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荊州古城牆導遊詞(精選11篇)

欄目: 導遊詞精選 / 釋出於: / 人氣:1.83W

荊州古城牆導遊詞 篇1

荊州城牆位於湖北省荊州市荊州區。現存明清重建城牆東西長3.75公里,南北寬1.2公里,面積4.5平方公里,城牆周長10.28公里,高9米。城牆現有八座城門,2座門樓。荊州古城分為三層,外面是水城,中間是磚城,裡面是土城。水城(護城河)全長10500米,寬30米,水深4米,西通太湖,東連長湖,與古運河相連。明代時期建城時為防止城基下陷,洪水泛城,右城腳條石縫中澆灌糯米漿,因而城牆特別堅固。荊州城牆設有甕城、敵樓、戰屋、炮臺、藏兵洞、復城門,防禦體系完備,歷來易守難攻,有“鐵打荊州”之說。

荊州古城牆導遊詞(精選11篇)

荊州古城牆位於:

中國湖北省荊州市荊州區的荊州古城,1996年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荊州城牆是中國現存的四座儲存最為完整的古城牆之一,也是儲存最為完好的南方城牆,與其它幾座古城牆相比,荊州古城牆的特點是規模較大,儲存相對完整,被譽為“我國南方不可多得的完璧”,其周長11公里,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也是我國延續時代最長、跨越朝代最多、由土城發展演變而來的唯一古城垣。

本資料來源於百度地圖,最終結果以百度地圖資料為準。

如今大部分城牆已經被封鎖。

荊州城,又名江陵城

是國務院1982年首批公佈的全國24座歷史文化名城之一,1996年

荊州古城牆又被國務院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春秋戰國時期的楚國,在城北五公里處的紀南城建都長達411年,留下了豐厚的歷史文化遺存。

據《後漢書·地理志》記載,荊州古城牆的修造史,可以追溯到2800多年前的周厲王時期。經最新古城垣考古發掘實物科學驗證:荊州古城牆是我國延續時代最長、跨越朝代最多、由土城發展演變而來的唯一古城垣。

1998年3月,考古工作者先後發掘出了宋朝和五代時期的磚城;兩晉、三國時期的土城。疊壓在現城牆10米以下的五代磚城的發現,使荊州城磚城的修造歷史從始於明代的普遍認同,又上溯了400多年。這次考古發掘還證實:從三國時代起,荊州古城牆沒有發生過大的變遷,移位距離僅在50米左右範圍內,土城牆遠遠早於磚城牆。20__年8月,考古工作者在荊州城小北門西側,發現了一段長近20米的明代成化年間夯築的石灰糯米漿城牆。此段城牆雖歷經500多年,至今仍堅如磐石,世所罕見。

現儲存的磚城,為明清兩代所修造。磚城逶迤挺拔、完整而又堅固,是我國府城中儲存最為完好的古城垣。磚城厚約1米,牆內垣用土夯築,下部寬約9米。牆體外用條石和城磚砌築。磚城通高9米,周長11281米。磚城牆體用特製青磚加石灰糯米漿砌築。特製大青磚每塊重約4公斤,有的燒製有文字。

編輯本段歷史沿革

《後漢書·地理志》記載,荊州古城牆的修造始於2600多年前的周厲王時期。經最新古城垣考古發掘實物科學驗證:荊州古城牆是我國延續時代最長、跨越朝代最多、由土城發展演變而來的唯一古城垣。根據考古發現和文獻記載,荊州城牆的修築情況大致可分為以下幾個發展階段。

三國至西晉時期

《荊州府志·城池》記述:“今城,楚船官地,春秋之渚宮。秦既拔郢,置南郡。漢因之,三國初屬蜀漢舊城,關某所築,某北攻曹仁,呂蒙襲而據之。”又據《水經注》雲:“縣曰江陵。舊城,關羽所築。”又《輿地廣記》述:“故城在縣東南,有渚宮。今郡城晉桓溫所築。”故城應為關羽所築之城,在舊城東南,舊城,應為秦漢舊城,位於城西北。

1997年9月至1998年3月,荊州市及荊州區考古人員在荊州城南垣東端(望江樓西側)坍塌段,為配合維修工程,進行了考古發掘,橫向開挖一條長19.2米、寬5米,深9.5米的進行考古探

荊州古城牆壯觀圖集(4張)

察的探溝。

通過地層解剖發現:此段暴露在城垣外側的磚垣建於明初。探溝內土垣自南而北11.3米,為宋代及明初城垣。宋代土垣殘高3.75米,明代土垣建在宋代土垣之上,殘高4.5米。在宋代土垣與明初磚垣之間,有寬0.6-0.8米、高7.3米的宋代碎磚垣遺蹟。在探溝中部,宋與明初土城垣之北為五代城垣,其頂部與明初土垣基本取平。五代時期兼有磚、土城垣,五代磚垣下部為儲存較好、形體較薄的青磚壘砌,這些青磚規格不一,有繩紋長方形磚,還有楔形磚,顯系墓磚,殘高1.1米,五代磚垣上部為磚、土混合夯築,用磚甚破碎,殘高4.9米。五代磚垣所倚傍的土械垣上部為五代時期,殘高約6米,下部為唐代,殘高約1.9米。在唐代土城垣之下,發現三國時期土城垣。三國時期土城垣深埋在現荊州城土垣表面8.25米,接近城內地面3.05米之下。其建築用土為灰黑色粘土與黃褐色沙土,文化層已發掘的厚度為0.8-1.25米。城垣建築方法具有三國時期特徵:逐層夯築,夯層厚,夯窩呈圓形,直徑7~8釐米,深0.5釐米。探察同時出土了一批東漢至三國時期的文物典型器物。關羽鎮守荊州達十年之久,“蓋先治其城郭,乃諸侯,郡守之常政。”(《江陵縣誌》)。為了東御孫吳,北抗曹操,修築、整治荊州城牆為軍備之首務。

東晉至隋唐時期

《江陵縣誌》雲:“晉永和元年(公元345年),桓溫督荊州,鎮夏口,八年還江陵,始大營城櫓”。考古資料證實,在五代城垣之下,疊壓著高1.6- 1.7米,寬6.5米的東晉至隋唐時期的夯土城垣,證實了文獻記載的真實性。桓溫所營築,實際是將舊城與關羽所築之城包括為一,但並不是將關羽之前的舊城與關羽所築之城簡單相連,兩城既呈東、西錯落,桓溫營築時,勢必進行補綴,即史籍所謂在平面上的“增修之”,在立面上的“增修之”,則是加高培厚城垣。桓溫所築之城比故二城的面積略大,更比現荊州城大。兩城相接後,其間城垣並未拆除,因而在城中形成隔牆。晉元興二年(公元403年),桓溫之子桓玄謀據荊州,篡位稱帝,建國號曰楚,改年號曰永始。翌年被誅殺於城西枚回洲。齊永元三年(公元501年),蕭寶融即位於荊州城,是為和帝。樑承聖元年(公元552年),蕭繹於荊州稱帝建都。侯景之亂時,繹嘗於城外鬧回七十里,樹木為柵,掘塹三重而守之。繹在城內建有著名園林“湘東苑”和圖書館“東閣竹殿”。公元555年,西魏劃荊州城為東、西二城,自是利用已有的城中隔牆而分。隋大業十四年(公元618年),樑後膏蕭銑稱樑帝,都江陵。唐肅宗上元元年(公元716年),號荊州城為“南都”,並增置永平軍,以加強武備。至唐代,荊州城中隔牆始清除。

五代至北宋末期。《荊州府志》記述:“後梁乾代二年(公元前912年),(南平王)高季興大築重城,復建雄楚樓,望沙樓為扦蔽,執畚鍤者十數萬人,將校賓友皆負土相助。《荊州府志》雲:“郭外五十里冢墓多發掘取磚,以(秋瓦)城。工畢,陰慘之夜,常聞鬼泣及見磷火焉”。高氏取墓磚(秋瓦)城,磚的來源拮据,自然不能建成如後世那樣完整而堅固的磚垣,卻為荊州城用磚之始。荊州城的構築方式至此發生質的飛躍。磚城基寬0.9米、高1.1米,在磚牆外側有用兩層磚鋪的寬0.6米的護腳。磚基之上有用碎磚間粘土夯築而成的磚土混合牆,下部與磚基同寬,上部與五代土城垣同高。砌牆所用的磚均為東漢至隋唐時期的墓磚,與文獻記載完全吻合。五代磚牆的發現,使荊州城修建磚牆的歷史提前了四百多年。

南宋至元代末期

據悉,荊州古城牆集水城、磚城、土城三城合一,系我國南方地區儲存最為完整的古城形態,被譽為南方不可多得的完璧。荊州城,是國務院1982年首批公佈的全國24座歷史文化名城之一,1996年,荊州古城牆被國務院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後漢書。地理志》記載,荊州古城牆的修造始於2600多年前的周厲王時期。經古城垣考古發掘實物科學驗證:荊州古城牆是我國延續時代最長、跨越朝代最多、由土城發展演變而來的唯一古城垣。此前,荊州古城牆周長被推算為11公里。該市城鄉規劃局兼市測繪局局長鄧迪敏說,荊州城古城牆長度,經該市測繪院通過測繪儀器細緻測量後,得出最新資料為11.145公里(按磚砌牆基長度計算);其中甕城長度703 米;馬面長度661 米;荊州城牆主體周長10.568 公里(不含甕城、馬面)。

明初至明代末期

《荊州府志》雲:“元世祖至元十二年(公元1278年),詔隳襄漢荊湖諸城”。明太祖甲辰年(公無1364年,元至正二十四年),湖廣平章楊景依舊基修築元代被破壞的荊州城牆,城垣週一十八里三百八十一步,高二丈六尺五寸,設六門,城濠寬一丈六尺,深一丈許。明代洪武至萬曆年間,是荊州磚城牆維修建設的高潮時期。明崇禎十六年(1643年),張獻忠陷江陵,未久西進,下令拆城。該次拆城可能僅是某些城垣區域性受到破壞。據對三處城垣段面的考古發掘和觀察,未見張獻忠破壞之跡。發掘出土的明代磚牆基確係建在宋代舊基之上,對土垣部分也只是區域性加高。明代磚牆寬0.7米,高7.5米,砌磚為長而寬的城牆專用磚。明代磚牆用“打釘”的方法與宋代磚牆相銜接。明代土城垣疊壓在宋代土垣之上,現存寬9.5米,高4.5米。

清代時期

據《江陵縣誌》記:“崇楨十六年,流賊張獻忠陷荊州,夷城垣”。清順治三年(公元1646年),荊南道臺李西鳳、鎮守總兵鄭四維依明代舊基重建。“兵民重築,悉如舊址”。康熙年間,於城中設間牆,東部駐滿洲八旗兵,稱滿城;西部為官衙民舍,稱漢城。清朝時期,荊州城屢被水患,修葺之工頻繁,僅雍正、乾隆兩朝,凡四修,耗銀二十二萬九千六百餘兩。雍正五年(公元1727年),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五十三年(1788年),均對荊州城牆進行過維修.特別是乾隆五十三年六月二十日,萬城堤決,水從西門入,城垣多處潰圮。清廷自乾隆五十四年至五十七年,發帑銀二十萬零六千餘兩,命欽差大學士阿桂等依舊基對城垣進行補修。其時,水津門(城西南隅)、小北門因地勢低窪,退入數十丈,城東南角退入十數丈,從而使現荊州城的規模最後定形。

隨著冷兵器時代的結束,荊州城的軍事功能逐漸喪失。但人們對荊州城的維修、保護始終不怠。1987年發掘卸甲山西側城垣時,發現銘文為“丙子年”的城磚,經考為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遺物。城磚說明國民政府也曾對荊州城牆進行過維修。

編輯本段建築特點

荊州古城牆自乾隆五十四年至五十七年兩次大修後,儲存有六座城門。荊州古城牆的六個城門都有與當地的地理、歷史和習俗聯絡的名稱。東門名寅賓門,南為南紀門,西門稱安瀾門,北門名拱極門,小北門位於東北,名遠安門,小東門位於東南,名公安門(水門)。公安門(水門)以往沒有陸路與外界相通,進出全憑舟楫。其餘城門外均增築曲城,各曲城並不雷同,皆因地就勢,形似半環狀將主城門圍定,曲城前再開一門,與主城門一起形成二重城門。曲城的建造與主城完全不同,曲城內外均為城磚壘砌,兩側都築有城垛。城門洞和城門框均用條石、城磚砌成圓頂。二重城門各設一合木質對開門,木門內還有一道10釐米厚的閘板,既御強敵,又防水患。這樣便形成了雙重城門,四重門防。雙重城門之間稱甕城。甕城的巧妙設計體現了我國古代積極防禦的傑出軍事思想。縱觀千古城池攻防,城門實為最薄弱環節,無論外敵強攻或巧設詐術,還是內奸反叛,皆通過城門得手。而甕城的建造則一舉將薄弱環節變為易守難攻之地。戰時兵馬出城,須經雙重驗關,可澄清疑瀆;如來援軍,可不分真偽,先放進甕城驗證。甕城最奧妙之處是可以實施積極防禦,敞開甕城,誘敵深入,四面圍攻,一舉殲之。

拱極門古稱柳門,明稱拱辰門,俗謂大北門,位於江陵城西北。曲城門洞高5.8米,寬4.6米,深10米;主城門洞高7米,寬4.8米,深15米。內外門相距32米,甕城略呈半圓形。此門古為北上中原的通衢,為宦者遷官易職,為士者赴京尋官,鹹出此門,時車蓋冠冕,各以詩賦為贈,折柳話別,故又謂柳門。蘇軾在《荊州十首》曾寫道:“柳門京國道,驅馬及春陽。野火燒枯草,東風動綠芒。北行連許鄧,南去極衡湘。楚鏡橫天下,懷王信弱王。”即詠此。今城門仍為車行人往和主要通道,儲存完好。內券門上方有乾隆荊州府知府張方理立一石匾,橫書"拱極門"三字。

安瀾門俗稱西門,明代稱龍山門。門外即龍山風景區,時人常出此門登謁,因地勢低窪,常遭水患。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長江堤決,水由此門及水津門衝入城,致萬餘人喪生,此門亦潰圮。未幾發帑重建,內縮十餘丈,城門地基抬高。及竣工,官民相慶,並取安定水患之意定名。今城門儲存完好。曲城門洞高5.8米,寬4.5米,深10.4米;主城門洞高6.6米,寬4.85米,深15.5米。內外門相距42米,甕城略呈長方形,內券門上有橫書"安瀾門"三字石匾,系乾隆二十四年所書。

南紀門俗稱南門。此門南臨大江,古時王公貴族、商賈士民皆出此門上巴蜀,下漢口。門外三裡許御路口,即為古代藩王登岸系舟的碼頭。曲城門洞高5.5米,寬4.6米,深10.2米。內城門洞高6.7米,寬4.6米,深24.8米。內外門相距28米。甕城呈長方形。內券門上方有"南紀門"三字石匾。字跡斑駁,該城門建築奇特,甕城左右各設一側門,其門洞高4.7米,寬3.6米,深4.5米。設此側門, 便於襲擊登城之敵。

寅賓門俗謂大東門。寅賓門是迎接朝廷來使和賓客的城門,因此,門樓壯觀,甕城也最大。小東門位於古城東南角,因其面朝公安,亦稱公安門,當初劉備迎娶孫夫人於此。此門只有水路相通,故又叫水南門,相傳東吳呂蒙破荊州、殺關羽即從此門水路潛入。

荊州城牆除上述六門外,乾隆五十三年六月二十日萬城堤決潰城之前,在城西南隅還有一門。名曰水津門,萬城堤決之時,大水正是從水津門和西門湧入,導致城崩。後乾隆命欽差大學士阿桂等再造荊州城時,未再建水津門,僅恢復西門,並將其命名為安瀾門。

改革開放後,古城為適應經濟發展和古城保護,分別增開了新南門和新北門。至此,加上原改造加寬的小東門,古城便有三條機動主車道和五座古城門與外界連通,真正做到了閉而不死,開而不亂,顯著減輕了古城門的交通壓力,保持了文物的完美和持久。

編輯本段軍事用途

荊州古城牆作為古時的一項大型軍事防禦工事,除高大堅固的牆體和甕城等建築外,城牆之上還有眾多配套的軍事設施,如今尚存且最具作戰防禦功能、最有特色的要數暗設的四座藏兵洞,東西南北各一座,每座長10.5米,寬6.3米,深6米,分上下兩層,可容100多人。每層又有小藏兵洞,每個小洞可容2人,洞中均有射孔。藏兵洞所在的牆體向外呈長方形突出,對攻城之敵,可從三面射孔暗箭齊發,使其猝不及防。藏兵洞構建精巧、別緻,是防守反擊的重要軍事據點。萬一城池攻破,藏兵洞的兵力可以據此反擊,各自為戰,以求反轉戰局,即所謂負隅頑抗者也,試圖達到城池破而不陷的目的。公安門景點南側百餘米處,即可領略到荊州古城牆上的這一特有的軍事設施的風采。

編輯本段旅遊特色巍峨門樓

明洪武年間稱東門樓為寅賓樓,小東門樓為楚望樓,南門樓為曲江樓,西門樓為九陽樓,大北門樓為朝宗樓,小北門樓為景龍樓。此後無變易。今朝宗樓尚存、寅賓樓已重建,其餘門樓圮毀。城樓前施垛牆,後施宇牆或石欄,地面城磚鋪漫,磚梯分上下兩重,並有馬道。城樓氣勢雄壯。以朝宗樓儲存最好,以曲江樓最享盛名。城樓前之箭樓,今俱不存。

曲江樓俗名南門樓。此樓之東,古有一樓,唐右相張九齡貶任荊州長史時,常於樓上,南望大江,置酒賦詩。九齡,韶州曲江(今廣東韶關)人。名望冠於一時,人稱曲江公。南宋張栻知江陵府,嘗登樓懷古,仰慕九齡,遂重建斯樓,並更名曲江樓。後樓毀,即以今南門樓名曲江樓。城樓為民國時改建。單簷歇山頂,建築平面長15米,寬10米。

朝宗樓俗名大北門樓, 在江陵北城垣西段。清道光十八年(1838年)重建。城樓脊枋下方書有重建此樓的時間:大清道光十八年(1838年)歲次戊戌九月壬戌初十戊申吉時丁巳時重建。門樓採用穿鬥式和抬樑式兩種結構。重簷歇山頂,面闊五間,明間進深二間,次、梢間進深三間。長18米,寬12米。屋面施黑陶筒瓦,脊飾獸件亦為黑陶。柱為杉木,直徑30釐米左右。前後簷施有門窗。整個建築,纖秀樸素。表現出我國古典建築的傳統風格。此樓在日寇入侵期間,曾受到很大破壞。1981年進行全面修繕。今樓巋然,堅固如初。登臨斯樓,東可見玄妙觀殿宇新飾,絢燦宛若天宮,西可見太暉觀綠樹掩映,縹緲如在雲端;遠可見蜿蜒龍山,峰巒隱現,近可見古城街巷,錯落有致。

賓陽樓原名“寅賓樓”,俗稱東門樓,始建於明代,清咸豐十一年(公元1861年)重建。1987年8月,由國家文物保護科研所設計修復完善,1987年正式向中外遊客開放。整個樓臺高9。5米,東西寬12。65米,南北長34米,採用大木框架結構,氣勢巨集偉,造型別致,保持了明代建築的風格,“賓陽樓”三個金色的大字由趙樸初題。賓陽樓的馬道旁專門用木版搭成上城的階梯,拾級而上,賓陽樓裡的三國著名人物立即跳入眼簾。劉備、張飛、關羽、諸葛亮、趙子龍的仿銅巨塑或座或立,栩栩如生。賓陽樓外環繞而立的也是馬童周倉等三國武士的模擬彩塑。《三國演義》120回,就有72回與荊州有關,荊州的每一寸土地似乎都散發著三國風雲人物的氣息。

城上三山

城上三山是人們對荊州古城內城垣上三個帶“山”的地名的習慣統稱,三山即鬆甲山、卸甲山、擲甲山。城上三山實為三個土臺,只是與關公鎮守荊州密切相關,故有山之名而無山之實。後人於其上建祠祭祀關公,惜均已毀圮。據清乾隆《江陵縣誌》載:鬆甲山,位於東北城垣上,傳為關公曾在此地鬆甲小憩。又傳明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楚王朱楨、湘王朱柏在虎渡口一仗大勝凱旋時,荊州知府應伯和在雄楚樓設宴犒勞,“宴楚湘二王於北墉,宴講裨將於南墉,釋甲記功請賞。”卸甲山在西南城垣上。傳說關公凱旋歸來曾在此卸甲,登臨此祠,城內外樓臺市井歷歷在目。擲甲山,位於城垣西北隅,與關公大意失荊州有關。相傳當年關公鎮守荊州時,呂蒙白衣渡江偷襲江陵(荊州城),荊州告急,關公聞訊,急率真兵回救,趕至城下,方知守城將領糜芳等已獻出城池,投降東吳。關公痛心疾首,情急之下他脫下鎧甲,猛地拋擲到西北城垣上,然後率部西撤。後人乃稱此處為“擲甲山”。清康熙年間,擲甲山改稱餘烈山,並修建關廟,嘉慶皇帝曾親書匾額“威震華夏”四字懸於其上。三山冠“鬆甲、卸甲、擲甲”之名,皆取“釋甲偃武,不事兵甲”之意,表達了自古至今荊州人民渴望和平安寧,共創幸福生活的美好願望。

適逢盛世

新中國誕生後,歷經千年滄桑的荊州城牆受到了黨和政府的高度重視及荊州人民的精心呵護。荊州城文物管理處原副主任王新生,20多年來直接參與、組織了幾乎所有的城牆修繕工作,是古城牆當代保護的歷史見證人。據他介紹,1978年至現在,城牆修繕已有32次,其中較大的維修共13次。1988年重建了賓陽樓。荊州城牆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石都得到了正直荊州人民的珍視和保護。古城的南門、西門的城樓以及雄楚樓、仲宣樓、明月樓的重建專案都在規劃之中。如今的古城城內街道整齊,綠樹成陰,城上門樓飛峙,城牆上松柏蒼翠,荊州古城更展現出其雄關新貌。

“聞聽三國事,每欲到荊州”,荊州古城作為中國曆代軍事文化名城,具有豐富的歷史內涵和無窮的文化魅力。古典名著《三國演義》120回,其中有70多回提到荊州。隨著國家旅遊事業的飛速發展,荊州古城已成為四面八方、中外旅客喜愛涉足的地方,並被列為國家三國旅遊線重要名勝,和湖北省定點涉外旅遊景點。荊州是國務院1982年首批公佈的全國24座歷史文化名城之一。1996年11月20日,荊州城牆作為明、清時期古建築,被國務院批准列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__年荊州城牆與南京城牆、西安城牆和遼寧興城城牆等一同列入中國申報世界遺產的預備名單。

荊州古城牆導遊詞 篇2

荊州城,又名江陵城,是國務院1982年首批公佈的全國24座歷史文化名城之一,1996年荊州古城牆又被國務院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荊州地處長江中游、江漢幹原腹地,是產生與黃河流域中原文化輝映並重,可與古希臘、古羅馬文化相媲美的楚文化的發祥地。春秋戰國時期的楚國,在城北五公里處的紀南城建都長達420xx年,留下了豐厚的歷史文化遺存。

荊州又是三國文化誕生和繁衍的歷史勝地。魏、蜀、吳三國時代,這裡曾是兵家必爭的戰略要地。一百二十回《三國演義》,就有七十二回的內容涉及荊州。“劉備借荊州”、“關羽大意失荊州”等膾炙人口的故事,就發生在這塊古老的土地上。 荊州的古老底蘊,更可上溯到綿延久遠的史前時期。距今5、6萬年前的雞公山舊石器時代遺址就在古城東北4公里處;古城附近已發現的新石器時代遺址多達20餘處。無可置疑的史蹟辯地告訴人們,荊州這塊古老的熱土有著悠久燦爛的歷史文化。

荊州古城自秦漢以來,一直是歷代王朝封王置府的重鎮。秦時,這裡置南郡設江陵縣。漢時,沿習秦制,漢武帝劃全國為十三州,荊州是其一。其時,荊州城已是當時全國的十大商業都會之一。三國時,這裡是爭霸的要津。此後,東晉末年的安帝,南朝時的齊和帝、梁元帝、後梁宣帝,隋時的後梁王以及唐末五代十國時的南平國王等,先後有11個紛爭王侯在此稱帝(王)建都,長達100餘年。唐代的荊州是陪都,稱“南郡”,與長安城南北呼應。元代時,這裡曾是荊湖行省省會。明代洪武年間,這裡是湖廣分省的省會。明以後,這裡一直是州(府、署)、縣的治所。荊州在中國漫長曆史的演進中,所處的這種重中之重的地位和作用,有力地促進了荊州古城的發展與進步。

荊州古城積澱了豐厚的歷史文化。荊州城內及其城周附近,有著眾多的古蹟名勝。大禹治水的息壤,雄楚立國的故都,三國紛爭的遺蹟,歷代名人的勝蹤,似繁星點點,數不勝數。荊州古城牆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最有分量的古蹟之一。據《後漢書。地理志》記載,荊州古城牆的修造史,可以追溯到2800多年前的周厲王時期。經最新古城垣考古發掘實物科學驗證:荊州古城牆是我國延續時代最長、跨越朝代最多、由土城發展演變而來的唯一古城垣。1998年3月,考古工作者先後發掘出了宋朝和五代時期的磚城;兩晉、三國時期的土城。疊壓在現城牆10米以下的五代磚城的發現、使荊州城磚城的修造歷史從始於明代的普遍認同,又上溯了400多年。這次考古發掘還證實:從三國時代起,荊州古城牆沒有發生過大的變遷,移位距離僅在50米左右範圍內;土城牆遠遠早於磚城牆。20xx年8月,考古工作者在荊州城小北門西側,發現了一段長近20米的明代成化年間夯築的石灰糯米漿城牆。此段城牆雖經500多年,至今仍堅如磐石,世所罕見。

現聳立在人們眼前的雄偉磚城,為明清兩代所修造。磚城逶迤挺拔、完整而又堅固,是我國府城中儲存最為完好的古城垣。磚城厚約1米,牆內垣用土夯築,下部寬約9米。牆體外用條石和城磚砌築。磚城通高9米,周長11281米。磚城牆體用特製青磚加石灰糯米漿砌築。特製大青磚每塊重約4公斤,有的燒製有文字。遊客在攀登東門城樓的馬道上即可見到部分已採取保護措施的文字磚。文字磚記載了操辦城磚的官府、官員和時間。從文字磚記載的產地得知,城磚非只出自原荊州地域,鄂豫陝三省交界的均州、湘桂黔三省交界的靖州、江西省的茶陵以及湖南全省均有文字磚砌在荊州城垣上。而荊州城牆上發現最早的、有年號的文字磚是明洪武二年(即公元1369年)的,距今已有六百多年的歷史,此磚比在萬里長城上發現的萬曆年間的文字磚要早220xx年。文字磚是荊州古城牆修建史不可多得的檔案實證。同時也是人們遊覽古城賞析研究的又一道特殊的風景線。

荊州古城牆四周,原有城門6座,即東門、小東門(亦稱公安門)、北門、小北門、西門、南門。除小東門之外,其他五座城門均有閭門,為二重門,二門之間有甕城,二重門各設一個木質對開門,木門內還有一道10釐米厚的閘板,以防水患。每座城門均設“雙保險”,前後兩道門,二門之間建有甕城,以便“甕中捉鱉” ,致攻城之敵於死地。為緩解城內交通,建國以後,新開城門3座,即新東門、新南門、新北門。新開的城門均無甕城。6座古城門上原都建有城樓,現只有東門和大北門兩處有城樓。因此,遊覽領略古城牆風采,最好的去處就是東門和大北門。 東門又稱“寅賓門”。城樓為“賓陽樓”,始建於明代,現城樓為1988年重建。東門是迎接來使和賓客的城門。因此,門樓壯觀,甕城也最大。大北門又稱拱極門,是通向中原和京城的古驛道出口,人們在這裡送親友遠行,習慣折柳相贈,祝福平安,故大北門又稱柳門。大北門城樓名“朝宗樓”,城樓脊枋下方書有重建此樓的時間:大清道光十八年歲次戊戌九月壬戌初十戊申吉時丁巳時重建。大北門城樓是古城牆上唯一尚存的城樓古建築。此樓古樸壯觀,電影《小花》、《路漫漫》、《戰國鐘聲》等均在此拍攝過外景。賓陽樓和朝宗樓內均設有樓梯,遊客可登臨其上居高臨下,飽覽古城的萬千神韻。

荊州古城牆作為古時的一項大型軍事防禦工事,除高大堅固的牆體和甕城等建築外,城牆之上還有眾多配套的軍事設施:城牆上建有城垛4567個,炮臺26個以及藏兵洞4個,而如今最具作戰防禦功能、最有特色的要數暗設的藏兵洞,東西南北各一座,每座長10。5米,寬6。3米,深6米,分上下兩層,可容100多人。每層又有小藏兵洞,每個小洞可容2人,洞中均有射孔。藏兵洞所在的牆體向外呈長方形突出,對攻城 之敵,可從三面射孔暗箭齊發,使其猝不及防。藏兵洞構建精巧、別緻,遊客到公安門景點南側百餘米處即可觀賞領略到荊州古城牆上的這一特有軍事設施的風采。 荊州城古老且歷經滄桑,如今古城得到了人民的厚愛。特大型環城公園的興建,使這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平添了一道內涵豐富的新景觀:城牆上行人,內環道上驅車,外環道跑馬,護城河上盪舟。古老的荊州城正煥發出新的青春和更加迷人的異彩。

荊州古城牆導遊詞 篇3

各位遊客,大家好,歡迎來到荊州古城。我叫諶威衡,很高興能成為大家的導遊,希望大家玩得開心。

說到荊州,你們一定會想到三國演義吧,那裡有許許多多讓人驚歎的故事,而這些故事裡面就有荊州,如劉備借荊州,關羽失荊州等。荊州一直以來都是行軍打戰的必爭之地。

荊州古城一共有六道門,分別是東門、小東門、北門、小北門、西門和南門,每座城門均設有“雙保險”,前後兩道門,兩門之間均設有甕城,可致攻城之敵於死地。六座城門原都建有城樓,現在只有東門和北門有城樓。因此我們遊覽古城最好的去處就是東門和北門。東門又稱“迎賓門”它是迎接來使賓客的地方,所以城門最壯觀,特別是晚上天黑後,霓虹燈亮起,城門上的賓陽樓好似有千萬顆星星落在上面,光彩奪目。大北門又稱“拱極門”,是古代通往中原和京城的唯一出口。

好了,說了這麼多,大家對荊州古城一定有了初步的認識,在出發前提醒各位朋友,荊州古城距今已有上千年的歷史,屬於世界文化遺產,希望大家能給予保護,不要隨意破壞它。現在就讓我們一起走進荊州古城,去探尋荊州古城的歷史印記吧!

荊州古城牆導遊詞 篇4

荊州古城又名江陵城。是我國曆史文化名城之一。 南鄰沙市,傍倚長江。城牆盤旋於湖光水色之中,依地勢而起伏,順湖池而迂迴,蜿蜒伸展,狀若游龍。巍巍古城,已有20xx多年曆史,自秦漢起,聳有城廓,五代十國後,始建磚城,宋、元、明幾毀幾修。現儲存完好的古城牆,為清順治三年(公元1646年)依明城垣所建,近年來,沿城牆內外修建了許多新景點。

大家都知道《三國演義》裡的劉備假意哭荊州、關公大意失荊州的故事。這裡就是“兵家必爭之地。”的荊州。這個著名的文化名城,座落在遼闊富饒的江漢平原的西沿。漢朝的時候,全國劃分為三十六州,這裡因北有荊山而得名。東晉以後,有幾個皇帝在這裡建都,使這座城池成了歷代王朝屯兵置府的重鎮、兵家必爭之地。

荊州城由於地處江湖之會,是連線東南西北水陸交通的樞紐,這裡土地肥沃,氣候溫和,特產豐富,而且還曾是全國重要的商業中心之一,在西漢時期,名列南方五郡之冠。

荊州這個名稱,是上古大禹治水時所定的九州(冀、袞、青、揚、荊、豫、樑、雍)之一,以當時境內荊山得名。三國以後,荊州城一直是州、郡一級的治所,有的還曾在此建都立國。

荊州古城分為三層,外邊是水城,中間是磚城,裡面是土城。據說當年為防止城基下陷,洪水泛城,右城腳條石縫中澆灌糯米漿,因而城牆特別堅固。傳說三國蜀將關雲長鎮守荊州,忽遇九位仙女下凡。傳王母娘娘旨意,說荊州刀兵動得太多,要收回置於神地,不準凡人爭奪。關公忠於其兄不讓荊州,於是想了一個計策,說:“你們在西北,我在東南,各築一城,城週五千步,天黑始,雞鳴止,誰先築好,誰就管理這個地方。,九仙女用衣裙兜土,關公伐蘆葦築城。關公城就,九仙女城差一隅,雞尚未鳴。關公振動雞籠蘆蓆,公雞啼鳴,九仙女羞愧地上天去了。這就是現在荊州城北門外九女琢的來歷。又傳說張飛也挑擔土來幫二哥築城,可是來晚了,便將土倒在東門外,現今人們都把這兩座小口山似的土叫“張飛一擔土”。這些都是神話傳說,然而關公為了防範東吳,在漢代舊城旁築了一座新城,都是有歷史記載的。

荊州城北十華里,是春秋戰國時代中國南方最大城市的遺址——“楚紀南故城”。楚國有二十個國王,前後四百一十一年在這裡建都。故城地上、地下、城內、城外,蘊藏著豐富的楚國文化。在這裡隨手都可以揀到兩千多年前的瓦片和陶片。

在荊州古城內有關三國的古蹟,還有關公行軍的大鐵鍋、養馬槽;有呂蒙襲荊州時,守軍丟盔棄甲的擲甲山等等。城外,八嶺山中有關眾多有關三國關羽傳說的遺址。我們步下八嶺山南端的落帽臺,向山中進發,穿過層層松林,來到關公刨泉處。泉邊碑文記載:“劉先主困當陽時,關公引師救之,取道過此,人馬俱困,忠義感泉湧出,傳誦至今。”現在,這口泉的泉水,或為茶亭取水泡茶以待遊人;或為酒廠取水釀酒,以款賓客。

悠久的歷史,給荊州留下了難以數計的古文物,現儲存在荊州博物館內的就有三千多件。以臥薪嚐膽聞名的越王勾踐,他所使用的一把寶劍,一九六五年在荊州城北出土。劍上有烏篆銘文:「越王勾踐,自作用劍」八個大字。劍身滿是菱形花紋,鑲嵌著三色玻璃和綠松石。劍刃極其鋒利,至今仍能吹毛斷髮,削鐵如泥。

由於上學的原因,來到了這個古城,荊州雖不能與北京,上海那些大城市比,但它有它獨特的韻味,在荊州,最常見的就是它的古城牆了.這裡共有7個城門,整個城市就是被城牆包圍著的.三月裡,春暖花開,結伴一起騎著腳踏車,迎著暖暖的春風,把我們青春的腳步留在城牆腳下,也留下我們美好的回憶!

荊州還有很多有名的景點:桃花島,荊州長江天鵝洲白暨豚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萬壽寶塔,春秋閣,金鳳騰飛,三國公園,荊州博物館等等.現在正是去桃花村的大好時機呀,品嚐著農家菜,看著片片桃花,心情豁然開朗的許多,在這裡遠離城市的喧鬧,好似來到了世外桃源呀!

荊州古城牆導遊詞 篇5

江陵,古稱荊州,遠在太古,中國方圓九州,荊州就是一個州的中心之地,春秋戰國時,楚國把楚國都遷到江陵,這裡便成了楚國的政治、軍事、文化、經濟的中心,楚在此建都400多年,歷經20代。

江陵是我國為數不多的有古城牆的城市之一。相傳為劉備借荊州”時關羽所築。秦漢以來江陵北至長安、洛陽,南下兩廣,西去四川、雲貴的陸上通道必經之路。城南又有長江水運之便,向有自古兵家重荊州”之說。據<<三國演義>>載:赤壁之戰以後,曹操退回黃河流域,孫權為鞏固長江下游的統治勢力,佔領荊州。孫劉之間的聯盟本來就出於一時利害關係上的考慮,雙方為了奪取荊州這一塊地方,展開了激烈的明爭暗鬥。孫權採納了部下魯肅的主張,把荊州借給劉備,以便聯合抗禦曹操。劉備取得四川后,不歸還荊州,派二弟關羽據守,關羽出兵襄樊,威逼曹操,孫權乘荊州空虛,派呂蒙襲取荊州,俘殺了關羽。歷史上劉備借荊州”、東吳賠了夫人又折兵”、關羽大意失荊州”等故事都發生在這裡。孫劉聯盟破裂後,劉備、張飛興兵伐吳,張飛未曾出兵,被部將張達、範疆所殺。頭葬雲陽,身葬閬中”。劉備兵敗彝陵”,白帝城託孤。

荊州古城又儲存完好的護城牆,成內東西直徑3.75公里,南北直徑1.2公里,總面積4.6平方公里。

荊州護城河,又稱水域,時古城的第一到防禦線,護城河全長10500米,寬30米,水深4米。護城河西通太湖,東連長湖,與古運河相連,駕舟從內河可直達武漢。

位於荊州城內的荊州博物館”,又出土文物和傳世文物120xx多件,其中最稀世的珍寶是越王勾踐劍和西漢男屍。越王勾踐劍,劍廠68.8釐米,劍身飾滿菱形花紋,近柄處刻有鳥篆銘文越王勾踐,自作用劍”八個字,劍柄兩面分別鑲嵌有三色玻璃和綠松石。雖然在底下埋藏了三千多年,仍劍刃鋒利,青光閃爍,換然如新。西漢男屍,據墓中竹簡記載,該人葬於漢文帝十三年(前167年)五月,死者名遂”,江陵縣市陽里人,終年60歲,生前為五大夫(相當與或略高於當時的縣一級官員),身高1.678米,體重52.5公斤。

荊州古城牆導遊詞 篇6

荊州城牆位於湖北省荊州市荊州區。現存明清重建城牆東西長3.75公里,南北寬1.2公里,面積4.5平方公里,城牆周長10.28公里,高9米。城牆現有八座城門,2座門樓。 荊州古城分為三層,外面是水城,中間是磚城,裡面是土城。水城(護城河)全長10500米,寬30米,水深4米,西通太湖,東連長湖,與古運河相連。明代時期建城時為防止城基下陷,洪水泛城,右城腳條石縫中澆灌糯米漿,因而城牆特別堅固。 荊州城牆設有甕城、敵樓、戰屋、炮臺、藏兵洞、復城門,防禦體系完備,歷來易守難攻,有“鐵打荊州”之說。

荊州古城牆位於:

中國湖北省荊州市荊州區的荊州古城,1996年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荊州城牆是中國現存的四座儲存最為完整的古城牆之一,也是儲存最為完好的南方城牆,與其它幾座古城牆相比,荊州古城牆的特點是規模較大,儲存相對完整,被譽為“我國南方不可多得的完璧”,其周長11公里,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也是我國延續時代最長、跨越朝代最多、由土城發展演變而來的唯一古城垣。

本資料來源於百度地圖,最終結果以百度地圖資料為準。

如今大部分城牆已經被封鎖。

荊州城,又名江陵城

是國務院1982年首批公佈的全國24座歷史文化名城之一,1996年

荊州古城牆又被國務院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春秋戰國時期的楚國,在城北五公里處的紀南城建都長達420xx年,留下了豐厚的歷史文化遺存。

據《後漢書·地理志》記載,荊州古城牆的修造史,可以追溯到2800多年前的周厲王時期。經最新古城垣考古發掘實物科學驗證:荊州古城牆是我國延續時代最長、跨越朝代最多、由土城發展演變而來的唯一古城垣。

1998年3月,考古工作者先後發掘出了宋朝和五代時期的磚城;兩晉、三國時期的土城。疊壓在現城牆10米以下的五代磚城的發現,使荊州城磚城的修造歷史從始於明代的普遍認同,又上溯了400多年。這次考古發掘還證實:從三國時代起,荊州古城牆沒有發生過大的變遷,移位距離僅在50米左右範圍內,土城牆遠遠早於磚城牆。20xx年8月,考古工作者在荊州城小北門西側,發現了一段長近20米的明代成化年間夯築的石灰糯米漿城牆。此段城牆雖歷經500多年,至今仍堅如磐石,世所罕見。

現儲存的磚城,為明清兩代所修造。磚城逶迤挺拔、完整而又堅固,是我國府城中儲存最為完好的古城垣。磚城厚約1米,牆內垣用土夯築,下部寬約9米。牆體外用條石和城磚砌築。磚城通高9米,周長11281米。磚城牆體用特製青磚加石灰糯米漿砌築。特製大青磚每塊重約4公斤,有的燒製有文字。

編輯本段歷史沿革

《後漢書·地理志》記載,荊州古城牆的修造始於2600多年前的周厲王時期。經最新古城垣考古發掘實物科學驗證:荊州古城牆是我國延續時代最長、跨越朝代最多、由土城發展演變而來的唯一古城垣。根據考古發現和文獻記載,荊州城牆的修築情況大致可分為以下幾個發展階段。

三國至西晉時期

《荊州府志·城池》記述:“今城,楚船官地,春秋之渚宮。秦既拔郢,置南郡。漢因之,三國初屬蜀漢舊城,關某所築,某北攻曹仁,呂蒙襲而據之。”又據《水經注》雲:“縣曰江陵。舊城,關羽所築。”又《輿地廣記》述:“故城在縣東南,有渚宮。今郡城晉桓溫所築。”故城應為關羽所築之城,在舊城東南,舊城,應為秦漢舊城,位於城西北。

1997年9月至1998年3月,荊州市及荊州區考古人員在荊州城南垣東端(望江樓西側)坍塌段,為配合維修工程,進行了考古發掘,橫向開挖一條長19.2米、寬5米,深9.5米的進行考古探

荊州古城牆壯觀圖集(4張)

察的探溝。

通過地層解剖發現:此段暴露在城垣外側的磚垣建於明初。探溝內土垣自南而北11.3米,為宋代及明初城垣。宋代土垣殘高3.75米,明代土垣建在宋代土垣之上,殘高4.5米。在宋代土垣與明初磚垣之間,有寬0.6-0.8米、高7.3 米的宋代碎磚垣遺蹟。在探溝中部,宋與明初土城垣之北為五代城垣,其頂部與明初土垣基本取平。五代時期兼有磚、土城垣,五代磚垣下部為儲存較好、形體較薄的青磚壘砌,這些青磚規格不一,有繩紋長方形磚,還有楔形磚,顯系墓磚,殘高1.1米,五代磚垣上部為磚、土混合夯築,用磚甚破碎,殘高4.9米。五代磚垣所倚傍的土械垣上部為五代時期,殘高約6米,下部為唐代,殘高約1.9米。在唐代土城垣之下,發現三國時期土城垣。三國時期土城垣深埋在現荊州城土垣表面8.25米,接近城內地面3.05米之下。其建築用土為灰黑色粘土與黃褐色沙土,文化層已發掘的厚度為0.8-1.25米。城垣建築方法具有三國時期特徵:逐層夯築,夯層厚,夯窩呈圓形,直徑7~8釐米,深 0.5釐米。探察同時出土了一批東漢至三國時期的文物典型器物。關羽鎮守荊州達十年之久,“蓋先治其城郭,乃諸侯,郡守之常政。”(《江陵縣誌》)。為了東御孫吳,北抗曹操,修築、整治荊州城牆為軍備之首務。

東晉至隋唐時期

《江陵縣誌》雲:“晉永和元年(公元345年),桓溫督荊州,鎮夏口,八年還江陵,始大營城櫓”。考古資料證實,在五代城垣之下,疊壓著高1.6- 1.7米,寬6.5米的東晉至隋唐時期的夯土城垣,證實了文獻記載的真實性。桓溫所營築,實際是將舊城與關羽所築之城包括為一,但並不是將關羽之前的舊城與關羽所築之城簡單相連,兩城既呈東、西錯落,桓溫營築時,勢必進行補綴,即史籍所謂在平面上的“增修之”,在立面上的“增修之”,則是加高培厚城垣。桓溫所築之城比故二城的面積略大,更比現荊州城大。兩城相接後,其間城垣並未拆除,因而在城中形成隔牆。晉元興二年(公元420xx年),桓溫之子桓玄謀據荊州,篡位稱帝,建國號曰楚,改年號曰永始。翌年被誅殺於城西枚回洲。齊永元三年(公元520xx年),蕭寶融即位於荊州城,是為和帝。樑承聖元年(公元552年),蕭繹於荊州稱帝建都。侯景之亂時,繹嘗於城外鬧回七十里,樹木為柵,掘塹三重而守之。繹在城內建有著名園林“湘東苑”和圖書館“東閣竹殿”。公元555年,西魏劃荊州城為東、西二城,自是利用已有的城中隔牆而分。隋大業十四年(公元620xx年),樑後膏蕭銑稱樑帝,都江陵。唐肅宗上元元年(公元720xx年),號荊州城為“南都”,並增置永平軍,以加強武備。至唐代,荊州城中隔牆始清除。

五代至北宋末期。《荊州府志》記述:“後梁乾代二年(公元前920xx年),(南平王)高季興大築重城,復建雄楚樓,望沙樓為扦蔽,執畚鍤者十數萬人,將校賓友皆負土相助。《荊州府志》雲:“郭外五十里冢墓多發掘取磚,以(秋瓦)城。工畢,陰慘之夜,常聞鬼泣及見磷火焉”。高氏取墓磚(秋瓦)城,磚的來源拮据,自然不能建成如後世那樣完整而堅固的磚垣,卻為荊州城用磚之始。荊州城的構築方式至此發生質的飛躍。磚城基寬0.9米、高1.1米,在磚牆外側有用兩層磚鋪的寬0.6米的護腳。磚基之上有用碎磚間粘土夯築而成的磚土混合牆,下部與磚基同寬,上部與五代土城垣同高。砌牆所用的磚均為東漢至隋唐時期的墓磚,與文獻記載完全吻合。五代磚牆的發現,使荊州城修建磚牆的歷史提前了四百多年。

南宋至元代末期

據悉,荊州古城牆集水城、磚城、土城三城合一,系我國南方地區儲存最為完整的古城形態,被譽為南方不可多得的完璧。荊州城,是國務院1982年首批公佈的全國24 座歷史文化名城之一,1996年,荊州古城牆被國務院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後漢書。地理志》記載,荊州古城牆的修造始於2600 多年前的周厲王時期。經古城垣考古發掘實物科學驗證:荊州古城牆是我國延續時代最長、跨越朝代最多、由土城發展演變而來的唯一古城垣。此前,荊州古城牆周長被推算為11公里。該市城鄉規劃局兼市測繪局局長鄧迪敏說,荊州城古城牆長度,經該市測繪院通過測繪儀器細緻測量後,得出最新資料為11.145 公里(按磚砌牆基長度計算);其中甕城長度703 米;馬面長度661 米;荊州城牆主體周長10.568 公里(不含甕城、馬面)。

明初至明代末期

《荊州府志》雲:“元世祖至元十二年(公元1278年),詔隳襄漢荊湖諸城”。明太祖甲辰年(公無1364年,元至正二十四年),湖廣平章楊景依舊基修築元代被破壞的荊州城牆,城垣週一十八里三百八十一步,高二丈六尺五寸,設六門,城濠寬一丈六尺,深一丈許。明代洪武至萬曆年間,是荊州磚城牆維修建設的高潮時期。明崇禎十六年(1643年),張獻忠陷江陵,未久西進,下令拆城。該次拆城可能僅是某些城垣區域性受到破壞。據對三處城垣段面的考古發掘和觀察,未見張獻忠破壞之跡。發掘出土的明代磚牆基確係建在宋代舊基之上,對土垣部分也只是區域性加高。明代磚牆寬0.7米,高7.5米,砌磚為長而寬的城牆專用磚。明代磚牆用“打釘”的方法與宋代磚牆相銜接。明代土城垣疊壓在宋代土垣之上,現存寬9.5米,高4.5米。

清代時期

據《江陵縣誌》記:“崇楨十六年,流賊張獻忠陷荊州,夷城垣”。清順治三年(公元1646年),荊南道臺李西鳳、鎮守總兵鄭四維依明代舊基重建。“兵民重築,悉如舊址”。 康熙年間,於城中設間牆,東部駐滿洲八旗兵,稱滿城;西部為官衙民舍,稱漢城。清朝時期,荊州城屢被水患,修葺之工頻繁,僅雍正、乾隆兩朝,凡四修,耗銀二十二萬九千六百餘兩。雍正五年(公元1720xx年),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五十三年(1788年),均對荊州城牆進行過維修.特別是乾隆五十三年六月二十日,萬城堤決,水從西門入,城垣多處潰圮。清廷自乾隆五十四年至五十七年,發帑銀二十萬零六千餘兩,命欽差大學士阿桂等依舊基對城垣進行補修。其時,水津門(城西南隅)、小北門因地勢低窪,退入數十丈,城東南角退入十數丈,從而使現荊州城的規模最後定形。

隨著冷兵器時代的結束,荊州城的軍事功能逐漸喪失。但人們對荊州城的維修、保護始終不怠。1987年發掘卸甲山西側城垣時,發現銘文為“丙子年”的城磚,經考為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遺物。城磚說明國民政府也曾對荊州城牆進行過維修。

編輯本段建築特點

荊州古城牆自乾隆五十四年至五十七年兩次大修後,儲存有六座城門。荊州古城牆的六個城門都有與當地的地理、歷史和習俗聯絡的名稱。東門名寅賓門,南為南紀門,西門稱安瀾門,北門名拱極門,小北門位於東北,名遠安門,小東門位於東南,名公安門(水門)。公安門(水門)以往沒有陸路與外界相通,進出全憑舟楫。其餘城門外均增築曲城,各曲城並不雷同,皆因地就勢,形似半環狀將主城門圍定,曲城前再開一門,與主城門一起形成二重城門。曲城的建造與主城完全不同,曲城內外均為城磚壘砌,兩側都築有城垛。城門洞和城門框均用條石、城磚砌成圓頂。二重城門各設一合木質對開門,木門內還有一道10釐米厚的閘板,既御強敵,又防水患。這樣便形成了雙重城門,四重門防。雙重城門之間稱甕城。甕城的巧妙設計體現了我國古代積極防禦的傑出軍事思想。縱觀千古城池攻防,城門實為最薄弱環節,無論外敵強攻或巧設詐術,還是內奸反叛,皆通過城門得手。而甕城的建造則一舉將薄弱環節變為易守難攻之地。戰時兵馬出城,須經雙重驗關,可澄清疑瀆;如來援軍,可不分真偽,先放進甕城驗證。甕城最奧妙之處是可以實施積極防禦,敞開甕城,誘敵深入,四面圍攻,一舉殲之。

拱極門古稱柳門,明稱拱辰門,俗謂大北門,位於江陵城西北。曲城門洞高5.8米,寬4.6米,深10米;主城門洞高7米,寬4.8米,深15米。內外門相距32米,甕城略呈半圓形。此門古為北上中原的通衢,為宦者遷官易職,為士者赴京尋官,鹹出此門,時車蓋冠冕,各以詩賦為贈,折柳話別,故又謂柳門。蘇軾在《荊州十首》曾寫道:“柳門京國道,驅馬及春陽。野火燒枯草,東風動綠芒。北行連許鄧,南去極衡湘。楚鏡橫天下,懷王信弱王。”即詠此。今城門仍為車行人往和主要通道,儲存完好。內券門上方有乾隆荊州府知府張方理立一石匾,橫書"拱極門"三字。

安瀾門俗稱西門,明代稱龍山門。門外即龍山風景區,時人常出此門登謁,因地勢低窪,常遭水患。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長江堤決,水由此門及水津門衝入城,致萬餘人喪生,此門亦潰圮。未幾發帑重建,內縮十餘丈,城門地基抬高。及竣工,官民相慶,並取安定水患之意定名。今城門儲存完好。曲城門洞高5.8米,寬4.5米,深10.4米;主城門洞高6.6米,寬4.85米,深15.5米。內外門相距42米,甕城略呈長方形,內券門上有橫書"安瀾門"三字石匾,系乾隆二十四年所書。

南紀門俗稱南門。此門南臨大江,古時王公貴族、商賈士民皆出此門上巴蜀,下漢口。門外三裡許御路口,即為古代藩王登岸系舟的碼頭。曲城門洞高5.5米,寬4.6米,深10.2米。內城門洞高 6.7米,寬4.6米,深24.8米。內外門相距28米。甕城呈長方形。 內券門上方有"南紀門"三字石匾。字跡斑駁,該城門建築奇特,甕城左右各設一側門,其門洞高4.7米,寬3.6米,深4.5米。設此側門, 便於襲擊登城之敵。

寅賓門俗謂大東門。寅賓門是迎接朝廷來使和賓客的城門,因此,門樓壯觀,甕城也最大。小東門位於古城東南角,因其面朝公安,亦稱公安門,當初劉備迎娶孫夫人於此。此門只有水路相通,故又叫水南門,相傳東吳呂蒙破荊州、殺關羽即從此門水路潛入。

荊州城牆除上述六門外,乾隆五十三年六月二十日萬城堤決潰城之前,在城西南隅還有一門。名曰水津門,萬城堤決之時,大水正是從水津門和西門湧入,導致城崩。後乾隆命欽差大學士阿桂等再造荊州城時,未再建水津門,僅恢復西門,並將其命名為安瀾門。

改革開放後,古城為適應經濟發展和古城保護,分別增開了新南門和新北門。至此,加上原改造加寬的小東門,古城便有三條機動主車道和五座古城門與外界連通,真正做到了閉而不死,開而不亂,顯著減輕了古城門的交通壓力,保持了文物的完美和持久。

編輯本段軍事用途

荊州古城牆作為古時的一項大型軍事防禦工事,除高大堅固的牆體和甕城等建築外,城牆之上還有眾多配套的軍事設施,如今尚存且最具作戰防禦功能、最有特色的要數暗設的四座藏兵洞,東西南北各一座,每座長10.5米,寬6.3米,深6米,分上下兩層,可容100多人。每層又有小藏兵洞,每個小洞可容2人,洞中均有射孔。藏兵洞所在的牆體向外呈長方形突出,對攻城之敵,可從三面射孔暗箭齊發,使其猝不及防。藏兵洞構建精巧、別緻,是防守反擊的重要軍事據點。萬一城池攻破,藏兵洞的兵力可以據此反擊,各自為戰,以求反轉戰局,即所謂負隅頑抗者也,試圖達到城池破而不陷的目的。公安門景點南側百餘米處,即可領略到荊州古城牆上的這一特有的軍事設施的風采。

編輯本段旅遊特色巍峨門樓

明洪武年間稱東門樓為寅賓樓,小東門樓為楚望樓,南門樓為曲江樓,西門樓為九陽樓,大北門樓為朝宗樓,小北門樓為景龍樓。此後無變易。今朝宗樓尚存、寅賓樓已重建,其餘門樓圮毀。城樓前施垛牆,後施宇牆或石欄,地面城磚鋪漫,磚梯分上下兩重,並有馬道。城樓氣勢雄壯。以朝宗樓儲存最好,以曲江樓最享盛名。城樓前之箭樓,今俱不存。

曲江樓俗名南門樓。此樓之東,古有一樓,唐右相張九齡貶任荊州長史時,常於樓上,南望大江,置酒賦詩。九齡,韶州曲江(今廣東韶關)人。名望冠於一時,人稱曲江公。南宋張栻知江陵府,嘗登樓懷古,仰慕九齡,遂重建斯樓,並更名曲江樓。後樓毀,即以今南門樓名曲江樓。城樓為民國時改建。單簷歇山頂,建築平面長15米,寬10米。

朝宗樓俗名大北門樓, 在江陵北城垣西段。 清道光十八年(1838年)重建。城樓脊枋下方書有重建此樓的時間:大清道光十八年(1838年)歲次戊戌九月壬戌初十戊申吉時丁巳時重建。門樓採用穿鬥式和抬樑式兩種結構。重簷歇山頂,面闊五間,明間進深二間,次、梢間進深三間。長18米,寬12米。屋面施黑陶筒瓦,脊飾獸件亦為黑陶。柱為杉木,直徑30釐米左右。前後簷施有門窗。整個建築,纖秀樸素。表現出我國古典建築的傳統風格。此樓在日寇入侵期間,曾受到很大破壞。1981年進行全面修繕。今樓巋然,堅固如初。登臨斯樓,東可見玄妙觀殿宇新飾,絢燦宛若天宮,西可見太暉觀綠樹掩映,縹緲如在雲端;遠可見蜿蜒龍山,峰巒隱現,近可見古城街巷,錯落有致。

賓陽樓原名“寅賓樓”, 俗稱東門樓,始建於明代,清咸豐十一年(公元1861年)重建。1987年8月,由國家文物保護科研所設計修復完善,1987年正式向中外遊客開放。整個樓臺高9。5米,東西寬12。65米,南北長34米,採用大木框架結構,氣勢巨集偉,造型別致,保持了明代建築的風格,“賓陽樓”三個金色的大字由趙樸初題。賓陽樓的馬道旁專門用木版搭成上城的階梯,拾級而上,賓陽樓裡的三國著名人物立即跳入眼簾。劉備、張飛、關羽、諸葛亮、趙子龍的仿銅巨塑或座或立,栩栩如生。賓陽樓外環繞而立的也是馬童周倉等三國武士的模擬彩塑。《三國演義》120回,就有72回與荊州有關,荊州的每一寸土地似乎都散發著三國風雲人物的氣息。

城上三山

城上三山是人們對荊州古城內城垣上三個帶“山”的地名的習慣統稱,三山即鬆甲山、卸甲山、擲甲山。城上三山實為三個土臺,只是與關公鎮守荊州密切相關,故有山之名而無山之實。後人於其上建祠祭祀關公,惜均已毀圮。據清乾隆《江陵縣誌》載:鬆甲山,位於東北城垣上,傳為關公曾在此地鬆甲小憩。又傳明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楚王朱楨、湘王朱柏在虎渡口一仗大勝凱旋時,荊州知府應伯和在雄楚樓設宴犒勞,“宴楚湘二王於北墉,宴講裨將於南墉,釋甲記功請賞。”卸甲山在西南城垣上。傳說關公凱旋歸來曾在此卸甲,登臨此祠,城內外樓臺市井歷歷在目。擲甲山,位於城垣西北隅,與關公大意失荊州有關。相傳當年關公鎮守荊州時,呂蒙白衣渡江偷襲江陵(荊州城),荊州告急,關公聞訊,急率真兵回救,趕至城下,方知守城將領糜芳等已獻出城池,投降東吳。關公痛心疾首,情急之下他脫下鎧甲,猛地拋擲到西北城垣上,然後率部西撤。後人乃稱此處為“擲甲山”。清康熙年間,擲甲山改稱餘烈山,並修建關廟,嘉慶皇帝曾親書匾額“威震華夏”四字懸於其上。三山冠“鬆甲、卸甲、擲甲”之名,皆取“釋甲偃武,不事兵甲”之意,表達了自古至今荊州人民渴望和平安寧,共創幸福生活的美好願望。

適逢盛世

新中國誕生後,歷經千年滄桑的荊州城牆受到了黨和政府的高度重視及荊州人民的精心呵護。荊州城文物管理處原副主任王新生,20多年來直接參與、組織了幾乎所有的城牆修繕工作,是古城牆當代保護的歷史見證人。據他介紹,1978年至現在,城牆修繕已有32次,其中較大的維修共13次。1988年重建了賓陽樓。荊州城牆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石都得到了正直荊州人民的珍視和保護。古城的南門、西門的城樓以及雄楚樓、仲宣樓、明月樓的重建專案都在規劃之中。如今的古城城內街道整齊,綠樹成陰,城上門樓飛峙,城牆上松柏蒼翠,荊州古城更展現出其雄關新貌。

“聞聽三國事,每欲到荊州”,荊州古城作為中國曆代軍事文化名城,具有豐富的歷史內涵和無窮的文化魅力。古典名著《三國演義》120回,其中有70多回提到荊州。隨著國家旅遊事業的飛速發展,荊州古城已成為四面八方、中外旅客喜愛涉足的地方,並被列為國家三國旅遊線重要名勝,和湖北省定點涉外旅遊景點。荊州是國務院1982年首批公佈的全國24座歷史文化名城之一。1996年11月20日,荊州城牆作為明、清時期古建築,被國務院批准列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xx年荊州城牆與南京城牆、西安城牆和遼寧興城城牆等一同列入中國申報世界遺產的預備名單。

荊州古城牆導遊詞 篇7

江陵,古稱荊州,遠在太古,中國方圓九州,荊州就是一個州的中心之地,春秋戰國時,楚國把楚國都遷到江陵,這裡便成了楚國的政治、軍事、文化、經濟的中心,楚在此建都400多年,歷經20代。

江陵是我國為數不多的有古城牆的城市之一。相傳為劉備借荊州”時關羽所築。秦漢以來江陵北至長安、洛陽,南下兩廣,西去四川、雲貴的陸上通道必經之路。城南又有長江水運之便,向有自古兵家重荊州”之說。據<<三國演義>>載:赤壁之戰以後,曹操退回黃河流域,孫權為鞏固長江下游的統治勢力,佔領荊州。孫劉之間的聯盟本來就出於一時利害關係上的考慮,雙方為了奪取荊州這一塊地方,展開了激烈的明爭暗鬥。孫權採納了部下魯肅的主張,把荊州借給劉備,以便聯合抗禦曹操。劉備取得四川后,不歸還荊州,派二弟關羽據守,關羽出兵襄樊,威逼曹操,孫權乘荊州空虛,派呂蒙襲取荊州,俘殺了關羽。歷史上劉備借荊州”、東吳賠了夫人又折兵”、關羽大意失荊州”等故事都發生在這裡。孫劉聯盟破裂後,劉備、張飛興兵伐吳,張飛未曾出兵,被部將張達、範疆所殺。頭葬雲陽,身葬閬中”。劉備兵敗彝陵”,白帝城託孤。

荊州古城又儲存完好的護城牆,成內東西直徑3.75公里,南北直徑1.2公里,總面積4.6平方公里。

荊州護城河,又稱水域,時古城的第一到防禦線,護城河全長10500米,寬30米,水深4米。護城河西通太湖,東連長湖,與古運河相連,駕舟從內河可直達武漢。

位於荊州城內的荊州博物館”,又出土文物和傳世文物120xx多件,其中最稀世的珍寶是越王勾踐劍和西漢男屍。越王勾踐劍,劍廠68.8釐米,劍身飾滿菱形花紋,近柄處刻有鳥篆銘文越王勾踐,自作用劍”八個字,劍柄兩面分別鑲嵌有三色玻璃和綠松石。雖然在底下埋藏了三千多年,仍劍刃鋒利,青光閃爍,換然如新。西漢男屍,據墓中竹簡記載,該人葬於漢文帝十三年(前167年)五月,死者名遂”,江陵縣市陽里人,終年60歲,生前為五大夫(相當與或略高於當時的縣一級官員),身高1.678米,體重52.5公斤。

荊州古城牆導遊詞 篇8

荊州古城,是位於湖北省荊州市的一座名勝古蹟,有東南西北4個老城門門以及一個新南門,城內有玄妙觀、關帝廟及鐵女寺等。荊州古城始建於春秋戰國時期,曾是楚國的官船碼頭和渚宮,後成為江陵縣治所,出現了最初城廓。作為楚文化的發源中心之一,荊州古城的周圍出土了大量珍貴文物,屬於國寶級文物的有西漢古屍、戰國絲綢、越王勾踐劍等。荊州古城歷史悠久,不僅有劉禹錫、李白、張九齡等人寫詩稱讚,更有荊江麻鴨、雪裡藏鳳、魚糕的特產令人念念不忘。

荊州位於湖北省中南部,人們時常說的俗語“大意失荊州”,出典就在這裡。荊州是國務院首批公佈的全國曆史文化名城,儲存著眾多的名勝古蹟,其中最有名的就是荊州古城,該城儲存完整,有東南西北4個老城門門以及一個新南門。城內有玄妙觀、關帝廟及鐵女寺等。在荊州,有許多古蹟都是跟三國故事有關的。城北5公里處的紀南城是春秋戰國時期楚國的都城,儲存得也較好。荊州市位於東經111°150—114°050,北緯29°260—31°370。地處湖北省中南部,江漢平原腹地,長江自西向東橫貫全市,全長483公里。荊州東連武漢、西接宜昌、南望湖南常德,北毗荊門、襄樊。總面積1.41萬平方公里,其中平原湖區佔78.7%,丘陵低山區佔21.1%。全市轄荊州、沙市2區和江陵、公安、監利3縣,代管鬆滋、石首、洪湖3市,下設119個鄉鎮,18個街道辦事處,共有3398個村(居)委會,24835個村民小組。

荊州市政府高度重視荊州城牆文物保護和環境整治工作,共籌集資金1.3億元,用於荊州城牆保護範圍內約30萬平方米違章建築的拆除、內外環道的建設、護城河的疏竣和汙水治理及周邊環境整治。從20xx年開始,就一直著手世界文化遺產申報工作。20xx年,通過湖北省政府正式向國家文物局遞交“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20xx年1月,國家文物局同意將荊州城牆與西安、南京、興城共四個明清城牆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

荊州古城牆導遊詞 篇9

荊州城,又名江陵城,是國務院1982年首批公佈的全國24座歷史文化名城之一,1996年荊州古城牆又被國務院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荊州地處長江中游、江漢幹原腹地,是產生與黃河流域中原文化輝映並重,可與古希臘、古羅馬文化相媲美的楚文化的發祥地。春秋戰國時期的楚國,在城北五公里處的紀南城建都長達420xx年,留下了豐厚的歷史文化遺存。

荊州又是三國文化誕生和繁衍的歷史勝地。魏、蜀、吳三國時代,這裡曾是兵家必爭的戰略要地。一百二十回《三國演義》,就有七十二回的內容涉及荊州。“劉備借荊州”、“關羽大意失荊州”等膾炙人口的故事,就發生在這塊古老的土地上。 荊州的古老底蘊,更可上溯到綿延久遠的史前時期。距今5、6萬年前的雞公山舊石器時代遺址就在古城東北4公里處;古城附近已發現的新石器時代遺址多達20餘處。無可置疑的史蹟辯地告訴人們,荊州這塊古老的熱土有著悠久燦爛的歷史文化。

荊州古城自秦漢以來,一直是歷代王朝封王置府的重鎮。秦時,這裡置南郡設江陵縣。漢時,沿習秦制,漢武帝劃全國為十三州,荊州是其一。其時,荊州城已是當時全國的十大商業都會之一。三國時,這裡是爭霸的要津。此後,東晉末年的安帝,南朝時的齊和帝、梁元帝、後梁宣帝,隋時的後梁王以及唐末五代十國時的南平國王等,先後有11個紛爭王侯在此稱帝(王)建都,長達100餘年。唐代的荊州是陪都,稱“南郡”,與長安城南北呼應。元代時,這裡曾是荊湖行省省會。明代洪武年間,這裡是湖廣分省的省會。明以後,這裡一直是州(府、署)、縣的治所。荊州在中國漫長曆史的演進中,所處的這種重中之重的地位和作用,有力地促進了荊州古城的發展與進步。

荊州古城積澱了豐厚的歷史文化。荊州城內及其城周附近,有著眾多的古蹟名勝。大禹治水的息壤,雄楚立國的故都,三國紛爭的遺蹟,歷代名人的勝蹤,似繁星點點,數不勝數。荊州古城牆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最有分量的古蹟之一。據《後漢書。地理志》記載,荊州古城牆的修造史,可以追溯到2800多年前的周厲王時期。經最新古城垣考古發掘實物科學驗證:荊州古城牆是我國延續時代最長、跨越朝代最多、由土城發展演變而來的唯一古城垣。1998年3月,考古工作者先後發掘出了宋朝和五代時期的磚城;兩晉、三國時期的土城。疊壓在現城牆10米以下的五代磚城的發現、使荊州城磚城的修造歷史從始於明代的普遍認同,又上溯了400多年。這次考古發掘還證實:從三國時代起,荊州古城牆沒有發生過大的變遷,移位距離僅在50米左右範圍內;土城牆遠遠早於磚城牆。20xx年8月,考古工作者在荊州城小北門西側,發現了一段長近20米的明代成化年間夯築的石灰糯米漿城牆。此段城牆雖經500多年,至今仍堅如磐石,世所罕見。

現聳立在人們眼前的雄偉磚城,為明清兩代所修造。磚城逶迤挺拔、完整而又堅固,是我國府城中儲存最為完好的古城垣。磚城厚約1米,牆內垣用土夯築,下部寬約9米。牆體外用條石和城磚砌築。磚城通高9米,周長11281米。磚城牆體用特製青磚加石灰糯米漿砌築。特製大青磚每塊重約4公斤,有的燒製有文字。遊客在攀登東門城樓的馬道上即可見到部分已採取保護措施的文字磚。文字磚記載了操辦城磚的官府、官員和時間。從文字磚記載的產地得知,城磚非只出自原荊州地域,鄂豫陝三省交界的均州、湘桂黔三省交界的靖州、江西省的茶陵以及湖南全省均有文字磚砌在荊州城垣上。而荊州城牆上發現最早的、有年號的文字磚是明洪武二年(即公元1369年)的,距今已有六百多年的歷史,此磚比在萬里長城上發現的萬曆年間的文字磚要早220xx年。文字磚是荊州古城牆修建史不可多得的檔案實證。同時也是人們遊覽古城賞析研究的又一道特殊的風景線。

荊州古城牆四周,原有城門6座,即東門、小東門(亦稱公安門)、北門、小北門、西門、南門。除小東門之外,其他五座城門均有閭門,為二重門,二門之間有甕城,二重門各設一個木質對開門,木門內還有一道10釐米厚的閘板,以防水患。每座城門均設“雙保險”,前後兩道門,二門之間建有甕城,以便“甕中捉鱉” ,致攻城之敵於死地。為緩解城內交通,建國以後,新開城門3座,即新東門、新南門、新北門。新開的城門均無甕城。6座古城門上原都建有城樓,現只有東門和大北門兩處有城樓。因此,遊覽領略古城牆風采,最好的去處就是東門和大北門。 東門又稱“寅賓門”。城樓為“賓陽樓”,始建於明代,現城樓為1988年重建。東門是迎接來使和賓客的城門。因此,門樓壯觀,甕城也最大。大北門又稱拱極門,是通向中原和京城的古驛道出口,人們在這裡送親友遠行,習慣折柳相贈,祝福平安,故大北門又稱柳門。大北門城樓名“朝宗樓”,城樓脊枋下方書有重建此樓的時間:大清道光十八年歲次戊戌九月壬戌初十戊申吉時丁巳時重建。大北門城樓是古城牆上唯一尚存的城樓古建築。此樓古樸壯觀,電影《小花》、《路漫漫》、《戰國鐘聲》等均在此拍攝過外景。賓陽樓和朝宗樓內均設有樓梯,遊客可登臨其上居高臨下,飽覽古城的萬千神韻。

荊州古城牆作為古時的一項大型軍事防禦工事,除高大堅固的牆體和甕城等建築外,城牆之上還有眾多配套的軍事設施:城牆上建有城垛4567個,炮臺26個以及藏兵洞4個,而如今最具作戰防禦功能、最有特色的要數暗設的藏兵洞,東西南北各一座,每座長10。5米,寬6。3米,深6米,分上下兩層,可容100多人。每層又有小藏兵洞,每個小洞可容2人,洞中均有射孔。藏兵洞所在的牆體向外呈長方形突出,對攻城 之敵,可從三面射孔暗箭齊發,使其猝不及防。藏兵洞構建精巧、別緻,遊客到公安門景點南側百餘米處即可觀賞領略到荊州古城牆上的這一特有軍事設施的風采。 荊州城古老且歷經滄桑,如今古城得到了人民的厚愛。特大型環城公園的興建,使這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平添了一道內涵豐富的新景觀:城牆上行人,內環道上驅車,外環道跑馬,護城河上盪舟。古老的荊州城正煥發出新的青春和更加迷人的異彩。

荊州古城牆導遊詞 篇10

各位嘉賓,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們將參觀著名的荊州古城。

“聞聽三國事,每欲到荊州”。一提起荊州,您一定會自然而然地想到小說《三國演義》中劉備借荊州、魯肅討荊州、呂蒙襲荊州、關羽失荊州那些膾炙人口的三國故事,一百二十回《三國演義》,就有七十二回的內容涉及荊州。千百年來,到荊州古城探詢三國曆史煙雲陳跡的憑弔者、訪古者、探幽者絡繹不絕。作為大家的實地導遊,我很榮幸能夠借這樣一個機會把荊州古城逾兩千年來演變和發展的歷史畫卷展現給大家。

我們現在所處的位置是荊州城東門外,大家面前的這條几十米寬的河流就是護城河,在打仗之時,它是抵禦敵人攻城的一道天然屏障,而如今在這條河上,每年都會舉辦隆重的國際龍舟邀請賽。入城之前,首先請讓我給大家介紹一下荊州古城的歷史背景。

荊州城,又名江陵城。是目前我國南方儲存最為完整的一座古代城池,也是1982年國務院首批公佈的全國24座歷史文化名城之一;1996年,荊州古城牆被國務院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xx年時,以荊州古城為中心的荊州市又被國家旅遊局命名為中國優秀旅遊城市。

回顧荊州的歷史,可以說與華夏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緊密相連。大家都知道,中華民族是炎黃子孫,黃帝和炎帝部落合併統一華夏後,“割地布九州”(冀、兗、青、徐、揚、荊、豫、樑、雍),荊州即為這古老的九州之一。

“荊州”這個名稱,最早見於戰國時期的典籍《尚書?禹貢》中的“荊及衡陽惟荊州”,當時荊州的區域面積是很大的,春秋戰國時期的楚國便是興起於荊州域內。據史料記載,周莊王八年(即公元前689年),楚文王將都城遷往今天荊州城北五公里處的紀南城,楚國在此建都長達420xx年,前後經歷了二十個國王,創造了與黃河流域中原文化輝映 並重,並可與古希臘、古羅馬文化相媲美的楚文化。相傳楚成王(公元前671至520xx年)在位時,為了畢覽長江勝景,在荊州城區營建了“飛樓百尺照湖水、上有燕趙千娥眉”的諸宮和宮船碼頭,這諸宮和宮船碼頭就是今天荊州城的雛形。秦昭王二十九年(即公元前278年),秦國名將白起率兵攻打楚國,佔領了江漢之間的地域,秦隨即在楚都設南郡,為當時全國三十六郡之一。後來,秦又在今天荊州城的地方設立江陵縣,“以地臨江”、“近州無高山,所有皆陵阜”,故稱“江陵”。公元前120xx年,漢武帝建立荊州刺史部,為全國為十三州之一,從此,荊州開始成為行政區劃的名稱。

自秦漢以後,荊州成為歷代王朝封王置府的重鎮,一直是州、郡一級治所,有的朝代還曾在此建都立國。三國時,這裡是爭霸的要津,孫劉聯合在赤壁一戰大破曹軍,劉備遂於次年向孫權借得荊州,並以此為根基迅速發展蜀國勢力。此後,東晉末年的安帝,南朝時的齊和帝、梁元帝、後梁宣帝,隋時的後梁王以及唐末五代十國時的南平國王等,先後有11個紛爭王侯在此稱帝(王)建都,長達100餘年。唐代的荊州是陪都,稱“南郡”,與長安城南北呼應。宋朝建立後,於此置江陵府。元初改江陵府為上路總管府。明初又改設荊州府。清代則沿用明朝制度。民國時,荊州屬湖北省第四行政都察區。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荊州城是湖北省荊州地區專員公署和江陵縣人民政府機關所在地。1994年,原荊州地區和沙市市合併成立荊沙市,1997年更名為荊州市,荊州城為荊州市六縣市二區的荊州區所在地。

荊州城地處天下之中,江湖之會,歷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諸葛亮曾說:“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漢代以耿直忠烈聞名的宰相李固,三國名將關羽、周瑜、呂蒙、陸遜,晉代文武雙全的大司馬陶侃都曾鎮守過荊州;晉代詩人謝靈運、鮑照,唐代開明宰相張九齡、張柬之,大文學家韓愈、元稹以及宋代大政治家王安石等著名歷史人物,也都曾在荊州擔任過大小不同的職務。此外,歷代的許多次重大農民起義,也都把荊州作為重要的攻奪目標,如西漢末年的王匡、王鳳,唐末的黃巢,元末的陳友諒,明末的李自成和張獻忠等領導的農民起義軍都曾攻佔過荊州城。

除了是軍事要地,古代荊州城的經濟與文化也是非常活躍和繁榮的。由於交通便捷、土地肥沃、氣候溫和、物產豐富,早在西漢時期,它已發展成為全國十大商業中心之一,名列南方五郡之首。南北朝時,便成為“長江中游第一城”,與下游著名的商業城市揚州齊名,史稱“江左大鎮莫過荊、揚”。雖然在西魏時期曾一度毀於戰難,但到中唐又逐漸恢復繁華且其規模約十倍於以前,所以荊州城在當時被定位“陪都”,與長安、洛陽並稱。

荊州是楚文化的中心,是“鐘鳴楚天”的音樂、舞蹈之邦,享有“惟楚有才”的盛譽。千百年來,這裡文化昌盛,人才輩出,孕育有楚國著名愛國詩人屈原、唐代著名邊塞詩人岑參、宋代“小萬卷”朱昴等一大批江陵才子。在政壇,從荊州走出的宰相有唐代劉洎、段文昌和“一門三相”的岑之本、岑長清、岑羲祖孫三代,最為著名的是明代宰相張居正,他力主革除弊政,發展經濟,在當時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為後人所崇敬。同時,荊州城旖旎的自然風光和深厚的文化底蘊,還吸引了歷代眾多知名文人志士前來觀光遊覽、詠詩會友,漢代的司馬遷,魏晉南北朝的王粲、陶淵明,唐代的王維、孟浩然、李白、杜甫、劉禹錫、李商隱、杜牧,宋代的蘇軾、陸游及明清的袁巨集道、王士禎等都曾遊歷過荊州城,並留下大量的詩文佳作,其中最負盛名的當屬李白《下江陵》一詩中“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的絕句了。

好了,說了這麼多,大家對荊州古城的過去一定有了進一步地瞭解吧。現在就讓我們一起去來看看現在的荊州城裡到底是個什麼樣子。請大家緊跟著我沿著右邊的人行道上城,左邊是馬道,如果您留意的話,就會發現砌成馬道的磚上刻有文字,這就是荊州古城牆上極為珍貴的銘文磚,又叫文字磚,它們記載了歷代修建荊州城牆的漫長曆史過程,反映了荊州所管轄的行政區域的變遷狀況,具有重要的歷史研究價值。

相傳在漢代荊州就築有正規的城牆,後經蜀將關羽、東吳守將朱然和東晉荊州刺史桓溫及梁元帝等12次維修擴建,使荊州城更加堅實壯闊,但這都是土城牆。據史料記載,荊州最初的磚城牆始建於五代十國時期,荊南節度使高季興出於割據荊州自立為王的目的,於公元920xx年動用十幾萬軍民大修荊州磚城牆,築城的磚不夠,就下令四處挖取墓磚,方圓五十里內的墳墓盡遭挖掘。據說城牆築成後,每到深夜,牆上便遊蕩出無數的磷光,看上去像“鬼火”,令人毛骨悚然。北宋末年,因“靖康”戰火焚燒,城牆大毀。到了南宋時,荊州安撫史趙雄為了加強荊州防禦,上奏淳熙皇帝准許,於公元1187年大興土木,在11個月的時間內重修起磚城牆,還在城牆上建造戰樓一千餘間,這次築城的磚為政府下令燒製的“專用城磚”,磚上有責任銘文,但沒有年號記載。後來,元兵攻佔荊州城,忽必烈下令將城牆全部拆除。朱元璋建立明朝後,再次依舊基修復,並在城周開掘護城河。明末張獻忠率領農民起義軍攻進荊州城後,城牆又被憤怒的義軍所拆除。直至清順治三年(即公元1646年),第三次在舊基上築起城牆,這就是留存至今的荊州古城牆。城池構築十分堅牢,為了防止城牆因水侵腐蝕而下陷,城牆基腳全部用條石壘砌,牆面均用石灰糯米漿灌縫,儘管曾遭三毀三建,且歷經三百多個春秋寒暑,該城牆依然儲存完好。新中國成立以後,國家和當地政府對荊州古城進行了重點保護,對荊州城及周邊環境加以改造、整治、修繕和擴建,修建了內環道和外環道,疏通治理了護城河,在東門外和新北門分別建起了鳳凰廣場和天問廣場,使荊州古城更加美麗、雄偉、壯觀,這就是各位今天看到的荊州城古老而新鮮的面孔。

另外,據專家考證指出,到目前為止,荊州城牆上發現最早的、有年號的文字磚是明洪武二年(即公元1369年)的,距今已有六百多年的歷史,此磚比新華社報道的、在萬里長城上發現的萬曆年間的文字磚要早220xx年。更令人稱奇的是,從文字磚上記載得知,這些磚不僅僅出自江漢平原,還有的來自省內其他地方及省外的湖南、陝西、江西等地,由此可見當時築城工程之巨大。古代築城,還體現出一種質量管理的思想,歷代建築或維修城牆所留下的或詳或簡的責任銘文,實際上都是一種公開的責任狀。從城磚上文字記載的內容看,是十分細緻嚴格的,除了記錄有制磚的時間和地點外,還有關於監造人、制磚人、燒窯人、制磚費用、承擔者姓名和具體負責的地方官員的詳細銘文。可見在當時修築荊州城牆時採取了“全民動員、上下動手、分工明確、責任到人”的做法。荊州之所以在古代一直被譽為“鐵打的荊州”,與這種“責任制”是分不開的。這也是我們今天需要從先賢那裡學習和借鑑的。

大家仔細的觀察這些文字磚,細心的朋友還會發現在文字刻法上,既有陰刻,也有陽刻,還有陰陽兼刻;在書法字型上,既有行書,也有楷書;在字的寫法上,則既有繁體字,又有簡化字。因此,這些文字磚還有重要的藝術研究價值,值得進一步開發和利用。

現在,我們登上了東門城樓,憑欄遠眺,遙想關羽當年,朱顏長髯,手握青龍偃月刀,您是否也壯心勃發,能夠體驗到“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豪情呢?

從空中鳥瞰,荊州城牆就像一條游龍綿亙在水泊湖沼之中,呈不規則的橢圓形。整個城牆東西長3.75公里,南北寬1.2公里,周長10.5公里,城內面積4.5平方公里。城牆高8.83米,頂面寬3至5米不等,底座寬10米左右。城牆上建有城垛4567個,炮臺26個以及藏兵洞4個。這些都是古代戰爭防禦進攻的工具。

荊州古城共建有六座城門,東北各兩座,西南各一座。東門名叫寅賓門,小東門名叫公安門,大北門名叫拱極門,又名柳門,小北門名叫遠安門,南門名叫南紀門,西門名叫安瀾門。每座城門的名稱都與荊州的地理、歷史和習俗有關,如小東門,當年劉備把油江口改為公安,迎娶孫夫人後乘船回荊州,在此門下舟登岸進荊州城,故名公安名;又如大北門,古時候城北有通往京都的大道,仕宦遷官調職時,皆出此門,官員友朋送行時,在此折柳相贈,故又稱柳門。為什麼古人不折桃李,卻偏要折柳相贈呢?這可是有來由的,據史書記載,我國自漢代起,親友臨別時折柳相贈漸成習俗,是因“柳”是“留”的諧音,折柳相贈有“挽留”、“留戀”之意。除小東門之外,其他五座城門均有閭門,為二重門,二門之間有甕城,二重門各設一個木質對開門,木門內還有一道10釐米厚的閘板,以防水患。此外,六座城門上原來都建有城門樓,東門城樓叫賓陽樓,小東門城樓叫望江樓,大北門城樓叫景龍樓,小北門城樓叫朝宗樓,南門城樓叫曲江樓,西門城樓叫九陽樓,由於朝代更替,歷史變遷,加上戰火的破壞,原有的城樓除大北門上的景龍樓為清朝道光十八年(即公元1838年)重修儲存至今外,都已不復存在了。我們現在所在的東門賓陽樓,是國家為了發展荊州旅遊事業,修繕和保護荊州古城於20世紀80年代撥款仿古重建的。

荊州城內外還零星散落著一些歷史遺蹟,也是值得大家前往一遊的地方,如城內的開元觀、玄妙觀、鐵女寺、文廟、關帝廟,城外的太暉觀、關公點將臺、張飛一擔土等,除了城牆和這些歷史遺蹟外,在荊州城內再難看到古老的建築,取而代之的是鱗次櫛比的高樓大廈。隨著時間的推進,昔日荊州城內的小街小巷也有寬闊的馬路代替,形成縱橫交錯、井然有序的公路網。為了適應現代交通工具的需要,在東、南、北三面的城牆上又開鑿了適合公交車輛通行的三座新城門,使今天荊州城的城門變為了9座。荊州古城內四處透射著現代氣息,商業氛圍非常濃郁,大型的商場有荊州商場、荊州百貨大樓、荊州華聯商廈、荊州楚天大樓等,在這些商場裡各類商品應有盡有,如果您想購買一些荊州的土特產品帶回家作為紀念或饋贈親朋,我在此可以如數家珍地把荊州風物介紹給大家,請大家用心聽好嘍:在聚珍園這座有著百年曆史的老飯店裡可以買到正宗的江陵八寶飯,在荊州百貨大樓裡可以買到香酥可口的江陵九黃餅,在荊州絲綢廠裡可以買到稱心如意的織錦緞、仿古綢等絲綢產品,在荊州工藝美術廠還可以買到品種各異的仿古漆器……

好了,荊州古城的有關情況就給大家介紹到這兒了。現在給大家一刻鐘的時間自由活動,大家可以在此拍照留念。

荊州古城牆導遊詞 篇11

各位遊客,大家好,歡迎來到荊州古城。我叫諶威衡,很高興能成為大家的導遊,希望大家玩得開心。

說到荊州,你們一定會想到三國演義吧,那裡有許許多多讓人驚歎的故事,而這些故事裡面就有荊州,如劉備借荊州,關羽失荊州等。荊州一直以來都是行軍打戰的必爭之地。

荊州古城一共有六道門,分別是東門、小東門、北門、小北門、西門和南門,每座城門均設有“雙保險”,前後兩道門,兩門之間均設有甕城,可致攻城之敵於死地。六座城門原都建有城樓,現在只有東門和北門有城樓。因此我們遊覽古城最好的去處就是東門和北門。東門又稱“迎賓門”它是迎接來使賓客的地方,所以城門最壯觀,特別是晚上天黑後,霓虹燈亮起,城門上的賓陽樓好似有千萬顆星星落在上面,光彩奪目。大北門又稱“拱極門”,是古代通往中原和京城的唯一出口。

好了,說了這麼多,大家對荊州古城一定有了初步的認識,在出發前提醒各位朋友,荊州古城距今已有上千年的歷史,屬於世界文化遺產,希望大家能給予保護,不要隨意破壞它。現在就讓我們一起走進荊州古城,去探尋荊州古城的歷史印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