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感動中國2022年度十大先進人物事蹟心得(精選20篇)

欄目: 事蹟材料 / 釋出於: / 人氣:2.77W

感動中國2022年度十大先進人物事蹟心得 篇1

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自6月17日發射以來,“出差三人組”聶海勝、劉伯明、湯洪波在軌生活已經過去了一個半月。他們身體狀況怎麼樣?如何確保身體健康?太空生活又有哪些新鮮事?這不,最新一季的“太空生活”劇透來了,看似普通的每一件小事,可都不簡單!

“自助式”體檢和常規鍛鍊 確保航天員身體健康

關燈睡覺?“摸黑”只為眼底檢查

許多全身性疾病往往發生眼底病變,如高血壓、腎臟病、糖尿病、某些血液病等,眼底檢查宜在暗室中進行。

在太空中,眼底檢查作為航天員醫監醫保工作的重要專案,有利於對航天員身體狀況進行實時跟蹤。特別是航天員已經在太空中生活了一個多月,可能會出現一些空間病症狀,“體檢”就成為了更加重要的工作。

隨後,湯洪波為聶海勝也進行了眼底檢查,從三人交流的表情來看,他們的身體狀況應該是令人滿意的。

熱水泡腳?其實是在做骨密度測試

航天員在軌生活一段時間後,會出現名為“骨丟失”的空間病理現象。隨著在失重環境下生活得越久,航天員的骨密度也會逐漸下降。如果不加以綜合干預,甚至可能有發生骨質疏鬆的可能。對抗“骨丟失”,是空間站建設期間航天員和地面科技工作者必須要面對的重要課題。

骨密度測試需要將腳伸進測試機中進行檢測。檢查完後,聶海勝用紙巾擦拭腳部,好像是剛洗完腳,頗像我們平時睡前的準備工作。

感動中國2022年度十大先進人物事蹟心得 篇2

神舟十二號航天員進入天和核心艙以來,空間站環境已經變得整潔舒適和秩序井然。除了有航天員辛勤整理的功勞,也有空間站結構上的收納便利。

原來是天和核心艙內部大有乾坤。天和核心艙發射入軌期間,行李包裹是用特製的包裝袋收納起來,捆綁在核心艙內壁。這樣航天員進駐的時候,就能夠更直觀更方便的看到所有包裹的內容和狀態。但如果任由這些包裹留在艙內,看上去不夠整潔,並且會佔用航天員大量的活動空間。那些暫時用不到的包裹,就會被收納進空間站的夾層之中。

收納的祕訣,就在地板上的這些儲物空間。視訊中,聶海勝和湯洪波打開了攝像頭最近處的儲物間。湯洪波整個人趴在地板上,將手探進去尋找包裹,聶海勝手中還拿著一支手電筒幫他照明。在他們的身邊,已經有了兩個大型包裹。

像這樣的儲物空間,在空間站中還有不少。可以說為了方便航天員在軌生活,空間站設計者們集智巧思,設計出了很多人性化的使用模式,並且在應用方面進行了反覆驗證。

感動中國2022年度十大先進人物事蹟心得 篇3

北京時間20__年6月17日9時22分,搭載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的長征二號F遙十二運載火箭點火發射,並順利將聶海勝、劉伯明、湯洪波3名航天員送入太空。北京時間20__年6月17日18時48分,航天員聶海勝、劉伯明、湯洪波先後進入天和核心艙,中國人首次進入自己的空間站。

航天員湯洪波是首次飛行。很多網友看到湯洪波坐在靠窗位置,評論說“感覺像極了第一次乘坐飛機時的自己”。

負責什麼工作會靠窗坐?穿艙的過程中,他們如何分工?

首次飛行航天員為何靠窗坐?

從發射傳回的畫面中可以看到,聶海勝坐在中間位置,劉伯明和湯洪波分別坐在其右側和左側。

據航天員中心航天員系統副總設計師劉偉波介紹,他們的座位與各自所負責的工作有關,以在飛船的狹小空間內有效進行協同工作。作為指令長的聶海勝坐中間座椅,方便下達指令;劉伯明的任務是協助飛船的駕駛,因需要操作的行動式指令板安裝在了右側,所以,劉伯明坐在聶海勝的右側;湯洪波的座位安排在了左側靠窗。

穿艙的過程中,航天員如何分工?

三位航天員進入核心艙後,需要跨過兩個航天器之間的4道艙門。

據介紹,在穿艙過程中,航天員需要不斷與地面進行溝通,判斷飛船的增壓情況。負責這一通訊工作的就是湯洪波,因此他在返回艙內留到了最後。

聶海勝負責開啟艙門,並設定狀態。劉偉波表示,這是非常重要的過程,尤其是對接鎖緊之後,開啟返回艙的艙門進入軌道艙的過程。

此外,聶海勝和劉伯明要先從穿著壓力服換成日常工作服,接著把設定在前艙門的軌道艙攝像機恢復到原來的位置上。

同時,因為需要記錄首次建立對接通道的具體狀態,留下資料,供未來參考,所以,劉伯明在協助聶海勝的同時,還要進行攝像工作。

艙門為何需手動?不能自動嗎?

對於這個疑問,航天科工二院研究員、國際宇航聯合會空間運輸委員會副主席楊宇光表示,從大氣環境方面來說,這是一個非常複雜的過程。氧氣、氮氣、二氧化碳以及一些有害氣體的壓力都不能超過允許值,同時,溼度也必須控制在一定範圍內,在神舟飛船中,兩個艙段處在密閉不互通的狀態時,開啟艙門的前提就是壓力一致,否則,要麼艙門無法開啟,要麼艙門開啟速度會極快,可能傷害到航天員,因此,航天員需要先手動開啟艙門上的平衡閥,建立一個小通道,將兩個艙體聯通,待壓力趨於一致後再開啟進行穿艙。

而從需求上來說,楊宇光指出,自動開門也沒有什麼必要,因為穿艙的動作只有航天員在現場的時候才會發生,完全可以手動開門,自動開門反而沒必要。

感動中國2022年度十大先進人物事蹟心得 篇4

經總指揮部研究決定,瞄準北京時間6月17日9時22分發射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飛行乘組由航天員聶海勝、劉伯明和湯洪波組成,聶海勝擔任指令長,備份航天員為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航天員聶海勝參加過神舟六號、神舟十號載人飛行任務,航天員劉伯明參加過神舟七號載人飛行任務,航天員湯洪波是首次飛行。今天上午,執行此次發射任務的長征二號F遙十二火箭將加註推進劑。

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行任務是空間站關鍵技術驗證階段第四次飛行任務,也是空間站階段首次載人飛行任務,任務有以下主要目的:在軌驗證航天員長期駐留、再生生保、空間物資補給、出艙活動、艙外操作、在軌維修等空間站建造和運營關鍵技術,首次檢驗東風著陸場的航天員搜尋救援能力;開展多領域的空間應用及試(實)驗;綜合評估考核工程各系統執行空間站任務的功能和效能,進一步考核各系統間的匹配性和協調性,為後續任務積累經驗。

按計劃,神舟十二號飛船入軌後,將採用自主快速交會對接模式對接於天和核心艙的前向埠,與天和核心艙、天舟二號貨運飛船形成組合體。航天員進駐核心艙,執行天地同步作息制度進行工作生活,駐留約3個月後,搭乘飛船返回艙返回東風著陸場。

目前,天和核心艙與天舟二號組合體狀態穩定,各項裝置工作正常,具備交會對接與航天員進駐條件。執行神舟十二號飛行任務的各系統已完成綜合演練,航天員飛行乘組狀態良好,發射前各項準備已基本就緒。

感動中國2022年度十大先進人物事蹟心得 篇5

為了對抗失重生理效應,航天員每天都需要進行體育鍛煉。

最近這段時間工作強度有所降低,三位航天員有了更多的時間開展體育運動。航天員劉伯明已經完全習慣了太空跑臺,即便是在失重環境下,他依然走得十分矯健。聶海勝也躍躍欲試,開始使用太空自行車。

“神十二”太空生活過半 航天員開展各項實驗

建站為應用,中國空間站將實施49項航天醫學實驗專案,神舟十二號任務將完成14個專案,天和核心艙搭載的人系統研究機櫃就是其中一項重要的實驗。在軌飛行已經過半,三名航天員使用該裝置開展了一系列科學實驗。

人系統研究機櫃,是中國空間站中首次應用的、航天醫學實驗領域的主要設施。7月14日,航天員陸續對人系統機櫃進行了解鎖、展開等實驗準備,同時對太空醫學樣本冷藏箱和離心機也都進行了解鎖和測試。

感動中國2022年度十大先進人物事蹟心得 篇6

,二年級學生,現任班長,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質,熱愛祖國,熱愛學校和班集體,尊敬師長,團結同學,自覺遵守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活潑熱情,多才多藝,學習成績優異,體育、舞蹈、繪畫等方面表現也比較突出。有較強的組織能力。

一、班級管理以身作則,盡職盡責。作為學習委員,處處以身作則,起到班幹部的模範帶頭作用,老師交給的任務都能非常高興地接受,做到有始有終,是老師們稱讚的好乾部。每天準時到校,協助老師管理好本班同學們的晨讀,中午午休期間對大聲喧譁等違反紀律的同學敢於大膽制止,讓班級形成好的學風。能耐心細緻地收發同學們的作業,和同學融洽相處,得到同學們的信任和支援。

二、樂於探究,勤奮刻苦。學習上十分認真,一絲不苟,各項作業都能認真完成。上課時認真聽講,積極回答問題,遇到難題,能積極向老師求教。並且主動幫同學講解疑難問題,全班具有良好的學習氛圍。

三、愛好廣泛,積極向上。自入學以來,注重各方面全面發展,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各項活動,多次參加校運會比賽獲獎,被評為體育之星,多次參加舞蹈比賽並獲獎。連續兩年被評為三好學生和文明學生。在老師們的辛勤培育下,一定會繼續努力,做得更好。

感動中國2022年度十大先進人物事蹟心得 篇7

6月17日上午,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發射成功。升空過程中,航天員聶海勝、劉伯明、湯洪波3名航天員在艙內狀態良好,同時亮點頻出,讓人印象深刻。

三名航天員中,航天員聶海勝參加過神舟六號、神舟十號載人飛行任務,航天員劉伯明參加過神舟七號載人飛行任務,航天員湯洪波則是首次飛行。

艙內畫面顯示,聶海勝與劉伯明兩位“老司機”的情緒冷靜淡定,而湯洪波則看起來略顯激動。

比如,湯洪波在失重狀態下,一會瞄向窗外,還開心玩起了筆。

畫面中,他把筆往上一揮(拋),筆向上翻了一個弧線,湯洪波則繼續翻工作手冊,也不理會筆飄回來沒。旁邊兩位宇航員則是一副淡定的模樣。

沒過多久,這支筆又飄到了鏡頭面前,湯洪波順勢一接,又玩了一輪。

不少網友被航天員的可愛“小動作”逗樂了,“湯洪波,全國人民都看到你瞄窗外和玩筆了”“第一次上天都這麼可愛嗎”“到底是年輕人啊…”

感動中國2022年度十大先進人物事蹟心得 篇8

1975年10月,他出生在湘潭縣的一個普通農民家庭。

讀書的時候,班裡的男孩子都很淘氣,但他比較安靜。

當時農村的孩子想要堅持讀書很不容易,但他的父母不僅努力供他讀書,而且對他要求很嚴格,沒有絲毫放鬆。

他的學習成績一直中等偏上,平時話不多,但總在默默努力,骨子裡面憋著一股韌勁,勵志走出農村。

國小的時候,他特別喜歡看課外書,因為怕父母知道,每天都是在外面偷偷的看,看完再回到家裡。

高三那年,他第一次向父親吐露了自己的理想:招飛入伍。

憑藉出色的身體素質,他順利通過了中國空軍的招飛測試,當了一名飛行員。

在飛行學院他不是最聰明的但是最努力的,飛行成績經常獲得滿分,被評價為“教科書式的飛行”。

入伍以後,他一般每隔兩年回家一次,每次回家都帶很多書,除了陪家人聊天,其餘時間都躲在房間讀書學習。

20__年,35歲的他成功入選航天員。

到了航天員中心以後,他抱著從零開始重新學習的決心,堅持從難從嚴訓練,比如坐轉椅、沙漠野外生存、72小時狹小環境剝奪睡眠訓練等等。

從走進航天員中心,到實現自己的“飛天夢”,這一堅持就是整整11年。

他就是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航天員湯洪波。

感動中國2022年度十大先進人物事蹟心得 篇9

“我是黨員,我先上!”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從1月26日大年八年級接到任務後,zz交通運輸分局zz商城治超站站長zz就沒有離開過疫控卡點工作崗位,直至1月 30日上午11時發生心梗暈倒。

為全力做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按照zz區疫情防控指揮部統一部署,1月26日上午,zz交通運輸分局負責協調設立公路交通疫控卡點。接到任務,zz同志主動請纓去轄區內最遠、情況最複雜的zz高速服務區。作為卡點負責人他一邊協調解決活動板房搭建,工作人員的飲食、休息,防護等後勤保障問題,一邊組織卡點工作人員召開現場工作會議,安排部署卡點的各項工作任務,要求大家要嚴格按照要求逐一登記過往車輛和人員,協助醫護人員測量體溫,嚴防疫情擴散。在沒有隔離服和防護服的情況下,zz總是搶在其他同志的前面,去詢問來往車輛的情況。卡點任務較重,人員有限,執法人員按照24小時輪班制,但zz心繫疫情防控,從年八年級到年初六沒有離開過zz高速服務區疫控卡點,卡點條件有限,累了就只能和衣而臥,飲食只有簡單的快餐及方便食品。

鑑於zz服務區車輛流動量大,工作量較重,局領導安排zz交管站站長zz峰協助他工作,年初六上午8時本該他下夜班,他向zz峰交接了相關工作後並沒有離開崗位,上午10時左右連續奮戰了近百個小時的zz感覺胸悶、氣喘、出冷汗,他也沒有和同事們說起,只是說zz站長來了,他就可放心下班了。他還說從年前到現在忙著工作都沒有時間回家看看生病在家的老父親,準備回家洗個澡換件衣服去給老人做頓飯,陪陪他老人家。可是上午11時,剛到家的zz便暈了過去,家人急忙撥打120,將他送往zz市第五人民醫院進行搶救。由於救治及時,目前已脫離了生命危險,正在ICU病房進行密切觀察。經診斷,zz本來就患有高血壓,又因長時間熬夜、工作勞累,這才導致突發下壁心梗。

得知zz生病後,分局領導立即趕到醫院探望,zz見到領導的第一句話就是,疫控卡點的情況如何?防護服、防護口罩、吃飯問題、人員緊缺解決了嗎?一線的執法人員有沒有被感染?當得知一切工作正常,各種問題都已解決,他才鬆了一口氣。

在日常工作中,zz作為zz交通運輸分局治超站站長,一名普通的共產黨員,他長期堅守在工作一線默默耕耘,不計名利,踏實工作,經常熬夜加班。面對疫情,他更是發揮共產黨員先鋒模範作用,用極短的時間就協調建好4個疫控卡點16座活動板房,保障了卡點防控工作的有序開展。zz的工作也贏得了過往車主旅客、服務區同仁和兄弟單位同事的一致稱讚,他用實際行動彰顯了一個共產黨人的初心使命、一個交通人的愛崗敬業精神。

在當前疫情防控的關鍵階段,還有許多的共產黨員、基層幹部、交通執法人員,他們舍小家,顧大家,眾志成城,築起抗擊疫情的銅牆鐵壁,為保護全區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作出了重要貢獻。

感動中國2022年度十大先進人物事蹟心得 篇10

zz,男,漢族,zz歲,zz縣zz鎮紅廟村人。19zz年從醫,是一名在農村醫療防保戰線上工作了近50年的老鄉村醫生,50年如一日,默默奉獻,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業績,z被常德日報報道,年年都被鎮衛生院評為“年度鄉村醫生先進個人”。

20__年1月26日(大年八年級),zz接到zz鎮中心衛生院的緊急通知,立即馬不停蹄趕往鎮衛生院參加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緊急會議。由於疫情緊急,醫用口罩、“84”消毒液、酒精、體溫計等防護物資成了緊俏物,防護服、護目鏡更是極度缺乏,鎮衛生院庫存告急。會後,他開始思考如何在防護物資極度缺乏的情況下有效防控疫情,如何圓滿完成鎮政府及衛生院安排的工作任務。

大年九年級,即使防護物資不夠用、自我防護措施不到位,即使突發急性結膜炎,視力受到極大影響的情況下,他冒著被感染的風險,毅然決然地奮鬥在抗疫一線,挨家挨戶進行摸排,逐個量一遍體溫才算放心。到了深夜,在家人的極力勸說下,他在家接受了輸液治療,初四病情剛有所好轉,他卻坐不住了,“昨天的工作與抗疫任務我還要梳理一遍,還有幾位病人的體溫未測量,摸排工作還未完成。”一大早,家人準備好的早餐來不及吃就出門了,給村民發放口罩,給湖北返鄉人員測量體溫,一忙就是一上午。來不及吃午飯的他又急忙趕往幾位剛摸排出來的從湖北返鄉人員家裡,進行體溫測量並詢問情況。下午三點,zz在騎車回家途中,由於個人病情未痊癒、一天未進食,突然暈厥,摔至重傷。為了抗擊疫情,為了治病救人,為了他人安危,他未將個人的得失放在心上,始終堅守崗位,履行著作為一位醫務工作者的職責。

由於病情較嚴重,需行手術治療,臨進手術室前,他對妻子說的最後一句話是:“好餓,真想吃點東西后繼續奮鬥在抗擊疫情最前線。”目前,他還在重症監護室,未脫離生命危險。(妻子zz是一位村幹部,一位優秀的共產黨員,一直非常支援他的工作。)

惟其艱難方顯勇毅,惟其篤行方顯珍貴。zz是千千萬萬鄉村醫生的縮影,在這個平凡的崗位上,他們默默奉獻、任勞任怨、辛勤耕耘、艱苦奮鬥。雖然他們沒有豪言壯語,沒有驚天動地的業績,但是,正是他們幾十年來紮根基層,心繫群眾疾苦,關心群眾安危,疫情面前,才會毫不退縮、勇擔職責、踐行使命,保障了一方百姓的健康安全。

感動中國2022年度十大先進人物事蹟心得 篇11

在世人眼中,湯洪波是此次神舟十二號飛行任務乘組中的新鮮面孔。當人們拿起手機搜尋這個陌生的名字時,他已經在這條飛天路上奔跑了11年。

“其實我不算年輕了。作為第二批航天員,我20__年就來到了航天員大隊。劉洋、王亞平……很多和我同批的航天員都已經飛上太空。”湯洪波說,“每次看到他們飛,我都在想,自己什麼時候才能實現飛天夢想。”

追夢道路上,需要耐心等待,更需要努力堅持。早在飛行學院當學員時,湯洪波就明白了堅持的意義。他那“教科書式的飛行”在同期飛行學員中有口皆碑。

看得見的卓越背後,有著人們不曾看到的努力。白天,湯洪波一遍遍拿著飛機模型模擬起飛降落。等到夜深人靜時,他就在腦海中回憶飛行操作,琢磨飛行技巧。

20__年,湯洪波通過層層選拔,入選中國第二批航天員隊伍。

天空和太空,雖一字之差,跨越巨大。從飛行員向航天員的轉變,被蘇聯航天員列奧諾夫形象地稱為“上天的階梯”。

來到航天員大隊後,湯洪波對航天員這個職業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在航天員科研訓練中心一間小屋裡,一張轉椅佔據了大部分空間。這張看似普通的轉椅,承載著湯洪波11年的訓練記憶。看著它,湯洪波不禁回憶起坐在上面訓練的場景。

飛天之路從來不是坦途。低壓缺氧耐力檢查、超重耐力訓練、飛行程式訓練、頭低位臥床訓練……一本本厚厚的訓練筆記中,寫滿了湯洪波奮鬥的痕跡。

其中,模擬失重訓練讓湯洪波最難忘記——航天員需要身穿二百多斤的水下訓練服,一次訓練數個小時,吃飯時常常連筷子都拿不住。

“在他們那批航天員中,湯洪波給人印象最深刻的,是他的刻苦和踏實。”談及湯洪波,劉伯明最難忘的是他那種“執著的精神。”

每次訓練前,湯洪波都會主動找聶海勝、劉伯明探討,挑戰訓練難點,查漏補缺。閒暇時,他也會盡量發掘自己的知識短板,以應對天上的各種未知情況。

這種執著,體現在訓練中,也體現在湯洪波的漫長追夢路上。

在湯洪波辦公桌上,擺放著一頂飛行頭盔。每每看到它,他總能想起自己從飛行員一路走來的足跡。

“這個頭盔就像我的老朋友。這些年,身邊戰友陸續飛上太空。每當我不知道如何定義自我價值時,都會用這個頭盔勉勵自己。”湯洪波說,“一時做好一件事很簡單,十年如一日則很難。可當這件事成為你的夢想,漫長的日子也會充滿動力。”

頭盔中,藏的是湯洪波的初心,更是他的飛天夢想。20__年,湯洪波曾入選神舟十一號任務備份航天員。那一年,他最終與夢想擦肩而過。然而,他沒有放棄。

“從零開始”,是湯洪波時常說起的4個字。要想向上生長,先要向下紮根,只有地面訓練到位,才能勝任飛天任務。在夢想尚未實現的那段日子裡,他每天刻苦訓練,朝著夢想堅定跋涉。

5年後,湯洪波終於實現了自己的飛天夢想。這次任務,他特意選擇了妻子貼心製作的寄語卡片作為個人攜帶物品,陪伴自己首次太空旅程。

11年等待堅守,11年刻苦訓練,這一刻,夢想光榮綻放。

“我們即將帶著祖國和人民的重託出征太空,此時此刻我的心情十分激動。進入太空之後,我會在工作之餘盡情領略地球家園的魅力。每當飛船飛臨祖國上空,我會通過舷窗多看看美麗的祖國、美麗的家鄉,祝福偉大的祖國繁榮昌盛!”湯洪波說。

感動中國2022年度十大先進人物事蹟心得 篇12

一大早,zz市人大代表、zz社群黨總支書記zz就給武漢返鄉人員張某送來了剃鬚刀。zz介紹,為了加強新冠病毒的防疫工作,社群對武漢來全人員進行重點隔離。為了解除他們的後顧之憂,緩解他們的緊張情緒,除了每天幫助他們監測體溫之外,社群還會及時為他們送去米麵、蔬菜等生活必需品,確保他們順利度過隔離期。

為全力防控疫情,zz社群按照zz鎮黨委、zz鎮人民政府的指導,成立了“五級”工作網格。鎮黨委書記任總網格長,鎮聯絡社群負責人任一級網格員,zz作為總支書記任二級網格員,三級網格員是社群工作人員,居民組長和各小區物業經理任四級網格員,黨員志願者和業主委員會的成員是五級網格員。zz正是在這樣的網格中,嚴謹細緻的開展防疫工作,在她的帶領下,三級、四級、五級網格員通過對社群3156戶,12300多名居民進行摸排,排查出了武漢返鄉人員zz人,密切接觸者z人,並造冊登記,熱心服務。

生命重於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防疫工作啟動以來,zz同志帶領zz社群積極響應,組織人大代表、工作人員、黨員志願者通過發放宣傳單、宣傳車、宣傳音響等宣傳防疫知識,引導社群居民正確看待疫情,不信謠、不傳謠,做到科學防護。同時,對聚集人員、外出人員進行勸導教育,儘可能地減少人員流動,阻斷傳染源。

“你需要的這些東西,我們明天就給您送過去,你就安心在家吧。”“大爺、大媽,現在疫情嚴重,大家沒事就不要聚在聚在一起聊天啦,等疫情過去再聊也不遲呀”……zz的電話響個不停,社群工作人員也在不停地向居民宣傳、勸導、教育,他們都相信隔離不是隔愛,病毒終會被消滅,人大代表勇於擔當,戰鬥在疫情防控最前線。

感動中國2022年度十大先進人物事蹟心得 篇13

在新型病毒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中,__分局指揮中心副主任__在接到命令後,以一種“舍小我成大我”的抉擇,化身“逆行者”,以一種女戰士的英雄氣概站在最前列、衝在第一線,用女性的堅韌和執著在疫情防控戰線上守護著人民群眾的健康平安。

1月24日,__在400餘公里外的__縣大山深處的的公婆家。她丈夫在國外留學,這是她一年中唯一一次與丈夫團圓的機會,沒想到卻被突如其來的疫情打破。接到全警取消休假的命令後,作為該局指揮中心副主任的__同志,深知這異常凶險的“疫”線戰場遠比家人更加需要她,肩負警察使命與責任的她,必須要舍小家為大家。__看著許久未見的丈夫,內疚地說:“等打贏了這場仗,我再想辦法補上團圓飯。”她做通了丈夫與公婆的工作,獨自駕車風雨兼程6個小時,趕到了__防疫一線崗位。

指揮中心作為全域性排程指揮的樞紐核心,在疫情防控阻擊戰中如何將高速而又精準地下達指令,如何科學合理的對全域性疫情防控工作進行排程顯得尤為重要。大年七年級開始,__吃住在分局,連續二十多天不分白天黑夜連軸工作,做好全域性指揮排程和資料指令上傳下達工作。極度疲憊的她,染上了感冒。領導和同事們都勸她休息,她謝絕了大家的好意,仍然堅守在崗位。

在指揮中心,__一坐就是一整天,忙起來水都顧不上喝,但從來沒有喊過一聲累,叫過一次苦。制定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應急預案、維護定點醫療和集中隔離場所周邊秩序應急處置預案,與衛健部門溝通聯絡,摸排武漢返鄉人員情況和湖北籍、武漢籍人員來__情況,及時將工作指令、要求傳達到相關警種部門,一絲不苟地分析、彙總疫情防控相關資訊,對指令核查反饋情況彙總統計並上報……隨著疫情防控工作事態的愈發嚴重,工作強度越來越大。幾天下來,__雙眼佈滿紅血絲,眼睛幹、疼的時候就去用涼水衝一下。

有時候半夜接到核查任務,__看到男民警辛勤地奮鬥在防控最前沿,她就默默地獨自攬下任務。她辦公室的電話幾乎打不進去,不是在反饋情況就是在對接群眾核查。有的群眾接到電話不理解不支援,甚至產生誤會在電話裡謾罵侮辱。面對這些,__說:沒有辦法,生命高於一切,防控重於一切,保護人民群眾生命安全是一名人民警察義不容辭的責任。自抗疫以來,__同志共計處置核查指令16批,協助排查湖北返鄉人員1500餘人,核查確診患者同戶、同行、有密切接觸嫌疑人員500餘人。

疫情在前,女警不退!__同志用一心為民的忠誠、巾幗不讓鬚眉的拚博,用行動踐行誓言,持續奮戰在疫情防控第一線,展現新一代女警的颯爽英姿。

感動中國2022年度十大先進人物事蹟心得 篇14

姓名:張家蘭

性別:女

出生年月:1955年10月

政治面貌:群眾

所在志願服務組織:和平區新興街朝陽里社區志願服務協會

主要服務專案:文化服務、公益服務

何時起參加志願服務活動:1989年3月

累計參加志願服務時數:19700小時

主要事蹟(不超過1000字):

張家蘭,61歲,她是天津市和平區新興街朝陽里社區的“熱心腸”,也是位優秀的社群志願者、文化骨幹。在二十七年的志願服務活動歷程中,張家蘭從事了許多志願服務工作。照顧社群老人她耐心細緻、組建文化團隊她盡心盡力、獻血救人她義無反顧、慰問烈士親屬她遠赴內蒙,她服務了社群的居民、弘揚了優秀的文化,體現出人生的價值、擔起了一名志願者的責任,用自己的行動譜寫了志願者之歌。

作為社群志願者,張家蘭情繫鄰里,默默照顧孤寡老人郭錦華,十幾年如一日,從日常生活、看病住院直到料理後事,對一位無任何親緣關係老人的關愛勝似親人。

為推動社群居民文化生活,她組織的志願者藝術團由十幾人小合唱隊發展到現在近百人的合唱團,通過自己編寫、建立歌頌社群志願者的先進事蹟,用歌聲傳播了文明,使志願服務精神在社群發揚光大。每逢節日,她都組織藝術團的成員進行慰問表演,2019年在迎“雙節”及迎“八一”期間,她自創的“紅旗頌”歌舞表演受到居民的好評。她的合唱隊還參加了市、區歌詠比賽,也得到高度的讚揚。

2019年,當她得知一位生命垂危的病人急需稀有血型RH(-)AB型血時,血型相配的張大姐揹著家人,義無反顧地獻出了自己的200CC救命血,挽留住一個生命。隨後,她加入了“稀有血型者互助聯誼會”,成為第一名會員,無償獻血給那些需要幫助的陌生人。

早年的知青生活,讓張家蘭想為知青做些事情。她先後到東北、內蒙古等地看望老知青並進行慰問演出。2019年慰問搶救國家財產犧牲的唐山知青烈士家屬,並發動天津知青為貧困烈士家屬捐款捐物,為他們送去關愛和溫暖。在她的多方奔走下,2019年成立了天津市首個以知青名義命名的天津市志願服務聯合會知青志願者委員會。

張家蘭把助人為樂、無私奉獻的雷鋒精神化為志願服務的實際行動,用自己的力量溫暖了他人。自1989年起,張家蘭身體力行,累計參加志願服務時長19700個小時,用幾十年的努力,詮釋了志願服務的精神。她也因此獲得了全國社會服務志願者標兵、全國計劃生育協會先進志願者、天津市優秀社群志願者先進個人、天津市第二十一屆社群服務志願者優秀會員、和平區志願者奉獻杯榮譽標兵等稱號。

被推薦人照片(半身照、生活照均可)

感動中國2022年度十大先進人物事蹟心得 篇15

張__,女,1969年出生,中共黨員,現為佳木斯市樺南縣樺南鎮雙合村村醫。

村醫是最基層的醫療衛生工作者,是廣大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的“守護人”。張__從事鄉村醫生工作已經25年,疫情防控以來,今年52歲的她一直蹲守在疫情防控的後方戰場,以護佑生命的大愛和舍已為人的奉獻,築起了守護全村百姓安全的“防護牆”。樺南縣樺南鎮雙合村有常駐人口518戶、1346口人,這次共排查出12名武漢返鄉人員。__年春節,這12人成了張__最牽掛的人,從武漢返鄉回來的12個務工人員,儘管隔離在家,但剛開始還是在村裡造成了恐慌,為了不讓村民擔心,保障大家的安全,張__每天穿著防護服,拿著聽診器、溫度計和“返鄉人員情況摸排表”,穿梭於村中,為返鄉人員測體溫、錄資料,給村民宣傳防護方法。期間,武漢返鄉人員吳某某找到她,說自己咳嗽幾天也未見好轉,讓張__幫忙來看看。聯想到近日在網上看到的武漢發現不明原因肺炎的新聞,醫生的敏銳性告訴她,這件事必須引起重視。在缺少防護物資的情況下,張__顧不上那麼多,多次往返吳某某家中,量體溫、看症狀,並第一時間向鎮衛生院報告,鎮衛生院立刻協調縣疾控中心為吳某某診療診斷,最終確定其未感染,是慢性肺炎引發的咳嗽。事後,大家都問張__:“你不害怕麼?”張__說:“怕,怎麼不怕,但我是醫生、是黨員,群眾需要我,我必須上,這是我的責任”。全村12名武漢返鄉人員隔離14天后,為了確保萬無一失,經縣鄉衛生部門同意,村裡對這12名返鄉人員延長隔離時間7天。本來就已經很煩躁的這些人,延長後部分人開始出現焦慮和不穩定,總提出要出來見親人和同學。張__發現這一苗頭後,逐戶進行心理疏導,做思想工作,苦口婆心地反覆勸說,與此同時,張__為了得到他們的理解,開始關心他們的生活起居,由於隔離時間長,有些人的生活用品和食品出現短缺,她就主動提出為其購買和運送,解決了他們的後顧之憂。除武漢返鄉人員外,全村百姓的安危也是張__一直放不下的事。疫情防控以來,雙合村村幹部立即進行返鄉人員排查,張__也投入一線開始緊張的監測工作。雖然村子戶數較多,但她從不漏走一戶、漏登一人。有的村民勸她,在家裡打電話問問情況就好了,她卻說:“不去看看我不放心啊!我是醫生,會保護好自己,我得讓村民知道有人在照顧他們,密切關注他們”。

儘管張__這樣盡職盡責地看守著大家,但還有個別人有牴觸情緒,說些刺耳的話。“我也不是外地回來的,也沒有接觸武漢回來的人,你幹嘛就不讓我出門出村,你就看好那些武漢回來的人,少管我們。”面對鄉親的指責,她只能把委屈放在心裡,把眼淚流在人後,依然用微笑和柔情進行勸阻和勸說,直到他們理解。有人問張__,這麼堅守圖個啥?她說:“身前是疫情,身後是鄉親,這個關鍵時刻雖受盡委屈但我不能轉身!”張__的母親居住在縣裡面,已是古稀之年,一直患有先天性心臟病和陳舊性腦梗塞,而且有新發病灶,自己是名醫生,自然知道病情的嚴重程度,所以母親的病一直都是她在親自照顧。疫情防控期間,每天忙忙碌碌的她根本顧不上母親的病,有時通過電話進行詢問,得知母親哪裡不舒服,自己又不能親自在床前照顧,她總是在電話這頭偷偷地流淚。

不光是母親,自己的女兒在外地上大學,只有假期才能和家人團聚,然而,張__白天入戶走訪,夜間測體溫監測,一家人吃頓飯都成了奢望。女兒雖有些不高興,但看到百姓安全了,她在心裡開始心疼和理解媽媽了。當被問到你這麼做不覺得虧欠家人麼?張__哽咽說:“我自己內心肯定是覺得虧欠了家人許多,但在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我無論如何也不能‘虧欠’那12名返鄉人員和全村的百姓呀,他們的健康是我這名村醫最大的責任和使命。”

感動中國2022年度十大先進人物事蹟心得 篇16

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陳__同志作為__鄉__村支部副書記,帶領村組黨員幹部積極響應上級防控部署,及時築牢本村防控安全線。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範作用,奮戰在抗擊疫情的一線。

在接到上級通知後,立即和村委成立村級疫情防控工作小組,組織各村組組長、黨員幹部在各村組進行地毯式排查,排查出人員後立即對其進行居家隔離,並指定村醫對其進行體溫檢測。並對村莊所有出口進行封閉,僅留一條應急出口,村領導幹部、黨員和志願者24小時進行值班。

陳__同志作為包組領導,在其所包保的__村上寨組,總是衝鋒在前,再苦再難也不畏懼、不退縮帶動全組黨員和志願者奮戰在抗疫一線,自20__年1月22日開始便堅守陣地,安排部署各項防疫工作,下村組到每家每戶排查外出返鄉人員;特別是武漢返鄉人員,要對其進行詳細的詢問和登記,勸其自行隔離14天,並對返鄉人員進行體溫測量,確保村民安全和平安。踴躍投身新冠疫情防控一線,帶頭執行防控紀律,帶頭落實防控措施,帶頭宣傳預防知識等相關防控工作,在全村疫情防控工作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除此之外,陳__還組織村民群眾一起加入到防疫宣傳隊伍,張貼防疫通告、掛橫幅標語。

為了更好地做好疫情防控工作,陳__還經常在__村八個村組間進行檢查,確保無人員聚集,並對我村的企業進行排查,嚴禁工作人員上班等,經常忙到夜裡十二點,一線防控工作雖然有危險,但作為一名黨員,在危難之際就要挺身而出,擔起守護家園的責任。疫情防控工作任務艱鉅,陳__肩上擔著全村村民的安危,壓力很大,但責無旁貸。他堅信一定能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

危急時刻挺身而出,積極投身防控一線,陳__以實實在在的行動兌現了“人民選我當代表,我當代表為人民”的莊嚴承諾,給全村的群防群控工作作出了典範和樣板,凝聚起了幹部和群眾在疫情面前不退縮、不動搖的強大力量,彰顯了人大代表的政治忠誠和責任擔當。

感動中國2022年度十大先進人物事蹟心得 篇17

1月8日,公司機關群裡釋出了招募隔離點建設及核酸篩查志願者的通知。“我是黨員,我現在就能出發”,牛坤馬上在群裡回覆。

牛坤的妻子已經懷孕38周。在妻子懷孕期間,他忙於工作,沒有好好陪伴在身邊,就連產檢也大部分都是妻子一個人去的醫院。妻子臨產,作為丈夫的他本應回到妻子身邊細心陪護,但是疫情防控任務艱鉅,他來不及安頓在家待產的妻子,來不及收拾東西,完成了手中的.工作便匆匆出發。

臨行時,牛坤在微信中跟妻子簡單的說了幾句:“你要是感覺不舒服就讓媽先陪你去醫院,特殊時期,我是黨員,我就得衝鋒在前”,便和同事們投入到建設隔離點任務當中。

完成隔離點建設任務已是凌晨四點。顧不上向家人報平安,滿身疲憊的牛坤便志願投身到天津第三次全員核酸大篩查當中,與公司同事一起搭建臨時採集點、組織百姓排隊、掃碼登記、現場消毒,與天津人民在一起,與“奧密克戎”硬剛。

“沒有被禁錮的城,只有離不開的愛。作為央企職工,組織上有需求,我們就要上!作為一名共產黨員,有義務扛起這份責任,展現共產黨員的擔當和使命”,在第三輪核酸篩查工作完成後牛坤如是說。

感動中國2022年度十大先進人物事蹟心得 篇18

1939年是抗聯一路軍抗戰以來最為艱苦的時期之一,部隊傷亡很大。曾當過楊靖宇身邊警衛戰士的黃生髮老人回憶道:“天氣嘎嘎冷,我們的棉衣又不齊,有的同志手腳凍傷了。可是敵人的部隊越集越密,‘討伐’越來越頻繁。就在楊司令他們為解決棉衣問題召集各方面軍負責人開會研究時,因叛徒出賣,在那爾轟的東北岔一帶被岸谷隆一郎帶領的日偽軍層層包圍,敵兵力達4萬多人。天上有飛機,地上有機槍大炮,汽車來回運送糧食、。在我們的正面,敵人滿山滿谷。為了掩護各部隊分頭轉移,楊司令帶領我們300多人在正面吸引住敵人,由機槍連開路,生生撕開一條口子。

“但是,當我們經南泊子突圍到了五金頂子時,敵人已經糾集了更多的兵力,我們甩掉一股又遇上一股,很難得到個休整的機會。雪地行軍,褲子總是溼的,讓寒風一吹,凍成冰甲,很難打彎,也不知有多沉,邁步都吃力。鞋子也都跑爛了,只好割下幾根柔軟的榆樹條子,從頭擰到尾兒,當作繩子把鞋綁在腳上。衣服,全叫樹枝扯爛了,開著花,白天黑夜都掛著厚厚的霜,渾身上下全是白的,全是涼的。

“這時候,多麼需要火啊!生起一堆火,好好地烤一烤,把凍成冰的衣服烤化、烤乾,把冷冰冰的身子烤暖。特別是夜裡,氣溫降到攝氏零下40多度,凍得大樹喀吧喀吧直響,粗大的樹幹凍裂了縫兒,人又怎能受得了啊!可是一生火,火光照出老遠,青煙飄上林梢,敵人就會像一群綠頭蒼蠅一樣撲上來。我們只得不停地在雪地上蹦高,生怕坐下來再也起不來。

“更難的是沒有吃的,不要說糧食啊,連草也埋在二三尺深的積雪裡,沒法找,沒法挖,我們只好吃那難嚥的樹皮。先把老皮刮掉,把那層泛綠的嫩皮一片片削下來,放在嘴裡嚼啊嚼啊,就是咽不下去。勉強吃下去了,肚子也不好受……”

楊靖宇鼓勵大家:“革命就像一堆火,看起來很小,可燃燒起來能燒紅了天,照亮黑夜。革命,不管遇多大困難總會勝利的!”1940年2月,楊靖宇犧牲前夕,他和戰士們同吃著一碗用雪水熬煮的糊糊,十分沉靜地對警衛員說:“就是我們這些人都犧牲了,還會有人繼承我們的事業,革命總是會成功的。”此後幾天,他都沒有吃到一粒糧食,餓了就以草根、棉絮充飢,戰鬥到生命的最後一刻。

1940年2月23日下午,敵人在蒙江縣保安村三道崴子包圍了楊靖宇。在日本侵略者留下的戰場實錄中有這樣的記載:“討伐隊已經向他(楊靖宇)逼近到一百米、五十米,完全包圍了他。討伐隊勸他投降。可是,他連答應的神色都沒有,依然不停地用向討伐隊射擊。交戰20分鐘,有一彈命中其左腕,啪嗒一聲,他的落在地上。但是,他繼續用右手的應戰。因此,討伐隊認為生擒困難,遂猛烈向他開火。”下午4時30分,楊靖宇被敵彈射中胸膛,壯烈殉國,年僅35歲。楊靖宇為國捐軀後,日本侵略者剖開了他的遺體,發現他的胃餓得變了形,裡面除了尚未消化的草根和棉絮,連一粒糧食都沒有!壯士喋血,為爭民族之氣,連殘暴的侵略者也震驚和折服了。當年參與“圍剿”的偽通化省警務廳長岸谷隆一郎都不得不承認:“雖為敵人,睹其壯烈亦為之感嘆:大大的英雄!”並特意為楊靖宇舉行了“慰靈祭”。

感動中國2022年度十大先進人物事蹟心得 篇19

__鎮__村黨總支革古支部黨小組長__,今年已經__歲,但作為一名老黨員和鎮黨代表,自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爆發以來,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迅速行動起來,積極投身新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防控工作中,彰顯了黨員的先鋒本色。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疫情發生後,__在村疫情防控小組的帶領下,日夜堅守在疫情處置和防控工作第一線,恪盡職守、任勞任怨,努力克服條件簡陋、生活不便、身體疲憊等諸多困難,全力以赴開展疫情宣傳、卡口封堵、消毒滅源等各項工作,年近__歲的他,連續多日的工作,身體有些疲憊,但他依然堅持在一線,不叫一聲苦,不喊一聲累,充分展現了新時代黨員無私奉獻的情懷,彰顯了擔當有為的黨員先鋒本色。以身作則,靠前指揮。__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本色,既當指揮員,又當戰鬥員,精心組織,靠前指揮,以身作則,充分發揮了骨幹帶頭作用。群眾由衷地說:“在關鍵時刻,還得靠黨的組織。”組織黨員對村組進行地毯式排查,瞭解外來人口,對來自湖北省各市、特別是疫情爆發最嚴重的武漢返鄉人員和車輛進行勸返、宣傳和登記,確保及時掌握、及時處置,充分發揮了黨員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的精神,為穩定我村防控形勢奠定了堅實基礎。

其實,像__這樣的人還有很多,他們甘願冒著被病毒傳染的風險,衝在一線,向群眾宣傳疫情形勢的嚴峻和自我防護的重要性,他們不分日夜,不畏辛苦,放棄了與家人團聚的時光,只因他們的名字叫“黨員”,他們的使命就是為人民服務!

感動中國2022年度十大先進人物事蹟心得 篇20

“您不要擔心,等疫情過去,我們合作社第一時間就來收購咱家的藥材。”2月12日,在岷縣寺溝鎮巴仁村見到李綱時,他正在低保戶王龍青雲家走訪。這個群眾口中的“高學歷村官”剛剛30歲出頭,是一名蘭州交通大學畢業的碩士研究生,也是巴仁村書記、主任“一肩挑”的村幹部。

春節期間,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來,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悄然打響。“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保障群眾生命安全,是我義不容辭的責任。”沒有顧慮和猶豫,李綱第一個投入了戰鬥中。連日來,李綱帶領全村幹部群眾,與鎮幹部和幫扶工作隊員共同在一線堅守,在村道設立24小時防控監測點4個,對進出村的車輛和人員嚴密排查、勸返。同時,李綱每天還帶頭通過大喇叭喊、小喇叭轉、發放宣傳資料等形式,為全村群眾廣泛宣傳疫情防控知識。有時還要面對個別群眾的不理解不支援,李綱通過積極溝通、耐心勸解,最終讓群眾為他的工作態度和毅力豎起了大拇指,他頗有感觸地說:“擔任村書記我還是個新手,不到一年的時間裡雖然通過帶領大家致富獲得了初步認可,但是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時期如何做好群眾工作,是對我的進一步考驗。從這段時間的工作情況來看,我覺得只要自己獻出一顆真心,必然會溫暖一莊人!”這段時間,他還做起了巴仁村的“免費代購員”用自己的私家車為112戶村民代購麵粉132袋,大米42袋,燃煤86袋,並送貨上門,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著為人民服務的初心和使命。

時下正是疫情防控的關鍵階段,也是春耕備耕的關鍵時節,在監測點當志願者的貧困戶樊玉彩卻發了愁,“家中去年的黃芪和當歸還放在院裡,沒有賣出去,眼下又有肺炎疫情,市場休市,藥材更沒有人要了,春耕也沒有錢啊!”他的困難被李綱聽到後,當場就給他打了保票:“你家的存貨我們合作社提前預定了,忙完這陣子,你就把藥材拉到合作社過秤,需要多少錢跟我說,我先給你預付了,無論如何都不能耽誤你們的春耕!”樊玉彩緊緊的拉著李綱的手不放,不停的說著感謝。原來,在瞭解到部分群眾年前採挖的中藥材還放在家裡沒法變現時,李綱早已做好了充分的準備,疫情過後,他的逸博中藥材種植合作社將逐戶上門對村民家中的中藥材進行收購,解決大家的後顧之憂。

據悉,李綱回鄉後先後創辦逸博中藥材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和人從眾蜂業農民專業合作社,藉助自身優勢推動特色產業發展,帶動建設中藥材標準化種植基地600餘畝,扶貧車間一座,中蜂養殖示範基地一處,共吸收50餘名剩餘勞動力就業,帶動貧困戶260餘戶,累計分紅7萬餘元。“研究生剛畢業那會兒,家人都希望我能在大城市工作安家,但我卻懷著滿腔熱情回到家鄉,開始了艱辛的創業之路。現在看來,當時的決定是對的。”回憶起自己這些年從求學到創業再到擔任村幹部的經歷,李綱的臉上泛出了一絲成功的喜悅。

疫情期間,在距巴仁村10公里的麻子川鎮,李綱的妻子陳莉娟也在疫情監測點值守,“她是鎮上的司法所長,每天比我還忙,除了一線值守,還積極帶領一幫女同志為大家趕製防護口罩,雖然我們一週才能見上一面,但我們都為彼此驕傲。”李綱說。

“疫情當前,只要我們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就沒有我們克服不了的困難、邁不過去的坎、打不贏的仗!”李綱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當下,正是一批像他一樣奮戰在疫情防控最前線的黨員幹部,用躬身為民的責任感,心繫人民安危的使命感,築牢了疫情防控的一道道防線,體現著共產黨人奮力拼搏的蓬勃朝氣、勇創一流的昂揚銳氣和一心為民的浩然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