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昆蟲記讀書筆記(精選9篇)

欄目: 讀書筆記 / 釋出於: / 人氣:2.4W

昆蟲記讀書筆記 篇1

我愛聆聽大自然的聲音,因為大自然使我的心靈變得純淨。我因為愛聽音樂,因為音樂給了我快樂和勇氣。可我更愛讀書,因為讀書如飲芳香的酒,聆聽動人的歌,它可以陶冶我的情操。

昆蟲記讀書筆記(精選9篇)

我已經和書一同走過了九年,在這九年的學習生活中,書無時無刻不伴隨著我。我愛讀語文書,因為在語文的世界裡,我可以盡情地翱翔,品味生活的美好。

當我讀到《陳涉世家》時,我彷彿自己處在陳勝、吳廣發動起義的場景中,體會到了他們永不屈服的精神;當我讀到《世外桃源》時,我也為當時桃源外的人過著如此動亂的生活而嘆惋,同時又羨慕桃源中人那種安逸、和平的生活;當我讀到《岳陽樓記》時,我對范仲淹能有“年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曠達胸襟和“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政治抱負感到崇敬。

我也愛讀外國名著,在《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中,我佩服保爾不向命運低頭的精神。

我的心情隨著不同的文章而改變,有時,我會為書中某一個畫面而欣喜若狂;有時,我也會為書中主人公的悲慘命運而惋惜。

古人曾經說過:“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讀書的好處的確很多,它可以增長我的知識,開拓我的眼界,更可以使我的身心得到淨化。

在讀書的過程中,我從小時候的無知任性變成了現在的活潑懂事,從小時候只會向媽媽撒嬌的我變成了現在能獨自面對挫折的我……這一切的一切,都要感謝書本。

在以後漫長的人生中,無論發生什麼,讀書會是我在生活中的樂趣,讀書將伴我同行!

昆蟲記讀書筆記 篇2

《昆蟲記》,是一部很吸引人的著作.這本書的作者是法布林,他用了畢生的精力研究了昆蟲世界,那份執著,那份堅持不懈的精神實在讓我佩服.書中充滿了驚奇,充滿了情趣,通過這本書我知道了另一個世界的奧祕昆蟲世界的真面目,更讓我發現了大自然中蘊含著的各種科學真理.

作者用那生動活潑的行文,輕鬆詼諧的語調,向我們描述了昆蟲世界中的一幕幕.因為這部科學百科同時也帶有文學色彩,文中的一字一句,都體現了作者的感情,同時也展現了昆蟲的獨一無二的個性.楊柳天牛像個吝嗇鬼,身穿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的短身燕尾禮服;“小甲蟲為它的後代做出無私的奉獻,為兒女操碎了心”; 而被毒蜘蛛咬傷的小麻雀,也會“愉快地進食,如果我們餵食動作慢了,他甚至會像嬰兒般哭鬧”.還有,螢火蟲、螞蟻、蜘蛛、蟋蟀、毛毛蟲,燕子、麻雀……林林總總,一個個妙趣橫生的故事,一段段栩栩如生的昆蟲的景況,涵蓋了關於昆蟲的進食、保護自己、交配、養育後代、勞作、狩獵及生死,幾近所有的細節.

我覺得 《昆蟲記》是值得一生閱讀的好書, 我想無論是誰,只要認真地閱讀一下 《昆蟲記》,讀出滋味,讀出感想,一定可以知道得更多.

作者的精神我很受啟發:我們應該有追求真理的勇氣和毅力,對自己感興趣的事情應該有始有終的去把它做好,相信自己的能力,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的潛能.哪怕你的追求在別人看來是枯燥的,寂寞的,乏味的,只要你有恆心,就一定可以創造出奇蹟.

《昆蟲記》不僅僅浸溢著對生命的敬畏之情,更蘊含著某種精神.那種精神就是求真,即追求真理,探求真相.這就是法布林精神.學學他的精神吧!雖然我們不一定要像法布林一樣去探索昆蟲的奧祕,但我們可以學他的精神,去做好其他事情!

看了《昆蟲記》後,這本書使我十分著迷, 原來昆蟲世界有這麼多的奧祕,我知道了:凌晨,蟬是怎樣脫殼;屎殼螂是如何滾糞球的;螞蟻是怎樣去吃蚜蟲的分泌物.還弄清了:“螟蛉之子”是錯誤的,蜂抓青蟲不是當成自己的兒子養,而是為自己的後代安排食物. 第一次讀《昆蟲記》,不知怎麼的它就吸引了我.這是一部描述昆蟲們生育、勞作、狩獵與死亡的科普書,平實的文字,清新自然;幽默的敘述,惹人捧腹……人性化的蟲子們翩然登場,多麼奇異、有趣的故事啊!法布林的《昆蟲記》,讓我沒有夢幻感,那些具體而詳細的文字,不時讓我感覺到放大鏡、潮溼、星辰,還有蟲子氣味的存在,彷彿置身於現場一樣.被我忽視太久了的昆蟲的身影,及它們囂張的鳴叫,一下子聚攏過來,我屏住呼吸,然後,憑它們穿透了我心靈的幽暗.是法布林,讓我看到了昆蟲跟我們人類在生與死,勞動與掠奪等許多問題上都有著驚人的相似.《昆蟲記》不是作家創造出來的世界,它不同於小說,它們是最基本的事實!是法布林生活的每一天每一夜,是獨自的,安靜的,幾乎與世隔絕的寂寞與艱辛.我仰起了頭,這一刻,我非常想仰起我的頭,像仰望星空一樣,來對待昆蟲們存在的奧祕.它使我第一次進入了一個生動的昆蟲世界. 於是,我接著往下看《昆蟲記》. 接著往下看,《昆蟲記》是一個個有趣的故事:“螳螂是一種十分凶殘的動物,然而在它剛剛擁有生命的初期,也會犧牲在個頭兒最小的螞蟻的魔爪下.”蜘蛛織網,“即使用了圓規、尺子之類的工具,也沒有一個設計家能畫出一個比這更規範的網來”, 豐富的故事情節使我浮想聯翩. 看著看著,這些蟲子們漸漸地清晰起來,我思考著:如果我們環境保護,不環境汙染,這些蟲子是不是還會在呢?現在的環境惡化,又是不是在以後還會有呢?我仔細地想了一想這彼此之間的關係,這一次的閱讀,《昆蟲記》為我打開了一扇全新的門. 當我繼續閱讀《昆蟲記》時,我看到法布林細緻入微地觀察毛蟲的旅行,我看到他不顧危險捕捉黃蜂,我看到他大膽假設、謹慎實驗、反覆推敲實驗過程與資料,一步一步推斷高鼻蜂毒針的作用時間與效果,螢的捕食過程,捕蠅蜂處理獵物的方法,孔雀蛾的遠距離聯絡……一次實驗失敗了,他收集資料、分析原因,轉身又設計下一次.嚴謹的實驗方法,大膽的質疑精神,勤勉的作風.這一次,我感覺到了 “科學精神”及其博大精深的內涵. 昆蟲學家法布林以人性關照蟲性,千辛萬苦寫出傳世鉅著《昆蟲記》,為人間留下一座富含知識、趣味、美感和思想的散文寶藏.它行文生動活潑,語調輕鬆詼諧,充滿了盎然的情趣.在作者的筆下,楊柳天牛像個吝嗇鬼,身穿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的短身燕尾禮服;小甲蟲“為它的後代作出無私的奉獻,為兒女操碎了心”;而被毒蜘蛛咬傷的小麻雀,也會“愉快地進食,如果我們餵食動作慢了,他甚至會像嬰兒般哭鬧”.多麼可愛的小生靈!難怪魯迅把《昆蟲記》奉為“講昆蟲生活”的楷模. 我歎服法布林為探索大自然付出的精神,讓我感受到了昆蟲與環境息息相關,又讓我感受到了作者的獨具匠心和細微的觀察.《昆蟲記》讓我眼界開闊了,看待問題的角度不一樣了,理解問題的深度也將超越以往.我覺得 《昆蟲記》是值得一生閱讀的好書, 我想無論是誰,只要認真地閱讀一下 《昆蟲記》,讀出滋味,讀出感想,一定可以知道的更多.

抿一口茶,心情略微激動地開始閱讀一本書《昆蟲記》,它是法國傑出昆蟲學家、文學家法布林的傳世佳作,亦是一部不朽的著作.它熔作者畢生研究成果和人生感悟於一爐,娓娓道來.法布林用了畢生的精力研究了昆蟲世界,那份執著,那份堅持不懈的精神實在讓我佩服.書中充滿了驚奇,充滿了情趣,通過這本書我瞭解了昆蟲世界的真面目,更讓我發現了大自然中蘊含著的各種科學真理,這真是一本極其珍貴的生命樂章.字裡行間洋溢著作者本人對生命的尊重與熱愛.

昆蟲世界是多麼的奇妙.作者用那生動活潑的行文,輕鬆詼諧的語調,向我們描述了昆蟲世界中的一幕幕.因為這部科學百科同時也帶有文學色彩,文中的一字一句,都體現了作者的感情,同時也展現了昆蟲的獨一無二的個性.楊柳天牛像個吝嗇鬼,身穿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的短身燕尾禮服;小甲蟲為它的後代做出無私的奉獻,為兒女操碎了心; 而被毒蜘蛛咬傷的小麻雀,也會愉快地進食,如果我們餵食動作慢了,他甚至會像嬰兒般哭鬧.還有,螢火蟲、螞蟻、蜘蛛、蟋蟀、毛毛蟲,燕子、麻雀……一個個妙趣橫生的故事,一段段栩栩如生的昆蟲的景況,涵蓋了關於昆蟲的進食、保護自己、交配、養育後代、勞作、狩獵及生死,幾近所有的細節.彷彿置身於現場一樣,一次又一次地把我帶進昆蟲的世界.多麼可愛的小生命啊!我也因此知道它為什麼被魯迅奉為“講昆蟲生活”的楷模了.確實如此啊!

其中給我印象最深的且推翻了我以往的看法的是兩種昆蟲,分別是蜣螂和螳螂.蜣螂就是我們非常厭惡的屎殼螂,整天和那些糞便糞便打交道,揉成團佔為己有,但它是名副其實的大自然的“清潔工”,特別愛打掃乾淨那些不講衛生的寵物們留在草地上的糞便,公園裡的草坪因此而變得更清爽,花朵才更加香氣撲鼻;穿著綠色霓裳羽衣的美麗螳螂,它可是一種肉食性昆蟲,最喜歡吃蚊子、蝗蟲、蛾類、蟋蟀等,它的兩條手臂是最可怕的利刃,別看它身材纖細優雅,只要有蟲子飛過,它馬上就揮舞起大刀,迅速捕殺.我常常想:蜣螂雖然外表醜陋,但是任勞任怨擔負起清潔地球的使命,讓人類的家園更加美麗;螳螂外表美麗,可是內心非常凶殘,我們要看到它凶殘的本質,不要被它的美麗外表所迷惑.所以不管他是美麗還是醜陋,存在就有他的道理,地球上的生物只有和諧相處,才能保持生態的平衡;只有通過競爭選擇,才能求得物種的進化.

昆蟲記》的確是一個奇蹟,是由人類傑出的代表法布林與自然界眾多的平凡子民——昆蟲,共同譜寫的一部生命的樂章,一部永遠解讀不盡的書.這樣一個奇蹟,在人類即將邁進新世紀大門、地球即將迎來生態學時代的緊要關頭,也許會為我們提供更珍貴的啟示.它也不僅僅充滿著對生命的敬畏之情,更蘊涵著追求真理、探求真相的求真精神,給了我很大的啟發:在生活中和學習中,我們要學習法布林勇於探索世界、勇於追求真理的勇氣和毅力,無論做什麼事情都要像法布林那樣,要有一種嚴謹的科學態度,堅持“準確記述觀察得到的事實,既不新增什麼,也不忽略什麼”.做任何事情都要堅持不懈,即使條件艱苦,也要為了理想而不斷奮鬥!

昆蟲記讀書筆記 篇3

接著往下看,《昆蟲記》是一個個有趣的故事:“螳螂是一種十分凶殘的動物,然而在它剛剛擁有生命的初期,也會犧牲在個頭兒最小的螞蟻的魔爪下.”蜘蛛織網,“即使用了圓規、尺子之類的工具,也沒有一個設計家能畫出一個比這更規範的網來”, 豐富的故事情節使我浮想聯翩. 看著看著,這些蟲子們漸漸地清晰起來,我思考著:如果我們保護環境,不汙染環境,這些蟲子是不是還會在呢?現在的環境惡化,又是不是在以後還會有呢?我仔細地想著這彼此之間的關係,這一次的閱讀,《昆蟲記》為我打開了一扇全新的門.

昆蟲記讀書筆記 篇4

昆蟲學家法布林以人性關照蟲性,千辛萬苦寫出傳世鉅著《昆蟲記》,為人間留下一座富含知識、趣味、美感和思想的散文寶藏。它行文生動活潑,語調輕鬆詼諧,充滿了盎然的情趣。在他的筆下,楊柳天牛像個吝嗇鬼,身穿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的短身燕尾禮服;小甲蟲"為它的後代作出無私的奉獻,為兒女操碎了心";而被毒蜘蛛咬傷的小麻雀,也會"愉快地進食,如果我們餵食動作慢了,他甚至會像嬰兒般哭鬧"。多麼可愛的小生靈!難怪魯迅先生把《昆蟲記》奉為"講昆蟲生活"的楷模。

我歎服法布林為探索大自然付出的精神,讓我感受到了昆蟲與環境息息相關,又讓我感受到了作者的獨具匠心和細微的觀察。

文章把昆蟲放在大自然的環境中介紹,介紹了它們的外表特徵,生活習性,但並不侷限於僅僅真實地記錄下它們的生活,而是以人性觀照蟲性,昆蟲的本能,習性,勞動,婚戀,繁衍和死亡。字裡行間無不體現著作者的喜愛,以蟲性反觀社會人生,充滿了對生命的關愛之情,充滿了對自然萬物的讚美之情。

生活處處都有有趣的事物,只要你有善於觀察,發現的眼睛。法布林所寫的《綠蚱蜢》就是這樣的來的。

《昆蟲記》並非刻意寫就,而是作者自得其樂的觀察與寫作的成果。這便定下了作品的基調:看似平平淡淡,卻反映出作者珍愛生命,熱愛生活的情感,一如其樸實清貧,但寧靜美好的鄉間生活。他留下的觀察記錄是不變的,但給讀者的思索卻是多樣的,他沒有強迫他人接受自己的觀點,但卻給讀者帶去了知識,趣味,美感以及思想的享受。

《昆蟲記》不僅僅滲透著對生命的敬畏之情,更蘊含著某種精神。這種精神就是求真,即追求真理,探求真相。這就是法布林精神!

昆蟲記讀書筆記 篇5

今天我讀了一本書叫《昆蟲記》,那本書裡介紹了許許多多的昆蟲,像:蟬、開隧道的礦峰、樵葉峰、迷宮蛛其中最吸引我的就是迷宮蛛。

普通的蟲子,如果好好地研究起來,也能發現許多有趣的事情。在七月的清晨,太陽還沒有焦灼著人的頭頸的時候,每星期達爾文總要去樹林裡看幾次迷宮蛛。孩子們也都跟著達爾文去,每人還帶上一個橘子,以供解渴之用。

走進樹林,不久,他們就發現許多很高的絲質建築物,絲線上還串著不少露珠,在太陽光的照射下閃閃發光,好像皇宮裡的稀世珍寶一般。孩子們被這個美麗的“燈架”驚呆了,幾乎忘記了他們的橘子。

經過太陽半小時的照射,魔幻般的珍珠隨著露水一起消失了。現在可以來專心觀察它的網了。在那叢薔蔽花的上方張著一張網,大概有一塊手帕那麼大,周圍有許多線把它攀到附近的矮樹叢中,使它能夠在空中固定住,中間這張網看起來猶如一層又輕又軟的紗。

網的四周是平的,漸漸向中央凹,到了最中間便變成一根管子,大約有八九寸深,一直通到葉叢中。

蜘蛛就坐在管子的進口處。它對著他們坐著,一點兒也不驚慌。它的身體是灰色的,胸部有兩條很闊的黑帶,腹部有兩條細帶,由白條和褐色的斑點相間排列而成。在它的尾部,有一種“雙尾”,這在普通蜘蛛中是很少見的。

達爾文猜想在管子的底部,一定有一個墊得軟軟的小房間,作為迷宮蛛空閒時候的休息室。可事實上那裡並沒有什麼小房間,只有一個像門一樣的東西,一直是開著的,它在外面遇到危險的時候,可以直接逃回來。

上面那個網由於用許多絲線攀到附近的樹枝上,所以看上去活像一艘暴風雨下拋錨的船。這些充當鐵索的絲線中,有長的,也有短的;有垂直的,也有傾斜的;有緊張的,也有鬆弛的;有筆直的,也有彎曲的,都雜亂地交叉在三尺以上的高處。這確實可以算是一個迷宮,除了最強大的蟲子外,誰都無法打破它,逃脫它的束縛。

果然,一切都在蜘蛛的意料之中。它不慌不忙地撲到獵物上,慢慢地一口一口地吮吸著它的血,一副得意洋洋的樣子。至於那蝗蟲,在蜘蛛咬它第一口的時候就死了蜘蛛的毒液使它一命嗚呼。接下來蜘蛛就要從容地來吃完它了,而對於這隻蝗蟲來說,這遠比半死不活或者活活被蜘蛛撕成碎片要舒服多了。

到快要產卵的時候,迷宮蛛就要搬家了。儘管它的網還是完好無損,但它必須忍痛割愛。它不得不捨棄它,而且以後也不再回來了。它必須去完成它的使命,一心一意去築巢了。它把巢做在什麼地方呢?迷宮蛛自己當然知道得很清楚,而達爾文,卻一點頭緒都沒有,實在猜想不出它會把巢造在哪兒。我花了整個早晨在樹林中各個地方搜尋。工夫不負有心人,我終於發現了它的祕密。

在離網相當遠的一個樹叢裡,它造好了它的巢。那裡堆著一堆枯柴,草率而雜亂地纏在一起,顯得有點髒。就在這個簡陋的蓋子下,有一個做得比較細緻、精巧的絲囊,裡面就是迷宮蛛的卵。

看到它的巢那麼簡陋,我不禁有些失望。但是後來達爾文想到了,這一定是因為環境不夠好。你想,在這樣一個密密的樹叢裡,一堆枯枝枯葉中,哪有條件讓它做精緻的活呢7為了要證明自己的推想沒有錯,達爾文帶了六隻快要產卵的迷宮蛛到達爾文家裡,放在實驗室的一個鐵籠子裡面,然後把鐵籠子豎在一個盛沙的泥盤子裡,又在泥盤中央插了一根百里香的小樹枝,使每一個巢有攀附的地方。一切準備就緒後,現在就讓它們大顯身手吧。

這個實驗獲得了極大的成功。七月底的時候,達爾文得到了六隻雪白的、外觀富麗精緻的絲囊。迷宮蛛在這樣一個舒適的環境裡工作,活幹得自然細緻了許多。盡情地觀察吧!這個巢是一個由白紗編織而成的卵形的囊,有一個雞蛋那麼大。內部的構造也很迷亂,和它的網差不多看來這種建築風格在它的腦子裡已經根深蒂固了,所以無論在什麼場所,在什麼條件下,它造的建築物都是那樣的迷亂無章。

這個佈滿絲的迷宮還是一個守衛室。在這乳白色的半透明的絲牆裡面還裝著一個卵囊,它的形狀有點像那些代表某一等級的騎士的星形勳章。這是一個很大的灰白色的絲袋,周圍築著圓柱子,使它能夠固定在巢的中央。這種圓柱都是中間細,兩頭粗,總共大約有十個,在卵室的周圍構成一個白色的圍廊。母蛛在這個圍廊裡徘徊著,一會兒在這兒停住,一會兒又在那兒停住,時時聆聽著卵囊裡的動靜,活像一個馬上要做父親的人在產室外面焦急地等待著孩子的第一聲啼哭。這樣一個卵巢裡面,大概藏著一百顆左右淡黃色的卵。

輕輕移去外面的白絲牆後,可以看到裡面,還有一層泥牆,那是絲線夾雜著小碎石做成的。可是這些小沙子怎麼到絲牆裡面去的呢?是跟著雨水滲進去的嗎?不對,因為外面的絲牆上白得沒有一絲斑點,更不用說什麼水跡了,看來決不是從這牆上滲進去的。

到後來,達爾文才發現這是母蛛自己搬進去的,它為了怕卵受到寄生蟲的侵犯,所以特地把砂粒摻在絲線裡面做成一培堅固的牆。

這絲牆裡面還有一個絲囊,那才是盛卵的囊。我開啟的這個巢裡面的卵已經孵化了,所以我能看到許多弱小的小蜘蛛在囊裡快樂地爬來爬去。

但是,再回過頭來看看那母蛛,它為什麼要捨棄那張還完好無損的網,而把巢築到那麼遠的地方呢?它的捨近求遠自然有它的道理,你還記得它的網的樣子吧?在它的網的上方,有一個錯綜複雜的迷宮,高高地露在樹葉叢的外面,這是一個巨大的陷阱,同時也是一個很醒目的標誌,它的敵人寄生蟲輕而易舉地就能看到這個迷宮,然後循著它再找到迷宮蛛的巢如果這巢離那醒目的網很近的話,那麼寄生蟲會不費吹灰之力就把它的巢找到。寄生蟲的卑鄙手段上面已經詳細地報述過了,提防寄生蟲入侵是每一個母親為了保護下一代所必須做的一項重要事業。況且這種迷宮蛛的死敵寄生蟲專門吃新生的卵,如果找到迷宮蛛的巢,會毫不客氣地把它毀滅。所以聰明而盡責的迷宮蛛就趁著夜色到各處去察看地形,找一個最安全的地方作為未來家族的安樂窩,至於那個地方美觀不美觀,環境怎麼樣,倒是次要考慮的了。那沿著地面生長的矮矮的荊棘叢,它們的葉子在冬天裡也不會脫落,而且它們還能鉤住附近的枯葉,對迷宮蛛來說,不能說不是一個理想的居處,還有那又矮又細的迷迭香叢,也是迷宮蛛愛做巢的地方。在這種地方,我常常能夠找到不少迷宮蛛的巢。

有許多蜘蛛產卵以後就永遠離開自己的巢了。可是迷宮蛛和蟹蛛一樣,會一直緊緊地守著巢。不過和蟹蛛不同的是,它不會像蟹蛛那樣絕食,以致日益消瘦下去,它會照常捕蝗蟲吃。它用一團紛亂錯雜的絲。築起了一個捕蟲箱,繼續補充營養。

當它不捕食時,那就像我們所看到的那樣,在走廊裡踱來踱去,側耳傾聽四面八方的動靜。如果我用一根稻草在巢的某一處撥一下,它就會立即衝出來查看個究竟。就是用這種警惕的辦法,它盡心盡責地保護著自己的未成年的孩子們。

迷宮蛛產了卵後胃口還那麼好,表示它還要繼續工作。因為昆蟲不像人類,有時候吃東西僅僅是因為嘴饞。它們吃東西就是為了工作。

可是產完卵後,它這一生中最偉大的任務已經完成了,它還要作什麼工作呢?經過我細細地探究後,我才發現它所要做的工作是什麼。大約又花了一個月左右的工夫,它繼續在巢的牆上添著絲。這牆最初是透明的,現在卻變得又厚又不透明瞭。這就是它之所以還要大吃特吃的原因:為了充實它的絲腺來為它的巢造一垛厚牆。

大約在九月中旬,小蜘蛛們從巢裡出來了。但是它們並不離開巢,它們要在這溫軟舒適的巢裡過冬。母蜘蛛繼續看護著它們,繼續紡著絲線。不過歲月無情,它一天比一天遲鈍了。它的食量也漸漸地小起來。有時候我特意放幾條蝗蟲到它的陷阱裡去餵它,

它也顯得無動於衷,一口也不想吃。雖然這樣,它還能維持四五個星期的生命,在它離開這個世界之前,它繼續一步不離地守著這巢,每次一聽到巢裡新生的小蛛在活潑地爬來爬去,它便感到無限的滿足和快慰。最後,到十月底的時候,它用最後一點力氣替孩子們咬破巢後,便精疲力盡地死去。它已盡了一個最慈愛的母親所應盡的責任,它無愧於它的孩子,無愧於這個世界。至於以後的事;它便託付給造物主了。到了來年的春天,小蜘蛛們從它們舒適的屋裡走出來,然後像蟹蛛那樣,靠著它們的飛行工具遊絲,飄散到各地去了。它們的母親在天之靈,看著自己的孩子一個個各自成家立業了,也該欣慰了。

多麼聰明的迷宮蛛啊!如果把這技術用到社會科技上那我們的生活將會很快富裕起來,有些時候也要虛心向動物們學習。

昆蟲記讀書筆記 篇6

看了《昆蟲記》後,這本書使我十分著迷, 原來昆蟲世界有這麼多的奧祕,我知道了:凌晨,蟬是怎樣脫殼;屎殼螂是如何滾糞球的;螞蟻是怎樣去吃蚜蟲的分泌物。還弄清了:“螟蛉之子”是錯誤的,蜂抓青蟲不是當成自己的兒子養,而是為自己的後代安排食物。

第一次讀《昆蟲記》,不知怎麼的它就吸引了我。這是一部描述昆蟲們生育、勞作、狩獵與死亡的科普書,平實的文字,清新自然;幽默的敘述,惹人捧腹……人性化的蟲子們翩然登場,多麼奇異、有趣的故事啊!法布林的《昆蟲記》,讓我沒有夢幻感,那些具體而詳細的文字,不時讓我感覺到放大鏡、潮溼、星辰,還有蟲子氣味的存在,彷彿置身於現場一樣。被我忽視太久了的昆蟲的身影,及它們囂張的鳴叫,一下子聚攏過來,我屏住呼吸,然後,憑它們穿透了我心靈的幽暗。是法布林,讓我看到了昆蟲跟我們人類在生與死,勞動與掠奪等許多問題上都有著驚人的相似。《昆蟲記》不是作家創造出來的世界,它不同於小說,它們是最基本的事實!是法布林生活的每一天每一夜,是獨自的,安靜的,幾乎與世隔絕的寂寞與艱辛。我仰起了頭,這一刻,我非常想仰起我的頭,像仰望星空一樣,來對待昆蟲們存在的奧祕。它使我第一次進入了一個生動的昆蟲世界。

昆蟲學家法布林以人性關照蟲性,千辛萬苦寫出傳世鉅著《昆蟲記》,為人間留下一座富含知識、趣味、美感和思想的散文寶藏。它行文生動活潑,語調輕鬆詼諧,充滿了盎然的情趣。在作者的筆下,楊柳天牛像個吝嗇鬼,身穿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的短身燕尾禮服;小甲蟲"為它的後代作出無私的奉獻,為兒女操碎了心";而被毒蜘蛛咬傷的小麻雀,也會"愉快地進食,如果我們餵食動作慢了,他甚至會像嬰兒般哭鬧"。多麼可愛的小生靈!難怪魯迅把《昆蟲記》奉為"講昆蟲生活"的楷模。

我歎服法布林為探索大自然付出的精神,讓我感受到了昆蟲與環境息息相關,又讓我感受到了作者的獨具匠心和細微的觀察。《昆蟲記》讓我眼界開闊了,看待問題的角度不一樣了,理解問題的深度也將超越以往。我覺得 《昆蟲記》是值得一生閱讀的好書, 我想無論是誰,只要認真地閱讀一下 《昆蟲記》,讀出滋味,讀出感想,一定可以知道得更多。

昆蟲記讀書筆記 篇7

《昆蟲日記》不僅僅充滿著對生命的敬畏之情,更蘊涵著追求真理、探求真相的求真精神,給了我很大的啟發:在生活中和學習中,我們要學習法布林勇於探索世界、勇於追求真理的勇氣和毅力,無論做什麼事情都要像法布林那樣,要有一種嚴謹的科學精神。

昆蟲記讀書筆記 篇8

蟲子也會自殺嗎?當人感到痛苦、絕望時,他們便決意自我了斷,這劇毒的蠍子也有絕望到自盡的時候?可若沒有,這自殺的謠言從何而起?

於是法布林便親自做實驗,像傳聞說的那樣,把蠍子困在火圈中,驚慌失措的蠍子左衝右撞,被火一燙,又轉向另一邊被燙……終於,蠍子被燙的瘋狂了,豎起尾巴,旋轉著對著空氣亂刺,把尾巴舞的跟劍似的,正眼花繚亂之時,火網中的囚徒卻倒下了,僵直了身體,一動不動。真的是死了嗎?法布林十分疑惑,於是把火場中僵直的蠍子取出,放在涼爽的沙地上,自己在一旁看著。一個小時後,那被火逼得瘋狂而“自盡”的囚徒悠悠醒轉,又恢復了活力。這就說明,蠍子並沒有自殺,但這一隻說明不了,有可能它只是沒把自己刺死罷了,於是又捉了幾隻白蠍,然而他們與第一隻一樣,在涼爽的沙地上僵硬了一小時後,都“復活”了。

耳聽為虛,眼見為實。既然蠍子們並沒有刺死自己,那麼就是最初看到這件事、傳出蠍子自殺的人被蠍子的假象所欺騙,沒有在蠍子被烤焦前,把蠍子取出,直到蠍子被烤熟。

蠍子一事,再次強調了一件事:這種公眾權威不一定是正確的,要勇於挑戰權威。

昆蟲記讀書筆記 篇9

讀完《昆蟲記》,我有很深的感觸。然而,讓我感觸最深的不是書裡面的某些內容,而是《昆蟲記》的作者——法布林。

在看《昆蟲記》之前,我瞭解了一下法布林的背景。法布林勤奮刻苦,銳意進取,花了十二年時間,先後取得業士、雙學士和博士學位。因為他沒有抓住一生中出現的許多機遇去沽名釣譽,巧取功利,過上幻想之中的“好日子”,所以他前半生一貧如洗,後半生勉強溫飽。但是,法布林並不後悔,而是依然勤於自修,擴充知識儲備,精心把定研究方向,堅持不懈地觀察實驗,不斷獲得新成果,把整個人都融入了大自然。最後寫出了《昆蟲記》這部研究昆蟲的科學鉅著。

我敬佩法布林,敬佩他的執著。他把他的一生都獻給了大自然,他花了20xx年的時間寫下了10卷的《昆蟲記》。有人說,法布林的《昆蟲記》是一個奇蹟,但我們可曾想過,這《昆蟲記》的背後,有著法布林的執著,這又何嘗300不是一個奇蹟呢?他的一生中,有許許多多能讓他過上好日子的機會,但他都一一避過了,這才導致了他一生貧困潦倒。因為法布林根本不在乎這些,他的一生都放在了研究昆蟲裡,都在尋求真理裡。這般的執著,古今中外,有真正有幾人能做到如此呢?

我敬佩法布林,敬佩他的細緻入微。法布林的細心,從《昆蟲記》的字裡行間裡便一展無遺。這本書對昆蟲的描寫,小到連蟲子的某個動作都描寫得惟妙惟肖。讀著《昆蟲記》:昆蟲們排著隊向你走來,勤勞的蜜蜂在採蜜,威武的螳螂在比武,可愛的蟈蟈在歌唱……這些可愛的小精靈因為法布林的細緻入微而躍然紙上。讀著這新奇、優美的文字,我不由得對法布林肅然起敬。《昆蟲記》真不愧是“講昆蟲故事的楷模”,法布林真不愧是“昆蟲界的荷馬”。

《昆蟲記》固然值得我們去閱讀、瞭解,但是法布林的執著、細心的品質卻是需要我們去學習的啊!

微風掠過,品讀著《昆蟲記》,我彷彿看到了這位昆蟲大師痴迷觀察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