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老龍頭導遊詞1000字-導遊詞範文(精選3篇)

欄目: 導遊詞精選 / 釋出於: / 人氣:2.02W

老龍頭導遊詞1000字-導遊詞範文 篇1

各位朋友:

老龍頭導遊詞1000字-導遊詞範文(精選3篇)

大家好!我們現在來到了老龍頭景區。

我們現在就進入了當時駐守老龍頭的士兵生活的場所

龍武營是明代大學士孫承宗建立的,他在這裡建立了一支水師,也就是海軍。大海是龍的家,大海岸邊海軍的營房當然就叫做龍武營了。

首先我們來看當年的碾房。

我們來看當年的粥房,這是平時用的小鍋,這裡呢有一口大鍋,據說熬這樣一鍋粥可以供幾百名將士喝。不過這個鍋特別大,熬粥的時候就要先用大火把水燒開,然後小火慢慢的熬。我們來看這個大鍋上面有一個鐵環,大家猜測一下這是幹什麼的?對了,當時炊事員用一個長柄的鐵鏟,利用槓桿的原理不斷的翻動大鍋裡邊的粥,才能熬出一鍋不糊底的、香噴噴的粥來。

大家來看這是當年的盛軍糧的地方,也就是糧倉。

這是一座關帝廟,可能是世界上最小的一座廟宇了,別看它小,卻非常重要。我們都知道,劉、關、張桃園三結義宣誓“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在修關帝廟就是為了給將士們樹立一個楷模:那就是同赴沙場、同甘共苦、共同殺敵、為國捐軀,慷慨大義、視死如歸。所以說啊,古代人在管理軍隊方面也是非常注重政治思想工作的,他們利用關羽大將軍來團結將士們之間的關係,來調動將士們一往無前的殺敵立功的百倍精神。

這裡是牢房,據說是主要用來關押俘虜、奸細的,但有的說是暫時關押那些犯了錯誤、需要關禁閉的士兵的。

這裡是水井,在大海邊上應該是沒有淡水的,但是我們腳下是25億年前形成的變質花崗岩,天上降雨滲透到地下的岩石縫隙中形成的了淡水。有淡水的地方才可以設定軍營,所以說水井對於軍營非常重要,為了防止敵人投毒,這裡會有兩個軍士站崗守衛。

軍士在這裡除了保衛水井的安全之外,還有一項重要的工作。大家看這個木架上面懸掛了一個金屬做的“牌”,大家猜猜他的名字是什麼?他的名字叫做“雲牌”,也叫“金”。我們聽說過“鳴金收兵”,這個金就是一種釋出訊號的系統。古人用不同的節奏敲擊它,來發布起床、熄燈、開飯、發現敵情、緊急集合的命令。

大家這邊走。我們現在看到離我們較近的這個模型叫做雲梯,利用這個可以把梯子升高,方便登城。我們現在救火消防車就是根據它的原理髮明的。離我們較遠的是巢車的模型,巢,就是鳥巢,鳥巢常常在高高的樹上,巢車就是讓士兵鑽進這個小房子裡,然後利用轉輪和繩索把這個小房子提升到高高的地方。站得高,看的遠,可以觀察敵情。同時這個木質的小房子又可以防止弓箭的射擊。

院子裡這艘戰船是明朝時期海戰戰船的模型。

現在我們來到當時龍武營的士兵住宿的地方,大家看到了士兵睡的是大通鋪。大家猜一下,士兵們是頭朝裡腳朝外還是頭朝外腳朝裡呢?有了敵情為了集合迅速,也為了防止半夜睡覺的時候,防止被敵人把頭砍掉,他們的頭朝裡腳朝外的'。那麼比他們官職大一點叫做百總,百總就是管一百個士兵,相當於現在的連長的。我們現在看到的就是管百總的宿舍,兼做辦公室的地方。

老龍頭導遊詞1000字-導遊詞範文 篇2

位於龍頭之旅是“既當好漢,又補遺憾”的完美之旅!老龍頭坐落於山海關城南的臨海高地,依山襟海,長城聳峙海岸,優越的地理形勢,加上精心建造的軍事防禦工程,氣勢之大,海嶽天開,被喻為“人類歷史上的千古奇觀”。

我國最具權威的長城學界泰斗——羅哲文先生,用“天然的長城博物館”來讚美、評價山海關長城,其中老龍頭長城功不可沒。這裡的入海長城、濱海長城與天下第一關段的平原長城以及角山一帶的山地長城、三道關的山谷長城、九門口的河道長城,一起組成了中國長城建築史上的神來之筆、明代萬里長城的精華地段——山海關長城。

老龍頭長城的修築始於明朝洪武十四年(1381年),當時是明太祖朱元璋為了抵禦元朝殘餘勢力的侵擾,由大將軍徐達在此修建的山海關前衛哨城。明代中、後期,明代防務的重點由蒙古轉向女真,由陸路轉向海路。老龍頭作為海上防禦的前沿,經抗倭名將戚繼光、兵部尚書孫承宗、巡撫楊嗣昌等數位重臣名將的督師經略和增修加固,成為拱衛京師的海防要塞。

老龍頭歷經明清兩朝,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擔負著不同的歷史責任。終明一代,它是嚴密的海陸軍事要塞,清代順治至嘉慶時期則是觀海覽勝的佳絕處,自1840年以後直至1945年日本投降,老龍頭重又擔負起抵禦帝國主義入侵的海防重任。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和軍事建築,使老龍頭具有萬里長城任何地段也不能替代的軍事功能。

現在對外開放的老龍頭景區佔地面積600畝,由寧海城、澄海樓、入海石城、南海口關、龍武營、海神廟等28處景觀組成。這裡有萬里長城中唯一的一段入海石城、唯一的一座海上敵臺、明代長城東部的第一個垛口、第一道關口、第一座觀海樓閣以及現存最完整的明代海防兵營。

沿著腳下的馬道緩步登城,一幅絢麗的長城畫卷,在我們眼前徐徐展開,讓我們逐一欣賞,慢慢品味。

各位來賓請看,這是歷代長城上唯一的一座臨海樓閣,也是老龍頭景區的標誌性建築——澄海樓。樓為九脊歇山頂,兩滴水層樓,雕樑畫棟,重簷翼舒,它聳峙於高昂的龍頭之上,猶如點睛之作,銜領長城,面海背山,歷來是瞻海觀潮看日出的好地方,這裡集自然、人文之精粹的雄偉氣勢,遠勝於一般的湖山勝境。

登上澄海樓,在迴廊四望,處處美景。迎面,碧海波澄,海鷗翩翩,雲帆點點。回顧,長城起伏,直走角山,倒掛雲端。東望,海上姜墳,雁陣環繞,依依不去。西眺,潮湧港闊,鴿群迴旋,萬國梯航,好似置身人間仙境,頓感心曠神怡。清康熙九年,山海關管關通判陳天植曾盛讚澄海樓“面臨巨壑,揹負大山,高枕長城之上,波澄萬里,峰疊千重”,就連彭蠡、洞庭、會嵇、山陰等諸勝都不足以與其相媲美!

據地方史志記載,澄海樓的前身叫“觀海亭”,是明朝初年修築的。此亭雖小,名氣很大。每值海風呼嘯,亭內遊人絲毫不覺,此景被稱為“海亭風靜”,名列古“榆關八景”之一。萬曆三十九年(1611年),山海關兵部分司主事王致中將觀海亭改建為二層的樓閣式建築——澄海樓。

歷經數百年的滄桑歲月,這座昔日的海陸軍事要塞,以其壯麗的風光、獨特的歷史地位,已成為舉世聞名的風景名勝地。今年7月30日,奧運聖火的傳遞儀式在老龍頭長城舉行,古老的長城上飄揚著象徵“和平、團結、友愛”的奧運旗幟,長城精神又增加了一段難忘的和平樂章。令所有炎黃子孫為之震撼、為之驕傲、為之自豪。

老龍頭導遊詞1000字-導遊詞範文 篇3

上下兩千年,縱橫十萬裡”的萬里長城,宛如一條巨龍,賓士騰躍在華夏大地。它從遙遠的西部戈壁一路飛騰而來,穿越河川大漠,驕傲地把頭在此伸進滔滔渤海之中,形成龍頭入海之勢,攪海翻浪,戲水浴日,這便是您將要遊覽的明代長城東部起點、聞名中外的萬里長城唯一入海處——老龍頭。

老龍頭坐落於山海關城南的臨海高地,依山襟海,長城聳峙海岸,優越的地理形勢,加上精心建造的軍事防禦工程,氣勢之大,海嶽天開,被喻為“人類歷史上的千古奇觀”。我國最具權威的長城學界泰斗——羅哲文先生,用“天然的長城博物館”來讚美、評價山海關長城,其中老龍頭長城功不可沒。這裡的入海長城、濱海長城與天下第一關段的平原長城以及角山一帶的山地長城、三道關的山谷長城、九門口的河道長城,一起組成了中國長城建築史上的神來之筆、明代萬里長城的精華地段——山海關長城。

老龍頭長城的修築始於明朝洪武十四年(1381年),當時是明太祖朱元璋為了抵禦元朝殘餘勢力的侵擾,由大將軍徐達在此修建的山海關前衛哨城。明代中、後期,明代防務的重點由蒙古轉向女真,由陸路轉向海路。老龍頭作為海上防禦的前沿,經抗倭名將戚繼光、兵部尚書孫承宗、巡撫楊嗣昌等數位重臣名將的督師經略和增修加固,成為拱衛京師的海防要塞。

老龍頭歷經明清兩朝,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擔負著不同的歷史責任。終明一代,它是嚴密的海陸軍事要塞,清代順治至嘉慶時期則是觀海覽勝的佳絕處,自1840年以後直至1945年日本投降,老龍頭重又擔負起抵禦帝國主義入侵的海防重任。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和軍事建築,使老龍頭具有萬里長城任何地段也不能替代的軍事功能。

現在對外開放的老龍頭景區佔地面積600畝,由寧海城、澄海樓、入海石城、南海口關、龍武營、海神廟等28處景觀組成。這裡有萬里長城中唯一的一段入海石城、唯一的一座海上敵臺、明代長城東部的第一個垛口、第一道關口、第一座觀海樓閣以及現存最完整的明代海防兵營。

沿著腳下的馬道緩步登城,一幅絢麗的長城畫卷,在我們眼前徐徐展開,讓我們逐一欣賞,慢慢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