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最新的北京孔廟導遊詞範文(通用19篇)

欄目: 北京導遊詞 / 釋出於: / 人氣:2.45W

最新的北京孔廟導遊詞範文 篇1

各位遊客們,大家好!我叫張小新,是帶領大家參觀孔廟的導遊。大家可以叫我張導,也可以直接喊我的名字。孔子有句名言:“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今天,我有幸為各位擔任導遊,十分高興。我將盡力為大家提供滿意的服務,不足之處,請批評指正。

最新的北京孔廟導遊詞範文(通用19篇)

另外,為了避免發生意外,給大家提幾點要求:一要守時,不要讓大家等你自己;二要注意安全,小心地滑;三要講究衛生,愛護環境;三要注意保護文物,不要亂塗亂畫。好,下面就請大家跟我遊覽孔廟。

孔廟是我國曆代封建王朝祭祀孔子的廟宇,位於曲阜城中央。它是一組具有東方建築特色、規模巨集大、氣勢雄偉的古代建築群。與故宮和避暑山莊並稱為中國三大古建築群。

孔廟又名“至聖廟”,這是對孔子最高的稱呼。

請大家跟我進入“聖時門”,這是孔廟的正門。聖時,比喻孔子的思想是適合時代的。

大家請看前面三架拱橋,因“壅水環繞如璧”,故名“璧水橋”。故宮有金水橋,此有璧水橋。

我們經過弘道門、大中門、同文門就到了奎文閣。奎文閣是孔廟的主體建築之一,以藏書豐富,建築獨特而馳名。現在這裡是個小書店,喜歡讀書的朋友可以去買書。現在自由活動十分鐘,然後我們去大成殿。

現在我們看到的就是大成殿。大成殿重簷九脊,黃瓦飛甍,雕樑畫棟,氣勢雄偉。大成殿四周廊下環立著28根石雕龍柱。最為引人矚目的是前簷的10根深浮雕龍柱,每柱二龍對翔,盤繞升騰,中刻寶珠,雕刻玲瓏剔透,龍姿栩栩如生,無一雷同,堪稱我國石刻藝術中的瑰寶,充分顯示了我國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大成殿內金碧輝煌,有大型神龕9座,17座塑像,居中的一座即是孔子。大成殿前露臺過去是祭孔時舞蹈奏樂的地方。大成殿是孔廟的主殿,和故宮太和殿、岱廟宋天貺殿並稱東方三大殿。

好了,孔廟就參觀到這裡,朋友們可以拍照留念,然後去參觀孔府。歡迎朋友們再來!再見!

最新的北京孔廟導遊詞範文 篇2

各地的遊客們:

大家好!歡迎您來到曲阜。首先,請允許我自我介紹一下,我姓賀,是來自快樂旅行團的一名導遊,以後大家叫我小賀就行啦!不用客氣!

言歸正傳,這次我們的目的地是曲阜的孔府。我在車上先和大家說一下注意事項,我們的集合、自由遊覽時間已經公佈了,請大家不要遲到,不要因為自己而影響其他人,另外,請大家認清我們快樂旅遊團的標誌,看!我們的標誌是一面旗子上面有一隻鳥兒。請大家認清標誌,不要走丟。謝謝大家的合作!

大家看!這就是有名的孔府!孔府,又稱衍聖公府,位於孔廟的東側,他有一個有名的稱號,叫"天下第一家"之稱,是孔子的歷代子孫居住的地方,也是中國封建社會官衙與內宅合一的典型建築。孔子死後,他的子孫後代一直居住在他旁邊的孔廟中。到北宋末期,孔氏後裔住宅擴大到數十間,到金代,孔子後裔一直是孔廟東邊,隨著孔子後世官位的升遷和爵位的提高,孔府建築不斷擴大,至宋、明、清達到現在規模。現在孔府佔地約7.4公頃,有古建築480間,分前後九進院落,中、東、西三路佈局。府記憶體有著名的孔府檔案和大量文物。

看!這氣魄雄偉的門就是孔府的大門,坐北朝南。左右兩側,兩米多高的圓雕雌雄石獅大門正中上方的高懸著藍底金字的"聖府"匾額,相傳為明相嚴嵩手書。那兩個柱子上懸掛的對聯寫著:與國鹹休安富尊榮公府第,同天並老文章道德聖人家。這副對聯相傳是清人紀均的手書。形象地說明了孔府在封建社會中的顯赫地位。"富"字上少了一點,"章"字中多了一筆,意思是說衍聖公官職位列一品,田地萬畝千頃,自然富貴沒了頂;孔子及其學說"德侔天地、道冠古今",聖人之家的"禮樂法度",也就能天地並存,日月同光。

看!這就是第二道大門,俗稱二門。門建於明代,門楣高懸明代詩人、吏部尚書、文淵閣大學士李東陽手書"聖人之門"豎匾正門左右各有腋門一座,耳房一間。在封建社會,平時只走腋門,正門不開,以示莊嚴。

三堂也叫退廳,是衍聖公接見四品以上官員的地方,也是他們處理家族內部糾紛和處罰府內僕役的場所。為了保持與外界的聯絡,在內宅門專設兩種傳事的差役,一種叫差弁,一種叫內傳事都有十幾人,輪番在門旁耳房內值班,隨時向外和向內傳話。門的西側還有一個露出牆外特製的水槽--石流,府內規定挑水夫不得進入內宅,只把水倒入槽內隔牆流入內宅。

現在我們來到了前上房。這是孔府主人接待至親和近支族人的客廳,也是他們舉行家宴和婚喪儀式的主要場所。院內東西兩側各有一株茂盛的十里香樹,每當春夏相交時節,潔白的花朵散發出陣陣清香,房前有一大月臺,四角放著四個帶鼻的石鼓,是當年府內戲班唱戲時扎棚的腳石。清末孔府養著幾十人的戲班子,主人一聲令下,馬上開鑼唱戲。前上房內,明間敞亮,正中高懸"巨集開慈宇"的大匾,中堂之上,掛有一幅慈禧親筆寫的"壽"字。

東側間,陳列著乾隆皇帝送給孔府的荊根床、椅。桌上放有同治皇帝的聖旨原件。還有色彩鮮豔、花紋古樸的明代"景泰藍"。梢間中間桌上擺設著一大套滿漢餐具,共同404件。器皿上分別雕有鹿、鴨、魚等,可按其形盛菜,一餐上菜多達190道。長期以來,孔府形成了一種精細獨特的菜餚---孔府菜。各種菜製做講究,取名典雅,如繡球魚翅、珍珠海蔘、神仙鴨子、詩禮銀杏、玉筆蝦仁等名菜,色、香、味、形俱佳。西里間,為孔子七十六代孫、衍聖公孔令貽籤閱檔案的地方,桌上放有文房四寶,書架上還陳列著儒家經書和孔氏家譜。前上房院的東西兩側各有五間配房,是孔府收藏日用禮器的內庫房和管帳室。大家可以去看看

看,蒼松挺拔,魚池東西對列,恬靜雅緻,大有步移景遷之感,這就是前堂樓。室內陳設佈置仍保持著當年的原貌。中間設一銅製暖爐,為當時取暖的用具。東間的"多寶閣"內,擺設著鳳冠、人蔘、珊瑚、靈芝、玉雕、牙雕等。裡套間為孔子七十六代孫、衍聖公孔令貽夫人陶氏的臥室,再裡間是孔令貽兩個女兒的臥室。七十七代孫、衍聖公孔德成14歲時寫的"聖人之心如珠在淵,常人之心如瓢在水"的條幅,原封不動地掛在壁上。

這裡是後堂樓,後堂樓是二層前出廊的7間樓房,東西兩側有二層前出廊的配樓各3間。後堂樓是孔子七十七代孫、衍聖公孔德成的住宅。

這裡是孔府的後花園,孔府花園在孔府內宅後院,又名鐵山園。其實鐵山園內並無鐵山,只在花園西北隅有幾塊形似山峰的鐵礦石。此石系孔慶容在清嘉慶年間重修花園時移入的,稱天降神三環路助他修園,他自己從此也以"鐵山園主人"自稱。

最新的北京孔廟導遊詞範文 篇3

尊敬的各位來賓:

你們好!我受旅遊、接待部門的委託,對光臨名城曲阜參觀遊覽的各位佳賓表示熱烈地歡迎。我有幸為大家導遊陪同參觀,非常高興,這是咱們共同頎賞學習的好機會。看後請留下寶貴意見。

首先,向大家簡要介紹一下曲阜的歷史、文物概況。

歷史文化名城曲阜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文獻整理家、世之聖人孔子的家鄉,亞聖孟子的故里,中華民族的始祖軒轅黃帝的誕生地,炎帝的首都,商殷故國,魯國首都。三皇五帝有四位在這裡生息勞作,有5000多年的歷史。地下有豐富的寶藏,地上有眾多的文物。現有文物112處,其中有聯合國保護單位,世界文化遺產3處,全國保護的4處,省級12處,其他為地市級保護的。

重中之重有"三孔兩廟一陵"、"三山二林一寺"。孔廟、孔府、孔林,俗稱"三孔",有祭祀中國元聖周公的廟宇,有祭祀孔子第一大弟子復聖顏回的廟,俗稱"兩廟";"一陵"是黃帝誕生地--壽丘少昊陵;"三山";孔子出生地尼山、漢墓群九龍山、小泰山--九仙山(又稱九山)。二林是:世界教育孩子最好的母親孟母林,孔子父母埋葬地樑公林;"一寺"是李白、杜甫作詩、答對、分手處,著名文人孔尚任隱居處國家園林"石門寺"。

最新的北京孔廟導遊詞範文 篇4

各位遊客朋友,現在我們看到的是北京孔廟。孔廟又稱文廟、先師廟,是祭祀孔子的聖廟。在中國,孔廟遍佈各地,但孔氏家廟全國僅有兩處,一個在山東曲阜,一個在浙江衢州,而坐落在北京東城區安定門內的北京孔廟規格最高,是元、明、清三朝皇帝舉行國家祭孔的場所。

各位朋友,我們現在看到的是先師門,又稱櫺星門,'是孔廟的大門,61面闊3間,進深7檁,單簷歇山頂,基本上保留了元代的建築風格。進人先師門,迎面看到的便是大成門。大成門創建於元代,清代重修,面闊5間,進深9檁,單簷歇山頂。整座建築坐落在高大的磚石臺基上,中間的御路石上髙浮雕海水龍紋圖樣,五龍戲珠,栩栩如生。大成門前廊兩側擺放著10枚石鼓,每枚石鼓的鼓面上都篆刻一首上古遊獵詩。這是清乾隆時仿周宣王時代的石鼓遺物刻制的。

各位遊客朋友,我們現在到了第一進院落,這裡是皇帝祭孔前籌備各項事宜的場所,其東側設有宰牲亭、井亭、神廚,用於祭孔三牲的宰殺、清洗和烹製。兩側有神庫、致齋所,用於祭孔禮器的存放和供品的備制。第二進院落是孔廟的中心院落,每逢祭孔大典,這裡便鐘鼓齊鳴,樂舞昇平,儀仗威嚴。大成殿是第二進院落的主體建築,也是整座孔廟的中心建築,是孔廟內最神聖的殿堂。大成殿始建於大德六年,後毀於戰火,明永樂九年重建,清光緒三十二年將殿由7間擴建為9間。殿內金磚鋪地,內頂施團龍井口天花,其規制是最高建築等級,堪與故宮太和殿媲美。殿中供奉孔子“大成至聖文宣王”木牌位,神位兩邊設有配享的“四配十二哲”牌位。神位前置祭案,上設尊、爵、卣、籩、豆等祭器均為清乾隆時的御製真品。大殿內外高懸清康熙至宣統9位皇帝的御匾,均是皇帝親書的對孔子的四字讚語,是極其珍貴的文物。

各位遊客朋友,我們現在來到了孔廟的第三進院落,這是最具特色院落,是由崇聖門、崇聖殿和東西配殿組成的獨立完整的院落,與前二進院落分割明顯而又過渡自然,反映出古人在建築佈局上的巧妙構思。各位請看這組建築,它叫崇聖殿,是祭祀孔子五代先祖的家廟,建於明嘉靖九年,清乾隆二年重修,並將灰瓦頂改為綠琉璃瓦頂。崇聖殿又稱五代祠,面闊5間,進深7檁,殿前建有寬大的月臺,月臺三面建有垂帶踏步各十級。殿內供奉孔子五代先人的牌位及配享的顏回、孔伋、曾參、孟軻四位先哲之父的牌位。東西配殿坐落在磚石臺基上,面闊3間,進深5檁,單簷懸山頂,內奉程頤、程顥兄弟、張載、蔡沈、周敦頤、朱熹6位先儒之父。各位朋友,孔廟的三進院落及其建築有明確的建築等級差別和功能區域劃分,和諧統一地組成一整套皇家祭祀性建築群落,是我國古代建築的傑出代表。

各位遊客朋友,我們現在來到了北京國子監,它位於國子監街(原名成賢街),與孔廟相鄰。各位請看,這是集賢門,是國子監的大門,門內院子東西設有井亭,東側的持敬門與孔廟相通。進入國子監的第二門一太學門,就是國子監的第二進院落,裡面有琉璃牌坊,辟雍和彝倫堂。前方就是國子監土門內大型琉璃坊牌坊,它是北京唯一一座專門為教育而設立的牌坊。正反兩面橫額均為皇帝御題,是中國古代崇文重教的象徵。位於集賢門內,是三間四柱七樓廡殿頂式琉璃牌坊,建於乾隆四十八年(公元1783年),牌坊正面額書“圓橋教澤”,陰面為“學海節觀”,彩畫華美,是北京唯一不屬於寺院的琉璃牌坊。

各位遊客朋友,現在我們看到的建築叫辟雍,它是國子監的中心建築,建於中軸線中心一座圓形水池中央的四方高臺上,是一座方型重簷攢尖頂殿宇。四面開門,設臺階六級。辟雍周圍環繞著長廊,四面架設精緻的小橋橫跨水池,使殿宇與院落相通,這種建築形制象徵著天圓地方。乾隆皇帝之後,每逢新帝即位,都要來此做一次講學,以示中央政府對高等教育的重視。

各位遊客朋友,現在大家跟我往後面走,後面就是敬一亭,它位於在彝倫堂之後,是國子監的第三進院落,建於明嘉靖七年,設有祭酒廂房、司業廂房和七座御製聖諭碑,是國子監祭酒辦公的場所。大家看我手指的方向,在孔廟與國子監之間的夾道內,有一處由189塊髙大石碑組成的碑林,石碑上篆刻著儒家經典。這部石經的藍本是雍正年間的江蘇金壇貢生蔣衡歷時20xx年手書而成。乾隆五十六年(公元1791年)下旨刻石立碑。全部石經共計63萬餘字,規模巨集大,楷法工整,內容的準確性和刻制的精美度都優於西安的“開成石經”,而在規模上也是僅次於西安碑林的全國第二大碑林。

最新的北京孔廟導遊詞範文 篇5

各位遊客:

你們好,歡迎你們來到北京旅遊,我是你們的導遊。

中國元、明、清三朝祭祀孔子的場所。在北京東城區國子監街。

北京孔廟(19張)元大德六年(1302)建,大德十年建成。明永樂九年(1411)重建。宣德、嘉靖、萬曆年間分別修繕大殿,添建崇聖祠,清順治、雍正、乾隆時又重修,光緒三十二年(1906)升祭祀孔子為大祀,將正殿擴建。孔廟雖然經過歷代重修,但其結構基本上仍然儲存元代風格。門內院落共有三進,中軸線上的建築從南向北依次為大成門、大成殿、崇聖門及崇聖祠。有元、明、清三代的進士題名碑198塊,為研究中國古代科舉制度的重要文獻資料。孔廟從1920xx年起對外開放,供人遊覽。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被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後為首都博物館。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北京城內東城區國子監街。佔地2.2萬平方米。歷代多次重修,為元、明、清三代祭孔建築,又名"先師廟"。廟坐北朝南,大門稱先師門,仍保持元代風格。前有琉璃壁及下馬碑,進門東西有碑亭、神廚、神庫等,並立有元、明、清三代進士題名碑118方,題刻歷代進士5萬多名。進大成門至第二進院,正殿名大成殿,為孔廟主體建築,面闊9間,進深5間,黃琉璃筒瓦重簷廡殿頂,殿前月臺三出陛,殿內供奉孔子及"四配"、"十二哲"。殿前有600餘年樹齡的古柏一株,名"除0柏",亦名"觸0柏"。有古井一口,清高宗賜名"硯水湖"。大成殿後有崇聖祠,自成院落,為祭祀孔子先祖之地。今闢為首都博物館,展出北京地區出土的歷代珍貴文物。

北京安定門內有條國子監街,又名成賢街。這條街共有4座原汁原味的清代一間式彩繪木牌樓,是北京保留牌樓最多最完整的一條街。街道兩旁槐樹成行,濃廕庇日,槐花飄香。北京孔廟就坐落在這條街的東端。

歷史悠久:已有700多年

孔廟是祭祀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世界文化名人孔子的廟宇,源遠流長。北京孔廟始建於元大德六年(公元1320xx年),元大德十年(公元1320xx年)建成,初具規模。明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建崇聖祠,用於供奉孔子五代先人。清光緒三十二年(公元1920xx年)擴建大成殿,孔廟始成今日的規模。整座孔廟分三進院落,佔地約220xx平方米,採用了主體建築沿中軸線分佈,左右對稱的中國傳統建築佈局。在700多年的漫長曆史中,這裡成為元、明、清三代統治者尊孔崇儒,宣揚教化,主興文脈的聖地,也成為眾多志在功名的讀書人頂禮膜拜的殿堂。這組比故宮還年代久遠的皇家古建築濃縮了千年儒家文化精髓,凝固了一段數百年的漫漫科舉之路。徜徉在古柏參天、石碑林立、崇基高堂的孔廟裡,遠離都市的喧鬧,觸控歷史、文化的脈搏,以寧靜淡泊的心去感受中華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實在是件雅事。

建築輝煌:凸顯皇家氣派

北京孔廟主體建築都覆以黃色琉璃瓦,是封建社會的最高建築規制。整座孔廟建築佈局科學,規模巨集大,凸顯皇家氣派。

先師門(又稱櫺星門)是孔廟的大門,面闊三間,進深七檁,單簷歇山頂,基本上保留了元代的建築風格,先師門兩側連線廟宇的外圍牆,猶如一座城門。進入先師門,迎面看到的便是大成門。大成門創建於元代,清代重修,面闊五間,進深九檁,單簷歇山頂。整座建築坐落在高大的磚石臺基上,中間的御路石上高浮雕海水龍紋圖樣,五龍戲珠,栩栩如生。大成門前廊兩側擺放著10枚石鼓,每枚石鼓的鼓面上都篆刻一首上古遊獵詩。這是清乾隆時仿公元前8世紀周宣王時代的石鼓遺物刻制的,那難辨的文字和深邃的詩意恐怕只有學識淵博的孔老夫子才能完全理解吧。第一進院落是皇帝祭孔前籌備各項事宜的場所,其東側設有宰牲亭、井亭、神廚,用於祭孔三牲的宰殺、清洗和烹製。兩側有神庫、致齋所用於祭孔禮器的存放和供品的備制。

第二進院落是孔廟的中心院落,每逢祭孔大典,這裡便鐘鼓齊鳴,樂舞昇平,儀仗威嚴。大成殿是第二進院落的主體建築,也是整座孔廟的中心建築,是孔廟內最神聖的殿堂。大成殿始建於大德六年(公元1320xx年),後毀於戰火,明永樂九年(公元1420xx年)重建,清光緒三十二年(公元1920xx年)將殿由7間擴建為9間。殿內金磚鋪地,內頂施團龍井口天花,其規制是我國封建社會的最高建築等級,堪與故宮太和殿媲美。殿中供奉孔子“大成至聖文宣王”木牌位,神位兩邊設有配享的“四配十二哲”牌位。神位前置祭案,上設尊、爵、卣、籩、豆等祭器均為清乾隆時的御製真品。大殿內外高懸清康熙至宣統9位皇帝的御匾,均是皇帝親書的對孔子的四字讚語,是珍貴的文物。

孔廟的第三進院落最具特色,由崇聖門、崇聖殿和東西配殿組成獨立完整的院落,與前二進院落分割明顯而又過渡自然,反映出古人在建築部局上的巧妙構思。這組建築稱為崇聖祠,是祭祀孔子五代先祖的家廟。建於明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清乾隆二年(公元1737年)重修,並將灰瓦頂改為綠琉璃瓦頂。崇聖殿又稱五代祠,面闊五間,進深七檁,殿前建有寬大的月臺,月臺三面建有垂帶踏步各十級。殿內供奉孔子五代先人的牌位及配享的顏回、孔伋、曾參、孟軻四位先哲之父的牌位。東西配殿坐落在磚石臺基上,面闊三間,進深五檁,單簷懸山頂,內奉程頤、程顥兄弟、張載、蔡沈、周敦頤、朱熹6位先儒之父。

三進院落及其建築有明確的建築等級差別和功能區域劃分,和諧統一地組成一整套皇家祭祀性建築群落,是我國古代建築的傑出代表。

史料珍貴:眾多名碑有記載

孔廟歷經700多年的歷史文化積澱,遺留下來彌足珍貴的文物,成為研究中國古代科舉和孔子儒學的重要史料和實物。

在孔廟的第一進院落御路兩側分四部分樹立著198座高大的進士題名碑,其中元代3座、明代77座、清代118座。這些進士題名碑上刻著元、明、清三代各科進士的姓名、籍貫、名次,共計51624人。在眾多的進士當中有我們熟知的一些名人如張居正,于謙、徐光啟,嚴嵩,紀昀、劉墉及近代名人劉春霖、沈鈞儒等。穿梭在這片時間跨度達數百年的碑林中,輕撫舊貌斑駁的碑身,仰望碑面上已模糊的字跡,不免讓人發出“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數百年”的感慨。

在孔廟與國子監(古代皇家大學)之間的夾道內,有一處由189座高大石碑組成的碑林。石碑上篆刻著儒家經典:《周易》、《尚書》、《詩經》、《周禮》、《儀禮》、《禮記》、《春秋左傳》、《春秋公羊傳》、《春秋穀梁傳》、《論語》、《孝經》、《孟子》、《爾雅》。這部石經的藍本是雍正年間的江蘇金壇貢生蔣衡歷時20xx年手書而成。乾隆五十六年(公元1791年)下旨刻石立碑。全部石經共計63萬餘字,規模巨集大,楷法工整,內容的準確性和刻制的精美度都優於西安的“開成石經”,而在規模上也是僅次於西安碑林的全國第二大碑林。相傳乾隆命和珅、王傑為總裁,彭元瑞、劉墉為副總裁來考訂經稿。彭元瑞以宋元善本十三經核訂蔣衡手書的經稿,並把俗體字均改為古體字,使-更加完善規範,古意大增,受到乾隆讚賞,被授以太子太保銜。這使和珅嫉恨非凡,權傾朝野的他命人在一夜之間挖去石碑上全部改過的古體字。直到和珅0後,古體字跡才得以重新修復,至今碑面上還有一塊塊挖補的痕跡。

道的西側有口古井。由青石板組成的花瓣形井臺,石質井圈。由於坐落在德勝門、安定門內一帶水線上,當年井水常溢到井口,水質清純甘冽,相傳進京趕考的舉人們在拜謁孔子後都要飲一下井中聖水,據說飲後能文思泉湧,妙筆生花,寫出一手好文章。而用井水磨墨,寫出的字墨香四溢,筆勁流暢。故乾隆賜名“硯水湖”。雖然現在井中水位很低,也沒有人飲用,但這口井雅緻大氣的名字及動人的傳說,為孔廟增添了幾分文采。

20xx年4月北京孔廟開始了50年來的第一次大規模修繕,這次修繕以古建復原和維護為主,恢復清代的建築規模和樣式,巨集偉大氣的孔廟將再次重現人們面前。

最新的北京孔廟導遊詞範文 篇6

北京安定門內有條國子監街,又名成賢街。這條街共有4座原汁原味的清代一間式彩繪木牌樓,是北京保留牌樓最多最完整的一條街。街道兩旁槐樹成行,濃廕庇日,槐花飄香。北京孔廟就坐落在這條街的東端。

北京孔廟始建於元大德六年(公元1320xx年),元大德十年(公元1320xx年)建成,初具規模。明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建崇聖祠,用於供奉孔子五代先人。清光緒三十二年(公元1920xx年)擴建大成殿,孔廟始成今日的規模。整座孔廟分三進院落,佔地約220xx平方米,採用了主體建築沿中軸線分佈,左右對稱的中國傳統建築佈局。在700多年的漫長曆史中,這裡成為元、明、清三代統治者尊孔崇儒,宣揚教化,主興文脈的聖地,也成為眾多志在功名的讀書人頂禮膜拜的殿堂。這組比故宮還年代久遠的皇家古建築濃縮了千年儒家文化精髓,凝固了一段數百年的漫漫科舉之路。徜徉在古柏參天、石碑林立、崇基高堂的孔廟裡,遠離都市的喧鬧,觸控歷史、文化的脈搏,泊的心去感受中華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實在是件雅事。

北京孔廟主體建築都覆以黃色琉璃瓦,是封建社會的最高建築規制。整座孔廟建築佈局科學,規模巨集大,凸顯皇家氣派。 先師門(又稱櫺星門)是孔廟的大門,面闊三間,進深七檁,單簷歇山頂,基本上保留了元代的建築風格,先師門兩側連線廟宇的外圍牆,猶如一座城門。進入先師門,迎面看到的便是大成門。 中心院落御道的西側有口古井。由青石板組成的花瓣形井臺,石質井圈。由於坐落在德勝門、安定門內一帶水線上,當年井水常溢到井口,水質清純甘冽,相傳進京趕考的舉人們在拜謁孔子後都要飲一下井中聖水,據說飲後能文思泉湧,妙筆生花,寫出一手好文章。而用井水磨墨,寫出的字墨香四溢,筆勁流暢。故乾隆帝賜名“硯水湖”。雖然現在井中水位很低,也沒有人飲用,但這口井雅緻大氣的名字及動人的傳說,為孔廟增添了幾分文采。

最新的北京孔廟導遊詞範文 篇7

尊敬的各位來賓:

你們好!我受旅遊、接待部門的委託,對光臨名城曲阜參觀遊覽的各位佳賓表示熱烈地歡迎。我有幸為大家導遊陪同參觀,非常高興,這是咱們共同頎賞學習的好機會。看後請留下寶貴意見。

首先,向大家簡要介紹一下曲阜的歷史、文物概況。

歷史文化名城曲阜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文獻整理家、世之聖人孔子的家鄉,亞聖孟子的故里,中華民族的始祖軒轅黃帝的誕生地,炎帝的首都,商殷故國,魯國首都。三皇五帝有四位在這裡生息勞作,有5000多年的歷史。地下有豐富的寶藏,地上有眾多的文物。現有文物112處,其中有聯合國保護單位,世界文化遺產3處,全國保護的4處,省級12處,其他為地市級保護的。

重中之重有“三孔兩廟一陵”、“三山二林一寺”。孔廟、孔府、孔林,俗稱“三孔”,有祭祀中國元聖周公的廟宇,有祭祀孔子第一大弟子復聖顏回的廟,俗稱“兩廟”;“一陵”是黃帝誕生地--壽丘少昊陵;“三山”;孔子出生地尼山、漢墓群九龍山、小泰山--九仙山(又稱九山)。二林是:世界教育孩子最好的母親孟母林,孔子父母埋葬地樑公林;“一寺”是李白、杜甫作詩、答對、分手處,著名文人孔尚任隱居處國家園林“石門寺”。

我們現在看孔廟。

孔廟,又稱至聖廟,是祭祀孔子及其夫人亓官氏和七十二賢人的地方。孔廟同北京的故宮、河北承德市避暑山莊並稱中國的三大古建築群。專家對孔廟講了四名話:建築時間最久遠、最巨集大、儲存最完整、東方建築特色最突出。從孔廟可看出兩個問題:一是孔子對中國乃至東方文化的巨大貢獻;二是中國在歷史上就有能工巧匠。

孔廟始建於公元前478年,孔子去世的第二年建廟。在孔子故居建廟堂三間,陳列孔子的衣、車、書等,“歲時奉祀”。歷代皇帝對孔廟都有擴建,計大修15次,中修31次,小修數百次達到現在的規模。孔廟仿皇宮建築之制,分三路佈局,九過院落,共有房屋466間,門亭54座,東西相對貫穿在一條中軸線上,有碑碣近千塊,佔地327.5畝,長達兩華里又150公尺。現在看到的孔廟是明弘治年間的規模。解放後國家多次撥款維修保護。我國首批公佈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4年12月列入世界文化遺產,成為聯合國保護的文物單位,孔廟建築時間之久遠,規模之巨集大,儲存之完整實屬世之罕見。

神道。“萬仞宮牆”前古柏蒼勁的這段路為“神道”。重要的廟宇前都有專開的尊敬靈通之道,稱“神道”。

萬仞宮牆。這道門是曲阜明城正南門,也是孔廟的第一道門,上懸“萬仞宮牆”四個大字,系清乾隆皇帝的御筆。它來源於孔子得意弟子子貢。魯國大會諸侯時,有人提出子貢的學問博大精深,可與孔子相提並論,子貢在場,馬上站起來說,我可不敢與俺老師孔子比,人的學問好比一堵牆,我這道牆只有一仞之高,俺老師的牆有數仞之多。就是說,我的學問等於一肩膀頭子高,一目瞭然沒什麼深奧的;孔子的學問有我數倍之多,經過詳細的研究,全面的探討,才能瞭解他的全部,入了門以後,才能看到宗廟之美,在門外頭你是看不到的。後人為了形容孔子的學問高深,從夫子之牆數仞,到“百仞”、“千仞”到明代皇帝封孔子為“天下文官主,歷代帝王師”,封孔子學問有“萬仞”,讚頌孔子學問有一萬個八尺,往上看,看不到頂,亦說此牆深壁高壘非常堅固。這四個字原為明欽差所寫,乾隆為表示他對孔子的重視,親書“萬仞宮牆”換上了他的御筆。

金聲玉振坊。此坊建於明代,為表達孔子學問精湛而完美,如同奏樂的全過程,自始至終完整無缺。古樂是以敲鐘開始,鍾起“始條理也”,是擊磬告終,“玉振”為磬落的聲音,稱“終條理也”,讚揚孔子的學問是集先賢先聖之大成,所以稱“金聲而玉振也”,“金聲”鐘的聲音,始,“玉振”磬的聲音,終。這也是辦事要“有始有終”成語的來源。“金聲玉振”是明代大書法家胡纘宗題定的。

“二柏擔一孔”。過玉振坊這個單孔的石拱橋,東西各有一棵古柏,所以人稱“二柏擔一孔”。這橋名曰:“泮水橋”與行宮旁泮水池的水相通,因之演義為“盼水”。過去讀孔孟之書,考上高等學府叫“入盼”,做官的盼高升,做買賣盼發財,過日子盼興旺。

下馬碑。廟牆外東西各立一塊石碑,公元1191年專立的下馬碑,下轎碑。西邊的碑早毀壞,東邊這塊碑上寫“官員人等至此下馬”。過去文武官員、庶民百姓從此路過下轎下馬徒步而行,以示對孔子、孔廟的尊敬。

櫺星門。明代所建,公元1754年重修,由木製改鐵石的。“櫺星門”系乾隆御筆。相傳天上星系“有二十八宿”,其中,有個掌管文化的星叫“櫺星”,又名“文曲星”、“天振星”,把孔子與天上管文化的星聯絡起來,說文化方面他是最高的,如過去祭天,要先祭“文曲星”,有尊孔如尊天的說法。

太和元氣坊。這坊是明代公元1544年所建,極贊孔子的思想,主張如同“太空宇宙能哺育萬物。天地之合,四方之合,陰陽之合”,稱“太和”之氣是最基本的東西,宇宙之太和,人間之元氣。“太和元氣”系山東巡撫曾銑手書。

至聖廟坊。明代所建“至聖廟坊”,是漢白玉的,上飾火焰寶珠。

德侔天地,道冠古今。這道院的東西對襯各建一處很奇特的牌坊,木製角稜環繞,千頭萬續,下有八個怪獸,叫“天龍神獅”,相傳它威嚴靈感,可驅除邪惡,匡扶正義。東邊牌坊上書:“德侔天地”,說孔子的思想主張給人類的好處如同天高地厚,功德能同天地相比。西邊的牌坊上書“道冠古今”,贊孔子思想、辦法古今都是蓋世之冠。

聖時門。三門並列,四道臺皆同上,中央盤龍。此門命名來源於孟子,對古代四位聖人伯夷、伊尹、柳下惠、孔子,孟子把四聖人的聖蹟歸納為四句話:伯夷聖之清者也,伊尹聖之任者也,柳下惠聖之和者也,孔子聖之時者也。“聖時”極贊孔子思想主張經久不衰,是適合時代的聖人。皇帝來曲阜朝孔要行“三跪九叩大禮”,走聖時門;歷代“衍聖公”出生時開啟“聖時門”,除這兩種情況外,此門不輕易開啟。都走快覩門、仰高門。

快覩門,取先睹為快之意。就是說孔子的學問“五經四書”,誰先學誰先有文化,誰先學誰先有知識,爭相學習,以先見到先讀為快樂。

仰高門。根據顏回讚揚孔子的一段話命名的。顏回說,夫子之道,仰之彌高,鑽之彌堅。贊孔子學問向上看不到頂,叫“彌高”,學起來文言文很難懂,叫“彌堅”,高不是高不可攀,經過努力是完全可以學到的。顏回說“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說我以禮。”俺老師循循善誘,教我以文化,施我以禮節。

漢石人。仰高門裡亭子裡有兩位歷史價值很高的漢石人,一位是“亭長”,(漢代地方小官),一位府門之卒,都是魯王墓前守衛的。石人被歷代金石學家所重視,對研究漢代服裝和文字有重要價值。

孔府是衙宅合一,園宅結合的範例

孔廟的東側是孔府,是孔子嫡長孫世襲的府第。始建於宋代,經歷代不斷擴建,形成現在的規模。佔地200餘畝,有房舍480餘間。官衙和住宅建在一起,是一座典型的封建貴族莊園,衙 署大堂用於接受皇帝頒發的聖旨,或處理家族內事務。孔府後院有一座花園,幽雅清新,佈局別具匠心,可稱園林佳作,也是園宅結合的範例。孔府藏有大量的歷史檔案、傳世文物,歷代服飾和用具等,都及其珍貴。

孔林是延續年代最久、儲存最完整的家族墓地

孔林又稱至聖林,在曲阜城北門外,佔地3000畝,周圍磚砌林牆長達14裡,是孔子和他的後代子孫們的家族墓地。孔林內柏檜夾道,進入孔林要經過1200米的墓道,然後穿過石牌坊、石橋、甬道、到達孔子墓前。孔子的墳墓封土高6米,墓東是孔子之子孔鯉和他的孫子孔伋 的墳墓。在孔林中,有的墓前還存有石雕的華表、石人、石獸。這些都是依照墓中人當時被封爵位的品級設定的,整個孔林延用2520xx年,內有墳冢 十餘萬座。其延續時間之久,模葬之多,儲存之完好,舉世罕見。

最新的北京孔廟導遊詞範文 篇8

尊敬的各位來賓:

你們好!我受旅遊、接待部門的委託,對光臨名城曲阜參觀遊覽的各位佳賓表示熱烈地歡迎。我有幸為大家導遊陪同參觀,十分高興,這是咱們共同頎賞學習的好機會。看後請留下寶貴意見。

我們此刻看孔廟。

孔廟,又稱至聖廟,是祭祀孔子及其夫人亓官氏和七十二賢人的地方。孔廟同北京的故宮、河北承德市避暑山莊並稱中國的三大古建築群。專家對孔廟講了四名話:建築時光最久遠、最巨集大、儲存最完整、東方建築特色最突出。從孔廟可看出兩個問題:一是孔子對中國乃至東方文化的巨大貢獻;二是中國在歷史上就有能工巧匠。

孔廟始建於公元前478年,孔子去世的第二年建廟。在孔子故居建廟堂三間,陳列孔子的衣、車、書等,“歲時奉祀”。歷代皇帝對孔廟都有擴建,計大修15次,中修31次,小修數百次到達此刻的規模。孔廟仿皇宮建築之制,分三路佈局,九過院落,共有房屋466間,門亭54座,東西相對貫穿在一條中軸線上,有碑碣近千塊,佔地327。5畝,長達兩華里又150公尺。此刻看到的孔廟是明弘治年間的規模。解放後國家多次撥款維修保護。我國首批公佈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4年12月列入世界文化遺產,成為聯合國保護的文物單位,孔廟建築時光之久遠,規模之巨集大,儲存之完整實屬世之罕見。

神道。“萬仞宮牆”前古柏蒼勁的這段路為“神道”。重要的廟宇前都有專開的尊敬靈通之道,稱“神道”。

萬仞宮牆。這道門是曲阜明城正南門,也是孔廟的第一道門,上懸“萬仞宮牆”四個大字,系清乾隆皇帝的御筆。它來源於孔子得意弟子子貢。魯國大會諸侯時,有人提出子貢的學問博大精深,可與孔子相提並論,子貢在場,立刻站起來說,我可不敢與俺老師孔子比,人的學問好比一堵牆,我這道牆只有一仞之高,俺老師的牆有數仞之多。就是說,我的學問等於一肩膀頭子高,一目瞭然沒什麼深奧的;孔子的學問有我數倍之多,經過詳細的研究,全面的探討,才能瞭解他的全部,入了門以後,才能看到宗廟之美,在門外頭你是看不到的。後人為了形容孔子的學問高深,從夫子之牆數仞,到“百仞”、“千仞”到明代皇帝封孔子為“天下文官主,歷代帝王師”,封孔子學問有“萬仞”,讚頌孔子學問有一萬個八尺,往上看,看不到頂,亦說此牆深壁高壘十分堅固。這四個字原為明欽差所寫,乾隆為表示他對孔子的重視,親書“萬仞宮牆”換上了他的御筆。

金聲玉振坊。此坊建於明代,為表達孔子學問精湛而完美,如同奏樂的全過程,自始至終完整無缺。古樂是以敲鐘開始,鍾起“始條理也”,是擊磬告終,“玉振”為磬落的聲音,稱“終條理也”,讚揚孔子的學問是集先賢先聖之大成,所以稱“金聲而玉振也”,“金聲”鐘的聲音,始,“玉振”磬的聲音,終。這也是辦事要“有始有終”成語的來源。“金聲玉振”是明代大書法家胡纘宗題定的。

“二柏擔一孔”。過玉振坊這個單孔的石拱橋,東西各有一棵古柏,所以人稱“二柏擔一孔”。這橋名曰:“泮水橋”與行宮旁泮水池的水相通,因之演義為“盼水”。過去讀孔孟之書,考上高等學府叫“入盼”,做官的盼高升,做買賣盼發財,過日子盼興旺。

下馬碑。廟牆外東西各立一塊石碑,公元1191年專立的下馬碑,下轎碑。西邊的碑早毀壞,東邊這塊碑上寫“官員人等至此下馬”。過去文武官員、庶民百姓從此飄過下轎下馬徒步而行,以示對孔子、孔廟的尊敬。

櫺星門。明代所建,公元1754年重修,由木製改鐵石的。“櫺星門”系乾隆御筆。相傳天上星系“有二十八宿”,其中,有個掌管文化的星叫“櫺星”,又名“文曲星”、“天振星”,把孔子與天上管文化的星聯絡起來,說文化方面他是最高的,如過去祭天,要先祭“文曲星”,有尊孔如尊天的說法。

太和元氣坊。這坊是明代公元1544年所建,極贊孔子的思想,主張如同“太空宇宙能哺育萬物。天地之合,四方之合,陰陽之合”,稱“太和”之氣是最基本的東西,宇宙之太和,人間之元氣。“太和元氣”系山東巡撫曾銑手書。

至聖廟坊。明代所建“至聖廟坊”,是漢白玉的,上飾火焰寶珠。

德侔天地,道冠古今。這道院的東西對襯各建一處很奇特的牌坊,木製角稜環繞,千頭萬續,下有八個怪獸,叫“天龍神獅”,相傳它威嚴靈感,可驅除邪惡,匡扶正義。東邊牌坊上書:“德侔天地”,說孔子的思想主張給人類的好處如同天高地厚,功德能同天地相比。西邊的牌坊上書“道冠古今”,贊孔子思想、辦法古今都是蓋世之冠。

聖時門。三門並列,四道臺皆同上,中央盤龍。此門命名來源於孟子,對古代四位聖人伯夷、伊尹、柳下惠、孔子,孟子把四聖人的聖蹟歸納為四句話:伯夷聖之清者也,伊尹聖之任者也,柳下惠聖之和者也,孔子聖之時者也。“聖時”極贊孔子思想主張經久不衰,是適合時代的聖人。皇帝來曲阜朝孔要行“三跪九叩大禮”,走聖時門;歷代“衍聖公”出生時開啟“聖時門”,除這兩種狀況外,此門不輕易開啟。都走快覩門、仰高門。

快覩門,取先睹為快之意。就是說孔子的學問“五經四書”,誰先學誰先有文化,誰先學誰先有知識,爭相學習,以先見到先讀為快樂。

仰高門。根據顏回讚揚孔子的一段話命名的。顏回說,夫子之道,仰之彌高,鑽之彌堅。贊孔子學問向上看不到頂,叫“彌高”,學起來文言文很難懂,叫“彌堅”,高不是高不可攀,經過努力是完全能夠學到的。顏回說“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說我以禮。”俺老師循循善誘,教我以文化,施我以禮節。

漢石人。仰高門裡亭子裡有兩位歷史價值很高的漢石人,一位是“亭長”,(漢代地方小官),一位府門之卒,都是魯王墓前守衛的。石人被歷代金石學家所重視,對研究漢代服裝和文字有重要價值。

孔府是衙宅合一,園宅結合的範例

孔廟的東側是孔府,是孔子嫡長孫世襲的府第。始建於宋代,經歷代不斷擴建,構成此刻的規模。佔地200餘畝,有房舍480餘間。官衙和住宅建在一齊,是一座典型的封建貴族莊園,衙署大堂用於理解皇帝頒發的聖旨,或處理家族內事務。孔府後院有一座花園,幽雅清新,佈局別具匠心,可稱園林佳作,也是園宅結合的範例。孔府藏有超多的歷史檔案、傳世文物,歷代服飾和用具等,都及其珍貴。

孔林是延續年代最久、儲存最完整的家族墓地

孔林又稱至聖林,在曲阜城北門外,佔地3000畝,周圍磚砌林牆長達14裡,是孔子和他的後代子孫們的家族墓地。孔林內柏檜夾道,進入孔林要經過1200米的墓道,然後穿過石牌坊、石橋、甬道、到達孔子墓前。孔子的墳墓封土高6米,墓東是孔子之子孔鯉和他的孫子孔伋的墳墓。在孔林中,有的墓前還存有石雕的華表、石人、石獸。這些都是依照墓中人當時被封爵位的品級設定的,整個孔林延用2520xx年,內有墳冢十餘萬座。其延續時光之久,模葬之多,儲存之完好,舉世罕見。

最新的北京孔廟導遊詞範文 篇9

各位遊客朋友,現在我們看到的是北京孔廟。孔廟又稱文廟、先師廟,是祭祀孔子的聖廟。在中國,孔廟遍佈各地,但孔氏家廟全國僅有兩處,一個在山東曲阜,一個在浙江衢州,而坐落在北京東城區安定門內的北京孔廟規格最高,是元、明、清三朝皇帝舉行國家祭孔的場所。

各位朋友,我們現在看到的是先師門,又稱櫺星門,'是孔廟的大門,面闊3間,進深7檁,單簷歇山頂,基本上保留了元代的建築風格。進人先師門,迎面看到的便是大成門。大成門創建於元代,清代重修,面闊5間,進深9檁,單簷歇山頂。整座建築坐落在高大的磚石臺基上,中間的御路石上髙浮雕海水龍紋圖樣,五龍戲珠,栩栩如生。大成門前廊兩側擺放著10枚石鼓,每枚石鼓的鼓面上都篆刻一首上古遊獵詩。這是清乾隆時仿周宣王時代的石鼓遺物刻制的。

各位遊客朋友,我們現在到了第一進院落,這裡是皇帝祭孔前籌備各項事宜的場所,其東側設有宰牲亭、井亭、神廚,用於祭孔三牲的宰殺、清洗和烹製。兩側有神庫、致齋所,用於祭孔禮器的存放和供品的備制。第二進院落是孔廟的中心院落,每逢祭孔大典,這裡便鐘鼓齊鳴,樂舞昇平,儀仗威嚴。大成殿是第二進院落的主體建築,也是整座孔廟的中心建築,是孔廟內最神聖的殿堂。大成殿始建於大德六年,後毀於戰火,明永樂九年重建,清光緒三十二年將殿由7間擴建為9間。殿內金磚鋪地,內頂施團龍井口天花,其規制是最高建築等級,堪與故宮太和殿媲美。殿中供奉孔子“大成至聖文宣王”木牌位,神位兩邊設有配享的“四配十二哲”牌位。神位前置祭案,上設尊、爵、卣、籩、豆等祭器均為清乾隆時的御製真品。大殿內外高懸清康熙至宣統9位皇帝的御匾,均是皇帝親書的對孔子的四字讚語,是極其珍貴的文物。

各位遊客朋友,我們現在來到了孔廟的第三進院落,這是最具特色院落,是由崇聖門、崇聖殿和東西配殿組成的獨立完整的院落,與前二進院落分割明顯而又過渡自然,反映出古人在建築佈局上的巧妙構思。各位請看這組建築,它叫崇聖殿,是祭祀孔子五代先祖的家廟,建於明嘉靖九年,清乾隆二年重修,並將灰瓦頂改為綠琉璃瓦頂。崇聖殿又稱五代祠,面闊5間,進深7檁,殿前建有寬大的月臺,月臺三面建有垂帶踏步各十級。殿內供奉孔子五代先人的牌位及配享的顏回、孔伋、曾參、孟軻四位先哲之父的牌位。東西配殿坐落在磚石臺基上,面闊3間,進深5檁,單簷懸山頂,內奉程頤、程顥兄弟、張載、蔡沈、周敦頤、朱熹6位先儒之父。各位朋友,孔廟的三進院落及其建築有明確的建築等級差別和功能區域劃分,和諧統一地組成一整套皇家祭祀性建築群落,是我國古代建築的傑出代表。

各位遊客朋友,我們現在來到了北京國子監,它位於國子監街(原名成賢街),與孔廟相鄰。各位請看,這是集賢門,是國子監的大門,門內院子東西設有井亭,東側的持敬門與孔廟相通。進入國子監的第二門一太學門,就是國子監的第二進院落,裡面有琉璃牌坊,辟雍和彝倫堂。前方就是國子監土門內大型琉璃坊牌坊,它是北京唯一一座專門為教育而設立的牌坊。正反兩面橫額均為皇帝御題,是中國古代崇文重教的象徵。位於集賢門內,是三間四柱七樓廡殿頂式琉璃牌坊,建於乾隆四十八年(公元1783年),牌坊正面額書“圓橋教澤”,陰面為“學海節觀”,彩畫華美,是北京唯一不屬於寺院的琉璃牌坊。

各位遊客朋友,現在我們看到的建築叫辟雍,它是國子監的中心建築,建於中軸線中心一座圓形水池中央的四方高臺上,是一座方型重簷攢尖頂殿宇。四面開門,設臺階六級。辟雍周圍環繞著長廊,四面架設精緻的小橋橫跨水池,使殿宇與院落相通,這種建築形制象徵著天圓地方。乾隆皇帝之後,每逢新帝即位,都要來此做一次講學,以示中央政府對高等教育的重視。

各位遊客朋友,現在大家跟我往後面走,後面就是敬一亭,它位於在彝倫堂之後,是國子監的第三進院落,建於明嘉靖七年,設有祭酒廂房、司業廂房和七座御製聖諭碑,是國子監祭酒辦公的場所。大家看我手指的方向,在孔廟與國子監之間的夾道內,有一處由189塊髙大石碑組成的碑林,石碑上篆刻著儒家經典。這部石經的藍本是雍正年間的江蘇金壇貢生蔣衡歷時20xx年手書而成。乾隆五十六年(公元1791年)下旨刻石立碑。全部石經共計63萬餘字,規模巨集大,楷法工整,內容的準確性和刻制的精美度都優於西安的“開成石經”,而在規模上也是僅次於西安碑林的全國第二大碑林。

最新的北京孔廟導遊詞範文 篇10

各位遊客朋友,現在我們看到的是北京孔廟。孔廟又稱文廟、先師廟,是祭祀孔子的聖廟。在中國,孔廟遍佈各地,但孔氏家廟全國僅有兩處,一個在山東曲阜,一個在浙江衢州,而坐落在北京東城區安定門內的北京孔廟規格最高,是元、明、清三朝皇帝舉行國家祭孔的場所。

各位朋友,我們現在看到的是先師門,又稱櫺星門,'是孔廟的大門,面闊3間,進深7檁,單簷歇山頂,基本上保留了元代的建築風格。進人先師門,迎面看到的便是大成門。大成門創建於元代,清代重修,面闊5間,進深9檁,單簷歇山頂。整座建築坐落在高大的磚石臺基上,中間的御路石上髙浮雕海水龍紋圖樣,五龍戲珠,栩栩如生。大成門前廊兩側擺放著10枚石鼓,每枚石鼓的鼓面上都篆刻一首上古遊獵詩。這是清乾隆時仿周宣王時代的石鼓遺物刻制的。

各位遊客朋友,我們現在到了第一進院落,這裡是皇帝祭孔前籌備各項事宜的場所,其東側設有宰牲亭、井亭、神廚,用於祭孔三牲的宰殺、清洗和烹製。兩側有神庫、致齋所,用於祭孔禮器的存放和供品的備制。第二進院落是孔廟的中心院落,每逢祭孔大典,這裡便鐘鼓齊鳴,樂舞昇平,儀仗威嚴。大成殿是第二進院落的主體建築,也是整座孔廟的中心建築,是孔廟內最神聖的殿堂。大成殿始建於大德六年,後毀於戰火,明永樂九年重建,清光緒三十二年將殿由7間擴建為9間。殿內金磚鋪地,內頂施團龍井口天花,其規制是最高建築等級,堪與故宮太和殿媲美。殿中供奉孔子“大成至聖文宣王”木牌位,神位兩邊設有配享的“四配十二哲”牌位。神位前置祭案,上設尊、爵、卣、籩、豆等祭器均為清乾隆時的御製真品。大殿內外高懸清康熙至宣統9位皇帝的御匾,均是皇帝親書的對孔子的四字讚語,是極其珍貴的文物。

各位遊客朋友,我們現在來到了孔廟的第三進院落,這是最具特色院落,是由崇聖門、崇聖殿和東西配殿組成的獨立完整的院落,與前二進院落分割明顯而又過渡自然,反映出古人在建築佈局上的巧妙構思。各位請看這組建築,它叫崇聖殿,是祭祀孔子五代先祖的家廟,建於明嘉靖九年,清乾隆二年重修,並將灰瓦頂改為綠琉璃瓦頂。崇聖殿又稱五代祠,面闊5間,進深7檁,殿前建有寬大的月臺,月臺三面建有垂帶踏步各十級。殿內供奉孔子五代先人的牌位及配享的顏回、孔伋、曾參、孟軻四位先哲之父的牌位。東西配殿坐落在磚石臺基上,面闊3間,進深5檁,單簷懸山頂,內奉程頤、程顥兄弟、張載、蔡沈、周敦頤、朱熹6位先儒之父。各位朋友,孔廟的三進院落及其建築有明確的建築等級差別和功能區域劃分,和諧統一地組成一整套皇家祭祀性建築群落,是我國古代建築的傑出代表。

各位遊客朋友,我們現在來到了北京國子監,它位於國子監街(原名成賢街),與孔廟相鄰。各位請看,這是集賢門,是國子監的大門,門內院子東西設有井亭,東側的持敬門與孔廟相通。進入國子監的第二門一太學門,就是國子監的第二進院落,裡面有琉璃牌坊,辟雍和彝倫堂。前方就是國子監土門內大型琉璃坊牌坊,它是北京唯一一座專門為教育而設立的牌坊。正反兩面橫額均為皇帝御題,是中國古代崇文重教的象徵。位於集賢門內,是三間四柱七樓廡殿頂式琉璃牌坊,建於乾隆四十八年(公元1783年),牌坊正面額書“圓橋教澤”,陰面為“學海節觀”,彩畫華美,是北京唯一不屬於寺院的琉璃牌坊。

各位遊客朋友,現在我們看到的建築叫辟雍,它是國子監的中心建築,建於中軸線中心一座圓形水池中央的四方高臺上,是一座方型重簷攢尖頂殿宇。四面開門,設臺階六級。辟雍周圍環繞著長廊,四面架設精緻的小橋橫跨水池,使殿宇與院落相通,這種建築形制象徵著天圓地方。乾隆皇帝之後,每逢新帝即位,都要來此做一次講學,以示中央政府對高等教育的重視。

各位遊客朋友,現在大家跟我往後面走,後面就是敬一亭,它位於在彝倫堂之後,是國子監的第三進院落,建於明嘉靖七年,設有祭酒廂房、司業廂房和七座御製聖諭碑,是國子監祭酒辦公的場所。大家看我手指的方向,在孔廟與國子監之間的夾道內,有一處由189塊髙大石碑組成的碑林,石碑上篆刻著儒家經典。這部石經的藍本是雍正年間的江蘇金壇貢生蔣衡歷時20xx年手書而成。乾隆五十六年(公元1791年)下旨刻石立碑。全部石經共計63萬餘字,規模巨集大,楷法工整,內容的準確性和刻制的精美度都優於西安的“開成石經”,而在規模上也是僅次於西安碑林的全國第二大碑林。

最新的北京孔廟導遊詞範文 篇11

北京孔廟(19張)元大德六年(1302)建,大德十年建成。明永樂九年(1411)重建。宣德、嘉靖、萬曆年間分別修繕大殿,添建崇聖祠,清順治、雍正、乾隆時又重修,光緒三十二年(1906)升祭祀孔子為大祀,將正殿擴建。孔廟雖然經過歷代重修,但其結構基本上仍然儲存元代風格。門內院落共有三進,中軸線上的建築從南向北依次為大成門、大成殿、崇聖門及崇聖祠。有元、明、清三代的進士題名碑198塊,為研究中國古代科舉制度的重要文獻資料。孔廟從1920xx年起對外開放,供人遊覽。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被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後為首都博物館。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北京城內東城區國子監街。佔地2.2萬平方米。歷代多次重修,為元、明、清三代祭孔建築,又名"先師廟"。廟坐北朝南,大門稱先師門,仍保持元代風格。前有琉璃壁及下馬碑,進門東西有碑亭、神廚、神庫等,並立有元、明、清三代進士題名碑118方,題刻歷代進士5萬多名。進大成門至第二進院,正殿名大成殿,為孔廟主體建築,面闊9間,進深5間,黃琉璃筒瓦重簷廡殿頂,殿前月臺三出陛,殿內供奉孔子及"四配"、"十二哲"。殿前有600餘年樹齡的古柏一株,名"除0柏",亦名"觸0柏"。有古井一口,清高宗賜名"硯水湖"。大成殿後有崇聖祠,自成院落,為祭祀孔子先祖之地。今闢為首都博物館,展出北京地區出土的歷代珍貴文物。

北京安定門內有條國子監街,又名成賢街。這條街共有4座原汁原味的清代一間式彩繪木牌樓,是北京保留牌樓最多最完整的一條街。街道兩旁槐樹成行,濃廕庇日,槐花飄香。北京孔廟就坐落在這條街的東端。

歷史悠久:已有700多年

孔廟是祭祀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世界文化名人孔子的廟宇,源遠流長。北京孔廟始建於元大德六年(公元1320xx年),元大德十年(公元1320xx年)建成,初具規模。明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建崇聖祠,用於供奉孔子五代先人。清光緒三十二年(公元1920xx年)擴建大成殿,孔廟始成今日的規模。整座孔廟分三進院落,佔地約220xx平方米,採用了主體建築沿中軸線分佈,左右對稱的中國傳統建築佈局。在700多年的漫長曆史中,這裡成為元、明、清三代統治者尊孔崇儒,宣揚教化,主興文脈的聖地,也成為眾多志在功名的讀書人頂禮膜拜的殿堂。這組比故宮還年代久遠的皇家古建築濃縮了千年儒家文化精髓,凝固了一段數百年的漫漫科舉之路。徜徉在古柏參天、石碑林立、崇基高堂的孔廟裡,遠離都市的喧鬧,觸控歷史、文化的脈搏,以寧靜淡泊的心去感受中華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實在是件雅事。

建築輝煌:凸顯皇家氣派

北京孔廟主體建築都覆以黃色琉璃瓦,是封建社會的最高建築規制。整座孔廟建築佈局科學,規模巨集大,凸顯皇家氣派。

先師門(又稱櫺星門)是孔廟的大門,面闊三間,進深七檁,單簷歇山頂,基本上保留了元代的建築風格,先師門兩側連線廟宇的外圍牆,猶如一座城門。進入先師門,迎面看到的便是大成門。大成門創建於元代,清代重修,面闊五間,進深九檁,單簷歇山頂。整座建築坐落在高大的磚石臺基上,中間的御路石上高浮雕海水龍紋圖樣,五龍戲珠,栩栩如生。大成門前廊兩側擺放著10枚石鼓,每枚石鼓的鼓面上都篆刻一首上古遊獵詩。這是清乾隆時仿公元前8世紀周宣王時代的石鼓遺物刻制的,那難辨的文字和深邃的詩意恐怕只有學識淵博的孔老夫子才能完全理解吧。第一進院落是皇帝祭孔前籌備各項事宜的場所,其東側設有宰牲亭、井亭、神廚,用於祭孔三牲的宰殺、清洗和烹製。兩側有神庫、致齋所用於祭孔禮器的存放和供品的備制。

第二進院落是孔廟的中心院落,每逢祭孔大典,這裡便鐘鼓齊鳴,樂舞昇平,儀仗威嚴。大成殿是第二進院落的主體建築,也是整座孔廟的中心建築,是孔廟內最神聖的殿堂。大成殿始建於大德六年(公元1320xx年),後毀於戰火,明永樂九年(公元1420xx年)重建,清光緒三十二年(公元1920xx年)將殿由7間擴建為9間。殿內金磚鋪地,內頂施團龍井口天花,其規制是我國封建社會的最高建築等級,堪與故宮太和殿媲美。殿中供奉孔子“大成至聖文宣王”木牌位,神位兩邊設有配享的“四配十二哲”牌位。神位前置祭案,上設尊、爵、卣、籩、豆等祭器均為清乾隆時的御製真品。大殿內外高懸清康熙至宣統9位皇帝的御匾,均是皇帝親書的對孔子的四字讚語,是珍貴的文物。

孔廟的第三進院落最具特色,由崇聖門、崇聖殿和東西配殿組成獨立完整的院落,與前二進院落分割明顯而又過渡自然,反映出古人在建築部局上的巧妙構思。這組建築稱為崇聖祠,是祭祀孔子五代先祖的家廟。建於明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清乾隆二年(公元1737年)重修,並將灰瓦頂改為綠琉璃瓦頂。崇聖殿又稱五代祠,面闊五間,進深七檁,殿前建有寬大的月臺,月臺三面建有垂帶踏步各十級。殿內供奉孔子五代先人的牌位及配享的顏回、孔伋、曾參、孟軻四位先哲之父的牌位。東西配殿坐落在磚石臺基上,面闊三間,進深五檁,單簷懸山頂,內奉程頤、程顥兄弟、張載、蔡沈、周敦頤、朱熹6位先儒之父。

三進院落及其建築有明確的建築等級差別和功能區域劃分,和諧統一地組成一整套皇家祭祀性建築群落,是我國古代建築的傑出代表。

史料珍貴:眾多名碑有記載

孔廟歷經700多年的歷史文化積澱,遺留下來彌足珍貴的文物,成為研究中國古代科舉和孔子儒學的重要史料和實物。

在孔廟的第一進院落御路兩側分四部分樹立著198座高大的進士題名碑,其中元代3座、明代77座、清代118座。這些進士題名碑上刻著元、明、清三代各科進士的姓名、籍貫、名次,共計51624人。在眾多的進士當中有我們熟知的一些名人如張居正,于謙、徐光啟,嚴嵩,紀昀、劉墉及近代名人劉春霖、沈鈞儒等。穿梭在這片時間跨度達數百年的碑林中,輕撫舊貌斑駁的碑身,仰望碑面上已模糊的字跡,不免讓人發出“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數百年”的感慨。

在孔廟與國子監(古代皇家大學)之間的夾道內,有一處由189座高大石碑組成的碑林。石碑上篆刻著儒家經典:《周易》、《尚書》、《詩經》、《周禮》、《儀禮》、《禮記》、《春秋左傳》、《春秋公羊傳》、《春秋穀梁傳》、《論語》、《孝經》、《孟子》、《爾雅》。這部石經的藍本是雍正年間的江蘇金壇貢生蔣衡歷時20xx年手書而成。乾隆五十六年(公元1791年)下旨刻石立碑。全部石經共計63萬餘字,規模巨集大,楷法工整,內容的準確性和刻制的精美度都優於西安的“開成石經”,而在規模上也是僅次於西安碑林的全國第二大碑林。相傳乾隆命和珅、王傑為總裁,彭元瑞、劉墉為副總裁來考訂經稿。彭元瑞以宋元善本十三經核訂蔣衡手書的經稿,並把俗體字均改為古體字,使-更加完善規範,古意大增,受到乾隆讚賞,被授以太子太保銜。這使和珅嫉恨非凡,權傾朝野的他命人在一夜之間挖去石碑上全部改過的古體字。直到和珅0後,古體字跡才得以重新修復,至今碑面上還有一塊塊挖補的痕跡。

道的西側有口古井。由青石板組成的花瓣形井臺,石質井圈。由於坐落在德勝門、安定門內一帶水線上,當年井水常溢到井口,水質清純甘冽,相傳進京趕考的舉人們在拜謁孔子後都要飲一下井中聖水,據說飲後能文思泉湧,妙筆生花,寫出一手好文章。而用井水磨墨,寫出的字墨香四溢,筆勁流暢。故乾隆賜名“硯水湖”。雖然現在井中水位很低,也沒有人飲用,但這口井雅緻大氣的名字及動人的傳說,為孔廟增添了幾分文采。

20xx年4月北京孔廟開始了50年來的第一次大規模修繕,這次修繕以古建復原和維護為主,恢復清代的建築規模和樣式,巨集偉大氣的孔廟將再次重現人們面前。

最新的北京孔廟導遊詞範文 篇12

北京安定門內有條國子監街,又名成賢街。這條街共有4座原汁原味的清代一間式彩繪木牌樓,是北京保留牌樓最多最完整的一條街。街道兩旁槐樹成行,濃廕庇日,槐花飄香。北京孔廟就坐落在這條街的東端。

孔廟是祭祀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世界文化名人孔子的廟宇,源遠流長。

北京孔廟始建於元大德六年(公元1320xx年),元大德十年(公元1320xx年)建成,初具規模。明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建崇聖祠,用於供奉孔子五代先人。清光緒三十二年(公元1920xx年)擴建大成殿,孔廟始成今日的規模。整座孔廟分三進院落,佔地約220xx平方米,採用了主體建築沿中軸線分佈,左右對稱的中國傳統建築佈局。在700多年的漫長曆史中,這裡成為元、明、清三代統治者尊孔崇儒,宣揚教化,主興文脈的聖地,也成為眾多志在功名的讀書人頂禮膜拜的殿堂。這組比故宮還年代久遠的皇家古建築濃縮了千年儒家文化精髓,凝固了一段數百年的漫漫科舉之路。徜徉在古柏參天、石碑林立、崇基高堂的孔廟裡,遠離都市的喧鬧,觸控歷史、文化的脈搏,以寧靜淡泊的心去感受中華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實在是件雅事。

北京孔廟主體建築都覆以黃色琉璃瓦,是封建社會的最高建築規制。整座孔廟建築佈局科學,規模巨集大,凸顯皇家氣派。

先師門(又稱櫺星門)是孔廟的大門,面闊三間,進深七檁,單簷歇山頂,基本上保留了元代的建築風格,先師門兩側連線廟宇的外圍牆,猶如一座城門。進入先師門,迎面看到的便是大成門。

大成門創建於元代,清代重修,面闊五間,進深九檁,單簷歇山頂。整座建築坐落在高大的磚石臺基上,中間的御路石上高浮雕海水龍紋圖樣,五龍戲珠,栩栩如生。大成門前廊兩側擺放著10枚石鼓,每枚石鼓的鼓面上都篆刻一首上古遊獵詩。這是清乾隆時仿公元前8世紀周宣王時代的石鼓遺物刻制的,那難辨的文字和深邃的詩意恐怕只有學識淵博的孔老夫子才能完全理解吧。第一進院落是皇帝祭孔前籌備各項事宜的場所,其東側設有宰牲亭、井亭、神廚,用於祭孔三牲的宰殺、清洗和烹製。兩側有神庫、致齋所用於祭孔禮器的存放和供品的備制。

第二進院落是孔廟的中心院落,每逢祭孔大典,這裡便鐘鼓齊鳴,樂舞昇平,儀仗威嚴。大成殿是第二進院落的主體建築,也是整座孔廟的中心建築,是孔廟內最神聖的殿堂。大成殿始建於大德六年(公元1320xx年),後毀於戰火,明永樂九年(公元1420xx年)重建,清光緒三十二年(公元1920xx年)將殿由7間擴建為9間。殿內金磚鋪地,內頂施團龍井口天花,其規制是我國封建社會的最高建築等級,堪與故宮太和殿媲美。殿中供奉孔子“大成至聖文宣王”木牌位,神位兩邊設有配享的“四配十二哲”牌位。神位前置祭案,上設尊、爵、卣、籩、豆等祭器均為清乾隆時的御製真品。大殿內外高懸清康熙至宣統9位皇帝的御匾,均是皇帝親書的對孔子的四字讚語,是珍貴的文物。

孔廟的第三進院落最具特色,由崇聖門、崇聖殿和東西配殿組成獨立完整的院落,與前二進院落分割明顯而又過渡自然,反映出古人在建築部局上的巧妙構思。這組建築稱為崇聖祠,是祭祀孔子五代先祖的家廟。建於明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清乾隆二年(公元1737年)重修,並將灰瓦頂改為綠琉璃瓦頂。崇聖殿又稱五代祠,面闊五間,進深七檁,殿前建有寬大的月臺,月臺三面建有垂帶踏步各十級。殿內供奉孔子五代先人的牌位及配享的顏回、孔伋、曾參、孟軻四位先哲之父的牌位。東西配殿坐落在磚石臺基上,面闊三間,進深五檁,單簷懸山頂,內奉程頤、程顥兄弟、張載、蔡沈、周敦頤、朱熹6位先儒之父。

三進院落及其建築有明確的建築等級差別和功能區域劃分,和諧統一地組成一整套皇家祭祀性建築群落,是我國古代建築的傑出代表。

孔廟歷經700多年的歷史文化積澱,遺留下來彌足珍貴的文物,成為研究中國古代科舉和孔子儒學的重要史料和實物。

在孔廟的第一進院落御路兩側分四部分樹立著198座高大的進士題名碑,其中元代3座、明代77座、清代118座。這些進士題名碑上刻著元、明、清三代各科進士的姓名、籍貫、名次,共計51624人。在眾多的進士當中有我們熟知的一些名人如明代重臣張居正,愛國名將於謙、袁崇煥,科學家徐光啟,奸相嚴嵩,清代以才學出眾的名臣紀昀、劉墉及近代名人劉春霖、沈鈞儒等。穿梭在這片時間跨度達數百年的碑林中,輕撫舊貌斑駁的碑身,仰望碑面上已模糊的字跡,不免讓人發出“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的感慨。

在孔廟與國子監(古代皇家大學)之間的夾道內,有一處由189座高大石碑組成的碑林。石碑上篆刻著儒家經典:《周易》、《尚書》、《詩經》、《周禮》、《儀禮》、《禮記》、《春秋左傳》、《春秋公羊傳》、《春秋穀樑傳》、《論語》、《孝經》、《孟子》、《爾雅》。這部石經的藍本是雍正年間的江蘇金壇貢生蔣衡歷時20xx年手書而成。乾隆五十六年(公元1791年)下旨刻石立碑。全部石經共計63萬餘字,規模巨集大,楷法工整,內容的準確性和刻制的精美度都優於西安的“開成石經”,而在規模上也是僅次於西安碑林的全國第二大碑林。相傳乾隆帝欽命和珅、王傑為總裁,彭元瑞、劉墉為副總裁來考訂經稿。彭元瑞以宋元善本十三經核訂蔣衡手書的經稿,並把俗體字均改為古體字,使經文更加完善規範,古意大增,深受乾隆帝的讚賞,被授以太子太保銜。這使和珅嫉恨非凡,權傾朝野的他命人在一夜之間挖去石碑上全部改過的古體字。直到和珅垮臺後,古體字跡才得以重新修復,至今碑面上還有一塊塊挖補的痕跡。

中心院落御道的西側有口古井。由青石板組成的花瓣形井臺,石質井圈。由於坐落在德勝門、安定門內一帶水線上,當年井水常溢到井口,水質清純甘冽,相傳進京趕考的舉人們在拜謁孔子後都要飲一下井中聖水,據說飲後能文思泉湧,妙筆生花,寫出一手好文章。而用井水磨墨,寫出的字墨香四溢,筆勁流暢。故乾隆帝賜名“硯水湖”。雖然現在井中水位很低,也沒有人飲用,但這口井雅緻大氣的名字及動人的傳說,為孔廟增添了幾分文采。

最新的北京孔廟導遊詞範文 篇13

尊敬的遊客朋友,女士們,先生們,

你們好!歡迎各位來到孔子的家鄉曲阜參觀遊覽,同時也感謝您選取我作為您此次遊覽的嚮導。我是曲阜旅行社的導遊員張某,大家能夠叫我小張或者張導。孔子有句名言:“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下方就讓我懷著結識新朋友的欣喜情緒,為大家帶給導遊服務。

孔廟是祭祀孔子的禮制廟宇。孔子是我國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被尊為儒家學派的創始人。據記載,孔子生而首上圩頂,似尼丘山之形,故因名丘,字仲尼。

孔子在一生艱辛探索的社會實踐中,深入瞭解和認識了當時社會,逐步創立了儒家思想的基本體系,成為當時著名的政治理論家、教育家、思想家。他創立的儒學思想在中國乃至世界歷史上都有著很大的影響。孔子死後第二年(公元前478年),魯哀公將孔子生前所居之堂改做“壽堂”,房屋三間,裡面陳列著孔子使用過的“衣、冠、琴、車、書”,“因以為廟,歲時奉祀”,即每年按時祭祀。儘管當時孔子已是相當知名的學術大師,但儒家還只是一個學派,孔子的地位不高,所以最初的孔廟也僅僅是孔子的故居。漢代以後,孔子及儒學地位逐漸提高。

據記載,從公元220xx年到解放前,孔廟先後重修擴建七十多次:歷經兩千餘年的歷代重修擴充,便得曲阜孔廟構成了規模巨集大的古代建築群。共佔地約14萬平方米,殿堂閣廡466間,門坊54座,碑亭17座。規模之大,與北京故宮、承德避暑山莊並稱為全國三大古建築群。

孔廟的總體佈局是由孔子當年的故居長期發展而來的,至今已有二千四百餘年的歷史。孔廟建築發展追求的建築效果是透過建築群整體所造成的環境去烘托孔子的豐功偉績和儒學聖教的高深博大來完成的。因此,孔廟建築的藝術表現力首先是它的總體佈局及建築序列的完整性;其次是它的個體建築的處理及每道院落的格局,每個殿、堂、樓、門、亭都充分顯示出了各自的重要作用;第三是個體建築的細微方面,充分體現了我國古代建築家們在設計和施工方面的無與倫比的建築藝術成就。

在整體建築方面,孔廟採用古代傳統的宮庭式建築形式。但它經過歷史上的多次重修擴建,每當重修擴建的時候,它必然要受到前代孔廟建築形制、規模等因素限制,然而,孔廟的建築群體最終成功地利用了先代遺產,既體現了歷史遺產的延續,又持續了它的總體的完整性。

這種獨特的建築形制是由多種因素促成的。首先,孔廟是孔子故宅擴建而成的,它儲存了許多有關孔子的古蹟,如故宅井、詩禮堂、魯壁、金絲堂以及為紀念孔子講學建造的杏壇等;其次是王者宗廟因素,如門戟之制,前殿後寢之制等;第三是宮庭因素,如天子五門之制,王城角樓之制,東、西華門等;第四是宗族家廟因素,如啟聖殿、崇聖祠、家廟等;第五是祭祀因素,在孔廟被祭祀者除孔子、四配、十二哲外,還有先賢先儒、祖先等總數達二百餘人,這樣為容納大批的從祀者神位,就須得設立廊廡,由此便構成了廊廡院落。

除以上幾個因素外,還突出地表現了孔子的聖人地位及孔孟之道的神聖性,如泮池、璧水、牌坊等,並以書樓象徵孔子在學術方面的偉大成就。孔廟成功地運用了傳統的庭院組合與環境烘托相結合的表現手法,到達了渲染孔子在學術上、教育上的卓越貢獻和在古代社會中崇高地位的目的,是中國古代建築群中別具一格的建築形制。

孔廟內現有古樹一千二百餘棵,與巨集偉的建築群相互輝映,個性是夏季,上千只鷺鳥居住在古木之上,構成了孔廟又一獨特的景觀,鷺鳥已被曲阜市定為市鳥。

萬仞宮牆

“萬仞宮牆”原名仰聖門,是明代曲阜城的正南門。明武宗正德七年(公元1520xx年),孔廟為劉六、劉七領導的農民起義軍所毀,正德皇帝下令建城衛廟、於是以孔廟、孔府為中心修築了明曲阜城牆,明世宗嘉靖元年(公元1520xx年)竣工。在與孔廟正南門相對處設立城正南門。因正南門為孔廟而設,所以應視正南門與孔廟為一體。明代學者胡纘宗為表達對孔子的尊敬和讚揚,親書“萬仞宮牆”石額鑲於門上,其意出自《論語》子貢語。魯大夫叔孫武叔以前對大夫們說:“子貢的學問很深,比孔子還要強些。”子貢聽說後就給叔孫武叔說:“人的學問好比宮牆,我的這道牆不足肩頭高,別人很容易看到裡面有多少東西,我老師這道牆有好幾仞高(仞:丈量單位,一仞約等於八尺),別人是看不到裡面的東西的,只有找到門,走進去,才能看到這牆內雄偉的建築,可找到門的人太少了!”胡纘宗認為數仞宮牆仍不能表達他對孔子的讚揚,於是將其改為“萬仞宮牆”。到了清代,乾隆皇帝到曲阜來,為了顯示他對孔子的敬仰,把胡纘宗書寫的石額換下,自我親筆書寫了同樣四個字鑲於城門。此刻看到的“萬仞宮牆”石額,即乾隆皇帝的御筆題寫。

金聲玉振坊

金聲玉振坊建於明代嘉靖十七年(公元1538年),“金聲玉振”四字為明代學者胡纘宗手跡,坊上有平面淺雕雲龍戲珠,柱頂各設圓雕“辟邪”一隻,俗稱“朝天吼”,坊後有一座單孔石橋,上設龍陛,名曰“泮水橋”,橋下泮水原上游接古泮池,下游流經明城正南門西水門入護城河。此橋建於清康熙十六年(公元1677年)。

“金聲玉振”四字出自《孟子·萬章下》,孟子說:“孔子之謂集大成。集大成也者,金聲而玉振之也。金聲也者,始條理也,玉振之也者,終條理也。”意思是說孔子集聖賢之大成,始終而一。“金聲”原意是指我國古代樂器“鍾”發出的聲音,“玉振”原意是指我國古代樂器“磬”發出的聲音,在古代奏樂時以擊“鍾”為始,擊“磬”為終,金聲玉振的原意為一首完善的樂曲。孟子將孔子思想比喻為一首完美無缺的樂曲,在那裡借用孟子語意,是說孔子思想完美無缺,集古聖賢之大成,以到達絕頂的意思。

櫺星門

櫺星門建於明代永樂十三年(公元1420xx年),原為木質結構,清代乾隆十九年(公元1754年),衍聖公孔昭煥重修孔廟時,換成石柱鐵樑。四根石柱頂端為四大天將,中間平梁上是火焰寶珠,以象徵此門由天將守衛而成為參天立地的天門。

櫺星,即天田星,最早見於史料的有漢高祖命祀靈星,凡祭天先祭靈星,古人認為靈星“主得士之慶”,專門管官的星。宋仁宗天聖六年(公元1020xx年),築郊臺外垣置靈星門,即在祭天之臺的外牆置靈星門,形如窗櫺,故曰“櫺”。孔廟設櫺星門,意為祀孔如祀天,此見於宋《景定建康志》、《金陵新志》所記。另外,孔廟有碑記:置櫺星門“取其疏通之意,以納天下士”,無論任何地方,只要設有櫺星門,那麼它的門扇必須是由櫺子結構而成,因此有疏通之意,孔廟取此意,以招引天下的文人學士都來學於此。

櫺星門外東西兩側,各有一幢下馬碑,上刻“官員人等至此下馬”,在封建社會,所有來曲阜祭孔的官員,無論職位高低,來到孔廟前見到此碑,須文官下轎,武官下馬,以示對孔子的尊崇之意。此碑始立於金明昌二年(公元1191年),現僅存東面一幢。

太和元氣坊

太和元氣坊建於明代嘉靖二十三年(公元1544年),全為石質結構。“太和元氣”四字為當時山東巡撫曾銑手書。

“太和”指天地、日月、陰陽會合之氣,“元氣”原意為構成世界的原始物質,之後,一些唯物主義者將“金、木、水、火、土”這五行稱為“原氣”,世界上萬事、萬物都是由五行構成。在那裡,“元氣”為天地、日月、陰陽會合之氣,是生長萬物的根本。“太和元氣”也就是說孔子思想體現了整個人類思想最精華、最高貴的一面,如同天地生育萬物一般,能使人類思想到達一種至高無上的境地。

太和元氣坊後為“至聖廟”坊,原名為“宣聖廟”坊,始建年代未查到記載,明弘治十六年(公元1520xx年)的廟圖上已有“宣聖廟”坊。清雍正七年(公元1720xx年)改“宣聖廟”為“至聖廟”。此坊為漢白玉石質。“至”即至高無上的意思。

太和元氣坊位處孔廟第一進院落。此院東西各有一座木坊,東為“德侔天地”,西為“道冠古今”。此二坊建於明代永樂十三年(公元1420xx年),清雍正七年(公元1720xx年)重修,三間四柱,上方是牌樓,六重四拱,坊下各飾有八隻石雕怪獸,中間四隻為“天祿”,兩旁四隻為“辟邪”,異常古拙。

“德侔天地、道冠古今”意思是說孔子對人類做出的貢獻如天地一樣大,孔子思想是空前絕後,無論古今還是將來,都是至高無上的。

聖時門

聖時門原為孔廟正門,建於明代永樂十三年(公元1420xx年),弘治十二年(公元1499年)擴建,清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清世宗賜名為“聖時門”。此門建於高臺之上,前後御道上各有浮雕雲龍戲珠石陛,系明代雕刻。“聖時門”三字為清高宗乾隆手書。

“聖時”二字出自《孟子·萬章下》,孟子將中國古代的四位聖人做了比較後指出:“伯夷,聖之清者也;伊尹,聖之任者也;柳下惠,聖之和者也;孔子,聖之時者也”。認為伯夷反對武王滅紂,不食周粟而死,為聖之清者;伊尹,幫忙湯滅夏桀,湯死後輔佐外丙,仲壬死後立湯孫太甲即位,因太甲破壞湯法,被伊尹放逐,三年後太甲悔過,又被伊尹接回復位,孟子稱伊尹為聖之任者;柳下惠是春秋時期魯國大夫,他曾三次被貶黜而仍留任,人問他為什麼不離開,他回答說:“直道而事人,焉往而不三黜?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之後,齊攻魯,他派人到齊勸說退兵,沒用一兵一卒,就退了齊軍,所以孟子說他是聖之和者。透過比較,孟子認為孔子是聖之時者,終始而一的聖人,是最適合時代的聖人,無論任何一個時期,任何一個朝代,孔子思想都應成為正統思想。

璧水橋

進來聖時門,豁然洞開,很大的方形庭院內,古木參天,芳草如茵,東西對稱各有一腰門,對面三架拱橋掩跨璧水,半掩著弘道大門,加之石制盆景上綴,使人心曠神怡,無不動情,頓覺進入了“神”的境界。崇聖者仰之彌高,觀覽者先睹為快。與此情此景相連線,東邊腰門曰“快睹”,西邊腰門曰“仰高”。“快睹”寓先睹為快之意,“仰高”則出自《論語·子罕》。“仰之彌高,鑽之彌堅”意說孔子之道高深不可測,抬頭向上看,越看越高,學習孔子的思想學說,一旦入進門來,才感到裡面的東西學無止境。此二門建於明代弘治十二年(公元1499年)。過去只有皇帝祭祀才可走正門,一般人只能從仰高門進廟。

前面一水橫穿,三橋縱跨,環水有雕刻石欄,因水“壅繞如璧”取名“璧水”。北京天安門前有金水,那裡設“璧水”意為孔子廟宇與皇宮等同,三橋因而得名璧水橋。始建於明代永樂十三年(公元1420xx年),明弘治十二年(公元1499年)增添石欄,河身砌有河底,原河上為小牆,清康熙十六年(公元1677年)將小牆改為石欄杆。

弘道門

弘道門始建於明代洪武十年(公元1377年),原門三間,當時是孔廟的正門。明弘治年間重修孔廟時,改建為五間。清代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雍正皇帝欽定為“弘道門”,後由乾隆皇帝題寫“弘道”二字豎匾立於門額。

弘道門下現有石碑兩幢,東碑是元代刻成的“曲阜縣歷代沿革志”,記載了曲阜在元代以前的歷史沿革概況,具有較高的史料價值。西碑是元代“處士王先生墓誌銘”,頗有書法價值。二碑原立於曲阜城東舊縣村,1964年移入孔廟。

大中門

大中門是宋代孔廟的正門,始建於宋代,明弘治十二年(公元1499年)重修。“大中門”三字匾額系清高宗乾隆手書。

大中門兩側各有綠瓦拐角樓一座,各三間,平面作曲尺形,建在方形高臺之上,這兩個角樓與孔廟後面東西兩角樓構成的矩形輪廓,即是元代孔廟的輪廓。孔廟內的主要建築物都在此輪廓之內。角樓建於元至順二年(公元1331年)。孔廟設角樓是仿照宮庭皇城角樓之制而建成的,意使孔廟像皇宮一樣威嚴。

同文門

同文門始建於宋代,原為三間,明代成化年間擴為五間。清康熙年間名曰“參同門”,清雍正七年(公元1720xx年)改為同文門。此門是一獨門,左右無牆。以前中國傳統的宮殿式建築,在主體建築之前常有小型建築作為屏障,以表示莊嚴,同文門就擔當著奎文閣的屏障作用。“同文門”三字為清高宗乾隆手書。

奎文閣

奎文閣原名藏書樓,始建於宋代,重簷五間,金明昌六年(公元1195年)改為三簷,賜名“奎文閣”。明弘治十七年(公元1520xx年)改為七間,清高宗乾隆皇帝題寫閣匾。

奎文閣東西闊30。1米,南北深17。62米,高23。35米,三重飛簷,四層斗拱,簷下八根八稜石柱,內部結構為層疊式木架,閣兩層,中間夾暗層,原上屋藏御賜經書,暗層藏印板,下層藏御香帛。

“奎”,星名。二十八宿之一。傳說為西方白虎之首,共有16顆星,“屈曲相鉤,似文字之畫”,《孝經》上講“奎主文章”,後人進一步將奎星說成是“文官之首”。所以,金章宗為讚頌孔子是天下文官主,將原藏書樓命名為“奎文閣”。

奎文閣自明弘治十七年(公元1520xx年)擴建以來,經歷了幾百年風風雨雨和上百次地震,在西面碑亭內有塊碑記載了清代康熙年間一次大地震,“人間房屋傾者九,存者一”,即說百分之九十的房屋倒塌,而奎文閣安然無恙。到本世紀八十年代初,奎文閣因歷年久遠,加之多年失修,有些木質糟朽,閣上方扭斜,於是由國家文物局主持,組織古建築專家聯合擬出修復方案,撥款120餘萬元,比原定工期提前一年將奎文閣重新整修。整修完的奎文閣,完全持續了原有的規格和風貌。

奎文閣廊下東、西各有一幢石碑,東為《奎文閣賦》,由明代著名詩人李東陽撰文,著名書法家喬宗書寫。西為《奎文閣重置書籍記》,記載了明正德六年(公元1520xx年)劉六、劉七率農民起義軍攻佔曲阜、佔領孔廟,“秣馬於庭,汙書於池”,將奎文閣藏書“焚燬殆盡”以後,皇帝“又命禮部頒御書以賜”的狀況。清代奎文閣中的藏書又有增添,清晚期將藏書移入孔府儲存。

奎文閣內現為孔子聖蹟圖陳列。孔子聖蹟圖現存三套,一是明代聖蹟圖繪畫,二是明代雕刻聖蹟圖木板,三是明萬曆年間的聖蹟圖石刻。那裡陳列的系明木板聖蹟圖印本。聖蹟圖全套120幅,描繪了孔子一生主要活動。

最新的北京孔廟導遊詞範文 篇14

Dear friends hello, everyone, today I will take you to visit is Beijing north on the edge of the Confucian temple and guozijian, you can see here today, early to wish you happy! Beijing imperial academy is located in Beijing dongcheng district settle door guozijian street (formerly known as cheng Yin street), and the Confucius temple. The imperial overall building sits, distribution on the axis jixian door (door), business (second), coloured glaze memorial arch, construct harmony, yi lun hall, JingYiTing. Things on both sides of the four six hall hall, a traditional symmetric pattern, is the only ancient existing in our country, the central public university construction. Main building of Beijing temple of Confucius is covered with yellow glazed tiles, is the highest building in the feudal society regulation.

(illustrated)

You come with me now I see past the door; Also called lingxingmeng is Confucius temple gate, door width between three and seven deep purlin, single eaves jehiel the top of the hill, basically retained the architectural style of yuan dynasty, past the door on both sides of the connection in the outer wall of the temple, is a city gate. Enter the past the door, right against the face is dacheng door. Dacheng door was established in the yuan dynasty, rebuilt in the qing dynasty, the width between five and nine purlin, deep single eaves jehiel the top of the mountain. The entire building is located on the tall brick stylobate, embossed on the royal standing in the way of high sea dragon pattern, wulong play bead, lifelike. Dacheng in front of the corridor on both sides by 10 shek kwu, each raised from stone carving a poem in ancient safari. This is when the qing qianlong imitation Zhou Xuan Georgian stone relics upon everyone to think in this photograph.

Everybody tell me tight I now the first into the courtyard of the former arranges various matters, that is the emperor, the east of the slaughter pavilion, well pavilions, kitchen god, the dishes that look, that is used to slaughter, cleaning and cooking. On both sides of the library, lent by god for offering Kong Liqi store and prepare offerings.

The second into the courtyard is the center of the Confucius temple courtyard, every time, for the Confucius memorial ceremony here then bell and drum everywhere, deriving euphoria, ceremonial majesty. Dacheng hall is the second into the main architecture of the courtyard, has also been the center of the whole Confucian temple architecture, is the most sacred temple in the Confucius temple. Dacheng hall built Yu Dade after six years, was destroyed in the war, Ming yongle nine years (in the reconstruction, the qing guangxu thirty-two years between the temple by expansion between 7 to 9. Inside the brics floor, in the top group longjing mouth smallpox, their level of regulation is the highest building, comparable to the palace hall of supreme harmony. Temple consecrate Confucius "dacheng most holy king," who're, as both sides have obtain "four with twelve zhe" memorial tablet., ghost lead the case on a statue, jue, You, Bian, beans and other phenomena are the qing qianlong drive makes genuine. Inside and outside the hall hangs 9 to xuantong emperor of the qing emperor kangxi imperial tablets, all is the emperor book probes into four words of Confucius, is precious cultural relics.

The third into the yard's most distinctive, Confucius temple is composed of the footprints door, temple worship and things peidian peidian independent complete compound, and the former binary compound segmentation significantly and natural transition, reflects the ancients, the clever conception on the ministry of construction bureau. This group of buildings called the footprints temple, is the home of the five generations of ancestors worship Confucius temple. Built in Ming jiajing nine years, rebuild two years qing qianlong, green glazed tile roof instead of the gray tiles and roof. Chung temple, also known as the five dynasties shrine, width between five and seven deep purlin, before the house has a wide platform, the platform built on three sides with step every tenth level. Temple consecrate Confucius memorial tablet of five generations of ancestors and obtain YanHui, hole Ji, who, mencius memorial tablet of the father of the four ancient Chinese philosophers. Things peidian peidian, located in masonry stylobate, width between three and five deep purlin, single eaves the hanging, in cheng, cheng hao finds brother, zhang zai, Cai Shen, zhou dunyi, zhu six Confucianism, the father of the first.

Watching comprises three courtyards and buildings with clear level difference and function division, harmony to form a whole set of royal sacrificial architecture community, is a prominent representative of Chinese ancient architecture.

Good rest, the next station is a famous institution of the imperial college, all with me tight now I went to jixian quo zi jian's door, the door is the door yard has well pavilions, held on the east side of the door communicates with Confucius. A second - business door, into the quo zi jian is the imperial college of the second into the yard, there are coloured glaze memorial arch, harmony and yi lun hall.

Now you tell me I will stay, let me introduce for you construct harmony and yi lun hall, came slowly into the business with me now to the door, the front is imperial academy two door large coloured glaze memorial arch, it is the only specifically for education in Beijing and set up a memorial arch. Banners are on both sides of the emperor, is a symbol of respecting culture in ancient China from. , located in jixian door are the three four pillars between the hip roof top on the 7th floor type coloured glaze memorial arch, 48 years of qianlong (1783). Is face book "teach jersey won bridge", just as the "university in section view," painting, is the only do not belong to Beijing temple coloured glaze memorial arch

Now, let me explain to you the quo zi jian construct harmony, it is the center of the imperial academy building, built in the axis center of a square in the middle of a circular pool high stage, save spire is a square faced the house. All around to open the door, set 6 steps. Construct harmony around the promenade, all set up delicate Bridges across the pool to make the house and yard are interlinked, this kind of architectural form as a symbol of nature round place. Acceded to the throne after the emperor qianlong, whenever a new emperor, are here to do a lecture, in a show of the central government's emphasis on higher education.

Six hall is on the left, it is located in the monarch harmony of left and right sides of the 33 rooms, collectively known as six don, respectively is: HFM hall, hall, hall, the truth monastery hall, hall of justice, wide industry hall of fame, is gongsheng guo-zi-jian diploma of the classroom. Ask now I have a look at the right of the yi lun hall, it is located in the north of monarch harmony hall, the yuan dynasty, chongwen pavilion, the Ming dynasty yongle rebuilt and renamed yi lun hall, in the early years was the emperor to give lectures, after construction of monarch harmony, to the prison library. You followed me to go now, behind is JingYiTing, it is located in yi lun hall, is the third into the quo zi jian yard. Building the Ming jiajing seven years, and has a drink offering wing wing and the department of industry and seven drive makes word tablet, is a place for drink offering quo zi jian in the office. You see my finger's direction, in between the Confucian temple and guozijian passageway, there is a made up of 189 large stone forest of steles. Stone carving with Confucian classics: zhouyi, "history", the "book of songs", "rites" and "yili", "rites", "spring and autumn zuo zhuan, the biography of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and the ram," the spring and autumn GuLiang biography ",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xiao", "mencius", "er ya". This writing is the blueprint of yongzheng years jiangsu jintan gongsheng Jiang Heng lasted 12 years and calligraphy. Fifty-six years of qianlong (1791 AD) burring on the monkey made a. All writing a total of more than 630000 words, large scale, our method is good, the accuracy of the content and the seal of fine degrees are better than that of xi 'an "writing", and in terms of scale is the second largest after xi 'an forest of steles forest of steles. Legend emperor qianlong life ho-shen, wangjie as President, Peng Yuanrui, liu2 yong as vice-president to textual research. Peng Yuanrui rare books in the song thirteen classics HeDing Jiang Heng calligraphy by the draft, and the popular form of characters to the old style, make the text more complete specification, ancient meaning, qianlong praised, were given taizi Pacific title. This makes ho-shen envy is special, of rights in one's hand he ordered overnight to stone tablets to mend all the old style. Until after the collapse of the declaration and archaic handwriting to repair again, there are pieces of dig on BeiMian traces

Now I first drink offering is to introduce the quo zi jian yuan dynasty famous neo-confucianism Xu Heng, at that time, a student more than 200 people. Students studying here is called "guo-zi-jian diploma", roughly three sources: a scholar in the selection of the right direction guo-zi-jian diploma from all parts of the country, to the further study; Second, foreign students, mostly from Korea and their logic, dispatched, Russia, etc.; 3 it is to "donate", front guo-zi-jian diploma, as long as the money to pay the full, can receive "prison", a guo-zi-jian diploma.

Ok everyone around now, photograph, taken everybody, what's the end of our journey, you'll actually Confucius temple and the imperial college have too many things in hope you once again for coming here in a wide-variety of culture, thank you, goodbye everyone!

最新的北京孔廟導遊詞範文 篇15

各位遊客朋友,現在我們看到的是北京孔廟。孔廟又稱文廟、先師廟,是祭祀孔子的聖廟。在中國,孔廟遍佈各地,但孔氏家廟全國僅有兩處,一個在山東曲阜,一個在浙江衢州,而坐落在北京東城區安定門內的北京孔廟規格最高,是元、明、清三朝皇帝舉行國家祭孔的場所。

各位朋友,我們現在看到的是先師門,又稱櫺星門,'是孔廟的大門,面闊3間,進深7檁,單簷歇山頂,基本上保留了元代的建築風格。進人先師門,迎面看到的便是大成門。大成門創建於元代,清代重修,面闊5間,進深9檁,單簷歇山頂。整座建築坐落在高大的磚石臺基上,中間的御路石上髙浮雕海水龍紋圖樣,五龍戲珠,栩栩如生。大成門前廊兩側擺放著10枚石鼓,每枚石鼓的鼓面上都篆刻一首上古遊獵詩。這是清乾隆時仿周宣王時代的石鼓遺物刻制的。

各位遊客朋友,我們現在到了第一進院落,這裡是皇帝祭孔前籌備各項事宜的場所,其東側設有宰牲亭、井亭、神廚,用於祭孔三牲的宰殺、清洗和烹製。兩側有神庫、致齋所,用於祭孔禮器的存放和供品的備制。第二進院落是孔廟的中心院落,每逢祭孔大典,這裡便鐘鼓齊鳴,樂舞昇平,儀仗威嚴。大成殿是第二進院落的主體建築,也是整座孔廟的中心建築,是孔廟內最神聖的殿堂。大成殿始建於大德六年,後毀於戰火,明永樂九年重建,清光緒三十二年將殿由7間擴建為9間。殿內金磚鋪地,內頂施團龍井口天花,其規制是最高建築等級,堪與故宮太和殿媲美。殿中供奉孔子“大成至聖文宣王”木牌位,神位兩邊設有配享的“四配十二哲”牌位。神位前置祭案,上設尊、爵、卣、籩、豆等祭器均為清乾隆時的御製真品。大殿內外高懸清康熙至宣統9位皇帝的御匾,均是皇帝親書的對孔子的四字讚語,是極其珍貴的文物。

各位遊客朋友,我們現在來到了孔廟的第三進院落,這是最具特色院落,是由崇聖門、崇聖殿和東西配殿組成的獨立完整的院落,與前二進院落分割明顯而又過渡自然,反映出古人在建築佈局上的巧妙構思。各位請看這組建築,它叫崇聖殿,是祭祀孔子五代先祖的家廟,建於明嘉靖九年,清乾隆二年重修,並將灰瓦頂改為綠琉璃瓦頂。崇聖殿又稱五代祠,面闊5間,進深7檁,殿前建有寬大的月臺,月臺三面建有垂帶踏步各十級。殿內供奉孔子五代先人的牌位及配享的顏回、孔伋、曾參、孟軻四位先哲之父的牌位。東西配殿坐落在磚石臺基上,面闊3間,進深5檁,單簷懸山頂,內奉程頤、程顥兄弟、張載、蔡沈、周敦頤、朱熹6位先儒之父。各位朋友,孔廟的三進院落及其建築有明確的建築等級差別和功能區域劃分,和諧統一地組成一整套皇家祭祀性建築群落,是我國古代建築的傑出代表。

各位遊客朋友,我們現在來到了北京國子監,它位於國子監街(原名成賢街),與孔廟相鄰。各位請看,這是集賢門,是國子監的大門,門內院子東西設有井亭,東側的持敬門與孔廟相通。進入國子監的第二門一太學門,就是國子監的第二進院落,裡面有琉璃牌坊,辟雍和彝倫堂。前方就是國子監土門內大型琉璃坊牌坊,它是北京唯一一座專門為教育而設立的牌坊。正反兩面橫額均為皇帝御題,是中國古代崇文重教的象徵。位於集賢門內,是三間四柱七樓廡殿頂式琉璃牌坊,建於乾隆四十八年(公元1783年),牌坊正面額書“圓橋教澤”,陰面為“學海節觀”,彩畫華美,是北京唯一不屬於寺院的琉璃牌坊。

各位遊客朋友,現在我們看到的建築叫辟雍,它是國子監的中心建築,建於中軸線中心一座圓形水池中央的四方高臺上,是一座方型重簷攢尖頂殿宇。四面開門,設臺階六級。辟雍周圍環繞著長廊,四面架設精緻的小橋橫跨水池,使殿宇與院落相通,這種建築形制象徵著天圓地方。乾隆皇帝之後,每逢新帝即位,都要來此做一次講學,以示中央政府對高等教育的重視。

各位遊客朋友,現在大家跟我往後面走,後面就是敬一亭,它位於在彝倫堂之後,是國子監的第三進院落,建於明嘉靖七年,設有祭酒廂房、司業廂房和七座御製聖諭碑,是國子監祭酒辦公的場所。大家看我手指的方向,在孔廟與國子監之間的夾道內,有一處由189塊髙大石碑組成的碑林,石碑上篆刻著儒家經典。這部石經的藍本是雍正年間的江蘇金壇貢生蔣衡歷時20xx年手書而成。乾隆五十六年(公元1791年)下旨刻石立碑。全部石經共計63萬餘字,規模巨集大,楷法工整,內容的準確性和刻制的精美度都優於西安的“開成石經”,而在規模上也是僅次於西安碑林的全國第二大碑林。

最新的北京孔廟導遊詞範文 篇16

北京孔廟(19張)元大德六年(1302)建,大德十年建成。明永樂九年(1411)重建。宣德、嘉靖、萬曆年間分別修繕大殿,添建崇聖祠,清順治、雍正、乾隆時又重修,光緒三十二年(1906)升祭祀孔子為大祀,將正殿擴建。孔廟雖然經過歷代重修,但其結構基本上仍然儲存元代風格。門內院落共有三進,中軸線上的建築從南向北依次為大成門、大成殿、崇聖門及崇聖祠。有元、明、清三代的進士題名碑198塊,為研究中國古代科舉制度的重要文獻資料。孔廟從1920xx年起對外開放,供人遊覽。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被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後為首都博物館。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北京城內東城區國子監街。佔地2.2萬平方米。歷代多次重修,為元、明、清三代祭孔建築,又名"先師廟"。廟坐北朝南,大門稱先師門,仍保持元代風格。前有琉璃壁及下馬碑,進門東西有碑亭、神廚、神庫等,並立有元、明、清三代進士題名碑118方,題刻歷代進士5萬多名。進大成門至第二進院,正殿名大成殿,為孔廟主體建築,面闊9間,進深5間,黃琉璃筒瓦重簷廡殿頂,殿前月臺三出陛,殿內供奉孔子及"四配"、"十二哲"。殿前有600餘年樹齡的古柏一株,名"除0柏",亦名"觸0柏"。有古井一口,清高宗賜名"硯水湖"。大成殿後有崇聖祠,自成院落,為祭祀孔子先祖之地。今闢為首都博物館,展出北京地區出土的歷代珍貴文物。

北京安定門內有條國子監街,又名成賢街。這條街共有4座原汁原味的清代一間式彩繪木牌樓,是北京保留牌樓最多最完整的一條街。街道兩旁槐樹成行,濃廕庇日,槐花飄香。北京孔廟就坐落在這條街的東端。

歷史悠久:已有700多年

孔廟是祭祀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世界文化名人孔子的廟宇,源遠流長。北京孔廟始建於元大德六年(公元1320xx年),元大德十年(公元1320xx年)建成,初具規模。明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建崇聖祠,用於供奉孔子五代先人。清光緒三十二年(公元1920xx年)擴建大成殿,孔廟始成今日的規模。整座孔廟分三進院落,佔地約220xx平方米,採用了主體建築沿中軸線分佈,左右對稱的中國傳統建築佈局。在700多年的漫長曆史中,這裡成為元、明、清三代統治者尊孔崇儒,宣揚教化,主興文脈的聖地,也成為眾多志在功名的讀書人頂禮膜拜的殿堂。這組比故宮還年代久遠的皇家古建築濃縮了千年儒家文化精髓,凝固了一段數百年的漫漫科舉之路。徜徉在古柏參天、石碑林立、崇基高堂的孔廟裡,遠離都市的喧鬧,觸控歷史、文化的脈搏,以寧靜淡泊的心去感受中華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實在是件雅事。

建築輝煌:凸顯皇家氣派

北京孔廟主體建築都覆以黃色琉璃瓦,是封建社會的最高建築規制。整座孔廟建築佈局科學,規模巨集大,凸顯皇家氣派。

先師門(又稱櫺星門)是孔廟的大門,面闊三間,進深七檁,單簷歇山頂,基本上保留了元代的建築風格,先師門兩側連線廟宇的外圍牆,猶如一座城門。進入先師門,迎面看到的便是大成門。大成門創建於元代,清代重修,面闊五間,進深九檁,單簷歇山頂。整座建築坐落在高大的磚石臺基上,中間的御路石上高浮雕海水龍紋圖樣,五龍戲珠,栩栩如生。大成門前廊兩側擺放著10枚石鼓,每枚石鼓的鼓面上都篆刻一首上古遊獵詩。這是清乾隆時仿公元前8世紀周宣王時代的石鼓遺物刻制的,那難辨的文字和深邃的詩意恐怕只有學識淵博的孔老夫子才能完全理解吧。第一進院落是皇帝祭孔前籌備各項事宜的場所,其東側設有宰牲亭、井亭、神廚,用於祭孔三牲的宰殺、清洗和烹製。兩側有神庫、致齋所用於祭孔禮器的存放和供品的備制。

第二進院落是孔廟的中心院落,每逢祭孔大典,這裡便鐘鼓齊鳴,樂舞昇平,儀仗威嚴。大成殿是第二進院落的主體建築,也是整座孔廟的中心建築,是孔廟內最神聖的殿堂。大成殿始建於大德六年(公元1320xx年),後毀於戰火,明永樂九年(公元1420xx年)重建,清光緒三十二年(公元1920xx年)將殿由7間擴建為9間。殿內金磚鋪地,內頂施團龍井口天花,其規制是我國封建社會的最高建築等級,堪與故宮太和殿媲美。殿中供奉孔子“大成至聖文宣王”木牌位,神位兩邊設有配享的“四配十二哲”牌位。神位前置祭案,上設尊、爵、卣、籩、豆等祭器均為清乾隆時的御製真品。大殿內外高懸清康熙至宣統9位皇帝的御匾,均是皇帝親書的對孔子的四字讚語,是珍貴的文物。

孔廟的第三進院落最具特色,由崇聖門、崇聖殿和東西配殿組成獨立完整的院落,與前二進院落分割明顯而又過渡自然,反映出古人在建築部局上的巧妙構思。這組建築稱為崇聖祠,是祭祀孔子五代先祖的家廟。建於明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清乾隆二年(公元1737年)重修,並將灰瓦頂改為綠琉璃瓦頂。崇聖殿又稱五代祠,面闊五間,進深七檁,殿前建有寬大的月臺,月臺三面建有垂帶踏步各十級。殿內供奉孔子五代先人的牌位及配享的顏回、孔伋、曾參、孟軻四位先哲之父的牌位。東西配殿坐落在磚石臺基上,面闊三間,進深五檁,單簷懸山頂,內奉程頤、程顥兄弟、張載、蔡沈、周敦頤、朱熹6位先儒之父。

三進院落及其建築有明確的建築等級差別和功能區域劃分,和諧統一地組成一整套皇家祭祀性建築群落,是我國古代建築的傑出代表。

史料珍貴:眾多名碑有記載

孔廟歷經700多年的歷史文化積澱,遺留下來彌足珍貴的文物,成為研究中國古代科舉和孔子儒學的重要史料和實物。

在孔廟的第一進院落御路兩側分四部分樹立著198座高大的進士題名碑,其中元代3座、明代77座、清代118座。這些進士題名碑上刻著元、明、清三代各科進士的姓名、籍貫、名次,共計51624人。在眾多的進士當中有我們熟知的一些名人如張居正,于謙、徐光啟,嚴嵩,紀昀、劉墉及近代名人劉春霖、沈鈞儒等。穿梭在這片時間跨度達數百年的碑林中,輕撫舊貌斑駁的碑身,仰望碑面上已模糊的字跡,不免讓人發出“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數百年”的感慨。

在孔廟與國子監(古代皇家大學)之間的夾道內,有一處由189座高大石碑組成的碑林。石碑上篆刻著儒家經典:《周易》、《尚書》、《詩經》、《周禮》、《儀禮》、《禮記》、《春秋左傳》、《春秋公羊傳》、《春秋穀梁傳》、《論語》、《孝經》、《孟子》、《爾雅》。這部石經的藍本是雍正年間的江蘇金壇貢生蔣衡歷時20xx年手書而成。乾隆五十六年(公元1791年)下旨刻石立碑。全部石經共計63萬餘字,規模巨集大,楷法工整,內容的準確性和刻制的精美度都優於西安的“開成石經”,而在規模上也是僅次於西安碑林的全國第二大碑林。相傳乾隆命和珅、王傑為總裁,彭元瑞、劉墉為副總裁來考訂經稿。彭元瑞以宋元善本十三經核訂蔣衡手書的經稿,並把俗體字均改為古體字,使-更加完善規範,古意大增,受到乾隆讚賞,被授以太子太保銜。這使和珅嫉恨非凡,權傾朝野的他命人在一夜之間挖去石碑上全部改過的古體字。直到和珅0後,古體字跡才得以重新修復,至今碑面上還有一塊塊挖補的痕跡。

道的西側有口古井。由青石板組成的花瓣形井臺,石質井圈。由於坐落在德勝門、安定門內一帶水線上,當年井水常溢到井口,水質清純甘冽,相傳進京趕考的舉人們在拜謁孔子後都要飲一下井中聖水,據說飲後能文思泉湧,妙筆生花,寫出一手好文章。而用井水磨墨,寫出的字墨香四溢,筆勁流暢。故乾隆賜名“硯水湖”。雖然現在井中水位很低,也沒有人飲用,但這口井雅緻大氣的名字及動人的傳說,為孔廟增添了幾分文采。

20xx年4月北京孔廟開始了50年來的第一次大規模修繕,這次修繕以古建復原和維護為主,恢復清代的建築規模和樣式,巨集偉大氣的孔廟將再次重現人們面前。

最新的北京孔廟導遊詞範文 篇17

各位佳賓:

《論語》上面開篇有一句話叫"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那麼我就以孔子的這句名言,熱烈地歡迎您來孔子的故鄉曲阜參觀遊覽。下面,就由我陪同各位遊覽並進行導遊服務,非常感謝您的合作,並衷心地希望您對我的工作多提出批評意見。

在來曲阜之前,許多朋友可能已對曲阜和孔子有了不少的瞭解,但也有的朋友知道的並不十分詳細,現在,我就在進入景點之前,先把曲阜和孔子的情況簡要介紹一下。

曲阜位於中國山東省西南部,現有人中62萬其中城區人口10萬,面積約890平方公里。"曲阜"二字始見於《爾雅》一書,東漢應邵解釋說:魯城中有阜,委曲長七八里,故名"曲阜"。宋真宗大中祥符5年,也就是公元1020xx年,為了紀念中華民族的始祖軒轅黃帝出生在曲阜,曾一度改名"仙源"縣,金太宗天會7年(公元1120xx年),又複名曲阜,沿用至今。曲阜是一個小城,然而,曲阜又是一座有著五千年文明史的文化古城,在這片神聖而又古老的土地上,中國遠古傳說中的三皇五帝,竟有四人在這裡留下了蹤跡。據《史記》、《帝王世紀》等史書記載:"黃帝生於壽丘","少昊自窮桑登帝位,稱都曲阜,崩葬雲陽山",現在曲阜城東8裡,仍留下座金字塔式的墳墓--少昊陵。中國有句俗話說道"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我們是不是可以理解為我們中華民族的祖先從這裡,從黃河中下游向中原,向黃土高原遷徙的過程,而我們的母親之河,黃河、長江,從黃土高原之上奔騰而下,一瀉千里,最後匯入大海呢!中國還有句古話叫"江南出才子,江北出聖人",實際上,江北的聖人幾乎全出自曲阜。在中國封建時代,受到皇帝賜封的聖人一共有6位,他們分別為至聖孔子、亞聖孟子、復聖顏子、述聖子思、宗聖曾子、元聖周公,頭4位都出生在曲阜,後兩位一位是孔子的弟子,一位是封地在曲阜,周公的後世33代曾在魯國為國君,至今山東稱魯,即起於此。現在曲阜地上地下文物眾多,文化燦爛,有國家級文物古蹟4處,省級11處,市級100餘處。1982年曲阜被國務院公佈為全國首批24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1994年曲阜"三孔"被聯合國正式列為世界文化遺產。由於曲阜對東方文化的重要貢獻,不少人稱曲阜為世界三大聖城之一:"東方的麥加"。在這裡,您不得不沉思,也不能不感奮,因為這裡深扎著中華民族的根,深扎著中國傳統文化的根。

各位朋友,在中國,在東方這片有著五千年文明歷史的土地上,你也許讀不懂青銅器上的銘文,也許不理解人頭獸身表現什麼,象徵什麼。但是,當你走進中國人民的生活,行走在中華民族繁衍生息、勞動創造的古老土地上,你就能感受到、接觸到中國人民在日常生活中流露出來的儒家文化的氣息,你便能由此體驗到中國人民與其他民族迥然不同的生活方式、風土人情和理想道德的差異。無論你從哪個角度,哪個層次去探究中華民族的個性與品格,都不難發現儒家文化的基因,在漫長的歷史演進過程中,儒家文化幾乎成了中國傳統文化的代名詞。而儒家文化的創始人,就是孔子。

孔子,春秋時代魯國人,也就是曲阜人,名丘,字仲尼,生於公元前551年,死於公元前479年,享年73歲。孔子3歲時,父親叔梁紇去世,16歲時,母親顏徵在去世,少年孔子成了孤兒,開始了他在等級森嚴的封建社會中獨自謀生、學習和奮鬥的一生。

孔子少年發奮自學,勤而好問,青年時代便掌握了參與貴族政治必須熟悉的禮、樂、射、御、書、數六藝,進而掌握了《詩》、《書》、《禮》、《樂》、《易》、《春秋》六經的內容,為創立儒家文化奠定了基礎。

孔子30歲設學授徒,開始了漫長的教育生涯,他首開中國私人講學、面向民眾,提倡"有教無類"之風,成為中國第一位,也是世界上第一位偉大的教育家。

孔子51歲時,才做了中都縣令,後來曾在魯攝相事,然而時間不長,他便辭了官,離開魯國開始了他長達20xx年的周遊列國之行。

孔子在68歲時回到魯國,他把幾乎全部精力放在了教學和文獻整理上,一直到死。孔子的一生是顛沛流離,飽經憂患的一生,是艱苦卓絕、激勵奮發的一生,是春風化雨,培育英才的一生,是著書立說,濟時救世的一生。如今,他的軀體雖已灰飛煙滅,但他的思想,卻潛入每個東方人的心靈,他熔鑄了中華民族的個性和品格,隨著歷史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孔子還將引導著人類,跨向21世紀。

曲阜的文物古蹟和旅遊景點很多,大部分與孔子和孔子文化有關。現在我們所在的位置是曲阜明故城的正南門外,城門的北面是被稱為中國三大古建築群之一的孔廟。城門的正上方有"萬仞宮牆"4個大字。"仞"是古代的長度單位,一仞約等於8尺。據說,有人稱讚孔子的弟子子貢很有學問,子貢聽說以後,就說:"人的學問好比宮牆,我的學問只有牆頭這麼高,人們一看便會看見牆內的一切,而我的老師孔子的這道牆有數仞,不找到它的門是不能看到牆內宗廟之美麗、房舍的多種多樣"。後人為表達對孔子的敬仰,明代胡纘宗就寫了"萬仞宮牆"4個字鑲在城門上,清代乾隆皇帝為了顯示自己對孔子的崇拜,又把胡碑取下,換上了自己寫的"萬仞宮牆"4個大字。這就是"萬仞宮牆"的來歷。

孔廟是後人為祭祀孔子而修建的廟宇,始建於孔子死後第2年。面積有327.5畝,仿皇宮之制,分九進院落,左右對稱排列,整個建築群共有五殿、一閣、一罈、兩廡、兩堂、17座碑亭、54座門坊共466間,南北長約1公里。孔廟恢巨集壯麗,面積之大,歷史之久,儲存之完整,是世界建築史上的唯一孤例。

孔廟大門東牆外面有"官員人等至此下馬"的碑刻,過去,任何官員至此,武官要下馬,文官要下轎,以表示對孔子的尊重。

最新的北京孔廟導遊詞範文 篇18

北京孔廟(19張)元大德六年(1302)建,大德十年建成。明永樂九年(1411)重建。宣德、嘉靖、萬曆年間分別修繕大殿,添建崇聖祠,清順治、雍正、乾隆時又重修,光緒三十二年(1906)升祭祀孔子為大祀,將正殿擴建。孔廟雖然經過歷代重修,但其結構基本上仍然儲存元代風格。門內院落共有三進,中軸線上的建築從南向北依次為大成門、大成殿、崇聖門及崇聖祠。有元、明、清三代的進士題名碑198塊,為研究中國古代科舉制度的重要文獻資料。孔廟從1920_年起對外開放,供人遊覽。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被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後為首都博物館。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北京城內東城區國子監街。佔地2.2萬平方米。歷代多次重修,為元、明、清三代祭孔建築,又名"先師廟"。廟坐北朝南,大門稱先師門,仍保持元代風格。前有琉璃壁及下馬碑,進門東西有碑亭、神廚、神庫等,並立有元、明、清三代進士題名碑118方,題刻歷代進士5萬多名。進大成門至第二進院,正殿名大成殿,為孔廟主體建築,面闊9間,進深5間,黃琉璃筒瓦重簷廡殿頂,殿前月臺三出陛,殿內供奉孔子及"四配"、"十二哲"。殿前有600餘年樹齡的古柏一株,名"除0柏",亦名"觸0柏"。有古井一口,清高宗賜名"硯水湖"。大成殿後有崇聖祠,自成院落,為祭祀孔子先祖之地。今闢為首都博物館,展出北京地區出土的歷代珍貴文物。

北京安定門內有條國子監街,又名成賢街。這條街共有4座原汁原味的清代一間式彩繪木牌樓,是北京保留牌樓最多最完整的一條街。街道兩旁槐樹成行,濃廕庇日,槐花飄香。北京孔廟就坐落在這條街的東端。

最新的北京孔廟導遊詞範文 篇19

各位嘉賓:

不知道您讀沒讀過<<論語>>,那上面開篇有一句話叫“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那麼我就以孔子的這句名言,熱烈地歡迎您來孔子的故鄉曲阜參觀遊覽。下面,就由我陪同各位遊覽並進行導遊服務,非常感謝您的合作,並衷心地希望您對我的工作多提出批評意見。在來曲阜之前,許多朋友可能已對曲阜和孔子有了不少的瞭解,但也有的朋友知道的並不十分詳細,現在,我就在進入景點之前,先把曲阜和孔子的情況簡要介紹一下。曲阜位於中國山東省西南部,現有人中62萬其中城區人口10萬,面積約890平方公里。

“曲阜”二字始見於<<爾雅>>一書,東漢應邵解釋說:魯城中有阜,委曲長七八里,故名“曲阜”。宋真宗大中祥符5年,也就是公元1020xx年,為了紀念中華民族的始祖軒轅黃帝出生在曲阜,曾一度改名“仙源”縣,金太宗天會7年(公元1120xx年),又複名曲阜,沿用至今。曲阜是一個小城,然而,曲阜又是一座有著五千年文明史的文化古城,在這片神聖而又古老的土地上,中國遠古傳說中的三皇五帝,竟有四人在這裡留下了蹤跡。

據<<史記>>、<<帝王世紀>>等史書記載:“黃帝生於壽丘”,“少昊自窮桑登帝位,稱都曲阜,崩葬雲陽山”,現在曲阜城東8裡,仍留下座金字塔式的墳墓--少昊陵。中國有句俗話說道“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我們是不是可以理解為我們中華民族的祖先從這裡,從黃河中下游向中原,向黃土高原遷徙的過程,而我們的母親之河,黃河、長江,從黃土高原之上奔騰而下,一瀉千里,最後匯入大海呢!中國還有句古話叫“江南出才子,江北出聖人”,實際上,江北的聖人幾乎全出自曲阜。在中國封建時代,受到皇帝賜封的聖人一共有6位,他們分別為至聖孔子、亞聖孟子、復聖顏子、述聖子思、宗聖曾子、元聖周公,頭4位都出生在曲阜,後兩位一位是孔子的弟子,一位是封地在曲阜,周公的後世33代曾在魯國為國君,至今山東稱魯,即起於此。現在曲阜地上地下文物眾多,文化燦爛,有國家級文物古蹟4處,省級11處,市級100餘處。1982年曲阜被國務院公佈為全國首批24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1994年曲阜“三孔”被聯合國正式列為世界文化遺產。由於曲阜對東方文化的重要貢獻,不少人稱曲阜為世界三大聖城之一:“東方的麥加”。

在這裡,您不得不沉思,也不能不感奮,因為這裡深扎著中華民族的根,深扎著中國傳統文化的根。各位朋友,在中國,在東方這片有著五千年文明歷史的土地上,你也許讀不懂青銅器上的銘文,也許不理解人頭獸身表現什麼,象徵什麼。但是,當你走進中國人民的生活,行走在中華民族繁衍生息、勞動創造的古老土地上,你就能感受到、接觸到中國人民在日常生活中流露出來的儒家文化的氣息,你便能由此體驗到中國人民與其他民族迥然不同的生活方式、風土人情和理想道德的差異。無論你從哪個角度,哪個層次去探究中華民族的個性與品格,都不難發現儒家文化的基因,在漫長的歷史演進過程中,儒家文化幾乎成了中國傳統文化的代名詞。

而儒家文化的創始人,就是孔子。孔子,春秋時代魯國人,也就是曲阜人,名丘,字仲尼,生於公元前551年,死於公元前479年,享年73歲。孔子3歲時,父親叔梁紇去世,16歲時,母親顏徵在去世,少年孔子成了孤兒,開始了他在等級森嚴的封建社會中獨自謀生、學習和奮鬥的一生。孔子少年發奮自學,勤而好問,青年時代便掌握了參與貴族政治必須熟悉的禮、樂、射、御、書、數六藝,進而掌握了<<詩>>、<<書>>、<<禮>>、<<樂>>、<<易>>、<<春秋>>六經的內容,為創立儒家文化奠定了基礎。孔子30歲設學授徒,開始了漫長的教育生涯,他首開中國私人講學、面向民眾,提倡“有教無類”之風,成為中國第一位,也是世界上第一位偉大的教育家。孔子51歲時,才做了中都縣令,後來曾在魯攝相事,然而時間不長,他便辭了官,離開魯國開始了他長達20xx年的周遊列國之行。

孔子在68歲時回到魯國,他把幾乎全部精力放在了教學和文獻整理上,一直到死。孔子的一生是顛沛流離,飽經憂患的一生,是艱苦卓絕、激勵奮發的一生,是春風化雨,培育英才的一生,是著書立說,濟時救世的一生。如今,他的軀體雖已灰飛煙滅,但他的思想,卻潛入每個東方人的心靈,他熔鑄了中華民族的個性和品格,隨著歷史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孔子還將引導著人類,跨向21世紀。曲阜的文物古蹟和旅遊景點很多,大部分與孔子和孔子文化有關。現在我們所在的位置是曲阜明故城的正南門外,城門的北面是被稱為中國三大古建築群之一的孔廟。城門的正上方有“萬仞宮牆”4個大字。“仞”是古代的長度單位,一仞約等於8尺。據說,有人稱讚孔子的弟子子貢很有學問,子貢聽說以後,就說:“人的學問好比宮牆,我的學問只有牆頭這麼高,人們一看便會看見牆內的一切,而我的老師孔子的這道牆有數仞,不找到它的門是不能看到牆內宗廟之美麗、房舍的多種多樣”。後人為表達對孔子的敬仰,明代胡纘宗就寫了“萬仞宮牆”4個字鑲在城門上,清代乾隆皇帝為了顯示自己對孔子的崇拜,又把胡碑取下,換上了自己寫的“萬仞宮牆”4個大字。這就是“萬仞宮牆”的來歷。

孔廟第一道門叫“櫺星門”。“櫺星”又名天田星,古人祭天,先要祭櫺星。“櫺星門”三個字為乾隆所書。“太和元氣”坊同“金聲玉振”坊差不多,題字為明代山東巡撫曾銑手書,讚頌孔子思想如同天地生育萬物。此院東西各有一座腰門,東邊上書“德侔天地一樣大,他的學說古今來說都是最好的”。這座門叫“聖時門”,由此住裡,有博大精深、深不可測之感。“聖時”二字,取<<孟子.萬章下>>,“孔子,聖之時者也”句,意思是說,在聖人之中,孔子是最適合時代者。過聖時門迎面小石橋,叫“璧水橋”,橋兩側偏南各有一座門,東門叫“快睹門”,是先睹為快的意思,西門叫“仰高門”讚頌孔子的學問十分高深。我們進入的大門,稱“弘道門”,這三個字取自<<論語.衛星公>>“人能弘道”的句子,以此來讚頌孔子闡發了堯舜湯和文武周公之“道”。這道門也是明朝洪武十年(1377年)時孔廟的大門。

再往後是“大中門”,大中門是宋朝時期孔廟的大門,原名叫“宮和門”,字的意思與孔子中庸之道的主張有關,由此門向南望去,一方面可以看到孔廟的歷史沿革,一方面也可以看到孔廟的不斷擴大,這些建築既有清代建築,也有明代建築,還有宋代建築,它們建的時代不同,工匠不同,但都互相配合,相得益彰,構成一體。看孔廟建築,同時可以看到一部分中國封建社會的發展史。這塊碑立於明成化四年(1468年),因此也叫“成化碑”,它為明憲宗朱見深所立,碑高6米,寬2米多。這塊碑的特點是書法精湛,著稱於世,並且碑文用論辯形式寫成,在極力推崇孔子方面,可以說是之最。大家請看右上角,那上面寫道:“聯惟孔子之道,有天下者一日不可無焉”,又說:“孔子之道在天下,如布帛粟菽,民生日用不可暫缺”。這碑下面的動物不是烏龜,叫贔屭,是龍的兒子,特別能負重,所以用來馱碑,有句話講“龍生九子不成龍”,在孔廟內,龍和龍的9個兒子,你都可以看到,當地的老百姓常來這裡撫摸這贔屭,他們說:“摸摸贔屭的頭,一輩子不犯愁,摸摸贔屭的腚,一輩子不生病”。我們面前的這座木結構建築名叫“奎文閣”,原是孔廟的藏書樓。“奎星”為二十八星宿之一,有星十六顆,“屈曲相鉤,似文字之畫”,後來人們把它演化為文官之首,封建帝王把孔子比作天上的奎星,所以孔子又稱“歷代文官主”。

這座樓閣高23.35米,闊30.1米,深17.62米,三重飛簷,四層斗拱,構造堅固而且合理,康熙年間曲阜曾有過一次大地震,“人間房屋傾者九,存者一”,而奎文閣卻傲然屹立,安然無恙,由此可見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智慧和高超的建築藝術。我們現在進入孔廟的第六進院落,展現在大家面前的是13座碑亭,南邊8座,北邊5座。亭內儲存著唐、宋、元、明、清各代石碑共55幢,碑文多為皇帝對孔子的追諡加封、拜廟親祭、整修廟宇的紀錄,用漢文、八思巴文、滿文等刻成。此排中間的這座碑,重約65噸,採自北京的西山,在當時,將如此重量的石碑從千里之外,跋山涉水,運至曲阜,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蹟。

此院東、西各有一門,是孔廟第三道腰門,為“東華門、西華門”。我們現在進入大成門,“大成門”是指今天下之大成,這一排共有5門並列,最西邊為啟聖門,是供奉孔子父母的地方,中路大成門,又有“金聲門、玉振門”相佐,中路為孔廟最中心的地方,東為承聖門,原為孔子故居。大家知道,孔子是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我們認為,孔子首先是個教育家,他是中國第一位老師,封建皇帝封他為“至聖先師”“萬世師表”,應當說,他是全人類的老師,是名符其實的“人類靈魂工程師”。

我們面前的“杏壇”,相傳是當年孔子設壇講學的地方,金代建亭作以紀念,著名文人党懷英書“杏壇”二字。壇側有棵杏樹,為後人所栽,每當初春時節,紅花綻開,綠葉搖曳。所以乾隆皇帝來朝拜時,曾賦詩讚之,詩曰:重來又值秈開時,幾樹東風簇絳枝,豈是人間凡卉比,文明終古共春熙。矗立在我們面前的大殿就是名揚天下的“大成殿”,它是中國的“三大殿”之一,與北京故宮的“太和殿”,泰山岱廟的“天貺殿”齊名,其雄偉壯麗有過之而無不及。殿高24.8米,闊45.78米,深24.8米,雕樑畫棟,金壁輝煌,特別是周圍28根石柱,為世界文化瑰寶,均以整石雕刻而成,前面10根為深浮雕,每柱二龍戲珠,盤繞升騰,栩栩如生,刀法剛勁有力,各具變化。

過去皇帝來了,都是將此柱用黃布圍裹。他們若看見恐怕也會自慚不如。兩側及後廊的龍柱為淺浮雕,每柱72條龍,總共1296條。大成殿內供奉著孔子塑像,兩側為四配,東西是復聖顏回、述聖孔及,西面是宗聖曾參和亞聖孟子。再外是12哲。每年9月26日、9月28日,我們都在這裡舉行盛大的國際孔子文化節和孔子誕辰紀念儀式,表演大型祭孔樂舞和“簫韶樂舞”,舉行豐富多彩的文化、旅遊活動,歡迎各位到時光臨。大成殿兩側的綠瓦長廊叫兩半島,共有80間房屋,是後世供奉先賢先儒的地方,在唐朝受供奉的只有20餘人,到了民國多達156人,這些配享原為畫像,金時改為塑像,明代改為木製牌位,文革期間被拆掉。現在兩廊中主要存放漢畫像石刻和著名古碑。

最珍貴的是漢魏六朝石刻22塊,如“五鳳”“禮器”“乙瑛”“孔廟”“史晨”“張猛龍”碑等,都為國家級石碑,被視為書法藝術的極品,價值連城的瑰寶。最北面的兩廡中,珍藏著584塊石碑,叫“玉虹樓”法貼,是孔子68代孫孔繼涑收集了歷代著名書法家的手跡慕刻而成,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寢殿是供奉孔子夫人亓官氏的專祠。聖蹟殿是明萬曆年間,根據司馬遷<<史記.孔子世家>>編繪刻石的連環畫,共有120幅。這是我國第一部有完整人物故事的連環畫。我們現在的位置是孔廟東路,這裡當年為孔子故宅,這口水井為“孔子故宅井”,是當年孔子飲水之井,後人稱為“聖水”。亭內的碑有乾隆“飲水拜師”和“故宅井贊”,乾隆8次來曲阜,竟有他5次題字。

後面這座紅色牆壁叫“魯壁”,在秦始皇焚書坑儒時,孔子9世孫孔鮒把<<論語>>等經典藏在此壁內,牆壁倒塌後被人發現,孔子經典方才留傳於世。這座殿堂叫“詩禮堂”,是當年孔子教兒子學詩學禮的地方,堂前有兩棵宋代銀杏樹,當初孔府曾用這棵樹的果實做菜,名叫“詩禮銀杏”大家在品嚐孔府菜時,千萬不要忘了點這道菜,因為此菜的出處就在這個地方。孔廟是一個巨大的文化博物館,我們匆匆看一次,只可窺見一斑。不能觀其全貌,尤其是不能會其神韻,那就留待各位以後再來時細細品味吧。下面我們參觀孔府。孔府即“衍聖公府”,也是世界文化遺產之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孔府大門與孔廟僅一牆之隔。孔府共佔地240畝,有廳、堂、樓、房463間,在路佈局,九進院落,東路為“東學”,西路為“西學”供遊人遊覽的主要是中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