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湖北荊州博物館導遊詞3篇精選

欄目: 湖北導遊詞 / 釋出於: / 人氣:1.54W

荊州博物館位於國家歷史文化名城荊州城內,是一座融陳列展覽、宣傳教育、文物收藏與保護、考古發掘與研究等多種功能於一體的地方性綜合博物館,下面是本站為大家帶來的湖北荊州博物館導遊詞,希望可以幫助大家。

湖北荊州博物館導遊詞3篇精選
1:湖北荊州博物館導遊詞

在荊州市江陵區西湖之畔。成立於1958年。館舍由古建築開元觀和新建的陳列樓、珍寶館、辦公樓等組成一個具有民族風格的建築群,佔地約3萬平方米。

館內設有考古、陳列、文物保管與保護等部門,以發掘、研究、展覽江漢地區古代文物為主要業務工作。館內收藏豐富,以舊石器和新石器時代文物、東周時期文物、秦漢時期文物為大宗。其中以石家河文化的玉器和陶塑動物、楚和漢的漆木器、絲織品最具特色並在國內外享有盛名。

館內展覽有《出土文物陳列》,《鳳凰山168號漢墓》、《古代漆木器精品展》、《古代絲織品展》。它們彙集了館藏文物的精華,展示了自遠古至西漢本地區的歷史變遷及多姿多彩的人文風情。頗為中外學者和遊人讚賞。

2:湖北荊州博物館導遊詞

歡迎大家來到荊州這座充滿古代氣息的城市,大家好今天由我擔任大家的導遊,我姓張大家可以叫我張導。 荊州位於長江之濱,地處江漢平原腹地,素有“魚米之鄉”的美譽,它歷史悠久,文化燦爛,是楚文化的發祥地,也是三國文化的聚集地之一;同時它還是國務院首批公佈的二十四座歷史文化名城之一。今天我要帶大家去參觀的景點是荊州博物館,請大家隨我的腳步,共同走進那段輝煌遠久的歷史。

荊州博物館位於荊州城西門開元觀,是一座地方綜合性博物館,它佔地70畝,在全國地市級博物館中規模首屈一指。同時,博物館還以其優美的環境、豐富的館藏文物和獨具地域特色的文物珍品陳列,以及考古研究的豐碩成果而享譽海內外,其館藏文物逾10萬餘件,其中國家一、二類物近500件。1994年經國家文物局專家評選,該館榮獲全國地市級“十佳博物館之首”的美譽。目前,館內有7個精品展室。其中,珍品樓內有鳳凰山168號漢墓展、古代漆木器精品展和楚漢文化絲織品展;主樓內則有濃縮了從舊時器時代的雞公山遺址到新石器時代的大溪文化、屈家嶺文化、石家河文化代表性文物的江漢平原原始文化展、1999年被國家文物局評為十佳精品展之一的江漢平原文化展、以瓷器為主的傳世文物展、楚漢簡牘丈字展。此外,還有天星觀二號墓出土文物專題展和楚樂宮展演。今天我們主要參觀珍品樓內的三大展覽。

如果我們把荊州博物館比作文物的寶藏,那麼珍品樓的文物則是這座寶藏中的“寶中至寶”。

現在請允許我向各位提一個問題:大家想象過20xx多年前中國人蓋的被子是什麼樣的嗎?接下來,我將要帶大家參觀的是荊州博物館的楚漢絲織品展館。《楚漢織繡品展》,主要展出了1982年1月在原江陵縣馬山磚瓦廠一號楚墓中發掘出土的一批戰國中晚期絹、紗、羅、錦等絲綢織繡,包含有衣、褲、衾被、絲帶等成品。這些絲織品有的薄如蟬翼,輕若籠煙;有的刺繡飛禽走獸,栩栩如生;有的色澤豔麗,五彩紛呈;有的經緯密度,超乎想象,密於今天的降落傘。

絲綢織品富含蛋白質,極難長久儲存。馬山一號墓出土的這批絲織品其年代之早、數量之多、儲存之好、工藝之高超,均可稱“最”。荊州博物館也因之而有“絲綢寶庫”的盛譽。從圖案上看,不僅有素潔大方的幾何紋,也有結構複雜的人物花卉,其表現手法既有刺繡,也有提花。絲綢的品類有絹、紗、羅、綿、綢、絛等,顏色多達10餘種,並巧妙的運用了滌飾、練染等工藝技術。不僅如此,這個絲綢寶庫的刺繡成衣,通幅圖案的多彩織綿,緯線起針的滌帶,在迄今發現的戰國絲綢中均屬首見。

大家請看,這是一件絹底繡花綿衾。衾是什麼呢?原來衾就是古人睡覺時蓋的被子。它的長、寬均為1.9米,設計十分科學,正上方有一凹口,凹口容頸,兩側裹肩,睡覺時肩膀不外露,因而不易著涼;而且頭和腳分得很清楚,既衛生又實用。繡衾的花紋也很引人注目,對龍對鳳,左右排列,並間以花草相連。這對頭上長角的龍,一腳站立,一腳平伸,狀若舞蹈,生動傳神;這對身體捲曲的龍,張牙舞爪,氣勢威猛,咄咄逼人;而這對頸項彎曲的鳳鳥,正展開雙翅,高卷尾羽,形態十分優雅;這對展翅的鳳鳥,相對而立,各自回首後顧,情意纏綿。整幅畫面構圖簡練、線條流暢、造型生動、針法純熟,真不愧是繡品中的上乘之作。馬山1號墓出土的絲織物,樣樣是珍品,件件是國寶,早已引起眾多專家學者的濃厚興趣。著名考古學家夏鼐說:“馬山1號墓代表了楚文化的水平”xx在視察荊州博物館時,也曾興致勃勃地觀看了絲織品,並讚歎:“這是舉世無雙的國寶,一定要好好保護,好好宣傳”。

大家可以仔細看一下,有什麼問題可以問我,呆會我和大家一起去看三大展覽中的〈鳳凰山168號漢墓展〉去看一下那具世上僅有兩具的西漢古屍。

3:湖北荊州博物館導遊詞

荊州博物館是一座地方綜合性博物館,佔地4.8萬平方米。該館以其優美的環境、豐富的館藏文物和獨具地域特色的文物珍品陳列,以及考古研究的豐碩成果而享譽海內外。1994年經國家文物局專家評選,該館榮獲全國地市級“十佳博物館之首”的美譽。

荊州博物館配合各項工程建設,發掘出土珍貴文物12萬餘件。其中,有史前巧奪天工的各種玉飾;有絕無僅有、質數堪稱國內之最的戰國絲綢;有寒光閃爍、成色如新的四代越王劍、吳王夫差矛;有色彩斑斕、工藝精湛的戰國秦漢漆器;有目前所知我國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數學專著《算數書》和蕭和“二年造律”的《二年律令》等漢初簡牘;有迄今為止儲存年代最久遠、最為完好的西漢男屍。這些稀世珍寶吸引著眾多的中外遊客,荊州博物館也因此而成為荊州市旅遊觀光的“第一窗戶”。

荊州博物館現陳列展出的數千件文物,是該館館藏文物的精華,可謂寶中之寶。文物陳列分前院、後院兩大展區。前院展區的陳列樓為基本陳列,即按歷史發展順序選擇有代表性的文物,展示了荊州地區從新舊石器時代到秦、漢期間的文明發展史。共設兩個專題展覽:《江漢平原原始文化展》和《江漢平原楚漢文化展》,後者被評選為1999年全國十大文物精品展。陳列大樓還專門劈出展室,長年舉辦有影響、有特色的文物專題陳列,適時地奉獻給觀眾。現設有《傳世文物展》、《楚漢簡牘展》和《天星觀二號墓出土文物展》。後院展區的珍品館,內設3個專題展。《荊州鳳凰山168號漢墓》專題陳列,展出的是該館1975年在楚故都紀南城內出土的一具西漢男屍及其棺槨、隨葬物品。據墓中出土文字記載,死者名“遂”,江陵人氏,官居“五大夫”,下葬於漢文帝十三年(公元前167年),早於長沙馬王堆漢墓女屍。

該男屍在地下埋葬20xx多年而不腐,世所罕見。其主要原因在於深埋、密封,墓室長期處於缺氧和恆溫的穩定環境中,內棺10萬毫升含硫化汞等成分的棺液,具有抑、殺菌作用。裝殮男屍的一槨二棺亦儲存完好,大型槨室及二套棺表明了主人的高貴身份。陳列展出的數百件隨葬物品中,有稱為“天下第一”的兩件式樣別緻、儲存年代最久至今仍完整無損的物品:麻裙和麻鞋,異常珍貴。

湖北荊州博物館導遊詞相關文章:

6.湖北荊州市概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