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洛陽景點的導遊詞範文

欄目: 導遊詞精選 / 釋出於: / 人氣:9.79K

洛陽市,河南省下轄地級市;位於河南省西部、黃河中下游,因地處洛河之陽而得名,下面本站小編為大家帶來了洛陽景點的導遊詞範文,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洛陽景點的導遊詞範文

洛陽白馬寺導遊詞

朋友們:今天我要帶領大家參觀的是洛陽市一處著名的旅遊景點-----白馬寺。白馬寺位於今洛陽城東約12公里處,這裡北依邙山,南臨洛水,寶塔高聳,殿閣崢嶸,長林古木,肅然幽靜。在它的東面不遠處,蒿榛叢莽的古城垣,依然斷斷續續逶迤在伊洛平原之上,勾勤出一座昔日大國京都的巨集偉輪廓。那就是東漢洛陽城的舊址。

白馬寺初創於東漢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是佛教傳入中國後,由官府正式建立的第一座寺院,是源於南亞次大陸的佛教在遼闊的中華大地賴以繁榮發展的第一座菩提道場,故歷來被佛教界稱為釋源”和祖庭”。釋源”即佛教之發源地,祖庭”即祖師之庭院。它對佛教在中國的傳播和發展,對促進中外思想文化交流和發展各國人民的友誼,是起了重要作用的。1961年,國務院公佈白馬寺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3年,國務院又公佈白馬寺為全國漢傳佛教重點寺院。前不久,即20xx年6月2日,白馬寺又被國家旅遊局定為國家4A級旅遊景點。

白馬寺自東漢建立起,到董卓火燒洛陽時第一次被毀,其後興衰毀建,到武則天時,由主持薛懷義大興土木,達到了鼎盛。隨後又毀建不斷,最近一次大規模重修是1972年為迎接柬埔寨西哈努克親王,經周總理批示而進行的。

現存白馬寺坐北朝南,為一長方形的院落,總面積約6萬平方米左右。門前有寬闊的廣場。寺內的主要建築,都分佈在由南向北的中軸線上。前後有五座大殿,依次為天王殿、大佛殿、大雄殿、毗盧閣,東西兩側分別有鍾、鼓樓,齋堂、客堂,禪堂、祖堂,藏經閣、法寶閣等附屬建築,左右對稱,佈局規整。山門前的這兩匹石馬,通高1.8米,身長2.2米,形象溫馴,雕工圓潤。大家可能會問,這兩匹馬是否和白馬寺的建立歷史有關呢?

關於白馬寺的建立,最流行的一種說法即白馬馱經”說。據在關佛籍記載,東漢永平七年的一天晚上,漢明帝劉莊(劉秀之子)夜宿南宮,夢見一個身高丈六,頭頂放光的金人自西方而來,在殿庭飛繞。第二天早上,漢明帝召集大臣,把這個夢告訴給大臣們,博士傅毅啟奏道:臣聽說,西方有神,人們稱其為佛,就像您夢到的那樣。漢明帝聽罷,信以為真,於是就派大臣蔡音、秦景等十餘人出使西域拜求佛經、佛法。蔡音等人於公元65年,告別帝都,踏上了西天取經”的萬里征途。在大月氏國(今阿富汗境至中亞一帶),遇到印度高僧攝摩騰、竺法蘭,見到了佛經和釋迦牟尼佛白氈像,誠懇邀請二位高僧東赴中國弘法佈教。永平十年(公元67年),二位印度高僧應邀和東漢使者一道,用白馬馱載佛經、佛像同返國都洛陽。漢明帝見到佛經、佛像,十分高興,對二位高僧極為禮重,親自予以接待,並安排他們在當時負責外交事務的官署鴻臚寺暫住。公元68年,漢明帝敕令在洛陽西雍門外三裡御道北興建僧院。為紀念白馬馱經之,因此取名白馬寺”。寺”字即源於鴻臚寺之 寺”字。再後來寺”字便成了中國寺院的一種泛稱。

說到白馬寺,不少遊人都會把它和唐僧取經”的故事聯絡在一起。其實從時間上看,白馬寺要比唐僧取經”早560多年。

我們眼前的這兩匹石馬,原是宋代太師太保、右衛將軍、駙馬都尉魏咸信墓前之物,是兩件優秀的宋代石雕作品。1935年前後,主持僧德浩法師重修白馬寺時,將它們遷置於山門前。大家看到的這座山門,為牌坊式歇山頂,建於明代。1987年翻修了頂部,木質匾額上的白馬寺”三字,是中國佛教協會原會長趙樸初先生題寫的。三個門洞,象徵著佛教所說的三解脫門”佛教稱之為涅磐之門。三個門洞都是用磚和青石券砌而成的,部分券石上刻有工匠的姓氏名字,從字型上看此種券石應是東漢遺物,是白馬寺內現存最早的文物。

白馬寺山門內西側,有一巨大的半截殘碑,殘高約1.7米,寬1.4米,相傳此碑為宋代翰林學士、著名文人蘇易簡撰,因其碑文不是由上到下一長行通寫到底,而是用短行分成幾排寫出來,別具格式,故稱斷文碑”,為白馬寺六景之一。

山門東側,為元代所遺存的《洛京白馬寺祖庭記》碑,通高3.5米,寬1.15米,碑額洛京白馬寺祖庭記”八字為篆書。此碑立於元代至順四年(公元1333年),由元代華嚴名僧仲華文才撰文,內有上夢金人,自西飛至,身光煒,以遲旦告所夢於臣下”,遣遵偕郎中蔡音、秦景等十八人,西訪至天竺,遇沙門迦攝摩騰、竺法蘭 ”等句子,碑文稱白馬寺為祖庭”和釋源”,並說釋源居中天,權輿佛法之地”,實為騰、蘭二神僧開教之緒”。仲華文才後來到了佛教四大名山”之一的五臺山,成為五臺山名剎佑國寺的開山第一代主持。這篇碑文,應是他卓錫白馬寺時所撰。碑文楷書,字型瀟灑工整,丰神秀骨,實為不可多得的書法藝術珍品。因此碑不曾留下書丹者姓名,碑文究竟出自誰手,遂成一樁懸案。但字型為趙體”。

前面這座東西對稱的建築,東側為新建的鐘樓,鐘樓前有民國時期所建的五間門頭堂”;西側為新建的鼓樓,鼓樓前有民國時所建的雲水堂”。門頭堂”、雲水堂”現已闢為佛教法物流通處和旅遊接中心。

在鐘樓以東、鼓樓以西,靠近東西兩側圍牆,分別為攝摩騰、竺法蘭二位印度高僧之墓。二位高僧曾長期禪居白馬寺內譯經傳教,在這裡他們共同譯出了中國最早的漢文佛經《四十二章經》。他們先後圓寂於白馬寺,就葬於寺內,現墓前有明代崇禎七年(1634年)所立墓碑,騰蘭墓”也為白馬寺六景之一。

現在我們看到的這座大殿稱為天王殿,是白馬寺內第一重大殿。此殿因殿內供四大天王而得名。迎面而坐的是大肚彌勒佛,他笑容滿面,和藹可親,右手持念珠,左手握布帶,形象生動有趣,為明代造像作品。在中國漢族的佛寺中,第一座大殿通常都供奉彌勒佛。人們進入佛寺中,首先看到這一樂呵呵的形象,會對佛門產生一種親切之感。

佛像上面的這一座大佛龕,共雕有五十多條姿態各異的龍,雕工細膩,是清代上乘的木雕藝術品。

大殿內兩側,分塑四大天王,又叫四大金剛”,分別是東方持國天王,手持琵芭;南方增長天王,右手持傘,左手握妖;西方廣目天王,一手握龍,一手持寶珠;北方多聞天王,手託寶塔。按照中國個習慣,一他們手中所持法器不同,他們分別代表著風”調”雨”順”,四大天王身材魁梧,威風凜凜,是一組清代泥塑作品。

這尊面北站像為韋駝天將,被稱做護法神”,著武將裝,立於彌勒像後,正對釋迦牟尼佛,執行著維護講經道場,不許邪魔侵擾的任務,也是清代泥塑作品。

在天王殿的東西兩側,種植著許多石榴樹。人們說 五月石榴紅似火”,但在白馬寺卻恰恰相反,因為這裡的石榴顏色是白色的。每至農曆四五月份,樹上開滿了石榴花,晶瑩潔白,如玉似雪,十分好看,真是五月榴花白如雪”。

大佛殿是白馬寺的第二重大殿,大佛殿前東側,立有明代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黃錦撰文的《重修古剎白馬禪寺記》碑。高3.8米,寬1.03米,這方石碑對研究白馬寺的歷史沿革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大佛殿是寺內主要殿堂,重大的佛事活動,均在這裡舉行。今存之大佛殿,是明代重建的,雖經後世重修,單仍不失明代建築風格。

殿內正中佛壇之上供奉著七尊造像,正中釋迦牟尼佛,結跏趺坐於須彌座上,像高2.4米。

這裡的塑像,據說是他最後一次講經說法時的形象,此次講經,他並不講話,叫做不語說法”,只用右手持一朵鮮花,讓眾人猜測,即所謂涅磐會上”捻花示眾”。大佛胸口 字元號,表示大佛福德無量”,萬德圓融”,所以身有瑞相,表示吉祥之所集”,武則天定此符號讀音為萬”。

釋迦牟尼的左側,為大弟子摩訶珈葉,在這次不語說法”中,惟有他懂得了佛的真正用意,從而破顏微笑,後來被推為釋迦牟尼的十大弟子之一,中國禪宗推崇他為印度傳承的第一代祖師。

右側站像為大弟子阿難,他博聞強記,被稱為多聞第一”,中國禪宗又推他為在印度傳承佛法的第二代祖師。

洛陽關林導遊詞

關林位於洛陽市南郊8公里處的關林鎮,鎮因關林而得名。關林是埋葬三國時期蜀將關羽首級的地方。關林始建於明萬曆二十四年(1596年),是一處宮殿式建築群、古柏成林,隆冢豐碑,氣派巍巍。

關林的主要建築均在中軸線上,依次為舞樓、大門、儀門、甬道、拜殿、大殿、二殿、三殿、石坊、八角亭,最後為關冢。

大殿始建於明萬曆二十四年(1596年),面闊七間,進深三間,高26米。廡殿頂,琉璃瓦覆蓋,五脊橫立,六獸揚威。正門上,有12幅明代浮雕木刻。說的是桃園三結義,三英戰呂布等故事。

二殿五開間,廡殿式,門上懸掛著"光昭日月"匾額,是清光緒帝御題。殿中塑關羽怒視東吳像,左側站著手棒大印的關平、右側站著手持大刀的周倉。二殿左右各建有一座硬山式的陪殿,左為張候殿,右為五虎殿。三殿硬山式,面闊五間,規模較小,內塑關羽夜讀春秋像、關羽出行圖和睡像,故又稱寢殿。

石坊寬10米,高6米,三門道。正額題"漢壽亭侯墓"五字,坊上題聯甚多,均是歌頌關羽之作,書體皆為明清書法,值得欣賞。

八角亭建於清康熙五年(1666年),構築奇巧,別具一格。亭內有龜跌座石碑一通,高4.8米,碑頭雕龍,額題"勒封碑記"四字。碑的正面書題"忠義神武靈佑仁勇威顯關聖大帝林",為歷代帝王對關羽的最高封號。舊時帝王墓稱陵,王侯墓稱冢,百姓墓稱墳,聖人墓稱林。關羽被尊為"武聖",故其墓稱"關林"。關林俗稱關帝冢。相傳,孫吳殺害關羽之後,怕劉備起兵報仇,遂以木匣盛關羽首級,送往洛陽。企圖嫁禍於曹操。曹操識破其計。刻沉香木為軀,以王侯之禮葬於城南。

關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0年經整修,設立了"洛陽古代藝術館",在兩側廊房內陳列洛陽出土的眾多石刻、碑誌精品。

關羽被過去歷代王朝尊為"武聖",是民間信仰者"忠、勇、仁、義"之楷模。關林古廟會已有四百多年曆史,前往關林朝聖之海內外遊客絡繹不絕。

洛陽龍門石窟導遊詞

世界文化遺產——龍門石窟,是我國三大佛教石窟藝術寶庫之一。1961年被國務院公佈為全國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2年公佈為全國重點風景名勝區;20xx年11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其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它位於洛陽市南13公里的伊河兩岸,這裡兩山對峙,伊水中流,形若門闕,故稱“伊闕”,隋朝始稱龍門。龍門石窟自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始鑿(公元493年),歷經400餘年的雕刻,現存窟龕2300多個,雕像10萬餘尊,碑刻題記30多萬字。兩山窟龕造像以數量之多,規模之大,題材多樣,雕刻精美,蘊涵豐富而蜚聲中外。以北魏和唐代造像達到當時藝術的頂峰及匠心獨具的皇家典範、中原風格而異於早、晚期石窟。以碑刻題記數量為世界石窟之最而被譽為“古碑林”。以造像內容廣涉佛教信仰的眾多宗派甚至包括道教的題材也是石窟藝術中所罕見。龍門石窟以大量的實物形象和文字資料從不同側面反映了中國古代政治、經濟、宗教、文化等許多領域的發展變化,對中國石窟藝術的創新與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

龍門石窟,是東方雕刻藝術的瑰寶,以其動人心魄的氣勢、鬼斧神工的造型、充滿智慧的想象、美奐美輪的雕刻藝術,征服了多少遊客的心,民族的自豪感與滿足的審美感受,油然而生。是的,來龍門遊玩,與其說是視覺的盛宴,不如說是一次心靈的朝拜。充滿靈性的石窟靜躺在古老的河邊和唐朝的天空下,歷史的滄桑凝重與藝術的歷久彌新,讓人感嘆先人的智慧創造的同時,宗教信仰與膜拜情結,也自然流露,難以掩飾……

乘車路線 可從火車站前乘一日遊專車到景區;乘81、53、60路公交車也可到,車程約40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