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南京雨花臺導遊詞範文

欄目: 導遊詞精選 / 釋出於: / 人氣:2.69W

下面是小編收集的南京雨花臺導遊詞,歡迎閱讀!

南京雨花臺導遊詞範文

雨花臺 因雨花臺產雨花寶石,古人將這一帶山崗稱為聚寶山和瑪瑙崗,孫吳時還稱其為石子崗。

至於雨花臺的來歷,還有傳說:在1400多年前的南朝梁武帝時,有位叫雲光法師的和尚,曾在崗上的高座寺講經說法。他的一片誠心感動蒼天,頓時落花如雨,變成寶石,於是人們就把這裡稱為雨花臺。明、清時期,這裡分別被列為金陵十八景和金陵四十八景之一,成為江南登高覽勝的佳地。 由於雨花臺是南京城南的一處制高點,故其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歷來有金陵南大門之稱。

自古以來,雨花臺為兵家必爭之地。東吳孫策破劉繇、南宋金兵入侵、太平天國保衛戰、辛亥革命討伐清兵、抗日戰爭首都保衛戰,都曾再次掀起連天烽火。雨花臺飽受戰火的摧殘,花雨不現。

1927年,蔣發動四.一二xx政變後,南京成為國*黨反動統治中心。在22年的法西斯獨裁統治時期,在雨花臺殘酷殺害了十多萬名共產黨員和各界愛國志士,雨花臺的每一塊山石都浸透了革命先烈的鮮血,每一寸土地都埋葬著革命烈士的忠骨。 新中國成立後,南京人民為緬懷先烈,在雨花臺建立了革命烈士陵園、革命烈士紀念碑和革命烈士事蹟陳列館等,使這裡成為人們瞻仰革命烈士的紀念地。 烈士陵園北側建有高約11.7米的花崗石陵門,隱含走十月革命的道路之意。門內為陵園廣場,廣場周圍種滿了青松翠柏和名貴花木。廣場南端矗立著一座巨型烈士就義群雕,令人肅然起敬。這座雕塑於1980年建成。整座塑像由大小不等的179塊花崗石雕塑而成,高10.3米,寬14.2米,厚5.5米,重達 1300噸,生動地展現了黨的工作者、工人、農民、知識分子、戰士、學生和報童等九位烈士英勇就義前不屈的光輝形象。他們有的昂首挺胸,有的鎮定自若,有的怒目圓睜,有的咬牙切齒,栩栩如生,神態逼異,充分表現了革命志士視死如歸的浩然正氣。 雕塑後面是當年國*黨殺害烈士的刑場之一,稱為北殉難處,在中臺崗的東、西兩側,還有西殉難處和東殉難處。據統計,在22年的國*黨統治時期,從全國各地被捕後押解到南京,在這裡被殺害的愛國志士多達十萬之眾。有恢代英、鄧中夏等。

雨花臺主峰峰頂平臺上聳立的是烈士紀念碑,原碑為奠基碑,碑上刻有死難烈士萬歲6個金光閃閃的大字,是集毛主席書跡而成。新建的紀念碑碑體上雨花臺烈士紀念碑8個大字由鄧小平題寫。

我們面前這個清水盈盈的水池叫倒影池,長72米、寬26米,利用光的折射原理,將紀念碑和紀念館的倒影在池兩端顯現出來,形成獨特的景緻供人們欣賞。 倒影池南北兩端各有一塊花崗岩和大理石質地的照壁,北面的照壁上用漢、壯、蒙、維、藏五種民族文字鐫刻的《國際歌》,南面用五種文字鐫刻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 倒影池南端兩側有兩座相對矗立的高5.5米的圓雕,一位戰士手握鋼槍肅立,一位少女扶手胸前,他倆神情嚴肅,目光柔和,表達了人民群眾緬懷先烈、繼承遺志的主題。 雨花臺革命烈士紀念館位於雨花臺任家山上,是由原來的安隱寺改建而成的,1956年正式對外開放,1983年重建,為兩層白色古典式建築,館名由鄧小平題寫。館內收集了1000萬字史料和1500件實物,展示了輝代英、鄧中夏等71位烈士的照片、遺作和輔助材料800多件。 忠魂亭由南京30萬黨員捐款240萬元於1996年修建的,由東南大學的齊康教授設計,忠魂亭三字由江親筆題寫。與天地共存,與日月同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