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黨員參觀鄧世昌紀念館心得範文(精選5篇)

欄目: 黨員心得體會 / 釋出於: / 人氣:2.92W

黨員參觀鄧世昌紀念館心得範文 篇1

民族英雄鄧世昌,1849年生於番禺縣龍導尾鄉(即現在的海珠區龍鳳街)一個茶葉商人的家庭。1840年,英國發動了侵略中國的鴉片戰爭,隨著西方列強相繼入侵中國,清政府被迫簽訂了一系列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民族的災難、人民的反抗,少年時期鄧世昌受耳懦目染,使其從小立志發憤報國。

黨員參觀鄧世昌紀念館心得範文(精選5篇)

清政府推行洋務運動。18歲的鄧世昌毅然投筆從戎,1867年考入福州船政學堂,學習航海知識,他勤奮好學,以優異的成績於1871年畢業。服役於清朝海軍,歷任建威、海東雲、振威、鎮南、揚威、致遠等艦管帶,先後參與中國臺灣、朝鮮、福建等地戰事,並兩次受清政府委派,前往英國接收清廷定購竣工的戰艦。

1887年北洋水師組建完畢,鄧世昌任致遠艦管帶。日本明治維新後,國力開始強盛,蓄謀侵略中國。1894年,日本首先侵入朝鮮,中日甲午戰爭爆發。同年9月16日,鄧世昌指揮致遠艦隨北洋水師增援朝鮮,在次日回國返航途中,在黃海與日本艦隊遭遇,雙方展開激戰。

鄧世昌臨危不懼,奮勇殺敵,在彈藥將盡之時,為扭轉戰場局面,毅然駕艦與日本主力戰艦“吉野”相撞,不幸中彈沉沒。鄧世昌義不獨生,自沉於黃海,他殉國時僅46歲,為表彰鄧世昌忠君報國的壯舉,清政府對他從優撫卹,在山東威海為其建祠立碑。

光緒帝以其為國捐軀,按照提督標準給於撫卹,追贈太子少保,賜祭葬,並襲騎都尉職,諡壯節,入祀京師昭忠祠。一百多年來,民族英雄鄧世昌的愛國主義精神一直激勵著國人奮發圖強。 愛國主義精神永誌不忘

黨員參觀鄧世昌紀念館心得範文 篇2

清明節裡的一天,我拄著雙柺帶著我剛上國小的兒子,第一次走進了海珠區二龍街鄧氏宗祠裡的鄧世昌紀念館,這既是還我多年的心願,也是為了教育兒子認識這位出自我們廣州海珠區本鄉本土的民族英雄。

鄧世昌,他的名字如雷貫耳,國人對他的事蹟早已捻熟於心,他是中日甲午海戰時中國致遠號巡洋艦管帶, 1894年9月17日,在彈藥打盡之後,他毅然駕駛軍艦高速撞向日本主力艦吉野號,決意與敵同歸於盡,不幸遭魚雷襲擊,壯烈捐軀殉國。記述這一段歷史的電影《甲午風雲》曾經萬人空巷,我那時候還小,由於雙腳行動不便,不能到電影院裡觀看,那時候也還沒有電視機,我只能在家一次又一次地收聽收音機裡播放的電影播放片斷,“撞沉吉野!撞沉吉野”!氣吞山河的怒吼深深地印在我的記憶裡。

鄧世昌紀念館是海珠區人民政府1994年在鄧公殉國100週年之時,在鄧氏後人用朝廷的撫卹金擴建的鄧氏宗祠內建成的。整座祠堂為磚木結構,分為前後兩進,東西兩廂,古樸莊嚴,畫棟雕樑,很有嶺南建築特色。大門兩側是光緒皇帝題寫的對聯“雲臺功首,甲午留名”,前堂為“光裕堂”一幅文官打扮的鄧公巨幅半身照片擺放正中,相片中這位威武英烈卻顯出我們中國人特有的祥和善良,畫像背後有民眾捐贈的接龍古碑,及碑上的九龍壁畫,幾間側室展出有黃海大戰中,中日雙方各種戰艦詳細資料和照片。戰況圖解,有水兵的槍械、軍服的仿製品等等……把當年慘烈的戰況呈現在我們面前:這裡還有一座鄧公身穿海軍軍服,手持望遠鏡作戰時的青銅塑像,目光如炬,威武懾人。步入中庭,頓覺樹影婆娑,涼風陣陣,清爽宜人,轉入後園有一株蘋婆樹,這是鄧公少年親手所種,這棵百年老樹曾在十幾年前被颱風吹折,不久後就枯木逢春再發新枝,似是鄧公英靈不滅。紀念館的後堂為“英光堂”,顧名思義是英烈光芒永駐之紀念堂,這裡懸掛有當年威海漁民敬贈的百年牌匾:“保國為民”、“鄧公世昌德政”等,還有著名雕塑家曹崇恩近年的作品——高1米92的鄧世昌銅像,造型逼真細緻,一如舊照片上的鄧公重返人間,激起我思緒萬千,兒時聆聽收音機的記憶清晰地浮現腦海。

據展覽館歷史資料記載,這次黃海大戰發生在1894年17日上午,中國北洋艦隊由丁汝昌指揮,參戰的有定遠、鎮遠、經遠、來遠、致遠、靖遠、濟遠、廣甲、超勇、揚威、平遠、廣丙等10艘軍艦。日軍艦隊由伊東估亨指揮,參戰的軍艦有鬆島、嚴島、橋立、吉野、高千穗、浪速、扶桑、秋津洲、千代田、比睿、赤城、西京丸等12艘軍艦。

12時50分,雙方相距5300米,旗艦定遠首先開炮,黃海大戰正式開始,經過將近7小時慘烈的大海戰,雙方戰艦

幾度變陣,戰場上勝負,幾度易手。北洋艦隊被擊沉4艘,日軍艦隊重傷5艘,失去戰鬥力。17時30分,日軍艦隊首先挨不住退出戰場, 北洋艦隊追出數裡。

黃海大戰後,本來北洋艦隊並不比日軍艦隊吃虧多少。但腐敗無能的滿清統帥,居然畏敵避戰。躲進威海衛港內,致使日軍毫無攔阻地在花園口登陸很快攻克金州、大連、旅順。數月後圍攻威海衛,北洋艦隊除了主帥丁汝昌等一部份將領服毒自殺處,另一部份將領投降日軍,從此北洋艦隊全軍覆沒!

此時,“英光堂”裡的電視機適時地播放著 “甲午風雲”,我帶著兒子和其他市民一起再次觀看了這場壯懷激烈的大海戰,“撞沉吉野!撞沉吉野!”的怒吼在我耳邊和腦海同時迴響,“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唐代愛國詩聖杜甫的絕句也同時出現在我的腦海。不知不覺間,我的眼裡也綴滿了淚水。

多年來我一直在想,我們中華民族經歷了上下五千多年,泱泱大國,四萬萬同胞,為什麼會輸給一個日本小國呢?我們中華民族也曾有過輝煌的歷史。這時我想起了毛澤東的詞《沁園春·雪》裡的名句,“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呵,風華絕代的四位梟雄。遙想二千年前,秦始皇贏政派出大將軍蒙恬,漢武帝劉徹派出大將軍衛青、驃騎將軍霍去病、飛將軍李廣都曾戰功顯赫,打敗強大驃悍的匈奴。及後唐太宗李世民在征服東遼、西夏之餘,奠定貞觀之治、太平盛世。宋太祖趙匡胤在統一中原、平定江南後,北上和遼國爭奪失去多年的燕雲十六州……何等英雄氣慨,何等文韜武略!

就對日本來說,我們明朝時期的戚繼光曾多次打敗侵犯我沿海邊境的倭寇,為什麼不太遙遠之後的滿清皇朝,在軍事實力上並不太弱於日本小國的情況下,也有很多像鄧世昌,林永升那樣不怕犧牲英勇善戰的將領和士兵, 會給日本小國打敗了呢?又是什麼原因,直接導致北洋艦隊全軍覆沒呢?

據說日本在明治維新後軍事科技迅速崛起,日本人非常團結,非常愛國,他們的人民一出生就接受洗腦式教育,發誓要一生孝忠於日本天皇。日本艦隊當時以擁有各種新式速射炮近百門,而北洋艦隊除了定遠、鎮遠兩艘鐵甲主力巡洋軍艦,擁有厚重的鐵甲防護艦身和速程較遠的大口徑火炮處,其它軍艦隻有舊式後膛炮,一門新式速射炮都沒有。尤其是致遠和吉野相比, 吉野優勢更大,致遠只有2300噸,時速18海哩。吉野則有4267噸,時速22海哩,兩艦對戰,致遠處於相當劣勢。加上當時滿清皇朝有些軍官腐敗無能、吸食鴉片、指揮不當、貪生怕死、貪贓枉法、剋扣軍餉。致使有部分炮彈裡面全是沙子……

黃海大戰時我們的軍艦總噸位和火力,雖然沒有日本軍艦總噸位那麼大,火力和發射速度沒有那麼快,那麼強。但定遠、鎮遠兩艘鐵甲主力巡洋艦軍艦,那時是火力和總噸位亞洲第一。據說北洋艦隊在大戰之前曾到訪日本,日本人在看見定遠、鎮遠兩艘鐵甲主力軍艦後,驚恐之餘卻說道日軍以後必定打敗清軍,因為他們看見清兵軍事管理不善,竟然在軍艦大炮筒上晾晒衣服,如此不愛惜戰艦。而日本人非常刻苦,就實操練習射擊而言,其所耗實彈七倍於清軍。可見洋務派、北洋艦隊只引進外國先進裝置,而又沒有引進先進的理念與管理,最終難逃一敗。

又或許當年的黃海大戰我們僥倖打勝,今後的結局又如何,有沒有後來的八年抗日戰爭呢?

走出紀念館後,剛才還好好的天突然下起了毛毛細雨,彷彿在向當年的英烈致哀。“爸爸,為什麼日本仔要欺負我們中國?”兒子突然問我,我一時不知如何回答,對他說很多大道理嗎?沉默半晌,我只是撫摸著他的頭對他說:“孩子,因為那時的中國太落後了。你以後要好好讀書,讀好書,將來長大報效祖國。”兒子眨眨眼睛,似懂非懂,點了點頭。

現在我們祖國日益強大,經濟飛速發展。但我們更應該居安思危,警惕日本右翼軍國主義的復辟。更應該繼續發揚像鄧世昌等先烈們的愛國精神。今天我以我的實際行動,拄著雙柺杖帶著下一代來到這裡對他進行愛國主義教育,讓他們知道歷史,懂得歷史。知道沒有科學知識就會落後, 落後就會捱打。

我們可以放下復仇的怒火,但絕不能忘卻百年的恥辱。

黨員參觀鄧世昌紀念館心得範文 篇3

我不是一個極端的民族主義者,國家的長治久安和發展永遠是第一位的。我只是想告訴大家,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請記住日本人對我們做的一切,振興我們的祖國,讓我們的祖國不再受任何的欺凌!

九月,與許多重大事件聯絡在一起,在近代中國歷史上讓國人刻骨銘心!1852/8/29,《南京條約》簽訂1856/9/2,天京變亂,韋昌輝突襲東王府1926/9/6,英國製造“萬縣慘案”1901/9/7,《辛丑條約》簽訂1894/9/15,平壤戰役,左寶貴犧牲1894/9/17,黃海戰役,鄧世昌、林永升殉國1931/9/18,“九一八事變”1898/9/21,戊戌政變,變法失敗還有與第二次鴉片戰爭有關的……

歷史有時相似的讓人心碎,如果沒有真實的鏡頭、詳盡的文字、殘破的遺蹟,我們簡直難以相信過去中國近代的一幕幕。歷史終歸是歷史,雖然歷史已經過去,但不會消逝得無影無蹤,歷史流下的不僅僅是一堆資料、幾塊碑刻,數處遺址。留住歷史,可以溫故而知新。人類社會日新月異,沒有記載,任何偉大的東西,就會從地平線上消失。但人們總是習慣於牢記勝利、成功和輝煌,但往往把失敗、傷痕和屈辱遺忘。歷史總是不斷沉澱的,歷史是民族和人類的集體記憶,如果一個民族不知道“從哪裡來”,就不知道“到哪裡去”。

以往的歷史與其說是句號,不如說是感嘆號,甚至是更多的問號,並應該少用些省略號。一百多年中沉重而痛苦的記憶,給予了人們太多的憂傷、悲憤和思索。中國人不應該、不可能更不可以忘記,刻寫在中國近代的鏡頭、側面或片段,雖然斑斑點點但歷歷在目:從鴉片戰爭、第二次鴉片戰爭、中法戰爭、甲午中日戰爭到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直至日本全面侵華戰爭;從旅順大屠殺到南京大屠殺;從鴉片走私、掠賣華工到火燒圓明園;從“豬仔”、“東亞病夫”到“華人與狗不得入內!可謂慘不忍睹、聞所未聞!正義與邪惡、文明與野蠻、愛與恨、和平與暴力被定格在這段屈辱的歷史上,痛定思痛總是民族復興的開始,時刻警示著我們每一位中華兒女當勿忘國恥,要振興中華。

我們中的不少人似乎選擇了沉默。不知道沉默的理由是什麼,但願不是因為麻木,也不是因為健忘,依某些國人的觀念,對於過去,尤其是痛苦,就會採取“過去了就過去了,再提它有什麼用”輕率態度,這些年來,一些親痛仇快的現實,還是“商女不知亡國恨”常常讓我們深感“遺忘文化”在一些國人頭腦中頗有市場。一些商家不顧歷史的傷疤,以“南京大屠殺”作為電腦遊戲;把日本軍刀、軍服作為賣點;一些藝人竟然把軍旗裝穿在身上招搖過市等等。如果“集體健忘症”過於嚴重,人們將容易越來越淺薄、輕浮、狂躁、極端和急功近利。

我們的同胞中,對戰敗之恥和對割地賠款之痛了解的不是太多,而是太少。一個民族,若忘記了自己的歷史,實際上也就等於失去了民族的記憶功能;失去記憶的民族是可怕的,它會在今天的紛紜變幻的世界大潮中,失去方向,隨波逐流,更會不斷地重複自己的錯誤。不#是從沉沒中爆發就在沉沒中死亡。據說,冰心老人晚年曾構思寫作一部反映甲午戰爭的紀實大作,但是每每提筆,“竟然一個字都沒有留下”,“因為哭,因為大哭,因為一握起筆就禁不住老淚縱橫地痛哭!哭得完全不能下筆,紙上惟有落下的熱淚。”(

“歷史的災難無不以歷史的巨大進步來補償”。只有我們一起來揭露侵略者的罪惡、叩問冷漠者的良知、敲醒愚昧者的心靈。絕不允許無恥者別有用心地扭曲歷史,絕不允許屈辱的舊夢再現,絕不允許重蹈踐踏、褻瀆文明和破壞正義的覆轍。歷史教育的重要任務是培育和教化每一個公民對其國家、其歷史、其祖先、其民族具有認同感、自尊感、尊嚴感、恥辱感,亦即形成“國民意識”。歷史意識構成國民意識和民族精神的核心內容,事關走向世界的新世紀公民培育的大計。歷史認知關係到國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學習歷史的意義主要有豐富自我、發展個性、減少失誤、加速成長、承擔使命、自覺人生。在這個意義上,歷史學乃是一門塑造民族整體人格,表述民族自我意識、自我評價和自我認知的重要學術,應當將“真”、“情”、“思”、“行”統—為一個整體,這些都歷久彌新地給人們以感染、啟示、鞭策和思考。

然而,以往的寵兒如今卻失落了,史學危機的話題並非危言聳聽,歷史教育的延誤、式微和墮落的困境令人揪心,我願與大家一樣為之關注、探索和分享。我試圖讓歷史教育不再尷尬,不再窘迫,不再令人藐視,於是從彷徨到吶喊、困惑到醒悟;從疑惑到求索。我力求讓歷史能夠成為滋養學生成長的補品,讓學生在成長中通過歷史的學習而喚醒自己,認識自己,張揚自己,營造一個有血有肉、情理交融特別是有獨立人格的“人”。由此,我有了執著的信念要從四十歲重新開始,克服鬆懈、安逸或畏難心理,力爭做個“有思想”的歷史,立志要把課上出味道來,教出歷史的深沉、寬厚與博大,盡情展現其寬闊、生動和精彩,發掘真善美的內涵……“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人人都是從昨天走到今天,又從今天走向明天。任千古風流人物,無一例外都成為匆匆的世間過客。對歷史不斷觸控和反思的過程,就是文化沉澱的過程。歷史是永不間斷的時間長流,人們在現實中感知的只是這一發展長河中的一段,多少興亡盛衰,喚起人們對星轉鬥移、物似人非的感嘆,從那些已經消失的人和事中,正是司馬遷所說的“述往事,思來者”。歷史,將會給你一個制高點。歷史有兩種歷史,一種是客觀的歷史,一種是記憶中的歷史。客觀歷史早已看不見了,但記憶中的歷史還在,我們可以隨時攝取,隨時揣摩,可以感悟,可以反芻,這對人類現在、未來的發展,未嘗不無益處。叩問歷史,掩卷太息!這種情結不僅僅是簡單的懷舊。歷史消失的只是時間,永不消失的卻是後人對千秋人事的緬懷。

時光的流逝也許會磨滅人們心頭的許多記憶,但充滿著“血與火”的往事歷歷在目,警示人們永遠引以為戒。《論語》曾告誡:“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古希臘哲人說“人不能兩次踏進同一條河裡”,不就是從昔日的經驗教訓中時刻照看著這後視鏡緩緩向前跋涉?描述與記錄,回憶與解讀,是人類永遠不會放棄的權利。“以史為鑑,面向未來”,可以說歷史是人類前進的行囊,雖可能沉重但旅程必不可少。

黨員參觀鄧世昌紀念館心得範文 篇4

在自己的印象當中,廣州是中國近現代史上一個重要的革命根據地。從三元里抗英鬥爭、廣州起義以至國民革命時期的中國共產黨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召開,無不闡明瞭廣州在中國革命史上的偉大作用。9月2日,在越秀區東風街流動黨員黨委的帶領下,青年支部和非公支部到了位於廣州恤孤院路3號的中共三大紀念館開展了參觀學習活動。作為青年支部的一員,我獲益良多,既回顧了舊知識、加深了黨性認識,同時也增強了歷史責任感。

中共三大紀念館位於舊東山的“別墅區”,從車站步行經過彎彎曲曲的小巷,來到紀念館前面,人們自然而然地會產生一種心曠神怡的感覺,這裡的寧靜與馬路的喧囂,紀念館的紅牆綠瓦與小巷的民居騎樓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館外紅旗飄揚,周圍被鮮花、草坪和綠色植物簇擁著,外牆的紅磚充滿了歲月的痕跡,像是在向人們訴說這段光輝的歷史。

走進紀念館門口,一幅醒目的金色大型浮雕展現在眼前,其正上方的黨徽和中國共產黨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幾個大字讓剛進館的人立刻感受到三大的嚴肅氣氛。與其他紀念館有所不同的是,本館特意在負一層開闢了一個“紀錄片專區”,用以播放歷史紀錄片,讓參觀者對這段歷史有一個更加直觀和深入的瞭解。從地下層回到一樓展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大量的圖片與文字記載,闡述了從中共一大到四大的歷史,其中,有關“三大”的內容當然是重中之重,它為來客詳細講述了三大舉行的背景與歷史作用。

中共三大於6月12日至20日在廣州召開,在陳獨秀的主持下,李大釗、張太雷、蔡和森、瞿秋白、毛澤東等眾多的早期馬克思主義者參加了會議。大會討論並決定與國民黨重新合作:共產黨人以個人身份加入國民黨,使其改造成為民主革命聯盟,同時必須保持共產黨在政治上和組織上的獨立性。大會選舉成立了新的中央委員會,毛澤東首次進入中央執行委員會,成為中央領導核心成員。三大確定的國共合作方針為中國共產黨走上更加廣闊的歷史舞臺、為黨的成長壯大創造了條件,也為當時中國各革命階級集聚在國共兩黨周圍、團結在國民革命的旗幟之下,共同推進反帝、反封建的革命運動奠定了基礎。三大確定的統一戰線的方針在後來的實踐中不斷髮展和完善,成為中國共產黨戰勝強敵、奪取革命勝利的三大法寶之一。

除了文字圖片上的歷史資料,本層還擺放著一些極其精緻的“模型”,例如:一隻按1:5比例製造的小木船模型(中共“一大”曾經轉移到浙江嘉興南湖的一隻小船上進行);此外,最讓人嘖嘖稱讚的是用矽膠製成的到會“代表”。無論樣貌、動作表情,每個模型與歷史人物原型都相差無幾,讓人乍一看彷彿又回到了那個紅色的年代,回到了當時的三大會場,看到陳獨秀如何慷慨激昂地發表革命言論,毛澤東作會議紀錄的一絲不苟……

走出紀念館,我們沿著環境幽靜的小路來到了位於新河浦路24號的春園。從名字上看,能夠以“春”字來命名,多少也說明了此園以往的環境:周圍喬木高大,綠蔭掩映,門前是潺潺流水,春天氣息濃重。這個詩情畫意的地方,在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上有著赫然的地位:從開始,中共中央機關辦公處一直設在這裡。中共三大期間,春園更成了黨中央機關人員的活動地方,包括國際代表馬林和出席代表陳獨秀、李大釗、毛澤東等都住在春園24號二樓,並在此討論修改中國共產黨黨綱、黨章問題,起草大會的宣言和各項決議草案。

通過這次對“三大”遺址的參觀,我對中國共產黨的認識,更加堅定了心中的共產主義信念。在今後的日常工作生活中,我一定會本著“為人民服務”宗旨,認真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緊記“八榮八恥”榮辱觀,為黨、國家的社會主義建設貢獻一份微薄的力量。

黨員參觀鄧世昌紀念館心得範文 篇5

相信年紀三十幾四十歲或以上的中國人,大都看過電影《甲午風雲》。對於電影中鄧世昌率全艦官兵高速撞(!)向日本軍艦,欲與敵人同歸於盡的情節,我留有深刻的印象。

鄧世昌紀念館就位於海珠區鄧氏宗祠內,掩映於尋常百姓建築裡,於1994年鄧世昌殉國一百週年時正式建立,併成為愛國主義教育場所。

鄧世昌紀念館楹聯為“雲臺功首、甲午名留”,簡潔概括了這位民族英雄的精神地位。在這座典型嶺南祠堂式建築裡,集中展出文物、照片、文獻、模型、雕塑、蠟像等,較詳細地介紹鄧世昌的生平事蹟及甲午海戰的歷史情形,確實具備開展愛國主義教育的好題材。現場有一電視大熒屏,不間斷播放甲午黃海海戰的電影片段,讓每個參觀者有如身臨其境,切實感受到民族英雄的英勇氣概。

甲午黃海海戰是中日間有史以來最激烈、規模最大的主力海上決戰,意義重大,它的失敗使中華民族陷入更深重的災難深淵,所以作為子孫後代,很有必要記住它,謹把這段歷史簡要記錄於下。

1894年9月17日午,北洋艦隊返航至鴨綠江口大東溝(今遼寧省東港市)附近海面,與日本聯合艦隊遭遇,遂展開了這場著名的海上戰役。鄧世昌為“致遠”艦管帶,與其他各艦英勇作戰,並一直衝鋒在前,於是受到敵人的集中轟擊,軍艦全身著火,船身傾斜。至此,鄧世昌毅然決定讓彈盡身傷的“致遠”艦開足馬力,撞(!)向囂張的日本主力艦“吉野”號右舷,要與敵同歸於盡。他激勵將士們:“我輩從軍衛國,早置身於度外。今日之事有死而已,奚事紛紛為,況吾輩雖死,而海軍聲威不至墮落……”可惜中途船體爆裂,軍艦沉沒,252名官兵悉數為國捐軀。

這是一種怎樣的英雄氣概!

清代詩人鄭觀應在其詩歌《聞大東溝戰事感作》裡寫到:“東溝海戰天如墨,炮震煙迷船掀側。致遠鼓楫衝重圍,萬火叢中呼殺賊”,記錄了這段歷史,表達了詩人的敬佩之情。人們常說:“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那麼,一百一十多年過去了,我們中華民族,除了“知”,還應該怎樣呢?這是一個切實而急迫的現實問題。在“奚事紛紛為”的當下,我們太需要這種“衝撞”的精神了!當越來越多的各種各樣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如雨後春筍般出現時,其實我們需要告訴人們一個簡單的道理----你要敢於“亮劍”,敢於“衝撞”才會敢於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