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河南魯山昭平湖旅遊風景區導遊詞

欄目: 河南導遊詞 / 釋出於: / 人氣:1.05W

各位朋友,我們現在參觀的是昭平湖風景名勝區。昭平湖風景名勝區位於河南省魯山縣城西部10公里處,是依託原昭平臺水庫開發建成的年輕的風景名勝區。昭平臺水庫1959年建成,控制流域1430平方公里,蓄水量7.27億立方米,是集防洪、灌溉、發電、養魚、旅遊為一體的一座大型人工湖。景區面積40平方公里,其中湖面面積38平方公里,這裡自然景觀秀美,人文內涵豐富,1995年8月,被批准為省級風景名勝區。凡到過這裡的人都說:“廬山奇,峨嵋秀,昭平湖美景看不夠”。

河南魯山昭平湖旅遊風景區導遊詞

的確如此,昭平湖不但有雄渾蒼鬱之氣概,而且兼南國水鄉柔美之韻味,是不可多得的絕佳去處。隨著水陸兩條路線,我們可以逐一領略昭平湖每一個景點。

我們現在所處的地方叫楊家嶺。據記載,公元918年,契丹族首領耶律阿保機屢犯中原,威脅北宋政權,為抵禦外侮,北宋楊家的孟良、焦贊二位將領曾在此安營紮寨,操練人馬,後人就把此山命名為楊家嶺。山上現有的電視轉播塔高130米,訊號覆蓋周圍200多平方公里。

右面這座大大的圓柱形建築物是昭平湖水電廠的調壓塔,兩旁亭亭玉立的翠柏掩映著道路向前延伸,頗有曲徑通幽之感。王新宇同志紀念碑就坐落在此。當年修建水庫時,王新宇同志任水文地質組組長。那年6月20日,沙河上游突降暴雨,洪水凶猛,王新宇同志為搶救國家財產不幸光榮犧牲,時年3l歲。

攔河大壩被譽為昭平湖的“佳境門”。大視的主壩、副壩總長7000餘米,像一條巨龍橫跨兩山之間,大有“長龍臥波,未云何龍”的氣韻。登監大壩,極目湖面,煙波浩渺,一碧萬頃,視野盡頭,山巒茸翠,蒼鬱窈冥。置身其中,恍若仙境。靈魂為之昇華,五內為之一淨,世俗的一切煩惱、焦慮會蕩然無存。

壩北端那座山是招兵台山。相傳東漢光武帝劉秀被王莽追殺,曾隱蔽此山,招兵買馬。明末農民起義軍首領李自成也曾在此招兵買馬,“招兵臺”便由此得名,後改名為“昭平臺”,意為平安祥和之意。山坡平臺上至今還遺留有當年招兵插旗的座孔。

現在我們看到的有2500平方米的階梯、平臺,是我們近年來開發建成的綜合性娛樂廣場。它依山傍水,採用本地優質石材構成主框架,順地勢自然伸至水面。廣場周圍是精品遊樂專案:飛渡、垂釣園、人工浴場、碰樂車、兒童嬉水等,適應各個年齡層次遊客娛樂,使您既能領略大自然古樸的風韻,又能享受現代文明熱烈的情趣。

朋友們,前方那座好似漂浮在水面的小島叫邱公城島,它隨著湖水的漲落時隱時現,是景區的海市屆樓。它是魯陽城遺址,疊壓有仰韶、龍山兩層文化遺物,是省級文保單位。講到這裡,我想問一下,在我們團隊中有沒有劉姓人士?如果有,我非常榮幸地告訴您,劉姓發源地就在此島。別看現在此島這麼小,卻是華夏劉姓始祖劉累的故邑。據史料記載:劉累是堯帝的裔孫,原為“祁”姓,出生時手紋有“劉累”字樣,因此得名。小時曾從“豢龍氏”學習養龍,後來夏後孔甲得兩條龍,便請劉累前來飼養,劉累養得很好,所以被封為“御龍氏”。後來有一條雌龍病死,劉累伯孔甲降罪逃到魯山一帶邱公城這個地方,隱姓改名。因此前在“邱”姓住地養龍,故改姓“邱”,後人稱其為“邱公”。稱劉累隱居的城池為“邱公城”,邱公即劉累。其子孫以“劉”為姓,是華夏最早的。邱公城島曾有劉累墓、劉累亭。劉累仙逝迄今已4000年之久了。全國政協副主席周鐵農,著名歷史學家、北京師範大學教授何茲全等都為此揮筆題詞。自建庫以來,此島時常隨水位漲落時隱時現,給遊客觀光及劉姓人土拜祖帶來很大不便和遺憾。在劉姓人士的迫切要求和協助下,於20xx年2月將劉累墓遷至招兵台山,現名“劉累祠”。“劉累祠”已初具規模,歡迎劉姓人士--劉累後裔到此尋根祭祖。

現在我們泛舟湖面。這裡水域廣大,水色湛藍。放眼湖面,白露橫江,水色接天。

泛舟潮面,惟見上下天光,一碧萬頃,沙鷗翔集,錦鱗游泳,加之畫舫如織,槳聲藹乃,於是便構成了一曲情味別緻的音樂和一副風格獨特的畫卷。遇上秋高氣爽的傍晚,夕陽在天邊燃起萬道霞光,湖上金光燦燦,閃爍迷離,似看到一隻晚歸的鳥,迎著霞光匆匆飛來,此時,展現在您面前的是“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絕妙景緻。

遇到開庫捕魚季節的晚上,湖面的景緻,更是妙趣橫生。整個昭平湖,清風微拂,水波不興,燈光明滅,漁歌互答。若身處其境,把酒臨風,您會寵辱皆忘,仙邪?人邪?您自己也恍然不能自辨。

現在我們登上的島就是昭平湖湖心島金山環島,此島海拔190.3米,面積7700平方米,由觀光區和服務區組成。現在我給大家介紹一位名列世界前10位的偉人,他主張“兼愛”、“非攻”、“節用”、“尚賢”,他是誰呢?這個人就是古代的墨子。我們現在看到的這座著經閣就是墨子著書立說的地方。據說墨子晚年,意欲著書立說,但卻找不到一處清雅之地,後魯陽公得知此事便在金山環島上為墨子建造了著經閣。這裡四季分明,環境清幽,綠水青山,互相映輝。墨子十分滿意。就在這裡用了8年時間完成了《墨子》一書。世道滄桑,他著書的樓閣雖早已消融於歷史的塵煙之中,但他“兼愛”、“非攻”、“節用”、“尚賢”的思想卻留傳於世。為紀念這位偉人,當地群眾於1994年集資重建了“墨子著經閣”。若墨公泉下有知,一定會欣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