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2023年現狀調研報告(精選27篇)

欄目: 調研報告 / 釋出於: / 人氣:1.2W

2023年現狀調研報告 篇1

近期,按照區委農工部關於開展農業農村經濟情況調研的通知要求,我局立足實際,對全區農業農村經濟發展情況進行了細緻調研,現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2023年現狀調研報告(精選27篇)

一、我區農業農村經濟總體發展現狀

近年來,在區委、區政府的大力推動下,區農業農村經濟總體發展較好,特色產業快速發展壯大,農民收入持續增加,農村社會和諧穩定。以20__年為例,各項農業工作指標均順利完成,蔬菜產業規模進一步壯大,面積達到18、6萬畝,產值突破9、3億元,標準園建設成效顯著,建成千畝蔬菜標準園7個;農村沼氣建設指標全部完成,新建沼氣池300個;惠農補貼力度進一步加大,共落實農機具、良種、沼氣、一事一議、設施蔬菜等方面的補貼資金1600餘萬元;農技服務體系進一步健全,測土配方施肥、植物檢疫、病蟲防治、農民培訓、農業執法、種子管理等方面工作成效明顯;新增專業合作社8家,土地流轉面積突破8000畝,“三資”管理趨於規範,所有村街全部建立了財富積累機制。農業農村工作的順利開展,為建設和諧提供了有力支撐。

二、現代農業發展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1、存在的問題

(1)資金不足。發展現代農業各方面的要求比較高高,從生產設施建設到栽培管理都較以往更加嚴格,為此,需要更多的資金投入。而據我們調查雖然近兩年各級對農業有一定的政策和資金支援,但仍不能解決資金不足的問題,由於歷史原因,現在農村信用社、農行等金融部門不願發放小額貸款,更加加劇了資金瓶頸問題,制約了農業產業發展。

(2)組織化程度不強。當前農民進入市場很不順利,原因之一是組織化程度低。針對目前家庭經營為基礎的現實,提高農民組織化程度的辦法是通過合作社組織農民。但就目前全區的實際情況看,各類合作社數量雖比較多,但真正能夠發揮示範帶動作用的合作社和龍頭企業並不多,沒有具備一定實力的合作社和龍頭企業,很難將農民有效組織起來,抱團發展。

(3)品牌效應不太明顯。以蔬菜為例目前,雖然我區已經註冊了“營綠”、“碧緣”、“乾綠”等蔬菜品牌,但在開拓蔬菜銷售市場方面都處於各自為政、各找出路的局面,沒有擰成一股繩,創立代表本區域蔬菜特色的大品牌,致使蔬菜產品知名度不高,品牌效應不明顯。

(4)技術服務不能及時跟進。專業農技人員缺乏,基層農技推廣組織不健全是我們的現狀。所有技術服務工作全部由農業技術綜合股一個部門承擔,業務上不堪重負,鄉鎮農業技術服務機構完全處於“真空”狀態,有名無實。區農業局現有工作人員中,非農專業人員多,涉農技術人員少;工人多,幹部少;初級及中級職稱人員多,高階職稱人員少。發展現代農業離不開全面的技術服務,對服務的水平和質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目前的技術服務隊伍現狀嚴重阻礙了農業向前發展。

2、發展對策

(1)拓寬融資渠道。建議政府在加大農業發展扶持力度的同時,積極組織建立產業發展融資平臺,適當地為融資提供擔保,協調農村信用社、農業銀行、農業開發銀行等金融機構和合作社及農戶的關係,使二者之間建立起合作互信關係,提高金融機構放貸的積極性。同時,通過政策吸引,調動社會資金參與發展現代農業的積極性,全方位、多角度的拓寬融資渠道。

(2)加大合作社和龍頭企業的扶持力度。建議制定專項的扶持政策,對發展有機蔬菜產業的合作社和龍頭企業予以扶持,使其運作更加規範,輻射帶動能力進一步增強。吸引更多的農戶加入其中。

(3)培樹“廣科源”蔬菜大品牌。建議對現有的蔬菜品牌資源加以整合,聚零為整,抱團發展,逐步培育並樹立在京津市場叫得響的,能反映有機蔬菜發展特徵的大品牌,進一步提高我區蔬菜的知名度。

(4)建立健全農技服務體系。建議區政府進一步健全和完善農技服務體系,重點是加強鄉鎮農技服務隊伍建設,落實人員編制,給予經費保障,使空轉的鄉鎮一級農技服務機構真正運轉起來。在確定人員編制中,重點向農業系統予以傾斜,落實高層次人才待遇,引進和吸收一批具有高階職稱的農業專業技術人才紮根,為現代農業發展提供技術支撐。

三、農村經營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1、農民負擔監管還存在一些間接收費問題。一是少數部門仍然違規向村集體收取資料費、培訓費、學習考察費等費用;二是村街報刊超限額,存在報刊訂閱向村街攤派,部門刊物過多過濫等問題。在今後的監管工作中,我們將繼續加大對農民負擔專項治理工作力度。按照“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把減負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列入專項治理的重點內容,屬於哪個部門,由哪個部門負責治理,沒有檔案依據收費的要堅決不能再收。明確要求鄉鎮各部門確需向農民或是村集體經濟組織收費的,需要經過區減負辦稽核備案,以防止亂收費行為的發生;村街訂閱報刊應堅持自願的原則,不能強行攤派。報刊徵訂要嚴格按照省規定的標準執行;三是加大農民負擔的執法檢查力度,督促減負工作的更好開展,查漏補缺,確保今後農民負擔執法檢查中不再出現類似的問題。

2、一事一議財政獎補問題突出。一是村民實際籌資比較困難,部分村街存在集體墊資現象,把應發給村民的福利代替籌資。二是由於申報程式比較繁瑣,部分村街申報專案的積極性不高。三是上級資金撥付遲緩,造成報帳不及時,影響下一年度專案申報。四是未將籌勞納入獎補範圍,獎補數額小,難以滿足村街公益事業建設的實際需求。今後我們將盡量簡化審批程式,提高工作效率,重點解決這方面的問題。

3、農村集體三資管理不夠規範。一是管理體制不暢。各鄉鎮(辦事處)農村集體“三資”委託代理服務中心具體負責業務的是鄉鎮財政所長,長期以來財政部門執行的業務處理程式是行政事業單位的業務處理程式,與農經部門的業務處理程式有很大的差別,實際工作中很難貫徹落實農經部門的政策法規和有關規章制度。二是村街各項財務監管制度很難落到實處。從調研中發現有的村街民主理財小組難以真正發揮監管職能,對村集體的財務收支活動的監管流於形式;有的村街大額開支沒有履行民主議定程式;有的村民代表不是村民大會選舉產生,不具有廣泛的代表性。調研中還發現有的鄉鎮“三資”代理服務中心對於村街財務審批手續把關不嚴,收入不及時入帳。村委會開支嚴重鋪張浪費,個別部門違規向村街收費等現象。在今後“三資”管理中,一是要繼續加強財務制度建設,規範財務管理程式;二是規範農村集體財務收支審批程式;三是切實履行民主決策程式,實行民主理財。

4、農村集體財富積累機制尚不健全。一是三資管理工作體制不順,人員短缺。二是由於村街幹部基於村街穩定因素考慮,對歷史遺留問題大多本著後人不理前帳的態度,對清理核實和履行民主監督程式心存疑慮,對應收款不積極清收,應付款不主動償還,對無償或低償使用村街資產的情況也採取迴避的態度;此外,區城區周邊村街出租資產的數量較多,情況複雜,資產清理起來比較困難,而其它村街基本上可利用的集體資產又很少,因此村街對建立村級集體財富積累機制工作不積極不主動,也影響了此項工作的開展。在今後工作中還需進一步加強對鄉鎮村街開展此項工作的督導檢查力度,深入村街指導工作開展,通過總結已建立機制村街的經驗做法,推動未完成村街的工作,完善相關措施,力爭年底前實現全覆蓋。

5、農村經濟審計處於“真空”狀態。我區沒有開展對農村集體經濟的審計工作。具體原因是:一是農經管理體制不順。我區農村集體三資委託代理服務,全部由鄉鎮(辦事處)財政所代管,農業部門的相關經濟政策及報帳制度不能在鄉鎮(辦事處)財政所代管的村街帳務中得到較好的落實,造成開展審計監督工作達不到應有的效果;二是審計力量薄弱。我區農經人員少,縣鄉兩級農經管理人員只有3人取得審計證,審計力量與任務相差懸殊,致使農村集體經濟審計工作難以開展。開展農村集體經濟審計工作存在的困難依然是農經管理體制不順和審計人員缺乏。建議區政府充實這方面的專業人才。

2023年現狀調研報告 篇2

我市歷史悠久,文化底蘊豐厚,早在新石器時代就開始有人類在這裡勞動生息,商代中期(約公元前14世紀)形成聚落,春秋時期為肥子國地,戰國時期屬趙、秦為鉅鹿郡,西漢元鼎四年(公元前120__年)始建縣,元升為永安州,旋復為縣。歷經20__多年風雨,造就了燦爛的文明歷史。近年來,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這座冀中平原上的新興城市,既傳承著古老文明,又煥發著年輕城市蓬勃的青春活力,我們不僅有發達的經濟,文化發展更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

一、豐富的文化資源

1、歷史文化資源

滹沱河這條古老的母親河,貫穿了東西,孕育著兩岸的兒女,創造了歷史文明,遺留下了諸多文物古蹟。根據考古發掘資料,最早在這裡勞動生息的是距今有7000餘年的仰韶文化時期的人們(即母系氏族社會時期),這在遺址底層和故城遺址、南樂鄉遺址出土的輪制圜底,紅地紅彩的陶缽等器物上得到了印證。目前,我市現有省保古文化遺址7處,市保古文化遺址3處。

商代遺址:是市西10公里處的一個村莊。遺址以三個高大土臺為中心,分別為西臺、南臺、北臺,由墓葬和居住遺址構成,總面積約十萬平方米,年以來,尤其年與年兩年間,文物考古工作者在“西臺”進行了大規模的發掘,發掘面積3000平方米,出土各類文物4000餘件,獲得了十分重要的科學成果,其中的鐵刃青銅城,是目前發現的我國年代最早的鐵器,它把世界用鐵的歷史提前了720__年;古老的醫用手術器械即3420__年前的手術刀,也是目前發現的世界上最早的手術器械;脫膠麻織品——“麻布殘片”的紡織水平已相當於千餘年後的西漢長沙馬王堆漢墓中的麻織品。這些珍貴文物揭示了冀中平原商文化的全貌,對研究商人與西北地區諸文化的關係,具有十分重要意義,為探討世界冶鐵技術以及商代醫藥、紡織、占卜、釀造、文字、漆器、建築、水利、農業等方面的起源的發展,增添了重要實物資料,在世界考古學界引起極大的反響,也為滹沱河流域的考古樹立了一個永久性的標尺。該遺址已於年被公佈為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石珤遺址:據史記載,距今五百多年的太子太保文淵大學士(俗稱石閣老)吏部尚書石珤的古墓遺址位於鎮村西南隅,始建於明朝嘉靖年間,佔地150畝,分東西二墓區,東墳始建於元末明初,是石氏祖墳區,葬有石氏先祖及太原按察使石玉,太子太保大學士戶部尚書石玠的墓冢。西墳系明嘉靖年間,太子太保文淵閣大學士吏部尚書石珤的墓區,是從東墳脈生而建,石氏家族墓分東西兩處神道墓地,南樹高大青石牌坊,皇賜高大漢白玉神道碑,順北而上有石羊、石獸、石馬、文、武石翁仲,並建有碑亭樓和祭堂,北面是高大墓丘。縣誌記載:石珤字邦彥,別號熊峰,明嘉靖年間任吏部尚書、太子太保兼文淵閣大學士,與父、兄共朝入仕,時有父子三進士、兄弟兩尚書之稱。石珤居閣3年,置政歸裡時僅歸裝一束、車一輛,世人嘆曰:“自來宰臣去國,未有如瑤者”。其父石玉官居按察使治獄20餘載,世稱廉平,其兄石玠戶部尚書,素有惠政。

石氏家族墓四清及*時遭到嚴重破壞,石碑坊推倒深埋,大多數碑刻運走修了村中小橋,現墓區種果樹,大批石刻文物挪作它用,墓區有古墓100多座墓丘,現夷為平地。防止被破壞盜竊,大多數石像被埋入地下。

九門古城遺址:九門古城址位於市區西北15公里,現是回民自治鄉所在地,南臨滹沱河,東靠機場路,是我市回族聚居的村莊。九門古城址始建於戰國時代,是趙國的北方邊陲,是防禦中山國和齊國的戰略要地,北是中山國,都靈壽,無極、以東即為齊之版土,城鎮處於非常重要的地理位置,趙武靈王正是基於戰略考慮,才“出九門、登臨野臺”,東眺齊土,西望中山,運籌帷幄,決定作戰方略。

九門古城址總面積90萬平方米,村位於遺址之上,村中心地勢較高,四周地理形勢溝壑縱橫、地面凹凸不平,斷崖暴露處,瓦礫堆積,文化內涵從戰國、秦漢、南北朝、隋唐至宋朝文物標本延續不斷,並有文物不時出土。年,城址北端,莊貨頭古代寺院遺址在修機場路動土時出土了一批北朝石造像殘件,全部是漢白玉質的,石質晶瑩細膩、滋潤潔白,雕琢技術精湛,玲瓏剔透,造型優美,寓義深刻,高貴華麗,這件文物是九門古城址的寶貴實物資料,由此反映出九門古城文化的經濟發達,社會繁榮,也是九門古城的鼎盛時期。九門古城址年被公佈為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革命文化資源

不但有著悠久的歷史,而且有著光榮的革命傳統。英勇的兒女為反抗封建統治、民族壓迫,用寶貴的鮮血和生命寫下了可歌可泣的戰鬥詩篇。抗日戰爭時期,在山西忻口戰役中壯烈殉國的原國民政府愛國將領陸軍中將郝夢齡是我市莊合人;在蘆溝橋事變打響中國人民全面抗戰第一槍,從此揭開中國人民8年抗戰序幕的愛國將領何基灃是我市北席人。這裡還留下了象徵人民聰明智慧的地道戰遺址和控訴侵華暴行的梅花慘案遺址。前事不忘,後世之師,為了紀念抗日戰爭、解放戰爭中為解放英勇獻身的革命烈士,解放後境內修建了許多烈士塔、烈士亭,上面鐫刻著烈士英名2500多名,寄託著人民對烈士的敬仰和懷念之情。

梅花慘案遺址:梅花慘案紀念館位於省市市區正南20公里處的鎮。梅花自古以來就是聞名華北的商業重鎮。“七七事變”後,日本侵略軍長驅直入,瘋狂南侵。年10月11日,原國民政府53軍691團,在團長(已加入中國共產黨)率領下,高舉抗日救國的旗幟,在村英勇阻擊入侵日軍。當晚,共打死打傷日軍800多名,打破了“皇軍”不可戰勝的神話。日軍大批增援部隊趕到後,為減少傷亡,率領部隊和部分村民迅速撤離。10月12日夜(農曆九月初九),日本侵略軍佔領梅花,展開血腥*,共殺害我同胞1547人,佔當時全村人口的60%,殺絕46戶,燒燬房屋600多間。婦女兒童也未能倖免,村民屍體佈滿了大街小巷,殘屍斷肢隨地可見,鮮血流遍了整個村鎮。日寇四天三夜的燒殺,使這裡變成了處處殘垣斷壁,家家戴孝埋人的人間地獄。這就是駭人聽聞的“九九梅花慘案”。

梅花慘案紀念館始建於年。年8月因特大洪水全部倒塌,年2月經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領導小組批准,總投資350多萬元,進行了重建。基地由北院、南院和村西轆轤把水坑遺址三部分組成,佔地27.9畝,總建築面積736平方米。北院、南院隔路對置。座北朝南的主體工程位於北院正中央,面積576平方米,為一正方形建築。館中間高出6米的半球體,寓意“神州陸沉”,紀念館正門上方由原全國政協副主席呂正操同志題寫的“梅花慘案紀念館”的館名。北院大門是兩個大寫的“九”字,相對而立,示意著慘案發生的時間(農曆九月初九)。展廳中央為高2.35米的銅雕,其後是一座長7.02米,高2.65米的巨型浮雕。四面是“沃野明珠”、“鐵獅怒吼”、“九九血證”、“歷史昭示”的環形展覽。展廳內還配置了VCD及背投電視,以播放與慘案有關的資料、物證、人證等紀錄片。梅花慘案遺址年被政府批准為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市烈士陵園:市烈士陵園前身原名是“縣城廂烈士塔”,始建於1945年12月,原址在今市醫院東側。

年舊城改造時,對舊陵園進行了搬遷,新建陵園座落在城區西北水上公園北面,佔地面積82.5畝,主要建有烈士紀念塔、無名烈士陵墓以及對園林進行綠化。烈士塔建在陵園中軸線偏南處,塔有臺基和塔身兩大部分組成,通高30米左右,烈士塔為水泥大理石結構,陽面白色大理底面上刻有呂正操親書“曠世英靈塔”五個金色大字,陰面刻有中共市委、市政府敬辭“為人民解放、國家富強、獻身的英烈們永垂不朽”十九個金色大字。陵園北端修建一圓形大理石墓丘,墓葬內埋有從舊陵園遷移過來的烈士們的遺骨,正面黑色大理石上刻有“無名烈士墓”字樣,東北角有三個解放軍烈士的陵墓,陵園南北中軸線上修築水泥通道,兩旁栽種翠柏、綠鬆兩行,並植有花草。

陵園座北朝南,樹有方形四角攢尖頂雙闕大門,市烈士陵園年9月被市政府公佈為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地道戰遺址:地道戰遺址位於市鎮村內,系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年,為了狠狠打擊日軍的侵略氣焰,英勇的村人*用自己的智慧,利用地道戰為敵人佈下了天羅地網。當時,村從東到西,從南到北挖成了深4米,高1.6米,寬1米多的四條大幹線,以及和四條幹線相連的九條支線,把全村和各家各戶的地道連線在一起,形成了能攻能守,能藏能打的防禦工事,給侵略的敵人以沉重地打擊。

在抗日戰爭及解放戰爭中,英雄的人們,在黨的領導下,運用地道戰、地雷戰,配合區小隊、縣大隊、主力部隊打伏擊,端炮樓,共打死打傷日、偽軍400多人,獲得不少戰利品,曾榮獲冀中軍分割槽“東進大門緊閉”錦旗獎,還多次受到通報表揚,榮獲縣政府授予的“鐵大門”光榮稱號,解放後,村民兵代表曾出席國慶典禮,幸福地受到了毛主席的接見。

地道戰遺址成為人民抗擊敵人、英勇鬥爭的歷史見證。目前,原地道在年發大水時被沖塌,原狀已不在,現在儲存的是年備戰時在原地道的基礎上挖的地道。

3、民間文化資源

我市物產豐饒、民風淳樸、文化燦爛、底蘊深厚,村故事被列為非物質文化遺產,戰鼓、亂彈、戰鼓、西辛莊吹糖藝術被列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近年來,我市城鄉開展形式多樣的群眾性文化活動,形成了五大特色文化。

鎮村民間故事:村民間口頭文化源遠流長,共有4000多篇故事,45位民間故事家,其中,老人能講550個故事,其他故事家也能講幾百個故事不等。村故事函蓋神話、人物、地方傳說、幻想故事、生活故事、土特產、中醫藥故事、動植物故事、笑話等。已成為口頭文學寶庫。

從年到現在,共三次進村進行普查、採錄、挖掘、整理村故事。先後出版了內部卷本《村故事百家》五部,公開出版了《村民間文學論稿》和部分大故事家專集,《靳正祥故事百篇》、《花燈疑案》、《蘭橋斷》、《臥牛山恩仇》、《秀姑》等。年又編纂16開精裝本3卷450萬字的《村民間文化大觀》,在全國發行,影響國內外。年10月,在代表中國民間文藝獎的第xx屆中國民間文藝“山花獎”頒獎典禮上,《村故事一千零一夜》獲得“山花獎”

村故事村民間文化現象震動了全國乃至世界,年在村舉辦了村故事國際學術研討會,聯合國科教文衛官員、國內各省市領導專家、國際上美、德、英、日等國學者、專家與會考查參觀,後來各國專家又相繼多次來村考察,村故事村名揚四海。

鎮村、鎮村的金鈸戰鼓:金鈸戰鼓,相傳,起源於唐朝天寶年間,是市農村優秀的傳統民間花會。它主要分佈在南部地域,北部地域是挎鼓、架鼓(也就是正定東洋莊的常山戰鼓)。金鈸戰鼓是以大鼓、大繞、鑼鑔為伴奏,以鈸為舞具又兼伴奏的男性群體舞蹈藝術。表演特點:舞鈸隊員武術動作,跳、躍、翻、滾、內、展、騰、跨。鼓點節奏明快,激烈喜慶,鼓聲雄厚壯闊,如春雷滾滾,鈸音律動鏗鏘清脆,優美動聽。全市近百個鼓會,主要分四大派系,鼓點大致分13套,四個派系表演動作套路各異不同,其總體表演風格是:龍騰虎躍,氣勢磅礴;武術擊打,剽悍壯烈;鈸花翻飛,激人奮進;鼓樂齊鳴,場震魂魄,具有濃重的燕趙古風。

近年來,由省市縣三級文化館文藝工作者深入農村挖掘、整理,不斷改革創新,金鈸戰鼓更加渙發青春,被國家文化部列為民間藝術精品,並錄為中國民間舞蹈整合一書。年被文化部命名為“民間藝術之鄉”。現在金鈸戰鼓已由當除十幾個鼓會發展到現在近百支鼓會,年後婦女相繼參加到金鈸戰鼓表演行列,女子鼓會發展到20多個。

金鈸戰鼓先後參加北京第xx屆、xx屆“龍潭杯”全國花會大賽均獲金獎。年獲文化部群星獎。連續參加省民間藝術大賽,均獲金獎。年獲省會首屆鼓王大賽三星鼓王獎。年少年兒童虎娃挎鼓獲鼓王大賽銅鼓王獎。年3月在第xx屆鼓王爭霸賽暨中國北方鼓樂展示大會上,我市的金鈸戰鼓節目榮獲銀鼓王稱號。年香港迴歸、年澳門迴歸均應邀到天安門參加慶典表演。年參加昆明世博會周演出,到北京參加年中英美24小時聯播活動。十幾年總共參加國家、省、市活動幾十次。

鎮村亂彈:亂彈,是傳統的地方劇種,村有“亂彈之鄉”之稱。清咸豐四年,村建立了亂彈同樂會,民國20__年又新增了亂彈義合會,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合併為興華亂彈劇團,文化*中亂彈禁演,年村亂彈劇團恢復成立在民間演出至今。

亂彈曲調高亢激昂,婉轉動聽,屬四弦秧歌板腔體,文場樂器有笛子、嗦吶、曲笛,武場樂器有單皮鼓、大饒、大鑼、後場樂器又增添了二胡、板胡、三絃等。武場樂器現將大鐃改為饒鈸。上演劇目120餘個,主要保留劇目《岳飛傳》、《烈火楊州》、《反五關》、《文天祥》、《鑾天帶》、《王懷女》、《調冠》、《臨潼山》、《小放羊》和《頂燈》等。

鎖家寨、前西關民間吹歌:我市農村民間吹歌是在兩位老藝人聶炮臺、張榮貴帶動培育發展壯大起來的一支新型民間吹歌隊伍,二位老藝人與省會吹奏家張來陽先生60年代同時拜師學藝。聶炮臺主攻管子、嗦吶,在鎖家寨村最早成立民間吹歌團,招收學員,培養新人,在他的影響帶動下,鎖家寨最盛時期成立了十三個民間吹歌團,廣泛活躍在冀中各縣區域演出,從業人員達300餘人,鎖家寨也成為遠近聞名的文化村、小康村。張榮貴主攻嗦吶、笙、咔戲,最早在前西關成立民間吹歌團,目前在前西關周圍各村也相繼成立了十幾個吹歌團。

鎮的群眾文化:年以來,全鎮各村積極參與群眾文化工作,各村在工作實踐中做了有益的探索和嘗試,並取得了顯著成效。五年來,鎮村兩級幹部響應號召,協調聯動,鎮政府連續舉辦了xx屆農民文化藝術節;鎮成為到舉辦“彩色週末”鄉鎮,並且連續三年在鎮政府所在地開展群眾文化活動季(每年7月-10月);村舉辦3次文藝匯演;曹家莊舉辦了三次大地歡歌農*動會;童家莊舉辦了五次農民籃球賽;村、橋板成立了書畫協會,並選送15幅優秀書畫作品參加了市喜迎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第十七次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書畫展;各村文藝團體堅持活動,鎮財政累積出資20餘萬元扶持各村文藝宣傳隊,註冊文藝團體由29支增加到58支,人員由620人增加到1243人,並在市、市幾次文藝匯演比賽中成績突出。可以說群眾文化工作活動高潮迭起、亮點紛呈,形式不斷創新,內容不斷深化,範圍不斷拓展,整體水平不斷提高。

二、飛速發展的文化產業

近年來,以鎮宮燈、鎮鼓業製造等為代表的文化產業得到飛速發展。

1、宮燈產業成為農民致富的“聚財燈”。鎮村是全國聞名的宮燈專業村,現有1420戶、5760人,黨員113人,耕地8100畝,據不完全統計,村宮燈產量佔全國總產量的80%,宮燈已經成為當地百姓發家致富的“致富燈”“聚財燈”。宮燈品種繁多,宮燈品種達到18個系列200多個品種。目前村宮燈生產企業達到1100餘家,本村從業人員達2萬餘人,年產量高達3000萬對,年產值超過了3億元,產品行銷全國各地,並且出口俄羅斯、朝鮮、韓國、日本等十餘個國家和地區。每天僅周邊村在宮燈專業村打固定工的人員就達3000餘人,臨時工有兩萬多人,每年在村打工人員的工資總額就達到近4000萬元。宮燈產業已初步形成了以村為主,輻射周邊十幾個村的燈座、鋼絲、燈罩專業化生產、銷售一條龍的產業,從業人員達到5萬多人。

20__年以來,鎮按照“政府啟動、業戶參與、前店後廠、區市結合”原則,在村規劃建設宮燈園區和市場,拓展宮燈產業發展新空間,引導企業進區發展,目前,宮燈產業叢集已初具規模,產業叢集規劃佔地南北長1000米,東西為進村公路兩側各100米寬,總佔地面積300多畝,現有較大宮燈生產企業50餘家。同時,挖掘宮燈特有的喜慶文化元素,國旗、彩旗、舞蹈扇、婚慶充氣拱門等衍生產品生產實現迅猛發展,相關生產企業發展到100多家,年產值實現3億元,目前已經成為全國的國旗生產基地。市宮燈研製開發有限公司已經發展成為宮燈生產的龍頭企業,其研製的紙雕宮燈已經擁有三項國家技術專利,先後被指定為北京奧運會特許商品和上海世博會特許商品。紙雕宮燈具有獨特的喜慶文化元素和靈活豐富的宣傳形式,目前已成為機關企業宣傳自身文化的首選禮品,現在正在開發生產金屬、紅木等不同材質的高階宮燈禮品,爭取把宮燈列入國禮行列。”

2、鎮鼓業製造借勢騰飛。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上面缶同時震響的場面,也讓名華樂器有限公司(原市中華鼓樂廠)名鎮國內外。該企業是全國的鼓類生產基地之一,具有百餘年的歷史,已在國家商標局註冊“寶文”牌商標,產品外表精美,樣式新穎,有幾十個品種,年產值達到400多萬元。產品以北方的椿木、牛皮做原料。生產出的鼓具有聲音洪亮、悅耳動聽,做工精細,經久耐用,深受國內外好評,部分產品出口到歐美、東南亞。年被市文化局命名為市文化產業示範基地,年被省文化廳命名為省文化產業示範基地。目前,該企業正在研製精美的傢俱用鼓,以茶几型別,下設魚缸,配以精美的圖案,開創傢俱用品新思路,積極向禮品行業發展,為企業發展增添了強大的後勁。

3、文化旅遊後勁十足。近年來,我市充分發揮資源稟賦、區位條件、文化底蘊優勢,整合宮燈、村故事、商代遺址、果蔬採摘、梅花慘案紀念館、工業園區、新民居等優勢資源,傾力發展萬畝觀光采摘區、民俗文化體驗區和工業形象旅遊區,打造出集“溫泉度假、文化古韻、紅色旅遊、生態農業、現代工業、農村新貌”於一體的觀光旅遊業,叫響了“泡溫泉、賞宮燈、遊觀光園、摘特色菜、品新鮮的青島啤酒、聽享譽中外的村故事”獨具特色品牌,文化旅遊為我市旅遊業注入了發展後勁。

三、基本健全的文化設施

1、市級文化設施

我市市級文化設施較為完備,目前,城區擁文化廣場、文體活動中心、文化館、圖書館、電*、廣播電臺等基礎設施,還有5個開放式公園廣場和1個老幹部活動中心。另外,市直機關、企事業單位也都擁有一些群眾文化娛樂場所和配套的文體活動器材。這些文化基礎設施都承載著特定的群眾文化娛樂功能,為豐富群眾文化生活,構建和諧社會發揮著積極的作用。

市人民廣場:我市投資3000多萬元建成集健身、休閒、娛樂於一體的群眾公共活動場所全民健身活動中心和文化廣場,建設兒童公園、水上公園、街心遊園20多個。我市文化廣場始建於1998年3月,總佔地面積18.36萬平方米,是省縣(市)級的文化廣場,整個廣場是集文化、娛樂、休閒、集會於一體的開放式公共場所;

市文體活動中心:始建於1991年,佔地75畝,到20__年先後投入500餘萬,建起了體育場東西看臺、訓練館、400米跑道等基礎設施。20__年,又籌集資金300餘萬元,新建了門球場、乒乓球場、羽毛球場、籃球場等。目前,文體活動中心已成為功能齊全、環境優美、開放式、花園式的活動中心,成為人們觀看文藝表演、休閒娛樂的理想場所。

市文化館:我市文化館於年進行了重建,年文化館在國家評估定級中被評為二級館。文化館為4層樓的獨立館舍,建築面積達20__平方米。文化館設有藝術排練廳、美術作畫廳、藝術展廳和老年及少兒排練室等。近幾年來,我市又先後投資40餘萬元,分別購置了成套演出和培訓器材,文化館工作環境和工作條件進一步改善;年,我市投資10萬元對文化館進行了裝修改造,購置了電腦、文化設施等辦公用品,文化館工作環境和工作條件進一步改善。

市圖書館:年市財政投資350萬元,建成了面積達4913平方米,各種設施齊全的新圖書館,位於省縣市級圖書館之首。圖書館為財政全額撥款事業單位,核定編制19人,現有19人,其中中級職稱4人,初級職稱5人,職員3人,其餘為2人。新館設計藏書能力為20萬冊,現藏書7萬餘冊。圖書館在國家評估定級中評為二級館。

圖書館實行開架借閱,無閉館日管理,日均接待讀者400餘人次。20__年以來,該館先後購進電腦等辦公新裝置,實現了業務管理現代化。20__年,建成了全國文化資訊資源共享工程基層中心,使圖書館在資訊化服務上邁出了新的步伐。

市廣播電臺:年我市投資100多萬元,恢復了廣播電臺,我市廣播為無線調頻發射電臺,波段為99.2兆赫,調頻收音機可選擇收聽,鄉鎮村根據覆蓋範圍安裝調頻接受音箱進行覆蓋,進而形成全市較完整的無線調頻廣播網。電臺採用先進的自控系統,每天早、中、晚各播半個小時,把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農業技術、致富資訊、文藝節目送到千家萬戶。

市電*:市電*建築面積1400平方米,中央舞臺達200多平方米,電*能容納觀眾1200人。電*為自收自支的事業單位,市*實行市場化運作,並承擔電影下鄉等工作任務。同時,市*還承擔著我市一些大型會議和文藝演出功能。

2、農村文化設施

農村文化站:我市15個鄉鎮區,已建成15個農村綜合文化站。在農村文化站建設中,每個文化站上級撥付12萬元,市財政配套12萬元,農村文化站已成為農民求知上進、休閒娛樂的重要場所。

農村圖書室:我市農村圖書室已經建成149個,投資近600萬元,藏書總量達到52.9萬冊,我市農村的圖書室——崗上村圖書室,藏書總量達到7萬餘冊。

農村文化廣場:我市已建成農村文化廣場150個、村民活動中心50個,村村都設有文化活動室。在省、市宣傳部的大力支援幫助下,我市已建成4個省級宣傳文化示範村,20個市級宣傳文化示範村。我市鄉村文化活動室建設充分發揮省、市宣傳文化示範村的示範、輻射、帶動作用,依託農村文化活動室發揮文藝特長人員的作用,引導幫助農民組建各類文藝團體,現已組建各類文藝隊伍360餘支,推動了農村文化活動的蓬勃開展。

2023年現狀調研報告 篇3

在可支配收入的持續增長的背景下中國消費者對健康消費的關注度持續提升,與此同時功能性保健品崛起也較大程度的豐富了保健品的消費場景、擴大了保健品的目標人群,中國消費者對保健品的需求有望持續增長。

根據Euromonitor的統計,20xx年中國保健品市場銷售收入為2376億元,預計到20xx年保健品行業銷售收入有望上升至3500億元,複合增速為14%。在渠道變革和國際品牌參與市場競爭的行業潮流下,行業的集中度有較大的上升空間,主流品牌的市場份額將有持續提升的潛力。

品類百花齊放,監管逐步完善

國際上,保健品一般指膳食補充劑(DietarySupplements)。

根據形態,美國衛生及公共服務部將膳食補充劑劃分為傳統片劑、膠囊、粉劑、功能性飲料和能量棒。

根據成分及功能,美國農業部將膳食補充劑劃分為草本類、運動類、維生素和礦物質補充劑。

在中國,保健品即為保健食品,《食品安全法》分類為“特殊食品”。根據《保健(功能)食品通用標準》,保健(功能)食品是食品的一個種類,具有一般食品的共性,能調節人體的機能,適用於特定人群食用,但不以治療為目的。

中國保健品是舶來品和傳統制品、西醫理論與中醫理論的結合,包括國際上認可的膳食補充劑以及具有我國特色的傳統中藥補品。根據香港貿發局,中國保健品可分為三類:傳統型保健品,現代型保健品和功能型保健品。

根據Euromonitor分類,現代型保健品又可細分為運動營養類、體重管理類以及維生素和膳食補充類;傳統型保健品可細分為兒童草本營養補充劑、草本口服液和草本營養補充劑。

依據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准許保健食品聲稱保健功能目錄(一)》分類,功能型保健品又能細分為免疫調節、調節血脂,調節血糖、調節血壓等22個類目。

仍處於增長期,新品類層出不窮

行業銷售收入:20xx年2376億元,預計20xx年上升至3500億元。

根據Euromonitor的統計,20xx年中國保健品行業銷售收入達2376億元,同比增長8.4%。

中國保健品市場的增長速度較快,20xx年行業銷售收入僅為442億元,20xx~20xx年行業銷售收入的複合增速達到11.86%,預計20xx年市場規模將有望達到3500億元。

根據Euromonitor的統計,按照銷售額計算,20xx年中國保健品市場佔據全球保健品市場16%的份額,目前已經是僅次於美國的全球第二大保健品消費市場。

根據Euromonitor的統計,20xx年保健品當中佔比最大的是維生素及膳食補充劑,市場規模達到1400億元,佔保健品行業總規模的59%,五年複合增速達到12%;其次是傳統滋補類產品,市場規模為852億元,佔比達到35%。

體重管理和運動類產品規模則分別達到110億元和14億元。

20xx年現代型保健品(維生素和膳食補充劑+體重管理+運動營養)市場佔保健品總市場的份額為65%。

從細分品類的角度看,維生素和膳食補充是現代型保健品中的主力品類,20xx年在現代型保健品市場佔據90%。

而體重管理和運動營養則是新興的品類,絕對規模仍然較小但是增長的速度相對較快。

根據羅蘭貝格的預測,體重管理和運動營養的行業規模20xx~20xx年的複合增速分別為15%。

20xx年傳統型保健品(兒童草本營養補充劑+草本口服液+草本營養補充劑)市場佔保健品總市場的份額為35%。

從細分品類的角度看,草本營養補充劑佔比最大,20xx年市場規模達340億元;其次為草本口服液,規模為72億元;規模最小的是兒童草本營養補充劑,為20億元。

創新單品層出不窮,拉動行業增長

代表單品1:乳清蛋白粉:

蛋白粉一般採用提純大豆、酪蛋白乳清蛋白等一種或幾種蛋白複合加工而成,用於缺乏蛋白質人群補充蛋白質。在保健品市場中,一般分為數種蛋白複合而成的一般蛋白粉、乳清蛋白質粉和膠原蛋白粉。

乳清蛋白質粉是蛋白粉的重要品類,它是從牛奶中分離的優質蛋白質,包括β-乳球蛋白、α-乳白蛋白、免疫球蛋白和乳鐵蛋白,有純度高、吸收率高和氨基酸組成最合理等特點。

它具有增強機體抗疲勞能力、提供身體構造新組織所需氨基酸等功效,為廣大健身愛好者和運動員所喜愛。增肌粉也是乳清蛋白粉的一種。

乳清蛋白粉是運動營養類中的大單品,根據中國統計資料庫的統計,20xx年中國市場的銷售額約為9億元。

根據Euromonitor的統計,中國20xx年運動營養類保健品銷售額為14億元,僅佔全部保健品市場規模的0.59%。

雖然體量較小,但運動營養類是增長最快的保健品品類,20xx~20xx年期間市場規模的複合增速約為45%。

根據中國統計資料庫的統計,20xx年乳清蛋白粉市場規模為9億元,在運動營養類保健品中佔比超過60%。濃縮乳清蛋白(WPC)是主要的乳清蛋白粉原料。

根據中國乳製品工業協會的統計,20xx年我國濃縮乳清蛋白需求量為2.84萬噸,同比增長12%;20xx年乳清蛋白肽需求量為0.23萬噸,同比增長11%。

中國蛋白粉市場產品品類繁多,據淘資料統計,截止20xx年9月市場當中約有1887個蛋白粉單品。市場上主流的蛋白粉品牌有湯臣倍健、ON/歐普特蒙、康位元和健樂多等。

代表單品2:益生菌補充劑:

益生菌是一類有益於人體的細菌群總稱,例如嗜乳酸桿菌和乳雙歧桿菌等。

益生菌補充劑是一種將益生菌轉化為方便、耐貯藏的膠囊、片劑袋裝和條狀的產品,用於增強人體免疫系統健康。

在維生素和膳食補充劑類別中,益生菌補充劑增速最快,20xx年同比增速約為30%。根據湯臣倍健的統計,20xx年我國益生菌零售額為155.7億元,總體零售額較小但增長速度快。

中國益生菌補充劑市場行業集中度較低。根據Euromonitor的統計,20xx年中國益生菌補充劑行業CR5為12%。

對比全球其他益生菌補充劑市場,澳洲、日本、韓國和美國行業CR5分別為78%、54%、33%和23%。與這些市場相比,中國益生菌補充劑市場發展還有一些差距。

就品牌而言,中國益生菌補充劑市場行業龍頭企業優勢不突出。

根據Euromonitor的統計,20xx年行業前三品牌分別是金士力、昂立和寶健,市場份額分別是4%、3%和3%。

而益生菌補充劑市場較成熟的澳大利亞,行業市場份額前兩名的InnerHealth和Life-Space,分別佔38%和20%。

類比其他國家行業發展路徑,預計未來行業集中度會有所提高。

我們認為,時下中國益生菌補充劑市場還沒出現優勢龍頭企業,率先在行業中發展的企業更容易在行業中佔據較大的市場份額。

代表單品3:氨糖軟骨素:

氨糖軟骨素補充劑是兩種重要成分氨基葡萄糖和軟骨素的簡稱。

氨基葡萄糖是關節軟骨的組成基質;軟骨素是一種維持關節靈活的碳水化合物。兩者連用可以起到保護、滋養和潤滑關節的作用。適用於老年人,以及運動受損和長期伏案工作的人群。氨糖被廣泛用於營養保健品、食品飲料和乳製品生產中。

根據GrandViewResearch的統計,20xx年全球氨糖市場容量約為2.9萬噸,其中2.2萬噸被用於保持關節健康。

美國市場是全球最大的氨糖使用國,食用量約佔總量的30%。隨著骨關節炎患者人數的上升和老齡人口數量的增加,保健類氨糖的需求量也在不斷增加。

據湯臣倍健公司的統計,20xx年上半年氨糖軟骨素全行業線上銷售額2.7億元,排名前五的品牌銷售額為2.3億元,市場佔有率為85.5%。

市場佔有率前五的品牌為益節、健力多、澳佳寶、普麗普萊和SCHIFF,分別為36.35%、29.97%、9.79%、6.63%和2.73%。除健力多外,其他品牌均為國外品牌。

功能性產品需求利於細分產品的發展

與外國保健品市場相比,我國保健品市場產品人群細分化程度還處於較低水平。

以複合維生素片市場為例,20xx年美國複合維生素片市場針對青少年,老年人,女士,孕婦和男士的產品比例分別為25%,23%,14%,5%和27%。僅有7%產品是普適性複合維生素片。

而在中國,20xx年度複合維生素片市場83%產品均為普適性產品。針對不同人群的複合維生素產品僅佔17%。

產品細分化程度越高其附加值越高。與美國市場相比,我國保健品市場細分化程度還不足。

2023年現狀調研報告 篇4

為做好物資採購管理工作,提高物資採購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質量,為全段生產工作提供物資保障,現對材料科的物資人才隊伍及工作現狀進行了調研,有關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物資人才隊伍及工作現狀

材料科現有人員五名,其中科長1人、材料員2人、管庫工2人,平均年齡48歲。目前材料科承擔三條線路等八個車間及三個公司的日常生產所需材料的採購供應和配送工作,其中房建維修裝置換算總量為200萬h㎡,給水裝置換算總量為2400公里。20__年共完成物資採購任務萬元,20__年1至7月己完成物資採購任務萬元,佔年度計劃的37%。

二、物資採購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1、物資人才隊伍不能適應物資採購管理工作的需要。一是人手不夠,現有材料科五名人員難以承擔當前繁重複雜的物資採購和物資配送工作。二是材料科人員平均年齡48歲,已經處於老化階段,需要配備年輕人員,才能適應物資採購管理髮展的需要。

2、配送滯後現象時有發生。由於存在點多線多及加上零星採購等諸多問題,給材料科物資採購工作帶來很大困難,造成物資配送滯後現象時有發生,影響了段生產工作的正常進行。

3、物資採購計劃分散不及時。由於物資採購計劃分散不及時,使得材料科不能提前做好物資採購的準備工作,常常是臨時抱佛腳,降低了物資採購和物資配送的效率和質量。

三、解決存在問題的幾點建議

1、加強材料科力量。要針對材料科人員少、年齡老化的實際情況,適當加強材料科的力量,建議把材料科人員編制從5人增加到7人,增加人員要年輕,以確保材料科能夠按照段的要求,全面做好物資採購管理工作。

2、解決配送滯後現象。材料科要加強與車間和公司的聯絡,瞭解掌握車間和公司生產需要的物資情況,車間和公司要提前向材料科報送生產所需的物資計劃。通過加強聯絡和溝通,使材料科能夠高效率、高質量採購好物資,做到及時配送,滿足車間和公司生產所需要的物資,促進車間和公司生產發展。

3、確保物資採購計劃集中及時。段各個生產部門要重視物資採購計劃,要根據生產的需要,集中、及時制定好物資採購計劃,以便材料科能夠按照物資採購計劃,及時採購好物資,及時配送到各個生產部門,滿足生產需要,促進生產發展。

2023年現狀調研報告 篇5

為全面瞭解我縣建築房產企業經營現狀,有針對性地做好建築房產企業入庫統計工作,縣統計局組織專人對接縣住建、規劃、國土等部門,深入建築房產企業及專案建設一線開展專題調研,現將相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企業基本情況

(一)已納入統計名錄庫企業

1.建築企業。截至20__年9月(下同),我縣納入統計名錄庫的資質以上建築企業11家、建築勞務企業1家,其中,二級資質的7家,三級資質的4家,20__年實現建築業總產值44億元,20__年前三季度實現建築業總產值40.98億元。

2.房產開發企業。我縣納入統計名錄庫的資質以上房產開發企業19家(20__年新入庫4家),其中,二級資質的3家,三級資質的12家,暫定級4家,20__年完成投資25.7億元,20__年前三季度完成投資15.7億元。

(二)未納入統計名錄庫企業

1.建築企業。在我縣從事生產經營活動但未納入我縣統計名錄庫的建築企業有16家,其中本地4家,外地12家,據推算全年可實現產值約20億元。2.房產開發企業。在我縣從事生產經營活動但未納入我縣統計名錄庫的房產開發企業有12家,其中本地2家,外地12家,據統計已開發專案計劃總投資約45億元。

(三)退出統計名錄庫企業

因我縣2家建築企業、1家房產開發企業資質未年審,被省住建廳登出資質等級證書先後退出統計名錄庫。

二、外來企業入庫制約因素

按照《國家統計局關於印發統計單位劃分及具體處理辦法的通知》中第十條規定,外來法人單位下屬跨省的分支機構,並具備一定條件的,經與分支機構上級法人單位協商一致,並經國家統計局認可,可視同法人單位處理,納入生產經營地統計。為摸清我縣外來企業從事的生產經營活動情況,今年4月,我們進行了專題調研,結果表明若要具體實施還存在著一些制約因素。

(一)堅持本地註冊對外來企業沒有強制約束力。外來企業在從事生產經營活動,只受業務範圍和專案規模約束,不受地理區域限制。住建部《關於推進建築業發展和改革的若干意見》(建市〔20__〕92號)規定:建立統一開放的市場體系,規範備案管理,不得排斥、限制外地企業進入本地區的准入條件,不得強制外地企業參加培訓或在當地成立子公司等。這對堅持本地註冊帶來了政策制約。

(二)堅持本地註冊導致企業資質受限。外來企業在註冊、入庫,需更名申報,這將與該企業在參與我縣招商、投標活動中使用的原名稱不符,且企業資質亦與專案招標要件不符,自動失去競標資格。

(三)堅持本地註冊影響後期監督管理。外來註冊企業具有流動性,工程竣工後若再無專案,則會轉向異地發展。若該企業破產或資質被登出,其開發建設的專案一旦出現建設質量或配套設施問題,追責難以找到責任主體,可能會帶來諸多信訪矛盾和遺留問題。

(四)堅持本地註冊帶給外來企業管理成本增加。在建築房產開發市場競爭中,三級及以下資質企業的利潤空間越來越薄弱,外來企業因工程量少、不持續而不願註冊。即使走資質升級增項途徑,至少需要2至4年時間,且在註冊資本、經營業績、專業人才等方面要求更高,制約企業發展壯大。

(五)堅持本地註冊易受原註冊地干擾。按照統計制度,建築業產值和房產投資納入註冊地統計。在我縣的外地企業除建築業國稅、房產開發企業所得稅上繳註冊地外,其餘稅費均上繳我縣。若外來企業在申請註冊,原註冊地出於地方保護角度,既會在承辦相關手續中設定障礙,也會通過約談當地企業等方式干擾企業在異地註冊。

三、企業發展現狀

(一)生機旺盛型。此類企業抓住了機遇,盤活了資源,通過升級增項不斷髮展壯大,制定了明晰的中長期發展規劃,步入了可持續發展的良性軌道。如新南國房產計劃3年內組建集團公司,5年內進入市五強,二十年內實現產值200億元,進入省20強;發響建司計劃在今年12月將資質升為總承包一級,力爭年產值2.5億元以上,上交稅費900萬元以上。

(二)維持現狀型。此類企業受困於自身現狀,資質遲遲未能升級,佔有市場份額不多,實施專案規模不大,且依賴掛 靠專案,缺乏發展後勁,業績近幾年無大的提升。;三建司承建專案大多集中在區鄉,規模小,種類雜。

(三)轉向發展型。此類企業發展到一定水平後,主營業務活動的收入和利潤大幅下降,生產經營受到影響和制約。市場前景不明朗,不樂觀,生產經營活動已開始向其他領域轉移。如明悅房產建龍熙國際酒店,經營活動開始向酒店服務業和社群物業管理轉移,以解決公司員工的社會保障問題。

(四)萎縮低迷型。此類企業一般是先有專案再相機成立,在經營完專案後便陷入困頓,無強力經費支撐,無人才技術保障,無後續專案實施,有日趨名存實亡的危險。如江州房產資質三級,工程技術人員僅3人,20__年無工程專案,市場生存力弱;高品房產在開發完伴山風景專案後,目前沒有新專案開發。

四、困難和問題

(一)資金壓力大,本地企業運轉困難。一是墊資情況普遍。建築市場急劇膨脹,使一些專案單位在工程發包時,將能否墊資作為考察企業實力和簽訂合同的重要條件,有些工程專案墊資高達90%,而政府BT專案多是全墊資;二是工程款項拖欠。專案在建時,企業難按工程進度收到相應資金,竣工後也被長期拖欠,使預期效益受損,即使再有專案也無力承接;三是企業融資困難。在國家對建築、房產開發業緊縮銀根的大環境下,企業貸款難、貸款貴,走民間融資途徑則利率更高;四是稅費收取較高。除基本稅費外,另有殘保金、工會經費、資源費等,大約佔到了資金總額的十分之一;五是銷售有價無市。房產開發專案竣工後,很長時間內供過於求,形成住房高空置率,造成資金回籠緩慢。這些問題纏繞交織,影響企業自身造血功能和企業發展壯大。

(二)資質升級難,本地企業發展受限。一是缺乏人才支撐。企業資質等級越高,人才要求越嚴格,高階職稱人員、中級職稱、基本技術人員等有明確的數量限制和資歷限制,現實中符合條件的人才嚴重不足;二是缺乏業績支撐。企業以前礙於實力,做的業績較難符合要求,比如申報建築企業一級資質,必須提供近5年工作業績,且工程規模至少滿足“修建25層以上的房屋建築工程”等4項必備條件;三是缺乏資金支撐。不同等級有不同的註冊資金約束,比如申報房產開發一級資質,企業註冊註冊資本不低於5000萬元,實際情況讓人望而卻步;四是缺乏裝置支撐。企業升級必須要具有與資質等級相適應的施工機械和質量檢測裝置,原先的裝置設施已然不夠,補充購置無形中會加大資金壓力。企業長期不能升級,發展停滯便不可避免。

(三)市場競爭烈,本地企業利潤薄弱。一是專案招標僧多粥少。隨著城鄉建設高速發展,外來企業越來越多,有的建立了專案部和分公司,同一個專案十數家企業競爭已屢見不鮮,“搶食”現象不僅比拼實力,更比拼忍耐,繼而引發殘酷的價格戰;二是承攬工程有心無力。我縣無一家一級、特級資質企業,承攬範圍受到限制,在重大專案的招投標中,與外來企業實力懸殊,幾乎沒什麼機會,只能被迫向鄉鎮發展,尋找剩餘機會,甚至有時依賴掛 靠專案支撐。一些外來企業中標後,將專案分解賣給本地企業做,既轉嫁了風險,又坐收差價之利;三是“三違”衝擊雪上加霜。集中表現在一些中小規模的專案,為追求“短平快”,常被髮包給無承攬資質的個體施工隊、服務隊。在暴利的誘惑驅使下,房產開發領域“三違”(違法用地、違法建設、違法銷售)現象突出,鄉鎮小產權房屢禁不止,嚴重衝擊著縣域房產市場;四是成本抬高無可奈何。一些建材業主壟斷建材市場,以種種理由惡意哄抬砂石、水利、鋼材等價格,嚴重擾亂了正常的市場秩序,增加了生產經營成本,極大壓縮了企業利潤空間。

(四)預測預警弱,本地企業風險難料。一是巨集觀政策預警弱。國家調整巨集觀經濟政策,必然會影響到建築房產的經營發展,而研究國家政策及投向一直是本地企業軟肋;二是安全評估預警弱。在競標選擇專案上,企業往往注重的是規模和效益,而忽略從專案與企業實際進行嚴格的安全評估,專案到手後勉為其難,以致安全風險難控、合同履行艱難,企業形象受損;三是融資投資預警弱。行業特點決定了建築、房產開發企業需要大量資金運轉,投入規模增速快,而企業承接專案更多依靠銀行貸款和民間融資,資產負債率始終處於高位,一旦資金鍊斷裂,後果難以想象;四是市場前景預警弱。基於房價上漲預期,一些投機性購房營造繁榮假象,助推房產開發企業急功近利,不把握市場環境變化,不遵循經濟規律盲目上馬開發,導致銷售市場疲軟。

五、工作建議

(一)造血幫扶,*企業資金瓶頸。一是減少墊資比例。充分考慮企業的資本實力,政府性專案資金安排及渠道在原則範圍內適當減少企業墊資部分,為企業運轉留有餘地;二是及時支付工程款。財政撥款的工程專案支付進度款時,應多從企業的角度考慮,簡化手續和撥款審批環節,按施工合同約定及時支付,減輕施工單位的壓力;三是解決融資難題。支援以建築材料、工程裝置、在建工程和應收賬款等作為抵質押的反擔保形式,鼓勵金融機構從資金投入、信貸規模、貸款利率、擔保費率等方面扶持企業發展;四是適當降低費稅。清理規範企業上繳費稅種類,在營業稅、專案建設保證金、安全生產保證金、工會經費、資源費等方面能減則減,儘可能減少企業上繳費稅總額。

(二)轉型升級,促進企業科學發展。一是夯實人才隊伍。構建多渠道、多層次人才引進和培育機制,充實緊缺崗位專業人才。對業績突出的優秀人員,破格評定技術資格;二是培育旗艦企業。有效整合本地資源,通過兼併或重組方式,培育一兩傢俱有較強競爭力的知名企業、品牌企業,延伸產業上下兩端鏈條,穩妥推行諮詢、設計、採購、施工、管理、服務一體化;三是引導多元發展。鼓勵企業順應市場經濟的發展趨勢,堅持“主業突出、多元經營”的思路,承攬範圍向交通、水利、市政、安裝、環保、防水、綠化、消防等領域拓展,向“高、精、專”發展;四是實施優惠政策。對晉升資質、主營業務收入大幅增長、承攬縣外工程專案或提供縣外建築勞務、優質工程獲獎、取得科技創新專利的企業,分別給予獎勵。企業購置裝置設施,給予貸款貼息政策。

(三)依法整治,規範企業經營秩序。一是嚴格市場準入清出。堅決執行建築房產業有關規定,嚴格審查外來企業的資質等級及信用信譽情況,對不符合條件的禁止進入。同時,強化已進入企業的監督管理,對有違規違法行為且造成惡劣影響的堅決清出市場;二是加強招投標管理。嚴明招投標紀律,規範招投標程式,體現公開公平公正原則,完善綜合評標和合理低價評標辦法,提倡優質優價、優質優先,堅決遏制和打擊圍標串標、轉包、掛 靠和低於成本價報價等違法違規行為;三是實施專案兼顧平衡。當前建設固然離不開外來企業,但在吸引外來企業來平投資的同時,也要關注本地企業的經營發展,一些工程專案鼓勵可以通過“抱團取暖”的方式參與,使之既能通過適當的市場競爭從外來企業那裡汲取經驗,又不至於在劃分蛋糕時面對過於直接殘酷的競爭而餓死;四是強力整頓市場秩序。繼續保持高壓態勢,嚴厲打擊建築、房產開發領域違法用地、違法建設、違法銷售、無資質承包等擾亂市場秩序行為,嚴格整治建材市場,對囤積居奇、哄抬物價、串通漲價等人、事,發現一起曝光一起,從嚴從快從重處理。

(四)強化監測,增強企業御險能力。一是政府開展綜合監測預警。出臺相應政策和措施,建立完善經濟預警系統,深入研究建築、房產開發活動的波動及其規律。住建、規劃、房管、統計等部門要開展經常性的業務合作,加強對全縣建築、房地開發市場各個環節進行跟蹤監測,根據掌握的資訊,全面評估潛在風險,作出科學分析和預測預警;二是企業加強自身風險防範。防範法律風險,避免“合同陷阱”、“招投標陷阱”,及時維權;防範決策風險,重大的經營決策應經過企業班子集體研究決定,總經理要對本單位的經營風險負責;防範資金風險,嚴格控制成本,控制貸款和擔保規模,完善資金籌集管理;防範質量安全風險,大力開展標準化作業,實行質量安全全過程監督;防範市場前景風險,應適時研究分析巨集觀形勢,及時調整經營思路及目標任務,牢牢把握自身發展主動權。

(五)強化入庫,真實反映發展成果。住建、統計部門加強指導,凡符合條件的一律及時申報入庫,比如,具備條件的勞務企業等。可創造條件的實行企業主管單位負責制,比如,縣水電建築安裝工程公司、通興建築工程公司分別由縣電力集團、縣交運局負責完善相關手續重新入庫。同時,進一步夯實各在庫建築房產企業直報平臺的統計基礎工作,確保“數出有據”。

2023年現狀調研報告 篇6

一、本次調查的目的和意義

社群是社會的基礎,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基石。隨著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對社群服務需求越來越多,社群服務受到空前關注。隨著我國經濟體制和政治體制改革的進行,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舊的一些社會組織、治理體制已經不能適應現代社會的發展,社群問題正是在這種情況下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而城市社群是一種非簡單地等同於行政區劃的概念,它超脫了行政轄區的範圍。

在如今的社會裡,越來越多的用到社群這個概念,也越來越涉及到了城市社群民主治理的問題,為了深入瞭解我國社群的狀況及社群的治理模式。通過對城市社群管理的調查,有助於瞭解城市社群管理中存在的問題,為促進城市社群管理提供參考依據。

二、調查活動簡介

(一)調查時間:20xx年2月24日。

(二)調查地點:洛陽市澗西區一些小區。

(三)調查物件:小區裡的群眾。

(四)調查方法:問卷調查法、訪談法及網路文獻調研。

(五)調查內容:當前居委會社群管理存在的問題。

本次調查是自己親自到澗西區部分社群並對社群居委會的成員進行調查,傳送問卷和詢問其基層管理方面的一些工作,發現我市社群在不斷髮展中還是存在著許多的問題。調查城市社群現狀和主要問題如下:

1、社群工作職能錯位,社會管理精力不足。社群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與政府職能轉變密切相關。隨著政府工作重心下移,政府各職能部門都在社群設立機構,將原本由部門承擔的工作轉嫁給社群。“社群是個筐,啥都往裡裝”是目前社群承載量的真實寫照。社群成為地方政府及其只能部門工作的承受層,操作面和落實層,疲於應付、不堪重負,影響了管理社群、服務居民、開發就業等重要職能的發揮。而地方政府和部門沒有做到“權隨責走,費隨事轉”,大量的義務勞動擠佔了社群工作人員的時間和精力,增加了社群經濟上的負擔。

2、社群服務功能缺位,社會管理工作不細。隨著城市建設的發展,城市居民對社群服務的需求量越來越大,依賴度越來越高。就我區的情況看,相當數量的社群服務規模、內容、檔次不能適應社群居民的需求。主要問題在於:一方面對社群服務認識上存在誤區,把社群服務完全“市場化”,將社群服務看做發展街道福利的財源經濟;另一方面,形同小“政府”的社群存在著“衣食住行無力管,升級達標使勁抓”的缺位、越位現象。

3、社群隊伍素質偏低,社會管理能力不強。社群工作者隊伍雖然已得到不斷充實和加強,但從調查的所有社群幹部看,初高中以下文化程度的佔79%。素質結構不夠合理,居委“老大媽”式的人員佔相當比例;有的社群工作者缺乏社群社會工作知識和自治能力;社群工作人員工資待遇仍然偏低,難以吸引專業人才加盟。這些因素的存在,影響著社群工作者隊伍綜合素質的提高。

三、調查結果分析

產生問題原因的分析:

1、客觀原因。隨著城市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一方面企業深化改革,轉換經營機制,企業的離退職工、下崗職工越來越多,同時大量農村人口湧入城市,流動人口增加。政府把更多的職能迴歸社群,越來越多的社會事務下沉到社會基層部門,考驗著社群居委會的承接能力。

2、對社群居委會認識模糊。由於實際工作中,政府職能部門各級幹部對社群居委會的性質、職能、作用認識模糊,而對居民來說,居委會承擔著大量的政府和行政性事務,很容易讓他們混淆居委會的角色地位,因此,許多居民都不瞭解居委會的工作。

3、社群居委會和政府部門關係理論與現實的錯位。現實中在政府與居委會之間沒有行政上的隸屬關係,但是居委會的行政性傾向特別明顯,政府對居委會工作事務的干預包括了從人員配備等重要事務到居委會日常瑣碎的寬廣範圍。

4、工作超標超限,浮於表面。各級政府部門的檢查接連不斷,一些社群居委會天天忙於迎來送往,介紹經驗。而各政府部門有時把工作進社群當作工作創新、上臺階的突破口,對社群居委會自身的承受能力估計過高,使社群居委會超標準超負荷工作。

5、工作方法不夠科學。現在社群居委會簡單重複的工作多、手工操作多、社群居委會人員大部分時間忙於填寫報表、資料彙總等簡單事務性工作,工作量雖然大效率卻很低。有的居委會配備了多臺電腦,但是會操作使用的只有2-3人,造成了辦公資源的浪費,致使居委會的工作經常處於兩難的窘境。

6、社群居委會業務經費不足。目前的社群居委會經費由街道辦事處統籌安排,但一定程度上制約了社群居委會工作的進一步發展,使得居委會受到資金不足的限制和制約,因此必須採取多渠道保證居委會業務經費。

四、建議和意見

(一)社群治理社會化

社群治理就其本質而言,是一種具有自治性的社會治理活動,它體現了社群成員的意識,反映他們的需要,照顧他們的利益,並最終依靠他們的力量。多渠道解決社群居委會業務經費。一是社群居委會建立單獨帳戶並全面安排;二是要動員發動轄區單位資源共享、共建共駐;三是社群居委會採取多種形式拓寬社群服務領域,建立自身的便民利民社群服務組織;四是政府要加大社群業務經費的投入力度;五是努力提高社群專職工作者的待遇。

(二)社群治理專業化

社群治理作為一種綜合性治理,包括各種社會服務工作,具有較廣的行業覆蓋面。許多的業務操作需要有一定的專業知識和職業技能,專業化治理將是社群治理的一大趨勢。目前,許多街道正在探索社群治理專業化。如社群的“便民服務隊”缺乏專業技術人員,碰到一些服務專案解決不了,社群幹部的計算機操作達不到專業化,給辦公自動化設定了障礙。針對這些情況,他們相應採取了一些政策,組織20多名社群幹部參加大學學習,提高其文化程度,對社群幹部進行了計算機培訓,招聘專業技術人員等等。這些措施和方法也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三)社群治理法制化

社群治理涉及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治理者與被治理者存在著一系列的法律關係,要搞好社群治理,必須依法律為準繩,明確各方面的責、權、利,嚴格依法治理,才能體現社群治理的權威性,保持社群工作的協調性,這是社群治理的最基本手段。在日常工作中,他們堅持以社群內部入手,制定完善了一系列的治理制度,為社群工作的規範化、制度化、法制化工作打下了一定的基礎,但是就目前而言,社群幹部的職責,社群與物業,物業與業主,社群與居民的一些制度規範不完善,社群治理的法制化治理缺乏法律依據,造成一些工作的扯皮、推諉,這些都是今後社群需要解決的。

(四)加強協調性

社群作為社會發展的基本單元,是滿足居民日益增加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載體,必須具備“利民”“便民”“樂民”等多項功能和與此相應的組織機構,形成一個完整的“結構-功能”體系,保證社群的組織機構和組織功能的協調發展。這也是社群組織治理的基本原則。 通過調查學習,使我對社群也有了更深刻的熟悉,同時也熟悉到社群在社群穩定、環境改造、為民服務中所起的作用越來越大。

五、本次調查得出的結論

社群是城市的基本組成部分,加快社群建設是提升城市化水平的必然選擇。隨著改革的不斷深化,社群的地位和功能發生了重大變化,其管理、服務和自治的任務日益繁重,現有的管理體制和工作機制已明顯不適應新形勢新任務的要求,深化社群管理體制和工作機制的改革,創新社群管理體制和工作機制,已成為構建和諧社群的迫切需要。城市社群自治程度的提高,社群工作對各行業、各專業人才也提出了更高要求,為適應社群自治管理和社群實際工作需要,社群的人才結構應該向著專業化、知識化、年輕化的方向發展,不僅具有較高的文化水平,還要具有較高的綜合素質、管理組織能力,只有這樣的隊伍才能為群眾提高更滿意、更優質的服務。

社群建設的目標之一,是要建設一個基於中國優秀傳統之上的守望相助、尊老護幼、知理立德的現代文明社會,成為一個守望相助的共同體。”從目前社群管理中存在的問題來分析,要做到這一點,不僅要加強對社群的管理,而且還要確定社群管理的目標定位並使之成為現實,使社群變成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新型社群。因此,應在實行自我管理的前提下,以社群居委會為依託,以發展社群服務為龍頭,以提高居民整體素質和生活質量為宗旨,不斷強化社群的組織、協調、凝聚職能,將社群建設成居民自治、管理工作有序、服務功能配套、治安狀況良好、社群環境優美、居民和諧相處的新型社群。

2023年現狀調研報告 篇7

一、建築行業人才基本狀況

我省建築行業共有施工企業3400餘家,從業職工大約有80萬人。生產第一線的技術與管理人員,絕大部分僅具備中職或中職以下學歷。以我省的建築集團企業陝西省建築集團總公司為例,職工總數為34770人,其中,專業技術和管理人員為6700人,佔職工總數的19%;而專業技術和管理人員中高職和以上學歷的站25%,只佔職工總數的4.8%。全省建設行業大專及以上學歷的管理人員比例就更低,這個比例也會低於全國平均水平,與山西省建立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求的建築隊伍組織結構和對構建大型企業集團的資質要求有不小的距離。因此,近幾年來企業需要補充大量的高層次的專業管理人員,以儘快提高企業的技術和管理水平,提高企業資質水平,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挑戰。

建設部在全國建設教育工作會議上提出“科教興業”戰略。隨著建設行業改革的不斷深入,產業結構的不斷調整,建設工程設計與施工技術中新材料、新裝置、新工藝、新技術的不斷湧現。以及大型工程的國際化招標,招標的推行,建築市場逐步趨向規範化、國際化。這一戰略性轉移,促使我們必須迅速有正對性的調整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適應建築市場的實際需求,以提高建設行業技術人員的整體素質和國際競爭力。為達到這一目標,建設部啟動了以構建和實施人才培養為目標的“萬—千萬工程”,即在“九五”計劃和20__年遠景規劃中造就萬名學術和技術帶頭人;造就十萬名建設技術業務骨幹;培養百萬名建設專門人才;培養千萬名建設熟練技術工人和勞務人員。我省也根據本省的實際情況制定了促進山西建築業整體素質上臺階的“2324工程”即在“九五”計劃和20__年遠景規劃中,要造就200名建設學術帶頭人;造就3000名建設技術業務骨幹;培養2萬名建設專門人才;培養40萬名建設熟練技術工人和勞務人員。隨著這項工程在我省的逐步落實,培養建設人才的任務十分艱鉅。

二、建築行業對畢業生的需求

1、隨著建築行業整體向好,建築企業對建築工程技術專業畢業生的需求趨旺。

2、建築工程、建築學、電氣工程技術、給排水工程、暖通工程、財務管理、專案管理、企業管理、工程造價、道路與橋樑是20__年至20__年建築企業招聘大中職的前十位。

3、建築企業對這十大熱門專業的需求量佔建築行業對畢業生需求量的80%。近年來還以增幅8%的速度穩步增長。

4、高職成為建築行業招聘畢業生的基本學歷要求。

三、建築行業人才的發展趨勢

1、隨著行業的大發展和高增長,會拉動行業對人才的需求。20__年建築行業的企業人才需求將較20__年有較大幅度的增長,預計增長幅度將超過25%;建築業人員需求1.8萬人。

2、技術類專業人才成為建築行業招聘永恆的主題,行業的高增長將帶來此類人才需求量的放大。20__年企業對技術類人才的需求將佔到總需求的30%。

3、20__年建築行業人才競爭將更加激烈。太原市建築市場正逐步全面開放,企業競爭的加劇必將帶來人才的激流競爭。

4、20__年建築行業企業招聘中、高職畢業生的十大熱門專業是:建築工程、建築學、電氣工程技術、給排水工程、暖通工程、工程造價管理、財務管理、專案管理、企業管理、道路與橋樑。

四、建築行業人才需求分析

根據職業人才需求預測的調查報告,全省150多個專業歸為40個專業類,按專業類進行統計顯示:(1)社會人才需求量依次為市場營銷,工商行政管理,機械,土建,其中土建名列第四位。(2)土建類人才需求的順序為工民建,工業電氣自動化,給排水其中工民建列土建類首位。由此看來,工民建專業有廣泛的社會需求。

隨著我國計劃的實施,國家將鼓勵房地產業的發展,特別是職工住房制度的改革,將會進一步促進房地產業的發展。近幾年來,國家制定巨集觀財政政策,用以加大基礎設施的建設,其目的就是通過加大對基礎設施的投入,來帶動其它相關產業的發展。事實證明,這種帶動作用無疑會增加建築工程專業人才需求。

2023年現狀調研報告 篇8

一、全縣非公有制林業基本情況和基本經驗

*縣屬於黃河沖積平原,是個平原農業縣,轄13個鄉鎮,耕地面積84.2萬畝。土層肥沃深厚,氣候溫暖溼潤,境內河流眾多,適宜多種林木生長,林地構成主要是果桑園、林場、苗圃地和農田防護林,沒有自然林和原始林。近年來,經過縣委、縣政府和林業部門的努力,我縣的林業事業取得了一定成績,特別是近兩年隨著一系列優惠政策的出臺,非公有制林業得到迅猛發展,個體造林人數不斷增加,資金投入不斷增大,造林規模越來越大,質量越來越好。截止底,全縣非公有制造林總面積達到8.89萬畝,其中用材林2.11萬畝,經濟林2.7萬畝,公益林面積3.6萬畝,其他0.46萬畝;全縣造林大戶100畝以下的12個,面積0.25萬畝,其中用材林0.03萬畝,經濟林0.13萬畝,公益林面積0.09萬畝。非公有制林業佔全縣林業的98%,在我縣林業發展中占主導地位。投入方式主要是個體經營者自籌資金,共投資2717萬元,就業人數32人。總結所取得的成績,我縣發展非公有制林業的基本經驗是:

(一)全面落實林權制度改革,提高了群眾植樹造林的積極性。非公有制林業不僅在我縣林業發展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對解決農村可持續發展問題也起到了重要作用。雖然經過多年的努力,大戶承包方式有所增加,但主要還是各家各戶平均到戶的責任制形式,很難形成規模效益。為促進非公有制林業的發展,形成全民都來發展林業的大好局面,我縣按照“明晰所有權、搞活使用權、放開經營權”的思路,對全縣宜林溝、路、渠、堤灘採取拍賣承包等形式落實產權,實行“誰造誰有、合造共有”、“誰經營、誰投入、誰受益”的政策,逐步建立起既適應市場經濟體制要求,又符合林業特點的管理體制。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機制,鼓勵企事業單位、各類經濟組織和個人跨行業、跨所有制、跨地區開發經營林業,實現林業經營主體多元化。對承包後的林地頒發林權證,明確權屬,同時結合各鄉鎮實際情況,在簡化轉讓承包手續、扶持信貸資金、減免部分稅費等方面制定了相關優惠政策,並保持林業政策的穩定性和連續性,把利益限度地讓給承包者。目前,卜集鄉、胡集鎮、肖雲鎮、司馬鎮等鄉鎮100以上承包大戶12個,共承包河堤、林地2500畝,收回承包費200多萬元。林權改革的落實,充分調動了群眾投資投勞、植樹造林的積極性。

(二)加強組織領導,促進了非公有制快速發展。縣委、縣政府多次召開常委會、縣長辦公會,對我縣的林業工作進行了認真研究,確定了發展思路和目標,明確了工作措施,制訂下發了《-林業發展規劃》、《林業生產意見》、《林業產權制度改革意見》以及實施方案等一系列檔案。實行了縣鄉兩級領導幹部包保責任制,縣級領導包鄉鎮,縣直部門包重點專案,鄉鎮領導包村隊,鄉鎮幹部、村級幹部包路段、地塊。層層落實責任,各級領導幹部都在自己的責任工程裡掛牌立標,示範帶動。各鄉鎮按照縣委、縣政府的安排,結合本鄉鎮實際,制定出本鄉鎮林業產業發展規劃和年度計劃、工作措施,為全縣林業產業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三)廣泛宣傳發動,轉變了群眾觀念。以“適應發展新形勢、更新觀念抓調整、做大做強林產業”為主題,開展了形式多樣的宣傳動員活動。一是各級領導帶頭宣傳,切實轉變了廣大幹部和群眾觀念。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和鄉鎮領導逢會必講,充分利用電視、廣播、報紙等宣傳媒體宣傳林業,使廣大幹部群眾在思想上真正認識到新時期林業的地位和作用,認識到發展非公有制林業是大勢所趨,是加速林業跨越式發展的必由之路。二是由林業部門組織每個鄉鎮扎制宣傳彩車,組成宣傳車隊統一在全縣進行巡迴宣傳。同時,利用過路橫幅、牆體標語、印發宣傳材料和技術資料等多種形式,大力宣傳發展林業的重要性和緊迫性,達到家喻戶曉、人人皆知。三是各鄉鎮採取召開動員會、鄉村幹部會、群眾代表會等多種形式,宣傳植樹造林是調優農業種植結構,實現農業增收的一條有效途徑,使全縣廣大幹部群眾對植樹造林的認識實現了質的飛躍。

(四)實行典型引導,推進了全縣林業的均衡發展。為使廣大農民真正成為林業發展的主體,我縣實行多元化投資機制,進一步挖掘廣大農民生產經營潛力,培養了一大批林業局產業發展的典型鄉鎮的村戶。司馬鎮從種植業結構調整、獲取經濟效益、切實增加農民收入的角度出發,瞄準市場,建立了千畝大櫻桃基地;興隆鄉政府出臺優惠政策,調動群眾造林積極性,發展梨棗和冬桃,力促林果基地規模發展;卜集鄉在去年宋廟村速生豐產林間作紫花苜蓿效益顯著的基礎上,決定在5年內建成萬畝林牧型速生豐產林基地。目前1300畝的工程任務已高標準完成,在全市林業生產檢查中得到市政府領導的高度評價。肖雲鎮為加快林業建設步伐,大力發展民營林業,制定優惠政策,引進外資,在唐王村對外承包700畝農田發展速生豐產林,走出了一條以民營經濟發展林業的新路子。大力發展林業第二、三產業,以雞黍鎮的張寨、劉樓等村為重點,發展鋸材加工46家,傢俱製造廠50家,竹材及製品銷售點12個,年產1.35萬立方米的纖維板生產廠2個,年產0.27萬立方米的膠合板生產廠1個。註冊資金達到了700餘萬元,解決就業人數達500餘人,年上交利稅13.2萬元,對非公有制林業的全面發展起到了強有力的推動作用。

二、當前非公有制林業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思想解放程度不夠,對林業的認識不足。由於林業發展週期長、見效慢的特點,有些群眾只看到眼前利益,對林業具有的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認識不足,缺乏發展林業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2、規模小,投入少,難以形成規模效益。我縣非公有制林業大多是個體分戶經營的小生產和分散化的經營方式,一般規模較小,投入少,加上當前貸款難,貸款期短,從而使一些造林戶還未得到林業開發的回報時,就疲於還貸,生產持續投入難以為繼,使林業得不到有效的發展,難以形成集約化經營,與現代林業規模經營不相適應。

3、管理粗放,經濟效益低。有些經營者採取自然放任的粗放經營方式,“靠天長樹,自然成材”的作法較為普遍,樹木生產緩慢,低產林比重大,有的形成了殘次林,降低了林地的直接經濟效益。

4、技術網路不健全,先進科技成果應用率低。林業主管部門沒有足夠的資金來健全技術網路,技術指導和服務滯後,一些林業新成果、新技術、新經驗得不到及時全面的推廣和應用,使造林成效受到一定影響。

5、缺少龍頭企業,加工能力低。境內缺少大型的木材加工、果品加工企業,缺乏林業發展的拉動力。

三、林業部門需要做的工作

在發展非公有制林業過程中,林業主管部門在引導、規劃、服務等方面還需要做大量工作:一是搞好規劃設計。在林地落實產權過程中,林業主管部門要組織專門人員加強技術指導,對承包的宜林地進行逐一丈量、確權發證,並進行統一規劃,合理佈局,提高規模效益。二是以市場為導向,搞好樹種引進工作。要根據社會對良種的需求,進行名、特、優、稀經濟林樹種和用材綠化樹種的引進、繁育、示範和推廣,做好金太陽杏、油桃、日本甜柿、豐水梨、雪棗、楊樹107、108、三倍體毛白楊等優良品種的引進工作,增加我縣優質樹木品種,努力提高經濟效益和市場競爭力。三是搞好科技服務。積極推廣應用新技術、新成果,實行果樹保護地栽培,進行高密度定植優質早期豐產技術研究,逐步提高科技含量。大力發展林牧、林菜、林菌等多種形式間作,以短養長,提高經濟效益。利用電視講座、培訓班、現場指導等多種形式進行技術指導,提高果農的管理水平。

四、今後非公有制林業發展的思路和建議

為使非公有制林業部能夠得以穩步健康發展,必須遵循林業的自身規律和特點,從有利於促進林業整體發展和致富林農出發,積極對其加以扶持和引導。

必須遵循林業的自身規律和特點

1、突出非公有制林業的重要地位,營造發展氛圍。要廣泛宣傳發展非公有制林業的重要意義及其在整個林業中的地位和作用,宣傳非公有制林業在造林綠化、發展經濟、促進改革、保持穩定等方面所發揮的積極作用,使全社會形成共識,為大力發展非公有制經濟營造一個良好的輿論環境。

2、落實林業政策,為非公有制林業拓展空間。制定優惠政策是非公有制林業鞏固和發展的根本保證,認真落實林業政策是調動群眾造林積極性,推動林業產業化的動力源泉。要進一步深化林業產權制度改革,在堅持林地所有權不變的前提下,利用競標拍賣、承包、租賃、返租倒包等形式,公開轉讓林地使用權,並制定保護林農權益的相關優惠政策,使林地使用權和活立木可依法流轉、繼承,確保經營者的利益不受侵害。

3、加大在資金、科技上的投入,提高非公有制林業的發展質量。當前,我縣非公有制林業存在著規模小、林分差、管理落後、科技含量不高等問題,雖有總量的擴大,但質量和效益沒有大的提高。因此,必須加大對非公有制林業的資金和科技扶持力度,將其做大做好,提高層次,實現質的突破,特別是一些公益林,國家補償資金要及時到位。加強科技指導和服務,改變傳統粗放型的增長方式,使非公有制林業依靠科技進步來提升經營管理層次,提高產品質量和經濟效益,不斷增強市場的競爭力。

2023年現狀調研報告 篇9

一、引言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我國所必須面臨的一項重大歷史任務,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最艱鉅最繁重的任務在農村。新中國成立半個世紀以來,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國家相繼作出了《關於教育體制改革的決定》,頒佈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等一系列法律和法規,採取了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促使我國農村義務教育事業長足發展,為農村培養了一大批有文化的勞動者。自從提出了黨的xx屆五中全會上提出了“建設新農村”的口號後,國家就在農村這一塊實行了一系列的支農惠農政策,努力促進農村的和諧發展。在新農村建設中探索更好的道路,貢獻自己的力量是我們的責任。

三農問題,是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大問題,沒有農村廣大地區的現代化,也就不可能實現整個國家的現代化。在農村普及就能義務教育,關係到廣大農村中國小健康成長的基礎,關係到億萬農民素質的提高,關係到整個農業,農村的發展。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實現了基本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和基本掃除青壯年文盲的歷史性任務,應該說這是很了不起的成就。但是,義務教育尤其是農村義務教育還面臨著很多的困難。

毋庸諱言,作為實現"兩基"目標"重中之重"的農村教育是不容樂觀。很多典型調查表明,農村學生的實際輟學率比上述國家統計數字高得多。這種狀況與《中國教育改革與發展綱要》規定的到XX年全國農村普及九年制義務教育標準,初等教育和初級中等教育的輟學率、完成率,分別控制在1%和3%左右,尚有一定差距。此外,一些交通不便、書籍報刊難以到達的邊遠山區,國小、國中甚至高中生因為無書報閱讀,逐漸又變為新的文盲或半文盲。

科教興國是中國的基本國策,沒有農業、農村的現代化,國家的現代化就是一句空話,而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關鍵在科技,基礎是教育。任何一個取消絕對平均主義政策的社會,人口素質的差異都將直接導致效率的差異,進而導致收入結果的差異。

為進一步促進《義務教育法》在大塘鎮的貫徹實施,為了更好的瞭解韶關市大塘鎮農村義務教育情況,作為在校的大學生我們積極響應校團委組織的2019年大學生志願者暑期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促進農村兩個文明建設的發展。今年暑假根據學院安排與大塘鎮政府的協助下,基於對家鄉的熱愛,懷著希望家鄉辛勤勞作的人們過上美好生活的願望,於2019年7月份對我市大塘鎮貫徹實施《義務教育法》情況進行為期三天的專題調研。我們期望以次促進家鄉的教育事業的良好發展,推動家鄉的全面小康社會建設。

二、專案設計與運作

⒈專案組成人員

區順鑽、陳熙慧、劉杏梅、李濤

⒉調查方式

我們選擇了問卷式與訪談式相結合的調查方式,問卷式調查用於收集標準化的定量資料,訪談式調查用於收集非標準化的無結構的定性資料,兩種方式相互補充,相互驗證,以克服單一方法的侷限性,使我們的調查活動從深度和廣度兩個方面得以體現。

⑴問卷式調查

調查問卷共發放30份

問卷調查中問卷設計是最為重要的工作環節。我們將問卷內容按這樣的順序排列:被調查者家庭和個人基本情況,被調查者所在學校基本情況,被調查者學習心理及學習行為。

⑵訪談式調查

問卷式調查法固然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如對統計數字的量化分析,保證了它的廣泛性、客觀性,但也有所侷限。例如,有些被調查者很有想法、有觀點,在調查問卷中難以體現出來,而這些想法、觀點對於我們的分析具有重要價值;有的調查內容很難通過問卷得到答案,特別是有關心理動機、認知度、價值觀等深層次的內容,機械的問卷形式和簡單概括的選項回答的問題,限制了我們得到豐富的、個性化的資訊,彌補單線用問卷式調查的不足。以往的調查員通過寫調查員手記將一些認為有價值的談話記錄下來。本次調查我們採用訪談法,正式想通過這種面對面的交談的方式,配合調查問卷,力爭從廣度和深度兩個方面,探詢武漢市黃陂區部分鄉村義務教育現狀。

在訪談人群選擇上,我們以教育主體中心,主要對學校教師進行了訪談。

3、調查地點

本次調查活動是在韶關市大塘針的大塘中學展開的。為了進一步獲得真實資料,我們還派組員前往韶關市馬壩鎮教育局瞭解學校情況。

三、實踐活動的有關情況報告

1、基本情況

大塘中學現有接受義務教育在校生xx人,住宿生800人,教師80人,其中80%以上大專學歷,10多名本科學歷。XX年,全鎮國小適齡兒童入學率為100%,九年義務教育完成率99.7%。近年來,縣政府高度重視義務教育工作,認真貫徹實施《義務教育法》,在加強組織領導、加大投入力度、完善經費保障機制、推進城鄉均衡發展、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提升素質教育水平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

(一)實施素質教育,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縣政府積極貫徹教育方針,更新教育理念,實施素質教育。一是加強和改進學校的德育工作,圍繞愛國主義、誠信教育等主題,增強德育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二是切實減輕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組織開展各種興趣小組活動,注重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三是改革教育教學評價機制和考試招生制度,積極探索公開公正公平的學業考試、推薦選拔與綜合素質評價相結合的招生考試製度改革,全面推進新課程改革,使素質教育的導向地位更為突顯。

(二)加強師資建設,教師隊伍整體水平明顯提高。教育發展,教師為本。近年來,縣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門不斷加強教師隊伍建設。一是改革教師調配製度。對畢業生分配、教師進城等實行按需考錄,把好教師進口關。二是加強教師職業道德建設,通過實施“青藍工程”、“名師名校長工程”和“教師素質提升工程”,提高教師隊伍整體素質。三是加強教師職業培訓,隨著教材的改革,政府部門也對教師進行相應的培訓上崗,使教師適應教材與社會形式的發展。

(三)學生學習環境有所提高,學校近幾年新建宿舍、實驗樓與綜合樓,這都使學生的學習環境有所改善,使學生進一步感受到政策給他們帶來的一系列好處。

(四)社會、政府、學校都給予學生莫大的幫助,在學校內設立助學金,幫助貧困生完成學業,對於輟學的學生,教師也會其家長行進勸解,作思想工作。使學校切實落實學生們的義務教育。

2、存在的主要問題

大塘中學義務教育事業發展取得了很大的成績,但離人民群眾對優質教育資源的需求還有較大差距,面臨著許多困難,存在著以下幾個主要問題。

(一)城鄉義務教育發展不夠均衡。近年來,各級政府致力於改善農村辦學條件,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城鄉教育均衡發展的趨勢日益明朗,但差距依舊較大。一是教學設施不均衡。城鄉學校在硬體設施建設、現代教學裝置等方面存在較大差距。二是師資配備不均衡。名師名校長多集中在城區學校,農村學校比較缺乏。三是生源配置不均衡。城區學校班額過大,“消化不了”,而農村學校班額偏小,部分村小還存在“複式教學”現象。

(二)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水平仍然較低。各級政府不斷加大義務教育經費保障力度,但教育經費供給與需求之間的矛盾依舊突出。一是基礎設施建設投入不足,如學校生物園,只能供學生觀看而沒太大實質用途,操場過於簡陋,在黃土平地上用簡單的用粉筆勾出跑道,等等。二是現代教學裝置嚴重缺乏。。三是公用經費和培訓經費緊張。部分農村中國小辦學規模小,學生數少,生均公用經費難以維持學校正常運轉。由於教師培訓經費沒有列入財政預算,學校普遍缺乏教師培訓經費。

(三)學校周邊環境仍然存在隱患。據瞭解,在大塘中學附近有一間生產碳酸鈣的廠,在工廠開工時時常會產生些粉末狀的顆粒,這對學生與教師的健康都造成一定的危險。

三、幾點建議

教育是民族振興的基石,是最大的民生工程。為了進一步推進《義務教育法》的貫徹實施,不斷提升教育現代化水平,全面改善民生,促進社會和諧,特提出如下建議:

(一)進一步加大《義務教育法》宣傳力度,依法推進義務教育工作。縣政府要進一步加大對《義務教育法》的宣傳力度,各級幹部不僅要學法知法,還要學深學透,充分把握義務教育的強制性、公益性、公平性等特點,用法律規範辦學行為,自覺履行工作職責,進一步強化政府對義務教育的保障職責和依法治教意識,真正把教育事業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形成全社會關心、支援義務教育發展的良好氛圍。

(二)進一步加大經費投入力度,提高教育現代化水平。義務教育實行國務院領導,政府統籌規劃實施,縣政府為主管理的體制,因此縣政府要切實負起管理責任。根據義務教育經費投入精神,一要積極包裝專案爭取省撥資金,積極爭取省財政一般性轉移支付規模,確保學生人均公用經費達到市定基本標準(國小、國中分別不低於500元和800元),滿足教育教學基本需要;縣政府用於實施義務教育財政撥款的增長比例應當高於財政經常性收入的增加比例。二要加大現代化教學裝置投入力度。要從過去重點保障硬體設施建設轉入現代化教學裝置的投入上來,不斷加強學校資訊化和教學現代化建設。四要適當向農村傾斜經費。縣政府編制預算,應向農村學校和薄弱學校傾斜,特殊教育學校生均公用經費標準應當高於普通學校。

(三)進一步整合和優化教育資源,促進城鄉義務教育均衡發展。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是教育公平的本質要求,是構建和諧社會的一項基礎性工作。縣政府應當合理配置教育資源,改善薄弱學校的辦學條件。一要重視義務教育發展規劃編制,合理佈局校網,確保教育設施建設與居住人口和經濟社會發展相協調。二要提高鄉鎮學校辦學水平,通過政策傾斜、城鄉學校結對幫扶等措施,加快農村學校標準化建設,努力使每個鄉鎮都有一所符合當地實際的示範性學校。三要關注弱勢群體受教育問題。縣政府要研究解決民工子女享受免費義務教育問題,進一步改善民工子女就學環境;要按有關檔案精神解決特教學生護理費問題;要建立健全留守兒童寄宿的各項管理制度,妥善解決留守兒童的教育和生活問題。四要成立教育督導機構,對義務教育工作執行法律法規情況、教育教學質量以及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狀況等進行督導,督導報告要向社會公佈。

(四)進一步建立健全激勵機制,切實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義務教育法》規定,縣政府應當加強教師培養工作,採取措施發展教師教育,制定教師培訓規劃,積極組織校長、教師的培訓和流動。

(五)進一步更新教育理念,提升素質教育水平。推進素質教育是提高義務教育質量和水平的關鍵和必然要求。縣政府要全面貫徹國家教育方針,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為學校開展素質教育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同時要督促教育主管部門進一步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更新教育理念,創新教育模式,探索教育規律,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努力構築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教育教學機制和平臺,提升素質教育水平,促進學生全面發展,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四、回首實踐效果,細心體會收穫

雖然這次調研時間短暫,但我們認真落實學校關於社會實踐的要求和規定,努力開展各項工作。為每次準備要進行的活動就進行計劃。此次時間給我們帶來的很大的影響,它使我們走出校園,走出課堂,走向社會,走上了與實踐相結合的道路,到社會的大課堂上去經受風雨,見識世面,增長才幹,以實際行動去實踐的重要思想。社會實踐雖然比較辛苦,是慶幸?還是依戀?回想起來,才發覺,原來乏味中充滿著希望,苦澀中流露出甘甜。學校裡學生們純真、可愛的笑臉給我們留下了美好的回憶。

通過本次社會實踐活動,一方面,我們鍛鍊了自己的能力,在實踐中成長;另一方面,我們服務當地百姓,造福當地人民;更重要的是我們獲得了在課本里與學校內學不到的知識。但在實踐過程中,我們也表現出了經驗不足,認識問題不夠全面等問題,使我們回到學校後更加要珍惜在校學習的時光,努力掌握更多的知識,並不斷深入到實踐中,檢驗自己的知識,鍛鍊自己的能力,為今後更好地服務於社會打下堅實的基礎。同時,我們將在不斷的學習與實踐中,站在一個新的起點,以我們所擁有的理論知識和拼搏精神,去展示新世紀大學生開拓創新、不斷進取的風采。這一次社會實踐活動將牢記在我們的腦海裡,它讓我們理解了很多有關人生的價值和意義。

2023年現狀調研報告 篇10

根據《xx市第二批開展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實施方案》的總體安排,xx市文聯黨組積極行動,由黨組書記牽頭,通過認真研究調研內容,制定調研方案,採取發放問卷調查和召開座談會的方式,開展了詳細具體的調研工作,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取得的基本經驗

科學發展觀既是經濟工作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也是解決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經濟發展過程中各種新矛盾新問題的基本原則。文藝界如何更好地“繁榮文藝創作,構建和諧文聯”,有以下幾點體會:

一是統一了思想,凝聚了人心。通過深入開展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建立健全了文聯各項規章制度,使機關管理的各個環節暢通有序,促使管理手段、管理方式有效創新,帶動了管理理念、管理體制機制的不斷進步,推動了科學管理水平和科學發展能力的提高,強化了求真務實的意識,使之能夠在新形勢下更好地貫徹落實中央及省、市委的重大方針政策和工作部署,進而統一了思想,凝聚了人心,推動了新一輪思想大解放和在更高水平上推進改革開放。

二是激發了活力,鼓足了幹勁。通過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全面提高了文聯機關隊伍的整體素質,牢固樹立起正確的價值觀,進一步增強了“聯絡、協調、服務”的理念,推動我市文藝事業的全面和可持續性發展。

三是轉變了作風,實現科學發展。通過紮實深入地開展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使文聯機關轉變了思想作風,完善了管理體系建設,強化了服務意識和服務本領,確保了各項政策決策的公開、透明、規範。

二、存在的一些主要問題

1、人才青黃不接

文聯機關目前在職人員18人(行編12人,事編6人),平均年齡四十多歲,五年之內,將有一批人退休,其中有的還是骨幹力量。一旦他們退休,文聯將面臨著人才斷層,尤其是專業人才青黃不接。一些年輕的同志缺乏專業知識,難以獨當一面地工作。主要原因:一是歷史的原因,過去所進的人員中,非專業人才佔的比重較大;二是機制的原因,由於編制的限制,調入專業人才十分困難,因而造成了目前這種兩難的局面:一方面人才青黃不接,一方面專業人才無法調入。文聯目前的人才建設狀況,對於建設文化強市,繁榮發展我市的文藝事業,為我市的文藝家做好“聯絡、協調、服務”工作,有一定的差距和困難。八縣(市)文聯也存在著類似問題。

2、經費投入不足

《振風》雜誌是文聯的機關刊物,按照我們原來的設想,《振風》雜誌改刊以後,我們打算辦成雙月刊,每年出刊6期,每期印刷5000冊,每期費用約需2萬元,全年要12萬元。一直以來,財政給予《振風》大力支援。但經費始終是困擾《振風》的首要問題。最初,市財政每年撥款三萬六千元,《振風》尚能每年堅持出版四期。以後,由於財政緊張,經費逐年遞減,《振風》的刊期也變得不固定,隨經費情況而易。至20xx年,財政撥款一萬元,《振風》今年也就只能出刊一期。《振風》改刊以後,財政逐年增加至目前每年4萬元,按每期經費2萬計,只能出兩期。是一個有著深厚文化底蘊的城市,六百多萬人口,20xx年又被批准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而《振風》雜誌則是市級的文學刊物,曾獲省優秀內刊稱號。建設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提高文化品位,財政支援辦好一份文學雜誌《振風》,是完全有必要的。據我們瞭解,周邊地市,甚至轄縣,財政對文學刊物的支援都是很大的。池州每年撥款10萬,桐城10萬,樅陽8萬。每年四萬,肯定是不足的,因此,我們只能縮減刊期,由最初設想的雙月刊改為季刊,每年出四期,印數也相應減少。

三、我們的做法與措施

針對上述人才青黃不接和經費投入不足的問題,我們經過認真研究,認識到,要解決這些問題,不能光是等、靠、要,有些問題必須力爭,有些問題還要自己設法解決。為了改變專業人才青黃不接的狀況,我們採取了兩條腿走路的方針,一是大力培養機關的年輕人,通過各種形式培訓他們,使他們取得專業職稱,掌握一定的技能,提高業務水平,勝任本職工作。二是積極引進專業人才。20xx年,我們從宿松縣文聯調入姚嵐同志進期刊編輯部,任《振風》編輯部主任。20xx年,武警支隊畫家胡越忠同志轉業到文聯,我們安排他在組聯部工作。他們都只有四十多歲,為文聯增添了新鮮血液。目前,文聯機關各項工作雖能正常運轉,但五年以後,由於一批人到齡退休,文聯的專業人才仍然會產生斷層。為此,我們一方面物色合適的專業人才,一方面積極爭取在編制內調進人才,以解決五年以後人才斷層問題。

關於《振風》雜誌經費不足的問題,除了積極爭取市財政支援,我們成立了《振風》雜誌理事會,利用社會力量辦好《振風》。通過各種渠道聯絡一些經濟條件比較好的企業單位,取得他們的支援,共同辦好《振風》。就目前這種狀態,《振風》雜誌也只能辦成季刊,要想辦成雙月刊,財政還必須加大投入。

四、我們的建議和要求

歷史悠久,人文薈萃,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人文底蘊十分豐厚,歷產生過許多偉大的文學藝術家。市委提出文化強市的發展戰略,我們認為是符合我們市情的。歷,我們曾產生過輝煌的桐城文派;現代文學,張恨水的通俗文學流派在中國產生過巨大影響;當代以嚴鳳英為代表的黃梅戲就是一塊響鐺鐺的文化品牌和藝術流派。黃梅戲是祖先留給我們的瑰寶,是我市的一張名片,經過以嚴鳳英、韓再芬為代表的幾代藝術家的努力,終於從一個民間小戲種,發展成為全國五大劇種之一。我市以黃梅戲為媒介,成功地舉辦過xx屆黃梅戲藝術節,不僅帶來了巨大的商機,創造了豐碩的經濟效益,同時,也把黃梅戲藝術推向了世界,讓世界上更多的人知道了黃梅戲,知道了我們。這也是文化和經濟有機結合的成功例子。除黃梅戲之外,版畫在省內乃至全國都有一定的影響。市委、市政府可以利用這個藝術平臺,著力將xx版畫打造成為一個美術流派,比如皖江版畫派,甚至可以形成一種文化產業。國內外文化產業成功的例子很多,例如美國好萊塢的電影、日本的動漫、韓國的電視劇,廣東的油畫村、楊柳青的年畫、自貢的燈展、濰坊的風箏,以及國內許多成功的文化藝術節,都是經濟和文化成功結合的典範,不僅推動了文化的發展,甚至成為一種文化產業,取得了巨大的經濟效益。當然,要形成一種文化產業,一是要找準目標,二是要加大前期投入。比如版畫,一要加大人才培養的力度,二要加強硬體建設,比如展覽館的建設,到目前為止,尚未有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展覽館。所以,文化強市不僅是一句口號,更要有一些實際的舉措。

2023年現狀調研報告 篇11

我們花莊村是俞垛鎮的一個偏遠村落,距離鎮裡大約12公里,我村地處三縣市交界處,全村共有農業人口2358人,非農業人口104人,耕地面積4000多畝,河溝面積3000畝以上,村集體收入18萬元,三產總產值一億元,人均純收入6480元,村所在轄區私營企業6加,加油站,奶牛場各一家,主要以加工毛絨玩具、石油機械、鍛仲、傢俱製造、特種養殖為主導產業。就自己近期的調查來看,有許多的因數制約我村現代農業的發展。

一、我村發展現代農業存在的突出問題

(一)農業基礎設施薄弱,難以強化現代農業發展的基礎。

我村的農業生產受物質技術裝備水平低、產業化程序慢等因素的制約,其生產仍然沒有跳出小規模、低水平、傳統粗放經營的怪圈。農業機械化作業水平低,實際機播、機電灌溉率不高。

有這樣有句話“要想富,造公路”,現在興泰公路全線通車了,但是我們村的村級公路還很不發達,村西面跟南面的許多地方現在還是磚頭路,有些地方甚至還有危橋,沒有好的交通,就沒有人來投資創業,農副產品就沒有市場競爭力。

(二)農民素質低、適應性差,難以承擔起發展現代農業的重任。

目前,我村平均受教育年限7、9年,不足國中文化水平。而在農村勞動力非農化流動過程中,出現的農民人力資本的“逆向選擇”現象:流出就業非農行業的基本是年富力強、受過較多教育的農村“精英”,留下從事農業生產的主要是人力資本含量和勞動技能較低的兒童、婦女和老人,進一步從總體上降低了從事農業生產的留守農民素質。無疑,農民作為發展現代農業的主力軍其素質偏低,難以承擔起發展現代農業的重任。

(三)落後的思想觀念仍是農戶走入市場的障礙。

我村的農民仍然沿續過去計劃經濟體制下的習慣,思想觀念保守,在尋求專案和資金投入上多希望政府給以扶助,“等、靠、要”思想往往相當的嚴重。相當的一部分村民固守以農為本的生存觀念和溫飽型目標,小富即安,脫貧致富的心理預期不高。受固有觀念的制約,資源開發利用和經營模式停留在初級水平。

(四)經濟發展中“短視心理”造成集體實力日漸削弱,對戶營經濟的扶持存在誤區。

這裡的“短視心理”是指部分村幹部群眾中存在的重短期利益,輕長遠利益,重個人利益,輕群眾利益,享樂主義,擺官架子的不利傾向。由於村集體經濟底子薄,加之片面地看待戶營經濟的發展,多數村幹部對集體經濟發展抱的期望不大,導致近年我村集體經濟實力處於緩慢的發展趨勢。

由此看來,由於經濟基礎和自然條件因素的存在,要加快我村新農村建設的步伐,縮小鄉村致富的差距,就應該通過合理的規劃,採取有效措施解決遏制我村農民致富緩慢的勢頭。

二、多管齊下全面推進

發展現代農業,繁濟榮農村經,促進農民增收,是建設新農村的首要任務,是整個經濟社會現代化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為此,必須以創新農業發展理念為前提,以提升農業裝備水平為基礎,以提高農民素質為根本,以推廣科學技術為支撐,以增加投入為保障,全面推進現代農業發展,加快我村新農村建設步伐。

(一)用先進理念引領農業。

發展現代農業,首先要樹立新理念。要樹立用現代工業推動農業發展的理念。要用辦工業的方法辦農業,打破城鄉二元結構,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實行集約化經營、企業化管理、區域化佈局、市場化運作,逐步實現農村工業化、農民工人化、農業現代化。要樹立按比較原則參與新一輪市場分工和合作的理念。要通過不斷比較、調整、改進、提高,著力打造具有競爭力的產品,培養具有競爭力的支柱產業,做強做大農業龍頭企業,逐步形成農民跟著產業走、產業跟著“龍頭”走、“龍頭”跟著市場走的良性發展軌道。要樹立抓農業就是引導農民走向市場的理念。要通過解決農民待遇不公、資訊不靈、市場把握不準等問題,引導農民進入市場,改變農民身份,促使農民從產品生產者轉變為商品生產者。

(二)用現代裝備帶動農業。

改善農業設施裝備,是發展現代農業的重要內容。明年我村公路交通條件會得到改善,我村已經得到上級部門的支援,進行土地整改,修建鄉村公路和橋樑,國家明年對經過我村的國家V級航道魯汀河進行休整。

我村要著力推進農田水利建設,要實施沃土工程,以鼓勵農民發展綠肥、秸稈還田和施用農家肥為突破口,加快農業綜合開發步伐,切實提高耕地質量,前段時間我鎮的秸稈還田現場會在我村召開,這不僅是對於我村前段時間秸稈禁燒工作的肯定,也是對我們下一階段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以“一池三改”為突破口,全面推進“六通、六有、六化”基礎設施建設,不斷改善農民生存環境,帶動現代農業發展。

(三)根據村的實際,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的農業,實現農業的現代化,科技興農,這樣才能強村富民。

我村是俞垛鎮注水養殖大村,應該發揮自己的產業特色,將養殖業做大做強,聯合各養殖戶進行規模化生產銷售,成立農村經濟合作社,降低市場風險,建立品牌,提高產品市場競爭力。加強招商引資,今年我村已經引進了四個專案,其中有一項就是蘑菇大棚種植,在今後的生產過程中要擴大規模,建立食用菌生產基地,建立加工廠,生產、加工、銷售一條 龍服務,品牌化經營,包裝出口,爭強產品的市場競爭力。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必須加快現代農業的發展,更多地關注農村,關心農民,支援農業,把農業、農村、農民問題作為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開創農業和農村工作的新局面。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我們花莊村的農村經濟一定能夠走上一個新的臺階——奔小康。

2023年現狀調研報告 篇12

我縣是我省地震重點監視防禦區之一,全縣所有的鄉鎮場區都在六度設防區內。我縣境內有多條活動斷裂帶穿過,近十年來,我縣發生過數次4.0級以上地震,特別是11月26日發生了5.7級的中強破壞性地震,全縣因震災死亡5人,傷247人,受災人口29.3萬人,佔總人口的83.7%,倒房1077戶6122間,學校受損131所,需維修加固衛生院3所,需重建衛生院7所,需維修加固“三院”9所,需重建“三院”12所,此外,還有供水、供電、通訊、橋樑、公路、水利、廣電網路等公用建設工程設施也遭到嚴重破壞。全縣因災直接經濟損失近20億元。

一、抗震設防是減輕地震災害的有效途徑

地震預報是世界性科學難題,目前,仍處於探索階段。對破壞性地震的發震時間、地點、強度的預報現狀難以滿足社會的需求。成功的地震預報,可以不同程度的減少人員傷亡,而難以避免建築物的倒塌破壞和經濟損失。

我國是地震災害最為嚴重的國家之一,我縣也遭受過5.7級地震的襲擊。11.26地震中,建築物的破壞和倒塌是導致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的主要原因。查明地下結構及活斷層的位置,確定合理的抗震設防要求,進行合理的規劃和抗震設防,提高建築物抗禦地震的能力,是有效減輕地震災害的重要途徑之一。

震例表明,一次7級左右地震在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一般會導致幾十人死亡,在中等發達國家一般會導致幾百人的死亡,而在經濟落後、人口稠密的國家可能會導致近千人甚至幾千人的死亡,造成差異的直接原因是經濟發達國家更加重視建設工程的抗震設防。

為防禦與減輕地震災害,保護人民生命和財產安全,保障社會主義經濟建設順利進行,針對我國的地震形勢和災害現狀,黨和政府制定了“預防為主”的地震工作指導方針。

《防震減災法》對建設工程的抗震設防明確規定,“新建、改建、擴建建設工程,必須達到抗震設防要求”、“一般建設工程必須按照國家頒佈的地震烈度或地震動引數區劃圖規定的抗震設防要求,進行抗震設防”、“重大建設工程和可能產生嚴重次生災害的建設工程,必須進行地震安全性評價工作,並依據評價結果,確定抗震設防要求”、“建設工程必須按照抗震設防要求和抗震設計規範進行抗震設計,並按照抗震設計進行施工”等,確立了抗震設防和地震安全性評價基本法律制度。

二、政府要高度重視建設工程抗震設防

防震減災是一項社會公益性事業,是國家經濟建設和社會穩定的有力保障,是一項長期而艱鉅的工作,需要全社會的共同支援和配合。居安思危、未雨綢繆、防患於未然,做好防震減災工作是“三個代表”和“以人為本”的充分體現,建設工程的抗震設防是防震減災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各級政府義不容辭的責任。

《防震減災法》明確規定:“建設工程必須按照抗震設防要求和抗震設計規範進行抗震設計,並按照抗震設計進行施工”。建設工程抗震設防涉及地震、計劃、國土、建設等多個部門和選址、抗震設防要求的確定、抗震設計、施工等多個環節,需要各行業各部門按照職責分工、密切配合和協作,共同做好建設工程抗震設防工作。

建設工程必須進行抗震設防。不符合抗震設防標準的工程,不得進行建設;不符合抗震設防標準的現有建(構)築物及工程設施等,必須進行抗震加固;對具有地震危害性大,次生災害嚴重,而又不值得加固的建(構)築物及工程設施等,應拆除重建;未達到抗震設防標準的工作,不得交付使用或進行產權轉讓。未經抗震設防或雖經抗震設防,但其所依據的設防烈度和設防標準與現行的設防烈度和設防標準不一致的;已經抗震設防,但因進行改造、加層、裝修、安裝更換裝置或改變使用性質而可能導致抗震能力下降的;經過破壞性地震、洪水等自然災害或所處自然條件發生變化,出現區域性倒塌、裂縫或其它可能導致抗震能力嚴重受損的以上所有建設工程都必須進行抗震效能鑑定。通過採取抗震實施和技術,達到抗震設防要求;通過抗震鑑定,確保建設工程的抗震效能。

三、積極推進農村民居抗震設防

農村地區生命財產安全和社會發展面臨嚴重的地震災害威脅。由於農村地區社會和經濟發展水平較低,防災減災意識淡薄,缺乏必要的防震知識,國家又未將農村地區的建房納入建設管理,大多數房屋未經正規設計、正規施工,村鎮房屋抗震能力普遍低下,不設防的農村民居直接危及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11.26地震中農村損失最為嚴重,倒塌房屋也最多。在災後重建中,我縣結合新農村建設啟動了農村抗震設防安居示範工程。這是一個起點,我們在以後要進一步加強地震安全農村居民建設資訊科技網和技術培訓與諮詢服務網的建設,要加大對農村建房的抗震設防的管理,達到抗震設防要求,提高農村的綜合防震減災能力。同時也為紮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促進城鄉協調發展奠定基礎。

四、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強執法監督管理

據地震部門提供的地震趨勢預測分析,我國未來幾年仍將處在地震活躍期,地震形勢不容樂觀。因此,搞好工程建設、城鄉建設的抗震設防管理工作是各級地震、建設部門的一項重要任務,它直接關係到國家和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關係到社會穩定,責任重大,各級地震、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和各有關部門決不能掉以輕心。

但是我縣的建設工程抗震設防存在很多問題,如防震減災事業沒有納入規劃;管理不規範,抗震設防沒有真正納入基本建設審批程式,主要表現在政策界限不清,執法責任不明;建設市場管理混亂,缺乏應有的約束機制;建設單位負責人員安全意識差,震災防禦法制意識淡薄;工作重點不突出,缺乏必要的政府管理職能,使震災預防的重要工程性措施沒有得到真正落實。

為使我縣加強加快建設工程抗震設防的管理,保護九江縣廣大人民群眾的生命和財產安全,必須將抗震設防納入基本建設審批程式,建立健全地方性法律法規,依法將抗震設防納入政府行政審批。將防震減災工作納入地我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和計劃,保證我縣防震減災事業持續健康發展。為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我縣和諧社會,建設新九江實現新的跨越提供有力保障。

2023年現狀調研報告 篇13

為全面瞭解農村貧困留守兒童的生存、發展現狀,給困境留守兒童爭取更多的幫助,XX市XX區XX鎮婦聯組織專門的調研組,於4月中旬,對全鎮15個村貧困留守兒童的狀況進行了深入的調研。

一、貧困留守兒童生存現狀

據調查統計,XX鎮有兒童1835人,其中男孩994人,女孩841人;留守兒童292人,在校留守兒童263人;貧困兒童46人,在校貧困兒童40人,其中國小在讀21人,國中在讀17人;父母外出打工的佔72%;貧困兒童家庭人均純收入只有1500元。通過調查發現,貧困留守兒童主要分佈在交通不便、發展相對緩慢的村,這些村部分剩餘勞力外出務工,孩子隔代,代管、單親教育管理存在嚴重不科學性,家庭教育有嚴重斷層;部分在家作田或者因病喪失勞動力,孩子家庭生活壓力大,家庭教育缺失。

二、貧困兒童留守在學習、生活、健康等方面所面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

據調查發現,貧困留守兒童普遍存在以下主要問題:

一是家庭教育缺位,導致兒童學習學習成績較差。從調查來看,貧困兒童家庭生活拮据,很大一部分父母長期外出打工,大部分與爺爺奶奶或外公外婆生活在一起,這些長輩們長期“溺愛”孩子,家庭教育方法極其不當,嚴重影響孩子正常學習;另一部分雖然生活在父母旁邊,但是由於父母忙於農活和受自身文化水平的限制,對教育學習的重視不夠,沒時間輔導孩子的功課,認為學習對於貧困的家庭來說就是一種沉重的負擔而沒有任何用處,因而對兒童產生了潛移默化的影響,導致兒童無心向學;還有一部分是父母因病喪失勞動力,長期在家毫無經濟來源,只能靠低保維繫生活,家庭困難,從而導致兒童過早的接觸生活,面對生活中的現實,大部分家務勞動由兒童來承擔,從而導致一些兒童心理壓力大,體力透支、精力不集中、作業敷衍了事,學習成績普遍較差。

二是因缺少父母關愛導致親情缺失和監護缺少。這些貧困留守兒童還沒有成年,心裡或生理都處於轉型期,是情感、品德、性格形成和發展的關鍵時期,對於這些處於成長期的孩子來說,心理的關愛尤為重要。長期缺乏父母呵護,導致孩子與父母之間關係很陌生,親情關係出現障礙。有的孩子變得沉默寡言,不能很好地與人交流,遇到問題憋在心裡;有的孩子因為缺少父母的情感和心理關懷,產生孤獨感,心理失衡,顯得比較孤僻和自卑。他們渴望與家人親近,與人交流,需要精神上的強大支援,因缺少家長指導導致學業問題和行為偏差,有部分留守兒童甚至犯罪。

三是家庭經濟差,導致兒童生活質量不高。貧困留守兒童多處於交通不便的村,他們的父母整體文化水平偏低,大部分沒有經過專業的技能培訓學習,外出打工多數從事勞動密集型勞動,乾的事是繁重髒活、苦活和累活,勞動時間相對較長,工資收入較少,一年難得回幾次家;而留在家裡的農民大都從事最基本的農活,經濟來源單一且少,微薄的經濟收入只能勉強維持全家人的基本生活。兒童正是身體發育的關鍵時期,由於家庭經濟收入太少,父母難以顧及到他們的正常生活,造成部分兒童營養嚴重不良,身體健康受到極大損害。

三、貧困留守兒童救助工作情況

XX鎮婦聯組織民營企業主、鎮屬企事業職工和社會愛心人士等定期開展幫扶活動,積極做好貧困留守兒童救助工作,為他們解決實際困難。

鎮婦聯為每名貧困留守兒童建立了檔案和聯絡卡,定期與孩子和家長進行交流,不定期地進行家訪,及時瞭解他們的實際困難,有針對性地做好談心、救助、幫扶工作。

四、關於對貧困留守兒童救助工作的建議和意見

農村貧困留守兒童問題是一個極其複雜、綜合的社會問題,它嚴重製約了農村經濟社會和教育事業的協調發展。當前,如何搞好農村貧困留守兒童幫扶工作刻不容緩。現結合實際情況,提出以下建議和意見:

1、加強對農村留守兒童幫扶工作的領導。充分發揮基層婦聯的橋樑和紐帶作用,村留守兒童幫扶工作的領導機制,形成黨委領導、政府主導、相關部門協調、全社會共同參與、覆蓋城鄉的農村留守兒童扶貧領導機制。

2、逐步建立健全貧困留守兒童幫扶工作機制。建立健全農村兒童幫扶工作統籌協調機制,指導和推進農村兒童扶貧工作向前發展。一是建立農村貧困留守兒童“城鄉對接”幫扶機制。利用創先爭優活動的契機,廣泛動員社會各界力量及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的幹部職工,積極開展對農村留守兒童的“一對一”幫扶活動。二是建立農村貧困兒童扶貧救助機制。各級政府及有關扶貧部門要加強對兒童及其家庭困難狀況的調查研究,出臺相關扶持政策,制定有效地扶持措施,切實保障特殊困難農村兒童獲得應有的社會扶貧救助。三是建立農村留守兒童幫扶工作長效機制。各級政府及有關部門要將兒童幫扶工作納入本年度目標考核範圍,作為單位和個人年終評優評先的重要依據之一;不斷推動農村留守兒童扶貧工作科學化、規範化、制度化,努力將此項工作長期不懈的抓下去;各級政府及有關部門要定期和不定期召開農村兒童扶貧工作表彰大會,積極鼓勵、表彰工作中的先進典型,以點帶面推動農村留守兒童扶貧工作全面開展。

3、紮實做好貧困留守兒童摸底建檔造冊工作。各基層婦聯要針對貧困兒童的生存、發展現狀,深入調研,對貧困留守兒童的家庭經濟狀況、教育狀況、生活狀況進行詳細調查研究,對調查摸底出來的資料,進行科學分析、科學整理,對貧困兒童的變動情況進行建檔立卡、登記造冊,分門類建立詳細的貧困兒童資料庫,實現兒童網路資訊資源共享。同時,將調查結果撰寫成專題調研報告,並形成書面材料,作為貧困留守兒童幫扶工作的重要依據。

4、著力改變農村貧窮落後的現狀,加快農村經濟發展。一是要大力發展高質量的勞務輸出,各職能部門發揮自身優勢,有針對性的開展技能培訓,加大對農村富餘勞動力轉移力度,不斷提升農民工的勞動技能水平;二是利用培訓平臺著力打造勞務輸出品牌,不斷提升當地農民工外出就業的質量;三是勞動部門要切實維護農民工的合法權益,保障農民工的合法權益不受侵害;四是積極激勵外出務工人員返鄉創業,制定有利於農民工返鄉創業的優惠政策,讓更多的農民工回鄉創業,發展當地的經濟,使更多的農民能在家找到工作;五是加大對農民工返鄉創業的先進典型宣傳,積極營造有利於農民工返鄉創業的政策、經濟、社會環境,從源頭上對農村貧困留守兒童進行幫扶。

2023年現狀調研報告 篇14

長期以來,由於國家防震減災法和省防震減災條例等法律法規巨集觀要求多,而實際操作較差,缺乏法律強制要求,全面社會缺乏防震減災意識和知識,加之經濟相對落後,我市農村民居和村鎮公共設施包括中國小校抗震設防十分落後,不設防的農村民居及農村公共設施成為危害農民生命造成重大傷亡的重要隱患。當前全市人民正在市委、市政府的帶領下,加快發展。要實現科學發展,打造“三個”,實現追趕跨越的目標。構建和諧,從“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出發,從防震減災的角度針對**市實際,加強農村民居抗震設防工作尤為重要。XX年5•12汶川8.0級大地震給我們留下了血的教訓,逐步提高農村抗震能力是我們當前迫切需要開展的一項重要工作。

一、現狀

是一個人口610萬,面積1.53萬平方公里的農業大市,絕大多數人口在農村,經濟欠發達。**市地處郯廬斷裂帶和揚銅地震帶交匯處,存在發生破壞性地震的地質構造背景。XX年九江5.7級地震,雖然震級不大,烈度不高,但對震中當地廣大農村民居卻造成了很大的破壞,死亡的12人均系農村民居倒塌造成。經調研,**市大部分農村民居沒有設防,存在重大安全隱患。

1、抗震效能好的鋼混結構較少。至XX年全市農村現有116.44萬戶,擁有1戶住宅的140.4萬戶,2處住宅的5.09萬戶。住房型別主要為樓房,樓房74.09萬戶,平房42.36萬戶,平均每戶面積為140.4㎡。住宅主要為磚木和磚混結構。磚混結構64.7萬戶,佔55.6%,磚木結構34.53萬戶,佔29.7%。鋼筋混凝土結構14.11萬戶,佔12.1%,其它3.08萬戶,佔2.6%。

2、我市相當大部分住宅基礎處理不符合抗震設防要求。有的房屋儘管選在開闊平坦、土質堅硬均勻的場地上,但對基礎的處理不符合抗震要求。如有的在打過夯的地面上直接往上壘牆;有的即使挖地漕也不按設計規範要求處理基礎,抗震效能仍較差。

3、大部分房屋選用的建材質量不合格。在調查的所有磚木結構房屋中,大部分砌牆體用砂漿不符合要求,有的用石灰摻土代替砂漿,有的砂漿配比不符合要求,有一部分房屋選用舊磚、劣質磚或新舊磚混雜砌牆,使牆體強度明顯降低。有的用舊木材或已經腐朽變質的木材做樑柱,地震時房屋容易產生區域性失穩而倒塌。

4、大部分住宅的設計或施工不太合理。譬如,房屋高度與寬度之比不符合抗震要求,抗震橫牆的間距與房屋的類別不相匹配,房屋各個構件之間缺少可靠的連結,整體性差。有的磚混房屋儘管設計了圈樑、構造柱,但由於設計不合理或施工不符合要求,也達不到抗設防的要求。在被調查的房屋中,還有一部分舊磚木結構或土牆房屋年久失修,有的出現地基下陷、牆體裂縫、屋頂塌陷。據調查,這些危房目前大部分還在被利用,或住人或存放物品和牲畜。這類房屋如果遇到中強地震就會牆倒屋塌,將造成大量的人員和牲畜傷亡。

二、原因

導致目前農村民居抗震效能較差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幾方面:

1、廣大農民的防震減災意識不強,農村住宅防震、抗震知識貧乏。他們在建房時往往只考慮美觀、氣派、寬敞、舒適,而不考慮抗震因素。有的盲目攀比,建設的房屋太高、太寬。有的設計不合理,不符合抗震設防要求,導致一部分住宅存有安全隱患。

2、我市大部分農村經濟相對落後,農民收入偏低,經濟不寬裕。他們在建房時只追求面積,不講求質量。施工工匠沒有經正規培訓,同時在採購建築材料時,貪圖便宜,購買了一些假冒偽劣建築材料。

3、村鎮建設缺乏統一規劃,沒有制定抗震設防專業規劃,沒有法律強制要求。由於某種原因村鎮建設缺乏統一規劃,農村住宅常把劃分的宅基建滿,左鄰右舍靠得很近,破壞性地震時往往產生“多米諾”骨牌效應。由於有的村鎮沒有編制抗震設防專業規劃,沒有按照防震減災有關法律對村鎮建設作出強制要求,導致在村鎮建設中沒有選擇抗震有利地段,沒有避開發震斷層和易造成滑坡、塌陷、液化地段,沒有充分考慮房屋間距和道路設定、避震疏散、救災等因素,使村鎮建設存有很大的抗震隱患。

2023年現狀調研報告 篇15

5月中旬以來,市人大教科文衛委員會在常委會鄒川寧副主任的帶領下,對我市防震減災工作情況進行了調研,聽取了市地震局的情況彙報,實地察看了市地震監測臺(站)、地震應急指揮中心、應急儲備倉庫、武警支隊地震災害緊急救援隊、滄口公園地震避難場所等,召開了市地震局、市應急辦、市人防辦、市民政局等六部門參加的座談會,並對全市十區(市)的防震減災工作開展了書面調研。6月8日,王文華主任帶領常委會部分組成人員對該項工作進行了視察,聽取了市政府的工作彙報。

一、基本情況

近年來,各級政府以全面提升綜合防震減災能力為目標,不斷強化責任意識,全市的地震監測預報、震害防禦和應急救援三大工作體系建設全面推進,防震減災能力有了較大提高。一是政府重視,防震減災制度體系不斷完善。全市成立防震救災指揮部,定期召開工作會議,嚴格落實24小時震情值班、震情會商制度,形成群測群防網路體系。把防震減災規劃列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總體規劃,積極做好全市地震臺網規劃,完善各區(市)地震監測系統;健全地震監測資料共享體制,推進青島市行政區域觀測資料共享工作。二是加強基礎建設,地震預報水平不斷提高。全市加強監測基礎設施和資訊化改造,完成通訊線路升級為光纖傳輸;設立測震、強震、微觀前兆臺網16處,動物、水井等巨集觀觀測點125處,全市地震監測、震情速報和地震預測能力持續提高。三是突出抗震設防,震害防禦能力得到加強。積極推進地震小區劃工作,對環膠州灣區域進行研究,提出抗震減災設施要求,把好重大工程、易產生次生災害建設工程安全關口,加強對膠東機場、地鐵1號線等工程專案的地震安全評審,全市建立地震安全示範社群11個、省級地震安全示範社群25個。四是完善應急救援體系,地震應急處置能力逐步提高。全市完善應急預案體系,強化演練機制,加強地震應急物資儲備,配置高標準地震災害緊急救援車輛,成立了百人專業救援隊伍;投資1500萬元建成全省第一處國標一類滄口地震應急避難場所。推進市級應急指揮大廳建設,實現與各區(市)應急指揮中心互聯互通。加強地震現場應急工作隊建設,定期培訓市地震災害緊急救援隊、志願者隊伍,以實戰演練促進地震應急能力提高,我市專業應急救援隊建設經驗在全國進行推廣。五是加強宣傳教育,社會防震減災意識不斷增強。圍繞“科學減災、依法應對”主題制定防震減災宣傳方案,組織中國小師生、社群群眾、機關幹部、企業員工參加地震應急救援、疏散演練活動,作客《網路問政》、《行風線上》、《民生線上》開展宣傳,增強了全社會的防災減災意識。

二、存在問題

我市地質構造複雜,面臨的地震形勢比較嚴峻,防震減災的能力與水平仍然不適應經濟社會安全發展需要,主要表現在:

(一)地震應急工作亟待完善。儘管全市制定了地震應急預案,但應急指揮技術系統仍不夠健全;基礎資料庫資訊量不能滿足應對較大地震發生時的預測要求。部門職責不夠明晰,整體協調、聯動響應機制尚不完善,政府部門各負其責,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尚未形成。交通、電力、通訊等基礎設施和學校、醫院等人員密集場所,以及可能發生次生災害的化工產品生產經營單位,重點區域的應急準備水平不高,各類應急資源共享和聯動機制有待提高。

(二)地震災害綜合防禦工作需要加強。我市城區人口密集,建成區居住小區建設密度普遍較大,公共活動場所面積較小,地震應急避難場所建設滯後,與《地震應急避難場所管理辦法》中規定的人均1.5平米的建設要求存在較大差距,且現有的大多數避難場所存在基礎設施配建不全、裝置老化、指示標識不清等突出問題。應急物資儲備佈局不甚合理、儲備量不足,物資呼叫、補償和保障機制有待完善。部分割槽市建築物和生命線工程總體抗震能力沒有明確評估,農村民居抗震效能參差不齊,城市避震疏散體系不完善。

(三)宣傳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需要增強。各級政府組織開展地震應急知識的宣傳普及活動和必要的地震應急救援演練不夠,各類應急救援隊伍協同作戰的合力還需磨合。社會公眾對防震減災的重要性有初步認識,但普遍缺乏防災知識及自救、互救技能,政府提供的專業性指導培訓需進一步提高針對性和實效性。

三、建議意見

防震減災工作事關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事關社會穩定和經濟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是城市公共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一項具有艱鉅性和長期性的重要工作。為進一步做好全市防震減災工作,應著力加強以下工作:

(一)提高認識,科學規劃,積極推進基礎工程建設。全市上下要進一步提高對防震減災工作重要性的認識,認真貫徹《青島市“十三五”防震減災規劃》,積極推進青島市地震安全示範城市建立工作。一是要按照中央和省的要求,儘快把我市的防震減災工作納入全市科學發展觀綜合考核體系中,使這項工作始終擺上日程、抓在手上,不斷取得成效。二是要適時開展全市中國小校、醫院、大中型水庫、大型橋樑、重大次生災害源等重點建築物和重要基礎設施抗震效能普查,開展農村危房抗震技術鑑定,科學評估各類建築物和生命線系統的抗震能力,並採取有效措施,防患於未然。三是根據全市人口分佈情況,整合公園、綠地、空曠場地和大型體育場館等基礎條件,合理佈局應急避難場所和避震疏散通道,建立完善城市避震疏散體系。要積極推廣滄口公園應急避難場所建設的經驗,分期分類推進應急避難場所建設,解決好規模偏小、數量不足的現實困難。四是全面分析全市地形地貌、社會經濟發展現狀和發展趨勢,整合各個部門的有效資源,儘快建立和完善詳盡完備的地震應急資料庫,對資料適時進行更新優化,保障資料完整、真實、有效。高標準完成中國地震局青島防災市級專案建設,積極推進山洞洞體綜合觀測試驗場、地震烈度速報及預警系統建設。

(二)明確職責,加強協同,進一步提高應急指揮合力。一是要按照《防震減災法》要求,明確相關部門的工作職責,建立健全防震減災成員單位聯席會議制度,定期召開會議,加強溝通協調,及時研究解決存在的困難和問題,形成政府統一領導、各部門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二是加大投入力度,注重人才培養,提高地震巨集觀測報網、地震災情速報網、地震知識宣傳網和鄉鎮防震減災助理員的“三網一員”隊伍素質。研究制定支援群測群防工作的政策措施,建立穩定的經費渠道,引導公民積極參與群測群防活動,提高全社會參與防震減災工作的主動性。三是建立與城市規模相適應的地震應急救援專業隊伍,加強與衛生、消防、危險品、海事、人民防空等專業搶險救援隊伍的聯動機制建設,繼續推進地震救援志願者隊伍建設,提高各類專業救援隊伍和救援志願者隊伍的救援能力,形成社會基礎廣泛、協調統一的地震災害救助力量。

(三)突出重點,提高實效,全面推進地震應急能力建設。一是要繼續抓好地震監測預報、震災預防、地震緊急救援三大工作體系建設,推進資訊化和高科技應用,加強地震應急指揮場所以及地震災害預測與應急指揮資訊科技系統建設,強化預測軟體功能,提高地震應急指揮執行效率和工作實效。二是建立全市統一的地震應急物資呼叫平臺和相應的管理與呼叫制度,合理佈局應急救援儲備倉庫,完善政府主導、社會參與的地震應急物資統一呼叫機制和物資儲備體系。三是規範地震行政審批服務視窗工作程式,組織相關部門對重大工程抗震設防要求進行集中專項檢查,確保抗震設防要求的全面落實,繼續加大地震行政執法力度,確保重大建設工程地震安全。

(四)加強宣傳,注重實效,提高全社會防震減災意識和應急避震能力。一是不斷創新防震減災宣傳形式,豐富宣傳內容,健全完善防震減災宣傳教育長效機制,充分利用“5.12國家防災減災日”、“7.28唐山大地震紀念日”、“科普宣傳週”等有利時段,通過資訊產業部門、新聞媒體、大眾廣告等單位進行全面有效的防震減災知識普及宣傳工作。二是積極探索全民參與防震減災實戰演練的新模式,增加防震演練的群眾參與度,提高人民群眾面對震害發生時的自救、互救技能,提升應急避震能力。三是積極開展防震減災示範建立活動,推進國家、省、市、區地震科普示範學校、地震安全示範社群和地震安全示範企業的建設,切實增強全民防震減災意識,提升防震減災工作的自覺性和責任感。

2023年現狀調研報告 篇16

為了進一步規範林權流轉行為,深入貫徹執行《中國共產黨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快林業發展的決定》(以下簡稱中央《決定》)及中國共產黨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貫徹中央《決定》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河南省《實施意見》),探索林業產權制度改革新的模式和途徑,促進我省林業可持續發展,資源林政管理處組織開展了我省林權流轉情況調研,現報告如下:

一、我省林權流轉的基本情況

林權流轉既是開展林業產權制度改革和發展非公有制林業的重要內容,又是實現林業產權制度改革和發展非公有制林業的主要途徑,我省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特別是中央《決定》和河南省《實施意見》釋出以後,圍繞深化林業體制改革,林權流轉勢頭迅猛,取得的成效明顯。通過林權的合理流轉,使林地所有權和經營權適當分離,使資源配置得以優化,在一些地方出現了“資源增量、農民增收、社會增效”的“三增”局面。

(一)林權流轉的主要內容

我省林權流轉的重要內容包括林木所有權流轉和林地使用權流轉,以及林地使用權和地上林木所有權同時流轉。其中,以林地使用權的流轉為主,尤以宜林荒山、荒溝、荒灘、荒丘、荒沙等宜林荒地和渠旁、路旁、溝旁、河旁等宜林四旁隙地的使用權為多。如洛寧縣早在1993年就出臺了《關於出讓“四荒”使用權,加速“四荒”開發的決定》和《關於出讓“四荒”使用權的實施細則》。1995年以後,*、*、*、*、*等地市委、市政府相繼制定下發了關於開發治理“四荒”,拍賣、承包其使用權的意見或決定,*縣、*縣、*縣等許多縣(區)也出臺了相關決定或具體的實施辦法。

(二)林權流轉的發展過程

我省的林權流轉行為,始於二十世紀80年代後期,是在農村家庭聯產承包制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農村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土地由農戶承包自主經營,平原地區的農田林網和農林間作的樹木,實行樹隨地走,作價轉讓給農戶經營,林木所有權發生了流轉;山區大面積的集體林、果園由懂經營會管理的農民接手承包,林木連同林地使用權一起發生流轉。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中後期,隨著農村土地改革的不斷深入,尤其是“四荒”的開發治理,農民投資經營林業的積極性越來越高,從開始承包幾米的路段、河段,發展到承包經營一條路、渠或一條河段;從承包經營幾畝、幾十畝林地發展為買斷幾百畝、幾千畝的荒山經營權;從小片荒山荒坡開發利用發展到以林為主的多種經營。隨著林業投資規模的不斷擴大,經營方式的不斷更新,林地使用權流轉的規模也不斷擴大,涉及面不斷拓寬。《森林法》的修訂、《森林法實施條例》的實施、中央《決定》的出臺,使林權流轉保持著持續發展的局面和良好的發展趨勢。

(三)林權流轉的主要形式

1、拍賣

拍賣是指依照有關規定對林地進行資產評估,確定底價後,舉行拍賣會,由買方競價,報價最高者中標,與賣方簽訂合同(協議),出資買斷一定時期的林地使用權或林木所有權,並在林業部門統一規劃的基礎上自主經營管理,收益全部歸中標人的流轉形式。在拍賣過程中,允許各類投資主體跨地區、跨行業競標購買,同等條件下本地人員優先。這種形式在很大程度上體現了“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比較受群眾的歡迎。且這種形式轉讓,一般成交價都要高於底價,有利於最大限度地實現國家或集體森林資源資產的價值。

2、承包經營

承包經營是指按照有關規定,當事人雙方協商一致,簽訂林地承包合同,由承包人按合同約定向發包人支付承包費用,取得林地使用權,自主進行植樹造林、經營管理,收益完全歸承包人所有的流轉方式。承包經營中,承包方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農戶、法人單位或合夥組織。承包經營是起步最早的一種林權流轉方式,也是實踐中應用較多的方式之一。

3、聯合(合作)經營

聯合(合作)經營,是指由多個投資主體以土地使用權、林木經營權、資金、勞動力、技術等作為合作條件,從事林業生產經營,收益按比例分成的經營方式。聯合(合作)經營主要是通過民主協商,以聯辦合作的形式進行經營管理。如魯山縣趙村鄉國貝石村布朗李園藝場,經營面積1000畝,*市房產局職工王保憲以30萬元資金入股,國貝石村以土地、勞動力入股,林業技術員以技術入股,建立董事會,聯合經營管理。

4、林木認領託管

所謂“林木認領託管制”是指:託管公司首先通過承包等方式取得國有或集體林地使用權和林木所有權,然後面向社會吸引自然人(主要是城市市民)、法人及其他社會組織自願認領一定面積的林木,獲得其林地使用權和林木所有權,再由認領者將其所認領的林木委託給託管公司進行專業化、集約化經營管理至採伐的一種林權流轉形式。委託方按照協議約定的價格和付款方式向託管公司交納託管費用,託管方按照專業化水平對所託管的林木進行集約化管理,並確保林木生長量達到約定的蓄積,此種林權流轉形式20*年起在我省新興。

二、林權合理流轉產生的積極效應

(一)拓寬了林業投資渠道,增加了林業投資主體

隨著林業產權制度改革的深化,林權流轉的加速,全社會投身林業建設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亦隨之高漲,非公有制林業形成並迅速發展,林業建設資金的來源打破了過去長期依靠政府的局面,林業建設主體實現了由過去單一行業建設項社會多元化參與的轉變。以桐柏縣為例,1999年以來,全縣非公有制林面積達18.5萬畝,佔全縣五年來造林總面積的67%,參與經營的企業、單位、個人2452家,累計吸引投資3800餘萬元,佔同期全縣林業總投資的70%。

(二)盤活了林業資產,優化了資源配置

在林權流轉前,宜林荒地、四旁隙地等長期閒置不用,或分配給無力經營者,得不到有效的開發,土地作為生產力要素,其使用價值難以實現,形成死滯資產。同時,社會上一些閒散資金沒有找到合適的投資專案,因無政策和資金的支援,林業上一些技術人員和農村大量富餘勞動力沒有施展的空間。通過林權流轉,實現了林地資源、資金、勞力、技術等各種林業生產要素的合理配置,活了資產,富了群眾,穩定了社會,發展了林業。

(三)擴大了有林地面積,增加了森林資源的總量

投入的增加、資源的優化組合必然地帶來了資源量的增加。僅就桐柏縣而言,1999年的有林地面積為118萬畝,目前,已增加146萬畝,森林活立木蓄積量從116萬立方米增加到138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由原來的37.8%提高到42.1%。

(四)提高了造林質量,有效保護了資源

俗話說:“三分造,七分管”,是說造林不易,管護更難。過去植樹造林產權收益不明確,群眾積極性差,造林成活率低,管護困難,“年年造林不見林”。通過林權流轉,明確了產權,保證了收益,“誰造誰有”的政策落到了實處,廣大林農有了實實在在的擁有感,造林護林積極性極大提高,前期造林捨得投入資金選良種、栽壯苗,高規格高質量栽植,後期管護精心澆水、施肥、防治病蟲害,“象種糧一樣育林、象管田一樣管林”。在自己加強管理的同時,還積極學習林業法規政策,加強了對他人毀林的防範,亂砍濫伐等現象明顯減少,資源得到了較好保護。

(五)促進了科技成果的轉化,增加了林業建設的科技含量

林權的合理流轉,促進了生產資料與勞動者的緊密結合。經營者為了提高生產力水平,增強市場競爭力,積極與林業科研單位建立協作依託關係,大力引進和推廣新品種、新技術、新成果,促進了林業科技進步,加快了林業科技建設步伐。如桐柏縣,近五年來,共引進優良樹種15個,良種接穗(芽)100萬節,推廣優良品種58個,應用新技術、新成果36項,造林成活率、良種率均在95%以上,科技成果轉化率達50%以上。

(六)增加了農民收入,培育了農村新的經濟增長點

以經濟利益為驅動的非公有制林業,使經營者將追求最大經濟效益為目標,圍繞市場進行生產和經營,根據市場供求資訊調整產業結構和樹種結構。在實現了自身經濟利益的同時,也為區域經濟的發展注入了生機和活力,成為農村新的經濟增長點。據對桐柏縣的調查,全縣依靠發展非公有林業經濟脫貧致富的農戶達2019餘戶,佔全縣脫貧農戶總數的30%。

(七)開闢了一條就業途徑,減輕了政府壓力

經營“綠色企業”,風險小,效益持久,為機關富餘人員、企業下崗職工及城鎮無業青年提供了就業、再就業門路,也為一些單位和企業興辦經濟實體、走興林致富開闢了新的途徑。如桐柏縣風扇廠下崗職工楊某,在朱莊鄉購買荒山200畝,發展以板栗為主的經濟林,並在林間套種中藥材及牧草,每年收入達2萬元以上,依靠林果業擺脫了困境;義馬市煤業集團下崗工人王小鋒,承包荒山1000畝栽植經濟林,實現再就業,被評為非公有制林業的好典型。

(八)帶動了林業產業的發展,次金了區域經濟進步

通過林權流轉,森林資源的增加帶動了林業產業的發展,木材加工、林產品加工、花卉經營等,陸續形成一些地方的支柱產業。靈寶市農民羅眼科,從1993年起承包荒山4萬畝,自籌資金1000萬元,建成了目前全省最大的連片杜仲基地。他依託西北農大等院校,山上建基地,山下辦工廠,實行綜合開發。羅眼科的兄長羅來科承包荒山6000畝,投資150萬餘元,嫁接梨棗、雪棗等15萬株,成立了來科棗業有限責任公司,實行種植、貯藏、銷售一體化,現每年產乾鮮棗10萬餘斤,產值達50多萬元。

三、林權流轉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有關法規政策相對滯後

這裡所說的相關法規政策包括兩個大的方面:一是以建立具體完善的林權流轉制度,規範、引導林權流轉行為為內容的法規政策,二是以森林資源合理保護利用管理為內容的法規制度。

第一個方面,1985年,國家體改委、林業部頒發的《林業經濟體制改革總體綱要》中提出要建立明晰的產權制度,規定“遵照林木所有權與林地使用權一致的原則,進行林木所有權及林地使用權的有償轉讓”,提出了林權流轉的要求。國務院辦公廳下發的《關於治理開發農村“四荒”資源進一步加強水土保持工作的通知》中,要求要合理安排農、林、牧、副、漁各業生產,實行家庭或聯戶承包、租賃、股份合作、拍賣使用權等多種方式治理開發“四荒”,規定了對宜林“四荒”使用權的有償流轉。

1998年4月29日修改後的森林法,增加了第十五條,規定用材林、經濟林、薪炭林及其林地使用權、採伐跡地使用權以及國務院規定的其他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權可以依法轉讓、依法作價入股或者作為合資、合作造林、經營林木的出資、合作條件,同時指出“不得將林地改為非林地”、“除本條第一款規定的情形外,其他森林、林木和其他林地使用權不得轉讓”。以法律的形式,對林權流轉作出了原則性的規定。20*年,中央《決定》中也提出:“在明確權屬的基礎上,國家鼓勵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權的合理流轉,各種社會主體都可通過承包、租賃、轉讓、拍賣、協商、劃撥等形式參與流轉”。應該說林權流轉已是於法有據了。但相關的配套法規政策滯後,缺乏規範具體操作的行政法規,致使林權流轉中還存在著操作普遍不規範等問題。

第二個方面,由於在林權流轉中,大多數投資者主要追求的是經濟效益,而我國的森林分類經營工作剛剛起步,現行的資源保護管理法律法規還不是建立在分類經營的基礎之上的,各項管理制度如採伐制度等還停留在舊有的框架內,造成林木經營者經營上的約束性,客觀上對林權流轉產生了不利影響。

(二)森林資源資產評估制度不健全

其主要表現為:一是沒有執行統一的評估標準、方法,二是沒有法定的評估機構,同時,國家關於評估機構、人員資質的現行規定也與實際工作需要脫節。在已經開展的林權流轉中實施的資產評估,多為有各方代表參加的合議性的評估,雖具有一定的公開性和合理性,但缺乏法定性、準確性和科學性。還有相當一部分流轉沒有進行資產評估,不可避免地造成了國有資產和集體資產的流失。如某國有林場,通過不很公開的協商,將本林場3500餘畝林地全部承包出去,承包期20年。協議中將現有林木資源無償交給承包方經營,待承包期滿,承包方也無償將林木資源交給林場。字面上好似等資源交接,但實際操作起來遠非如此,林場現有林木資源,多為中、近熟林,其價甚巨。若採伐後轉租別人耕作、木材收入和地租收入兩得,快到期滿時再造林,還場以幼林,則國有資產流失的結局不可挽回。

(三)操作不規範,缺乏有效監督機制

在林權流轉過程中,有的沒有依法實行公開;有的發包時沒有依法召開群眾大會或代表大會;有的合同條款不完備甚至是沒有書面合同。不規範不僅表現在程式上,有些在實體內容上,也有不妥當甚至是違法的情況,如超出法律規定的流轉範圍實行流轉、超出法律規定的許可權約定雙方的權利等。除了部分流轉合同依法進行了公證以外,林權流轉普遍缺乏監督機制。如在我省新興的“林木認領託管”公司,在經營和宣傳中,均存在有不同程度的不實之詞和誤導之嫌,他們假借有關主管部門和科研單位的名義,誇大宣傳其經濟效益,錯誤宣傳《林權證》的性質和效力而分散委託人對託管協議的關注。在這種情況下,如果雙方簽定的合同中,有關條款不嚴謹、不完善,投資人一次性投資後,對公司執行合同情況缺乏約束與監督,不能及時有效地發現和應對該公司可能出現的違規甚至違法行為。將可能釀成經濟糾紛甚至社會事件。

(四)政府幹預多,服務不到位

目前,全省的林權流轉基本上是地方政府及其部門推動。有的地方對流轉方式實行“一刀切”,強令在一定期限內完成所有宜林荒地的拍賣,重數量不重質量;有的地方甚至對經營者種什麼樹種、林種作出規定、強行實施,侵犯林農經營自主權;有的地方隨意撕毀原來的承包合同,強行將已經承包的林地收回,再進行“拍賣”。競標者主要是本地農民。雖然也有跨區域投資者,但在流轉規則、成交價格等方面,以縣域為單位,各地存在較大差異,全省尚未建立資訊豐富的交易平臺從而培育流轉價格具有參考意義的市場。

據瞭解,目前僅“河南省技術產權交易所有限公司”(**年9月1日成立)的經營範圍中有代理林權交易的內容,儘管自行制定了《河南省技術產權交易所林權交易實施細則(暫行)》和《河南省技術產權交易所活立木託管暫行辦法》、《河南省技術產權交易所林權證明託管辦法(暫行)》、《河南省技術產權交易所林權交易資訊披露規則(試行)》,但仍處於萌芽的狀態。從長遠來看,不符合市場經濟發展的要求,不能滿足進一步推進林權流轉工作的需要。

四、促進林權合理流轉的途徑

(一)在較高層次上完善相關立法

如前所述,法律法規的滯後已成為林權流轉中的主要問題,對投資者來講,需要一個具備較強操作性的具體規定,進一步規範流轉的原則、範圍、方式、程式、監督、管理,進一步地明確流轉雙方的權利和義務;對政府職能部門來講,需要明確其法定職責,確定其管理和服務的方式和內容。而這些內容,從我國現行的有關立法規定和行政管理要求來看,不是哪個部門或地方政府檔案所能夠規定的,有些內容甚至是地方性法規也不能作出規定的,如前所述的流轉範圍問題、資源評估機構及人員資質問題、採伐管理問題等,必須通過修改《森林法》或國務院制定行政法規才可得以實現。

(二)建立完善的森林資源資產評估制度

各種形式的流轉,都應當建立在科學規範的評估基礎上,合理確定底價,才能保證流轉依法有序進行,實現盤活森林資源資產、促進林業建設可持續發展。建立完善的森林資源資產評估制度,一是要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編制科學合理的引數表和各主要臨終的評估細則,規範和完善評估技術、評估方法;二是要根據《行政許可法》等法律、法規的要求制定科學、可行的森林資源資產評估機構和人員資質認證辦法,解決目前有關資質規定與實際工作要求相脫節問題;三是要加強森林資源資產評估機構和隊伍建設,滿足工作需要。

(三)搭建林權流轉平臺,培育和完善森林資源交易市場

要真正將林權流轉推向深入,就應該在保證國家生態安全和生態建設發展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引入市場機制。要按照市場經濟運營的要求,結合森林資源資產的固有特點,培育和完善森林資源市場,一是要有大量能夠在價格上進行量化的待轉林權;二是要有暢通的資訊收集和釋出渠道;三是要有完善的服務體系,包括森林資源資產評估機構、林權流轉中介機構的建設等;四是要有完善的市場監督保障機制。

(四)準確定位,合理發揮政府及林業主管部門在林權流轉工作中的作用

政府和林業主管部門要依照法律規定和市場經濟運營規則的要求,明確其對林權流轉的組織、指導、服務、管理、監督等職能,做到既積極推進,又充分尊重群眾意願;既嚴格管理又不干涉經營者的經營自主權;既加強監督又全面提供服務,充分、合理地發揮職能作用。尤其是林業主管部門,既要加強相關法規政策的宣傳諮詢,又要積極開展實際工作的調研;既要認真進行規劃設計,又要搞好技術服務;既要大力指導評估機構、隊伍的建設,又要加大對破壞森林資源違法行為的打擊力度,以促進我省林權流轉工作的依法、有序的開展。

2023年現狀調研報告 篇17

隨著農村父母離鄉進城打工、經商人數的增多,農村留守兒童的人數也在不斷增多,他們失去父母庇護,身心、學習、成長都面臨著失管、失教和失衡,由此引發了諸多社會問題,同時,也引起了社會各界對這個群體的關注。近段時間,我們通過問卷調查、入戶走訪、實地座談等形式,對x市x鄉留守兒童的現狀進行了調研,並提出如下調研意見:

一、基本情況:

x市x鄉中心國小共有496名學生,其中有32名學生為留守兒童,這些孩子差不多都是班裡的。問題學生!學習成績普遍偏差,作業常常不按時完成,有孤獨感和失落感,不願與其他同學交流,有嬌縱、任性等壞脾氣這些孩子大多是由爺爺奶奶監護的。由於老人沒有能力教育孩子,父母在外勞作疏於照顧孩子,加之留守兒童本身的安全意識和能力有限,留守兒童的安全及教育問題日益突出。

二、留守兒童成長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是生活方面:與其他孩子相比,他們缺少父母的照顧,容易在營養狀況、身體健康等方面受到影響。特別是在年幼的階段,孩子的養育、保護顯得更為重要,如果不能與自己的父母在一起生活,問題容易出得多一些。

二是心理問題:由於得到的親情、情感和心理關懷的缺少,許多孩子缺少傾訴和尋求幫助的物件,又很少與外界接觸。在調查中我們發現,這些孩子其實特別想和家人在一起,這是他們的心願。由於不能和父母一起生活,久而久之,有的孩子就與家人產生了隔膜和陌生感,內心的封閉、情感的冷漠、甚至行為的孤僻等也不同程度地存在,容易出現性格上的缺陷和心理上的障礙。

三是教育問題:在我們走訪中得知,由於父母外出打工,家務勞動甚至一些農活都落在了留守兒童身上,不能保證孩子們的學習時間,學習成績因此下降。臨時監護人對孩子學習的督促幫助不夠、方法不當,甚至有的監護人放任自流這些孩子,最終使這些孩子產生厭學,棄學的心理。農村孩子中留守兒童的國小階段入學率相對高一點,國中階段則呈下降趨勢,更有孩子產生只想讀完國中的想法。

四是道德問題:在兒童成長過程中,家長的言傳身教、潛移默化有重要的引導作用,往往會影響孩子的一生,兒童的許多行為習慣、道德素養都是在家庭中形成的。由於不能和父母在一起,缺乏及時的指點和幫助,一些錯誤行為和做法不能及時得到糾正,容易養成一些不好的習慣和道德品行。

五是安全問題:由於老人沒有能力教育孩子,父母在外勞作疏於照顧孩子,留守兒童的安全問題突出。加之留守兒童本身的安全意識和能力有限,正處於玩耍的黃金時期,寒暑假更是他們放鬆的時間,逃脫了老師嚴格管理,擺脫了家長嚴密監管,留守兒童缺乏應變和自我保護能力,這讓他們的安全處於一種特別危險的環境,應該引起全社會的關注和關心。

三、留守兒童問題產生的原因

1、監護人自身因素有欠缺。一是責任意識不強。在監護人眼裡,認為孩子的父母不在身邊,不能對他們要求太嚴格,應對孩子更多的愛,否則會使孩子產生扭曲心理,覺得不是自己親生的父母到底不知道疼愛自己。二是監護責任不明確。監護人往往從身體健康方面考慮問題,重吃飯穿衣輕學習教養;重身體健康而忽視心理健康和全面發展;關心兒童在學校和家裡的表現;忽視兒童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三是監護精力跟不上。由於監護人大多數是老年人,年紀較大,有的甚至同時要監護幾個留守兒童,放在每個留守兒童身上的精力就不夠。再加上自己身體狀況差,本身需要人照顧,因此對留守兒童的教育只能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四是監護人自身素質較低。他們不知道從心理上來照顧兒童,不知道從法律、安全、衛生知識等方面教育他們,也不能在學習上給予幫助和指導,從而使留守兒童的教育從根本上就失去了重心。

2、農村經濟發展滯後。農村經濟發展滯後,導致農民不得不想辦法改善家庭生活,讓自己孩子擺脫這種困境,選擇進城務工賺錢來養家餬口,從而使兒童在不完整的家庭中成長。因此,我們認為,農村經濟發展滯後是造成那些留守兒童問題的最根本的原因。

3、家長缺乏家庭可持續發展觀念。我們通過調查發現,農村留守兒童家庭雖然經濟不富裕,但也不至於窮困潦倒、無處安身,他們大多是可以在家鄉通過辛勤勞動來維持家庭正常生活的,而他們卻追求快速改善家庭生活,追求給孩子成長提供充實的經濟支援,不惜拋家棄子,離鄉背井而進城打工。他們的收穫就是讓他們感到滿足的紙幣,而他們失去的是家庭的親情,犧牲的是子女的前途,造成的是越來越多、越來越嚴重的社會問題,使得自己的家庭得不到正常的發展。

4、複雜的社會因素難辭其咎。由於家庭生活的不完整,留守兒童過早過多涉足社會的各個方面。由於其天真幼小,無法正確處理來自社會各方面的紛繁複雜的社會資訊與狀況,分不清是非曲折。他們把一些與社會和道德格格不入的東西當作時髦去追求,當作偶像去崇拜、去效仿,進而使他們在心理髮展上存在大量的不健康的甚至是錯誤的東西,存在許多的困惑與問題,這樣的社會環境也給社會自身留下了大量的不安全隱患。

四、解決留守兒童問題的建議

鑑於目前留守兒童群體客觀存在的現實,我們建議近期解決留守兒童問題應該從下面幾個方面採取措施:

一是加強宣傳,明確責任主體和監管職責。

在留守兒童教育過程中,學校承擔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雙重責任。為嚴防留守兒童可能發生的安全事故,學校應對留守兒童、家長及其監護人進行家庭教育、法律常識等相關知識培訓,讓家長及監護人明確應承擔的監管範圍、時間、職責等;結合案例,重點介紹寒暑假期間極易發生的溺水、交通、雷擊、食物中毒等安全事故,對預防工作和救護措施進行詳細講解。

二是多關心過問留守兒童,做好心理疏導工作

由於父母長期在外,留守兒童得到父母的關愛甚少,很容易使留守兒童形成孤僻叛逆、消極自卑、攻擊報復的性格。針對留守兒童存在的心理問題,學校應該開設心理教育課,為學生講授青春期健康知識。放學後組織留守兒童集中寫作業,老師輪流看管、輔導。老師定期與留守兒童談心,幫助他們克服孤僻、膽怯、冷淡等心理,以彌補父母不在身邊的親情缺失。

三是開展結對幫扶活動,使留守兒童感受到溫暖和關懷。

為使留守兒童感受到溫暖和關懷,學校應該組織開展愛心媽媽牽手留守兒童結對活動,使留守兒童獲得愛心媽媽的關愛,讓愛心媽媽從心理上疏導、生活上關愛、學習上解惑,讓孩子們感到心有人愛,身有人護,難有人幫。通過結對幫扶活動,使留守兒童感受到黨和政府的溫暖以及社會各界的關懷。

四是建立留守兒童資訊檔案,實行假期全程跟蹤監管。

寒暑假前,學校應對每位留守兒童進行深入摸底調查,詳細記錄留守兒童父母的具體去向及聯絡方式,並登記造冊,形成留守兒童資料庫,及時掌握留守兒童的最新動態。寒暑假期間,學校應該開展家訪活動,對留守兒童的安全監管、學習生活、行為習慣、身心健康提出具體的要求。班主任每月至少要與留守兒童聯絡兩次,做到學校、監護人、父母互相溝通;學校還應該利用春節、假期孩子父母返鄉的時機,召開留守兒童家長會,與家長充分交流,形成合力。

五是加強校內留守兒童之家建設,為孩子提供學習和生活環境。

學校要建立留守兒童之家,確保留守兒童有個溫馨、快樂的家園,使其既愉悅身心,又增強了集體榮譽感和學習、生活的信心,體會到成長的快樂,找到回家的感覺。特別是寒暑假期間,留守兒童之家應該免費為留守兒童開放,不但提供學習場所,而且還應該開展豐富多彩的娛樂活動,真正把留守兒童之家辦成留守兒童滿意,外出父母放心,社會輿論認可的學習、生活場所。

總之,留守兒童問題是一個綜合的問題,既牽涉到教育方面,也關乎心理、社會、法律、經濟等方面。這些問題如果不能得到及時的解決,影響的不僅僅是孩子的成長,同時也影響到他們的父母能否在外安心工作,更遠的會影響到社會的安全,穩定隱患。因此,農村留守兒童教育及成長的根本出路就在於全社會能認識到這一問題的嚴重性和重要性,從而使大家由自發、自覺到有組織地來關愛、幫助、支援留守兒童,提高農村教育水平,為留守兒童的健康成長創造一個良好的社會環境,讓祖國的花朵飽含著生機,期待著怒放的那一天。

2023年現狀調研報告 篇18

調查時間: 20xx年x月x日

調查地點: 貴州省貴陽市金陽區

調查物件: 隨機抽樣調查金陽區各社會階層人士

調查方法: 問卷調查

調 查 人: 張 賢 淼

調查分工:分4小組,每組6人,本小組負責金陽客車站

社會管理主要是政府和社會組織為促進社會系統協調運轉,對社會系統的組成部分、社會生活的不同領域以及社會發展的各個環節進行組織、協調、監督和控制的過程。

社會管理是人類社會必不可少的一項管理活動。在我們這樣一個有13億人口、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國家,社會管理任務更為艱鉅繁重。我們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根本目的是維護社會秩序、促進社會和諧、保障人民安居樂業,為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營造良好社會環境。社會管理的基本任務包括協調社會關係、規範社會行為、解決社會問題、化解社會矛盾、促進社會公正、應對社會風險、保持社會穩定等方面。做好社會管理工作,促進社會和諧,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條件。

隨著改革的深入,經濟的發展,居民對社群服務、社群安全、居住環境、文化生活、醫療衛生等方面的要求越來越高,社會管理的任務越來越重。為了全面瞭解社會群體對本市社會管理的基本評價,我校經濟學院承擔了此項課題調查。我作為其中一員,有幸參與此項調查。社會實踐調查工作結束後,經過分析總結,得出調查報告如下:

一、調查地點基本資訊

金陽新區位於貴陽市西北面,以淺丘地形為主,東臨國家級長坡嶺森林公園,南接三橋馬王廟,西靠百花山脈,毗鄰著名風景區百花湖,北接白雲區。新區內擁有金華湖、觀山水庫、十二灘水庫,山環水抱,自然環境十分優越。新區距市中心區僅12km,距貴陽龍洞堡機場和貴陽火車站約半小時車程,通過貴黃、貴遵高等級公路和川黔、滇黔公路與雲南、重慶、四川相聯絡,周邊旅遊資源富集,交通便利,是創業投資的理想場所。

二、調查物件的基本資訊統計

調查物件男女比例7:3,男性佔70%,女性佔30%;年齡30歲以下的佔80%,30-40歲的佔15%,41-50歲的佔5%,50歲以上的沒有。在被採訪者中大部分是國中高中,大專本科學歷,僅有一人是職校中專學歷,另外,有一人不願透露自己學歷情況;職業除領導外各行各業的都有;居住地各種情形都有被調查者。由此可以看出,本次問卷調查物件比較具有代表性,調查內容可以客觀全面的反應該區社會管理的實際狀況。

三、對社會管理現狀整體評價的調查結果統計

(1)個人對社會管理整體效果的評價。有65%的人感覺不滿意或非常不滿意,只有15%的人感覺非常滿意或滿意,另外還有20%的人感覺一般。

(2)對非政府組織(NGO)的瞭解。有55%的人不知道非政府組織;在對非政府組織在社會管理中的表現中35%的人感到滿意或非常滿意,55%的人感覺一般。

四、對社會管理和相關服務的具體評價的調查結果統計

(1)住房問題。金陽新區雖然作為新興地區,然而大部分人對現在的住房感到一般或不滿意,只有20%的人感到滿意或非常滿意;對該區保障房的建設力度,只有20%得人感到滿意,認為建設力度小或一般的相對多些。值得引起注意的是:100%的人認為應該給進城的農民工安排保障性住房。

(2)公共基礎設施建設。關於該區的消防安全,大部分人認為比較好,沒有人覺得不滿意;值得一提的是:雖然金陽新區人口密度較小,但是大部分人認為當地交通安全差,可見交通問題是貴陽市的重要癥結之所在。由於金陽區住戶分散,各方發展情況、發展重點不同,人們對活動場所的需求與看法也各不相同。

(3)生態環境及食品藥品安全問題。金陽區經濟現相對落後,工業化發展緩慢,所有住戶對當地生態環境評價都還是比較好的。金陽區在就醫方面做得很好,大部分人感到進醫院看病的程式比較簡潔。食品藥品安全問題是所有問題中的重中之重,這也是全國範圍的難題。不過這一情況在該區有所好轉,只有少數人對當地的自來水、食品、藥品以及空氣質量感到擔心。

(4)生活方面問題。雖然75%的居民感到生活壓力大或者非常大,還有25%得人也是感到一般,但是還是有95%的居民非常重視鄰里之間的交往,可見,金陽區居民都是非常重視生活質量的。

(5)社群管理問題。有25%的人財物被盜竊過,這相對於貴陽其他地區是不錯的,但放在全國範圍上來說就差強人意了。在社群的公共服務這一塊,金陽區做的非常不錯,只有個別人感到不滿意。並且大家也都願意為社群管理提意見,貢獻自己的力量,雖然有20%的人認為這些意見不大可能會被採納。

(6)市民參與社會管理的渠道。調查中發現,只有25%的人認為市民訴求的渠道暢通。超過80%的人認為是政府各部門主要領導的辦公電話向社會公開是有必要的;並且有65%得人對撥通政府各部門主要領導的電話抱希望。於此可見在金陽區市民對於政府不信任的狀況有所緩解,這不得不說是金陽區的一大亮點。有85%的居民希望各級領導能開通微博與市民對話,另外15%的人也是抱無所謂的態度,對此也不是很抵制。對於政府主導的聽證會,超過半數的人對此抱有希望。比較讓人詫異的是,在我所調查的20人中,沒有一個人認為政府應該對通過電話、網路、攝像等方式舉報違法違規行為的市民給予獎勵。

五、調查結果分析

(一)現行社會管理體制面臨的問題

(1)管理制度和機制不健全

首先表現為社會管理職權劃分和職能配置、管理物件和領域設定以及作為管理基本依據的法律法規及政策制定等方面都沒有科學認識和研究,對於這些前提性問題不解決,社會管理很難走向完善。

其次,社會管理機制也不完善。社會管理體制創新需要建設四個機制,即社會發展綜合決策和執行機制、社會影響評估機制、社會安全網機制和社會風險管理機制。這些機制的健全將有利於促進社會管理決策的科學化、減少社會問題的發生、促進社會公平和保障社會安全執行等。

(2)管理主體混亂和管理人才缺乏

在我國,社會管理主體包括兩大類,一類是黨政機關,一類是公民社會組織。

從社會管理的合法性角度來看,有些管理主體雖然在實踐上參與社會管理,但是它們可能並不同時具有這兩種合法性。

另外,作為在社會管理中占主導地位的黨政機關在進行社會管理的過程中出現黨政職能劃分不清、政出多門等問題而造成社會管理的亂象。

社會管理主體是一個籠統而龐雜的概念,有效和高效的社會管理必然落實到並依賴於管理人才。如何提高社會管理主體中各類管理人才的素質、結構和專業水平,是決定社會管理效率和效果的重要因素。

府的理念,定位好“掌舵”與“划槳”的職能,為社會提供最優質和最有效的公共物品和服務等。

(3)管理手段單一和管理方式傳統

傳統社會體制是以“單位制”為主要特徵的高度一元化的集中體制。在這種傳統社會體制下,以自我管理、自我服務和自我發展為特徵的社會空間非常狹小,政府對社會管理以“單位”為依託,並以條塊結合的方式對單位進行管理,主要依靠管制化的行政手段和簡單地懲治處罰手段對全體社會成員進行全面的管理和控制。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確立,市場領域首先從原來以計劃經濟為特徵的總體性社會中分離出來,而逐漸向以市場經濟為特徵的多元化社會轉變,公民社會領域也逐漸興起和形成,併成為在政府和市場以外的獨立領域。面對分化了的多元社會,以前以“單位社會”為依託的傳統的行政管制手段便不再適用,而需要依賴市場的機制和手段,依靠完善社會管理的法律法規和社會政策等法治手段,促進公民社會的自我管理和自治,並在此基礎上,聯合市場和公民社會的力量共同完成社會的管理和治理。

(3)管理理念傳統和落後

從政府、市場和社會三者關係來看,中國處於全能主義政府的轉型過程中,有限政府的理念尚未確立,市場經濟制度也很不健全,公民社會也只是剛剛起步。 處於全能主義轉型過程中的政府總是習慣於凌駕於全社會之上,很難形成治理理念,與市場和公民社會分享管理許可權,並很好地整合市場和公民社會的力量共同完成社會的管理,維持社會秩序;總是習慣於對各種社會組織和社會成員進行全面而嚴格的控制和管制,很難形成公民社會理念,最大限度地滿足公民的自由發展等權利,建立權利型社會,促進社會向自主、自立和自治的方向發展;總是習慣於從滿足政府自身管理的便利和自上而下的內部控制需求出發,常常採用行政強制力,造成管制有餘而服務不足,很難形成服務理念,從社會本位出發來滿足社會和公民的多樣需求;習慣於包攬一切社會事務的理念和做法,過多地承擔社會管理的生產者角色,而弱化作為安排者和監管者的角色,很難形成有限政

(二)、針對上述問題提出幾點建議。

第一,進一步加強和完善社會管理格局,切實加強黨的領導,強化政府社會管理職能,強化各類企事業單位社會管理和服務職責,引導各類社會組織加強自身建設、增強服務社會能力,支援人民團體參與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發揮群眾參與社會管理的基礎作用。

第二,進一步加強和完善黨和政府主導的維護群眾權益機制,形成科學有效的利益協調機制、訴求表達機制、矛盾調處機制、權益保障機制,統籌協調各方面利益關係,加強社會矛盾源頭治理,妥善處理人民內部矛盾,堅決糾正損害群眾利益的不正之風,切實維護群眾合法權益。

第三,進一步加強和完善流動人口和特殊人群管理和服務,建立覆蓋全國人口的國家人口基礎資訊庫,建立健全實有人口動態管理機制,完善特殊人群管理和服務政策。

第四,進一步加強和完善基層社會管理和服務體系,把人力、財力、物力更多投到基層,努力夯實基層組織、壯大基層力量、整合基層資源、強化基礎工作,強化城鄉社群自治和服務功能,健全新型社群管理和服務體制。

第五,進一步加強和完善公共安全體系,健全食品藥品安全監管機制,建立健全安全生產監管體制,完善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完善應急管理體制。

第六,進一步加強和完善非公有制經濟組織、社會組織管理,明確非公有制經濟組織管理和服務員工的社會責任,推動社會組織健康有序發展。

第七,進一步加強和完善資訊網路管理,提高對虛擬社會的管理水平,健全網上輿論引導機制。

第八,進一步加強和完善思想道德建設,持之以恆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增強全社會的法制意識,深入開展精神文明建立活動,增強社會誠信。

社會管理要搞好,必須加快推進以保障和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堅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安排,加快發展各項社會事業,堅持優先發展教育,著力抓好就業這個民生之本,合理調整收入分配關係,加快推進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加快醫療衛生事業改革發展,加快推進住房保障體系建設,繼續推進扶貧開發,發展婦女兒童事業,培育壯大老齡服務事業和產業,健全殘疾人服務體系,使發展成果更好惠及全體人民。

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充分認識新形勢下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的重大意義,統籌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以及生態文明建設,把社會管理工作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深刻認識和準確把握社會管理規律,加強調查研究,加強政策制定,加強工作部署,加強任務落實,不斷提高社會管理科學化水平,不斷促進社會和諧穩定,努力為“”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為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巨集偉目標創造更加良好的社會條件。

六、結語

在我國,社會管理體制改革已經提上了議事日程。然而,要建立“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的社會管理新格局,最為重要的就是,政府需要轉變社會管理的基本理念:以培養公民參與和志願精神,保障和促進公民社會向獨立、自主、自治的方向發展為落腳點;以公共服務為基礎和前提條件,在服務中實現管理;明確政府與公民社會的關係定位,堅持“社會本位”和治理理念;樹立政府在社會管理中占主導地位的思想,主動承擔社會管理職責,強化政府的社會管理職能,完善社會管理制度、營造良好社會環境。

2023年現狀調研報告 篇19

一、調研背景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人均GDP的增長取得了令世人矚目的成就。然而,隨著人均GDP的增長,城鄉收入差距也在急劇加大。2019年全國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為10493元,農民人均純收入為3255元,兩者的收入比為3.22:1。隨著我國社會發展的加速和不同地區之間、社會階層之間的差距拉大,教育公平問題進一步凸顯,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黨的xx屆四中全會提出了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新命題。和諧社會的基礎是公平、公正,而教育公平則是實現社會公平的重要內容,教育公平是社會公平的基礎和核心,沒有教育的公平公正,就不可能實現真正的社會和諧。教育作為推動社會變革與發展的重要力量,既可以影響經濟與社會發展的效率目標,又可以影響經濟與社會發展的公平目標。社會的教育在社會流動、社會分化中具有“篩選器”的功能,又具有穩定器、平衡器的功能,被視為實現社會平等“最偉大的工具”。按照現階段提出的新要求,我們應該以和諧理念來引領教育發展,通過推進教育的公平、公正,來促進社會的公平、公正,通過構建和諧教育,來推動構建和諧社會的步伐。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只有農村得以發展,才能真正實現社會的和諧發展。農村發展的基礎是搞好農村的基礎教育。基礎教育是地方事業,擔負著為地方培養人才的重要任務。基礎教育辦得好壞,直接關係到地方經濟和社會的發展與進步。然而,農村基礎教育現狀卻不容樂觀。

二、調研物件

此次我調查的物件就是針對農村的基礎教育現狀展開的。基礎教育,就是人們在成長中為了獲取更多學問而在先期要掌握的知識。 基礎教育,作為造就人才和提高國民素質的奠基工程,在世界各國面向21世紀的教育改革中佔有重要地位。中國的基礎教育包括幼兒教育、國小教育、普通中等教育。本報告的研究範圍主要是有關我國農村地區基礎教育的現狀

三、調研目的

1、通過進行實地調查和網上搜集資料,活的農村基礎教育現狀的資訊

2、分析農村基礎教育所存在的問題,並找出出現問題的原因

3、通過分析具體農村地區的基礎教育現狀的案例,切實掌握農村基礎教育問題出現的原因和解決的途徑

4、對本地區的農村基礎教育問題進行調研,掌握第一手資料

5、探索解決農村基礎教育問題的途徑,共同探究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方法

四、中國農村基礎教育現狀分析

自1986年國家義務教育法出臺以來,特別是《中共中央關於教育體制改革的決定》實施以來,我國的農村基礎教育事業有了很大發展。但由於農村教育先天不足,再加上後天失調,所以農村教育狀況並沒有實現質的飛躍,依然存在諸多問題。

(一)政府投入有限,農村基礎教育經費嚴重不足,辦學條件差

教育的發展離不開一定的財政支援。農業經濟發展緩慢,農村財政緊張,各種經費特別是義務教育經費嚴重不足,導致農村學校的持續發展難以實現。中國是個農業大國,義務教育階段農村在校生佔全國在校生的絕大多數。目前,義務教育階段在校生合計約1.93億人,按農村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70%算,農村在校生約1.3億人。

然而,長期以來,我國各級各類學校教育經費總投入中義務教育階段所佔比例過低,義務教育經費投入佔總投入的比例始終低於60%,而農村義務教育投入佔總投入的比重近年還不足30%。而且,在農村義務教育總投人中,政府財政撥款所佔比例也不高。儘管近年中央教育財政轉移支付向農村義務教育傾斜有所增加,但最高也只達到64.9%。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縣鄉財政與農民負擔”課題組2019年發表的調查報告顯示,在農村義務教育的投人中,鄉鎮一級的負擔竟高達78%左右,縣財政負擔約9%,省地負擔約11%,中央財政只負擔了2%。而在國外,中央政府是義務教育資金來源的主渠道,有的國家中央政府投入佔整個基礎教育投入的比重高達80%。

長期以來,農村義務教育主要以農民投入為主。尤其是農村稅費改革以前,農村義務教育事實上主要由農民承擔。稅費改革後,農村基礎教育的經費來源基本是以鄉鎮財政撥款為主,輔之以農村教育費附加以及收取學雜費、教育集資等。鄉級財政在農村義務教育中承擔了全部責任。農民的“合理”負擔成為農村義務教育的重要支柱。農村稅費改革之後,在農民減負的同時,教育也大幅度減收,一些地方農村義務教育財政狀況供需矛盾更加突出。

由於經費不足,農村中國小的教學設施十分落後,一些中國小的基本辦學條件得不到保障。2019年,我國農村地區危房比例仍然較高,全國國小和國中共有4542.3萬平方米的D級危房。此外,每年新增危房約1750萬平方米,因自然災害受損的校舍約200萬平方米,國小和國中校舍危房率分別為5.6%和3.7%。雖然2019年,國家實行了九年義務教育新的保障機制,許多學校新修了教學樓、辦公樓、學生宿舍,但在教學儀器、實驗裝置、圖書資料、現代化的教學手段等方面,農村中國小與城市相比都有很大差距,其教育資訊化和教育技術水平更低,從而最終導致農村學生流失。

(二)師資力量嚴重不足,教師教學水平低,教學質量堪憂

教師隊伍的建設,在整個教育環節中至關重要。師資力量的好壞,直接關係到學校的教育質量。調查發現,農村教師隊伍的現狀不盡如人意。

1、師資力量匱乏,農村師資“缺血”

由於農村教師待遇低,生活條件差,拖欠教師工資的現象嚴重,很多人不願到農村任教。一些剛畢業的大學生,寧願在家待崗,也不願當鄉村教師。同時,家裡有門路的、教學水平稍高的教師也想辦法擠入城市。再加上這幾年城市學校擴招,一些學校的師資力量不足,也開始從農村招聘教師。隨著進城教師的擇優錄取,越來越多的優秀教師流向了城市。由於師資的流失,貧困農村的中國小校裡一個教師跨年級、包班上課的現象司空見慣。在農村許多學校,、機、美術等方面的教師嚴重缺乏,無法適應新課改後的需求。另外,造成農村教育師資力量不足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教師的單向流動,即優秀教師只具有向上的流動性。如果村裡的老師教得好,則入編進入鎮裡的學校,鎮裡的老師如果教得好,則進入縣城裡的學校。依此類推。這種帶有剛性的評選機制導致農村基礎教育系統只能得到較差的師資來源。農村師資原本“先天”不足,無奈又遭流失之痛,農村師資嚴重“缺血”。

2、教師素質參差不齊,教師專業化程度偏低

農村中國小教師學歷普遍偏低,學歷達標與能力達標存在較大落差,教師素質參差不齊。以湖南省為例,農村國小專任教師中本科以上學歷佔的比例不到城鎮的20%,國中也只相當於城鎮的一半,如衡陽市農村學校教師第一學歷合格率為22.7%。儘管通過大規模的學歷補償教育和在職培訓,農村教師學歷達標率得到極大提高,但教師素質仍然不能滿足義務教育快速發展的需要。農村一些學校的大部分教師是本鎮(縣)未考上大學的高中畢業生,甚至一些國中畢業生也當起了教師,很多貧困縣還有一部分教師國小畢業。另外,相當一部分農村教師教育觀念陳舊,知識老化,教學方法落後,難以適應教育改革發展的需要。尤其是在資訊化迅速發展的今天,他們無法趕上時代前進的步伐,使得農村中國小教師隊伍形成不了梯隊,專業化程度不高。教師的低素質直接影響、限制了學生素質的提高。由於教學質量不高,農村一些學校的生源逐漸流失。在一些地區,“村國小到中心國小,中心國小到縣城國小,優生不斷流向縣城”已成了趨勢。長此以往,學校將陷入一種惡性迴圈並將隨著這種惡性迴圈而趨於萎縮。

(三)家庭貧困,出現了新的“讀書無用論”

在農村,尤其是貧困地區,由於教育投資少,本應由財政支付的教育經費負擔轉移到農民家庭,義務教育已無義務之實,老百姓需要自己負擔學費。農民一年的收入本來就很少,大部分用來支出子女的學費,一些多子女的家庭出現了教育致貧現象。農民不堪教育費用的重負,導致其子女失學、輟學。另外,近年就業形勢不太樂觀,職業教育極不發達,導致學生在大學學的知識在農村派不上用場,使得農村出現了新的“讀書無用論”。一些家長認為,與其讓孩子讀書,還不如讓孩子早點出去打工掙錢以貼補家用。尤其是那些家庭比較困難而成績又不好的孩子,受家庭財力的制約,對教育的需求也很微弱,甚至連國小都沒有畢業。貧困人口失去學習機會,也就限制了他們獲得個人發展的機會。

五、營勝村基礎教育案例分析

此次調研我來到了遼寧省丹東市五龍背鎮的一個普通的鄉村-營勝村,調研結果如下

(一)教育現狀

據2019年資料顯示該村約有人口1500多 ,學齡兒童接近200多 ,全村只有一所國小,六個年級共有教師9名,9名教師中無本科以上學歷者,7名專科學歷,2名國中學歷,中級職稱4人,初級職稱5人。調查發現,該村基礎教育存在的主要問題有,一方面,師資力量缺乏教師不配套和跨年級上課現象嚴重, 很多教師 都是上了這門課再上那門, 由於照顧不過來, 只能讓 一些班級學生自習或做作業。我們還了解到由於農村教師的待遇低, 辦公條件差, 農村基礎教育崗位難留 人, 老師調動頻繁。另一方面, 教師隊伍普遍存在學 歷低、職稱低、素質低的“三低”現象。大部分教師為“民轉公”教師, 由於他們的年 齡偏大, 業務素質在短期內不可能有很大的提高。

(二)面臨的主要問題

1、教師隊伍數量不足、分配不均、素質偏低。 由於受政策因素的制約, 該村近 3 年未補充過教師, 導致教師嚴重不足和失衡。而鎮上的中心學校和交通條件較好的學校教師普遍超編教師隊伍數量不足、分配不均、素質偏低。同時由於一批學歷低、素質 不全面的人員進入教師隊伍, 再加上“民轉公”教師,

使得教師隊伍整體素質不高, 年齡結構也不合理。農 村課程改革對目前的農村教師提出了巨大的挑戰, 它要求教師的教育理念、教學角色行為必須實行全

方位的轉變。由於農村教師隊伍年齡資歷、學識水 平、身心狀況差異較大, 因此轉變過程困難很多。

2、 學校管理方面有待改進。一是校長結構欠 合理, 老的老了, 工作精力有限; 年輕的又過於年輕, 沒有什麼工作經歷, 更談不上有較好的工作經驗。二 是部分校長對學校的管理工作較為片面, 只注重學

校教學管理, 對教學管理以外的, 如學校安全管理, 學生的德育工作、疾病防治、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等, 管理的力度不夠。

3、 學校經費困難。實施“一費制”和“兩免一 補”後, 人民群眾的負擔的確減輕了, 但學校的辦公經費受到一定影響, 由於政府財力有限, 上面的撥款也難以及時足額到位, 使學校日常工作的正常運轉 受到一定的影響, 一些基礎設施建設無法實施, 如校舍建設、綠 化學校的建立等。

六、關於農村基礎教育問題的對策思考

針對農村基礎教育出現的困難,今年我國提出了實施教育救助。教育救助是國家、社會團體和個人為保障適齡人口獲得接受教育的機會,從政策、物質和資金上對貧困地區和貧困學生所提供的援助。限於農村的基礎,農村地區難以實現教育的自救,因此,積極發揮政府的調節功能,及時實施農村地區的教育救助就成為促進農村教育事業發展的必然選擇。

(一)教育經費方面

1、加大對農村教育的投資力度,同時建立農村教育財政保障機制

緩解基礎教育投入問題的關鍵是解決財政乏力的問題。教育是一種公共產品,應當由政府承擔責任。建議國家增加對教育的投入,並嚴格規定農村教育投入的恰當比例。我國許多省在農村稅費改革後,農村教育費附加和農村教育集資被取消,縣鄉財政收入減少,為了保證縣鄉對基礎教育的投入,中央應確定一定比例的稅收進行轉移支付,專門用於農村基礎教育。切實發揮國家公共財政資金在配置農村義務教育資源中的絕對主體作用,構建基礎教育投入主要由中央財政、省級財政承擔的財政轉移支付體制,最終實現農村義務教育和保障農民子女平等享受教育機會的長效機制。

2、拓寬籌資渠道,多渠道籌措教育經費

由於我國的經濟發展水平和綜合國力還沒有達到完全支付農村義務教育經費的水平,所以從長遠發展來看,農村教育經費完全靠國家長久支付的可能性並不大。要想使農村義務教育得到更好的發展,除了國家對農村義務教育經費的保證外,還應該通過其他渠道盡可能多地籌措經費。比如可以建立“義務教育基金會”接受來自社會各界的捐助;發行教育彩票,讓全社會都來關注和支援義務教育。所得的資金由政府根據有關政策統一進行調配,切實定向用於農村教育。同時建議國家出臺農村教育救助法,以保證農村教育的優先發展。

(二)師資方面

1、加強對農村教師的培訓,不斷提高農村教師的專業水平

農村教師資訊閉塞,接受培訓的機會少之又少,其教育理念、教學方式都與城市的教師有很大差距。因此,各級政府要大力開發並充分利用國內外教育援助專案,加強對農村校長和教師的培訓。同時在教師繼續教育政策方面對農村教師要有所傾斜,比如為農村教師提供免費的培訓,適當增強教師培訓名額等。對農村教師進行培訓,要增加一些新的理念方面的內容,同時還要結合農村的實際情況,注重教師實際教育教學素質的提高和教師的實際教學效果,以切實提高農村學校教育教學質量。

2、建立合理的教師流動機制

政府要採取有效措施,實現教師的雙向流動。實施“教師交流機制”,把城裡的老師交流到農村支教半年或一年,帶動農村的教育;農村教師則到城市學校去實習,充實提高,以解決農村教師單向流動的問題,切實提高農村教育質量。從根本上解決教育公平問題,從而有效控制輟學率。比如河南省在1995年就硬性規定,剛畢業的大學生必須到農村支教一年,並把支教作為將來評職稱的一項條件。同時給予支教大學生提前半年轉正的優惠條件。2019年,鄭州市又出臺了新的教育救助政策,從2019年起,鄭州市將在5年內實現所有城市教師到農村學校支教1年。鄭州市教育局檔案規定:從2019年起,市直學校每年下鄉交流人數應不低於全體教職工的10%。另外,政府也可以在政策方面對農村有所傾斜,比如鼓勵優秀教師到農村巡迴授課,鼓勵緊缺學科教師的流動等。

3、制定可行的措施吸引師範院校畢業生到農村任教

由於農村學校條件差,工資待遇低,大部分大學畢業生不願到農村去。他們一是害怕無機會再進城市的學校,二是擔心自己到農村會被同化。因為農村教師教育觀念落後,教師專業化水平不高,再加上農村學校硬體設施嚴重不足,新教師難以進行教學改革。為吸引師範院校畢業生到農村任教,政府就要給予到農村任教的師範畢業生一定的優惠政策。

4、充分利用農村的現有資源與條件開發本土的教育教學模式,提高教育教學水平

農村學校和城市學校在硬體上相差甚遠,在短期內不能改變現狀的情況下,農村學校的教師也不能總是一味的抱怨,要充分利用農村一切可用的現有教育資源,揚長避短,發揮自身的優勢,彌補不足,開發適合本土的教育教學模式,提高農村的教育教學水平。

(三)貧困家庭方面

教育是改變一個人命運的重要途徑。貧困家庭在社會資源尤其是教育資源的享有方面,處於不利的地位,如果沒有輔助性的機制保證他們得到教育的公平,那麼貧困本身則有可能成為“世襲”的不幸命運。這種個人命運的惡性迴圈。最終使整個社會受到危害。因此政府要採取措施,把對貧困學生的教育救助作為農村教育救助的重中之重。

1、建立穩定的教育救助機制

各級政府要成立貧困家庭學生救助工作領導小組,建立貧困學生救助聯席會議制度,成立“中國小救助受援捐贈中心”,同時還要增配全額撥款事業編制,設立中國小貧困學生救助專項資金,並將助學工作列人政府年度工作目標管理,明確各部門職責,整合各方面力量,統籌協調和指導本地區的經常性助學活動,推進救助貧困學生工作。

2、加大教育救助力度

對貧困學生的救助要以政府資金為主,繼續執行“兩免一補”政策並要落到實處。同時要以經常性捐贈活動為載體,組織和發動各界人士捐款助學,對口幫扶。目前,無論是政府的救助、社會的捐助,還是學校的獎勵與減免,總體來看教育救助覆蓋面不大,平均到人的額度較低,救助力度偏小。因此,各級財政要每年安排貧困學生專項救助金,加大救助力度。

3、努力擴大教育救助範圍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國民收入不斷提高,我國逐步實行免費的義務教育已成為可能。2019年11月10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在京舉行記者招待會,教育部首次釋出《全民教育國家報告》。該報告列出了我國實施免費義務教育的時間表:到2019年,使全國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都能享受到“兩免一補”(免雜費、免書本費、補助寄宿費),保證不讓一個孩子因為家庭困難而失學。到2019年,全國農村地區將全部實行免費的九年義務教育,到2019年,全國將普遍實行免費義務教育。然而,政府、社會對高中教育的貧困救助問題,相對來說關注不夠,雖然有一些相關政策,但執行中存在若干問題。從全國範圍看,多數地區至今缺少剛性的制度和措施。因此,在進行教育救助時,要把救助的範圍擴大到高中。

總之,逐步建立起以政府為主導、多管齊下的教育救助體系,制定合理的教育救助政策,是農村教育救助及時性、長效性的重要保證。

七、啟示與結語

通過幾天時間的調研,我對農村基礎教育的現狀有了初步的認識,以上就是這次實踐活動所獲得的一些具體情況,但光了解情況並不夠,既然是調研報告,就要在調查的基礎上進行深入的研究和思考,下面我將結合我校在09級學生中開設的《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這門課程的具體內容,來簡單闡述和總結下關於這次對農村基礎教育現狀的調研活動,以便更好的達到“關注民生,和諧發展”的主題實踐活動的目的。

從調研的物件——營勝村以及參考整個中國的農村基礎教育來看,我認為,中國農村的基礎教育之所以令人堪憂的原因有:一是國家對教育的投資力度不夠。農村本身的經濟水平十分有限,而教育是促進經濟發展的的一個重要環節,中國是個農業大國,對教育的投資力度不夠,教育對經濟的促進就體現不出,長此以往,便形成了惡性迴圈。這是中國農村基礎教育面臨的最嚴重的問題。二是師資力量的嚴重缺乏和不精。廣大農村地區師資稀少並且專業度相比之下嚴重不足,這對農村教育是嚴重不利的。三是農村家庭本身的貧困問題致使農村基礎教育始終得不到提高,“沒錢上學”是廣大農村孩子受教育的一個嚴重的障礙。

中國是農業大國,農村的問題是中國的重要問題,而農村的教育問題更是解決農村問題的重中之重,就本次調研的是營勝村而言,他們就亟待靠經濟去幫助教育、靠教育去反哺經濟、推動經濟增長,以此來實現民生的發展和社會的和諧,才能讓營勝村變得富有,和諧,美好,才能讓中國更加強大,富強,和諧,穩定!

2023年現狀調研報告 篇20

為科學謀劃我縣“十二五”生物產業發展規劃,調整產業結構,提升全縣生物產業發展水平,實現以生物產業工業化提升生物資源開發產業化,促進傳統生物產業向現代生物產業轉型。根據3月1日縣委湯副書記主持召開的“產業發展規劃研究”會議,縣創新辦嚴格按照會議精神要求,由辦主任帶隊,從3月18日開始,組織相關科室工作人員深入全縣各鄉鎮、龍頭企業,對全縣生物產業發展現狀、產業研發工作及十二五規劃進行廣泛調研,現將調研的基本情況報告如下:

一、全縣生物產業發展現狀

,全縣生物產業產值達147407.7萬元,其中:生物農業產值135943.7萬元,佔92.2%;生物林業產值3208萬元,佔2.2%;生物醫藥產值8256萬元,佔5.6%。在全縣生物產業產值中,其中,燈盞花、除蟲菊、三七、草烏、苦蕎、魔芋等特色生物產業產值達28404.15萬元,佔19.3%,比上年增5175.15萬元,增長22.3%,其中:工業總產值13492萬元,比上年增4825萬元,增長55.7%;農業總產值14912.15萬元,比上年增350.15萬元,增長2.4%。XX年第一季度,全縣生物產業產值11428萬元,其中,生物農業產值8128萬元,生物林業產值600萬元,生物醫藥產值2700萬元。

(一)生物藥業發展成效明顯

1、燈盞花產業逐步壯大

龍頭企業紅河千山公司發展燈盞花種植10135畝,主要分佈在中樞、舞街、金馬、舊城、永寧、白水6個鄉鎮。帶動農戶近1戶,為農戶創收4256萬元,實現農戶增收1970萬元,生產燈盞花葯材2230噸,平均畝產值4150元。公司生產燈盞花素46.5噸,銷售產品32噸,實現產值9460萬元,實現銷售收入9006萬元,實現利潤1261萬元、利稅2647萬元,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

從開始,公司在工業園區新廠內大批量生產,同時還在玉溪江川代加工,擴大生產規模,生產質量穩定。經過幾年的工藝改進和不斷研究,公司在通過gap規範化種植基地認證的基礎上,XX年2月又通過gmp生產車間標準化認證。另外,公司還開發了一些燈盞花健康系列產品,擴大了燈盞花的使用範圍。

銷售部門在維護好原有老客戶的基礎上,還開發了一些新客戶,目前銷售市場以雲南製藥企業為主,輻射到省外部分製藥企業。

XX年,計劃在全縣發展燈盞花種植1畝,實現產值1萬元。

2、三七、草烏等中藥材發展形成規模

三七、草烏、半夏是我縣繼除蟲菊、燈盞花之後發展起來的又一新興產業,已逐步成為我縣山區農民增收的新亮點。為培植好三七、草烏、半夏等中藥材產業,拓寬農民增收渠道,在發展起步階段,大多鄉鎮都出臺相應扶持措施促進發展。

XX年,全縣種植三七7000餘畝,主要分佈在三塘、向陽、永寧3個鄉,比上年增700畝,預計總產值達14000萬元。其中,我縣群眾種植460畝。種植草烏3640畝,比去年同期減582畝,主要分佈在三塘、向陽、白水三個鄉鎮。預計總產145.6萬公斤,農民實現創收1100萬元。今年,因乾旱,全縣草烏出苗率普遍偏低,加之草烏種植生產成本投入高,市場銷路尚未完全開啟,全縣草烏畝產值估計與上年基本持平。種植半夏300畝,主要分佈在三塘、向陽、白水、舊城四個鄉鎮,半夏市場價格穩定,平均畝產值在4500元左右。

在生物藥材產業培植中,縣創新辦在努力開拓省內外銷售市場,正同雲南鴻翔藥業集團有限公司等藥材生產經營企業進行洽談,邀請他們到我縣開發生物藥材產業。

(二)生物化工產業形勢較好

1、除蟲菊產業迎來發展新機遇

近來,隨著國際市場對無公害除蟲菊產品需求量的加大,使我縣除蟲菊產業發展重獲生機。同時,由於紅河森菊公司多方融資,不斷開拓市場,用發展的辦法解決自身存在的困難,從開始,四年來,公司先後共向花農兌現欠款1005萬元,目前,基本兌清前幾年收購的欠款。另一方面,公司又適當提高原料收購價格,致使全縣廣大農民逐步恢復對除蟲菊產業的發展信心。在加工原料萬分緊缺的情況下,公司於就開始從非洲肯亞進口除蟲菊乾花進行加工,現已呈現出客商訂單積壓,加工原料緊缺,產品供不應求的狀況。

目前該公司建成了一套1000l2co2超臨界除蟲菊素萃取及精製加工生產線,已安裝超聲波萃取生產線兩條,生產線建成投產後,可以加工處理除蟲菊乾花10000噸/年,產值達3億多,給農民帶來1萬/年的收入。

在產品開發上,公司現已自主開發的30多項除蟲菊生產技術已申報了國家專利,其中20項獲得了國家發明專利證書,3項獲得新型技術專利證書。公司目前生產的主要產品有25%-70%的除蟲菊素原藥、雲菊5%除蟲菊素乳油、可溼性粉劑、水乳劑、除蟲菊乾花、80目花粉和花渣粉等除蟲菊系列產品,市場銷售情況良好。

XX年,紅河森菊公司計劃在全縣種植除蟲菊4萬畝,收購乾花5000噸。目前,縣創新辦正配合森菊公司深入到各鄉鎮宣傳動員,抓好種植規劃前期工作。

2、萬壽菊產業快速發展

萬壽菊是用途廣泛的重要化工原料,全縣種植萬壽菊1050畝,主要分佈在三塘、永寧兩鄉,農民實現創收126萬元。

為進一步擴大種植規模,全面加快萬壽菊產業發展,今年,針對百年不遇的嚴峻旱象,縣創新辦堅持“小春損失大春補,糧食作物損失經濟作為補”的指導思想,協助縣委、政府切實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加大招商引資工作力度。結合萬壽菊抗旱性強、適應性廣、生長週期短、生產成本低、經濟效率高,適宜我縣廣大地區種植的實際,積極引進國家萬壽菊生產加工重點龍頭企業曲靖博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到我縣扶持帶動發展萬壽菊產業,並同公司簽訂生產收購合同,商定補助扶持辦法。今年全縣計劃種植7000餘畝,預計收花15000噸。

(三)綠色食品加工業前景廣闊

1、阿廬牌蕎系列食品倍受青睞

我縣依託阿廬旅遊食品有限責任公司開發生產苦蕎系列食品及保健用品,主要產品有13個蕎系列食品和9個蕎系列保健用品,產品主要銷往北京、上海、廣東、深圳、山東及省內各地州市,倍受廣大消費者青睞。

該公司“阿廬”牌商標獲得雲南省商標稱號,公司產品被評為“雲南產品”,通過“公司+基地+農戶”的模式在推廣種植苦蕎15000畝,帶動農戶15600戶,生產加工蕎系列產品1120噸,系列保健蕎枕48600個,實現產值1722萬元,銷售收入1693萬元,上繳稅金11.4萬元,公司取得較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從開始,該公司在縣白水工業園區生物食品加工區內徵地74畝,另新建生產加工廠,新廠區建設專案預計總投資2980萬元,建築總面積3600平方米,工程計劃XX年全面完工投入使用。該工程竣工後,年生產加工能力是現在的5倍,年可生產加工蕎系列產品5000噸,帶動0戶苦蕎種植戶種植苦蕎30000畝,年可實現銷售收入5000餘萬元,能夠有效促進當地苦蕎產業的發展。

2、魔芋產業種植及加工初見成效

魔芋是一種低熱量高膳食纖維食品,有排毒、減肥、通便、潔胃的功能,深受廣大消費者青睞,市場需求量大,產業前景廣闊。縣境內大部分地區較適宜種植魔芋,我縣依託鑫晟魔芋有限公司大力發展魔芋產業。鑫晟魔芋有限公司在縣內外推廣種植魔芋5000畝,為農民增收2500萬元。公司建成魔芋加工生產線4條,共銷售魔芋精粉42噸、素食品190噸,實現銷售收入290萬元。但是,由於公司投資融資困難,週轉資金緊缺,群眾所種植的魔芋大量銷往外地,公司經營效益比上年有所下滑。

(四)傳統產業發展不斷改造提升

全縣完成無公害蔬菜種植55756畝次,新增蔬菜基地餘畝,與曲靖、廣州等蔬菜客商簽訂蔬菜訂單1200餘畝,品種主要是白菜、蓮藕、藩茄、萵筍、黃瓜、辣椒等10多個品種,實現產值6222.5萬元;水果種植55936畝,新增高原梨、柿子740餘畝,實現水果產值4077萬元。

XX年,浙江、廣東客商等在金馬、中樞、永寧、白水4個鄉鎮種植大棚西瓜3720畝,預計實現總產14000噸,實現銷售收入4200萬元。

目前部分傳統產業逐步向“品種優良化、佈局區域化、管理規範化、生產規模化、銷售訂單化”五化方向發展邁進。

(五)其他新興產業正在起步中

1、花卉產業有新的突破

苗木花卉產業是我縣一個新興產業,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在花卉產業方面,我縣在金馬、中樞等地逐步引進玫瑰、火龍株等品種進行種植20餘畝。苗木方面,目前,我縣白水鎮有觀賞植物、綠化苗木基地2600畝,主要品種有清香木、石楠、擬單性木蘭、雲南尖頂紅欒、雲南櫻花、多花含笑、雲南含笑、火棘、鵝掌楸、大葉樟、滇樸、黃連木、長青藤等一批鄉土苗木,年生產經營花卉盆景多盆(株),觀賞綠化苗木50萬株,現已成為我縣重要的花卉生產基地,對全縣其它花卉產業和專業戶起到了示範帶動作用。縣創新辦向州創新辦申報的《縣鄉土苗木及綠化樹種繁植基地建設專案》已實施,標誌著我縣花卉產業開發工作已啟動,我們正積極配合縣林科所在白水鎮抓好專案工程的實施。

2、重樓、金銀花等新興藥材正在引進試種中

在舊城鎮引進重樓、紅花、鐵皮石斛種植,三塘鄉試驗種植金銀花100畝的基礎上,今年,我縣又在三塘鄉試驗種植柴胡30畝,在立崗、紅石巖種植板藍根600畝,進一步豐富了我縣特色生物藥業的種群。

二、採取的主要措施

(一)實行目標考核

縣、鄉各級始終堅持把生物產業開發工作納入對下中心目標責任考核,年初層層簽訂生物產業工作目標責任制,明確產業工作重點和具體發展任務,做到組織有領導,實施有人員,工作有目標,生物產業開發工作形成一級抓一級,級級抓落實的工作格局。

(二)狠抓科技培訓

為提高生產者科技素質和產業發展水平,各鄉鎮切實加大科技培訓力度,採取舉辦培訓班,請專家、鄉土人才、科技示範戶授課,播放電教片,到外地參觀考察學習等辦法對廣大農戶進行生產科技培訓,解決在產業發展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

(三)突出產業重點

在產業開發工作中,各鄉鎮圍繞縣委、政府的總體部署,因地制宜,揚長避短,抓重點,立主體,打品牌,創特色。壩區鄉鎮著力發展燈盞花、除蟲菊、優種蔬菜、水果等產業。山區鄉著力發展三七、草烏、萬壽菊、生薑、苦蕎、魔芋、乾果等產業,各自打造區域特色,全縣初步形成一些支柱產業和優勢產業群。

(四)出臺扶持政策

在新興產業培植髮展起步階段,縣級安排一定的扶持資金,大多鄉鎮都出臺相應的扶持政策,從種子、化肥、農膜方面給予適當扶持。

(五)創新發展模式

各鄉鎮和龍頭企業結合各自產業發展實際,不斷創新發展模式。有的採取“公司+基地+農戶”模式,有的採取“公司+基地+農戶+協會”模式,有的採取“公司+基地+農戶+協會+合作社”模式,這些發展模式有利於“產、供、銷”,“農、工、貿”的結合,有利於整合資源,發揮優勢,互利互贏,共同打造大產業,達到1+1大於2的功效。

(六)依託企業帶動

在燈盞花、除蟲菊、萬壽菊、苦蕎、魔芋等特色產業的培植中,我縣充分發揮紅河千山公司、紅河森菊公司、曲靖博浩公司、阿廬旅遊食品公司等地方龍頭企業的帶動作用,通過龍頭企業帶動,不斷擴大產業規模,提高產品知名度,延長產業鏈,提高生產值,使產業逐步做到做強,健康發展。

(七)做到兩個兼顧

各鄉鎮認真做到新、老產業發展統籌兼顧,同步推進,既注重引進培植新興產業,又不丟傳統老產業。在繼續抓好蔬菜、水果等傳統產業改造、提升的基礎上,大力引進培植新興產業,全面增強全縣生物產業發展的儲備總量和發展後勁。

(八)確保三個到位

一是領導到位。在產業培植工作中,縣、鄉切實把生物產業開發列入當地黨委、政府中心工作,行政主要領導掛帥抓,負總責,分管領導親自抓。成立由行政首長任組長,農、林、畜、生物產業辦相關職能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生物產業開發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抓規劃佈局,抓工作落實。各職能部門通力協作,共媒發展。

二是服務到位。縣、鄉各級和龍頭企業都配備精幹高效的產業開發技術人員或生產輔導員深入到各鄉鎮村寨田間地頭跟蹤服務,技術指導,切實幫助群眾解決在各生產環節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

三是宣傳到位。縣、鄉狠抓產業工作宣傳,全面加大產業宣傳力度,結合實際,充分利用各種宣傳手段廣泛宣傳引導,讓廣大幹部群眾知道發展什麼,怎樣發展,積極投身到生物產業開發工作中。

三、存在的主要問題

目前,我縣生物產業總體實力還不夠強,發展速度還不夠快,制約生物產業發展的困難和問題還不少。全縣生物產業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是產業規模小。總體來看,全縣產業仍然小而雜,什麼都有,什麼都不多,雖經多年培植的燈盞花、除蟲菊、草烏、半夏等特色產業現有規模仍然還小,不夠深層開發需要,特色效益不明顯。

二是龍頭企業帶動不夠,企業生產加工吞吐能力有限,產能小,技術研發創新能力較弱,龍頭帶動輻射作用有待提高。初具規模的蔬菜、水果等傳統產業缺乏龍頭企業帶動,產銷不能有效對接,產業鏈短,產品價值低,農民增產不增收,仍然存在大資源,小產值的狀況。

三是生物產品市場價格波動大,群眾抗風險能力弱,企業信譽度不夠高,某些農產品既使是訂單生產,企業也常出現“打白條”或擅自單方違約,政府與企業,企業與群眾打官司的現象時有發生,使一些多年苦心培植的產業一下走入低谷。

四是群眾生產科技素質偏低,科技支撐不夠,產品質量不高,缺乏市場競爭力。群眾思想觀念陳舊,缺乏開拓創新精神,對新產業的培植常持等待觀望思想,發展緩慢。

五是產品深度開發不夠,我縣除菸草外,燈盞花、除蟲菊等大部分生物產品精深加工程度低,基本處於原料型生物產品,產品品種較為單一。

六是品牌帶動效應不明顯,全縣至今沒有獲得“中國馳名商標”、“中國產品”稱號的生物產品,除燈盞花“千綠”等6個產品獲得“雲南省商標”品牌,有一定的知名度外,其他產品市場認知度還很低,導致市場競爭力不強。

七是產業投入還不夠,社會資本進入不多,企業貸款難、融資難的問題還將長期存在,擴大再生產和產品深層開發困難重重。這些困難和問題都有待我們在今後的工作中逐步加以解決。

四、生物產業發展的幾點建議

(一)加大“五個力度”

一是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尤其在一些新產業的培植上,群眾往往持等待觀望的態度,需要各級政府給予一定的扶持力度,投入一定的發展啟動資金,發揮四兩拔千斤的作用,扶之上馬,送之一程。

二要加大專案投資和招商引資力度。堅持大專案帶來大發展的思想,多方爭取上級生物產業專案資金扶持帶動。同時又要優化投資融資環境,打造投資融資平臺,敞開投資融資渠道,跨區域協作,引進實力較強的現代企業到我縣進行生物產業開發,提升生物產業品位。

三要加大開拓創新力度。在優良品種的培植引進上,在高新產品的研發上,要全方位加強同科研院所合作研發,全面加大開拓創新力度,要始終堅持“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特,快一拍,搶一步”的發展戰略思想,提高產品科技含量,增強市場競爭力,全面搶佔市場空間。

四要加大質量品牌建設力度。質量是品牌的基礎,品牌是質量的外在表現。要堅持以提高質量為核心,進一步增強品牌意識、質量意識,大力推進我縣燈盞花、除蟲菊等生物產業質量品牌認證工作,努力打造特色生物產品知名品牌。

五要加大宣傳引導力度。在生物資源產業開發創新工作中,要在深入考察論證的基礎上,對有發展前景的產業要大力宣傳引導,堅持重點產業重點宣傳,新興產業引導宣傳,傳統產業側重宣傳,做到宣傳引導而不誤導,在產業培植中引導群眾對比算賬。

(二)解決“六個問題”

一要通過提高產品科技含量、提升品牌效應,拓展銷售市場,延長產業鏈,依託龍頭企業帶動,解決產業做不大,做不強,走不遠的問題。二要通過優化佈局,主打品牌,擴大規模,增加總量,解決產業小而雜,汽車拉不了,火車不夠拉的問題。三要通過加強現代產業基礎設施建設,大力推廣良種良法,提高生產者科技水平,集約化生產管理,解決發展質量不高的問題。四要扶持企業強龍頭,任何一個產業的發展,最終都要依靠企業的成長壯大來支援,沒有強大的企業就沒有產業的核心競爭力,要堅持以企業為主導,把發展壯大龍頭企業作為工作重點,發揮和依靠龍頭企業的作用,帶動提升全縣生物產業,不斷提高全縣生物產業精深加工水平,解決產業無龍頭企業帶動和帶動不力的問題。五要堅持以資源為基礎,立足優勢、面向企業、對準市場,著力解決“三有三無”的問題,既有資源無基地、有基地無規模、有規模無標準的問題,進一步加強生物原料基地建設。六要抓好營銷拓市場,加強市場營銷體系建設,不斷增強市場資訊捕捉能力,緊緊圍繞市場需求,努力在營銷網路建設、開拓市場等方面取得新突破,解決少了賣不了,多了不夠賣的問題。

五、“十二五”生物產業發展規劃

今年是承前啟後,繼往開來,全面完成規劃各項任務,做好“十二五”生物產業發展規劃編制工作的重要一年。我們在調查摸底、充分論證的基礎上,根據當前形勢發展變化以及國家、省、州相關產業政策,正抓緊擬定《縣“十二五”生物產業發展規劃》,儘快交縣政府審定並頒佈實施。

(一)縣“十二五”生物產業發展指導思想

根據國家確定的生物產業發展的方針、政策和我縣生物產業發展的基礎條件和市場需求,我縣加快生物產業發展的指導思想是:以鄧小平理論、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為總綱,緊緊圍繞建設綠色經濟強縣的目標,面向健康、農業、環保、能源和材料等領域的重大需求,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優勢資源為基礎,以科技為動力,以企業為主導,以產業化發展為手段,以生物產業工業化提升生物資源開發產業化為手段,促進傳統生物產業向現代生物產業轉型。圍繞“立足、改造、引進、提升”的工作思路,實施特色、拓展、提升、可持續發展五大戰略,走“特色化、規模化、集約化、標準化、產業化、國際化”的發展道路,著力實施基地建設、精深加工、市場開拓、品牌培育、科技創新、招商引資六大工程,做強做大煙草、綠色食品、現代醫藥、特色林業、生物質能源及生物化工、畜牧、花卉園藝等七大產業,生物產業產值每年以22%的速度遞增,到翻一番,實現從生物資源大縣向綠色經濟強縣的跨越。

(二)縣“十二五”生物產業發展的有利條件

一是市場前景廣闊。生物產業是當今世界經濟中最富有活力和先導性、戰略性的新興產業,經過20多年的發展,生物應用技術已經滲透到我們生活中許多角落,生物產業為醫療、製藥、農業、能源、環保、化工等行業開闢了廣闊發展前景,形成了巨大的和潛在的市場。

二是國家及省、州對生物產業發展高度重視。進入以來,國務院制定了《國家生物產業發展規劃》,明確了《促進生物產業加快發展的若干政策》;省政府成立了雲南省人民政府發展生物產業工作領導小組,先後下發了《雲南省生物產業發展中長期綱要》、《關於加快推進生物產業發展的意見》、《關於實施加快推進優勢生物產業發展計劃的通知》等檔案。州委、州政府在深化州情認識的基礎上,把生物產業作為我州的七大支柱產業來培植,納入了農業產業建設“8311”行動計劃來實施。特別是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了加快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重要舉措,生物產業作為一項拓展農業功能,促進資源高效流通的朝陽產業和承農啟工、連城帶鄉的富民產業,國家及省、州對發展生物產業的政策支援力度必將進一步加大。

三是加快發展生物產業已經具備較好的基礎和條件。我縣不僅擁有豐富的生物資源、水文氣候條件,還有國家現代菸草農業示範區建設在全縣打下的農田水利設施優越條件,可以利用煙區農田進行有效輪作發展其它生物產業。

(三)縣“十二五”生物產業發展目標

未來五年,全縣生物產業發展的增長速度年均達到22%以上,到,力爭全縣生物產業總產值達到38.85億元,實現在XX年15億元的基礎上翻一番的目標。

(四)縣“十二五”生物產業發展戰略

1、特色戰略

發展適應市場需求的、有資源優勢的、具有特色的燈盞花、除蟲菊、草烏、苦蕎和野生中草藥等生物產業,是我縣生物產業發展的戰略重點,也是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必然選擇。

2、拓展戰略

蔬菜、水果等傳統產業優勢明顯,但產業鏈不長,效益偏低,要通過技術進步,向新的產業領域拓展,延長產業鏈,提高產業開發效益。依託我縣豐富的物種,積極開拓有條件提升的產業和專案,在健康、無公害、能源、環境等需求的巨大拉動下,將生物能源產業打造成全省乃至全國具有優勢的產業。

3、提升戰略

運用新的技術和現代營銷手段以及產業執行機制,繼續改造和提升菸草、水果、蔬菜、燈盞花、除蟲菊、萬壽菊、三七、草烏、苦蕎等產業,實現提質增效,形成我縣的優勢生物產業。

4、戰略

我縣生物產業知名品牌少,市場佔有率低,品牌效應不高,至使我縣產品難以走向全國、走向世界。因此,要圍繞市場需求,加大龍頭企業新產品開發創新力度,實施戰略,著力開發我縣除蟲菊、燈盞花、草烏、蕎系列名優產品。相關部門要積極鼓勵支援,幫扶企業做好、做大名優產品,加強宣傳,擴大市場。通過名優產品的開發,擴大我縣生物產業的知名度,提高生物產業產品在國內、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從而大幅度提高生物產業的經濟效益。

5、可持續發展戰略

堅持開發、保護並重並舉,資源可持續利用和產業可持續發展的原則,加大物種資源的保護力度和人工引種馴化種植,實現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和發展。

(五)縣“十二五”生物產業發展重點

1、菸草產業

菸草產業今後的發展,要推進原料基地建設,優化資源配置,突出菸葉特色優勢,加快推動傳統菸葉生產向現代菸草農業轉變,構建適應捲菸要求的原料保障體系,積極發展生態型、安全型產品,不斷擴大市場佔有率,努力提高產業總體競爭力。菸葉種植基地佈局在全縣8個鄉鎮,到,種植烤煙16萬畝左右,產量50萬擔左右,實現總產值40000萬元。

2、綠色食品產業

綠色食品產業今後的發展,要瞄準國內外綠色食品市場,充分發揮資源和生態環境優勢,加快綠色食品生產、加工基地建設,大力開發具有保健功能的食品,不斷擴大綠色食品加工產業規模。到實現總產值149000萬元。

水果產業。今後水果產業的發展,要在調整品種結構、擴大種植面積的同時,通過無公害化生產、產品深加工和水果採後加工(包括分級、消毒、打蠟、包裝等)、儲運、市場體系建設等方式,打造高原梨等特色品牌,實現水果產業的升級,大幅度提高經濟效益。到,全縣各鄉鎮水果種植面積達到18萬畝,實現產值36000萬元。

蔬菜產業。蔬菜產業今後的發展,要擴大精品蔬菜、反季節蔬菜的規模化生產和外銷品種,大力發展無公害蔬菜生產和精深加工。到全縣各鄉鎮蔬菜種植面積達到10萬畝,實現產值25000萬元。

蕎系列食品產業。依託阿廬旅遊食品公司等龍頭企業帶動,全面加大旅遊食品和保健用品的開發創新力度,從苦蕎中提取蘆丁的技術研發取得重大進展。到,蕎產業發展到3萬畝,實現總產值5000萬元。

釀酒產業。依託紅河苦矻矻酒業有限公司、蘭益酒廠等企業帶動,全面加大特色釀酒業開發。到酒產量達10000噸,實現總產值80000萬元。

魔芋產業。魔芋產業發展要扶大扶強鑫晟魔芋有限公司,依託龍頭企業帶動,加大素食品和保健用品的開發創新力度,到,在全縣各鄉鎮種植魔芋0.5萬畝,實現產值3000萬元。

3、生物藥業

全縣今後要加快燈盞花、草烏、三七、半夏、金銀花重樓、板藍根等中藥材規範化種植基地建設,依託現代製藥企業和原料藥生產企業帶動,堅持標準化生產,全面提升全縣中藥材品位,著力開發具有新療效、新劑型的植物藥、中藥品種,形成一批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藥品。到,中藥材種植發展到6萬畝以上,總產值達到50000萬元。

燈盞花產業。依託紅河千山公司帶動,到,在全縣5個壩區鄉鎮種植燈盞花3萬畝以上,實現總產值30000萬元。

草烏產業。依託中藥材企業帶動,到,在東部山區鄉種植草烏0.5萬畝以上,實現總產值萬元。

三七產業。依託中藥材企業帶動,到,在東部山區鄉種植三七0.5萬畝以上,實現總產值10000萬元。

金銀花、重樓、板藍根、半夏等中藥材產業。依託中藥材企業帶動,到,在全縣部分鄉鎮種植半夏、金銀花、重樓、板藍根等中藥材2萬畝以上,實現總產值8000萬元。

杜仲產業。通過招商引資,引進生物藥材生產經營企業到開發杜仲產業,使杜仲產業見到成效。

4、特色林產業

特色林產業今後的發展,要在加強生態建設的同時,強化資源培育和綜合利用,加強綠色銀行建設,積極發展核桃、油茶等經濟林。到,特色經濟林總面積發展到55萬畝,特色經濟林初見成效,達產後可實現總產值55000萬元。

核桃產業。推廣早實核桃等特色品種,優化區域佈局,推進集約經營,進行深加工,到優質核桃種植面積達到25萬畝。

油茶產業。選擇良種,擇優佈局,到全縣發展油茶種植30萬畝。

5、生物質能源及生物化工產業

生物質能源及生物化工產業包括除蟲菊生物農藥產業、萬壽菊天然色素染料提取。到,全縣8個鄉鎮原料基地達到9萬畝以上,產值可達34500萬元以上。

除蟲菊產業。依託紅河森菊公司帶動,今後要繼續抓好品優良種培育、種植新技術和市場開發,加大原料基地建設,確保加工的需要。到,全縣8個鄉鎮原料基地達到6萬畝以上,實現總產值30000萬元以上。

萬壽菊產業。依託曲靖博浩公司帶動,推廣優良品種,提高單產,到,力爭在建成曲靖博浩分公司,全縣種植萬壽菊達到3萬畝以上,實現農業產值4500萬元以上。

6、畜牧產業

今後要以轉變畜牧業生產方式、發展現代畜牧業為主線,提高畜牧業綜合生產能力,確保畜產品市場供應。大力推廣畜牧獸醫先進適用技術,提升科技水平,發展健康養殖,推進傳統粗放養殖向現代科學養殖轉變;強化動物防疫,構建動物防疫的長效機制,進一步加強動物防疫工作;積極發展畜產品加工業和飼料工業,推進產業化經營,提升產業效益;突出優勢,調整優化產業結構,鞏固提升生豬產業,發展壯大家禽業和奶業,加快發展以肉牛、肉羊等草食畜為主的草地畜牧業。到,實現畜牧業產值105000萬元。

7、花卉園藝產業

以建設新昆明,拓展昆河經濟帶花卉產業為契機,高起點做好全縣花卉產業發展規劃,依託花卉產業集團,帶動和發展花卉產業;加快花卉新品種引進與選育、野生花卉資源保護與開發利用,建立花卉、綠化植物種子、種苗及種球的繁育體系;強化種植、病蟲害防治、採後處理等技術的整合應用。以綠化苗木為重點,拓展延伸產業鏈,積極發展鮮切花、乾花生產和綠化苗木、觀賞植物的培育以及加工儲運、物流配送,形成一批具有較強經濟實力的花卉、綠化園藝生產企業群和花農合作組織聯合體。努力將我縣打造成又一花卉生產出口基地。到,種植面積達到1萬畝,總產值達到10000萬元。

(六)縣“十二五”生物產業發展理念

在特色生物產業種植上,擴大野生名貴中草藥試驗示範種植面積,逐步引進領軍龍頭企業參與扶持和發展,加快高產高含量新優品種培育,提高科技含量。加工製造方面,依靠科技實施重點生物產品培育工程,推動生物產業科技成果轉化,抓好生物產業高階產品的研發,變粗放型原料加工為產品製造,研發特色優勢生物產品,加快新型食品開發,形成以特色產品加工、銷售為龍頭的“市場+科技+公司+基地+農戶”的產業化經營體系,著力提升農工互動發展模式。

總之,生物產業種類多,產業發展週期相對較長,市場變化波動大,產業工作涉及面廣,加快我縣生物產業發展困難還很多,全縣現有的發展水平離科學發展觀的要求還遠。這就要求我們要全面把握市場行情,科學謀劃產業佈局,不斷提高生產水平,進一步創新發展模式,加大開拓創新力度,全方位搶佔市場空間。

2023年現狀調研報告 篇21

隨著改革的深入,經濟的發展,居民對社群服務、社群安全、居住環境、文化生活、醫療衛生等方面的要求越來越高,社群建設的任務越來越重。為了進一步加大社群建設工作力度,加快建設管理有序、服務完善、文明祥和的新型社群,促進我縣城市化建設程序,全面提高城鎮居民生活水平,進一步推動城市三個文明建設,強力推進街道社群各項工作上臺階,創特色、爭一流。為了進一步深化政治理論課教學改革,貫徹落實中宣部、中央文明辦、教育部、共青團中央就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社會實踐提出意見,提高《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課教學的針對性和時效性,對教學環節、教學方式進行改革。我就當今社群社會的管理狀況進行了專題調研,調研採取走訪、徵求建議和意見、外出參觀學習等形式,充分聽取駐區單位和居民不同意見。調研期間共走訪駐區單位5個,居民16戶50人,外出參觀學習2次。在此基礎上,本人經過認真梳理、總結,現將調研結果報告如下。

一 社群工作人員基本資訊

金石社群佔地面積13.5萬平方米,建築面積15.75萬平方米,擁有居民住宅樓54棟、2070套房,目前已入住居民1992戶即5132人。

金石社群現有在編工作人員7人,掛職幹部1人,村官1人,勞動保障站3人。社群黨支部現有黨員130人(含預備黨員3人),下設黨小組13個,黨小組長13人。居委會下設居民小組20個,居民代表51人,樓棟長20人。

金石社群物業:工作人員75人,其中園區主管1人,報修統計員1人,維修工2人,保安19人,園區保潔11人,樓棟保潔21人(公益崗),新市區養路保潔20人。

二、近年來社群工作執行情況

(一)社群基礎設施建設情況

金石灘街道辦經過幾年的艱苦創業、辛勤工作,辦事處現有15間辦公用房,一大間集體辦公用房和一間會議室,辦公裝置基本維持正常辦公運轉。金石居委現有辦公用房7間,會議室1間,建有社群支部辦公室、警務室、計生衛生服務站、低保工作站,但距一個標準社群“四室三站一場”還相差甚遠。

(二)整合資源,合理劃分社群

金石灘街道辦根據縣委、縣政府相關規定,與民政局一同按照“管轄區域與戶數適當、界線明確、區域相對集中,資源配置相對合理,功能相對齊全”的原則,將轄區劃分為2個社群居委會(金石社群、金海人家社群),9個居民小區。

(三)加強社群工作者隊伍建設

金石灘街道辦共有50名在職幹部職工,由於年齡、文化結構的參差不齊,加之人員來自四面八方,缺乏社群工作經驗,制約著社群工作的快速發展。為了全面提高社群工作效率,辦事處狠抓幹部自身教育,採取集中學習與自學相結合,請進來與走出去相促進的工作方針,組織全體幹部加強政治理論學習和業務技能培訓,通過學習培訓和外出參觀考察,進一步提高了社群幹部對社群工作的認識,開拓了視野,明確了工作思路,增強了工作能力,提高了工作效率。

(四)社群各項功能逐步趨向完善

社群的功能就是服務社會、服務居民,充當城市發展的排頭兵。近年來,金石灘街道辦根據工作實踐,逐步探索理清了以縣委政府領導,街道社群主辦,社會各方支援,群眾廣泛參與的總體工作思路和管理格局;全面完善社群各項功能,社群黨建、社群精神文明、社群治安、社群服務、社群文化、社群衛生、社群計生、社群保障等機制運轉良好,充分發揮了各自的功能,基本達到社群服務的要求,健全了社群基層黨組織建設,開展了“平安社群”、“文明和諧小區”系列建立活動。強化了“社群是我家,建設靠大家”的文明意識和環保意識,自覺美化家園,愛護環境,極大的豐富居民文化生活,推進了社群共駐共建工作,合療、衛生、救助制度得到健全,社群舊貌得到改變,實現了社群資源共享、快速發展。

三、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社群居委會的工作行政化傾向嚴重、工作任務繁重

1、金石社群居委會自治功能尚未到位

通過調查發現,金石社群居委會的功能當前還未能突破辦理政府行政事務為主,辦理社群事務為輔的現狀,還習慣於上級領導佈置什麼就幹什麼,工作中表現較強的依賴性,自主性、自治性沒有得到體現。一是社群自治的任務與工作要求有距離。社群居委會的自治工作應有三方面內容,即:首先要做好社群服務,但實際上社群服務做得極少或是空白;其次要做好社群事務的民主決策與管理,但實際上的效果不明顯;第三是豐富社群教育活動,倡導科學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但實際上文體活動多,教育活動少。二是社群居委會已經成為事實上的“政府的腿”。《居民委員會組織法》規定了社群居委會有協助政府有關部門做好管理工作的職責,具體規定了必須要協助政府部門做好社群治安、公共衛生、優撫救濟、最低生活保障、計劃生育和青少年教育等有關工作。通過調查,以上這些職責應該是金石社群居委會通過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等形式開展的,但是大多數情況是金石灘街道辦事處要求金石社群居委會替政府部門填表格、建檔案、出具證明材料等行政性工作;同時政府部門臨時性的統計、調查任務也都通過金石灘街道辦事處落實到金石社群居委會來執行。這使得金石社群居委會的大部分時間都花在協助政府部門的工作上,居民自治組織的作用被行政化所覆蓋。

我結合工作對50人進行了調查,當問到居委會是什麼性質的組織時,有35人回答是代表政府的機構,只有10人回答是代表居民的,還有5人不清楚。在社群專職工作者隊伍中也有很大一部分有“吃人俸祿,為人分憂”;“拿政府的薪水,替政府幹活”的思想。在金石灘街道辦事處工作人員中絕大多數都認為金石社群居委會是金石灘街道辦事處的下屬單位,理所應當地完成金石灘街道辦事處佈置的各項工作任務。

2、金石社群事務纏身,工作任務繁重

隨著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入,大量的“單位人”轉化為“社會人”、大量農民進入城市生活、本地農民失地流向城市,流動人口的大量進入城市,使金石社群居委會面對複雜眾多人口而發生的各項管理工作和事務數量增加、難度加大,“小社群,大社會”的模式,增加了金石社群居委會的工作強度。

(二)社群居委會業務經費不足

一是發揮自身職責,調動居民參與社群建設的活動經費較少。《居民委員會組織法》規定,社群居委會負責宣傳憲法、法律、法規和國家政策,維護居民合法權益,教育居民履行依法應盡的義務,愛護公共財物,開展多種形式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活動,調解民間糾紛,協助政府或派出機構做好與居民利益有關的公共衛生、計劃生育、優撫救濟、青少年教育等項工作。在當前形勢下,金石社群居委會還要做好社群治安、社群教育、組織社群文體活動、美化社群環境等工作,這些都需有必要的經費作保障,否則很難形成居民的廣泛參與和工作效果。

二是日常辦公經費緊張。在各項工作中,召開會議、報送資訊和資料,建立臺帳等檔案資料的辦公消耗,加之金石社群居委會自身水、電、暖以及電話費,一年就得需要6000元左右。日常的上網費和消耗,一年也需要5000元。政府部門部署的工作大多要求制度上牆,製作展板,每年此項支出至少4000多元。

在社群居委會經費方面,我區規定每個社群居委會每年1萬5千元。各街道辦事處統籌部分外,社群居委會實際的使用只有4000-8000元,業務經費嚴重不足。

(三)社群專職工作者待遇較低

通過調查發現,社群專職工作者待遇低的問題比較突出:一是社群協管員待遇較高,如勞動、城管、矯正、治安協管員等都是由勞動部門安排的失業人員,工資比社群專職工作者(社群居委會工作人員)高,不僅發工作服,而且遇年節還有福利。而社群專職工作者都是經過招考和居民選舉形成,心理反差大;二是社群專職工作者的付出與回報差距較大。社群專職工作者承擔的工作繁重,但扣除三險個人負擔部分後,每個人只有800-1000元月收入,直接影響了積極性,影響了金石社群管理工作的成效。

四、改進對策與建議

(一)應積極為金石社群居委會減負

1、是理順區街關係。要按照“條專塊統”的原則,對專業性比較強的由開發區委辦局在金石灘街道設站(所),實現條條上的一專到底。金石灘街道主要是代表政府履行塊塊上的綜合管理職能,具體講就是按照有關法律、法規和區政府的授權或者有關職能部門的委託,使金石灘街道具有綜合協調權、處置權等,從而有效地行使政府對城市的管理職能,對地區社會治安、市容市貌、城市建設、精神文明建設等達到高效的管理。

2、是理順街(部門)居關係。理順關係要改變過去領導與被領導、命令與服從的關係,成為指導與協助、服務與監督的關係。進一步明確社群居委會的任務。社群居民委員會作為城市管理四級網路中的一個網格,而不是一個“級”,這個理念是理順街居關係的基礎,必須牢固樹立。按照政事分開的思路,將金石社群居委會的各項工作進行梳理,做到“兩個明確”:即明確哪些屬於街道(部門)的工作,哪些屬於社群的工作;明確哪些是政務性工作,哪些是事務性工作。在此基礎上,屬於街道的工作,街道(部門)無權向社群攤派;屬於社群的工作,社群有責任完成;對需要社群協助辦理的工作,要建立社群工作準入制度,履行正式的授權手續。

3是明確社群功能定位,發揮社群居委會自治功能。一要搞好社群服務。主要是抓好四項服務:即抓好社群安全服務,保持社群的長治久安;抓好社群的文化服務,滿足居民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抓好社群的健康服務,培養居民良好的生活習慣;抓好社群生活服務,解決居民生活中遇到的各種困難和問題。建立社群的長效服務機制,實現政事分開,建立社群公共服務社,按照市場規律進行運作;樹立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以居民需要與否、居民滿意與否、居民擁護與否為社群服務的唯一宗旨,來推動社群服務。二要保證社群居委會的自治權得到有效行使。這個權力能不能落實,關係到社群建設的成敗。社群自治權應主要體現在社群民主決策權、社群管理權、社群財務自主權、社群依法協管權以及社群對政府部門的監督權上,只有把這五項權力真正落到實處,金石社群居委會才能真正從大量的政務性工作中解放出來,也才能真正把社群服務搞起來。

(二)多渠道解決社群居委會業務經費

目前的金石社群居委會經費由金石灘街道辦事處統籌安排,這雖然有利於基層社群管理工作的協調統一,但另一方面,一定程度上制約了金石社群居委會工作的進一步發展,使得金石居委會受到資金不足的限制和制約,難以解決居民的熱點、難點問題,制約居民對居委會的認同和歸屬,因此必須採取多渠道保證居委會業務經費。

1、金石社群居委會建立單獨帳戶並全面安排,使其工作正常運轉,為居民群眾辦實事、辦好事。

2、要動員發動轄區單位資源共享、共建共駐,各社群要協調轄區單位有錢的出錢,有力的出力,把社群各種各樣有形的、無形的資源開發出來。

3、金石社群居委會採取多種形式拓寬社群服務領域,建立自身的便民利民社群服務組織,在有償或低償為居民提供服務的同時,增強自身實力。

4、政府要加大金石社群業務經費的投入力度,在現有每年每個社群1萬5千元基礎上提高到3萬元。

5、建立社群工作準入制度。政府部門和街道經批准需要社群協助的工作,要做到權隨責走,費隨事轉。

(三)努力提高社群專職工作者的待遇

按照市人事局、市民政局、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聯合發文精神,結合區域實際,調整社群專職工作者待遇,在提高月工資的基礎上,可由區政府或辦事處根據實際情況酌情安排年終獎勵,同時,按照勞動法規定繳納養老、失業、醫療等保險,切實解決委員會工作人員的實際困難,保障委員會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

五、總結

社群是城市社會的基本構成單位,是“三個文明建設”的重要陣地,也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基礎。大力加強社群建設,推動城區經濟社會的健康快速發展,協調社群不同利益群體關係,提高社群居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對於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具有重要意義。近幾年,大連市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農村廣大地區面貌發生了很大變化,大連農村新社群建設,使農村社會管理和服務水平得到了提高,給廣大農民帶來實實在在的實惠。解析的金石社群,雖然不能代表全市新社群中心建設的整體,卻反映了大連的基本現實。各地情況差異,發展程度不同,新社群建設措施和做法也不盡一致,但進展情況卻令人感動振奮。

大連市於20xx年6月17日啟動全市農村社群服務中心建設工程專案,在市民政局全面布暑安排下,按照農村社群服務服務中心實施統一設計和標準。即每個服務中心建築面積五百平方米以上,建設標準每平方米不少於1000元。提升服務中心“一場九室二市” 功能。其中有村委會辦公室、黨員和村民綜合活動室、警備室、文化閱覽室、醫療衛生室、農村物資超市、日用百貨超市、司法調解室、學齡前兒童教育室、體育健身室、村級檔案室、室外文體活動場所等。齊全周到的服務功能將為廣大農民提供貼心的服務。大連新社群建設正在儲能蓄勢,必將大踏步前行。

2023年現狀調研報告 篇22

電子商務的發展觸動了每一個人的心,尤其是年輕人,他們都想躍躍欲試,想踏進這個行業,可是電子商務發展前景究竟如何,下面為您詳細說一下。

電子商務作為現代服務業中的重要產業,有“朝陽產業、綠色產業”之稱,具有“三高”、“三新”的特點。“三高”即高人力資本含量、高技術含量和高附加價值;“三新”是指新技術、新業態、新方式。人流、物流、資金流、資訊流“四流合一”是對電子商務核心價值鏈的概括。電子商務產業具有市場全球化、交易連續化、成本低廉化、資源集約化等優勢。

縱觀全球電子商務市場,各地區發展並不平衡,呈現出美國、歐盟、亞洲“三足鼎立”的局面,美國是世界最早發展電子商務的國家,同時也是電子商務發展最為成熟的國家,一直引領全球電子商務的發展,是全球電子商務的成熟發達地區。歐盟電子商務的發展起步較美國晚,但發展速度快,成為全球電子商務較為領先的地區。亞洲作為電子商務發展的新秀,市場潛力較大,但是近年的發展速度和所佔份額並不理想,是全球電子商務的持續發展地區。

全球B2B電子商務交易一直佔據主導地位,20__年至今,呈現持續高速增長態勢,20__年全球B2B交易額達到8.3萬億美元,預計在未來幾年將保持40%以上的增長率。

總體來看,全球電子商務發展呈高速增長態勢。隨著全球電子商務的發展,我國電子商務的發展動力持續增強。我國電子商務發展呈現典型的塊狀經濟特徵,東南沿海屬於較為發達地區,北部和中部屬於快速發展地區,西部則相對落後。

總之,中國電子商務市場發展現狀依舊樂觀,這將會給經濟帶來很大的好轉和機遇。

2023年現狀調研報告 篇23

一、調研的背景與動機:

當前,黨中央立足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戰略高度,做出了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戰略部署。提出“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新農村美好圖景。與此同時,中央明確強調新農村建設必須尊重農民意願,不能搞形式主義。顯而易見,新農村是農民自己的家園,農民期盼什麼,需要什麼,他們最有發言權。

二、調研時間:

XX年XX月——XX年XX月

三、調研範圍:

居力很鎮15個行政村

四、調研內容:

農村改革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一)發展意識跟不上發展需要

1.農村基層幹部綜合素質不高。在農村改革發展中,農村基層黨組織和廣大黨員是核心。但部分農村基層組織建設落後於農村改革發展客觀形勢的需要,黨員幹部帶領群眾脫貧致富的能力較弱,對發展認識不夠,對上級的依賴思想較為嚴重。農村幹部隊伍綜合素質不高,農村基層幹部存在年齡老化、文化素質偏低、政策理論水平不高和工作責任心不強等問題。

2.農民群眾觀念陳舊,市場意識不強。大部分農民群眾文化素質低,發展意識淡薄,農業生產上只顧傳統種植,在一些利益問題上,只顧眼前小利,忽視長遠效益,撿了“芝麻”丟了“西瓜”。有的村上級給農民提供惠的政策和服務,但大家不積極、不配合,致使成型的好專案無法落實。

(二)農業結構有待調整,傳統農業向生態農業轉化力度不夠

近年來,農產品供求關係發生了變化,市場需求向多樣化、高品質方向轉變。鄉黨委、政府雖然積極幫助和引導農民實施產業結構調整,但由於不少農戶無技術、無資金、無經驗,不能形成農業產業化經營,無法形成規模效應,造成投入多、產出少。加之由於農業生產的低效益,農村中稍有文化素質,有一技之長的青年男女,紛紛外出,不願從事勞動強度大的種植業,而留在農村的老年勞動力和婦女勞動力,因缺文化,對新技術、新生事物接受慢,寧可固守低效益的傳統種植業,不願向畜牧、蔬菜、水果等具有市場競爭力的生態農產品轉型。

(三)基礎設施建設薄弱

1、道路問題:居力很鎮地處科右前旗政府南,東、西、北三面與烏蘭浩特市、吉林省洮南市接壤,111國道橫貫全鎮,白阿鐵路從鎮東南穿過,交通便利,通訊便捷。通過多年努力,全鄉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夯實,但從總體上看,村級道路還顯得薄弱。“要致富、先修路”,群眾普遍認識到這一點,但鄉村公路建設專案有限、缺少資金,群眾想修路的願望與上級投入還有差距。農田水利等建設也離農村發展的要求還有差距。

2、辦公及活動場所問題:全鎮15個行政村現已基本解決辦公場所問題,但是有部分不夠標準,利用學校當臨時的辦公場所,活動場所只有在鎮政府所在地前進村有一個標準的活動場所外其他村有個別的也都存在地方孝無活動裝置等問題。

(四)農村衛生環境普遍較差

幾乎所有的行政村都沒有垃圾回收點,有部分農村家庭沒有獨立廁所,農村衛生環境不容樂觀,整體上是髒、亂、差的局面。

(五)農村存在的陋習

現在有的村還存在賭博的現象,一到冬季就開始聚集賭博,有的甚至把一年的收入輸光了還欠了很多外債。對教育重視程度不夠,在村裡你經常能看到十幾歲的孩子在家幹活,問到為什麼不去上學時他們說“不願意上”十幾歲的孩子對問題的看法是簡單的,這需要的是家長的正確的引導。

仍有少數村民現在還迷信,相信,影響到正常的生產生活。

五、解決問題的幾點建議

1、發展農村經濟要堅持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根據不同情況,按照“宜工則工,宜農則農”的原則,理性發展、適度發展、協調發展、科學發展。

2、搞好村鎮規劃,新農村要有新面貌。要有個像樣的辦公場所,要有農民的業餘活動場所,要豐富農民的業餘文化生活。農民兄弟們基本上按照城市的樣子,規劃自己心中的新農村。他們認為,建設新農村,首先要把農村衛生環境搞上去,乾淨整潔才是新農村應有的面貌;其次,做好村鎮規劃、產業規劃和城鄉規劃是建設新農村的基礎;再次,搞好示範村和新村鎮建設,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是推動新農村建設的動力。

3、優惠政策要延續,幸福美景萬年長。近三年,中共中央制定出臺了關於“三農”問題的三個一號檔案,有力促進了農民增產增收,提高了農業綜合生產能力,開創了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新局面。農民在舉雙手贊成優惠政策的同時,也衷心地希望國能持久永恆,用持續穩定的政策來維護這來之不易的好局面。

4、易舊俗、樹新風,新農村要有新風氣。各村制定符合實際、能治“壞習氣”的(村規民約)。像紅白喜事、賭博現象都要按新村規處理,全體村民共同參與起來,共同抵制歪風邪氣,弘揚社會正氣,改變“遇事沒人管,誰管遭白眼”的現象。

5、抓好村級幹部隊伍建設,拓寬選人用人渠道,用好大學生村官。加強農村基層黨員教育,充分發揮黨員的領導帶頭作用。推廣現代農業生產技術,促進農作物的增產、增收。鼓勵農民進行創業,對創業者給予優惠政策與獎勵,政府幫助發展大型養殖產業。落實好上級下達的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各項指標,不搞‘面子工程’。加強農村、農民的文化教育,提高農民的文化水平,進行精神文明建設。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必須加快現代農業的發展,更多地關注農村,關心農民,支援農業,把農業、農村、農民問題作為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開創農業和農村工作的新局面。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居力很鎮的農村經濟一定能夠走上一個新的臺階。

2023年現狀調研報告 篇24

經濟與社會形態帶來的消費形態的變動,使得對於消費趨勢、特點變化的研究越來越重要,房地產作為社會消費者一項重要的消費與投資行為,其特點較以往3年已經呈現出顯著的變化。一直是縈繞在房地產開發商頭腦中並百思不得其解的幾個疑問是:在房地產置業投資上,消費者究竟是如何做出購買決策的?在與房地產選擇與購買相關的多個因素當中,到底哪些因素在起著決定性的、實質的影響,哪些因素又僅僅是表層的和直觀的?房地產需求市場的需求與變化,對房地產供應市場有著極大的影響。在房地產買方市場的條件下,研究購房者的需求具有更加重要的意義。

一、目前購房群體的基本狀況

1、大部分購房者目前的事業狀態處於起步階段或發展階段,總體購買力不高。

2、購房者對房地產開發商品牌有一定的認知度,但總體認知水平並不高。

隨著外地的房地產開發商進軍重慶房產市場,房地產開發商日益增多,房地產開發商的品牌能否被消費者認知或記憶對房地產開發商的市場拓展以及樓盤銷售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表明購房者對房地產開發商品牌的總體認知程度不高。

消費者對房地產開發商品牌認知程度不高,其主要原因在於以往開發商對樓盤專案本身的宣傳力度很大,而對開發商本身的品牌在一定程度上宣傳得不夠。房地產開發商本身的品牌,是影響消費者購買的重要因素,對促進樓盤的銷售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因此,房地產開發商在大力宣傳樓盤專案的同時,也要加強本身品牌的建設和宣傳。

3、置業消費盲區與企業品牌建立。

置業投資雖然是家庭的消費投資之一,但由於其選擇、決策、談判、購買過程過於複雜,涉及眾多環節,因此存在著比較極大的認知難度,而消費者在房屋消費過程中的弱勢地位,使得非理性決策容易形成,併為今後的糾紛帶來了隱患。

二、消費者住房需求特點與趨勢

1、消費者生活需求空間增加

生活居所戶型總體上向較大方向發展調查表明,消費者購房向較大戶型發展,這一發展特點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來體現:從購房者生活空間的居室數量變化來看,購房者的意向居所與目前居所相比,總體套內建築面積有所增加。具體來看,較大套內建築面積的比例有所上升,較小套內建築面積的比例有所下降,同時,人均建築面積也有很大的提高。購房者的意向居所與目前居所相比,同一種格局的套建築面積有所增加

2、消費者對居住地點至工作單位的車程要求有所放寬

居住區域選擇呈現郊區化傾向。在居住地點至工作單位的車程方面,購房者的要求有所放寬。藉助於家庭私車和公交車輛兩種交通工具,從以下兩方面來看一下購房者對車程的要求所發生的變化。

伴隨著消費者對居住地點至工作地點的車程要求的放寬,消費者住宅區域呈現郊區化趨勢,主要表現為購房者在居住區域的選擇上向城市邊緣或郊區縣地區擴散。

三、購房者置業特點與趨勢

1、絕大多數購房者為自住型購房者

從購房者買房的動機來看,無非是自己居住或投資,或者二者兼有。以滿足自己與家人居住為目的的購房為自住型購房,一般屬於第一次置業,而二次或多次置業的人買房更多是用來出租或增值,以獲得豐厚的回報,通常稱之為投資型購房。

2、交通配套是購房者最為關注的基礎配套設施

工作是人們最重要的生活內容,調查表明,他們不希望被居住地點至工作地點的不便的交通所困擾,因此,絕大多數購房者在對將來生活區域的配套設施的重視程度上,將交通配套放在了首要重要的位置。事實上,交通狀況是衡量地理位置好壞的重要指標,那麼購房者對交通配套的極大關注也就說明了地理位置對一個樓盤專案的重要作用,樓盤的地段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購房者的選擇。因此於開發商而言,在開發樓盤專案時,仍要精心選擇地理位置。

除此之外,對學校配套、醫務配套、和自然景觀的關注程度也較高。

3、投資型購房者的置業特點及購買權衡

購房者的投資意識已經有所提升。從意向進行 房地產投資者佔的比例與已進行 房地產投資者佔的比例之間存在一定的差距,這又說明可能存在相當一部分人群有投資房地產的傾向,但經濟條件的限制使得他們又無法涉足該領域,但是可以預見今後隨著個人經濟實力的加強,一部分人會將投資理財方式轉向房地產投資。

四、房地產住宅市場中幾個具有明顯特徵的重要購買人群

1、投資型購房者

投資型購房者的年齡大多在26—45歲之間,並且處於事業的發展階段或已經取得了一定成功。他們的收入水平較高,總體家庭平均月收入約為4150元,比所有購房者的平均收入高出1000元。同時投資型購房者有相當一部分有兩處居所,相對於自住型購房者所擁有的兩處或更多居所的比例要高,而且其居所全部是已購房屋,這又進一步說明投資者的具有相當強的經濟實力。

多數投資型購房者認為購物和休閒娛樂是自己生活的主要內容,而且認為房地產投資在投資理財中,成為超越儲蓄而處於第一重要的方式。他們的生活方式以個性的、簡單的、隱祕的、舒適的、現代的而非豪華的、多元的生活方式為主。

2、郊區型購房者

我們暫且將意向購買市區邊緣地帶或郊區縣地區居所的購房者稱為郊區型購房者。調查表明,郊區型購房者主要由兩部分人群組成。一部分是年輕人,他們的事業處於剛剛起步的階段或者發展的初期階段,他們的收入水平較低或者一般,家庭平均月收入水平在20__—4000元佔一半左右的比例,而4001—6000元的比例約為30%。他們一般只擁有一處居所,並且多是單位租用房或租用私人房。這部分年輕人將自己的大部分精力用於工作,其次也很注重娛樂。他們認為自己的事業發展仍需要一定的錢財,他們認為有必要進行一定的積蓄,所以儲蓄是他們最重要的投資理財方式。他們推崇的生活方式是簡單的、樸素的、寧靜的、溫馨的,但同時又是開放的而又不乏現代氣息的生活方式。

另外一部分郊區購房者是中老年人,他們中的多數人在事業上已經取得了一定成功,並且收入水平比較高。他們目前都擁有一處或兩處居所,並且基本都是自己已經購買的。這部分人的主要生活內容是購物、健身、出遊和休閒娛樂,他們很看重生活是質量,他們的生活方式是樸素的、簡單的、溫馨的、寧靜的、自然的,同時還希望是穩定的,所以他們的投資理財方式傾向於風險最小的儲蓄。

3、享受型購房者

享受型購房者與其他購房者相比,他們更加關注生活質量、生活品位的提高。享受型購房者在年齡分不上沒有什麼明顯的特徵,大多數人在事業上已經取得了一定成功。收入水平較高,家庭平均月收入約為4292元,而且他們現有的居所基本上都是自己購買的。

享受型購房者追求的是寧靜的、溫馨的、隱祕的、自然的、穩定的生活方式,他們非常看重低密度、低容積率以及優美的園林帶來的生活舒適感。除了工作以外,休閒娛樂和購物是他們重要的生活內容。在投資理財方面,他們不喜歡進行風險較大的投資方式,而是更多采用地儲蓄和保險。

2023年現狀調研報告 篇25

一、調查背景

城關社群位於本縣交通路口,社群居委會委員全部由選舉產生。作為漳縣城區重要的綜合居住區域,城關社群在區委,出臺的一系列活動推動下,進一步提高和豐富了社群管理的發展。隨著對城市管理的要求提高,社群管理工作還存許多不足之處,這些問題的解決,關係著城市管理水平的提高與和諧社會的構建,為此,今年9月我對城關社群管理工作進行了實地走訪參觀,對在社群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一些問題進行了分析、思考,並提出了相應的對策和建議。

二、調查結果

(一)社群居委會的工作行政化傾向嚴重、工作任務繁重

1、社群居委會自治功能未到位

通過調查發現,社群居委會的功能當前還未能突破辦理政府行政事務為主,辦理社群事務為輔的現狀,還習慣於上級領導佈置什麼就幹什麼,工作中表現較強的依賴性,自主性、自治性沒有得到體現。一是社群自治的任務與工作要求有差距。社群居委會的自治工作應有三方面內容,即:首先要做好社群服務,其次要做好社群事務的民主決策與管理;第三是豐富社群教育活動,倡導科學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二是社群居委會已經成為事實上的“政府的腿”。《居民委員會組織法》規定了社群居委會有協助政府有關部門做好管理工作的職責,具體規定了必須要協助政府部門做好社群治安、優撫救濟、最低生活保障、計劃生育和青少年教育等有關工作。通過調查,以上這些職責應該是社群居委會通過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等形式開展的,但是大多數情況是街道辦事處要求社群居委會替政府部門填表格、建檔案、出具證明材料等行政性工作;同時政府部門臨時性的統計、調查任務也都通過街道辦事處落實到社群居委會來執行。這使得社群居委會的大部分時間都花在協助政府部門的工作上,居民自治組織的作用被行政化所覆蓋。

在此,我對5人進行了調查,當問到居委會是什麼性質的組織時,有3人回答是代表政府的機構,只有2人回答是代表居民的,在社群專職工作者隊伍中也有很大一部分有“吃人俸祿,為人分憂”;“拿政府的薪水,替政府幹活”的思想。在街道辦事處工作人員中絕大多數都認為社群居委會是街道辦事處的下屬單位,理所應當地完成街道辦事處佈置的各項工作任務。

2、社群事務纏身,工作任務繁重

隨著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入,大量的“單位人”轉化為“社會人”、大量農民進入城市生活、本地農民失地流向城市,流動人口的大量進入城市,使社群居委會面對複雜眾多人口而發生的各項管理工作和事務數量增加,形成李“小社群,大社會”的模式,增加了社群居委會的工作強度。

3、政府部門職能不到位,社群自治職能弱化

繁忙的行政和社會管理事務使社群居委會陷於被動應付的境地,許多部門提 “把工作觸角延伸到社群”的目標和任務,以進一步加強城市基層基礎工作,這本是一件好事,但是指導、服務不到位,形成了會議多、檢查多、報表多的局面。有些部門工作(含街道)進入社群沒有發揮自身指導、服務職能,為社群居民辦實事,而是習慣於把社群當作自己的下屬單位去佈置工作,從而淡化了居民群眾對社群的認同感,削弱了社群居委會對居民群眾的親和力和凝聚力,也弱化了社群居委會作為群眾性自治組織的職能。

(二)社群居委會業務經費不足

一是發揮自身職責,調動居民參與社群建設的活動經費較少。在當前形勢下,社群居委會還要做好社群治安、社群教育、組織社群文體活動、美化社群環境等工作,這些都需有必要的經費作保障,否則很難形成居民的廣泛參與和工作效果。

二是日常辦公經費緊張。在各項工作中,召開會議、報送資訊和資料,建立臺帳等檔案資料的辦公消耗,加之社群居委會自身水、電、暖以及電話費,一年也要花費很多。政府部門部署的工作大多要求制度上牆,製作展板,每年此項支出至少3000多元。

(三)社群專職工作者待遇較低

社群專職工作者待遇低的問題仍比較突出:一是社群協管員待遇較高,社群專職工作者都是經過招考和居民選舉形成,心理反差大;二是社群專職工作者的付出與回報差距較大。

三、討論與建議

(一)應積極為社群居委會減負

一是理順區街關係。街道主要是代表政府履行塊塊上的綜合管理職能,具體講就是按照有關法律、法規和區政府的授權或者有關職能部門的委託,使街道具有綜合協調權、處置權等,從而有效地行使政府對城市的管理職能,對地區社會治安、市容市貌、城市建設、精神文明建設等達到高效的管理。二是理順街(部門)居關係。進一步明確社群居委會的任務。三是明確社群功能定位,發揮社群居委會自治功能。一要搞好社群服務。主要是抓好四項服務:即抓好社群安全服務,保持社群的長治久安;抓好社群的文化服務,滿足居民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抓好社群的健康服務,培養居民良好的生活習慣;抓好社群生活服務,解決居民生活中遇到的各種困難和問題。二要保證社群居委會的自治權得到有效行使。這個權力能不能落實,關係到社群建設的成敗。社群自治權應主要體現在社群民主決策權、社群管理權、社群財務自主權、社群依法協管權以及社群對政府部門的監督權上,只有把這五項權力真正落到實處,社群居委會才能真正從大量的政務性工作中解放出來,也才能真正把社群服務搞起來。

(二)多渠道解決社群居委會業務經費

目前的社群居委會經費由街道辦事處統籌安排,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社群居委會工作的進一步發展,使得居委會受到資金不足的限制和制約,難以解決居民的熱點、難點問題,制約居民對居委會的認同和歸屬,因此必須採取多渠道保證居委會業務經費。一是社群居委會建立單獨帳戶並全面安排,使其工作正常運轉,為居民群眾辦實事、辦好事。二是要動員發動轄區單位資源共享、各社群要協調轄區把社群各種各樣有形的、無形的資源開發出來。三是社群居委會採取多種形式拓寬社群服務領域,建立自身的便民利民社群服務組織。

(三)以人為本,在提高服務功能上下真力。

一要拓展社群服務領域。在現有困難群眾的社會救助、社會福利和優撫保障服務基礎上,大力發展社群醫療衛生、商業、家政、物業管理等便民利民服務,大力發展面向社群單位的社會化服務,促進社群與駐進單位的互助互動。二要創新社群服務方式。充分利用現代資訊科技,開展熱線電話、呼叫系統、網上服務等服務方式,使社群資訊服務網路系統成為為民服務的視窗、社群服務的平臺、居民生活的好幫手;採取無償、低償、有償服務相結合的方式,讓社群服務組織實現良性迴圈和自我發展。三要整合社群服務資源。利用區、街、社群三級服務中心(站)等公共資源,充分發揮其組織帶動作用,引導社群內企事業單位開放服務設施,面向社會聯合經營,發動和鼓勵社群成員之間開展互助性服務,積極開展社群慈善活動,守望相助,疾病相扶。四要完善社群服務政策。建立多渠道的社群服務投入機制,鼓勵個體、私營、民營等企業通過投資入股、合夥經營等形式,開辦服務專案,在堅持社會效益的前提下,實行社群服務市場化運作、實體化經營、產業化發展。

(四)保障人才,在提高隊伍素質上用真功。

充分利用現有國家政策。如“一村(社群)一名大學生工程”等,為社群提供人才支援、組織保證以及財政支援,社群可以通過充分利用現有的政策進行改善和發展。一要採取提高社群幹部待遇、建立工資自然增長機制和按工作業績獎懲等措施,吸引一批年輕化、知識化、專業化,組織協調能力強、有良好人際溝通能力和熱心於社群建設的高素質人才,充實到社群工作隊伍中來。特別要吸納和鼓勵大學畢業生進社群工作。探索制定在優秀社群幹部中招錄事業人員和國家公務員的優惠考試考核辦法,讓優秀人才進得來、有出路。二要健全社群幹部培訓機制。區、鄉兩級要加大社群幹部的培訓力度,把社群黨組織、社群居委會成員列入黨校、行政學校培訓計劃,做到崗前培訓與崗中培訓結合,短期培訓和中長期培訓結合,堅持社群幹部持證上崗制度,不斷提高社群幹部的整體素質。三要建立社群幹部考評機制。要制定社群幹部德、能、勤、績、廉、學考評體系,明確定性和定量的考評標準,採取組織考、群眾評等方式,對社群幹部進行年度和屆期評價,並將考評結果作為社群幹部升、降、去、留的重。

2023年現狀調研報告 篇26

一、目前中國房地產遇到的問題與狀況

房地產投資增速將略有減緩。在政府控制房價、調整住房供應結構、加強土地控制、信貸控制等一系列巨集觀調控政策陸續出臺的背景下,地方政府過度的投資衝動將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對土地與房屋開發投資的增速也將相應減緩。與此同時,加息、提高存款準備金率等措施所導致的房地產開發貸款與消費貸款增速的放緩將直接影響房地產開發的規模和施工、竣工速度。因此從整體上看,如果國家針對房地產的巨集觀調控政策落實到位,未來2—3年我國房地產開發投資的增速將略有減緩,但估計不會低於20%。

市場供求不平衡矛盾將繼續存在。近年來針對房地產的巨集觀調控政策中影響需求變動的因素主要有:上調銀行存貸款利率、控制二次購房與投機性購房、控制拆遷規模等。但是,由於人民幣升值的預期不斷刺激“熱錢”湧入我國,且大部分流入了房地產領域,未來2-3年我國部分地區房地產市場的投資性需求仍將有所提高。

房地產價格將保持上升趨勢。從對供求關係的分析可以判斷,未來2—3年我國房地產價格仍將保持上升的趨勢,原因是:第一房地產市場供求發展不平衡的矛盾(特別是需求將繼續迅速增長的趨勢)必然反映在房價的持續增長上;第二近年來地價、建築材料、商品房品質提高所帶來的開發成本增加將推動房價上漲;第三從經濟學理論來看,房價的運動趨勢和國民經濟增長率以及居民可支配收入正相關。目前我國經濟高速發展,居民收入持續增加、除非遭遇金融危機,經濟增長趨勢被迫中斷,否則房價的執行趨勢只會上升,而不可能下降。普通住房供應量將上升,高檔住宅供應量將減少。

為了合理引導住房建設與消費,國家在規劃審批、信貸、稅收等方面對中小套型、中低價位的普通住房給予了優惠的政策支援,並明文規定了享受優惠政策的普通住房的具體標準。未來2—3年,隨著各地房地產巨集觀調控細則的相繼出臺,中低價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房、經濟適用房與廉租房的.供應將有所增加。東部地區仍將是投資的主要區域,中西部地區將保持較快投資增速。東部地區在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中的佔比將繼續下降,中、西部地區將繼續保持較快的投資增速,在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中的佔比將有所提高。房地產開發企業的資產重組將向縱深推進。部分開發企業將轉移戰線,大力開拓東部二、三線城市市場,並逐漸向全國延伸,從而帶動這些城市房地產市場的發展。

二、房地產普遍存在的問題

1、房地產的整體規模增大。首先,就是我國房地產行業的投資規模逐漸擴大,佔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的比例也逐年增加。其次是開發規模快速增長。全國房地產施工面積每年以25%的速度遞增,房地產開發的規模逐漸加大,而其餘各項指標每年的增長幅度也都超過了10%,的達到了30%。

2、區域發展不平衡。房地產行業區域發展不平衡主要表現在不同地區的增長速度和發展規模上,東部地區和沿海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較高,因此房地產行業起步早,發展更為完善,雖然中西部地區近年來也得到了飛速的發展,但是地區間仍舊存在著不小的差距。其次是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存在著較大的差異,雖然經濟的發展使全國各地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從整體上來看,東部地區仍舊要遠高於西部地區。東部地區的經濟發達,居民較高的可支配收入使房地產行業在這一地區表現異常活躍。西部地區的居民可支配收入較少,因此房地產行業的發展並不完善,但是受地廣人稀的影響,居住面積反而更加寬鬆。而中部地區則兼具經濟不發達和人口稠密兩大弊端,人均居住面積是最低的。在行業增長速度來看,則呈現出相反的趨勢。

3、房地產業成為GDP上升的重要力量。政府部門為了確保我國更好的應對國際金融危機而採取的相對寬鬆的貨幣政策,在該政策的激勵下,銀行的信貸空前放鬆,房地產行業也因此成為了地方政府舉債的主要流向。很多地方政府手和房產商手握土地資源和大量的信貸資金爭相突破國家有關居民第二套住房的按揭限制,部分地區甚至推出了所謂的“改善性”住房企圖矇混過關,但是這並沒有為居民的居住條件改善帶來積極的影響,反而成為了房地產行業撬動銀行信貸資金的有力工具。

4、房地產價格提升過快。我國商品房價格一直保持穩定增長的趨勢,但是在20__年,全國商品房價格開始飆升,其中北京、上海、廣州等一線城市的商品房價格更是達到了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的50餘倍。與國外中產階級的的主體地位不同,國內中低收入家庭佔社會比重更大,隨著相關政策的改革,住房問題逐漸發展成為了一個社會性的問題,是社會利益和矛盾衝突的集中體現。另外,我國目前的房地產市場還存在著非常嚴重的空置率問題,在大多數民眾無力承受高房價的同時,少量的投機者卻擁有著為數甚巨的投機房,這種現象在我國各級城市均有出現,在大城市的高階住宅區表現尤為突出。

三、改革措施

1、深化房地產經紀行業內部改革,創新行業和企業機制。要對掛 靠在政府部門和事業單位或其興辦的企業,必須全部實現與掛辦單位脫鉤,積極鼓勵企業創新機制,完善企業內部組織結構,員工創新獎勵機制,推進勞動、用工、分配製度改革。建立行業淘汰機制,對於那些不符合行業發展要求,擾亂行業發展的企業堅決予以清出。建立起能進能出的行業淘汰機制,而對於那些對行業發展有突出貢獻的企業則進行表揚獎勵,在社會上和行業內樹立其為標榜企業,鼓勵其繼續快速發展。

2、行業自律組織應發揮自身功能轉變行業自律組織的官辦色彩,確立其專業管理的地位和作用,使其由政府“依附”機構轉變為真正能代表會員企業利益的民間組織,真正在行業協調,行業自律,維護公平競爭、查處違規行為等方面發揮作用,通過制定行業自律公約,從業人員職業道德規範,開展行業內部資信評估,建立企業信用檔案等方式,加強行業自律管理,同時通過經驗交流,業務研討及行檢行評等活動,推廣先進的經營觀念和經營模式,促進全行業整體素質的提高。此外,行業自律組織還可提供行業內資訊共享平臺、組織研究行業內的重大問題、協調房地產經紀機構之間關係、協調房地產經紀行業與社會各界之間的關係。

3、政府部門在行業管理中應發揮的作用和具體工作。

(1)完善法規體系,健全房地產經紀管理制度。

(2)明確房地產經紀行業的政府主管部門。

(3)加大行業監管力度,同時政府部門要將相關行業管理職能轉移給行業協會。

(4)政府主管部門工作重心應放在從業人員和機構的從業資格上、從源頭上防範不規範行為。

(5)加大對經紀活動違法違規行為的查處力度,淨化經紀行業。

4、加快結構調整步伐,提升行業競爭能力。

一是以市場化和專業化為方向,加快優化行業服務業結構。

二是大力促進行業龍頭企業的發展,以其帶動行業整體發展。推動其上檔次、上規模,提高行業整體競爭實力。

三是促進行業內部強強聯合,積極引導和支援中介機構採取聯合、重組等方式進行優勝劣汰,優化人員配置,壯大企業規模,提高綜合競爭力。對規模小、人員老化、業務素質較差、執業資格單一的經紀機構要促使其合併,減少數量,提高質量,改變經紀機構“多、小、差”的狀況。

四是努力提高經紀機構從業人員的整體素質。要採取有效措施,鼓勵優秀人才進入本行業,要不斷加強對機構從業人員的思想道德教育和業務培訓,鼓勵和選派機構中優秀管理人才到大學學習,逐步提高行業高素質人才的管理能力。推動行業健康快速發展。

5、加大扶持和引導,優化發展環境政府各部門要按照各自職責為經紀機構提供支援。政府需中介機構提供的服務,通過市場購買服務的方式或者法律允許的方式進行。政府各部門要加強統籌規劃,做好政策引導,維護公平競爭的市場秩序,及時披露有關資訊,簡化辦事程式,提高工作效率,為經紀機構搞好服務。為經紀機構公平競爭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加強對經紀服務機構市場準入和登記條件,為經濟機構創業提供資金支援和擔保貼息。對於吸納下崗和失業人員的經紀機構,處於創業階段的小企業,可由再就業基金給予貸款擔保,或根據情況給予部分貼息。

總之,地產改革開放30年來,我國的房地產經紀行業經歷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發展歷程,各類房經紀公司在維護正常的社會經濟秩序,保證房地產市場競爭的公正和公平,降低整個社會的交易成本,適應政府職能轉變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沿著這樣的路線發展,中國的房地產將會更加健康穩定和成熟。

2023年現狀調研報告 篇27

在“網際網路+”戰略、“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推動下,我國電子商務發展迅猛,據商務部統計,20__年網路零售額達到4萬億元,位居世界第一;國家郵政局統計快遞業務量完成206億件,同比增長48%。消費成為經濟增長首要動力,同時引發了新的投資熱潮,開闢了就業增收新渠道,為創新創業提供了新舞臺,成為經濟發展新的新引擎、新動力。

一、我國電子商務產業蓬勃發展

20__年5月7日,國務院釋出了《國務院關於大力發展電子商務加快培育經濟新動力的意見》(國發〔20__〕24號),被業界稱為“新二號文”。這是20__年以來,國家層面出臺的又一部促進電子商務發展的綱領性政策檔案,旨在消除束縛電子商務發展的機制體制障礙,進一步發揮電子商務在培育經濟新動力,打造“雙引擎”、實現“雙目標”。

在“網際網路+”戰略、“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推動下,我國電子商務發展迅猛,不僅創造了新的消費需求,引發了新的投資熱潮,開闢了就業增收新渠道,為創新創業提供了新舞臺,而且電子商務正呈現與製造業、實體經濟深度、廣泛融合,實現高效、低成本的生產要素的流動與配置,推動服務業轉型升級,催生新興業態,成為經濟發展新的新引擎、新動力。

(一)網路零售佔比持續擴大

20__年1-11月份,全國網上零售額34526億元,同比增長34.5%。其中,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28869億元,增長33.0%;非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5657億元,增長42.9%,線上消費是線下消費增速的3倍,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佔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為10.6%。

從增速來看,我國電子商務增速依然強勁,是GDP增速的近4倍。從市場結構來看,B2B仍然占主導地位,網路零售佔比持續擴大,B2B服務商不斷尋求盈利模式的多元化探索,從單純資訊撮合向線上交易不斷演進。網路零售市場持續升溫,行業進入兼併整合期,巨頭企業通過收購、兼併等資本投資方式,迅速對新市場、新業務領域的滲透,同時不斷拓展新的業務線。

(二)創造千萬就業機會

根據中國就業促進會20__年8月《網路創業就業統計和大學生網路創業就業研究報告》顯示,20__年底全國電子商務網路創業帶動直接就業人數達到1003萬,這一數字還不包括網購帶來的物流快遞、營銷運營、培訓諮詢等服務業的間接就業人數,為緩解我國經濟下行面臨的就業難另闢蹊徑。

據國家郵政局公佈資料,20__年全國郵政業完成業務總量5070億元,同比增長37%;業務收入4020億元(不含郵政儲蓄銀行直接營業收入),同比增長25%。其中,快遞業務量完成206億件,同比增長48%,穩居世界第一;快遞業務收入完成2760億元,同比增長35%。據不完全統計全國電商物流從業人員已經超過200萬。

二、行業熱點向縱深發展

(一)服務電商化

20__年9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線上線下互動加快商貿流通創新發展轉型升級的意見》,極大地推動了線上線下的協同發展。根據國家商務部統計,20__年上半年,我國O2O市場規模達3049.4億元,同比增長高達80%。隨著移動網際網路寬頻的普及,中國移動寬頻(3G/4G)使用者累總數約7億戶,同時各類APP在手機終端的廣泛安裝、二維碼掃碼應用的普及,讓O2O埠、應用場景越來越廣泛、便捷,極大推進了吃、住、行及旅遊、娛樂等生活服務線上化。在送餐、家政、汽車服務、社群電商、房地產中介等領域成長起來如百度外賣、餓了麼、e代駕、e袋洗、愛鮮蜂、愛屋吉屋等一批企業。但同時,我們也觀察到,今年以來房屋網、愛拼車、雲洗車、咚咚健身等眾多初創型O2O專案的夭折,其原因主要是本身業務前景和計劃的可行性不足,沒有形成自我造血的存活能力。

(二)電商國際化

20__年上半年,我國跨境電子商務規模約2.5萬億元,增速30%,與中國對外貿易的低迷形成鮮明對比。跨境電子商務中,國際貿易主體的買賣雙方都可以公開、透明地獲取資訊,同時貿易、通關、結匯、物流的便利化,優化了供應鏈,減少了交易環節和中間商,將中間商利潤讓利給消費者,實現“普惠外貿”,有助於全球價值鏈、貿易規則的重構。

今年3月,國務院批覆設立“中國(杭州)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釋出了《中國(杭州)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實施方案》,上線了“單一視窗”平臺。上半年,杭州跨境電商,進出口單量、貨值,均實現超100倍增長,起到示範引領作用。5月國務院釋出《國務院關於加快培育外貿競爭新優勢的若干意見》,提出大力推動跨境電子商務發展,積極開展跨境電子商務綜合改革試點工作,抓緊研究制訂促進跨境電子商務發展的指導意見。同時,國家出臺了一系列跨境電商政策,包括允許保稅備貨為核心供應鏈基礎的備貨模式;“清單核放、彙總申報”方式辦理電子商務進出境貨物報關手續等,實現跨境電子商務從規模到質量發展,海淘“灰關”到陽光化的轉型,跨境試點城市多點開花。

(三)電商農村化

20__年上半年,農村網購使用者增速超40%,全年交易規模有望突破4000億元。20__年7月,商務部、財政部聯合下發了《關於開展20__年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工作的通知》,全國範圍遴選200個示範縣進行綜合試點。每個縣獲得中央財政1000萬元的資金支援,主要定向用於建設完善縣、鄉、村級物流體系,縣域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和村級電子商務服務站的建設改造,以及品牌和質量保障體系建設和電商培訓等。

以阿里巴巴、京東、蘇寧為代表的電商企業,紛紛啟動了電商下鄉的步伐。20__年10月,阿里巴巴集團推出了以“千縣萬村”計劃為主體的農村戰略。在阿里巴巴的帶動下,包括京東、蘇寧等電商平臺也推出了各自的農村電子商務計劃,“電商巨頭下鄉”已成潮流。截至20__年12月底,阿里巴巴農村淘寶已累計覆蓋全國28省,超250個縣佈局,建成村級農村淘寶服務站點超12000個。阿里巴巴集團推出的“農村淘寶合夥人、淘幫手(村淘合夥人的幫手)”、京東推出的“鄉村代理員”和順豐速運推出的內部創業計劃,未來將推動數十萬計的農村居民加入電子商務創業和就業大軍。

三、電子商務企業多元化發展

(一)B2B市場增速現負增長

上半年受巨集觀經濟下行影響,B2B電商服務商營收市場整體增速出現負增長。各主要服務商中,除阿里巴巴外,環球資源、焦點科技、慧聰網等在營收和淨利潤兩大指標上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負增長。B2B企業相繼推出貸款融資、信用保障等措施以促進線上交易及增值服務的發展,但總體還處於探索期。阿里巴巴旗下一達通,提供外貿綜合服務,包括通關、結匯、退稅等基礎服務(政務服務)和物流、金融等增值服務(商務服務);同時,還提供信用保障服務。前者強調“服務”,通過規模化創造服務紅利;後者強調“信用”,通過大資料構建信用體系,逐步建立起大額外貿的跨境電商B2B平臺。

(二)網路零售市場轉型升級

20__年上半年中國B2C網路零售市場,天貓排名第一、京東名列第二、蘇寧易購位於第三。位於4-10名的電商依次為:唯品會、國美線上、1號店、噹噹網、亞馬遜中國、聚美優品、易迅網。各電商紛紛開拓新業務如跨境電商、農村電商、消費金融、電商物流、智慧硬體等,不斷最終加固自身“地盤”。網路零售市場正在從“增量”增長向“提質”增長轉型升級。

(三)農產品電商寡頭競爭

農產品電商形成了“兩超—多強—小眾”的寡頭競爭格局。“兩超”是兩個超級網站,如阿里系網站、京東系網站,加起來佔市場份額的80%以上;“多強”是順豐優選、沱沱工社、我買網、本來生活等許多具有較強競爭力的網站;“小眾”是指具有特色的網站,如社群001、天天果園、鮮碼頭、愛鮮峰、新疆“維吉達尼”、淘常州、芒果網等。目前,國內的冷鏈物流問題,仍然是制約農產品電商快速發展的瓶頸。

四、企業競爭點面結合

(一)促銷常態化

20__年,電商促銷活動風雲迭起,“三·八”婦女節、4·18、6·18、8·18等促銷不斷。而6·18是上半年的“大促銷”,京東、天貓、蘇寧易購、國美線上等提早開啟6·18年中大促電商們拉長戰線在一定程度上彙集人氣,吸引使用者的眼球,在短期內形成“聚力”,打響自己品牌的同時,增強使用者黏性,為年終衝刺準備。同時,9月國家工商總局出臺了《網路商品和服務集中促銷活動管理暫行規定》,對電商平臺進行集中促銷包括促銷期限、方式和規則等進行了規定。

(二)併購整合活躍

網路零售市場持續升溫,行業進入兼併整合期,巨頭企業通過收購、兼併等資本投資方式,迅速對新市場、新業務領域的滲透。8月,阿里巴巴283億元投資蘇寧,獲得蘇寧19.9%的股份,同時蘇寧將以140億元認購不超過2780萬股阿里巴巴的新發行股票,這個合作開闢了網際網路企業與傳統零售公司聯姻的先河。8月,京東也以43億元入股永輝超市,擁有永輝超市10%的股份,通過聯合採購來強化供應鏈管理水平。10月,大眾點評網與美團網宣佈達成戰略合作,雙方溝通成立一家新公司,加強優勢互補和戰略協同。

五、消費習慣繼續加速改變

根據中國網際網路絡資訊中心(CNNIC)資料,截至20__年6月,我國網民規模達6.68億,網際網路普及率48.8%,其中,網路購物使用者規模達到3.74億人,較20__年底增加1249萬人,半年度增長率為3.5%,整體網購使用者增速已經放緩。

(一)購物行為從PC向移動端遷移

隨著智慧手機、平板電腦的普及,4G網路環境的日漸優化,電商巨頭移動端的佈局,使用者移動購物習慣逐漸成熟。截至20__年6月底,中國移動網購交易規模達到8421億元,在總體網購規模中佔比超50%。與整體市場不同,我國手機網路購物使用者規模增長迅速,達到2.70億,半年度增長率為14.5%,手機購物市場使用者規模增速是整體網路購物市場的4.1倍,手機網路購物的使用比例為45.6%。

(二)人均年度網上消費近萬元

20__年上半年,平均每個網購使用者在網上消費4302元,預計全年人均網購消費有望達到9000元,較20__年網購消費多支出增加近16%。

服裝鞋帽仍是使用者網購的主要品類,其線上消費者佔整體網民的比例超75%。由於毛利高,重複購買率高,服裝品類一直是網路零售主要利潤來源,吸引眾多電商積極投入拓展服裝品類市場。目前,服裝網路零售市場正由拼價格,向品質化、個性化轉型。

(三)服務類網上消費呈加速趨勢

機票/酒店線上預訂由於其便捷的使用者體驗,以及企業的大力推廣贏得使用者青睞。電影/演出票由於其在移動端即時購買、現場自助取票的便捷性和電影市場消費需求的釋放成為當前線上預訂的熱門品類。

(四)“雙11”彰顯巨大消費潛力

20__年天貓“雙11”當天交易額達912億元,同比增長59.7%,是20__年美國“黑色星期五”全美傳統商場交易額91億美元的1.57倍,並再次重新整理世界最大購物日成交記錄。當天,網民同時線上峰值達4500萬人,無線端佔68.7%,產生快遞包裹4.67億件。天貓有4萬多商家、3萬多品牌和600萬種商品參與,參與商家較20__年增長近50%。當天,網民同時線上峰值達4500萬人,無線端佔68.7%,產生快遞包裹4.67億件。蘇寧、銀泰、北汽、首旅等千餘商家,超330個城市18萬家商場或門店,通過全渠道打通、使用者管理、商品管理和服務、物流等方式共同參與“雙11”狂歡。推出實體店試穿,掃碼購買;家電最近門店配貨;大家電當日送、裝一體服務,實現了線上與線下共同發展。

六、電子商務發展機遇與挑戰

(一)加快與傳統產業融合發展

農業農村方面,大力發展農村電子商務,促進農業“小生產”與電商“大市場”的有效對接,推動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帶動農民增收和農村就業創業。

製造業方面,依託電子商務,推進網路化製造和經營管理,加速研發設計、生產製造、業務重組等向全球體系演進,促進產業創新模式向高效共享和協同轉變,推動工業從生產型製造向服務型製造轉變。

商貿流通方面,支援傳統商貿流通企業與電子商務企業優勢互補、資源整合,通過移動網際網路、地理位置服務、大資料、O2O等資訊科技創新應用,將逐步提升傳統商貿流通企業服務能力,加速“網際網路+流通”的轉型升級。

(二)電子商務啟用新興服務業態

傳統企業加大利用電子商務優化採購、分銷體系,拓寬能源、化工、鋼鐵、藥品、林業等行業電子商務應用領域,提升企業經營效率。大力支援網路租車、網上問診、社群服務等生活服務類電子商務,不斷創新服務民生方式。進一步完善政策,清障搭臺,充分發揮市場對技術研發方向、路線選擇、要素價格、要素配置的導向作用,帶動新興產業和新興業態發展。

(三)從國內市場走向全球市場

積極發起或參與國際電子商務交流合作,簡化境內電子商務企業海外上市審批流程和境外直接投資外匯登記手續,鼓勵電子商務領域的跨境人民幣直接投資。積極發展面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電子商務合作,建立政府、企業、專家等各個層面的對話機制,推動我國電子商務走出去。

經過整個行業和電商企業的不懈努力,中國電子商務得到迅猛發展,成為網際網路經濟的重要力量之一。在“網際網路+”時代,電子商務行業新應用、新業態將繼續蓬勃興起,產品形態和服務模式將進一步融合創新,成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重要方向,同時成為推動中國社會經濟前行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