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旅遊發展調研報告4篇大綱

欄目: 調研報告 / 釋出於: / 人氣:1.56W
本文目錄2020年旅遊發展調研報告最新有關鄉村旅遊發展調研報告鄉鎮旅遊發展狀況調研報告促進城市旅遊發展調研報告

在20世紀80年代後期,鄉村旅遊成為了一種大規模的旅遊形式。鄉村旅遊是現代旅遊業的一項新亮點,它以非常快的速度,迅速在各國發展起來。我國鄉村旅遊業起步比較晚,大約是在20世紀50年代,是適應外事接待的需要,在山東省石家莊村率先開展了鄉村旅遊活動。我國鄉村旅遊的發展勢頭十分強烈,現代的鄉村旅遊首先在經濟發達的省份和大城市展開。

旅遊發展調研報告4篇大綱

鄉村旅遊的發展初期是屬於自發型,主要是城市居民在雙休日到附近的農村旅行,以一日遊為主,旅遊方式簡單,主要為全家或者和好友一起出遊,自主性強。鄉村旅遊經過長時間的發展到現在進入了自覺階段。

國內外鄉村旅遊發展模式研究

(一)國際鄉村旅遊發展形式

1.休閒、觀光、度假旅遊。歐美髮達國家的旅遊者喜歡到鄉村度假,尤其是那些風景優美、遠離喧囂城市的農村甚至是比較偏僻的地方,在優美的自然環境中修養身心,體驗另外一種生活方式。許多旅遊者住在當地農民的家裡,和他們一起生活,吃著新鮮的蔬菜和水果,一起在農場裡勞動。例如在美國西部的許多農場,都有為那些來自大城市的旅遊者提供住宿休息的設施,這些旅遊者還可以和農場主一起放牧、割草或者採集水果、農產品。在勞動中,他們能夠學習到更多的知識,增加感性認識。

2.鄉村民俗文化旅遊。這種模式下的鄉村旅遊主要是將鄉村旅遊與文化旅遊緊密結合起來,使遊人在欣賞美麗的田園風光的同時還體味著幾千年歷史積累下來的民族文化。參與這種旅遊的消費者群體的文化水平比較高,他們來到鄉村主要是體驗和欣賞傳統的文化,而這些文化在工業文明的浪潮中早就被湮沒。來到鄉村的旅遊者是要以發現的眼光去尋覓傳統的文化和古老的習俗。比如鄉村的民居、他們的生活方式以及流傳著的鄉村戲曲、武術、雜耍等。對於這些旅遊者來講,到鄉村去旅遊主要是追求精神上的享受和滿足,是獲取高層次生活的需要。鄉村旅遊成為一種更高檔次的旅遊方式。國際上開展鄉村民俗文化旅遊最好的是匈牙利。匈牙利的鄉村旅遊模式,即鄉村民俗文化旅遊——已經成為許多國家發展鄉村旅遊的正規化。

3.農業旅遊。“農業+旅遊”式的鄉村旅遊現在正成為許多地方和國家發展鄉村旅遊的又一個模式。以旅遊帶動農業,以旅遊促進農業的發展,把農業生產和旅遊活動結合起來,使農業和旅遊業的相互促進,既能夠增加旅遊業收入又帶動農業的發展,形成良性互動。據預測,歐洲每年旅遊總收入中農業旅遊收入佔5%~10%。僅法國鄉村旅遊每年可給農民帶來700億法郎的收益,相當於法國全國旅遊業收入的1/4。

4.生態鄉村旅遊。把生態旅遊和農業旅遊相結合,建立生態農業園,用高科技手段來進行大規模的農業生產的種植與管理。旅遊活動在生態農業園內進行,旅遊者通過在農業園內生活,參與農業園的勞動。並且可以通過購買或者租賃的形式在農業園內選擇一塊土地,自己種植一些農作物。有的國家的生態農業園非常大,形成一個聯合體,鄉村旅遊活動都在生態農業園內進行。進行生態農業旅遊最具有代表性的國家是波蘭。波蘭的生態農業旅遊區的面積超過了4000公頃。

(二)國內鄉村旅遊發展模式

我國鄉村旅遊發展最初是一種自發型的,沒有具體的模式和組織運做,是在探索中不斷髮展。最初的鄉村旅遊者主要是國際遊客,這些旅遊者不再到那些傳統的旅遊熱點,而是到一些比較偏僻落後甚至是尚未開發的地方去旅遊而且樂此不疲。他們喜歡到中國的內陸和邊遠地區,尤其是具有很強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地方。都市裡無法體會到那些原汁原味的中國的傳統文化和鄉土習俗,而在上述地方卻可以滿足他們的需要。隨著到鄉村旅遊的人數越來越多,“鄉村旅遊”這個新的旅遊形式在中國得到迅速發展。並且逐漸形成了幾個大的鄉村旅遊熱點地區。例如江蘇的周莊、同裡、烏鎮等以江南的小鎮古色古香的建築和水鄉生活方式吸引著眾多的旅遊者。皖南黟縣的南屏、歙縣的鄭村(棠樾牌坊群)、徽州的湯口等村落生產紙、筆、墨等工藝品,以傳統的製作手藝和富有特色的民居建築為吸引特色。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上述幾個地方的鄉村旅遊搞得紅紅火火以外,還有許多頗具特色的鄉村旅遊地尚未開發,還是“養在深閨人未識”。這些尚未開發的鄉村旅遊地大多數都位於偏僻的地方,尤其是在中國的西部以及那些老少邊窮的地方,那些地方農業經濟不發達、工業落後、交通不便,因而不為外界所知。但是當地的風景卻十分優美,並且得以儲存了眾多原始奇特的自然景觀和古樸濃郁的民族文化,成為發展旅遊業的後發優勢。因此,發展鄉村旅遊帶動經濟發展,以鄉村旅遊帶動扶貧工作,是我國鄉村旅遊發展的一個重要的模式。以貴州省為例,貴州省大約有85%的人口居住在農村,經濟水平比較低。貴州省少數民族眾多,大多村寨是珍稀民族文化的保留地。貴州省提出“以旅遊促進對外開放和脫貧致富”的指導思想,創造出四個主要旅遊扶貧模式:一是景區帶動,如黃果樹景區就帶動四周村寨的農民脫貧致富。二是發展村寨旅遊。如郎德苗寨、石板寨、鎮山村等,旅遊成了這些村寨經濟發展的支柱。三是企業加農戶生產旅遊產品。如臺江民族刺繡廠,帶動千家萬戶在搞民族刺繡蠟染。四是把旅遊當作縣域經濟的主導產業。如荔波、施秉,縣域經濟的發展靠旅遊。據不完全統計,到底,貴州農村有53.2萬人通過發展鄉村旅遊擺脫了貧困。

鄉村旅遊從發展層次上看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個層面:

(一)基礎層次

以觀光度假休閒為主,吸引物主要是鄉村幽靜的環境、秀麗的景色、淳樸的民風和較為緩慢的生活節奏。鄉村旅遊是使城市居民體驗鄉村勞作、瞭解風土民俗、領略田園風光和迴歸自然的最佳方式。這種以觀光度假為目的的國外遊客大多數是來自經濟發達的都市,收入水平比較高。因此基礎層次的鄉村旅遊的客源十分穩定,遊客的重遊率比較高。根據法國的統計資料表明,有70%遊客採取鄉村旅遊度假的方式,更有超過15%的旅遊者每年都住在同一地方。目前我國的鄉村旅遊地大多數是以觀光為主。參加鄉村旅遊的國內遊客,絕大多數是為換個環境來度過假期生活。因此主要是去那些接近城市的附近農村旅遊,出遊的時間也都比較短,一般是利用雙休日或者其他假期一至兩天的時間。

(二)提高層次

注重鄉村旅遊的內容和文化內涵。鄉村旅遊內容要廣泛而富有特色。在國內客源市場上,許多遊客對於農業生產活動很有興趣。“住農家屋、吃農家飯、幹農家活、享農家樂”和採摘各種農產品的旅遊很受歡迎。

除了以在農田裡耕種、採集等方式讓遊客來體驗農村生活的樂趣之外,傳統的製作工藝完全可以作為一種強有力的吸引物加以發揚。天津楊柳青年畫、貴州蠟染、南通扎染、濰坊的風箏、手工造紙以及各種刺繡、泥人、甚至是食品的加工,都可以成為鄉村旅遊的文化依託。例如澳大利亞葡萄酒業生產製作就成為澳大利亞文化的重要組成,澳大利亞葡萄酒業已成為重要的鄉村產業。並且由此產生了澳大利亞葡萄酒業旅遊。

在提高鄉村旅遊層次的另外一個吸引物就是鄉村所保留下來的珍貴的傳統文化、風俗和完好的古代建築。巍峨氣派的鄉村宗祠祠堂,高大挺拔的鎮村古塔,村邊的土地廟等等,是鄉村在歷史發展中的一面鏡子,折射出鄉村居民生活。還有一些民俗活動也有很高的旅遊開發價值。一些鄉村風俗習慣像我國各地的鑼鼓戲、舞獅子、扭秧歌、祭祀穀神等,都可以成為鄉村旅遊開發的引力點。

(三)可持續發展層次

鄉村旅遊發展必須要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可持續發展世界保護聯盟(iucn)認為,可持續發展是一種在不損耗或破壞資源的情況下所允許的開發過程。這些資源不僅包括自然資源還包括社會資源和人文資源。鄉村旅遊的發展有的是依託美麗的自然風景,有的是獨特的民族風俗習慣和珍貴的傳統文化,有的是以生態農業園區來開展旅遊活動。農村和城市相比是“保守地帶”,因此才能夠保持一些原生態的自然和人文景觀。但是這些也相對脆弱,而開發旅遊,會不會給相對落後的農村帶來衝擊,從而導致農村生活模式發生巨大變化,農民模仿城市居民的生活方式,導致一些傳統文化的解體?在貴州省早期開發的一些鄉村旅遊地就曾經出現了這樣的情況。為了方便遊客住宿,在青石寨外圍建立起洋樓,往日走在鄉間的小路上,耳邊到處可以聽見山歌對唱。如今卻是卡拉ok在播放流行歌曲。那些淳樸的少數民族不在安於現狀,外出打工,剩下老弱婦孺……。長此下去,發展鄉村旅遊的基礎就喪失了,鄉村旅遊必定會走向衰退。因此,鄉村旅遊的可持續發展必須是自然資源、社會資源、人文資源的可持續發展。在發展鄉村旅遊的同時,不破壞資源,尤其是社會文化資源。不破壞少數民族文化、風俗習慣。如何在開發旅遊的同時,又能夠有效的保護珍貴的文化?這就要求鄉村旅遊的發展必須走新的路子,實現跨越式的發展。必須按照可持續發展的原則和要求,追求旅遊的生態效益、環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統一。提高鄉村旅遊質量,即追求旅遊精品,不能亂開發,亂建設。要有統一的規劃,在政府和旅遊管理部門的引導和指揮下,鄉村旅遊地的群眾積極參與旅遊中來,並且要引進市場機制,在市場經濟體制下運作,實現利益共享。既有效的調動農民開發旅遊的積極性,又加強管理,避免出現一窩蜂亂開發搞亂市場最後嚇跑遊客的現象。

我國是個農業大國,各地農村風俗各異,鄉村旅遊在我國發展有著良好的基礎和廣闊的前景。因此,當前在鄉村旅遊熱潮中,應該緊緊抓住有利時機,進行精心準備,及時推出精品鄉村旅遊線路,打造鄉村精品旅遊地,重點是神奇的自然景觀、燦爛的多民族文化、古老而美麗的地方。在市場上尤其是國際旅遊市場打造“中國—鄉村旅遊勝地”的形象,使我國的旅遊業發展更上一個新的臺階。

最新有關鄉村旅遊發展調研報告2020年旅遊發展調研報告(2) | 返回目錄

市是中國優秀旅遊城市,旅遊資源比較豐富。隨著鄉村旅遊活動的深入進行旅遊者的需求層次也在不斷提高,這就對鄉村旅遊開發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本論文總結了國內外鄉村旅遊資源評價研究的現狀和成果並結合實際情況對xx市發展鄉村旅遊進行分析,指出xx市發展鄉村旅遊業具有廣闊的前景。在此基礎上著重探討了xx市在開發鄉村旅遊中所要注意的問題和具體的對策和措施以期達到優化地區鄉村旅遊模式帶動鄉村經濟發展的戰略目標。

一、 調研背景

當今世界全球經濟一體化勢不可擋,旅遊業發展如火如荼。據世界旅遊組織預測國際旅遊將保持不斷增長的強勁勢頭國際經驗表明旅遊業每百萬元固定資產可容納250人就業,而那些資金密集型行業每百萬元固定資產只能容納,90人就業。到2020年國際旅遊人數將增至15.61億人次,旅遊收入將增加到,2 萬億美元。在亞洲地區,特別是中國,旅遊接待人數將有一個的躍進,旅遊業發展潛力巨大,擴充套件空間廣闊。改革開放30年來我國的旅遊業有了長足的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發展成就。但與世界上旅遊業發達的國家相比我國的旅遊資源優勢還未得到充分發揮旅遊產品還不夠成熟要使旅遊資源及形成的旅遊產品更具有吸引力就需要對旅遊區的旅遊資源進行合理的開發和規劃。鄉村旅遊現在已經成為推進城鄉基礎設施和城鄉生態環境建設的新載體,幫助農民增收致富的新渠道,促進農村經濟結構調整和特色經濟發展的新動力轉移吸納農村剩餘勞動力的新途徑,提高農民素質、加強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新形式,其發展對於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相處、人與社會和諧相處都具有重要意義,是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的一種有益嘗試和實踐。從農村來講鄉村旅遊的發展優化農村經濟結構促進了新農村的建設。從旅遊業發展的角度看它拓展了旅遊資源豐富了旅遊產品刺激了旅遊消費。因此鄉村旅遊在整體上增強了旅遊業的綜合效益,有利於促進城鄉社會經濟的和諧發展。

xx市地處盆川山地、平原和丘陵的過渡帶,地勢高差懸殊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豐富,又位於寶成鐵路和108國道的要道,歷來是川北的主要通道,不僅擁有豐富的高質量旅遊資源而且有優越的區位條件發展旅遊有得天獨厚的有利條件。然而旅遊業是包括行、遊、住、吃、購、娛、通訊等要素的綜合產業豐富的旅遊資源並不能代表發達的旅遊業,要提高它們的整體利益,必須有計劃地推出讓旅遊者可接受的旅遊產品系列,合理規劃並組建與之相適應的管理和實施機構,佈置增加旅遊收益的措施和途徑,保護自然和人文的旅遊資源維持旅遊可持續發展。然而xx市的鄉村旅遊發展存在遍地開花、良莠不齊、特色不顯、內容不豐、規範不力、服務不周、規模不大、品牌不響等諸多問題。本文通過對xx市鄉村旅遊資源的分析,在完善xx市三大旅遊發展區功能的基礎上初步提出xx市鄉村旅遊發展戰略。

二、 調研的目的與意義

隨著城市化程序的加快越來越多的人長期生活在高樓林立、喧囂擁擠、空氣汙染、景觀呆板的城市中,遠離幽美舒適的自然環境,加之生活節奏不斷加快,社會競爭日益激烈,使得城市生活缺乏生趣,許多人產生了到安靜、優美、潔淨、開闊的環境中去感悟大自然、放鬆身心的強烈願望。鄉村旅遊的發展,不僅充分利用了農業資源,豐富了旅遊產品結構,增加了旅遊供給,滿足了城市居民週末休閒度假的旅遊要求,也對促進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提高農民收入水平,消除城鄉二元化結構,推動城鄉一體化程序,實現農村社會整體進步,具有重要意義。目前,綿陽鄉村旅遊發展非常迅速,村民參與積極性很高,都渴望能從旅遊發展中得到實惠。

三、 國內外鄉村旅遊的起源、產生與發展

歐洲的啟蒙運動促成“自由、平等、民主”的資產階級價值觀產生。三次科技革命解放了生產力,推動了社會的進步,將人類從繁重的勞動中解脫出來,增加了閒暇時間。由於交通運輸業的發展,改善了鄉村的通達性,加之人們收入的增加?旅遊不再是少數貴族的專有享受,而是成為越來越多人可以享有的產品,旅遊迎來了它的 “大眾消費”時代。??

20世紀70年代,鄉村旅遊在美國和加拿大得到蓬勃發展,顯示出強大的生命力和巨大的發展潛力。80年代以來,世界範圍內的“綠色運動”推動了鄉村旅遊的發展,使其成為現代旅遊者可持續旅遊行為的重要選擇。??

我國的鄉村旅遊興起於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鄉村旅遊的發展是我國農村產業結構調整和城市化程序加快的結果,同時也是在我國特殊的旅遊扶貧政策的指導下應運而生的。據不完全統計,我國從南到北涉及觀光農業這一主題的開發專案累計投資達30億元以上。

四、 大力發展鄉村旅遊的意義

一是對於旅遊業本身而言,可減輕旅遊熟點的環境壓力。二是豐富了我國旅遊產品的型別和內涵。三是鄉村旅遊為優化農村產業結構和農業產業化的發展提供了契機。四是滿足城市旅遊者迴歸自然的願望,滿足了旅遊者多元化旅遊需求。五是對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而言,鄉村旅遊促進農村經濟發展。改善農村生態環境質量。六是對傳統鄉村的景觀與文化完整性保護而言居民會主動地承擔起保護傳統鄉村景觀的責任,看他們也能從旅遊者的重視中找到對鄉村傳統文化的信心,潛移默化地也會發現鄉村生活和文化的價值。七是對城鄉融合而言,對於成功的鄉村旅遊業來說,一方面,是要讓旅遊者通過完全的鄉村體驗,實現心靈和身體的放鬆,親近、愛護自然,尊重不同文化,並最終發現、認識傳統文化和生態價值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要讓旅遊地居民因旅遊收益而為自己所擁有的自然環境和獨特文化而感到自豪,並學到許多來自城市的知識、觀念和文明生活習慣。

鄉鎮旅遊發展狀況調研報告2020年旅遊發展調研報告(3) | 返回目錄

近年來,隨著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都市人追求迴歸自然,返樸歸真的意識愈來愈濃,我鎮黨委、政府審時度勢,在發展原有工業的基礎上,實施“旅遊興鎮”戰略。隨著以農業休閒為核心的旅遊產業的起步運作,我鎮旅遊也慢慢向四周輻射擴散開來。

旅遊業是投入少、產出高的行業,包括了住、吃、行、遊、娛、購六個要素,涉及飲食、娛樂、商業、交通、工業等高度勞動密集的許多行業。為了瞭解我鎮旅遊的概況,理清未來的發展方向,特做了此次調研。

一、風華鎮旅遊發展現狀

風華曾經因風華冰箱而名揚一時,為了重振風華的輝煌,在風華鄉村旅遊開發已列入議程。與此同時,風華鎮下屬的各個村也在積極引進、籌劃建設具有品味的鄉村旅遊點,如位於風華村集垂釣、度假、體育健身等各項文化、休閒、娛樂設施於一體的魚子孔鄉村旅遊示範點;位於蓮豐村融山水、觀光、休閒、生活為一體的雙門峽(中國詩歌谷)旅遊景區。風華的佛教——銅鑼寺文化由來已久,香火一直旺盛。風華也有著悠久的三線歷史文化底蘊從而在貴州吹開了一股清新的自然風。

二、當前風華鎮旅遊業發展存在的不足

(一)旅遊業的體制與機制存在問題

風華鎮旅遊業起步晚。風華旅遊,近幾年才開始被重視起來,逐步增加了投入,他的自然資源、人文景觀還沒用被很好的開發利用起來,正處於不成熟開發的初級階段。在這種狀況下,要實現旅遊業的大開發、大發展、實現旅遊業投資結構的多元化,就必須強化政府在旅遊業發展中的主導作用,客觀上需要建立一個適應市場經濟條件下促進旅遊業發展的管理體制和經營機制。而我鎮目前的旅遊業管理機制與經營遠不適應加快發展旅遊業的需要。

1、管理體制不順。

風華鎮目前的旅遊景點管理屬於經發辦部門管理,基本上無專人負責,表面上看這幾年風華旅遊發展有進步,但從長遠的觀點和利益看,從產業發展的角度看,這種無專人管理的體制對整合旅遊資源、打造旅遊品牌、整體包裝促銷、防止重複建設、盤活存量資產是非常不利的。

(二)旅遊資源的開發與利用問題

風華鎮以休閒娛樂為核心的旅遊產業的發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很多不足,這為風華鎮旅遊業的發展製造了不少障礙。

1、風華鎮的開發步伐不快。風華的開發早已列入議事日程,但直到現在,風華老街依舊維持了他的舊貌,沒有明顯的改變。風華老街上的商業沒有特色,就是規模很小的一個集市,這些商品隨處可見,沒有令人耳目一新的感覺。風華鎮的基礎設施已基本建成,但由於周圍環境的配套的設施還不到位,風華鎮的招商引資並不順暢,離既定的投資計劃尚有差距。風華老鎮的建設都需要靠政府產業的積極引導才能順利發展,但是由於巨集觀經濟環境的不良影響,建設的步伐都不同程度有所滯後。

2、自然資源少而開發利用差。我鎮旅遊資源主要是歷史遺存和現代創造的人文資源,既沒有名山大川,又沒有天然原始森林,也沒有大的江河湖泊,更沒有遼闊的草原等自然資源。現已開發的魚子孔等都沒有等到充分的利用,常年遊客不足。

3、歷史文化底蘊深而挖掘整理差。風華鎮的歷史文化悠久,人文薈萃,曾經經濟發達,但是到了現在住、吃、行、遊、娛、購都離一個發達的城鎮的標準有著太大的差距。對於風華的挖掘整理、包裝提升、宣傳促銷現在遠不能適應新時期消費者的要求,還沒有從真正意義上使風華的特色文化與旅遊業融為一體並未旅遊業所利用。

4、風華鎮旅遊業相關服務缺乏。一是交通工具仍不很發達,風華有31個自然村,地域分佈廣泛、各景點分散,通行能力差,在風華旅遊耗時費力,極不方便。二是居住條件不佳,除了風華度假村新建的酒店之外(價格不是一般人可以接受的),風華僅有幾家小的小店客房和旅社,規模小,日接待能力小,且在居住環境衛生等方面都存在著較大差距。

(三)旅遊服務人員的素質與服務質量不高

旅遊服務人員的綜合素質和服務水平的高低直接關係到旅遊業的聲譽和效益。我鎮旅遊服務從業人員中,管理才十分缺乏,賓館飯店服務人員多數聘用的外來人員,文化水平比較低,受其自身文化、素質、涵養、見識等諸多因素的制約,且沒有經過專業的培訓,導致在形象禮儀、經營理念、創新意識、服務水平等方面存在缺陷。景區的導遊講解員更是量少而質弱,目前各景點的思想認識和工作水平仍然停留在一般的接待階段,與發展旅遊業的要求相比極不適應。

(四)旅遊產品的包裝與促銷不到位

旅遊資源不等於旅遊產品旅遊產品不等於旅遊商品。根據國家旅遊局統計,XX年以休閒、感受自然風光為主的旅遊者佔74.5%,文物古蹟佔5%左右,並有逐年下降的趨勢。現在流行的是崇尚自然的健康遊,而我鎮以農業休閒為核心的旅遊符合當今的潮流,但我鎮旅遊業恰恰在旅遊資源變為產品上沒有形成規模,產品變為商品上沒有形成市場效應,特別是在宣傳、包裝和促銷方面沒有適應現代旅遊消費需求的過硬的手段和措施,更談不上聽覺上的吸引力和視覺上的衝擊力。這些問題的根本原因。一是管理、體制與機制不順的問題,二是資金投入不足的問題,更重要的是思想認識不到位的問題。

三、發展風華旅遊業的建議

(一)牢固樹立“旅遊興鎮”的戰略思想

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程序中,人們對提高生活質量的慾望越來越高,集休閒、健康、攬勝、娛樂為主題的旅遊將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糧。旅遊業是第三產業中涉及領域最廣、帶動牽引力量最大的行業,旅遊業的發展要素基本包含了第三產業的所有領域,旅遊業包含的吃、住、行、遊、購、娛六大要素都與消費有關,消費拉動是發展經濟增長見效最快的一種手段。我鎮的旅遊業要牢固樹立“旅遊興鎮”的戰略思想,樹立抓大旅遊的思想。畢竟旅遊產業是全社會的產業,抓旅遊不僅要抓旅遊產品的開發,而且要抓旅遊商品的生產,不僅要抓基礎設施的更新改造,而且要抓服務功能的完善配套,只有這樣,我鎮旅遊業的發展才能更好的開創出一片天地,帶動經濟的發展。

(二)政府組織,統一規劃

為全面推進我鎮旅遊開發,由風華鎮政府出面組織,為旅遊開發創造條件、營造良好環境,牽頭引導解決重點和難點問題。對旅遊專案,政府主要做好四個方面的工作,一是做好規劃,明確重點;二是建立規範,明確要求;三是適當投資,建好基礎;四是抓好宣傳,開發市場;五是搭建平臺,引導開發。

我鎮的旅遊業處於開發的初級階段,農業觀光與農莊休閒要整體開發,力求做到佈局科學合理,更好的呈現農家特色,可以借鑑其他地方的農莊特色,由遊客承包,景點園區幫忙管理的模式。風華旅遊要提高其知名度,以旅遊帶動周邊經濟的發展。

1.深度挖掘,以專業精神研究每一處資源,如魚子孔田園農家文化、三線文化等特色和內涵,並配套引進符合本景點旅遊景區內在要求的相關服務體系,以第三產業帶動就業、發展經濟。

2.特色串聯,將風華現有旅遊資源彙編成冊,將旅遊市場細分,從專業角度推出風華一日遊、農家遊、度假遊、會議休閒遊等系列套餐,將老人、中年、青年、少年、婦女、參加會議人員、情侶週末休閒、家庭短期度假等各類需求主體區分開,同時做好配套。

做到以上兩點,就能夠保證“來者暢其遊,舒心滿載歸”。

(三)加大對旅遊服務人員的培訓力度

風華鎮旅遊服務人員特別是導遊講解員量少質弱的問題非常明顯。政府要通過鼓勵自學報考、培訓提高、引進人才、公開招考等多種形式加強與充實導遊講解員隊伍。採取集中培訓,上門指導,統一考核、舉辦全鎮旅遊服務技能大賽等形式,重點對旅遊服務從業人員進行質量、營銷、導遊講解等業務的全面培訓,提升旅遊服務水平。建立旅遊服務人員持證上崗制度。不管是哪類性質的企業,只要從事旅遊服務活動,其服務人員就必須經過正規培訓才准許上崗,以切實提高旅遊服務質量和水平。

(四)加大宣傳、打造品牌

由政府部門牽頭,旅遊景點聯手,精心策劃,科學包裝,製作一批反映風華旅遊特色的高質量的宣傳片,如:書籍、光碟等,同時可引入旅遊消費券等概念。每個景點要提煉出能突出自身特色的宣傳核心詞語,統一宣傳口號,重拳出擊,在周邊地區以強有力的宣傳攻勢整體推出我鎮的旅遊景點和產品。加大投入,與旅行社聯合、與旅遊網站、報刊雜誌合作,依託風華現有的旅遊資源,為不同年齡層次的年齡層次的遊客設計不同需求的精品旅遊路線,適當開展活動,從多角度展示風華的特色遊,讓遊客身臨其境領略風華古鎮的神韻與風華新鎮的美輪美奐。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政府在旅遊商品的開發上,要積極引導,政府可以面向社會徵集一批富有特色的高、精、特的旅遊產品,並轉化為生產力,鼓勵企業生產出優質的旅遊商品。同時,政府應該積極創造條件,有計劃、有目標地在遊客途徑的地方建立包括文化、娛樂等在內的旅遊超市,拓展銷售渠道。

隨著風華基礎設施的不斷加大和投入,風華旅遊的環境會越來越好,在不遠的將來,風華鎮必會交相輝映,風華旅遊業的明天是美好的,風華未來的經濟必會上一個新的臺階。

促進城市旅遊發展調研報告2020年旅遊發展調研報告(4) | 返回目錄

xx年我市旅遊業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下,繼續保持健康發展,各項主要資料穩步增長。年全年共接待遊客6870 萬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長13 %。其中,接待入境遊客53萬人次,同比增長15.1%;接待國內遊客6817萬人次,同比增長12%;旅遊總收入348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5 %。其中,旅遊創匯15526萬美元,同比增長15.02%。國內旅遊收入337億元,同比增長15.09%。

一、節會活動在招攬遊客、促進旅遊業繁榮方面起著重要作用

春有牡丹文化節,秋有河文化旅遊節,春秋兩季這兩次節會活動為帶來了大量客源,活躍了旅遊市場,“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節會活動成為城市生活中的一大盛事。年牡丹文化節,歷時四十天,共接待國內外遊客1700多萬人次,旅遊總收入達到86.73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9.11%和8.33%。河文化旅遊節歷時30天,全市共接待境內外旅遊者947.55萬人次,旅遊總收入47.65億元,分別較上年同期增長10.1%和10.25%。兩次節會共計70天時間,共接待遊客2647.55萬人次,佔全年旅遊總人次的38.5%,旅遊收入134.38億元,佔全年旅遊總收入的38.6%。

二、入境遊繼續穩步發展,港澳臺遊客數量大幅增多

年全年接待入境旅遊人數53萬人次,同比增長15.74%,其中接待外國人40萬人次,同比增長7.44%,港澳臺遊客13萬人次,同比增長51.9%。港澳臺遊客中以臺灣遊客數量最多,佔港澳臺遊客的59.4%,其中香港澳門遊客數量雖然不多,但卻呈大幅增加態勢,年來自香港、澳門的遊客數量分別比上年同期增長120.39%、119.27%。說明旅遊在香港澳門一帶的影響力在逐漸增大。

來旅遊的外國遊客中以來自亞洲國家地區的遊客數量最多,年全市接待來自亞洲國家地區的外國遊客18.63萬人次,同比增長36.78%,其次是來自歐洲的遊客,共13.31萬人次,來自歐洲的遊客數量在外國遊客中所佔的比重為33.3%,僅次於亞洲,但遊客數量與去年同期相比卻減少了25%,接下來的排名是美洲和大洋洲,遊客數量分別是2.87萬人次、1.15萬人次,來自非洲的遊客數量排名最後,但與去年同期比卻增長了3.6倍。

三、境外遊客在停留時間減少

年境外遊客在人均停留時間是1.46天,比上年減少0.11天。其中外國人在人均停留1.41天,比上年減少0.02天,港澳臺遊客人均在停留1.61天,比上年減少0.57天,港澳臺遊客中臺灣遊客在停留時間減少最多,人均停留天數是1.68天,比上年減少0.78天,臺灣遊客在港澳臺遊客中佔有較大比重,其停留時間減少影響了港澳臺遊客整體在停留時間。港澳遊客在停留時間變化不大,均比上年略有增長。香港遊客人均在停留1.52天,比上年增加0.03天,澳門遊客人均在停留1.53天,比上年增加0.32天。

我市旅遊業發展存在的問題:

1.資源整合問題仍應引起重視。遊客在停留時間短仍然是影響旅遊經濟效益的原因,遊在,住在鄭州的問題,讓優質的旅遊資源,不能享受全部的旅遊成果,在“食住行遊購娛”旅遊六大元素中把一半以上的利益割給了別人。

2.自駕車增多,交通擁堵問題亟待解決。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不僅出遊次數增多,同時由於私家車大量增加,自駕遊也成為一種旅遊時尚,但交通擁堵、道路不暢讓很多人“欲遊而止,望遊興嘆”,影響了遊客來旅遊的積極性,制約了客源市場。要確保遊客暢遊,一方面要加強交通管理,同時道路規劃也要更加合理。

3.“龍門石窟”這個全市唯一的5a景區的發掘利用還沒有找到真正的切入點。“龍門山色”歷來就居於八大景之首,景區雖然不大,但景點的大氣、典雅是境內任何一個景區都無法比擬的。不然武則天也不會在那裡開鑿石窟群,把自己的形象立在那裡。龍門山色從不同的角度看都有步移景挪的效果,水光山色,堪稱勝景。所以對外宣傳應該世界文化遺產與自然景色相提並論,不能突出了一面,而忽視了另一面。讓遠道而來的遊客忽視了自然景色。自然風景有時也需要提醒,如果不提醒,很多人會“身在福中不知福”而忽視了良辰美景,自然風景也有密碼,在很多人未解其中玄妙的時候給以提醒,則能幫人理解景區,使其得到自然的陶冶,得到美的享受,從而加深對景區的印象。

4.對旅遊業的投入產出效應應給以更高的重視。市每年在旅遊宣傳方面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投入的目的是為了帶來經濟效益,通過宣傳把遊客請來了,如果景點沒有吸引力、城市沒有吸引力,遊客只是簡單瀏覽一番,然後就做了匆匆過客,那樣給城市帶來的經濟效益是有限的,有時候與我們前期做出的努力相比甚至是產出沒有投入大,這樣就做了賠本生意,難以產生經濟效益。要增加城市的吸引力,不僅要從城市硬體設施上做好工作,同時也要從深層次挖掘城市的文化內涵,找出自身與眾不同的地方,不僅要請得來遊客,還要留得住遊客。從這一點來說,開發建設以龍門風景區為中心的隋唐文化中心很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