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百字的導遊詞(精選8篇)

欄目: 導遊詞精選 / 釋出於: / 人氣:5.25K

百字的導遊詞 篇1

西海子公園位於北京市通州區,京杭大運河北端西側,佔地面積210畝,其中水面近80畝。公園最早形成於1936年,擴建於1985年。

百字的導遊詞(精選8篇)

公園以它應有的功能和魅力每天接待晨練、娛樂、遊覽的遊客3000多人次,年平均接待遊人量達120萬人次。兒童樂園位於公園的中心,佔地面積5800多平方米,園內有各種電動玩具50餘件套,碰碰車趣味無窮,海盜船驚險萬分,瘋狂老鼠、小猴拉車栩栩如生。每逢節假日,孩子們興致勃勃地在此度假消遣。水上世界別有一番情趣。當遊人從10米高的水滑梯上飛流直下時,可以感受到現代化生活的激情,水上世界是遊人消夏避暑和孩子們練習游泳的好場所。一條百米仿古建築的彩色長廊橫跨南北兩湖之間,湖水碧波盪漾,遊人可乘各種動物造型船在湖中游覽觀景,南北兩湖不但可以划船戲水,還可以為垂釣愛好者提供良好的場所,在寒冷的冬季有興者可以在寬闊的冰面上練習滑冰。

公園不僅有現代化的娛樂設施,還有儲存完好的文物古蹟。著名的燃燈佛舍利塔坐落在西海子公園內(相傳塔內藏有燃燈佛舍利)該塔始建於南北朝北周宇文氏時期,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唐朝以來,歷代皇家都有重修,清康熙35年重修的燃燈佛舍利塔,塔高56米,周長38米,磚木結構,密簷實心,八面八角十三層塔上共有2224枚銅鈴,清風吹來悅耳動聽,古人曾有“一枝塔影認通州”的讚美詩句。燃燈佛舍利塔是古通州的象徵。1985年維修該塔時被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李卓吾先生墓位於西海子公園西北角,掩映在蒼松翠柏中,李卓吾(名李贄,號卓吾,1520xx年-1620xx年)明代著名思想家。他博覽群書,熟讀諸子百家,他敢於揭露道學的偽善,抨擊孔孟之道並以獨到的見解評價從戰國到明末的800多名歷史人物,他曾先後出版了《藏書》、《焚書》等鉅著。1620xx年他被迫入獄,以死抗爭,他的朋友馬經倫將其安葬在通州北馬場,為使後人憑弔觀瞻,1985年擴建公園時將此墓遷至園中。

青山綠水相依,文物古蹟互襯,西海子公園環境優美,空氣清新。園中共有60多種萬餘株花草樹木,姿態蒼勁的古槐已有500多年的樹齡,在舊城遺址堆置的假山上建有造型各異的風景亭,登高眺望,園中美景盡收眼底,滿園鳥語花香使遊客心曠神怡。西海子公園是鑲嵌在通州城內的一顆璀璨的明珠。

百字的導遊詞 篇2

各位遊客朋友,大家好。

今天我們要去的景區是有海口“城市名片”之稱的假日海灘旅遊區。來到海南,你就來到了海的世界,看海,聽海,玩海自然是必不可少的。假日海灘就是這麼一處可以讓我們與大海親近的地方。它可是我省唯一的開放性,公眾性的國家4A景區。假日海灘旅遊區位於海口市西北部;北部和我國第三大海峽——瓊州海峽相鄰,眼力好的朋友說不定能看到雷州半島哦;它的東邊起源於全國唯一的國家級帆板冬訓基地——西秀海灘;而南邊與濱海大道相依。海灘全長7公里,陸地面積約33公頃,距離海口市中心只有十分鐘的路程。是海口人民休閒度假的好去處哦。整個旅遊區由西秀海灘公園、“印象海南島”劇場、假日海灘這三個部分所組成。 西秀海灘公園

在我們的遊覽過程中,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遮天蔽日的“海灘衛士”——木麻黃林,這裡就是我們的西秀海灘公園了。海濱沙灘平緩,海水清澈。在這裡曾經舉行過全國帆板運動會,更有一大批亞運冠軍、世界大賽獎牌得主都在此訓練過,可以說,他們的“軍功章”裡也有西秀海灘的一半。不單單是訓練基地,還是大眾游泳場。水上運動休閒和海濱燒烤為一體的海濱度假勝地。

在西秀海灘,不懂水性的,可以在淺水區縱情嬉戲,躺在水面上任由海浪撫捋;水性好的,儘可走到水深的地方,讓海浪把你輕輕地托起放下,使你體味到一種若浮若沉、若虛若實、若定若驚的異趣。在海灣的懷抱裡,擊浪於碧波之間,浮沉於銀浪之上,的確令人身心舒暢。玩累了,你可以躺在潔白如銀的沙灘上,傾聽大海的歡歌笑語,或是坐下來悠閒的燒烤聊天,看孩子們在硃紅色的戶外輪滑道上留下的颯爽英姿。

“印象海南島”劇場

接下來我們看到的是世界上最大的海膽型仿生劇場,它就是我們的“印象海南島”劇場了,他是著名導演張藝謀以及王潮歌、樊躍的第四個印象系列作品。《印象〃劉三姐》以其桂林山水的聲色美和靈秀質感,讓大家耳目一新;《印象〃麗江》以玉龍雪山的宗教美和原始質感,讓大家駐足觀望;《印象〃西湖》以西湖的空靈美和詩畫質感,讓大家留戀忘返;而我們的《印象〃海南島》突破了以往的“印象系列”,它以大海為實景,以大海為主題,“我在大海邊”是貫穿全場演出的一條主線,極力展現了“快樂至上,享受生活”有海南地域特點的文化主題,通過新穎的藝術形式和豐富的藝術元素演繹出海南島上真正的海島風情、休閒文化和浪漫椰城,它帶給我們的是“超然萬累之表,皆得無限自由”的心神感受。

“印象〃海南島”,天下之海南印象,海南人民的共同“印象”,既然來到了海南,讓我們一起去體味它吧。 假日海灘

觀賞過我們的大型實景演出,我們就到了有“椰城大觀園”之稱的假日海灘了。這裡陽光、沙灘、海水、椰樹相映成趣,構成了一幅美麗動人的自然畫面。綿延數公里長的沙灘,太陽傘、沙灘椅點綴其間。你可以穿上泳衣,卸下一身的煩惱,慵懶的躺在沙灘椅上,喝著甘甜的椰子汁,一抹陽光斜斜的照在身上,海風徐徐吹來,使人神清氣爽,心曠神怡。眯著眼懶懶的看著如織的遊人,或馳騁於蔚藍的海面上,或是三五成群於海中嬉戲,或於海灘自由自在的享受陽光浴,一切的一切都是那麼的美好。如果你想跟大海來次真正的嬉戲,那麼,海上的水上運動可讓你去擁抱大海,帆船、快艇、水上摩托,任何一項水上運動都會讓你流連忘返。如果你晚上來到這裡,你看到的是一片嘈雜熱鬧的景象,我們海南人民呢都喜歡在假期來假日海灘自助燒烤,自己親自燒火、串串、燒烤,那又是一種別樣的感覺。

好了,大家是不是已經按捺不住,想要去擁抱美麗的大海了呢,那就讓我們一起去聽海、看海、玩海吧!

各位朋友,現在我們要去參觀遊覽的景點是興隆熱帶植物園。興隆熱帶植物園位於海南島東南部興隆華僑農場內,創建於1957年,由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熱帶香料飲料作物研究所開發管理,植物園依山傍水、風景秀麗,是我國十分重要的熱帶作物科研、科普、試驗、示範基地和物種基因庫,也是海南最早對外開放的旅遊景點。早在20世紀80年代植物園就已聞名海內外,先後接待過我國曆屆國家的領導人、眾多國際友人及海內外遊客。

關於興隆,還有一段鮮為人知的來歷。據史載,興隆原先聚居的大多數是黎族人民,人煙稀少。後來,許多黎族百姓在這裡開荒種檳榔、橡膠,逐漸發展成為一個小集市,當時的清朝官員便說這裡竟“興隆”起來了,此後,興隆就成了這裡的稱謂了。興隆可以說是一處人傑地靈,同時又是一處具有濃郁的東南亞風情的地方。1951年,大批馬來西亞、印尼歸僑歸國,國務院就組織他們來到了興隆,在這裡成立興隆華僑農場,此後興隆華僑農場成了安置華僑的聚居地。農場現已經是集興隆植物園,熱帶花園、風情濃郁的東南亞風情園等景點為一體具有熱帶風光的多功能旅遊度假區。另外,在興隆還有聞名遐邇的興隆溫泉,常年吸引著一批又一批的中外遊客來此旅遊。

百字的導遊詞 篇3

《夕照山》

遊客們,雷峰塔在西湖十景中被冠名“雷峰夕照”,一聽這個名字就使人浮想聯翩,出現詩意盎然的畫面,湖光瀲灩,塔影婆娑,青山秀麗,夕陽殘美。的確,雷峰塔的賞景角度情趣獨到令人歎為觀止。在雷峰新塔上看西湖,湖光山色盡收眼底,九大勝景歷歷在目,近看南屏晚鐘,花港觀魚,蘇堤春曉,三潭印月, 柳浪聞鶯,遠眺麴院風荷,平湖秋月,和斷橋殘雪,整個西湖彷彿濃縮成了一座盆景,讓你目不暇接。雷峰塔之所以賞景角度極佳,是因為其地理位置得天獨厚,它位於西湖南岸的夕照山,又稱雷峰頂偏東的平崗上,這裡是南平山蜿蜒而來的支脈,山高海拔僅僅48米,山勢起伏,三面環水,直嵌湖中,樹木蔥蘢,分外秀麗,是西湖風景最美的一塊地方,至於雷峰一名的來歷,據《臨安府志》記載,南宋有個姓雷的隱者在此築庵隱居而得名。

《雷峰塔的歷史》

很多遊客會詢問雷峰塔因何而建,有何典故?

關於其建造歷史要追溯到公元10世紀的五代,當時杭州屬於吳越國管轄,吳越國是個小國,但在那一段戰亂頻繁的時期,這個小國卻一直相對太平、安穩的地方,吳越王國的創立者是來自臨安的錢鏐,他雖以“一劍霜寒十四州”取得江南的統治權,然而一心保境安民,因此到了他孫輩錢弘俶主政時,國力已經比較強盛,佛事活動也十分興旺。公元975年,錢弘俶的寵妃黃氏生了個兒子,為紀念這一喜慶事件,錢弘俶在當時杭城西關外的雷峰上建寶塔,977年落成,初名黃妃塔。因寶塔建在西關外,用磚壘砌,又名西關磚塔。此後才因建在雷峰上,得名雷峰塔。

從南宋李嵩所繪的《西湖圖》分析,當時的雷峰塔是一座八角形五層磚身木簷的閣樓式塔。塔內八面砌以《華嚴經》石刻,塔下供有金銅羅漢十六尊。塔上重簷飛棟,窗戶洞達,人們可登臨其中眺望湖景。每當夕陽西下,塔影斜橫,一片寂靜,滿湖金波,分外豔麗,所以從南宋以來,雷峰夕照就被列為西湖十景之一。雷峰塔也就成為了建築史上宋塔造型的一個精品。1000多年來,文人墨客對傲立餘暉的雷峰塔風姿讚歎不絕。元朝詩人尹廷高在詩中寫到:煙光山色淡溟濛,千尺浮屠兀倚空。湖上畫船歸欲盡,孤峰猶帶夕陽紅。 充滿傳奇色彩的雷峰塔,比起其他古塔來厄運更多,其倒塌前先後經歷了初建,復建,燒燬三個階段。初建時寶塔為7層,南宋時因遭雷擊,塔頂受損,修復時減為5層。到了元朝,它還是千尺浮屠兀倚空的雄偉姿態,明朝時遭到了極大破壞,那是明嘉靖三十四(1555)年,倭寇入侵杭州,懷疑塔中埋有伏兵,放火把雷峰塔的塔簷,迴廊,欄杆、塔頂全部燒光,僅存磚制塔心。劫後餘生的雷峰塔,頹然蒼老,全塔通體赭紅,猶如醉翁酡顏,詩人以:雷峰殘塔紫煙中,潦倒斜薰似醉翁。來描寫它的形貌。也有人把它比喻為瞑目入定的老僧寂然屹立於湖畔,與西湖北岸寶石山上亭亭玉立的保俶塔風格迥異,於是就有了:雷峰如老衲,保俶如美人的說法。

清康熙三十八(1699)年,康熙皇帝御書西湖十景時,改名雷峰西照,並刻碑建亭,盛極一時。後其孫乾隆皇帝下江南時又將西照改為夕照。經歷戰爭後,社會動盪不安,雷峰塔年久失修,由於迷信者盛傳塔磚能辟邪,盜挖者日增一日,久而久之塔基被挖空,終於在1920xx年9月25日下午1時40分左右轟然倒塌了,當時杭城萬人空巷爭堵塔身殘軀倒塌景象,西湖十景少了一景,西湖南面景觀全虛。

XX年金秋颯爽,桂子飄香的時候,金碧輝煌的雷峰新塔在闊別人們78年後聳立起來了,雷峰塔的重建,不僅使西湖十景得到了完整的展現,更使人們的古塔情節有了一定的寄託。我們下面就蹬塔遊覽。

《雷峰塔與白蛇傳的故事》

中國四大民間愛情神話傳說之一的白蛇傳及歷代文人墨客歌頌雷峰塔的詩詞,將雷峰塔詩化神化。使雷峰塔聲名遠播,家喻戶曉。

傳說白娘子與許仙斷橋相會,借傘定情,之後結為夫妻,就在白娘子生下兒子夢蛟滿月的那天,鎮江金山寺的法海和尚趕到杭州,以白蛇是妖孽為由,用金缽將其鎮壓在雷峰塔下,揚言除非雷峰塔倒,西湖水乾,白蛇方能重見天日。這神乎其神的故事,不禁使許多遊人心馳神往,魂牽夢縈般地來到斷橋,遙想著白娘子與許仙這段悽美婉轉,頗費周折的古代婚姻。於是這座橋,這座塔,還有這個美麗的故事,深深地嵌在西湖的青山綠水之間,再也抹不去了。大半個世紀以來,民眾對雷峰塔的重建十分關注,世紀之交,杭州市政府終於做出了重建雷峰塔的決策,於是“夢迴苦憶雷峰塔,誰是湖山再造才”的疑問終於有了答案。

百字的導遊詞 篇4

各位旅客朋友們:

大家好!

龍慶峽風景區位於延慶縣城東北10公里的古城村西北的古城河口,距北京城區85公里。龍慶峽古稱“古城九曲”,其水源於海坨山東麓,經玉都山匯入古城水庫。地理位置

該景區集南方山水的嫵媚秀麗和北方山水的雄渾壯觀於一體,峽谷曲折蜿蜒,河水幽長碧綠。兩岸山崖險峻,森林茂密,裸露的石灰岩形成奇特造型,特別是長年被水浸蝕所形成的溶洞和洞中的石筍、石柱、石斷層,與灕江山石極相似,只是當您抬頭觀望山峰時,才可感到北方峰崖的雄偉峻峭。

景區發展

景區內的古城水庫始建於1973年,歷時8年竣工。庫區面積119平方公里,可蓄水850萬立方米。這一人工湖的建成,既解決了灌溉用水,也使景區更加絢麗多姿。最為壯觀的是矗立於古城河口72米高的雙曲拱壩,可謂京郊第一。大壩與仿古建築“玉都山莊”構成美麗的景觀。夏秋兩季,遊人乘船到峽谷遊覽,最為愜意。在峽區的幾座山頂上,新建了30多座形如向日葵的彩色涼亭龍慶峽景區內有許多名勝佳跡:神仙院、玉皇頂、棋盤石、魔王樹、天池、金剛寺以及附近的蕭太后宮等。1991年,景區為向現代化旅遊區發展,增設了一些遊樂專案,如“魔幻世界”、“碰碰車”、“無幕影院”等。從一九八七年開始每到嚴冬時節,龍慶峽總要舉辦一年一度的冰燈藝術節。龍慶峽的冰燈,辦出了自己的特色。

景區特色

歷年的冰燈有不同的主題,一組組冰燈、彩燈,既蘊含著人們豐富的智慧和創造力,又給遊人帶來美的享受。加上聲、光、電的巧妙設計, 更使龍慶峽的冰燈藝術充滿魅力。歷屆冰燈節的主題儘管不同,但順水庫大壩飛流直下的冰瀑奇觀,卻年年保留,70米高的巨壩上垂下巨大冰瀑,下飾冰花、冰柱,形成一座飛流千尺晶瑩剔透的冰雪樂園。美麗的龍慶峽冰燈藝術節,帶給遊人一片歡樂。

龍慶峽景點

雞冠山:又稱獨秀峰、鳳冠島。三面環水,一峰獨處。山頂至水面約70米,從正面看酷似一隻臥著的公雞,是龍慶峽的標誌性景觀。 神仙院:位於景區最高峰,距水面200多米,院內有古鬆,高24.7米,胸徑約0.6米,樹齡約320xx年。神仙院分為上下兩院,玉皇閣和神茶館。 百花洞:長320米,展區面積3000平方米,人造花草樹木1650種,以鳥獸動物點綴其中。百花洞分為繁花似錦、熱帶雨林、北國風光、江南小景、百花朝凰等景觀。

百字的導遊詞 篇5

各位遊客,你們好。我你們今天旅程的導遊,我姓黃,大家可以叫我黃導,預祝大家的青島之行成為愉快、難忘之旅。

下面,我先簡單為大家介紹一下青島。青島位於山東半島東南端,東南瀕臨黃海,是我國著名的海濱旅遊城市,。地理位置環鏡得天獨厚,東有嶗山,西有平原,北攬大澤,南接黃海。青島的氣候屬於溫帶季風性氣候,三面滄海一面山的獨特地理格局,使青島又具有了海洋性氣候的特點,這裡冬無嚴寒,夏無酷暑,良好的氣候使青島非常適合度假,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使青島成為令人嚮往的旅遊勝地,所以青島又有“東方瑞士”的美譽。那麼今天,我們帶領大家遊覽的是海濱一線風景區。

好的,各位遊客,咱們的第一站到了,就是青島的標誌“棧橋”,

請大家帶好隨身攜帶的東西,隨我下車,開始今天的旅程。前海棧橋是青島的象徵,大家從遠處看,小青島小巧如螺,島上樹影婆娑,綠蔭濃濃,一座白色燈塔亭亭玉立。小青島既是青島名字的來由。海灣的堤岸處是景色如畫的棧橋公園。由公園正中突入海內的前海棧橋,與市內最繁華的中山路成一條直線,由海岸前伸入海,素有“長虹遠引”之美譽。棧橋是青島最早的碼頭。經1931年改建和1985年整修,現寬8米,全長440米。橋南端築半圓形防波堤,堤內是一座具有民族風格的兩層八角亭,金瓦朱壁,盔頂飛簷,題名“回瀾閣”。棧橋劃波斬浪,象一條長龍橫臥於碧海銀波。循橋漸入,彷彿走進大海的懷抱;佇立閣旁,層層巨浪澎湃湧來,拍打堤壩,擊起萬千碎玉;青島棧橋進入閣內,沿螺旋樓梯登到樓上,四周盡是寬敞的大窗,放眼望去,又是另一番怡人風景,“飛閣回瀾”因此被譽為“青島十景”之一。現在,大家可以自由活動,遊覽拍照。半個小時後,我們在此集中,前往下一站。

好的,現在我們到達了位於棧橋東南部的小青島。小青島,面積僅為0.024平方公里,海拔17米。因其形狀如同一把古琴,故又有“琴島”之稱。小青島最顯眼的景緻是最高處矗立的一座潔白的錐形燈塔,塔身高15.5米,八角形,通體用白色大理石構築,分上下兩層,塔頂部裝有水晶稜鏡鑲成的反射鏡,並以牛眼形旋轉式造鏡電力發光。傳說,很早以前,有位彈琴的仙女愛上一個打魚的小夥子。她悄悄地來到人間,與小夥子結為夫妻。每當丈夫出海,她就坐在小島上彈琴,用用琴聲為愛人導航。玉皇大帝得知後欲捉琴女回去,琴女對愛情至死不渝,徇情在小島上,那琴聲至今仍縈繞在小島周圍。為紀念琴女,藝術家專門製做了琴女雕塑,線條流暢,形象逼真。每當夜幕低垂,燈影波光交相輝映,像一幅飄動的綵綢,形成青島的—大勝景—“琴嶼飄燈”。

朋友們,接下來我們要遊覽的是青島市著名的風景區---八大關風景度假區。這裡空氣清新,環境優美,尤以絢麗多姿的西式別墅最負盛名,因其彙集眾多的各國風格建築,亦有“萬國建築博覽會”之稱。所謂"八大關",是因為最初有八條以關隘命名的馬路,故稱’’八大關’,即韶關路、嘉峪關路、涵谷關路、正陽關路、臨淮關路、寧武關路、紫荊關路、居庸關路。這裡集中了俄式,英式,法式,德式,美式,等20多個國家的建築風格,使不少電影工作者青睞這裡。優美的環境使八大關風景區成為中外電影,電視外景拍攝的“天然攝影棚”。這十條馬路縱橫交錯,形成一個方圓數裡的風景區。特點是把公園與庭院結合在一起,十條馬路兩側到處是鬱鬱蔥蔥的樹木、四季盛開的鮮花。如韶關路全植碧桃,春季開花,粉紅如帶;正陽關路遍種紫薇,夏天盛開;居庸關路是五角楓,秋季霜染楓紅,平添美色;紫荊關路兩側是成排的雪松,四季常青;寧武關路則是海棠……從春初到秋末花開不斷,被譽為"花街"。八大關風景區正面對的是第二海水浴場,它的東端有一處伸入海中的岬角,花石樓就坐落於此處。現在大家看到是花石樓是八大關中最著名也是最有代表性的一棟別墅,此樓建築面積753.7平方米,院內面積4.5畝。樓的主體共5層,頂層為觀海臺。花石樓據說是1932年由一位俄羅斯人格拉西莫夫修建,由於樓內由大理石貼牆面,樓外又砌鵝卵石,多年來人們一直稱之為’’花石摟’’。它的建築風格是典型的歐洲古堡式,又融入了希臘式和羅馬式的風格,也有哥特式的建築特色。在花石樓以西,有一大片褐色礁石群,這裡海岸突兀,峭壁如同刀削,岸上遍植黑松。這裡曲徑縱橫,沿長長的石階下去,便到了第二海水浴場。德佔青島之初,德國總督常騎馬到此狩獵,下海游泳,以後闢為海水浴場。中國政府收回青島後定名為"第二海水浴場",因地處太平灣,又稱"太平角海水浴場"。解放以後,我國許多領導人都曾在這個浴場暢遊過,留下了難忘的回憶。

1957年,毛澤東主席來青島主持召開政治局會議和政治局擴大會議。八大關景區因其獨特的景觀成為新人結婚拍婚紗照的首選之地。

百字的導遊詞 篇6

都江堰(Dujiang yàn),位於四川省都江堰市城西,是中國古代建設並使用至今的大型水利工程,被譽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是四川著名的旅遊勝地。通常認為,都江堰水利工程是由秦國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率眾於前256年左右修建的,是全世界迄今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無壩引水為特徵的巨集大水利工程,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2年,都江堰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名單。20xx年都江堰被確定為世界文化遺產。20xx年5月8日,成都市青城山--都江堰旅遊景區經國家旅遊局正式批准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令人流連忘返。

為前提,變害為利,使人、地、水三者高度協合統一,是全世界迄今為止僅存的一項偉大的“生態工程”。開創了中國古代水利史上的新紀元,標誌著中國水利史進人了一個新階段,在世界水利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章。都江堰水利工程,是中國古代人民智慧的結晶,是中華文化劃時代的傑作。都江堰水利工程。歷經2260年而不衰,是當今世界年代久遠、唯一留存、以無壩引水為特徵的巨集大水利工程。它是中國古代歷史上最成功的水利傑作,更是古代水利工程沿用至今,“古為今用”、碩果僅存的奇觀。與之興建時間大致相同的古埃及和古巴比侖的灌溉系統,以及中國陝西的鄭國渠和廣西的靈渠,都因滄海變遷和時間的推移,或湮沒、或失效,唯有都江堰獨樹一幟,有興建源遠流長,至今還滋潤著天府之國的萬頃良田。都江堰它充分利用當地西北高、東南低的地理條件,根據江河出山口處特殊的地形、水脈、水勢,乘勢利導,無壩引水,自流灌溉,使堤防、分水、洩洪、排沙、控流相互依存,共為體系,保證了防洪、灌溉、水運和社會用水綜合效益的充分發揮。它最偉大之處是建堰2250多年來經久不衰,而且發揮著愈來愈大的效益。

由都江堰而產生的具有強烈地域色彩的都江堰水文化包括水文學、水文物、水神學等,諸如“二王廟”、“伏龍觀”、“觀景臺”等處的人文景觀;改建魚嘴挖掘出土的東漢李冰石像和“飲水思源”石刻;歌頌李冰父子降龍治水的民間傳說和具有一定宗教神學色彩的祭祀活動;以及由此而產生的祭水、祭神、祭人的詩、詞、書畫的水文學等,形成獨具特色的都江堰水文化。都江堰源遠流長,惠澤後代,其奧祕除了巧奪天工的工程佈局外,更主要的是遵循了“乘勢利導、因時制宜”的治水指導思想、“歲必一修”的管理制度,“遇難彎截角、逢正抽心”的治河原則,以及“砌魚嘴立湃缺,深淘灘、低作堰”的引水、防沙、洩洪之管理經驗和治堰準則。都江堰工程在兩千多年執行中,充分發揮了工程潛能,人們在長期實踐中積累了獨具特色寶貴的經驗。其中文化內涵豐富,反映了治水先驅和廣大勞動人民的智慧,都江堰水文化的形成和發展,充分反映了“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的正確性和長期性。都江堰水文化的內涵,反映了在工程修建、維修、管理和發展的全過程,是人類社會發展的重要遺產之一。這也是聯合國評定都江堰工程為世界重要文化遺產的重要原因。

安瀾索橋又名“安瀾橋”、“夫妻橋”。位於都江堰魚嘴之上,橫跨內外兩江,被譽為“中國古代五大橋樑”,是都江堰最具特徵的景觀。始建於宋代以前,明末(公元17世紀)毀於戰火。古名“珠浦橋”,宋淳化元年改“評事橋”,清嘉慶建新橋更名為“安瀾橋”。原索橋以木排石墩承託,用粗竹纜橫掛江面,上鋪木板為橋面,兩旁以竹索為欄,全長約500米,現在的橋為鋼索混凝土樁。

二王廟位於岷江右岸的山坡上,前臨都江堰,原為紀念蜀王的望帝祠,齊建武(公元494~498年)時改祀李冰父子,更名為“崇德祠”。宋代(公元960~1279年)以後,李冰父子相繼被皇帝敕封為王,故而後人稱之為“二王廟”。廟內主殿分別供奉有李冰父子的塑像,並珍藏有治水名言、詩人碑刻等。建築群分佈在都江堰渠首東岸,規模巨集大,佈局嚴謹,地極清幽。是廟宇和園林相結合的著名景區。佔地約5萬餘平方米,主建築約1萬平方米。二王廟分東、西兩菀,東菀為園林區,西菀為殿宇區。全廟為木穿逗結構建築,廟寺完全依靠自然地理環境,依山取勢,在建築風格上不強調中軸對稱。上下重疊交錯。巨集偉秀麗,環境幽美。

都江堰伏龍觀位於離堆公園內。其下臨深潭,傳說因李冰治水時曾在這裡降伏孽龍在離堆之下,故於北宋初年改祭李冰,取名“伏龍觀”。現存殿宇三重,前殿正中立有東漢時期(公元25~220xx年)所雕的李冰石像。殿內還有東漢堰工石像、唐代金仙和玉真公主在青城山修道時的遺物——飛龍鼎。伏龍觀又名老王廟、李公詞、李公廟等。清同治五年(公元1866年)四川巡撫祟實以為:“於雖齊聖,不先父食。況以公之賢:又有功於蜀,其施力程能固無待乎其子。今乃數典忘祖,於掩其父得無紊欽?”

百字的導遊詞 篇7

吉林北山有九座山峰,如九龍嬉戲,清康熙年間曾名九龍山。山後有溝名臥虎溝,據傳曾有猛虎臥於溝內。

康熙二十一年,聖祖任皇愛新覺羅·玄燁東巡來到大清王朝的“龍興之地”吉林烏拉。聽風水先生說:吉林烏拉有東青龍、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四方星宿守護。此地藏九龍一臥虎,又瀕臨一江天水(松花江,滿語鬆阿里烏拉,天水之意),是蟠龍臥虎之地,有帝王之氣。這番話使康熙皇帝感到不安,於是他命寧古塔將軍將九龍山鑿去數座,以破吉林烏拉帝王風水。據《雞林舊聞錄》載,“七門嶺有兩峰對處為‘過龍脈’,亦鑿斷之,以破其兆”。九龍山因此更名北山或北大山(因其位於吉林將軍府已北)。乾隆四十一年修建玉皇閣後,也有人稱玉皇閣山。相關佈局

玉皇閣始建於清乾隆三十九年,平面略呈長方形,佈局嚴謹,有明顯的中軸對稱線。建築物依地勢構築,分為前低後高兩組,錯落有致。前院由山門、鐘樓、鼓樓、祖師廟、觀音殿、老郎殿及胡仙堂組成。山門內兩側有東方持國天王、南方增長天王、西方廣目天王、北方多聞天王塑像。過了山門是一座木牌坊,上懸“天下第一江山”橫額。牌坊東側第一座是祖師廟,供奉釋、道、儒三教始祖,即如來佛、太上老君和孔子;第二座是觀音殿。牌坊西側第一座是老郎殿,供奉唱戲祖師唐明皇;第二座是胡仙堂。後院由朵雲殿及兩廂客房組成。朵雲殿是正殿,高兩層。上層供奉玉皇大帝銅坐像,玉皇是總掌天道之神,道教奉為神界最高主宰。兩側伴侍的神像為千里眼及順風耳;牆壁上繪二十八宿彩像。下層供奉的是瓊宵、碧宵及雲宵三宵娘神像。玉皇閣雕樑畫楝,美奐美輪;樓宇磨磚對縫,精巧處令人擊節。

百字的導遊詞 篇8

朱家角地處蒼蒼九峰北麓,茫茫澱山湖之濱,東靠虹橋國際機場,北連崑山,南接嘉興,西通平望,澱山湖下游、黃金水道漕港河穿鎮而過。是江、浙、滬二省一市交通要樞,地理位置十分優越,。有人把她比作上海的威尼斯,有人把她比作澱山湖畔一顆明珠,如今這顆璀璨明珠又在“金色玉帶”——318國道的依託下,放射出更奪目的光彩。

朱家角1991年被上海市政府命名為首批四大文化名鎮之一。鎮內河港縱橫,,九條長街沿河而伸,千棟明清建築依水而立,36座石橋古風猶存,名勝古蹟比比皆是。在玩膩了一個個雷同價高的人造景觀後,人們莫不驚訝於上海市郊還有一塊儲存得如此完好的原汁原味、真山真水的天然景觀,在這裡可以尋找一種迴歸自然,崇尚野趣的享受。無怪乎一位同濟大學的名教授在考察朱家角後,不覺讚歎:“朱家角有這麼豐富的文化遺產,不僅是上海一寶,也是國家的瑰寶”。中國臺灣著名已故作家三毛,到此曾為“小橋、流水、人家”的格局而迷戀,為清淳幽靜,處處可畫、時時有詩的風情而陶醉。0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在視察了古鎮朱家角後,不禁欣然命筆,寫下了“全國曆史名鎮朱家角”幾個大字。

“小橋流水天然景,原汁原味明清街”,這裡的天然外景不禁被許多影視導演慧眼相中,而紛至沓來,把水鄉古鎮的婀娜風姿,一次次地搬上銀幕、電視,有時會出現幾部影視同時開拍的盛況,朱家角一時成了海內外影視競相拍攝的熱點,被人譽為“滬郊的好萊塢”。

名鎮朱家角歷史淵源流長,1958年大鍊鋼鐵時,鎮人為了找鐵,曾奇蹟般地把鎮北大澱湖車幹,在湖底,人們意外地發現了大量新石器時代遺物,被證明是馬家浜文化,崧澤文化、良渚文化和西周至春秋戰國時期的文化遺存。1959年,又在澱山湖中撈起大量石刀、石犁、石紡輪、印紋陶片等,這些新石器時代至戰國時代的遺物,足以證明數千年前朱家角的先民就在這裡勞動生息、繁衍了。

朱家角以它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及便捷的水路交通,商賈雲集,往來不絕,曾以標布業著稱江南,號稱“衣被天下”,成為江南巨鎮,時有詩曰:“魚米莊行鬧六時,南橋人避小巡司,兩涇(朱涇、楓涇)不及珠街閣,看盡圖經總未知”。明末清初,朱家角米業突起,帶動了百業興旺,時“長街三裡,店鋪千家”,老店名店林立,南北百貨,各業齊全,鄉腳遍及江浙兩省百里之外,遂又有“三涇(朱涇、楓涇、泅涇)不如一角(朱家角)”之說。

名鎮朱家角迷人的自然風光,在一山一湖。真山真水顯現出江南水鄉之特色,山名叫澱山,山雖不高,名氣極大,為浙西天目餘脈,此山為始,如登山望湖,有“澱峰晚照”一景可賞。

湖,即天然淡水澱山湖,面積達62平方公里,湖東區大部分在朱家角境區,有11個杭州西湖面積大,乘艇遊湖,茫茫水天一色,湖區蘆葦輕搖,驚起野鴨水鳥,頓覺遠離塵囂,心曠神怡。名鎮朱家角更迷人、更具古鎮特色的人文景觀,是一橋、一街、一寺、一廟、一廳、一館、二園、三灣、二十六弄。如果說九百歲的水鎮周莊小巧精緻、似小家碧玉,而千年古鎮朱家角則具氣勢磅礴、大家閨秀的風采。首先朱家角古鎮面積達1.5平方公里,為周莊面積的三倍多,家大,自然遊玩的地方就多,漕港河將朱家角分成兩半,北岸井亭港,南岸北大街,兩岸遍佈蜿蜒曲折的小巷,花崗岩石的街面,青磚黛瓦的明清建築及眾多的歷史遺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