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文化產業工作實施方案

欄目: 實施方案 / 釋出於: / 人氣:2.04W

文化創意產業是在全球化背景下,以消費時代居民精神文化娛樂需求為基礎,來實施的。下面是有20xx文化產業工作實施方案,歡迎參閱。

文化產業工作實施方案
20xx文化產業工作實施方案範文1

一、 蓬萊市發展文化產業的條件分析

蓬萊有2100多年的建城歷史,神仙文化、精武文化、港口文化、海洋文化、開放文化、和平文化積澱深 厚,其眾多的古蹟,豐富的旅遊資源,加上對外開放的港口優勢、岸線優勢及腹地優勢,以及德龍鐵路的貫通與我市各項基礎設施建設的逐步完善,旅遊業的不斷升 溫,再結合我市提出的打造"人間仙境、和平聖城"的契機,我市文化產業的發展迎來了前所未有的良好機遇。

1、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及數量眾 多、極富歷史和藝術價值的古蹟,發展文化產業有著良好的基礎。蓬萊素有"人間仙境"之稱,傳說蓬萊、瀛洲、方丈是海中的三座仙山,為神仙居住之所,亦是秦 始皇東尋求藥、漢武帝御駕訪仙之地。廣為流傳的"八仙過海"神話傳說即源於蓬萊。"蓬萊"作為地名(而不是神山名),最早以文字形式記載於唐代杜佑的《通 典》中。唐貞觀八年(公元634年),蓬萊被設立為鎮。唐神龍三年(公元720xx年),登州衙門移至蓬萊,蓬萊於是升鎮為縣。明洪武九年(公元1376 年),登州升級為府。由唐至清的1100多年間,蓬萊一直是膠東地區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登州古港唐代即與泉州、揚州、明州(寧波)併成為中國四大古 港。蓬萊人傑地靈,名人輩出。明代監察御史浦鏡、刑部尚書陳其學、民族英雄戚繼光、清代禮部尚書沙澄、軍事將領宋慶等國師有名。清同治三年(公元1864 年)創辦於蓬萊的登州文會館(後改為齊魯大學)是省內最高的高等學校。清光緒十三年(公元1887年)創辦於蓬萊的啟暗學館是全國第一所聾校。

古 跡遺存。蓬萊眾景之勝,首推蓬萊閣。蓬萊閣是我國的名勝古蹟,它與黃鶴樓、岳陽樓、滕王閣並稱全國四大名樓,建於北宋嘉佑六年(公元1061年),至今已 有九百多年的歷史了。蓬萊閣是神仙頻繁光顧的好地方,風景之勝,建築之美,傳說之奇,更使蓬萊閣聲名在外。登閣四望,正北海深處的長山列島,雲遮霧蓋,時 隱時現,與海市蜃樓交相輝映;西部就是"八百壯士不仕秦"的田橫島,鐵馬金哥的悲壯一幕早已成為過去,但千秋傳誦的壯志豪情似乎還在上空蒸騰。水城,又名 備倭城,最早建於宋朝慶曆二年(公元1042年),始稱"刀魚寨"。明朝洪武年(公元1676年),以"刀魚寨"為基礎,又建起了碼頭和上城牆,形成了現 今水城的雛形,到了明萬曆二十四年(公元1696年),又進行了一次大規模的整修。水城中的小海,是停泊船隻的港灣,當年戚繼光就是在這裡操練水師,抗擊 倭寇。水城是我國現存的古代海軍基地之一,也是我國古代海上運輸和對外交通的重要口岸。早在唐朝,這裡就同廣州、揚州、膠州並稱四大通商口岸,是東渡日本 的主要海上通道。蓬萊閣、蓬萊水城、民族英雄戚繼光故里等都是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劉家溝遺址、村裡集古城址、村裡集墓群被列為山東省文物保護單位。蓬 萊還有登州古城遺址等眾多的名勝古蹟。

2、獨特的自然資源。蓬萊市位於膠東半島北端,瀕臨渤、黃二海,其

地勢南高北低, 屬山前衝洪積、丘陵剝蝕平地為主的地帶,平均海拔高度在15-25m之間,市內的主要地層結構為強風化玄武岩層。總面積1128.5平方公里,總人口 44.73萬。蓬萊地處中緯度,屬暖溫帶季風區大陸性氣候,夏無酷暑,冬無嚴寒,年平均氣溫11.8℃,年平均最高氣溫28.8℃,年平均日最低氣溫 -2.3℃,年平均降水量664㎜,年平均日照量2826小時,相對溼度65%,年均風速5.2米/秒。蓬萊氣候怡人,溼潤涼爽,有被國際公認的"3S" 條件,即:海洋、沙灘、陽光,無洪水,不受颱風影響。蓬萊城北海上常出現海市蜃樓奇特景觀,景象紛繁,精彩動人。

3、陸、空、海三方交通 十分便利。蓬萊具有較好的區位優勢,煙臺青島兩個航空港、高速公路、普通公路、海港使蓬萊在一定區域內具有良好的可達性。同時,煙臺機場新選址與蓬萊非常 靠近,隨著煙臺機場航班密度增加,通過空港赴蓬萊的可達性將進一步提高。規劃中的鐵路也將為蓬萊創造另一種承載能力強的進入新方式。蓬萊位於膠東半島的最 北端,離大連、韓國等地海域距離最近,蓬萊新港已開通到大連的航線。依託陸、海、空三方交通的配置,完全可以滿足日益增加的海內外遊客的交通需求。

4、我市發展文化產業的定位與省發展文化大省的總目標是一致的,發

展文化產業有政策和措施保障。

5、文化產業作為新興產業的重要性日益凸現,正被更多的人接受和認識。

二、 發展文化產業主要規劃

蓬萊市文化資源豐富,在全國具有一定的特色和份量,在地理位置、交通方面佔有很大優勢,發展文化產業有著良好基礎。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文化立市"戰略、打造"人間仙境,和平聖城"要求,結合我市的實際情況,特提出重點發展以下文化產業:

1、文化旅遊業

蓬 萊旅遊業的發展已被定位為"全國優秀旅遊"城市,旅遊業正在成為我市第三產業的支柱產業。蓬萊旅遊業的發展應按照"依託旅遊資源,拓展文化內涵,打響城市 品牌"的思路,以蓬萊特有的文物古蹟、人文風俗、區域文化和八仙文化為核心,帶動飲食、住宿、商業、娛樂等相關產業的發展,加強文化與旅遊的結合,以文促 旅,以旅興文。

(1) 巧借市委、市政府提出"文化立市"戰略、大力發展文化產業這一機遇,做好對文化旅遊景區的區域佈局規劃。在對文化資源進行有效保護的前提下,加大對現有資 源的利用,不斷推出具有蓬萊特色的旅遊產品;開闢各種形式的旅遊線路,如:以蓬萊閣、慕湘藏書館、戚繼光故里,以艾山、古城、溫泉,以蓬萊閣、海底世界、 八仙渡、蓬萊村、田橫山、水城等為主的民俗風情旅遊和特色旅遊,以滿足不同旅客的需求。

(2) 配合旅遊黃金週、節假日、雙休日,以"膠東屋脊"--艾山、

村裡集古城、溫泉、南王山谷、黃金海岸、風玲谷等景區為主,積極建立以娛樂、休閒為主的生態旅遊和短期旅遊市場。

(3) 加強對旅遊業的投入和支援,提供招商引資的相關優惠政策,加

大招商引資力度,改善旅遊配套設施建設,尤其是賓館酒店的建設,力爭在近兩年內建成一批新的星級酒店。

2、文化飲食業

蓬 萊有著豐富的地方特色食品,蓬萊小面獨具地方特色,"八仙宴"中外馳名,蓬萊海鮮全國有名,將它們逐一包裝上市,搞全國連鎖,並做大做強;同時,將招商引 資的重點放在餐飲業的引進上,爭取蓬萊成為各地名吃的集聚地,從餐飲業上作突破,挖掘新的客源,打造一條衛生、純正的名吃一條街,可以彌補由於季節原因導 致的旅遊業淡季經營慘淡,收入銳減的問題。

3、文化娛樂業

休閒娛樂業是現代社會不可或缺的一項消費需求。隨著我市以及全 國範圍城鄉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斷提高,以休閒康體、養心益智、遊戲娛樂為特徵的文化需求快速增長,休閒娛樂業也隨之迅速興起。茶吧、酒吧、健身房、會館以及 各種俱樂部等新的消費場所不斷湧現,呈現出強勁發展態勢。要積極適應時代的發展潮流,重視人民群眾的各種文化需求和文化消費,積極發展休閒娛樂業,不斷豐 富和活躍城鄉群眾的文化生活。其思路為:政府引導、市場運作、突出重點、帶動一片。政府通過制定相應的規劃加強對娛樂業的管理和引導,為文化娛樂業的發展 提供舞臺。

(1)盤活電影戲劇公司現有資產,廣泛吸納社會和外來資金,組建一個有一定規模和實力的文化娛樂公司,建設大型綜合性娛樂場 所,使之成為蓬萊文化娛樂業的龍頭,帶動全行業發展;打造名副其實的海濱娛樂廣場,通過春、夏、秋、冬系列主題活動,豐富廣場文化,引導老百姓過健康、文 明的生活。

(2)以村裡集溫泉、風玲谷、艾山國家級森林公園等農村景區為中心和

重點,建成一批休閒、娛樂、度假的綜合性大型遊樂中心,提高文化娛樂和休閒度假的文化含量和文化品位,積極發展文化娛樂業,帶動其它文化場所的發展。

(3)積極探索發展娛樂業的新技術、開拓新的娛樂方式和專案,提高娛

樂業的文化科技含量,促進文化與娛樂的結合,在挖掘蓬萊民族傳統優秀文化娛樂方式的基礎上,不斷推出健康向上的新型娛樂專案。

4、文藝演出業

要 突出抓好文藝團體發展、演藝設施建設、演出市場開拓和演藝業與旅遊業、餐飲業相結合等重點工作,不斷推進文藝演出業的繁榮與發展。在繼續抓好現有事業性文 藝表演團體改革與發展的同時,積極鼓勵和大力支援民營文藝表演團體的發展,同時要吸引國內外知名企業、專業文藝演出經營公司來蓬組建文藝表演團,充分調動 社會各方面力量和我市民間文藝工作者的積極性,激發全社會的創造活力,共同開創我市文藝演出業的新局面。在演藝設施建設方面,儘快引進建設一批具有較高檔 次的文娛演藝設施,力爭培育若干家在域內外知名的演藝廳和演藝品牌。演出市場的開拓,一方面要認真研究不同層次、不同人群的精神文化需求,努力豐富文藝表 演內容,特別是要與旅遊業相結合,突出地方特色,增強旅遊的文化吸引力。另一方面要大力實施"走出去"戰略,集中力量推名人、創名作、塑名劇,打造一批文 藝演出精品專案,不斷走向國內國際文藝演出市場。

5、廣播影視產業

對於開發"八仙"題材的各類文化專案,尤其是"八仙" 題材的影視劇製作,無論從文化積澱還是創作條件上,蓬萊應該是首屈一指的。目前,我國動漫產業的發展引起了中央及各地方相關部門的高度重視,究其原因,一 是打造優秀的、民族的、本土化的動漫產品,用先進的、健康的意識形態產品影響教育下一代,從弘揚中華民族文化,增強青少年對優秀傳統文化的認同感,培育民 族自豪感,抵禦外來不健康文化侵蝕,加強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方面來說意義重大、影響深遠。

二是動漫產業作為新興的文化產業,其市場潛力巨大,發展前景看 好。我國年需國產動畫片產量26萬分鍾,而現有年生產量僅有1.5萬分鍾,市場缺口很大;以我國3.3億青少年人均年消費200元動漫產品來計算,660 億的市場份額對國內動漫產業從業者來說有巨大的吸引力。綜上所述,無論是從政治角度,還是經濟角度,新興的動漫產業無疑應得到高度重視和優先發展。山東省 文化產業發展的一個重點培養方向即是動漫產業。因此,蓬萊發展動漫產業遇到了一個非常難得的機遇期。動漫卡通片《八仙過海》目前正在製作過程中。

另外,蓬萊優越的自然條件和濃郁的文化氛圍以及浪漫的濱海文化是打造影視城和文化街非常理想的選址。

6、工藝品產業

蓬 萊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有著2100多年的建城歷史,有中國四大名樓之一的蓬萊閣,八仙過海的傳說在當地家喻戶曉,在海內外也有較高的聲譽,每年遊客達 200多萬人次。如果能充分開發利用"八仙"這個品牌,《戚繼光》(戚家軍)品牌,突出特色,進而打造高工藝、高品質、高中價位的精品旅遊紀念品,以期做 響我市工藝品產業。

7、教育、體育業

教育是最重要的基礎性產業,體育則是全民性活動,集康健、康復、競技等為一體的產業。要確定教育、體育的產業化意識,真正把教育、體育和人才資源的開發作為一項重要的基礎產業來抓,深化體制改革,使其適應產業化發展的需要。

(1) 深化人事制度和分配製度改革,全面推行聘用機制,競爭上崗,不斷提高辦學水平和辦學效益。

(2) 鼓勵社會力量辦學,扶持發展民辦學校,探索多種辦學方式,

積極吸引國內外資金和裝置到蓬萊辦學。

(3) 引導和鼓勵社會力量,興辦體育經濟實體,從事體育健身娛樂方面的各類經營活動。

(4) 政府投資興建少年宮、體育館,為各類體育競賽和群眾開展健身、健美、康復、娛樂等體育活動提供場地和技術指導。

7、健康產業

蓬萊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為健康產業的發展提供了保證,加之蓬萊獨

特 深厚的仙境文化基礎,是健康產業尤其是老年康復休閒產業獨一無二的選擇。隨著人類平均壽命的增長,世界也將逐步進入老齡化社會,而且由於社會的進步及教育 的普及,老年人的素質越來越高,這就使得老年人的需求越來越多樣化,老年人對生活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如何滿足老年人這個群體的需求必將成為人們關心的問 題,也使得老年人的消費市場越來越漲。因此,我們要充分利用我們的優勢,打造"老年人康復的聖地",成為老年人安度晚年的首選。

8、綜合類

隨 著我市葡萄及葡萄酒業、果品業等的大發展,與其配套的印刷包裝業等將會出現突飛猛進的發展。我們要抓住機遇,爭取將我市的印刷包裝業推向一個全新的市場, 充分發揮創新才能,積極開發包裝裝潢的新思路,使其進入一個大發展階段。同時,伴隨著我市其它文化產業的發展,自然會帶來會展業的繁榮。

三、文化產業發展主要措施

1、 認真貫徹執行市委、市政府關於"文化立市,大力發展文化產

業"的決定,將文化產業的發展納入"xx"規劃、納入城市發展規劃、納入財政預算、納入年內工作計劃、納入崗位目標責任制。

2、 加強政策扶持、廣開門路,多渠道籌集資金,除積極爭取國家、

省、市支援外,還應爭取社會多方面的支援,鼓勵社會資本投資,按"誰投資、誰受益"的原則,通過合作經營、土地置換等方式,引導投資文化產業設施和經營文化產業專案。

3、 加大財政對文化產業發展的投入和扶持力度,對有較大市場潛

力和開發價值的文化產業專案重點給予支援。

4、 鼓勵企業贊助文藝表演、體育競賽等活動,充分調動和發揮社

會辦文化的積極性;鼓勵社會力量組建國家政策許可的各種文化經營企業,在規劃建設、土地徵用、人才引進等方面給予優惠政策。

5、 創新用人機制,搞好文化產業隊伍建設。文化事業單位要建立

競爭機制,實行雙向選擇、能進能出的用人新機制,改革分配機制,定崗定酬,建立重實績、重貢獻的分配激勵機制。

6、 壯大文化產業發展辦公室,落實編制、人員、經費,明確工作

職責,抓緊產業經營方面的人才培養, 在市委、市政府的統一領導下具體負責各項文化產業專案的實施;各級各部門要充分認識文化體制改革和文化產業發展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做好協調工作,發揮職能作用。

四、文化產業招商引資專案

五、 文化產業主要類別

文化產業專案分類參照表

文化產業類別 主要內容

A 出版發行和版權服務 圖書、報紙、期刊、音像、電子出版物的出版、製作、發行、複製、印刷,包裝裝璜印刷,智慧財產權服務等。

B 廣播、電視、電影服務 廣播、電視、電影節目製作與發行,電影放映,有線電視傳輸網路運營等。

C 文化藝術服務 文藝創作與表演、群眾文化活動、文物及文化保護、社會人文科學研究與試驗發展、文藝表演場所等。

D 網路文化服務 網際網路資訊服務、網際網路傳播視聽節目業務、網際網路出版業務、上網營業場所服務、基礎軟體與應用軟體服務等。

E 文化休閒娛樂服務 旅行社、遊樂園、休閒健身娛樂活動、室內及其他娛樂活動、風景名勝區管理、公園管理、野生動植物保護、其他遊覽景區管理等。

F 其他文化服務 文化藝術經紀代理、圖書及音像製品出租、貿易經紀及代理、模特服務、個人經紀代理、大型活動文化商務服務、文化產品出租與拍賣服務、票務服務、廣告業、大型節會及展覽服務、會展中心建設等。

G 文化用品、裝置及相關文化產品的生產 (1)文化用品生產:樂器製造、玩具製造、遊藝器材及娛樂用品製造、機制紙及紙板製造、手工紙製造、資訊化學品製造、照相機及器材製造;(2)文化裝置生 產:印刷專用裝置製造、廣播電視製備製造、家用視聽裝置製造、電影機械製造、影印和膠印裝置製造;(3)相關文化產品生產:工藝美術品製造、攝影擴印服 務、其他文化辦公用機器製造、其他專業技術服務(工藝美術、展臺等與文化有關的設計服務)等。

H 文化用品、裝置及相關文化產品的銷售 文具及其他文化用品的批發與零售,通訊及廣播電視裝置批發,照相器材零售,家用電器批發與零售,首飾、工藝美術品及收藏品的批發與零售等。

20xx文化產業工作實施方案範文2

作為一種新興的產業,文化產業的興起和發展正在成為市場經濟條件下最引人注目的文化經濟現象。隨著我國加入WTO和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雲南建設民族文化大省等一系列戰略發展機遇的到來,文化產業的發展迎來了加快擴張、健康發展的大好時機。按照州委、州政府提出的“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加快文化產業發展、建設民族文化大州”的要求,結合建水的實際情況,現制定建水深化文化體制改革、發展文化產業實施方案。

一、建水發展文化產業的條件分析

建水是國務院公佈的第三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歷史悠久,人文薈萃。其眾多的古蹟,豐富的旅遊資源,多彩的民族風情,富有特色的文化產品在省內外都具有一定的影響力。隨著“雞石”、“通建”兩條高等級公路的即將貫通和建水“文化旅遊大縣”建設的實施,建水的各項基礎設施建設正在逐步完善,建水旅遊業不斷升溫,有望成為雲南既麗江、大理、香格里拉等知名旅遊熱區之後的又一旅遊熱點。省、州提出建設“建水歷史文化名城區”,給建水的發展帶來了良好的機遇。從建水自身的情況看,發展文化產業既有機遇,也有挑戰。

(一)主要優勢及機會

1.建水具有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及數量眾多、極富歷史和藝術價值的古蹟,發展文化旅遊業有著良好的基礎。

2.建水民族眾多,民風民俗淳樸自然,民族風情絢麗多姿,民間傳統文化獨具特色,民間藝人頗具實力,民族資源十分豐富。

3.建水處於滇南交通網路的樞紐位置,兩條高等級公路貫通後,便捷的交通將給外來者帶來便利。

4.建水發展文化旅遊的定位與省、州建設民族文化大省和民族文化大州的總目標一致,發展文化旅遊有政策和措施保障。

5.文化產業作為新興產業的重要性日益凸現,正被更多的人接受和認識。

(二)劣勢及威脅

1.由於對外宣傳的不足,建水作為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和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的知名度遠遠落後於其它同類城市。

2.眾多的民族民間文化資源和自然資源、人文資源未能更好地開發和利用,外界對建水的認知還比較低。

3.旅遊硬體設施還較薄弱,軟體建設不夠完善,部分文化基礎設施的建設剛剛起步。

4.與省內其它地區在旅遊及文化市場的競爭上後勁不足。

二、發展文化產業的指導思想、原則及目標

1.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xx大精神和省委、省政府關於發展文化產業、建設民族文化大省的指示精神以及紅河州“深化文化體制改革、發展文化產業、建設民族文化大州”的決定,圍繞“新型工業強縣、文化旅遊大縣、特色農業強縣”的奮鬥目標,從建水實際情況出發,解放思想,抓住機遇,突出特色,發揮建水歷史悠久、文化資源豐富的優勢,積極推進文化創新,綜合開發建水豐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資源,實現文化轉型,分階段、分層次加快文化產業發展步伐。突出特點,理順機制,調整結構,合理佈局,以文化旅遊業為龍頭,帶動其它產業的發展,使文化產業成為建水新的經濟增長點。

2.建水發展文化產業應遵循的原則

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相統一的原則。文化產業是一種特殊的精神文化產品,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文化市場的經濟效益日漸顯現,文化產業對市場經濟的拉動作用越來越明顯,文化進入市場,正在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因此,發展文化產業既要遵循黨的文化方針,堅持把社會效益放在第一位的原則,也要遵循市場經濟和文化藝術發展的客觀規律,尋求與經濟效益的最佳結合點,實現兩者的相互統一。

發揮優勢,突出特色的原則。抓住特色,就抓住了生存權與主動權。在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的大背景下,文化產品沒有特色,文化產業就無從發展。因此,應從自身實際出發,選擇最具特色和市場前景的文化產業專案進行開發,發展優勢產業。

重點突破,整體推進的原則。不同的民族和地區,都有著自己的獨特文化,在發展文化產業的初期,應以自己的特色文化為重點,先在重點領域內實現突破,起到輻射和帶動效應,進一步促進其它產業的良性成長,最終實現文化產業的全面發展。

遵循市場規律,恪守文藝規律的原則。任何一個產業的發展,都應遵循市場經濟規律,文化產業的發展也不例外。發展文化產業的最終目的是使大部分文化形態尤其是經營性文化產品進入市場。因此必須遵循市場經濟規律,按市場法規運作,發揮市場對文化產業的調節作用,使文化產品適應社會的需要。

開發與保護相結合的原則。在文化產業的發展中要堅持對文化資源的嚴格保護、合理開發和永續利用,既要將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又要注意保護文化生態環境和歷史文化資源使其不受破壞。

以人為本的原則。發展文化產業要以人為本,一方面是要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的文化生活質量,促進人的自由與全面發展,提高人的綜合素質,這是發展文化產業的根本目的;另一方面,文化產業要得到充分發展,就必須發揮人才資源優勢,充分合理地利用人才這一無形資產,調動人才的積極性,用其所長,才能加快文化產業建設的步伐。

3.發展文化產業的總體目標

通過五年的努力,初步形成一個投資多元化,特色鮮明,結構佈局合理,設施齊全,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顯著的開放的文化形態體系,發揮文化對三個文明建設、增加全縣綜合經濟實力的積極作用。

三、發展文化產業的主要內容

建水民族文化資源豐富,在紅河州具有一定的特色和份量,在地理位置、交通等方面佔有一定優勢,發展文化產業有著良好的基礎。按照州委、州政府提出的建設“建水歷史文化名城區”的要求,根據建水的地域特點,建水應著重發展以下文化產業:

(一)文化旅遊業

建水旅遊業的發展已被定位為“紅河州龍頭旅遊城市”、“雲南省重點旅遊城市”和“國際旅遊城市”,旅遊業的發展正在逐步成為建水第三產業中的支柱產業。建水旅遊業的發展應按照“依託旅遊資源,拓展文化內涵,打響城市品牌”的思路,以建水特有的文物古蹟、人文習俗、民族風情和區域文化為核心,來帶動飲食、住宿、商業、娛樂等相關產業的發展,加強文化與旅遊的結合,以文促旅、以旅興文。

1.抓住雲南民族文化大省建設和紅河民族文化大州建設的機遇,做好對文化旅遊景區的區域佈局規劃。利用人文這一主線,將現有資源進行整合。在對民族文化資源進行有效保護的前提下,加大對現有資源的利用,不斷推出具有建水特色的旅遊產品,開闢多種內容和形式的旅遊線路。如以建水文廟、雲龍山、指林寺、燃燈寺等寺廟為主的宗教文化旅遊,以朱家花園、張家花園等為主的古民居旅遊,以哈尼族、彝族民間節慶為主的民族風情旅遊,以建水燕子洞為主的巖洞探險旅遊,以建水古橋、古塔、古井、古街為一體的特色資源旅遊等,以滿足不同遊客的需要。

2.配合旅遊黃金週、節日、雙休日,以曲江溫泉、黃龍寺、綿羊衝等景區為主,積極建立以娛樂、休閒為主的生態旅遊和短期里程旅遊市場。

3.加強對旅遊業的投入和支援,提供招商引資的相關優惠政策,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改善旅遊設施配套建設尤其是賓館酒店的建設,力爭在近兩年內建成一批新的星級酒店。

4.加大文化旅遊宣傳力度,利用電視、網路、報刊等媒體,積極策劃多種形式的宣傳活動,推出一部“斯文人家·建水故事”方言系列劇,打響“燕歸古鎮、斯文人家”的建水旅遊形象城市品牌,推動旅遊業的快速發展。

(二)民族工藝品產業

建水民族工藝品以建水紫陶和民族銀飾品為代表。建水陶歷史悠久,源遠流長,為中國“四大名陶”之一,在海內外享有一定聲譽;建水民族銀飾品具有民族特色。兩種藝術品均具有產業化經營的基礎。

1.提升兩種文化產品的藝術品位,突出品牌及特色,走高工藝、高品質、高價位的營銷路子;

2.改革工藝美術陶廠和民族首飾廠現有體制,採取多元投資方式,走組建企業,實行規模經營、連鎖經營,實現產銷一體化;

(三)文化飲食業

建水有著豐富的地方名特食品:過橋米線馳名海內外;燒豆腐、草芽為建水獨有;建水汽鍋雞為滇味名餚。還有許多小吃獨具特色。發展飲食業有著良好的基礎。

1.建立一座名城飲食城,使之成為建水名特食品的集中展示點。

2.過橋米線最早起源於建水,歷史悠久,風味獨特。重點培植一家有實力的飲食企業,對過橋米線進行更具品質和文化品位的研究開發,將過橋米線打造成為“東方麥當勞”,拓展成為連鎖企業,打入外地市場。

(四)娛樂產業

發展文化娛樂業的指導思想是要以生動活潑的、能為廣大群眾所接受和喜愛的優秀文藝產品,來滿足群眾休閒娛樂的需要。其思路為:政府引導、市場運作、突出重點、帶動一片。政府通過制定相應的規劃加強對娛樂業的管理和引導,為文化娛樂業的發展提供舞臺。

1.盤活電影公司現有資產,廣泛吸納社會和外來資金,組建一個有一定規模和實力的文化娛樂公司,建設大型綜合性娛樂場所,使之成為建水文化娛樂業的龍頭,帶動全行業的發展。

2.以曲江溫泉度假區、黃龍寺水上游樂場等鄉村度假區為中心和重點,在現有規模的基礎上建設成為大型遊樂中心,提高文化娛樂和休閒度假的文化含量和文化品位,積極發展文化娛樂業,帶動其它文化娛樂場所的發展。

3.探索發展娛樂業的新技術、開拓新的娛樂方式和專案,提高文化娛樂的文化科技含量,促進文化與娛樂的結合,在挖掘建水民族傳統優秀文化娛樂方式的基礎上,不斷推出健康向上的新型娛樂專案。

(五)演藝產業

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州委、州政府關於進一步深化文化體制改革的要求,進一步推進文化事業單位的改革與發展,建立起較為完善的文化事業管理體制。

1.以紅河彝族花燈團為試點,採取政府扶持和市場運作相結合的方式,促使其通過精品展演逐步實現自主經營和自我發展,增強活力,5年後逐步與政府脫鉤。走文化演出單位社會化、市場化、產業化發展的新路。實現由公益性事業單位向經營性方向的過渡轉型。鼓勵外來企業集團參與藝術展演產業的投資和經營管理。

2.組建一個文化傳播中心,投資建設各類藝術培訓基地和活動場地,開發演藝市場;以為群眾提供優質藝術產品和服務為目標,開拓文化服務市場。

3.利用建水豐富的名勝古蹟和自然景觀,以朱家花園為主要場地,拍攝一部精品電視連續劇,打造建水滇南影視拍攝、創作基地。

4.組建一支建水芒鼓藝術表演團,在政府調控下嘗試商業性演出。

(六)體育產業

1.引導和鼓勵社會力量投資興辦體育經濟實體,從事體育健身娛樂方面的各類經營性活動。

2.政府投資興建體育中心,為各類體育競賽和群眾開展健身、健美、康復、娛樂等體育活動提供產地設施和技術指導。

3.鼓勵社會各界和個人承辦各種規格和級別的體育競賽表演;積極開發建水少數民族體育資源。

(七)教育產業

教育是最重要的基礎性產業,要確立教育的產業化意識,真正把教育和人才資源的開發作為最重要的基礎產業來抓,深化教育管理體制改革,使其適應教育產業化發展的需要。

1.深化以人事制度和分配製度為核心的學校內部管理體制改革,全面推行聘用制、競爭上崗和擇優選用,不斷提高辦學水平和辦學效益。

2.鼓勵社會力量辦學,扶持發展民辦學校,探索多種形式的辦學方式,積極吸引省內外資金和裝置到建水辦學。

3.以建水一中為示範點,積極發展校辦產業和教育服務業。以聯辦等方式,使學校後勤部門從學校分離出來,成為獨立的經濟實體,形成市場化的後勤服務體系。

(八)公益性文化基礎設施建設

1.在兩年內完成縣博物館、文化館的建設,使之成為建水規模較大、功能較齊全的標誌性文化基礎設施,集中展示建水歷史文化,弘揚優秀傳統,豐富群眾文化生活。

2.五年內建設完成縣圖書館,完成後可形成公益經營相容的文化產業運作形式。

3.四年內按照州資金配套政策完成各鄉鎮文化站的新建、重建和擴建任務,實現全縣鄉鎮文化站全部達標。

四、主要措施

1.認真貫徹執行州委、州政府關於“加快文化體制改革、繁榮文化事業、發展文化產業”的決定,將文化產業的發展納入各級黨委、政府的議事日程,納入當地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納入城鄉總體規劃;文化部門要充分發揮職能作用,積極做好發展文化產業的具體組織工作。

2.加強政策扶持,廣開門路,多渠道籌集資金,除積極爭取國家、省、州支援外,還應爭取社會多方面的支援,鼓勵社會資本投資,按“誰投資、誰受益”的原則,通過合作經營、土地置換等方式,引導投資文化產業設施和經營文化產業專案。

3.加大財政對文化產業發展的投入和扶持力度,對有較大市場潛力和開發價值的文化產業專案重點給予支援。縣財政可拿出部分資金作為文化發展基金,支援文化產業的發展。

4.鼓勵企業贊助文藝表演、體育競賽等活動,充分調動和發揮社會辦文化的積極性;鼓勵社會力量組建國家政策許可的各種文化經營企業,在規劃建設、土地徵用、人才引進等方面給予優惠政策。

5.創新用人機制,搞好文化產業隊伍建設。文化事業單位要建立競爭機制,實行雙向選擇、能進能出的用人新機制,改革分配製度,定崗定酬,建立重實績、重貢獻的分配激勵機制。紅河彝族花燈團要加快文藝尖子人才培養步伐,不斷提高文化隊伍的整體素質,為組建商業演出團隊、發展演藝產業打下良好基礎。

6.成立文化產業發展辦公室,落實編制、人員、經費,明確工作職責,在縣委、縣政府的統一領導下具體負責各項文化產業專案的實施;各級各部門要充分認識文化體制改革和文化產業發展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做好協調工作,發揮職能作用。

20xx文化產業工作實施方案範文3

為進一步推動我縣文化事業繁榮發展,全面增強我縣文化軟實力,加快文化產業結構調整和培育力度,努力實現“文化名縣”戰略目標。結合我縣實際,制定如下加快文化產業發展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和總體目標

(一)指導思想:以科學發展觀為主導,以轉變發展方式、調整產業結構為主線,以先進文化為統領,以“文化產業化,產業文化化”為基本理念,立足大通多元文化特點,充分發揮文化資源優勢,以打造文化龍頭企業、培育文化人才隊伍、優化文化產業佈局、完善產業發展政策、搞好產業專案建設,為全面建設 “繁榮、和諧、生態、宜居”的新大通奠定基礎。

(二)總體目標:突出大通文化特色,加強民族文化、傳統文化和現代文化的整合發展,培育一批文化核心品牌和行業,打造一批空間佈局合理、產業關聯度大、輻射帶動能力強的文化產業基地,文化產業保持較快增長,內部結構不斷優化,執行質量和效益穩步提高,整體實力和核心競爭力不斷增強,創新能力日益凸顯,建立健全適應市場經濟發展要求的文化工作新機制。

二、重點發展領域

突出資源優勢,加快推進文化與旅遊、科技之間的融合,以地域文化為立足點,重點發展以老爺山花兒和河湟皮影為主的民族民間文化產業,推進工藝美術和演藝娛樂等產業,積極發展文化休閒、節慶會展、藝術培訓等產業。

(一)演藝娛樂業

1、花兒 (1)以“大通世界、花兒之鄉”為主題,打造中國青海老爺山花兒會品牌,提升對外影響力和知名度。(2)對花兒藝術從音樂、文學角度進行提煉加工,編排花兒歌舞劇、花兒情景劇、花兒影視片,提高花兒的藝術感染力,力爭創作出一部以花兒為主線,展現地方民間文化藝術的綜合性文藝節目,帶動旅遊業快速發展。(3)組建花兒藝術團,扶持民間花兒劇團,推動花兒編劇、表演、培訓、推廣的市場化運作。(4)依託老爺山花兒會,舉辦好每年一屆的全國性“花兒盛會”,大力推介花兒藝術。(5)加快花兒人才隊伍建設,培養高層次的“花兒”藝術人才,每年舉辦2次花兒藝術培訓班。

2、皮影戲 (1)加強大通皮影戲的傳承和保護,加大皮影藝人培訓力度,強化皮影戲人才隊伍建設,打造高水平的皮影戲劇團。(2)創新傳統戲劇表現手法,增強皮影戲吸引力。(3)將皮影戲與工藝美術相結合,開發大通特色皮影旅遊商品。(4)將皮影藝術滲透於城市文化景觀營造,建立城市文化標誌性建築物。

3、民間社火 (1)創新民間社火的演出形式,拓展其文化內涵,並融入到文化旅遊當中。(2)擴大參與度,引導群眾積極參與,將其打造成為全省知名民俗文化品牌。

4、民間劇團 (1)積極爭取資金,不斷加大對民間業餘劇團的扶持力度。(2)加大對民間業餘劇團的指導力度,創新劇團形式和提高演出水平。(3)支援民營文藝演出團體,拓展演出市場;加快發展民族民間風情歌舞演出,創新農民文化增收、文化脫貧、文化致富的途徑和手段。(4)扶持演藝中介機構,鼓勵社會資本投資節目策劃、創作和舉辦各類營業性演出活動。

“xx”期間,結合大通的文化產業發展,以花兒、皮影戲、民間社火、四片瓦舞、回族宴席曲、秦劇為突破口,發展歌舞廳、數字化電影等,推進演藝業做大做強,使演藝娛樂業成為大通文化產業的支柱產業,並作為旅遊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

(二)工藝美術業

1、皮影雕件 結合大通皮影藝術的開發,加強大通皮影工藝的保護,積極培育皮影雕件藝術傳承人,每年開設皮影藝術培訓班。引導皮影雕件藝術傳承人突破皮影外在形式和表現內容,改進皮影製作、裝潢和包裝,打造皮影品牌,擴大銷售渠道。

2、砂罐 以橋兒溝砂罐為重點,全面普查調研手工燒製作坊,建立藝人檔案,培養年輕藝人,蒐集整理各種資料(文字、圖片、錄影等),制定燒製砂罐發展規劃,拓寬融資渠道,加大傳承人扶持力度,擴大製作規模,積極探索新工藝,創新砂罐製作,使其工藝化、美術化。

3、大通書畫 積極培育大通書畫作者,組建書畫創作基地,每年舉辦書畫藝術培訓班,加強大通書畫的特色化、原創化,拓展銷售渠道,增加經濟收入。

4、刺繡、剪紙 以“公司+農戶”的模式,建立民間手工藝紀念品加工基地,通過多種渠道融資,積極爭取專案資金,使其形成規模化。

重點建設好大通皮影藝術中心,民間手工藝紀念品加工基地,結合旅遊、招商等渠道,擴大銷路,加快工藝品人才培訓,全力打造大通工藝美術品產業叢集。

(三)文化休閒

1、文化旅遊業。提升國家4A級老爺山風景區、國家3A級察汗河風景區、鷂子溝國家森林公園、娘娘山風景區等重點景區檔次,20XX年開始實施明長城保護工程及明長城遺址公園外圍基礎設施,20xx開始規劃實施香山文化公園建設;加強旅遊景區基礎設施和服務配套建設;創新旅遊促銷手段,加大宣傳推介力度,拓寬大通文化旅遊市場,進一步突出彩陶盆、絲綢南路、花兒會、明長城旅遊主題,加強大通與西寧的旅遊資源整合力度。

2、生態休閒旅遊業。藉助獨特生態造就的優美自然風光和民族開放融合發展創造的豐厚人文資源,推出高原養生牌,以生態養生為核心,以避暑和度假為主題,進一步挖掘夏都文化,打造“中國夏都生態園”文化旅遊品牌。積極開發時令性旅遊專案,如高原雪景觀光、高原農家風情遊、自駕遊、消夏旅遊等。

3、休閒體育業。依託全國十佳城市漫遊地的影響力,積極打造“慢城”休閒生活。重點建設實施鷂子溝國家健身步道、慢遊道等健身專案,建設康樂山莊戶外拓展訓練基地,舉辦山地自行車、滑雪、射箭、賽馬會等特色體育專案,大力開發體育產業及體育服務專案。

(四)節慶會展

立足資源優勢和現狀基礎,不斷擴大現有的節慶會展的規模和質量,以地域特色文化為背景,進行創意設計、精心策劃和專案包裝,積極做好各種節慶活動,繼續做大做強中國·青海老爺山花兒會、察汗河杜鵑花旅遊節、老爺山朝山會、鷂子溝生態暨宗教文化旅遊節、特色果蔬採摘節和中國·大通“林海雪原”浪漫冰雪節等活動,並依託我縣良好的生態資源,建立健全賓館、餐飲等服務業基礎設施,不斷打造會議經濟,加快節慶、會展的行業融合。

(五)藝術培訓

以民族歌舞、曲藝、樂器的傳承和開發為主題,積極開發藏族、土族民間歌舞、曲藝和樂器的系統培訓,積極開展以現代舞蹈和現代樂器為主的系統培訓,依託現有的美術與工藝品製作企業,加快大通書畫、皮影雕刻、砂罐、剪紙、刺繡、根雕、堆繡、銀銅製作器、口弦等技能人才的培養,籌建皮影雕刻、書畫等工藝美術人才培訓基地。

(六)餐飲文化

茶園文化 充分利用大通優美的風景和民族特色,大力發展回族風情園和土族風情園,開發提升大通茶園休閒文化品牌,大力弘揚茶園文化,營造良好的經營氛圍,集休閒、觀光、娛樂於一體,彰顯大通民族風情魅力。

特色飲食 編制大通特色美食名錄,培育特色食品企業,加快特色食品品牌建立力度,將特色食品與地域文化有機結合,改造縣城小吃區、後子河餐飲區、回族風情園、土族風情園飲食,提升服務質量,將其打造成特色美食區。重點發展沙棘飲品、綠草源牛肉乾、乳製品等,積極開發回族饊子、麻花、點心、釀皮、酸奶、手抓羊肉、犛牛肉乾、雜碎湯、肚絲湯、羊腸面、面片、牛肉麵、“老八盤”等風味小吃和特色食品,加大宣傳力度,舉辦各類美食展,利用節慶會展大力推銷特色美食。加快餐飲文化業的融合交流,加強茶園文化、清真美食和特色飲食的良性互動。

三、重點專案建設

(一)東部新城文化園區。通過爭取國家專案資金及招商引資,籌建東部新城文化園區文化館、圖書館、演藝中心、綜合體育館、科技館、博物館、標準田徑場、游泳館建設任務,以滿足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

(二)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xx”末,完成全縣20個鄉鎮文化站、村文化室、健身廣場建設,並配備文體裝置;完成13個土族村文化室建設;實現鄉鎮有綜合文化站,村有健身廣場和文化活動室、社群有文化室的要求;實現全縣多數行政村有1-2戶具有示範作用的“文化中心戶”目標;繼續實施農村數字電影放映工程。新建成71個村級農家書屋,實現全縣覆蓋;為長寧、朔北、塔爾鎮綜合文化站配備文化設施,為30個村文化室及業餘文藝隊配備器材,擴大文化惠民覆蓋面。

(三)老爺山花兒藝術中心。依託老爺山花兒會品牌,結合東部新城建設規劃及犛牛山特大地質災害整治工程,積極爭取國家專項資金,籌建老爺山花兒藝術中心,設立花兒文化藝術研究所、花兒文化展覽館、花兒傳承培訓中心、花兒藝術表演廳,精心打造一個集花兒藝術蒐集、整理、搶救、傳承、展示、開發於一體的綜合性花兒文化中心。

(四)大通民間工藝美術產業園。結合東部新城建設規劃,積極爭取國家專項資金,籌建大通民間工藝美術產業基地,設立以皮影、書畫、砂罐、剁口袋、剪紙、刺繡等民間工藝品為主,集保護、傳承、培訓、創作、研發、銷售多種功能為一體的藝術品生產基地,設立以皮影戲、回族宴席曲、安召舞、社火、四片瓦舞、秦腔、眉戶、曲藝等民間藝術表演的民間藝術展演廳。成立“大通民族民間工藝品生產協會”,形成政府指導、協會自律的民族民間工藝品生產基地。

(五)明長城遺址公園。從20XX年開始積極爭取國家專項資金實施明長城搶險加固工程專案,積極籌建明長城遺址公園基礎設施,高規格規劃,高標準實施,精心打造集科研、教育、休閒為一體的明長城遺址公園,並在考古遺址保護和展示方面發揮示範作用,實現保護和開發雙贏目標。

(六)風景區康體基地。以豐富的旅遊資源為依託,積極打造集休閒、娛樂、餐飲、健身為一體的休閒基地,從20XX年開始重點打造以察汗河國家3A級風景區、鷂子溝國家森林公園為主的康體休閒基地,建設國家健身步道、慢遊道,積極開展戶外素質拓展訓練、山地自行車等各級各類康體活動。

(七)香山文化公園。以犛牛山危巖體綜合治理為契機,積極爭取國家專項資金,規劃籌建香山文化公園,建設彩陶廣場、香山會堂、民族民居、非物質文化遺產展覽館、民俗文化展覽館、老油坊、老水磨、花兒演唱區、體育休閒區等重點景觀及旅遊基礎設施建設,打造集歷史探祕、民俗觀賞、觀光休閒度假和文化旅遊於一體的休閒場所。

四、實施步驟

第一階段:前期籌備階段(20XX年1月—20XX年10月)

擬訂具體工作計劃、明確工作責任。成立大通縣文化產業開發工作領導小組,協調落實領導小組成員單位的文化工作責任和目標任務,形成部門協作的良好機制與合力。

第二階段:重點實施階段(20XX年——20XX年)

重點發展領域:每年舉辦中國·青海老爺山花兒會系列活動;20XX年編排一部花兒歌舞劇,組建形式靈活的花兒劇團;每年舉辦2次花兒、皮影等非物質文化遺產培訓班;20XX年開始實施非物質文化遺產課程進校園,建立學校非物質文化遺產教育基地;每年舉辦1次民間劇團培訓班,充分利用國家文化站免費開放經費扶持各業餘劇團;20XX年進行橋爾溝砂罐的普查及扶持工作;20XX年組建大通書畫創作基地,舉辦2次書畫藝術培訓班;20XX年成立民間手工藝協會,統籌指導大通民間手工藝業的發展;20XX年開發時令性旅遊專案,如高原雪景觀光、高原農家風情遊、自駕遊、消夏旅遊等;做大做強中國青海老爺山花兒會、察汗河杜鵑花旅遊節、老爺山朝山會、鷂子溝生態及宗教文化旅遊節、特色果蔬採摘節和中國·大通“林海雪原”浪漫冰雪節等活動。

重點建設專案:(1)20XX年至20xx年完成15個土族村文化室建設及2個村健身廣場;實現全縣多數行政村有1-2戶具有示範作用的“文化中心戶”目標;新建71個村級農家書屋,實現全縣覆蓋;為長寧、朔北、塔爾鎮綜合文化站配備文化設施,為30個村文化室及業餘文藝隊配備器材,擴大文化惠民覆蓋面。(2)從20XX年開始積極爭取國家專項資金實施明長城搶險加固工程專案;(3)20XX至20xx年重點建設實施鷂子溝國家健身步道、慢遊道和康樂山莊戶外拓展訓練基地。(4)從20xx年開始通過爭取國家專案資金及招商引資,籌建東部新城文化園區專案;建設花兒、皮影藝術城市文化標誌性建築物;積極爭取國家專項資金籌建老爺山花兒藝術中心,籌建大通民間工藝美術產業基地,規劃建設香山文化公園。

五、具體要求

(一)強化組織領導,健全體制機制。一是建立黨委領導、政府實施、相關部門配合落實的領導機制和工作機制。建立健全目標責任制,創新管理機制,將文化產業發展擺上重要議事日程,納入各級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的考核體系。二是成立由縣科技文化體育、財政、國土、廣電、教育、公安、工商、國稅、地稅、經濟等部門為成員單位的大通文化產業發展領導小組,組建文化產業辦公室,從事文化產品策劃設計、專利申報、品牌保護、媒體宣傳、專案實施等文化產業的研究推介工作。

(二)健全政策扶持體系,提升產業發展水平。一是簡化投資興辦文化企業的辦事程式,開闢“綠色通道”,積極協調文化產業用地的審報批工作,在法律、法規、政策許可範圍內,文化事業、文化企業專案用地科學規劃、超前選址、優質供地。公共服務、公益性等非盈利性質的文化產業開發建設用地採取劃撥方式供地。二是放寬文化企業註冊資本限制。對現有文化產業公司及新投資創辦生產性文化企業的,註冊資本均按最低限額註冊資本執行。三是文化人才獨資或合資開辦文化企業的,可以以個人名字作為企業字號辦理登記註冊。在我縣申辦文化企業的,均可冠“大通”字樣。四是文化企業應享受國家規定的減免稅費政策。文化企業在投資生產確有資金困難時,縣各有關部門優先投放創業貼息貸款予以支援。

(三)加大財政投入,拓展融資渠道。加大財政投入力度,建立財政投入穩定增長機制,確保文化產業經常性投入逐年增加。建立文化產業發展引導資金,扶植市場前景好、示範帶動作用強的重大重點文化產業專案尤其是文化精品專案和文化公共服務建設。同時,拓展投融資渠道,鼓勵、引導和支援社會資本進入文化產業領域。

(四)培育文化市場主體,完善文化市場體系。一是整合全縣文化資源,以市場為導向,以品牌為紐帶,打破部門分割和行業壁壘,積極培育一批具有競爭優勢的文化企業,加快重大文化產業專案建設,加強文化產品和要素市場建設。二是加大市場執法力度,加強對網路資訊、文化娛樂場所和進口文化產品管理,打擊侵權盜版等非法出版活動,引導文化市場規範、有序、健康發展。

(五)建設高素質的文化專業人才隊伍。系統培養藝術、演藝、紀營管理等專門文化產業人才,加強民間藝術帶頭人、傳承人的培訓和保護,建立健全人才保護檔案,加強對現有文化產業從業人員的教育培訓,加大鄉鎮文化專幹的培訓教育,建立文化人才“走出去,請進來”的交流合作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