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漢中武侯墓導遊詞

欄目: 導遊詞精選 / 釋出於: / 人氣:1.16W

篇一

漢中武侯墓導遊詞

勉縣的定軍山,拜謁一位“中華智多星”,他就是諸葛亮。 三國時期,魏蜀相爭。漢中成為曹操進攻劉備、魏滅蜀並吳的軍事目標,也是劉備北伐曹魏的軍事基地。諸葛亮在漢中度過了他一生最為嘔心瀝血的歲月。為輔佐劉備滅曹復漢,他在漢中屯兵8年,六出祁山,北伐曹魏,鞠躬盡瘁,最終歸葬於漢中勉縣定軍山下。 武侯墓修於公元234年,它的特點之一是墓區內有兩座墓穴,均稱是真的。位於寢殿之後的武侯墓,高6米左右,墓碑立於1735年。位於半山腰的墓,高6米左右,墓碑立於1799年。目前,孰真孰假,尚無定論。 武侯墓的第二個特點是墓後種有世上少有的結子桂花樹,人稱 “護墓雙桂”。 武侯墓的第三個特點是帶有很強的政治意義。定軍山,是蜀國北大門漢中的門戶,號稱 “陝南十二連山一顆珠”。諸葛亮遺囑葬於此處,防止北方的強敵。正所謂 “生為興劉尊漢室,死猶護蜀葬軍山”。 下面我把諸葛亮的生平給大家做一個簡單介紹。 諸葛亮,字孔明,琅琊陽都 (今山東沂南)人,東漢末年,天下軍閥割據,諸葛亮隱居鄧縣隆中(今湖北囊陽),被稱為“臥龍先生”。劉備為了統一漢室天下,三顧茅廬,已成千古佳話。年方27歲的諸葛亮巨集圖在胸,他分析了當時天下的格局,以及足以和劉備抗衡的曹操、孫權的勢力,一席話便劉備茅塞頓開。孔明未出茅廬,已知三分天下,真萬古之人不及也。 劉備臨終的一句叮囑,一份寄託,便有了諸葛亮一句經典話語“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由於六出祁山的超負荷運轉,他的生命也隨著他的誓言隨風而去了! 我們現在就來到了武侯墓。 大家會問,為什麼叫“武侯墓”?是因為諸葛亮輔佐劉備建立了蜀國,官至丞相,被封為 “武鄉侯”,死後劉禪溢封“忠武侯”,所以,人們就稱他的墳冢為“武侯墓”。 現在的武侯墓區,總佔地面積片萬平方米,明清遺留下來的古建築70餘間。進入陵園大門,便可以看到山門內側的兩幅壁畫,分別是“三顧茅廬”和“諸葛亮臨終託付遺言”時的場景,栩栩如生的畫面展現了諸葛亮一生的政治軍事生涯。 經過拜殿,我們就來到了大殿。大殿前的匾額上書“功蓋三分”四個大字。請大家跟我走進這座雄偉寬敞、莊嚴肅穆的大殿。 殿內正中神拿上端坐的便是集忠誠和智慧於一體的諸葛武侯,他左手持 《六稻》書卷,右手按膝,羽扇綸巾,氣定神閒,伊然一副“運籌於帷幄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的神態。兩書童侍立左右,一持寶劍,一棒印緩,拿下關興、張苞各持令箭、鋼鞭衛護兩側。威武雄壯、生動逼真的塑像,再現了當年的場景。武侯坐像後,還繪有屏風式壁畫四幅,內容都是家喻戶曉的歷史故事,例如:定軍山下老黃忠刀劈夏侯淵;諸葛亮三氣周喻等。這些短小精悍的畫面,突現了當年曆史歲月裡最為精彩的瞬間。 大殿後這一形如“覆鬥”的墳冢,就是諸葛武侯的長眠之所,家高5-6米,方圓60米,今人在四周砌八卦花牆,刻有很多的三國故事,以紀念這段歷史。墓向頭西腳東,暗示著“永懷西蜀,不忘北伐,興復漢室,還於舊都”的鳳願,這也是孔明遺表中提出的,由費禕, 呈奏後主:“丞相臨終;命葬於定軍山,不用牆垣磚石,亦不用一切祭物”,後主從之;擇吉日,親自送靈樞至定軍山安葬。墓家選在定軍山下,除了北伐曹魏八年之久而不忘統一大業外,更有喻意的是這獨特的地理環境也是吸引著諸葛亮的又一根據。他一生研練著周易八卦,死後為自己算一清靜之所也是情理之中。當您登上定軍山,領略諸葛墓冢,只見九條山岡如巨龍騰伏,從四周翻滾而來匯聚於武侯墓,猶如壘起的屏障降服在周圍,故有 “九龍捧聖”之美譽。凡來拜謁者,無不興嘆於此。在廟院之內,最引人注目的是那古樸、通天的古柏,柏樹向來是“壽與天齊”的通靈、吉祥之物,而在諸葛墳冢一週分散著當時種植的翠柏54株,象徵著孔明的在生之年。這就是人們所稱的“護墓雙桂”。高30米以上,直徑1米以上,枝千四伸,猶如車蓋般遮護著墓冢。

篇二

各位遊客朋友們大家好:

歡迎來到美麗古樸素有西北小江南之美譽的的漢中參觀遊覽,我是此次陪伴大家的國際旅行社的導遊員劉軍波,大家可以叫我小劉或者劉導,我旁邊的這位就是我們的司機簡師傅,簡師傅雖然姓簡,但是他的駕駛技術卻是很不簡單的,漢中武侯墓導遊詞。接下來的兩天將由我帶領大家暢遊漢中的名山秀水,希望漢中的好山好水能給大家帶來好心情,希望大家在漢中能玩的開心吃的安心住得舒心,並預祝我們此次的漢中之旅能順利結束,謝謝大家!

今天我們的第一站就是在中國歷史上無人不知無人不曉象徵智慧化身的蜀漢丞相諸葛亮的長眠之地--武侯墓。

諸葛亮是三國時期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外交家、戰略家、散文家,由於其輔佐劉備從無到有,終創蜀漢大業,因此他被借地封為武鄉侯,去世後後主劉禪又追封他為忠武侯,於是千百年來他的墓地就被人們尊稱為武侯墓。它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4a級風景名勝區。

東漢靈帝光和四年(181年),諸葛亮生於山東琅琊陽都的武鄉,少年時便父母雙亡,於是姐弟五人便依靠叔父諸葛玄生活,諸葛亮十五歲的時候,他的叔父不幸因病去世,於是姐弟五人便失去了生活的依靠,於是輾轉來到了湖北襄陽的隆中隱居了下來,以耕種維持生計。諸葛亮十九歲的時候,他與友人徐庶和龐統師從於水鏡先生司馬徽,常自比於管仲和樂毅,後來娶襄陽名士黃承彥的女兒黃月英為妻。

公元2XX年,諸葛亮二十七歲的時候,劉備三顧茅廬會見諸葛亮問以統一天下之大計,諸葛亮精闢的分析了當時的天下大勢,提出了先奪取荊州益州作為根據地,對內改革政治,對外聯合孫權,南撫夷越,西和諸戎,以等待時機兩路出兵北伐從而統一天下的戰略思想,這就是著名的隆中對。最後他欣然接受了劉備的邀請並允諾出山相助,他忠心耿耿的輔佐劉備和他的兒子劉禪,嘔心瀝血建功立業,用行動和生命詮釋了自己的諾言,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武侯墓的前面是書案樑,後面是筆峰山,左邊是土地嶺,右邊是武岡山,四面環山,可謂真正的風水寶地。

現在大家看到的就是山門,一進山門,兩幅壁畫便映入眼簾,左邊的這幅就是三顧茅廬,講的是劉備當年思賢若渴禮賢下士,三請諸葛亮的故事。右邊的這幅是將星隕落,講的是諸葛亮盡心盡力27年後死在北伐前線臨終前給姜維和楊儀託付遺囑的場景。兩幅畫有始有終,從諸葛亮出山時的二十七歲到去世時的五十四歲,中間恰好是他半生波瀾的二十七年。

站在院中,古柏參天,綠樹成蔭。柏樹是常青樹種,木質堅硬,有壽與天齊之說。古柏栽在院中既可以裝點綠色有可以記載歷史。據史書記載,武侯墓原有古柏54株,象徵著他在世的五十四個春秋,由於天災現在只剩下了22棵。高30多米,直徑都在一米以上,冠幅可達19米左右。1978年經北京林學院專家的測定,這些古柏都有17XX年的歷史了,這些古柏為什麼這麼茂盛呢?據有關資料記載,舊時來武侯墓拜謁諸葛亮的人常自帶清油二斤,伴以草木灰或者沙土,刨開樹根將其埋入以資營養。新中國成立後,國家也非常重視對這些古柏的保護,包括在我們國家非常困難的時期,政府每年都會定量給這些古柏撥360公斤供油。22株古柏現已全部編號入檔,其中4號古柏最為特殊。樹身上纏繞著一種蔓生植物凌霄。每年夏天開花,立秋結束,花期長達百日之久。花開時節,遠遠望去宛如千年古柏開紅花,紅綠相映,嬌豔至極。

大殿門上的這塊“三代遺才”匾是清朝光緒年間民間團體贈送的,因為這個“才”字的落筆反向內讓許多遊人產生誤會,其實筆者這樣寫只是為了讓這塊匾的結構緊湊、重心突出罷了,當然比著這樣寫有可能也是為了突出諸葛亮與眾不同的奇才吧!

大殿中間的神臺上端坐的就是中華智多星諸葛亮先生。羽扇綸巾栩栩如生。他左手扶膝右手持卷,似運籌於帷幄之中而決勝於千里之外。印劍二童侍立左右,其下關興張苞身披鎧甲手握令箭、神鞭,體態威嚴,使人肅然起敬。

武侯坐像後面有屏風式壁畫四張,從走往右依次是劉備取得定軍山之戰的勝利後打算返回四川,留大將魏延鎮守漢中;第二幅是定軍山之戰中老將黃忠刀劈夏侯淵的精彩瞬間;第三幅是諸葛亮在北伐中調兵遣將的場面,最後一幅就是劉備去東吳娶親時的的情景。

大殿兩側是木刻的諸葛亮的作品《隆中對》和劉備的《誡子書》,其中一側的廚師表示有南宋著名抗金將領岳飛親筆書寫的,情真意切,一筆喝成,堪稱兩絕。

出大殿來到墓冢前,有四角攬尖式亭子一座,名曰前墳亭。亭上高懸雙桂流芳匾額一塊。牆壁上有壁畫一幅,描繪的是襄陽名士黃承彥踏雪尋梅圖。劉備第二次去隆中的時候,劉備不在家,於是他就寫了一封信讓諸葛亮的弟弟諸葛均轉交給諸葛亮,當他出門的時候突然發現有一個人騎著一頭毛驢正往這裡走,劉備以為是諸葛亮,於是忙上前鞠躬說道“聞之諸葛先生冒雪而歸,劉備在此等候多時”。黃承彥忙下驢還禮,諸葛均忙出來說道,此乃家兄岳父黃承彥先生。這個故事為諸葛亮出山輔佐劉備起到了一個推波助瀾的作用。

現在大家看到的就是諸葛亮的陵寢了,呈漢制覆鬥式,高五米,周長60多米。關於墓冢,一說為南北方向,頭朝北腳朝南,取“北顧中原興復漢室”之意。一說為頭朝西腳朝東,取“永懷西蜀興復漢室”之意,不管武侯墓的方位如何,孔明先生當年為建立蜀漢帝業所立下的汗馬功勞是不可磨滅的。

公元234年諸葛亮死在北伐前線五丈原軍中,他死之前說道:我死後就把我葬在定軍山下,目中不要太大,能容下棺材就行,入殮師就穿平常的衣服,可不要陪葬物品。由此可見,我們的諸葛亮先生雖貴為一國之相,但它是多麼的清廉啊!

諸葛亮一生所到之處甚多,為什麼偏要遺命葬於定軍山下呢?因為漢中是當時魏蜀爭奪的軍事重鎮,又是蜀漢創立帝業的根據地。為奪取漢中,這裡發生了著名的定軍山之戰,老將黃忠在這裡刀劈魏國大將夏侯淵,挫敗的魏軍的銳氣,使蜀漢奪取了漢中。不久劉備又在漢中稱王,他別是孔明戎馬生涯的27年中,八年北伐是他輔佐蜀漢北定中原興復漢室的最後拼搏,五次北伐皆以漢中為根據地,故而“生為興劉尊漢室,死猶護蜀葬軍山”

大家可能對武侯墓上的這棵樹有疑問了,因為我們知道,一般墳墓上是不能長一草一木的,但這棵樹為什麼偏偏長在武侯墓上呢?前面給大家講了諸葛亮後來去黃承彥的女兒黃月英為妻,而諸葛亮一生南征北戰,所以夫妻兩人聚少離多,知道武侯死後,黃月英來到這裡為丈夫守墓,整日以淚洗面,不久便鬱鬱而終。黃月英死後不久,墓上便長出了這棵樹,人們說是黃月英的化身,既然他們夫妻生前不能在一起,就讓他們死後相守在一起吧!

墓後有古桂兩棵,名曰“護墓雙漢桂”,高達十九米,胸圍有一米多,冠幅二十米左右。濃廕庇日。桂樹四季常青,清雅幽香,芳香持久,喻示了諸葛亮“高風亮節與天齊,蜀漢遺骨萬年香”的內涵。寄託了人們對孔明的敬仰和懷念。雙桂的奇特之處一是結籽,二是比其他桂花的花瓣多。

在陵墓的偏後方的半山腰上,還有一座號稱是真墓的武侯墓。據考證,清嘉慶年間,陝甘總督鬆筠根據一位風水先生的妄說臆斷,附會說平地上的墓是假的,真墓應該在半山腰上,就是就命令勉縣的知縣在這裡填土為墳,壘起了所謂的真墓。從此便有了真墓不真假墓不假的說法。

武侯墓離得每一座古老的建築都是一部厚重的史書,每一刻滄桑的古樹背後都有一段動人的傳說,每一株綻放的花而又有一個感人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