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大學導遊詞(精選16篇)

欄目: 導遊詞精選 / 釋出於: / 人氣:1.24W

大學導遊詞 篇1

清晨,冬日的暖陽透過斑駁的樹葉輕輕地灑落在大地上,抬頭望去,湛藍的天空純淨透亮,彷彿春天來了。難得這樣一個陽光明媚的冬日,我便踏著這金燦燦的陽光走進了北京大學——我心中無數次嚮往的高等學府,想一睹她冬日的風采。

大學導遊詞(精選16篇)

從北大東門入校,穿過小徑,便是著名的未名湖。冬天的未名湖有著另一番景象,人們在晶瑩透亮的湖冰上舞動著婀娜的身姿,邁著歡快的舞步,沉浸在冰上舞蹈的樂趣中,完全忘卻了冬日的寒冷。

繞過未名湖,便看到了聳立在林木中的博雅塔。亭亭玉立的博雅塔原是一座仿造通州燃燈佛舍利塔的水塔,內部中空,有一個直通塔頂的螺旋樓梯。它是北大校園中最高的建築,有人說未名湖是北大的眼睛,那麼博雅塔就是這明眸的瞳仁,“校有博雅,塔有精魂”承載著一代又一代北大學子走向輝煌!

沿著未名湖畔的小徑一路向前,雖是冬季,路兩旁仍然挺立著鬱鬱蔥蔥的古樹,高低不同,錯落有致,小鳥在林間不時穿梭,發出悅耳的鳥鳴聲!曲徑通幽,不知不覺間來到了“靜園”,首先躍入我眼簾的是一片開闊的草坪地,暖暖的陽光灑滿了整個草坪,一座座中國古式小院建築整齊的排列在草坪兩邊,像一排排士兵在列隊歡迎八方學子!

穿過靜園再往前走,便是北京大學圖書館了,五棟五層建築前後連線在一起,遠遠望去,像是一摞厚厚的書籍,等待著莘莘學子們去開拓、研習!

接著我繼續遊覽了運動場、勺園、湖心島等地方,一路上到處可見的古式建築,挺拔的松柏,偉大的革命先輩雕像和紀念碑,無處不在訴說著北大厚重的歷史文化。

遊覽北大,似乎漫步於皇家園林,巨集偉氣魄;又似遊藝於江南園林,秀美俊麗;更似穿梭於歷史長河,厚重而奮進!這就是我心中的北大,一座飽經滄桑,經久不衰的百年名校!

大學導遊詞 篇2

北大燕園其實是原來燕京大學的校址,但是很多北大學生對此段歷史知之甚少,然而最近有很多團體來北大參觀,最讓人神往的莫過於未名博雅的秀麗景色,如不能讓參觀者知道關於這個園子的真實歷史,實在讓人慚愧,謹以此文分享給願意做導遊的學生,希望我們的一言一行都為這個校園增添光彩!

西校門

西校門是北京大學原來的正門。因為是校友1920xx年捐資所建,故也稱作校友門。1920xx年3月15日,燕大正式掛匾,同時舉辦男女兩校合併的聯歡會,合併儀式由蔡元培主持,校門上燕京大學的牌匾為他所題。

西門華表

這兩座華表是圓明園安佑宮中的遺物之一,當年被安放在安佑宮琉璃坊前。在清末民初崇彝的《道鹹以來朝野雜記》中有記載曰: “鴻慈永祜,在月地雲居之後,循山徑入,其中為安佑宮,乾隆七年建,其前琉璃坊三座,左右華表刻雲氣,甚精巧,民國十四年猶及見之。聞人言:今已為燕京大學所取。” 根據這段記載,這兩座華表至遲當建於乾隆七年(1742)。至於如何從圓明園移到燕園,當年的《燕京大學校刊》曾對此有較為詳細的記載,稱移此華表時,曾“商諸圓明園之主管者,擬將此石柱移歸本校儲存,並經地方當事人之認可,遂鳩工起運,陸續移來三座”,“國立北平圖書館落成,商準北平市政府,將存放天安門前之石柱移歸該館,同時函商本校,請將所存之三柱移贈其一,當即準如所請,函報市政府備案,並宣告尚存二柱,仍由本校儲存,旋得市政府認可,於是本校行政執行委員會乃決議將此二柱豎立於貝公樓前,以資瞻仰。此項豎立費及配製柱頂之鎮物費,為數約一千數百元。” 但是仔細觀察一下這對華表,會發現一粗一細,並非一對。原來1920xx年燕京大學建校舍時,只從圓明園運來了三根,第四根卻被運到城裡,1931年曾橫臥在天安門前道南。當北京圖書館建文津街新館時,欲將燕大多餘的一根華表搬走與天安門前的另一根合成一對,不料搬運時陰錯陽差,結果燕大和北圖的華表皆不成對,成就了這一樁趣事。

貝公樓(Bashford Hall):

燕大的主樓,即現在北大的辦公樓,稱為貝公樓,是為紀念美以美會會督貝施德(又譯貝施福),1920xx年落成時的英文名即為Bashford Hall。燕京大學的前身是美國美以美教會開辦的匯文大學。其首任校長李安德是丁韙良的一位密友,當李安德於1893年因病去世以後,包括丁韙良在內的校董事會一致推選貝施福為匯文大學堂的第二任校長,同時選舉劉海瀾為常務副校長。貝施福當時也是美國俄亥俄州衛斯理大學的校長。雖然他於1920xx年正式來北京傳教之前並沒有太多的時間來實際主持和過問匯文大學堂的具體事務,但由於他是一位頗負盛名的教育家,同時又具有管理一所美國名牌大學的豐富經驗,所以他對於提升匯文大學堂學術和管理水準是起了很大作用的。尤其是自從他親自來北京主持美以美會的教務活動之後,以及在1913-1920xx年任上海美以美會會督期間,更是在匯文大學堂的財力上給予了鼎力支援。與此同時,貝施福還是一位藏書家和多產的史學家,編著過《中國與美以美會》(1906)、《美以美會在華一百年文獻集》(1907)和《中國述論》(1916)等重要的在華教會史文獻。1920xx年在上海逝世之前,貝施福向匯文大學堂遺贈了他所收藏的大量書籍,其中有很多是善本書。它們後來成為燕京大學圖書館西文書收藏中的核心部分。至今在北大圖書館的書庫中仍能找到上千冊有貝施福親筆簽名的西文書籍,內容大都跟在華傳教士和中國歷史文化有關。為了紀念他對於匯文大學堂和燕京大學的突出貢獻, 1920xx年落成時便用他的名字命名。衛理會海外傳教團捐款16萬美元建造。 貝公樓的正門是在可以遠眺燕山的西面。門前原來有一棵挺拔而高大的松樹,還有一塊西方所有大學校園均少不了的長方形草地。貝公樓正門上方的屋簷之下還掛有一塊很大的牌匾,上書“貝公樓”三個大字。從1939年和1941年《燕大年刊》的老照片上我們都可以清晰地看到這一塊牌匾。“貝公樓”的牌匾其實跟那塊被奉為國寶的“大學堂”牌匾一樣,都是具有很高歷史文物價值的。

貝公樓原來正門的上方有一個小陽臺,每當校內舉行大型的集會時,這個陽臺常常被用作一個講壇,而聽眾們就站在辦公樓與西校門之間的一大片草地上。1957年,當蘇聯的最高蘇維埃主席伏羅希洛夫在周總理陪同下訪問北大時,就曾經站在這兒對下面站滿草坪北大師生髮表過熱情洋溢的講演。可惜這樣的壯觀場面如今已難以重現。

寧德樓(Ninde Hall)

寧德樓(又稱宗教樓,今北大外院民主樓),是燕園第一座建築,1920xx年落成,作為學校的宗教學院所在地,由在上海的甘維爾夫婦捐贈,以紀念前美以美會會督寧德威廉牧師(Bishop William X. Ninde)。寧德威廉牧師與其妻1895年來華,自此從未中斷過禱告,祈求這個偉大而有著悠久歷史的國家早日福音化 。寧德樓二樓有小禮拜堂,學校的主要聖事都在這裡舉行,這裡還進行許多重要的選舉,這個禮拜堂至今猶在。

穆樓(McBrier Recitation Hall)

由託事部的司庫、銀行家穆布萊(McBrier)捐款10萬美元所建,今為北大外文樓。科學樓(Science Buildings)

其中一個由洛克菲勒基金會用於建設北京協和大學醫學預科的資金中的一部分興建,今為北大化學南樓和化學北樓。燕大圖書館

燕京大學圖書館位於貝公樓南側,即今天的北京大學檔案館,是由托馬斯貝利(Thomas Berry)夫婦的三個女兒為紀念父母的遺願——“在全中國推廣學習”而捐款五萬美元興建的,以其收藏的善本書和古籍書而著稱。1952年院系調整時,它已有圖書期刊40萬冊,未編圖書期刊18萬冊,另拓片120xx餘張,木刻書板2400塊。其中收善本以明、清刻本及抄本居多,宋元版本也不少。 善本書數量高達3578種,37484冊。由於燕大作為原教會學校的特殊地位,在西文書收藏中最著名的要數基督教神學和有關基督教在文化傳播史方面的收藏。古籍叢書也是國內圖書館中收藏最豐富者之一。此外,燕京大學圖書館還收到來自各方的贈書。其中有孫中山先生從自家書架上親自取下的一包書,還有美國校友分別於1920xx年和1920xx年贈送的書。李賦寧先生在一篇題為《我與北大圖書館》的回憶文章中寫道,在他初來北大任教的日子裡,正是燕京大學儲存的西文特藏書,使他能夠順利地備課和準備講演稿,並在北大圖書館度過了一段祥和而嚴肅的研究時光。

甘德閣,麥風閣(又稱姊妹樓,今南閣和北閣)

甘德閣為Mrs David Gamble捐款所建,南北二閣建於1920xx年,北邊的麥風閣為音樂教室和男女學生活動室,南邊的甘德閣當時作為女部的辦公樓使用。它們是以美德博士(Miss Luella Miner)的名字來命名的。麥美德博士是原華北協和女子大學的校長,華北協和女子大學併入燕京大學以後,便自動成為燕大的女部,麥美德(Miner)就成為燕大首任女部主任。麥博士在任只有三年,但是為燕大作出了歷史性的貢獻。因而在海淀新校園落成時,依據當時給建築命名的慣例,就將這兩座美麗典雅的閣樓以麥美德來命名了。從甘德閣和麥風閣到南北閣的轉變,估計也是因緣於錢穆先生的提議。從那時開始,甘德閣和麥風閣的名稱就逐漸被人們淡忘在歷史的角落了。

聖人樓(Sage Hall 今天的俄文樓)

當時是女子學院教學樓,由羅素塞奇基金會(Russel Sage Foundation) 捐資興建,二樓有禮拜堂,專供女子聖事服侍之用。鍾亭銅鐘系雍正皇帝降旨所造,是1920xx年,學校用哈佛燕京學社的款項從黑寺 購得。每隔半小時,校園裡會響起悠揚的鐘聲。

男生宿舍(紅一到紅四樓),女生宿舍(靜園周圍的院子)

男生宿舍由眾多美國慈善家捐資興建,第六宿舍由中國人捐資興建。現在男生宿舍作為行政辦公室,女生宿舍是各個文科院系所在地。

思義亭(又稱魯斯亭,今稱湖心亭)

為斯克蘭頓城(Scranton)的友人為紀念副校長路思義(Henry Winters Luce)所建)(一說為路思的長子亨利魯濱遜路思(美國《時代》、《生活》雜誌的創辦人)捐資興建)。路思義對中國的基督教高等教育事業有很大貢獻,他像司徒雷登一樣,積極籌款,促進了山東齊魯大學的組建,1920xx年擔任燕大副校長,積極為燕大建設籌款,鑑於他的貢獻,臺灣的東海大學還有以他為名,由貝聿銘設計的路思義教堂。

臨湖軒

臨湖軒作為校務長住宅,為司徒雷登友人美國費城的喬治柯里夫婦捐建,其實,司徒雷登只住很少的部分,其他分別為學校接待、議事的場所,學校裡各種社團開聚餐會、茶話會、招待貴賓、舉行婚禮都可以在這裡。1920xx年燕大建立10週年座談會上,冰心教授提議命名為“臨湖軒”,並請當時的北大文學院院長鬍適題匾。女子體育館(Boyd Building今北大二體)

女子體育館系米蘭鮑埃的父母威廉鮑埃夫婦(Mr. and Mrs. William Boyd)於1920xx年捐獻了9萬美元給燕京大學來建設一座女子體育館,他們還捐獻了1萬美元在燕京設立獎學金。威廉鮑埃先生曾經是YMCA(男性基督徒年青人聯合會)的祕書,而鮑埃夫人又是國際YWCA(女性基督徒年青人聯合會)的創始人之一,因此,他們在美國基督教為亞洲捐款的運動中極為活躍。由於他們的努力,在美國基督教女子團體捐助的亞洲7所女子學校中,燕大得到了最大的一筆。300萬美元中的60萬被用來建設燕京大學校園,鮑埃夫婦10萬美元的捐助是其中的一部分。他們的女兒米蘭鮑埃畢業於美國威爾斯利女子學院化學系,因為對基督的信仰,1920xx年離開了剛訂婚的未婚夫,遠涉重洋,來到燕京大學教化學,是燕大最早的女教授之一,米蘭後來成為燕大董事會的祕書,繼續為燕大的發展籌集款項。不僅如此,她還極其關心中國人民的命運。抗日戰爭,米蘭為中國難民救助會工作,籌集了很大一筆錢。她的女兒卡米拉參加了基督教教育學會的亞洲交流專案,並在1979年第一次來到中國作講座,她的外孫女謝海日(Heather Smith Xie)24歲來到中國教書,如今,謝海日與她的中國丈夫謝勇住在香港,兩個小孩先學中文,後學英文,已經能夠流利地講普通話、廣東話和英文。她把她的家庭和生活看作中美友好交往的一個見證。

男子體育館(Men’s Gymnasium)

即現在的北大一體,大樓是由燕大在美國的託事部主席Mr. Franklin Warner捐資興建,旁邊的運動場地是在紐約的Mr. Carl Hamilton幫助下整理出來的。

翻尾石魚

翻尾石魚是圓明園的遺物。1930年燕京大學的畢業生從原朗潤園的主人載濤手中將石魚買下贈給母校作為畢業留念。

大學導遊詞 篇3

瀋陽師範大學隸屬於遼寧省人民政府,是一所涵蓋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理學、工學、管理學、藝術學等九大門類的多科性大學。

學校始建於1951年,其前身為東北教育學院。1953年,更名為瀋陽師範學院,是當時東北地區創辦最早的兩所本科師範院校之一。1965年更名為遼寧第一師範學院。1978年恢復瀋陽師範學院校名。20xx年省政府決定並經教育部批准,瀋陽師範學院與遼寧教育學院合併組建瀋陽師範大學。

學校佔地面積1890餘畝,建築面積80餘萬平方米。全日制本、專科生220xx餘人,碩士研究生3300餘人,長短期留學生930餘人。現已為國家培養了大量德才兼備的師資及各類人才,為東北特別是遼寧的教育事業做出了重要貢獻。

遼寧省基礎教育教研培訓中心、遼寧教育行政學院、遼寧電化教育館設在我校。學校現有26個二級學院和23個校屬館部中心研究所及附屬機構。擁有我國在中東地區為數不多的兩所孔子學院—黎巴嫩貝魯特聖約瑟夫大學孔子學院和約旦安曼TAG孔子學院。現有遼寧省高等學校一流特色學科2個、培育學科6個、省級重大科技平臺1個、工程(技術)研究中心3個、重點實驗室11個、重點研究基地26個、創新團隊8個。碩士學位一級學科授權點18個,碩士學位二級學科授權點128個,專業學位授權點11個,省研究生教育創新計劃專案12項。本科專業74個,國家級專業5個、精品課程4門、教學名師1人、實驗示範中心1個、大學生實踐教育基地2個、卓越法律人才培養基地1個、卓越幼兒教師培訓計劃專案1項。省級專業23個、教學團隊8個、實驗教學示範中心8個、精品課79門。是普通高等學校推薦優秀應屆本科畢業生免試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單位,教育部首批開展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綜合改革試點單位,是中國政府和孔子學院獎學金留學生接受單位,商務部援外培訓承辦基地、教育部中國小教師國家級培訓基地、文化部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研修研習培訓基地。學校擁有一支職稱結構優化、學歷層次較高、科研能力較強、年齡結構合理、高素質、高水平的師資隊伍。現有專任教師1592人,其中教授273人、副教授573人。

目前,學校深入落實黨的xx屆三中、四中和五中全會以及系列重要講話精神,以國家建設“兩個一流”的奮鬥目標為引領,以創新創業立德樹人為根本,以打造優勢特色學科與專業為核心,以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為導向,以綜合改革和體制機制創新為動力,堅定不移地走優勢特色發展、創新發展、內涵發展之路,努力提高辦學質量與水平,全面提升學校辦學的核心競爭力、自主創新力、社會影響力和國際競爭力,為國家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人才支撐和智力支援。

大學導遊詞 篇4

各位遊客們大家好,我是您們的導遊小北,今天我們參觀的中國最著名學府之一—清華大學

華大學創辦於1920xx年,是中國最著名的大學,也是全中國大學的典範,很多人都會來這瞻仰一下最高學府的樣子。清華校園曾是皇家園林,亭臺樓榭與湖水樹林相映,環境非常優美,園中的建築大多中西合璧,顯得高貴典雅。

清華大學的主要景觀位於西門附近,不過近幾年為了保證校園學生學習秩序,西門附近進行了進入管制。遊客從西門進入需要按照開放時間,持身份證排隊登記,然後進入。除西門之外,東門、北門等幾個校門一般全天開放,個人參觀可以隨時進入,從東門、北門進入也可以遊覽整個校園,但需要步行約1.5公里左右到達西門附近的景觀區,而且這個開放並非官方同意,在監管較嚴時也會出現無法進入的情況。僅遊覽西門部分的主要景觀再從西門離開,僅需步行約2公里,走走看看1小時即可。清華整個的校園較大,長寬都有兩公里左右,若要到校園其他地方逛逛則需3小時左右甚至更久。

清華校園內的主要景點有近春園、水木清華、大禮堂、清華學堂、二校門等,可以從西門進入後順時針一一參觀。

近春園是原來皇家園林的中心地帶,有湖水、小亭和蔥鬱的樹木,環境清幽。小湖裡面種滿了荷花,每到夏季開放,十分漂亮。這個荷塘也正是朱自清《荷塘月色》中所描寫的荷塘,可以好好觀賞一下。

水木清華、大禮堂和清華學堂是清華園裡最著名的三座建築。水木清華建於湖水旁邊,是一座古色古香的中式建築。大禮堂的建築則是西式的圓頂紅牆,在大禮堂旁邊還有一片大草坪,草坪和大禮堂的合影也是清華形象的代表之一。清華學堂是一座別緻的二層小樓,是清華大學的第一批校舍,有灰色的牆磚、白色的立柱,中西合璧,建築非常優雅。   二校門位於清華學堂的南側,這座乳白色圓拱式校門的照片流傳甚廣,是清華最為著名的景點,也是清華的代表形象,絕大多數遊客都會在此留影紀念。

位於這些主要景點區域的東側是清華的主要教學區、研究所和生活區,若有興趣可以前去參觀一下,感受最高學府的學術氣息,不過要注意不要打擾到學生們的生活和學習。校園較大,還有些人在校內提供自行車出租服務,一般每小時10-20元左右,需要押一定的押金或押身份證。不過這些服務均屬於私自開設,並非官方提供的正規服務,不推薦選用。

大學導遊詞 篇5

大家都知道,清華大學是一所著名大學,如果我要問你,清華大學的歷

史,你應該就說不出來了吧。那好,我現在就告訴你。

1920xx年,農曆六月初四,成立遊美學務處,總辦周自齊。

1920xx年,農曆四月七年級,清華學堂開學。

清華大學的建立時期

清華大學的前身是清華學堂,始建於1920xx年,當時是由美國“退還”

的部分“庚子賠款”建立的留美預備學校。1920xx年,清華學堂更名為清華學校。

1920xx年設立大學部,開始招收四年制大學生,並開設國學研究院。1920xx年更名為

“國立清華大學”,擁有文、法、理、工等院系,盛極一時。

清華大學的發展時期

清華大學的初期發展,雖然滲透著西方文化的影響,但學校十分重視研究中華

民族的優秀文化瑰寶。以清華國學研究院四大導師陳寅恪、趙元任等為代表的清華學者,

清華大學 校園風景主張“中西相容、文理滲透、古今貫通”,形成了著名的“清華學派”,

對清華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培養出了一大批高水平的學術大師,在中國近現代學術史

上佔據著重要的地位,可謂光耀西山。

在自然科學方面,清華培養的人才同樣是群星璀璨,他們中有竺可楨、段學復、在1999年被授

予“兩彈一星勳章”的20位功勳中,有9位是清華校友。截至20xx年12月底,1537名中國科學院

和中國工程院院士中,近20%為清華大學校友。

在清華的天空中,有太多我們引以為豪的學術大師、興業之士和治國之才。抗日戰爭爆發後,清

華大學與北京大學、南開大學在昆明組成西南聯合大學,清華校長梅貽琦任聯大校務委員會主席,

實際主持校務。在戰火紛飛、物質條件

極度匱乏的歲月裡,師生休慼與共、艱苦辦學,聯大也以名師雲集、水平高、學風好而蜚聲海外,

培養了大批優秀人才。抗日戰爭勝利後的1946年,清華大學遷回清華園原址覆校。

國立清華大學

清華大學有著光榮的革命傳統,在如火如荼的抗日救亡運動中,在震撼全國的一二·九運動中,

在反飢餓、反內戰、反迫害鬥爭中,一代代清華仁人志士在探求救國道路、傳播先進思想、爭取民

族獨立和人民解放鬥爭中成為後世的楷模。 1949年後,校長梅貽琦等人隨國民政府遷往臺灣。清

歸屬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更名“清華大學”

1955年,梅貽琦在新竹主持國立清華大學“在臺覆校”,沿用原校名。二十世紀80年代以來,兩校

往日漸頻繁,“一筆寫不出兩個清華”。20xx年,兩岸清華大學還將共同舉辦“百年校慶”的相關活

動。

1952年中國高等教育體系仿照蘇聯社會主義模式進行大規模的院系調整,清華的1934年6月,清華的院

研究所、文學院、理學院、法學院、農學院、航空等院系被迫割離母校而劃歸北京大學等校,同時吸收

內其他高校的工科院系,使清華大學成為一所多科性的工科大學,重點為國家培養工程技術人才,這一

法現為多數校友及學術界、教育界強烈否定。1952年11月蔣南翔出任清華大學校長,積極探索符合中國

國情的社會主義高等教育的辦學道路,

在培養又紅又專、全面發展的工程技術和尖端科技人才方面成績卓著。他提出“爭取健康地為祖國工

作五

十年”口號,激勵清華人至今。毛澤東主席題寫的校名。

從1953年起率先實行“政治輔導員”制度,讓優秀學生黨員“雙肩挑”(專業學習和政治工作),延續

至今。

當時的清華被稱為“紅色工程師的搖籃”。 同年,清華著手進行“學習蘇聯先進教育經驗”

的教學改革,按計劃培養技術人才,從學分制轉為學年制,學制延長,建立教學大綱,翻譯大量蘇聯

教材,

加強基礎課,聘請蘇聯專家講學。1955年後,增設實驗核物理、放射性稀有元素工藝

學等新技術專業。1958年後,開展教育領域“大躍進”。實行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勤工儉學、教

支援農業,清華師生承擔了密雲水庫、中國革命歷史博物館等實踐工作。

1978年以來,在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的過程中,清華逐步復建了理科、經濟、管理、人文、社會

學等各學科,恢復了綜合性大學的佈局,進入了一個蓬勃發展的新時期。

高校院系調整前後,清華大學院系的變化目前,清華大學設有建築學院、土木水利學院、機械

工程

學院、航天航空學院、資訊科學技術學院、理學院、生命科學學院、醫學院、地球科學學院(籌)、

人文

社會科學學院、新聞與傳播學院、法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經濟管理學院、公共管理學院、美

術學院、

應用技術學院等,以及清華大學生物科學與技術系(20xx年9月28日成立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同時撤銷

該建制)、生物資訊與系統生物學、醫學系統生物學研究中心等院系。清華大學已成為一所具有理、

工、

文、法、醫學、經濟、管理、藝術等學科的綜合性大

學。 水清木華,鍾靈毓秀,清華園散發著獨特的精神魅力。

清芬挺秀,華夏增輝,今天的清華大學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歷史機遇,

新時代的清華人繼承“愛國奉獻、追求卓越”的優良傳統,秉承“自強

不息、厚德載物”的校訓和“行勝於言”的校風,努力躋身世界一流大

學行列,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努力奮鬥。

大學導遊詞 篇6

瀋陽師範大學隸屬於遼寧省人民政府,是一所涵蓋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理學、工學、管理學、藝術學等九大門類的多科性大學。

學校始建於1951年,其前身為東北教育學院。1953年,更名為瀋陽師範學院,是當時東北地區創辦最早的兩所本科師範院校之一。1965年更名為遼寧第一師範學院。1978年恢復瀋陽師範學院校名。20xx年省政府決定並經教育部批准,瀋陽師範學院與遼寧教育學院合併組建瀋陽師範大學。

學校現佔地面積1879畝,建築面積76.36萬平方米,藏書180餘萬冊。學校共有全日制本、專科生25388人,碩士研究生2964人,留學生450人次/年。現已為國家培養了大量德才兼備的師資及各類人才,為東北特別是遼寧的教育事業做出了重要貢獻。

遼寧省基礎教育教研培訓中心、遼寧教育行政學院、遼寧電化教育館設在我校。學校現有26個二級學院和13個校屬館部中心及附屬機構,並擁有我國在中東地區為數不多的兩所孔子學院——黎巴嫩貝魯特聖約瑟夫大學孔子學院和約旦安曼TAG孔子學院。現有本科專業63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8個,碩士授權點108個,專業學位授權點9個,是普通高等學校推薦優秀應屆本科畢業生免試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單位,是開展在職人員以研究生畢業同等學力申請碩士學位的單位,是中國政府獎學金留學生接受單位, 是教育部首批開展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綜合改革試點單位。具有國家級重點研究基地2個,省級重點研究基地16個,省級緊缺人才培養基地1個,省級人才培養創新實驗區1個,省級高水平重點學科2個,省級特色優勢重點學科6個,國家級特色專業4個,省級示範性專業9個,省級重點實驗室8個,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2個,省級創新團隊4個,省級教學團隊6個。設有教育經濟與管理研究所、中國文化與文學研究所、古生物研究所、中國北方少數民族文化研究中心、延鬆劇場藝術研究所、兩棲爬行動物研究所等校屬各類研究機構9個。

學校擁有一支職稱結構優化、學歷層次較高、科研能力較強、年齡結構合理、高素質、高水平的師資隊伍。現有專任教師1710人,其中二級教授13人,教授255人、副教授585人。湧現出一批國家及省市有突出貢獻的專家、在國內有重要影響的著名學者和學術帶頭人,此外,還聘請了多名“兩院”院士和學術造詣精深的國內外專家學者擔任學校的名譽教授和兼職教授,另有多名外籍教師受聘於我校。學校先後與美國、英國、加拿大、日本、俄羅斯、比利時、丹麥、澳大利亞、韓國等國家的30多所高等院校及科研機構簽訂了國際學術交流及合作協議,並互派師生交流、講學,進行科研合作。

目前,全校師生員工認真學習領會全國及遼寧省教育工作會議精神,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進一步解放思想,轉變觀念,深化改革,與時俱進,加快發展,為把學校建設成為“教師教育獨具特色,服務基礎教育貢獻突出,支柱性學科專業省內一流,標誌性學科專業全國一流的教學研究型師範大學”而努力奮鬥。

大學導遊詞 篇7

金秋十月,我來到了嚮往已久的學子聖地——浙江大學。

她坐落在杭州這座花團錦簇的城市裡,猶如一顆璀璨的明珠給杭州增添了耀眼的光輝,給寒窗學子注入了無窮的力量,造就了一個個英才俊傑。

一進浙大,我第一眼看見的就是一塊通體龐大的碣石,上面鐫刻著幾個赤金的大字:浙江大學。沿著導覽順序,首先映入眼簾的好似一個龐大雙層的“圓帳篷”。穹頂之下,“圓帳篷”顯得極富有立體感,銀色的鋼筋襯著玻璃內板,像科技館大樓一樣,這是一座充滿活力而富有現代氣息的體育館。

順著體育館我繼續往前走。夕陽照耀著浙大的每一個角落。幾個浙大的學子揹著書包,一路談論爭辯著什麼,向著宿舍樓走去。浙大的宿舍令我感到恬淡、安逸,前面幾幢灰紅的五層小樓並不顯眼,像小區一樣開著便利店、銀行、車行和移動營業廳。上上下下充滿著生活氣息。令我意想不到的景象浮現在我的眼前,五層小樓後居然是二十幾層的現代化住宅樓!它們如此搶眼,闖進了每個人的眼睛裡。真是柳暗花明又一村,這幾幢居然是學生宿舍。它們似乎在告訴我們: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只有好好學習,才能走進這鐘靈毓秀的校園。

最讓我感到震撼的.是浙江大學的圖書館,從遠處就可以看到,二十幾層高的樓直插雲霄。求是學院藏書樓,至今已有百年曆史,有九大閱覽室,十層書庫,藏書500多萬冊,站在氣勢恢巨集的圖書館前,每一層都沉浸在安靜,靜謐,寧靜的氛圍中。每一個學子都靜靜的坐在寬敞明亮的教室裡汲取知識的營養。“惟學無際,際於天地”的浙大精神無處不在。

緊接著,是各學院的教學樓。有的紅牆青瓦,有的高樓大廈。比如說紅牆青瓦這棟吧,它看起來平淡無奇,這可是浙大最頂尖的管理學院!所以說,膚淺的認知是不夠的,要“求是”,而“求是”也正是浙大卓絕認真,創新求是的校訓。

浙大正中央的一塊草坪沐浴著夕陽,和煦的微風散發著芳草的幽香,沁人心脾,撫人心扉。一些孩子大人躺在草坪上,任由風兒梳理自己的心緒。我也忍不住順勢躺在草坪上。剛開始固執的小草有點扎人,時間久了,小草便慢慢地服從了我,低下了高傲的頭。尤為神奇的是我一起身,小草紛紛挺直了腰板。浙大篤實的精神不僅體現在治學嚴謹的老師、勤奮睿智的學子身上,就連小草也如此執著傲骨!

浙大這座百年學府,有著自己的校風精神,有著厚重的人文底蘊,還有著共同的價值觀——“勤學、修德、明辨、篤實”。這使得浙大成為了“清北”之後,中國又一個巍巍學府。路漫漫其修遠兮,我願用熱血燃燒黑夜,等待最燦爛的日出。

浙大,等著我,六年之後,我將如約而至。

大學導遊詞 篇8

大家好,我是今天的導遊劉導,接下來就由我給大家講解清華大學的風景。

北京的清華大學不僅是一所全國聞名的大學,還是一處美麗的旅遊勝地。

這裡是清華西門,請大家跟我向東走,大約200米就會來到二校門。二校門建於1920xx年,是一座古典優雅的青磚白柱三拱“牌坊”式建築。大家可以在這裡拍下照哦!想聽它上面有什麼,請聽仔細:門額上方有用銅書寫的“清華園”三個繁體大字!

現在大家要注意了!在我們的面前是大禮堂!大禮堂佔地面積為1840平方米,體積為12350立方米,高44米,是國內高校最大的禮堂。它是由美國建築師亨利·墨菲建造的。大家千萬不要恨他!雖然當時我們比美國差,但是現在不好起來了嘛!

向西200米,就是水木清華。水木清華是清華校園裡最著名的一道景點,被稱作清華園的“園中之園”。水木清華,顧名思義是碧水和綠樹加起來的景色,水域面積為1000平方米,樹木有100多棵。水和木互相襯托,更加顯示出獨特的美。若是在夏天來到水木清華,你定會看到那大得像傘一樣的荷葉,紅得像寶石一樣的荷花。

各位遊客,今天的清華大學半日遊就到這裡了,祝大家旅程愉快。

大學導遊詞 篇9

清華大學的前身是清華學堂,始建於1911年4月26日,當時是由美國“退還”的部分“庚子賠款”建立的留美預備學校。1912年,清華學堂更名為清華學校。1925年設立大學部,開始招收四年制大學生,並開設研究院(國學門)。

1928年更名為“國立清華大學”,擁有文、法、理、工等院系。水清木華,鍾靈毓秀,清華園發散著獨特的精神魅力。清芬挺秀,華夏增輝,今天的清華大學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歷史機遇,新時代的清華人繼承愛國奉獻的優良傳統,秉承“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校訓和“行勝於言”的校風,努力躋身世界一流大學行列,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努力奮鬥。

清華園的校園環境:清華大學主體所在地——清華園,地處北京西北郊名勝風景園林區,清朝康熙年間成為圓明園的附屬園林,稱熙春園。道光年間分為熙春園和近春園兩部分,咸豐年間熙春園改名為清華園。

清華大學校園佔地六千餘畝,以南北主幹道為線分為東區、西區。西區校園為老校區,以美式的校園佈局和眾多西洋風格的磚水木清華石結構歷史建築為特色,大禮堂為其中心景觀,圖書館、科學館、清華學堂、西體育館及新建的理學院、新圖書館等建築分佈其間,而原“工字廳”、“古月堂”、“水木清華”等古建築,以及朱自清先生在《荷塘月色》中描述的“近春園荒島——荷塘”等,則展示了中國傳統的皇家園林風格。東區校園50年代則以興建的蘇式主樓為主體,90年代開始主樓前後新建了各院系系館及綜合體育館、游泳館、紫荊公寓等現代風格的建築物,雄偉大氣,而又安靜舒適。

大學導遊詞 篇10

“大家好!我來自廣東省,我叫凌青燁。大家可以叫我凌導。今天就是由我來擔任你們的導遊。我們現在在開往大家都非常熟悉的:北京大學。”

“北京大學創立與1898你,名京師大學堂,是中國的第一所國立大學,是我國綜合實力最強的大學之一,與清華大學齊名。”

“好了,現在已經到了北大的校門口了,請大家注意一下衛生,如有垃圾請扔到垃圾桶或垃圾袋裡。好了。我們下車吧。”

現在我們來到了北大最有名的:一塔湖圖。塔是指博雅塔,塔級有十三級,高三十七公尺,本來是一座水塔,現在已成為了一處風景,供大家欣賞。湖是未名湖。當年取名時,參選的名稱很多,但都不令人滿意,最後由國學大師錢穆先生一錘定音,直接就叫“未名湖”了。圖,就是我們現在來到的圖書館。這座圖書館,已經百年曆史了。現在藏書1046萬冊,是亞洲最大的大學圖書館。

“我們接著往前走。”

“看,這就是塔和湖。現在這裡是一個風景優美的地方,我們一定要注意衛生。青大家慢慢欣賞。”

今天的遊覽到這裡就結束了,希望大家多來玩!再見。

大學導遊詞 篇11

大家好,我是今天的導遊劉導,接下來就由我給大家講解清華大學的風景。

北京的清華大學不僅是一所全國聞名的大學,還是一處美麗的旅遊勝地。

這裡是清華西門,請大家跟我向東走,大約200米就會來到二校門。二校門建於1920xx年,是一座古典優雅的青磚白柱三拱“牌坊”式建築。大家可以在這裡拍下照哦!想聽它上面有什麼,請聽仔細:門額上方有用銅書寫的“清華園”三個繁體大字!

現在大家要注意了!在我們的面前是大禮堂!大禮堂佔地面積為1840平方米,體積為12350立方米,高44米,是國內高校最大的禮堂。它是由美國建築師亨利·墨菲建造的。大家千萬不要恨他!雖然當時我們比美國差,但是現在不好起來了嘛!

向西200米,就是水木清華。水木清華是清華校園裡最著名的一道景點,被稱作清華園的“園中之園”。水木清華,顧名思義是碧水和綠樹加起來的景色,水域面積為1000平方米,樹木有100多棵。水和木互相襯托,更加顯示出獨特的美。若是在夏天來到水木清華,你定會看到那大得像傘一樣的荷葉,紅得像寶石一樣的荷花。

各位遊客,今天的清華大學半日遊就到這裡了,祝大家旅程愉快。

大學導遊詞 篇12

各位遊客們大家好,我是您們的導遊小北,今天我們參觀的中國最著名學府之一—清華大學

華大學創辦於1920xx年,是中國最著名的大學,也是全中國大學的典範,很多人都會來這瞻仰一下最高學府的樣子。清華校園曾是皇家園林,亭臺樓榭與湖水樹林相映,環境非常優美,園中的建築大多中西合璧,顯得高貴典雅。

清華大學的主要景觀位於西門附近,不過近幾年為了保證校園學生學習秩序,西門附近進行了進入管制。遊客從西門進入需要按照開放時間,持身份證排隊登記,然後進入。除西門之外,東門、北門等幾個校門一般全天開放,個人參觀可以隨時進入,從東門、北門進入也可以遊覽整個校園,但需要步行約1.5公里左右到達西門附近的景觀區,而且這個開放並非官方同意,在監管較嚴時也會出現無法進入的情況。僅遊覽西門部分的主要景觀再從西門離開,僅需步行約2公里,走走看看1小時即可。清華整個的校園較大,長寬都有兩公里左右,若要到校園其他地方逛逛則需3小時左右甚至更久。

清華校園內的主要景點有近春園、水木清華、大禮堂、清華學堂、二校門等,可以從西門進入後順時針一一參觀。

近春園是原來皇家園林的中心地帶,有湖水、小亭和蔥鬱的樹木,環境清幽。小湖裡面種滿了荷花,每到夏季開放,十分漂亮。這個荷塘也正是朱自清《荷塘月色》中所描寫的荷塘,可以好好觀賞一下。

水木清華、大禮堂和清華學堂是清華園裡最著名的三座建築。水木清華建於湖水旁邊,是一座古色古香的中式建築。大禮堂的建築則是西式的圓頂紅牆,在大禮堂旁邊還有一片大草坪,草坪和大禮堂的合影也是清華形象的代表之一。清華學堂是一座別緻的二層小樓,是清華大學的第一批校舍,有灰色的牆磚、白色的立柱,中西合璧,建築非常優雅。   二校門位於清華學堂的南側,這座乳白色圓拱式校門的照片流傳甚廣,是清華最為著名的景點,也是清華的代表形象,絕大多數遊客都會在此留影紀念。

位於這些主要景點區域的東側是清華的主要教學區、研究所和生活區,若有興趣可以前去參觀一下,感受最高學府的學術氣息,不過要注意不要打擾到學生們的生活和學習。校園較大,還有些人在校內提供自行車出租服務,一般每小時10-20元左右,需要押一定的押金或押身份證。不過這些服務均屬於私自開設,並非官方提供的正規服務,不推薦選用。

大學導遊詞 篇13

清華大學創辦於1920_年,是中國最著名的大學,也是全中國大學的典範,很多人都會來這瞻仰一下最高學府的樣子。清華校園曾是皇家園林,亭臺樓榭與湖水樹林相映,環境非常優美,園中的建築大多中西合璧,顯得高貴典雅。

清華大學的主要景觀位於西門附近,不過近幾年為了保證校園學生學習秩序,西門附近進行了進入管制。遊客從西門進入需要按照開放時間,持身份證排隊登記,然後進入。除西門之外,東門、北門等幾個校門一般全天開放,個人參觀可以隨時進入,從東門、北門進入也可以遊覽整個校園,但需要步行約1.5公里左右到達西門附近的景觀區,而且這個開放並非官方同意,在監管較嚴時也會出現無法進入的情況。僅遊覽西門部分的主要景觀再從西門離開,僅需步行約2公里,走走看看1小時即可。清華整個的校園較大,長寬都有兩公里左右,若要到校園其他地方逛逛則需3小時左右甚至更久。

清華校園內的主要景點有近春園、水木清華、大禮堂、清華學堂、二校門等,可以從西門進入後順時針一一參觀。

位於這些主要景點區域的東側是清華的主要教學區、研究所和生活區,若有興趣可以前去參觀一下,感受最高學府的學術氣息,不過要注意不要打擾到學生們的生活和學習。校園較大,還有些人在校內提供自行車出租服務,一般每小時10-20元左右,需要押一定的押金或押身份證。不過這些服務均屬於私自開設,並非官方提供的正規服務,不推薦選用。

大學導遊詞 篇14

清華大學(Tsinghua University),中國綜合性大學,位於北京市海淀區清華園。

清華大學的前身是清華學堂,始建於1920xx年,1920xx年更名為清華學校,1920xx年設立大學部,開始招收四年制大學生,1920xx年更名為“國立清華大學”,並於1920xx年秋開辦研究院。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南遷長沙,與北京大學、南開大學聯合辦學,組建國立長沙臨時大學,1938年遷至昆明,改名為國立西南聯合大學。1946年,清華大學遷回清華園原址覆校,設有文、法、理、工、農等5個學院,26個系。

1952年,全國高校院系調整後,清華大學成為一所多科性的工業大學,重點為國家培養工程技術人才,被譽為“工程師的搖籃”。1978年以來,清華大學進入了一個蓬勃發展的新時期,逐步恢復理科、經濟、管理和文科類學科,併成立了研究生院和繼續教育學院。1999年,原中央工藝美術學院併入,成為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在國家和教育部的大力支援下,經過“211工程”建設和“985計劃”的實施,清華大學在學科建設、人才培養、師資隊伍建設、科研開發以及整體辦學條件方面均躍上了一個新的臺階。目前,清華大學已成為一所設有理、工、文、法、醫、經濟、管理和藝術等學科的綜合性大學。

清華大學現有教職工7800餘人,其中中國科學院院士34名、中國工程院院士26名,正高階專業技術職務1100餘人。全國重點學科49個;本科專業58個,碩士學位授權點159個,博士學位授權點123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27個。在校全日制學生27000餘名,其中本科生13000餘名,碩士生8600餘名,博士生4600餘名。有來自46個國家和地區的在校留學生及進修生1300餘名,遠端教育學員7500餘名。學校現有國家重點實驗室11個,國家專業實驗室2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14個、體育總局社會科學研究基地1個、科技部重點實驗室1個、教育部網上合作研究中心6個、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3個,教育部網上研究中心6個。學校藏書400餘萬冊。學校佔地面積400餘公頃,建築面積230餘萬平方米。出版物有《清華大學學報》(分自然科學版、英文版、哲學社會科學版)、《世界建築》、《裝飾》、《清華大學教育研究》等。

清華大學治學嚴謹,有著較高的學術水平和教學質量。清華大學傳承“培養具有為國家社會服務之健全品格的人才”的教育理念,建校至今,共培養了11萬餘名學生,其中包括一大批中華民族引以為自豪的治學大師、興業英才和治國棟樑。他們中有竺可楨、高士其、姜立夫、段學復、張子高、楊石先、葉企蓀、周培源、錢三強、王淦昌、鄧稼先、樑思成、楊廷寶、錢偉長、吳仲華、洪深、曹禺、金嶽霖、王力、陳岱孫、錢鍾書、費孝通、吳晗、周光召、林宗棠等。此外,馬寅初、陳寅恪、熊慶來、華羅庚、茅以升、吳有訓、錢學森、張光鬥等是清華的進修生和資助生,美籍學者楊振寧、李政道、林家翹是清華校友。在1999年被授予“兩彈一星勳章”的23位功勳中,有14位是清華校友。截至20xx年12月底,1537名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院士中,近25%為清華大學校友。

水清木華九十餘載,清華大學蘊育著獨特的精神魅力。清華大學的初期發展,雖然滲透著西方文化的影響,但學校植根於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沃土,形成了自己優良的傳統和精神。以國學研究院四大導師王國維、梁啟超、陳寅恪、趙元任為代表的清華學者,主張中西相容、文理滲透、古今貫通,對清華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校訓,“行勝於言”的校風,從建校初期就成為清華師生治學與為人的追求,並一代代得以傳承。從“五四”愛國運動、“一二九”抗日救亡運動到反內戰爭民主的“一二一”學生運動,從施滉、韋傑三到聞一多、朱自清,生動地展現了清華師生的革命精神。解放後,清華大學堅持黨的教育方針,堅持“又紅又專”方向,培育“嚴謹、勤奮、求實、創新”的學風,探索出一條“愛國、成才、奉獻”和“為祖國健康地工作五十年”的成才道路。今天,她更以“拼搏、創新”的精神,迎接新世紀的挑戰。

清芬挺秀,華夏增輝。今天的清華大學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歷史機遇,新時代的清華人繼承愛國奉獻的優良傳統,秉承“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校訓和“行勝於言”的校風。面臨世紀之交中國迅速發展的機遇,清華大學正向著綜合性、研究型、開放式的世界一流大學的目標邁進,努力躋身世界一流大學行列,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努力奮鬥

1920xx年 建立“清華學堂”後更名為“清華學校”(留美預備學校)

1920xx年 設立大學部,同年開辦研究院(國學門)

1920xx年 更名為國立清華大學,有文、法、理、工4個學院,16個系

1937年 南遷長沙與北京大學、南開大學聯合組成國立長沙臨時大學

1938年 長沙臨時大學遷到昆明,更名國立西南聯合大學

1946年 遷回北京清華園覆校,有文、法、理、工、農5個學院,26個系

1952年 經全國高校院系調整,成為多科性工業大學

1978年 恢復全國高等教育招生考試

1984年 設立國內高校中第一個研究生院

在管理工程系基礎上建立經濟管理學院

在已有理學科系基礎上恢復理學院

1985年 建立國內第一個繼續教育學院

1988年 在建築系基礎上建立建築學院

1993年 在已有人文社會科學學科系、所基礎上建立人文社會科學學院

1994年 在已有資訊學科系、所基礎上建立資訊科學技術學院

1996年 在已有機械類學科系、所基礎上建立機械工程學院

1999年 恢復建立法學院

原中央工藝美術學院併入,成為清華大學美術學院

20xx年 在已有土木水利類學科系、所基礎上建立土木水利學院

在公共管理系的基礎上建立公共管理學院

20xx年 建立醫學院

20xx年 在傳播系基礎上建立新聞與傳播學院

20xx年 原隸屬資訊產業部的華信醫院(原酒仙橋醫院)和玉泉醫院正式併入

20xx年4月正式掛牌,分別成為清華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和第二附屬醫院

20xx年 在工程力學系、宇航技術研究中心等基礎上建立航天航空學院

好了,校園概況這麼多,下面我為大家介紹一下週邊的景點,我們看前面的這塊石頭是三峽石。

這塊巨石貴韻。

我身後是近春園遺址公園,“近”是遠近的近,春,春天的春。公園1860年,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近春園也遭到嚴重破壞。從此倫為荒島100餘年。直到1979年 ,學校才決定徹底改造荒島,在島上種植草坪、修建假山、亭子,經過幾年的改造,荒島終於成了現在這處具有歷史和文化氣息的勝蹟。

這棟雕像是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孔子,他提出了很多著名的治學思想,至尊孔子雕像是清華的一位畢業生專門從孔子的故鄉山東曲阜運過來的,它的意思是希望清華的學生們不要忘記傳統的儒家思想,希望理工科的學生能多關注人文科學。前面的亭子是“臨漪榭”,臨,是面臨的臨,漪是漣漪的漪,榭則是指水邊的亭子,是遺址內唯一象徵性的舊物恢復。

吳晗先生是清華大學歷史系畢業生,在校期間學習刻苦,在學術上很有成就,蘇俄已被同學們戲稱“太史公”。他從清華畢業後,就一直留校擔任助教、教員、教授等職,1949年北平解放後,曾調任北京市副市長。“文革”期間,吳晗因著有新編歷史劇《海瑞罷官》而受到迫害,1969年慘死在獄中,後來清華師生為了紀念這位基礎校友,學者在荒島上立了一尊吳晗像,並且修建

了“晗亭”這兩字是鄧小平親筆手書的。

“荷塘月色亭”是為紀念朱自清而建,他畢業於北大哲學系,1920xx年應聘清華執教,先後擔任過國文系教授、圖書館長、朱自清寫過很多散文,如《背影》、《春》、《荷塘月色》等,其中《荷塘月色》就是描述近春園的景觀,這篇文章用描寫了一幅清有美妙的畫面,“曲曲折折的荷塘,密密田添的葉子,星星點點的荷花,淡淡的月光,默默的荷香。。。這一切都反映了他當時苦悶、孤獨的心情。1948年他因貧病交加而去世。臨終時他還囑咐家人,不要政府派給的廉價美國麵粉,毛澤東稱讚他“寧死不買美國救濟糧”後來清華師生為了紀念朱自清同志,就在此建了”荷塘月色亭“以資紀念。廳內懸掛的”荷塘夜色“四字是來自朱自清文章手稿中的筆跡。對面山上的零零閣,是20xx年竣工。所以叫零零閣。近春園是清華師生休閒的場所。

現再給大家10分鐘照相。

我們現在去參觀清華園區,

大家左側這兩棟樓是第一,二教學樓,分別建於52、54年,是蘇式建築風格,裡面有大小教室數間。現在人在使用。

禮堂西側市科學館,建於1920xx年,初起是理科實驗樓。20xx年物理系在此辦公,現在這裡面有三個國家重點實驗室。文革時期也被破壞,去年剛才新裝修。

最北邊這個雄偉建築是清華的大禮堂,使清華大學第二批建築中的四大建築之一,建成於1920xx年至今為止已經87歲了,他是一座羅馬史和希臘式相混合的建築。圓頂、銅門、門前有四根兩人合抱粗的漢白玉大石柱,位於清華大學大中心,佔地面積1800平方米,高27.6米有座位1200個是當時國內學堂中最大的禮堂兼講堂,建禮堂時,美國政府不信任中國的建築技術和建築材料,所以由美國設計師莫非設計,一磚一瓦從美國先由水路運到天津塘沽,然後運到北京,花費了很大的人力和物力,美國的哥倫比亞大學還有一棟和他一模一樣的建築,很多反帝愛國運動也是從這裡動員出發,現在我們人在此舉辦各種各樣活動。

大禮堂東側建築物i是水電水利系,畢業於此。

南側的同方部也是清華早期建築之一,還長期用作8月27號祭祀孔子的地方,“同方”兩字與字《禮記》,“同方部”是指“志同道合者相聚的地方”。1936年在此為魯迅先生舉行過追悼會,聞一多,朱自清都發表了演說。現在是清華校友辦公室。

清華學堂是清華第一棟教學樓,1920xx年竣工,96歲了的德國古堡式的古堡式建築,門上端“清華學堂”四字是清朝軍機大臣那桐所書。20xx年在這裡增設了“國學研究院”當時著名的四大導師,梁啟超,王國維,。陳寅一、趙元任在此辦公。1946年作為建築系的專用關,樑思成為系主任,現在是清華研究生院辦公室。

日晷是1920級的學生畢業時獻給母校的禮物,它的上部是中國古典計時器,圓盤中央的不鏽鋼針,圓盤中央的不鏽鋼針指著地球的南極北極,圓盤上面刻著十二個時辰,圓盤下面也刻著十二個時辰,春分以後看太陽照射圓盤上面的不鏽鋼針的陰影計時,秋分以後看圓盤下面鋼針的陰影計時。沒有太陽是舊物作用,下部的底座上刻著“行勝語言”四字,是920級學生的名言,也是清華的校風。就是鼓勵清華的學生們少說多做,發揚實幹的精神。

東面的石頭上的八字“自強不息,厚德載物”1920xx年,梁啟超先生以《君子》在大禮堂給清華的學生進行了一次演講,其中,他引用了《周易》中‘乾’,‘坤’兩字的卦辭,“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意思就是說人應該天一樣,剛健不已,自強不息,努力進取,也應該想的一樣柔和,培養出公而無私,寬厚為懷的高尚品質。只有這樣才能擔當起建設祖國的重任,演講過後,學校就以此八字為校訓,設計校徽,從而永久留傳。

現在介紹到此,現再給大家10分鐘照相。

大學導遊詞 篇15

清華大學是一所歷史非常悠久的學校,它所在的地區是北京西北郊的名勝園林區,最早在明朝的時候,這裡是一個私家園林。清朝時,這裡是圓明園的一部分,叫做熙春園,是康熙皇帝的行宮。道光年間,道光皇帝把熙春園分為兩部分,西邊的一部分取名為近春園,東邊的一部分仍舊叫做熙春園。後來咸豐皇帝即位,將熙春園改名為清華園。這就是“清華園”這個名字的最早由來了。

而要說到清華大學的建立,則是和一起重大的國恥事件——八國聯軍侵華相聯絡的,所以老一代的清華人都把我們的學校稱之為“國恥紀念碑”.

1920xx年,八國聯軍侵華,清政府慘敗,於1920xx年與八國列強簽訂了喪權辱國的《辛丑條約》,條約中規定清政府必須向列強賠款白銀4.5億兩,分39年還清,本息加在一起為9.8億兩。當時的美國政府分得了3200萬兩,摺合美元為2400萬元。

後來美國政府覺得賠款“實屬過多”,所以決定拿出賠款的1/2在中國培養留美學生。1920xx年,中美兩國政府達成協議,決定成立留美預備學校,校址選在清華園,經兼管學部和外交部的軍機大臣葉赫那拉氏那桐批准,於1920xx年開始興建校舍,1920xx年,第一批校舍建成,1920xx年4月29號學校開學,取名為清華學堂,這就是清華大學最早的歷史紀元了。

辛亥革命後,清華學堂改名為清華學校,校園佔地約450畝,全校師生只有1000多人。直到1920xx年,清華學校才開始招收大學本科生,當時設了留美預備部、大學部、國學研究院三個部門,開始由一所留美預備學校逐步向完全的綜合性大學過渡。1920xx年成立“國立清華大學”,清華大學開始得到長足的發展,1920xx年,清華大學最後一班留美預備生畢業,結束了我們的留美預備學校的歷史。

1931到1937年是清華大學的蓬勃發展時期,當時梅貽琦任校長,開始廣聘名師,實行名主治校,而且還建立起來了在我國工程教育史上有重要意義的清華工學院。這一時期被清華人稱為“黃金時期”.

但是很不幸的是,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當時的北平非常不平靜,很多大學開始南遷,清華大學首先南遷長沙,成立長沙臨時大學,後來又遷到昆明,與北京大學、天津南開大學聯合組成“國立西南聯合大學”.抗日戰爭持續了8年,西南聯大也堅持了8年

當時的條件非常艱苦,但是正是在這樣的艱苦條件下,卻是清華歷史上出人才最多的時期之一,如最早獲諾貝爾獎的物理學家楊政寧、李政道,中國“兩彈元勳”鄧稼先,都是畢業於西南聯大時期;著名的民主人士聞一多、吳晗等,都在西南聯大任教。當時西南聯大的校訓是“剛毅堅卓”,正是這四個字鼓勵清華的學生們克服重重困難,不斷進取。

抗日戰爭勝利後,1946年,清華大學才遷回清華園覆校,當時只設了文、法、理、工、農等5個學院,共26個系。1952年,全國高校進行院系調整,清華大學響應國家發展工業的號召,調出文、法、理、農四個學院,其中文科基本上都併入了北京大學和人民大學,理科併入了北京大學,其他的院系則成立了一些新的學校,比如現在的北京農業大學

就是我們的農學院分出成立的,還有總理溫母校中國地質大學,就是當時清華大學地質系分出後成立的,還有因為神州五號升空而名聲大噪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也是當時我們的航空航天系分出成立的。當時的清華大學,只留下了工學院,為國家培養了一大批工程技術人才,被稱為“工程師的搖籃”.

1978年以來,清華大學進入了一個蓬勃發展的時期,逐步恢復了理科、文科、經濟和管理類學科,併成立了研究生院和繼續教育學院,1999年,原中央工藝美術學院併入,成立清華大學美術學院,20xx年,在教育部批准下,我校成立了醫學院,20xx年4月成立新聞與傳播學院,20xx年5月18日,清華大學恢復了航空與航天系,並將他擴大為航空與航天學院,它的首任院長是神州五號的總設計師,清華大學1952級校友王永志先生。

清華大學發展到現在已經有了13個學院,53個系,成為了一所具有文、法、理、工、醫、經濟、管理、航空和藝術等學科的綜合性大學。今天的清華大學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歷史機遇,全體師生員工的奮鬥目標是:到20xx年百年校慶之時,爭取把清華大學建設成為具有中國特色的“綜合性、研究型、開放式”的世界一流大學。

(在荒島)我們現在所在的地方叫做近春園遺址公園,“近”是遠近的近,“春”是春天的春。公元1860年,英法聯軍侵入北京,火燒圓明園,近春園也遭到嚴重破壞。到同治年間,同治皇帝想重修圓明園,因此拆除了近春園的所有殘存建築

最後因為種種原因圓明園沒有修成,而近春園的所有建築材料也不知去向,從此淪為“荒島”達100餘年。現在一提到荒島,清華人都知道是這個地 方。直到1979年,學校才決定徹底改造荒島,在島上種植草坪,修建假山、亭子。經過幾年的改造,荒島終於成了現在這處具有歷史和文化氣息的勝蹟。

現在樹立在我們面前的是我國儒家學派創始人——孔子的雕像。孔子是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他提出了很多著名的治學思想,如我們所熟悉的有“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怠,”“溫故而知新”等。

這尊孔子塑像是清華的一位畢業生專門從孔子的故鄉山東曲府運過來的,它的寓意就是希望清華的學生們不要忘記傳統的儒家思想,希望理工科的學生能多關注人文科學。此外大家身後的這塊紀念碑和對面山坡上的零零閣也都是清華的畢業生贈送給母校的禮物,在清華大學像這樣的小紀念物可以說是數不勝數。

在這裡我要簡單給大家介紹兩個清華大學的著名人物,第一個是吳晗先生。吳晗是清華大學1934屆畢業生,在校時因為學習非常刻苦,在學術上很有成就,所以被同學戲稱為“太史公”.他從清華畢業後,就一直留校擔任助教、教員、教授等職,1949年北平解放後,曾調任北京市副市長。“文革”期間,吳晗因著有新編歷史劇《海瑞罷官》而受到嚴酷迫害,1969年10月11日慘死於獄中。後來,清華的師生為了永遠紀念這位傑出的校友、學者,在荒島上立了一尊吳晗的塑像,並且修建了“晗亭”,亭內匾額“晗亭”兩字是1984年鄧小平親筆手書。

與晗亭相連的是“臨漪榭”,“臨”是面臨的“臨”,“漪”是漣漪的“漪”,“榭”則是指水邊的亭子的意思,臨漪榭是遺址內唯一象徵性的舊物恢復。

在我們正前方的這座亭子,叫做“荷塘月色亭”,關於這個亭子,還必須提到一個人,它就是我國近代傑出的教育家、詩人和散文作家朱自清。朱自清畢業於北大哲學系,於1920xx年應聘來清華執教,前後擔任過國文系教授、系主任、圖書館長等職。

我想在座的各位同學肯定都讀過朱自清寫的散文,像《背影》、《春》,《荷塘月色》等,其中《荷塘月色》就是描寫近春園的景觀。1920xx年7月 由於蔣叛變革命,中國處於一片黑暗之中,朱自清心裡非常不平靜,當時他就寫了《荷塘月色》這篇文章

並且在文章裡描述了一幅清幽美妙的圖畫:曲曲折折的荷塘,密密田田的葉子,星星點點的荷花,淡淡的月光,默默的荷香…實際上,這一切都折射出了當時他苦悶和孤獨的心情。

朱自清於1948年8月因貧病交加而逝世,臨終之前他還囑告家人,說他已經簽名拒絕“美援”,因而不要再買政府配售的廉價美國麵粉,毛澤東稱頌他“寧死不領美國救濟糧”,說的就是這件事情。後來,清華師生為了紀念朱自清同志,就在此建了“荷塘月色亭”以資紀念。亭內懸掛的“荷塘月色”四字是來自朱自清文章手稿中集下的手跡。近春園一直以來都是教職員工和學生的休閒場所。

現在我們所在的地方就是清華大學的中心地帶,也是清華大學早期建校的地方,還是清華景色最美的區域之一——清華園了,在這裡匯聚了清華大學幾個時期的建築,而且很多建築在20xx年的時候被列為“北京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清華學堂是一棟德國古堡式的建築。清華學堂是建校初期興建的首批校舍中的主體建築,建於1909到1920xx年,建成後作為學生教室。學堂總面積約為4650平方米,大門外正上端書寫的“清華學堂”四字,就是清朝末期軍機大臣那桐所書。1920xx年起,學校在這裡增設了“國學研究院”,當時著名的四大導師,梁啟超、王國維、陳寅恪、趙元任以及著名的考古學家李濟,文學家吳宓等在這裡薈聚,培養了整整一代“國學”研究家,為這所樓房增添了新的文化色彩。解放前和解放初,學校的總領導機構基本上都設在這裡。後來,以樑思成為主任的清華建築系進入此樓,清華學堂成為該系的專用館。現在為清華大學研究生院的辦公樓,研究生的活動都是在這裡舉行的。

清華的首期建築除了清華學堂外,還有一處就是二校門了。二校門是清華最早的學校大門,始建於1920xx年,門上端大理石上鐫刻著那桐題寫的“清華園”三個大字。 1933年,清華住宅區進行擴建,校園圍牆外移,新建了西大門,從此,習慣上稱原大門為“二校門”

這就是二校門這一名稱的由來。十年動亂期間,二校門被當做四舊而被徹底破壞,在原址上修建了一尊很大的毛主席塑像,80年代拆掉。一直到90年代初期,在一些校友的倡議並集資下,經學校同意依照片重建,終於在1991年恢復了這一個校園文物。現在二校門已經成為了清華園的標誌性建築,來到這裡的師生們,都喜歡在這裡合影留念。

大禮堂、科學館、西區體育館和圖書館被稱為清華大學第二批建築中的四大建築。大禮堂建於1920xx年9月,建成於1920xx年3月,一共耗時3年,它是一座羅馬式和希臘式相混合的建築,圓頂、銅門、門前有四根兩人合抱粗的漢白玉大石柱,看上去非常的莊嚴雄偉,而且它又位於清華大學的中心地帶,所以一直被清華的師生員工視為自己堅定、樸實、不屈不撓性格的象徵。大禮堂建築面積為1840平方米,高27.6米,有座位1200個,是當時國內高等學堂中最大的禮堂兼講堂,可容納全校一切人員聚會。大禮堂建成後,很多重要會議都在這裡召開,很多反帝愛國運動也是從這裡動員出發。現在這裡仍然是學生們舉行各種活動的場所,每年清華學生學士學位的頒發也是在這裡進行。1997年香港迴歸的時候,中央電視臺同一首歌節目組來到清華大學演出,就是以大禮堂為背景的。

在建大禮堂時,因為當時的美國政府不信任中國的建築技術和建築材料,所以他是由美國政府出資,美國設計師設計,建築大禮堂用的一磚一瓦也是從美國先由水路運到天津塘沽,然後再運到北京,花費了很大的人力和物力,現在在美國的哥倫比亞大學還有一棟和它一模一樣的建築。

大家左邊的這2棟樓,分別是第一、第二教室樓。第一教室樓建於1952年,一樓是兩個大階梯教室,二、三樓也有大小教室數間,剛建成時是全校的主要課堂之一,到現在仍然是學生上課自習用的教室樓。

第二教室樓建於1954年,裡面有三個大教室和一個大會議室,一直以來就是學生上課自習的場所,學校的很多會議、活動也是在這裡進行。實際上,第一、第二教室樓代表了50年代清華校園的蘇式建築風格。

在清華還有很多的小紀念物,其中比較有名的就是日晷了。這是1920級學生畢業時獻給母校的禮物。它的上部是中國古典計時器——日晷的造型,下部的底座上刻著“行勝於言”四個字,這是1920級學生的名言,也是清華大學的校風,就是鼓勵清華的同學們少說多做

發揚實幹的精神。日晷是我國古代一種簡單的計時器,它是根據太陽光對一個傾斜的指標所產生的陰影的位置來表示時間。一般都是把一個不鏽鋼的指標裝在一個石刻的圓盤的中心,再將圓盤斜臥在一個平臺上,南高北低,使指標的上端正指北極,下端正指南極。圓盤的上下兩面各刻上12個時辰,當太陽正南的時候,針的投影正好投在正北的方向,也就是午時。每當春風以後看圓盤上面的影,秋風以後看下面的影。

清華大學的校訓是:自強不息,厚德載物。1920xx年,梁啟超先生以《君子》為題給清華學生進行了一次演講,其中,他引用了《周易》中“乾”、“坤”二字的卦辭,“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意思就是說人應該像天的執行一樣,剛勁強健,風雨無阻,不受外界的干擾。人也應該像大地一樣柔順,培養出公而無私、寬厚為懷的高尚品格。只有這樣,才能擔負起建設祖國的重任。演講過後,學校就以此八字為校訓,設計校徽,從而永久流傳。

大學導遊詞 篇16

美麗的杭州有各種不同的景色,像遠近聞名的西湖,古老的嶽王廟……其中我最喜歡的就是浙江大學。

我們在杭州只打算逗留一天的時間,原本只想去西湖,可是大學對我的吸引力實在是太大了,所以在打的去西湖的半道上又改道去全國排名第三的浙江大學了,一進大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主席的雕像,他揮著手好像在說:“歡迎同學們來到浙江大學”,我們接著往裡走,哇噻,校園好大好大,感覺比復旦、同濟都要大,媽媽告訴我這只是浙江大學的其中一個校區,媽呀,如果把這幾個校區加起來,不得趕上我們濮陽了呀。路兩旁樹立著高大的松樹,因為比較古老了,所以從遠處看就像一把把大傘,鬱鬱蔥蔥的,可以在下面乘涼作文,也可以在下面遮雨,接著我們往裡走,就到了圖書館,圖書館的前面兩側有我們小朋友最喜歡的音樂噴泉,它們時而高、時而低、時而激情、時而平淡、時而像一根柱子一樣直衝天空綻開了一朵花……有時候還會有水珠落在我們的身上,為我們送來一絲清涼,走進圖書館,好大啊,還有好多名人名言,座位彎彎曲曲的,好像在帶領著我們攀登知識的高峰,雖然是暑假,不過很多大哥哥大姐姐們在那裡讀書。

我們繼續騎著單車在浙大轉悠,發現這所大學和其它大學不一樣,一會上坡,一會下坡,好像在坐過山車,真是刺激,後來才發現學校靠著山。

我對這所大學充滿了嚮往,我以後要努力學習,一定要努力考上浙江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