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總工會換屆工作報告:為服務3+5發展戰略積極努力工作大綱

欄目: 精選工作報告 / 釋出於: / 人氣:7.86K

區委區政府3+5發展戰略的實施,將給我區經濟、社會、文化的發展等帶來諸多的變化,隨著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產業結構的調整,招商力度的加大,人流、物流、資金流的彙集,全區經濟和社會發展將迎來新發展機遇,工會工作也將面臨新的挑戰。xx區總工會積極適應新形勢新要求,在服務“3+5”發展戰略中創造性地開展工作,堅持腳踏實地,與時俱進,形成了與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的工會工作新格局。

總工會換屆工作報告:為服務3+5發展戰略積極努力工作大綱

一、進一步推進“兩個普遍”,不斷擴大工會工作的覆蓋面、增強工會組織凝聚力

1、依法推進企業普遍建立工會組織。堅持“哪裡有職工,哪裡就應建立工會組織”和“地域管轄”的原則,積極完善全區鄉鎮、街道(社群)工會組織建設。堅持黨建帶工建、工建服務黨建,各級工會要積極推動出臺黨工共建檔案或召開專門會議,力爭把工會組建納入黨的建設工作規劃和考核體系,健全推進基層單位黨工組織聯建制度,認真貫徹企業工會組建工作3年規劃,繼續深入開展“廣普查、深組建、全覆蓋”集中建會行動,統籌做好包括“兩新”組織在內的各類單位建會工會,加大區域性、行業性工會組建力度,最大限度地把農民工、勞務派遣工在內的廣大職工組織到工會中來。全區各鄉鎮(街道)成立工會聯合會,選舉產生工會委員會、經費審查委員會和女職工委員會。鄉鎮(街道)工會聯合會主席按同級黨政副職配備,由人大主席(主任)或黨(工)委委員兼任,設專職副主席一名,專職副主席可由副科級幹部擔任。經審委員會主任和女職工委員會主任享受中層幹部待遇。行政村和社群應創新工會組建方式,根據實際情況依託村(居)委會、各類經濟區、居民小區、街道,建立區域性工會、樓宇工會、一條街工會、市場工會等,也可根據各行各業的不同特點,按行業歸類成立行業性工會組織。對於從業人員較多的企業,嘗試工會主席委派制。

2、加強機關事業單位工會組織建設。以推進工會組建、加強工會幹部管理、充分發揮工會作用為重點加強機關事業單位工會工作。成立教育、衛生兩大產業工會,負責本機關工會工作及行業各組成單位工會工作。成立區委辦、組織、宣傳、政法、統戰、農村工作、政府辦等7個工會聯合會,指導本系統各單位工會工作,並負責本機關工會工作。產業工會及工會聯合會主席為上述單位班子成員。人大機關、政協機關、紀檢監察機關應成立工會委員會,工會主席按該單位委室負責人級別配備。政府工作部門和政府直屬正科級事業局應成立工會委員會,工會主席為副科實職,因工作需要,條件成熟的可以進班子。其他區直行政事業單位25人以上者應成立工會委員會,其工會主席享受單位副職待遇。人數不足25人又沒有納入其系統的工會的,設工會小組,其工會工作由區直屬機關工會統一領導。原機構改革“三定”方案中工會主席設為領導職數的單位,其工會主席仍為領導職務。要規範工會組織管理體制,區直行政事業單位工會按慣例實行戰線歸口管理。將原歸口區委組織部的區直機關工會調整歸口區總工會管理,更名為區總工會直屬機關工作委員會,級別不變,指導區直行政事業單位的工會工作。各單位在成立工會委員會的同時成立經費審查委員會,女職工人數較多的同時成立女職工委員會,女職工較少的,在工會委員會中設女職工委員,必要時設工會副主席,工會副主席、女工委主任、經審委主任為本單位中層幹部。

3、依法推動企業普遍開展工資集體協商。認真貫徹落實企業工資集體協商工作3年規劃,根據各類企業不同特點,有針對性地確定協商方式和協商重點,積極推動《企業工資條例》等法律法規的研究制定,參與涉及工資集體協商的立法,為工會開展工資集體協商工作提供法律保障。

4、推進基層工會規範化建設。推動落實“兩個普遍”,重點是加強規範化建設。即要推進工作組織內部工作的規範化,又要推進工會組織與同級黨委和政府、上級工會、企事業工會、鄉鎮(街道)工會、職工群眾等上下貫通工作的規範化,向上接受同級黨委、上級工會的領導與支援,向下加強對企事業工會、鄉鎮(街道)工會和職工群眾的組織領導與工作任務落實。按照組織健全、制度完善、人員落實、經費到位、活動正常的要求,加強工會基礎建設投入。要建立完善工會工作機制, 進一步推進基層工會工作的民主化、法制化建設。

二、廣泛開展社會主義勞動競賽,立足崗位創先爭優

1、團結動員全區職工積極投身經濟建設,推動科學發展。不斷創新載體,深化主題,加大力度,完善機制,為廣大職工建功立業搭建平臺。以“工人先鋒號”、“五一先鋒集體”和“五一先鋒崗”爭創活動為載體,全面構建重點工程、工業企業、服務行業和女職工“芙蓉杯”競賽四位一體的勞動競賽格局,通過勞動競賽、合理化建議、技術革新、技術練兵、技術協作、技術攻關、發明創造等群眾性技術創新和競賽活動,鼓勵和引導廣大職工在發展迴圈經濟、開展節能降耗、保護生態環境、推動我區實現經濟轉型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建立健全勞模培養、評比表彰和管理服務機制,充分發揮勞模在促進經濟社會轉型中的示範帶動作用。大力開展 “模範職工之家”、“模範職工小家”的建立活動,在企業繼續開展“雙愛雙評”活動,要支援工會辦好職工文化、教育和體育事業,增強工會組織服務職工的能力,努力把基層工會建設成為黨政滿意、職工信賴的“職工之家”。

2、著力建設知識型、技術型、創新型職工隊伍。成立全區職工素質提升工程領導小組,發揮工會“大學校”作用,建立健全職工素質教育體系、技能人才培養體系、創新成果應用體系,整合培訓資源,完善培訓網路,擴大培訓層面,提高培訓質量。大力開展“建立學習型組織、爭做知識型職工”活動,廣泛開展崗位練兵和技術比武和勞動競賽活動,設立“xx區職工技術創新獎”及獎勵基金。積極督促企業履行對職工的培訓義務,依法提取和使用職工教育經費。

三、積極調研職工隊伍的穩定情況

服務3+5,職工隊伍穩定是重要工作之一。xx區曾經是一個工業老區,區屬地域範圍內有雄厚的工業基礎,上個世紀末因體制的變化,國有大中型企業與xx區脫離了關係,區屬企業也響應國有企業改制紛紛轉變屬性,變為了私營、民營企業。因此,國有、集體企業不復存在,國有、集體企業職工也隨之置換了身份,成為了下崗職工、社群居民。加上xx區職能的變化,區財政陷入了困境,長年入不敷出,最近幾年通過區委、區政府和區屬各部門的努力,財政收入明顯好轉,區委、區政府對民生的保障力度也隨之加大,職工隊伍不斷趨於穩定。全區職工隊伍構成主要是四大塊:一是公務員、區屬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二是人民教師、醫務工作者;三是規模以上民營企業工作人員和轄區內市屬以外個體單位務工人員;四是進城農民工。

從我區的情況看,社會的進步和經濟的發展使廣大職工的合法權益得到了較好地實現,勞動關係在總體上是健康協調的,上述五大群體中,隊伍穩定情況呈依次遞減趨勢,具體表現在:

1、公務員、區屬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這部分人員屬吃財政飯,由國家大包大攬,即使是自收自支編制,只要是進入了機關事業單位編制,其待遇也基本參照公務員待遇執行,因此,這一群體無論是思想情況還是工作隊伍都是比較穩定的,但也存在一些不穩定因素,具體表現在一是同城不同酬的問題,大家議論紛紛。二是xx區公務員隊伍進入渠道狹窄,控制得比較嚴格,而事業單位編制和工勤編相對放寬了,每年退伍轉業人員大量安置、市直單位家屬安置、職工子弟工作安置等,這部分人員沒有通過競爭擇優程式,素質參差不齊,在工作過程中對公務員隊伍有一定的衝擊。三是因xx區行政架構的限制,優秀人才的晉升空間有限,加上xx區池塘較小,對特別優秀人才挽留的方式方法不多,這部分人在xx區也難以安定下來。

2、人民教師和醫務工作者。這部分人員屬國家事業編制,專業技術人員,財政對這部分人的工資待遇有一定的預算,有的甚至是全額預算,也是人們思想意識中的國家工作人員。對這部分的進入渠道單位和主管部門自主權稍微大些,但區委還是從嚴進行了編制控制,每年都有一定數量的教師、醫務工作者通過競爭進入xx區相關單位,職工隊伍相對穩定。但也存在一定問題:一是工作勞動強度較大,xx區的學校生員多、基礎設施不足,校舍建設趕不上城市建設和人口增長速度,班級學生嚴重超員,教學壓力大。二是教師績效工資還沒有完全確定下來,影響教師隊伍的穩定。三是城鄉差距大,城鄉矛盾比較突出。

3、規模以上民營企業工作人員和轄區內市屬以外個體單位務工人員。全區規模以上企業增長速度快,職工隊伍迅速膨脹。轄區內市屬以外個體單位數量龐大,務工人員眾多,就業方式多種多樣。這部分企業職工隊伍整體穩定,但也要區別看待。靈活多樣就業形式下的勞動關係呈現出非規範、動態和不穩定等是這些單位職工隊伍的最大特點。調查中顯示,部分服務行業新工人不願意簽訂長期、固定的勞動合同,有的甚至連勞動合同都不願意簽訂,位於樂坪街的某足浴城,現有工作人員近百人,老闆主動要求與其簽訂勞動合同,但沒有一人響應,工人的理由是不簽訂合同有利於隨時走人。某高新技術企業反映,高素質勞動者大多希望並儘量與企業簽訂短期勞動合同,以利於他們頻繁“跳槽”提升價值。對於一些就業門檻比較低的如櫃檯銷售、餐飲服務等行業,因為對勞動者的素質要求不高,人員流動性比較強,一方面企業願意低素質低技能勞動者簽訂短期合同,這樣可以減少僱用長期人員的加薪成本。另一方面勞動者也不願意長期呆在一個單位,頻繁換單位的現象也時有發生,據某日化銷售連鎖店反映,他們的職工一年將換掉一半,老員工已經很少,企業其實也想留住老員工,留住業務骨幹,讓員工有歸屬感,但是這些人員還是想多進行一些工作體驗,加薪、升職、感情投入等都難以奏效,負責人笑著說:有時候,企業面對勞動者也是弱勢群體。

4、進城農民工。其實上述第三大職工群體中已經包含了不少進城農民工及其家屬、子弟,但在這裡還是要特別列出農民工這一群體,主要是想說明這塊的農民工的工作性質,本群體中的農民工主要是指在建築、搬運、重體力等方面的進城勞動者。農民工隊伍規模龐大、流動性強,是一個身份特殊、未來發展不確定的特殊群體。他們在城市發展中不可替代的客觀作用,他們是國家經濟發展尤其是城市經濟發展的直接貢獻者。由於傳統管理體制未得到根本改革,城鄉隔離模式下的許多制度仍阻礙著農村勞動力的自由流動,他們的知識文化水平普遍不高,民主意識和反抗意識較弱,對社會不公平的忍耐性較差,思想上容易走上極端。一些年齡偏大、技能偏低的職工和大量進城的農民工在社會勞動力市場上和企業內部的競爭中都處於明顯的弱勢地位,往往只能在技能和知識含量要求偏低,工作環境相對較差,勞動收入偏低的崗位就業,有時為了在競爭中獲得崗位,甚至不得不放棄自己的一些合法權益。他們是真正的弱勢群體,在弱者有弱者的反抗方式,在出現合法權益得不到法律的及時和強有力地保護時,有部分農民工採取過激行為,有些釀成群體性事件,成為社會不穩定的一個重要因素。一些農民工自律意識較弱,沾染不良習氣,賺了點錢,聚在一起打牌賭博的現象時有發生,有的甚至接受黃色服務,對生活沒有計劃和安排。

維護職工隊伍穩定,事關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鞏固黨的執政地位和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也是貫徹黨的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階級根本指導方針的必然要求和集中體現。要充分發揮廣大職工在深化改革、促進發展、維護穩定中的主力軍作用。維護好職工隊伍的穩定,對xx區來說重點是維護好民營企業、“兩新”組織、進城務工人員較多的經濟組織職工隊伍的穩定。

為了職工隊伍的穩定,我們必須努力做到:

1、繼續參與再就業扶持政策的落實。各有關部門要在增加新的就業崗位、開展再就業培訓、完善再就業服務政策、保障改制企業職工就業相對穩定、支援失業職工自謀職業、幫助困難職工再就業等方面,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並健全完善促進就業的長效機制。很欣喜的看到,在XX年6月21日全市就業促進會第二屆會員代表大會上公佈,市就業促進會傾力解決弱勢群體就業難,我市的就業促進工作取得了明顯的成績,5年來,全市新增城鎮就業人員16萬人,安置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9.3萬人,安排“4050”人員再就業31000人,新辦社群就業實體334個,新開發就業崗位60433個,舉辦現場招聘會649場,介紹成功就業18000人。

2、高度重視安全生產和職業衛生工作。各級工會和企業要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認真貫徹安全生產法、職業病防治法等有關法律法規,全面落實安全生產和職業衛生工作責任制,切實加強重點行業、重點企業以及薄弱環節的安全生產和職業衛生管理,加大對小型企業安全生產和職業衛生的監督力度,依法處理職工傷亡事故。要督促各類企業特別是小型企業,必須保證必要的安全生產投入,加強職工安全培訓,及時淘汰危及職工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的落後工藝和裝置,不斷改善勞動安全衛生條件,搞好作業場所職業危害防治。

3、積極推動企業文化、職工文化建設。引導職工主動參與企業規章制度和行為規範的制定,使企業精神和價值觀念符合科學發展、以人為本的理念,努力構建先進企業文化、職工文化。推進職工書屋建設,大力開展向農民工送文化活動。打造職工文化品牌。

4、提高職工整體素質。要加強對職工理想信念、形勢政策和法制紀律教育,引導職工群眾正確處理國家利益、集體利益和個人利益的關係。要堅持正確輿論導向,加大對工人階級和勞動模範的宣傳力度,通過勞動模範的引領示範作用,在全社會樹立勞動光榮、知識崇高、人才寶貴的意識,讓社會形成尊重勞模、關愛勞模、爭當勞模的良好氛圍,以達到穩定職工隊伍,促進企業發展,維護社會和諧的目標。

四、切實履行維護職工權益職責,大力發展和諧勞動關係,更好地促進社會和諧

1、推進民主管理制度建設,保障職工民主政治權利。進一步健全和規範廠(院、校)務公開制度,落實職工的知情權、參與權、選擇權和監督權,提高職工參與民主管理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非公有制企業要根據自身特點探索行之有效的廠務公開、民主管理形式,要規範職工董事、職工監事制度,建立健全以職代會為主要形式的職工民主管理制度。積極探索區域性、行業性職代會制度,解決涉及職工切身利益的共性問題。高度重視黨政機關內部事務民主管理工作,加強組織領導,完善工作機制,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民主政治建設,提高行政效能,構建和諧機關。

2、維護職工勞動經濟權益。深入開展“共同約定行動”,推動建立健全工資支付保障制度和積極就業政策的落實。積極推廣“工會參與職業病防治工作模式”,推動企業加強安全生產基礎建設,提高班組安全生產管理水平。依法對用人單位遵守勞動法律法規情況和勞動衛生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堅持政府與工會的聯席會議制度,每年至少召開1次聯席會議,解決1-2件涉及工會工作和職工利益的重大問題。積極從源頭進行維權,各部門在召開涉及職工利益的重要會議,研究制定涉及職工利益的有關政策時,同級工會負責人積極參加,充分反應職工的意見。

3、加強勞動關係三方協調機制建設。健全完善由政府勞動部門、工會和企業方代表勞動關係三方協商制度,定期召開勞動關係三方協商會議,認真研究解決勞動關係方面的矛盾和問題。完善由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司法部門與工會共同參與的勞動爭議調處聯動機制,推進工會勞動爭議調解中心建設,依法參與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活動,為職工群眾提供法律援助。支援企業工會建立健全勞動爭議調解組織,鼓勵和支援企業工會幹部維權。大力探索和完善農民工社會化維權、雙向維權等工作機制,進一步維護好農民工的合法權益。充分發揮工會監督作用,促進職工群眾勞動安全衛生條件的改善,切實保障職工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重視女職工特殊權益保護工作,嚴肅查處歧視婦女的行為。

五、積極推動工會幫扶救助與政府社會救助有機銜接,努力構建大幫扶工作新格局

1、發揮工會扶貧幫困的作用。把工會幫扶困難職工工作納入社會事業發展規劃和社會救助體系,進一步完善困難職工幫扶制度,健全完善幫扶救助辦法,督促企事業單位依法為職工繳納各項社會保險。進一步加強困難職工幫扶中心建設,採取向上爭取、財政配套、工會自籌、社會捐助等多種方式籌集資金,增強幫扶實力。積極開展送溫暖工程、“雙聯”工程、“金秋助學”等活動,要創新幫扶形式,開展多種形式的職工互助互濟和向職工送崗位、送技術、送政策、送法律、送文化以平安返鄉返崗活動;積極支援職工創業,努力在小額貸款、註冊登記、稅費減免、資金信貸等方面提供優惠和服務。

2、建立完善服務職工的有效平臺。整合各方資源,拓展幫扶職能,打造困難職工幫扶中心、職工法律援助中心、農民工維權服務中心、勞動爭議調解中心“四位一體”的維權幫扶平臺。按照幫扶工作組織規範化、體系網路化、資金常態化、渠道一體化、內容實效化、工作社會化的“六化”要求,建設好區幫扶中心,使之真正成為職工群眾向黨和政府反映社情民意的渠道,政府向企業和職工提供社會服務的平臺,工會為職工辦實事解難事的載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