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山東抱犢崮的導遊詞(通用17篇)

欄目: 山東導遊詞 / 釋出於: / 人氣:2.03W

山東抱犢崮的導遊詞 篇1

抱犢崮的“崮”字在《辭海》中的解釋是:“四周陡峭頂端較平的山,山東省中南部山區多用作地名。如:孟良崮、抱犢崮。”

抱犢崮位於山亭區東南部,距棗莊市駐地 23 公里。從古至今,數易其名。漢代曰 “ 樓山” ,魏晉曰 “ 仙台山 ” ,唐宋時曾叫 “ 抱犢山 ”,明清時期稱 “ 君山 ” ,近代《嶧縣誌》載:昔有王老抱犢耕其上,後仙去,故爾得名 “ 抱犢崮 ”。傳說古時山下住著一個姓王的老漢,因無法忍受官吏的苛捐雜稅,決心到又高又陡的樓山上去度過殘生,可老漢家的耕牛無法上去,他只好抱著一隻牛犢上崮頂,搭舍開荒,艱苦度日。誰料老漢平日飢食松子伏苓,渴餘山泉甘露,久而久之,漸漸覺得神清目朗、風骨脫俗,後經一位仙人點化,居然飛昇而去,抱犢崮因此而得名。清代詩人雷曉專門為此作詩一首:遙傳山上有良田,鋤雨耕雲日月偏。安得長梯還抱犢,催租無吏到天邊。

抱犢崮屬沂蒙山區,海拔 584米,是一座集自然景觀、人文景觀為一體的名山。山勢突兀、巍峨壯麗、泉流瀑瀉、柏蒼松鬱。山腳下有古廟兩座,分別為清華寺和巢雲觀;半山處有山洞數十個;崮頂沃土良田數十畝,松柏茂盛,蒼翠欲滴,奇花異草,滿崮爛漫。佇崮東眺,黃海茫茫雲霧繚繞。《嶧縣誌》載:“ 邑八景之冠,為君山望海 ”。極目南天,平野如畫。山麓下、叢林間,泉水叮咚,清溪潺潺。春夏秋冬,四季分明,山光各異:春報桃李爭豔放,夏暑濃蔭不侵肌,秋染紅葉醉霏芳,冬雪綻玉鬆梅奇。山腰間,有一處十八羅漢洞,洞內四周壁崖上雕刻著神態各異的佛像。

山東抱犢崮的導遊詞 篇2

抱犢崮的“崮”字在《辭海》中的解釋是:“四周陡峭頂端較平的山,山東省中南部山區多用作地名。如:孟良崮、抱犢崮。”

抱犢崮位於山亭區東南部,距棗莊市駐地 23 公里。從古至今,數易其名。漢代曰 “ 樓山” ,魏晉曰 “ 仙台山 ” ,唐宋時曾叫 “ 抱犢山 ”,明清時期稱 “ 君山 ” ,近代《嶧縣誌》載:昔有王老抱犢耕其上,後仙去,故爾得名 “ 抱犢崮 ”。傳說古時山下住著一個姓王的老漢,因無法忍受官吏的苛捐雜稅,決心到又高又陡的樓山上去度過殘生,可老漢家的耕牛無法上去,他只好抱著一隻牛犢上崮頂,搭舍開荒,艱苦度日。誰料老漢平日飢食松子伏苓,渴餘山泉甘露,久而久之,漸漸覺得神清目朗、風骨脫俗,後經一位仙人點化,居然飛昇而去,抱犢崮因此而得名。清代詩人雷曉專門為此作詩一首:遙傳山上有良田,鋤雨耕雲日月偏。安得長梯還抱犢,催租無吏到天邊。

抱犢崮屬沂蒙山區,海拔 584米,是一座集自然景觀、人文景觀為一體的名山。山勢突兀、巍峨壯麗、泉流瀑瀉、柏蒼松鬱。山腳下有古廟兩座,分別為清華寺和巢雲觀;半山處有山洞數十個;崮頂沃土良田數十畝,松柏茂盛,蒼翠欲滴,奇花異草,滿崮爛漫。佇崮東眺,黃海茫茫雲霧繚繞。《嶧縣誌》載:“ 邑八景之冠,為君山望海 ”。極目南天,平野如畫。山麓下、叢林間,泉水叮咚,清溪潺潺。春夏秋冬,四季分明,山光各異:春報桃李爭豔放,夏暑濃蔭不侵肌,秋染紅葉醉霏芳,冬雪綻玉鬆梅奇。山腰間,有一處十八羅漢洞,洞內四周壁崖上雕刻著神態各異的佛像。

抱犢崮總面積 665.5 公頃,地貌特徵表現為低山丘陵型別,頂部由一系列崮組成,屬暖溫帶季風性氣候,四季分明,森林覆蓋率在 98%以上,以天然雜木林和松柏防護林為主。 1992年 9 月,抱犢崮被林業部批准為國家級森林公園,是山東省罕見的帶有亞熱帶常綠闊葉樹種的天然雜木林彙集區,有各種植物165 科, 627 種。

抱犢崮與人工湖周村水庫交融為一體,山水相連,氣勢磅礴,以她獨有的“雄”、“奇”、“險”“秀”居魯南七十二崮之首,被譽為“魯南小泰山”,是研究魯南植被和科研教學難得的基地。

抱犢旅遊區共分為 4 個景區:巢雲竹林、桃源仙境、君山望海、鳳落古崖。

巢雲竹林

好了,現在我們來到的就是景區的第一個景點:巢雲竹林,巢雲竹林景區是抱犢崮的主要景區,以觀溝登山路為主要遊覽線路,以巢雲觀、清華寺為中心景點,是人們進行探古、尋幽、遊覽、科研、科普等活動的絕佳選擇。其景點主要有:厚殼樹、清華寺、巢雲觀、千年銀杏、巢雲洞等。

厚殼樹

進山後,沿石階上行約100米處就到了巢雲觀,沿其門前向南一條山間小路行進,約有10米就可看到山東省境地內獨一無二的厚殼樹。

厚殼樹為紫草科厚殼樹種,樹葉大而蔭濃,摘下它的一片葉子,用帶尖的硬物稍加用力在上寫字,它就會象紙一樣很快“顯形”。更令人稱奇的是,據介紹,該樹發芽較早則風調雨順;如發芽較晚則定有自然災害,俗稱“神樹”,此樹又名“相思樹”。相傳古時候,抱犢腳下的村莊裡有一位秀才,每正都要在一片樹葉上寫上一段情詩,以解對遠方情人的相思之苦,。

天然動植物園

抱犢崮國家森林公園內植物種類繁多,古老植物和現代植物混雜生長,被稱為“天然植物園”。抱犢崮氣候溫和,土壤肥沃,雨量充沛,適宜名類植物生長,植被型別較多:現初步查明有維管植物100科302屬453種,其中喬木樹種36種,灌木樹種119種,草本植物298種,具有亞熱帶與暖熱帶兩大植物區系成分的特點,並相互滲透。在植被組成上,近代植物區系中保留了很多第三紀以來或更古老的殘遺植物,如榆、臭椿、枸樹、榿木、槐、柳等一些屬種,植物區系的地源較為古老,自然植被歷史悠久。具有亞熱帶區系成分為主的天然植被,主要有欒樹、楸樹、楝等。長白山植物區系中的糠椴、蒙古櫟也有分佈。抱犢崮還有“花果山”和“藥山”之美譽。果樹品種應有盡有,如桃、杏、蘋果、核桃、板栗等,自古以來一直佔領著江南市場的半壁江山;天然中藥材品種有杜仲、黃精、玉竹、柴胡等100多種。

除此之外,在抱犢崮中生活的鳥、獸、兩棲、爬行類動物共有134種,林中分佈的野生動物98%為有益生物。其中鳥類103種,屬13目31科和亞科,包括留鳥32種,夏候鳥24種,冬候鳥11種,旅鳥36種,屬於國家級保護的鳥類有15種。

竹林庵、清華寺和呂祖洞

繼續前行50餘米,可看到一座古碑豎立在陡峭的山坡之上,此處便是竹林庵的遺址。從古碑上所刻碑文看,康熙五十六年,即距今283年,竹林庵曾是一座茅簷草舍、茂林修竹、樸素幽雅的居姑庵,香火極盛。看著這些勸人向善的詩文,不禁讓人想起當年青燈古佛、暮鼓晨鐘的情景。

清華寺和竹林庵比鄰而居,只是現在的清華寺也只剩下孤零零的兩塊石碑分豎在道路兩側,其中右側石碑儲存完好,碑文清晰可見;另一塊則已攔腰截斷,讓人陡生蒼涼,很難將此地和曾經是魯南一帶佛教活動的名剎古寺聯絡起來。清華寺始建於唐代,後來歷代重修,清道光年間最為旺盛。

清華寺原是下觀,但發展卻超過了上觀巢雲觀。當地民謠曰:“六十年灌一觀,淹了上觀淹不了下觀”。傳說當初山洪一來巢雲觀道士就把洪水擋住,山洪無路可傾,就順勢洩進了地勢低的清華寺。清華寺年年受淹,觀音實在看不下去,就找太上老君說情,可太上老君不願出面,派呂洞賓應付她。觀音靈機一動提出與呂洞賓比酒,並以清華寺的藏經閣為賭注。呂洞賓聽說要比酒,當即答應。觀音自知不是呂洞賓的對手,就主動把藏經閣送給呂洞賓作洞府。巢雲觀的道士怕淹了呂洞賓的洞府,就再也不敢把洪水擋住,於是就在觀後修了一條洩洪道引水下山,從此下觀就再無受淹之災了。果不其然,現在的清華寺只剩下一片廢墟,而呂洞賓的洞府--呂祖洞依然儲存完好,30平方米的石屋中供奉著他的雕像,只見他峨冠博帶、仙風道骨,引得不少香客信士參禮膜拜。

巢雲觀

在抱犢崮西南麓,有一條幽靜的深谷,以前這裡遠離塵世,山水如畫,就成了僧道徒修身養性的好地方。這裡原有古宗教建築兩座,稱為清華寺、巢雲觀,當地人俗稱上觀、下觀。上觀院內有一棵大銀杏樹,虯枝旁逸,如擎天巨傘,看來至少也有上千年了。巢雲觀後東側有個水簾洞,洞口石壁上,終年有泉水滲出,斷斷續續,如掛著一副玲瓏剔透的水晶簾。稍高處有個桃源洞,洞口大樹盤根錯節,洞內坦如平地,宛如小廟堂,想系當年孤身老道修煉棲息之處。有人把這裡稱為“海西第一洞天”。這個洞幽深莫測,當地有“桃源洞內點火,豬尾巴洞(在崮頂)冒煙”之說,所以很可能是個相通連的溶洞

按原路返回至巢雲觀。巢雲觀又名三清觀,依山而建,坐落在抱犢崮西南麓的一條深澗裡。這裡草茂林豐,遮天蔽日,掩映其中的巢雲觀古樸典雅而又神祕。抱犢崮遠離塵囂,山深林靜,自古以來就是一座道教名山,是道家七十二福地之一。因此,巢雲觀自唐代始建以來,就是魯南地區的道教活動中心,這裡供奉著道教最高的神―三清。三清觀之名源於此,而巢雲觀之名則源於觀後的巢雲洞。

巢雲觀共兩進院落,有三清殿、碧霞閣、觀音殿等殿宇房舍23間,建築面積1000多平方米,還有一處西花園。主殿三清殿,從左向右依次供奉著主宰萬物生成的太清道德天尊,主宰陰陽未判混沌時期的玉清原始天尊。主宰陰陽始判天地形成時期的上清靈寶天尊。配殿裡供奉的是園通自在天尊(即觀音菩薩)與碧霞天尊。

千年銀杏

在主殿前面有一株千年銀杏,三人抱粗、軀幹蒼勁、虯枝旁逸,猶如撐天巨傘,蔭遮數畝,其根部又伸出一粗壯茂盛的支幹,與主幹相依相偎、枝葉重映,被稱做“懷中抱子”。此樹樹齡在1620_年以上,樹周4.6米、高24米。由於樹身歷盡滄桑,又屢遭雷擊,已是傷痕累累,其中裂口較大處已用水泥“彌合”。這棵千年銀杏為雄樹,常年只開花不結果。此樹雖不結果,但據說對前來燒香求子者頗為靈驗,因而有“神樹”之稱。這棵“神樹”,更像一位飽經滄桑的老人,向我們傾訴著歲月的滄桑和道教文化的淵源流長。

巢雲洞

巢雲觀之後是巢雲洞,又名“雲窟”。“巢雲”意即居住在雲裡。每逢清晨日出之前,常有一團白雲從洞中徐徐湧出,將這古香的建築和周圍的山川籠罩在雲霧繚繞之中,宛若仙境一般。巢雲洞屬石灰岩地質構造的溶洞,溶洞裡含有大量水汽的空氣向外流出,遇冷便形成了霧。尤其每逢夏季,洞內空氣溼度大,山區早晨氣溫偏低,於是一團團雲霧升騰而出,構成這一奇特景觀。置身其中,雲海飄渺、山泉叮咚,再加上觀內的鐘聲、鼓聲、木魚聲、道長們高低婉轉的誦經聲會把你帶入一個超凡脫俗的境界。

“民國第一案”紀念碑

在抱犢崮中路登山臺階右側豎立著一塊高3米,寬1米的石碑,碑名為:山東建國自治軍碑,於1997年12月18日建碑,碑文詳細記載了“民國大劫案”事件的始末:民國之初的北洋政府時期,各派軍閥割據,連年混戰,使當地百姓災難深重,苦不堪言。一些不堪重負的百姓,紛紛聚眾起義。1920_年,原嶧縣白莊(現北莊鎮白莊村)清末秀才孫美珠和五弟孫美瑤、叔父孫桂芝一道揭竿而起築寨於抱犢崮,成立了“山東建國自治軍五路聯軍”。1920_年5月,孫美瑤帶領“山東建國自治軍”,在抱犢崮山區製造了轟動中 外的“臨城劫車案”,史稱“民國第一案”。

桃園仙境

桃源仙境景區位於巢雲竹林景區北部,景區內絕俗清幽、聳崖疊翠,共分佈七個小景點,分別是會仙亭、瀉月浸雲、桃源洞、山蔭聽蟬、仙人醉臥、試劍峽、陰陽界等。

會仙亭

沿巢雲觀觀後上山臺階北行,穿過一座石門,臺階頓時變得異常陡峭,謹慎向西行約200米見一座崖壁上鐫刻著“景步雲天”四個紅色大字,崖壁之上便是會仙亭。此處也是登崮北路與中路的分界點。

會仙亭始建於清康熙二十年,亭不遠處的一塊古碑,記載了修亭的緣由。傳說,八仙過海後,呂洞賓重遊抱犢,發現山下有一位姓劉的書生在家潛心修道,就化一位老者去點化他。洞賓對他說在家修行,凡塵俗事太多,難以摒除雜念,靜心養性,並勸他到抱犢崮找一處北有鬆、西有竹的地方,方為絕佳的修道場所。劉書生找到此地,果然松竹掩映,流泉飛爆,真是人間仙境,於是結廬搭亭,修身養性,就建亭在此,並起名為會仙亭。會仙亭碑後題有一首七言絕句,傳說為劉書生所寫:“黃鶴時來舞疊翠,岳陽勝概此又逢。善諱今鐫青玉上,他日仙籍應登名。”

瀉月浸雲

繼續前行約10米便可看到一座陡峭的崖壁之上,懸掛著一塊高近20米、寬約10米的巨大鐘乳石,既像一凝固的瀑布,又像水晶門簾。在鐘乳石,方有一石洞,洞口不大,高近2米。入洞後豁然開朗,面積有30多平方米,名曰:“水簾洞”;左下側又有一個洞口,可容一人彎腰進去,深邃不見底。洞底有一汪冬夏不涸的甘泉。據專家測定,水中含有對人體有益的鍶及其它微量元素,其含量都達到了國家標準。每到雨季,瀑布從崖頂傾瀉而下,飛花碎玉,十分壯觀。於是古人在洞的上方刻了“古洞仙境”四字予以讚揚。洞的旁邊還刻有“瀉月浸雲”四字,也是一處奇妙景觀。每當夏季晴空夜晚,明月照在飛瀑上,天上的月光像流水,地上的流水像月光,月光和流水融為一體,這瀑布就如銀亮的月光從天上傾瀉下來一樣,此為“瀉月”。激起的水汽和溶洞吐出的雲霧,一齊向空中升騰,包裹著瀑布就像流入雲端,謂之“浸雲”。水簾洞之上,瀑布之下還供奉著一尊觀音雕塑,左手擎寶瓶,右手伸出蘭花指,正微笑注視著過往的遊人。行家指出:夏季晴空夜晚和早晨是觀賞此景點的最佳時機。

桃源洞

水簾洞東南側峭壁處有一個天然石灰岩溶洞,傳說是清康熙三十年間,有一人為營造出一個世外桃園的美妙境界,而將此洞命名為“桃源洞”。桃源洞洞口呈拱圓形,洞內幽暗深不可測,時有蝙蝠盤旋其中,更顯陰森恐怖。相傳古時候,有幾位儒雅書生對東晉陶淵明《桃花源記》中的世外仙境異常向往,在一日雷雨過後,他們結伴登崮,發現洞口處有山泉水浮著桃花正汩汩湧出,書生們興奮不已,認為洞中肯定就是陶淵明詩中所敘述的仙境。於是他們一邊高誦《桃花源記》,一邊走了進去,竟一去無回。此後,每逢夜深人靜,有附近村民還能夠依稀聽到幾位書生的吟詩作賦聲:“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仙人醉臥

前方不遠處,有一個“仙人醉臥”的奇景,由一棵橡樹和一塊斷石組成。岩石斜躺在路邊山坡上,橡樹根部則深深地紮在岩石之中,暗暗展示著它生存的毅力和奇特的魅力。傳說:一日,呂洞賓邀請其他七位神仙在會仙亭喝完酒之後,自己卻突然消失了。眾人苦苦尋覓至此,只見他正躺在山坡上呼呼大睡醉得一塌糊塗。鐵柺李想給他開個玩笑,掄起柺杖照著他的頭部打了過去,只聽得“咚”的一聲,像打在石頭上一樣,震得鐵柺李的虎口隱隱作痛,柺杖想抽也抽不回來了。原來,呂洞賓給鐵柺李開了個玩笑,把自己的身子變成了石頭,把鐵柺李的柺杖變成一棵樹,便形成了現在“仙人醉臥”的奇景。

試劍峽

走過一段蜿蜒崎嶇的山間小道,可見前方一座石峽豁然開裂,高約30米,長約40米,寬度僅容一人,最窄處須側身才能穿過。走在其中,仰首望去,只見兩側石壁如刀削,頂端一線藍天隱隱可見,故名“一線天”,又名試劍峽。明朝馮夢龍的《醒世恆言》中有一段“呂洞賓飛劍斬黃龍”的故事即與此大有淵源。傳說正在抱犢崮修行的呂洞賓,決心為民除掉熊耳山上一條修煉成精、作惡多端的黃龍。他在與黃龍搏鬥前,先用三味真火煉他的斬妖劍,經過九九八十一天冶煉後,想試試寶劍的威力,就照著一塊巨石劈去,手起劍落,巨石瞬間被劈成兩半,就留下這道裂隙,後來呂洞賓終於劍斬黃龍為民除了一害。

陰陽界

緊接著一線天的就是陰陽界。陰陽界也叫陰陽澗,是一條深達60多米的大山澗。兩側為突兀陡立的奇樹怪石、懸崖峭壁。這裡集中了抱犢崮三分之一的樹種(約250種),而且大多數是自然生長在峭壁之上。據說當年八仙比試本領,各顯神通,在這裡佈下了陰陽八卦陣。根據我國傳統哲學,萬物含陰含陽,在這個小環境中也同樣暗含著許多對陰陽組合。如上面是高山,下面是深澗,山為陽,澗為陰;上邊是石,下邊是水,石為陽,水為陰;澗之北為陽,其樹木顏色多鮮豔,秋天紅葉特別多,多數直立、紅色;澗之南為陰,其樹木顏色偏暗,樹木多橫生、彎曲。傳說這條澗是呂洞賓的陰陽臨界點,當地的百姓叫“鬼門關”。如果你在這裡站上幾分鐘,或許會覺得胸悶氣短,甚至還會出冷汗。所以至今當地還流傳著這樣一句話:“闖過鬼門關,能活九十三”。據專家調查分析,此處可能是由於周圍特殊的地理環境造成二氧化碳聚集且不易散發,導致缺氧所致。

君山望海

明清時因抱犢崮在魯南居群山之首,其山形如峨冠危坐的君子,俯瞰魯南大地,故美其名曰“君山”。據《嶧縣誌·山川》雲:“君山有抱犢崮,壁立千仞,去海三百里,天氣澄朗海上望之宛然在目。”君山望海也被譽為“嶧縣八景”之冠。君山望海景區主要有十八羅漢洞、天梯、天池、望海石、觀雲亭等景點。

十八羅漢洞

登到崮頂,繞崮而行即可觀賞四周崖壁中形狀各異的洞穴。沿一山間小道向東行,沿途可看到數塊紅色巨巖並排鑲嵌在崖壁之上,像一條紅色的綢帶系在了抱犢崮這位謙謙“君子”的脖頸上。行約200米處,沿崮下一條荊棘小道攀木援石而上,就來到了被人們稱做“不解之謎”的十八羅漢洞。羅漢洞洞高2米,深4米,寬3米。在洞裡洞外的石壁上有許多摩崖石刻佛像。據所刻文字記載:佛像刻於上元元年(即公元674年)。由此推斷,這裡自唐代初期,就已經是佛教聖地,這些造像由於年代久遠和戰火浩劫,有些已經模糊不清,但仍可看出精巧的刀法和古樸的線條,可辨認出的觀音、彌勒、韋馱、金剛等造像仍然栩栩如生。在當地流傳這樣一段歌謠:“羅漢洞,八丈深,十八羅漢個個真。數來數去十九個,六根不淨迷了心。”羅漢的個數到底是18個還是19個成為人們心中的難解之謎。其實洞裡洞外的造像本來有20個,後來被毀掉了一個半,取名為十八羅漢洞。由於望文生義,一些人自認為只有18個造像,當數出來是19個時,就認為是自己心不誠,六根不淨的原因,就編了上面的民謠自欺欺人。此外,除佛家十八羅漢洞外,此處還有道家煉丹的煉丹洞,有崎嶇深邃的王禪洞、北斗洞等.

天梯

天梯原本是登上抱犢崮崮頂的唯一通道,極其險峻,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說,而奇景常在於險遠,正因如此,使許多中外遊人望而卻步,留下遺憾。在崮之西北角,有一處懸崖豁裂,西側一座山峰形狀頗似人的一根大拇指,故名“一指峰”。古人曾沿著這道天然的裂隙,在懸崖峭壁上面鑿一些窄窄的腳窩,供人們手足並用,攀援而上。天梯高40多米,需攀登100餘步,其中又有3處最險,分別是:八瞪眼、鷹見愁、鬼門關。八瞪眼是在一塊巨大光滑垂直的峭壁上鑿有8個腳窩,攀登時一步比一步緊張,每登一步都要瞪大眼睛,再一個就是鷹見愁,這是垂直石壁上一個僅容一足的鳥道,長約7米,一邊是峭壁,一邊是萬丈深淵,蒼鷹見了都要發愁。再往上就是鬼門關,這是上山最後一道險關,從這邊懸崖峭壁上奮力躍到另一峭壁,需要付出很大的勇氣,故被稱為鬼門關。

天台廟

走過天梯,前方是一座造型古樸,圖案、花紋流光溢彩的石門,名曰“天台”,它就像一座矗立在天邊的天門一般,直聳雲霄,威嚴壯觀。穿過天台,終於到達崮項。

崮頂面積方圓60餘畝,履土數尺,地勢平坦,樹林茂密。俯瞰四方,令人頓生“登臨芳心遠,身與碧雲齊”之感。若遇雲霧天氣,陣風吹來,松濤轟鳴,更兼煙雲迷亂、小雨瀝瀝,當地人有“崮頂每年七十二場澆花雨”之說。東行10餘米,可看到一處天台廟遺址。這是天台廟的地穴遺蹟,南側一石碑記載:明朝萬曆年間重修天台廟。天台廟又相傳為泰山奶奶廟,廟中過去供頑石一塊,上刻日出形象,沒有文字,僅刻一平線,中繪半環,如日出東方光芒四射,線條刀工深厚拙樸。不過現在遺址內僅有三個殘缺不全的石雕像,雕像上的圖案、文字也已經模糊不清難以辨認了。

觀雲亭和天池

沿崮頂林蔭小道繼續前行,只見兩側松柏茂密、蒼翠欲滴;天風吹拂、松濤齊鳴;奇花異草時有所見。前行約200米處有一座造型古樸、幽雅別緻的觀雲亭。登上觀雲亭,舉目遠眺,藍天白雲、山川四野盡收眼底;俯瞰崮下,廟宇樓閣、綠樹紅葉一覽無餘。觀雲亭下側有兩汪水潭,每處長4米,寬3米、深2米,碧水深潭常年不息,此為“天池”。昔日有詩稱讚它是:“石潭潔如三夏月”。這兩座天池還是“民國第一案”發生前孫美瑤部隊的唯一水源,正因為當時水少人多,危在旦夕,才被逼上劫車的道路。孫部將洋人劫來後,最初是住在巢雲觀,時局危機時,也曾把洋人搬到崮頂上居住,吃的全靠天池中的水。

望海石

沿天池旁一條小路東行約40米,只見一塊頂端平整的巨石探出絕壁,名叫“望海石”。此石是觀看雲海、觀日出的最佳地點。踏上望海石,極目遠眺,頓生“會當臨絕頂,一覽眾山小”之豪氣,只見山之陰群山奔逐、逶迤起伏。如能在雨過天晴的黎明登山,則可看到東方150公里之外的黃海,一片墨藍的海水鑲嵌於天壤之間,就像一幅被春風吹皺的綢帶微微嫋動。如在深秋初冬之時,常可望見浩渺的雲海。雲海來時,波浪翻滾,起伏的群山就像大海中的小島,令人心曠神怡。這便是古人所說的“君山望海”。除此之外,抱犢晨曦也頗為壯麗,凌晨時刻,曦輝初顯,一輪紅日冉冉躍出雲海,象一個巨大的火球在水面上浮動,正如清代詩人雷曉詩中所云:“峭壁早邀滄海日,方臺平宿泰山雲。陽城十二皆東走,坐老乾坤是此君。”

抱犢崮頂

沿桃源洞旁的曲徑勉力攀登,即可到達抱犢崮頂,崮頂上可見石廟和地穴殘跡,石廟相傳為泰山奶奶廟,廟中過去供頑石一塊,上刻日出形象,沒有文字,僅刻一平淺,中繪半環,如日出光芒四射,這可能就是傳說中的石雕天神象,可惜已毀於兵禍。登崮頂俯瞰四方,令人頓生“登臨芳心遠,身與碧雲齊”之感,眼前頓覺豁然開朗!山之陰群山奔逐,逶迤起伏;山之陽公路如網,廠礦林立。左麓蓮花山,右麓杏花山,平坦的崮頭確像一巨大的仙台。崮頂風烈,煙雲迷亂。若遇雲霧天氣,山中白雲蓊鬱而起,遠遠望去,嫋嫋煙霞環繞峨峨崮頂,若隱若現,整個崮頂懸浮於白雲之上,宛如虛無縹緲的仙山瓊閣。崮頂石祠已傾圯,僅餘石堆累累,南邊石池依然完好,水清照人。秋高氣爽時,微風吹來,松濤陣陣,只覺胸中俗氣盪滌一空。如能在雨過天晴的黎明登山,則可以看到東方一片墨藍的海水,鑲嵌於天壤之間,如一幅被春風吹皺的綢帶,微微嫋動。這時你將會忘記腳下囂塵滾滾的人境,以為自己就是那天上的神仙。

山東抱犢崮的導遊詞 篇3

遊客朋友們:

大家好,歡迎來到美麗的江南水鄉運河古城——棗莊作客,我姓臧是棗莊旅行社的一名導遊,司機王師傅,希望通過我的認真努力和您的友好合作共同度過一個愉快美好的時光,請大家記一下我的聯絡方式,我的手機號是25025094250,我將24小時開機,大家有什麼問題建議請及時跟我聯絡,請記住車牌和車的顏色,認清導遊旗,以免跟錯隊伍。

再有十分鐘就到達目的地,先介紹一下棗莊概況:棗莊位於山東省南部泰沂山區西南邊緣,蘇魯交界與臨沂曲阜相鄰,歷史悠久的京杭大運河,碧波盪漾的微山湖。

今天我帶領參觀遊覽的是自然人文景觀於一體的山嶽型旅遊資源的典型代表——抱犢崮。

物產:抱犢山茶,優質板栗,柿子,核桃,花椒,雜糧,金銀花。

美食:特色小吃有:辣子雞,羊肉湯,菜煎餅,野蠍子,山野菜。

抱犢崮4a級旅遊區,位於山亭區棗莊東北20公里處,原名君山,漢稱樓山,魏仙台山,海拔584米,魯南第一高峰,沂蒙72崮之首,天下第一崮,魯南小泰山,國家地質公園,國家森林公園,總面積665.5公頃,森林覆蓋率96.8%,各種植物165科627種,鳥獸類138種,山東罕見的天然雜木林彙集去。

典籍中把該山與泰山華山峨山並列為”圖經宇內三十二福地“海西第一洞天。

請帶好隨身物品,隨我下車。

說起抱犢崮的名字,有一個美麗的傳說。

傳說山下住著王老漢,無法忍受苛捐雜稅,決心到又高又陡的抱犢崮山頂度過殘生,但是耕牛無法上去,於是他抱著小牛犢上山,搭舍開荒,餓了就吃松子茯苓,渴了就喝山泉甘露,神清目朗,風骨脫俗,後經仙人點化飛昇而去。

山腳下我們就來到了抱犢崮,沂蒙72崮之首,他拔天通地,鶴立群山,如擎天柱直插雲霄,雄奇險秀於一身,貌似日本富士山的抱犢崮,崮高90米,有30層樓那麼高,不愧是天下第一崮。

崮身像高高的圓杯倒扣在山峰上。

大家注意臺階,隨我上山。

靈峰寺,漢代如來佛行宮,大家可以來燒幾柱香祈求家人平安,事業有成。

樹林,大家所身處的茂密幽深的樹林,綠樹如茵,是最好的天然氧吧,空氣溼度大,是超天然氧吧,空氣中負離子含量7.2萬/釐米立方。

自從來到這天然氧吧,頭不痛,手不抖,面色也紅潤了,難道是變態了?是戀愛了?家家戶戶都是受益者。

十八羅漢洞,唐代摩崖浮雕,洞內石壁雕刻有佛像浮雕造型生動,情態逼真,共19尊有的已經面目全非,可辨少幾尊。

總投資20xx萬元的抱犢崮世界生態奇觀園,是人與自然的和諧樂園,在這裡可以看到各種名貴草木和珍惜動物,動物雜技表演,是目前山東省規模最大尚屬首家的生態奇觀園,該園依據生態理念蘊含大千世界,充分展示奇特景觀,生物門類,在這裡大家可以普及科普知識,陶冶情操,飽嘗大自然的神奇奧祕。

抱犢崮素以天險著稱,是歷代兵家必爭之地,特別是震驚中外的民國大劫案就在這裡發生,上世紀初,孫美珠,孫美瑤兄弟在抱犢崮佔山為王,擄掠為寇的有3000餘人,號稱”山東建國自制五路聯軍“擄掠中外遊客在抱犢崮山麓巢雲觀中,把這裡作為山寨堡壘與軍閥抗爭。

抗日戰爭時期,羅榮桓元帥率115師挺進抱犢崮山區,建立了魯南抗日革命根據地,也是鐵道游擊隊的後方根據地,抱犢崮是一座愛國主義英雄山。

在我身後的這個小屋,是1935年5月在抱犢崮建立的魯南第一個山區黨支部,大北莊黨支部,第一個紅色抗日民主政權都在此建立。

憑藉天險與敵人浴血奮戰,譜寫了可歌可泣的愛國主義篇章,作為愛國主義英雄山,現已被納入全國紅色旅遊線路。

借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勇氣,我們已經登上崮頂了,各位是不是有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感覺呢,矗立崮頂雲霧繚繞,我們像是來到了仙人瓊閣,令人心曠神怡,彷彿幻入仙境。

大家看崮頂有良田數十畝,山頂有一個個石池,已經蓄滿山水,石池深數尺。

看到山頂平野如畫桃源仙境的壯觀景象你有沒有在山上隱居的衝動呢?說不定也會得道成仙,或是佔山為王呢。

各位遊客,在晴日的早晨登臨崮頂,觀雲海日出,不亞於泰山,只見雲水一色,看到東方一片墨藍的海水,鑲嵌於天際之間,只見一輪丹陽冉冉躍出雲海,蔚為奇觀,故有詩讚曰:峭壁早邀淪海日,方臺平宿泰山雲。

置身松柏茂盛,蒼翠欲滴,奇花異草,滿崮爛漫的美麗景色,欣賞了山水相連的氣勢磅礴古洞仙境,壯觀巍峨的抱犢崮國家森林公園,我們的遊覽就結束了,

謝謝各位對我工作的支援,常言道相見時難別亦難,送君千里終有別,短短的一天時間,我們共同度過了一段愉快的美好時光,謝謝大家的合作,

在遊覽過程中若有不盡人意之處還請各位批評指正,您的意見將是我努力的方向,您的建議將是我改進的目標,希望大家有機會能再來我市欣賞我們的春季湖水,夏日荷香,秋天紅葉,和冬天的雪光。

一年四季的美景等著您,到時候我再來給各位當導遊,最後祝願大家一路平安,閤家歡樂,身體健康!再見!

山東抱犢崮的導遊詞 篇4

抱犢崮總面積 665.5 公頃,地貌特徵表現為低山丘陵型別,頂部由一系列崮組成,屬暖溫帶季風性氣候,四季分明,森林覆蓋率在 98%以上,以天然雜木林和松柏防護林為主。 1992年 9 月,抱犢崮被林業部批准為國家級森林公園,是山東省罕見的帶有亞熱帶常綠闊葉樹種的天然雜木林彙集區,有各種植物165 科, 627 種。

抱犢崮與人工湖周村水庫交融為一體,山水相連,氣勢磅礴,以她獨有的“雄”、“奇”、“險”“秀”居魯南七十二崮之首,被譽為“魯南小泰山”,是研究魯南植被和科研教學難得的基地。

抱犢旅遊區共分為 4 個景區:巢雲竹林、桃源仙境、君山望海、鳳落古崖。

巢雲竹林

好了,現在我們來到的就是景區的第一個景點:巢雲竹林,巢雲竹林景區是抱犢崮的主要景區,以觀溝登山路為主要遊覽線路,以巢雲觀、清華寺為中心景點,是人們進行探古、尋幽、遊覽、科研、科普等活動的絕佳選擇。其景點主要有:厚殼樹、清華寺、巢雲觀、千年銀杏、巢雲洞等。

厚殼樹

進山後,沿石階上行約100米處就到了巢雲觀,沿其門前向南一條山間小路行進,約有10米就可看到山東省境地內獨一無二的厚殼樹。

厚殼樹為紫草科厚殼樹種,樹葉大而蔭濃,摘下它的一片葉子,用帶尖的硬物稍加用力在上寫字,它就會象紙一樣很快“顯形”。更令人稱奇的是,據介紹,該樹發芽較早則風調雨順;如發芽較晚則定有自然災害,俗稱“神樹”,此樹又名“相思樹”。相傳古時候,抱犢腳下的村莊裡有一位秀才,每正都要在一片樹葉上寫上一段情詩,以解對遠方情人的相思之苦,。

天然動植物園

抱犢崮國家森林公園內植物種類繁多,古老植物和現代植物混雜生長,被稱為“天然植物園”。抱犢崮氣候溫和,土壤肥沃,雨量充沛,適宜名類植物生長,植被型別較多:現初步查明有維管植物100科302屬453種,其中喬木樹種36種,灌木樹種119種,草本植物298種,具有亞熱帶與暖熱帶兩大植物區系成分的特點,並相互滲透。在植被組成上,近代植物區系中保留了很多第三紀以來或更古老的殘遺植物,如榆、臭椿、枸樹、榿木、槐、柳等一些屬種,植物區系的地源較為古老,自然植被歷史悠久。具有亞熱帶區系成分為主的天然植被,主要有欒樹、楸樹、楝等。長白山植物區系中的糠椴、蒙古櫟也有分佈。抱犢崮還有“花果山”和“藥山”之美譽。果樹品種應有盡有,如桃、杏、蘋果、核桃、板栗等,自古以來一直佔領著江南市場的半壁江山;天然中藥材品種有杜仲、黃精、玉竹、柴胡等100多種。

除此之外,在抱犢崮中生活的鳥、獸、兩棲、爬行類動物共有134種,林中分佈的野生動物98%為有益生物。其中鳥類103種,屬13目31科和亞科,包括留鳥32種,夏候鳥24種,冬候鳥11種,旅鳥36種,屬於國家級保護的鳥類有15種。

山東抱犢崮的導遊詞 篇5

那天,天氣晴朗,陽光明媚,我跟隨著全家人乘著公交車來到了抱犢崮風景區。站在抱犢崮門前,我的心情格外舒暢。

購票後,我踏著輕鬆的腳步來到了抱犢山下,三個醒目的大字映入我的眼簾。我四周環繞了一遍,這裡群山連綿不絕,峰頭林立,形成一道天然屏障。我順著臺階往上爬,不到半山腰,就看到一個寺廟,廟裡雕有千姿百態的.佛像。例如:觀音。王母娘娘等。有的人燒香拜佛,有的人廟裡參觀。走著走著,就有一個和我的一家人一起進去了。洞裡漆黑一片,只要一抬頭,就得碰頭,我只好彎腰走了。洞裡都是石頭,泥濘不堪,我有些想回去了,爸爸說:“既然來了,不走完,會留下遺憾的。”我便聽著爸爸的話走了。不一會兒,出現了一道亮光,呀!是出口,怎麼又回到原來的地方了呢?原來是繞了一圈,真有趣。出洞口後,我們又繼續爬山了。我越走越慢,累的氣喘吁吁。這時,我看到一個比我矮許多的小妹妹爬的這麼快,很快就趕上了我。難道我連她都不如嗎?望著她,我忽然覺得腿有了力量。哈,我們已經到了一線天,兩座山峰相互對立著,中間只隔一條縫,還用鐵鏈拴著,有的人都從上面爬上去,只要一失足,就得摔下去,真險呀!

緊接著就是一指峰,臺階兩旁增加了扶手,原來臺階在這兒突然變陡了。在一指峰展示了造物主的鬼斧神工,大量的生物化石訴說著遠古的繁盛,擎天一柱。美麗的石鐘乳令人感嘆大自然的神奇造化。再爸爸媽媽的鼓勵下,我們終於爬到了山頂。

抱犢崮頂上的風景很美,有長命鐵。平安帶等,還有許多的石頭建築。從山頂往下看,哇,真美呀!云云相連,都在我的眼下,美不勝收。

這時,我真正體會到了“不經一番徹骨寒,怎得梅花撲鼻香”的喜悅。

山東抱犢崮的導遊詞 篇6

天崮山又名崮山,地處“蘋果之都”--山東省棲霞市境內,矗立於棲霞市西北端蘇家店鎮,北臨龍口,東銜蓬萊,西眺招遠,四市交界,地勢優越。

天崮山山勢險峻、奇峰凸立,異石遍地,懸崖峭壁好似刀削斧劈一般,此番景象只見於江南名山大川,江北少有,齊魯罕見。因地處群山環抱之中,長期以來交通閉塞,天崮山幾乎與世隔絕;兩年前探索發現此山,為其絕倫之美所震撼;於是拓荒鋪路、人文修葺,建為生態旅遊風景區。古樸壯觀的千米木棧道宛若一道天梯盤桓於主景區山際之間,驚、險、奇、絕,攀登者無不驚歎!“江北小黃山,世外桃花源”是遊客對天崮山最真切的體驗感受!

天崮山主景區主要由“福、祿、壽、喜、財”五座山峰組成,它們分別對應的是“香爐頂、插旗頂、南崮、鴛鴦峰和觀音峰”;靈秀之地,祥和之氣,天崮山、一方採福納祥的風水寶地!

景區內還多有歷史典故和人文遺蹟,其中“插旗頂”、“運糧道”、“香爐頂”、“點將臺”等景點地名形象生動的演繹出千百年前唐王東征的傳奇故事。山下的前寨村和後寨村曾是唐王東征的駐軍營寨,距今已有上千年曆史,鄉風古樸,民情坦誠,膠東民俗風情儲存完整。抗日戰爭時期,這裡還是著名的艾崮山革命根據地,抗戰時期八路軍的兵工廠、中心區政府、渤海銀行、造幣廠、《大眾日報》社都分佈於天崮山一帶的村落裡,至今多處遺址尚在,甚至房屋儲存完好。

走進天崮山,迴歸夢裡桃源,住木屋、飲山泉、吃山野菜,登天梯觀天街仙霧,沐林海清風、滌盪心頭重重塵埃……

山東抱犢崮的導遊詞 篇7

今天早上,一家人喜氣洋洋的坐在沙發上看電視。忽然聽見爸爸說了一聲,我們一起出去旅遊吧,我和姐姐便一口同聲的說:“切!!!!!”這是因為我們聽這話已經快4年了。我們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啊,我們不知到爸爸這次是認真的,老爸為了實現自己說了4年的承諾,決定現在馬上就去,爸爸一聲令下,猶如將軍令一樣,衝滿氣勢。體現出來君子一言,駟馬難追的男人氣概!我關上了電視,一家人便開始整理,到了10點左右的時間,出發,哥哥開著車,載著我們,走在抱犢崮的路上,那段路程是最長有是最好玩的一次,我們隨著農村小路一直蹦蹦跳跳的,像在開蹦蹦車,經過了九曲十八彎,我們終於走上了光明大路,擺脫的好玩的小路,我們開車走了50多裡地終於來到了抱犢崮。

抱犢崮位於棗莊市東北20公里處,此處群山綿延不絕,峰頭林立,自西向東形成一道天然屏障,這就是抱犢崮,抱犢崮國家森林公園地在我市山亭區境內,也是國家地質公園、AAAA級風景名勝區、省級自然保護區,還和龜蛇湖一起被國家水利部評為國家水利風景區,總面積665.5公頃,森林覆蓋率為96.8%故得名抱犢崮,其海拔584米,與龜龍湖交融一體,山水相連,氣勢磅礴,,古洞仙境,壯觀巍峨,“君山望海”為古嶧縣八景之冠。

我們到了那已經是12點了,正好我們也餓了,哥哥說去吃飯,半小時後我們開始了登山。一眼望去非常高,很陡,我們來到了本山五分之一的地方,也得有1百多米。累的氣喘吁吁的,一路上我看見了許多來還願的老奶奶,臉上帶著笑容,我的心裡也露出一絲絲激動。

沿著長長的山路,走走停停。不多久,我們就來到了有名的景點“一線天”。“一線天”長約十幾米,兩邊都是陡峭的石壁,石壁之間只有約六十多釐米寬的縫隙,我沿著這條細縫走了過去別說還真好玩。

這就是抱犢崮犢崮國家森林公園在這座山的山頂就是一座非常大的寺廟極為壯觀,在半山腰上,竟有十幾個洞,我都看見3個,我們大家都累了,決定不去上面了,就開始下山回家了,出大門就是水庫,一眼望去真大,我還是第一次看到水庫,可能我們日常喝的水,就是這的水,不喝,光想就覺的甜。走在回家的路上,我看見了於抱犢崮並聯的龜山,真是名不虛傳,形狀和龜非常相似。

因為姐姐和媽媽都穿的高跟鞋,所以我們就下山了雖然今天沒有登上山頂,但是我的心卻登上了山頂。抱犢崮之行不僅鍛鍊了我的體質,讓我飽覽了大自然的風光,更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不論幹什麼事,只有不怕困難,勇往直前,才能成功。

山東抱犢崮的導遊詞 篇8

今天我將帶領大家參觀遊覽融自然人文景觀於一體的山嶽型旅遊資源的典型代表——抱犢崮國家森林公園。

看大家一幅迫不及待的樣子,我就不賣官子啦,請大家帶好隨身物品,隨我下車。

抱犢崮國家森林公園位於棗莊市東北20公里處,此處群山連綿不絕,峰頭林立,自西向東形成一道天然屏障。

群山之中有一峰突起,如擎天柱直插霄漢,這便是抱犢崮。

相傳昔有王老漢抱犢耕種其上,後仙去,故此得名。

崮西南有一條深澗,泉水彙集於此,形成瀑布。

深澗東側有清華寺和巢雲觀,半山處有洞數十個,洞內外石壁上雕有千姿百態的佛像。

矗立崮頂,極目南天,平野如畫,東眺黃海,雲霧繚繞,故有"君山望海"之稱。

周圍有巢雲竹林、桃源仙境、生態奇觀等景點。

大家留意腳下,我們啟程登頂觀景。

抱犢崮原名君山,漢稱樓山,魏稱仙台山。

其主峰位於蒼山縣下鄉村境內。

海拔584米,為魯南第一高峰,居沂蒙七十二崮之首,被譽為"天下第一崮"。

概括起來抱犢崮有五大特色:

其一,抱犢崮歷史悠久,早在舊石器時代就有人類在此繁衍生息。

山腳下王嶺遺址、小古村遺址就是遠古歷史的鑑證。

且抱犢崮久負盛名,歷代文人墨客慕名前往,留下許多麗文華章和不少碑碣石刻。

相傳三國時有位魏國大臣著名書畫家曾學書於此。

其二,抱犢崮拔地通天,鶴立群山,以她獨有的"雄、奇、險、秀"而著稱。

晴日的早晨登臨崮頂觀雲海日出,只見雲水一色,一輪丹陽冉冉躍出雲海,蔚為奇觀。

故有詩讚曰:"陡壁早邀淪海日,方臺平宿泰山雲"。

這第三個特點便是洞天府第之譽。

山中道教宮觀、佛教寺院依山而設。

靈峰寺相傳為天下三十六福地之一,從寺中殘存的碑文看,寺廟始建於漢,為如來佛行宮,現存遺址佛樓門匾上清雍正皇帝親筆御書"釋迦文佛",被祈求功名的善男信女們頂禮膜拜。

各位如有誠意可在此燒幾柱香火祈求家人平安。

說到這第四個特點——"超天然氧吧"。

抱犢崮綠樹如茵,氣候宜人,森林總面積130平方公里,是不可多得的天然氧吧,已被列為國家地質公園、國家森林公園。

其五,抱犢崮山水相融,景色優美。

崮東麓的會寶湖、雙河湖像兩位嫵媚的少女,依偎在抱犢崮的懷抱中,湖光山色,碧波千傾。

雙河湖中的魚島已建成及休閒、度假、垂、療養於一體的大型休閒娛樂場所。

聽完"五奇"我們也來到"巢雲竹林"啦!大家看,在抱犢崮西南有一條幽靜的深谷,遠離塵世,山水如畫。

這裡原有古宗教建築兩座,稱為清華寺和巢雲觀,當地人俗稱上觀、下觀。

上觀院內有一棵大銀杏樹,虯枝旁逸,如擎天巨傘,看來至少有上千年了。

巢雲觀後東側有個水簾洞,洞口石壁上終年有泉水滲出,斷斷續續,如掛著一副晶瑩剔透的水晶簾。

西側有個桃源洞,宛如小廟堂,想必當年乃是一孤身老道修煉棲息之處,故有人稱之為"海西第一洞天"。

好了,大家可在此自由活動,拍照、許願,二十分鐘後我們沿洞旁的天梯登崮頂俯覽四方美景。

山東抱犢崮的導遊詞 篇9

各位遊客朋友:

在抱犢崮中路登山臺階右側豎立著一塊高3米,寬1米的石碑,碑名為:山東建國自治軍碑,於1997年12月18日建碑,碑文詳細記載了“民國大劫案”事件的始末:民國之初的北洋政府時期,各派軍閥割據,連年混戰,使當地百姓災難深重,苦不堪言。一些不堪重負的百姓,紛紛聚眾起義。1920_年,原嶧縣白莊(現北莊鎮白莊村)清末秀才孫美珠和五弟孫美瑤、叔父孫桂芝一道揭竿而起築寨於抱犢崮,成立了“山東建國自治軍五路聯軍”。1920_年5月,孫美瑤帶領“山東建國自治軍”,在抱犢崮山區製造了轟動中 外的“臨城劫車案”,史稱“民國第一案”。

桃園仙境

桃源仙境景區位於巢雲竹林景區北部,景區內絕俗清幽、聳崖疊翠,共分佈七個小景點,分別是會仙亭、瀉月浸雲、桃源洞、山蔭聽蟬、仙人醉臥、試劍峽、陰陽界等。

會仙亭

沿巢雲觀觀後上山臺階北行,穿過一座石門,臺階頓時變得異常陡峭,謹慎向西行約200米見一座崖壁上鐫刻著“景步雲天”四個紅色大字,崖壁之上便是會仙亭。此處也是登崮北路與中路的分界點。

會仙亭始建於清康熙二十年,亭不遠處的一塊古碑,記載了修亭的緣由。傳說,八仙過海後,呂洞賓重遊抱犢,發現山下有一位姓劉的書生在家潛心修道,就化一位老者去點化他。洞賓對他說在家修行,凡塵俗事太多,難以摒除雜念,靜心養性,並勸他到抱犢崮找一處北有鬆、西有竹的地方,方為絕佳的修道場所。劉書生找到此地,果然松竹掩映,流泉飛爆,真是人間仙境,於是結廬搭亭,修身養性,就建亭在此,並起名為會仙亭。會仙亭碑後題有一首七言絕句,傳說為劉書生所寫:“黃鶴時來舞疊翠,岳陽勝概此又逢。善諱今鐫青玉上,他日仙籍應登名。”

瀉月浸雲

繼續前行約10米便可看到一座陡峭的崖壁之上,懸掛著一塊高近20米、寬約10米的巨大鐘乳石,既像一凝固的瀑布,又像水晶門簾。在鐘乳石,方有一石洞,洞口不大,高近2米。入洞後豁然開朗,面積有30多平方米,名曰:“水簾洞”;左下側又有一個洞口,可容一人彎腰進去,深邃不見底。洞底有一汪冬夏不涸的甘泉。據專家測定,水中含有對人體有益的鍶及其它微量元素,其含量都達到了國家標準。每到雨季,瀑布從崖頂傾瀉而下,飛花碎玉,十分壯觀。於是古人在洞的上方刻了“古洞仙境”四字予以讚揚。洞的旁邊還刻有“瀉月浸雲”四字,也是一處奇妙景觀。每當夏季晴空夜晚,明月照在飛瀑上,天上的月光像流水,地上的流水像月光,月光和流水融為一體,這瀑布就如銀亮的月光從天上傾瀉下來一樣,此為“瀉月”。激起的水汽和溶洞吐出的雲霧,一齊向空中升騰,包裹著瀑布就像流入雲端,謂之“浸雲”。水簾洞之上,瀑布之下還供奉著一尊觀音雕塑,左手擎寶瓶,右手伸出蘭花指,正微笑注視著過往的遊人。行家指出:夏季晴空夜晚和早晨是觀賞此景點的最佳時機。

山東抱犢崮的導遊詞 篇10

遊客朋友們:

大家好,歡迎來到美麗的江南水鄉運河古城——棗莊作客,我姓臧是棗莊旅行社的一名導遊,司機王師傅,希望通過我的認真努力和您的友好合作共同度過一個愉快美好的時光,請大家記一下我的聯絡方式,我的手機號是,我將24小時開機,大家有什麼問題建議請及時跟我聯絡,請記住車牌和車的顏色,認清導遊旗,以免跟錯隊伍。

再有十分鐘就到達目的地,先介紹一下棗莊概況:棗莊位於山東省南部泰沂山區西南邊緣,蘇魯交界與臨沂曲阜相鄰,歷史悠久的京杭大運河,碧波盪漾的微山湖。

今天我帶領參觀遊覽的是自然人文景觀於一體的山嶽型旅遊資源的典型代表——抱犢崮。

物產:抱犢山茶,優質板栗,柿子,核桃,花椒,雜糧,金銀花。

美食:特色小吃有:辣子雞,羊肉湯,菜煎餅,野蠍子,山野菜。

抱犢崮4a級旅遊區,位於山亭區棗莊東北20公里處,原名君山,漢稱樓山,魏仙台山,海拔584米,魯南第一高峰,沂蒙72崮之首,天下第一崮,魯南小泰山,國家地質公園,國家森林公園,總面積665.5公頃,森林覆蓋率96.8%,各種植物165科627種,鳥獸類138種,山東罕見的天然雜木林彙集去。

典籍中把該山與泰山華山峨山並列為”圖經宇內三十二福地“海西第一洞天。

請帶好隨身物品,隨我下車。

說起抱犢崮的名字,有一個美麗的傳說。

傳說山下住著王老漢,無法忍受苛捐雜稅,決心到又高又陡的抱犢崮山頂度過殘生,但是耕牛無法上去,於是他抱著小牛犢上山,搭舍開荒,餓了就吃松子茯苓,渴了就喝山泉甘露,神清目朗,風骨脫俗,後經仙人點化飛昇而去。

山腳下我們就來到了抱犢崮,沂蒙72崮之首,他拔天通地,鶴立群山,如擎天柱直插雲霄,雄奇險秀於一身,貌似日本富士山的抱犢崮,崮高90米,有30層樓那麼高,不愧是天下第一崮。

崮身像高高的圓杯倒扣在山峰上。

大家注意臺階,隨我上山。

靈峰寺,漢代如來佛行宮,大家可以來燒幾柱香祈求家人平安,事業有成。

樹林,大家所身處的茂密幽深的樹林,綠樹如茵,是最好的天然氧吧,空氣溼度大,是超天然氧吧,空氣中負離子含量7.2萬/釐米立方。

自從來到這天然氧吧,頭不痛,手不抖,面色也紅潤了,難道是變態了?是戀愛了?家家戶戶都是受益者。

十八羅漢洞,唐代摩崖浮雕,洞內石壁雕刻有佛像浮雕造型生動,情態逼真,共19尊有的已經面目全非,可辨少幾尊。

總投資20_萬元的抱犢崮世界生態奇觀園,是人與自然的和諧樂園,在這裡可以看到各種名貴草木和珍惜動物,動物雜技表演,是目前山東省規模最大尚屬首家的生態奇觀園,該園依據生態理念蘊含大千世界,充分展示奇特景觀,生物門類,在這裡大家可以普及科普知識,陶冶情操,飽嘗大自然的神奇奧祕。

抱犢崮素以天險著稱,是歷代兵家必爭之地,特別是震驚中外的民國大劫案就在這裡發生,上世紀初,孫美珠,孫美瑤兄弟在抱犢崮佔山為王,擄掠為寇的有3000餘人,號稱”山東建國自制五路聯軍“擄掠中外遊客在抱犢崮山麓巢雲觀中,把這裡作為山寨堡壘與軍閥抗爭。

抗日戰爭時期,羅榮桓元帥率115師挺進抱犢崮山區,建立了魯南抗日革命根據地,也是鐵道游擊隊的後方根據地,抱犢崮是一座愛國主義英雄山。

山東抱犢崮的導遊詞 篇11

抱犢崮的“崮”字在《辭海》中的解釋是:“四周陡峭頂端較平的山,山東省中南部山區多用作地名。如:孟良崮、抱犢崮。”

抱犢崮位於山亭區東南部,距棗莊市駐地 23 公里。從古至今,數易其名。漢代曰 “ 樓山” ,魏晉曰 “ 仙台山 ” ,唐宋時曾叫 “ 抱犢山 ” ,明清時期稱 “ 君山 ” ,近代《嶧縣誌》載:昔有王老抱犢耕其上,後仙去,故爾得名 “ 抱犢崮 ” 。傳說古時山下住著一個姓王的老漢,因無法忍受官吏的苛捐雜稅,決心到又高又陡的樓山上去度過殘生,可老漢家的耕牛無法上去,他只好抱著一隻牛犢上崮頂,搭舍開荒,艱苦度日。誰料老漢平日飢食松子伏苓,渴餘山泉甘露,久而久之,漸漸覺得神清目朗、風骨脫俗,後經一位仙人點化,居然飛昇而去,抱犢崮因此而得名。清代詩人雷曉專門為此作詩一首:遙傳山上有良田,鋤雨耕雲日月偏。安得長梯還抱犢,催租無吏到天邊。

抱犢崮屬沂蒙山區,海拔 584 米,是一座集自然景觀、人文景觀為一體的名山。山勢突兀、巍峨壯麗、泉流瀑瀉、柏蒼松鬱。山腳下有古廟兩座,分別為清華寺和巢雲觀;半山處有山洞數十個;崮頂沃土良田數十畝,松柏茂盛,蒼翠欲滴,奇花異草,滿崮爛漫。佇崮東眺,黃海茫茫雲霧繚繞。《嶧縣誌》載: “ 邑八景之冠,為君山望海 ” 。極目南天,平野如畫。山麓下、叢林間,泉水叮咚,清溪潺潺。春夏秋冬,四季分明,山光各異:春報桃李爭豔放,夏暑濃蔭不侵肌,秋染紅葉醉霏芳,冬雪綻玉鬆梅奇。山腰間,有一處十八羅漢洞,洞內四周壁崖上雕刻著神態各異的佛像。

抱犢崮總面積 665.5 公頃,地貌特徵表現為低山丘陵型別,頂部由一系列崮組成,屬暖溫帶季風性氣候,四季分明,森林覆蓋率在 98% 以上,以天然雜木林和松柏防護林為主。 1992年 9 月,抱犢崮被林業部批准為國家級森林公園,是山東省罕見的帶有亞熱帶常綠闊葉樹種的天然雜木林彙集區,有各種植物 165 科, 627 種。

抱犢崮與人工湖周村水庫交融為一體,山水相連,氣勢磅礴,以她獨有的“雄”、“奇”、“險”“秀”居魯南七十二崮之首,被譽為“魯南小泰山”,是研究魯南植被和科研教學難得的基地。

抱犢旅遊區共分為 4 個景區:巢雲竹林、桃源仙境、君山望海、鳳落古崖。

巢雲竹林

好了,現在我們來到的就是景區的第一個景點:巢雲竹林,巢雲竹林景區是抱犢崮的主要景區,以觀溝登山路為主要遊覽線路,以巢雲觀、清華寺為中心景點,是人們進行探古、尋幽、遊覽、科研、科普等活動的絕佳選擇。其景點主要有:厚殼樹、清華寺、巢雲觀、千年銀杏、巢雲洞等。

厚殼樹

進山後,沿石階上行約100米處就到了巢雲觀,沿其門前向南一條山間小路行進,約有10米就可看到山東省境地內獨一無二的厚殼樹。

厚殼樹為紫草科厚殼樹種,樹葉大而蔭濃,摘下它的一片葉子,用帶尖的硬物稍加用力在上寫字,它就會象紙一樣很快“顯形”。更令人稱奇的是,據介紹,該樹發芽較早則風調雨順;如發芽較晚則定有自然災害,俗稱“神樹”, 此樹又名“相思樹”。相傳古時候,抱犢腳下的村莊裡有一位秀才,每正都要在一片樹葉上寫上一段情詩,以解對遠方情人的相思之苦,。

天然動植物園

抱犢崮國家森林公園內植物種類繁多,古老植物和現代植物混雜生長,被稱為“天然植物園”。 抱犢崮氣候溫和,土壤肥沃,雨量充沛,適宜名類植物生長,植被型別較多:現初步查明有維管植物100科302屬453種,其中喬木樹種36種,灌木樹種119種,草本植物298種,具有亞熱帶與暖熱帶兩大植物區系成分的特點,並相互滲透。在植被組成上,近代植物區系中保留了很多第三紀以來或更古老的殘遺植物,如榆、臭椿、枸樹、榿木、槐、柳等一些屬種,植物區系的地源較為古老,自然植被歷史悠久。具有亞熱帶區系成分為主的天然植被,主要有欒樹、楸樹、楝等。長白山植物區系中的糠椴、蒙古櫟也有分佈。抱犢崮還有“花果山”和“藥山”之美譽。果樹品種應有盡有,如桃、杏、蘋果、核桃、板栗等,自古以來一直佔領著江南市場的半壁江山;天然中藥材品種有杜仲、黃精、玉竹、柴胡等100多種。

除此之外,在抱犢崮中生活的鳥、獸、兩棲、爬行類動物共有134種,林中分佈的野生動物98%為有益生物。其中鳥類103種,屬13目31科和亞科,包括留鳥32種,夏候鳥24種,冬候鳥11種,旅鳥36種,屬於國家級保護的鳥類有15種。

竹林庵、清華寺和呂祖洞

繼續前行50餘米,可看到一座古碑豎立在陡峭的山坡之上,此處便是竹林庵的遺址。從古碑上所刻碑文看,康熙五十六年,即距今283年,竹林庵曾是一座茅簷草舍、茂林修竹、樸素幽雅的居姑庵,香火極盛。看著這些勸人向善的詩文,不禁讓人想起當年青燈 古佛、暮鼓晨鐘的情景。

清華寺和竹林庵比鄰而居,只是現在的清華寺也只剩下孤零零的兩塊石碑分豎在道路兩側,其中右側石碑儲存完好,碑文清晰可見;另一塊則已攔腰截斷,讓人陡生蒼涼,很難將此地和曾經是魯南一帶佛教活動的名剎古寺聯絡起來。清華寺始建於唐代,後來歷代重修,清道光年間最為旺盛。

清華寺原是下觀,但發展卻超過了上觀巢雲觀。當地民謠曰:“六十年灌一觀,淹了上觀淹不了下觀”。傳說當初山洪一來巢雲觀道士就把洪水擋住,山洪無路可傾,就順勢洩進了地勢低的清華寺。清華寺年年受淹,觀音實在看不下去,就找太上老君說情,可太上老君不願出面,派呂洞賓應付她。觀音靈機一動提出與呂洞賓比酒,並以清華寺的藏經閣為賭注。呂洞賓聽說要比酒,當即答應。觀音自知不是呂洞賓的對手,就主動把藏經閣送給呂洞賓作洞府。巢雲觀的道士怕淹了呂洞賓的洞府,就再也不敢把洪水擋住,於是就在觀後修了一條洩洪道引水下山,從此下觀就再無受淹之災了。果不其然,現在的清華寺只剩下一片廢墟,而呂洞賓的洞府--呂祖洞依然儲存完好, 30平方米的石屋中供奉著他的雕像,只見他峨冠博帶、仙風道骨,引得不少香客信士參禮膜拜。

巢雲觀

在抱犢崮西南麓,有一條幽靜的深谷,以前這裡遠離塵世,山水如畫,就成了僧道徒修身養性的好地方。這裡原有古宗教建築兩座,稱為清華寺、巢雲觀,當地人俗稱上觀、下觀。上觀院內有一棵大銀杏樹,虯枝旁逸,如擎天巨傘,看來至少也有上千年了。巢雲觀後東側有個水簾洞,洞口石壁上,終年有泉水滲出,斷斷續續,如掛著一副玲瓏剔透的水晶簾。稍高處有個桃源洞,洞口大樹盤根錯節,洞內坦如平地,宛如小廟堂,想系當年孤身老道修煉棲息之處。有人把這裡稱為“海西第一洞天”。這個洞幽深莫測,當地有“桃源洞內點火,豬尾巴洞(在崮頂)冒煙”之說,所以很可能是個相通連的溶洞

按原路返回至巢雲觀。巢雲觀又名三清觀,依山而建,坐落在抱犢崮西南麓的一條深澗裡。這裡草茂林豐,遮天蔽日,掩映其中的巢雲觀古樸典雅而又神祕。抱犢崮遠離塵囂,山深林靜,自古以來就是一座道教名山,是道家七十二福地之一。因此,巢雲觀自唐代始建以來,就是魯南地區的道教活動中心,這裡供奉著道教最高的神―三清。三清觀之名源於此,而巢雲觀之名則源於觀後的巢雲 洞。

巢雲觀共兩進院落,有三清殿、碧霞閣、觀音殿等殿宇房舍23間,建築面積1000多平方米,還有一處西花園。主殿三清殿,從左向右依次供奉著主宰萬物生成的太清道德天尊,主宰陰陽未判混沌時期的玉清原始天尊。主宰陰陽始判天地形成時期的上清靈寶天尊。配殿裡供奉的是園通自在天尊(即觀音菩薩)與碧霞天尊。

千年銀杏

在主殿前面有一株千年銀杏,三人抱粗、軀幹蒼勁、虯枝旁逸,猶如撐天巨傘,蔭遮數畝,其根部又伸出一粗壯茂盛的支幹,與主幹相依相偎、枝葉重映,被稱做“懷中抱子”。此樹樹齡在1620xx年以上,樹周4.6米、高24米。由於樹身歷盡滄桑,又屢遭雷擊,已是傷痕累累,其中裂口較大處已用水泥“彌合”。這棵千年銀杏為雄樹,常年只開花不結果。此樹雖不結果,但據說對前來燒香求子者頗為靈驗,因而有“神樹”之稱。這棵“神樹”,更像一位飽經滄桑的老人,向我們傾訴著歲月的滄桑和道教文化的淵源流長。

巢雲洞

巢雲觀之後是巢雲洞,又名“雲窟”。“巢雲”意即居住在雲裡。每逢清晨日出之前,常有一團白雲從洞中徐徐湧出,將這古香的建築和周圍的山川籠罩在雲霧繚繞之中,宛若仙境一般。巢雲洞屬石灰岩地質構造的溶洞,溶洞裡含有大量水汽的空氣向外流出,遇冷便形成了霧。尤其每逢夏季,洞內空氣溼度大,山區早晨氣溫偏低,於是一團團雲霧升騰而出,構成這一奇特景觀。置身其中,雲海飄渺、山泉叮咚,再加上觀內的鐘聲、鼓聲、木魚聲、道長們高低婉轉的誦經聲會把你帶入一個超凡脫俗的境界。

“民國第一案”紀念碑

在抱犢崮中路登山臺階右側豎立著一塊高3米,寬1米的石碑,碑名為:山東建國自治軍碑,於1997年12月18日建碑,碑文詳細記載了“民國大劫案”事件的始末:民國之初的北洋政府時期,各派軍閥割據,連年混戰,使當地百姓災難深重,苦不堪言。一些不堪重負的百姓,紛紛聚眾起義。 1920xx年,原嶧縣白莊(現北莊鎮白莊村)清末秀才孫美珠和五弟孫美瑤、叔父孫桂芝一道揭竿而起築寨於抱犢崮,成立了“山東建國自治軍五路聯軍”。 1920xx年5月,孫美瑤帶領“山東建國自治軍”,在抱犢崮山區製造了轟動中 外的“臨城劫車案”,史稱“民國第一案”。

桃園仙境

桃源仙境景區位於巢雲竹林景區北部,景區內絕俗清幽、聳崖疊翠,共分佈七個小景點,分別是會仙亭、瀉月浸雲、桃源洞、山蔭聽蟬、仙人醉臥、試劍峽、陰陽界等。

會仙亭

沿巢雲觀觀後上山臺階北行,穿過一座石門,臺階頓時變得異常陡峭,謹慎向西行約200米見一座崖壁上鐫刻著“景步雲天”四個紅色大字,崖壁之上便是會仙亭。此處也是登崮北路與中路的分界點。

會仙亭始建於清康熙二十年,亭不遠處的一塊古碑,記載了修亭的緣由。傳說,八仙過海後,呂洞賓重遊抱犢,發現山下有一位姓劉的書生在家潛心修道,就化一位老者去點化他。洞賓對他說在家修行,凡塵俗事太多,難以摒除雜念,靜心養性,並勸他到抱犢崮找一處北有鬆、西有竹的地方,方為絕佳的修道場所。劉書生找到此地,果然松竹掩映,流泉飛爆,真是人間仙境,於是結廬搭亭,修身養性,就建亭在此,並起名為會仙亭。會仙亭碑後題有一首七言絕句,傳說為劉書生所寫:“黃鶴時來舞疊翠,岳陽勝概此又逢。善諱今鐫青玉上,他日仙籍應登名。”

瀉月浸雲

繼續前行約10米便可看到一座陡峭的崖壁之上,懸掛著一塊高近20米、寬約10米的巨大鐘乳石,既像一凝固的瀑布,又像水晶門簾。在鐘乳石,方有一石洞,洞口不大,高近2米。入洞後豁然開朗,面積有30多平方米,名曰:“水簾洞”;左下側又有一個洞口,可容一人彎腰進去,深邃不見底。洞底有一汪冬夏不涸的甘泉。據專家測定,水中含有對人體有益的鍶及其它微量元素,其含量都達到了國家標準。每到雨季,瀑布從崖頂傾瀉而下,飛花碎玉,十分壯觀。於是古人在洞的上方刻了“古洞仙境”四字予以讚揚。洞的旁邊還刻有“瀉月浸雲”四字,也是一處奇妙景觀。每當夏季晴空夜晚,明月照在飛瀑上,天上的月光像流水,地上的流水像月光,月光和流水融為一體,這瀑布就如銀亮的月光從天上傾瀉下來一樣,此為“瀉月”。激起的水汽和溶洞吐出的雲霧,一齊向空中升騰,包裹著瀑布就像流入雲端,謂之“浸雲”。水簾洞之上,瀑布之下還供奉著一尊觀音雕塑,左手擎寶瓶,右手伸出蘭花指,正微笑注視著過往的遊人。行家指出:夏季晴空夜晚和早晨是觀賞此景點的最佳時機。

桃源洞

水簾洞東南側峭壁處有一個天然石灰岩溶洞,傳說是清康熙三十年間,有一人為營造出一個世外桃園的美妙境界,而將此洞命名為“桃源洞”。桃源洞洞口呈拱圓形,洞內幽暗深不可測,時有蝙蝠盤旋其中,更顯陰森恐怖。相傳古時候,有幾位儒雅書生對東晉陶淵明《桃花源記》中的世外仙境異常向往,在一日雷雨過後,他們結伴登崮,發現洞口處有山泉水浮著桃花正汩汩湧出,書生們興奮不已,認為洞中肯定就是陶淵明詩中所敘述的仙境。於是他們一邊高誦《桃花源記》,一邊走了進去,竟一去無回。此後,每逢夜深人靜,有附近村民還能夠依稀聽到幾位書生的吟詩作賦聲:“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仙人醉臥

前方不遠處,有一個 “仙人醉臥”的奇景,由一棵橡樹和一塊斷石組成。岩石斜躺在路邊山坡上,橡樹根部則深深地紮在岩石之中,暗暗展示著它生存的毅力和奇特的魅力。傳說:一日,呂洞賓邀請其他七位神仙在會仙亭喝完酒之後,自己卻突然消失了。眾人苦苦尋覓至此,只見他正躺在山坡上呼呼大睡醉得一塌糊塗。鐵柺李想給他開個玩笑,掄起柺杖照著他的頭部打了過去,只聽得“咚”的一聲,像打在石頭上一樣,震得鐵柺李的虎口隱隱作痛,柺杖想抽也抽不回來了。原來,呂洞賓給鐵柺李開了個玩笑,把自己的身子變成了石頭,把鐵柺李的柺杖變成一棵樹,便形成了現在“仙人醉臥”的奇景。

試劍峽

走過一段蜿蜒崎嶇的山間小道,可見前方一座石峽豁然開裂,高約30米,長約40米,寬度僅容一人,最窄處須側身才能穿過。走在其中,仰首望去,只見兩側石壁如刀削,頂端一線藍天隱隱可見,故名“一線天”,又名試劍峽。明朝馮夢龍的《醒世恆言》中有一段“呂洞賓飛劍斬黃龍”的故事即與此大有淵源。傳說正在抱犢崮修行的呂洞賓,決心為民除掉熊耳山上一條修煉成精、作惡多端的黃龍。他在與黃龍搏鬥前,先用三味真火煉他的斬妖劍,經過九九八十一天冶煉後,想試試寶劍的威力,就照著一塊巨石劈去,手起劍落,巨石瞬間被劈成兩半,就留下這道裂隙,後來呂洞賓終於劍斬黃龍為民除了一害。

陰陽界

緊接著一線天的就是陰陽界。陰陽界也叫陰陽澗,是一條深達60多米的大山澗。兩側為突兀陡立的奇樹怪石、懸崖峭壁。這裡集中了抱犢崮三分之一的樹種(約250種),而且大多數是自然生長在峭壁之上。據說當年八仙比試本領,各顯神通,在這裡佈下了陰陽八卦陣。根據我國傳統哲學,萬物含陰含陽,在這個小環境中也同樣暗含著許多對陰陽組合。如上面是高山,下面是深澗,山為陽,澗為陰;上邊是石,下邊是水,石為陽,水為陰;澗之北為陽,其樹木顏色多鮮豔,秋天紅葉特別多,多數直立、紅色;澗之南為陰,其樹木顏色偏暗,樹木多橫生、彎曲。傳說這條澗是呂洞賓的陰陽臨界點,當地的百姓叫“鬼門關”。如果你在這裡站上幾分鐘,或許會覺得胸悶氣短,甚至還會出冷汗。所以至今當地還流傳著這樣一句話:“闖過鬼門關,能活九十三”。據專家調查分析,此處可能是由於周圍特殊的地理環境造成二氧化碳聚集且不易散發,導致缺氧所致。

君山望海

明清時因抱犢崮在魯南居群山之首,其山形如峨冠 危坐的君子,俯瞰魯南大地,故美其名曰“君山”。據《嶧縣誌·山川》雲:“君山有抱犢崮,壁立千仞,去海三百里,天氣澄朗海上望之宛然在目。”君山望海也被譽為“嶧縣八景”之冠。君山望海景區主要有十八羅漢洞、天梯、天池、望海石、觀雲亭等景點。

十八羅漢洞

登到崮頂,繞崮而行即可觀賞四周崖壁中形狀各異的洞穴。沿一山間小道向東行,沿途可看到數塊紅色巨巖並排鑲嵌在崖壁之上,像一條紅色的綢帶系在了抱犢崮這位謙謙“君子”的脖頸上。行約200米處,沿崮下一條荊棘小道攀木援石而上,就來到了被人們稱做“不解之謎”的十八羅漢洞。羅漢洞洞高2米,深4米,寬3米。在洞裡洞外的石壁上有許多摩崖石刻佛像。據所刻文字記載:佛像刻於上元元年(即公元674年)。由此推斷,這裡自唐代初期,就已經是佛教聖地,這些造像由於年代久遠和戰火浩劫,有些已經模糊不清,但仍可看出精巧的刀法和古樸的線條,可辨認出的觀音、彌勒、韋馱、金剛等造像仍然栩栩如生。在當地流傳這樣一段歌謠:“羅漢洞,八丈深,十八羅漢個個真。數來數去十九個,六根不淨迷了心。”羅漢的個數到底是18個還是19個成為人們心中的難解之謎。其實洞裡洞外的造像本來有20個,後來被毀掉了一個半,取名為十八羅漢洞。由於望文生義,一些人自認為只有18個造像,當數出來是19個時,就認為是自己心不誠,六根不淨的原因,就編了上面的民謠自欺欺人。此外,除佛家十八羅漢洞外,此處還有道家煉丹的煉丹洞,有崎嶇深邃的王禪洞、北斗洞等.

天梯

天梯原本是登上抱犢崮崮頂的唯一通道,極其險峻,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說,而奇景常在於險遠,正因如此,使許多中外遊人望而卻步,留下遺憾。在崮之西北角,有一處懸崖豁裂,西側一座山峰形狀頗似人的一根大拇指,故名“一指峰”。古人曾沿著這道天然的裂隙,在懸崖峭壁上面鑿一些窄窄的腳窩,供人們手足並用,攀援而上。天梯高40多米,需攀登100餘步,其中又有3處最險,分別是:八瞪眼、鷹見愁、鬼門關。八瞪眼是在一塊巨大光滑垂直的峭壁上鑿有8個腳窩,攀登時一步比一步緊張,每登一步都要瞪大眼睛,再一個就是鷹見愁,這是垂直石壁上一個僅容一足的鳥道,長約7米,一邊是峭壁,一邊是萬丈深淵,蒼鷹見了都要發愁。再往上就是鬼門關,這是上山最後一道險關,從這邊懸崖峭壁上奮力躍到另一峭壁,需要付出很大的勇氣,故被稱為鬼門關。

天台廟

走過天梯,前方是一座造型古樸,圖案、花紋流光溢彩的石門,名曰“天台”,它就像一座矗立在天邊的天門一般,直聳雲霄,威嚴壯觀。穿過天台,終於到達崮項。

崮頂面積方圓60餘畝,履土數尺,地勢平坦,樹林茂密。俯瞰四方,令人頓生“登臨芳心遠,身與碧雲齊”之感。若遇雲霧天氣,陣風吹來,松濤轟鳴,更兼煙雲迷亂、小雨瀝瀝,當地人有“崮頂每年七十二場澆花雨”之說。東行10餘米,可看到一處天台廟遺址。這是天台廟的地穴遺蹟,南側一石碑記載:明朝萬曆年間重修天台廟。天台廟又相傳為泰山奶奶廟,廟中過去供頑石一塊,上刻日出形象,沒有文字,僅刻一平線,中繪半環,如日出東方光芒四射,線條刀工深厚拙樸。不過現在遺址內僅有三個殘缺不全的石雕像,雕像上的圖案、文字也已經模糊不清難以辨認了。

觀雲亭和天池

沿崮頂林蔭小道繼續前行,只見兩側松柏茂密、蒼翠欲滴;天風吹拂、松濤齊鳴;奇花異草時有所見。前行約200米處有一座造型古樸、幽雅別緻的觀雲亭。登上觀雲亭,舉目遠眺,藍天白雲、山川四野盡收眼底;俯瞰崮下,廟宇樓閣、綠樹紅葉一覽無餘。觀雲亭下側有兩汪水潭,每處長4米,寬3米、深2米,碧水深潭常年不息,此為“天池”。昔日有詩稱讚它是:“石潭潔如三夏月”。這兩座天池還是“民國第一案”發生前孫美瑤部隊的唯一水源,正因為當時水少人多,危在旦夕,才被逼上劫車的道路。孫部將洋人劫來後,最初是住在巢雲觀,時局危機時,也曾把洋人搬到崮頂上居住,吃的全靠天池中的水。

望海石

沿天池旁一條小路東行約40米,只見一塊頂端平整的巨石探出絕壁,名叫“望海石”。此石是觀看雲海、觀日出的最佳地點。踏上望海石,極目遠眺,頓生“會當臨絕頂,一覽眾山小”之豪氣,只見山之陰群山奔逐、逶迤起伏。如能在雨過天晴的黎明登山,則可看到東方150公里之外的黃海,一片墨藍的海水鑲嵌於天壤之間,就像一幅被春風吹皺的綢帶微微嫋動。如在深秋初冬之時,常可望見浩渺的雲海。雲海來時,波浪翻滾,起伏的群山就像大海中的小島,令人心曠神怡。這便是古人所說的“君山望海”。除此之外,抱犢晨曦也頗為壯麗,凌晨時刻,曦輝初顯,一輪紅日冉冉躍出雲海,象一個巨大的火球在水面上浮動,正如清代詩人雷曉詩中所云:“峭壁早邀滄海日,方臺平宿泰山雲。陽城十二皆東走,坐老乾坤是此君。”

抱犢崮頂

沿桃源洞旁的曲徑勉力攀登,即可到達抱犢崮頂,崮頂上可見石廟和地穴殘跡,石廟相傳為泰山奶奶廟,廟中過去供頑石一塊,上刻日出形象,沒有文字,僅刻一平淺,中繪半環,如日出光芒四射,這可能就是傳說中的石雕天神象,可惜已毀於兵禍。登崮頂俯瞰四方,令人頓生“登臨芳心遠,身與碧雲齊”之感,眼前頓覺豁然開朗!山之陰群山奔逐,逶迤起伏;山之陽公路如網,廠礦林立。左麓蓮花山,右麓杏花山,平坦的崮頭確像一巨大的仙台。崮頂風烈,煙雲迷亂。若遇雲霧天氣,山中白雲蓊鬱而起,遠遠望去,嫋嫋煙霞環繞峨峨崮頂,若隱若現,整個崮頂懸浮於白雲之上,宛如虛無縹緲的仙山瓊閣。崮頂石祠已傾圯,僅餘石堆累累,南邊石池依然完好,水清照人。秋高氣爽時,微風吹來,松濤陣陣,只覺胸中俗氣盪滌一空。如能在雨過天晴的黎明登山,則可以看到東方一片墨藍的海水,鑲嵌於天壤之間,如一幅被春風吹皺的綢帶,微微嫋動。這時你將會忘記腳下囂塵滾滾的人境,以為自己就是那天上的神仙。

山東抱犢崮的導遊詞 篇12

抱犢崮的“崮”字在《辭海》中的解釋是:“四周陡峭頂端較平的山,山東省中南部山

區多用作地名。

如:孟良崮、抱犢崮。

抱犢崮位於山亭區東南部,距棗莊市駐地 23 公里。

從古至今,數易其名。

漢代曰 “ 樓山 ” ,魏晉曰 “ 仙台山 ” ,唐宋時曾叫 “ 抱犢山 ” ,明清時期稱 “ 君山 ” ,近代《嶧縣誌》載:昔有王老抱犢耕其上,後仙去,故爾得名 “ 抱犢崮 ” 。

傳說古時山下住著一個姓王的老漢,因無法忍受官吏的苛捐雜稅,決心到又高又陡的樓山上去度過殘生,可老漢家的耕牛無法上去,他只好抱著一隻牛犢上崮頂,搭舍開荒,艱苦度日。

誰料老漢平日飢食松子伏苓,渴餘山泉甘露,久而久之,漸漸覺得神清目朗、風骨脫俗,後經一位仙人點化,居然飛昇而去,抱犢崮因此而得名。

清代詩人雷曉專門為此作詩一首:遙傳山上有良 田,鋤雨耕雲日月偏。

安得長梯還抱犢,催租無吏到天邊。

抱犢崮屬沂蒙山區,海拔 584 米,是一座集自然景觀、人文景觀為一體的名山。

山勢突兀、巍峨壯麗、泉流瀑瀉、柏蒼松鬱。

山腳下有古廟兩座,分別為清華寺和巢雲觀;半山處有山洞數十個;崮頂沃土良田數十畝,松柏茂盛,蒼翠欲滴,奇花異草,滿崮爛漫。

佇崮東眺,黃海茫茫雲霧繚繞。

《嶧縣誌》載: “ 邑八景之冠,為君山望海 ” 。

極目南天,平野如畫。

山麓下、叢林間,泉水叮咚,清溪潺潺。

春夏秋冬,四季分明,山光各異:春報桃李爭豔放,夏暑濃蔭不侵肌,秋染紅葉醉霏芳,冬雪綻玉鬆梅奇。

山腰間,有一處十八羅漢洞,洞內四周壁崖上雕刻著神態各異的佛像。

抱犢崮總面積 665.5 公頃,地貌特徵表現為低山丘陵型別,頂部由一系列崮組成,屬暖溫帶季風性氣候,四季分明,森林覆蓋率在 98% 以上,以天然雜木林和松柏防護林為主。

1992 年 9 月,抱犢崮被林業部批准為國家級森林公園,是山東省罕見的帶有亞熱帶常綠闊葉樹種的天然雜木林彙集區,有各種植物 165 科, 627 種。

抱犢崮與人工湖周村水庫交融為一體,山水相連,氣勢磅礴,以她獨有的“雄”、“奇”、“險”“秀”居魯南七十二崮之首,被譽為“魯南小泰山”,是研究魯南植被和科研教學難得的基地。

抱犢旅遊區共分為 4 個景區:巢雲竹林、桃源仙境、君山望海、鳳落古崖。

巢雲竹林

好了,現在我們來到的就是景區的第一個景點:巢雲竹林,巢雲竹林景區是抱犢崮的主要景區,以觀溝登山路為主要遊覽線路,以巢雲觀、清華寺為中心景點,是人們進行探古、尋幽、遊覽、科研、科普等活動的絕佳選擇。

其景點主要有:厚殼樹、清華寺、巢雲觀、千年銀杏、巢雲洞等。

厚殼樹

進山後,沿石階上行約100米處就到了巢雲觀,沿其門前向南一條山間小路行進,約有10米就可看到山東省境地內獨一無二的厚殼樹。

厚殼樹為紫草科厚殼樹種,樹葉大而蔭濃,摘下它的一片葉子,用帶尖的硬物稍加用力在上寫字,它就會象紙一樣很快“顯形”。

更令人稱奇的是,據介紹,該樹發芽較早則風調雨順;如發芽較晚則定有自然災害,俗稱“神樹”, 此樹又名“相思樹”。

相傳古時候,抱犢腳下的村莊裡有一位秀才,每正都要在一片樹葉上寫上一段情詩,以解對遠方情人的相思之苦,。

天然動植物園

抱犢崮國家森林公園內植物種類繁多,古老植物和現代植物混雜生長,被稱為“天然植物園”。

抱犢崮氣候溫和,土壤肥沃,雨量充沛,適宜名類植物生長,植被型別較多:現初

步查明有維管植物100科302屬453種,其中喬木樹種36種,灌木樹種119種,草本植物298種,具有亞熱帶與暖熱帶兩大植物區系成分的特點,並相互滲透。

在植被組成上,近代植物區系中保留了很多第三紀以來或更古老的殘遺植物,如榆、臭椿、枸樹、榿木、槐、柳等一些屬種,植物區系的地源較為古老,自然植被歷史悠久。

具有亞熱帶區系成分為主的天然植被,主要有欒樹、楸樹、楝等。

長白山植物區系中的糠椴、蒙古櫟也有分佈。

抱犢崮還有“花果山”和“藥山”之美譽。

果樹品種應有盡有,如桃、杏、蘋果、核桃、板栗等,自古以來一直佔領著江南市場的半壁江山;天然中藥材品種有杜仲、黃精、玉竹、柴胡等100多種。

除此之外,在抱犢崮中生活的鳥、獸、兩棲、爬行類動物共有134種,林中分佈的野生動物98%為有益生物。

其中鳥類103種,屬13目31科和亞科,包括留鳥32種,夏候鳥24種,冬候鳥11種,旅鳥36種,屬於國家級保護的鳥類有15種。

竹林庵、清華寺和呂祖洞

繼續前行50餘米,可看到一座古碑豎立在陡峭的山坡之上,此處便是竹林庵的遺址。

從古碑上所刻碑文看,康熙五十六年,即距今283年,竹林庵曾是一座茅簷草舍、茂林修竹、樸素幽雅的居姑庵,香火極盛。

看著這些勸人向善的詩文,不禁讓人想起當年青燈 古佛、暮鼓晨鐘的情景。

清華寺和竹林庵比鄰而居,只是現在的清華寺也只剩下孤零零的兩塊石碑分豎在道路兩側,其中右側石碑儲存完好,碑文清晰可見;另一塊則已攔腰截斷,讓人陡生蒼涼,很難將此地和曾經是魯南一帶佛教活動的名剎古寺聯絡起來。

清華寺始建於唐代,後來歷代重修,清道光年間最為旺盛。

清華寺原是下觀,但發展卻超過了上觀巢雲觀。

當地民謠曰:“六十年灌一觀,淹了上觀淹不了下觀”。

傳說當初山洪一來巢雲觀道士就把洪水擋住,山洪無路可傾,就順勢洩進了地勢低的清華寺。

清華寺年年受淹,觀音實在看不下去,就找太上老君說情,可太上老君不願出面,派呂洞賓應付她。

觀音靈機一動提出與呂洞賓比酒,並以清華寺的藏經閣為賭注。

呂洞賓聽說要比酒,當即答應。

山東抱犢崮的導遊詞 篇13

各位遊客朋友:

大家好!歡迎來到美麗的"江北水鄉"棗莊做客。

我是棗莊國際旅行社的專職導遊員,我姓牛,大家可以叫我小牛,很榮幸和大家一同遊覽棗莊這片人傑地靈之地。

先簡單介紹一下棗莊的概況:棗莊市位於山東省南部,泰沂山區的西南邊緣,地處魯蘇交界,東與臨沂市平邑縣、費縣和蒼山縣接壤,南臨江蘇省徐州市,京杭大運河穿境而過,西望碧波盪漾的微山湖,北連孔孟之鄉曲阜鄒城。

早在唐代就因村落中多棗樹而得此名。

在打造"江北水鄉,運河古城"口號的引領下棗莊市依託其豐富的自然人文景觀推出獨具特色的五大類核心旅遊產品。

今天我將帶領大家參觀遊覽融自然人文景觀於一體的山嶽型旅遊資源的典型代表——抱犢崮國家森林公園。

看大家一幅迫不及待的樣子,我就不賣官子啦,請大家帶好隨身物品,隨我下車。

抱犢崮國家森林公園位於棗莊市東北20公里處,此處群山連綿不絕,峰頭林立,自西向東形成一道天然屏障。

群山之中有一峰突起,如擎天柱直插霄漢,這便是抱犢崮。

相傳昔有王老漢抱犢耕種其上,後仙去,故此得名。

崮西南有一條深澗,泉水彙集於此,形成瀑布。

深澗東側有清華寺和巢雲觀,半山處有洞數十個,洞內外石壁上雕有千姿百態的佛像。

矗立崮頂,極目南天,平野如畫,東眺黃海,雲霧繚繞,故有"君山望海"之稱。

周圍有巢雲竹林、桃源仙境、生態奇觀等景點。

大家留意腳下,我們啟程登頂觀景。

抱犢崮原名君山,漢稱樓山,魏稱仙台山。

其主峰位於蒼山縣下鄉村境內。

海拔584米,為魯南第一高峰,居沂蒙七十二崮之首,被譽為"天下第一崮"。

概括起來抱犢崮有五大特色:

其一,抱犢崮歷史悠久,早在舊石器時代就有人類在此繁衍生息。

山腳下王嶺遺址、小古村遺址就是遠古歷史的鑑證。

且抱犢崮久負盛名,歷代文人墨客慕名前往,留下許多麗文華章和不少碑碣石刻。

相傳三國時有位魏國大臣著名書畫家曾學書於此。

其二,抱犢崮拔地通天,鶴立群山,以她獨有的"雄、奇、險、秀"而著稱。

晴日的早晨登臨崮頂觀雲海日出,只見雲水一色,一輪丹陽冉冉躍出雲海,蔚為奇觀。

故有詩讚曰:"陡壁早邀淪海日,方臺平宿泰山雲"。

這第三個特點便是洞天府第之譽。

山中道教宮觀、佛教寺院依山而設。

靈峰寺相傳為天下三十六福地之一,從寺中殘存的碑文看,寺廟始建於漢,為如來佛行宮,現存遺址佛樓門匾上清雍正皇帝親筆御書"釋迦文佛",被祈求功名的善男信女們頂禮膜拜。

各位如有誠意可在此燒幾柱香火祈求家人平安。

說到這第四個特點——"超天然氧吧"。

抱犢崮綠樹如茵,氣候宜人,森林總面積130平方公里,是不可多得的天然氧吧,已被列為國家地質公園、國家森林公園。

其五,抱犢崮山水相融,景色優美。

崮東麓的會寶湖、雙河湖像兩位嫵媚的少女,依偎在抱犢崮的懷抱中,湖光山色,碧波千傾。

雙河湖中的魚島已建成及休閒、度假、垂、療養於一體的大型休閒娛樂場所。

聽完"五奇"我們也來到"巢雲竹林"啦!大家看,在抱犢崮西南有一條幽靜的深谷,遠離塵世,山水如畫。

這裡原有古宗教建築兩座,稱為清華寺和巢雲觀,當地人俗稱上觀、下觀。

上觀院內有一棵大銀杏樹,虯枝旁逸,如擎天巨傘,看來至少有上千年了。

巢雲觀後東側有個水簾洞,洞口石壁上終年有泉水滲出,斷斷續續,如掛著一副晶瑩剔透的水晶簾。

西側有個桃源洞,宛如小廟堂,想必當年乃是一孤身老道修煉棲息之處,故有人稱之為"海西第一洞天"。

好了,大家可在此自由活動,拍照、許願,二十分鐘後我們沿洞旁的天梯登崮頂俯覽四方美景。

借"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勇氣,我們已登上崮頂啦!各位是不是有"會當臨絕頂,一覽眾山小"的感覺呢?!嫋嫋煙雲環繞峨峨崮頂,若隱若現,宛如虛無飄渺的仙山瓊閣。

若在雨過天晴的黎明登山,則可以看到東方一片墨蘭的海水,鑲嵌於天際之間,令人心曠神怡,彷彿幻入仙境。

做過了神仙的美夢,再到十八羅漢洞中一探究竟吧!在山頂崮門東邊數十步的巨壁下,洞內石壁上雕有佛像浮雕,造型生動,情態逼真,共十九尊,有的已面目全非,依稀可辨者只有少數幾尊。

置身在黃龍洞這秀色可餐的佳境,聽著叮咚的泉水聲,聞著誘人的野花香,吮吸著清爽的山野氣息,我們也結束了今天的抱犢崮之旅。

感謝各位對我工作的支援,旅途中如有什麼不周之處,還請各位多多包涵,也希望您留下寶貴意見。

祝大家一帆風順年年好,萬事如意步步高!各位,一路順風,謝謝,再見!!

山東抱犢崮的導遊詞 篇14

招虎山國家級森林公園位於膠東半島南部的海陽市境內,招虎山距海陽城區8公里,地處煙臺、青島、威海三市的中心地帶,交通便利,地理位置優越,主峰海拔549.7米,總面積1762.7公頃。

招虎山屬嶗山山系,《海陽續志》載:“邑北三十五里有招虎,概以虎伏山中,仙家訓之,遂化為石,遺蹟宛然,故名”。招虎山以山稱奇,以水叫絕,因林冠幽,以史誨人。

招虎山園內自然和人文景觀珠聯璧合,相映成趣。在此您可頓悟天人之合一,感受原始之裸露,聆聽燕雀之鳴幽,享受潭溪之音韻,拋卻塵世之煩惱!

招虎山園區東路崖壁如削、怪石嶙峋、幽谷含秀;西路水急石美,幽谷瀑潭,層層有景;南路山光雲影,微波盪漾,似龍顯靈;北路翠綠竹海、陰鬱蔽日、北國江南,形成“群山共一脈,兩水繞主峰,山水相環繞,遊路貫其中”的空間佈局,遠觀可取其勢,近視可得其質。臥龍湖、十八潭、天馬戲水、天柱峰、金蟾拜佛、觀音澤慧等景觀,各具特色,盡顯自然之玄暝造化!

招虎山公園氣候屬暖溫帶季風氣候,受海洋、小地形影響,氣候宜人,冬暖夏涼,年平均氣溫11.5℃,是理想的旅遊度假,避暑康體、觀光休閒的勝地。招虎山園內空氣純淨,其空氣中負離子含量達50000個/cm3,是理想的天然氧吧。招虎山公園野生資源豐富,有木本植物200餘種,草本植物400餘種,野生動物168種,是一處天然的生態樂園。“花徑緣客掃,蓬門為君開”,優美的招虎山森林公園期待您的到來!

山東抱犢崮的導遊詞 篇15

歡迎各位朋友來到八仙過海景區。

首先為大家介紹一下八仙過海景區的基本情況。八仙過海景區又稱“八仙渡”、“八仙過海口”,坐落在蓬萊城北的黃海之濱,與丹崖山、蓬萊閣毗鄰,與廟島群島隔海相望。整個景區呈寶葫蘆狀橫臥在海上,景區周圍海域天高水闊,景色十分壯觀。春夏之交,這裡常有海市、海滋奇觀出現,虛幻縹緲,美不勝收。景區是在原來民間修建的八仙祠基礎上擴建而成的,遊覽面積五萬平方米,內有景點四十餘處。景區緊密聯絡道教文化和蓬萊仙境神話,以八仙傳說為主題,突出了大海仙山的創意,集古典建築與藝術園林於一體,意境深遠,觀覽性很強。

蓬萊自古是人們求仙的地方,又迭蒙帝王臨幸,便自然平添了神祕色彩。歷代文人墨客常把蓬萊和海上神山聯絡起來,留下了許多讚美仙島神鄉的詠唱。蓬萊以其鮮明突出的神話題材和濃厚的人文氣息,奠定了它在中國東方仙文化的源頭地位。人們總是把蓬萊與神山仙島緊密地聯絡在一起,蓬萊也便自然地成為神仙世界的代名詞。

凡是到蓬萊的客人,大多都是衝著“神仙”兩個字來的。“八仙過海,傳文如此多奇;萬事由人,風景這邊獨好。”(越南友人黃文歡的題詞)不管是否靈驗,在這裡你總是可以感受一下神仙的逍遙與超脫,精神上是會得到滿足的。

八仙坊與八仙橋:各位請看,迎面這座牌坊上的“八仙過海口”五個大字是宋代大文豪蘇軾的墨寶,八仙過海的故事在我國民間流傳久遠,影響深廣,他們的神奇故事數百年來結晶為一句民諺:“八仙過海,各顯其能”在人們心中留下了可資借鑑的榜樣和永久的魅力。

大家請回頭看,牌坊上的“人間仙境”四個大字也是蘇軾所題。《海內十洲記》敘及的三神山中,說蓬萊周圍環繞著黑色的圓海,瑰麗而神祕。最重要的是神山上有各種使人長生不老的仙藥、仙草、仙果和仙水。這種縹緲迷人的仙境,寄託著人們在仙道思想影響下對於紛擾、短促的人生的超脫心理,隨著道教的盛行又帶上了宗教的色彩。但是追求長生是人們的普遍願望,其中也包含著一種積極的熱愛生活的精神。

大家請看,這上千只吉祥鳥(海鷗)或悠閒自得地在海面上嬉戲玩耍,或在藍天白雲碧海之間自由飛翔,它們好象也知道這裡是人間仙境。古語說得好,鳳凰不落無寶之地,神仙們在這裡修煉,海鷗象我們一樣也要沾沾仙氣。另外,我們蓬萊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生態保護得十分好,所以通過這一景象,我們看到了人與大自然的和諧與統一。它告誡人們要重視保護自然生態。所以仙人們也選擇在這裡修煉、聚會、享受逍遙自在的生活。大家今天來參觀遊覽,仙人定會給大家帶來平安、吉祥。

現在我們腳下的這座橋名叫八仙橋,傳說中八仙以懲惡揚善、濟世救人為己任,與他們有關的許許多多故事,早已深入人心,世上的人都以遇到八仙為福氣,所以這座橋自然也就充滿了吉祥與福瑞,走上這座橋的都是有福氣的人,因為我們這裡有一句俗語:八仙橋上站一站,無災無難保平安;八仙橋上走一走,一生多福又多壽。

迎面牌坊上“雲外仙都”四個大字是蘇東坡同時期的大書法家米芾所題,這裡是神仙們聚集修煉的地方,是很有靈氣的洞天福地。

請往裡走。請回頭看,牌坊上“得道成仙”四個大字是大書法家黃庭堅所題,各位朋友到八仙過海景區一遊,沾了仙氣,就會成為仙人了。

仙源樓:前面這座樓叫仙源樓,樓上的“仙源”二字是唐太宗李世民所題,當年李世民東征高麗時,大軍就是從這裡乘船出發的,對於雲煙縹緲、神祕莫測的海市蜃樓,這位唐二主是十分神往的,雖然是否如願很難考究,卻留下了這“仙源”二字。蓬萊是仙人居住的地方,跨進仙源大門您就會產生超凡脫俗進入仙界的感覺。大家請看,門兩旁的楹聯“鑑性明心通淨化,參天悟道會清涼”,是當代大書法家歐陽中石先生遊此地時有感所題,這幅楹聯的意思是,一個人只有清心寡慾、淡薄名利才會真正感悟出“道”的深奧,才能去追求清淨無為的最高境界,它告誡人們做人要豁達大度、灑脫超然、寧靜脫俗。去掉了世俗的浮躁,心情自然就會清爽坦蕩。

八仙壁:大家請往前走,我們看到的這個拱月形影壁叫八仙壁,上面的浮雕描述的是八仙過海的故事。相傳當年八仙歷經磨難,得道成仙。一日,八仙在蓬萊聚會飲酒,一時興起,欲過海一遊,相約不得乘舟,而要憑法器踏浪漂渡。於是,漢鍾離搶先把手中的扇子一拋,那扇子剎那間便大如蒲席浮在海面,漢鍾離躍身臥在上面向遠方漂去。荷仙姑不甘落後,隨手丟擲荷花,那花大如磨盤,紅光耀眼,清香四溢,仙姑在花上亭亭玉立,隨浪漂流。其餘六位也紛紛丟擲自己的寶器法物,躍入海中,漂漂盪蕩,遨遊在萬傾碧波之上。八仙的行動,驚動了龍宮,龍王大怒,命太子外出查詢,龍太子欲奪八仙法物,雙方大戰一場,後經觀音調解,雙方罷戰,八仙終於漂洋過海而去。從此留下了“八仙過海,各顯其能”的成語。當年鐵柺李的寶葫蘆化作一片葫蘆狀的島礁,就形成了後來的八仙過海景區。

眼前這座雕樑畫棟典雅古樸的樓閣叫望瀛樓,匾額上的“望瀛樓”三個字是當代書壇泰斗啟功先生所題。蓬萊和瀛洲常常被人們連在一起,稱為“蓬瀛”,《拾遺記》裡也有“歷蓬瀛而超碧海”的詩句。這裡的望瀛樓,指的是在蓬萊仙島這座瓊樓之上眺望瀛洲,接受神山祥光的吉照,自然會有福祉降臨了。望瀛樓由六層組成,水上四層,水下兩層。水上所展示的是豐富的仙境文化。海洋世界展示了幾百種珍奇的海洋生物,其中有千年神龜2只,大鯊魚有數十條,最大的有近3米長、重達300多斤。大鯊魚很有靈性,如果有雅興,它會允許景區的潛水員和它拉手一起遨遊大海,令人歎為觀止。

海豹島:現在各位看到的是海豹島,島中放養了數十頭斑海豹,這種斑海豹是渤海特有的生物。它屬於哺乳動物,用肺呼吸,以魚肉為食,在水中行動非常敏捷,頭腦聰明,十分可愛。大家可以去買份魚食喂喂它們,親近愛撫一下這些海洋生靈。還可欣賞海豹水上芭蕾表演,會有很多樂趣。

流香榭:這個水榭叫“流香軒”,相傳當年荷仙姑東渡過海時,曾在此停留過,當時恰逢她手持的蓮花盛開,她便信手摘下一片花瓣,留在此處,從此廊軒中經常飄溢著淡淡的荷香,因此得名“流香軒”。西邊的水榭叫清風榭,“琴臨池水彈明月,灑向仙閣酌清風”,充滿了詩情畫意,待會兒大家可以去欣賞一下。

鐘鼓樓:前面假山旁是鼓樓,撞擊五六聲福星到,敲打七八次鴻運來,各位有興趣可以上去敲鼓祈福,每敲一聲都有不同的含義,歡迎大家敲擊祈福;“碧落天鼓送遲暮,漁舟唱晚迎早潮”,聽聽晨鐘暮鼓,將會使您拋卻所有人間的煩惱。

望瀛樓與海底世界:大家請往上看,匾額上“天風海濤”四個大字,是劉海粟大師於1982年到蓬萊遊覽時所題。下面的楹聯“登斯樓也聽濤覽海,待遠舶兮送往迎來”是當代大書法家歐陽中石所書,這幅楹聯的意思是登上望瀛樓,壯麗的大海景色一覽無餘,濤聲陣陣,令人心曠神怡。當舟楫靠向八仙渡,賓客紛紛而至。這裡遊人如織,仙人在此熱情的歡迎大家。(更深的含義是我們大家每個人都是歷史的過客,現實世界送往迎來著一代代人們,生生不息,無窮迴圈,人的一生只是短暫的一瞬間,所以我們要珍惜生命,熱愛生活,活出生命的價值和意義。)

大家請隨我來,現在我們將要參觀的是位於望瀛樓水下兩層的海洋世界,海洋世界主要展示了黃渤海及南海的各種珍奇生物。遊覽此景,尤其是海底隧道,會有置身大海之中的感覺。大家或許要問,這海洋世界與神仙文化有什麼聯絡呢?中國東方的仙文化是來自大海的,大海確實是一個神奇的世界,它對神山仙島的傳說起到了一種背景襯托作用。我們徜徉在藍色的海國之中,既會產生一些奇妙的聯想,又可增加一些知識,是很有意思的。

大家請隨我攀登二樓,二樓是旅遊音樂茶座,迎面這幅屏壁圖是《碧水映春光》圖,是用24K純金製作而成(是揚州漆器廠大師製作的),大家請看舞臺上方的這幅《群仙祝壽》圖,展現的就是蟠桃會上群仙給王母娘娘祝壽的場面,正中上方騎鳳凰的是西王母和侍奉她的仙女,下方從右至左分別是呂洞賓、藍采和、韓湘子、張果老、曹國舅、鐵柺李、何仙姑、漢鍾離八位神仙。這是老子和他的書童,再往左是劉海、麻姑、和合二仙、哪吒、福祿壽三星。這幅畫是用888塊翡翠、象牙、玉石精雕而成,是由專為國家領導製作出口禮品的揚州漆器廠的大師們精心製作的,也是建國以來最大的一幅漆雕鑲嵌壁畫,十分珍貴。大家遊覽景區後可以稍事休息,一邊品茶一邊聆聽古典名曲,心情會感到格外輕鬆和溫馨。請到二樓平臺南側。請看這副楹聯“瀛海綺瀾三島近,蓬壺株樹五雲高”,是清末名臣曾國藩手書。大家請隨我到平臺北部。這副“海市蜃樓瞬息看仙山瓊閣,青山綠水百年可退老養生”楹聯,是中國當代紅學泰斗馮其庸先生八十高齡時為我們景區所題。馮老這副楹聯的意思是海市蜃樓的景象是虛無縹緲的,瞬息即逝。暗喻了人生的短暫,不要被功名利祿所困擾,超脫出紅塵滾滾的喧鬧世界,迴歸自然,在寧靜悠遠的青山綠水中頤養天年,才能象神仙一樣逍遙快樂。

大家請隨我更上一層樓。這裡是品茶觀海、賞景聽濤的地方。神仙們往往是飲酒作樂,放浪形骸,而我們卻終歸是人間情懷,清茶一杯,十分風雅。茶是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之一,是人生的必需品。特別是在這望瀛樓上,靜靜品茶會使你進入物我兩忘,禪意融融的佳境。“從來佳茗似佳人”,同對一片滄海,同伴一縷清幽,細啜慢飲之中,自有無窮韻味。我們景區專門聘請了著名的浙江木雕師,用各種名貴木材按照清代風格建造了八個高檔雅間,雅間內有茶藝表演員為您表演茶道,您可品嚐我們景區特製的八仙茶,八仙茶又稱為八仙長壽茶,是用人蔘等貴重中藥材精心釀製而成,具有補腎健脾、益氣溫陽、抗衰防老的效果,常飲此茶可養生保健、延年益壽。

來到蓬萊的客人,常常為見不到海市奇觀而感到遺憾。而在八仙渡,卻可以從望瀛樓上觀看到綽約迷離的瀛樓海市,領略到虛幻飄渺的奇異景象,得到感觀上的滿足。從這小小的觀景臺上,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通過光的折射而映現在樓窗玻璃上的海天景象。丹崖仙閣和田橫山的虛景與長山列島實景連在一起,綿延成一幅亦真亦幻的海上仙山圖。蓬萊仙城的樓臺,觀光大道上的車流,還有八仙渡環海西長廊的倩影,都映現在這方透明的螢幕上。其實,這裡的景象和真實的海市的道理是差不多的,都是一種光學折射的作用,只不過真實的海市是出現在海天之間的,這裡卻是窗前之觀,實際上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在前面的仙姑間和其他幾個地方我們都可以通過視窗見到這種生動神奇的景象。

望瀛樓最頂端是海風堂藝術館。大家請上樓。這裡珍藏著古今中外的名人字畫,古代的有揚州八怪、張路、查士標、何紹基、劉墉、董其昌、鐵保等的真跡,當代的有國學大師季羨林、紅學泰斗馮其庸、書界大家啟功、沈鵬、歐陽中石等,以及各類珍貴古籍畫作。

八仙祠:眼前這座建築便是八仙祠。大門口這位手持托盤的孩童便是善財童子,專門為樂善好施的人們降財賜福。

正對大門的是八仙祠正殿,八仙祠匾額是由當代著名書法家劉炳森先生題寫的,楹聯“九天閶闔開宮闕,八仙過海在蓬萊”是由國家功勳藝術家、著名學者楊仁愷先生題寫。八仙祠裡面供奉的便是八仙了。西配殿是財神殿,裡面供奉的是文武財神、月老和文曲星;東配殿是祈福殿,裡面供奉的是福、祿、壽、禧四位神仙。

讓我們先來看一看八仙祠。

關於八仙的傳說,在我國流傳久遠,影響深廣。最早可追溯到唐宋時期,詩詞、雜記中都有八仙之說。《太平廣記》中也有八仙人物的記載。但其中所涉及的人物並非後人所傳的八位仙人。到元明時期的雜劇中,才認定了我們今天所說的“過海八仙”。人們所創造出來的八位仙人形象,實際上並不甘願接受玉皇大帝的管束,也不聽從道家之祖老子調遣,天馬行空,獨來獨往,是天上仙人中的一個小小的流派,即所謂的“散仙”。

八仙祠正中供奉著漂洋過海的八仙,在他們的東面是東西南北四方神:青龍、白虎、朱雀、玄武。這四位神仙受太上老君調遣,掌管天上二十八星宿,為人間排憂解難,保佑人間平安。西面是風婆雨神雷公電母四位神仙,掌管風雨雷電。中間八仙中的第一位是長相最英俊的韓湘子,據說他是唐朝大詩人韓愈的侄孫,生性狂放,寶器是手中的洞簫。第二位是成仙最早的漢鍾離,原名鍾離權,漢朝人,他的寶器是身下的芭蕉扇。第三位是長相最醜但道行最高的鐵柺李,據說他的大葫蘆裡有治病救人的靈丹妙藥,因此又被稱為藥仙。在我們的後景區有一個漢白玉的大葫蘆,就是根據傳說所設計的。第四位是年紀最大的張果老,民間有張果老倒騎驢的故事。他為什麼要倒騎驢呢?有這樣四句話可做解釋“訪過多少人,不如這老漢,不是倒騎驢,萬事回頭看。”這位老人處事小心謹慎,凡事回頭看,便於總結經驗。他的法器是手中的漁鼓。第五位是八仙之首呂洞賓,號純陽子,唐代兩舉進士不第,後隱居終南山修道。傳說他可以點石成金,他的法器是身後的陰陽寶劍。第六位是八仙中唯一的一位女仙-荷仙姑,廣東增城人,少時家貧,常在山中採野果奉母,自己卻以礦石雲母粉充飢,孝心至誠,感動天地,遂成女仙。她的法器是盛開的荷花。第七位是年紀最小的藍采和,成仙時年僅十四歲,寶器是手中的花籃。最後一位是成仙最晚的皇親國戚曹國舅,宋代人,原名曹權,對其弟仗勢作惡深為不滿,看破紅塵,散財濟民,入山修道,列入仙班,他的法器是手中的雲笏板。

我們一般習慣於把“神仙”連在一起稱謂,其實“神”和“仙”是有區別的。神話中的“神”是天生的,而仙話中的“仙”卻是修煉而成的。這既符合了宗教的勸世之宗旨,又迎合了人們樂於長生的心理,因此能較長時間適應歷史變化,在千百年中盛傳不衰。群仙形象體現了民族文化心態,成為我國文化史上的獨特創造,也大量進入古代文學創作,在形成文學的民族風貌方面起到了很大作用。八仙故事的豐富想象力,至今仍然給人以智慧的啟迪和美感的享受。八仙被譽為平安神。平安是人生最大的幸福和快樂,各位來到這塊神仙寶地,不妨入鄉隨俗拜拜八仙,保佑您和家人平安健康。

請到西配殿,西配殿是財神殿,“財路隨緣取之有道,神靈主理造化在天”,供有四位神仙。第一位是月老,俗話說“千里姻緣一線牽”,月老手中的紅線,會繫住天下有情人,保佑他們永結同心,白頭偕老,美滿幸福。第二位是文財神,第三位是武財神,這二位在民間被稱為“文武財神”,保佑你的孩子學業有成,一舉高中。(“財路隨緣取之有道,神靈主理造化在天”,此聯意是,拜了財神就與神靈有了緣分,就可以得到保佑了。“無為而治”是道家的理論之一,“有所求而無所得,無所求而有所得”從表面上看是以靜待動,是一種消極的處世態度,但是認真感悟,就會發現一種深層次的人生哲理。道家一再強調“物極必反”,凡事要把握好一個“度”,對錢財看得太重,必然對親朋情誼看得很輕,那麼你就會失去很多親朋好友,也就失去了財富。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說,親朋好友就是財富,甚至有人把它比作“生產力”,一個人的仕途的升遷,生意場上的良好商機的出現,都離不開一條原則,就是老朋友感情的加深和新朋友的結識。如果失去了新老朋友一切都無從談起。假如你始終如一地講道德作好人,廣交朋友,你所需要的東西都會如期得到。)

東配殿是祈福殿,“道德神仙增榮益譽,福祿壽禧長樂永康”,這裡供奉著四位神仙。第一位是福星,掌管人間旦夕福禍;第二位是祿星,掌管人間功名利祿;第三位是壽星,保佑人們身體健康,多福多壽;第四位禧星也就是送子娘娘,無子求子,有子保子,保護子孫後代平安成長。(“道德神仙增榮益譽,福祿壽禧長樂永康”的聯意是,追求幸福安康是人們共同心願,但是神仙告誡人們,只有做一個有道德的人,才能如願以償。才者德之資也。有才有德是聖人,有德無才是君子,有才無德是小人,無才無德是庸人。在仕途也好,生意場上也好,結交或用人,當然最好是德才兼備的聖人。如果二者不能兼備時怎麼辦呢?神仙認為,寧用有德無才的君子,不用有才無德的小人,因為小人太能製造禍端。所以近君子避小人,也就是近福避禍。生活中結交的君子多了,自然可以得到福祿壽禧,長樂永康也就實現了。)

現在我們來到的是景區北部,這裡海中有島,島中有海,面前這片水域稱為瑤池,裡面放養著當地特產的海蔘和各種魚類。瑤池正中是“會仙閣”稍後我將帶領大家登閣拜仙。路邊這個大葫蘆,就是前面所說的鐵柺李的法器,當地俗話說“摸摸葫蘆頭,一輩子不發愁;摸摸葫蘆腚,一輩子不生病”。各位不妨去摸一摸,沾點仙氣,消災去病。西邊還有一隻神驢,是張果老老先生的坐騎,待會各位有興趣可以去騎一騎,體驗一下回頭看的樂趣。

奇石林:這裡有我國北方最大的奇石林景觀。水是園之脈,石是園之骨,這裡既有以瘦、透、陋、皺聞名於世的江蘇太湖石,又有充滿靈氣的安徽靈壁石,敲擊它則有天籟之聲。還有山東的奇石。這些奇石完全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尤其是夜晚在月光掩映下,千姿百態,形狀各異,美侖美奐。

環海長廊:石林外邊是長達1000米的環海長廊。在環海長廊上遠眺一望無際的藍天碧海,近看八仙渡中充滿了神韻的亭臺樓閣,會給人一種超凡脫俗、心曠神怡的感覺。長廊裡共設有九座亭子,八位神仙到此各據一亭,東西八座分別是鍾離亭、洞賓亭、果老亭、拐李亭、湘子亭、採和亭、仙姑亭、國舅亭,正中間的亭子叫“頤心亭”。

長廊下是觸控池,放養著海星、海葵、各種小魚小蝦。隨我遊覽景區後您可以在這裡脫下鞋子、挽起褲管,親密接觸一下海洋生物,有小孩的朋友還可以認識海洋生物,增長知識。

拜仙壇:前面就是拜仙壇。傳說,當年秦皇漢武到東海訪仙,求長生不老藥,特地設壇,並舉行盛大的拜仙儀式,其場面氣勢恢巨集,鼓樂喧天,聲音響徹了蓬萊、方丈、瀛州三座神山,以此祈求神仙保佑長生不老。後來鳴放鞭炮拜仙祈福成為一種傳統風俗一直沿襲至今。今天您來到這裡,可以親手點燃鞭炮、祭上香火來表達您對神仙的敬仰,感受當年秦皇漢武拜仙時的盛大氣氛,爆竹聲聲會給您和家人帶來仙人的祝福,祝福您一生平安、健康長壽。同時,這裡四周礁石林立,北望海天遼闊,長山列島歷歷在目。春夏、夏秋之交,則有海市蜃樓奇觀出現,山海樓臺,草木隱現,車馬行人,忽去忽來,景象神奇莫測。但願各位在蓬萊旅遊期間,有幸見到這一奇觀。各位可以乘坐八仙快艇去遨遊大海,作一回海上仙。

媽祖殿:我們西邊這座建築是媽祖殿。媽祖又稱天妃、天后、天上聖母等,她生於北宋建隆元年(960年),卒於雍熙四年(987年)福建莆田湄州人,是都巡檢林願之女。降生時,紅光滿室,異氣飄香,彌月不聞其聲,故名林默娘。少時聰穎,遇一道人授以“玄徽真法”。長大成人後,曾在古井中得到“天書”,從此頗具神異,通曉變化,常在海上搭救遇難船隻,受到人們愛戴。是中國沿海地區人們崇信的海上保護神。道教興起,佛教西來,成仙成佛成了教徒們追求的目標。媽祖是一個真實的歷史人物,而被人們崇奉為神,當然要有一段故事論述她成神的原因和經過。其實她是人民群眾共同創造出來的一個神話人物。今天媽祖不僅成為海峽兩岸共同供奉的女神,並且傳播到日本、朝鮮、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及美洲地區,成為世界共同信奉的女神。每年農曆三月二十三日媽祖誕辰和九月九日謝世之日各地都有熱鬧的祭祀活動。如果您乘車坐船,請拜一拜媽祖,她會保佑您一帆風順、一路平安。

龍王宮:東邊是龍王宮。龍王是民間普遍信仰的神靈,掌管江、河、湖、海、泉、澤、井,是水之神靈。舊時民俗每逢遇到旱災、水災、火災都求龍王保佑以求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八仙過海時雖然和龍王發生了衝突,但經觀音調解,雙方化干戈為玉帛,龍王就在此“降甘霖恩施萬古,息風波澤被千秋”了,一年中能風調雨順、五穀豐登也是龍王的恩澤。

會仙閣:我們眼前的這座高達42米氣勢磅礴的古建築就是會仙閣。會仙閣的意思是眾仙相聚、會合仙賓,也是凡人與神仙會面的地方。(神,也叫神靈或神道,是宗教和古代神話中所幻想的主宰世界、超自然、具有人格和意識的偶像。道教為多神教,崇敬和供奉的神很多。)會仙閣中薈萃了道教最有代表性的72位神仙,供奉有道教地位最高的神仙三清、四御,還有五斗星君、四值功曹、九天玄女、千里眼、順風耳等32位神仙。在地下一層的會仙殿中供奉有降獸八仙和莊子、姜尚、安期公等40位神仙。匾額“會仙閣”和楹聯“常稱香港通海客,且看蓬萊會神仙”是由當代大書法家歐陽中石先生題寫,另一側的“披雲臥雪”匾是由中國書法家協會主席沈鵬先生題寫。大家請看正門上“眾妙之門”這四個大字,意思是踏過這個門,在閣中可感悟道家的玄妙與深奧,登上閣頂,憑欄遠望,碧海藍天盡收眼底,正像著名作家楊朔描述的那樣“一望那海天茫茫,空明澄碧的景色,真可以把你的五臟六腑都洗得乾乾淨淨”。現在請大家登閣觀海,登閣的過程叫“得道成仙”。

會仙閣一層供奉著九天玄女、麻姑、千里眼、順風耳、溫瓊、馬王爺、王靈官;二層供奉的是金、木、水、火、土五星,值年、值月、值日、值時神(四值功曹);三層供奉的是五斗星君;四層供奉的是四御:玉皇大帝、太皇大帝、天皇大帝、土皇地和三官:天官紫薇大帝(主賜福)、地官清虛大帝(主赦罪)、水官洞陰大帝(主解厄);五層供奉的是道教地位最高的神仙三清:玉清原始天尊(盤古)、太清道德天尊(太上老君)、上清靈寶天尊(太上道君)。

(道教的中心內涵:老子是道家思想的奠基人,他最早提出宇宙間的天地萬物都來源於一個神祕玄妙的母體--道。所謂的道是具有自然無為、無形無名、既看不見又摸不著又不可言說的物性;它是開天闢地之前,宇宙渾沌混一的原始形態,又是超越一切有形事物的最高法則。大道無形無名卻孕含著一切有形事物生成發展的玄機,老子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元氣又分為陰陽二氣,就是說:從空虛無形的道首先生出渾沌混一的元氣,元氣分為陰陽二氣,陰陽二氣交感沖和而化生和氣,再由此派生出世界萬物。天地萬物皆為陰陽二氣沖和而成,所以包含著陰陽兩個方面,這便是道家關於宇宙生成演化的基本理論。

與道相對應的另一概念是“德”。德的意思是得道,即認識和體驗道,按照道的自然法則修身治國。老子把道看作神祕世界的本源。他主張人們去直接體認隱藏在不斷變化事物背後的道理和法則。體認的方法是閉目塞聽、絕聖棄知、滌除玄覽、致虛守靜,使內心清靜歸於道的真理。(在老子思想中還包含著某些辯證法的因素。他看到美醜、善惡、禍福、有無、難易、高下等矛盾對立面互相依存的關係,並且認識到事物發展變化過程中物極必反,矛盾雙方相互轉化的道理,但是他又認為事物的變化運動迴圈往復最終仍然復歸於靜止不變。)

山東抱犢崮的導遊詞 篇16

山東省濟南市素有“泉城”美譽,家家泉水,戶戶垂楊。天下第一泉風景區是泉城特色標誌區核心景區,位於山東省省會濟南市市中心,位置優越、交通便利,由“一河(護城河)一湖(大明湖)三泉(趵突泉、黑虎泉、五龍潭三大泉群)四園(趵突泉公園、環城公園、五龍潭公園、大明湖風景名勝區)”組成,總面積3.1平方公里,是濟南首家國家5A級旅遊景區、國家重點公園、省級風景名勝區。

景區以天下第一泉趵突泉為核心,泉流成河、再匯成湖,並與明府古城相依相生,泉、河、湖、城融為一體,集中展現了獨特的泉水水域風光。景區內自然資源獨特、歷史文化深厚,泉水景觀眾多,沿護城河乘畫舫前行,可一覽黑虎嘯月、趵突騰空、龍潭觀魚、鵲華煙雨等310餘處名勝景觀,可謂“玉帶綰泉城”,讓遊客“不出城郭而獲山水之怡,身居鬧市而有林泉之致”,是集獨特的自然山水景觀和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於一體的精品旅遊景區。景區常年舉辦春節文化廟會、迎春花燈會、金秋菊展、龍舟大賽、荷花藝術節、國際冬泳節等十餘項大型傳統文化活動,體現了泉城濟南獨有的景觀和民俗文化特色。

山東抱犢崮的導遊詞 篇17

各位朋友:

現在我們將進入的是蓬萊閣名勝景區,遊覽時間是一個半小時左右。在遊覽過程中,我將竭誠為您服務,並很願意回答您所提出的問題。希望我們共同合作,度過這美好愉快的時光。

首先為大家介紹一下蓬萊閣景區的基本情況。

蓬萊閣景區是以丹崖山為中心、蓬萊水城和田橫山為兩翼的,融自然風光與人文景觀於一體的名勝風景區。景區面積為10平方公里。蓬萊閣古建築群始建於北宋嘉祐六年(1061年),經過了宋、明、清三代不斷的擴建和改建。整個建築群建築面積為18900平方米,佔地面積為32800平方米,分為六個建築單體,共有100多間,整個古建築群樓臺殿閣分佈得宜,寺廟園林交相輝映,古樸典雅,獨有千秋,成為名揚中外的遊覽勝地。1982年被國務院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蓬萊是古代登州府署所在地,管轄著九個縣一個州,是當時中國東方的門戶。久負盛名的登州古港,是中國古代北方重要的對外貿易口岸和軍港,與我國東南沿海的泉州、明州(寧波)和揚州,並稱為中國四大通商口岸,並且是我國目前儲存得最完好的古代海軍基地。蓬萊依山傍海,所以又以“山海名邦”著稱於世,山光水色堪稱一絕。

蓬萊的魅力不僅在於它厚重的歷史文化積澱和蒼茫豪放的山海風光,而且在於它有著美麗動人的神話傳說。

在我們中國古代流傳下來的神話中,有兩個很重要的系統。一個是崑崙神話系統,一個是蓬萊神話系統。崑崙神話系統發源於西部高原地區,它那瑰麗的故事傳到東方以後,與浩瀚的大海這一自然條件結合起來,形成了蓬萊神話系統。

蓬萊也就自然成為中國東方神話的策源地。《山海經》和《封禪書》中,都把蓬萊、方丈、瀛洲三座神山描繪得活靈活現,於是便引得齊威王、燕昭王派出探險家到海中尋求神山,秦始皇東巡求藥、漢武帝御駕訪仙。據史籍記載,蓬萊城北海面常出現海市,散而成氣,聚而成形,虛無縹緲,變幻莫測。那些好事的方士便以海市的虛幻神奇,演繹出海上三神山的傳說,惟妙惟肖地描繪出一個令世人嚮往的神仙世界,更為蓬萊平添了幾分神采。

後來八仙過海的故事也加盟到這裡,就更加生動迷人了,被稱為“人間仙境”也就名副其實。我們剛才進入的是“人間蓬萊”坊,為四柱沖天式單簷彩繪坊,額題“人間蓬萊”四個鎏金大字,為蘇東坡手跡。內外兩邊柱子上分別鐫刻的書畫名家劉海粟題的“神奇壯觀蓬萊閣,氣勢雄峻丹崖山”和費新我題寫的“丹崖瓊閣步履逍遙,碧海仙槎心神飛躍”楹聯,昭示此牌樓為仙境之門,遊人入門即可做神仙之遊。

彌陀寺:彌陀寺始建於唐代,是蓬萊閣景區內唯一的佛教寺廟。這裡曾是香火極盛的佛教傳播基地。但是到了唐代,武宗李炎鑑於佛教盛行造成建寺廟佔耕地過多,出家當和尚和尼姑的人也越來越多的狀況嚴重影響了國家賦役來源,與國家利益發生尖銳衝突,發動了禁佛運動。佛教歷史上共發生過四次法難,即滅佛。唐武宗的法難稱“會昌法難”,時間不長,因為武宗在位一共才六年。他勒令在全國範圍內拆毀佛教大寺近5000座,拆除小寺40000多座,還俗佛教徒26萬多人。就這樣,使佛教受到嚴重打擊。彌陀寺也不能倖免,雖然沒有遭到拆除之災,也一度僧尼還俗,門庭冷落。

明萬曆十一年(1583年),佛教名僧憨山德清(明末四大禪僧之一)來山東嶗山傳教,含辛茹苦十二年,終於實現了他儒、釋、道三教合一、各宗並進、禪淨雙修的思想。由於當時代表了佛教革新的先進思想,在嶗山以及膠東地區的佛教界影響很深,他的弟子遍佈各地。這時,蓬萊閣內的彌陀寺香火復盛,漸漸擴建成今天的規模。

彌陀,是號稱西方三聖之一的阿彌陀佛的簡稱(西方三聖指的是阿彌陀佛、觀世音、大勢至)。彌陀寺,是供奉阿彌陀佛的寺廟。

這裡是彌陀寺前殿,東邊是密跡金剛,西邊是那羅延金剛,兩位金剛各手持寶杵,成為護衛寺院的第一道防線。

這裡是祖師殿(西廂),中間主尊為慧遠法師。他的右側為劉遺民、恆伊,左邊為陶淵明、慧然。

慧遠,是古山西雁門樓煩人(今山西原平),俗姓賈,生於公元334年。他自幼聰穎過人,博覽六經、《老子》、《莊子》。由於厭倦當時戰亂年代,他無心仕途,便和弟弟慧持投到名僧道安門下。他從21歲開始,跟隨道安師父20_年。44歲時奉道安之命帶著十來個弟子南行,經過廬山時,被廬山秀麗風光所迷,便決定留在廬山接收徒弟,共修佛業。

慧遠在江州刺史恆伊的資助下,在廬山的西林寺東面建起東林寺,東林寺的選址和建起,構成宗教建築與自然環境融為一體的園林,體現了中國寺廟園林的雛形,在中國佛教史上留下燦爛的一頁。後來慧遠在東林寺創立淨土宗,東林寺就成為淨土宗祖庭,慧遠成為淨土宗一代祖師。為紀念江州刺史恆伊功德,將他塑在慧遠的身旁。公元420_年,慧遠邀集劉遺民、慧然等123人建齋立誓,建立了中國佛教最早的結社--白蓮社。白蓮社的成立,標誌著中國佛教淨土法門的興起。劉遺民、慧然功不可沒,被塑在慧遠左右。

東林寺的前面有一條小溪,名叫虎溪。慧遠專心修行,足不出戶,所以送客的時候從來不過虎溪橋。如果過了虎溪橋,神虎便會大聲吼叫,提醒慧遠。一次他送陶淵明和劉遺民,邊談邊走,不知不覺便過了虎溪,神虎便吼叫不止,三人相視大笑。這一則文苑佳話,被稱為“虎溪三笑”,流傳到現在。

這裡是關公殿(東廂),中間主尊為關公。關公,是我國東漢末年西蜀名將,官拜前將軍、漢壽亭侯爵位。宋代以後,統治者為鞏固政權需要,大力宣揚關羽的“忠義”,關羽地位不斷提高。特別是元末著名小說《三國演義》問世以後,關羽名聲大震,由王升為帝,由帝升為大帝,成為華夏諸神中的一員,併為之修建關帝廟,獨立道觀。

關公怎麼會到了佛寺裡,成為佛界神明?相傳南朝高僧智者大師(智)在當陽玉泉寺居住時,當地鄉民反映:關公遇害,心懷憤恨,常於悽風苦雨之時顯靈大呼“還我頭來!”。智者大師敬仰關公為一代名將,仁義至極,因此設壇超度關公,並對關公靈位說法,關公聞法後,願作佛弟子。智者大師念關公已入佛門,就將其塑在佛寺伽藍殿中。自此,關公成為釋、道、儒三教都敬奉的神明。旁邊供奉的是關公手下的幾員大將,分別是關平、王甫、周倉和趙累。

關公進入佛寺的原因還有一說:南朝陳與隋朝時的高僧智是中國天台宗四祖。南朝陳後主贈名智為“海慧菩薩”。陳亡後,隋朝煬帝為智受“菩薩戒”,並尊他為“智者大師”。關公本是道教的神,而關公被佛教神化是源於《佛祖統記》卷六《智者傳》:天台宗智在湖北當陽玉泉山建精舍,曾“見二人威儀如王,長者美髯而豐厚,少者冠帽而秀髮”。自通姓名,乃關羽、關平父子,請於近山建寺,把關公列為伽藍神之一。如現在杭州的靈隱寺,就在十八伽藍神旁塑關公像供奉。玉泉山,原名覆舟山。因山有泉窟,玉泉流其中,至隋朝智居此後,改名玉泉山。

現在我們一起參觀一下彌陀寺的正殿,裡面供奉的是西方三聖和十八羅漢。正中供奉的是阿彌陀佛。其左協侍為觀世音菩薩,右協侍為大勢至菩薩。阿彌陀佛是西方極樂世界的教主,他能夠接引唸佛的人前往西方極樂世界,所以又稱“接引佛”,為淨土宗敬奉的主要物件。傳說阿彌陀佛過去是一位國王,喜歡聽佛講經說法,所以放棄了王位,出家修行,法號“法藏”。他在佛前發下四十八願,其中一個大願就是:將來他成佛後,凡信奉他並讀誦他的名號的人,命終之時,佛就前往,接引其去西方極樂世界。後來,他經歷無數劫難,終於實現誓願,成為阿彌陀佛,號“無量壽佛”,他所在的世界為西方淨土極樂世界。您看他右手下垂,左手當胸,執一蓮臺表示“弘揚佛法,度盡世間眾生苦”。據專門敘述阿彌陀佛及西方極樂世界的漢譯佛經《無量壽經》記載,阿彌陀佛在極樂淨土中,高站於蓮臺上,左右分別有觀世音菩薩和大勢至菩薩為協侍,構成“西方三聖”的組像。阿彌陀佛胸前有一(萬)字,這是古印度宗教的吉祥標誌,象徵太陽與火,在佛教中用來表示佛的智慧與慈悲無限。

觀世音,是以慈悲救苦為本願的菩薩,又稱觀自在菩薩、觀音聲菩薩、窺音菩薩,略稱觀音菩薩,別稱救世菩薩、蓮華手菩薩、圓通大士。凡是遇難的人唸叨他的名字,他就會順著聲音來救助,所以被稱為觀世音菩薩。

大勢至菩薩,之所以稱為“大勢至”,據說,在他出行的時候十方土地都為之震動,所以得名。他是一位以智慧之光普照一切的菩薩,但是他的名氣卻遠不及觀世音,儘管大勢至菩薩在中國受到冷落,但在日本卻受到廣泛崇拜。日本佛教中,有觀世音和大勢至接引善人靈魂送歸淨土的說法。所以在公元1192--1333年這一時期,隨著佛教淨土學和淨土真言的傳播,日本對大勢至的信仰頗為流行。他手拿蓮花,意為“淨土”。

旁邊供奉的是十八羅漢,是佛的一群高足弟子。羅漢是梵文阿羅漢的簡稱。和尚經修行,取得正果後,便可以成為羅漢。他們是奉佛主之命到世間拯救眾生的,常住世間不涅(不進行生死輪迴)。中國佛教中經常提到的有十六羅漢、十八羅漢、以及五百羅漢等等。羅漢原來指的是原始的小乘佛教所達到的最高成就。據說,一個佛教徒修行,可能達到高低不同的四種成就,每種成就就叫一個果位。這四種果位是:預流果,一來果,不還果,阿羅漢果。有點類似現在的學位,阿羅漢果就好像今天的最高學位,修成這個果位的和尚,就算是功成名就了,永遠也不會再投胎轉世遭受生死輪迴之苦了。得到此果的人就稱為阿羅漢。

“蓬kǔn”圓形牆門:這個“kǔn”字指的是宮中的小路。蓬萊既然是一處仙界,這裡的“蓬”二字便毫無疑問指的是仙宮中的路了。裡面的門額上書有“勝境”二字。

萬民感德碑亭:這是萬民感德碑亭。清朝康熙皇帝曾降旨普免田賦一年,登州官吏以百姓感恩的名義,建起了這座碑亭。原碑早已毀壞,只剩下碑座,這座石碑是1995年重立的。碑亭為木石結構,式樣為八角十六柱,拱頂飛簷式。

丹崖仙境坊:俗話說“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這丹崖山並不高,但是因為它有了仙人的傳說和仙境的美稱,便名揚天下了。道教的求仙、尋仙和修仙,從一開始就與海中的神山聯絡著。方士們很早就從事著去三神山——蓬萊、方丈、瀛洲覓取不死之藥的活動,並且慫恿帝王也去從事這類活動,三神山傳說的擴充套件,又引出了十洲三島的仙境。在凡界人間,被稱為道教勝地的主要有“三山、五嶽、洞天、福地”,我們現在所處的地方,就是道教勝地中的三山之一——蓬萊。

現在我們看到的是丹崖仙境坊,原來叫“丹崖勝境坊”,是木質結構。清光緒末年被毀壞,民國初年修復後,改名“丹崖仙境坊”,後又被毀壞,這是1981年下半年修復的。“丹崖仙境”四個字,是董必武副主席1964年來蓬萊閣時題寫的。因為蓬萊閣坐落在丹崖山上,這裡的石頭是紅褐色的,所以稱為“丹崖”。丹崖山古稱蓬萊島。自從有了三神山的傳說,在我們漢語的詞彙中,“蓬萊”二字便成了仙境的代名詞。蓬萊閣是建造在仙島丹崖之上的,所以便成了仙境的象徵。這個牌坊是蓬萊閣上標誌性比較強的一個建築物,大家可以在此攝影留念。…等領導人都曾在這裡留過影。

文山李啟垣在蓬萊閣上留下一副楹聯寫道:“眼前滄海難為水,身到蓬萊即是仙”。“神仙”二字是蓬萊有別於其它旅遊勝地的主要特色,也是蓬萊旅遊叫得響的品牌,神仙的超脫與逍遙,自然是很具有魅力的。要做神仙之遊,非蓬萊莫屬。

顯靈門:進入仙境自然有神仙顯靈,現在大家看到的就是顯靈門。顯靈門是天后宮的宮門。天后宮裡供奉的是海神娘娘,過去漁民最崇敬的就是海神娘娘,常來這裡祈禱海神娘娘保佑出海平安無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