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豐澤區政府工作報告

欄目: 精選工作報告 / 釋出於: / 人氣:2.45W

政府工作報告是中國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方面的總體展現,下面本站小編給大家分享幾篇豐澤區政府工作報告,一起看一下吧!

豐澤區政府工作報告
豐澤區政府工作報告篇1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區人民政府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請各位代表審議,並請區政協委員和其他列席人員提出意見。

20xx年工作回顧

20xx年,區政府在市委、市政府和區委的直接領導下,在區人大及其會和區政協的監督支援下,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和xx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緊緊圍繞建設現代化泉州城市核心區目標,牢牢把握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迎難而上,奮力攻堅,除公共財政總收入、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外,基本完成區四屆人大三次會議確定的目標任務。預計實現地區生產總值460.8億元,增長10%;公共財政總收入32.8億元,增長5%,其中公共財政預算收入21.9億元,增長4%;農業總產值3.4億元,與上年持平;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238.4億元,增長2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02.5億元,增長15%;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0849元,增長8%;榮獲“全國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區”、“全國平安漁業示範區”、“全國青少年普法教育示範區”、“省級電子商務示範區”等稱號。

——致力穩增長,經濟執行穩中有進。積極應對複雜嚴峻的巨集觀經濟形勢,強化政企互動,全力以赴穩增長。一是政策支援力度加大。制定、修訂支援企業全方位創新、民營企業“二次創業”、廣告園區、“模轉數”、扶持小微企業等穩企助企措施,幫助企業落實享受省、市優惠政策,各類惠企政策“疊加”效應明顯。全年財政預算支出各項扶持企業資金1.88億元、增長45.8%,其中向上爭取企業幫扶資金7454萬元、增長28.3%。二是保障服務求實提效。繼續落實區領導掛鉤聯絡重點企業制度,確定區級重點企業163家,及時幫助協調解決問題。加強政銀企聯動對接,150家小微企業納入“萬家企業成長工程”,19家準金融機構為中小微企業發放貸款和提供融資擔保30億元。設立政府主導的融資性擔保公司、小微企業信貸風險補償共擔資金,協調處置資金應急問題。加強求職平臺建設,舉辦58場企業用工招聘會,幫助企業招聘員工2.2萬人。三是內引外拓迎難而上。組織11個專案參加“9·8”和粵港澳、江浙滬產業鏈對接、民企對接等洽談活動,總投資135.9億元。組織120多家企業參加“品牌香江行”等80多場國內外重點展銷活動,子燕輕工、格林集團等10個品牌被確認為“省重點培育和發展的國際知名品牌”,新增溢豐貿易、旺傑貿易、瑞科進出口貿易3家出口超千萬美元企業,東海開發、豐澤船務等8家企業赴境外設立營銷平臺或辦事處。預計新批百安貿易、富亨諮詢等14家外資企業,投資總額4.9億美元,實際利用外資(驗資口徑)1.4億美元;海關出口商品總值14億美元,增長5%。

——致力調結構,產業升級轉中向好。加快轉變發展方式,優化提升產業結構,三次產業比重調整為0.3:39.7:60。一是龍頭帶動成效明顯。南方路機、先創電子等6家省級龍頭企業、71家區級龍頭企業加快結構調整、優化佈局、科技創新,21家龍頭企業與92家小微企業開展協作配套,南威軟體、虎都男裝成功上市,皇品文化在“新三板”掛牌,毅通訊息、雙龍科技等24家企業在海峽股權泉州交易中心掛牌,格林集團、虎都男裝入選“全國服裝行業百強企業”,新增規上(限上)企業46家,帶動工業增加值增長10%、達到131.7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增長10%、達到276.5億元。二是創新驅動步伐加快。組織實施國家級科技專案6個、省市級科技專案10個、省市級重大技改專案10個、科教興區重點專案58個、區級重大技改專案5個,組織62個對接專案、15個技術需求參加“6·18”,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泉州市“數控一代”科技創新中心落地並引進華中科大泉州智慧製造研究院、國家數控中心泉州分中心等16家科研單位入駐,匹克集團與日本丸五株式會社開展商標授權合作,訊網網路、金字號燃燒裝置被確定為省級高新技術企業,伊網通訊息、天梭電氣等4家企業被確定為省級創新型企業,並聯式工業機器人、金屬鈕釦自動拔料機等5個專案被確定為市級“數控一代”示範專案,市液壓無振成型裝置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3個單位被確定為市級企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新增海日星、精彩廣告、亞太商標等中國馳名商標1個、省級名牌產品(著名商標)9個、市知名商標7個,專利授權486件,建立“全省智慧財產權強區”通過驗收。三是新興業態較快跟進。成功舉辦豐澤區第二屆購物節,新華都、浦西萬達廣場等大型商超運營態勢良好,中駿世界城開業運營。訊網網路和一品嘉、仲龍計算機分別被評為國家級、省級“電子商務示範企業”,領SHOW天地創藝園區獲批“福建海西國家廣告產業園區(泉州園)”、“省級電子商務示範基地”。東海總部區特步、恆安等7家企業動工建設,浦西萬達甲級寫字樓引進82家企業入駐,納稅上千萬元樓宇16棟。天籟時空、太古廣告入選“市級文化產業發展十佳企業”,九龍寶典、天籟時空被評為“市級文化產業示範基地”。閩臺緣博物館、領SHOW天地創藝園區分別被評為4A級、3A級旅遊景區,康輝、寶中旅行社被評為5A級旅行社。四是園區聚集功能增強。泉州軟體園正式開園,啟動區投入使用,華拓自動化、啟明通訊等13家企業入園運營,南威軟體大廈作為分園區納入管理;海西電子資訊產業育成基地入駐企業36家,生產數字對講機晶片20萬片投放市場,獲批“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海西國家廣告產業園入駐企業220多家,初步形成較為完善的廣告創意、電子商務產業鏈。

——致力促改革,發展動力不斷增強。確定並分步推進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的改革,發展活力進一步迸發。一是行政體制改革穩步推進。抓緊新一輪政府機構改革,組織清理行政審批事項、梳理公共服務事項。推進事業單位分類改革,全面核查機構編制,事業編制總額控制在20xx年底總量內。建立依法行政與行政審判良性互動機制,落實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行政檢察與行政執法監督銜接機制。二是財稅體制改革持續深化。調整街道財政體制,大幅度提高街道和社群基本經費保障水平。出臺房地產類國有資產、原村集體資產管理制度,規範國有、集體資產管理。實行部門預決算和“三公”經費預決算資訊公開,開展重大專項資金支出績效評價,提高資金使用效益。建立償債準備金制度,防範債務風險。調整機關事業單位會計核算制度。啟動發行棚戶區改造專案債券。三是社會領域改革紮實有效。啟動正骨醫院綜合改革,創新管理執行機制,擴大醫院用人自主權,實施藥品零差率。義務教育、疾病預防控制、人口計生服務等基本公共服務實現向常住人口全覆蓋。創新中國小校責任督學掛牌督導制度。推動區職教中心“管辦”分離,合併設立“泉州市工商旅遊職業中專學校”。開辦清源講堂,促進校企人才合作。四是服務業改革初顯成效。深化省級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工作,深入開展“第三產業發展年”活動,全力推進香繽東海新城等40個服務業重點專案建設,預計完成投資88.3億元。新增科技研發、技術服務等新興業態服務業企業727家,註冊資本9.86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佔GDP比重達60%。五是“兩項改革”有序對接。實施海西民間借貸登記服務中心等14個“金改區”專案建設,引進恆豐銀行、廈門國際銀行設立一級銀行機構,新設立聚雲、銀河等9家準金融機構。試行先照後證登記制、註冊資本認繳制,全年新登記企業3783家,增長80.8%。加強市場經濟主體網格化管理,引導新辦照並辦理稅務登記商戶900多家。

——致力優環境,城市面貌持續改善。以“三城共創”為抓手,著力拓展建成區規模、提升建成區品位,現代城市核心區建設水平持續提升。一是“環灣規劃建設年”活動紮實推進。預計潘山片區、南少林寺片區旅遊綜合體等75個區級重點建設專案完成投資94.2億元,完成年度計劃的103%。完成泉州資訊工程學院等45個省市級重點專案分解下達的任務,依法徵收土地560畝、各類房屋5.7萬平方米,確保轄區內省、市級重點專案建設順利推進。完成妙雲街、美桐街等8條道路雨汙水管道清淤改造、13個配套管網工程。完成群峰、莊任等6個社群自來水安裝和毅達新村、前阪東區等8個地面停車場963個停車位建設並投入使用,逐步解決“吃水難”和“停車難”問題。啟動石結構房屋改造,完成979棟石結構房屋改造。認真落實區長環保目標責任書,加強北渠飲用水源保護,深入開展整治違法排汙企業保障群眾健康等專項整治行動,完成華潤雪花、東寶服裝等9個清潔能源替代專案建設。實施“四綠工程”、“三邊三節點”建設,完成1990畝造林綠化、160畝水土流失治理等建設任務,建立“國家級生態區”通過國家環保部技術評估。二是推動城市文明水平持續提升。深入開展“中國夢”主題教育,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持續推進市民文明素質教育等系列活動,加強志願服務、未成年人思想教育,評選表彰區第四屆道德模範,新建群石、聖湖等10個社群志願服務站示範點、5個青少年社會教育活動中心,學校少年宮建設在全省率先實現全覆蓋,通過“省級文明城區”測評。改革完善城市管理體制機制,發揮區數字化城市管理指揮中心作用,開展佔道經營、城市“牛皮癬”、渣土車等專項整治,及時處置城市管理問題8.6萬件。持續開展“兩違”綜合治理,拆除“兩違”建築29.4萬平方米。嚴格落實全日制衛生保潔、考評獎懲和網格化管理制度,改造提升公廁10座,對29座區管公廁進行市場化運作,將環衛工人基本工資提高到每人每月1587元。紮實開展“社群建設管理年”、“美麗社群”建設活動,完成源淮、仁風等22個“美麗社群”示範點建設年度目標,新成立漢唐天下、瑞士花園等15個住宅小區業委會,新增埭頭、沉洲等5個省級社群綜合服務站,裕景灣、雍景臺小區被評為“市級優秀物業管理示範小區”。

——致力惠民生,人民生活穩步提高。從最貼近群眾生活、群眾最盼望的事做起,統籌推進各項民生工作,全面完成10個為民辦實事專案,民生保障不斷改善。一是基本公共服務體系日趨健全。教育投入4.41億元,完成區第二實驗國小、群石國小等教學綜合樓建設,新建海城學府、寶秀等4所公辦幼兒園,新增學位3300個,全面實現義務教育階段“三免一補”,大學聯考成績本科上線率比上年增長9.15%,會考成績繼續位居全市第一名。引導外來務工人員就業12.2萬人次,培訓各類勞動者20915人次,城鎮新增就業人數13118人,城鎮登記失業率為0.82%。“五險”參保人數累計達66.85萬人次、增長37.5%,企業離退休人員養老金人均月調資198元,累計發放企業、城鎮居民養老金7516萬元,城鎮職工醫療保障報銷額度提高到每年31萬元,為114名老年人居家養老提供政府購買服務。低保金提高到每人每月470元,累計發放各類慈善、救助救濟金1508.5萬元,完成575套保障性安居房建設。完成東海、北峰街道社群衛生服務中心場所改造,正骨醫院病房大樓投入使用並晉升為三級甲等中醫骨傷專科醫院,有效防控H7N9禽流感、登革熱等傳染病,建立“國家級慢性病綜合防控示範區”通過國家衛計委考評。“單獨二孩”政策穩妥實施,社群人口家庭服務室規範化建設在全市率先實現全覆蓋,人口出生率為9.41‰,政策符合率為92.62%,出生性別比107.3。新建雲谷、豐澤、潯美社群文化活動中心示範點和豐澤新村社群老人體育活動中心示範點,建成後厝、鳳山、拒洪等6個社群多功能運動場、37個社群文體設施提升建設點,劃定11處省級以上文物保護單位控制區,林秀清、黃晨分別被省政府確認為“泉州金蒼繡技藝”、“豐澤蟳埔女服飾”傳承人,浦西瑤綠豆餅、泉州彩扎、泉州講古列入區第三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二是社會治理機制日趨完善。推進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組建三級巡防隊伍,完成街道、社群綜治信訪維穩中心(站)規範化建設,開展“打盜騙、壓發案、創滿意、促和諧”、“獵狐捕鼠”等專項行動,有效加強對社會面的防控。健全領導定期接訪、“四化解”制度,暢通群眾訴求渠道,及時排查化解信訪隱患和矛盾糾紛。社群矯正與安置幫教工作繼續在全省走前列。深入開展建立安全發展城區活動,推進道路交通安全綜合整治三年行動、“打非治違”等專項行動和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提升工程,安全生產保持平穩態勢。加強應急管理、防汛抗旱、森林防火和食品藥品監管等工作,有效預防、及時處置突發公共事件。

——致力轉作風,行政效能明顯提升。深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全面整治“四風”突出問題,幹部隊伍作風明顯改進。加強行政複議、行政執法監督,啟動行政權力清單清理,行政行為進一步規範。完善區政府重大決策規則、程式,建立區人大、政協領導列席區政府常務會議制度,充分聽取各民主黨派、工商聯、各人民團體和社會各界人士意見建議,依法決策、科學決策水平進一步提升。加強機關效能建設,深化“馬上就辦”專項活動,完成三級行政服務體系建設,行政辦事效率進一步提高。堅持向區人大及其會報告、向區政協通報重大事項和工作制度,自覺接受區人大法律監督、工作監督和區政協民主監督,辦理人大代表建議105件、政協提案93件,辦復率100%,滿意率(基本滿意率)100%。加強政務資訊公開,主動公開政府資訊937條。完成第三次全國經濟普查工作。嚴格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全區性會議數量減少12%、下發的檔案減少17%,“三公”經費支出下降54%。強化行政監察、審計監督,加大查辦案件力度,查處各類違紀違法行為22件。同時,物價、供銷、檔案、保密、方誌、民族宗教、老齡老幹、僑臺外事、國防教育、民兵預備役、工會、青少年、婦女兒童等工作也都取得新成效。

各位代表,回顧過去一年,成績來之不易,這是全區廣大幹部群眾和社會各界人士團結拼搏、共同奮鬥的結果。在此,我謹代表區人民政府,向全區人民、幹部職工、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和離退休老同志,各駐豐省、市屬單位和駐地部隊、武警官兵、公安政法幹警,向參與和支援豐澤發展的海內外鄉親和社會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謝!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看到我區經濟社會發展中還存在不少的困難和問題。主要有:一是受國際經濟環境和國內經濟發展新常態的影響,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加上城市功能尚未完善、輻射帶動力不強,產業集聚度不高,創新能力和競爭力不強,經濟發展難以繼續保持較高增長幅度,公共財政總收入、公共財政預算收入未能完成年初目標。二是城市化質量不夠高,城區基礎配套設施不夠完善,交通秩序、市容市貌等工作需進一步加強,城市承載力和管理能力亟需提高。三是教育、醫療、住房保障等民生工作與群眾的期盼還有差距,基本公共服務投入力度需進一步加大。四是經濟社會轉型期各類矛盾錯綜複雜,社會不穩定、不和諧因素較多,社會治理難度增加。五是少數幹部安於現狀,缺乏幹事創業的激情和動力,工作狀態和工作作風與科學發展跨越發展的要求不相適應,政府效能仍需提高。對於這些困難和問題,我們將高度重視,採取有力措施,認真加以克服和解決。

20xx年工作安排

20xx年是全面完成“xx”規劃的收官之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關鍵之年,區政府工作的總體要求是:貫徹落實黨的和xx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深入學習貫徹系列重要講話和對福建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認真落實中央支援福建發展的政策措施,按照“機制活、產業優、百姓富、生態美”的要求,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堅持穩中求進總基調,堅持好字為先、好中求快,致力推動經濟、城市、生態、民生等領域提升發展,致力推進法治政府建設,力爭在產城融合、時尚都會、品質人居、幸福生活等方面走前列,不斷做大做強做優做美現代化泉州城市核心區。

20xx年我區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為:地區生產總值增長10.5%;公共財政總收入增長9%,其中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增長8%;農業總產值與上年持平;工業增加值增長12%;第三產業增加值增長9.8%;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0%;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4%;實際利用外資(驗資口徑)增長3%;海關出口商品總值增長5%;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7.5%;完成上級下達的人口自然增長率、節能減排任務。圍繞上述目標,我們將著力抓好以下六個方面工作:

一、加快培育新興業態,力促經濟存量提升、增量優化

創新發展理念,著力培育五大經濟形態,加快構建以高新技術產業和現代服務業為核心的現代都市產業體系,努力保持有質量有效益的增長速度。一要加快培育園區經濟。加快推進泉州軟體園建設招商,確保完成啟動區配套功能、市“兩化”融合促進服務中心、福建聯通企業雲端計算產業園一期基礎分部工程建設,力爭2-3家(個)龍頭企業入駐、大專案落地。發揮海西電子資訊產業育成基地輻射作用,加快優化高新產業園區產業佈局,擴大“模轉數”專項扶持政策效應,力爭引進1-2家龍頭企業及配套企業,爭取設立泉州對講機銷售結算中心,推動數字對講機專案產業化。加快拓展海西國家廣告產業園規模,啟動綜合交易門戶、廣告雲等平臺和東區改造建設,力爭引進優勢企業。依託泉州市“數控一代”科技創新中心,出臺“數控一代”專項扶持政策,加快推進北峰工業區轉型提升,促進研發與產業對接,著力打造泉州製造20xx數控產業基地。充分發揮火車東站交通樞紐優勢,爭取規劃建設現代物流園區。二要加快培育都市商圈經濟。大力扶持浦西萬達廣場、豐澤商城、大洋百貨、東海灣太古廣場、中駿世界城、華大泰禾廣場等商圈繁榮發展,加快東海泰禾廣場、星光耀廣場等商業綜合體、商業設施建設招商,支援湖心街、津淮街、泉秀街等街市實行差異化、錯位經營,形成各具特色、互為補充、互相促進的都市商圈,引導泉州高階消費迴歸,打造區域消費中心。三要加快培育總部樓宇經濟。加快推進東海總部區、泉州電力排程、銀行總部、仁建財富大廈等專案建設,推進津淮街東拓及其周邊改造等小總部專案建設,加大浦西萬達甲級寫字樓、中駿SOHO寫字樓、南威軟體大廈等樓宇招商力度,力爭新引進總部企業30家以上、新增稅收超千萬元樓宇5棟。四要加快培育文創經濟。主動對接“東亞文化之都”建設,深度挖掘海絲、蟳埔女、南少林等文化品牌,加快推動文化與旅遊、科技、教育等領域互動融合,支援六合、優智造等文創企業創新發展,推進泉州博物館、海交館、森林公園、武陵農場建立A級景區工作,抓好蟳埔漁人碼頭、東海影城文化中心等專案建設,力爭培育引進一批有實力的運營商和龍頭企業。抓住泉州市承辦“第十四屆亞洲藝術節”有利時機,策劃推介、組織實施一批文創專案,加快發展廣告創意、工業設計、動漫遊戲、新媒體、旅遊等產業。五要加快培育平臺經濟。以獲批“省級電子商務示範區”為契機,大力支援中興海絲路電商公共服務平臺建設,支援商虎中國、鳳舞商城等電商服務平臺和掌財通、瑞特商務第三方支付平臺加快發展,支援開展跨境電商業務,促進電子商務與實體經濟產業鏈對接,壯大電子商務產業規模。支援國家無線電監測檢測中心福建實驗室、綠色建材裝備研究院以及迪特工業設計、遠東檢測等公共平臺建設和發展,提升科技創新平臺支撐帶動能力,力爭新增企業技術(工程、行業)中心5家。同時,發揮中心市區區位優勢,繼續支援房地產業、建築業等傳統業態健康發展。

二、加快企業自主創新,力促產業集聚集約、轉型提升

以企業為主體,著力推進企業全方位創新,增強發展內生動力,扶持壯大紡織服裝、包袋製鞋、電子資訊、先進裝備製造、生活性服務業、生產性服務業等六大產業叢集。一要強化商業模式創新。積極推動製造業主輔分離、同服務業深度融合,大力推廣研發運營總部在我區、生產基地逐步向外擴張的模式,提高中心城區資源使用效益。發揮童裝、商貿和行動通訊、軟體外包、安防智慧、工業設計等行業協會、產業聯盟的作用,優化配置行業資源,鼓勵實施抱團式發展。發揮企業家才能,推動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提升企業現代化管理水平。支援企業通過改制上市、資產收購、股權置換等方式做大做強,重點做好意昂機電等企業上市、股改、場外掛牌服務,力爭新增上市企業1-2家、場外交易市場掛牌企業6-8家、完成股改企業1家。二要強化龍頭引領。支援先創電子、佳泰數控、南方路機、安通物流等龍頭企業與小微企業開展模轉數、數控、環保工程、物流配送等配套協作,細化產業分工、拓展生產環節、延伸產業鏈條,培育一批骨幹型協作配套企業,形成龍頭企業、配套企業互動發展的格局,力爭培育主營業務收入超5億元企業30家、超10億元企業12家。三要強化技術創新。加快推進“兩化”融合,著力推動傳統產業向中高階邁進,重點抓好移動網際網路大資料關鍵技術應用、新一代資訊科技產業化等科技專案,力爭新增高新技術企業3家、“科技小巨人”5家。實施“藍火計劃”,重點抓好並聯式工業機器人、數控技術在砌塊成型機的應用等 5個市級“數控一代”示範專案和匹克集團專業運動鞋生產線、佳泰數控五軸小立式加工中心等5個區級重大技改專案建設。推進“校企合作加速器”專案,促進專利成果向企業轉移轉化。加強產權和智慧財產權保護,激發萬眾創新活力。四要強化品牌創新。引導企業發展品牌經濟,力爭新增省級名牌產品(著名商標)4個。支援企業到境外設立營銷平臺、辦事處,支援匹克集團繼續實施“三個一百”計劃,力爭新增國際品牌1個。組織企業參與“品牌泉州境外行”等大型展洽活動,整合線上線下營銷,以品牌優勢、營銷創新拓展國內外市場,不斷提升產品知名度和市場佔有率。

三、加快體制機制改革,力促發展活力迸發、動力倍增

完善落實科學發展跨越發展的體制機制保障,著力解決制約發展的深層次問題,不斷釋放改革開放紅利,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增創發展優勢。一要穩妥推進改革。推進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改革,支援銀行機構推廣專利權、商標權、股權質押融資等金融產品,支援匹克資本、忠信資本等準金融機構創新服務中小企業產品,推動符合條件的企業成立小額貸款、融資性擔保、民間資本管理等準金融機構,力爭引進金融機構3家,新增社群銀行2家、準金融機構3家。加強金融風險監測、評估和預警,防範金融風險。積極推進民營經濟綜合改革,放寬市場準入,支援集體、民營、外資等各類資本依法進入基礎設施、公用事業及其他行業和領域。推進省級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省級社會工作專業人才隊伍建設綜合試點和省級開展建立健全傳統文化保護、傳承與利用機制試點工作。全面推行政府預決算、部門預決算和“三公”經費預決算公開,強化國有、集體資產管理。逐步落實“費隨事轉”,努力減輕基層負擔。推進機關公務用車制度改革。完善政府投融資機制,探索運用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創新財政資金使用方式,探索通過設立投資基金、擔保基金等市場化模式,發揮對社會資本的引導帶動作用。深化教育管理機制改革,實行義務教育學校“小片區管理”。推進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健全基層醫療機構執行機制。推進政府購買教育資訊化、社會養老等公共服務。二要積極擴大開放。抓住福建自貿區建設政策機遇,主動對接“海絲”先行區戰略,進一步拓展與東盟、南亞等海絲沿線國家合作領域,加強與臺港澳僑經貿往來和文化交流合作,加大電子資訊、先進製造、文創設計、生物醫藥等重點產業引資力度,積極開展民間信仰、南音、木偶等民間交流活動,形成多層次、寬領域、全方位的交流合作格局。重點跟蹤匯興資本、佳樂智慧等簽約、在談專案,力爭儘快轉化落地。充分發揮異地商會的橋樑紐帶作用,鼓勵力同科技等在外泉商迴歸創業,促進資源、資訊、人才、技術等要素加速回流。持續開展“招商大會戰”,以園區、都市商圈、總部樓宇等為載體,深化“三維”對接活動,力爭引進一批有質量、帶動性強的專案。

四、加快擴容提質步伐,力促城市功能完善、品位提升

積極融入泉州環灣城市建設,加快提升城區建管水平,不斷增強核心區的輻射和帶動作用。一要健全城市基礎功能體系。積極推動東海、城東、北峰三大片區開發建設和中心片區的改造建設,加快推進上實“海上海”、潘山片區改造等59個區級重點專案建設,抓緊啟動南埔山片區等26個區級預備重點專案。確保完成豐海路東塔段汙水管道、內溝河部分地段排水管道清淤、東海片區垃圾中轉站等城市管網、排水防澇和垃圾處理等基礎設施建設,推進沿江兩側及高速公路通道夜景工程、高速公路高架橋下及周邊等景觀整治提升工程建設,配合完成國道324線豐洛段拓改、北峰至城東快速通道等一批市政設施的徵遷、建設工作,力爭每年新建1-2平方公里城市建設精品片區。二要健全城市長效管理體系。完善區、街道、社群三級城市管理體制,實施城市管理綜合考評,推行城管、公安、治安巡防聯合執法,推動管理重心、管理力量下移,加快構建全覆蓋、全方位的城市綜合服務管理平臺。繼續推進“美麗社群”建設,深入開展“清潔家園行動”,大力抓好佔道經營、城市“牛皮癬”、立面景觀、背街小巷等城市幹道、市容市貌專項整治,不斷優化人居環境。持續開展“兩違”綜合治理專項行動,嚴厲打擊“兩違”行為。完善“一個核心、四位一體”社群管理模式,推動社群建設和物業服務良性互動發展,重點破解老舊小區、新建安置小區物業管理缺位難題,力爭培育2個物業管理示範小區。完成社群居委會換屆選舉,提高社群工作者待遇,支援街居經濟發展,增強社群自我造血功能,提高城市基層管理能力。三要健全城市生態文明體系。建立健全生態紅線管控和生態保護制度,持續推進“點線面”綜合整治、“四綠工程”和“三邊三節點”建設,加強環城一重山森林生態景觀提升和“三沿一環”重點區位綠色屏障規劃建設,確保森林覆蓋率穩定在30.4%以上,生態公益林面積佔林地面積的70%;加強北渠飲用水源保護和重點流域近海水域水環境綜合整治,全面落實節能減排政策措施,強化重點耗能企業監管,加快節能先進技術推廣應用,推動綠色發展、迴圈發展、低碳發展,確保獲得“國家級生態區”命名。深化精神文明建立,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入開展“做一個有道德的人”、“暑期第三課堂”等活動,新建10個社群志願服務站示範點,不斷提高市民文明素質,努力形成追求文明、崇尚科學、健康向上的社會氛圍,爭創新一屆“省級文明城區”。

五、加快社會治理創新,力促社會公平正義、和諧穩定

深入實施“惠民”六大工程,辦好10件實事,提高新增財力重點投向民生領域的比例,推進公共服務均等化,努力滿足人民群眾需要。一要實施教育惠民工程。加快辦學空間擴容,力爭教育專案具備條件的全部開工、列入規劃的全部啟動前期。重點抓好北峰中學、泉州十中教學綜合樓和泉秀幼兒園改造等教育專案建設,啟動第三實驗國小城東校區建設,力爭新增學位3500個以上。繼續推進城東中學省級示範高中、泉州九中省一級達標高中建立工作,實施中國小教室提升改造、書香校園建設,不斷改善辦學條件,提升辦學水平。支援社會力量辦學,加強中國小生託管機構管理。推進職教基礎能力和實訓基地建設,加快培養技能型緊缺人才,提升人力資本素質。二要實施就業惠民工程。加強就業引導和培訓,實施“百千萬計劃”,重點幫助低保物件、重度殘疾人、重點優撫物件、困難戶等群體就業,鼓勵勞動者自主創業,引導外來務工人員有序就業,力爭培訓各類勞動者2萬人次、新增省級充分就業社群9個,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1%以下。加大勞動監察仲裁調解力度,創新勞動關係協調機制,構建和諧穩定的勞動關係。三要實施社保惠民工程。推進社保擴面提標,城鎮居民基礎養老金、被徵地人員養老保障金分別提升到每人每月100元、150元,鼓勵非公有制企業職工、個體工商戶、靈活就業人員等群體參加社會保險。落實特殊困難群體享受社會保險待遇政策,完善醫療救助、臨時救助、孤兒基本生活救助、重度殘疾人生活救助等社會救助制度,低保金提高到每人每月491元,切實保障困難群眾基本生活。大力發展慈善、老齡事業,保障婦女和兒童合法權益。支援發展社群服務、家政服務等家庭服務業。加快龍興、華大片區6號地塊棚戶區改造等安置房、保障房和石結構房屋改造專案建設,協調推進安置房產權辦理。四要實施健康惠民工程。完善衛生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婦幼保健所新址建設和正骨醫院舊綜合樓、華大街道社群衛生服務中心場所改造,加強疾病預防控制和醫療衛生市場監管。促進社群醫生簽約服務和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常態化、規範化,拓展“小病在社群、康復回社群”服務功能。優化擴充醫療資源,力爭千人均(常住人口)床位數達4張。完善人口計生服務管理網格化,加強流動人口計生服務,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深入開展全民健身活動,提高群眾體質和體育競技水平。五要實施文化惠民工程。積極參與泉州市建立“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活動,加強基層文化設施和文化隊伍建設,改(擴)建街道文化站3個、社群文化活動示範點3個,廣泛開展群眾性文體活動,鼓勵文化精品創作,不斷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強化市場管理,淨化文化環境。加強文物保護,推進全國第一次移動文物普查。組隊參加第xx屆市運會等賽事。六要實施平安惠民工程。完善立體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重點加強三級巡防隊伍、公共安全視訊監控系統和平安校園、平安社群建設,嚴厲打擊各類違法犯罪活動,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健全依法維權和化解糾紛機制,堅持領導接訪、包案化解等制度,推進行業性、專業性調委會建設,暢通群眾利益協調、權益保障法律渠道,及時化解矛盾。加強社群矯正工作。推進安全生產標準化提升工程三年行動,完善安全隱患排查機制,深入開展重點行業、重點領域安全生產專項整治,堅決防範和遏制重特大事故發生,確保通過“市級安全發展城區”考評驗收。深化行業依法治理,支援各類社會主體自我約束、自我管理,發揮居規民約、行業規章等社會規範在社會治理中的積極作用。依法管理民族宗教事務。深化食品放心工程和藥品安全專項整治,嚴厲打擊“兩超一非”和食品藥品違法違規行為。重視市場價格監管、防災減災救災工作,提高應急處置、化解危機能力。

六、加快建設法治政府,力促政府行為規範、廉潔高效

全面落實依法行政各項任務,推進機構、職能、許可權、程式、責任法定化,加快建設職能科學、權責法定、執法嚴明、公開公正、廉潔高效、守法誠信的法治政府。一要堅持權由法授,嚴格依法履職。以鞏固和擴大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成果為抓手,加快政府職能轉變,依法全面履行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公共服務職能。做好政府機構改革工作,進一步明確行政部門職責許可權,理順職責關係。繼續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開展行政權力清理,全面推行行政權力清單制度,做到政府“法無授權不可為、法定職責必須為”。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完善三級行政審批服務,提高行政效能和服務水平。紮實開展“法治豐澤”建設,全面完成“六五”普法目標任務,完善政府法律顧問制度,提高政府工作人員特別是執法隊伍的法治意識、依法辦事能力,進一步激發工作熱情,為依法履職創造良好條件。二要堅持程式法定,嚴格依法決策。健全依法決策機制,嚴格遵守重大行政決策“公眾參與、專家論證、風險評估、合法性審查、集體討論”法定程式,落實重大決策、重大事項向區人大及其會報告、向區政協協商通報制度,建立健全行政機關內部重大決策合法性審查、風險評估、跟蹤反饋、終身責任追究和責任倒查等機制,堅持邀請區人大、政協領導列席區政府常務會議制度,確保行政決策合法、科學、民主。完善規範性檔案制定釋出程式、備案審查、評估清理制度,確保規範性檔案主體合法、程式合法、內容合法。科學編制區“十三五”規劃。三要堅持行為法限,嚴格依法辦事。深化行政執法體制改革,梳理部門執法許可權,推進綜合執法,著力解決權責交叉、多頭執法問題。加強行政複議和行政應訴工作,落實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行政審判銜接互動制度,推進政府與法院良性互動發展,使顯性權力規範化、隱性權力公開化。堅持嚴格規範、公正文明執法,加強市場經濟主體網格化監管,加大關係群眾切身利益的重點領域執法力度,依法懲處各類違法行為。健全民情工作機制,及時收集、依法處理群眾反映的問題。四要堅持責任法究,嚴格依法監督。認真執行區人大及其會各項決議決定,自覺接受區人大及其會的法律監督、工作監督和區政協的民主監督,認真辦理人大代表議案、建議和政協委員提案。高度重視各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和廣大人民群眾的監督。全面推進政務資訊公開,依法保障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和監督權。加強行政監察和審計監督,強化績效管理、效能監察和行政問責,大力治理庸懶散奢浮現象。嚴格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嚴格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堅決糾正“四風”問題,堅決查處執法犯法、違法用權等行為,確保政府各項工作在法治軌道上有序執行。

各位代表,我們正處在轉型發展的新時期,挑戰與機遇並存,困難與希望同在。讓我們緊密團結在以同志為的黨中央周圍,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和xx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在市委、市政府和區委的領導下,團結和依靠全區人民,進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創新,攻堅克難、砥礪奮進,為推動豐澤科學發展跨越發展、建設泉州現代化城市核心區而努力奮鬥!

豐澤區政府工作報告篇2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順昌縣人民政府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請予審議,並請縣政協委員和其他列席人員提出意見。

一、20xx年工作回顧

20xx年,順昌風調雨順、人和業興。在市委、市政府和縣委的正確領導下,我縣各級政府認真學習貫徹黨的、xx屆三中、四中全會和系列重要講話特別是來閩考察重要講話精神,圍繞機制活、產業優、百姓富、生態美的發展目標,堅持綠色發展走新路,全力以赴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惠民生,紮實做好“產業發展、城鄉建設、環境改善、民生保障、作風轉變”五項重點工作,經濟社會呈現出健康協調發展的良好態勢。全縣生產總值84.05億元,增長9.6%;農林牧漁業總產值31.5億元,增長5.5%;規模以上工業產值77.44億元,增長16.1%;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48.86億元,增長45.8%;財政總收入5.24億元,增長24.2%;地方級財政收入3.49億元,增長17.8%;實際利用外資1256萬美元,增長50%;外貿出口10324萬美元,增長7.3%;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4.7億元,增長7.5%;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711元,增長7.9%;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709元,增長11.9%;金融機構存款餘額77.96億元、貸款餘額40.89億元,分別增長15%和7.4%。

(一)專案建設成效明顯。堅持專案帶動和投資拉動,建立“四個一批”專案開發工作機制,全年共策劃、儲備專案251項,總投資1230億元,其中20xx—20xx年科學發展跨越發展重大專案66項,總投資384.6億元。安排實施各類專案122項,強化要素保障和執行排程,建立“四個一”工作機制,實行“一張表格”推進工作法,完成固定資產投資46.15億元,增長49.7%。加大籌資融資力度,爭取上級各類專案補助資金10.61億元,爭取地方政府債券資金1.32億元。加強政府融資平臺經營運作,獲得國家政策性金融機構信貸資金1.37億元。制定《順昌縣政府性債務管理實施辦法》,規範資金使用管理,保障工業、城市、交通、民生等重點領域專案建設資金需要。全力做好用林、用地報批工作,全年獲批林地1864.9畝、土地1400.6畝,確保發展需要。

(二)工業經濟總體平穩。工業平臺建設加快推進,完成工業園區控制性規劃,申報省級工業園區工作順利推進。全年徵收土地3100畝,開發平臺1600畝,完成投資1.8億元。建立副縣長招商負責制,全力開展招商引資,完成合同專案96項,總投資175.08億元;已開工73項,開工率76.04%。全年實施總投資億元以上重點工業專案11項,完成投資9.349億元,佔年計劃的99.99%。積極搭建政銀企對接平臺,全縣各金融機構為中小微企業放貸3億元,有力地促進工業經濟穩定增長。全縣規模工業企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265.8%,同比提高47個百分點。品牌培育成效明顯,新增全國馳名商標1枚、省著名商標2枚、省名牌產品4個。虹潤精密儀器公司被評為福建省戰略性新興產業骨幹企業,歐浦登公司被評為20xx年度福建省智慧財產權優勢企業。

(三)美麗順昌加快建設。在宜居縣城建設上,啟動縣城總規修編,投入1億元啟動順昌新城規劃和徵遷工作,完成餘坊——井壠片區控制性規劃。組織實施舊城路燈改造、美食街、龍湖慢道、“三邊三節點”整治提升、垃圾壓縮式中轉站、城南西路改造等重點專案建設,投入資金5000多萬元。開展城鄉環境綜合整治,打擊“兩違”建設1185起,拆除違建面積26.78萬平方米。在特色鄉鎮建設上,加強集鎮所在地的規劃、建設、管理,突出抓好省、市小城鎮綜合改革建設試點和元坑文化古鎮建設。鄭坊鄉撤鄉設鎮獲省政府批准,被評為國家級生態鄉鎮。埔上鎮被列入全國重點鎮。在美麗鄉村建設上,突出抓好交通幹線沿線、景區周邊村莊和13個省級美麗鄉村試點村建設。全面啟動“十村示範”、“百人保潔”、“千米綠廊”工程,完成投資3200多萬元。埔上鎮張墩村建成全國首個鄉愁館,入選全國美麗鄉村建立試點村,被評為第八屆“中國十佳小康村”。加強城鄉環境衛生保潔,基本建立覆蓋城鄉的衛生保潔工作網路和執行機制,全縣共配備保潔員277名,徵收保潔費259.56萬元,徵收率達97%。被評為全省美麗鄉村建立示範縣。

(四)“三農”工作紮實推進。穩定糧食生產,落實糧食播種面積19.56萬畝,產量7.17萬噸。完成3個土地整理和12箇舊村復墾專案,新增耕地面積871.7畝。種植菸葉面積2.94萬畝,產量6.21萬擔。柑桔、錐慄、葡萄等主要農產品增產增收。農業產業化加快推進,培育省市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11家,新增省級2家。全縣累計登記註冊農民專業合作社達339家、家庭農場43個,分別新增40家和25個,金祥糧食合作社獲評國家級示範社,2個家庭農場獲評省級示範場。啟動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試點工作,有序推進農村家庭承包耕地、山地流轉,促進農業適度規模經營。舉辦各類農業技術培訓126場次,培訓農民6048人次。全縣共有工廠化栽培食用菌企業56家,海鮮菇產量佔全國的80%。神農菇業公司建成國內先進海鮮菇自動化瓶栽生產線2條,可新增日產菌包12萬瓶。全縣建成各種型號組裝式保鮮庫39座,總庫容1.3萬立方米。發展林下種植示範片919畝、休閒漁業基地1000多畝,張墩旅遊開發有限公司、兆興公司分別獲評省級“水鄉漁村”和“現代漁業產業園區(基地)”。完成省級標準農田建設500畝、水庫除險加固2座,城區防洪工程、苦竹際灌區水源工程、富屯溪泵站更新改造、電站增效擴容建設等專案紮實推進,全年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完成投資1.8億元。城鄉電網改造建設完成投資5976萬元。積極申報“三品一標”,7家企業獲得無公害農產品認證,“順昌蘆柑”獲評國家地理標誌證明商標,“順昌海鮮菇”獲農業部地理標誌農產品認證。防災減災工作有力有效,通過國家第一批地質災害防治高標準“十有縣”考評。深入推進扶貧開發,對接省直單位和豐澤區掛鉤幫扶專案45個、資金2.6億元,到位資金1.69億元;落實“造福工程”危房改造任務430戶1899人。

(五)第三產業加快發展。主動迎接高鐵時代到來,加快旅遊產業發展,完成寶山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總規、合掌巖佛教朝聖區總規編制。寶山創4A級旅遊景區專案完成投資8660萬元;城區遊客集散中心即將投入使用;啟動合掌巖創4A級旅遊景區工作,石窟佛像雕刻工程有序推進。積極參與“一元門票遊大武夷”活動,加快推進景區(點)提升與標準化建設,華陽山景區被評為省級生態旅遊示範區,元坑鎮被評為省級鄉村旅遊休閒集鎮,埔上鎮張墩村被評為國家3A級旅遊景區和省級鄉村旅遊示範村。積極培育商貿物流業,制定實施《關於扶持物流業加快發展的實施意見》,新引進物流企業6家,改造提升物流企業4家,新增貨運車輛125輛、總噸位2422噸。投入5000萬元啟動物流園區專案徵遷工作。積極發展電子商務,支援順昌健順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建設阿里巴巴·順昌產業帶電子商務平臺和華東大宗商品交易中心經營運作。

(六)社會事業取得進步。年初確定的21件為民辦實事專案全面完成。支援創業就業,新增城鎮就業2182人,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5467人,城鎮登記失業率3.09%。社會保障工作穩步推進。新開工建設保障性住房277套,開工率100%;全年基本建成641套(含上年度續建專案),基本建成率208.79%;完成投資6136萬元,完成投資率242.15%。實施中國小擴容、公辦幼兒園建設等專案17個,完成投資1157.8萬元。全面完成39所義務教育標準化學校建設。全縣大學聯考本一上線率17.08%、本二以上上線率48.94%。文體事業蓬勃發展,在省第xx屆運動會上,我縣運動員取得7枚金牌,居全市第三位,獲南平市突出貢獻獎。縣實驗國小榮獲“國家級體育傳統專案學校”命名。公立醫院綜合改革穩步推進,縣醫院整體搬遷主體工程加快裝修,啟動高陽、嵐下衛生院擴建工程,完成15個村衛生所達標建設和120個村衛生所資訊系統建設。計劃生育工作整體水平提升,全年徵收社會撫養費1080萬元,全縣出生人口政策符合率85.63%。加快各類人才引進,新考錄、招聘行政和事業單位人員158人。創新社會治理,開展“民生110”社會網格化服務試點。積極支援開展縣人大代表聯絡選民活動,共辦理選民意見217件,解決了一批事關群眾切身利益的具體問題。深化平安順昌建設,全面落實安全生產“黨政同責、一崗雙責”責任制,社會總體保持安定和諧。

(七)發展環境持續優化。全力破解交通瓶頸,延順高速按序時推進,順邵高速具備開工條件,積極謀劃武夷新區經順昌至三明沙縣高速公路;實施總投資4.85億元的國道528線順昌至將樂界、國道316線城區段改線一期暨延順高速連線線、徐大線仁壽至口前段、謨寶公路、華陽大橋等普通幹線公路建設專案;完成農村公路安保工程78公里、城鄉危橋改造9座,新建農村公路20公里。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完成造林綠化面積50364畝,推廣不煉山造林1.5萬畝,嘗試贖買商品林300畝。治理水土流失面積16450畝。開展規模生豬養殖場汙染綜合治理,共拆除養殖場201家,面積98192平方米;開工治理養殖場175家,開工率94.6%。全面完成年度節能減排任務,被評為省級生態縣。著力優化投資環境,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推行行政審批事項目錄清單,32個縣直部門共減少行政審批事項64項。設立中小企業過橋轉貸基金20xx萬元,為企業辦理過橋轉貸8筆7200萬元。深化工商註冊登記制度改革,新增各類市場主體1197戶,註冊資本14.72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5.87%和97.53%。

(八)政府自身建設得到加強。完成新一輪政府機構設定方案和縣食品藥品監管局重組。深入開展政府系統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嚴格執行中央八項規定精神,開展“四風”突出問題專項整治。加強制度建設,推進作風建設常態化。堅持依法行政,自覺接受人大和政協的監督,辦理縣人大代表建議68件,縣政協委員提案88件,辦復率100%。全面履行“一崗雙責”,加強“三公”經費監管,全縣公務接待費、公車購置及執行費、會議費同比分別下降32.5%、31.2%、46.6%。加強效能督查,深入開展“企業評機關”活動,完成縣行政服務中心標準化建設。行政監察和審計監督力度加大,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紮實推進。此外,老幹、民兵預備役、“雙擁”、統計、工會、共青團、婦女兒童、殘疾人、民族宗教、外事僑務、氣象、人防、地震、檔案、地方誌等工作也取得長足進步。

成績的取得來之不易,這是市委、市政府和縣委正確領導的結果,是縣四套班子齊心協力的結果,是全縣人民共同奮鬥的結果。在此,我代表順昌縣人民政府向奮戰在全縣各條戰線上的工人、農民、知識分子、武警官兵、公安民警和廣大幹部群眾,向全體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離退休老同志,以及所有關心、支援和幫助順昌加快發展的社會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謝和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目前我縣發展面臨的困難和問題,主要是:經濟總量小,發展速度不夠快;產業結構不合理,旅遊、商貿物流等第三產業發展滯後;融資難、融資貴問題較突出,部分企業經營困難;交通、城建、工業平臺等制約瓶頸尚未有效突破;招商引資困難,缺乏大專案、好專案;龍頭企業少,自主創新發展能力不足,帶動力不強;縣財政統籌保障能力弱,供養人員包袱重,公共服務無法滿足群眾日益增長的需要;城鄉規劃、建設、管理、經營的水平較低。我們將高度重視這些問題,採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加以解決。

二、紮實做好20xx年工作

20xx年是落實科學發展跨越發展行動計劃的第一年,也是我們全力衝刺“xx”目標、科學謀劃“十三五”發展的關鍵一年。政府工作的總體要求是: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及xx屆三中、四中全會和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全面落實省委九屆十一次、十二次全會,市委四屆七次、八次全會和縣委十二屆七次、八次全會的決策部署,堅持穩中求進、好中求快,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全力落實科學發展跨越發展行動計劃,按照“農業穩縣、生態立縣、工貿富縣、旅遊旺縣”的發展思路,強化專案帶動和投資拉動,紮實做好“五項重點工作”,努力實現機制活、產業優、百姓富、生態美的有機統一。

今年全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11%;農林牧漁業總產值增長5%;規模以上工業產值增長16%;財政總收入增長11%;地方級財政收入增長11%;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5%以上;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5%;外貿出口增長8%;實際利用外資增長10%;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0%;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1.5%;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以內;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7‰以內。完成單位生產總值能耗、化學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氮氧化物等年度節能減排任務。重點抓好以下八個方面工作:

(一)堅持專案帶動,落實科學發展跨越發展行動計劃

加快重點專案建設。強化專案對促投資、穩增長、增後勁的帶動和支撐作用,初步安排20xx年實施專案105項,總投資309.22億元,年度計劃投資61.76億元,其中:續建專案55項,總投資217.4億元,年度計劃投資36.54億元;新開工專案50項,總投資91.82億元,年度計劃投資25.22億元。著力抓好順昌新城、工業園區、道路交通等22個省、市重點專案建設,總投資129.9億元,當年計劃投資25.46億元。全面推行標準化管理,努力做到專案投資、進度、安全、質量同步推進。加強專案策劃儲備,精心策劃一批帶動力強、輻射面廣的重大產業、基礎設施和民生工程專案,做深做細專案前期工作,努力形成“策劃一批、生成一批、開工一批、竣工一批”的專案滾動發展格局。

強化專案要素保障。強化要素保障和執行排程,推行專案並聯審批制度,提高辦事效率。完善“四個一”工作機制,統籌協調解決專案建設過程的徵遷、用林和用地報批、用工、用電、用水等難題,著力營造良好的施工環境。加大籌資融資力度,積極爭取地方政府債券資金。加強縣土地收儲中心、非經公司等政府融資平臺的經營運作,爭取更多國家政策性金融機構的支援。繼續實行“一張表格”推進工作法,對重點專案實行“一月一協調、一季一督查”,確保重點專案建設按序時推進到位。

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全力突破交通瓶頸,積極爭取武夷新區經順昌至三明沙縣高速公路列入省“十三五”規劃。加快延順高速公路建設,做好順邵高速公路徵遷工作,確保無障礙施工。紮實推進國道528線五里亭至將樂界、國道316線城區段改線一期暨延順高速連線線、徐大線仁壽至國道316線(口前)段、謨寶公路、華陽大橋、富文大橋等重點交通專案建設,新開工徐大線仁壽至建陽界改造專案。加強農村公路建設,計劃完成農村公路“單改雙”10公里、自然村及“村村通”公路30公里,實施大幹大橋等危橋改造5座,建設“示範路”15公里。完善城鄉配套設施建設。繼續實施“六個一”工程,重點推進城區汙水處理廠二期及配套管網工程、城區垃圾壓縮式中轉站、工業園區汙水處理廠等專案建設。著力推進鄭坊、洋口汙水處理廠(設施)和大幹、建西、仁壽、洋口等4個鄉鎮生活垃圾轉運系統專案建設,提高鄉鎮汙水和生活垃圾處理能力。

(二)致力做大做強,打造主導產業升級版

推進工業增量提質。加快工業平臺建設,全力做好用林、用地報批工作,推進園區土方平整、道路、公租房、供排水等基礎設施建設,提升園區的配套服務功能。完成省級工業園區申報工作,爭取一次性申報成功。堅持抓龍頭、鑄鏈條、建叢集,落實工業穩增長系列措施,加大行業龍頭企業的培育力度。光學機電產業,重點推進歐浦登大尺寸電容式觸控式螢幕面板、虹潤積體電路表面貼裝技術等生產專案建設;綠色食品(生物保健品)產業,全力支援老知青、幸福來、神六、久豐等現有企業加快發展,推進朝春香精香料、海鮮菇多糖提取、海鮮菇速溶茶、劉老樂食品等專案建設;化工建材產業,重點推進煉石、榕昌、富寶綜合技改和增資擴產等專案建設;竹木加工產業,重點推進升升木業增資擴產、大莊圓竹展平板產品專案開發和源耀迴圈經濟等專案建設。加快推進光伏發電、青原生物科技、豪璟達螢石球資源利用等專案建設。力爭新增入統規上工業企業3家以上。加大品牌培育力度,爭取新增國家馳名商標1枚、省著名商標2枚、省名牌產品2個、市知名商標7枚。

加快發展第三產業。堅持走特色化、差異化發展路子和市場化運作,全力開展招商引資,藉助市本級的力量,抱團開發特色旅遊資源,加快旅遊產業發展。著力做好“三山、一鎮、一湖”五篇文章,努力構建以景區旅遊為支撐,以文化旅遊為特色,以鄉村遊和工業旅遊為補充的旅遊體系。重點推進合掌巖萬佛石窟、寶山、元坑文化古鎮、埔上張墩等創國家4A級景區專案建設。加快建立大幹來布等一批鄉村遊示範點,積極培育神六螺旋藻、神農菇業、歐浦登等工業旅遊示範點。加快發展現代物流業,切實做好物流園區專案徵遷和平臺開發工作,加快推進隆昌醫藥物流中心、南平雅實貿易物流倉儲等專案建設。持續支援阿里巴巴·順昌產業帶和華東大宗商品交易中心等平臺建設運營,促進電子商務健康發展。扶持批發、零售、住宿、餐飲、娛樂等傳統服務業加快發展,為符合條件的相關企業提供過橋轉貸服務,爭取新增限下企業轉限上達4家以上。加快發展醫療保健、休閒養老、資訊消費、中介、農村金融等新興服務業。

加大招商引資力度。重點圍繞光學機電、綠色食品、生物保健品、旅遊商貿、現代農業、文化創意等產業開展招商引資,細化副縣長招商負責制,強化招商成果考評,提高招商引資實效。積極開展小分隊招商、產業招商、上門招商,切實增強招商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推進節點招商,認真籌備參加“5·13”、“6·18”、“9·8”、茶博會等招商活動,深化與央企、省屬國有企業的對接,加強對臺招商,重點加強在談意向專案的跟蹤對接,力爭新引進總投資20xx萬元以上工業(商貿、旅遊)專案20個,其中總投資5億元以上工業(商貿、旅遊)專案3個,力爭引進1家國內500強企業落戶我縣,對臺現代農業、鄉村遊等專案10個。

(三)統籌城鄉建設,積極穩妥地推進新型城鎮化

全力打造宜居縣城。堅持規劃先行,精心組織實施縣城總規修編,推動公共服務設施、城市景觀風貌、城市綜合交通等7個專項規劃編制。強化規劃剛性約束,做到“一張藍圖繪到底”。全力以赴推進順昌新城開發建設,加快新城控制性詳規和相關規劃(方案)報批,全力加快徵遷步伐,啟動安置房、803臺遷建、新城市政道路等專案建設。完善舊城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推進中山城市文化中心、城南西路拓寬改造、火車站廣場、龍湖慢道等專案建設,完成觀靜山植物園專案建設。持續開展城區環境綜合整治,嚴厲打擊“兩違”現象。繼續實施城市綠化美化亮化工程,努力打造生態宜居的大山水域魅力縣城。

加快集鎮擴容提質。完善集鎮所在地基礎設施建設,促進集鎮所在地適度擴容提質。突出抓好省、市小城鎮試點和元坑文化古鎮建設,鄭坊鎮重點抓好主街道改造、杉溪河道建設,著力打造“歐浦登小鎮”;仁壽鎮重點做好水西新區基礎設施和賢達小區配套建設,打造新型商貿小城鎮;元坑鎮重點實施古鎮景觀提升工程,著力推進旅遊公司辦公樓立面改造、旅遊停車場、民俗表演館、文昌公園清代造紙生產作坊復建等專案建設,整合自然、歷史和人文資源,打造文化旅遊名鎮。埔上鎮結合埔上大橋引線工程,加快鎮區中心村建設。其他鄉鎮結合集鎮所在地中心村建設,因地制宜加快提升改造。

推進美麗鄉村建設。突出交通幹道沿線、景區周邊等重點區域和重要節點,堅持因地制宜、依山就勢,切實做好規劃、建設、管理和環境整治工作,鞏固20xx年13個省級美麗鄉村示範村建設成果。著力抓好雙溪街道黃坑、元坑鎮秀水、大幹鎮上湖等13個新一輪省級“千村整治、百村示範”村莊建設,完成元坑鎮東郊至秀水景觀帶建設。完善“月督查、季考評、半年講評、一年總結”工作機制,合理安排建設進度,確保完成省級美麗鄉村建設任務。加強農村環境衛生保潔,在有條件的重點村和示範村規劃建設雨汙分流設施。完善保潔費徵收制度,加強保潔隊伍建設,強化督查考評,推動保潔工作落實,形成長效機制。

(四)夯實基層基礎,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大力發展現代農業。穩定糧食生產,確保完成20.4萬畝糧食播種面積。建立糧食高產示範區2個,推廣農業“五新”技術示範片1.5萬畝。落實菸葉種植面積2.43萬畝。推進葡萄、柑桔產業標準化生產,爭取新增省級柑桔標準園1個。扶持海鮮菇產業發展,繼續抓好鄭坊鎮省級農民創業示範基地建設,支援神農菇業、巨集瑞菇業等海鮮菇企業物聯網控制系統專案建設。加快發展茶產業,支援寶山紅茶博園專案建設。因地制宜發展休閒、觀光農業,重點抓好花果山休閒生態園、郭巖山(象山)現代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示範園、鑫昌農業生態園等專案建設。大力發展林下經濟,拓寬農民增收渠道。強化“三品一標”認證工作,提高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

改善農業生產條件。加強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全力推進苦竹際灌區水源工程配套建設,繼續實施一批煙基專案,加快推進蛟溪流域山洪溝治理、謨武和貴嶺電站增效擴容、泵站改造工程,繼續做好舊村復墾和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工作,全面完成450畝山壠田復墾與改造工程。加快推進農業綜合開發,大力實施市級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專案。著力提升城區防洪能力,紮實推進城區防洪工程黨校段防洪堤建設。做深做細閩江上游防洪工程南平段(九期)、重要水源性工程等重大水利專案前期工作。

創新農業經營方式。繼續實施新型職業農民素質提升工程,發揮致富能人的示範帶動作用,著力培養一批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專業種養大戶。加快培育發展合作社、家庭農場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推進農民合作社規範化建設,鼓勵發展農民合作社聯社,每年擇優評選10家縣級示範社,推薦5家以上縣級示範社逐級申報建立市級、省級、國家級示範社。鼓勵和支援農民專業合作社開展低成本、便利化的社會化服務。引導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與農戶建立緊密的利益聯結機制,支援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建設農產品生產基地,發展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

推進科學精準扶貧。加強扶貧物件動態摸底管理,健全扶貧物件管理臺賬。落實好扶貧開發政策和對口幫扶工作機制,加強與省、市掛鉤幫扶單位和豐澤區的溝通聯絡,積極策劃對接一批產業發展、基礎設施、民生工程專案,爭取更多資金支援。繼續實施整村推進工程和扶貧到戶工程,全面落實22個扶貧開發重點村三年幫扶規劃和“一對一”結對幫扶措施,深入推進扶貧小額貸款試點工作,做到幫扶到村、扶貧到戶,“輸血”和“造血”有機統一,努力實現年度貧困人口下降20%以上目標。完成年度“造福工程”危房改造任務。

(五)保護青山綠水,增強綠色發展後發優勢

加強生態資源保護。大力開展造林綠化,全面實施“四綠工程”,力爭完成28350畝造林綠化任務。繼續推廣不煉山造林,落實伐區闊葉樹保護措施,增加伐區闊葉樹蓄積。爭取完成七臺山省級自然保護區申報工作。持續開展竹木加工企業清理整頓,嚴控新上規模小、效益低、消耗資源的竹木粗加工企業。強化林地徵佔審批管理,確保林地佔補平衡。嚴厲打擊涉林違法犯罪活動,維護林區經營秩序。切實加強礦政管理,嚴厲打擊無證非法採礦、採砂行為。

持續推進節能減排。強化源頭管控,把好專案環保準入關,嚴禁新上“三高一資”專案。持續推進主要汙染物總量減排,落實環境保護目標責任制和環境影響評價制度,繼續督促企業開展清潔生產稽核和技術改造。加快縣工業園區汙水處理廠專案建設,提高工業汙水處理能力。積極挖掘減排潛力,支援企業加快淘汰落後高能耗生產線,改進環保設施的技術工藝,扶持新的減排專案建設,確保完成年度節能減排任務。

深入開展環境整治。嚴格落實流域保護“河長制”,繼續開展重點流域水環境和農村環境綜合整治。持續開展水土流失治理,著力抓好麻溪小流域水土保持專案建設。大力實施鄉鎮溪河小流域生態綜合治理工程,啟動鷺鶿溪流域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專案。切實做好規模生豬養殖場汙染綜合治理後續工作,防止生豬養殖汙染反彈。深入開展整治違法排汙企業保障群眾健康環保專項行動,加強工業企業、畜禽養殖、大氣汙染、水汙染等汙染治理和重金屬、有機物、危險廢物的汙染防治,全面改善生態環境。

(六)深化改革創新,增強經濟社會發展活力

深化經濟領域改革。主動融入南平市節能減排財政政策綜合示範城市、迴圈經濟示範城市、低碳城市、智慧城市等改革試點,力求在日趨激烈的縣域競爭中搶佔先機,先行一步。繼續推進工商登記制度改革,全面實行先照後證登記制度,進一步激發市場活力。實行國有資產管理經營體制改革,完成全縣行政事業單位“非轉經”國有資產集中過戶工作,確保非經公司正常運營,做實政府融資平臺。探索PPP投資經營模式,吸引民間資本投資我縣城建、交通基礎設施、重大民生專案。實施以“核定支出、國庫支付、集中核算、專案獎勵”為主要內容的新一輪鄉鎮財政管理體制改革。按照市政府的統一部署,在水泥、化工行業探索排汙權有償使用和交易試點,鼓勵試點企業通過清潔能源替代、脫硫脫硝治理等措施實現減排並通過交易獲利。

推進社會事業改革。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加快推進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優化城區醫療資源配置。健全基層衛生機構執行機制,有序推行全科醫生簽約服務,探索縣鄉醫療衛生一體化管理。積極推進縣職業中學回購工作,探索校企合作辦學模式,促進職業教育健康發展。落實省、市教育改革措施,協調推進各類教育科學發展。推進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政策一體化運作。積極穩妥地推進“兩臺”合併,加快廣播電視事業發展。

全面深化農村改革。完善農村土地承包政策,穩定土地承包權、放活土地經營權,探索推行家庭承包土地經營權向金融機構抵押融資模式。加快推進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試點工作,建立健全鄉鎮土地流轉服務平臺,鼓勵農民依法採取轉包、出租、互換、轉讓、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轉土地,逐步推進農村土地適度規模經營。健全農村產權制度,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建立規範有序的林權流轉交易機制,鼓勵、引導林農依法規範流轉林地,推進林業適度規模經營。繼續探索政府贖買生態公益林改革,積極向上爭取政策和資金支援。

(七)著力民生民心,努力提升公共服務水平

增強社會保障能力。落實就業創業各項扶持政策,完善勞動就業和社會保障公共服務平臺,力爭新增城鎮就業2300人,轉移農村勞動力5200人。完善企業工資保證金制度,著力解決拖欠勞動者工資問題。繼續做好城鄉養老、醫療、失業、工傷、生育等五項保險擴面工作。加強城鄉低保動態管理,務求應保盡保。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逐步完善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建設。全面落實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目標任務,重點推進西崗小區林業保障房配套設施專案建設,切實做好第三批廉租住房實物配租工作。大力發展慈善、社會福利和殘疾人事業,保障婦女、青少年、兒童的合法權益。

大力發展社會事業。堅持教育優先發展,繼續實施一批“校安工程”、中國小(幼兒園)擴容工程和薄弱校改造專案,加快推進富州新區國小、職業中學實訓樓、順昌一中國中部教學樓、順昌二中學生宿舍樓、鄭坊中心幼兒園等專案建設。加強衛生重點專案建設,完成縣醫院整體搬遷工程和高陽、嵐下衛生院改造提升工程,提升城鄉醫療衛生綜合服務水平。強化計生目標管理責任制,穩定低生育水平。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水平。加快發展文化創意產業,促進齊天大聖信俗與畲鄉風情、知青文化、林業歷史文化的融合發展。積極推動公共體育設施建設,促進全民健身事業發展。持續推進外事僑務、地方誌、檔案等事業發展。

加強社會治理創新。深入開展法治縣建立工作,提升全社會法治化治理水平。加強精神文明建設,提高公民道德素質。探索加強人民調解、行業調解、司法調解工作,支援縣人大開展代表接待選民活動,促進各類矛盾糾紛有效化解。全面推行“民生110”社會網格化服務。落實安全生產“黨政同責、一崗雙責”責任制,切實加強對非煤礦山、企業生產、道路交通、消防、食品藥品、環保、校園等重點領域安全生產的監管,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實施城鄉高清視訊監控系統建設專案,提高科技強警水平,嚴厲打擊各類違法犯罪活動,維護社會和諧穩定。支援工會、共青團、婦聯等群團組織開展工作。深化“雙擁”共建,強化國防教育、國防動員、國防後備力量和人民防空建設。

(八)加強自身建設,努力打造法治政府和服務型政府

堅持依法行政,全面履行政府職能。堅持在黨的領導下、在法治軌道上開展工作,亮出權力清單,給出負面清單,理出責任清單,促進機構、職能、許可權、程式、責任法定化,做到“權責明晰、依法行政、過程受控、永久追溯”。全面推行政務公開,讓權力在陽光下執行。把握和尊重經濟規律,加強政策研究,更新知識結構,增強領導經濟工作的專業化能力。自覺接受縣人大的依法監督、縣政協的民主監督,重視社會監督和輿論監督,認真辦理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委員提案。科學編制“十三五”規劃,做好第三次全國農業普查前期準備工作。

推進簡政放權,營造良好發展環境。積極穩妥地推進政府機構和事業單位分類改革,理順職責關係,提高行政效率。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承接上級下放的審批事項,依法取消不合理的縣級審批事項。著力破除“熟人經濟”、“吃拿卡要”等頑疾,加強行政服務中心建設,全面推行“並聯審批”制度,改善投資環境,方便群眾辦事。加強機關效能建設,落實“馬上就辦”,著力整治“庸、懶、散”和“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等現象,提高政府管理和服務水平。

加強作風建設,密切聯絡服務群眾。認真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持之以恆地整治“四風”。加強“三公”經費監管,按照省、市部署,有序推進公車改革。堅持“四下基層、三級聯動、重心下移”工作機制,做到問題在一線發現,矛盾在一線解決,工作在一線落實。深入開展政府系統黨風廉政建設,全面履行“一崗雙責”,嚴格執行廉潔從政各項規定,努力形成幹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良好氛圍和風尚。

各位代表,讓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同志為的黨中央周圍,在市委、市政府和縣委的正確領導下,緊緊依靠全縣人民的智慧和力量,進一步解放思想、堅定信心、搶抓機遇、奮發進取,為加快推進科學發展跨越發展、建設機制活、產業優、百姓富、生態美的新順昌而努力奮鬥!

豐澤區政府工作報告篇3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泉州市豐澤區人民政府向大會作工作報告,請各位代表連同《豐澤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草案)》一併審議,並請政協委員和其他列席人員提出意見。

一、"十五"時期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回顧

20xx年是"十五"計劃的最後一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區委的正確領導下,在區人大及其會的監督和區政協的支援下,區政府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黨的xx大、xx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圍繞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現代化工貿港口城市大局,按照區委年初提出的工作目標及要求,統籌兼顧,加快發展,科學發展,基本完成區二屆人大四次會議確定的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保持了經濟社會持續快速協調健康發展的良好勢頭。一年來,主要成效和工作是:

--經濟綜合實力不斷增強。全區實現生產總值132.5億元,可比增長16.1%;財政總收入9.62億元,增長19.23%,其中地方級財政收入5.46億元,增長26%。工業經濟保持平穩發展。實現工業總產值209.8億元,可比增長16%,其中規模以上工業產值171.7億元,可比增長20%。加快企業三大創新步伐, 組織實施市級以上科技專案13個、科教興區重點專案29個、重大技改專案15個,新培育省級高新技術企業4家,開發新產品9項,7項科技成果獲省市級科技獎;認真做好企業改制的跟蹤服務及上市輔導工作,鼓勵企業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積極推進潯美工業專案聚集區域建設,完成二期市政基礎設施和區政府投建標準廠房建設,引進的46家企業中已有34家投建。服務業發展步伐加快。引進悅華酒店、國美家電、蘇寧電器、好又多商城等大型商貿專案。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5.8億元,增長25.4%。招商銀行、民生銀行落戶我區。完成"海絲"江口片景觀帶整治、真武廟片區改造、浦西江濱體育公園二期等旅遊基礎設施建設。組織參加桂林國內旅交會、中原旅遊推介會、首屆海峽兩岸旅遊博覽會。農業結構進一步優化。基本完成"糧改經"的調整。實現農業總產值4.11億元,增長4.9%。對外開放取得好成績。累計新批外資企業61家,投資總額6.23億元;實際利用外資(按驗資報告統計)4700萬美元;海關出口商品總值3.07億美元,增長46.7%。加大專案推介招商工作,組織企業參加第三屆中國·福建專案成果交易會,簽訂對接專案36個,總投資6.36億元;參加20xx泉州·香港投資專案推介洽談會,簽訂合同專案3個,總投資1.49億美元。積極拓展國內外市場,成功舉辦中國(泉州·豐澤)樹脂工藝品、禮品暨名優產品展覽會,組織企業參加"廣交會"、"華交會"、"德國法蘭克福國際禮品博覽會"等國內外大型展洽活動21場,實現合同成交額5.73億美元。街居經濟有新的發展。通過調整區、街道財政管理體制、開展社群協稅工作、加強社群集體資產經營管理、規範停車場和車輛停放管理等工作,有效推動街居經濟發展。同時,高質量完成我區全國第一次經濟普查任務。

--城市化水平不斷提升。專案管理機制進一步完善,特別是重點專案建設成效顯著,實現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22.4億元,增長26%。積極參與實施東塗街東段道路拓寬及片區改造、沿海大通道豐澤段、國道324線華大至體育中心路段二期拓改及片區改造、海星和寶秀安置小區等轄區內市定重點專案建設並完成所承擔的年度建設任務。認真抓好區級"兩類專案"建設,基本完成21個重點專案年度建設任務,全面完成16個為民辦實事專案建設。進一步健全區、街道、社群三級城市衛生管理機構,配備市容環境督導隊員150人和主次幹道、社群專職保潔人員1510人,市區主次幹道和中心城區42個社群實行全日保潔,其餘29個社群實行日常保潔;鞏固晉江、洛陽江流域工業汙染源綜合治理"零點計劃"行動成果,認真落實環保創模各項工作,順利通過國家環保總局技術檢查組考核;保持查處打擊"兩違"的高壓態勢,有效遏制"兩違"回潮。繼續深入開展人居環境大整治,投入資金8082萬元,完成409個整治專案和5個精品社群培育的年度建設任務,美化中心市區主幹道沿街兩側牆景6000多平方米。

--"五名"建設成效凸顯。"名企業"建設方面:10家企業被確認為泉州市擬上市的後備企業,新增大中型企業3家、中國名牌產品1個、中國馳名商標3個、福建名牌產品3個、福建著名商標3個、泉州市知名商標11個、通過ISO質量體系認證企業19家。"名市場"建設方面:基本完成泉州海峽箱包物流商城、城東汽車商貿城等大型商貿專案建設的前期工作。"名社群"建設方面:穩步推進社群"六個一"建設和"七進社群"活動,完成擬培育的8個先進典型社群28個年度建設專案。華豐社群被評為"全國百佳學習型社群",聖湖社群被評為"全國建立綠色社群先進社群"。"名學校"建設方面:投入財政專款1090萬元,組織實施了一批教育重點建設專案。完成第五中心國小、群石國小建立市級示範國小和尤梅幼兒園、聖湖幼兒園建立市級優質幼兒園任務。與泉州師院合作聯辦泉州師院附屬豐澤國小,不斷優化辦學條件,提高教學質量。20xx年大學聯考我區中學考生上本科線、專科線分別增長18.6%、33.9%。順利通過"全省高質量高水平普及九年義務教育"驗收。"名醫院"建設方面:泉州市正骨醫院與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就合作共建骨傷專科名醫院事項達成初步協議。

--社會事業協調發展。以爭先創優活動推動各項社會事業全面協調發展,獲得"全國科技進步先進城區"、"全國老齡工作先進區"、"全國社群殘疾人工作示範區"、"全省雙擁模範區"(三連冠)等稱號。建立"全國、全省'四五'普法先進區"工作順利通過驗收,建立"省級文明城區"工作通過省級初檢。加強各項文化事業建設,文化市場繁榮有序,群眾文化活動日趨活躍,文藝創作水平逐年提高,組織參加全省第二屆社群文化藝術節比賽,獲得銀獎3個、銅獎1個;深入開展全民健身活動,完善社群健身設施,成功舉辦豐澤區首屆社群運動會。推進疾病預防控制和衛生監督體制改革,建立健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理機制,認真開展健康教育和傳染性疾病防控工作,有效控制霍亂、結核病、艾滋病疫情的流行。強化計生依法管理,紮實推進優質服務,不斷完善工作新機制,人口出生率9.03‰,政策符合率99.23%,群眾滿意率98.5%,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4.88‰以內,連續9年保持省級計生一類先進區水平。順利完成我區第三次全國1%人口抽樣調查。積極開展重點僑情調查工作。同時,人事、編制、審計、國防動員、民兵預備役、支前、對臺、外事僑務、民族宗教、檔案、保密等部門的工作也取得新成績,青年、婦女、兒童、老齡、殘疾人等事業穩步發展。

--人民群眾生活質量不斷提高。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574元,增長10.02%。加強社群富餘勞動力轉移工作,培訓各類勞動力20xx3人次,新增就業11378人,城鎮登記失業率0.98%。社會救助體系進一步完善,累計確定低保物件730戶20xx人,低保金由每人每月200元提高到220元,基本實現動態管理下的"應保盡保"。制定出臺城市困難居民醫療救助、特殊困難未成年人義務教育救助和街道"愛心捐助服務中心"建設實施意見,給困難群體以更多的關愛和幫助。加強應急管理,制定突發公共事件總體及部分專項應急預案,防抗颱風和防控禽流感疫情、防治森林病蟲害等工作有為有效。深化"平安豐澤"建設,精心組織開展專項行動,嚴厲打擊違法犯罪活動,基本實現"一升一降"目標,榮獲"20xx年度泉州市建立平安縣(市、區)先進單位"稱號。嚴格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強化專項整治,全年無發生重、特大安全事故。完成街道司法所規範化建設,促進基層民主法制建設。進一步加強信訪工作,社會保持安定穩定。

20xx年工作任務的全面完成,標誌著"十五"計劃的勝利實現,經濟社會發展邁上了一個新臺階。"十五"期間,全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5.3%(十五計劃:年均增長15%);工業總產值年均可比增長15.2%(十五計劃:年均增長15%);財政總收入年均增長26.6%(十五計劃:年均增長21.4%);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年均增長25.86%(十五計劃:未下達);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年均增長27.14%(十五計劃:未下達);實際利用外資五年累計3.2億美元(十五計劃:五年累計3.17億美元),海關出口商品總值五年累計7.88億美元(十五計劃:五年累計3.6億美元)。經濟結構進一步優化,工業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穩步提高,服務業較快發展,農業種養業結構調整步伐加快,城市生態農業穩步發展,三次產業比例調整為1.5∶48.6∶49.9(十五計劃:2.5∶49.4∶48.1)。城市化程序加快,全面完成"鎮改街道"、"村改社群"工作,建設了一大批城市基礎設施和公共設施,大力開展人居環境大整治,城市初步建成區拓展至22平方公里,街居城市管理體制逐步建立,"三大轉變"取得很大成績。民主法制建設和社會安定穩定工作不斷加強,社會就業和保障制度基本建立並不斷完善,居民生活水平明顯提高。社會事業發展和精神文明建設富有成效,先後獲得省部級表彰的榮譽18項,並獲得"中國樹脂工藝之鄉"稱號。"十五"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可喜成績,為"xx"時期的發展、為豐澤再創輝煌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這些成績的取得,是在市委、市政府和區委的正確領導下,全區人民同心同德、開拓奮進的結果。在此,我謹代表區人民政府向全區廣大人民群眾,向各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群眾團體、離退休老同志,向駐豐省市屬部門單位、駐地部隊、武警官兵、公安幹警,向為豐澤建設作出貢獻的外來員工,向所有關心、支援和參與豐澤現代化建設的港澳臺同胞、海外僑胞和社會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對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和全區人民給予政府工作的高度信任和大力支援表示衷心的感謝!

回顧五年來的工作實踐,我們的主要做法和體會是:

堅持把"兩個發展"作為富民強區的第一要務。5年來,我們立足中心城區,主動融入海峽西岸經濟區現代化工貿港口城市建設大局,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以"營造'五種環境',推進'三大轉變'"為主線,把落實科學發展觀與加快"兩個率先"相結合,與做好人口、資源、環境工作相結合,與深化改革、調整結構相結合,與執政為民、富民優先相結合,與規範政府行為、依法行政相結合,協調推進各項工作,加快發展,科學發展,經濟社會事業保持健康快速發展勢頭,人民群眾生活水平不斷提高。

堅持把自主創新作為富民強區的戰略基點。5年來,我們充分利用我區在科技方面的基礎和優勢,圍繞重點產業合理配置資源,成立區生產力促進中心,著力引導企業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立省市級行業技術開發中心和企業技術開發中心7家,組織實施市級以上科技專案55個、科教興區重點專案101個,開發省級以上重點新產品21項,50項科技成果獲得省市級科技獎,新增專利授權562項。培育省級以上高新技術企業30家、省市級製造業資訊化示範企業19家。大力推進機關辦公自動化、電子政務、社群服務網路化工程建設,國民經濟和社會資訊化程序不斷加快。

堅持把優化環境作為富民強區的必備條件。5年來,我區共投資27.5億元,組織實施市定重點專案、區級重點專案98個,城市基礎設施不斷完善。自20xx年開始,先後投入2.8億元開展人居環境大整治,極大地改善了居民的生活環境和居住條件,城市綠化覆蓋率達40%,提前兩年實現社群間主幹道水泥硬化率100%。加強思想道德教育和發展教育科學文化事業,轉變了居民的思想觀念、生活習俗,提高了素質,促進了農民向市民的轉變。積極參與泉州市"八城並舉"建立活動,建立健全城市衛生長效管理機制,城市衛生、生態環境明顯改善。

堅持把執政為民作為富民強區的本質要求。5年來,在推進新型工業化、城市化程序中,我們注重從建立健全制度、完善機制體制入手,著力抓好公務員隊伍和機關效能建設,努力提高政府工作人員整體素質,形成推動發展的工作合力;認真處理改革、發展與穩定的關係,高度關注和積極解決就學、就業、就醫、住房、公共衛生、社會保障、防災減災、安全生產、社會治安等關係群眾切身利益的突出問題,切實協調好社會各階層的利益,妥善處理新時期人民內部矛盾,努力使全區人民群眾在改革發展中最大限度地得到實惠,促進社會和諧穩定。5年來,累計完成為民辦實事專案67個,辦理人大代表建議和議案389件、政協委員提案398件,辦理群眾信訪件1317件。

在充分肯定五年來所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時,也必須清醒地認識到,當前我區經濟社會發展仍面臨著一些困難和問題,主要是:城市經濟結構性矛盾仍然較為突出,粗放型經濟增長方式尚未根本轉變,高新技術企業不多,服務業規模不大、比重偏小、業態不新;企業發展"瓶頸"問題凸顯,資源、環境壓力增大,能源、原材料價格上漲,用地日趨緊缺;基礎設施和市政設施等建設任務繁重,資金籌措困難,財政資金供求矛盾比較突出;社會事業發展還滿足不了經濟發展和人民群眾生活的需要,市民素質有待進一步提高;城市長效管理機制尚未完善,城市管理難度大,效率不高,"兩違"現象屢禁不止;個別政府部門工作效率不高,少數政府工作人員服務意識、法律意識、責任意識不強,不作為、亂作為等影響投資軟環境的問題仍時有發生。對此,我們將採取積極有效措施,認真加以解決。

二、"xx"時期主要目標任務

"xx"是我區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時期。根據區委的建議,區政府制定了提請大會審議的《豐澤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草案)》,提出今後五年我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總體要求是: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域性,全面貫徹省委"四個推進"的指導思想、"四個基本"的目標任務、"四個關鍵"的工作要求和市委"五個基本"的發展目標、"七個方面"的發展重點,緊緊圍繞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現代化工貿港口城市,堅持經濟持續快速發展、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堅持轉變發展觀念、創新發展模式、破解發展難題、提高發展質量,堅持統籌發展、深化改革開放,堅持服務祖國統一大業,堅持為民惠民利民、以人為本、構建和諧社會,優先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優先發展現代服務業,優先發展教育事業,加快城市化程序,強化中心城市的產業技術集聚、要素集散、文化凝聚和綜合服務功能,打造泉州市的行政文化、商貿旅遊、人才技術和資訊金融等服務中心,把我區建設成為現代化科工貿文化旅遊區。

主要奮鬥目標是:

派智庫:政經資訊專家

--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向基本實現現代化邁進。20xx年全區實現生產總值261億元,年均增長14.5%;工業總產值404億元,年均增長14%,其中規模以上工業產值368.5億元,年均增長16.5%;農業總產值2.5億元,年均下降9.5%;財政總收入21億元,年均增長17%,其中地方級財政收入11.97億元,年均增長17%;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55.7億元,年均增長20%;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00.4億元,年均增長17%;實際利用外資五年累計1.8億美元,海關出口商品總值4.9億美元,年均增長10%;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xx0元,年均增長10%;年均人口自然增長率≤6.8‰。就業充分,城鎮居民登記失業率控制在1%以內。經濟結構調整成效明顯,三次產業比重達到0.5∶47∶52.5。資源利用效率顯著提高,單位生產總值能耗低於全省平均水平,城市綠化覆蓋率高於全市平均水平,環境質量按功能區達到國家標準。社會事業協調發展,社會穩定和諧,經濟社會發展的各項指標達到或超過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要求。

--基本形成泉州市行政文化、商貿旅遊、人才技術和資訊金融等服務中心,成為現代化科工貿文化旅遊區。配合市級行政中心建設,通過行政服務集聚效應,充分發揮文化資源優勢,加強文化基礎設施建設,大力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基本形成區域行政文化服務中心。建設現代商貿設施,健全商貿服務網路,壯大商貿服務業,突出"海上絲綢之路"泉州史蹟,積極挖掘清源山、南少林寺和東海片區的旅遊資源,加大旅遊品牌推介力度,積極培育旅遊龍頭企業,加強旅遊專業隊伍建設,提升旅遊業的競爭力,基本形成區域商貿旅遊服務中心。健全人才培養、引進、使用和服務機制,增加人才總量,優化人才結構,提高人才質量,健全技術研發機構,發展科技中介組織,加速科技成果與企業的對接轉化,基本形成區域人才技術服務中心。加快資訊化帶動工業化步伐,大力發展電子政務、電子商務和中介資訊諮詢服務,發揮區域內金融機構較多的優勢,改善金融環境,推進銀政、銀企合作,增加信貸投入,著力發展資本市場,基本形成區域資訊金融服務中心,著力把我區建設成為現代化科工貿文化旅遊區。

為了實現上述發展目標,要從以下六個方面作出努力:

一要突出城市經濟發展與結構調整重點。把高新技術產業擺上優先發展的位置,積極發展電子、軟體等產業,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整合提升紡織服裝、包袋鞋業、樹脂工藝、機械製造等產業,提高工業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加快潯美工業專案聚集區域開發建設,積極參與洛秀工業園區建設,拓展新的工業增長空間。大力推進名牌發展戰略,爭創一批馳名、著名商標、涉外商標和省級以上名牌產品。以旅遊業、現代商貿業、商務服務業、房地產業、資訊服務業、科技服務業、社群服務業、金融服務業和交通港口服務業為重點,加快服務業發展。大力發展城市"樓宇經濟",力爭引進和培育一批高新技術和現代服務業專案。加強對發展街居經濟的扶持,增強街居經濟發展後勁和活力。

政經資訊專家

二要進一步提高對外開放水平。轉變引資觀念,拓寬引資渠道,立足未來城市發展方向進行招商引資,繼續鼓勵現有外資企業增資擴營,不斷提高利用外資質量和水平。轉變對外貿易增長方式,改善出口商品結構,促進出口市場多元化,強化出口資訊服務,加強對外交流與經濟協作,積極引導和支援工商組織及企業開拓國際市場並積極應對國外各種貿易壁壘和風險。加強對臺經濟、科技、文化交流與合作。充分利用我市與港澳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契機,全面提升與港澳經貿合作層次和水平。建立與海外華僑長效互動機制,切實做好新形勢下的僑務工作。

三要加強城市建設與管理。認真抓好中心組團和東海、城東、北峰組團規劃實施,不斷優化城市佈局。積極參與和配合抓好市委、市政府確定的"xx"期間重點專案建設,每年篩選確定、組織實施一批區級重點建設專案和為民辦實事專案,進一步完善城市公共基礎設施體系。堅持統一規劃、分期推進、成片改造的原則,加快"城中村"改造,不斷優化人居環境。健全和完善城市管理體系,落實城市市容環境衛生、社群物業、制止"兩違"管理機制,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力爭到20xx年,把我區建設成為居住舒適、環境優美、適宜創業、綜合服務功能完善的現代化中心城區。

四要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大力發展迴圈經濟,開發、引進、推廣資源節約和綜合利用新技術、新工藝、新裝置,扶持企業節能降耗技術改造。合理利用自然資源,健全集約用地的有效機制,強化建設用地管理。積極倡導生產生活節約用水、汙水淨化再利用,提高水資源重複利用率。加強城市生態環境建設,加大環境保護力度,加快啟動生態城區建立工作,不斷優化生態環境。

五要加快科技教育與社會事業發展。加強以黨政人才、企業經營管理人才和專業技術人才為主體的人才隊伍建設,加快推進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大力培養、引進人才,健全激勵機制,創造讓各類人才充分施展才乾的良好環境。實行鼓勵自主創新的優惠政策,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高新技術企業孵化基地和博士後工作站,培育壯大一批國家級、省級高新技術企業。堅持優先發展教育,加大財政對教育的投入,實施"名學校"建設戰略,大力發展普通高中和中等職業技術教育,基本普及高中階段教育,促進各級各類教育均衡協調發展,力爭20xx年達到教育強區標準。大力發展文化事業和產業,爭創"全國文化先進區"。積極發展醫療衛生體育事業,健全完善醫療救治、疾病防控、執法監督和社群衛生服務體系;廣泛開展全民健身運動,培育體育競技人才。加強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穩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質,促進出生人口性別比趨於平衡。

六要構建和諧社會。進一步完善就業服務、社會保障和救助體系。提高公共財政保障能力。加快建立健全社會信用體系。不斷提高市民文明素質。加強安全生產監管,完善防災減災、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平安豐澤"。自覺接受人大的依法監督和政協的民主監督,充分發揮工、青、婦等人民團體和各民主黨派人士的作用,加強民主與法制建設。

三、20xx年政府工作主要安排 本文來自派智庫

20xx年是實施"xx"規劃的第一年,開好局、起好步,對於我區整個"xx"的發展至關重要。各級各部門要認真貫徹落實xx在福建視察時的重要講話精神,開拓進取、真抓實幹,努力實現又快又好發展。我區20xx年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預期指標是:實現全區生產總值152.4億元,增長15%;工業總產值240.2億元,增長14.5%,其中規模以上工業產值202.8億元,增長18.1%;農業總產值3億元,下降27%;財政總收入11.16億元,增長16%,其中地方級財政收入6.34億元,增長16%;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27.8億元,增長24%;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5億元,增長20%;實際到資(按驗資報告統計)4700萬美元,海關出口商品總值3.76億美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831元,增長10%;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6‰以內。為確保上述目標的完成,我們必須紮實抓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加快調整產業結構,轉變經濟增長方式

優先發展高新技術產業。配合福廈沿海國家電子資訊產業基地建設,積極參與電子資訊產業的分工,發展電子資訊產品製造業和軟體業,特別要主動承接臺灣優勢產業轉移,創造條件引進電子、軟體等企業,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不斷增強經濟持續發展能力和競爭力。重點做好福州大學軟體中心到我區設立分支機構的跟蹤服務。繼續加大對現有科技型企業的扶持力度,以發展應用軟體為基礎,支援企業建立行業技術中心、研發中心,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爭取1-2個專案申報國家重點新產品試產計劃。強化城區企業不能汙染環境和單位面積佔地(或廠房)要創高產值稅收的意識,新建的標準化廠房以及不適宜城區的企業騰出的空間,要引導其引進技術含量高、資源消耗低、不汙染環境、有市場潛力的高新技術企業。尤其是潯美工業專案聚集區域區建標準化廠房,要提高入駐企業"門檻",加大招商引資力度,辦成高新技術企業聚集區和示範區。力爭新培育省級高新技術企業3家、市級製造業資訊化示範企業2家。

整合提升傳統優勢產業。繼續推進企業三大創新步伐,鼓勵企業應用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改造紡織服裝、包袋鞋業、樹脂工藝、機械製造等產業,完善企業法人治理結構,建立現代企業制度。重點抓好虎都西褲等15個投資500萬元以上的重大技術改造專案的跟蹤服務。繼續引導企業採用先進技術標準組織生產,開展ISO質量體系認證和環保體系認證等國際市場準入認證工作。大力推進名牌戰略,依靠品牌提高附加值,形成更多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知名品牌和較具競爭力的"名企業"。大力推進潯美工業專案聚集區域和城東西福、華大街道工業園標準化廠房建設,積極參與洛秀工業園區建設,提高集約用地水平,以集約發展破解用地難題。

派智庫:政經資訊專家

優先發展現代服務業。致力於打造商貿旅遊、資訊金融服務中心,加快發展電子商務、中介諮詢、會展、資訊和法律服務等新興服務業,積極穩妥發展房地產業、社群服務業。繼續發展壯大商貿服務業,重點抓好泉州海峽箱包物流商城、城東汽車商貿城、海景大酒店、泰和大酒店等大型商貿專案建設,爭取引進國際大型商貿企業入駐我區。加快真武廟旅遊美食城、泉州中心汽車站小商品市場建設運營步伐,整合規範田安路、寶洲路、津淮街等市區主幹道和國道324線華大段已具雛形的專業特色街(市),逐步建設一批"名市場"。充分發揮中心城區休閒娛樂需求旺盛的優勢,大力發展餐飲、娛樂、保健、健身等服務業。加快泉州南少林寺旅遊片區改造和東海片區旅遊專案建設,強化旅遊包裝、推介和目的地建設,逐步打響"海絲"旅遊品牌。積極配合做好吸引省外及境外銀行到我區設立分支機構工作,鼓勵發展證券、保險、租賃、財務、信用擔保公司等各類非銀行金融機構,培育發展多層次的金融保險市場體系。

探索發展"樓宇經濟"。著手做好"樓宇經濟"發展規劃,抓緊研究制定扶持"樓宇經濟"發展的優惠政策,建立健全靈活高效的招商機制,通過整合盤活閒置工業樓與寫字樓,引進發展以產品設計、技術開發為主的現代綠色工業和中介諮詢等現代服務業,引進國內外大型企業、大財團在我區設立企業總部、區域分部、銷售中心、辦事處等,逐步發展壯大"樓宇經濟"的規模。

(二)完善外經貿支援服務體系,增創體制改革新優勢

增進外經貿工作實效。立足於調整產業結構,結合城市發展進行招商引資,著力引進跨國公司、產業鏈龍頭企業和關鍵配套專案,特別要加快電子資訊產業、服務業領域引資步伐。鼓勵現有外資企業增資擴營,支援企業通過轉讓經營、出讓股權、兼併收購、資產重組等方式吸引外資。著眼於提高出口商品競爭力,加快推進出口市場、出口商品、經營主體和經營方式多元化。強化出口資訊服務,繼續做好扶持出口的各項工作,引導企業積極應對各種國際貿易壁壘和風險。加大市場開拓力度,繼續組織企業參加廣交會、華交會等國內外大型展洽活動,引導企業鞏固傳統市場,拓展新的國際市場。全面提升我區與臺港澳經貿合作層次和水平,推動物流、旅遊、酒店餐飲、電子資訊等領域的合作。加強與海外僑親和華人社團的聯絡聯誼,繼續做好重點僑情調查,發揮僑務資源優勢。

深化體制改革。圍繞進一步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減少和規範行政審批,改善投資環境;完善公共財政體制,狠抓財源建設和增收節支,嚴格依法治稅、依法理財,通過發揮財政調節經濟的槓桿作用,著力推動產業結構調整優化,促進經濟增長方式轉變;深化國有和集體企業改革,支援先創電子等10家民營企業改制和發展壯大。

派智庫:政經資訊專家

(三)強化城市建設管理,加快推進城市化程序 本文來自派智庫

加強城市公共基礎設施建設。認真抓好泉州濱海大道(沿海大通道豐澤段)、舊泉永路拓改暨北低渠改造和泉州晉江大橋、福廈鐵路、朋山嶺第二隧道及延伸段等市定重點建設專案分解下達給我區的任務,加快建設便利快捷的城市交通體系。積極配合市政府加快推進東海、城東組團規劃和開發建設,協助抓好北峰、城東汙水處理系統及東海市政、交通設施建設;著力推進社群自來水工程、垃圾中轉站和中心市區內澇整治工程以及防洪防汛設施建設,逐步構建配套齊全、服務優良、執行質量可靠的市政公共設施體系。認真組織實施晉江下游防洪岸線整治續建(金潘段)溪墘拆遷安置工程、潭尾至群石道路翻建工程等31個區級重點建設專案和13個為民辦實事專案,不斷完善城市功能。配合城市交通、市政等公共基礎設施建設,高標準、高質量建設好寶秀、海星安置小區,加快實施東塗街東段拓改及片區改造安置房、國道324線拓改安置房和"海絲"安置房建設等專案,確保完成年度目標。

提升城市綜合管理水平。以組建區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為契機,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統一領導、分級管理,條塊結合、以區為主"的要求,規範執法範圍和程式,切實解決城市管理中存在的多頭執法、重複執法、執法擾民和重權輕責、監管不力等問題。健全完善市容環境衛生、社群物業、建築市場管理體系,逐步推行城市部分管理專案企業化管理和合同制管理辦法,提高城市管理效率。下大力氣抓好制止、查處"兩違"工作,繼續努力遏制"兩違"現象。爭取市直有關部門的支援,積極做好緩解行車難、停車難工作。版權所有

增強城市基層工作活力。進一步貫徹落實省委關於"城市抓社群"的工作部署,按照"建設管理有序、文明祥和的新型社群"的要求,加快推進城市基層管理體制改革,逐步減輕基層負擔。成立社群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加強城市社群管理,著力抓好社群組織換屆選舉和精品社群培育工作,凸顯"名社群"效應。逐步建立合理的區、街道、社群三級利益分配機制,鼓勵各街道、社群根據各自區域特點,用足用活鼓勵經濟發展的一系列優惠政策、措施,多渠道、多形式地發展街居經濟。加強對社群集體資產的監督管理,確保其保值增值。在實施城市建設和"城中村"改造過程中,儘可能地為街道、社群留足發展空間。 派智庫:政經資訊專家

(四)重視資源節約利用和生態保護,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

積極推進資源節約和迴圈利用。強化節約意識,全面開展節約型機關、節約型企業和節約型社群建立活動,大力推進節能節水節地節材,積極倡導資源重複利用和節約消費,提高資源利用率。強化政策導向,推廣應用新興技術,著力抓好一批迴圈經濟示範專案、清潔生產企業和生態型示範社群建設,抓緊建立重點領域資源回收利用體系,大力發展迴圈經濟,力爭工業固廢物綜合利用率達77%。 本文來自派智庫

強化城市生態保護。加強環境保護與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定量考核,位次力爭在全市前三名。做好迎接泉州市建立國家環保模範城市的考核驗收工作。加強水資源開發和保護,繼續開展整治不法排汙企業、保障群眾健康活動,強化近海水域環境汙染治理和北渠飲用水源保護,爭取飲用水源水質達標率>96%。加快啟動生態城區建立工作,著力實施生態公益林、沿海防護林、生物多樣性、綠色通道工程,深入開展"青山掛白"專項整治,重視發展城市生態農業,完善防汛抗旱、森林防火、漁業生產安全和動植物病蟲害防控等防災減災、生態保障系統,建設生態型宜居城市。

(五)推進科教興區戰略和人才強區戰略,著力建設創新型城區

堅持優先發展教育。鞏固提高"雙高普九"成果。繼續加大財政投入,優化辦學條件,建設城東中學綜合樓、招賢國小、泉州師院附屬豐澤國小、教師進修學校綜合樓、泉州九中綜合樓等一批教育重點專案。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深化中國小課程改革,推進教育發展均衡化、標準化、現代化。加快"名學校"建設,重點抓好城東中學建立省一級達標中學和第八中心國小建立市級示範國小等建立"名學校"年度工作任務。對東海、城東、北峰、華大、清源街道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免除學雜費,所需資金由省、市、區財政共同負擔。進一步落實外來人員子女接受義務教育享受與本轄區居民同等待遇。大力發展普通高中教育和職業技術教育,鼓勵社會力量高起點投資辦學。加快推動教育強區建設。

推動科技進步和創新。充分發揮區域內大中專院校、科研機構較多的優勢,加快建立以企業為主體、產學研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不斷提高原始創新、整合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能力,著力打造技術服務中心。大力促進科技與經濟的緊密結合,積極培殖面向未來、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核心技術和品牌,力爭3項科技成果獲省市級科技獎。繼續組織實施一批國家、省、市級科技計劃專案和科教興區重點專案,積極籌建高新技術企業孵化基地和博士後工作站,提升科技創新和服務能力。加大智慧財產權特別是專利技術保護力度。加強科技宣傳和科普工作,爭創"全國科普示範城區"。加快"數字豐澤"建設,推動網路互聯互通和資訊資源共享,提高全社會資訊利用水平。

加強人力資源開發。認真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關於貫徹落實中央和省人才工作戰略部署,進一步加強人才工作的若干意見》,著力抓好專業技術人才、企業經營管理人才以及熟練技工的"培養、引進、儲備、使用",不斷增加總量、提高質量、優化結構。加快人才創業載體建設,開闢人才引進快速通道,兌現人才引進優惠政策,優化人才選拔任用機制,營造讓優秀人才脫穎而出的良好環境,促進人才服務中心的形成。

派智庫:政經資訊專家

(六)大力弘揚先進文化,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

積極發展城市文化。加強文化基礎設施建設,鼓勵文藝精品創作,積極開展社群文化、企業文化、校園文化、家庭文化活動,豐富群眾文化生活,增強市民文化歸屬感。積極參與閩南文化保護區建設,有效保護和開發"蚵殼厝"、"蟲尋埔女"、真武廟等文化史蹟和人文資源,傳承和保護南音、梨園、高甲、提線木偶等地方特色文化,配合做好泉州市"海上絲綢之路"--泉州史蹟申報"世遺"和泉州南音申報"人類口頭及非物質遺產代表作"工作。加強政策扶持,規範文化市場經營秩序,繁榮文化產業,推進文化服務中心建設。

加強精神文明建設。以爭創"省級文明城區"為抓手,深入開展道德、科教等進社群活動,紮實推進建立文明單位、文明社群、文明學校、文明家庭和軍警民精神文明共建活動,建設民主法治、安定穩定、和諧發展的文明城區。加強國防教育與國防動員,做好民兵、預備役工作,積極支援部隊建設,落實各項優撫、安置政策,爭創"雙擁"工作好成績。推進學習型城區建設,完成11個學習型試點單位建立配套設施建設。大力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切實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全面提高居民道德素質和文明程度。有、衛生、體育事業。繼續深化計生綜合改革,健全計生工作新機制,突出抓住流動人口、出生人口性別比偏高、政策外生育等三個重難點問題,加大綜合治理力度,提升計生工作水平。積極推進醫療衛生體制改革,加強公共衛生和社群衛生服務體系建設,強化醫療衛生市場監管,大力發展醫療、康復、保健等多層次的服務;認真落實疾病預防控制措施,重點抓好霍亂、艾滋病、人禽流感等重大傳染病的預防和控制;加快"名醫院"建設步伐,積極爭取市直有關部門支援,落實正骨醫院與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合作共建骨傷專科醫院用地。繼續配合抓好泉州市海峽體育中心建設,抓緊建設區少體校,進一步完善體育設施,廣泛開展群眾性體育健身和競技體育活動,全面提高人民群眾的體質和健康水平。

(七)堅持以人為本,建設和諧社會

完善社會保障體系。進一步建立健全以養老、失業、醫療保險為主要內容,扶貧濟困、慈善、助殘、敬老、優撫安置等服務網路健全的社會保障救濟體系,擴大各類保障覆蓋面,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充分發揮區慈善總會、街道"愛心捐助中心"等公益慈善機構的作用,大力實施"愛心助學工程"和貧困殘疾人"安居工程",積極倡導城市志願者活動。切實維護好未成年人、老年人、婦女、歸僑僑眷、臺胞臺屬、外來人員等群體的合法權益。

致力擴大就業。充分發揮區人力資源綜合服務中心的作用,積極運作豐澤勞務派遣有限公司,培育勞動力市場,創新就業服務形式,逐步開展勞務派遣、職業教育、技能培訓、維護被派遣員工合法權益等工作,促進我區就業和再就業工作。開展就業情況調查,強化就業引導,鼓勵彈性就業和勞動者自主創業,重點做好引導和幫助社群富餘勞動力、大中專畢業生、復退軍人就業的服務工作,力爭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1%以內。加大勞動保障監察執法力度,妥善解決勞動爭議,維護企業和勞動者的合法權益。

確保社會安定穩定。加強應急管理工作,制定完善各類應急預案,建立健全突發公共事件的監測預警、應急管理體系和工作執行機制,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處置突發事件的能力。深化"平安豐澤"建設,全面帶動基層平安建設活動的深入開展。強化社會治安綜合治理責任制,加快社會治安技防工程建設,逐步完善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和工作機制。繼續加強司法所和人民調委會規範化建設,深入開展矛盾糾紛排查調處活動,及時消除和化解不穩定因素。認真貫徹新《信訪條例》,暢通訊訪渠道,提高信訪件辦理效率和質量。組織實施"五五"普法規劃,努力構建和諧社會的法治、道德體系。切實做好民族工作,增進民族團結。依法管理宗教事務,鞏固治理亂濫建宗教、民間信仰活動場所工作成果。大力實施治理餐桌汙染、建設食品放心工程,整頓和規範市場經濟秩序。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規範企業行為,健全監管機制,堅決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發生。

四、建設對人民負責的政府

派智庫:政經資訊專家

建設對人民負責、讓人民滿意的政府,是我們的鄭重承諾,是全區人民的殷切期望,更是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向基本實現現代化邁進的迫切要求。我們要主動接受區委的領導,堅持對人民代表大會及其會負責並報告工作,自覺接受人大的依法監督和政協的民主監督,全面履行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

要進一步增強把握機遇的能力。遵循經濟社會發展規律,善於加快發展、科學發展,主動呼應、服務、推動海峽西岸經濟區現代化工貿港口城市建設大局;充分認識我區正處於工業轉型期和城市化加速期,善於揚長避短、乘勢而上,優先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優先發展現代服務業、優先發展教育;密切關注外部環境的新變化,善於趨利避害、正確應對,不斷解決經濟發展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實現我區經濟社會發展的新跨越。

要進一步增強管理服務的能力。深化政府機構改革,優化行政組織結構,降低行政成本,進一步提高政府管理和服務水平。認真貫徹落實《公務員法》,進一步規範公務員管理。強化機關效能建設,深入開展以"日考勤、季評議、年述職、定期考核"為主要內容的效能建設活動,改進機關作風,提高工作效率。認真落實我區出臺的《貫徹國務院〈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實施綱要〉的實施意見》,促進政府行為的法制化、規範化。利用區資訊中心的技術資源,加快推進辦公自動化,逐步實現公文處理電子化、公文傳輸無紙化,積極探索建立網上審批制度。

要進一步增強科學決策的能力。堅持重大事項的集體決策制、專家論證制,健全社會公示、社會聽證制度,認真聽取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和各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的意見,大力推進決策的民主化、科學化。綜合各方面的因素,把握好決策的時機和策略,做到敢於決策、善於決策、適時決策。完善和加強政府目標管理,加大督查力度,按照"注重實績,突出一線"的原則,建立科學有效的考核體系和獎懲辦法,充分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

要進一步增強拒腐防變的能力。堅持從嚴治政、廉潔從政,全面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監督並重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努力從源頭上預防和治理腐敗。加大查處違法違紀案件力度,依法懲處腐敗行為,堅決糾正損害群眾利益的不正之風。大力弘揚艱苦奮鬥、勤儉節約的優良傳統,堅決遏制鋪張浪費、公款吃喝、奢侈攀比現象。切實加大行政監察、審計監督的力度,加強社會監督,切實糾正部門和行業不正之風。

各位代表,"xx"的巨集偉藍圖已經繪就,開局起步之年的目標也已經明確。展望未來,我們深感肩負的責任重大而光榮,人民群眾對政府的信任和支援,給了我們無窮的力量和必勝的信心。讓我們在市委、市政府和區委的領導下,高舉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偉大旗幟,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緊緊依靠全區人民,把握新機遇,迎接新挑戰,創造新業績,為實現"xx"規劃,推進豐澤區現代化科工貿文化旅遊區建設而努力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