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關於鄉鎮幹部管理問題調研報告

欄目: 調研報告 / 釋出於: / 人氣:3.96K

鄉鎮幹部在幹部隊伍中是一個龐大的群體,在我縣xxx名幹部(含事業單位幹部)中,佔幹部總數的17%,他們長年累月處在基層第一線,其工作的好壞,直接影響全縣的經濟社會發展,同時也影響區域的平安穩定。特別是全縣規範公務員津補貼以來,雖然在理順分配關係,調整利益格局等方面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是在利益與現實的搏奕中各類矛盾日益突顯,一項惠及幹部的好政策卻無意中“引爆”了鄉鎮幹部隊伍教育管理中的諸多矛盾和困惑,因此,在新時期、新形勢下,進一步加強對鄉鎮幹部的教育管理尤為緊迫和重要。關於加強鄉鎮幹部精細化管理進行如下彙報。

關於鄉鎮幹部管理問題調研報告

一、當前鄉鎮幹部隊伍教育管理現狀

(一)文化程度全面提高。

從XX年開始,xxx縣分配xxx餘名大學、中專畢業生到鄉鎮工作,XX年以後我縣又多批次在畢業大學生中招錄人員,安置轉業、退伍軍人400餘人,進入鄉鎮幹部隊伍。目前,全縣1341名在職鄉鎮幹部中,大專學歷1104人,佔總人數的82%。由於大量高學歷人才的注入,有效改變了鄉鎮幹部文化素質低的現狀。鄉鎮幹部也由過去的幹得多,想得少,逐漸轉化為“理論思考多,付諸實踐少”,這也給基層工作帶來了一定的負面影響。

(二)年齡結構更加合理

當前,我縣鄉鎮領導有xxx人,其中45歲以下的領導xxx人,佔鄉鎮領導總數的xxx%。45歲以下的鄉鎮幹部(含鄉鎮領導)xxx人,佔鄉鎮幹部總數的90%,絕大多數鄉鎮幹部年富力強,處於青壯年時期。由於年齡結構和成長環境等原因影響,當前較多的鄉鎮幹部沒有農村生活經歷,或在農村生活的時間較短,往往表現出“岸上指揮多、俯下身子幹事少,眼光向上多,心繫群眾少”,與農民和村社幹部在思想溝通上還存在一定的問題。

(三)工作上的認真程度不夠

一些幹部在鄉鎮工作時間較長後,往往認為自己勞苦功高,年齡偏大後,總想有朝一日換個崗位,到縣級部門去輕閒一下;一些年青幹部認為自己具有年齡優勢,文化程度較高,在鄉鎮工作有點“曲才”的感覺。因此,總會導致部分鄉鎮幹部不能正確估價自己,不能處理好工作關係,抱有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昏昏沉沉混日子的態度,對待工作不熱心、不盡心、不細心、不用心、不安心。鄉鎮幹部在深入基層開展調查研究較少,工作方法簡單,對幹部群眾反映的問題避重就輕,思考不夠,採取的對策措施少,不能及時處置;有的幹部雖然身在基層,卻心在機關,到村社開展工作總是走馬觀花,根本不深入農戶,不向農民瞭解實情,指導工作點子不多,彙報工作長篇大論,推進工作力度不大。

二、鄉鎮幹部精細化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

在鄉鎮幹部隊伍文化素質全面提高,年齡結構更加合理,待遇不斷上漲的格局下,鄉鎮幹部的教育,鄉鎮的管理工作卻出現了更加複雜的格局。細細分析問題存在的原因:主觀上,與某些鄉鎮幹部學習不夠、服務意識淡化、創新能力不強有關;客觀上,與鄉鎮工作轉型、鄉鎮幹部管理弱化,鄉鎮領導的素質和能力不強等息息相關。主要表現在以下五個方面:

(一)鄉鎮工作轉型,讓部分幹部不會幹事

一些幹部普遍認為鄉鎮工作就是跟群眾打交道,主要靠“和稀泥”,“搓湯圓”,工作沒有技術含量,一看就懂,一學就會,根本沒有認識到鄉鎮工作的艱鉅性、複雜性。因此,鄉鎮幹部從主觀和客觀上放鬆了學習和技能提高。特別是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髮展,鄉鎮主要工作內容也從七十年代指導生產;八十年代催糧催款,刮宮引產;九十年代引企業,謀發展;到如今構建和諧,講科學發展。工作已經從管理向服務轉變,從為民作主向由民作主轉變,從微觀向巨集觀轉變,從“取”到“予”轉變,從“硬”向“軟”轉變。巨大的轉型讓一部分鄉鎮幹部感到“老辦法不能用,新辦法用不成”,以致工作上找不到方向,無處下手,無從使勁。

(二)激勵機制缺少,讓部分幹部不願幹事。

由於受領導職數及幹部選用體制的限制,鄉鎮幹部發展空間極為有限。我縣在鄉鎮建制調整時,將27個鄉鎮併為13個,鄉鎮幹部領導職數大大減少,去年鄉鎮幹部換屆選舉,全縣僅有10多名鄉鎮一般幹部走上領導崗位,基本上是百裡挑一;同時,由於“洋博士領導”和“空降兵領導”的不斷增加,讓一些自身素質優良的鄉鎮幹部,經過較長時間的努力後,又時常面臨年齡、學歷等諸多因素的制約,因而走上縣管領導崗位的更是鳳毛麟角,導致了鄉鎮幹部政治前景變得短暫而且脆弱。政治前途的渺茫,運用經濟手段推動工作的辦法被取消,在“名、利”兩大“利空”因素的影響下,部分鄉鎮年青幹部幹事創業熱情驟減。同時由於大部分鄉鎮領導與一般幹部之間交流少,談心少,導致領導與一般幹部之間貌合神離,根本無法做到用感情激勵人、用事業吸引人、用表率感染人,讓更多幹部對工作表現出一種無所謂,甚至放任自流的消極態度。一部分組織紀律較強,自覺性較高的同志也進入了“憑良心辦事”、“憑興趣辦事”,隨波逐流的狀態。

(三)粗放型管理,讓部分幹部不能幹事

當前,鄉鎮領導幹部一般不懂現代管理,片面地把工作佈置、制定制度、給錢給位當作管理,往往是制度多措施少、安排多落實差、實惠多效率低。有的鄉鎮工作開展過程中的具體問題和困難無人研究解決,工作基本是提在口上、寫在紙上、掛在牆上;有的鄉鎮熱衷於照抄照搬市、縣領導講話和上級檔案,不結合實際,安排工作不具體,沒有操作性,以至下面無法入手和落實;還有的鄉鎮總認為上級安排的工作沒有結合實際,抱怨上級“搞形式”,不管什麼工作一律“軟打整”,層層批批檔案,玩玩文字遊戲、敷衍塞責,應付了事,只管責任追查時能推脫,根本不問工作結果。由於工作任務不清,措施不力,責任不明,導致部分鄉鎮幹部根本不能幹事。

(四)同工不同酬,讓部分幹部無心幹事

首先,公務員津補貼政策實施後,事業單位人員績效工資遲遲未推行;加之鄉鎮行政和事業混崗現象嚴重,因此出現了在一個鄉鎮,同一個科室,幹同一種工作,因身份不同,工資出現一倍以上的差別。今年各鄉鎮發放出差費補助時,人為的再次拉開了鄉鎮事業幹部與公務員收入的差別,讓佔鄉鎮幹部總數三分之二的事業人員感到與公務員的差別較大,心裡不平衡,導致部分事業幹部根本無心工作。

(五)權利上收,讓幹部無力幹事

當前,隨著鄉鎮部分職能的上收,村民自治的推行,使鄉鎮職能進一步弱化,權小責大成為當今鄉鎮責權關係的真實寫照。目前,鄉鎮作為一級政府,但一級財權、一級事權的空間已經很小,就連人事權也被上級控制,鄉鎮內設科室的數量和職數都必須由上級確定。在當前社會矛盾凸顯期,作為直接面對矛盾的一級政府,開展工作最大的武器就是“靠嘴”,對上“處處求人”,對下“無計可施”。為此,鄉鎮根本無法掌控經濟發展,甚至在機關幹部利益的調配,老百姓利益維護上也難有較大作為,進而導致鄉鎮陷入“幹部無能,政府無法”的境地。

三、加強鄉鎮幹部精細化管理的對策和建議

一個地區工作的好壞,與該地區幹部素質有直接關係。因此,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各級都應把抓鄉鎮幹部精細化管理作為一項重點工作,要進一步解放思想,堅持以人為本理念,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下大力抓好鄉鎮幹部精細化管理教育。針對鄉鎮幹部隊伍中存在的共性和個性問題,對症下藥,以科學和務實的態度來加以解決,通過切實有效的措施,著眼長遠、注重疏導、標本兼治,逐步實現鄉鎮幹部隊伍的教育管理制度化、人性化和科學化。

(一)強化思想理論教育,讓鄉鎮幹部素質高

在新時期新形勢下,要進一步加強幹部隊伍的思想理論教育,通過採取學習輔導、專題講授、開展讀書活動等有效形式,強化幹部對歷史、政治、經濟、科技、專業技能等方面知識的學習,不斷拓寬幹部知識面,開闊眼界,提升素質。緊跟時代步伐,強化對“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的學習,注重結合工作實際,有針對性地選學一些與工作密切相關的理論,以便有效推動工作。同時,還要強化對幹部的反腐倡廉教育,真正把幹部培養成為有知識、有文化、有道德、有紀律的新人。

(三)減少務虛工作,讓鄉鎮幹部幹實事

鄉鎮作為最基層的一級政權,工作的重點就是落實上級的方針政策。由於自身或上級的原因,當前鄉鎮耗用了大量人力、物力從事務虛工作。一方面由於層層工作開展的檢驗標準是看材料,因此導致鄉鎮也花費大量人力從事文字工作,一部分鄉鎮領導不管對上彙報對下佈置工作也步入了“事事靠祕書,處處要材料”的局面;另一方面鄉鎮除參加縣委、縣政府組織的會議活動外,還要參加各個縣級部門組織的各種會議和活動,有的部門為追求視覺效果,經常要求鄉鎮出人頭湊數,甚至還向民營企業中大量抽人到縣“當群眾演員”,耗費了鄉鎮相當大的人力。因此,必須從上到下糾正這種不良風氣,讓鄉鎮把更多的人力投入到具體工作之中。同時在鄉鎮實施精細化管理,將鄉鎮工作規範化,目標具體化,結合定崗定責,編制鄉鎮幹部工作手冊,形成鄉鎮領導分工的最佳搭配模式,細化科室及科室人員的職責、工作流程、辦事程式,具體到每個環節,讓每個鄉鎮幹部明白自己的工作目標、工作要求、工作職責,明確工作不開展或開展不好,將受到什麼處理,通過規範管理,實現領導“要我做”向“我要做”轉變。

(四)落實退出機制,讓鄉鎮幹部幹好事

要從根本上扭轉一部分鄉鎮一般幹部“大錯不犯,小錯不斷”和領導幹部“在其位不謀其政”的頑症,就必須打破“終身制”問題,讓鄉鎮領導和一般幹部工作有壓力。嚴格逗硬領導幹部和一般工作人員的年度考核,對鄉鎮幹部實行月評與年度考評相結合,對日常工作不努力,任務完成較差的一律納入每月的考評,對一年中有幾個月考評不稱職的年度考核一律不稱職,並根據相關規定是一般幹部的進行待崗或辭退,是領導幹部的一律免職。對已經在經商辦企業,把工作當副業,“泡”在機關求有退路的鄉鎮幹部,借鑑周邊區縣做法,發揮他們有經濟頭腦、協調能力強的優勢,出臺政策,給他們招商引資任務,讓這部分人合法流出,如沒有完成招商任務不享受工資待遇,避免加重財政負擔的現象。

(五)提升管理水平,讓鄉鎮幹部幹成事

撤併鄉鎮後,鄉鎮人數由原來幾十人,增加後多的達到近300人,全縣增加100人以上的鄉鎮有4個。面對人員隊伍龐大的鄉鎮機關,傳統的人盯人、“革命靠自覺”等粗放型管理辦法,根本無法適應鄉鎮的發展變化。另外,縣在選拔鄉鎮領導時,大都偏重於業務精、品性好,在管理能力和水平上考慮相對較少,這些人到領導崗位上“臨陣磨槍”,往往對管理認識不全面,更談不上科學管理鄉鎮。因此,要有計劃地面向社會引進一些懂管理的人才進入鄉鎮領導隊伍,推動鄉鎮實行科學管理,真正從管理中調動幹部幹事創業的積極性和創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