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桂林疊彩山導遊詞(精選6篇)

欄目: 導遊詞精選 / 釋出於: / 人氣:2.05W

桂林疊彩山導遊詞 篇1

疊彩山位於桂林市中心偏北部的灕江西岸,與城中的獨秀峰,灕江畔的伏波山鼎足而立。山體總佔地10.8萬平方米,由於越山、四望山、明月峰與仙鶴峰4峰組成。仙鶴峰海拔253.6米,由3.6億年前沉積的石灰岩和白雲質灰巖組成。山上岩層呈厚層、中厚層及薄層狀,遠望岩層相疊,唐代元晦《疊彩山記》記載:“山以石紋橫布,彩翠相間,若疊彩然,故以為名。”又因山上桂樹成林,金秋時節香溢滿城,又名“桂山”;此外,明月峰山腰有一個四季生風的洞,因而又得名“風洞山”。

桂林疊彩山導遊詞(精選6篇)

疊彩山勢由西向東,跌宕起伏,嵯峨挺拔。山間蘿懸絕壁,藤繞蒼巖,古樹繁茂,四季常青;每座山峰間均有石階相接,方便遊人攀登峰頂;景區內有正氣凜然的仰止堂,“清涼世界”風洞,攬山光水色之秀的望江亭、迎風樓,山東麓有木龍古塔、古渡,仙鶴峰上有碧霞洞,山麓有臨江上下巖,于越山頂有于越亭閣,明月峰頂有拿雲亭等。

進疊彩公園大門,抬級而上數十步即到達疊彩亭。此時可望見明月峰崖壁上“石紋橫布,彩翠相間”的石刻,亭西石壁上明人刻有“江山會景處”。亭東小山即于越山,山頂有于越亭;山下東面有康巖,北面山腰有素洞,是清末康有為(字長素)到桂林講學,住在疊彩山,到這裡搜巖時命名的。

桂林疊彩山導遊詞 篇2

疊彩山舊名桂山,位於桂林市區東北部,濱臨灕江。疊彩山與城中的獨秀峰、灕江畔的伏波山鼎足而立,同為城內的遊覽勝地。 疊彩山佔地面積約2平方公里,由明月峰、仙鶴峰和四望山、于越山組成,橫亙市區,景色優美,又易於攀登,為桂林山景中的一個熱點。山中佳景甚多,有疊彩亭、于越閣、瞿張二公成仁碑、仰止堂、仙鶴洞、風洞、疊綵樓、望江亭和拿雲亭等名勝。山上歷代名人的摩崖石刻尤多,為文物的精華。若登上明月峰,駐足拿雲亭,全城景色畫書眼底。

“一面晴風四面山,望疑仙境在人間”。疊彩山因山石如錦綵綢緞,層層相疊而得名。在清朝文人秦煥建立的疊彩亭的右角,看明月峰橫斷的崖壁,若“彩翠相間”的錦緞。這裡是攝影“疊彩”的最佳角度

疊彩山由於越山、四望山與明月峰、仙鶴峰組成,是觀賞城區全景最佳處。明月峰為疊彩山的主疊彩山峰,海拔223米,相對高度73米。最高的仙鶴峰海拔253.6米,相對高度101米,總面積10.8公頃,位於明月峰與于越山山谷之間的疊彩瓊樓今用作蝴蝶館,其間,萬蝶飛舞,蔚為壯觀,瓊樓內的疊彩蝴蝶館,為我國較大的蝴蝶館之一,分三個陳列室,展出300多種、20xx多隻蝴蝶標本,並設有珍稀蝴蝶展廳,展出世界名蝶10餘種,中國名蝶20餘種,有許多屬於國家一、二級保護類。參觀疊彩蝴蝶館,進入色彩其妙的世界,不但能獲得美的享受,同時還可瞭解許多有關蝴蝶的科普知識。

桂林疊彩山導遊詞 篇3

一、疊彩山名字的由來

疊彩山位於桂林市區偏北,是桂林市主要風景名勝之一。主峰明月峰海拔223米,是市區中一個較高的山峰,相對高度73米。

疊彩山之得名,最早見於唐會昌四年(844年)詩人元晦(huì音會)的《疊彩山記》石刻中:“按圖經,山以石文(紋之別字)橫布,彩翠相間,若疊彩然,故以為名。”元晦是唐代著名文學家元稹(zhěn音枕)的侄子,唐武宗會昌年間(841—846年),他被任命為桂管觀察使(地方行政長官,唐代廣西設桂管、邕管、容管三個省一級以下的行政區域)。唐會昌三年(843年)六月元晦始建疊彩山,修道路,建亭閣,會昌四年七月竣工。他認為,山石層層橫斷,就像一匹匹綵緞堆疊起來一樣,因此給山起名為“疊彩山”。

疊彩山由二山(于越山、四望山)和二峰(仙鶴峰、明月峰)組成。它本是海底裡奇形怪狀的岩石,其升出海面的年代大約是三億六千七百多萬年前。由於沉積的石灰岩中有厚層、薄層之分,使峰巖層層疊加起來。升出海面的疊彩山,受到長達千百年的風化,地表水沿著溶岩表面裂縫溶蝕,岩石裂縫面參差不齊、色彩各異,就像彩色綢緞整齊地堆疊在一起。

二、于越山

疊彩山南麓有登山石道,沿石級上,舉目便見“疊彩亭”。此亭原為清光緒年間臨桂知縣秦煥所建,1958年重修。亭柱上懸掛著新寫的秦煥以“風洞”為上下聯首字的對聯:

風景大文章,流水潭煙空永珍

洞天古圖畫,詩人名士共千秋

由疊彩亭東上為于越山,曾在此建“于越亭”,解放後改為“于越閣”。登閣遠眺,景色迷人。古往今來,多少騷人墨客到此吟詩作賦,抒發情懷。

唐代詩人元晦作《于越山記》和《越亭二十韻》詩,盛讚這裡的風光美景。據古籍記載,“于越”(有人說是“幹越”之誤)是古代百越(古時分佈於我國長江中下游以南的少數民族)民族的一支,秦漢時期活躍在南方,三國時吳國派遣大將步騭(zhì音智)征服了于越,因此以百越人的一支“于越”給山命名。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唐代,于越山已經是一個遊覽勝地,山下建有樓閣寺宇,頗為壯觀。隨著歷史的變遷,這些古蹟早已湮沒。至今可以遊覽的`,在於越山北側山腰有個“素洞”,東麓有“康巖”。這是清代名人康有為(號長素)在桂林講學時發現的,並分別以他自己的號和姓氏來題名。

三、四望山

(1)《四望山記》

四望山位於疊彩亭之西,山上樹茂林密,呈現一派鬱鬱蔥蔥的景象。舊時,山上長著很多的桂樹,每當金秋時節,桂花盛開,香氣四溢,因此原先疊彩山又有“桂山”之稱。由疊彩亭沿著風景道行數十步,在四望山東面的懸崖上可見“四望山”三個篆字。題榜之下,刻有《四望山記》。這兩則題刻同屬晚唐詩人元晦,在會昌初年(841年)任桂管觀察使時的作品。記中寫道:“山名四望,故亭為銷憂。”當時山上建有“銷憂亭”,是遊人雲集的地方。因年代久遠,現已湮沒。有人認為,元晦引用東漢詩人王粲(càn音燦)《登樓賦》中“登茲樓以四望兮,聊暇日以銷憂”的典故,表達他強烈的思鄉之情。

(2)羽卿和李少蓮的題刻

四望山以山石奇特而著名,那光怪陸離的石塊,好像一個用璣珠翠玉堆成的蓬萊仙島。那山崖上的“江山會景處”和“玉疊蓬壺”的巨幅題刻,更顯得此山的峻美可愛。“江山會景處”五個大字的落款是“萬曆乙巳秋日羽卿”,題詞者名王鳴鶴,字羽卿,明代江蘇淮陰人。他曾任廣西征蠻大將軍,愛好詩文山水,桂林的隱山、白龍洞、七星山、陽朔等地都有他的詩作題刻。明神宗萬曆三十三年(1605年),王鳴鶴與時任廣西巡撫的揚芳等好友七人同遊桂林,登上疊彩山,為這裡迷人的風光所吸引,於是揮毫寫下“江山會景處”五個大字。意思是告訴人們,桂林山青水秀的美景幾乎都彙集在這周圍,而疊彩山超群拔萃,是桂林山水薈萃之地。

清人李少蓮,字景山,今廣西桂平人,大學士。道光乙巳年(1845年),他遊疊彩山後,被其奇異的風景所吸引,心情特別愉快,於是寫下“玉疊蓬壺”四個大字,以表達他對疊彩山的讚美之情。《拾遺記》書中說,相傳古代海上有神仙三島:蓬萊、方丈、瀛洲,又因這三島“形如壺器”,又叫蓬壺、方壺、瀛壺。他認為,在此眺望疊彩山的明月峰,猶如巨型碧玉壺,很像白玉堆砌起來的“蓬壺”仙境,即傳說中的蓬萊仙島一樣。“玉疊蓬壺”四字,字型渾厚,筆力剛勁,給人以美的享受。

桂林疊彩山導遊詞 篇4

疊彩山舊名桂山,位於桂林市區東北部,地處灕江口。它與獨秀峰、伏波山鼎足而立,是桂林有名的山峰。疊彩山景色優美且易於攀登,山上有許多摩崖石刻,山頂的拿雲亭是俯瞰桂林城的好地方,也能看到秀美的灕江。

疊彩山的得名,主要是因為它的外形,它的山體岩石橫紋叢布,色彩相同,如同彩畫般。它由明月峰、仙鶴峰和四望山、于越山組成。山中景點有疊彩亭、于越山、瞿張二公成仁碑、仰止堂、仙鶴洞、風洞、望江亭和拿雲亭等。

山的南麓有登山道,拾級而上數十步即可到達疊彩亭。疊彩亭東面的小山就是于越山,山頂有于越亭,從亭中可以眺望明月峰的山石,你可以看到疊彩層層,琳琅滿目,這裡最能領略“疊彩”之意。

仙鶴洞內可以看到很多的摩崖石刻,最有意思的是半山腰的風洞,最狹處僅容一人通過,一年四季清風習習。而明月峰是疊彩山的主峰,位於疊彩山東北,海拔223米,站在山頂的拿雲亭,可將全城景色收於眼底。

桂林疊彩山導遊詞 篇5

疊彩山舊名桂山,位於桂林市區東北部,濱臨灕江。疊彩山與城中的獨秀峰、灕江畔的伏波山鼎足而立,同為城內的遊覽勝地。疊彩山佔地面積約2平方公里,由明月峰、仙鶴峰和四望山、于越山組成,橫亙市區,景色優美,又易於攀登,為桂林山景中的一個熱點。

疊彩山位於桂林市中心偏北部的灕江西岸,與城中的獨秀峰,灕江畔的伏波山鼎足而立。山體總佔地10.8萬平方米,由於越山、四望山、明月峰與仙鶴峰4峰組成。仙鶴峰海拔253.6米,由3.6億年前沉積的石灰岩和白雲質灰巖組成。山上岩層呈厚層、中厚層及薄層狀,遠望岩層相疊,唐代元晦《疊彩山記》記載:“山以石紋橫布,彩翠相間,若疊彩然,故以為名。”又因山上桂樹成林,金秋時節香溢滿城,又名“桂山”;此外,明月峰山腰有一個四季生風的洞,因而又得名“風洞山”。

疊彩山勢由西向東,跌宕起伏,嵯峨挺拔。山間蘿懸絕壁,藤繞蒼巖,古樹繁茂,四季常青;每座山峰間均有石階相接,方便遊人攀登峰頂;景區內有正氣凜然的仰止堂,“清涼世界”風洞,攬山光水色之秀的望江亭、迎風樓,山東麓有木龍古塔、古渡,仙鶴峰上有碧霞洞,山麓有臨江上下巖,于越山頂有于越亭閣,明月峰頂有拿雲亭等。

進疊彩公園大門,抬級而上數十步即到達疊彩亭。此時可望見明月峰崖壁上“石紋橫布,彩翠相間”的石刻,亭西石壁上明人刻有“江山會景處”。亭東小山即于越山,山頂有于越亭;山下東面有康巖,北面山腰有素洞,是清末康有為(字長素)到桂林講學,住在疊彩山,到這裡搜巖時命名的。

桂林疊彩山導遊詞 篇6

疊彩山位於桂林市中心偏北部,緊傍灕江西岸,與伏波山僅千米之遙。進入疊彩公園大門,即可拾級上山。疊彩山因其山石層層橫斷,如綵綢錦緞相疊而得名;古代山上多桂樹而稱之桂山;又由於山中有個四季生風的洞,又叫它作風洞山。疊彩山山體龐大,總佔地10.8萬平方米,由於越山、四望山、明月峰與仙鶴峰4峰組成,最高的仙鶴峰海拔253.6米。山貌奇特,翠覆重巒,佳景甚多,是市區風景薈萃之地,有疊彩亭、于越閣、木龍閣、碧霞洞、瞿張二公成仁碑、仰止堂、風洞、庭湖、疊綵樓、望江亭和拿雲亭等名勝,自古有“江山會景處”之美稱。

疊彩山舊名桂山,位於桂林市區東北部,濱臨灕江。疊彩山與城中的獨秀峰、灕江畔的伏波山鼎足而立,同為城內的遊覽勝地。 疊彩山佔地面積約2平方公里,由明月峰、仙鶴峰和四望山、于越山組成,橫亙市區,景色優美,又易於攀登,為桂林山景中的一個熱點。山中佳景甚多,有疊彩亭、于越閣、瞿張二公成仁碑、仰止堂、仙鶴洞、風洞、疊綵樓、望江亭和拿雲亭等名勝。山上歷代名人的摩崖石刻尤多,為文物的精華。若登上明月峰,駐足拿雲亭,全城景色畫書眼底。“一面晴風四面山,望疑仙境在人間”。疊彩山因山石如錦綵綢緞,層層相疊而得名。在清朝文人秦煥建立的疊彩亭的右角,看明月峰橫斷的崖壁,若“彩翠相間”的錦緞。這裡是攝影“疊彩”的最佳角度。

疊彩山由於越山、四望山與明月峰、仙鶴峰組成,是觀賞城區全景最佳處。明月峰為疊彩山的主疊彩山峰,海拔223米,相對高度73米。最高的仙鶴峰海拔253.6米,相對高度101米,總面積10.8公頃,位於明月峰與于越山山谷之間的疊彩瓊樓今用作蝴蝶館,其間,萬蝶飛舞,蔚為壯觀,瓊樓內的疊彩蝴蝶館,為我國較大的蝴蝶館之一,分三個陳列室,展出300多種、20xx多隻蝴蝶標本,並設有珍稀蝴蝶展廳,展出世界名蝶10餘種,中國名蝶20餘種,有許多屬於國家一、二級保護類。參觀疊彩蝴蝶館,進入色彩其妙的世界,不但能獲得美的享受,同時還可瞭解許多有關蝴蝶的科普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