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北京天壇景點導遊詞(通用15篇)

欄目: 北京導遊詞 / 釋出於: / 人氣:1.18W

北京天壇景點導遊詞 篇1

各位遊客,我們今天所要參觀的就是以前皇帝祭天的地方――天壇。明朝永樂皇帝遷都北京以後,在北京南城仿照南京的大祀殿建立了這座用於祭天的聖壇,佔地面積達到了273萬平方米。主要有五組建築群,分別是圜丘壇建築群、祈谷壇建築群、齋宮建築群、神樂署和犧牲所建築群。天壇有外壇牆和內壇牆,北面是圓形,南面是方形,取意天圓地方。在一開始,祭天和祭地都是天壇,直到明嘉靖年間在北城修建了地壇,才分開的,並且新增了圜丘壇,用於孟冬祭天,把原來的大祀殿改為大享殿,專門用於孟春祈谷,當時殿宇屋頂已經是三重簷了,從上至下的藍黃綠三色瓦分別代表了天地萬物。而在乾隆年間,將大享殿改為現在的祈年殿,而將屋頂瓦片都改成了藍色的琉璃瓦。從而形成了今天我們所看到的這個世界上規模最大、形制最完備的古代祭天建築群。

可是這樣一個祭天聖地,卻也曾經在1860年時遭到英法聯軍的洗劫,繼而在1900年的時候又遭到了八國聯軍的蹂躪。在1916年袁世凱登基的時候也曾經在天壇上演了一出祭天的鬧劇。在1918年元旦那天,天壇正式對外開放。1957年,北京市政府公佈天壇為北京第一批文物保護單位。1961年,天壇被國務院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8年12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天壇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今日的天壇是歷史文化名城北京古都風貌的重要組成部分,壇內的祈年殿已經成為古都北京的象徵。

下面就由我帶領大家沿著當年皇帝登壇的路線開始此次遊覽。現在我們正沿著天壇建築的中軸線向北行進,將要看到的就是古代皇帝祭天的圜丘壇。圜丘外圍有兩道壇牆,外方內圓,符合天圓地方的說法。兩道壇牆的四個正位設櫺星門。從東面依次是泰元門、昭亨門、廣利門、成貞門,每組三門,共有24座,稱為“雲門玉立”。大家可以注意到,櫺星門的大小都不一樣,這是因為中門是皇天上帝專用的,所以高大;皇帝只能從左側的門進入,這是因為古代以左為尊;而其他的官員只能從右邊最小的門通過。這四門的名稱出自《易經·乾卦》的卦辭“元亨利貞”。“元”為元始本原,“亨”為無不亨通,“利”為和諧有利,“貞”為正固持久。這四個字本用來讚美天的本質,也稱為天之“四德”。而門外的一座平臺就是皇帝在祭天大典之前更換祭服和盥洗的地方,叫做具服臺。

來到圜丘壇上,發現了,壇上所有的臺階數,護板數都是九或者九的倍數。每登上一層,都要有9層臺階,檯面上的石板中間的叫做天心石,外圍第一圈砌著9塊巨大的扇形石板,第二圈18塊,以此類推,到了最外邊的第九圈正好是81塊;而大家抬頭就可以看到的圍護板被四面臺階分為四個部分,每個部分也都有9塊,而中層的圍護板是18塊,下層的是27塊,因為根據陰陽五行來說,9是極陽數,所以古代的工匠便用這個數字來賦予圜丘臺意念上的崇高。

每年的冬至,皇帝就要在這裡祭天。在大典前兩天,皇帝要在故宮裡進行齋戒,而到了第三天,也就是冬至前一天,就要到天壇的齋宮進行齋戒。冬至那天,在日出前七刻,現在的凌晨四點多,奏報時辰,皇帝起駕,齋宮東北角的鐘樓開始鳴鐘。到具服臺盥洗更衣,神牌都送到檯面相應的位置,也就是七組神位,稱作七幄;在圜丘前燔柴爐上放一隻牛犢,用松枝燔燒,西南的望燈杆望燈高懸,點燃蟠龍通宵寶蠟,臺南廣場上排列著奏樂隊,配合著中和韶樂,在文武百官的陪同下,祭天大典就正式開始了,皇帝由南櫺星左門登壇,這時鐘聲停止,到了第二層南側拜位站好後,聽候司贊人報儀程。恭讀至皇天上帝的祝文。禮儀結束以後,要將神位前的貢品分別送到燔柴爐和燎爐焚燒,煙霧騰空,象徵著送到天庭。而後還要將牛尾、牛毛、牛血送到瘞坎掩埋,象徵不忘祖先茹毛飲血之意。在這個典禮上,皇帝站在臺面中心的天心石上恭讀祝文。天心石又叫億兆景從石,人間偶語,天聞若雷,說的就是站在天心石上說話,皇天上帝就能清楚的聽到,所以皇帝會站在天心石上恭讀祝文。天心石是天壇三大聲學現象之一。

中國封建統治延續了兩千多年,天壇的規劃、設計思想,體現了它的合理性。祭天已成為歷史的過去,但凝結了古代匠師智慧和血汗的神壇將作為世界遺產永久保護傳世。它將為人類文明的進步永遠發揮著史料、借鑑和教育三大作用。今天我就為大家講解這麼多了,現在大家可以自由的去公園裡看看,請大家注意安全,半個小時後我們在東門集合。

北京天壇景點導遊詞 篇2

各位遊客,大家好!今天我們要參觀的是以前皇帝祭天的地方——天壇。?

天壇是明朝永樂皇帝建成的祭天聖殿,主建築是大祀殿,也就是今天的祈年殿。天壇有外壇牆和內壇牆,北圓南方,寓意天圓地方。乾隆年間,將大祀殿改為現在祈年殿,將屋頂改為藍色的琉璃瓦,形成了今天我們看到的這個世界上最大的祭天建築群。?

這一祭天聖地,在1860年遭遇了英法聯軍的洗劫,1900年又遭到了八國聯軍的蹂躪,新中國成立以後,這裡成了著名的旅遊景點,還有很多健身的人們。?現在就讓我們沿著當年皇帝登壇的線路開始遊覽。?

現在我們是沿著天壇建築的中軸線在向南行進,將要看到的就是古代皇帝祭天的圜丘壇。圜丘壇有兩道圍護牆,外方內圓,符合天圓地方的說法。每道牆都有四組門,門的大小都不一樣,這是因為中門是皇帝專用的,所以高大,皇帝只能從左側的進入;而其他的官員只能從右邊最小的門通過。?

來到圜丘壇下,我們馬上就要開始登壇了,不過要請您留心數一數,每一層壇面有多少臺階。到了最高層,大家都會發現,壇上所有的階數,都是九或九的倍數。這些難道都是巧合麼?當然不是,因為古人認為九的極陽數。所以工匠們變用這個數字來賦予圜丘壇的"崇高"之意。?

謝謝你們來北京天壇,歡迎下次再來啦!

北京天壇景點導遊詞 篇3

大家好:

我是北京天壇導遊——劉雪琪,大家可以叫我劉導。今天我將陪同大家觀光遊覽北京天壇。

我們現在看見的就是天壇。天壇是明清兩朝皇帝祭天、祈禱豐收的場所,也是我國現存最大的一處壇廟建築,天壇東西長1700米,南北長1600米。總面積為273萬平方米,並有外壇牆和內壇牆,北面是圓形,南面是方形,象徵“天圓地方”。

現在請大家跟我往裡走。這裡是祈年殿,它高38。2米,直徑24。2米,坐北朝南,一整個大殿都是木質的,其中雕有金龍的四根代表春、夏、秋、冬四個季節。其餘的代表十二個月和十二個時辰。

再往裡走就是迴音壁了,城壁使用磨磚砌成的,牆頭覆蓋著藍色玻璃瓦。迴音壁具有奇特的迴音效果,一個人靠牆說話,傳到一、二百米的另一端,對方聽得清清楚楚,堪稱奇趣,造成一種“天人感應”的神祕氣氛。大家不防試一試。

請大家往回音壁的外圍看,那是一株500餘歲的檜柏,由於樹幹紋理非常的奇特,好像九條蟠龍纏繞嬉戲,所以它叫九龍柏。大家可以和它合影留念。

各位遊客朋友們,今天北京天壇一日遊就快結束了,大家玩得開心嗎?希望下次有機會還能為大家做導遊。

北京天壇景點導遊詞 篇4

天壇是世界文化遺產,國家5a級旅遊景區,全國重點文明保護單位。於北京正陽門,東南方自,為明清兩朝皇帝祭天,求雨和祈,壽年專用祭壇,是世界上現在規模最大,最完美的古代祭天建築群。總面積273平方米。1918年作為公園正式對外開放。

天壇是王屋的主峰,高峰聳寺深古縱橫,一峰突起,萬峰臣伏,唯我獨尊,從南向北看中間高,兩邊低,好似屋頂像王者之屋,稱王屋山。天壇原名叫瓊林臺,因皇帝在山頂設壇祭天,後人為了紀念,該為天壇。為了紀念皇帝老師華蓋對皇帝指點,把天壇峰前的山叫華蓋峰。

壇為三層圓形石臺,壇區佔地20萬餘平方米。因此;明清時期北京的天壇與歷朝代郊壇有一脈相承的淵源。

天地壇遂改稱為天壇。消沿明制,天壇一稱沿用至今。從乾隆八年1743年起,對天壇建築進行了多次修理,天壇終於形成了南北兩壇,規制嚴謹的盛郎風貌。

北京天壇景點導遊詞 篇5

親愛的遊客們,大家好!我叫王_ ,大家可以叫我王導。我是你們的導遊,請大家跟好我的腳步,我們今天的景點是北京舉世聞名的天壇。

下面我們來到了天壇的祈年殿。祈年殿是天壇最早的建築物,殿有33米高大約11層樓房那麼高。1887年八月二十四日,雷雨交加,祈年殿不幸被擊中,燒燬。因柱為檀香木,香飄數裡。

下面我們已經到達“天庫”了,“天庫裡有三音石,”它就在黃穹宇裡,只要在第一個三音石上拍一下,就回聲一下,在第二個三音石上拍一下,就回聲兩下,在第三個三音石上拍一下,就回聲三下,所以,它們才稱為“三音石”。

黃穹宇裡還有迴音壁,你站在一端貼著牆小聲說話,另一端的人只要耳朵貼著牆面就能聽的異常清晰,還有立體效果哦!大家可以試試。這證明500年前的中國人已經能夠運用聲學了。是不是很有智慧呢?

現在我們來到了圓丘壇,它有兩個防護牆,一些階梯和古人的雕像。

遊客們,現在你們可自由觀賞,但請注意,不要亂塗亂畫,帶小孩的遊客請管好你的小孩,兩個小時後在天壇門口見。

北京天壇景點導遊詞 篇6

各位遊客,你們好!今天我們要參觀的是以前皇帝祭天的地方——天壇。

到了每年的冬至,皇帝就要在這裡祭天。在這個典禮上,需要特別提到的是皇帝恭讀祝文所站立的地方,就是這塊天心石。它是天壇三大聲學現象之一。在這裡朗讀的時候聲音特別洪亮,各位遊客不妨體驗一下,也像當年的皇帝一樣,向上天訴說自己美好的願望。

現在咱們繼續沿著中軸線行走,面前的建築叫做天庫,它的正殿就是皇穹宇。皇穹宇三個字也分別代表了“至高無上”“天”“宇宙”的意思,更加顯示出它的神聖和至尊。這組建築不僅十分精美,而且還有迴音壁和三音石,這和剛才我們說的“天心石”合稱天壇三大聲學現象。

迴音壁就是皇穹宇的外牆,圍牆十分平滑,可以傳聲,在傳遞途中對聲音損失極小,只要對著牆說話,就算相隔四五十米,見不到面,都可以清晰地聽到對方說話。

三音石是皇穹宇大殿正前方的三塊石頭,您站在第一塊石頭上拍手可以聽到一次迴音,站在第二塊石頭上拍手可以聽到兩次,而站在第三塊石頭上拍手就可以聽到三次迴音,所以稱為三音石。

在遊覽過了圜丘壇和皇穹宇之後,我們即將走進祈谷壇了,祈谷壇的主體建築就是祈年殿,祈年殿是一座極具中國特色的獨特建築。

圓形尖屋頂是用藍色的琉璃瓦覆蓋,以此來象徵天。和每年的祭天一樣,這裡是用來祈谷的地方。在祭祀的當天,有樂隊在殿外月臺上奏樂,身穿祭服的皇帝虔誠步入神殿,向牌位行大禮,祈禱上蒼,然後把供品送到祈年門外焚燒,送上天宮。

現在我們從祈谷壇的東門出來,可以看到一條長廊,是祭祀時運送祭品的通道。

今天的觀光遊覽就要結束了,在天壇的這段時光希望能成為您北京之遊中的永恆記憶。同時也請您把天壇的祝福帶給您的家人朋友。參考資料:地圖團祝您一帆風順。

北京天壇景點導遊詞 篇7

大家好,我就是大家今天的導遊,大家可以叫我“小夏”或“夏導”。今天能成為你們的嚮導,我感到莫大的榮幸。希望大家玩的開心。今天我們去天壇遊賞。天壇是古代皇帝的祭臺。在每年的春天,皇帝會在這裡祈求風調雨順,五穀豐登;每年冬天,皇帝會在這裡舉行祭祖儀式;如果遇上旱季,皇帝還會來這裡求雨。天壇的主要建築是祈年殿。祈年殿是一個雄偉的建築,高38.2米,直徑24.2米。遊客們,讓我們走進祈年殿細細觀賞吧!祈年殿分為三層,越向上越窄。每一層都有著碧藍碧藍的琉璃瓦,三層密密麻麻的琉璃瓦閃著耀眼的藍光,從而體現出了天的至高無上。三層琉璃瓦下面是分佈在四面八方的一扇扇深紅色做工精細的門和一根根筆直筆直的紅柱子。祈年殿的地基是用建築中最好的玉---漢白玉一刀一刀地雕刻出來的。漢白玉上,還有一個個精美絕倫、活靈活現的龍頭。遠遠望去,整座底基就好像一朵潔白無瑕的白雲,美麗極了。

遊客們,請往這邊看。現在我們的周圍是不是有一圈強?知道它是什麼嗎?它就是有趣的迴音壁。迴音壁牆體光滑,是聲波的良好反射體。而且圓周率精確,所以聲波可沿著牆面連續反射,向前傳播。如果對著迴音壁喊一聲,然後將耳朵緊貼著牆壁,就可以聽見一聲一聲的迴音。遊客們,讓我們去感受一下回音壁的樂趣吧!

今天的天壇風光遊覽我們就要說再見了。如果還要去別的地方遊覽,可一定要找我呀!

北京天壇景點導遊詞 篇8

來到圜丘壇上,發現了,壇上所有的臺階數,護板數都是九或者九的倍數。每登上一層,都要有9層臺階,檯面上的石板中間的叫做天心石,外圍第一圈砌著9塊巨大的扇形石板,第二圈18塊,以此類推,到了最外邊的第九圈正好是81塊;而大家抬頭就可以看到的圍護板被四面臺階分為四個部分,每個部分也都有9塊,而中層的圍護板是18塊,下層的是27塊,因為根據陰陽五行來說,9是極陽數,所以古代的工匠便用這個數字來賦予圜丘臺意念上的崇高。

每年的冬至,皇帝就要在這裡祭天。在大典前兩天,皇帝要在故宮裡進行齋戒,而到了第三天,也就是冬至前一天,就要到天壇的齋宮進行齋戒。冬至那天,在日出前七刻,現在的凌晨四點多,奏報時辰,皇帝起駕,齋宮東北角的鐘樓開始鳴鐘。到具服臺盥洗更衣,神牌都送到檯面相應的位置,也就是七組神位,稱作七幄;在圜丘前燔柴爐上放一隻牛犢,用松枝燔燒,西南的望燈杆望燈高懸,點燃蟠龍通宵寶蠟,臺南廣場上排列著奏樂隊,配合著中和韶樂,在文武百官的陪同下,祭天大典就正式開始了,皇帝由南櫺星左門登壇,這時鐘聲停止,到了第二層南側拜位站好後,聽候司贊人報儀程。恭讀至皇天上帝的祝文。禮儀結束以後,要將神位前的貢品分別送到燔柴爐和燎爐焚燒,煙霧騰空,象徵著送到天庭。而後還要將牛尾、牛毛、牛血送到瘞坎掩埋,象徵不忘祖先茹毛飲血之意。在這個典禮上,皇帝站在臺面中心的天心石上恭讀祝文。天心石又叫億兆景從石,人間偶語,天聞若雷,說的就是站在天心石上說話,皇天上帝就能清楚的聽到,所以皇帝會站在天心石上恭讀祝文。天心石是天壇三大聲學現象之一。

面前的建築叫做天庫,而它的正殿就是皇穹宇。皇穹宇建於明嘉靖九年,起初叫做泰神殿,到了十七年,改名為現在的皇穹宇,它的作用就是在平日存放圜丘壇祭祀主神的地方,所以這裡也叫圜丘壇寢宮。殿內正面的圓形石臺上安放的就是皇天上帝的神牌,而前邊兩側的四個方形石臺上安放的則是八位祖先神主,還有東西配殿用來存放從祀神位。而皇穹宇三個字也分別代表了至高無上,天,殿宇的意思,更加顯示出它的神聖和至尊。它是一座建築藝術價值非常高的殿宇,總體呈圓形,下邊是高2.85米的圓形須彌座,為青白石築成,東南西三個方向各一出陛,在南向有二龍戲珠的丹陛石。殿頂是藍色筒瓦單簷攢尖鎏金寶頂。而在殿內還有八根簷柱和八根金柱,大殿上架沒有橫樑承託,全都是靠各類斗拱層層上疊來支撐,步步收縮,從而形成了精美的穹隆圓頂。這組建築不僅十分精美,而且還有迴音壁和三音石,這和剛才我們說的天心石合稱天壇三大聲學現象。迴音壁就是皇穹宇的外牆,圍牆建造的磨磚對縫,十分的平滑,是很好的聲音載體,可以傳聲,在傳遞途中對聲音損失極小,只要對著牆說話,就算相隔四五十米,見不到面,都可以清晰的聽到對方說話。而三音石則是皇穹宇大殿正前方的三塊石頭,站在第一塊石頭上拍手可以聽到一次迴音,第二塊石頭可以聽到兩次,而第三塊就可以聽到三次迴音,所以稱為三音石。在後來也有人把它叫做三才石,取天地人三才的意思。

北京天壇景點導遊詞 篇9

各位遊客,我的介紹就到那裡,如在參觀遊覽的過程中有其他問題,請向我詢問,我會再進行講解。謝謝大家!

遊客們,大家好!此刻我們位於北京市崇文區天壇路,我想有的朋友已經猜到了,我們的下一個景點就是美麗的天壇。

天壇,在北京市南部,東城區永定門內大街東側。佔地約270萬平方米,是中國現存最大的古代祭祀性建築群。南有天壇祭天,東有日壇祭太陽,西有月壇祭月亮,其中,天壇最光彩奪目。天壇始建於明永樂十八年,清乾隆、光緒時曾重修改建。為明、清兩代帝王祭祀皇天、祈五穀豐登的場所。

同時,它也是中國木結構建築的頂峰,全用木材就完成了這一驚世傑作。天壇另一美妙之處,是奇妙的回聲。站在中心叫一聲,你會聽到從地層深處傳來的明亮而深沉的迴響,這聲音彷彿來自地心,又似乎來自天空,所以人們為它取了一個充滿神祕色彩的名字“天心石”。在皇穹宇的四周有一道厚約0。9米的圍牆,你站在一端貼著牆小聲說話,站在另一端的人只要耳貼牆面就能聽得異常清晰,並且還有立體聲效果哦!這就是神奇的“迴音壁”。這證明520xx年前的中國人已經能夠運用聲學原理。

遊客們,此刻請大家參觀一小時,然後到門廳集合。

北京天壇景點導遊詞 篇10

大家好,我是這次旅遊的導遊,我姓*,大家可以叫我*導!

現在快到目的地--北京天壇,所以我先給大家將一些注意事項:“禮貌、衛生、秩序、眼看手勿動、禁止亂塗亂畫”這五點,記得哦!

乘客們,旅遊景點已到,請大家有秩序的下車!現在我們來到了天壇的正門,這裡是皇帝前來祭祀時進出的大門。現在,就讓我一一地為大家介紹吧!

天壇,1998年11月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它位於北京城南端,是明、清兩代皇帝祭祀天地之神和祈禱五穀豐收的地方。天壇不僅是中國古建築中的明珠,也是世界建築史上的瑰寶。

天壇東西長1700米,南北寬1600米,種面積為273萬平方米。天壇包括圜丘和祈谷二壇,圍牆分內外兩層,呈回字形。北圍牆為孤圓形,南圍牆與東西牆成直角相交,為方形。這種南方北圓,,通稱“天地牆”,象徽古代“天圓地方”之說。

以上就是天壇的故事,時間不早了,現在,大家自由參觀拍照吧!--轉眼間,我們的北京天壇一日遊又結束了,大家有秩序的坐車回家吧!

北京天壇景點導遊詞 篇11

各位遊客:你們好,我叫牛牛,這天由我來做你們的導遊!

這天我們旅遊的景點是天壇,此刻,讓我們一齊上車,請注意繫好安全帶。此刻,我們已經到達天壇,請各位遊客下車。

遊客們,當一進正門,我們將會看到許多個形狀像罈子似的建築,據說這個景點在一八六零年曾遭到英法聯軍的洗劫,一九零零年還遭受到八國聯軍的蹂躪。然而,在新中國成立以後,那裡成為了著名的旅遊景點。此刻我們就以皇帝登壇的路線進行遊覽。

首先我們觀賞第一個壇,它叫圓丘壇,它有兩個防護牆,還有一些階梯和古人的雕像。此刻我們要登壇了,遊客們,請你們最好數一下腳下的階梯,到了二樓,你們會看到許多各種各樣的雕像,他們都是古代的名人。遊客們,此刻你們能夠自由觀賞,但請注意,不要亂塗亂畫,帶小孩的遊客請管理好自己的小孩,一小時後,我們將會前往天庫。

此刻我們已經到達天庫了,它的正殿就是皇穹宇,上面有三個石頭,它們被稱為三音石。只要你們在第一塊石頭拍手一下,它就回聲一下,在第二塊石頭拍手一下,它就回聲兩下,在第三塊石頭拍手一下,它就回聲三下,所以,它們才被稱之為三音石。

此刻,是遊客們自由活動時間,三小時後,我們在天壇正門集合,謝謝大家!

北京天壇景點導遊詞 篇12

我們今天所要參觀的就是以前皇帝祭天的地方——天壇。明朝永樂皇帝遷都北京以後,在北京南城仿照南京的大祀殿建立了這作用於祭天的聖壇,佔地面積達到了273萬平方米。主建築是大祀殿,也就是今天祈年殿的位置上。天壇有外壇牆和內壇牆,北面是圓形,南面是方形,取意天圓地方。

在一開始,祭天和祭地都是天壇,直到明嘉靖年間在北城修建了地壇,才分開的,並且新增了圜丘壇,用於孟冬祭天,把原來的大祀殿改為大享殿,專門用於孟春祈谷,當時殿宇屋頂已經是三重簷了,從上至下的藍黃綠三色瓦分別代表了天地萬物。而在乾隆年間,有將大享殿改為現在的祈年殿,而將屋頂瓦片都改成了藍色的琉璃瓦。從而形成了今天我們所看到的這個世界上最大的祭天建築群。可是這樣一個祭天聖地,卻也曾經在1860年時遭到英法聯軍的洗劫,繼而在1920xx年的時候又遭到了八國聯軍的蹂躪。在1920xx年袁世凱登基的時候也曾經在天壇上演了一出祭天的鬧劇.

在1920xx年,天壇最終還是以公園開放。解放以後天壇不僅成了著名的旅遊景點,而且還是北京城市綠地的組成部分,來這裡的不光是旅遊者,還不乏一些專門為了強身健體的老人們。現在就讓我們沿著當年皇帝登壇的路線開始此次遊覽。現在我們正沿著天壇建築的中軸線向南行進,將要看到的就是古代皇帝祭天的圜丘壇。圜丘有兩道圍護牆,使外方內圓,符合天圓地方的說法。每道牆都有四組櫺星門,從東面依次是泰元、昭亨、廣利、成貞,每組三門,共有24座,稱為“雲門玉立”。大家可以注意到,櫺星門的大小都不一樣,這是因為中門是上帝專用的,所以高大;皇帝只能從左側的門進入;而其他的官員只能從右邊最小的門通過。而門外的一座平臺就是皇帝在祭天大典之前更換祭服和盥洗的地方,叫做具服臺。來到了圜丘壇下,我們馬上要開始登壇了,不過我請您留心每層壇面都要有多少臺階。到了最高層,大家也就都發現了,壇上所有的臺階數,護板數都是九或者九的倍數。每登上一層,都要有9層臺階,檯面上的石板中間的叫做天心石,外圍第一圈砌著9圈巨大的扇形石板,第二圈18塊,以此類推,到了最外邊的第九塊。

北京天壇景點導遊詞 篇13

縱觀整個北京,可以發現這個城市有條中軸線,人民英雄紀念碑、天安門、紫禁城還有故宮都在這條中軸線上。現在我們沿這條中軸線自南向北遊覽天壇吧。

首先我們看到的是昭享門,它是天壇的南大門,是不是很雄偉呢?古時候的皇帝就是由此門進出,在眼前的這座具服臺等待祭壇儀式的開始。

(圜丘)

圜丘是皇帝祭天的地方,圜丘御牆有兩道圍護,每道牆均設有櫺星門4組,每組三門,共有24座漢白玉櫺星門,稱“雲門玉立”。走進了櫺星門,站在這磚路上,請注意觀察一下,前面的一組和身後的一組櫺星門,它們並不像傳統建築那樣中軸對稱,左右相同,而是兩側石門一寬一窄。據史書記載,大典時中門為“上帝”專用,故高大,皇帝只能從東側較中門略小的門出入,而其他官員則只能從西側更小點的門出入了。這左右大小的差別突出表現了封建社會的禮制。“禮”實質上是等級森嚴的次序。祭天大典的時候,皇帝身著祭服穿過這上下兩道櫺星門,在導引官的恭導下登上前面這三層神壇行禮。

每登上一層都同樣要踏過9級臺階。三層壇用扇面石共計3402塊。圜丘臺上下到處蘊藏著“九”這個神祕數字,這是為什麼呢?原來,根據古代陰陽五行之說,天屬陽,地屬陰。奇數屬陽,偶數屬陰。所以理所當然“九”這個陽數中最大的數就是天數了。這個“九”表達了天的至高至大。同時古人也認為天有九重,玉皇大帝就住在九重天上。

請您注意一下這三層的圓形石臺,它上層直徑是九丈,中層直徑是十五丈,下層直徑是二十一丈,不僅全為陽數,而且三層臺面直徑直徑相加之和等於四十五丈。這四五恰為“九五”之數。《周易》有“九五飛龍在天,利見大人”之說,大吉大利,所以皇帝也自稱為“九五之尊”。圜丘的建築設計中,巧妙地使用了“奇數”,反覆運用了九和九的倍數,這正是工匠們對這種概念的運用和發揮。祭臺比例適宜,功能合理,在藍天白雲,蒼翠古柏的襯托下,更顯得神祕而聖潔。

現在讓我介紹一下祭天大典的盛況。每年冬至日是皇帝在此舉行祭天大典的日子。大典時,這檯面北側供奉“皇天上帝”神位,東西兩側依次供奉皇帝列祖列宗的神位。冬至那天凌晨4點多鐘,黑暗中點燃各種壇燈,天氣十分寒冷。圜丘前燔柴爐上置放一隻牛犢,用松柏枝燔燒著。西南的望燈杆望燈高懸。檯面廣場上排列著200多人的樂隊舞隊,在莊重的中和韶樂的襯托下,在文物百官的陪同下,在上下千餘人的配合下,皇帝登壇致祭。共樂奏九章,典儀九程。皇帝要恭讀致皇天上帝的祝文。禮儀進行完畢,各神位前所供的供品分別依次送到燔柴爐和燎爐焚燒,煙氣騰空,以示送到天庭,大典就全部結束了。於是,皇帝就回到他的皇宮紫禁城,等待上天的降福了。

需要特別一提的是,位於檯面中心的“天心石”,也就是皇帝恭讀祝文所站立的位置,它有著一種奇特的聲學現象,在這裡“讀祝”時聲音特別洪亮,猶如加裝了擴音器一般。至今這聲學現象不減當年,您不妨站在“天心石”上,親自試一試。

(神廚)

天壇神廚分為南北兩處。南神廚位於圜丘壇東側,北神廚位於祈年殿的東側。神廚是為了製作牛、羊、豬等祭品而設立的,用來供給皇帝祭天,向天上神明祈禱的時候使用。

(宰牲亭)

天壇公園有南北兩座宰牲亭,南宰牲亭位於南神廚東側,北宰牲亭位於祈谷壇長廊北神廚東側。

宰牲亭是綠琉璃頂的三開間歇山式重槽方亭,是宰殺祭祀用牲如犢、豕、羊、鹿的地方。

(皇穹宇)

三音石又叫三才石,取天、地、人三才之意。皇穹宇殿外是一條由長方石鋪成地甬路。從殿前須彌座開始,第一、二、三塊稱為三音石。三音石是皇穹宇大殿正前方的三塊石頭,您站在第一塊石頭上拍手可以聽到一次迴音,站在第二塊石頭上拍手可以聽到兩次,而站在第三塊石頭上拍手就可以聽到三次迴音,所以稱為三音石。我覺得實在有趣。

皇穹宇是一座高19.5米,底部直徑15.6米的宮殿。始建於明嘉靖年間,開始取名泰神殿,嘉靖十七年改稱皇穹宇。為重簷圓攢尖頂建築。清乾隆年間重建,改為鎏金寶頂單簷藍瓦圓攢尖頂。磚木結構,整個殿宇用八根簷柱支撐,頂無橫樑,由眾多斗拱層層上疊,天花板層層收縮,組成美麗的穹窿圓頂式的藻井。

您發現大殿裡供的是什麼牌位了嗎?正中間放置的是皇天上帝的神牌,左右放置的是皇室歷代先祖的神牌,然後左右的配殿裡還供奉日月星辰和雲雨風雷諸神牌位。

(九龍柏)

天壇內有上萬棵松柏,其中樹齡在300~600年以上的大約有2,600多株。

這棵相傳於1420年所植的九龍柏,高10米,胸徑1.2米,樹幹表面凹凸花紋好像群龍繞柱。歷史悠久,不僅僅是一棵植物,更是歷史的見證者。

(成貞門)

成貞門是圜丘壇的北門,也是祈谷壇的南門,是兩壇的分界門。圜丘壇共有四個門,東為泰元門,南為昭亨門,西為廣利門,北為成貞門。

四個大門含有元、亨、利、貞四字,出自《易經》“乾卦:元、亨、利、貞”。您可以站在中軸線上,將視線從這座磚券門的中洞透過去,就會看到一幅嚴格對稱的美麗框景畫面,視線的終點就是祈谷壇的建築群。

(丹陛橋)

我們現在站的地方叫成貞門,我們腳下的路就是丹陛橋。您是不是很奇怪這平坦的大道怎麼叫“橋”呢?其實呀,這是因為在道路下闢有一個券洞,與上面的大道正好形成立體交叉,故稱為橋。丹陛橋是一條南北走向的石砌臺基大道。全長360米,寬約30米,整個橋體由南向北逐漸升高,南端高約1米,北端高達3米左右。如此設計建造,一則象徵皇帝步步高昇,寓昇天之意;二則表示從人間到天上,具有遙遠的路程。丹陛橋為天壇內壇的主軸線,起著連線南端圜丘壇和北端祈谷壇兩組建築物的重要作用。橋面中心線的石板道叫"神道",神道左右兩側的條石道,分別叫"御道"和"王道"。天帝神靈走"神道",皇帝走御道,王公大臣(臣妾)走王道。

丹陛橋還有一條畜生道,有一個很有意思的名字——鬼門關。為什麼要叫"鬼門關"呢?因為於祭日前,外壇西南角犧牲所的"所牧"和"所軍",需從此洞門自西向東趕運牛、羊、鹿、兔等至宰牲亭屠宰。這一活動叫"進牲"。因凡經過此門的牲畜,全被宰殺無存,用以製作供品,故有"鬼門關"之稱。

(具服臺)

我們現在站的地方叫“具服臺”,就是古代皇帝更衣祭天的地方。這裡每逢祭祀大典,官員們都會先在漢白玉的平臺上支搭一黃雲緞方形幄帳,支成一個(小金殿)

皇帝於大典開始前走到這裡,洗手並換上藍色祭服,恭候大典開始。典禮結束後仍回這裡更衣後起駕回宮,因此具服臺又稱“更衣臺”。

(祈年門)

通過祈年門的廊柱望去,展現在我們面前的便是祈谷壇的中心建築祈年殿。祈谷壇是一組龐大的建築群,它包括祈年門、祈年殿、東西配殿、皇乾殿長廊、神廚、宰牲亭等一系列建築。

在祈年殿前的東西兩側是它的配殿。現在讓我們穿過祈年門,進入到祈年殿參觀吧。

(祈年殿)

祈年殿是天壇的主體建築,也是天壇最早的建築物,建於1751年,又稱祈谷殿,是明清兩代皇帝正月祈谷的場所。1889年,祈年殿毀於雷火,數年後又按原樣重建。

如您所見,它是一座藍瓦紅柱、金碧輝煌的彩繪圓形大殿,採用上殿下屋的構造形式,主體部分建於高6米的漢白玉圓臺上,恢弘壯觀,頗有拔地擎天之勢。殿高38米,直徑32米,共三層,重簷向上逐層收縮作傘狀。祈年殿是按照“敬天禮神”的思想設計的,殿為圓形,象徵天圓;瓦為藍色,象徵藍天。

進入祈年殿,您會發現它的內部結構十分獨特:不用大梁和長檁,僅用楠木柱和枋桷(jué)相互銜接支撐屋頂。殿內柱子的數目,據說也是按照天象建立起來的。內圍的四根“龍井柱”象徵一年四季春、夏、秋、冬;中圍的十二根“金柱”,象徵一年十二個月;外圍的十二根“簷柱”象徵一天十二個時辰。中層和外層相加的二十四根,象徵一年二十四個節氣。三層總共二十八根,象徵天上二十八星宿。再加上柱頂端的八根銅柱,總共三十六根,象徵三十六天罡。殿內地板的正中是一塊圓形大理石,帶有天然的龍鳳花紋,與殿頂的蟠龍藻井和四周彩繪金描的龍鳳和璽圖案相互呼應。而六寶頂下的雷公柱則象徵皇帝的“一統天下”。整座大殿結構精巧,設計華麗,十分富麗堂皇。

(祈年殿西配殿)

您請看,在祈年殿臺基前院落的西側的是西配殿,以前和東配殿一樣是明成祖時候建造的,構造和東配殿相差無幾。原來是前九後七,兩排共有十六座。1751年,乾隆皇帝覺得它“參差不齊”,拆除了後殿,只剩下了前面九座。也是放置日、月、星、辰和雲、雨、風、雷諸神牌位的地方。現在也和東配殿一樣,變成了陳列宮廷祭天古樂、禮儀,以及日、月、星、辰等神牌位之處。東西配殿左右對稱的建在高1.5米的磚石基座上,使人感到配殿相襯。

(祈年殿東配殿)

這裡是祈年殿的東配殿,它位於祈年殿臺基前院落的東側。是明成祖時候建造的,原來是前九後七,兩排共有十六座。1751年,乾隆皇帝覺得它“參差不齊”,拆除了後殿,只剩下了前面九座。

這兒是放置日、月、星、辰和雲、雨、風、雷諸神牌位的地方。現在成了陳列宮廷祭天古樂、禮儀,以及日、月、星、辰等神牌位之處。

(七星石)

七星石位於祈年殿東側長廊的曠地上,其實就是七塊石頭。但為什麼要稱作“七星石”呢?據我所知這有一段傳說,明成祖朱棣建都北京時想找一個祭天的場所,一天夜裡,他夢見天門大開,北斗七星落在現在天壇的位置,於是有了今天的天壇。

後來,明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有一道士說這天壇太空曠,不利於皇位永固和皇壽永久,就設定了七塊大石鎮在這裡。滿族入主中原後,為表明滿族也是華夏一員,清乾隆皇帝詔令在東北方向又設定了一堆七星石鎮在那裡,有華夏一家,江山一統的寓意。

(皇乾殿)

皇乾殿建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位於祈谷壇內壝外北側,由三座琉璃門與祭壇相通,藍琉璃瓦廡殿頂,崇基石欄,殿前設月臺,月臺前方和左右出陛各八級。院內西側有古稀門。簷下懸掛“皇乾殿”匾額為明朝嘉靖皇帝親書。

皇乾殿又有祈谷壇寢宮之稱,是供奉祈谷壇祭祀正位和配位神版的大殿,原放置皇天上帝牌位和皇帝祖先牌位。後來,祭祀儀式中所使用的旌旗、儀仗、樂器等物亦存放於此。內藏不少祭祀文物,現按原樣陳列,並塑有清代皇帝的祭天蠟像,常年供遊人參觀。出了皇乾殿就是天壇公園的北天門了。

(北天門)

天壇公園的每個門都有不同的寓意,現在我們來到的是北天門,北門相對南門來說走得較少。從道教角度出發,南天門是人界和神界的入口處,神話故事中因為發生的故事大多與人界有關係,所以南天門走得最多。

往西的話,那是佛家的地盤,往北那是不周山,是天柱所在,當年共工怒觸不周山,把天弄塌了,才引出女媧補天那段故事,往東的話,那是仙島,是散仙住的地方,據山海經說原來那些仙島都是由大海龜馱著的,後被某巨人國的人釣了幾個烏龜,於是沉了兩座,還剩下那座叫蓬萊,而巨人國因為此事觸犯了天帝,結果被罰身體縮小到常人大小。

(雙環萬壽亭)

雙環萬壽亭位於天壇內壇西面,由兩座重簷尖頂圓亭套合而成,就像套環,結構巧妙,造型新穎,亭頂裝飾孔雀藍的琉璃瓦,色彩明快,在中國古建築中僅存此一例。雙環萬壽亭以前是在中南海的,相傳是清乾隆帝為祝賀老佛爺五十大壽,在1741年建造,雙亭寓意兩隻壽桃,取和合、吉祥、長壽的寓意。

在1975年,周總理在病重之時特別批覆:“雙環亭可以遷往天壇,讓人民都看看。”於是雙環萬壽亭移居到了天壇公園內。

(百花園)

百花園位於雙環萬壽亭南側的松柏樹木中。園內種植物牡丹、月季、芍藥、玫瑰、薔薇、菊花、玉蘭等各種花木。從大地回春至隆冬季節,此處四季花開不絕,百花爭妍鬥豔,香飄四野,呈現一派生機勃勃的動人美景。

北京天壇公園有“北京的肺”之稱,老人在晨練,小孩在玩耍,小夥子在跑步,漂亮姑娘在練瑜伽,連甄嬛小主都說:這是極好的!

(西天門)

從丹陛橋往西就來到了西天門,這是天壇開始建立的時候就有了的,是天壇最古老的一座門了。

(鐘樓)

齋宮的東北角有一座鐘樓,是乾隆時修建的。齋宮裡面懸掛著明朝永樂年間鑄造的大銅鐘。皇帝祭天的時候,從起駕出齋宮就開始鳴鐘,到皇帝登上壇臺時,鐘聲停止,大祭禮畢,鐘聲再起,就像我們現在大型活動中的禮炮。

(顯佑殿)

顯佑殿位於凝禧殿西側,原是供奉道教玄武大帝的地方。明朝時期中和韶樂的協律郎、樂舞生主要由道士掌管。清乾隆年間將道士們驅逐出去,將神樂觀改為神樂所,乾隆十九年定名為神樂署,顯佑殿被棄用。

現在開闢為中國古代音樂人物紀念廳,以弘揚祖先在音樂史上的光輝業績。我們可以在這裡瞭解中華古代音樂歷史。

(神樂署)

神樂署是天壇建築之一,位於天壇西外壇,為明清時期演習祭祀禮樂的場所,被譽為明清兩朝最高的禮樂學府。神樂署始見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初稱神樂觀,觀中殿宇眾多,環境優美,開有茶肆、藥鋪,又稱天壇道觀。清乾隆八年(1743年)改神樂觀名為為神樂所。乾隆十九年(1754年)定名為神樂署。

神樂署有兩大建築群,位於凝禧殿西側的顯佑殿,原是供奉道教玄武大帝的地方,現在成了中國古代音樂人物紀念廳,以弘揚祖先在音樂史上的光輝業績。正殿是凝禧殿,原為明清兩朝演習祭祀禮樂的殿宇,現在成為“中和韶樂”展演區,舉辦古代祭祀樂舞展演,同時作為“中和韶樂”樂器鐘、磬的主要展館。

(三座門)

提起“三座門”軍迷們應該無人不曉,那是上個世紀駐地。很多地方都有設立三座門,據我所知,常說的軍委“三座門”是指“大高玄殿”的“三座門”。現在我們看到的是位於天壇的三座門。

三座門其實就是三座隨牆門的簡稱,皇家建築中的隨牆門多設門樓,琉璃裝飾,製作精美,富麗華貴,顯示出宮殿建築的恢巨集氣勢。

北京天壇景點導遊詞 篇14

各位朋友,現在我們來到了皇穹宇。這裡是在祭天大典後存放皇天上帝及其它諸神牌位的地方,即皇天上帝和諸神的寢宮,除大典外,其餘時間,眾神便在這裡休息,即人間的“天堂”。皇穹宇建於公元1530年,位於圜丘壇之北,整組建築由一堵圓形的牆所環繞,院內有三座建築,即存放皇天上帝牌位的正殿---皇穹宇及存放日月星辰、風雲雷電諸神牌位的東西配殿。

正殿皇穹宇象一把巨大的雨傘,其殿頂呈圓形,基座為圓形,院落的圍牆也是圓形,這些“圓”都是敬天禮神的象徵,但也正是這些“圓”及建築,造就了不可思議的奇蹟,即皇穹宇院內的三大聲學現象。首先,我們來看一看這院落的圓形圍牆,它就是聞名中外的建築——迴音壁。那麼迴音壁有何神奇之處呢?其現象是這樣的:如果兩人站在兩座配殿後的圍牆下,均面部朝北對牆小聲說話,都能非常清晰地聽到對方所講的話。這是為什麼呢?因為呀,整個圍牆是圓形的,又磨磚對縫,牆面十分光滑,再加上圍牆頂部蓋有簷瓦,聲音不宜散失,於是聲波便沿著圓牆連續反射而產生迴音。各位可以試一試,我們五分鐘後到皇穹宇前集合。

下面請各位看看第二個有趣的現象。請看皇穹宇丹陛下有三塊石頭,如果站在第一塊石頭上拍手,會聽到一次迴音;如果站在第二塊石頭上拍手,可以聽到二次回聲;如果站在第三塊石頭上拍手,可以聽到三次迴音,故稱此石為三音石。其實據聲學專家測量,如果這裡足夠安靜,在三音石上拍手,其回聲是無限次的,只是我們人類只能聽到三聲。這又是為什麼呢?原因很簡單,如果你站在三音石上環顧一下四周,你會發現,噢!原來我站在了整座院落的中心,那裡是回聲產生的最佳位置。

第三個有趣的地方是從丹陛上往南數的第十八塊石頭,它被稱為對話石,其奇特之處是:如果一人站在該石板上,另外兩人分別站在東西配殿的西北角及東北角,那這三個人輕聲說話就象打電話一樣清晰,這是因為他們三人所處的位置恰巧是一個邊長為36米的等邊三角形的三個頂尖上,故產生了這種奇特的現象。在這個充滿神奇的小院裡,可能還會有其它的“祕密”等待著我們去發現,也許您就是發現者,好!下面請各位感受一下三音石及對話石的妙趣,5分鐘後我們在門口集合。

北京天壇景點導遊詞 篇15

親愛的遊客們,大家好!我叫王 ,大家可以叫我王導。我是你們的導遊,請大家跟好我的腳步,我們今天的景點是北京舉世聞名的天壇。

下面我們來到了天壇的祈年殿。祈年殿是天壇最早的建築物,殿有33米高大約11層樓房那麼高。1887年八月二十四日,雷雨交加,祈年殿不幸被擊中,燒燬。因柱為檀香木,香飄數裡。

下面我們已經到達“天庫”了,“天庫裡有三音石,”它就在黃穹宇裡,只要在第一個三音石上拍一下,就回聲一下,在第二個三音石上拍一下,就回聲兩下,在第三個三音石上拍一下,就回聲三下,所以,它們才稱為“三音石”。

黃穹宇裡還有迴音壁,你站在一端貼著牆小聲說話,另一端的人只要耳朵貼著牆面就能聽的異常清晰,還有立體效果哦!大家可以試試。這證明520xx年前的中國人已經能夠運用聲學了。是不是很有智慧呢?

現在我們來到了圓丘壇,它有兩個防護牆,一些階梯和古人的雕像。

遊客們,現在你們可自由觀賞,但請注意,不要亂塗亂畫,帶小孩的遊客請管好你的小孩,兩個小時後在天壇門口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