個學生都為自己是班級中的一員而深感自豪。

5、關愛每一個學生,走進每一個學生的心裡,成為學生的真正意義上的朋友,為學生排憂解難,幫助學生樹立信心。

6、上好每一節課,認真抓好課堂紀律,讓班級永遠充滿活力,積極,向上!

四、採取的措施

1、重視養成教育,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對學生的成長進步是十分必要的,良好的行為習慣使一個人的終生髮展受益非淺。因此,在班級進行良好品德的養成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2、根據學生的思想實際情況,與學校的德育工作密切配合,本學期,將從不同的方面和角度對學生進行規律性的常規訓練。

(1)重點落實好《國小生日常行為規範》,使學生逐步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行為習慣,學習習慣和積極的學習態度,不使一個學生掉隊。

(2)加強後進生管理,面向全體學生,分類施教,加強對後進生的輔導,要從關心、愛護學生的角度出發,瞭解關心學生。及時瞭解學生的心理變化,掌握他們成長道路上的發展情況。

(3)及時瞭解學情,準確把握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因材施教,在重點難點上下工夫,以促進全班成績的平穩、紮實地上升。

(4)家教結合,經常保持與否學生家長聯絡,使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有機地結合起來,本學期,力爭把所有的家長走訪一次,甚至多次。要不厭其煩的做好後進生的轉化工作,抓兩頭,促中間,使全班形成一盤棋,真正成為一個團結向上的班集體。

(5)培養班級幹部,及時召開班幹部會議,針對他們在工作中出現的問題,教給他們工作方法,使他們明確自己的職責,指出他們的優缺點和今後努力工作的方向。同時,還要求他們注意班幹部成員之間的合作,齊心協力,擰成一股繩,盡力在同學之間樹立他們的威信,創造機會,鍛鍊和培養他們的能力。

(6)重視關懷教育。要細緻入微地關心學生的生活,及時和家長聯絡,體貼他們的冷暖,瞭解他們的心理,建立平等和諧的師生關係,做學生的知心朋友,以使班主任工作做的更好。

(7)抓好少先隊工作。班級工作的一個重要部分,就是少先隊工作,少先隊活動是充分發揮學生特長、張揚學生個性的有效途徑。本學期將積極配合學校少先大隊,結合實際搞好各項活動。

(8)重視文體工作。教育學生上好所有學校開設的課程,積極參加體育鍛煉,積極參與學校組織的文娛活動,重視各項比賽的積極參與,培養學生的參與意識。

(9)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積極學習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識,以便做好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正確地給予教育。對少數有心理問題的學生,要及時地與家長取得聯絡,實施有計劃的教育。要多與這些孩子交流,找到問題的關鍵,及時進行工作。同時也要做好學生心理轉化的記錄,從中發現規律,減少學生的心理問題發生率。上好心理輔導課,培養學生健康的心理品質。

(10)學生安全教育。對學生的安全教育要常抓不懈。經常教育學生要輕聲慢步,不可以在走廊裡追逐打鬧。告訴學生上下樓梯的正確位置,不要擁擠。注重學生的安全知識學習。

四年級語文班主任的工作計劃 篇2

學習目標:

1、 掌握三個生字。

2、本篇文言文讀正確,讀出節奏,讀懂意思,並能背誦。

學習過程:

課前談話:初識文言,文言文

同學們,我說一句話你們來講講什麼意思?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這兩句話和現代說的話有何區別?像這樣的語言叫文言。我們以前也背過文言,還記得麼?由文言組成的文章叫文言文。板書:文言 文言文

今天,我們將要學習一篇文言文,請大家和老師一起寫課題。教寫生字“戎”字 這個字由兩部分組成---“戈”指的是長柄兵器,“ ”指的是上戰場時所穿的盔甲,合起來表示爭鬥、戰爭的意思。齊讀課題。這是我們學習的第一篇文言文。

一、讀正確,讀出節奏

在預習時,大家遇到了什麼問題呢?從字音、斷句上幫助學生。

師準備有 “曰”的字理知識,“折”的三個讀音,在學生需要時教給學生。

多名學生讀後出示去掉標點的文章,學生讀。

二、讀懂,能講這個故事

誰能用現代語言講講這個故事呢?學生講

師提示:看註釋,聯絡上下文理解意思是學習文言文的一種好辦法。

理解了意思再來讀又會不一樣了,齊讀。

三、 寫字

王戎的小夥伴用文言怎麼講?“諸小兒 ” “諸”是什麼意思?先給“諸”組個詞吧?出示“漢之星”中“諸”的組詞。生讀寫諸。

“爭搶著跑”文言怎麼講?“競走” “競”和哪個字特別像?出示“漢之星”中“競”和“竟”的字源知識,學生進行分辨,書寫記憶。

我們把這些字送到文中再讀一遍。

四、背誦

這篇文言文只有49個字,四句話。現在能背下來麼?

五、拓展

這篇文章出自《世說新語》,全書有一千多則文言文。我們猜想一下,作者為什麼要記述這件事?從哪句話看出他聰明?他為什麼這樣講?依據是什麼?你認為王戎聰明在哪裡?

《世說新語》裡全是這類暗含聰明故事的文言文,有興趣讀的可以找來讀一讀。

二、《王戎不取道旁李》教學設計及備課資料

課型 講讀課文

時間 2課時

教學目標

1. 認識本課“戎、諸、競”3個生字,會寫“戎、嘗、諸、競、唯”5個字,理解“唯”“信然”“競走”詞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學會劃分文言文節奏。

4.瞭解故事情節,體會王戎善於觀察分析,不盲從的優秀品質。

教學重點 體會文中王戎的善於思考,通過閱讀課文,學習王戎善於觀察、善於分析的品質。

教學難點 理解文言文中實詞和虛詞的意思。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掌握本課的生字詞,理解詞語的意思。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4.學會朗讀文言文節奏,並能有感情地讀課文並能背誦。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設計 設計意圖

匯入( )分鐘 一、談話匯入,激發興趣。

師:同學們,我說一句話你們來講講什麼意思?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課件出示2)

師:這兩句話和現代人說的話有何區別?像這樣的語言叫文言。我們以前也背過文言文,還記得嗎?由文言組成的文章叫文言文。

師:今天,老師給同學們帶來了一個故事,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師:誰來給大家說說你看到的這個?

(你看的很認真,能把這麼長的故事情節都講清楚了,真不錯!)

師:誰能用一兩句話簡單地說一說嗎?

(你真是個會思考,會表達的小朋友,用一句話就把故事內容說清楚了,真棒!)

今天,我們將要學習一篇文言文,請大家和老師一起寫課題。(板書課題)

齊讀課題。這是我們學習的第一篇文言文。

新課教學( )分鐘

二、初讀小古文

1.讀後釋題

《王戎不取道旁李》課題中“取”的意思是什麼?“道”的意思是什麼?

連起來的意思是王戎不去摘道旁樹上的李子。(課件出示3)

2.交流自學字詞的情況。教師檢查、指導。

(1)教師用生字卡片檢查讀音,並組詞語。

戎 諸 競

認讀生字“戎”字

這個字由兩部分組成——“戈”指的是長柄兵器,“十”是鎧甲的“甲”,是上戰場時所穿的盔甲,合起來表示爭鬥、戰爭的意思。

字音難點:“戎”(róng)不能讀成(yóng);

“諸”(zh)不能讀成(zh)。

(課件出示4)

(2)書寫“戎 嘗 諸 競 唯”。

字形難點:戎:左下部是“十”,不是“廾”; 諸:中間沒有“亻”;“競”下半部是“口”加“兒”不能寫成“日”加“兒”。

(課件出示5)

(3)理解實詞和虛詞。

【實詞】實詞是有實在意義且能夠單獨充當句子成分的詞語,一般能單獨回答問題。

【虛詞】虛詞沒有實在意義,一般不能充當句子成分,不能單獨回答問題.(少數副詞如“不”“也許”“沒有”等可以單獨回答問題),只能配合實詞造句,表示種.種語法關係。

實詞:〔王戎〕西晉琅琊(今屬山東)人,自幼聰明過人,為“竹林七賢”之一,官至尚書令,司徒。

〔嘗〕曾經。

〔李〕李子。

〔遊〕玩耍。

〔子〕果實。

〔折枝〕壓彎了樹枝。

〔競〕爭先跑過去。競:爭逐。

〔走〕跑。

〔唯〕只有。

〔曰〕說

〔諸〕眾,一些,這些,許多。

〔信〕的確。

虛詞:

〔然〕如此。

〔之〕他(它)。

(課件出示6、7)

3.過渡:故事中的王戎從小就很聰明,他七歲就是一位小神童了!後來,他長大後還成了西晉的名士呢!被稱為“竹林七賢”之一。竹林七賢,就是當時有七個文人常在竹林之下,飲宴遊樂,創作文章,個個都是大學問家。而王戎是他們中年齡最小的一位。

師: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小古文《王戎不取道旁李》。這篇小古文講的就是王戎小時候的故事。現在我們就一起來讀讀這個有趣的故事。

1.師示範讀文。

王戎/七歲,嘗/與諸小兒/遊。看道邊李樹/多子折枝,諸兒/競走取之,唯/戎不動。人問之,答曰:“樹在道邊/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課件出示8)

2.合作朗讀課文,要讀準生字。

讀完評價,找出不足之處,然後交流,糾正讀錯的地方。

哪一小組來彙報(2個小組)誰最好?

適當根據情況,再讓學生讀一讀。

3.我們一起再來讀讀課文,注意斷句,理解大意。

隨機點找學生朗讀,男生讀,女生讀,男女生比賽朗讀等等多種形式,重在以點帶面,通過典型個例,再次糾正發音和語句讀法。

(從字音、斷句上幫助學生。)

4.合作學習生字。

(1)按照順序挨個朗讀,同時規定一人讀時,其他人不允許插嘴,要注意傾聽,讀完可以提出建議,糾正錯誤。

(2)有的小組速度快,能讀兩到三遍。

朗讀方法:範讀、自由朗讀、賽讀等。

(3)開火車,齊讀,兩兩讀。

課堂小結及拓展延伸( )分鐘

四、參與體驗,拓展延伸

師:同學們,在生活中大家一定也想做一個像王戎這樣的善於思考的有心人吧?可是現在有一個小朋友遇到了困難,同學們想不想幫幫他呀?看一個小故事:

一個小孩掉到缸裡去了,缸又很大,裡面盛滿了水,小孩不會游泳,眼看就快淹死了,孩子們沒有力氣將他拉上來,叫大人來又怕來不及,這時該怎麼辦呢?(課件出示9)

老師會繼續追問,如果在當時的情況下,沒有能夠砸缸的工具又該如何?

師小結:距今900年以前的司馬光砸缸的故事早已是家喻戶曉,而司馬光也最終成為北宋一代名相,還寫有著名的史學鉅著《資治通鑑》。由此可見,從小勤於觀察、善於思考對於將來是一件多麼重要的事情啊!(課件出示12) 這一環節一方面在於拓展同學們的課外知識,瞭解一些古代的傳奇故事,同時也加強孩子們對於勤思考的進一步認識。

課堂作業新設計

一、 注音。

戎( ) 諸( ) 競( )

二、比一比,組詞語。

戎( ) 諸( ) 競( ) 唯( )

戒( ) 儲( ) 竟( ) 維( )

三、選一選。

1.諸兒競走取之——“之”是指( )

A.它,指李子。 B.知道。 C.他,指王戎。

2.人問之——“之”是指( )

A.它,指李子。 B.起來。 C.他,指王戎。

3.取之信然——“之”是指( )

A.之間 B.它,指李子。 C.的。

四、課文這個小故事,主要寫王戎是個 的人。

【答案】

一、rón zh jìn

二、戎裝 戒備 諸侯 儲蓄 競賽 竟然 唯一 維護

三、1.A 2.C 3.B

四、善於觀察分析,不盲從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理解重點句子“樹在道邊而多子,此必苦李”的意思。體會王戎善於觀察分析,不盲從的優秀品質;

2.結合理解句子,積累本文重要實詞,理解虛詞在文言文中的用法;

3.學習作者運用對比的寫作手法來表現人物特點。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設計 設計意圖

匯入( )分鐘

一、談話匯入,激發興趣。

師:同學們,上節課我們讀了《王戎不取道旁李》這篇文言文,你還記得講的是一件什麼事嗎?(學生回答)

下面我們先來複習一下課文,回憶一下,你還能背下來課文內容嗎?(學生背誦)(課件出示14) 複習匯入環節,既溫習了詞語的朗讀,又讓學生憑藉詞語回憶了課文內容,還進行了語言概括能力的訓練。

新課教學( )分鐘

二、精讀小古文

過渡:小古文大家已經讀得背得很不錯啦,那它的意思你們理解了嗎?

1.讓我們先來看第一句

王戎七歲,嘗與諸小兒遊。

誰來讀一讀?(生讀,注意節奏)

這句話中有不理解的詞語嗎?

(小兒)(諸)(嘗)

這個詞語提得真好,誰願意來幫助他解決?

(小兒:小夥伴)

(諸:多 )

(嘗:常常。)

有一點想要提醒小朋友,嘗一嘗可不是常常的常,這兒有三種意思,你覺得是哪一種? 為什麼?

(1)品嚐(2)曾經(3)嘗試

(曾經)

現在你能連起來說一說,這句話是什麼意思了嗎?

(王戎七歲的時候,曾經與小朋友們一起玩耍。)(課件出示15)

過渡:是呀,王戎那天和諸小兒玩了什麼呢?請大家展開想象的翅膀,嘗試著用小古文說一說!

王戎七歲,嘗與諸小兒……

同桌說,指名說。

捉迷藏、爬山、打陀螺、玩老鷹捉小雞、捉蝴蝶、 跳繩、抓蛐蛐兒、爬樹……讓我們一起讀好第一句吧!

2.過渡:正當小朋友們玩得歡天喜地的時候,他們又看到了什麼?(課件出示16)

請男生一起來讀一讀。

師:接下來的故事情節,請小朋友小組合作來說一說。

師:第一幅

(小朋友們來到了路邊,他們發現路邊長著一棵茂密的李樹。)

師:這棵李樹長在哪裡?

(路邊。)

你怎麼知道的?道邊李樹。

師:這就是李樹,你看到了一棵怎樣的李樹?

(高大)

(李樹上長著許多沉甸甸的李子,就快把樹枝都壓彎了。一個個李子密密麻麻地擠在一起,把樹枝都壓彎了,這就叫“多子折枝”。)

大家能讀好這句話了嗎?

出示小古文。

看/道邊李樹/多子折枝,

(課件出示17)

師:誰來說說第二幅?

(小朋友們都爬到樹上摘李子,只有王戎沒有這麼做。)

小古文是:諸兒/競走取之,唯戎/不動。

老師這兒也有一個李子,你瞧瞧。

它什麼樣?你覺得它的味道怎麼樣呢?

(諸小兒看著滿樹的李子,饞得直流口水。)

師:諸小兒怎麼做的?

(競走)

師:競走這個詞語,我們在識字中已經學過,什麼是競走?(板書:諸兒:競走取之 王戎:唯戎不動)

(課件出示18)

在小古文裡也出現過競走這個詞,在哪一課?龜兔競走就是龜兔賽跑。所以競走“爭先恐後的跑過去拿”的意思。是大家都比賽著跑過去,誰也不讓誰,老師送大家一個詞,就是爭先恐後(齊讀)。

(“唯”就是隻有。)

你能讀出諸小兒的爭先恐後,王戎的鎮定嗎?

誰來說第三幅?

(看到路邊的李樹結滿了果子,諸小兒口水直流,一個個爭先恐後地衝向李樹,像猴子一樣一下爬到樹上摘果子,只有王戎站在原地不動。) (課件出示19)

諸小兒會會怎麼問呢?

(你怎麼不摘李?)

你傻啦,為什麼不去?

你怎麼站在這兒不動?)

人問之,“之”是誰?

(“之”就是王戎。)

誰來問一問?指名讀。齊讀。

王戎什麼反應呢,誰來說第四幅。

人問之,答曰:“樹在道邊/而多子,此必/苦李。” (課件出示20)

(王戎告訴小朋友如果李樹長在路邊而且長滿樹的話,那肯定是很苦的李子。)

王戎怎麼知道的?他去嚐了嗎?

那他是隨便猜猜的嗎?他怎麼想的?

(李子如果是甜的,早就被摘光了。)

說得真有道理,你和王戎一樣會觀察會思考。所以王戎說——(齊讀)

:想想王戎說這句話的時候表情是怎樣的?會做什麼動作?做動作演.

師:李子究竟苦不苦?一開始諸小兒相信王戎的話了嗎?

(沒有,摘了吃了,才相信的。

生2:哇,果然很苦! )

那就是“取之,信然”。你明白了嗎?(板書:善觀察 勤思考)

(李子果然是苦的,大家相信王戎說的話了,這就是信然。)

這句話只有4個字,我們一起讀一讀。

大家終於知道王戎說的是真的,學到這兒,你覺得王戎是個怎樣的小朋友呢?

(聰明,有自己的想法,不會別人做什麼自己也做什麼。)

師小結,你的發言,老師看出你也是個會思考的孩子,你說的也很有道理,老師希望每節課都聽到這樣的發言。(課件出示21)

3.寫作方法

作者不是直接寫王戎的聰明,而是先寫別的小孩“競走取之”,再過寫“唯戎不動”,這是一種什麼樣的寫作手法?這手法對錶現王戎的聰明才智起到了什麼作用?

(對比) (反襯了王戎的聰明過人)

聯絡實際講對比:對比的手法看起來好像很深奧,其實在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會用。而且經常用。

(課件出示22)

生活中這樣的對比還很多,以後注意在作文中也多運用。

師小結:今天我們學習了這篇課文,你從聰明過人的王戎身上,你能學到什麼?遇到事情多觀察,多思考,多分析推理,不盲目行動。(如果做到這樣,你也可以像王戎那樣聰明。)(課件出示23)

三、合作朗讀

1.小古文理解了,相信你們肯定能讀得更好了。請小朋友小組合作讀讀看。(課件出示24)

王戎七歲,嘗與諸小兒遊。看道邊李樹多子折枝,諸兒競走取之,唯戎不動。人問之,答曰:“樹在道邊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師:用各種方式讀,還能讀出趣味來呢!

2.看來現在你們都是朗讀高手了。 將興趣、習慣的培養貫穿始終,讓學生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

課堂小結及拓展延伸( )分鐘

四、總結提升

師:從這篇文章中我們學到了什麼呢?你認為王戎聰明在哪裡?

生彙報。師總結。

我們要仔細觀察,善於思考,能根據有關現象進行推理判斷,避免不必要的錯誤,少走彎路。(課件出示25) 讓學生感興趣,活躍課堂氣氛,提高他們的思維概括能力和語言綜合能力。

板書內容 25 王戎不取道旁李

諸兒:競走取之 善觀察

王戎:唯戎不動 勤思考

課堂作業新設計

一、寫出近義詞。

戎裝——( ) 競賽——( ) 唯有——( )

二、根據課文內容回答。

1.寫出句子的大致意思。

(1)看道邊李樹多子折枝。

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取之信然。

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這個故事使你獲得了什麼啟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讀一讀,回答問題。

王戎七歲,嘗與諸小兒遊。看道邊李樹多子折枝,諸兒競走取之,唯戎不動。人問之,答曰:“樹在道邊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1.解釋下列句子中“之”的含義。

諸兒競走取之( )

人問之( )

取之,信然( )

2.文章開頭交代“王戎七歲”有( )作用。

A.王戎驕傲自大,從不把別人放在眼裡

B.暗示王戎年幼,間接寫出了他的聰慧

C.誇讚、欣賞王戎人為人

3.翻譯句子:

樹在道邊而多子,此必苦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從“信然”一詞看,旁人對王戎所述理由抱有怎樣的態度?( )

A.信服 B.征服 C.服從

【答案】

一、武裝 比賽 只有

二、1.(1)看到道的一邊有一棵李子樹,夥伴們都過去折枝獲取李子。

(2)把李子摘下來一嘗果然是那樣。

2.這個故事告訴我們遇到事情要多動腦想一想,多思考其中的道理,不能盲目的跟從。

三、1.代詞,代指李子代詞,代指王戎代詞,代指李子

2.B 3.略 4. A

教學反思

這是一篇文言文,對於四年級的學生而言,理解起來是有一定的難度的,而且,為純粹的古文,因此在教學時,教學生朗誦古文的技巧方法也是十分有必要的,也為今後的古文教學培養良好的語感。在做這節課的教學設計時,我從培養文言文的朗讀方法開始著手,做到讓學生讀準節奏,才能正確理解意思。第一節課以讀為主,理解大意,再做到熟讀成誦。第二節課是以精讀理解字意,實詞和虛詞的理解用法,再到句意及全文的理解,明白期中蘊含的哲理。教學環節上安排,把全文按照五個畫面分開,讓學生通過這五個畫面,理解每字每句話的意思。圖文結合,理解起來就容易得多了。

四年級語文班主任的工作計劃 篇3

一、指導思想

以黨的教育方針及素質教育思想為指導,以《全日制義務教育評議課程標準》為依據,致力於構建開放的、富有活力的教材體系,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改變,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教學中以興趣為先導,時刻注意培養學生對語文喜歡的態度,為學生的終身學習、生活和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礎。本學期以此為教學設計的主體理念,在分析教材、學生的基礎上制定學期計劃。

二、基本情況

本班現有學生42人,其中男生22人,女生20人。在經過三年半的學習後,基本知識、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經達到學習目標,學生對語文學習有著一定的興趣,都樂於參加到語文學習活動中來。大部分學生在課堂上能積極思考,大膽發言,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記識生字,說出自己在閱讀過程中獨特的感受。很多孩子都喜歡上了閱讀,養成了比較好的閱讀習慣。作文及寫話水平有所提高。但個別學生接受能力差,學習上有一定的困難,在新的學期需努力幫助他們共同提高。

三、教材的主要特點

本冊是在四年級上冊基礎上編寫的,教材的結構及思路是共同的,體現整套教材的一致性。現就本冊幾個主要方面作重點介紹。

(一)加強整合,圍繞專題組織教材

本冊教材的編排方式仍然是按專題分組編寫。專題內容新穎、豐富,內涵深刻,富有人文氣息,同時也體現了語文學習的特點。比如,熱愛生命專題,從對自然萬物生命勃發的感悟,到對人的生命的尊重、救助,及對生命價值的思考,對學生具有積極的現實意義。大自然的啟示專題,則從生物、自然與人類的關係,給人類的啟迪,提出對生存環境的思考,比前幾冊相關專題內容更深入,具有豐富的思考價值。

根據課程標準提出的“教材內容要簡化頭緒,加強整合”的要求,本冊在編寫中加強了整合性。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導語導學,整合單元內容。

在本冊8個單元導語中,提示學習內容,點明專題,佈置學習任務。在內容上,力求激發閱讀興趣,引導單元學習;在語言敘述上,體現文學色彩,強調感染力。比如,第一單元,“祖國的千山萬水是那麼多姿多彩:那奔流不息的江河,那連綿起伏的丘陵,那直插藍天的雪峰……”用詩一般的語言展示了一幅幅多姿多彩的畫面,激發學生對祖國河山的熱愛和嚮往之情。

2、精讀與略讀課文的聯絡和整合。

為了體現單元整合,加強在精讀與略讀課文中間的聯絡。本冊在精讀課文與略讀課文之間安排有“連線語”,這段文字承上啟下,內容突出,過渡自然,明確地提示了略讀課文的學習要求和方法,體現學習方法的遷移,使精讀課文和略讀課文形成的整體感更強。

3、單元學習活動的貫通和整合。

單元整合不僅體現在課文內容上,還體現在聽說讀寫的語文學習活動上。本冊教材繼續加強專題內學習活動的整合,力求設計的各項活動貫通、嚴密。本冊繼續在每組課文後安排“詞語盤點”,就本組課文所學生詞進行歸納總結,以便學生自查自測、複習鞏固之用。從導語到語文園地的口語交際、作文、日積月累、寬頻網(安排在第一、四單元)、展示臺(安排在第三、六單元)等,圍繞專題內容,各項活動一以貫之:前面有佈置,中間有鋪墊,後面有複習、拓展、交流,整組教材乃至全冊教材成為互相聯絡的整體,全面推進語文各項能力的訓練。

(二)安排“綜合性學習”,全面落實語文課程標準提出的目標

綜合性學習是課程改革的著力點。本冊教材繼續安排兩次綜合性學習,一個安排在“大自然的啟示”專題中,要求觀察大自然現象或蒐集資料、調查訪問,交流從中的發現或得到的啟發;也可以做做實驗或搞搞小發明。一個安排在“田園生活”專題中,瞭解鄉村景物和人們的生活。編排方式是:導語點出活動的內容及要求;第一篇課文後具體提出活動方式的建議;“語文園地”中憑藉“口語交際”、“習作”進行交流,在“展示臺”中以舉出幾個例子的形式展示成果。隨著學生主體活動能力的增強,綜合性學習的要求也在逐步提高,較之三年級,本冊不再編排“綜合性學習提示”。

根據教材的編排,教師對綜合性學習的指導要著重抓好三個環節:一是通過佈置,使學生明確任務,知道要做些什麼,該怎麼做;二是在學生自行開展活動的過程中,教師要時時關心、瞭解活動開展的情況,及時表揚好的做法,幫助解決遇到的困難;三是採用多種形式,充分展示交流。

(三)加強導學功能,引導學生主動、積極地學習

作為中年級的最後一冊,本冊仍然採用第一人稱“我”的語言敘述方式,繼續強調自主學習意識。同時,為了體現文字交流,精讀課文中仍然以泡泡的形式出現,提出問題,引導學生主動思考,培養質疑問難能力。泡泡的內容大致有:引導學生理解詞句及課文內容的;引導想象的;體會文章結構特點的;引導課外閱讀的等等。

“我的發現”是自主學習方式的重要體現,在本冊共安排8次。在內容安排上繼續體現中年級的特點,引導學生認識、瞭解一些語言現象,初步掌握一些讀書方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分別是:認識排比句、養成留心觀察和勤動筆的習慣、體會副詞的表達效果、體會比喻句表達的感情色彩、體會句子含著的意思、認識擬人句、瞭解雙引號的作用、學習怎樣抓住文章的主要內容。

本冊精讀課文一般安排三道題:第一題,引導朗讀、背誦,重視語言的積累;第二題,側重理解內容,體會思想感情;第三題,加強詞句訓練。有的課文後安排了選做題。為了加強自主學習意識,本冊仍以學習夥伴的語言方式,引導學生讀書、思考、提問題、談感受、討論交流,以便讓學生把自主學習化作經常的行動和習慣。本冊在理解內容深度上、閱讀方法的要求上,較前幾冊均有所提高。

(四)豐富課本內容,拓寬學習資源

根據語文課程標準精神,語文應該讓學生“更多地直接接觸語文材料,充分利用學習資源和實踐機會”。本冊課後繼續安排“資料袋”,在課文背景或相關知識上,增加了深度和廣度。語文園地的“寬頻網”安排在一、四組,引導學生蒐集有關祖國五嶽和五大淡水湖的資料以及瞭解有關戰爭給人類造成災難的事實和英雄人物的事蹟,拓展知識面。“展示臺”安排在第三、六單元,作為綜合活動的組成部分,交流認識大自然和感受農村生活的活動成果。“日積月累”中的名言警句、古詩名句、諺語、成語等,“趣味語文”中的《說“信”》、《趣聯巧對》,“成語故事”中的《鵬程萬里》、《手不釋卷》,集中安排以古代傳統文化為主的內容,在趣味閱讀、輕鬆記背中,積累語言,感受中華文化的優秀和博大精深。此外,結合課文的學習,引導學生課外閱讀,重點推薦《一千零一夜》、《伊索寓言》和中國的民間故事。這些都為豐富學習、拓展學習開闢了資源空間。

四、教學目標

1、認字200個,會寫200,養成主動識字的習慣。

2、會使用字典、詞典,有獨立識字的能力。能用鋼筆熟練書寫正楷字,用毛筆臨摹字帖。

3、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表達情意的作用。

5、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能複述敘事性課文的大意。

6、養成讀書看報的習慣,收藏並與同學交流圖書資料。

7、在交談中能認真傾聽,養成向人請教、與人商討的習慣。聽人說話能把握主要內容,並能簡要轉述。能清楚明白地講述見聞,並說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8、留心周圍事物,勤於書面表達。能把內容寫得比較清楚、比較具體。會寫簡短的書信便條。能修改習作中有明顯錯誤的詞句。

9、在綜合性學習活動中,有目的地蒐集資料,提出不懂的問題,開展討論,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