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暑假三下鄉活動社會實踐報告範文3000字

欄目: 社會實踐報告 / 釋出於: / 人氣:2.12W

一、活動背景:

暑假三下鄉活動社會實踐報告範文3000字

在中國有這樣一個弱勢群體。他們的父母為了生計遠走他鄉離開年幼的孩子,外出打工,用勤勞獲取家庭收入,為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作出了貢獻,但他們卻留在了農村家裡,與父母相伴的時間微乎其微,包括內地城市,也有父母雙雙外出去繁華都市打工。這些本應是父母掌上明珠的兒童集中起來便成了一個特殊的群體———留守兒童(不在父母身邊生活的城市兒童亦可稱為留守兒童)。

青海省地處青藏高原東北部,東西長約1200公里,南北寬800公里,面積72萬平方公里。20xx年初全省總人口577.82萬人,其中城鎮人口280.30萬人,城鎮人口比重為48.51%;鄉村人口297.52萬人,鄉村人口比重為51.49%。據調查顯示,青海省共有40939名農村兒童,其中尤以青海省海東地區留守兒童最多,共有32681名,佔全省留守兒童總數的79.58%,其次為西寧市,有留守兒童4631名,海南藏族自治州1719名,海北藏族自治州1568名,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205名。

近年來,青海省隨著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城市化程序加快和農業機械化水平的提高,周邊州縣大批農村勞動向城市轉移,進城從事二、三產業。造成農村大量兒童父母長期在外務工,他們則與“監護人”一起生活,他們普遍年紀大,文化水平低,對孩子學習的問題往往不能給予幫助和指導。留守兒童健康成長方面存在的額問題日益凸顯。農村留守兒童作為一個特殊的弱勢群體他們的健康成長涉及到個人的發展和家庭的幸福,關係到社會治安穩定,還關係到整個國家和民族的未來。由此,農村留守兒童的問題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

二、活動目的:

今年是五四運動95週年。在全黨全國人民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的新形勢下,開展五四運動95週年紀念活動,組織引導廣大青年學生在深入社會、瞭解國情、接受鍛鍊的過程中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牢固樹立跟黨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為實現中國夢努力奮鬥的理想信念,積極響應我校關於組織開展“為祖國勤學修德·以實踐明辨篤實”為主題的有關《20xx年大學生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的通知。

以拍攝為手段多角度的描寫我校大學生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中的義務支教形式的活動方式。著力宣傳在我校大學生在義務支教社會實踐中帶來的社會影響。

本次拍攝活動是提高我校大學生綜合素質,提升我院團總支、學生會幹部綜合能力水平,擴大學生的交際範圍,增進當代大學生對社會的認識,以便將來能更好的適應社會、服務社會;同時響應國家支援西部,服務西部的號召,宣揚學習宣傳黨的十八大精神和xx五四重要講話精神,貫徹落實黨中央關於“我的中國夢”教育實踐活動的部署和要求進一步激發廣大青年學生成才報國的責任感和積極性。

三、活動意義:

1. 瞭解大山深處留守兒童們的假期,雖然父母不在他們身邊,他們感到孤獨,但是我們要讓他們感受到了來自哥哥姐姐們以及社會的關懷,幫助他們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消除他們內心的孤獨,使他們不再自卑,讓他們感受到溫暖,發掘他們自身的潛力,確定人生目標,樹立遠大理想,引導他們更加熱愛學習,熱愛生活,熱愛祖國。讓留守兒童的生活變的多姿多彩!

2. 增強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奉獻精神和公民意識,實現自我價值,開闊視野,鍛鍊和增強個人能力,豐富社會經驗,在艱苦的環境中錘鍊自我,淨化心靈,昇華人格。從這些孩子們身上要學會獨立自主,釋放自己的人格魅力!

3.對當地留守兒童的生活狀況進行深入地調查和了解,為他們贏得更多的社會關注與援助,同時也讓更多人瞭解有關我國留守兒童的現實狀況,加入到關注留守兒童的隊伍中。

4.提高我校大學生綜合素質,提高我院團總支、學生會幹部綜合能力水平,擴大學生的交際範圍,增進當代大學生對社會的認識,以便將來能更好的適應社會、服務社會有著重大意義;同時也響應國家支援西部,服務西部的號召,宣揚學習宣傳黨的十八大精神和xx五四重要講話精神,貫徹落實黨中央關於“我的中國夢”教育實踐活動的部署和要求進一步激發廣大青年學生成才報國的責任感和積極性。為關愛留守兒童這個活動獻出我們大學生的一份力,讓留守兒童不再孤單,讓他們從精神上富足起來,讓他們感受社會對他們的關注,對他們的愛!

三、 活動起止時間:

20xx年7月18日——8月1日

四、 活動之前的準備:

1. 專案申報:人文學院從六月中旬開始著手準備支教策劃書、申請書、專案預算等各項事宜,經過所有成員一個月的辛苦努力與不斷的修改校正,終於通過了學校的審批和支援。

2.確定實踐隊員:人文學院的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之紀錄片拍攝活動從七月初在全院範圍內開始報名,通過層層選拔,最終於七月中旬確定了11名參與實踐的大學生。

3.聯絡拍攝地點:在確定這個地點的問題上,我先後跑了4個地方,先是互助縣、湟源,再是平安,最後確定在湟中縣甘河灘鎮頁溝村了。

4.前期實地調查:起初,我同副隊長馬克峰同學乘坐西寧—湟中班車前往湟中縣,在湟中縣我們到縣教育局諮詢相關負責人詢問適合活動拍攝的地點,經過將近一個多小時的協商。湟中縣教育局辦公室主任還是未能同意我們的要求,原因是擔心學生的安全問題,和我們拍攝對他們縣城的聲譽產生影響,但是我們並沒有放棄教育局的詢問工作,接著我們又同教育局的書記,局長進行了交談,但是最後還是無功而返。走出教育局之後我們又多方面打聽居住在湟中縣的同學、親戚、朋友、最後經過好幾個電話和走遍好幾個學校之後我們最終從同學那邊得知了我們現在時間活動的地點村莊,並同意我們將另外一隻團隊“同一片藍天,同一個夢想”暑期義務教育幫扶隊伍在當地村莊開展社會實踐活動,當天中午我們就和校長進行了相關事宜的協商,校長非常贊同我們的活動方案,同時也給我們能給的支援,為了詳細瞭解該村具體情況,我與我的隊友前後跑了3次,頁溝村的地形是四面環山是典型的盆地地形,這裡屬於農牧區,主要種植的作物是小麥,還有土豆,養殖的動物是牛和羊。這裡的民族多半是漢族,也有個別的少數民族,但與他們交流時並不困難。首先,我們去村長家瞭解當地的人員情況,當地的經濟條件等等。再者向各位村民聊聊天,瞭解他們當地的風俗習慣。最後經過詳細瞭解之後我們最終確定甘河鎮頁溝村為我們本次實踐活動的時間地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