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海南景色的導遊詞(通用5篇)

欄目: 海南導遊詞 / 釋出於: / 人氣:2.73W

海南景色的導遊詞 篇1

各位朋友,大家好!

海南景色的導遊詞(通用5篇)

一曲《請到天涯海角來》以其優美的旋律、歡快的節奏和火熱的激情,將大家從五湖四海召喚到了美麗的三亞。而作為三亞主要景區的天涯海角也憑藉著它那份神祕吸引了成千上萬的海內外遊客。這份神祕到底是什麼呢?美麗的風景?還是獨特的文化?那麼今天就讓我們一同來探尋探尋其中的奧祕吧。

古有“一去一萬里,千之千不還。涯洲何處在,生度鬼門關”,唐代楊炎用簡單的文字描繪了當時流放海南的心情,被朝廷貶謫到祖國的最南端,一去就是幾萬裡,再也沒有回來的希望了,這是多麼的絕望啊。又有胡銓的“區區萬里天涯路,野草荒煙正斷魂”,詩人從繁華富饒的中原大地流放到了這天之盡頭,無不鬱鬱寡歡,更是用斷魂表現了當時海南淒涼的一面。難道說在古人眼中海南永遠是末路的代名詞嗎?那倒未必,在大文學家蘇軾的眼中海南就是資源富饒的寶地,他曾寫到“九死南荒吾不恨,茲遊奇絕冠平生”,意思就是,在這南荒之地死九次都沒有怨恨,這次遊歷是他這一生最奇妙的旅程。經過歷史的沉澱,現在的景區賦予了新的含義“美麗海角,浪漫天涯”。接下來,就讓我們一同來體會神祕中不失浪漫的“天涯海角”吧!

大家隨坡而下,出現在眼前的就是“天涯海角星”,它是為了紀念一顆編號為9668號的小行星而修建的。期望藉此為這個充滿神奇的旅遊勝地注入現代科學文化的內涵。透過天涯海角星,大家可以看到兩塊巨石,左右相對,若即若離,一書“日”,一書“月”,這便是“日月雙帆石”,其寓意為:天涯海角,日月同輝。

沿著海邊我們直接參觀景區的精華所在——摩崖石刻區。大家看到的這塊石頭是景區中最早的摩崖石刻“海判南天”,關於這塊石頭的來歷有幾種不同的說法,而說法最多,也深受大家認同的就是清朝三位分別姓苗、綽、湯的欽差大人,受皇帝之命尋找中國最南端的地標。他們來到這裡,認為這裡就是中國的南極地標,並在此地立石作為標誌,於是就有了我們今天的“海判南天”了。

海南景色的導遊詞 篇2

各位遊客朋友,大家好。

今天我們要去的景區是有海口“城市名片”之稱的假日海灘旅遊區。來到海南,你就來到了海的世界,看海,聽海,玩海自然是必不可少的。假日海灘就是這麼一處可以讓我們與大海親近的地方。它可是我省唯一的開放性,公眾性的國家4A景區。假日海灘旅遊區位於海口市西北部;北部和我國第三大海峽——瓊州海峽相鄰,眼力好的朋友說不定能看到雷州半島哦;它的東邊起源於全國唯一的國家級帆板冬訓基地——西秀海灘;而南邊與濱海大道相依。海灘全長7公里,陸地面積約33公頃,距離海口市中心只有十分鐘的路程。是海口人民休閒度假的好去處哦。整個旅遊區由西秀海灘公園、“印象海南島”劇場、假日海灘這三個部分所組成。 西秀海灘公園

在我們的遊覽過程中,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遮天蔽日的“海灘衛士”——木麻黃林,這裡就是我們的西秀海灘公園了。海濱沙灘平緩,海水清澈。在這裡曾經舉行過全國帆板運動會,更有一大批亞運冠軍、世界大賽獎牌得主都在此訓練過,可以說,他們的“軍功章”裡也有西秀海灘的一半。不單單是訓練基地,還是大眾游泳場。水上運動休閒和海濱燒烤為一體的海濱度假勝地。

在西秀海灘,不懂水性的,可以在淺水區縱情嬉戲,躺在水面上任由海浪撫捋;水性好的,儘可走到水深的地方,讓海浪把你輕輕地托起放下,使你體味到一種若浮若沉、若虛若實、若定若驚的異趣。在海灣的懷抱裡,擊浪於碧波之間,浮沉於銀浪之上,的確令人身心舒暢。玩累了,你可以躺在潔白如銀的沙灘上,傾聽大海的歡歌笑語,或是坐下來悠閒的燒烤聊天,看孩子們在硃紅色的戶外輪滑道上留下的颯爽英姿。

海南景色的導遊詞 篇3

朋友們,現在我們已經上了東線高速公路,和大陸不一樣,海南沒有明顯的城鄉結合帶,一出城就是廣闊的原野。無論你把目光轉向何方,這裡到處都是綠色,看不到一寸裸露的土地,小草和樹木綠油油的,向你表達它們快樂的心情,來旅遊的朋友不僅眼睛綠了,心也綠的。

朋友們,海南島森林覆蓋率高達51.6%,遠遠超出全國的平均值13%,被稱為“綠色明珠”,來海南旅遊的朋友感覺最舒服的便是我們的眼睛和鼻子,眼睛所看到的都是綠色和藍色,鼻子呼吸到的都是清新的空氣。這裡的山水之美,不是語言可以形容的,需要我們大家自己用心去體會:椰樹是高大挺拔的美、珊瑚是柔軟五光十色的美、南山觀世音是慈愛富態的美、黎村是原始古樸的美、蛋民是勞動頑強的美,泰國紅藝人是身材藝術的美,朋友們,海南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對美的發現。

說到美我就想起了蘇東坡和佛印和尚的故事。蘇東坡喜歡和佛印和尚辯論,卻總也辯不贏。有一次他們下棋的時候,蘇東坡突然說了一句:“大師,你在我的眼裡象一堆狗屎!”誰知佛印和尚並不生氣,只是微微地笑了一下,道了聲“阿彌陀佛,施主,您在我的眼裡卻是一尊金佛。”蘇東坡非常得意回家告訴了他妹妹蘇小妹,蘇小妹也是一個才女,她想了想說:“哥哥,你又輸了,佛印看你是一尊金佛,那是因為人家心中有佛;你看人家是一堆狗屎,說明你的心就是一堆狗屎!”朋友們,由此可見“美由心生”,如果您用良好的心態去看待世界,世界就是美好的、光明的;如果您用惡劣的心態看待世界,世界就是黑暗的,醜陋的,無精打采的。

海南最美的是南山,最著名的是天涯海角、最古老的是大小洞天、最開心的是西島、最刺激的是潛水、最神祕的是興隆、最好吃的是海鮮,最有趣的是南灣猴島,最有鄉野氣息的就是萬泉河瓢流。

朋友們,往兩邊一看我們就能感覺到海南真是一個生機盎然的小島,這裡有充足的陽光和豐沛的降水,除了種植水稻、橡膠之外,還有很多的水果:椰子、芒果、荔枝、龍眼、菠蘿、菠蘿蜜、榴蓮、桃楊、木瓜、香瓜、火龍果、人心果、雞蛋果等等等等,美不勝收,簡直就是“上帝的水果籃”!告訴大家,椰子一年四季都有,分青椰、紅椰、金椰、銀椰等品種,其中青椰最多最便宜,一般2-3塊錢一個,一個椰子可供2個人喝,太老椰子有點澀,太嫩椰子的口味淡,最好吃的是十八九歲的椰子。其它的水果現在正是上市季節,價格也不貴。

朋友們,再看看我們海南的高速公路,就像綠色大海當中穿梭的一條銀色的綢緞,它全長300多公里,接連7個市縣,漂亮吧,對比一下你們的高速路,大家感覺有什麼不同呢?很多朋友都說車少,不擁擠,是的,這是現在,然而海南的汽車曾經多得讓世界嚇了一大跳。這是怎麼回事呢?80年代中後期美國的衛星顯示海南島上到處都是亮閃閃的,這些亮點連成一片不斷地在移動,美國政府大吃一驚,以為中國正在進行新的戰略佈置,在海南島上增派兵力,後來才知道這是汽車走私,大量的外國汽車湧上來,陽光照在車項上不就亮閃閃的一片。

海南景色的導遊詞 篇4

【1】西安城牆

中國明西安府城牆。在陝西省西安市。建於明洪武三年至十一年(1370~1378),在唐長安城的皇城和元代奉元城基礎上擴建而成。原為夯土城牆,明隆慶年間(1567~1572)巡撫張祉在夯土城牆外首次包磚。清乾隆年間(1736~1795)陝西巡撫畢沅進行大規模的維修和加固,將包牆增厚,鋪設海墁,並增修排水道、宇牆垛口等。城牆周長13.75公里,為中國現存完整、規模最大的城牆。196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據文獻記載,明代修建的西安城,西牆和南牆都是利用原唐代皇城的城牆而增修加長的,東牆和北牆是擴大新建的。西牆和南牆內均發現有唐代城牆和城門的遺蹟。城牆用黃土夯築而成。明代修建的城牆用黃土加石灰、細沙並摻麥秸、草渣混合分層夯築而成,夯層厚10~12釐米。城牆高12米,底寬16~18米,頂寬12~14米。牆頂均以三層青磚鋪設海墁,每隔40~60米處,有一磚砌溜水槽和吐水嘴。城內除四門左側各有登城馬道外,另有6處馬道。城牆內沿牆四周築女牆,外沿牆有垛口5984個。城牆外壁四周有馬面98座。馬面伸出牆面11米,寬20米,各馬面之間相距120米,恰在弓箭和火銃的射程之內。

城的四角各築有一個突出城牆的角臺(樓),除西南城角臺為圓形外,其他3個為方形。據發掘得知,這種圓形角臺是元代的建制,明代擴建西安城時,因西南角未動而保留下來。城牆每面各闢一門,東名長樂,西名安定,南名永定,北名安遠。門外築甕城,門上建樓,門樓有正樓、箭樓、閘樓三重,閘樓及周圍城牆已在民國初年拆除,現存正樓、箭樓6座。除南面箭樓下無門洞外(門洞分從甕城左右開),其他3門箭樓下各穿門洞。門洞高寬6米,深19.5米。正樓為重樓,面寬七間,進深二間,高36米,三層簷歇山頂,周有迴廊,樓下及平座均施鬥□,箭樓以青磚為主結構,面寬十一間,進深兩間,高33.4米,單簷歇山頂,正面分設四層箭窗,各12孔,總共48孔,左右各3層,總共9孔。樓的背面有兩層房簷,均施鬥□,下有簷廊。城外護城河寬20米,深10米。1983年開始對城牆進行全面整修。

【2】西安碑林

西安碑林創建於公元1087年,是收藏我國古代碑石時間最早、數目最大的一座藝術寶庫,陳從漢到清的各代碑石、墓誌共一千多塊。這裡碑石如林,故名碑林。西安碑林內容豐富,它既是我國古代書法藝術的寶庫,又彙集了古代的文獻典籍和石刻圖案;記述了我國文化發展的部分成就,反映了中外文化交流的史實,因而馳名中外。

西安碑林是在儲存唐代石經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唐代人所稱的石經,包括公元745年唐玄宗李隆基書寫的《石臺孝經》和公元837年刻成的《開成石經》。

碑林第一陳列室前是專為陳列《石臺孝經》修蓋的碑亭。《石臺孝經》是碑林最大的石碑,刻於公元745年,是唐玄宗李隆基親自書寫的。孝經是孔子的學生曾參編篡,專門講孝道的。前面一部分是李隆基為孝經作的序。玄宗為孝經寫序的目的是表示自己要以“孝”治理天下。後面是孝經原文,小字是玄宗為孝經作的註釋。底座由3層石臺組成,上刻有生動的線刻畫,有蔓草、獅子花等,是唐中期比較有代表性的,上面是浮雕捲雲瑞獸。此碑由4塊石頭組成,底下有石臺,因而稱“石臺孝經”。

碑林第一陳列室主要陳列《開成石經》,內容包括《周易》、《尚書》、《詩經》、《周禮》、《儀禮》、《禮記》、《春秋左氏傳》、《春秋公羊傳》、《春秋穀梁傳》、《論語》、《孝經》、《爾雅》等12部經書,計650252字,用石114方,兩面刻文。清代補刻的《孟子》17面3萬餘字也陳列於此,合稱《十三經》。12部經書是封建社會知識分子必讀之書。因為當時印刷術不很發達,為了避免文人學士們在傳抄經書時出現錯誤,並能永久儲存,就把這12部經書刻在石碑上,作為範本,立於長安城國子監內,供人們校對。我國自東漢開始,曾先後7次刻經。《開成石經》是目前僅存的一套完整的石刻經書。

【3】大雁塔

大雁塔位於和平門外4公里的慈恩寺內,相傳唐代永徽三年。赴印度取經的玄奘法師。奏請在寺內建塔,用於存放他自印度帶回來的經籍。這座塔初名為經塔。後世人稱它為大雁塔,此塔巍峨挺拔,引起世人的讚歎。

這座有著一千三百多年曆史的大雁塔,成為古城西安獨具風格的標誌。大雁塔初建時只有5層,高60米,是仿照西域佛塔形式建的。後經多次修葺至今塔高64米,共7層,底邊各長25米。大雁塔是中國樓閣式磚塔的優秀典型。塔身用青磚砌成,每層四面都有券砌拱門,這種樓閣式磚塔造型簡潔,氣勢雄偉,有顯著的民族特色和時代風格。至於雁塔之前冠以“大”字,則是後人為了區別於薦福寺小雁塔之故。

塔內有木梯,可以盤旋登塔,憑欄遠眺,可飽覽關中大好風光。大雁塔的底層南門兩側,鑲嵌兩塊石碑,一塊“大唐三藏聖教序”,是唐太宗在貞觀廿二年(648),為玄奘所譯諸經作的總序。另一塊“大唐三藏聖教序論”是唐高宗為“聖教序”所作的紀文,此二碑是研究唐代書法、繪畫、雕刻藝術的重要文物。尤其是塔的西石門楣上的線刻殿堂圖,更是研究唐代建築的珍貴資料。

【4】小雁塔

小雁塔在西安市友誼路南側的薦福寺內,與大雁塔東西相向,成為唐代古都長安保留至今的兩處重要標誌。因規模小於大雁塔,修建時間較晚,故稱小雁塔。

薦福寺原建於唐長安城開化坊內,是唐太宗之女襄城公主的舊宅。睿宗文明元年(684年)皇室外戚為高宗薦福而建寺。天授元年(690年)改為薦福寺,是唐長安城中的著名寺院。唐代名僧義諍在薦福寺譯經,共譯56部,撰著《大唐西域求法高僧傳》一書,對研究中印文化交流極有價值。

現寺記憶體有的小雁塔,為密簷式方形磚構建築,初為15層,高約46米,塔身每層疊澀出簷,南北面名闢一門。塔身從下至下逐層遞減內收,愈上愈促,秀麗玲瓏,別具風格。門框為青石徹成。塔身內部為空筒式結構,設木構樓層,有木梯盤旋而上。明清兩代因屢經地震,塔身中裂,塔頂殘毀,僅存13層。今寺內還儲存一口重萬餘公斤的金代明昌三年(1192年)鑄的臣大鐵鐘,鐘聲巨集亮,是譽為關中八景之一的“雁塔晨鐘”。

【5】華清池

華清池是位於唐華清宮遺址之上的一座皇家宮苑,西距西安30公里,南依驪山,北面渭水。因其亙古不變的溫泉資源、唐明皇與楊貴妃的愛情故事、西安事變發生地以及豐厚的人文歷史資源而成為中國著名的文化旅遊景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首批AAAAA級旅遊示範景區。

華清池融人文歷史和自然景觀於一體,周、秦、漢、隋、唐等歷代帝王在此修建離宮別苑。景區仿唐建築大氣恢巨集,園林風光別具一格。主要有唐華清宮御湯遺址博物館、西安事變舊址、九龍湖與芙蓉湖風景區、唐梨園遺址博物館,有飛霜殿、昭陽殿、長生殿、環園和禹王殿等標誌性建築群,有體驗皇家溫泉的以瀾湯殿、御湯苑、星辰苑、尚食苑、長湯苑、少陽苑、香凝閣和御膳閣為主的華清御湯(精品)酒店。20__年4月推出的大型實景歷史舞劇《長恨歌》,成為中國旅遊文化創意產業的成功典範。20__年5月推出的多媒體影像劇《玄境長生殿》,成為傳統博物館數字化改造的新模式。

近年來,華清池以“打造中國唐宮廷文化旅遊標誌性景區”為發展願景,積極實施唐華清宮文化旅遊開發戰略,按照歷史文化、御湯文化、宮苑文化、梨園文化、宗教文化等五大文化元素規劃建設唐華清宮文化旅遊大景區。

海南景色的導遊詞 篇5

蒙陰縣城東15公里有聞名全國的雲蒙湖,它佔地4200公項,蓄水7.82億立方米,壩高29.8米,壩長1665米,流域面積160公頃,灌溉面積10.7萬公頃,每年平均向下遊供水3.79億立方米,為山東省第二大人工湖,我國北方大型人工湖之一。它銜千山之秀,匯萬壑之流,像一顆巨大的明珠鑲嵌在層山峻嶺之中。這裡湖光山色,碧波萬頃,魚躍歌蕩。

昔日,此地曾是良田沃野,官莊、鐵城一帶,是縣內有名的“畫甕糧倉”。田園阡陌縱橫,茶坊酒肆相連,炊煙裊裊,汶水湯湯。為使下游興利除患,以便防洪、灌溉、發電,1959年11月冬開工興建岸堤水庫,為了建此人工湖,蒙陰人民奉獻了6.3方畝肥田沃土,78個行政村的45172戶農民告別了家園,搬遷到人工湖周圍的荒山上居住。當時調集民工50000人,紮寨數裡,紅旗遍地,人流如潮,鐵臂銀鋤,地動山搖。時值隆冬,朔風凜冽,涉水履冰,晝夜苦戰,發蛟骨於潭底,截潛流於巖穴,終於在1960年4月汛期來臨之前建成蓄水。它的建成。對東汶河、沂河下游的沂南、臨沂、郯城、蒼山、臨沭直至蘇北一些縣、市的河道削減洪峰、解決內澇、發展灌溉、促進工農業生產的發展等方面都發揮了重大作用。

岸堤水庫建成後,曾在湖中放養了多期魚苗,魚大蝦肥,民以得利。後長期疏於管理,只捕不養,甚至出現了驚奪性經營、炸魚、藥魚等現象。1993年0蒙陰縣委、縣政府果斷決策,集中統管,綜合開發,集養殖、旅遊、綠化、防洪、發電、航運、灌溉於一體,岸堤水庫遂一改舊觀,煥發出迷人的風姿。

如今的雲蒙湖,春和景明,有靜影沉壁之嬌;風雷激盪,有驚濤折岸之奇。朝曦暮霞,清風明月,波光粼粼;雨落雪飛,霧藹雲翳,天水一色。如果你乘坐遊艇緩緩駛向湖心,就會發現,近山巒倒景清晰,自己彷彿既在水上,又像是在空中。細看艇旁水中,成群的紅鯉魚悠悠尾隨追逐而過,情趣怡然。微風徐來,潮氣撲面,令人心曠神怡。

遊雲蒙湖,除坐遊艇駕扁舟在湖中穿行外,也可在游泳場內爭先後,或在水上靶場賽槍法。水上跳傘,傘塔巍巍;湖邊垂釣,釣臺悠悠。湖邊度假村,依勢而設;岸上亭館,曲徑迴廊。湖內可養魚的2700公頃水面已經全部開發,青草鰱鯉鯽、太湖銀魚等都已在此安家。沿湖群眾還發了網箱養魚、珍珠蚌養殖以及養鴨、養鵝等專案,每年都帶來可觀的經濟效益。

傍晚,霞光漫天,群鳥翻飛,雲蒙湖上別有一番情趣。站在大壩上的遊人,都會不約而同地向日落方向望去。但見海潮的湖面上,隨著盪漾的漣漪,金色波紋閃閃爍爍,慢慢向岸邊湧來,斑斕多采,燦爛無比。

三九嚴寒時節,冰封雲蒙湖面,形成了天然的滑冰場。雖不見“孤舟蓑笠翁”的蹤跡,但冰面上絡繹不絕的往來行人和遊客,邊聽腳下冰層斷裂聲邊從容行進的情景,也著實增添了不同尋常的情趣。

每當巨堤開閘,猶如龍門大開,湖水奔騰咆哮,似敲響了萬面鑼鼓,聲震數裡,十分壯觀。深秋則潮落,收濤斂影,再現平和綽約的柔姿。

1994年4月15日,0蒙陰縣委書記劉宗元為紀念開發雲蒙湖一週年持寫七律詩一首祝賀,詩云:“巍巍大壩鎖梓汶,碧波浩淼雲蒙水。昔日硝煙今已去,健兒三十顯神威。遊艇穿梭踏細浪,鶴翔魚躍相伴隨。待到珠明魚肥日,千帆競發滿載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