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貴陽概括的導遊詞(精選5篇)

欄目: 貴州導遊詞 / 釋出於: / 人氣:3.04W

貴陽概括的導遊詞 篇1

夏日的陽光照射著烏蒙鐵塔,來到人民廣場,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廣場主題雕塑烏蒙鐵塔。塔身高29.006米,是按照貴州最高峰韭菜坪的高度縮小一百倍設計建成,象徵著貴州之巔。塔身由黝黑的104塊鑄鐵鑲嵌而成,象徵著鋼城和煤海,在鐵塔塔身四面,分別用真、草、隸、篆四體書法環刻著涼都賦,記載了涼都六盤水的發展和變遷,併成為六盤水市標誌性的建築物。瀏覽過歷史的變遷,來體驗一下溼地公園的清涼吧,明湖溼地公園是第八屆貴州省旅發大會的主會場,也是貴州省第一個獲得正式授牌的國家級溼地公園。青山綠水間,一千多米的飄帶彩虹橋搖曳於湖面之上,詮釋著水舞鋼城的設計理念,給人悠閒浪漫的感覺。

貴陽概括的導遊詞(精選5篇)

夏秋的涼爽與激情退去,冬季的快樂不減。下面就讓我們一起走進玉舍國家森林公園,盡情的體驗一下雪上運動。這裡有貴州唯一的高山滑雪場,在全國200多個滑雪場中緯度最低,滑雪場總面積3萬平方米,雪道長達500米,可同時接待600人,每年從年初降雪開放至3月9日左右,來此體驗滑雪的旅客絡繹不絕,隔著老遠您就可以聽到滑雪場內不斷的歡聲笑語。

在中國涼都六盤水,喀斯特地質文化、古人類文化、工業文化、六枝梭嘎的長角苗文化為代表的民族和民間文化相互輝映,古夜郎遺址、盤縣大洞、丹霞山佛教、烏蒙大草原等如一顆顆散落的珍珠鑲嵌在烏蒙大地,而中國涼都六盤水正盛滿它的清涼,等待著我們共同的探索與發現,希望這次旅行給各位團友留下美好的回憶!

貴陽概括的導遊詞 篇2

貴陽甲秀樓導遊詞資料

著名古樓閣甲秀樓位於貴陽市濱河路與西湖路交叉處,南明河中的一塊巨石--萬鰲頭石磯之上(這塊石頭酷似傳說中的巨鰲),始建於明萬曆二十六年(1598年)。樓高約20米,為三層三簷攢尖頂,這種構造在中國古建築史上都是獨一無二的。畫甍翹簷,紅櫺雕窗,白石巨柱託簷,雕花石欄相護,華麗巨集偉。12根石柱託簷,護以白色雕塑花石欄杆,翹然挺立,煙窗水嶼,如在畫中。登樓遠眺,四周景緻,歷歷在目。樓下浮玉拱橋飛架南北,橋下清流回環,形成涵碧潭。入夜,華燈齊明,樓橋亭臺映現其中,恍若仙境。

此樓為貴州巡撫江東之所建,取名“甲秀樓”,意為“科甲挺秀”、人才輩出之意。

甲秀樓內,古代真跡石刻、木皿、名家書畫作品收藏甚多,其中清代貴陽翰林劉玉山所撰長聯,比號稱天下第一長聯的昆明大觀樓長聯還多26個字,洋洋灑灑206字入聯,長短相見,妙語連珠。

甲秀樓長聯:

“五百年穩佔鰲-磯,獨撐天宇,讓我一層更上,茫茫眼界拓開。看東枕衡湘,西襟滇詔,南屏粵嶠,北帶巴衢;迢速關河,喜雄跨兩遊,支援那中原半壁。卻好把豬拱箐掃,烏撒碉隳,雞講營編,龍番險扼,勞勞締造,裝構成笙歌閭,錦繡山川。漫雲竹壤偏荒,難與神州爭勝概。

數千仞高凌牛渡,永鎮邊隅,問誰雙柱重鐫,滾滾驚濤挽住。憶秦通棘道,漢置戕河,唐靖且蘭,宋封羅甸;悽迷風雨,嘆名流幾輩,銷磨了舊跡千秋。到不如成月喚獅岡,霞餐象嶺,崗披鳳峪,霧襲螺峰,款款登臨,領略這金碧亭臺,畫圖煙景。恍覺蓬州咫尺,頻呼仙侶話遊蹤”。

南明河入貴陽城後,至大南門外,出霽虹橋下,曲折而西,澎湃之勢大減,積流成潭,此即涵碧潭。潭中有巨石如鰲,平坦廣闊,是為鰲頭磯,或稱鰲磯石。甲秀樓,被譽為貴陽市徽,就建在鰲磯石上。明萬曆二十五年(公元1598年),貴州巡撫江東之在鰲頭磯上建閣,名曰“甲秀”。後人續修一帶九孔白石橋於樓下,貫通南北兩岸,名曰“江公堤”,後改稱“浮玉橋”。橋上又建一方亭叫做“涵碧亭”。甲秀樓屢遭兵燹,在明末和清代多次增修或重建。

甲秀樓是三層三簷四角攢尖頂,高約二十米,石柱託簷,護以白色雕花石欄杆。浮玉橋為九孔,稱“九眼照沙洲”。解放後臨河修公路填埋二孔,現能見七孔。樓基和橋雖經多次洪水衝擊,歷近四百年,仍然砥柱中流。樓前原豎有鐵柱二根:一為雍正十年(公元1732年),鄂爾泰鎮壓古州(今榕江)苗民,收聚兵器,鑄鐵柱標榜功績;二為嘉慶二年(1797年),勒保鎮壓興義布依族王囊仙起義,收聚兵器又鑄鐵柱立於樓下。解放初,政府維修甲秀樓,拆除鐵柱,移存省博物院。十年動亂中,樓危亭毀。1981年,按原式樣重修,樓基部分,採用現代建築材料和技術。重建涵碧亭,重修過程中,發現樓閣底層石牆中嵌有詩碑,重修後有八塊詩碑復嵌於底層樓壁。樓額“甲秀樓”三字,系宣統年間謝石琴所書。十年動亂中散失,後尋回刻有“秀”、“樓”二字的兩塊,另據過去照片,配寫“甲”字,按原式樣懸掛樓頂層外面。

自明清以來,甲秀樓就是貴陽人遊宴之所。登樓眺望,眾山環抱,近者為觀風臺,林木茂蔚;遠者為黔靈山,青山一髮。棲霞、扶風、相寶、南嶽諸峰,羅列左右,如笑如妝,令人心曠神怡。下視城郊,早午炊煙飄散,數十萬人家飯熟時。四時朝暮,風景無限,山城氣象,歷歷可觀。所以文人雅士題詠甚多。劉春霖(字雨三,貴陽人,同治戊辰進士,官江西布政使)仿昆明大觀樓長聯,作甲秀樓長聯共一百七十字,概述了貴陽市的地理形勢及歷史變遷。該聯胸襟開闊,氣魄雄偉,甲秀樓美景於眼前。許芳曉《芳杜洲》:“芳杜洲前春水生,碧潭相映數峰青。盈盈細草裙腰色,隨著遊人綠進城”。

漫步河濱,垂柳輕拂,花色撩人。入夜,燈光水色交相輝映,人影散聚樓橋,遊艇飄蕩波心。舞廳傳出的音樂,如夜霧一般,撒在碧波古樓之上。

翠微園,與甲秀樓相毗鄰,是一組較大規模的古建築群,佔地4000多平方米,始建於明弘治年間(1488年--1520xx年),前身為南庵,後改名為武侯祠,觀音寺,1993年經維修後改名為翠微園。園內拱南閣造型敦樸生動;翠微閣端莊秀麗;清花空翠園修竹婆娑;龍門書院濃蔭幽靜。整個古建築群古樸雄偉,庭院幽雅,不愧為建築珍品、遊覽勝地。

貴陽概括的導遊詞 篇3

作為貴州省歷史文化古鎮,青巖的文物點多達百處,其中23處已收入<<中國文物地圖集.貴州分冊>>。在那亙古不變的獅子山下,古鎮勝蹟隨處可見。交錯密佈於鎮內的明清古建築,計有九寺、八廟、五閣、三洞、二祠、一宮、一院等共37處,其中8座石碑坊現存3坊。這些古建築都是設計精巧、工藝精湛的佳作,如慈雲寺的石雕、壽佛寺的木雕藝術均為貴陽市僅見的精品。寺廟、樓閣無不畫棟雕樑、飛角重簷相間,雖年久失修,大部分仍風韻猶存。

青巖鎮的鎮容佈局沿襲明、清格局,至今仍存完好的朝門、腰門以及陳舊古老的石櫃臺和木櫃臺,總給人以悠悠古韻。新建的古鎮商業街更使古鎮遺風韻味得以弘揚。

佇立在已經修復的定廣門城牆上,仍依稀可見古城牆的遺址殘跡,使人聯想當年古鎮作為軍事要塞重兵屯集駐守的雄姿。面對"趙理倫百歲坊"上造型創意獨到,被劉海粟大師嘆為"實屬罕見"的下山獅,以及另外兩座石碑坊所蘊含的歷史文化積澱,你可以細細品味到古鎮文化的部分縮影。踏進貴州歷史上第一位狀元趙以炯的府第、孫中山元帥府祕書長平剛先生的故居。

青巖還有自身特有而遠近馳名的土特產品。玫瑰糖(原名"麻片糖")閭鸝煽冢?燈秸?砑矣?874年首戶生產傳承至今的百年老字號。青巖雙花醋也有百歲高齡,至今不衰,其醋液濃稠持碗,色如醬油黑中帶紅,酸味適中,曲香回味悠長而略甜,"老貴陽"們對它頗為偏愛。好了,大家自由活動一下,下午三點在著集中。謝謝

貴陽概括的導遊詞 篇4

歡迎大家來到這!我是你們的導遊,我姓x,大家可以叫我小x。為了便於大家參觀遊玩,下面我首先大家介紹一下。

陽明祠,位於市東扶風山麓,始建於清嘉慶十九年(1820xx年),此祠是為紀念明代哲學家、教育家王守仁(1472年一1520xx年)而建。 以後幾度重修,現為省、市兩級文物保護單位。四合院結構,主體建築為享堂(大殿),堂前有“正氣亭”、“桂花廳”與兩側遊廊相通。享堂正中,塑有王陽明先生漢白玉雕坐像。祠內殿廊相接,林木蔥蘢,清幽宜人,詩文碑刻甚多,文物薈萃,引人注目。

凡喜歡王明陽的人,已經是半個儒者。追尋陽明足跡的人,不能不來貴州。

頗有些武俠小說中的情景,陽明先生畢生所學,最終在隱居修煉中悟得精華,挾絕世武功,名震江湖。

當你步入撫風山陽明祠,立刻會被一種氣息包圍,這種氣息彷彿遠離都市,超越時空,宛如高天流雲,浩渺煙波----仔細雲感悟吧!

陽明祠,坐落在貴陽市區扶風山,始建於清嘉慶十九年(1820xx年)與相鄰的尹道真祠,扶風寺共同組成環境清幽、景色秀麗的扶風山風景區,清代西南巨儒鄭珍曾贊之為“插天一朵青芙蓉”。

明代哲學家、教育家王陽明被貶謫為貴州龍場(今貴陽市修文縣)驛丞。在貴州三年中,他先後在修文龍崗書院和貴州文明書院講學。他逝世後,貴陽人為紀念他而修建該祠。祠內殿堂中,有王陽明先生漢白玉坐像,兩側為先生手書:“壯思風飛衝情雲上,和光春靄爽氣秋高”木刻對聯、殿堂外碑廊有王明陽先生手書”《矯亭記》和家書文稿及燕服畫像。此外還有清代學者莫友芝、何紹基等人遊覽祠堂題詠的詩文及捐資修建人員名冊石刻,是貴陽市現存的碑刻精華,也是極其珍貴的歷史文物。

貴陽概括的導遊詞 篇5

女士們、先生們:

黃果樹瀑布距省城貴陽市137公里,位於貴州省西部鎮寧縣和關嶺縣接壤處的打邦河支流的白水河上。從貴陽乘車到黃果樹,約需一個半小時左右時間。

黃果樹大瀑布已經到了,你們看,這就是早已聞名遐邇的中國第一大瀑布。

黃果樹瀑布高68米,加上瀑上瀑6米,總高74米,寬81米,夏秋洪水暴漲,瀑布如黃河倒傾,峭壁震顫,谷底轟雷,十里開外,也能聽到它的咆哮;由於水流的強大沖擊力,濺起的水霧可瀰漫數百米以上,使坐落在瀑布左側崖頂上的寨子和街市常常被濺起的水霧所籠罩。遊人謂之銀雨灑金街。冬春水小,瀑布便分成三五綹從岸頂上掛下來,遠遠望去,那潔白的水簾飄然而下,揚揚灑灑,如綢緞飄舞,如仙袂飄舉,如淑女浣紗。數百年來,黃果樹瀑布的雄姿一直為許多文人學者所驚歎。清代貴州著名書法家、頤和園三字的題額者嚴寅亮在望水亭題寫的對聯:白水如棉,不用弓彈花自散。紅霞似錦,何需梭織天生成,更是形象而生動地概括了黃果樹瀑布的壯麗景色。

現在,我們來到了瀑布跌落處---犀牛潭。此潭乃因傳說有神犀潛藏水底而得名。有沒有神犀,誰也沒有見過,但潭水的神祕幽深,至今依然,任何人駐足潭邊,都會浮想聯篇。若是晴天的上午10時或下午4時左右,由於陽光的折射,你還可以透過瀑布衝擊時濺起的雨霧,看到從深潭中升起的七色彩虹,使你頓生雄姿蓋世,豔麗昭天之感。

這個瀑布為什麼起名叫黃果樹瀑布,而不叫其他別的什麼瀑布呢?據民間傳說,是因為瀑布邊上有棵高大的黃桷樹,按當地的口音,桷與果讀音相同,所以人們就習慣稱之為黃果樹,這是一種說法。還有一種說法,傳說很久以前瀑布附近的農民都喜歡種黃果,瀑布邊上就有一大片黃果園,因此就把這個瀑布稱之為黃果樹瀑布了。

與世界上其他著名的大瀑布相比,黃果樹大瀑布雖然沒有非洲維多利亞大瀑布、北美洲尼亞加拉大瀑布、委內瑞拉安赫爾大瀑布那般寬闊、高深和雄偉,但是,黃果樹大瀑布自有它奇特之處,它是世界上處在喀斯特地區最在瀑布,也是最壯觀的瀑布。這個大瀑布就像是一塊奇異的磁石,在它的地面、地下、水上、水中還吸附著一連串丰姿綽約的景緻。其中最神奇的一處,就是隱藏在大瀑布半腰的崖廊洞穴,由於洞外藤蘿攀附,水掛珠簾,故曰水簾洞。這是世界上其它大瀑布所沒有的奇特景觀。

女士們、先生們,水簾洞已經到了,這個水簾洞全長134米,它由6個洞窗、3個股洞泉和6個通道所組成。根據中國神話故事改編的大型電視連續劇《西遊記》中水簾洞一場戲,就是這裡拍攝。

這是第一洞窗,它的位置最低,離犀牛潭水面僅40米,但洞窗則最寬大,有十幾米寬,位置在第一、二個瀑布中間,大水時兩個瀑布就連成水簾,將洞窗全部封住;水小時則次第拉開,從幾米到十幾米不等,閔像可以隨意開合的窗簾。

這是第二洞窗,它離第一洞窗僅4米左右。這是一個靜謐的世界,號稱水晶宮。它是水簾洞的心臟部分,長11米,高9米,寬3米。路旁有一股泉水,清澈明淨,水長年保持在一個水位。洞頂懸掛著許多鐘乳石,在麥稈狀鐘乳石上還有名貴的捲曲石。洞壁上還懸著數不清的石幔、石簾。

這是第三洞窗,它向外突出,很像陽臺。這個洞窗有1米高,3米長,外面圍有護欄,遊人站在護欄後面可以伸手摸到瀑布,所以人們把這裡稱之為摸瀑臺。

女士們、先生們,現在我們要遊覽的景觀是犀牛潭峽谷景觀。你們看,從犀牛腰往下,是一道一道相連的跌水,依次是犀牛潭、三道灘、馬蹄灘、油魚井等等。在這一連串灘潭中,為首的自然是犀牛潭,它深17.7米,經常為濺珠覆蓋,霧珠淹沒。只要有陽光,瀑布濺珠上經常掛著七彩繽紛的彩虹,隨人移動,變幻莫測。

黃果樹瀑布為什麼會這樣呢?這是因為黃果樹瀑布地處喀斯特地區,是由水流的侵蝕作用造成的。當溯源侵蝕裂點到達上游時,河水沿著喀斯特裂隙沖刷、溶蝕、沖蝕、磨蝕,管道逐漸擴大,形成落不洞及地下河;當地表河注入落水洞後水量的比例逐漸增大,就形成了喀斯特地區特有的襲奪,在明流注入落水洞處,就形成落水洞式瀑布。隨著水流沖蝕及策略崩塌作用不斷加劇,暗河洞穴越來越大,於是沿地表幹谷發育了成串分佈的豎井及天窗,它們不斷擴大,歸併,垮塌,就造成了現今雄偉壯觀的黃果樹大瀑布和瀑布下游深切險峻的峽谷。

我希望諸位舉起你們的照相機,把黃果樹瀑布拍下來,留在你們的記憶中,宣傳給更多的人,因為,黃果樹瀑布是中國的,同時也是屬於世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