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中山紀念堂的導遊詞(精選12篇)

欄目: 導遊詞精選 / 釋出於: / 人氣:3.1W

中山紀念堂的導遊詞 篇1

一個陽光明媚的下午,我和哥哥、爸爸一起去中山紀念堂玩。

中山紀念堂的導遊詞(精選12篇)

一進中山紀念堂的大門,一股廣府的氣息撲鼻而來,遠遠望去,“孫中山”一手拿著柺杖,一手叉著腰,筆直地站在那,看起來很有精神。

我們先去看了至今已有三百多年曆史的木棉樹和兩棵廣州最大的白蘭花樹,如果你仔細看那些樹,上面卻有一些被人刻過字的痕跡,我曾看過一個叫《小銀杏》(好像不是叫這個名字)的故事,上面說小鳥從一棵老樹知道小銀杏是一個很有名的樹,小鳥馬上把訊息傳遍了整個森林,許多小動物在小銀杏的身上刻字,掛上牌子,幾天後,小銀杏從一個活潑的小樹變成了枯樹(內容有點不完整)。刻字的人們,你們難道不感到羞愧嗎?難道你們真想讓這三棵有名的樹從此從世界上消失嗎?算了,不說這個了,我們又走向了中山紀念堂裡。

聽導遊說紀念堂的每一個材料都是很珍貴的,而且沒有一個螺絲釘,我找了找,果然一個螺絲釘都沒有,進了禮堂,舞臺上有一個紀念碑,上面刻有孫中山浮雕頭像和總理遺囑的內容。據介紹,“曹全碑體”的總理遺囑碑刻是吳子復的手跡,由廣東端州的樑俊生先生鐫刻。

看完這些景物,時間也不早了,我和哥哥、爸爸,坐上了公交車回家了。

中山紀念堂的導遊詞 篇2

中山紀念堂是為了紀念偉大的革命領袖孫中山而興建的紀念性建築,它見證了廣州的許多歷史大事,富有紀念意義,現在是廣州大型集會和演出的重要場所。這裡可以看到孫中山的簡介及生平,來此緬懷孫中山先生。

它位於越秀公園南麓,於1920xx年動工,1931完成。紀念堂的交通十分便捷,坐地鐵2號線在紀念堂下即可。進入大門後就是一個廣場,廣場上可以看到高聳偉岸的孫中山塑像,可以拍照留念。然後再往前就是中山紀念堂主體建築了,旁邊有售票處,進入主體建築需要收取門票10元。

主體建築是一座巨集偉、壯麗的八角形宮殿式建築,極富中國傳統特色,其中央,高懸著一塊藍底紅邊的漆金大匾,上面有孫中山手書的“天下為公”4個大字,雄渾有力。主題建築裡面就像是一個演出的大廳,現在也有很多演奏會在這裡舉行。牆上貼有很多圖片及文字,介紹紀念堂的建設情況還有孫中山的簡介。紀念堂後面還有獨立的一個小房間——孫中山史蹟陳列館,也是介紹孫中山的生平的。

中山紀念館見證了廣州的許多歷史大事:1936年,廣州市各界人士在此舉行禁菸大遊行;1945年9月,駐廣州地區的日本侵略軍在這裡簽字投降;解放後,每年各種紀念孫中山先生的活動、省市的重要集會和文藝演出都在這裡舉行,如紀念毛澤東誕辰100週年、紀念紅軍長征60週年、紀念抗日戰爭勝利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50週年等等。所以很有紀念意義,也很適合帶孩子來進行愛國教育和了解知識。

除外,這邊還有些植物值得一看,比如這裡有廣州最老的木棉樹,還有廣州最大的兩棵白蘭樹,在中山紀念堂東北角,還有棵奇特的樹,稱之為“樹抱樹”,也叫“一杆兩樹”,而且它是自然形成的,不是嫁接。

中山紀念堂的導遊詞 篇3

今天,我去了中山紀念堂,那裡的建築物雄偉壯觀,園內綠草如茵。

聽媽媽介紹,中山紀念堂是為紀念孫中山先生而建的。但很多人不知道,這裡原先是清代的的督練功所,孫中山逝世後,廣東革命政府決定在此建立一座永久性的建築物,紀念孫中山。

中山紀念堂是一座八角形殿式建築,正面簷懸掛著孫中山手書的“天下為公”金字匾,大堂中間是30米跨度的鋼架,內部沒有柱子,整個建築富有民族風格。紀念堂的整個建築物的屋頂全部採用藍色琉璃瓦。在6萬多平方米的公園四周增建了鐵柵欄,在園內栽種了很多樹木、花卉。現在,這裡已經成為廣州市重要集會和文藝演出的場所。 新中國成立後,政府曾7次撥鉅款對中山紀念堂堂體進行修繕和進行周圍環境的維護,使這裡變得更為幽靜、舒適,是中外人士遊覽之勝地。

中山紀念堂不僅有廣州最老的木棉王,它還有廣州最大的兩棵白蘭樹。它們是紀念堂奠基、竣工時栽下的,它們與紀念堂一起度過了半個多世紀的坎坷歲月,終年常綠、亭亭如蓋的碧綠樹冠可蔭地數百平方,如同兩個高大忠勇的衛士守衛著紀念堂。每年的初夏和深秋,濃香四溢、潔白無瑕的小花掛滿枝頭,香飄數裡,象徵著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的豐功偉績萬古流芳。

走出中山紀念堂,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氣,為自己能生活在廣州感到無比的榮幸。羊城真的有太多的歷史故事,讓我們感動和自豪。

中山紀念堂的導遊詞 篇4

世界各地的華人,對我們偉大的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孫中山先生,可謂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了。在中國,許多地方都有為紀念孫中山而修建的建築物。比如說中山市的翠亨村孫中山故居、南京的中山陵和中國臺灣的國父紀念館等等。廣州的中山紀念堂,就是60多年前廣東人民和海外華僑為了表達對孫中山先生的敬仰而捐款興建的。

孫中山先生

孫中山的名字並不是叫“中山”,他是姓“孫”名“文”,號“逸仙”,他的雅號才是“中山”。孫中山生於1866年11月12日,他年青的時候在香港學醫,之後在廣州和澳門治病救人。在這期間,他受到資產階級革命思想的影響,開始投身革命。他成立了興中會和中國同盟會。同盟會先後提出“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的政治綱領和“民族、民權、民生”三民主義。1920xx年,孫中山做了他一生中影響最大的一件事,就是領導辛亥革命把統治中國20xx多年的封建帝制給推翻了。

孫中山在廣州曾經三次建立政權:第一次是1920xx年,非常國會在廣州召開,成立一個“護法軍政府”,孫中山任大元帥,誓師北伐;第二次是1920xx年,孫中山在廣州就任非常大總統,總統府就在現在中山紀念堂這個地方;第三次是在1920xx年,孫中山驅逐了陳炯明之後,在廣州又重建了大元帥府。

1920xx年,為中國革命費盡心血的孫中山病倒了,他患的是肝癌,但是他仍然在為中國革命的前途奔波勞碌。1920xx年3月12日,孫中山就在北京不幸病逝,終年59歲。孫中山先生出生和逝世都是在12號。由於孫中山生前喜歡種樹,政府便把每年的3月12日這天定為“中國植樹節”。

在孫中山死後的第二年也就是1920xx年,當時的廣東國民政府為了紀念他的功績,就撥款100萬兩白銀在廣州興建中山紀念堂,堂址就選在越秀山南麓的總統府舊址。這個總統府,在清朝原是撫標箭道,後來改為督練公所。辛亥革命之後被軍閥龍濟光佔據了。1920xx年,孫中山在這裡當上非常大總統,這裡就成了總統府。在1920xx年,叛軍陳炯明的軍隊用大炮把總統府給夷平了。當時孫中山和家人都是跳牆逃走才避過大難的。後來,廣州人民和一些愛國華僑聽說要建中山紀念堂,都紛紛慷慨捐資。紀念堂的設計者是我國著名的設計師呂彥直。呂彥直是山東人,他在國內的建築界很有名望,南京的中山陵也是他設計的。很可惜,他英年早逝,35歲就死了,未能親眼看到紀念堂落成。紀念堂在1920xx年1月奠基,1931年10月落成,歷時3年。解放後,政府多次撥鉅款對紀念堂進行裝修。現在,紀念堂的裝置都很先進,有中央空調、高階舞臺音響、燈控系統、消防監控中心,還有貴賓接待大廳,真是一年比一年漂亮。

中山紀念堂介紹

紀念堂前面的廣場分為東、西兩部分。東西廣場各有一根旗杆和一個雲鶴華表,它們是以紀念堂的南北中軸線為軸心分別對稱的。這個廣場內種著木棉、白蘭、桂花、合笑等共70多種花草樹木,它們開花的季節各不相同,所以一年四季都有鮮花盛開。這幾棵就是木棉樹,也叫英雄樹。木棉花是廣州的市花。在廣場的北門,有一棵已有320xx年曆史的木棉樹,是廣州的“木棉花王”。

堂前矗立著孫中山紀念銅像。在1945年以前,紀念堂只建有這個底座而沒有銅像。在1945年春天,中山大學把校內的孫中山銅像借給紀念堂安放在這裡。直到1956年,雕塑家尹積昌等人創作了孫中山的全身銅像放在這裡,原來的銅像才送還給中山大學。尹積昌所造的孫中山銅像一共有4個,其中3個在廣東。除了這一個之外,一個在黃埔軍校,一個在中山醫科大學,另一個在南京的中山陵。這個銅像的造型是有講究的——孫中山的左手用三隻手指叉腰,代表著“民族、民權、民生”三民主義,右手用五隻手指拄著柺杖,代表著五權憲法。銅像寓意深刻,可見創作者的心思是非常細密的。底座上面刻著國民政府建國大綱。上面寫有三民主義、五權憲法和建黨程式的具體內容。

紀念堂的主體建築是一座八角開宮殿式建築,建築面積1.2萬平方米。它的堂頂是八角形的,鋪著寶藍色的琉璃瓦,分為高低4層。大堂正面懸掛著孫中山手寫的金字牌匾——“天下為公”;大堂四周的基座和階梯都是花崗石,既莊重又典雅。從整個建築來看,富有很濃的民族風格和中國傳統建築的藝術特色,不愧是中國傳統建築的經典之作。

紀念堂的建築結構非常巧妙,很多人都以為紀念堂是全木結構,其實,它是由鋼筋混凝土構成。地面到堂頂高58米,南北各寬71米。觀眾席分樓上樓下兩層,有8座樓梯,11個進出口,共有5000個座位。那麼各位可能很驚訝,這麼大的大堂,怎麼會看不到一根柱子支撐頂蓋呢?原來這裡共有8根柱子,但都藏在周圍的內牆裡,支撐著頂蓋的8個角。這頂蓋分3層,上層是一個乳黃色的弧形圓頂,中層開了玻璃天窗,下層是裝飾用的雲紋色彩的斜形方格。大家看一下,我們現在沒有開燈,但整個紀念堂都十分光亮。光線就是通過玻璃天窗射入堂內,使整個會堂不用亮燈也光線充足。由於柱子都藏在牆裡,觀眾無論坐在哪個位置,觀看舞臺的視線都不會受阻;而且堂內沒有迴音,即使你坐在最遠的角落,都能清晰地聽到舞臺的音響,這些都是紀念堂設計巧妙之處。

堂內舞臺寬19米,深15米。這塊便是著名的“總理遺囑”,是由汪精衛所寫。遺囑之中有一句“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是大家早已熟悉的名言。

興建這個中山紀念堂,加上越秀山頂的那個孫中山紀念碑,各項費用總造價超過300萬銀元。也許生活在我們這個時代的人對銀元的價值瞭解不多,但是在當時,一個銀元就可以買到40斤大米,而我們現在買40斤大米大約需要60塊錢人民幣,換算一下,一個銀元等於60元人民幣,那300萬銀元就是1.8億元人民幣。可見,這在當時也是很高的造價。

中山紀念堂的導遊詞 篇5

今年暑假,我和媽媽一起去廣州旅遊,中山紀念堂給我留下了難忘的印象。

廣州中山紀念堂1931年11月建成。它是一座八角形的宮殿式建築,外形莊嚴巨集偉,屋頂全部採用的藍色琉璃瓦,富麗堂皇,具有濃厚的民族特色。主體建築大會堂呈圓形,直徑達71米,而且不設一根柱子,視野遼闊,它共有4700多個座位,是當時亞洲最大的會堂。

大會堂四周牆壁上有許多珍貴的歷史照片,特別是孫中山先生親筆題寫的“天下為公”字匾,金光閃閃,更是引人注目。

中山紀念堂四周栽種了很多樹木、花卉鬱鬱蔥蔥,生機盎然。廣場正中央矗立著高大的紀念堂,氣勢恢巨集,在它的前方不遠處,有孫中山先生的銅像,他深沉的目光,炯炯有神,凝視著遠方,他在盼望著理想的實現,國家富強,人民安居樂業。

站在中山先生像前,我思緒萬千,心潮澎湃,孫中山先生是革命先驅者,為實現理想矢志不移、終身奮鬥。他帶領人民推翻了封建帝制,建立了共和制度,他第一個喊出了“振興中華”的口號,在歷史上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功勳。

我們要學習他的愛國精神和一心為公的思想,現在努力學好文化科學知識,將來為建設繁榮、富強的祖國貢獻力量。

中山紀念堂的導遊詞 篇6

廣州市中山紀念堂是廣州人民和海外華僑為紀念孫中山先生集資興建的。1920xx年1月動工,1931年11月建成。1956年,重鑄的高5米的孫中山先生銅像屹立在紀念堂前。1963年對紀念堂進行了大規模翻修,屋頂全部採用藍色琉璃瓦。在6萬多平方米的公園四周增建了鐵柵欄,在園內栽種了很多樹木、花卉。廣州中山紀念堂是一座八角形建築,外形莊嚴巨集偉,具有濃厚的民族特色。設計師巧妙運用了建築力學的結構原理,採用鋼架和鋼筋混凝土混合結構,跨度達71米的建築空間內不設一柱。

廣州中山紀念堂是一座富麗堂皇的八角形建築,外形莊嚴巨集偉,具有濃厚的民族特色。設計師巧妙運用了建築力學的結構原理,採用鋼架和鋼筋混凝土混合結構,跨度達71米的建築空間內不設一柱,更顯氣勢恢巨集。紀念堂及庭園用地面積為620xx平方米,主體建築面積6600平方米,高52米,舞臺口寬15米,深20米,座位3238個。

廣州中山紀念堂是廣州最具標性的建築物之一,又是廣州市大型集會和演出的重要場所。它見證了廣州的許多歷史大事:1936年,廣州市各界人士在此舉行禁菸大遊行;1945年9月,駐廣州地區的日本侵略軍在這裡簽字投降解放後,每年各種紀念孫中山先生的活動、省市的重要集會和文藝演出都在這裡舉行,如教育基金百萬行、廣州國際集體婚禮、紀念毛澤東誕辰100週年、紀念紅軍長征60週年、紀念抗日戰爭勝利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50週年等等。

解放前夕,紀念堂因年久失修,已嚴重損壞。解放後,人民政府從五十年代初開始至1988年曾七次撥出專款對各項設施進行修葺和完善。1998年再次撥款6000萬元,對紀念堂進行一次全面的綜合性大維修,更換了中央空調、燈光、音響、座椅,重新改造了貴賓室,化妝間、舞臺,增加了消防噴淋系統和保安監控系統,堂前中山塑像改用銅材鑄造,對廣場、環境亦作了進一步的美化,使這座歷史悠久的建築物煥發出勃勃生機,從80年代初向遊人開放以來,它更是成了廣州主要的遊覽勝地,成為中外人士喜愛的參觀遊覽勝地。可以說,中山紀念堂的政治影響,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都得到了較好的表現。

中山紀念堂是一座巨集偉、壯麗的八角形宮殿式建築。整座建築面積約為3700平方米,高49米,由前後左右四個宮殿式重簷歇山抱廈建築組成,就像四層卷疊的龍脊,組成一個整體,拱托出中央巨大的八角形攢尖式屋頂。重簷歇山頂的中央,高懸著一塊藍底紅邊的漆金大匾,上面有孫中山手書的“天下為公”4個大字,雄渾有力。正面簷下,內外各八根大可三人合圍的硃色水磨大石柱,拱托著彩繪的磨水石米斗拱、花樑和拼花圖案的天花板,做工精細。那五盞巨大的長方形掛重穗嵌玻璃青銅大吊燈,懸在高大的走廊半空,映著鏤花丹門,襯托得殿堂越發的富麗堂皇,古色古香。

紀念堂總體佈局呈方形,坐北朝南,佔地面積為60000平方米,建築面積約4000平方米。紀念堂的主體建築為大禮堂,高49米,系鋼筋混凝土結構的宮殿式建築,上部是八角攢尖重詹歇山頂。紅柱黃磚襯著寶藍鈀琉璃瓦蓋,富麗堂皇顯得莊嚴肅穆。樑柱周圍裝飾著世族風格的彩畫圖案,金碧輝煌。大禮堂正門上方,掛有“天下為公”四字橫匾,是孫中山所書。大禮堂的建築充分顯示了我國高度的建築水平,禮堂內看不到一根柱子,支撐大屋頂的8根柱子隱藏在壁內,給人一種新穎、寬敞、明亮的感覺。禮堂的座席有上下兩層,可容納5000人。中山紀念堂的金頂呈橢圓形、高達3.79米,直徑最大處有4.075米。這麼一個巨大的熠熠生輝的金頂表面,全部使用黃金鑲貼,共用了從香港購進的質量上乘的金箔36166張,摺合重量0.92公斤。除了金頂外,“天下為公”字匾、遺囑、建國大綱、奠基石字型、也都是用金箔鑲貼的。

中山紀念堂的平面略呈八角形、建築面積為8700平方米,加上東西附樓、後臺休息室及地下化妝室,面積共達1.2萬平方米。

紀念堂採用木樁基礎,鋼架和鋼筋混凝土結構。八角形的大廳設計了30米跨的鋼桁架,大屋頂由八排鋼桁架結合為一個整體。四角牆壁為厚達50釐米的鋼筋混凝土的剪力牆,以期能負荷屋頂的全部重量。樓座以鋼桁架懸臂挑出,樓板則用鋼筋混凝土澆鑄而成。屋頂則用一大可四個合抱的呈橢圓形的圓柱壓頂。大廳跨度30米,內無一柱,體積達50000立方米,有5000個座位,空間高大、雄偉、寬敞,是當時中國最大的會堂建築,也是將中國傳統建築形式用於大體量的會堂建築的大膽而成功的作品。紀念堂的建築吸收了我國傳統建築的優秀元素,整體呈現恢巨集壯美、金碧輝煌的特色。從屋頭簷角的細部裝飾處,均體現這一特質。

廣州城市傳統中軸線是歷史上形成的,最早可以追溯到南越國時期趙佗在越秀山上建築的朝汗臺(歌舞崗),明代建築的觀音閣。自北向南依次為:越秀山的鎮海樓、中山紀念碑、中山紀念堂、市人大大樓、市政府大樓、人民公園、起義路、廣州解放紀念碑、海珠廣場、海珠橋至劉王殿(昌崗路街心花壇),全長大約8千米。中山紀念堂就位於這條中軸線上,成為廣州城市的歷史脊樑的重要組成部分和主要的城市景觀標誌。

中山紀念堂的導遊詞 篇7

大家好,歡迎來到中山紀念堂旅遊!我是你們的龐導遊。

我們首先看到的是高大挺拔的大葉榕,有人說這裡是游龍休息的地方。接下來來到的是雄偉的雲鶴華表。雲鶴華表上刻著許多奇怪的條紋,形狀有點像龍。大家看,上面有許多鶴飛來飛去,這就是起這個名字的原因。

看完雲鶴華表,我們就去到孫中山雕像。看,孫中山雕像多麼栩栩如生,神態嚴肅,他手拄柺杖,挺直腰,穩穩地站在石碑上,雕這個雕像的人真是巧奪天工啊!

請大家往左右看,這些都是古老的木棉樹,被稱為木棉王。每當春天來到,這些樹都會長出美麗的木棉花,也就是廣州的市花,那些顏色非常鮮豔,紅得好像以前打仗犧牲的戰士的沸騰熱血,所以也叫英雄樹。

已經去了四個地點了,現在去的就是中山紀念堂。中山紀念堂是由我國著名的建築師—呂彥直先生設計的,1920xx年動工,1931年完成,是用來紀念孫中山先生的。紀念堂是由前後左右的四個宮殿組成的,像四層卷疊的龍背。看,上面有孫中山先生親筆手書“天下為公”四個大字。紀念堂的屋頂是由寶藍色的琉璃瓦和大紅的柱子建成的,壯嚴肅立,佔地面積約有6.2公頃,請大家跟我進去參觀一下。紀念堂分為兩層,空間非常大,跨度約有 30米,有5000多個座位,而且內無一柱。大家向前看,就是表演臺,那裡有廣州最大的螢幕。這裡常常表演不同的節目,有時候看電影,有時候表演木偶劇、話劇……呂彥直先生設計得非常環保節約,如果在一個陽光明媚的白天,只需要用外面的陽光就能使這個紀念堂明亮起來。

今天的瀏覽到此為止,謝謝大家對我的支援,謝謝你們的配合,再見!

中山紀念堂的導遊詞 篇8

大家好!我是廣之旅的金牌導遊——黃導。歡迎大家來到擁有七十八年曆史的中山紀念堂。希望大家在這次旅程中留下美好的回憶。

各位遊客,我們準備到東風中路——廣州最具標誌性建築物之一的中山紀念堂。它是全國及廣東省重點文明保護單位,是廣州人民和海外華僑為紀念孫中山先生籌資興建的紀念性建築物。

遊客們,中山紀念堂站到,請遊客們準備下車,請拿好自己的貴重物品。中山紀念堂優美的環境讓遊客讚不絕口,那裡的木棉樹不但又高又壯,枝丫還是從兩邊分開的,看起來就像做了一個擁抱的動作。它彷彿在說:“歡迎來自各方遊客!”

各位遊客,我們已經來到中山紀念堂的大門,正門前,孫中山先生的塑像高大莊嚴,“天下為公”四字蒼勁有力,紀念堂的堂頂鑲蓋寶藍的玻璃瓦,瓦面分高低四層,層層飛簷出卷。走進大堂,裡面有一座富麗堂皇的八角宮殿式建築,大堂內跨度達71米的建築空間不設一柱,氣勢巨集大。體現了非凡的建築特色。真是中國傳統建築風格與西方建築結構完美結合的典範啊!遊客們,我們通過圖片和展品瞭解到孫中山先生推翻二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三民主義。中山紀念堂,一個歷史的見證,一個擁有悠久文化的地方。大家可以在這裡照相留念。

這個旅行結束了, 中山紀念堂是不是給大家留下深刻印象呢?非常感謝大家!祝大家工作順利!家庭幸福!

中山紀念堂的導遊詞 篇9

中山紀念堂位於東風中路北側。原是1920___年非常大總統府所在地。是廣州人民和海外華僑為了紀念偉大的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而籌資興建的紀念性建築物。紀念堂及庭園用地面積為620___平方米,主體建築面積6600平房米,高52米,舞臺口寬15米,深20米,座位3238個。紀念堂的建築吸收了我國傳統建築的優秀元素,整體呈現恢巨集壯美、金碧輝煌的特色。從屋頭簷角的細部裝飾處,均體現這一特質。廣州中山紀念堂是廣州最具標性的建築物之一,又是廣州市大型集會和演出的重要場所。它見證了廣州的許多歷史大事。

由來

中山紀念堂是全國及廣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廣州人民和海外華僑為了紀念偉大的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而籌資興建的紀念性建築物,由我國著名建築師呂彥直先生設計,1920___年動工,1931完成。廣州中山紀念堂是一座富麗堂皇的八角形建築,外形莊嚴巨集偉,具有濃厚的民族特色。設計師巧妙運用了建築力學的結構原理,採用鋼架和鋼筋混凝土混合結構,跨度達71米的建築空間內不設一柱,更顯氣勢恢巨集。紀念堂及庭園用地面積為620___平方米,主體建築面積6600平房米,高52米,舞臺口寬15米,深20米,座位3238個。

經歷

廣州中山紀念堂是廣州最具標性的建築物之一,又是廣州市大型集會和演出的重要場所。它見證了廣州的許多歷史大事:1936年,廣州市各界人士在此舉行禁菸大遊行;1945年9月,駐廣州地區的日本侵略軍在這裡簽字投降解放後,每年各種紀念孫中山先生的活動、省市的重要集會和文藝演出都在這裡舉行,如教育基金百萬行、廣州國際集體婚禮、紀念紅軍長征60週年、紀念抗日戰爭勝利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50週年等等。

現狀

現在中山紀念堂是一座巨集偉、壯麗的八角形宮殿式建築。整座建築面積約為3700平方米,高49米,由前後左右四個宮殿式重簷歇山抱廈建築組成,就像四層卷疊的龍脊,組成一個整體,拱托出中央巨大的八角形攢尖式屋頂。重簷歇山頂的中央,高懸著一塊藍底紅邊的漆金大匾,上面有孫中山手書的“天下為公”4個大字,雄渾有力。正面簷下,內外各八根大可三人合圍的硃色水磨大石柱,拱托著彩繪的磨水石米斗拱、花樑和拼花圖案的天花板,做工精細。那五盞巨大的長方形掛重穗嵌玻璃青銅大吊燈,懸在高大的走廊半空,映著鏤花丹門,襯托得殿堂越發的富麗堂皇,古色古香。

紀念堂總體佈局呈方形,坐北朝南,佔地面積為60000平方米,建築面積約4000平方米。紀念堂的主體建築為大禮堂,高49米,系鋼筋混凝土結構的宮殿式建築,上部是八角攢尖重詹歇山頂。紅柱黃磚襯著寶藍鈀琉璃瓦蓋,富麗堂皇顯得莊嚴肅穆。樑柱周圍裝飾著世族風格的彩畫圖案,金碧輝煌。大禮堂正門上方,掛有“天下為公”四字橫匾,是孫中山所書。大禮堂的建築充分顯示了我國高度的建築水平,禮堂內看不到一根柱子,支撐大屋頂的8根柱子隱藏在壁內,給人一種新穎、寬敞、明亮的感覺。禮堂的座席有上下兩層,可容納5000人。

中山紀念碑

孫中山紀念碑,為紀念孫中山先生而修建物紀念性建築之一,位於越秀山山頂,與中山紀念堂處於同一軸線上。紀念碑佔地30多平方米,是一由花崗岩石徹成的方錐形建築物,因其下大上小且四坡尖頂、挺拔向上,頗有沖天之勢。從紀念碑往下約百米,越秀山的山腰上,另有一座與孫中山先生有關的建築物,即孫讀書治事處。

中山紀念堂的導遊詞 篇10

廣州中山紀念堂1931年竣工,座落於孫中山當年的總統府舊址上,由我國建築師呂彥直先生設計,是中國傳統建築風格與西方建築結構的結合。主體建築高52米,跨度71米的建築空間內不設一柱,氣勢恢巨集,富麗堂皇,體現了非凡的建築特色。

廣州中山紀念堂由近代的建築師呂彥直先生設計,是廣州傳統城市中軸線上的重要節點、廣州的標誌性建築,主體建築採用西方先進鋼結構建築技術,創造性地運用中國古建築手法,以中西合璧的建築形式,成為世界建築寶庫中的瑰寶。

堂外三面為寬闊石階,正門石階前有一座白色花崗石臺基,基座上立著青銅色孫中山全身像,兩旁植翠柏鮮花。像前廣場開闊,綠草如茵,一對花崗岩雕成的雲鶴華表,聳立其中,顯得格外雄偉和莊嚴;四周紅棉高屹,綠榕成蔭,寧靜又肅穆。廣場前是圓拱門歇山頂藍琉璃瓦的門坊。

中山紀念堂大堂舞臺遺囑碑“祥瑞多姿慶豬年”菊花布景。祥瑞多姿慶豬年,多姿菊花綻新顏。中山紀念堂大堂舞臺遺囑碑前以品種各異、姿態多樣的菊花作為主體,整體設計採用弧形,猶如祥雲,給人祥瑞之感。遺囑碑多姿的菊花通過祥瑞之感的設計讓觀眾在撫今追昔中,感受孫中山先生實現民族復興,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的政治理想。 除了在以上兩大主要景點擺放菊花外,中山紀念堂各景點區域都有菊花擺設。春節過後,中山紀念堂的七彩菊花將通過我們的精心養護繼續精彩綻放。我們將適時舉辦“我與菊花仙子有個約會”繪畫活動,普及菊花文化。

中山紀念堂的導遊詞 篇11

廣州市中山紀念堂是廣州人民和海外華僑為紀念孫中山先生集資興建的。1920xx年1月動工,1931年11月建成。1956年,重鑄的高5米的孫中山先生銅像屹立在紀念堂前。1963年對紀念堂進行了大規模翻修,屋頂全部採用藍色琉璃瓦。在6萬多平方米的公園四周增建了鐵柵欄,在園內栽種了很多樹木、花卉。廣州中山紀念堂是一座八角形建築,外形莊嚴巨集偉,具有濃厚的民族特色。設計師巧妙運用了建築力學的結構原理,採用鋼架和鋼筋混凝土混合結構,跨度達71米的建築空間內不設一柱。

廣州中山紀念堂是一座富麗堂皇的八角形建築,外形莊嚴巨集偉,具有濃厚的民族特色。設計師巧妙運用了建築力學的結構原理,採用鋼架和鋼筋混凝土混合結構,跨度達71米的建築空間內不設一柱,更顯氣勢恢巨集。紀念堂及庭園用地面積為620xx平方米,主體建築面積6600平方米,高52米,舞臺口寬15米,深20米,座位3238個。

廣州中山紀念堂是廣州最具標性的建築物之一,又是廣州市大型集會和演出的重要場所。它見證了廣州的許多歷史大事:1936年,廣州市各界人士在此舉行禁菸大遊行;1945年9月,駐廣州地區的日本侵略軍在這裡簽字投降解放後,每年各種紀念孫中山先生的活動、省市的重要集會和文藝演出都在這裡舉行,如教育基金百萬行、廣州國際集體婚禮、紀念毛澤東誕辰100週年、紀念紅軍長征60週年、紀念抗日戰爭勝利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50週年等等。

解放前夕,紀念堂因年久失修,已嚴重損壞。解放後,人民政府從五十年代初開始至1988年曾七次撥出專款對各項設施進行修葺和完善。1998年再次撥款6000萬元,對紀念堂進行一次全面的綜合性大維修,更換了中央空調、燈光、音響、座椅,重新改造了貴賓室,化妝間、舞臺,增加了消防噴淋系統和保安監控系統,堂前中山塑像改用銅材鑄造,對廣場、環境亦作了進一步的美化,使這座歷史悠久的建築物煥發出勃勃生機,從80年代初向遊人開放以來,它更是成了廣州主要的遊覽勝地,成為中外人士喜愛的參觀遊覽勝地。可以說,中山紀念堂的政治影響,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都得到了較好的表現。

中山紀念堂是一座巨集偉、壯麗的八角形宮殿式建築。整座建築面積約為3700平方米,高49米,由前後左右四個宮殿式重簷歇山抱廈建築組成,就像四層卷疊的龍脊,組成一個整體,拱托出中央巨大的八角形攢尖式屋頂。重簷歇山頂的中央,高懸著一塊藍底紅邊的漆金大匾,上面有孫中山手書的“天下為公”4個大字,雄渾有力。正面簷下,內外各八根大可三人合圍的硃色水磨大石柱,拱托著彩繪的磨水石米斗拱、花樑和拼花圖案的天花板,做工精細。那五盞巨大的長方形掛重穗嵌玻璃青銅大吊燈,懸在高大的走廊半空,映著鏤花丹門,襯托得殿堂越發的富麗堂皇,古色古香。

紀念堂總體佈局呈方形,坐北朝南,佔地面積為60000平方米,建築面積約4000平方米。紀念堂的主體建築為大禮堂,高49米,系鋼筋混凝土結構的宮殿式建築,上部是八角攢尖重詹歇山頂。紅柱黃磚襯著寶藍鈀琉璃瓦蓋,富麗堂皇顯得莊嚴肅穆。樑柱周圍裝飾著世族風格的彩畫圖案,金碧輝煌。大禮堂正門上方,掛有“天下為公”四字橫匾,是孫中山所書。大禮堂的建築充分顯示了我國高度的建築水平,禮堂內看不到一根柱子,支撐大屋頂的8根柱子隱藏在壁內,給人一種新穎、寬敞、明亮的感覺。禮堂的座席有上下兩層,可容納5000人。中山紀念堂的金頂呈橢圓形、高達3.79米,直徑最大處有4.075米。這麼一個巨大的熠熠生輝的金頂表面,全部使用黃金鑲貼,共用了從香港購進的質量上乘的金箔36166張,摺合重量0.92公斤。除了金頂外,“天下為公”字匾、遺囑、建國大綱、奠基石字型、也都是用金箔鑲貼的。

中山紀念堂的平面略呈八角形、建築面積為8700平方米,加上東西附樓、後臺休息室及地下化妝室,面積共達1.2萬平方米。

紀念堂採用木樁基礎,鋼架和鋼筋混凝土結構。八角形的大廳設計了30米跨的鋼桁架,大屋頂由八排鋼桁架結合為一個整體。四角牆壁為厚達50釐米的鋼筋混凝土的剪力牆,以期能負荷屋頂的全部重量。樓座以鋼桁架懸臂挑出,樓板則用鋼筋混凝土澆鑄而成。屋頂則用一大可四個合抱的呈橢圓形的圓柱壓頂。大廳跨度30米,內無一柱,體積達50000立方米,有5000個座位,空間高大、雄偉、寬敞,是當時中國最大的會堂建築,也是將中國傳統建築形式用於大體量的會堂建築的大膽而成功的作品。紀念堂的建築吸收了我國傳統建築的優秀元素,整體呈現恢巨集壯美、金碧輝煌的特色。從屋頭簷角的細部裝飾處,均體現這一特質。

廣州城市傳統中軸線是歷史上形成的,最早可以追溯到南越國時期趙佗在越秀山上建築的朝汗臺(歌舞崗),明代建築的觀音閣。自北向南依次為:越秀山的鎮海樓、中山紀念碑、中山紀念堂、市人大大樓、市政府大樓、人民公園、起義路、廣州解放紀念碑、海珠廣場、海珠橋至劉王殿(昌崗路街心花壇),全長大約8千米。中山紀念堂就位於這條中軸線上,成為廣州城市的歷史脊樑的重要組成部分和主要的城市景觀標誌。

中山紀念堂的導遊詞 篇12

中山紀念堂是為了紀念偉大的革命領袖孫中山而興建的紀念性建築,它見證了廣州的許多歷史大事,富有紀念意義,現在是廣州大型集會和演出的重要場所。這裡可以看到孫中山的簡介及生平,來此緬懷孫中山先生。

它位於越秀公園南麓,於1920xx年動工,1931完成。紀念堂的交通十分便捷,坐地鐵2號線在紀念堂下即可。進入大門後就是一個廣場,廣場上可以看到高聳偉岸的孫中山塑像,可以拍照留念。然後再往前就是中山紀念堂主體建築了,旁邊有售票處,進入主體建築需要收取門票10元。

主體建築是一座巨集偉、壯麗的八角形宮殿式建築,極富中國傳統特色,其中央,高懸著一塊藍底紅邊的漆金大匾,上面有孫中山手書的“天下為公”4個大字,雄渾有力。主題建築裡面就像是一個演出的大廳,現在也有很多演奏會在這裡舉行。牆上貼有很多圖片及文字,介紹紀念堂的建設情況還有孫中山的簡介。紀念堂後面還有獨立的一個小房間——孫中山史蹟陳列館,也是介紹孫中山的生平的。

中山紀念館見證了廣州的許多歷史大事:1936年,廣州市各界人士在此舉行禁菸大遊行;1945年9月,駐廣州地區的日本侵略軍在這裡簽字投降;解放後,每年各種紀念孫中山先生的活動、省市的重要集會和文藝演出都在這裡舉行,如紀念毛澤東誕辰100週年、紀念紅軍長征60週年、紀念抗日戰爭勝利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50週年等等。所以很有紀念意義,也很適合帶孩子來進行愛國教育和了解知識。

除外,這邊還有些植物值得一看,比如這裡有廣州最老的木棉樹,還有廣州最大的兩棵白蘭樹,在中山紀念堂東北角,還有棵奇特的樹,稱之為“樹抱樹”,也叫“一杆兩樹”,而且它是自然形成的,不是嫁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