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桂林龍勝導遊詞介紹(通用19篇)

欄目: 廣西導遊詞 / 釋出於: / 人氣:2.43W

桂林龍勝導遊詞介紹 篇1

龍勝各族自治縣,隸屬於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位於自治區東北部,地處越城嶺山脈西南麓的湘桂邊陲。縣城龍勝鎮與自治區首府南寧市直線距離371公里,公路里程531公里。與桂林直線距離63公里,公路里程87公里。廣州至成都的國道321線從龍勝境內通過,是湘西南、黔東南與四川進入廣西之咽喉與物資集散地。

桂林龍勝導遊詞介紹(通用19篇)

龍勝旅遊資源豐富,有"天下一絕"的國家一級景點龍脊梯田景觀,有位於國家級森林公園、省級旅遊度假區內的堪稱"華南第一泉"的溫泉,還有距離旅遊中心城市最近、並被列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花坪原始森林保護區等。

龍勝各族自治縣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東北部,桂林市西北部,地處越城嶺山脈西南麓的湘桂邊陲。界於東經109°43′28″-110°21′14″,北緯25°29′--26°12′之間,東臨興安、資源縣,南接靈川、臨桂縣,西南與融安、三江縣為鄰,北毗湖南省城步,西北與湖南通道縣接壤。縣境南北最大縱距78千米,東西最大橫距60千米,全縣總面積2538平方公里。縣城龍勝鎮與自治區首府南寧市直線距離371公里,公路里程531公里。與桂林直線距離63公里,公路里程87公里。

龍勝是山區少數民族自治縣,自然景觀獨特和民族風情濃郁,不僅是國家級生態建設示範縣,也是廣西旅遊大縣。

龍脊梯田因山脈魅力龍脊 如龍的背脊而得名,是廣西著名風景區,始建於元朝,距今已有近720xx年的歷史。龍脊梯田景區主要分為平安壯寨梯田和金坑紅瑤梯田。平安壯寨梯田有"七星伴月"和"九龍五虎"兩大著名景觀;金坑紅瑤梯田有"大界千層天梯","西山韶樂"和"金佛頂"三大著名景觀。這裡的壯、瑤民族世世代代居住在青瓦木樓之中,淳樸善良。金竹壯寨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稱為北壯的楷模;黃洛紅瑤寨獲上海大世界吉尼斯集體長髮村之最;龍脊古壯寨至今保留著許多文物古蹟。

龍勝溫泉位於龍龍勝溫泉勝縣城東北32公里的矮嶺溪邊龍勝溫泉,從縣城乘車需40分鐘可到達。溫泉由地下1200米深處岩層湧出,水溫在45℃-58℃之間,水中含有鋰、鍶、鐵、鋅、銅等十幾種於人體有益的微量元素。龍勝溫泉水是優良的天然飲用礦泉水和醫療礦泉水,有關放射指標、生化指標均符合國家標準,水中還含有鋰、鍶、鋅、銅等十多種有益於人體的微量元素。龍勝溫泉共有16股熱泉,組成上下兩個泉群,總流量6.12立方米/秒,恆溫60.C。整個龍勝溫泉泉池有20多個。

花坪自然保護區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龍勝、臨桂兩縣交界處,總面積15133.3公頃,其前身為桂林地區廣福林區,1960年被廣西區批准為保護區,1978年經國務院批准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以珍稀孑遺樹種銀杉和典型常綠闊葉林帶森林生態系統為主要保護物件。花坪自然保護區是珠江源頭,是國家生態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1957年5月6日,花坪最早發現"植物熊貓"--銀杉。花坪自然保護區入選中國世界紀錄協會世界銀杉數量最多的地區。

桂林龍勝導遊詞介紹 篇2

龍勝縣龍勝梯田群規模巨集大,全部的梯田分佈在海拔300-1100米之間,最大坡度達50度,一層層從山腳盤繞到山頂,層層疊疊,高低錯落。其線條行雲流水,其規模磅礴壯觀。是桂林旅遊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龍勝梯田景區由A區和B區組成,A區的居民以壯族為主,B區的居民以紅瑤為主。龍脊的壯族是北壯的代表,是廣西壯族服飾、建築保持最完整的地區之一,服飾獨特,壯寨的吊腳樓更是風情獨具,在這裡你可以看到古樸的壯族民間舞蹈和保護完美的壯族服飾,可聽到優美的壯族山歌、享受原汁原味的壯族風情,拙樸風趣風格各異的俗銅鼓舞、師公舞、打扁擔舞令人耳目一新,此外,充滿情趣的壯族民居旅館,香純味美的龍脊茶和龍脊辣椒,沁人心肺被譽為“東方魔水”的龍脊水酒。紅瑤因婦女喜歡穿紅色繡衣而得名,紅瑤女子服飾鮮豔美麗,長髮盤得像烏龍纏繞,紅瑤的歌舞曼妙優雅,紅瑤的禮俗古樸奇特,與壯族的禮俗相映成趣。

龍勝梯田的景色隨季節的更替而變幻無窮。開春之際,灌滿水的層層梯田映襯著天光,如同根根銀帶相疊;夏日驕陽似火,綠油油的禾苗隨著微風翻卷著道道綠波;金秋流光溢彩,漫山鋪金,層層梯田若級級金階,梯田環繞的山峰又似座座金塔;隆冬,銀裝素裹,把梯田和山寨都嵌入了冰雕玉砌的童話世界裡。在錯落有致的梯田間、在蜿延曲折的山路上、在炊煙裊裊的山寨裡,偶見瑤女壯妹身背竹簍,款款而行;在流泉飛瀑下,溪水潺潺中,時有紅瑤婦女洗梳長髮,玩水嬉戲,不時飄來幾縷悠揚純樸的山歌聲,令人陶醉其間。

龍勝梯田開造始於元代,數百年來,歷盡滄桑。居住龍勝梯田在這裡的壯族、瑤族人民,祖祖輩輩,築埂開田,向高山要糧。從水流湍急的溪谷到雲霧繚繞的峰巒,從森林邊緣到懸崖峭壁,凡是能開墾地方,都開鑿了梯田。經歷了幾百年、多少代人的努力,使龍勝梯田日臻完美,形成了從山腳一直盤繞到山頂,“小山如螺,大山成塔”的壯麗景觀。由於是依山而建,因地制宜,因此這些梯田大者不過一畝,小者僅能插下兩三行禾苗。

在這梯田的海洋裡,龍勝梯田最大的田不過一畝,大多數田都是隻能種一二行禾的“帶子丘”和“青蛙一跳三塊田”的碎田塊。

據說當地曾有一個苛刻的地主交代農夫說,一定要耕完206塊田才能收工,可農夫工作了一整天,數來數去只有205塊,無奈之下,他只好拾起放在地上的蓑衣準備回家,竟驚喜地發現,最後一塊田就蓋在蓑衣下面!

無法想象,800多年以前,第一批到達龍脊的壯民和瑤民面對橫亙在面前的深山,是如何咬緊牙關,依靠最原始的刀耕火種,開墾出第一塊梯田的。

稻米的誘惑實在是太大了,也許未加考慮,他們的子孫便接過父兄手裡的鋤頭,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他們最心滿意足的事,是不是就在耄耋之年和重孫玩耍時,又聽到孫子傳來的又開墾出一塊新田的好訊息呢?

元代到清初,整整650年。當初龍脊開山造田的祖先們沒有想到,他們用血汗和生命開出來的梯田,竟變成了嫵媚瀟灑的曲線世界。

水無涓滴不為用,山到崔嵬猶為耕。只有生命,才能創造如此輝煌的奇蹟。我和母親心中被遺忘很久的幸福和感動,悠悠如浪花般擴散開去。第一次,為身為萬物之靈的人類深感驕傲。

桂林龍勝導遊詞介紹 篇3

龍勝古稱桑江,秦朝屬黔中郡,西漢歸武陵郡;晉至隋,屬始安郡(郡治桂林);唐龍朔二年(公元662年)屬靈川縣地;晉天福八年 (公元943年)屬義寧縣地,延至明代。清乾隆六年(公元1741年)設“龍勝理苗分府”(亦稱龍勝廳),直屬桂林府。民國元年 (公元1920xx年) “龍勝廳”改為“龍勝縣”。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仍稱“龍勝縣”。 1951年8月19日實行區域自治,改稱“龍勝各族聯合自治區(縣級)”,1955年改為“龍勝各族聯合自治縣”,1956年改稱“龍勝各族自治縣”,是中南地區第一個成立的民族自治縣

龍勝各族自治縣位於廣西東北部,人口17萬人,面積2538平方公里,轄5鎮5鄉119個行政村,是一個典型“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山區縣,是我國第一批成立的五個少數民族自治縣之一。主體民族為:苗族、瑤族、侗族、壯族和漢族,自治民族為:苗族、瑤族、侗族,少數民族人口占總人口81%。

龍勝各族自治縣成立60年多來,在黨的民族政策光輝照耀下,各族群眾團結和諧謀發展,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基本形成了礦產、電力、農林、旅遊的四大支柱產業,社會事業各方面取得卓越成就,成為黨的民族自治政策成功實踐的典型範例。

秀美山川

旅遊資源十分豐富,是山水風光遊、民族文化遊、紅色旅遊、民族節慶遊的最佳旅遊目的地,成為大桂林旅遊圈重要組成部分。主要旅遊景區有龍勝溫泉(龍勝溫泉國家級森林公園)、龍脊梯田、花坪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江底至平等紅色旅遊線、彭祖坪、大塘灣和各民族村寨等。其中龍脊梯田、龍勝溫泉4A級景區,大塘灣景苑為廣西首個少數民族民俗文化示範點,金竹壯寨、金坑大瑤寨分別獲中國“景觀村落”、“經典村落景觀”稱號。

苗族、瑤族、侗族、壯族文化多姿多彩,古樸自然,近100個民族節慶活動成為民族文化展示的平臺。

龍脊

龍脊梯田是世界傑出的稻作文化景觀,梯田磅礴壯觀,如鏈似帶,高低錯落,春如片片明鏡,夏滾道道綠波,秋疊座座金塔,冬似銀龍飛舞,為天下梯田景觀之冠,堪稱“千層天梯”。龍脊梯田風景名勝區是一個以梯田稻作農耕文化為主體,集自然景觀與壯族、瑤族人文景觀相結合的風景名勝區。目前已開發平安壯族梯田觀景區,金坑紅瑤梯田觀景區,龍脊古壯寨文化觀景區。主要特產有:龍脊辣、龍脊茶、龍脊水酒、龍脊糯米,號稱“龍脊四寶”。

旅遊天地

龍勝屬於亞熱帶季風氣候,全年氣溫平均為18.2°C,年平均無霜期324天,平均日照1412小時,地處南北暖溼與乾冷氣流的交鋒地帶,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1556.6毫米。全境為山地,地形東北高、西南低,平均海拔約700米。山環水繞,生態環境好,有大小溪流480多條,瀑布多、落差大。

紅色旅遊

龍勝是紅軍長征經過的第一個少數民族聚居區,是黨的民族政策首次提出並加以成功實踐的地方,紅色旅遊資源十分豐富。自治區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紅軍樓”、“紅軍橋”,題寫有“繼續鬥爭,再尋光明”、“紅軍絕對保護瑤民”等標語的紅軍巖,紅軍軍委舊址、審敵堂、紅軍洞,紅軍烈士墓等等,是境內重要的紅色旅遊資源。配合著龍勝優美的自然風光和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成為進行革命傳統教育,聯動開展山水風光遊和民族文化遊的勝地。

苗族:苗族自稱為“厄”,也稱“約當”;族源來自遠古居住在長江中下游或黃河下游的“九黎”、“三苗”、“苗人”、“古三苗”之後裔。苗族人口23600人,主要分佈於馬堤鄉、偉江鄉一帶。

瑤族:瑤族分盤瑤、花瑤、紅瑤。盤瑤因崇拜“盤瓠”而得名;紅瑤因婦女服飾以大紅色為基調,各色花紋圖案相配合而得名;花瑤因婦女服飾多為各色花紋圖案相間而得名。盤瑤自稱“入棉”,紅瑤自稱“尤輪”或“尤挪”;花瑤自稱“家”。瑤族人口27865人,主要分佈於和平鄉、泗水鄉、江底鄉、平等鄉、馬堤鄉和三門鎮、龍勝鎮一帶。

侗族:侗族自稱“金”、“更”,歷代對侗族的稱謂各異,秦稱其為“黔中蠻”,又稱“武陵蠻”,三國稱其為“仡”;隋稱其為“南蠻”;唐稱其為“僚”,宋稱其為“仡伶”;清稱其為“洞苗”、“生苗”。民國稱其為“峒”或“侗”。建國後,確定稱為侗族。侗族人口40394人,主要分佈於平等鄉、樂江鄉和瓢裡鎮一帶。

壯族:壯族自稱“布也”。壯族族稱最早出現於宋代,民國時期官方文獻稱“撞人”,建國初期稱為“僮族”,1956年把僮族的僮改為“壯族”。壯族人口32831人,主要分佈在龍脊鎮、泗水鄉和瓢裡鎮、三門鎮、龍勝鎮一帶。

農林特產

龍勝生態農業發展程序好,建成椪柑、南山梨為代表的優質水果基地,速生杉木林、筍竹兩用林、“三木”藥材、無公害蔬菜等生產基地,風雞、翠鴨、黃牛、高山冷水魚等畜禽水產養殖基地。土特產有柑桔、獼猴桃、羅漢果、油桐、茶油、茶葉香菇、木耳等,龍脊茶是我國28大名茶之一。藥材的種類和產量很多,羅漢果年產量達到2億多個,佔全國的50%,被確定為“中國羅漢果地道藥材產區”,厚朴、杜仲、黃柏產量佔全國的30%。

龍勝是全國重點林業縣,是廣西重要的木材基地縣之一。有林面積18.18萬公頃,森林覆蓋率77%;植物種類達20xx多種,其中有號稱“活化石”的國家一級保護植物銀杉。

礦產電力

礦產資源豐富,可開採礦物有金、鐵、銅、鉛、鋅、錳、滑石、磷、花崗岩、紅碧玉等17種。滑石的儲量位居全國第二,品位居全國第一,已形成年產40萬噸滑石產品的產業規模,是全國滑石產業基地,其產品暢銷世界各地。龍勝規模開採的礦產品還有鉛、鋅、黃金、紅碧玉等等。龍勝水力資源豐富。水能蘊藏60萬千瓦,已開發38萬千瓦,輸變電網建設工程已基本完成。另外,依靠著豐富的高山風能資源,裝機12萬千瓦,投資15億元的南山風力發電站正在建設。

紅玉

紅玉的原生礦脈在龍勝各族自治縣的蔚青嶺北坡、西坡一帶,礦物成分以紅碧玉、石英為主,含部分高價鐵和低價鐵,經檢測,其化學成分為二氧化矽﹙SiO2﹚70%-80%; 氧化鐵(Fe2O3+FeO)10%-15%; 其他成分5%-8%。龍勝雞血石顆粒微小,結構緊密,不易風化,也不怕酸鹼侵蝕,折射率為1.54,摩氏硬度為6.5-7.0,相對密度為2.7-2.95克/立方厘米,它以高價氧化鐵的形式呈顯紅色,在氧化環境下永不變色的。

桂林龍勝導遊詞介紹 篇4

各位朋友,我們現在前往的是黃龍巖畲族風情旅遊區。在去遊覽之前,我想大家還是先了解以下畲族的概況:畲族是我們中華民族大家庭的一員,在全國五十六個民族中排列第二十位。我們漳溪畲族鄉有“廣東畲族中心”之稱,是全省七個民族鄉之一,也是廣東唯一的一個畲族鄉。畲族人口近6000人,這裡是畲族人是明朝洪武年間由平遠縣熱拓鄉遷來的,距今已有近百年的歷史,開基始祖為藍氏江南二十八世(一百三十五世)宗德公,度名:千三郎。據說畲族的祖先狗頭人身,是龍犬的化身。

為什麼呢?這裡有一個古老的傳說:自從盤瓠古開天地以來,黃帝有一個孫子叫高辛帝,高辛帝的老婆姓劉,因為她的耳朵很大,人們都叫她大耳婆。有一年,大耳婆的耳朵張出一個腫瘤,太醫從她的耳朵裡割出一條蟲子,有三寸長,放在盤子了,然後蓋上“瓠”,就是我們祖先以前用的“勺子”。三年後的一 天,突然間電閃雷鳴,金蟲變成了一條龍犬,龍犬降聲是吉祥的兆頭,全宮上下都很高興,高辛帝就命名它為盤瓠,盤瓠在軍營裡一天天的長大,經常跟士兵們出去巡營、打獵,學會了一身好本領,有一年邊疆的一個番王的頭來侵犯高辛帝,高辛帝的手下都招架不住了,便貼出皇榜,說有誰能取得番王的頭,就讓他在高辛帝的三個女兒中任選一個做老婆。

但皇榜貼出很多天了,都沒有人來揭榜,龍犬看見後,揭下皇榜去見高辛帝,高辛帝一時也沒有其它的辦法,只好派龍犬去試一下,龍犬就連夜飄洋過海去見番王,因龍犬的本領很大,自稱是來幫番王的,番王見到龍犬很高興,當天晚上就設宴招待龍犬,結果給龍犬灌了個大醉,龍犬就借個機會咬斷番王的頭帶回去叫高辛帝,高辛帝便遵守自己的諾言,讓三個女兒出來,任它選一個做老婆,龍犬選中的是三公主,可是皇后不同意,說你是狗我女兒是人,怎麼能跟你結婚呢?龍犬說:你給我七天時間,我就變成人形,跟你女兒結婚,但這七天內不能有任何一個人來偷看我。當龍犬變到頭的時候就不能再變了,所以就成為了狗頭人身了。

之後還是與三公主結了婚,結婚後生下三子一女,龍犬本來是沒有姓的,就去請高辛帝賜姓於他的子女,大兒子去見高辛帝的時候,是用個盤子裝著去的,所以就賜他姓“盤”了;二兒子去見高辛帝的時候,是用一個竹藍裝著去的,高辛帝便賜他姓“藍”了;三兒子去的時候,恰好打雷,便賜他姓“雷”了,女兒長大之後招了個駙馬姓鍾,就隨夫姓鍾,丈夫是瑤族人的祖先,但是姓鐘的有一部分又跟母親姓成為了畲族。因此,畲族就有了盤、藍、雷、鍾四姓同源一說。龍犬的大兒子叫藍光輝,即是現在藍姓畲族人的直系祖先,又稱“藍大將軍”,他手下有五名英勇善戰的統領,分統五路兵馬。至今,每年的四月初九,藍姓畲民,必抬藍大將軍牌位挨家挨戶去巡寨,五路兵馬必與同行。

桂林龍勝導遊詞介紹 篇5

各位遊客大家好,我是大家今天的導遊劉X,大家可以叫我小劉,今天我將帶領大家參觀的是烏鎮、西柵。

烏鎮是浙江的一個水鄉古鎮,烏鎮地處浙江北端,與江蘇省相鄰,曾經是兩省三府七縣交界之處。春秋時期,烏鎮是吳疆越界,吳國曾駐兵於此以防越國,當時稱烏戌。“烏鎮”的稱呼,首次出現是在唐鹹通十三年。南宋嘉定年間,以市河為界分為烏青二鎮,河西為烏鎮,河東為青鎮,解放後,統稱烏鎮。

關於“烏鎮”一詞的由來,還有一個典故。據說在唐憲宗元和年間,浙江刺史李琦妄想割據稱王,舉兵叛亂,朝廷命烏贊將軍率兵討伐。烏將軍武藝高強,英勇善戰,打得叛軍節節敗退。李琦突然在市河河畔掛牌休戰,正當烏將軍就地紮營伺機再戰時,李琦卻於當日深夜偷襲營地。烏將軍倉促應戰,最後連人帶馬跌入李琦設下的陷阱,被叛軍亂箭射死。雖說仗是打輸了,但是烏贊將軍那種正直、忠誠、愛國的表現,讓老百姓十分欽佩。大家為了紀念他,就把鎮名以他的姓氏為名,改稱“烏鎮”。

烏鎮二期的西柵景區毗鄰古老的京杭大運河河畔,佔地三平方公里,由12個碧水環繞的島嶼和72座形態各異的古石橋組成,需坐渡船才可以進入景區。相對一期東柵景區而言,二期的保護和開發更加完善徹底,人和環境、自然、建築更為和諧。橫貫景區東西的西柵老街長1.8公里,兩岸臨河水閣綿延1.8公里有餘,整個景區內儲存有精美的明清建築25萬平方米,真正成為了觀光、休閒、度假、商務活動的最佳旅遊目的地。

草木本色染坊

整個工坊佔地2500平方米,地面是青磚鋪就的,上面豎立著密密麻麻的高杆和階梯式晒布架,規模相當龐大。這裡除了製作藍印花布外,還有獨特的彩烤工藝流程,而且當時的彩烤色彩也十分豐富,都是從當地的草木原料中提取出來的,像茶葉啊,桑樹皮啊,杭白菊啊,都是提取色素的原料。紅茶可以染成淺紅色,綠茶可以染成淺綠色,杭白菊可以染成淺黃色,桑樹皮可以染成淺褚色,因此,這個染坊在當地被叫做草木本色坊。

敘昌醬園

中國是醬油生產起源最早的國家,距今已經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了,而敘昌醬園是烏鎮有歷史記載以來最早的醬園,它是鎮人陶敘昌於清咸豐九年創立的。

醬園前店後坊,自產自銷,現在我們看到的就是它晒醬的地方。滿院子都是青灰色的醬缸,我們從缸身上,斗笠上都可以看到“敘昌醬園”的字樣。大晴天的時候,工人們就把斗笠取下,露出蓋著蠶絲棉的醬缸,讓裡面的豆瓣醬盡情的吸收陽光。或許大家要問,為什麼要蓋一層蠶絲棉呢?首先這是因為要防灰防蚊蟲,另外一方面,蠶絲有很好透氣性,讓豆瓣醬可以在烈日下更好的呼吸發酵。晒的時間大概要3—4個月,直到變成黑褐色為止。

這裡是陶家的一個會客廳,旁邊還有一些照片,上面是做醬的工藝流程。做醬的工藝比較複雜,要先浸泡黃豆、蠶豆、小麥等原料,再利用竹匾制曲,再發酵,發酵好了加鹽水放到外面暴晒,而暴晒的時間是最久的。以前江南一帶的人家幾乎都是自己做醬的。

亦昌冶坊

亦昌冶坊也是前店後坊的性質,大家現在看到的這口鍋被稱為“天下第一鍋”。明代嘉靖年間,湖州鐵匠沈濟帶著一身熟練的冶煉技術來到烏鎮開了個小作坊,當時它是浙西唯一的一家冶鐵作坊,因此生意興隆,發展的很快。這口大鐵鍋就是同治五年家族生意最鼎盛的時候做出來的,既展示了自家冶煉的高超技能,也展現了他家的經濟實力。旁邊牆上的照片有關於這口大鐵鍋的資料記載,我們面前的這一口鐵鍋,也是根據資料仿製的,並不是真品。

往左走上樓是一個體驗區,每個禮拜的二、四、六下午2點到4點,這裡會有專門的師傅給大家展示鐵鍋的製作過程。這個屋子的建築結構也非常特別,所有立柱都是用石料雕鑿而成,因此有“石腳屋”之稱,其實這也是為了防止冶煉過程中四處飛濺的火花引燃木料,釀成火災。這面牆上描繪了冶煉鐵鍋的所有制作步驟,其中最耗時間,也最難的一步就是給爐子升溫,因為要鐵水熔化,溫度一定要達到1400度以上才行。我們身邊這個就是給爐子鼓風的風箱,大家可以在這裡繞一圈參觀一下。

昭明書院

昭明書院得名於曾在此地讀書的南朝梁昭明太子蕭統。蕭統編輯整理的《文選》是我國第一半詩歌散文選集。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文選》和《古文觀止》、《唐宋八大家文鈔》都是古代讀書人案頭必備的文學讀本,影響深遠。

前方庭院中有四眼水池,四周古木參天,正門入口有明朝萬曆年間建立的一座石牌坊,上題“六朝遺勝”,龍鳳板上有“樑昭明太子同沈尚書讀書處”的字樣,在文革期間,被有心人塗上了石灰,才得以倖存。

書院的後冊是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家及作品展覽館。烏鎮是文學巨匠茅盾的故鄉,自第五屆開始烏鎮已經成為茅盾文學獎的永久頒獎地,第五屆是在烏鎮一期東柵,第二期是在我們西柵。

三寸金蓮館

中國封建歷史裡的纏足現象存在了上千年,對於這段纏足歷史,歷來都是褒貶不一。這個三寸金蓮館用大量珍貴的實物和圖片給大家講述中國歷史上的纏足文化,如此係統全面的介紹,在世界上也是第一家。

我們現在進的是當初西柵大街大戶人家的房子,這裡很多景點包括客棧都是把幾個大戶人家的房子打通建成的。我們現在第一進的地方是做商店用的,主要賣一些工藝品。第二進是蠟像區,讓遊客瞭解一下當時裹小腳的場景。這邊是我們的女孩到了一定年紀,長輩給她裹小腳的場景。裹腳一般都是在女孩5—8歲的時候,如果年齡太小,腳還很軟,可能會裹的不到位,落下終身殘疾,沒辦法走路,如果年齡太大,腳掌就定型了,裹起來更痛苦,而且也裹不漂亮。現在我們到裡面的展覽館去看一下。

那個時候就已經有高跟鞋、坡跟鞋了,為的是讓腳顯的更小些。大家看他們的鞋子都是尖頭鞋,那我們現在穿尖頭鞋是為了漂亮,為了時髦,那時候他們的指令碼來就被綁成了尖形,所以鞋子都是尖頭的。當時她們只有大腳趾是不動的,其他四個腳趾都被折斷壓在腳底板下面,同時還要把腳面骨折斷,從而把腳裹成一個彎弓的形狀。

大家過來看一下這邊的兩雙鞋子。這是一雙富貴高筒靴,是富家小姐或有錢人家的小姐穿的,平常的鞋子都是自己做,做靴子的話就要請專門的鞋匠來訂做。這靴子上的花卉是牡丹花,也表示大富大貴的意思。這邊這雙是專門給古時的歌舞妓跳舞時穿的,腳後跟這個抽屜是放花粉用的,下面還有個鏤空的蓮花形狀圖案。跳舞的時候,隨著腳步的移動,會有一朵朵的蓮花印在地板上,因此這被稱為步步生蓮鞋。

往裡面進去,這些都是小孩子的童鞋,有虎頭鞋、十二生肖鞋等等。再進去就可以看見更多的鞋子,這裡的鞋子有按種類分,按地區分的。像這幾雙鞋子普遍要偏大點,因為是民國初年的時候的鞋子,那時候纏腳不是很講究,所以腳還是比較大的。現在我們看看這些小的,這幾雙單個的鞋子很有特色,它們都是單個的,叫做訂婚鞋。因為當時男婚女嫁都是靠媒婆做媒的,媒婆會把女孩子的繡花鞋其中一隻拿到男方家給女孩做媒,而男方的父母就看著這鞋子來選媳婦。他們主要看兩方面,一方面看大小,因為當時以小腳為美,另一方面是看鞋的做工,也就是鞋面上的繡花。因為女孩子裹了小腳之後,幹不了重活了,只能在家裡做些家務活,女工方面當然也是非常看重的,因此挑媳婦主要就是看鞋子的大小和做工這兩個方面。

這裡還有一雙睡鞋,顧名思義是睡覺時穿的鞋子。這鞋的底是軟的,睡覺前套在腳上,出門的時候在這雙鞋子外面再套一雙硬底的鞋子就可以了。

這邊有四個地區的鞋,南方的,北方的,中原地區的,江南地區的。其中中原地區的腳型是最漂亮的,像湖南湖北這一帶,而且那裡做的鞋大多是坡跟鞋。大家都知道,相同長度的鞋子,做成坡跟和做成平跟效果會有很大的差別,做成坡跟後看上去明顯更小些。中原地區的女孩有纖骨的稱號,她們骨骼長的比北方女孩要小,因此腳也相對小些。而纏腳是要按比例的,纏的過小了會影響女孩子的正常行走,所以北方的鞋子要相對的大一些。

這邊是72雙精品鞋,這些大一點的是民國時期的,這些有點少數民族味道的是青海地區的,都是從山區農戶家收集回來的。

這邊還有兩雙鎮館之寶—兩雙出土文物。這裡是故意放著一大一小兩雙,做一個對比。這雙是北宋年間的,到現在已經有1000多年的歷史。當時還沒有廣泛流行纏腳,當時沒有纏過的腳是跟我們現在一樣,自然生長的,那這個鞋子也是蠻大的,按現在的標準來說有 39碼的樣子。那旁邊這雙就明顯小很多,這是明朝的鞋子,也是從烏鎮近郊出土的一雙三寸金蓮鞋。因為明朝是纏腳最鼎盛的時期,那個時候如果女孩子不纏腳是嫁不出去的。

剛開始流行纏腳是在南朝的時候,李後祖有個宮女叫媚娘,她本身腳比較小,經常在跳舞的時候不穿鞋子,用布把腳綁一下,在棉花上面跳舞,李後祖就讚譽她是“凌雲之態”。那時候開始就以小腳為美,到了宋代的時候開始有了三寸金蓮的說法。它從宮廷傳到一些富貴家庭,再傳到妓院,慢慢的開始廣泛流行。那時候民間老百姓還不怎麼會纏,特別是在農村,農村裡的女孩子是家裡勞動力的一部分,纏腳後就意味著不能下地幹活了。那到了明朝的時候,如果說女孩子不纏腳肯定是嫁不出去的。皇帝朱元璋娶了馬皇后,因為上轎時一陣風吹來,把轎簾吹開,露出了馬皇后的一雙大腳而被人恥笑,於是就有了露馬腳之說。

清朝的宮廷裡面是不纏腳的,因為滿人認為江山是從馬背上打來的,纏了腳還怎麼騎馬呢?康熙皇帝在康熙三年的時候下了一個禁纏令,就是說凡是我康熙元年出生的女孩一律不準裹小腳,可是漢族的老百姓太多了,而且纏足的思想也根深蒂固了,他們還是在偷偷給自己家裡的女孩子裹小腳。於是在康熙七年的時候,朝廷就索性不管了,也把這個禁纏令罷免了。真正沒有裹小腳是在民國的時候。

這個腳是我們烏鎮90多歲的老人家的腳,她這個腳已經不是三寸金蓮的小腳了,而是有點畸形。因為這位老人家小的時候父母給她裹了一段時間的小腳,後來又不裹了,但是腳始終長不好,就變成這樣畸形的了。

桂林龍勝導遊詞介紹 篇6

歡迎來到重慶旅遊。

今天我們能為大家服務,感到十分高興和非常榮幸。我們的責任是是安排和照顧好大家載重慶的吃、住、行、遊、購、娛,努力維護好大家共同利益。希望大家的此次旅行愉快和順利。

另外,為了保證大家安全,按照重慶市旅遊局的規定,駕駛員開車期間不使用手機,他的手機由我暫時保管。如果我們在工作中有什麼不對之處和服務有什麼不周到的地方,敬請大家指出,我們一定會改進,同時也歡迎大家投訴。

重慶給遊客第一印象和最深印象是什麼呢?到過重慶的都會這樣回答:重慶的山、重慶的水、重慶的城、重慶的夜、重慶的火鍋、重慶的美女等等。不錯,這都是重慶最有代表性的,但這還不是重慶的全部。

重慶是中國內陸的特大城市,懸掛在聯合國大廳的世界地圖上,僅僅標出了中國四個城市的名字,其中一個就是重慶。我們這座城市,自然地理獨特,人文地理鮮明。到這裡來的每一個人幾乎都能感受到一種強烈的視覺衝擊力和心靈震撼力。在中國,你無法找到一個城市能和重慶類似。在重慶,你不難體驗到傳統與現代、歷史與未來的交匯和撞擊。

到重慶旅遊,定會讓你覺得不虧此行,因為重慶是一座大氣磅礴的“山水之城”,是一座時尚韻律的“動感之城”,是一座熱情奔放的“激情之城”,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古老之城”,是一座朝氣勃勃的“青春之城”。

桂林龍勝導遊詞介紹 篇7

嘉興,是浙江省的地級市,位於浙江省東北部、長江三角洲杭嘉湖平原腹心地帶,是長江三角洲重要城市之一。城市處於江、海、湖、河交會之位,扼太湖南走廊之咽喉,與上海、杭州、寧波、紹興、蘇州等城市相距均不到百公里。嘉興自古為富庶繁華之地,素有“魚米之鄉”、“絲綢之府”之美譽,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國文明城市、全中國雙擁模範城市、中國綠化模範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和國家園林城市。嘉興還因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這裡勝利閉幕而備受世人矚目,是中國共產黨誕生地,成為我國近代史上重要的革命紀念地。20xx年2月4日,嘉興獲20xx年十大浪漫城市第8位。20xx年3月5日,標準排名釋出“20xx年中國大陸城市財力50強排行榜”,嘉興以350.35億公共財政預算收入排名第44位。

嘉興是新石器時代馬家浜文化的發祥地,距今7020xx年前市境就有先民從事農牧漁獵活動。春秋時,此地名長水,又稱槜李,吳越兩國在此風雲角逐。戰國時,劃入楚境。秦置由拳縣、海鹽縣,屬會稽郡。兩漢時煮海為鹽,屯田為糧。三國時吳國雄踞江東,析由拳縣南境、海鹽縣西境置鹽官縣。吳黃龍三年(231)“由拳野稻自生”,吳大帝孫權以為祥瑞,改由拳為禾興,赤烏五年(242)改稱嘉興。兩晉、南北朝時,嘉興得到進一步開發,“一歲或稔則數郡忘飢”。

鳥瞰嘉興(2)隋朝開鑿江南河,即杭州經嘉興到鎮江的大運河,給嘉興帶來灌溉舟楫之利。唐玄宗天寶十年(751)析嘉興縣東境及海鹽、崑山等縣部分轄地置華亭縣。唐代嘉興屯田27處,“浙西三屯,嘉禾為大”,嘉興已成為中國東南重要產糧區,有“嘉禾一穰,江淮為之康;嘉禾一歉,江淮為之儉”的說法。五代十國時期,吳越國在嘉興設定開元府,嘉興從此自蘇州分離出去,領嘉興、海鹽、華亭3縣,是為嘉興首次設州府級政權。後晉高祖天福五年(940),因吳越王錢元瓘之奏請,在嘉興置秀州,領嘉興、海鹽、華亭、崇德4縣。北宋改秀州為嘉禾郡,南宋寧宗慶元元年(1195)升郡為府,後改嘉興軍。

元世祖至元十三年(1276)改嘉興軍為嘉興府安撫司,旋升為嘉興路總管府。宋元時,嘉興經濟較發達,被稱為“百工技藝與蘇杭等”,“生齒蕃而貨財阜,為浙西最”。乍浦、澉浦、青龍等港口外貿頻繁,海運興隆。明宣德四年(1429)析嘉興縣西北境為秀水縣,析東北境為嘉善縣;析海鹽縣置平湖縣;析崇德縣置桐鄉縣,嘉興府下轄7縣,稱一府七縣。此後四五百年內嘉興府縣體制基本未再變動。其時,在農業和手工業發展的基礎上,商品經濟日漸繁榮,棉布絲綢行銷南北,遠至海外,嘉興王江涇鎮的絲綢有“衣被天下”的美譽,嘉善有“收不完的魏塘紗”的諺語,桐鄉濮院鎮絲綢“日產萬匹”,名聞遐邇。

明弘治《嘉興府志》記載:“嘉興為浙西大府”,“江東一都會也”。

明末清初,清軍攻破此處進行後進行了屠殺,使嘉興損失慘重,不復當年繁華。清朝中期,清政府進行了賦稅改革和整頓,並多次對杭州灣沿岸海塘進行修築,嘉興社會經濟才逐漸好轉,市鎮恢復繁榮。

清咸豐十年(1860),太平軍攻克嘉興,建聽王府為當地軍政領導機構。清朝中期以後,受帝國主義掠奪和封建主義的剝削,嘉興的經濟和城市面貌日漸衰落和凋敝。

1920xx年11月7日,辛亥革命黨人光復嘉興,成立嘉興軍政分府。民國初廢府存縣,改稱嘉禾縣,後複稱嘉興縣。

1920xx年8月初,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嘉興南湖的一艘遊船上閉幕,宣告中國共產黨成立。

1949年5月7日嘉興解放。

1985年1月,經中共中央、國務院批准,嘉興市區及所轄嘉善、桐鄉、海寧縣被列為長江三角洲經濟開放區,至1988年,嘉興市及所轄5縣均被列為經濟開放區。

桂林龍勝導遊詞介紹 篇8

這座堂叫”仰山堂”。大家知道,上海位於一沖積平原,市內無山、無林。所以此”山”就指對面那座假山。它高12米,重80噸。它過去乃至今天一直是個奇蹟。因為四百多年前沒有水泥和熟石膏,人們就用烹煮過的糯米,加上明礬和石灰,把石塊粘起來。至今安然無恙。看見山頂的亭子嗎?四百年前,這是上海城最高點。從那兒可看到黃浦江上的漁船、帆影,可這些今天只能在電影中見到了。你也僅能看見他們上移的頭頂。因為盤旋的小徑皆被樹、石遮住。這實在是園藝大師張南陽的傑作。也被公認是本地最佳假山。

在假山之後,有座龍牆。這是本園一特色。總共有五條龍牆。這邊走,我要帶你們去個地方,那兒能清楚地看見另一條龍牆。

女士們、先生們,這就是我剛才說的那條龍牆。龍實際上是想像出來的動物。我們稱自己為龍的傳人。不知道大家是否讀過賽珍珠的《龍籽》。如果看過的話,這兒很多東西令你覺得熟悉。請看這條龍,你會發覺這是個多種動物的綜合體。你看它頭似牛,眼似蝦,角似……我看不太像牛。我們通常說角似鹿,身似蛇,鱗似魚,爪似雞或者鷹。請告訴我,你們看見幾個趾。三個對。但一般龍應有五趾。為什麼是三個呢?其中有一故事。以前,只有皇帝和皇室人員才配有龍的圖案。園主潘允端用了龍做牆,他有野心。不知怎麼,皇帝得知此事,便派人來調查。潘允端得悉後,立即令人敲下兩個趾。當朝延官吏一到,園主說:”瞧,這本不是龍,只有三趾。”真是個聰明人,不然他性命難保。

你們說想拍一集體照。我看以龍牆為背景,這可是最佳的地方,我來替你們拍,別忘了說”Cheese”。

這兒我們可看見三塊石頭。中間那塊稱作”玉玲瓏”。這並非是玉,但是挺有名,叫太湖石,外型是由水侵蝕而成。這原來是給宋微宗的貢品。宋微宗廣收奇花異石,稱”花石綱”。可怎麼會到這兒來的呢?原來,在運往當時京都遺失了。多年之後,又成了地地方官紳的玩物。後來他把該石送給潘允端做嫁妝,因為潘的兄弟娶了他女兒。玉玲瓏因有”瘦、透、皺、漏”等特點而著稱。假如你自上而下倒水。它72孔孔孔猶如小瀑布;如你在下方燃香,它72孔孔孔煙香縹緲,非常美麗。園主以前常凝視此石多時,留連忘返。這也是園林功效之一,一個景物使你沉思,結果達到情晚合一的境界。

豫園之遊就到此結束,希望胸們喜歡它。最後,大家必須做出選擇:是喝茶還是購物。我看,還是舉手表決。有多少人想品茶?哈,全都想去?!什麼?我願不願去?說實話,這正合我意。那麼我們還等什麼呢?大家走吧!

桂林龍勝導遊詞介紹 篇9

白洋澱位於保定境內的安新縣,是國家重點旅遊區和開放區。水域面積366平方公里,為華北平原最大的淡水湖。南距石家莊189公時,北距北京162公里,東距天津155公里,是京津冀腹地,大清河貫流東西。白洋澱是由143個大小不等的澱泊和3700多條溝壕組成的湖泊群的統稱,其中較大的澱泊有白洋澱、燒車澱、撈王澱、馬棚澱等,因白洋澱面積最大而得名。澱區主要在保定地區安新縣境內,一部分在滄州地區,涉及安新、容城、雄縣、任丘市、高陽等市縣。白洋澱是華北地區最大的內陸淡水湖泊,總面積約366平方公里,其中312平方公里在安新縣境內,佔總面積的85%。澱區三分陸地,七分水面,水域面積約15400公頃,是華北地區少有的內陸淡水湖。白洋澱的上游有唐河、瀑河、曹河、瀦龍河等九條河流,故有"九河下梢"之稱。

澱區景色秀麗,物產豐富,一年四季,景隨時移。春季,水域清澈,煙波浩森,蘆葦翠綠,一片勃勃生機;夏季,蓮菱蒲葦隨風搖曳,滿澱荷花盛開,湖內白帆點點,使人暑意頓消;秋季,白洋澱天高氣爽,氣候宜人,魚跳水面,蟹肥味香、魚船隊隊、捕撈繁忙;冬季,白雪皚皚,冰封大澱,一派北國風光,各種冰床穿梭往來,如同燕子在空中飛翔,是一個巨大的天然滑冰場,可任自由馳騁。

白洋澱的地形地貌是由海而湖,由湖而陸的反覆演變而形成的,現在的水區是古白洋澱僅存的一部分,上游九河、瀦龍河、孝義河、唐河、府河、漕河、萍河、楊村河、瀑河及白溝引河,下通津門的水鄉澤國,史稱西澱。到明弘治(公元1488年)之前已淤為平地,“地可耕而食,中央為牧馬場”,因此也有“雍奴澤”之稱。正德十二年(公元1520xx年)揚村河決口始成澤國,形成九河入澱之勢。以後人們看到澱水“汪洋浩淼,勢連天際”,故改稱白洋澱。對白洋澱的形成還有美麗的傳說。相傳很久以前,一箇中秋夜晚,嫦娥仙子偷吃仙藥,身不由已,飄飄然離開月宮,就在她將要落入凡間的一瞬間,猛然驚醒,這一驚非同小可,隨身寶鏡落入人間,摔成了大大小小的143塊,形成現在的143個澱泊。

白洋澱歷史悠久,早在新石器石代,澱區的西部、南部(今安新縣的留村、樑莊)就有人類活動生自。春秋、戰國時期,澱區分屬於 燕、趙統轄,以易水長城(今安新縣北堤)為界,南葛城(今安州鎮)屬趙、北渾泥城(今安新鎮)歸燕,故今日澱區有“燕南趙北”之說。也正是這橫跨燕趙的活土,以其特有地理風光,政治、軍事地位,為歷代所重視,令騷客詠歎。宋代,六宅使何承矩在澱區築堤貯水,引水灌溉建立屯田防線。北宋名將楊延昭曾在此屯兵御遼。元代大儒劉因任教於澱區三臺、安州。清代康熙皇帝在澱區端村、圈頭、趙北口、郭裡口興建行宮,先後40次來澱區遊覽圍獵。解放戰爭時期,朱德總司令曾在白洋澱指揮清風店、解放石家莊戰役,給這古老的澱區又增添了新的光彩。

白洋澱人民具有光榮的革命傳統,1920xx年加入共產黨的辛璞田,受順直省委的派遣到家鄉馬家寨開展農民運動。1920xx年夏共產黨劉亦瑜,受中共保定地委的派遣到澱區北馮村與王家驥等人,建立起澱區第一個黨支部。辛璞田、劉亦瑜、李之光、侯卓夫等革命先烈,為尋求救國救民之路,舍家棄業,投身革命,堅持真理,寧死不屈,成為共產黨員學習的榜樣。抗日戰爭時期,活動在白洋澱的抗日武裝“雁翎隊”,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利用澱區蘆蕩遍佈,溝河交錯的有利地形,開展機動靈活的游擊戰,以弱勝強,痛擊日本侵略軍,大長我中華民族之威風,顯示出燕趙兒女的聰慧勇敢。作家徐光耀撰寫的《小兵張嘎》就取材於“雁翎隊”。著名作家孫犁的《荷花澱》,孫厥、袁靜的《新兒女英雄傳》均以澱區為題材。白洋澱兒女那颯爽英姿,今日仍被全國人民傳揚歌頌。

澱區涉及保定、滄州兩個地級市的4縣1市,佔安新縣總面積的85%。安新縣境內水區人口10萬人,36個村四面環水,蘆葦年產值4000多萬元 ,是水區人民主要生活來源,魚類16科54種,最高產量800多萬公斤。以盛產大米、魚蝦、菱藕和“安州葦蓆”著稱。其中,元魚和桂花魚中外聞名,被譽為美麗富饒的魚米之鄉。開展旅遊業以來接待中外遊客300餘萬人次。每年7月23日舉辦“中國白洋澱荷花節”。

桂林龍勝導遊詞介紹 篇10

歡迎大家來到首批5a級國家旅遊景區——靈山勝境!靈山勝境坐落於山清水秀的無錫太湖之濱,是一座規模巨集大、文化精深、意境空靈的佛教主題園區。

一、照壁

進入勝境文化園區前,被譽為“華夏第一壁”的靈山大照壁將首先帶給您前所未有的震撼。照壁長約40米,最高處達8米,氣勢恢弘,莊重大氣。照壁南、北兩面燙金大字均為原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居士題寫。

樸老與靈山的因緣頗深,賜予靈山許多絕妙詩句。照壁面向太湖的一面題有“湖光萬頃淨琉璃”七個大字,“琉璃”是佛經中常提到的“七寶”之一。樸老詩句寓意 著與太湖交相輝映的靈山勝境,就猶如一方晶瑩剔透的琉璃世界純淨美好。而面向勝境那面 “小靈山”一詩,則是樸老寄予靈山極高的讚譽和殷切的期望。“昔遊 天竺訪靈鷲,嘆息空荒憶法華”是自述他當年曾出訪印度(古稱“天竺”),去尋訪釋迦牟尼講經說法的“靈鷲山”(簡稱“靈山”、“鷲峰”),但印度佛教早已 衰落,靈鷲山呈現一片“空荒”景象,追憶當年佛祖講經說法時的盛況,樸老感慨萬分。“不意鷲峰飛到此,天花爛漫散吾家。”這兩句話峰鬥轉,說他94年來到 無錫靈山,目睹靈山大佛景區香客雲集佛教興盛,彷彿感到印度的靈鷲山“飛”到了無錫馬山,“天花爛漫散吾家”寓意正信佛法的傳揚。從這首詩足以看出德高望 重的趙樸老對佛教文化和對佛教聖地靈山給予的殷切希望。

二、 五明橋

照壁對面,柔美的“五明橋”橫跨玉帶河上,精美的漢白玉橋身凸顯典雅、古樸。 “五明”是古印度對人類文化的總括以及對人類知識、學問的分類。“明”指學 問、學科,“五明”是指人類文化有五大學問,分別為1、內明:明白自己、明悟人生真相的學問。2、宣告:聲韻、語言之學;3、因明:邏輯、論辯之學;4、 醫方明:醫藥、體育、養生之學;5、工巧明:人類物質文化生活各行各業的技藝學問,如農業、商業、工業、建築、音樂、文學、軍事、管理等等。每座橋分別以 “五明”之一命名,橋欄杆則選用北京房山的精品漢白玉,這些無一不體現了靈山建立“一流景區”,打造 “精品工程”的堅定目標。走過“五明橋”進入靈山勝 境,正是要讓我們切身體會到:佛教絕不只主張在寺廟、山林間閉目打坐、不問世事,不關心現實社會和廣大眾生,相反,正信的佛教為利益一切眾生,積極主張開 發、利用一切有益知識、技術造福人類。“五明橋”正體現了靈山佛教文化博大精深之所在。遊客朋友可選擇走不同的橋,圓滿您不同的願望。

三、“靈山勝境”門樓

走過五明橋,便可見一座氣勢恢弘,莊嚴而不失精美的“勝境門樓”。門樓糅合徽式建築之古樸端莊,北方皇家建築之雄偉大氣以及藏式建築之鮮明活躍風格於一 體。正門懸掛 “靈山勝境”匾額亦為已故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先生題寫。靈山勝境作為國家首批4a級景區,不僅具備一流的硬體設施,更為廣大遊客配備有 優良的軟體服務,導遊講解、小件寄存、廣播、醫務等一應俱全。遊客手中的別緻明信片門票,更是體現了靈山“服務到家”的匠心獨具。當您盡興遊覽靈山後,便 可將明信片門票連同您的祝福,郵寄給親朋好友,同時也把靈山特有的靈氣、福氣送到千家萬戶。

通過“靈 山勝境”大門樓,讓我們一同去了解佛教豐富的歷史,體驗靈山獨具的文化吧!門樓反面,另一梵文書寫的“靈山勝境”匾額,由研究梵文的泰斗季羨林教授親筆題 寫。“靈山”,梵文名耆崛山,原指印度“靈鷲山”,略稱“靈山 ”,“鷲峰”等,因山頂形狀似鷲故名“靈鷲山”。可見,無錫靈山與印度靈鷲山確有著一定的 因緣。據說, “靈山”之稱源於唐朝初年玄奘法師從天竺(印度)取經回國,遊歷東南經過無錫,見馬山層巒叢翠、景色秀異,謂“無殊西竺國靈鷲之勝也”,遂 將馬山賜名為“小靈山”,此後,玄奘大弟子窺基法師就在此始建小靈山寺(宋時改名為“祥符禪院”),歷經滄桑變遷,至97年我們建造靈山大佛、恢復祥符禪 寺、得趙樸老支援、有茗山法師首任方丈,小靈山的千年古剎不僅恢復重光,且建成了高達88米的中國第一大佛,小靈山也達到千餘年來前所未有之盛,也才成就 了今天這方令世人稱道的“靈山勝境”。

四、 洗心池

出“靈山勝境”門樓,就正式進入了佛國勝境。在開始佛文化旅程之前,請先去靈山“洗心池”接受一次心靈的“洗禮”。通常有成語說“洗心革面”,意思是徹底 改變自己、重新做人。而佛教的“洗心”不是從品性的角度,而是注重從心靈智慧出發。佛教認為我們每個人的心靈本來是清淨光明,尤如明鏡,只是隨著年齡的增 長,煩惱和困擾越來越多,就好像一面潔淨的鏡子有了塵汙,也就不能清楚地照徹萬物了,所謂“心性本淨,客塵所染”。通常意義的修行,就是要讓我們的心靈恢 複本來的清淨光明,清楚地認識到自身的價值,達到真正的覺悟。有幸到此,就讓我們通過洗手,帶走塵世煩惱、盪滌心靈染汙,使疲憊煩惱的身心有一個徹底的轉 換,換一種清新自在的狀態進入靈山勝境,。

五、 佛足壇

淨化心靈之後,讓我們懷虔誠之心前往靈山的第一個景點“佛足壇”去瞻拜佛足。面對我們這兩隻長1.2米,寬0.6米的巨大佛足印,正是佛祖釋迦牟尼留下的 足跡。據說,佛祖在世時,不主張世人為他造像膜拜,在他即將寂滅時,於印度摩揭陀國留下腳印,並對其弟子說:“見到足印,如同見我”。日後,信眾便以佛足 作為膜拜之聖物。

靈山的佛足並非憑空建造,而是有一定的依據:在《大唐西域記》中記載,玄奘走過 釋迦牟尼成道的足跡一一隆重膜拜,並將圖案帶回中國,呈給唐太宗,後奉旨按圖刻石供奉。大家不妨走近瞻觀,可見佛足足底平滿,五趾齊平,掌底有和萬字 符,這些都屬於佛祖不同於常人的祥瑞之相。據傳說,佛足印的大小會根據禮拜者的福德大小而呈現不同的變化,今天大家有幸看見如此大的佛足,正說明大家的福 德和佛緣很大。另外,在西安大雁塔、玉華宮也儲存著刻有釋迦牟尼足跡的石碑,那也是依玄奘法師當年在所刻的佛足石複製而成的。現在,讓我們沿著佛祖的腳印 前行,去了解佛祖成道的艱辛歷程。

六、 五智門

現在我們所看到是目前全國屈指可數的大型手工雕刻石牌坊“五智門”,它全長38.4米,高15.5米,設計獨特、雕刻工藝精美,全部採用花崗岩建造而成, 共用石料1000餘噸。靈山五智門又名“智慧之門”。進入佛教的智慧之門,我們將瞻禮太子降生的盛大場景,感受象徵著佛教盛大、國泰民安的阿育王柱的巨集偉 氣勢,並通過菩提大道、轉經廊等許多佛教文化景點,去了解佛教豐厚的歷史和文化內涵,瞭解佛學博大的智慧哲理。

五智門南北面刻有佛教“六度”之“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六對大字。“六度”通俗的說就是學佛之人達到佛法大智慧的六種行為準則。 “布 施”就是叫人放下自私心,多為別人著想,把有價值的東西施捨給別人。一般人習慣上都是自我中心,為自己打算,學佛則是要“不為自己求安樂、但願眾生得離 苦”,多為別人著想, “毫不利己、專門利人”。深一層說,佈施不僅僅是將財物給他人,更要將做人的道理、人生的意義和價值、宇宙人生的真相這些有關“生 命智慧”的學問告訴別人,讓人生更充實、活得更有意義,這叫“法佈施”。“持戒”也不只是通常以為的“宗教的清規戒律”,而是指為人處世的基本原則。佛教 倡導“戒殺生”“戒偷盜”等等,從根本而言就是在引導眾生遵循自然規律、遵守倫理道德、堅持做人準則、保持社會公德,爭作一名遵紀守法的好公民。釋迦牟尼 涅盤前,有弟子問以後佛法該如何住世,釋迦牟尼說:“以戒為師”,由此可見“持戒”是非常重要的。“忍辱”則是指要甘於忍受痛苦和屈辱,所謂“忍一時風平 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能忍之人,必定是堅韌之士。在“五智門”的另一面居中的是“精進”,在六度裡,“精進度懈怠”,是要修行人努力不懈、持之以恆、勇 往直前。由此可見通常認為佛教是“消極”、“悲觀”、“逃避”、“厭世”的說法是完全錯誤的。佛教同樣是非常積極、“與時俱進”、努力奮發的。 “禪定” 就是讓我們學會靜下心來思考問題,學會以平常心對待每一件事情。也只有真正把前五個“度”融會貫通,才有可能達到“般若”的境界,也就是獲得了佛教的大智 慧。也就真正懂得了人生的價值和生命的意義。

七、 菩提大道

穿過智慧之門,我們便踏上了“菩提大道”。大道兩邊種植有百餘棵銀杏樹,在我國曆來是把銀杏樹視為佛門聖樹來代替菩提樹的。因銀杏樹的樹齡很長,可以稱為 植物中的活化石,也象徵著佛教文化的源遠流長。又因佛祖釋迦牟尼當年於菩提樹下悟道成佛,所以菩提在佛教中即是覺悟之意,“菩提大道”又被稱為“覺悟之 道”。我們可以看到菩提大道中央飾有七朵蓮花,這取自佛祖出生時“步步生蓮”的典故,過會兒我會向大家仔細介紹。走在蓮花上就如同與佛祖在同行,我們還可 以看到道邊上的不斷雲紋,諧音就是“不斷運”,走一走寓意好運不斷,福氣連連。

菩提大道兩側是投資三 千多萬建設的綠化帶,引進了許多珍貴樹種如櫸樹、檫樹、羅漢松、白皮松等,這草坪也是引自美國矮生百慕達與雁麥草混播的終年常綠草坪。靈山公司之所以要花 那麼多資金投入綠化,就是希望要為我們營造一個優美清淨的環境,從中去感受“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的禪境,也希望能夠提醒各位遊客愛護綠化,珍愛生 命。

八、 九龍灌浴

走過菩提大道,文化園區主體景 觀——“九龍灌浴.花開吉祥”,氣勢磅礴、蔚為奇觀,重現佛經中佛祖誕生之時祥瑞異相。開啟時,當《佛之誕》音樂奏響,頂端六瓣蓮花會緩緩綻開,金身太子 佛像從中冉冉升起,順時針環繞一週,隱喻“花開見佛”、“佛光普照”。蓮花每天定時開啟五次(10:00 11:30 14:00 15: 15 16:30),開啟時,周圍蹲踞的九條巨龍將一齊噴出高達三十多米的弧形水柱,當這九股水柱直衝天際轟然交匯沐浴佛身時,廣場四方鼓樂齊鳴,噴泉 水體百媚千姿……這一神奇的動態景觀正是依據佛經中所記載佛祖出生時的故事建造而成:據說佛祖釋迦牟尼一生下來就不同於常人,他能走路會說話,不用旁人扶 持便向東南西北各走七步,每走一步腳下就湧現出一朵朵蓮花來,最後他站在一朵蓮花上,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做獅子吼“天上天下,為我唯尊”頓時天空出現了 九條龍噴出淨水為他沐浴,仙女們也紛紛散下花瓣,奏起仙樂,供養我們的佛祖。小太子全身鎦金,共使用黃金18公斤,重12噸,高7.2米。蓮花座下為獅子 鼓,在佛教象徵佛法的弘揚,獅子鼓下是四大天王,他們是佛祖出生時的守護神。周圍幾個漂亮的仙女稱為“八供養”是佛祖出生時的供養人。

在“九龍灌浴”噴水即將結束時,四周八組鳳凰口中將會噴出72道涓涓細流,在佛教稱之為“八功德水”,據說只有在西方極樂世界才有。這水是經過引自德國 200多萬的淨化器完全淨化,大家可以放心飲用,飲用此水將保佑你身心安樂,福慧雙收,平安吉祥。大家千萬不要錯過啊!

九、 轉經廊

廣場四周是安放有108只轉經筒的轉經廊,供我們一路“轉經”。轉經筒是藏傳佛教祈福專用的法器,轉經一週等於讀誦“三藏”一遍,功德無量。“轉經”的本 義是讀誦佛經,然而考慮到有些朋友們工作繁忙沒有時間或沒有機會在平時誦讀經文,於是設定了這樣的轉經廊。大家可以趁此機會來轉一轉經筒,就如同把轉經筒 內的經文誦讀一遍,如果您有時間也可以把我們108個轉經筒全部轉過來,這就如同誦讀了百遍經文,功德百倍,會保佑你福壽延年。

十、 降魔浮雕

在看完佛祖四相成道之一的“出生”以後,我們來看一下佛祖四相成道中的“降魔”。眼前所看到的長26米,高將近8米的大型銅雕,展現的就是佛祖“降魔成 道” 的過程。我們可能會發現佛祖顯得有些憔悴,這是因為佛祖剛剛經歷了六年的苦行,但仍沒有悟出解脫之道,於是他放棄苦行,到河中洗去了六年的汙垢,接 受了牧羊女供養的羊奶之後,稍微恢復了一些原氣,便坐在一個菩提樹下,發了一個大願:“如果今生不能求得正果,便再也不起來了”。佛祖在樹下靜思七天七 夜,在他將要成佛的剎那間心魔來襲,有關享樂的誘惑、財勢的誘惑,美女的誘惑以及惡勢力的威脅一齊襲來。佛祖不為所動,最終把它們一一降服,終於得道成 佛。

看完這個銅雕後,我認為對於每個人而言,最大的敵人就是自己,只有堅定信念,戰勝自己,才能有所成就。相信大家一定有不同的感受、不同的見解,正所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吧!

十一、阿育王柱

現在我們來到開闊巨集偉的阿育王柱廣場。四根經幢中間高聳的石柱就是“阿育王柱”。為什麼叫“阿育王柱”呢,這就要從印度孔雀王朝的第三代君王阿育王說起。 他比我國的秦始皇還要早一百多年,如果說秦始皇統一了中國的話,那麼阿育王就統一了整個印度。我們知道,統一一個國家難免要經歷很多的戰爭。在阿育王年老 時他覺得自己罪孽深重,殃及無數生命,於是便在一位比丘的點化下皈依了佛教,並把佛教定為國教。在全國各地豎立這麼一根石柱,石柱上都刻經文以此來弘揚佛 法。所以如果說我們釋迦牟尼佛祖建立了佛教,那麼佛教的弘揚與阿育王是分不開。

這根整料雕刻 的阿育王柱,通高16..9米,直徑1.8米,重達200噸,用於手工雕鑿的小榔頭就可以用5噸的卡車裝一卡車。因此,無論從高度、重量、價值,還是堅固 方面,都遠勝印度現存的“阿育王柱”,是目前大陸上罕見的手工雕刻石柱,堪稱“中國第一柱”。最頂端的四隻獅子面向東,南、西、北,四個方向,象徵著要把 佛教弘揚到四面八方。獅子下面刻有和四種動物,分別為獅子、牛、馬及大象。喻意常轉的意思,獅子代表釋迦王族,牛代表忍辱負重,馬代表王子逃 離皇宮,大象代表大行大力。

阿育王柱是古印度佛法所行之處的標誌,它體現和見證著佛教文明承前啟後的 發展歷程,也是國泰民安、佛教興盛的標誌。在靈山景區瞻禮九龍灌浴的盛大場景,仰觀巍然聳立的阿育王柱,遠眺矗立於群山之間莊嚴雄偉的靈山大佛,這三大神 奇的雕塑,三項艱鉅的工程,也正體現著靈山弘揚傳統優秀文化、增進人類文明乃至促進世界和平的任重道遠。

十二、天下第一掌

廣場左側矗立有“天下第一掌”。它高達11.7米,相當於三層樓房的高度,寬5.5米,僅手指直徑就達1米,掌心千輻輪直徑2米,總重量達13噸。這是按靈山大佛右手以1:1的比例複製而成,也就是說形狀大小完全一樣。佛掌的印相為“施無畏印”,寓意驅除眾生痛苦,撫慰眾生心靈,令眾生無畏無懼。對比如此 龐大的手掌,可見大佛的雄偉高大了。

因“佛手”與“福壽”諧音,所以我們常說“摸摸佛手,增福添壽;抱抱佛腳,平安如意。”既然有幸來到靈山勝境,我們不妨帶著美好的心願去摸摸佛手,讓大佛為您驅除煩惱,保佑您一生平安。

十三、百子戲彌勒

右側的大型青銅藝術珍品名為“百子戲彌勒”,它高3米,寬7.8米,重9噸。斜倚而臥的彌勒神情和藹,笑容可掬。在彌勒碩大的身體上,塑有整整一百個正在 嬉戲耍鬧的小頑童,各個形神各異,栩栩如生。您看:他們有的在疊羅漢,有的在拔河,有的在拿小樹枝桶彌勒的肚臍,更有調皮的竟然在彌勒身上撒尿。但彌勒一 點也不為所動,依舊樂呵呵。

這些小頑童為何如此捉弄彌勒呢?據說他們是在考驗彌勒的肚量,是否真如世人稱道的“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慈顏常笑,笑天下可笑之人。”事實證明,只有心胸開闊之人才是真正擁有快樂的人。

十四、祥符禪寺

通常我們會把靈山大佛景區簡單概括為一山、一寺、一佛。一山,即小靈山。一寺,就是始建於唐代、且幾度興廢的千年古剎祥符禪寺。一佛,就是高達88米、被稱為神州第一佛的“東方大佛”——靈山大佛。

走過分別代表自覺修行的普渡橋、大徹大悟的大覺橋和懂得報答恩情的慈恩橋即可進入千年古剎“祥符禪寺”。正對的天王殿,便是祥符寺山門。殿內供奉四大天 王,分別代表著風調雨順,寓意國泰民安。為什麼正面供奉的又是笑呵呵的彌勒佛呢?因為佛分過去、現在、未來三世,過去佛是燃燈古佛,釋迦牟尼是現在佛,彌 勒佛便是釋迦牟尼佛的接班人,但要過五十六億七千萬年以後才能繼承佛位,所以稱之為未來佛。其實現在我們所見的彌勒形象,並非彌勒本身,而是依據五代時期 的契此和尚,也就是常說“布袋和尚”的原型塑造而成。因其形象和藹可親,所以千百年來深得老百姓認可。

彌勒背面的是寺廟護法神韋馱菩薩,他手拿降魔杵,能除一切妖魔鬼怪。韋馱與伽藍殿的關公是同一職位,相當於我們現在的國防部長。手中的降魔杵位置不同含義就不同:杵地代表不掛單,合掌捧在肘中,代表掛單,還有一種向上,說明寺院只留吃,不留住。

走出天王殿,可以看到鐘樓、鼓樓。鐘樓裡設定有 “江南第一鍾”。重12.8噸,高3.5米,下口直徑2.5米,由安徽蕪湖造船廠鑄造。每年的元旦和除夕都會舉行隆重的撞鐘儀式,因佛經中記載人生有108個煩惱,每撞一下便能去除一個煩惱,撞完108下,你就去除人生的108個煩惱,所謂“聞鐘聲,煩惱輕,智慧長,菩提增”聽到鐘聲能解除煩惱,增長智慧。

站在這裡我們可以看到一尊佛,這尊佛高8米,是 江蘇著名的雕塑家吳顯林設計的,他一共設計三尊小佛,一尊是1米,一尊是2.5米,還有一尊是8米高的小佛,88米高的大佛就是根據這尊8米高小佛通過計 算機放大11倍建造的。接下來氣勢雄偉的建築,則是寺廟正殿大雄寶殿。“大雄寶殿”一匾為樸老題寫。它是專門供奉佛教締造者和最高層領導者——“佛”的大 殿,大雄是對佛祖釋迦牟尼的尊稱,意思是說佛有大智力,一切無畏。

走進來看到中間坐著的是佛祖釋迦牟 尼的說法相。佛祖的兩邊,一老一少立著兩為弟子,少者阿難,老者伽葉,後面的火焰板是光明和溫暖的象徵,兩旁邊的抱聯,是由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江蘇省佛 教協會會長、原方丈茗山所題寫的。“山靈地靈人靈,靈心能成大佛;水淨空淨陸淨,淨土即在此方”。兩側是十六羅漢。後面則是由整塊漢白玉雕成的淨瓶觀音 像。

十五、杏壇廣場

杏壇廣場有一棵古銀杏,那是我們祥符寺悠久歷史的見證,植於唐貞觀年間,已有近14XX年的歷史,此樹姿態各異,樹乳累結。每年秋天枝頭都掛滿白果,人們都說這棵樹是鎮寺神樹。

據說,這棵千年銀杏曾數次遭到雷擊,主幹中間空心,其間藏有一條青色巨蟒。巨蟒平時不出來,每年八月中秋夜,都要從樹上游下來,悄悄地繞寺一週,然後返回 樹洞。中秋夜看蟒巡寺成為祥符禪寺的一大盛事,而善男信女們認為青蟒是神蟲,到寺內進香後,一定要到古銀杏樹前燒香磕頭。寺裡的和尚說每到白果豐收之時, 巨蟒便在樹內搖動樹身,白果紛紛自動落下,從而免去僧人採摘之苦。後來有遊方僧人說青蟒是青龍山山神。

十六、登雲道

要參與“平安抱佛腳”,需要我們登上這道長長的階梯,稱之為“登雲道”。細心的遊客會發現,靈山大佛腳下的登雲道與中山陵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因為他們的建 造理念是一致的,在視差作用下,登雲大道的特點是:從下往上看,只見臺階不見平臺,從上往下看,只見平臺不見臺階,登雲大道一共218級,共分七個平臺, 正好符合俗語“救一生靈,勝造七級浮屠”,因此登上登雲大道也是一種修行。

登雲道中間設有七幅巨型石刻,組成了一副靈山史卷,讓遊客能夠了解靈山的歷史。登雲道上的一口古井,稱為“六角井”,據說茶聖陸羽曾品過井中的泉水,認為甘洌清甜,非常推崇被譽為江南十大名泉之一。

十七、靈山大佛

靈山大佛高88米,連同三層石頭基座在內通高101.5米。比“佛是一座山,山是一尊佛”的四川樂山大佛還高出17米,是目前世界上最高的青銅佛像。這一 神州大佛坐落於太湖之濱,左挽青龍(山),右牽白虎(山),背靠小靈山,北踏青峰,南面太湖,地理環境十分優越。

靈山大佛佛體由1560塊鑄造銅壁板拼裝焊接而成的。如果加上蓮花座的440塊,就剛好塊。其中最大的有20多平方米,其他每塊銅壁板的展開面積 平均4——6平方米,全部銅板展開面積可達到9000多平方米,約有一個半足球場大小。總共耗用銅725噸,焊接它們的焊縫總長度達35公里。並且還要將它們都打磨光,讓大家看不出焊接的痕跡來。壁厚為6-8毫米。再來看一下大佛的蓮花座,共有四層蓮花瓣組成,每層22瓣,共88瓣。凡捐資滿人民幣100 萬元的,可在一片蓮花瓣上刻上自己的名字,千古流芳。

有一點是值得介紹的:那就是大佛的“眼睛”。

請你們不妨注意一下,不論你走近走遠,或左或右,大佛的“眼神”似乎始終在跟隨著你,關注著你。當你愈靠近大佛時,大佛的“眼睛”似乎也是逐漸睜開、睜 大……這是為什麼呢?難道“眼睛”真的會“動”的不成?其實並不奇怪,這裡絕沒有任何“神奇”的色彩,是利用視覺差產生的效果。靠的就是藝術魅力,或者說 是雕塑家的藝術功力。

我們整個大佛建造運用高科技拼裝焊接而成,並且採用了完整的抗風、防震、耐腐蝕、避雷等措施。靈山大佛是分塊鑄造,然後再在現場將它們一塊塊地拼裝,焊接在一起,使它達到“天衣無縫”的程度。

大家想一想,這裡麵包含著多少技術內容和多大的工作量呀?!儘管如此,但比起古代造銅佛的方法來說,那又不知道要省多少事了!

日本奈良有一尊古代的銅佛,叫做“奈良大佛”,已有1200多年的歷史,日本人稱之為“國寶”,其實只有十幾米(14.8)高,當時鑄造它的時候,竟動用 了260萬人,為當時日本全國人口的一半。我們建造靈山大佛,最多亦不過涉及到幾百人,而且只用了三年的時間就造成了。這靠的是現代科技手段,甚至還動用 了航天技術。在這裡還可以找到許許多多個“為什麼?”。因此,參觀靈山大佛,不僅可以獲得視覺上的震撼,更能增長可不少科學知識。

由於時間限制,我在這裡只能談兩個“為什麼?”

第一個“為什麼”是:安裝好的大佛,為什麼是“兩腳離地”的?

這是因為靈山大佛的總體設計方案採用的就是“整體懸掛”方案。佛體銅壁板經過拼裝焊接成整體以後,是通過副支架、主鋼架直接懸掛在像樓房一樣的鋼筋混凝土 主骨架上的。副支架總共有四、五千根,平均每塊銅壁板有2——3根。整個佛像相當於有四、五千隻手從裡面加以託著和拉著。這樣,銅壁板可以鑄得儘可能的 薄,節省銅料,經濟合理。因此,做到最下面一層銅壁板是離地的。

第二個“為什麼”是:大佛頭上沒有看到避雷針,它能防雷嗎?為什麼?

大佛頭頂上如果裝上一根避雷針,像一根小辮子那樣翹在那裡,當然不好看!其實,大佛頭上不是沒有避雷針,而且有很多,所不同的是避雷針不是“尖”的,而是 “球形”的,那就有298個髮髻。人們都知道避雷針必須是尖頭的,但是,在英國及其殖民地範圍內的避雷針都是“鈍”頭的。尖頭避雷針只能使自身免遭雷擊, 卻保護不了鄰近地區也免遭雷擊。鈍頭避雷針的情況就完全不同,它自身雖然遭到雷擊,但因為接地良好而不受到損害,但卻能以它為頂點,有效地展開一頂錐形保 護傘,使傘下的物體免遭落雷的傷害。鈍頭避雷針更有利於形成閃電的通道。這樣,螺形髮髻的頂端,豈不正好合適?!

正由於靈山大佛的建造,包含了這許多科技內容。因此我們可以自豪地說:靈山大佛的建成,是我國國泰民安、國力昌盛的象徵。如果不是國泰民安,誰還有心思集中精力造大佛呢?如果沒有先進的科技和強盛的國力,怎麼可能建成象靈山大佛這樣的大銅佛來呢?

有人會問,為什麼要把大佛建在這裡呢?

在沒有建靈山大佛之前,中國已經有四尊大佛,分別是北方的山西大同雲岡大佛、中原的洛陽龍門大佛、西方的四川樂山大佛和南方的香港天壇大佛,惟獨東方還沒有大佛。

1994 年無錫市及馬山區各界人士決定修復祥符禪寺,申請在寺後山坡新建一尊高達88米的靈山大佛。原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對新建靈山大佛十分 重視,親自前來考察,並提出“五方五佛”的理論。他認為這裡位於華東經濟發達地區,加上這裡地理條件優越,坐北朝南,面對三萬六千傾的太湖,建靈山大佛將 改變東方無大佛的歷史,完善“五方五佛”格局。靈山大佛開光前後,趙樸初又多次蒞臨。“五方五佛”無論從宗教、文化、藝術、科技或旅遊的角度看,都具有深 遠的意義和重要的價值。從這個意義看,靈山大佛不僅屬於無錫,而應該是屬於華東,屬於全中國。

十八、佛教文化博物館、隨喜堂、萬佛殿

靈山大佛基座上下三層,集聚著佛教文化的所有精髓。走進底層基座的佛教文化博物館,順“清涼世界”拾級而上,便可看到佛博館“鎮館之寶”——漢代金絲楠木 雕刻的北京萬壽山五百羅漢堂。另有展示佛教文化、佛教藝術的佛教三大教派、三大石窟、四大名山、五方五佛,接著可乘電梯上蓮花寶座,參與“平安抱佛腳”活 動,抱抱佛腳,一生平安。

抱過佛腳,從樓梯下到中層隨喜堂,堂內可博覽佛教法器,欣賞佛教詩畫,聆聽佛教經典,還可參加祈願貼金、佛光普照等特色佛教文化活動。上層萬佛殿內,供奉有近萬尊靈山大佛的真身小佛像,萬佛朝宗,氣勢恢弘。

靈山勝境,山靈人靈;靈山大佛,佛大山靈!願靈山大佛給大家帶來靈氣、福氣、運氣!歡迎大家再來靈山!

桂林龍勝導遊詞介紹 篇11

各位遊客大家好,歡迎你們來到廬山遊玩。我姓邱,你們可以叫我邱導遊,非常榮幸能做你們的導遊。

讓我陪你們遊廬山,展示一下這裡的魅力。廬山位於中國中部江西兩省九江市南,北瀕長江接潘陽湖。整個山林總面積302平方公里呢!南北長,東西窄。全山共90多座山峰最高峰為大漢陽峰,海拔1473·4米。群峰間散佈有許多壑谷、巖洞、溪澗,地形複雜的樣。廬山風光以“奇、秀、險、雄”聞名世界,素有“匡廬奇秀甲天下”的美譽,規格主要有12個景區,37個景點,230個景物景觀。廬山早有“神仙之廬”的傳說。廬山是一座集岡景,衛華、宗教、教育、政治為一體的千古名山,這裡是中國山水詩的搖籃。古往今來,無數文人墨客慕名登臨廬山,為其留下4000餘首詩詞歌斌。我們來到東林寺,我開始介紹:“普代高僧慧遠(公元334~420xx年)再山中建立東林寺,開創了佛教中的‘淨土宗’,使廬山成為中國封建時代重要的宗教勝地。

遺存至今的白鹿洞書院, 是中國古代教育扣地理的中心學府。廬山上還薈萃了各種風格回異的建築傑作,包括羅馬式與哥脖式的教堂,融合東西藝術形式的拜占庭建築,以及日本建築和伊斯蘭清寺等,堪稱廬山風景名勝區的精華部分。廬山不但擁有“秀甲天下”的自然風光,更有著豐厚燦爛的文化內涵。”接著我們又遊了好漢坡,植物圓`````遊客們,今天的遊覽結束,感謝大家遊覽世界遺產。

桂林龍勝導遊詞介紹 篇12

各位遊客,大家好!我們今天將來到東臺著名的景點——西溪。我姓陳名逸,大家可以叫我小逸,希望大家能玩得開心。

西溪一是國家4A級景區,那裡景色秀麗,還是有“東臺之根”的美譽呢!現在,我們就在董永七仙女文化園,看上面,這就是董永和七仙女的雕像。董永七仙女文化園,整體定位為漢唐風格,圍繞孝賢文化和愛情傳說兩大主題,園內還建有董孝賢祠、浮雕長廊、十八里亭、老槐樹、鳳凰池、摹手閣、雙鞋莊、鶴落埨、舍子頭等24個景點,怎麼樣,是不是很壯觀?

往前走,看,我們到了!前面是什麼臺呀?它就是海春軒塔!海春軒塔建於唐貞觀年間,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了。它為江蘇第一古塔,由唐朝名將尉遲敬德監造,故稱“尉遲塔”。此塔能為航海船舶迴歸導航,故又稱“定海針”,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這塔為磚塔,高20多米,七級八面。海春軒塔與千年古剎泰山寺交相輝映,形成了素齋館、蓮花廣場、廣福禪寺、慈孝文化館和佛教文化集中體驗區等特色景點。

時間不多了,也該說再見了,還真有點捨不得,不過下次你們來的時候,我還會做你們的導遊!

桂林龍勝導遊詞介紹 篇13

各位遊客朋友們大家好,這天我們要遊玩的目的地是江南水鄉烏鎮,烏鎮是江南六大水鄉之一,也是江南最美的水鄉,劉若英傾情代言,似水年華等多部影視劇在那裡取景拍攝,但是呢,如果在座的有喜歡節奏快、高樓林立、鋼筋混泥土的現代化大都市生活的朋友,那您恐怕就會失望了,為什麼呢?因為我們烏鎮的生活節奏是十分慢、十分舒適安逸,並且沒有高樓大廈、有的只是一兩層臨水而建的白牆黑瓦的木質建築,那裡甚至連電梯都沒有,景區裡看不到超過三層的建築,整個烏鎮有的只是一種煙雨朦朧,瀟灑閒逸的情懷,但是,若有朋友覺得大都市的生活太累太喧鬧的話,那烏鎮就是一個絕妙的休憩場所了,在烏鎮能夠得到心靈的放鬆,身體的舒適、所以有好多江浙滬附近的朋友會在週末的時候駕車來烏鎮,走走看看,吃吃糕點,品品美酒美茶,住上個一兩晚,沒事坐坐烏鎮的搖擼船,感受古代人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沒有夜生活,遠離鬧市,實在是愜意無比。

烏鎮分為東柵和西柵,我們此次遊覽的是東柵,為什麼不去西柵呢,因為烏鎮的歷史,人文,情懷都在東柵,西柵只是近些年開發出來的景區,主打的是住宿和夜景遊,但是有興趣的朋友也能夠去西柵住個一兩晚,看看美麗的河色夜景。說回到東柵,東柵景區其實不大,也就兩條街組成,東大街和西大街,中間則被一條東市河隔開,西大街沿路有一些小商鋪,有買糕點的,手工藝品的等等,有興趣的朋友待會自由活動的時候能夠去看一看。我們此次主要要參觀的景點則都在東大街,東大街長1300米,主要景點有百床館、木雕館、茅盾故居、錢幣館、酒作坊、染坊等等,具體的我就不為大家介紹了,待會到了景區我再為大家細緻講解。

那麼出來玩,吃喝很要緊,說到這些,就不得不提烏鎮的姑嫂餅,姑嫂餅是烏鎮傳統名點,油而不膩,酥而不散,既香又糯,甜中帶鹹,大家一聽這個名字會覺得這個餅必須是姑嫂二人商量一齊做出來的,其實不然,反而姑嫂餅是姑嫂二人鬥氣的結果,這其中還有一個典故,大家別急,我這就給大家慢慢道來。話說明朝年間,烏鎮有一戶姓張的人家,這家的姑嫂餅做的個性好吃,遠近聞名,但是家裡有一個不成文的無規矩,那就是做姑嫂餅的祖傳祕方只傳給兒媳婦,不傳給女兒。古時不是有一句說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嘛,認為女兒出嫁了就是別人家的了。這戶人家的嫂子嫁到張家一年多了,每次小姑子看到母親教嫂子做姑嫂餅的時候就個性羨慕嫉妒,覺得自我在這個家裡生活了十幾年,而嫂子才在這個家裡呆了一年多,母親不教給自我反而教給嫂子,太不公平了。於是有一天嫂子在做姑嫂餅的時候,正好下雨了,小姑子就對嫂子說下雨了,快去收衣服吧,嫂子就去收衣服了,而小姑子就趁這個時候抓了一把鹽巴扔進做餅的鍋裡。這天客人來訪的時候,吃了嫂子做的姑嫂餅,大讚好吃,說跟以前的味道不一樣,嫂子覺得奇怪,自我就是按祖傳祕方做的,怎樣會不一樣呢,於是她就嚐了一口,發現味道確實跟以前不一樣,所以她就百思不得其解

,把這個疑惑告訴小姑子,小姑子就說,只要你把做餅祕方告訴我我就把這天的餅為什麼這麼好吃的祕密告訴你,嫂子拗但是小姑子,就把祕方一五一十的告訴了小姑子,二小姑子也很誠實的告訴嫂子自我是如何使壞,又是如何因禍得福的。自此,由於姑嫂餅是由姑嫂二人共同製成,所以就命名為姑嫂餅了,景區裡很多小商店商鋪都有賣的,喜歡的朋友能夠嚐嚐,買點帶回去給親朋好友也是很好的禮物。另外,烏鎮也有許多其他好吃的小糕點點心,比如芡實糕、定勝糕、綠豆糕、龍鬚糖等等。值得一提的是,這些可都是純天然手工製作的噢,大家可別錯過了。

聊完了吃,就談談喝了,烏鎮的特色酒叫做三白酒,三白,顧名思義,是用白米、白麵、白水釀成,米麵水用的都是烏鎮地地道道的材料,在烏鎮民間還有一個別名,叫“杜搭酒”,民間有民謠“貓屎芋艿杜搭酒,客人吃了不肯走”三白酒醇厚清純、香甜可口,男女老少皆宜飲用,數百年來風靡烏鎮一帶,經久不衰。我們的東大街就有一個景點叫高公生糟坊,專門製作三白酒的,告訴大家,裡面的三白酒是能夠免費品嚐的噢,但是大家可不要貪杯,別往凳子上一坐,整點小酒小茴香太愜意了,就忘了參觀時光,一坐就是一下午,鬧的咱一團人找你一個了。要我說,如果大家喜歡的話,不妨買點,回家與家人親朋怎樣喝都好,都高興,三白酒也不貴,一瓶也就二三十塊錢,很經濟實惠。

吃喝說完了就得說用了,烏鎮也有自我的特產藍印花布,也叫做石灰拷花布,拷花藍布,也是我國傳統民間工藝品,烏鎮是印花藍布的原產地之一,用棉線紡織、黃豆粉刮漿、藍草汁印花,純粹的手工、環保。走在烏鎮街上,還能夠看到有些民居里就有人在製作這個。我們參觀的巨集源泰染坊就是一個印花藍布的展覽場所,裡面還有專門的工人師傅現場展示製作印花藍布的流程,景區裡也有許多當地人開的小店買自我做的各種印花藍布,種類也繁多,有頭巾、絲巾、披肩、衣服、旗袍等等,很秀麗別緻。

好了,此刻我們的車子就快到烏鎮了,有些事情我還是要叮囑下大家,烏鎮裡面是還有原住民居住,也有很多巷子,有的地方是當地居民進出用的,牆上也會貼一張“遊客止步”的白紙,那我們的各位朋友不要好奇心太強,你讓我止步,我偏要去一探究竟,這個就不必了,待會我會為大家講解一段時光,剩下的時光就是大家的自由活動時光,提醒大家必須要把票保管好,因為烏鎮的每一個景點都是要檢票的,把票掉了可不好辦呢。烏鎮的橋多水多,路也都是石板路,在那裡提醒大家,過橋不看景,看景但是橋,必須要注意安全,還要保管好自我的貴重物品。其它具體的一些注意事項,我會在遊覽中慢慢告訴大家。好了,此刻大家隨我下車去參觀遊覽吧。

桂林龍勝導遊詞介紹 篇14

桃花島是金庸先生所著《射鵰英雄傳》和姐妹篇《神鵰俠侶》所描繪的美妙神奇東海小島。島上的風景旅遊資源豐富多樣,門類齊全,品位較高,集海、山、石、礁、巖、洞、寺、廟、庵、花、林、鳥、軍事遺蹟、歷史紀念地、摩崖石刻、神話傳說於一體,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並茂,於1993年被批准為省級風景名勝區。

省級風景名勝區桃花島地處浙江省舟山群島東南部,為舟山群島第七大島。桃花島以島建鎮,北距舟山市北陀區政府所在地沈家門7.8海里,與“海天佛國”普陀山,“海山雁蕩”朱家尖隔港相望,西與寧波市隔海相距12公里,南臨桃花港國際深水航道,東瀕著名的東海漁場。全島面積為41.7平方公里,總人口2.15萬人。

桃花島擁有舟山群島第一高峰——安期峰;舟山第一深港——桃花港;東南沿海第一大石——大佛巖;素有“海島植物園”美稱。豐富的自然景觀、人文景觀和神話傳說有機融合,形成桃花島風景名勝區六大景區,組合成武俠、佛教、道教文化三條旅遊專線。

奇石林立、惟妙惟肖的桃花峪景區

各位遊客,我們現在從半升洞碼頭坐船45分快艇30分鐘左右,抵達桃花島的茅草屋碼頭。我們將坐島上的中巴車赴我們今天的第一個景點——射鵰影視城,遊覽時間在1個半小時,1個半小時以後我們在射鵰城門口的醉仙樓用中餐,中餐以後坐島交到第二個景點——桃花寨景區,遊覽時間在1個小時,遊覽完後乘島交到第三個景點——安期峰景區,遊覽時間在1個小時,然後步行到我們今天最後一個景點可能也是大家比較嚮往的地方——海灘,這個海灘有個非常好聽的名字叫——塔灣金沙。下午我們乘16:30或者15:30的船返回沈家門的半升洞碼頭,我們今天在桃花島的行程安排是這樣的,那麼也要給大家說幾個注意事項:第一,出去遊覽最重要的就是安全問題,特別是下午我們有一個沙灘的行程,在大家遊玩時要特別注意安全,同時在遊覽過程中要保管好自己的貴重物品。那麼到達景點後,大家先聽我講解,然後會留給大家足夠的自由活動時間,在講解時我同時會告訴集合時間,請大家務必準守時間,因為我們海島往返這個船是不等人的,如果萬一錯過了時間,大家就只能留在桃花島上做黃蓉和郭靖了。第二,待會我們的車把我們送到半升洞碼頭之後我們的車子就不上島了,是用它島上的中巴車,那麼這個車不是一直跟著我們團隊走,它就像公交車似的人齊了就走,所以大家一定要準守時間;第三:島上的用餐,我們今天的中餐會在島上用,那麼由於島上特殊的交通關係,島上很多的食物都是從陸地上運上去的,所以特別不方便,成本也特別高,那麼它的物價也相對來說比較高,我們說團隊餐只能吃飽,談不上吃好,所以對於島上的餐大家不能和寧波或者陸地上的其他城市去比較,只能請大家多多包涵!

好了,既然我們今天要去桃花島遊覽,那麼我想問問大家:桃花島為什麼叫桃花島嗎?有朋友知道嗎?(可以讓客人來回答),可能大家對桃花的認識是從我們著名的武俠小說大師金庸先生寫的《射鵰英雄傳》,這部小說中瞭解有個島嶼叫桃花島。1994年春,金庸先生去普陀山遊玩時,欣然命筆,題寫了“碧海金沙桃花島”,並以桃花島為背景,接連拍下了九張照片。他激動地說“在寫《射鵰英雄傳》時,需要一個離大陸不太近也不太遠,面積不小也不太大且人跡稀少的島嶼。桃花島的地理位置很適當,十分適合書中黃藥師、黃蓉、周伯通的人物一個活動的天地。如果人們要證實書中東海桃花島的原型是不是舟山群島中的桃花島,我說是的!”金庸先生的這段話證實了這個桃花島就是〈射鵰英雄傳》書中的桃花島。不過最初桃花島並不是因為這個島上開滿了桃花而命名,這裡了呢有一個傳說故事:相傳前秦有個叫安期生的為避暴政,來到了這個島嶼,隱居在這個島嶼上採藥煉丹,那麼安期生是一個喜歡安逸生活的人,不喜歡太嘈雜的環境,這個島嶼剛好符合他的要求,但是每年桃花水湧進來時會帶來很多的烏賊魚,有很多的漁民會乘這個時節來捕烏賊魚,等潮水退去之後就回去了,年復一年都是如此,但是後來漁民發現這裡不僅有烏賊魚,而且這裡的土地也很肥沃,於是有些人就拖家帶口來到這裡生活,後來人越來越多,安期生從東山搬到西山,最後實在忍受不了這種嘈雜的環境決定離開這座島嶼,但住了那麼多年畢竟有感情,安期生在決定離開那天,在海灘邊準備了紙墨,決定留下首詩,表達對這裡的不捨,一時感慨萬千,這時船伕在船上開始催:“安期生,你到底走嗎?馬上就要漲潮了,等漲潮了你就走不了了!”安期生在船

夫催促下在不捨中將墨汁潑在了岩石上,離開了這個島嶼,說來奇怪年復一年過去了無論經歷了多少的風風雨雨,那墨汁始終沖刷不掉,而且看上去特別像桃花樹,所以後人把這個石頭叫桃花石,這個島嶼就叫做桃花島,現在大家知道桃花島為什麼叫桃花島了吧!

桃花島風景旅遊資源豐富多樣,集山海風光、寺廟景觀、軍事遺蹟、歷史紀念地、摩崖石刻、神話傳說於一體,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並茂。島上獨特的奇巖和林木、花卉資源優勢明顯,有“海島植物園”美稱。舟山市市樹“舟山新木姜子”、

舟山市市花“普陀水仙”都在這個島嶼上。桃花島是浙江沿海島嶼中林木品種最多的島嶼,共556中,其中有12個珍貴稀有樹種。漫山遍野的花卉林木,營造成一個山清水秀、充滿山野情趣的生態環境。

(坐車到射鵰城),各位朋友我們現在已經來到了我們今天的第一景點個射鵰影視城,射鵰影視城當時是為了拍攝內地版的《射鵰英雄傳》而建,據製片方介紹,要是找不到“外形”上相似的景地,想在電視劇裡真實再現“桃花島”將會很困難。完全採用人工搭建,不但所費不菲,視覺效果也會大打折扣。幾經周折,位於普陀山上的桃花鎮終於讓劇組長舒了一口氣:這裡的景象和小說裡的桃花島十分相似,而當地有關“桃花鎮”正是金先生“桃花島”靈感來源的傳說更是讓劇組大感“無心插柳柳成蔭”。當時張紀中導演來到桃畫島時現在我們所在的這個射鵰城還是一片荒林,後來這裡的老總和張紀中導演承諾在3個月之內保證讓張導看到他的電影中所需要的場景,最後在奮力趕工下用了80天的時間建成我們現在所見到的射鵰影視城。

(進入景區),大家順著我手指的方向抬頭看,在大家的左邊有一塊很大的岩石,這塊岩石叫——大佛巖,它是桃花島的標誌。自古以來大佛巖就是漁民航海的標誌。如果大家注意一下,大佛巖遠看近看一樣大,這是它的神奇之處,這座大佛巖,是舟山千島第一大石,也是浙閩沿海三座大石中最有名的一座。大佛巖中的“清音洞”是先秦安期峰漂流到桃花島的第一個居室,金庸先生在《射》中做了重點描速,成為黃藥師藏《九陰真經》和關押周伯通的石窟。大家繼續往前走,我們這個景點是不走回頭路的,不從原路回來,整個景區繞一圈,11:30在大門口的醉仙樓集合用中餐。(接下來)歸雲山莊——,南帝寺——,馮氏墓(黃藥師的夫人這個墓穴裡面佈滿了重重機關)——,黃蓉樓——比武招親(客人可以參與此活動)——臨安街(客人自由活動)。

(中餐後車赴桃花寨)各位貴賓我們現在已經來到了桃花寨景區,是島上自然環境最優美的一個地方,此景區佔地面積2平方公里,我們在這裡遊覽1個小時,這個景區也是不做回頭路的,請大家隨著我走,這裡綠樹成蔭,環境清幽,是避暑的

好地方。杏黃旗、紅燈籠、好漢曲,讓你彷彿置身於武俠文化世界。藥師精社、靖

哥居、黃蓉茶莊,讓你領略領情金庸小說“情”、“緣”、“義”的真諦。我們現在來到的這個地方叫“鬼斧掘”看到的景點稱——彈指峰,大家伸出自己的右手大拇指,不像自己的大拇指。這個山峰像寶劍倒插在海邊,孤峰矗立,刀削斧劈,懸崖峭壁,涼風習習。從彈指峰前壁刻上看,可看到600多年前,元朝文學家吳萊到此時著力讚美了彈指峰周圍優美的風景。彈指峰也是黃藥師練成彈指神功的地方。大家繼續向前走,大家快過來看,這裡是“龍珠潭”。“東海神珠”就在龍灘近水的地方。瞧,這顆石球就是“東海神珠”,它的直徑80釐米,重約500公斤。颱風來臨前,可以看到美妙的景觀“天空中太陽時隱時現,巨浪一個接一個捲來,擊在礁石上,浪花衝起,陽光下,顯出一條五光十色的彩虹,好似金龍俯首吐珠。激浪從”龍喉“湧入,推動”龍珠“在”龍舌“上滾動,發出隆隆回聲,彩虹、浪花龍珠、和隆隆回聲,編織出一幅活靈活現的”金龍吐珠“圖,被人們譽為”中華一絕”。我們繼續往前走,我們站在這裡一眼就看到前面的大海龜,你瞧,它時沉時浮,昂首伸頸望著岸上,想要上來,又不肯離去。這是為什麼呢?請大家看右邊這塊大石頭,這是一條石斑魚,像嗎?原來呀,海龜在追著條石斑魚,石斑魚跳到岸上,海龜呢又上不來,只好在岸邊游來游去,監視這條魚的動向。如果石斑魚一回到海、裡,海龜一定能捉住它。

(繼續向前走——含羞觀音)現在大家往裡看,溝裡有一尊觀音浮雕,亭亭玉立,上身裸露。下著裙子,裙邊一片褐紅色,雙手合於胸前,頭微傾石壁,她的眼、鼻、嘴清晰可見。她面含羞色,像在躲避什麼人似的。這裡有一個傳說故事:有一天,在白雀寺出家的妙善到這一帶砍柴,見一條清泉,就脫去了上衣,用毛巾擦洗汗水,等她抬頭一看,有一個小夥子在不遠處呆呆的偷看自己。妙善又羞又急,

忙把毛巾往頭上一罩,慌不澤路地往下跑,見有一條天然石縫,便一頭鑽進去。妙善走到盡頭,用手遮胸,臉往石壁上躲。小夥子見妙善已經無路可逃,就撲了過去,哪知小夥子抱的確實冰冷的一座石像的腿部。他大吃一驚,知道遇到活菩薩了,忙想菩薩磕頭,請求菩薩饒恕,一直磕到頭破血流,石像下部的裙子竟染上了斑斑血跡,大家看到了嗎,石像下身的裙子,血跡依舊,而乳白色裸露的身體依然潔淨無暇,給人們一種聖潔的感覺,這是大自然造就的巧奪天工的佳作。好了大家自由活動待會門口集合,下個景點——安期峰。

我們現在來到了安期峰景區,這個景區以峰、石為特色,寺、洞為主體。峰指的是安期峰,海拔540米,千島舟山第一高峰;石——就是石陣,遍山的奇巖怪石,組成一個“百家朝聖”的景觀,浩浩蕩蕩,朝著普渡眾生的"觀音石”前進,寺——就是聖岩石,位於海拔460米的山嶴中,是舟山千島——位置最高的寺院。洞——就是安期生的煉丹洞,海拔482米的天然巖洞,是先秦安期生煉丹的地方,這峰、石、寺、洞是舟山獨一無二的。

現在我們看到左邊的牆上這副畫是整個安期峰的全景圖,它是舟山市最高的一座山峰,海拔539.9米。大家可以看到的寶塔就是我們要到達的.地方,如果我們全程走完的話那就需要走到482米的地方了,那麼來回時間就需要3到4個小時了。在這裡我再說一件事,就是大家先和我把所有的景點都看完,我們是要走回頭路的,到時候有更充分的時間給大家照相留念。

那好我們現在看到的右手邊這些也是桃花石,還有一些呢就是用石頭拼起來的石塑了。好我們接著往前面走,大家看到的右手的高處就是龍王宮了。

龍王宮坐北朝南,400多年前就有了,大家看到的是不是很新啊,其實它是在20__年重建了,相傳寧波郭巨大旱的時候,來到龍潭請小龍女降雨。小龍女也幫助了他們,那裡的人們為了報答她的恩德在龍潭邊就建了這座龍王宮。龍王宮裡面供奉的就是龍女的神像,本來裡面是隻有一座小小的神像,那是400年前的龍女形象,可是在20__年重建的時候又建了一座大一點的神像,但是這裡的人們還是信奉那個400年前的龍女形象。這裡求籤非常靈驗的,每年都有很多的島民來此求籤保平安。

好我們現在從這裡就下去,開始登木階梯了,好我們現在看到的這個瀑布叫作彩虹瀑布,這是一個天人合一的瀑布,猶如無數條白鏈從天而降,並匯合於潭下,撞擊潭中岩石,水花飛濺。晴天時更會出現一道奇景——當中午太陽照射到這個瀑布上的時候會出現一道彩虹,所以那個時候的瀑布是最漂亮的,也被稱為彩虹飛瀑。

我們現在看到的這個長廊叫做玉溪長廊,它依山傍水,山壁凌空而建,長約30米。整個長廊按照宋代風格設計建造的,有著古代園林建築的氣息,在此可以體味山野池邊的幽幽恬靜。

(走上階梯)大家抬頭看一下,這個塔就是金凌寶塔,從不同的角度看有不同的感覺,它共7層,高38米,傳說它是龍宮的鎮宮之寶,被小龍女偷出來幫助當地的居民鎮住了海妖。大家等下可以登上最高層,去觀賞一下桃花島的全景,也可以。

(站在一個平臺上向下看)大家過來看一下這個景象,我們可以看見一條龍和三個水缸,這裡呢它又有一個故事,傳說當年龍王貪玩來到人間,看到這裡滿樹的果子嘴讒,在每個果實上都咬了一口,這個時候一位少女在河邊洗衣服,累了然後也看到了掉到了地上的果子,他就直接吃了,把龍王的龍蜒吃進去了,當時由於神力的作用就讓她懷孕了,當時未婚先孕是很不道德的一件事,所以沒人娶她,但是在後來還是有位老實的男人娶了他,生下了小龍女,在小龍女成長的這16年裡她從沒洗過澡,一天在她舅母一家人的勸說下她終於答應了洗澡,但是她要求了3大缸的水,家裡人不理解但是還是答應了她的要求,當時她舅母不小心從門縫裡就看到一條白蛇在缸裡面,其實這不是白蛇,是在成長中的小龍女,舅母的驚嚇嚇到了她,她就騰空而走了。人們為了紀念一個這樣的故事所以做了這個“龍女沐浴”的景象。

現在我們往下面走,看到的這個就是龍女閣,裡面供奉的就是高4米的小龍女少女時候的像,大家可以進去拜一拜。

現在大家看完之後就沿原路返回了,在路上大家注意安全

最後一個點沙灘,塔灣金沙碧藍清澈長1370米 寬 400米,從面積來看,它是舟山第二大沙灘,這裡的沙質屬於

細型沙質,細軟純淨,和朱家尖的東沙和南沙相似。我們站在海灣岸邊,可以觀日出,在這裡可以說是最佳的選擇,大家現在自由活動

桂林龍勝導遊詞介紹 篇15

蒼巖山風景名勝區位於河北省石家莊市井陘縣境內,北距井陘縣城30公里,東北距石家莊市70公里。享有“五嶽奇秀攬一山,太行群峰唯蒼巖”之美譽。 蒼巖山所在地方圓幾十裡,皆為荒山禿嶺,唯獨此山林木蒼翠,古樹蔥籠,故名“蒼巖”。山高一千多米,奇峰險崖,山上飛瀑高懸,山下清泉流暢,沿途建築成群。

古人以“萬景臨諸壑,千峰拱上方”的詩句來讚美它。山中有著名的福慶寺,相傳隋煬帝之女南陽公主曾在此削髮為尼而名傳天下。《西遊記》、《臥虎藏龍》等許多影視劇都在此取景。 蒼巖三絕: 一絕“橋樓殿”。橋凌駕於百仞峭壁之間,仰視藍天一線,俯首萬丈深淵。形制如同趙州橋敞肩拱式。橋上建樓,雲飛樓動,樓內建殿,殿內三尊大佛。真是“千丈虹橋望入微,天光雲彩共樓飛”,不是仙境勝似仙境,疑是天堂落塵埃。現為中國三大懸空寺之一。 二絕“白檀樹”。 檀林如海,行人幾不盈尺;流水潺潺,亭榭掩映其間,別緻獨到,嘆為神工。檀樹樹根裸露,盤抱巨石,沒皮沒心,奇姿異態,有的形似鴛鴦、有的形似盤龍、有的形似臥虎…許多樹齡均在百年以上,最古老的有千年的樹齡,為檀樹之王,樹枝延伸周圍 米,其樹幹中空能容一人在樹內休息,令人歎為觀止。大大小小的檀樹佈滿蒼巖山澗,遠看檀林如海,遮天蔽日,實為避暑的絕好去處。 三絕“古柏朝聖”。上萬棵千年生的崖柏、沙柏、香柏生長於懸崖峭壁之上,千姿百態,無論矗立、側出、倒懸,不分南北東西,都朝著南陽公主祠的方向生長。

蒼巖山有著名的十六景,景景入勝,步步宜人。為:巖關鎖翠、風泉漱玉、書院午蔭、碧澗靈檀、懸登梯雲、橋殿飛虹、峭壁嵌珠、絕獻回欄、空谷鳥鳴、懸崖奇柏、說法危臺、虛閣藏幽、尚書古碣、陰崖石乳、竅開別天、爐峰夕照。 。《西遊記》、《乙未豪客傳奇》、《臥虎藏龍》、《白龍劍》、《木乃伊3》、《雞毛信》、《大國醫》、《破襲戰》、《花木蘭》…..許多影視鏡頭都在這裡拍攝。

桂林龍勝導遊詞介紹 篇16

尚湖風景區地處江南名城--常熟,東接上海、南依蘇州、西鄰無錫、北靠長江、地理優越、交通便捷。是國家級重點風景區-太湖風景區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國家aaaa 級旅遊區及全國首批國家城市溼地公園。

尚湖,因相傳姜尚(太公)在此垂釣而得名,位於常熟城西,緊靠虞山。風景區以尚湖主體水面為核心,建立了以荷香洲、釣魚渚、桃花島等七個自然景觀為主,植物造景為輔的洲、島,形成了湖中有島、島中有湖的獨特景觀。其中有兩個以池杉為主體的人工溼地林、沿湖堤岸人工林和以狐尾藻、苦草、眼子菜等為主體的沼澤溼地,成為越冬鳥類主要的棲息地。現在尚湖水域面積達到800公頃,湖面與十里虞山山水相映,青山、綠洲、碧水、藍天構成一幅立體山水畫卷。

景區內還建有江南最大牡丹園、中日友好櫻花園、水上森林公園、桃花園等植物園;開發有動物世界、水上游樂園、天然游泳場、高爾夫球場等旅遊休閒娛樂設施。景區現有度假村七家,已成為新興旅遊休閒、度假基地。是集度假休閒、娛樂商貿、康復健身於一體的遊樂旅遊中心。

尚湖湖水水質一直保持在國家二級標準,水質之好居蘇州各湖之首。由於生態環境優美,湖中鳥禽已達63種,其中屬國家重點保護鳥類有:中華秋沙鴨、黑鸛、白鸛、天鵝、鴛鴦等,成為鳥禽樂園。由於生態環境的改善,每至冬季,在青山碧水間,群群飛禽振翅擊浪,再現“獵獵葭蘆老,飛飛鴻雁多”的可人意境。

經過多年的嚴格保護和科學利用,尚湖風景區已經成為集生態、科普、旅遊休閒於一體的城市溼地景區,對維持區域生態平衡、營造優美人居環境產生了巨大效益,並以獨特的自然和人文景觀成為江南旅遊度假基地。景區內豐富的植物和魚類資源成為近90種涉禽鳥類理想的棲息地。良好的自然環境使尚湖溼地公園成為維護常熟城市生態環境的“平衡器”。尚湖作為城市綠地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提供水資源、調節氣候、涵養水源、均化洪水、降解汙染物、保護生物多樣性等多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桂林龍勝導遊詞介紹 篇17

各位旅客,大家好,歡迎來到遠近聞名的廬山風景名勝區觀光。我是今天為你們服務的導遊,我姓馬名穎瑤,大家可以叫我“小瑤姐姐”。不過要注意衛生哦!希望能給你們帶來美好的一天!

你們看!這就是世界聞名的廬山!美麗嗎?現在就讓我來介紹介紹廬山!

廬山位於中國中都江西省九江市南,北頻長江,東接鄱陽湖。山體總面積302平方公里。全山共有90座山峰,最高峰為大漢陽山,海拔1473。4米群峰間散佈著許多壑谷巖洞,瀑布﹑溪澗。

廬山風光以“奇、秀、險、雄”聞名於世,素有“國廬奇秀甲天下”的美譽。

廬山不但素有“國廬奇秀加天下”的美譽,而且還是我國的明珠之一。

廬山水氣環繞萬頃江湖,使廬山夏日清涼,雨水充沛。早晨,一層層鬱濃的雲霧覆蓋著廬山;一遍遍細幼的雨露灌溉著花草;一陣陣柔和的微風呼喚著各種小生命。青松在濃郁的雲霧中,在細幼的雨露中,在柔和的微風下,挺直而生。那鬱鬱蔥蔥的柏樹堅韌挺拔,就像我們的人格和意志。山間的水流又是那樣清澈就像我們的心靈。周圍的豔花給山間的水流織了個樸素的花環,綠樹倒映在水流之間,讓這座山披上了綠色的圍巾。就像進入了一個美麗的仙境。

既然我們來到了廬山,那旅客們,你們可知道廬山古有“神仙之廬”的傳說嗎?

據說,匡俗在廬山尋道求仙的事蹟,為朝廷所獲悉。於是,周天子屢次請他出山相助,匡俗其人無影無蹤。有人說他成仙去了,自然是無稽之談。後來人們美這件事,把匡俗求仙的地方稱為“神仙之廬”並說廬山這一名稱,所以“廬山”就是這樣出現的。因為成仙的人姓匡,所以又稱匡山,或稱匡廬。到了宋朝,為了避宋大祖趙匡胤脫匡字的忌諱,而改稱康山。

……

那瀰漫的雲霧為廬山增添了許多迷人的秀色和神祕的色彩。這就是廬山。讓我們再次向廬山告別吧!

桂林龍勝導遊詞介紹 篇18

香山公園位於北京西北郊西山東麓,東南距市中心28公里。最高點為香爐峰,海拔557米,俗稱“鬼見愁”。

香山山頂有巨石兩塊,叫乳峰石。其形酷似“香爐”,周圍又常有云霧瀰漫,如嫋嫋升空的香菸,香山由此得名。香山景色秀麗,名勝遍佈,風光旖旎,極富自然野趣。秋來黃櫨換裝,漫山紅遍,如火如荼,此即“香山紅葉”,是燕京八景之一。香山冬天的景色也很迷人,每當冬雪初晴,一片銀妝素裹,分外妖嬈,舊燕京八景之一的“西山晴雪”就指這裡。

香山寺,在香山公園內蟾蜍峰北。金大定二十六年(1186年)建,金世宗賜名大永安寺,為香山諸寺之首,“靜宜園”二十八景之一。後遭英法聯軍和八國聯軍焚燬,僅存石階,石坊柱、石屏等遺蹟,唯有寺內的“聽法鬆”依然屹立。香爐峰,俗稱鬼見愁。在香山公園西部。此峰高峻陡削,攀登不易,在峰頂可飽覽香山全景。近年已建有纜車索道,牽引登山。雙清別墅在香山公園內香山寺下。這裡原有兩股清泉,相傳金章宗時稱夢感泉。清乾隆在泉旁石崖上題刻“雙清”二字。

1920xx年熊希齡在此修建別墅,並以此為名。別墅淡雅幽靜,山水樹石順其自然。清泉大聚一池,池邊有亭,亭後有屋,屋旁有竹,竹影扶疏,秀麗非凡。在此春日賞花,酷夏避暑,秋觀紅葉,寒冬踏雪,四季景色綺麗,稱為香山“園中園”。眼鏡湖,在香山公園北門內。兩泓平靜的湖水由一座白石拱橋相聯,形似眼鏡,故此得名。湖的北側山石疊嶂,峰巒崛起。一洞之上,流泉直下,恰似珠簾垂掛的水簾洞。山花芳草在溝壑石縫和小溪池水旁爭奇鬥豔,古柏蒼松、老槐垂柳交匯成一片清蔭。見心齋在香山公園北門內西側,毗鄰眼鏡湖。建於明嘉靖年間,幾經修葺,是座頗具江南風味的庭院。

香山庭院中心是一平圓形水池,清洌的泉水從石雕的龍口中注入,夏來新荷婷立,金魚嬉戲。池東、南、北三面迴廊環抱,內有一小亭伸入池中。池西有軒榭三間,即見心齋。齋後山石嶙峋,松柏交翠。整個庭院清靜幽雅,使人留連忘返。當年乾隆帝曾在此讀書和賜宴臣僚。

桂林龍勝導遊詞介紹 篇19

親愛的朋友們:

大家好!你們見過草原嗎?那一望無際的綠色,平地是綠的,小丘也是綠的。一群群的羊在草原上奔跑著,走在哪裡都像給無邊的綠毯繡上了白色的大花,是那麼的美!草原的空氣是那麼清鮮,天空是那麼明朗,使人心曠神怡,在那種境界裡即願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麗的小詩,就連駿馬和大牛都有時候靜立不動,好像回味著草原無限樂趣。

來到蒙古包,又見我的同胞,主人迎客,群馬領跑,少年套馬,壯士摔跤,武士舞刀;主人舉杯,老翁敬酒,少年獻歌。蒙古族同胞的純樸熱情,也證明了蒙漢情深。

“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地現牛羊”也只有在這裡才可以體會到,來到這裡,會使你流連忘返,時時沉浸在草原的無限樂趣,站在草原上,你會覺得天是那麼的藍,大地一片綠色,會覺得自己也是這一片綠色的一員,彷彿自己是這片綠色中的一棵小草。否則老舍先生也不會說“蒙漢情深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