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教育實踐報告優秀範文(精選3篇)

欄目: 社會實踐報告 / 釋出於: / 人氣:2.18W

教育實踐報告優秀範文 篇1

1.前言

教育實踐報告優秀範文(精選3篇)

(1)實踐期間:7月13日----7月26日

(2)實踐單位:xx區求是業餘學校

實踐部門:培訓部

實踐單位地址:路8號(老啤酒廠南50米)

實踐單位電話:0571--89172333

實踐單位主管:

(3)實踐動機:

將所學應用於實際,通過實踐對學習的成果進行檢驗,是很好,是差強人意,是一般般,是較差,還是很差。知道這個結果就可以在以後的學習生活中是繼續保持,是再接再厲,還是鉚足勁來追。通過實踐也可以指導以後的學習,學什麼,怎麼學,重點是什麼,該如何把握……

同時通過這次實踐肯定會對教師這一行業有一定的瞭解,確定自己是否適合這一職業,如果合適哪些方面又有所欠缺,欠缺什麼,欠缺的程度是怎樣等等,這樣明確後在日後的學習、生活中可以重視,加強訓練。如果不適合也可以趁機考慮自己適合什麼,該何去何從。無論適合與否對我而言這是一個很好的機會,一個認清自己的機會。

當然這次實踐也可以很好的把握教師這一行業的最新動向,獲取最新資訊。加強對教師這一職業的認識,對做老師一系列程式、要求等等都有初步的瞭解,為以後的學習生活中指明方向。

雖然我時刻生活在社會中,但只是社會中小小的一部分,對於除此以外的世界猶如井底之蛙。有了這次經驗相信以後可以更快,更好地融入社會。尤其是職業生涯,因為這次是實習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和以後的職業生活掛鉤,職業生活宇學習生活是相關又獨立的兩種生活,所以找到它們的契合點很重要,這次實習就是一個很好的機會。

2.本文

(1)實踐單位簡介

xx區求是業餘學校位於臨平景星觀路8號(老啤酒廠南50米),以“彙集名師、為學生提供優質的教育機會”為辦學宗旨,分別開設幼兒、國小、國中、高中各年級各學科的名師班及各類競賽輔導班,特別是為初、高中學生能在會考、大學聯考取得優異成績而制定各種有效的學習方法,採用針對性、分層式、系統化的教育模式,以課堂重點內容為依託,逐步增進課外拓展深入。

求是業餘學校分五個部門:校長及其管理部,財務部,招生部,培訓部,後勤部。部門與部門之間分工明確,互不干擾,部門人員之間互相協調,互相配合,互相幫助。可以說是組織結構簡單,成員幹練、認真負責、品德高尚,是一直不錯的隊伍。

求是業餘學校所聘請的老師也是有水平的,大多數來自私立學校,沒有應屆畢業大學生,極少數來自公辦,可以這麼說這是一支高水平的師資隊伍。而且他們與該校的情誼十分深厚,如果自己沒空也會推薦一位教師,直至一切安排妥當後。所以完全不用擔心沒有優秀的老師,更不必擔心沒有老師,該校就是以“彙集名師”為宗旨的。

求是業餘學校開設幼兒、國小、國中、高中四類輔導班。幼兒有思維繪畫和手工製作兩大類組成,分初級、中級、高階。國小類有英語、語文、數學,數學有補課班和競賽輔導班之分,語文有寫作和綜合培訓之分,英語分預備級、一級、二級、三級。國中分競賽班和名師班,有英語、數學、科學組成(競賽班入學需考試)。高中分數、英、物、化、生,分培優班和專項班。內容齊全、豐富,分層明確,針對性強,講求系統化、具體化。執教教師都是杭州市各重點學校在職一線老師、優秀教師。

活動時間寒暑假,寒假舉辦一次,暑假舉辦2至3次,每次為期半個月,中間不放假,一天一次課,每次課兩小時,中間15分鐘休息。幼兒、國小上午上課,國中、高中下午上課。報名方法可以到學校,也可以登入學校網站,當然打電話也行。

教室裝置齊全:每個教室都配有空調和多媒體。後勤服務到位,配有食堂,如果不方便接送,如果有事耽擱或不能來,如果臨時有事等等,打個電話就可以在食堂吃飯。每天都有阿姨來打掃衛生,有叔叔送水,有兩個警衛值班,有一名醫務人員留守。上課資料都是有幾個老師共同討論的結果,既包含經典例題也包括最新題型,每一型別基本控制在兩題左右,既保證質量也控制了數量,只有在專題、總結時題目相對較多。

求是業餘學校是一所人性化的學校,不僅收費相對於其他學校低一點,而且如果你暫時手頭緊,只要你能在上完課前把錢交上就行了,更難能可貴的是如果你是貧困生,只要帶上相關證明,學校不但可以減免學費,而且可以免費提供午餐。有幾位還是在拿畢業證書時才交的學費。

(2)作業流程

一、招生流程

方法一:通過打電話、直接去學校的方式到招生部諮詢,如果合意就到招生部填寫表格,到培訓處交錢。

方法二:去學校網站查詢從而獲得一系列的資訊,如果滿意就可以在網上報名。

二、上課流程

幼兒、國小、各類興趣上午上課,國中、高中下午上課。幼兒類與興趣特色在一幢樓上課,而其餘的在另一幢樓上課。

三、日常流程

因為早上上課的學生年紀比較小,所以課間不僅有警衛站在校門口,還有培訓部兩老師站在學生活動的地方。等上午上完,學生要回家必須得有家鄉來接,方可出校門。這時警衛守著校門,培訓處兩老師站校門外,如果有學生跑出來,看著是否有家長車門外(一般走路的,直接進校門),如果沒有負責把學生領進來。另外兩個培訓處老師站校門內,看著學生家長來領孩子,不讓學生亂跑,以免發生事故。直到學生被接完為止,打鈴,所有教師去食堂吃飯。在下午上課之前老師的時間自由安排,睡覺、玩電腦等隨便。一旦上課鈴聲響了,有課的上課,有事的辦事,沒課的隨便。直到下午放學,老師回家,但學校不關門,留培訓部一名老師及招生部一名老師和一名警衛留守直至六點半。

四、部門流程

招生部負責解疑,聯絡落實學生;培訓部負責收費、買東西、影印材料、打鈴、學生安全;財務部負責記錄各項收支,彙集綜合各種費用,一個星期一次彙總,一個月一份報表,一學期一份收支細節。後勤部負責衛生、飲水、安全、吃飯、裝置等方面。校長及其管理部負責聯絡教師,為學校注入新血液,監督、管理各項工作,安排時間、課程,組織會議,制定校規。

實踐工作內容

九點前到達,休息一下後投入工作。按時間順序來說

第一:從到達後,就開始管住打鈴的事。

第二:一打完鈴,就到學生活動的地方,一則不讓他們跑出去,二則防止打架類似事件的發生,三則以便儘快更好地幫助他們。但值得一提的是這僅限於上午,因為上午上課的年齡小。等十分鐘一到,就去打鈴,這樣就算完成了。

第三:上午最後一節課上完後一打鈴,就到校門外站著,確保每一位學生都有家長陪同以及獨自出來的每一位學生,家長的車都在外面,直至看著他們上車為止。

第四:如果有學生家鄉今天不能來接,拜託你送一下的話,就得把學生領到家。

第五:吃完中飯後,休息一下,到十二點四十五分左右上樓,準備上課的一些東西。其程式如下:1)開啟電錶,開門。2)如果下雨則開燈,如果天晴開空調。3)把黑板擦乾淨。檢查一下有沒有粉筆,如果沒有要麼下去拿要麼去隔壁教師拿幾根先應付一下。4)人到得差不多的時候,點一下人數,等一下報告老師。5)然後就和他們一起上課。6)課間擦一下黑板。7)如果有學生有問題,就幫他們解答一下。

按不定因素來說,分以下幾種情況:

1)如果有人來拿畢業證書,而其他老師沒空或不在,就負責拿一下給他們。

2)如果有人不在臨平,那麼就得把畢業證寄過去,我就負責把信件送到郵局。

3)如果老師在忙,而要影印一下試卷、通知之類的,就幫一下忙。

4)如果老師要遲一會到,就負責回顧一下公式。

5)如果老師有事要先走,或不能來,就幫忙代一下課,主要是講一下試卷。

3.心得及建議事項

(1)實踐心得

通過為期半個月左右的實習,我發現了好多,懂得了好多,學會了好多。可以說通過這次實習我不僅對於教師這一職業有了更直接的體會,更深的瞭解,而且對於為人處事也有了不少的心得。

對於教師這一職業,我將從教書和育人兩方面來說。

首先,教書是一件非常累的事。累在你該如何做才能讓自己被理解;累在備課、講解、批改的重複過程;累在如何與時俱進,不斷提高;累在如何做到不厭其煩……再次,教書是一件非常有挑戰性的事。教會、教好,瞭解、理解,明白、應用、運用……都是不同的層次實現一個層次的一次跨越:需要時間,或許一分鐘,或許一天,或許更久;需要講解,或許一次不用,或許兩三次,甚至十幾二十次;需要習題,或許一道就行,或許一張試卷,或許更多……最後,教書是一件特有成就感的事。當看到那豁然開朗的表情,當聽到那連聲聲的謝謝時,那種滿足感、成就感,那種快樂、欣慰,不言而喻。

育人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困難不僅來源於學生而且來自自己。國中生處於懂與不懂的似懂非懂狀態中,極其叛逆,而且心性未定。他們是一張正準備被塗鴨的白紙,或許是一幅美麗的圖畫,或許是一張廢紙,那得看你怎麼畫。儘管你是為他們好,可是“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如果他們不受教,你便會開始懷疑,懷疑自己的能力,你便開始動搖,自己是否必要……

育人不僅包括教育他如何做人、做事更重要的是如何培養他好的性格。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可謂任重道遠,非一朝一夕所能成也。

這次實踐,我發現教師這一職業也有“一箇中心,兩個基本點,三大教學原則,四大矛盾”。以學生為中心,立足安全與學習兩個基本點,遵循系統、具體、理論聯絡實際三大教學原則,謹慎處理學生與學生、學生與老師、老師與家鄉、學生與家長之間的關係。無論家鄉還是老師,共同的出發點都是為了學生好。“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安全必須要常掛心中,學習再好,安全沒保障,都是徒然。至於那三大教學原則是作為一個老師的基本要求。

我覺得最難處理的還是那四對矛盾,只要有人就會有矛盾,最難的還是沒有人能脫離一切矛盾,作為一個獨立體存在,當發生矛盾時可以調和處理。但慶幸的是作為老師一般矛盾發生時只有兩方,另一方可以充當和事佬(學生、老師、家鄉),何況一方中還有好多個體,無論是直接調和還是間接解決,最終還是會握手言和,只是時間長短的問題。至於為人處事我也頗有心得,就從觀念和行為兩方面來說吧。

做老師面對學生一定要以負責任的態度,樹立吃苦耐勞的精神,起榜樣作用。堅決做到不放棄任何學生,不放棄任何希望,始終心懷希望,不求最好,但求更好。當你作為一個新手時,就算你懂某件事該怎麼做,你也要禮貌性的問一下前輩,始終讓他們覺得他們是倍受尊敬的。此外,還有你必須牢記“槍打出頭鳥”,寧可顯得慢半拍也不要鋒芒畢露,否則自食惡果。因為雖說“長江後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灘上”,但這畢竟需要間,必得經歷一個過程,最後死在沙灘上不是因為別的,而是因為他時間、精力耗不過你。他在還沒死之前,如果排擠你,你會死得很難看。

當真正工作時,上級的囑咐只會說一遍,不會管你有沒有聽清。上級的任務只管佈置下來,不會管你會不會。上級真正的用意不會明說,你得自己體會,不要問什麼意思,一旦問了,你永遠都沒有翻身之時。所以萬事靠自己,多學才是真,工作中要多問以掩飾自己,但不可多問因為不能問,問了也沒答案,只是顯得你笨拙而已。最後,記得做好交待你做的事,不要做沒交待你做的事,如果想去幫忙,你得做一些雜活,無關緊要,既可顯得你積極,又不顯得你重要。

真心希望每一位同學將來都能有一份好的工作。

(2)建議事項

通過為期半個月的實踐,對於一些事有了一定不同程度的瞭解,因而想要提出自己的看法,可能不盡合理,但是是我內心真實的想法。

下面我將對我實踐的學校------xx區求是業餘學校,對未來實踐同學實踐前應有的認知及態度,以及對理學院實踐制度提出建議。

對於求是業餘學校,我將從學校制度以及開設科目提出一些建議。學校制度不僅包含對學生,對老師,對後勤人員更包含家鄉以及日常章程。對於學生應增加一項規定------下午上課的學生應在上課前半個小時內到達,不準早到或遲到,當然有事例外(因為很奇怪,有學生十一點半就來了,離上課還有一個半小時,一個人開著空調造成浪費)。老師必須提前二十分左右到達,因為天熱。因為如果他們踏著鈴聲進校,還得給時間涼一下,靜一下心,這樣做有點不負責任。對於後勤人員得加強管理,有事請假,不能私下調節,更不能自我安排(有事早來幹活,然後早點回家)。這樣顯得很渙散,沒有紀律,雖說“規矩是死的,人是活的”。對於上午上課的學生的家長,超過三十分鐘來接一定要打電話通知一下。否則老師在裡面外面等,學生左顧右盼,在一定程度上,造成麻煩,產生擔憂。對於該校的日常章程,我覺得應向更節約,更細化的方向發展。比如粉筆問題,杯子等等。

對於該校的課程,我覺得應刪去興趣特色類和幼兒類。因為儘管不在同一幢樓,但各種樂器多少還是有影響的,幼兒太小,還不時有哭聲,這顯得太魚龍混雜了。於此同時應把重點放在國小、國中、高中,特別加強初、高中的培訓,因為他們這個時期學習壓力太重了,擔子太沉了。

當然就我個人而言,覺得該校已經相當不錯,無論從制度,師資,裝置,還是管理體系,已近乎完善,只要再稍加潤色,就會更好。

剛開始我聽說實踐,對於從未實踐過的我來說,或許擔憂,或許膽怯,或許迷茫,不知道做什麼準備,以怎樣的態度,會不會犯錯……畢竟有過一次實踐了,或多或少有所獲,或許對未來實踐的同學有點幫助。首先實踐前得有正確的認知。

第一:明確你是去實習的,不是去玩的。

第二:別人不會以你為中心,你不能老想著別人會幫助你,萬事得靠自己。

第三:別人可以不把你當回事,你也不必太在意,但你一定要把自己、別人當回事。

第四:多做事少說話。

第五:嘴巴要甜,多使用禮貌用語:請,對不起,謝謝,,不用謝,你好,沒關係。

第六:隨機應變,以不變應萬變。

第七:凡事都得忍,忍不住也得忍。

第八:說話得體,落落大方。

……

有了正確的認知,還得有好的態度,畢竟態度決定一切。對於工作你得抱有認真、踏實、努力、負責、堅持到底的態度;對於同事你得尊重、重視、關心他們,能幫則幫,但不可不防;對於上級尊重、理解他們,惟命是從,不抱怨,不埋怨,不詛咒。

通過這次實踐,我獲益匪淺,因而我對理學院的這次活動是十分支援,抱肯定態度,然而我覺得有一些美中不足。

首先,實習單位不一定要和自己專業對口。因為實踐的目的在於逐步融入社會,獲得經驗。又不是畢業前的實習,不一定要搞得太正式。

再次,實習不一定要寫報告,寫報告字數不要限定,因為有些感受寫不出來,因為有時候某一方面獲得較多,另外某些或某一方面獲得較少,這樣一來如果字數限制就不太好辦。

最後,附件也就是照片發一下就好了,何必洗出來,麻煩,浪費,又沒多大用途。

但無論如何,這是一次有意義的活動,基本已非常完善了。我很期待下次,希望下次更好。

教育實踐報告優秀範文 篇2

農村教育實習總結

我實習所在的學校是京郊的一所鄉村學校。實習的基本內容包括三部分:課堂教學、班主任工作和教育調查。基本情況如下:

1、課堂教學:完成教案數為五份,試講次數為五次,上課節數為五節。

2、班主任工作:組織一次《迎奧運主題班會》觀摩課。

3、教育報告;完成一份教育調查報告。

這次實習令我感受頗多。一方面,我深感知識學問浩如煙海,使得我不得不晝夜苦讀;另一方面我也深深地體會到教學相長的深刻內涵。比如在我從事教育教學活動時。在我第一次深入課堂時,我就遇到了許多師範學校裡沒學過、沒想過的難題。即當自任口才出眾的我繪聲繪色地講完一節課後,我問學生:“你們聽完課,印象最深的是什麼?”學生面面相覷,茫然無語。學生何以如此呢?在我看來主要是由於學生沒有學習的興趣。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樂知者。”興趣對於一個學生的學習來說是一個至關重要的條件。興趣是學習入門的階梯興趣孕育著願望,興趣溢生動力。那麼如何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呢?

在班主任實習工作中,實習報告我在班上開展了“迎奧運”主題班會活動。起初,我遇到了許多困難:比如學生的不配合就常常令我痛心疾首。當時,實習報告有人建議我使用強制方法。比如說罰站、罰蹲等。誠然,這種方法可以勉強維持班級秩序。然而,這也無疑加深了老師與學生之間的隔閡,甚至會使學生產生厭學的心理。作為教育工作者,就要想方設法創設民主和諧的教學氣氛,在教學活動中建立平等的師生關係。而且,教師要把自己當成活動中的一員,是學生活動的組織者、參與者、引發者,是學生的學習夥伴、知心朋友。

通過和學生的接觸也使得我對班上的一些學生有了一定的瞭解。班上有幾個同學家庭相當困難,於是有人向我提議:在主題班會上為這些同學獻愛心——為他們捐款。可是,經過我的再四考慮,我還是把他否定了。因為,為貧困生捐款獻愛心動機非常好,可是這樣做卻很容易傷害學生的自尊心。學生沒有了自尊,也就很難再有強烈的學習興趣了。最終,我還是把班會主題敲定為一個十分時尚的主題——迎奧運。為了辦好這個班會,我努力為每一個同學創造展示自我的機會,提供展現自我的平臺,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夠體驗到成功的愉悅,感覺到自我的價值,品嚐到其中的樂趣。結果,在準備班會的過程中,同學們都很積極。班會的節目花樣繁多,唱歌、跳舞等應有盡有,而且還組織一次辯論會。論題為:體育是否可以創造友誼。辯論中雙方各執異詞,辯論深刻到位。另外,為了普及奧運知識,我還在班會上舉行了一次聲勢浩大的“奧運知識有獎搶答活動”。每個學生的積極性都很濃烈、熱情也很高漲。最後一曲笛子獨奏——歌唱祖國將班會推向了高潮。當然,在開展班會活動過程中,我也發現了一些問題。我曾經問過班上的同學一個問題:一斤棉花和一斤鐵哪個重?儘管我一再“放水”,可是人有為數不少的人回答:“當然是一斤鐵重了!”

最近,我還在學生的習作中發現這樣的句子:“除夕之夜,深藍色的天空中掛著一輪金黃色的圓月。”除夕之夜,天空中又怎麼可能出現一輪金黃色的圓月呢?嚴重失真,近乎荒謬。其實,這僅是一個常識性的問題,這樣簡單的問題都回答不好,問題似乎就變得複雜了,值得我們教育工作者深思了:不懂得這些常識的學生,又怎能擁有完整的人生?這樣的教育能被稱作素質教育嗎?

此外在一些觀摩課上,還常常呈現表演的風氣。一個學生回答了一個很簡單的問題後。教師說:“講得真好!”其餘同學馬上“啪、啪、啪”地鼓起掌來。另一個同學回答了另一個簡單的問題,也得到了同樣的“殊榮”。一節課下來,表揚不斷,掌聲此起彼伏。這就是明顯的弄虛作假,這種現象很值得我們去深思。

針對以上問題,我也想提出一些意見和建議:

1、 教師應該堅持客觀的原則。弄虛作假對學生的影響是十分深遠的。因為從教師的職業道德,從教師在學生、家長的心目中的形象以及從教師的高尚責任來看教師都不應該弄虛作假。而應該堅持客觀的原則。只有這樣,教育才能更富於魅力。2、 針對學生所犯的常識性的錯誤。教師應該科學地因材施教,使學生的德、智、體、美、勞等方面得到綜合的發展。

3、 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我們很有必要把教育的著眼點放低一些。讓他們發現愛其實很容易;愛就在身邊;愛就在兒女親情裡;愛就在柴米油鹽中。為此,我給孩子們佈置了一道別開生面的作業——親情作業。即讓孩子在吃飯時給他的父母夾夾菜、在晚上睡覺前為他的長輩們洗洗腳。

總之,教育是一個互動的過程,老師只要認真投入教學,孩子就會積極配合。這種過程是很開心的!

教育實踐報告優秀範文 篇3

年月日至月日,我隨青島海洋大學工程學院三下鄉隊伍來到平度市崔家集鎮周家村社會實踐。對於從小生活在城市中的我來說,是一次難得的經歷。短短的五天時間,感受了濃厚的鄉村生活氣息,也產生了很多感想。

周家村是遠近聞名的文明村,全村耕地面積畝,住戶面積畝,戶人家,口人,其中黨員名。村固定資產萬,村每年平均收入元左右。生活在附近鄉村中屬富裕水平。周村長自年上任以來,為村裡的工作耗盡心血,給村裡帶來了大量收益,村子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提起周村長,村裡的老少爺們兒們都直豎大拇指。

進村後,首先引起我注意的就是有序的道路和整齊的房舍,以及道路兩旁那既有經濟效益又能美化環境的柿子樹,與我想象中的農村有著相當大的區別。待融入到村中去以後,可以深切的感受到村裡的治安情況相當好。經濟上的寬裕和生活上的安寧,使我毫不誇張的用了安居樂業來作為周家村給我的第一印象。

聽村裡的領導介紹,村裡的主要收入來源於種植業,其中畝果園收益可達每畝元左右,而辣椒更是達到了每畝元。但當我們問到村中是否有自己的企業和專案時,村裡領導向我們道出了苦衷:數年前曾有一木器廠,在村裡投入生產,但不到年,木器廠就因接連虧損而在村中消失,而其後的幾次上專案的想法,都因缺資金少技術(尤其是少技術少人才)而夭折。

人才、教育在我心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在其後幾天給孩子們上課的過程中,這個烙印日漸加深。

學校並不算大,還算明亮的教室和尚未殘缺的課桌,與偏遠山區相比,以令孩子們滿足。但與我從小生活的城市中的國小已有著天壤之別。僅從每天上完課孩子們必須將自己的凳子搬回家來說,這的學習環境並不能用一個好字來形容。但孩子們那對學習特有的熱情和認真把我深深的感動了,他們幾乎想要我們在天之內把所知道的所有知識都教給他們。

在和孩子們的交流中我瞭解到,他們都很想成為大學生成為科學家,對外面未知的世界充滿了好奇和憧憬。但當我問他們以後回不回來的時候,幾乎所有的孩子都沉默了。也許是還是國小生的他們尚未明白我這個問題的含義,也許是一直以來伴隨他們左右的考大學,去大城市的話影響著他們。沒有一個孩子表示自己將回到自己的家鄉。

人才、教育再一次在我的腦海中迴盪著。

一位朋友曾對我講過一個真實的故事,某省重點中學有一位來自窮山村的學生,學習非常用功。他的床頭貼著一句激勵自己學習的話,只有九個字:別忘了!你是農村戶口!!!

聽到這件事的時候,我的內心是沉重的。我國城鄉的巨大差異造成了教育觀念上一個極其偏激的錯誤。農村的孩子迫於自己農村戶口及生活環境的壓力,幾乎用盡自己所有的精力去學習考大學,以此來擺脫落後的環境,實現自己美好生活的夢想。但當這些村裡的驕傲考出去成為大學生以後呢?他們中有幾個回到自己那還不富裕的家鄉,投身其中的建設呢?人都向往美好的生活,這本無可厚非,但村裡留下的是什麼?幾個大學生的名字,一個虛幻的榮譽而已。人才依舊缺乏,生活依舊貧困。

這種人才流向並非只存在於農村和城市之間,也同樣存在於小城市和大城市之間,落後地區和發達地區之間,以至於我國的西部和東部之間及國內和國外之間。

孩子們的想法和做法並非出自自己思考,而大部分都來源於家長和老師的言傳身教。在和一位老大爺的聊天當中,老人告訴我們他有兩個兒子兩個女兒都考學去了城市,在談到孫子時,老人很自豪的告訴我們,他的大孫子剛在一所省重點高會考了前十名,以後考大學,考名牌大學,到大城市去!老人的笑容讓我感受到了家長們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迫切心情。我問老人想沒想過讓孫子回家鄉支援家鄉建設,老人說:村子裡太苦,能到外面去,幹嘛回來。誰不想讓自己的孩子過點好日子!

以周家村的生活水平來說,村子應屬富裕的行列。周家村的村民都不想讓孩子回來,可想而知其他貧困村的情況。

周家村之所以富裕,關鍵在於和韓國合作的畝高效田,其實這對村裡既是一筆客觀的收入,又是一種勞動力的利用。韓國人出種子,出技術,村裡出勞力,出土地,收穫後,韓國人回收所有果實和種子,付給村裡的報酬只是收益中極少的一部分。而且還規定村裡不得留果留種,否則將受重罰。這完全是一種勞動力的欺騙,可是以我們的知識就是無法掌握其中的技術關鍵。而我們為了這筆可觀的收入,還必須甘受韓國人的這種技術欺騙,其原因何在?人才不足!!試想如果村裡有這麼一批農業知識相當豐富的人才,我們完全可以掌握韓國人的技術,從而為我們自己所用,那時所有的收益都將歸我們自己所有。村裡將遠比現在要富裕!

孩子們是渴望知識的,村裡也是需要人才和技術的。但一些客觀現實又使我們的教育觀念發生變化,造成了人才的流失。改革開放年來,人們的思想有了極大的進步,越來越多的人已經意識到了教育的重要性。在周家村採訪的過程中,我們瞭解到,的家庭將孩子的教育費用作為自己未來幾年內的最重要支出。在資金比過去有了保障之後,我們支援農村教育以不僅僅是財力上的幫助,還應是教育人才和教育觀念上的幫助。孩子們需要的不僅僅是知識,同樣需要做人的道理、適應時代發展的觀念和大局觀。我們作為新時代的大學生,有責任有義務盡我們最大的努力支援農村的教育事業!

下鄉過程中所見所聞很多,但我認為最重要的還是教育問題。科技是第一生產力!新時期農村的教育事業依然面臨很多的問題,解決好這些問題將極大的促進農村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