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教學教育敘事(精選19篇)

欄目: 教師工作計劃 / 釋出於: / 人氣:4.75K

教學教育敘事 篇1

我在網上看過這樣一個故事,有一位農夫住在山坡上。他一年四季都用兩個罐子挑水,其中一個水罐買來時就有一條裂縫,而另一個則完好無損。好水罐總能把水滿滿地運回家,而有裂縫的水罐回到家時,水就只剩下半罐了。因此,那個可憐的有裂縫的水罐總為自己的天生缺陷而感受到慚愧。農夫知道後,就對它說:不要難過,在我們回家的路邊開滿了美麗的鮮花,難道你沒有注意到這些花只長在你這邊,並沒有長在另一個水罐那邊嗎?這是因為我知道你有裂縫,就在你這邊撒下了花種。每天我們從小溪邊回來的時候,從你的裂縫中滲出來的水就澆灌了這些花。這山上的小路很多,卻沒有哪一條像我們走的這條一樣,有一邊開滿鮮花。有裂縫的水罐聽了,高興的笑了。這位農夫“寬容的愛”讓我很有感觸。他想用自己的“偏心”幫助有裂縫的小水罐丟掉自卑,樹立自信、自尊,從而使生活充滿陽光和快樂。它的這種“心計”誰能說不高明呢?在我們的教育過程中,又何嘗不需要這種“寬容的愛”呢?我們的學生當中,那些學習有困難、性格有偏差的學生,他們不就是一個個有裂縫的“小水罐”嗎?

教學教育敘事(精選19篇)

我現在當老師快兩年了,凡是見學生有不良行為時,總忍不住立即就當面批評教育,還覺得這是自己工作做的及時、認真負責的表現呢!

我以後要儘量與學生處好關係。做學生的朋友。從學生感興趣的東西入手。用自己的師愛打動學生。我記得前年我新帶了一個班級,主任說你一定要多想些辦法,這個班的孩子比較頑皮,平均成績是學校最差的……

我通過兩週的教學觀察以後發現,這個班的孩子都很有個性,新換老師了,我瞭解他們的同時,他們也在瞭解我的性格,一部分同學不愛寫作業,作業老是交不上來,我在交來的作業上寫上對他們的評價(比如:你的作業寫的和你人一樣漂亮。小帥哥,你的表現真不錯。還畫他們愛的笑臉等等)。第二天作業發下去以後,同學們看著我對給他們的評語高興的不得了,不交作業的同學看到這種情形,把作業也交來了,我當然也是個個表場,寫上他們喜歡的評語,畫上他們喜歡的笑臉。作業對他們來說不再是負擔,而是一件多麼有趣的事情,哪一天我作業佈置的遲了,他們會主動問我,老師作業是什麼?我要讓他們每個同學都感受到,老師是愛他們每一個的,沒有偏愛誰,也沒有冷落誰。

有一個女同學特別愛打扮就是不愛學習,同學們都笑她。有一天她哭著找我說,一個調皮的男生在那麼多同學面前說她光知道外表美,是個大笨蛋,我安慰她說,你不用哭,我會替你出口氣的。在一節課的後三分鐘,我和同學們打了個賭,你們說某同學不愛學習,只知道收拾外表,我覺得你們錯了,其實這位同學特別有天賦,畫畫的很美,舞也跳的很美,是咱們班難得的人才。如果她期會考不好的話,我請大家吃好東西。這位同學沒有讓我失望,期會考試中成績有很大的進步,英語是班上第二名。這位同學在教師節還給我送了一束鮮花,上面還寫了這樣的話:謝謝老師對我的信任,原來我並不比別人笨,以後一定會好好學習。祝老師節日快樂!

當我們能真正地愛護、關心、幫助學生,並做學生的朋友時,師愛就成了一種巨大的教育力量。正因為有了師愛,教師才能贏得學生的信賴,學生才樂於接受教育,教育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要熱愛每一個學生。學習好的要愛,學習一般的要愛,學習差的也要愛;活潑的要愛,文靜踏實的要愛,內向拘謹的更要愛;“金鳳凰”要愛,“醜小鴨”同樣也要愛。

和學生的關係處好了,就要更好的投入到學科知識的學習中去。我要不斷的充實自己。幹一行愛一行,用自己深厚的學科知識和高尚的人格魅力去影響學生,引導學生。

教學教育敘事 篇2

聽a老師和b教師以“同課異構“形式上《夸父逐日》這篇古文。

a教師在課堂上,首先用英雄人物的故事引出新課。在檢查學生的導學案完成情況時,學生讀課文,教師正字音,每個注音寫板書;教師提問題,學生給答案,一問一答判正誤。在讓學生的理解課文意思的自主提問環節,教師也要先把問題集中,待各組討論後再點名回答。整堂課有板有眼,按時結束。

這堂課,似乎一切都在教師的掌控之中,學生順利地完成了教師預設的任務。可回味起來,總覺得老師不敢把學生放開手去,正音、釋詞、譯句,事事都得親手領著才放心。其實,這一課的拼音字詞都相對容易,何苦這麼操心?在各組研討提出的問題中,還有一些妙問,卻生生地被教師整理後的幾個問題淹沒了。大家集中在這幾個問題上,其餘的問題完全置之不理。不知在整理這些問題的時候,教師是否更多地強調了自己的主觀認識,而忽略了學生的真實體會呢?少了學生主體性地介入的課堂,缺少靈動思維的迸發,少有動態巧妙的生成。課堂,僅僅就是一個教師主宰的課堂。

b教師的課堂卻是另一個樣子,她用李寧點燃奧運火炬的畫面引入新課,在檢查預習效果時採用搶答的方式,學生的積極性立即被調動了。接下來,又是開展描寫桃林美景,擴寫故事的小組活動,又是鼓勵同學們說出和夸父有同樣精神的人。快結尾時,還要朗誦勵志詩句,鼓勵學生勇敢追逐夢想。學生們持不同的觀點議論紛紛,莫衷一是,最後拖堂近8分鐘,只好草草結束。

這堂課,學生充分站到了臺前,搶答激發起競爭的慾望,創作調動起積極的思維。學生很活躍,生成的點也多,可是有些點已經遠離課堂目標了。比如,在分析夸父形象特點時,有的說“夸父是自私的人,他把黃河、渭河的水都喝光了,人們會受災”;有的說“天會下雨,河水還會有的”;有的說“夸父是因為那時太陽太厲害,造成旱災才去趕走太陽”;有的說“那時水源豐富,但光照不足,夸父是去要把太陽追回來的”……快20分鐘了,學生就在“夸父把河水喝乾對不對”、“夸父為什麼追趕太陽”這些問題上糾纏不清。而此時,教師卻沒有及時站出來進行引導,結果課堂活動失去了明確的指向。

綜觀兩節課,我彷彿看到課堂在“學生”與“教師”的定位之間矛盾徘徊。教師動得多了吧,學生動不起來;教師靠邊躲學生全放開吧,課堂不小心又偏離了航道。高效課堂,學生該在哪裡?教師又該在哪裡?

反思:高效課堂教學應使學生主體性得到充分發揮,學生內在的學習需求得到激發,學生的知識、能力、價值觀得到培養。因此,新課堂教學的理念應是以學生為主體,以學生自我教育、自主學習為主要形式,以學生的發展為歸宿。如果缺少學生的主動參與,學生的主體性得不到有效發揮,教學缺少寬展的空間,效果將會受到很大的侷限。

但是,我們也要避免語文課堂教學的“表面自主、無效合作、隨意探究、曲解對話、盲目綜合、無度開放、泛化體驗、縱容個性”等現象,避免“主體性神話”充斥的課堂。這樣的課堂看似充分尊重了學生的主體性,實際效果卻不會很理想。熱熱鬧鬧、漫無邊際的“展示”,展示者和聽者都不可能有清晰而深刻的認識。教師要發揮“主導“作用,在鼓勵學生主動參與,大膽展示的同時,對學生不成熟的、有偏差的、甚至錯誤的見解,要加以正確引導。

“你”(學生)要動起來,“我”(教師)也莫躲開。學生不動,課堂了無生趣;教師躲開,課堂的“主體性”又變成一場虛無縹緲的神話。只有讓二者和諧互動,主次分明,才能造就一個真正的高效課堂。

教學教育敘事 篇3

如何讓每個成員都參與課堂,成為團隊中不可或缺的一員,體驗到學習的快樂和做人的尊嚴呢?我在評價機制上動腦筋,不僅採用將全員參與作為評價小組的重要指標、進步幅度大的成員為小組雙倍加分等方法,還利用溝通平臺(每個班級門外牆壁上一塊由各任課教師書寫,用來公示班級優秀小組和進步學生的小黑板)來放大他們的成功,讓各班師生一整天都能見證他們的光榮。還別說,這種做法真讓我收穫著因學生進步而帶來的欣喜和幸福呢。

課上,分配好朗讀的展示任務後,各組進入緊張的準備階段。當我走到四組巡視時候,正好組長勸說組員馮世陽,“你讀倒數第二段吧”,“我能行嗎?”馮施洋小心翼翼地說,拒絕的語氣裡卻分明又是熱烈的期待。我知道他底子太差了,他想讀卻又怕讀不好,影響小組……我連忙俯身輕拍著他的肩膀和大家說:“我看你們組長有眼力,他能讀好,你們說呢?”“是的,你要是不讀,咱們就少一個人次分呢。”同學們鼓勵道。

展示時間到,大家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到第四組馮世陽的時候,同學們詫異第四組怎麼能讓他單獨亮相呢!因為馮施洋在大家眼中就是一個膽小、說話吞吞吐吐的同學。那一刻,屋子裡更是格外寧靜,寧靜裡還帶著緊張。他開始讀了。“他感到太幸福了,但他一點也不驕傲,因為一顆好的心是永遠不會驕傲的。他想起他曾經怎樣被人迫害和譏笑過……”他的聲音裡像是凝聚了所有的磁力,個別地方還有些不連貫,但在這個文段的朗讀中竟然讓人感覺到是激動和難忘的回味,當他坐下,片刻的寧靜後是一片雷鳴的掌聲。“給第四組加2分,因為他們組員進步大!”我說,“你們的掌聲就是加分的最好理由,對吧。”“對!”全班同學大聲地喊道。當我把加分寫在黑板的小組評價欄裡後,我看到他的小臉漲得通紅,正如他所讀的文段裡的話一樣,“他感到太幸福了”。

為小組加分的願望,讓他超越了自己,勇敢地站起來;而小組合作學習的評價日趨進步,讓這樣的醜小鴨享受到成功的幸福。

溝通平臺,點亮每一個名字

課後,當我來到走廊在溝通平臺上寫評語的時候,圍過來的同學說,“老師,寫馮施洋!老師,寫馮施洋!”我笑了,同學們多可愛呀,他們懷著一顆好的心和我一樣為同學的進步而品嚐到了互幫互助、合作學習的快樂,他們都在成長,不僅是知識的獲得,更有人格的完善。我在溝通平臺上寫下有力的幾個大字:“我為馮施洋本節課的表現而驕傲,我為第四組的力量感到震撼!”

每一個學生都是一朵花,每一朵花都有自己的名字,讓每一個名字都閃光,每一陣風吹過,都是一片幸福的顫抖。傾心於課堂的每一個細節,巧用團隊評價和溝通平臺讓我聽見學生成長的拔節之聲,收穫著幫助學生成功的快樂。

教學教育敘事 篇4

國小數學教學隨筆數學內容走進學生生活,讓學生感悟數學的價值。由於傳統的數學教學過分注重機械的技能訓練與抽象的邏輯推理,而忽視與生活實際的聯絡,以致於使許多學生對數學產生了枯燥無用、神祕難懂的印象,從而喪失學習的興趣和動力。為此,我們必須摒棄過去“斬頭去尾燒中段”的做法,力求做到數學源於生活,並用於生活,讓學生感悟和體驗到數學就在自己身邊,生活中處處要用到數學,必須認真學好數學。

(一)尋求知識背景 激起學生內需

國小數學中的許多概念、算理、法則等都可通過追根尋源找到其知識背景,教師在教學中要努力把數學知識向前延伸,尋求它的源頭,讓學生明白數學知識從何處產生,為什麼會產生。在此基礎上再來教學新知,學生就會產生一種內在的學習動力。

(二)利用生活原型 幫助學生建構

眾所周知,數學學科的抽象性與國小生以形象思維佔優勢的心理特徵之間的矛盾,是造成許多學生被動學習的主要原因之一。

其實,佷多抽象的數學知識,只要教師善於從學生生活中尋找併合理利用它的“原型”進行教學,就能變抽象為形象,學生的學習也就能變被動為主動,變怕學為樂學。

(三)用於現實生活 領略數學風采

在數學教學中,我們不僅要讓學生了解知識從哪裡來,更要讓學生知道往何處去,並能靈活運用這些知識順利地解決“怎樣去”的問題,這也是學生學習數學的最終目的和歸宿。

數學內容走進學生生活,讓學生感悟數學的價值。由於傳統的數學教學過分注重機械的技能訓練與抽象的邏輯推理,而忽視與生活實際的聯絡,以致於使許多學生對數學產生了枯燥無用、神祕難懂的印象,從而喪失學習的興趣和動力。為此,我們必須摒棄過去“斬頭去尾燒中段”的做法,力求做到數學源於生活,並用於生活,讓學生感悟和體驗到數學就在自己身邊,生活中處處要用到數學,必須認真學好數學。

(一)尋求知識背景 激起學生內需

國小數學中的許多概念、算理、法則等都可通過追根尋源找到其知識背景,教師在教學中要努力把數學知識向前延伸,尋求它的源頭,讓學生明白數學知識從何處產生,為什麼會產生。在此基礎上再來教學新知,學生就會產生一種內在的學習動力。

(二)利用生活原型 幫助學生建構

眾所周知,數學學科的抽象性與國小生以形象思維佔優勢的心理特徵之間的矛盾,是造成許多學生被動學習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實,佷多抽象的數學知識,只要教師善於從學生生活中尋找併合理利用它的“原型”進行教學,就能變抽象為形象,學生的學習也就能變被動為主動,變怕學為樂學。

(三)用於現實生活 領略數學風采

在數學教學中,我們不僅要讓學生了解知識從哪裡來,更要讓學生知道往何處去,並能靈活運用這些知識順利地解決“怎樣去”的問題,這也是學生學習數學的最終目的和歸宿。

教學教育敘事 篇5

作為一名農村語文教師,最頭疼的當然是作文教學。那麼,該如何決解教學中的難題呢?

首先,老師要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讓學生喜歡讀書,充分發揮他們的想象力和寫作能力。語文教師要教育他們樹立正確的作文觀,把寫好一篇作文當作是他們學好語文的最終體現。就此,我們只要在平時的語文教學過程中加以經常的強調和貫穿即可。

其次,我們一定要堅持上好作文課。作文課時在語文教學中佔較大比例,時間充裕。在這些時間裡,我們一定要教給學生一些作文基礎知識、作文技巧、寫作步驟、修辭手法等常識。上作文課對我們來說並不難,難的是要始終如一,毫不懈怠地完成工作任務。不能對學生灰心,對作文課採取可有可無的態度,任意讓學生隨便寫作。作文課至關重要,不然,其他語文課即使生花,又有何用。

再次,採取靈活多樣的作文教學方法,便可達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農村學生各方面素質及知識本來就欠缺,要讓他們較容易地完成一篇作文,著實很難,不多加訓練、培養、提醒,無疑是趕鴨子上架。如果我們能採取靈活多樣的作文教學方法,而且能從國小一年級開始循序漸進地進行訓練,那麼,這一切就顯得非常容易。筆者的新嘗試有如下幾點,經過長期運用,收到了一定效果,現分述如下。

1、盡力讓學生自己寫作,並且要求按照正確的寫作步驟進行。禁止抄襲。題目佈置下去以後,老師作一些指導,例如幫助審題,確定寫作體裁範疇,引領寫作思路,喚起記憶,提出寫作要求等。然後留給大量時間讓學生自己努力完成任務,有困難的學生進行個別輔導。學生可以自己找一些範文學習,但決不允許抄襲整篇作文或某段某部分。任何能力的形成都是逼出來的,在這一環節中不能嫌浪費時間,一定要耐心細緻,一定要讓他們親自動手、動腦完成作文。一定要讓學生先列出寫作提綱再打草稿再修改。必要的時候還可以先進行口頭作文訓練,叫口語表達能力強的學生示範口述,教師亦口頭指導修改。

2、教師要教給學生自己修改作文的方法。修改能使作文更加趨於完美成熟,雖然國小語文教學中沒有這部分內容,但是為了讓學生作文更好的完成,我們必須從一開始就教給他們一些常用的修改方法,如修改符號的使用,修改步驟:標點符號、用詞造句、段落詳略、主題思想等。在作文草稿完成以後就開始自己修改或互相交換修改,對個別學生要進行適當的指導提醒或當面修改批點。

3、可讓學生根據教師的批改重寫作文。往往教師的批改對於學生來說沒有多大意義,他們認為老師一批閱任務就算完成,好壞都已經是過去的事了。正因為如此,學生作文水平一直沒有提高,我們的工作大多白費,所以,我們有必要讓一些作文很不成功的學生根據教師的批閱再次重寫,再批,做到及時反潰

4、聯絡教本精典課文或學生成功作文講解寫作技巧。在這一環節中,我們注意要尋找離學生生活貼近,情感相通的範文進行講解,講解內容不能過細過深,應從大處著眼,先說說人家怎樣結構段落,怎樣開頭結尾,怎樣設定詳略,怎樣提煉中心,再說說人家怎樣準確運用動詞、形容詞,運用了什麼描寫方法,用了那些修辭手法等。而後重點強調我們應該吸收那些優點。

教學教育敘事 篇6

國小科學的學習倡導從兒童身邊的自然事物開始學習活動以形成對自然進行探究的態度、技能和獲取關於自然知識的學習方式。為了更好的落實這一指導思想在教學國小五年級上冊《冷水和熱水》時根據這節課的特點我設計了一堂以師生互動、合作探究、學生交流為模式的課堂教學。 課堂上我先指導學生觀察教材中的插圖中的內容有什麼不同。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用語言描述什麼是冷與熱。然後提出問題手指能準確地感知水的冷熱嗎並讓學生進行簡單的猜想引導學生思考怎樣才能更準確描述物體的冷熱程度激發學生探究冷熱問題的興趣為下面的教學奠定基礎。 然後分組實驗我先對活動的內容、方法、過程及注意事項提出具體的要求。特別要強調熱水的溫度不要過高實驗中先用指尖感受一下水的溫度讓學生按教材要求分步進行實驗用手指分別感受冷水和熱水並用恰當的語言描述自己的手指對冷水和熱水的不同感覺。 再組織學生先在小組交流自己的感受並試著分析其原因。當學生進行小組討論時我信步走到學生中間一幅讓我深思的場面呈現在我的面前只見一個組的組員在為誰先回答哪個問題而爭吵的面紅耳赤當我走到他們身邊的時候他們驟然停止。另一個組一位女生見到了我如同見到了裁判立刻舉手後便說“老師他說錯了應該是這樣的。”而那位同學則搶白道“我沒錯”。為了不引起大的波動我回到講臺。當我環視四周在教室的角落處一組中有一名同學正呆呆地坐著他好象對大家的討論並不感興趣。短短的討論時間到了幾位同學進行了回答很快通過了問題。一節課很快結束了但不知為什麼我卻沒有感覺到輕鬆那個呆呆的眼神和那兩張爭執的面孔我始終不能忘記這使我在思考到什麼樣的合作才是成功的合作學習什麼樣的問題才是學生值得討論而同時又能吸引學生參與的問題呢

《新課程標準》積極倡導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他要求教師在授課內容的確定教學方法的選擇評價方式的設計等各方面都要有助於學習方式的形成。無論教師的每一步都應遵循“一切為了孩子為了孩子的一切”的原則合作學習也不例外。首先合作學習是有組織、有分工的尤其針對低年級學生組內學習必須讓每個學生知道自己的任務。例如組長、記錄人等。從而達到每個人都能參與並發表意見。另外當學生之間發生爭議時教師要給學生方法組織意見一致的同學進行題即有必要討論再討論這樣學生才會有興趣樂於參與討論並與其他意見進行爭辯切不可放之不管。其次教師要求學生討論的問題必須是大家希望解決的問題外教師還要把握當出現新知識時需要時再進行討論。新課程理念取而代之了消然引退的沿用了幾十年的教學大綱這一變革有如春風拂面給我們帶來了無限生機讓我們體會到了新的活力。然而我們教育者應看到並關注那些教育中最本質的東西挖掘其。這是某一節課某一週所不可能完成的目標。我們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並不是不要接受學習更不是浮於研究學習的表面也應該因課而定因人而異要通過老師的不斷引導讓學生不斷體驗終究領悟努力接受新知識的過程。

教學教育敘事 篇7

21世紀是知識經濟的時代,是知識不斷創新的時代。在這樣一個時代中,教育傳遞人類知識的功能必然更多的為資訊系統所替代,教育的根本意義和價值進而落在了培養創新能力上,因此舊的教學模式已不能適應當前的時代要求,我們不得不改革、創新,進入了新課改階段,我們面對的是新教材,新教法的挑戰,如何迎接這場新挑戰,給課堂教學帶來新的活力。經過大半學期的教學實踐,我做如下的教學反思:

1. 認真學習課程標準,努力更新教育觀念;充分利用課改機遇,促進教師自身發展

(1)改善知識結構,提高專業素養。新課程的開放性特徵對教師提出新的要求,教師不僅應有廣博的化學科學知識,還應廣泛涉獵其他學科知識,改善自己的知識結構並同時掌握一些新的技能,學習新的技術。

(2)改變師生關係,轉變工作方式。新課程的綜合化特徵,需要教師與更多的人,在更大的空間,用更加平等的方式從事工作,教師之間、師生之間應更加緊密地合作。

(3)重建教學方式,重構課堂教學。教師要重新認識教學、認識課堂、認識教科書,不斷探索新的課堂教學模式,在新型師生互動關係中重建自己的角色。化學教學要重視“兩實一過程”。所謂“兩實”,一是指化學教學要聯絡生產、生活實際,尤其是學生能夠感受到的生活實際;二是指化學教學中必須加強實驗教學,要充分開發化學實驗的各種教學功能。所謂“過程”是指重視知識的產生和形成的過程,要根據教學內容恰當地設計課堂中學生各種學習活動(例如思考、討論、練習、實驗等)使學生參與知識的形成過程,自主建構知識。

(4)教學方法多樣化、最優化。化學教學中有多種方法,如講授法、實驗法、討論法、探究法、問題解決法、自學法、歸納法、演繹法……在各種教學方法中,教師均應注意滲透啟發式教學的思想。把握課型特徵進行課堂教學優化,中學化學知識從其內容和教學形式上可分為不同的課型。不同的課型由於其知識的內在邏輯順序和學生的認知順序不同,知識的呈現方式也就要求不同,這種不同就構成了不同課型的特徵。教學中把握了課型特徵,就能有目的有規律地優化課堂教學行為,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實施高中化學新課程後,中學化學教學的課型與課型特徵雖然有了一些變化,但最基本的課型沒變,每種課型教學設計的基本規律沒有變,所以,新課程的實驗與我們過去的教學研究,是一種繼承與發展的關係。

2.加強教學研究活動,交流合作,共同提高

由於新課程在多方面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在教學實施的過程中,必然會遇到許多的困難和問題,這就需要通過教師之間的合作研究、實踐思考來解決這些問題。備課的質量是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關鍵因素,集體備課是提高備課質量的有效手段,是教學研究的重要形式之一,也是解決教學中存在問題的重要途徑。集體備課能促進教師整體專業素質的提高,其作用不容小視。集體備課時,老師們及時交流,分享資料,相互啟發,集思廣益。通過集體備課、說課、聽課、評課等,使每一位老師在上課之前,對教材、教法等都能做到心中有數,針對不同形式的教學內容,採用不同的教學方法。

3.全面瞭解教科書體系,準確把握教學要求

教師應全面瞭解高中必修、選修課程的內容,瞭解各模組的知識結構以及相互聯絡,瞭解各部分教學內容及教學要求,準確把握教科書的深廣度,提高自己對教科書的駕馭能力。高中必修內容既是會考的重要內容,也是將來化學學科大學聯考的主要內容,必須準確把握,認真落實,打好基礎。在必修內容的教學中,不僅要在知識內容上為將來選修內容的學習打好基礎,更要在學生的學習習慣、學習方法和學科思想上打好基礎。

4.以教科書為基礎,開發多樣化的課程資源

教科書是基本的課程資源,除此以外,充分開發和利用其他課程資源,豐富化學課程內容。重視教輔資料的選用,科學合理的安排學生的訓練活動。 比如其中的“金屬的化學性質”,教材包括三部分內容:金屬與氧氣的反應、金屬與水的反應、鋁與氫氧化鈉溶液的反應。在“金屬與氧氣反應”中,在學習了鈉與氧氣、鋁與氧氣反應的性質後一定要結合國中知識,對整個金屬活動順序表中的金屬與氧氣的反應進行歸納,形成整體知識。在“金屬與水的反應”中,教材重點介紹的是鈉與水和鐵與水兩個反應,在教學上,就應充分利用“金屬的活動性不同,與水反應的難易程度不同”這條主線,引導學生在比較中學習。教材安排了“設計鐵粉與水蒸氣反應裝置”的科學探究活動,其實沖淡了這一主線,況且前面已有觀察方法的訓練(鈉與水反應),同一堂課中進行兩個這麼高難度的實驗訓練,時間緊,探究學習難以充分展開。因此可考慮重組教學內容,調整教學順序,把“鈉與水反應和鐵與水反應”與“鋁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放在第一課時,將“設計鐵粉與水蒸氣反應裝置”的科學探究活動與實驗操作放在第二課時,這樣既突出了知識主線,又保證了科學探究的完整性和充分性。

總之,化學是一門重要的自然科學,它以大量的實驗為基礎,形成了堅實的理論體系,然後應用於廣闊的科技空間。雖然化學屬於理科,它有著很大的文科特點:內容多、知識碎,大多是實驗結論,有不少知識只能知其然,而無法探究其所以然,只能記住。甚至不少老師都贊同化學與英語的相似性,說“化學就是第二外語”,化學的分子式就相當於英語單詞,化學方程式就是英語的句子。相當一部分學生覺得化學枯燥、難學,雖花了大量時間,但收效甚微,對學習缺乏自信心,但與此同時,化學是一門實用性和趣味性很強的學科,因此在化學教學中,我們應該多聯絡實際生活,增強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這對他們學習信心地樹立,成績的提高至關重要。

教學教育敘事 篇8

新一輪的語文課程改革需要教師改變多年來習以為常的教學方式,樹立嶄新的教育理念。這對我們每一位教師是一次通透的洗禮。如何教好新教材,用好教材,推進新課改,是對我們每一個語文教師的機遇和挑戰。作為新教材的使用年級,我校七年級語文組在校領導和其他年級語文教師的指導和協助下,認真學習、大膽探索、勇於實踐,取得了些許成績。我們的主要做法有:

一、採取多種形式,落實培訓學習

我校教研採取短期培訓與長期學習相結合,集中學習和自主學習相結合等形式,注重校本培訓,每週定時定點學習,讓理論學習成為教師的內在需求,並在專門的研討會上將教學中出現的預設外、生成性的問題共同解決;學校創設條件,選派青年教師到武漢等地參加新課改研討學習班和新課標培訓,同時請市、區教研員到校講學、講課,努力將最前沿的教育教學思想呈現於一線教師面前,有針對性的解決實際問題。通過這一系列手段使新課程理念滲透於教師的教學行為中,轉變了傳統的教學模式。

在教學觀念上變“以教師為本”為“以學生為本”,課堂教學的主體是學生,教師是教學活動中的參與者組織者與引導者,在教學中我們準確把握師生角色定位,堅持以學生為主體,以學生的發展為本,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充分發掘學生潛能,舒張學生個性。在第一冊的“口語交際――這就是我”教學過程中,我們為學生設立了語文學習的成長記錄本,讓學生寫出一個真實的自我,“自我介紹”,充分展示了學生的個性。其後的點點滴滴則是成長中的心路歷程。如學習《理想》這一課時,結合課後名言,讓學生在記錄本上記下自己的座右銘,既給學生一個充滿激情的我,也讓學生下意識地積累了許多知識。再如我們學習《鄧稼先》和《音樂巨人貝多芬》時,我們請學生談談自己心中的偶像,說說為什麼佩服他,那麼自己準備做一個怎麼樣的人?鼓勵學生從小樹立遠大理想,志存高遠,做一個有抱負的人。

二、深入集體備課,注重教學反思

教師是教學活動中的參與者組織者和引導者,要尊重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個體體驗,實現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而集體備課就是實現這一目標的重要途徑。

在這一年的課改實驗中,我們充分反思過去備課的弊端,在此基礎上,對備課進行了改革,制定了"集體備課、互相協作、資源共享、個人加減"的新的備課方式。其中,集體備課是進行資源共享的前提,個人加減是體現教師個人創造和適合不同班級學生特點的保證。通過討論,我們對新的備課方式形成了以下幾條意見:第一,在備課形式上,我們提倡要有一定的格式但要避免“格式化”。注意側重設計好教學的基本思路。第二,教學設計要求體現學生的主體性。關注學生的學法,尊重學生思維的多樣性,講求教案的實效性和創造性。

每單元課文由教師分工備課,再集中彙總,討論修改,用集體的智慧形成一整套精品詳案。這樣一方面減輕了教師的備課負擔,另一方面使教師騰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研究教材,指導學法,輔導學生。與之配套的還有一系列說課設計、研討課、評課,也有問題解決式的互動研討和教師的教學反思。學校在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舉行了相應的具有競賽性質的活動。如剛剛結束的中學部青年教師基本功大獎賽,青年教師從講課、說課、教案編寫、現場評課等方面展示出各自的風采,顯示我校青年教師較高的教學水平,並有力地促進了我校新課改的行進。 學校規定全體教師每節課後必寫教學心得,通過自我反省,以反思日記、課後備課、成長自傳等形式進行內省式反思,通過理論學習或與理論對照進行學習式反思。通過與他人交流、過程觀察、學生反饋、專家會診等方式進行交流式反思。以研究的態度從事教學、以研究的視角反思教學、以反思的成果改進教學,強調課後反思的重要性。學校還定期對教師課後反思情況進行檢查、評比,並將評定等次在全校公示。

三、改革課堂教學,注重知識積累

教學不僅僅是一種告訴,更多的是學生的一種體驗、探究和感悟。新課標指出,語文教師應高度重視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創造性地開展各種活動,增強學生在各種場合學語文、用語文的意識,多方面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我們在教學過程中提出了“讀書、積累、提高”的主題活動,運用各種措施利用生活中的語文資源。如“精彩的課前三分鐘演講”。既可以是學生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也可以摘錄自己欣賞的雋永小文。每節課訓練一人,要求人人能講,並能從中獲益。經過長期堅持訓練,學生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以及表達能力,都有明顯進步,學生作文的整體水平也相應提高。

積累是學好語文的關鍵。郭沫若有"胸藏萬匯憑吞吐,筆有千均任翕張。"積累是語言材料的內化為個人語言儲備的過程,我們要求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時刻注意積累,可以是生活中自由點滴積累,也可以根據老師的安排積累,值日生每天在板報專欄上抄寫一首詩、一句名言,一組優美的句子或其它內容,並向學生推薦《讀者》、《中學生閱讀》等書目,定期指導學生閱讀中外名著,適時作時事點評。在課堂、學校的大環境中增強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和關注社會的責任感。 營造人文化的語文學習環境,激發學生的情感,體現學生接受的個體性。每單元的“綜合性學習”就很好地體現了這一點。語文綜合性學習是一個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課程標準設定綜合性學習的目的,在於改變學生以單純地接受教師傳授的學習方式,為學生構建開放的學習環境,提供多渠道、多層面的實踐學習機會,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真正實現“人的發展”這個根本性的要求。例如在進行“探索月球奧祕”的主題研究活動中,教師先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提出關於月球知識的研究小課題,於是“月球知識知多少”、“有關月亮的對聯和謎語”、“月亮的傳說”等一系列子課題產生了,帶著這些課題,學生們興致勃勃地投入了研究中。有的學生幾個人共同研究一個課題,你上網查閱資料、我上圖書室借閱書籍、他負責整理資料,個個幹得頭頭是道;有的學生則和家長一起合作研究,在自己研究的同時也讓家長更新了一回教育觀念。還有學習《魚化石》一詩時,請學生自己收集關於化石的資料,學生們帶來的成就出人意外:圖片、論文摘選、文章、詩歌,甚至有的同學搬來了自家的大百科全書,可見學生們對活動課的期待與熱忱。綜合性學習課《黃河,母親河》同學們根據自己的興趣分成“黃河歷史組、黃河詩歌組、黃河傳說組,黃河環保組,收集資料,歸納整理,顯示了很好了自學才能,更體現了學生集體的智慧。

與時限較長的綜合性學習課相得益彰的是一些小活動。如課本劇,像《醜小鴨》,學生們自制卡通面具,設計臺詞,自編自導,還煞有介事;還有課文人物的心理訪談,學生研讀課文,體會課文中人物的內心世界,扮演主持人,為課本人物作內心獨白,於其中折射出自己的精神世界;組織學生編寫手抄報,學生自己分工合作,採訪、排版、配圖、發行,充分展示了自我才能。我們通過這一系列的活動引導學生運用理論分析生活中的熱點問題,接觸現實生活,擴充套件知識視野。

四、開發現代資訊科技資源,為新課程改革提供支援

我校緊緊抓住現代資訊科技三個支撐點,即硬體建設、軟體開發、潛件發展,努力開發現代資訊科技資源,為新課改的順利實施提供了有力支援。

在中學語文教學中,恰當運用電化教育手段,製作多媒體課件,可以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率。多媒體課件具有形象、直觀的效果,融圖、文、聲、像於一體,便於以另一平面呈現課文,幫助學生理解。如《竹影》一課中關於中西方繪畫的差異,難以捉摸地在一個個方塊字間遊移,可當多媒體呈現出兩組各具特色的中西方繪畫作品,像鄭燮的《竹石圖》,塞尚的《靜物》等,則一切盡在不言中了,學生們在教師的指導下水到渠成地歸納出其不同。《觀舞記》課件的導語部分恰到好處地引入印度舞蹈錄影,讓學生領略到異域風情,對課文中冰心女士的描繪則更充滿了期待。課件《神州大戲臺》進一步將展示平臺的作用發揮盡致:各種臉譜、唱腔讓學生讚歎不已的同時心領神會。《黃河頌》課件中黃河壺口大瀑布騰挪宇宙的姿態、《黃河大合唱》吐吶山河的氣勢使光未然的詩歌靈魂於聲色大動之中赫然顯現。

新課標下的教學每一步前進都需要探索總結。還有許多問題亟待明確。如新課程中“雙基”的落實情況,教學評價的把握,我們的課程內容對於形成學生素質過程中的作用等等。

千江有水千江月,萬里無雲萬里天。語文無處不在,作為語文教師,應當讓學生愛上語文,因為它是一門神奇而美妙的學科,快樂地學習語文,學習快樂的語文。讓生活走進語文,用語文來描述生活!

教學教育敘事 篇9

在平凡中追求卓越

本人自20xx年7月從綏化師範專科學校畢業參加工作以來,帶著實現理想,感恩社會之心,一直滿負荷的工作在教學第一線,勤勤懇懇,任勞任怨,忠誠於黨的教育事業,努力做好教學科研工作,積極開展第二課堂,做好學生的教育工作,讓歷屆學生既能學好知識,又懂得如何做人。自參加工作以來,與時俱進,不斷進行業務進修,經過不懈努力,20xx年6月本人又以優異成績畢業於哈師大計算機教育專業,既開拓了視野,又拓展了知識面。多年來,在學校的各項工作中,始終名列前茅,得到了領導和同事們的認可和讚許,受到了家長和社會的一致好評。

採摘萬花叢中一朵紅,播灑學子心頭一片綠。博採眾長,追求特色,經過刻苦努力,現實的我已經具有堅實的專業知識和教學理論基礎,能系統的完整的掌握高中教學大綱、考試大綱和教材。準確的把握教學的重點、難點及學生的實際情況,揮灑自如的駕馭課堂,在知識和技能的遷移和轉化上有獨到的方法和教程。我注重走近學生,瞭解學情,在20xx年教授高一學生時,我一開始我是帶著自信滿滿走進課堂的,可是一節課下來後,聽到的卻是批評,我知道那意味著什麼。這就是說我需要彌補的東西還有很多,其中最關鍵的就是語速問題,我始終覺得語速快,可以在同樣的時間內傳達給學生更多的知識,他們會獲益更多。於是在後來的授課中我儘量放慢語速,從而滿足學生的要求。在我的深刻自我反思之下,我知道了學生身上的惰性是很強的,所以必須對他們從嚴要求。按照這樣的要求,我加強了對他們的管理,漸漸的他們的成績開始有所起色。

在日常教學活動中。我不斷追求卓越,曾多次為本學科老師和學生出公開課,示範課。成績的取得是自己多年磨練的結果,也贏得了學校領導和上級主管部門的認可,20xx年6月20日,我的論文《硬碟資料恢復》被明水縣教師進修學校評為優秀獎,20xx年5月10日,本人的論文《製作個人網站》又被明水縣教師進修學校評為一等獎,20xx年5月5日,論文《上網收發電子郵件》一文被綏化市教育學院評為一等獎,20xx年7月10日本人的論文《網路資訊的獲取》又被評二等

多年的教育教學工作,本人也獲得了諸多榮譽,20xx年8 月,我被明水縣教育局評為師德先進個人,多年來,我在承擔學校教學工作的同時,也不斷指導青年教師的教學工作,如宋鳳海等同志,這些同志現已成為本學科的教學能手和骨幹教師。多年的努力,不懈的追求,本人已成為計算機學科帶頭人。

教育藝術並不神祕,哪一位辛勤耕耘的教師在教學中沒有成功的時候?在一次次的成功中,無不迸發出教學藝術的火花,哪怕是星星之火,那都是藝術的體現。我在多年的教學生涯中,堅持參加各級各類教研活動,肯於鑽研,勤於探索,以自覺、客觀的態度去研究教學藝術及規律,使之科學化,有序化,成為可以把握和操作的原理、方法、技巧。同時,不斷總結,積極撰寫學術論文。

“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無論成功與失敗,辛勤勞動的背後,都充滿著艱辛與汗水,一位教師,既要注重教書,更要注重育人;既要注重教學的主導作用,更要注重學生的主體作用。我所講述的教育敘事材料,實際就是我多年教育教學思想發展變化的情況以及教育教學能力水平提高的情況。針對自己教學實踐中的親身經歷,內心體驗和對教育教學的理解,做了一些粗淺的感悟,有成就,也有很多不足。以後的教育之路仍是“雄關漫道”,擺在我們面前的仍是“山重水複”的局面。新的教改思路提示我們,教師不僅要用力教,還要用腦教,用心教,要塑造學生的心靈;不僅交給學生知識,更要教給學生智慧;教育工作任重而道遠,我始終相信,意志需要磨礪,生命需要鍛鍊,在教育的天空下,從孩子們的心中飛過是我不變的選擇。

教學教育敘事 篇10

聽a老師和b教師以“同課異構“形式上《夸父逐日》這篇古文。

a教師在課堂上,首先用英雄人物的故事引出新課。在檢查學生的導學案完成情況時,學生讀課文,教師正字音,每個注音寫板書;教師提問題,學生給答案,一問一答判正誤。在讓學生的理解課文意思的自主提問環節,教師也要先把問題集中,待各組討論後再點名回答。整堂課有板有眼,按時結束。

這堂課,似乎一切都在教師的掌控之中,學生順利地完成了教師預設的任務。可回味起來,總覺得老師不敢把學生放開手去,正音、釋詞、譯句,事事都得親手領著才放心。其實,這一課的拼音字詞都相對容易,何苦這麼操心?在各組研討提出的問題中,還有一些妙問,卻生生地被教師整理後的幾個問題淹沒了。大家集中在這幾個問題上,其餘的問題完全置之不理。不知在整理這些問題的時候,教師是否更多地強調了自己的主觀認識,而忽略了學生的真實體會呢?少了學生主體性地介入的課堂,缺少靈動思維的迸發,少有動態巧妙的生成。課堂,僅僅就是一個教師主宰的課堂。

b教師的課堂卻是另一個樣子,她用李寧點燃奧運火炬的畫面引入新課,在檢查預習效果時採用搶答的方式,學生的積極性立即被調動了。接下來,又是開展描寫桃林美景,擴寫故事的小組活動,又是鼓勵同學們說出和夸父有同樣精神的人。快結尾時,還要朗誦勵志詩句,鼓勵學生勇敢追逐夢想。學生們持不同的觀點議論紛紛,莫衷一是,最後拖堂近8分鐘,只好草草結束。

這堂課,學生充分站到了臺前,搶答激發起競爭的慾望,創作調動起積極的思維。學生很活躍,生成的點也多,可是有些點已經遠離課堂目標了。比如,在分析夸父形象特點時,有的說“夸父是自私的人,他把黃河、渭河的水都喝光了,人們會受災”;有的說“天會下雨,河水還會有的”;有的說“夸父是因為那時太陽太厲害,造成旱災才去趕走太陽”;有的說“那時水源豐富,但光照不足,夸父是去要把太陽追回來的”……快20分鐘了,學生就在“夸父把河水喝乾對不對”、“夸父為什麼追趕太陽”這些問題上糾纏不清。而此時,教師卻沒有及時站出來進行引導,結果課堂活動失去了明確的指向。

綜觀兩節課,我彷彿看到課堂在“學生”與“教師”的定位之間矛盾徘徊。教師動得多了吧,學生動不起來;教師靠邊躲學生全放開吧,課堂不小心又偏離了航道。高效課堂,學生該在哪裡?教師又該在哪裡?

反思:高效課堂教學應使學生主體性得到充分發揮,學生內在的學習需求得到激發,學生的知識、能力、價值觀得到培養。因此,新課堂教學的理念應是以學生為主體,以學生自我教育、自主學習為主要形式,以學生的發展為歸宿。如果缺少學生的主動參與,學生的主體性得不到有效發揮,教學缺少寬展的空間,效果將會受到很大的侷限。

但是,我們也要避免語文課堂教學的“表面自主、無效合作、隨意探究、曲解對話、盲目綜合、無度開放、泛化體驗、縱容個性”等現象,避免“主體性神話”充斥的課堂。這樣的課堂看似充分尊重了學生的主體性,實際效果卻不會很理想。熱熱鬧鬧、漫無邊際的“展示”,展示者和聽者都不可能有清晰而深刻的認識。教師要發揮“主導“作用,在鼓勵學生主動參與,大膽展示的同時,對學生不成熟的、有偏差的、甚至錯誤的見解,要加以正確引導。

“你”(學生)要動起來,“我”(教師)也莫躲開。學生不動,課堂了無生趣;教師躲開,課堂的“主體性”又變成一場虛無縹緲的神話。只有讓二者和諧互動,主次分明,才能造就一個真正的高效課堂。

教學教育敘事 篇11

工作20來年,沒想到在年近半百之時,我任4——6年級科學課教學任務。此刻,倍感肩負的任務之重要。壓力也很大,畢竟自己對科學知識比較陌生,為此,自接任以來,在備課上可以說是下了一番功夫的。同時,也學到了不少科學方面的知識,受益匪淺。

科學課是豐富的 是多彩的,以概念為引領的科學教學, 它將實現兩個基本效果:一是日常教學對學生的思維要求提高了,不僅僅是知識理解層面,而且要上升到綜合分析層面,這樣的教學會大大提高學生在課堂中表現出的思考力;二是以培養學生科學素養為宗旨的國小科學課堂教學找到了落腳點,幫助學生在熟悉事物、收集事實的同時,還要形成一種觀念性的概念,用這種原理性的概念引領科學探究的發展,這對學生長大後所形成的科學素養具有決定性的影響。

一、讓學生敢想敢問

教師首先應從教育觀念上更新,學生來說有的內容學生易採取更適合學生教師首先應從教育觀念上更新,採取更適合學生髮揮主體性的教學模式,雖然《科學》這門課對於學懂也愛學,可有的離他們很遠他們不懂就不愛學.這就要我們為學生營造一種和諧的寬鬆氣氛,讓學生敢想敢問敢於表達的真情實感。使學生感到教師與學生平等相處,一起探索,研究。若學生提出的問題與教學內容相差甚遠或問題提不到要害處,教師要先給予積極鼓勵,讚揚他敢於提問的勇氣,而後再給予點撥和啟發,讓他們帶著成就感體面地坐下。

其次,要消除學生的心理障礙,解放思想,放下包袱,鼓勵學生敢問,愛問。

二、引導學生會問

學生不會提問,是因為他們不知從哪入手,不知提什麼樣的問題。起始階段,教師應注意通過示範提問,向學生展示發現問題的思

維過程,使學生受到啟迪,有法可循。當然,在示範提問的基礎上,教師還應注意啟發引導,讓學生嘗試提問。

1.從課題上質疑

教材中許多課文的課題都有畫龍點睛的作用。引導學生針對課題提出問題,既有利於探究和理解,又能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如教五年級科學電和磁,出示課題後,引導學生質疑。問學生:磁鐵性質你能說出幾種啊?為更好地理解電和磁之間關係。

2.從課題的重點,難點處質疑

對課題重點、難點的質疑,既有利於學生深入探究本課主題,同時,也有助於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圍繞這一課題進行教學。如教四年級水的三態變化一課,一個學生提到:“霜和雪形成” 這個看似簡單的問題提得很有價值解釋時,。其實,。通過把水三態變化通過實驗講解,這個問題得到了解決,學生明白了生活在發生變化的原因了。

3.從矛盾之處質疑

有些課文中有看似矛盾之處,那正是編者匠心獨具所在。從而悟出道理,提高認識。如第十三課《冷水和熱水》一課,有這麼一個實驗:向燒杯中加入280毫升熱水(80度左右)向錐形瓶中加入80毫升的冷水.將錐形瓶放入燒杯中,用紙板蓋住杯口,在紙板上打兩個小孔將兩個溫度計分別放入熱水和冷水中.觀測兩個容器中的初始溫度和每間隔1分鐘的溫度變化.(到5分鐘時到8分鐘時)在實驗前讓同學說一說將要出現的結果. 同學們只說出了兩個結果: 溫度一樣, 熱水比冷水高一點。我說冷水比熱水溫度高點.同學們說“那是不可能的.”我說“那好吧我們來試一試再說.”同學們都非常好奇,認真的看和記錄.結果正是冷水高一點.這樣一來同學們的積極性上來了,紛紛討論為什麼.。

在本課設計中,在瞭解學生對“溶解”直觀概念上的基礎上,我設計了本課的又一個活動:觀察麵粉在水中的變化。這個活動是為了

挑戰學生元認知,激發認知衝突,麵粉有些看不見了,有些還看得見,算不算“溶解”了呢?當我們用眼睛看難以判斷的時候,過濾方法和沉澱方法可以幫助我們作出合理的判斷,這樣就豐富了學生對“溶解”第二層次的認識——溶解後的物質不能被過濾和沉澱的方法分離出來。

4、保護好奇心,激發興趣

好奇心是由新奇刺激所引起的一種朝向、注視、接近、探索心理和行為動機,它究活動,進而成為創新是人類行為的最強烈動機之一。好奇是孩子明顯的心理特點,他們對周圍任何事物都充滿探索求知的渴望,並善於主動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老師應抓住孩子的好奇心理,由近及遠,由淺入深地給予理解,滿足孩子的求知慾望,並鼓勵孩子多思考,多提問題,有意識的保護和激發學生的好奇心。要想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必須注意其好奇心與求知慾的培養。俄國教育家烏申斯基說過:“沒有絲毫興趣的強制性學習,將會扼殺學生探求真理的慾望。”兒童思維開闊、想象力豐富。對學生的一些超現實或異想天開的想法或問題要給予肯定和讚賞,在興趣的形成過程中,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引起學生的探的動力。

5、推敲概念教學策略,促進了有效教學

1)重視觀察描述

觀察和描述是概念之本,並能有效促進教學。溶解是一個過程,教學中更要注意引導學生對溶解過程變化的觀察和描述。學生要建立科學的“溶解”概念,他們頭腦中必須有豐富的有關於“溶解”事實儲備。學生通過親身觀察是獲取事實的最佳途徑。正是基於這一系列觀察的事實,學生通過分析、綜合、概括,形成了“溶解”的概念。

2)關注實驗教學細節,力排干擾

關注教學細節,直接影響溶解概念的形成和發展。實驗的細節指導,能更好地幫助學生觀察到溶解過程的變化。如學生做麵粉、沙子

和食鹽的過濾實驗時,教師給學生兩點溫馨提示:不要用筷子在漏斗裡戳;對混合物倒入漏斗的指導是倒一次就夠了。這兩點操作提示保

面對新一輪的課程改革,我們應努力探索、大膽創新,不辜負己任,培養出全面發展、具有科學思維和創新能力、更加聰明的新一代。

教學教育敘事 篇12

上完人教版五年級上冊第二單元課文之後,我開始思考口語交際怎麼上。想想從前的教法,總是少數學生髮言,多數孩子只是課堂上的聽眾。如何才能讓所有的孩子動起來?經過再三考慮,我決定組織孩子們圍繞本單元“濃濃的鄉情”這一主題搞一次語文活動。

我把這個想法告訴給了學生,教室裡立刻沸騰了。孩子們興奮,激動,有幾個禁不住手舞足蹈起來!

當我告訴他們這次語文活動由他們自己主持、所有的同學都是演員時,教室裡又是一片歡騰。“哪些同學願意來嘗試一下主持人的滋味?”我微笑著問。孩子們竊竊私語,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誰也不敢舉手。我知道他們從來沒有主持過這樣的活動,心裡難免會有所顧慮。於是,我用鼓勵的語氣說:“魯迅先生曾稱讚‘敢於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是很可佩服的’,我相信我們班也一定會有這樣的孩子!”話音剛落,張德坤就把手舉得老高。接著,一個女孩子也舉起了手。經過全班推薦,我最終挑了4個孩子主持。

為了激發全體同學的參與意識和競爭意識,我宣佈表演的節目以小組為單位準備,組長全權負責。要求每個組至少一個集體節目,一個個人節目。集體節目必須全員參與,個人節目根據內容自行安排人數。

經過兩天的準備之後,活動如期開展。我走進教室,黑板上“濃濃的鄉情”這幾個醒目的大字,經過一番修飾分外漂亮,讓我眼前一亮。據瞭解,那是出自擔任本次主持人的女孩蔡夢飛之手。真沒想到,她的藝術字居然寫得那麼漂亮,連我都自愧不如。

活動開始了,我站在教室的後面,用手機錄製著他們表演的節目。二組聲情並茂的詩朗誦,深深地牽動著孩子們的心。一組自編自導的三句半輕鬆幽默,惹得大家哈哈大笑。五組表演的小品別出心裁,深受孩子們喜歡……

一張張燦爛的笑臉,一個個精彩的節目。一節課掌聲不斷,笑聲不斷。孩子們是那麼輕鬆,那麼愉快。當下課的音樂聲響起時,他們依然沉浸在快樂之中。

這是我接手這班孩子以來第一次看到他們笑得那麼甜美。儘管還有很多不足,卻讓我真正體驗到了把課堂還給孩子們後的輕鬆和釋然。

那一刻,我突然感到有一種幸福感悄悄溢滿我的胸懷。

反思:

一、相信學生。產生開展語文活動的念頭源於我對孩子的真正信任,相信他們有積極參與的興趣,相信他們有自我挑戰的勇氣,相信他們有自編自演的能力。因為充分相信,孩子們興趣盎然、信心百倍。

二、解放學生。學生的解放首先源自於教師的解放。我把自己從傳統的課堂教學中解放了出來,把課堂慷慨地還給了學生,讓學生去講,去演。因為徹底解放,孩子們學得輕鬆,玩得開心。

三、利用學生。在我眼裡,每個孩子都是一座寶藏,要靠教師去挖掘,去利用。利用孩子們的表現欲、榮譽感,開展小組合作,發揮集體智慧。因為有效利用,節目精彩紛呈,孩子表現出眾。

四、發展學生。發展學生是一切教育的出發點和終點。孩子們在自我組織和自編自演的過程中,能力得到了提升,情感得到了昇華,身心愉快發展。

教學教育敘事 篇13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怎樣才能成為一個合格的教師,在剛踏上教師崗位的我,是要好好學習和探索的,在這一年裡,經過學校領導的幾次教育培訓和同年段老師的指導,我懂得了一些經驗,以下是我在七年級教學中的心得體會。

一、把心貼近每一個學生

常言說,寸有所長,尺有所短;月有圓缺,學有遲速。學生的差異性必然存在。著名教育家韓鳳珍說過:“難教育的孩子,都是失去自尊心的孩子;所有好教育的孩子,都是具有強烈自尊心的孩子。教育者就是要千方百計地保護孩子最寶貴的東西——自尊心”。

1、給優生以雄心

優秀的學生有他紮實的基本功,有他超人的智慧,甚至還有獨道的學習方法,基於這些優越的條件,我要求學生擁有的是雄心壯志,要定下更遠更高的目標,沒有最好,只有更好。七(9)班的盧美琪和七(10)班的曾福川是極具語文天賦的兩位學生,她們的語文學習興趣濃烈,文筆優美,閱讀鑑賞及審美能力都很強,在平時的教學中,我老是給她們灌輸要爭第一,要考高分,要有向前闖的勇氣和決心,因此,在兩個學期的每次考試中,他們都能考出理想的分數。

2、給中等生以信心

中等生是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總是吊在中間,因而好多易滿足的同學也就樂於呆在這個位置,平平而過,懶懶散散,消極地對待自己的成績。針對這種心理,我給中等生的是信心,我鼓勵他們通過努力還可往上一些,我把他們歸為中上等,意思是有可能上升趨勢,因而好多學生恢復了信心,他們努力趕超,擴大了優生的範圍。

3、給差生以上進心

在一個教師的眼中,學校中應該沒有“差生”,只有學有困難的學生。我尊重這類學生。努力激發他們的上進心,“我並不比別人差”,“我還有優於別人的長處”。七(10)班有個叫陳欽鵬的同學,學習上一竅不通,但他會設計一些小東西,因此我常常在語文課上穿插一些設計靈感,讓他表演,獲得大家稱讚,還有一位童欲堅同學,學習極差,但他常常出其不意地回答出我的一些難題(也許是偶然),但我就趁此機會大肆渲染,鼓勵他,促使他上進。這樣,這些所謂的差生有了一點學的甜頭,也就多了一點學習的勁頭了。

二、把業授給每一個學生

蘇霍姆林斯基說:“每個學生都是一個獨一無二的世界。”因此,每一個學生都能成為創造者。

1、課堂進度顧及每個學生

我通常上課的進度不快,我的每堂課要能使每個同學聽懂,每個同學有所得。特別是按照遊董所提出的“分層導學”的教學理念,先在導讀提綱指引下的學生自主學習。

2、課堂提問針對每一層學生

重點難點提問中我因勢利導,難題拋給優生,而易題留給了中下等同學,這樣優生感覺有挑戰性,而差生也不會因答不上而尷尬,失去學習的信心。

3、課後輔導落實每一類學生

培優補差是落實的重點,對待優生我在課堂上進行拔高訓練,比如寫作技巧的指導,閱讀的綜合能力的提高,讓這類學生真正優起來,而對於差生則注重基礎的訓練,有關語文知識,學習方法,淺易的閱讀等達到一個鞏固過程,這樣因地制宜,適得其所。

4、分層作業的佈置與批改

對於不同層次的學生,我所佈置的作業也有所不同。讓中等生和優生能有個質的提伸,我增加了課外提升的練習。讓差生對課堂上的基礎知識在做鞏固。

三、不斷實踐,不斷完善,優化課堂教學

課堂是教學改革的主陣地,在課堂上教師在教給學生知識的同時,更要注重學生學習習慣、學習能力的形成,真正學會學習,成為學習的主人。七年級年級剛剛從國小過渡上來,教師的指導作用顯得尤為重要,在課堂上的自主學習還是要通過老師的組織、引導進行。因此教師要對自己的教學行為不斷小結、不斷反思,提高自己的理論水平、不斷更新教育觀念,在實踐中調整自己的教學行為,使自己的課堂教學得到最優化。針對教學中出現的一些問題,我在課後及時反思、小結,在後面的幾篇課文學習時,我特別注意這些問題,不再為了課堂的“完美”而勉強學生,有效地避免這些問題的再次發生。讓學生懂得如何學習語文,為以後的語文的學校奠定堅實的基礎。

四、 挑戰自我、充實自我,在否定中成長

直到現在,我真的覺得是和學生在一起成長,有得有失。最近,我發現,自己已有的知識、經驗已無法滿足不斷出現的新問題、新情況。作文的教學有時會令感到“束手無策”,學生怎會對作文感興趣呢?……如何穿越這些障礙,領略更寬廣的教學天地,這又是我最近在不斷反思的問題。如果僅僅禁錮在自己小小的教學天地裡,對曾取得的成績沾沾自喜,那隻會有一個結果——不進則退!我想是到了及時充電、補充的時候了。多讀一些教育理論方面的書籍、增加自己的文化底蘊、向有經驗的老師多學習、多請教,對自己的教學多反思,提高自己對教材的把握、對課堂的駕馭能力。

1、自主的價值在於學生自主的選擇學習內容、學習方式,但這一切的前提是,教師的主導一定要在事前有了足夠的鋪墊,學生已經知道自己應該學什麼。

2、探究最重要的是要避免事事探究,對一個問題能從不同的角度探究,探究既要注重過程可也不能忽略結果,探究的目的是為了問題解決。

3、盲目活動很可怕。雖然新課標強調對話,認為閱讀是教師、學生、文字之間相互對話的過程,但是並不等於在課堂中閱讀理解的過程以教師、學生的一問一答來完成即是一種有效的方法。整堂課一個討論接一個討論,一個交流接一個交流,學生個體閱讀、思考的時間和機會太少,特別是學生的默讀、靜思、寫作時間多被擠掉,最終影響學生語文素養的全面提高。

4、語文學科要有語文學科的特色,語文的文學性和趣味性不能忽視。

教學教育敘事 篇14

體育教學是教與學的過程,是教師與學生為了完成共同的教學目標的合作過程,是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的和諧統一,是師生交往、積極互動、合作創新與進步的過程。體育教學有別於其他學科的顯著特點是在教學的全過程中,教與練習必須密切結合,教師與學生接觸頻繁,且須配合默契,因此,師生在教學過程中感情是否融洽,就顯得十分重要。以下是筆我結合這幾年來體育教學工作的體會點滴。

一、教師必須帶著愛心去上課,並把這種感情體現在行動上

教師良好的感情能喚起學生感情共鳴,使師生感情融洽相互信任,教學氣氛活躍,從而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因此,帶著愛心去上課。教師處處關心、愛護學生,只要我們在教學中多些微笑,多些表揚,表現出教師愛的真情,就會改變過去怕體育老師是因為體育老師“凶”的現象,以自身的人格力量去感染和教育學生,“感人心者,莫過乎情。”寓情於教,以情動人是教學過程中體育教師常用的教學方法之一,體育教學是老師教學生學的雙向活動,也是師生之間通過活動進行情感、興趣、能力的心理交流。愛是建立和諧師生關係的橋樑,只有師生關係處在關愛、平等、和諧的氛圍之中,學生才能直言面對教師,大膽地投人學習之中,去體驗、去完成教學任務。比如:上課時天氣熱,老師就要想到減少學生的運動量,天氣較冷時老師應想到學生衣著的厚薄,出汗後是否會感冒,遇到學生頭痛發熱,教師就應讓學生休息。這些看起來微不足道的小事,如果處理得當,就能使學生感到溫暖,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有一次上課時,突然颳起了大風,學生直捂著眼睛,我馬上命令學生向後轉,要求學生背對風站立,自己卻走到學生面前頂風而立。這雖然是一件小事,但是學生從教師的行動上體會到對他們的關心和愛護,從而激發了學生的尊師之情。

二、教學工作中,教師要有熱心和耐心

教學過程是師生相互交流、共同發展的互動過程.新課標明確指出,要注意發揮教學活動中教師的指導作用的同時,特別強調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的體現,以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潛能,提高學生的體育學習能力,要在教學方法的設計中儘量營造有利於學生學習和參與的各種學習氛圍。使每個學生都能與教師一起參與到學習中去,形成一種在自學、自練的基礎上相互幫助、相互矯正,共同提高的合作學習環境,把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融人到課堂練習中,讓他們在感受體驗總結的基礎上學習,教師再去指導,這樣不僅可以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還能充分發揮他們的聰明才智,教師要有熱心和耐心,體育教學靈活多變,動作複雜,難度較大,學生在學習動作時經常遇到各種各徉的困難,這時學生心中往往產生消極情緒和退縮心理。有些動作學生一時掌握不了,教師千萬不可急躁,更不能埋怨,而要滿腔熱情地幫助,指導學生。比如我在上八年級年級實心球擲遠課時,首先讓學生做模仿練習〔單手、雙手擲方法、投、擲、撇、拋、扔)體會用力順序,讓學生帶著怎樣才能擲遠的問題去練習。在練習過程中總結出了“用力快速、不高不低、動作合理”才能擲得更遠的方法。在此基礎上,教師再去教正確的方法,講解投擲的有關原理:(l)充分發揮兩腿力量,用力蹬地。(2)充分調動全身力量,送艦展胸。(3)充分發揮兩臂力量,用力將球投出。(4)上步投擲加快出手速度,加大投擲力量,全身協呼叫力。這樣學生就更容易接受,更樂於接受,更有利於完成教學任務。

三、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注重教育方法

當學生出現失誤或對教師不尊重的時候,教師應寬容,沉著冷靜,要用愛心去感化他們。寬容是縮短師生心理距離、消除師生間隔閡的良藥。體育教學活動複雜多變,學生又活潑好動。比較難於組織,學生在練習中會違紀,這就要求教師豁達大度,對學生有寬容之情,採取恰當的教育方法來解決問題,使他們主動克服缺點和錯誤,有一次上籃球課時,學生正在練習雙手胸前傳接球,有一位男生邊練邊吃零食。我瞪了他一眼,他毫無反應,我就過去接球同他一起練習。看著他那漫不經心的樣子,我一用力,球打在了他的身上,他大發脾氣。當時我真想過去訓斥一頓,可稍一沉思,覺得不妥,就讓該生繼續練習,然後把他叫到一邊.告訴他剛才他沒有接住球的原因。接著又和他一起練習。下課後那位學生主動誠懇地說:“老師,我錯了!您別生氣。今後我一定好好練習!”由此可見,此舉進一步的激發了這位學生學習興趣和練習積極性,我也檢查了自己做的不夠的地方,事情就這樣過去了,師生之間感情更加融洽了。當然寬容不是無限度的,要結合具體實際情況而定。

懷揣一份愛心,保持高度的熱心,選取恰當的方法,體育教師應具備過硬的業務素養。這些業務素質的培養要求教師站在教學物件的角度上,發揚愛崗敬業的精神,以善良之心,以善意之舉去感化學生,使體育課堂教學富有活力。根據多年的教學經驗,筆者認為,體育課堂教學的成果與教師設計課堂能力有著直接的關係,科學合理的課堂設計有利於體育課的正常開展。

體育課堂設計要求以學生為核心,以活動為媒介,以情感為紐帶,使師生雙邊教學關係得到和諧發展。作為教師應該預料到課堂教學中可能出現的因素,特別是來自學生的反應,從而對症下藥,適時引導,尤其是體育課,大多進行露天教學,課堂組織,課堂教學都有一定的難度,教師要多一些心計,多點盤算,以寬容和理解引導學生熱愛體育,增強體質的思想意識。

教學教育敘事 篇15

現代教育技術應用於科學學科的教學,有聲、有色、形象直觀,能引起學生探究的興趣,增進教學的效果,促進學生人文精神的發展。但要充分發揮其作用,教師的作用不可小視。

1、教師角色、觀念的改變

現代教育技術引入科學教育,可以加強學生的感知過程,促進認知的深化,加深理解和提高應用能力。但是,它在給科學教育帶來契機的同時,也對科學教育提出了挑戰,對教師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教師要適應這種要求,就必須更新教育觀念,要認真研究新世紀人才的素質要求,及時對每個學生進行成才設計。現代教育技術研究和實踐的物件是“學習過程”。這裡強調的是“學習過程”而不是“教學過程”,從而真正確立了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學生將從被動的聽講者,轉變為主動參與的學習主體,學生是現代教育技術發展的最大受益者。教育應該較少地致力於傳遞和儲存知識,而應更努力地尋求獲得知識的方法。教師應該花更多的精力去分析研究學習者的特點,預測和幫助他們解決在學習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難,找到他們恰當的學習起點和創造一種他們能適應的教學模式,以期使每個學生都成為成功的學習者。這就要求教師樹立大教育觀念,集中精力去從事那些有效果的和創造性的活動,既要做引路人,又要做學生的朋友。而現代教育技術正為增強師生互動、突出學生主體提供了條件。

2、教師要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努力掌握現代教育技術的理論與操作技能。

現代教育技術引入課堂教學,使教師與學生處在相同的環境中。這為教師創造了一個熟悉但更具挑戰性的環境。因此教師必須不斷學習,努力掌握和運用教育技術的理論、手段、方法和技巧,並深入研究、交流開展電化教學的心得體會,互相推薦和提供軟體資料,多渠道收集,或通過簡單的輯納編制新的軟體教材。

3、媒體課件要適時適地適用妙用。

毫無疑問,多媒體技術的運用為科學的教學帶來了新的生機,為進一步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提供了新的空間,但教師必須明確這樣一個觀點——應科學、合理、巧妙地使用多媒體。並不是所有的內容都適合用現代教育技術來完成,包括在科學學科中挖掘人文精神。它也不可完全代替教師的演示實驗和學生實驗,如果忽視學生的思維發展過程,那麼任何的教學也都失去了它的意義。總言之,不能讓多媒體輔助手段“喧賓奪主”,而要儘量讓它發揮“輔助”作用,真正為優化科學課堂教學服務。

總之,衝破傳統的教學方法,樹立新的教學理念,採用現代先進的教學手段,是現代科學教育的要求,也是現代教學發展的需求,對於整個教學改革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教學教育敘事 篇16

在春暖花開的四月,我非常榮幸參加了幼兒園組織的“上海幼教名師有效教學”現場交流會。這次學習感觸頗深,收穫頗多。

這次學習活動安排非常嚴謹,學習內容非常緊湊、豐富,早上是以聽評課的形式對他們的主題案例進行討論,上午是集體教學活動展示活動,顧偉毅老師園向大家展示了中班的音樂活動《旅行舞》,簡單的教具,嚴謹的設計,有效的遞進不斷激發著孩子們的探索熱情,老師的簡約、理性的設計思路,輕鬆詼諧的教學風格充分展示了作為一名學前專業的青年教師良好的專業素質和發展勢頭。吳佳瑛老師讓孩子們親切的成為佳佳老師,我喜歡聽佳佳老師的課,《哈哈小人》《數字寶寶》富有激情的師幼互動,很崇拜她的上課時提問語句的精煉與小結語氣的到位。上課思維開闊,語言抑揚頓挫,很受鼓舞!應彩雲老師的《一步一步走啊走》《小威向前衝》以及精彩紛呈的點評、妙趣橫生的講座贏來了在場教師們陣陣的歡笑與掌聲。在教學活動中我驚喜的發現她與每個孩子的互動是那麼的真實、真切、自然、幽默!應老師用其獨特的個人魅力詮釋著教育的快樂,讓在場的每一位老師都為之讚歎!

觀摩課例和聽講座相結合,我感覺一點都不疲勞,在名師效應的感染下,我靜靜的品位著、感受著、學習著、快樂著!發現身邊有那麼多可愛的老師們用心的工作著、科研著,用她們自身的良好素質和明睿的智慧,全心全意的服務於幼教事業!在她們的身上,我學到了很多、很多······

我在以後的工作中將盡可能的做到有一顆追求精緻追求美的決心。不管是創設環境還是佈置一個區域,我們都要追求美,追求精緻。力求做到更好。在公共區遊戲這一塊,我們將繼續創設濃厚的遊戲氛圍,豐富遊戲材料,在如何指導幼兒遊戲方面下一翻功夫,力求讓孩子儘快將遊戲玩出水平,玩出質量。在主題牆飾這一塊,我們將學習他們的勤於動腦的精神和勤於動手的精神,把我們的主題牆裝飾的內容豐富,教學活動中讓幼兒在遊戲中獲得知識,要“教的有效,學得輕鬆”。

學習後我一直在思考:我應該向像名師們學什麼?我學到了什麼?在不斷課改的今天,她們用細膩、睿智的目光傳遞給我的是一種快樂!應老師在講座時迴應提問老師時所說的:“安靜下來,靜下心來的做自己的事情,享受教育的過程,享受教育的快樂!”是呀,做為一教師的我,首先要調整好自己的心態,抓牢當前的教學狀態,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有效的教學策略,進行快樂教學,把自己的快樂帶給孩子,使孩子在快樂的教學氛圍中,快樂的成長!

教學教育敘事 篇17

一年級孩子活潑好動,自控能力差,注意力保持時間短,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必須有效的組織課堂教學。組織好課堂教學是上好一堂課的重要保證,是衡量一節課成功與否的重要標準,課堂教學組織的好壞直接影響教學任務的

一、激發學生興趣,吸引學生注意力。

大家都知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由此可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愉快的氣氛中學習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一年級的學生注意力不容易集中,他們剛剛踏入校園進行正規化的學習。先把規矩給他們定下來,賞罰要分明,利用好前半節課,後半節課可以做練習或者遊戲,不要把教學內容安排的過多,以免學生疲憊不堪,不僅沒學到你意想中的知識,還使他們在下一節課中降低了學習的積極性。利用學生爭強好勝的心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

二、課堂形式靈活多變,營造輕鬆、愉快的學習環境。

課堂形式單一,很容易造成學生身心疲勞,從而轉移注意力。針對這一現象,我們要想方設法設計靈活多變的教學活動。同時還要要求一年級教師要有較強的應變能力和課堂控制能力:一年級學生年紀小,自我控制力差,情緒易激動,即使是一點小事也往往讓他們興奮半天,其行為突出表現為:拍桌子、砸筆盒、大呼小叫、拍手、離開座位跳躍等,所以教師要在突發事件剛出現苗頭時,就及時給予轉化或制止。然後,我們需要的是足夠的耐心要有足夠的耐心、細心,讓孩子知道你要他們做什麼,怎麼做,先怎樣再怎樣,哪怕是放幾個學具,放哪兒,怎麼放,都要說清楚。一開始的細緻對以後的教學會非常有用。

三、老師講課時要使用兒童化語言。

一年級孩子不同於大學生,只要老師講清要求就行,他們自制裡差,注意力集中時間短,做事憑興趣。比如做連線題,如果老師說讓我們來做個“找朋友”的遊戲好不好?學生一聽肯定會感興趣。如果哪個學生找錯了或還沒有找到朋友,老師說:“哪個小朋友願意幫幫他?”學生聽了覺得很親切,他們很喜歡聽這種語氣,老師用這種兒童的語氣跟學生說話,才能更好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總之,一定得蹲下與孩子們說話。

四、及時的表揚和鼓勵,增強學生的自信心。

每個學生都希望自己在老師眼中是最好的,一年級的孩子也不例外,最喜歡聽到老師的表揚,一聽到表揚就會有更好的表現。在課堂中,教師要及時表揚守紀律的學生,使其他同學受到感染。組織課堂教學是一門藝術,能否吸引學生是上好一堂課的先決條件,教師只有在教學中不斷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素養,不斷實踐總結,才能更好地駕馭課堂,達到最優最佳的教學效果。

總之一句話:愛心+耐心+細心

當一名好啟蒙老師不簡單呀!

教學教育敘事 篇18

《科學課程標準》中提出:學生是科學學習的主體,科學學習要以探究為核心。在整個的探究活動,學生經歷了猜想-設計-探究-驗證這個完整的探究式學習過程,教師注意自始至終都以一種啟發者、引導者、幫助者、欣賞者的身份參與到學生的探究活動中。在設計實驗的過程中,注意培養學生選擇自己的方式進行表達與交流,並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彙報,學生的彙報雖然有的不完整,但注意了能對學生的回答適時補充,並善於及時捕捉學生隨時閃現的智慧火花,給他們以肯定,給他們以激勵。通過層層深入的探究活動,學生能自己分析和研究生活中的事例,提出自己的研究問題,並在此基礎上自主設計實驗計劃、選擇實驗材料、開展實驗研究、得到實驗結論。在探究活動中,注意了小組內的相互合作和觀察研究。在實驗的現象分析和總結中,知道用三稜鏡、水稜鏡分解太陽光形成彩虹,牛頓盤能把多種顏色光混合成白光。知道了人工製造彩虹的方法,知道了彩虹多形成於夏天雨後的原因。

《科學》教學注重培養學生興趣,使學生主動地學習,這也是《新課標》所要求的。“你們真棒!”。“你們真像一個小科學家!我都要向大家學習了,希望同學們能在今後的學習中發現更多的問題,提出更多的問題,用自己的方法解決更多的自然科學問題”......這些語言的肯定與鼓勵,體現了教學活動組織者、引導者的作用。在課上時,我經常說:“你們真棒!”,這不僅使學生有了成功的體驗,更進一步激發起學生探究的興趣。

在科學探究過程中,既做到關注學生科學研究的方法、思維的方式,又關注學生自主進行探究活動,並在研究活動中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即培養學生嚴謹的科學態度)同時,在教學環節的設計上基於學生的已有認知基礎,讓學生互相享受各自研究的成果,達成共識,形成結論。對於學生的評價既關注知識與技能的理解和掌握和科學探究的過程體驗,更關注他們情感與態度的形成和發展,能主動與同伴進行交流和合作,能否積極主動地參與探究活動。評價以師生評、生生評、自評等多種形式進行,重視對學生髮現問題、解決問題和實踐操作能力的評價。

國小科學課程是以培養科學素養為宗旨的科學啟蒙課程。學生科學素養的形成是一項長期而又艱鉅的工作,但是我相信作為科學課教師的我們,一定會以契而不捨的精神全身心地投入到對科學課教學工作的探究之中,不斷地充實自我、提高自我、完善自我,為教育事業貢獻一份力量。

教學教育敘事 篇19

在國小階段,兒童對周圍世界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慾望,他們樂於動手操作具體形象的物體,這一時期是培養科學興趣、體驗科學過程、發展科學精神的重要時期。學習科學課程,有利於國小生形成科學的認知方式和科學的自然觀,並將豐富他們的童年生活,發展他們的個性,開發他們的創造潛能。

現將自己在教學中的一點反思談一下。

一、鼓勵學生敢問

我認為教師首先應更新教育觀念,採取更適合發揮學生主體性的教學模式。雖然《科學》這門課對於學生來說有的內容學生易懂也愛學,可有的離他們很遠他們不懂就不愛學,這就要我們為學生營造一種和諧的寬鬆氣氛,讓學生敢想敢問,使學生感到教師與學生平等相處,一起探索,研究。若學生提出的問題與教學內容相差甚遠或問題提不到要害處,教師要先給予積極鼓勵,讚揚他敢於提問的勇氣,而後再給予點撥和啟發,讓他們帶著成就感體面地坐下。其次,要消除學生的心理障礙,解放思想,放下包袱,鼓勵學生敢問,愛問。教師要使學生認識到學會質疑的重要性。我們可以通過愛迪生“我能孵出小雞來嗎”、牛頓“蘋果為什麼往地上掉”等具體事例,教育學生學習科學家善於思索探究的思維品質,使學生懂得“疑而能問,已知知識大半”、“思維自疑問和驚奇開始”的道理。還要告訴學生,課堂提問不是老師的專利或某些學生的專利,每個人都可以提問,也只有在大家互相質疑的過程中,自己的思維才能得到發展。

二、引導學生會問

學生不會提問,是因為他們不知從哪入手,不知提什麼樣的問題。起始階段,教師應注意通過示範提問,向學生展示發現問題的思維過程,使學生受到啟迪,有法可循。當然,在示範提問的基礎上,教師還應注意啟發引導,讓學生嘗試提問,由易到難,逐步上升。

1.從課題上質疑

教材中許多課文的課題都有畫龍點睛的作用。引導學生針對課題提出問題,既有利於探究和理解,又能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如:鐵為什麼會生鏽?聲音是怎麼產生的?學生帶著問題產生好奇,走進文字。

2.從課題的重點、難點處質疑

對課題重點、難點的質疑,既有利於學生深入探究本課主題,同時,也有助於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圍繞這一課題進行教學。如教《空氣》一課時,一個學生提到:“為什麼地球上會有空氣 ”其他學生聽後鬨堂大笑,當我反問他們怎麼解釋時,他們卻啞口無言。其實,這個看似簡單的問題提得很有價值。

3、從矛盾之處質疑

有些課文中有看似矛盾之處,那正是編者匠心獨具所在。從而悟出道理,提高認識。如《冷水和熱水》一課,有這麼一個實驗:向燒杯中加入280毫升熱水(80度左右)向錐形瓶中加入80毫升的冷水.將錐形瓶放入燒杯中,用紙板蓋住杯口,在紙板上打兩個小孔將兩個溫度計分別放入熱水和冷水中.觀測兩個容器中的初始溫度和每間隔1分鐘的溫度變化.(到5分鐘時;到8分鐘時)在實驗前讓同學說一說將要出現的結果.同學們只說出了兩個結果:溫度一樣,熱水比冷水高一點。我說冷水比熱水溫度高點,同學們說“那是不可能的.”我說“那好吧,我們來試一試再說。”同學們都非常好奇,認真地看和記錄,結果正是冷水高一點,這樣一來同學們的積極性上來了,紛紛討論為什麼,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學生熱愛科學,對科學現象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慾望,科學課的開設正是為了滿足學生的這種心理需求的。如果教師在教學中仍沿用那種僵死的教學方法,其結果只能是倒學生的胃口,抹殺學生求知慾望。我們應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中去認識科學,並鼓勵他們去探索科學的諸多奧祕。只有這樣才體現了新課程教學理念。

我覺得作為一名科學課的教師,應該時刻把自己放在學生的角度,從一個全新的視角來看待每一節課,才能給學生提供一個好的體驗、探究的過程,從而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