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經濟調研報告4篇大綱

欄目: 調研報告 / 釋出於: / 人氣:1.87W
本文目錄經濟調研報告關於工業園區經濟發展調研報告經濟文化現狀對消防影響調研報告縣政府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調研報告範文

根據縣委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相關要求,安排本人聯絡指導**鎮**村委會,為能實實在在的體驗民情、體會民生、體察民苦,落實為民務實清廉要求,切實幫助解決群眾關心的熱難點問題,在踐行黨的群眾路線中取得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和群眾脫貧致富的雙重實效,XX年3月5日、3月7日、3月27日,自己多次深入到**村委會對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進行指導、開展民情訪談和民情民意收集活動,並對**村委會的村情、民情、民苦、民盼進行深入細緻的調研,就如何提高貧困山區村委的經濟社會發展能力作了深入思考,現作如下探討。

經濟調研報告4篇大綱

一、**村委會的基本情況

**村委會地處**鎮西北角,東與**海良、大會村委會相接,南、西與**縣相鄰,北與麗江永勝縣相接,距**鎮政府25公里,距賓川縣城35公里。全村轄5個自然村,6個村民小組,農戶325戶,總人口1189人,主要有漢、彝、土家、傈僳、藏、白等6個民族,其中少數民族480人,全村耕地面積1530畝,其中水田400畝、山地1230畝,是一個典型的以傳統農業生產為主的山區貧特困村委會。

近幾年來,**村委會在上級黨委政府和各級各部門的關心支援下,大力實施扶貧開發、社會主義新農村、一事一議財政獎補村建設,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一定成績。一是群眾收入穩定增長。XX年全村農民人均純收入達5046元,群眾收入呈增長態勢。二是基礎設施逐步加強。實施了投資近246萬元的農村電網改造工程,完成了7公里的進村彈石路面通達工程,實施了2個村小組的村間道路硬化,投資28萬元打了一眼受益人口600餘人、受益面積700餘畝、深150米的深進。三是產業調整邁出步伐。除主要種植玉米、白肋煙、香葉等農作物外,種植有少量的葡萄、柑桔等水果產業。今年,在縣人大常委會的協調幫助下,與賓川縣國巨農副產品有限公司達成協議,發動村組幹部試種香蔥30餘畝並進行全額收購,邁出了產業結構調整的步伐。四是農民素質有所提高。

二、**貧困山區發展中存在的因難和問題

(一)自然環境條件惡劣。森林覆蓋率低,乾旱缺水嚴重,除有3個村民小組有龍潭、山箐水可供一部分農田灌溉外,其餘村民小組無水源,只能靠天吃飯,如團山村民小組中有14戶62人因無任何水源,多年來一直靠政府送水解決人畜飲水問題。土地貧瘠,全村約75.5%的耕地面積是山地,乾旱貧瘠,土地產出率極低。

(二)基礎設施建設滯後。公路通達能力差,全村只有7公里的進村彈石路,還有9公里土路,同時只有2個村民小組實施了村間道路硬化,坡陡崎嶇,通行不暢;農田溝渠不完善,不配套,滲漏於阻嚴重,農田灌溉極不方便;公共服務設施匱乏,全村6個村民小組沒有一間老年活動室和文化活動室,村民文化生活極為單調和貧乏。

(三)群眾思想不夠解放,群眾脫貧依賴心理嚴重。村民素質普遍偏低,國小及文盲人口占總人口的70%左右,依靠科技脫貧致富有一定難度。貧困人口“等、靠、要”心理嚴重,加之還有大約17.5%的農戶處於極度貧困和溫飽線下,村民脫貧致富工作任務艱鉅。

(四)產業結構調整難和缺乏主動應變能力。以傳統農業為主,習慣於粗放型的農業經濟,新的科技成果和耕作方式難於推廣和應用,產業結構調整難,加之農民種植意向盲目“跟風”,缺乏主動應變能力,對收益造成一定風險。

三、對提高貧困山區發展能力的措施和建議

(一)夯實社會事業,提高貧困山區的人口素質。要免費為山區農民提供技術培訓,加大對山區義務教育投入,加大對外交流力度,夯實各項社會事業基礎,提高山區群眾人口素質,增強其抵禦貧困、脫貧致富的能力;要加大貧困山區勞務輸出、外出務工的指導和引導力度,帶動山區人民增收致富;鎮人民政府要以村委會為活動平臺,多開展一些送文化送科技送衛生下鄉活動,並要以點帶面,對條件較好的小組率先爭取啟動實施建設老年活動室和文化活動室,豐富村民的文化生活。

(二)加強教育引導,樹立自力更生的時代精神。要破除山區群眾“等、靠、要”思想,積極引導農民牢固樹立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雄心壯志,教育其自強不息、不等不靠。幫扶和掛鉤聯絡部門要認真落實為民務實清廉要求,堅持在一線瞭解情況,與貧困山區一道認真研究上級政策,主動對接業務部門,紮實抓好政策落實,做到想事情、做決策,尊重實際,尊重規律,切實幫助貧困村組解決問題。

(三)加強基礎建設,夯實貧困地區脫貧致富基礎。要把加強基礎設施建設作為推動貧困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一個著力點,爭取救濟救助與推進“造血”式扶貧相結合的方式,在充分發動群眾自籌的基礎上,財政每年應劃出一部分扶貧專項資金,集中解決貧困村的行路、飲水、上學、就醫、住房等“五難”民生問題,夯實貧困地區脫貧致富基礎。要保護好生態環境,堅決制止和杜絕亂砍濫伐行為,同時開展好四旁植樹活動,綠化美化家園。要大力倡導推廣使用沼氣等清潔能源,減少生產生活對植被的破壞,促進山區經濟社會科學發展。

(四)調整優化結構,拓寬產業結構調整發展路子。一是要確立產業定位。在做大做強傳統優勢產業專案的同時,變單一的糧食型農業向複合型農業轉變,提高山區農業產業化程度,切實提高農民自我發展能力。二是要發展特色產業。走“一村一品”的發展路子,因地制宜大力發展花椒、核桃、中藥材、葡萄、香蔥等高效農林產業,建立特種產品基地,發展壯大貧困山區經濟。三是要延長產業鏈。重點引進一定規模、高起點、帶動力強的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大力推廣“企業 基地 農戶”的組織形式,不斷提高農產品的加工轉化率和附加值。四是要實施“科技興農”戰略。把科技推廣應用貫穿於產業化扶貧的始終,用科技優化產業結構,提高產業效益。五是要念好“山”經。重點發展生豬、山羊、土雞等養殖業,不斷改良品種,加強疫病防控,努力提高出欄率和肉品質量,不斷提高貧困山區群眾收入水平。

(五)轉變工作作風,在為民解困中踐行黨的群眾路線。要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為契機,認真踐行為民務實清廉要求,深入基層、深入實際、深入村組、深入農戶,傾聽民聲,瞭解民苦,解決民盼,在群眾“最盼”上贏民心,在群眾“最急”上見真情,在群眾“最怨”上改作風,做到缺資金幫協調、缺科技幫培訓、缺方向引路子,切實為民解決問題,真正實現群眾觀點在生產中昇華,群眾路線在生產中實現,群眾利益在生產中保障,群眾工作在生產中提升。

關於工業園區經濟發展調研報告經濟調研報告(2) | 返回目錄

近幾年來,××經濟在工業經濟的強力牽引下,獲得了較快發展,從gdp指標看,“十五”期間年均增速達11.3%,其中第二產業增長17.7%。××國民經濟的產業結構調整開始進入轉換升級的初始階段。從產業結構的巨集觀層面上看,經濟發展的工業主導型特徵比較明顯。XX年,地區gdp三次產業結構比例達26.3:42.0:31.7。與XX年比較,第二產業佔gdp的比重上升了7.9百分點。而工業主導型特徵的產生與園區經濟的強勢發展是密不可分的,把工業園區辦成帶動全市經濟發展的增長極,已成為全市上下的共識。從各地區經濟發展的競爭態勢看,決戰工業園已成為各地壯大區域經濟、實現產業轉換升級、加快就業結構非農產業化程序的戰略選擇,也是背水一戰的現實選擇。下面,我們從三個方面來談一談有關的問題。

一、關於工業園區發展的數量概念

1、入園企業數量及開工率。據統計快報,XX年3月底止,全市十個工業園區(除銅鼓外)有入園企業842個,其中開工企業517戶,在建工業企業297戶,非工業企業28戶,企業開工率為61.4%。開工企業個數比XX年底增加22個。

2、開發面積及基礎設施投入。到XX年3月底止,全市十個工業園區實際開發面積35.4平方公里,在一年時間內新開發4.66平方公里。到XX年3月底止,工業園區累計完成基礎設施投入30.05億元,一年內新增基礎設施投入7.38億元。

3、簽約資金與到位資金。今年1-3月,園區招商簽約資金39.38億元,比上年同期增加64.83%;實際到位資金15.48億元,比上年同期增加79.8%。資金到位情況比上年同期有明顯改善。

4、園區企業年度生產經營規模。據年度統計資料,XX年,全市園區483家開工企業,完成工業總產值126.1億元,實現工業銷售產值129.9億元,實現產品銷售收入126.75億元,實現利潤總額7.3億元,實現稅金總額5.96億元。園區企業的產品產銷率為103.01%,百元銷售收入利潤率為5.75元,百元銷售收入實現的稅金為4.70元,園區企業實現出口交貨值6.06億元。

5、今年一季度園區企業生產經營狀況。從好的方面看,一是生產快速發展,一季度園區企業完成工業總產值40.96億元,比上年增長78%,比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快44.5個百分點。二是產銷銜接水平提高,產品產銷率為91.85%,比上年同期提高4.5個百分點。三是出口交貨值增幅較大。一季度是上年同期的1.32倍;從不足之處看,一是園區企業的產銷率水平較低,一般情況下,產品產銷率在98%左右屬正常狀態,而園區企業的產品產銷率只有91.85%,屬不正常狀況。二是園區企業的盈利水平下降,百元主營業務收入實現的利潤稅金為10.67元,比上年同期下降2.39元。三是園區企業的外向度較低,一季度園區企業出口交貨值佔工業總產值的比例為4.2%,少數園區出口交貨值為零。四是資金到位率不高。1-3月實際到位資金佔簽約資金的39.31%,其中省外資金實際佔到位資金的75.52%。

6、園區企業涉及的行業門類。根據國家《國民經濟行業分類》標準,園區企業涉及到40個行業大類中的31個(全省涉及37個行業大類)。其中年產品銷售收入上10億元的行業有醫藥製造、非金屬礦物製品、有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電氣機械及器材製造等四大行業,涉及大小企業109家,佔同口徑企業數量的22.56%,上述四大行業產品銷售收入合計為55.85億元,佔園區企業的44.06%。XX年底,產品銷售收入在5億元以上10億元以下的行業大類有5個,它們是紡織業、竹木加工業、化學工業、塑料製品及通用裝置製造業。年產品銷售收入5億元以上的9個行業,XX年累計實現銷售收入90.4億元,比上年同期增76.80%,大大高出規模工業增速,支柱行業的強勁增長勢頭,促進了整個區域經濟的快速發展。

二、當前園區經濟發展中值得關注的問題

工業園區作為一種成功的工業化載體,特別是作為能有效推動產業聚集,形成產業叢集協同效應的工業發展模式,正在被世界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地區移植和仿效。××工業園區雖然起步較晚,但發展較快,勢頭也比較好。當前,園區經濟已經上升到區域經濟發展的龍頭地位,其健康、持續、快速發展對區域經濟影響極大。關注園區經濟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已成為社會熱點之一,也是經濟發展和政府決策的必然要求。總的來說,從統計的數量分析和巨集觀角度觀察,當前我市園區經濟發展中主要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1、土地的集約效應不明顯。從相關經濟指標對園區每平方公里的分佈情況看,××與全省的平均水平作比較,每平方公里分攤的年產品銷售收入××比全省要少15321萬元,僅相當於全省平均水平的70.4%;分攤的年出口交貨值比全省少3528萬元,僅相當於全省的33.1%;每平方公里分攤的年稅金為1716萬元,僅相當於全省的53.0%;每平方公里吸納的從業人員2779人,比全省少955人。工業園區作為聚集若干工業企業的區域,它對土地利用率等方面是有限制要求的。目前的土地集約效應情況表明我市工業園區入駐的企業數量不是很多,生產規模大、投資專案大的客商較少。

2、產業叢集的特徵不明顯。產業叢集是指在特定區域中,具有競爭與合作關係,且在地理上集中,有互動關聯性的企業、專業化供應商、服務供應商、金融機構、相關產業的廠商及其他相關機構等組成的群體。產業叢集超越了一般產業範圍。在××地域範圍內,有大小十個工業園區。但由於行政區劃管理體制的限制和影響,十個園區雖然也有一些地方特色,但唯獨未形成多個產業相互融合、眾多型別機構相互聯結的共生體,對外未構成作為“××園區”這一品牌特色的競爭優勢,十個園區的企業,其生產經營活動涉及31個行業大類,表面上看行業眾多,但產業零散、企業關聯度不大,園區內的企業大多隻是地理空間的聚集,是企業數量上的簡單“堆砌”,尚未建立真正的企業群體。如袁州醫藥工業園,顧名思義應是產業集聚度較高、產業特色較鮮明的園區,但實際上園區內的企業涉及的產業範圍有醫藥、食品、化工、服裝等十幾個行業大類,只有5家醫藥企業,大部分企業關聯度不大。

3、園區企業植根性不強。植根性它表明企業的經濟行為深深嵌入於社會關係中。它不僅僅是地理上的靠近,更重要的是企業的發展具有很強的本地聯絡,包括政治、社會、文化和經濟各方面。植根性是產業地方化的重要標誌,也是形成產業競爭優勢的力量源泉。目前,工業園區內的企業大多數是通過招商引資進來的,與當地原有企業、原有產業,與當地資源、市場還缺乏緊密的有機聯絡和牢固的共生關係,有些企業目的在於享受土地出讓等優惠政策,有些企業目的在於吸納當地大量廉價的資源。因此,這類企業植根性不強,沒有與當地經濟發展形成深度嵌合,在做大做強地方支柱產業方面的動力不足,表現在企業的後續投入和擴大再生產方面的積極性不高。在××,諸如象上高旺旺集團利用當地大量農副產品資源進行深度加工,實現外商增利、農戶增收、政府財政增長三贏的企業,數量是不多的。因此,從植根性這一特定角度看,這也是影響區域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

4、園區經濟結構的外向度較低。對於開發區的定性,鄧小平同志早就有過肯定的結論。總結各類開發區的特點,可用四句話來概託:企業結構以外商投資為主,產業結構以現代工業為主,產品結構以出口為主,致力發展高新技術。雖然這是對國家級開發區的定性,但作為地方性的工業園區,定位高一點也是可以的。××本身就是一個外向型經濟發展較慢的地區,經濟結構的調整迫切需要加強外向型經濟的發展。而發展園區經濟一個重要的目標是要提高外向型經濟的份額。但這一目標現在來看還是有較大差距的。XX年,園區企業的出口交貨值僅佔園區工業總產值的4.81%,比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出口交貨值所佔比重低近1個百分點。

三、加快園區經濟發展的若干措施

針對當前園區經濟發展過程中所存在的問題,我們認為,問題也是潛力,也是發展的希望所在。

1、多管齊下,優化配置好園區土地資源。當前,我市工業園區規模偏小,檔次有待提高。XX年,每平方公里產品銷售收入不足4億元,不僅與國內高水平的高科技園區每平方公里數十億元產出無法相比,與全省平均水平也是有明顯差距的。因此,在國家嚴把信貸和土地兩道閘門的情況下,要催化和放大土地集約效應,必須要做大做強園區企業生產經營規模。園區企業是構成園區經濟的基本細胞,只有細胞充滿活力,整個園區的發展才有生氣、才有後勁。從一季度所反映的情況來看,園區企業首先要提高產品的市場適應度,提高產品的銷售率。在提升企業經營水平的同時,增強企業的自我良性發展意識。二是園區管理者方面及政府有關部門在新入園企業的建設過程中,要增強優質服務意識,急投資者之所急,想投資者之所想,在可能的條件下,盡力縮短建設週期,使投資者儘早實現投產目標,提升企業開工率。三是在解決資金瓶頸方面,金融部門要儘可能的為企業解決燃眉之急。園區企業絕大多數是民營企業,金融信貸壁壘過高,始終是企業家的一塊心病,這個問題要引起充分的重視。四是對少數"圈地"不作為企業,要採取政策法律措施,收回土地資源,重新進行市場優化配置。五是在入園專案的審批上嚴把土地政策關。

2、順勢發展,承接沿海發達地區的產業轉移。早在XX年,全省就明確提出了“對接長珠閩、融入全球化”的戰略,要求在更高層次上承接沿海地區的產業轉移。經過幾年來的努力,雖然我們也取得了一些效果,但園區的發展地方特色比不過贛東北和贛南地區,如餘江(溫州)眼鏡工業園,就是全部從浙江溫州引進的企業。在××象類似這樣專業專門的園區是沒有的。隨著國家巨集觀調控政策的實施,沿海地區的土地及能源供給日益緊張,產業轉移的力度將明顯加大,我們要緊緊抓住這一機遇,增強順勢發展有效承接沿海地區產業轉移的發展創新意識,把承接產業轉移作為招商引資的重要一環來抓。

3、建立特色專業園,提升集約發展水平。目前,××工業園產業集中度較高的行業主要分佈在醫藥、機械器材、紡織、竹木加工、水泥、化工、銅材鋼材壓延加工、塑料製品等行業,但產業分佈較散,每個園區產業規模小而全,有的甚至相互排斥的產業落在同一園內,要統一規劃工業園區的產業佈局和發展重點,注重與本地的特色經濟相結合,著眼於發展高新技術產業,著眼於建設特色專業園區,著眼於引進植根性強、規模大的專案,以提高園區經濟整體素質和區域經濟綜合競爭力。同時,要加快交通、電信、電力等基礎設施和物流、研發、人才、法律、金融等公共服務平臺建設,不斷改善園區經濟發展環境,增強園區對產業集聚、叢集發展的吸引力和服務能力。

4、弱化土地、稅收政策優惠意識,增強服務意識,使外商投資長期紮根本土,生存發展。不可否認,土地出讓價格優惠、稅收政策傾斜以及本地勞力價格的低廉,是吸引外商投資的策略手段。這一手段也使不少外商償到了甜頭,但另一方面也使地方財政遭受了損失。有分析資料表明,我市工業園區內企業每百元產值實現的稅金明顯要比規模以上企業低。這表明,同一地區企業稅負是不一樣的。這種狀況是不能長期下去的。經過幾年來的發展證明,環境也是生產力,環境也能創造經濟成果。因此,提升服務水平,優化發展環境既是招商引資的需要,也是外商把根留住的重要因素。要增加植根性企業的數量,我們既要加大本地資源優勢的宣傳和挖掘,注重市場的有效配置,又要加強本地企業與外商企業在產供銷等環節上的紐帶聯絡,形成一種牢固的共生關係。在招商選資過程中,全方位與外商進行協商和溝通。

經濟文化現狀對消防影響調研報告經濟調研報告(3) | 返回目錄

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是我國苗族侗族主要聚集區,做好苗族侗族地區的消防工作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政治意義。本文通過對黔東南苗族侗族聚居地區經濟發展狀況和文化特點的調查,闡述了在立足苗族侗族地區經濟發展水平和尊重苗族侗族歷史文化的前提下,如何改進和加強苗族侗族聚集地區消防工作,探求解決苗族侗族聚集地區消防工作薄弱的問題。

[關健詞]:黔東南苗族侗族地區 經濟文化現狀 消防工作 對策

黔東南州地處**省東南部,是我國三十個自治州中少數民族人口最多的自治州,在3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和諧生活著33個少數民族和兩個待識別民族,少數民族人口347.68萬,其中:苗族人口178.4萬人,佔全國苗族總人口的19.96%,侗族135.9萬人,佔全國侗族總人口的45.91%,是全國苗族侗族原生文化的中心。長期以來,由於經濟文化和歷史原因,黔東南州農村地區一直是全國出名的火災高發區。

黔東南州的苗族侗族人口居住在山區、半山區,因此,沒有苗族侗族聚居地區火災的穩定,就沒有農村火災的穩定;沒有農村火災的穩定,就沒有全州火災形勢的基本穩定。做好苗族侗族聚居區的消防安全工作,直接關係到黔東南州改革、發展、穩定的大局,是每一名消防工作者應認真思考的問題。面對黔東南州苗族侗族聚居區交通閉塞、經濟發展緩慢,人口素質偏低,消防工作長期滯後的問題,筆者結合十多年來在黔東南州工作的實際,在調查黔東南州苗族侗族聚居地區經濟文化特點的基礎上,對改進和加強農村消防工作提出一點淺見。

一、黔東南苗族侗族聚居地區社會經濟文化現狀對消防工作影響

苗族侗族作為山地民族,在長期發展過程中,經濟、文化上形成了自己獨有的特點,因此黔東南苗族侗族聚居地區火災多發有其民族、歷史、文化、經濟的根源。正確認識黔東南苗族侗族聚居區的特點和現狀,對於制定和實施符合民族地區特點的消防工作方針和政策是十分必要的,也是推動苗族侗族聚居地區消防工作的根本途徑。

(一)苗族侗族用火習俗對消防工作的影響

眾所周知,苗族侗族是一個火的民族,黔東南州的苗族侗族老百姓對火的認識和態度應當說是矛盾的。他們認為火給他們帶來光明溫暖並驅趕黑暗猛獸,賦予他們更強的生存能力,但火又能燒燬一切甚至他們自己,這種敬畏與恐懼導致對火強烈的依賴感。用柴草生火取暖、做飯、烘烤東西,一直從古至今沒有任何的變化。在黔東南部分苗族侗族地區至今還有經常有燒荒、燒地埂等耕作習俗。總之,黔東南地區苗族侗族對火的態度可以概括愛與恨的博弈之中,對火災的防範處於消極,一些不文明的用火風俗也是導致火災多發的原因之一。

(二) 苗族侗族聚居地區建築特點與建築防火

黔東南地區苗族侗族一般分佈於半山腰或高嶺地區,在與自然環境的適應發展過程中創造了自己一整套富於特色的建築文化系統的建築觀念,創造了具有特色的建築文化。在**的黔東南農村,木結構民房佔91.9%,少數民族聚集居住,木結構民房鱗次櫛比,幾十戶、幾百戶、上千戶的大村寨不少。據調查統計,全州50戶以上的村寨3922個, 佔全省的66.85% 。這些村寨85% 以上為木質結構房屋,耐火等級低,不但失火頻率高,且發生火災後,蔓延迅速,一燒就是幾十戶、上百戶。黔東南州農村村寨像一處處大“火堆”,加強消防建設刻不容緩。 在黔東南苗族侗族建築中,火坑(火塘)是整個建築的中心,在建築中佔據重要的空間位置,它是家庭中心與生活空間秩序的組織者。苗族侗族火塘於木質結構吊角樓一樓的正屋樓板中心修建一圓形或方形坑而成,坑邊砌以石塊,坑內立三塊鍋樁石或三角鐵架,塘內火種一般終年不熄。火坑是日常生活、起居、議事、飲食、待客中心。出於對火的恐懼感與不同的利用,黔東南苗族侗族村落大都呈集中式佈局。幾乎所有的村落建築多呈集中式成片佈置,形成集中式村落。近年來,雖然經濟在不斷的發展,但居住習慣的原因,苗族侗族建築主要還是以年代久遠、耐火等級低的木板建築為主,容易引發大面積火災。

(三) 苗族侗族聚居地區自然條件和經濟發展水平對消防工作影響

黔東南地區苗族侗族有90%居住在山區和半山區,由於自然條件惡劣,經濟發展一直滯後於壩區。第一,由於苗族侗族聚居地區多數不通公路,經濟發展受到了嚴重製約,產業單一,經濟收入主要靠農產品出售,人均純收入不到壩區的三分之一;第二,苗族侗族聚地區由於人口增長速度高於經濟發展速度,造成目前人多耕地少,苗族侗族人口生產、生活條件無法得到有效改善;第三,由於山區自然條件惡劣,多屬於乾旱地區,水利設施基礎差,加之長期過度墾殖,水土流失嚴重。由於以上幾個原因,黔東南苗族侗族聚居地區對火災的自防自救能力十分弱,許多村寨根本不具備基本的消防水源條件,村民對消防設施建設的資金投入十分有限。加之住宅用地緊張,村民住房連片,不能滿足建築防火間距的要求,導致火災發生後小火釀成大火,村民無法自救;公安消防隊由於路途遙遠、交通不暢不能及時施救,出現望火興嘆的無奈局面。因此,黔東南苗族侗族聚居地區自然條件惡劣和經濟發展水平低,成為該地區消防工作開展的主要障礙,在短時期內無法得到有效解決。

(四)苗族侗族人口素質對消防工作的影響

建國以來,黔東南州苗族侗族人口教育工作得到了長足的發展,苗族侗族人口文盲率大幅下降,適齡兒童入學率達到98%以上。但應當看到的是,黔東南地區苗族侗族人口各階段受教育比例較漢族仍然是顯得較低,受教育程度低,文盲比例大,影響了苗族侗族地區人口的科學文化素質。一些苗族侗族群眾缺乏基本的用火、用電知識,不文明的封建迷信活動還十分嚴重,筆者在對苗族侗族地區的火災事故中接觸到,因用火不慎而引發的火災所佔比例為38.17%。另外,由於苗族侗族人口文化素質不高,相應的消防法制觀念和消防安全意識十分淡薄,用火隨意、違章建築、違章操作等現象比較突出,火災隱患嚴重,縱火案件屢見不鮮(部分苗族侗族群眾在道德上認為燒自己家或家族內的住房不是犯罪)。因此,苗族侗族中根深蒂固的用火陋習,固然有歷史和文化的根源,但人口素質不高有很大關係,只有通過提高苗族侗族人口受教育程度,因勢利導做好消防工作,苗族侗族聚居地區“引火燒身”的現象才會逐漸減少。

二、苗族侗族聚居地區消防工作開展的思考

消防工作是一項社會性、綜合性和科學性很強的工作,推進消防工作必須具備一定的社會經濟環境。黔東南苗族侗族地區消防工作的發展也不可能脫離當地經濟文化條件,在正視黔東南苗族侗族聚居地區社會經濟落後現狀的同時,我們也應當看到:改革開放以來,黔東南苗族侗族聚居地區社會經濟迅速發展,特別是近年來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邊疆民族工作,在解決“三農”問題和西部大開發的帶動下,黔東南苗族侗族聚居地區政治、經濟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為消防工作的開展奠定了基礎。因此,當前消防工作必須抓住有利契機,始終圍繞苗族侗族地區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總目標,堅持把消防工作貫穿於苗族侗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全過程,堅持黨委和政府組織領導、人民群眾廣泛參與的群眾路線,堅持標本兼治、綜合治理的根本方向,因地制宜推進苗族侗族聚居地區消防工作,實現全州消防工作的協調發展。

(一)以尊重苗族侗族文化特點為基礎開展消防工作

具有濃郁苗族侗族特色的用火習俗,不僅豐富了人民群眾的文化生活,同時又在為黔東南州的經濟建設“搭臺唱戲”。苗族侗族獨特的民族風情,吸引了眾多的國內外遊客,為宣傳黔東南州,加強文化交流和推動經濟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不能片面的強調苗族侗族火文化對消防工作帶來的不利因素,要克服以消防工作統攬其他工作的主觀認識,樹立消防工作服務苗族侗族地區社會經濟發發展的思想,杜絕“堵”,做好“疏”和“導”。對苗族侗族群眾一些不文明的用火習慣,要與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相結合,牢固樹立做好民族地區消防工作既是保護物質文明建設,也是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體現,按照“尊重民族習慣,貼近苗族侗族群眾;通俗易懂,潛移默化”的工作原則,通過苗族侗族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重點抓好消防知識進村寨、入農戶、得人心的宣傳效果,切實把消防工作融入少數民族的民俗文化中,引導苗族侗族群眾移風易俗、革除陋習,傳播科學思想、倡導文明用火習慣,增強黔東南苗族侗族群眾抵禦火災和自防自救的能力。

(二)以教育帶動苗族侗族聚居地區消防工作的可持續發展

人口素質低是苗族侗族人口發展的“瓶頸”,也是消防工作在苗族侗族聚居地區難以開展的重要原因。因此,加強苗族侗族聚居地區的消防工作,要特別重視人力資源的開發、人口素質的提高,從消防資金扶貧轉移到消防教育“扶貧”上來,實現民族地區消防工作從幫扶式發展到自我發展的過程。通過對苗族侗族聚居地區的農村普法教育、文化下鄉和文化扶貧等活動,以送消防書籍、消防掛曆進村、進寨、進校,編演有消防教育內容的苗族侗族歌舞等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普及消防知識,達到貼近苗族侗族群眾、深入人心的效果。同時,抓好苗族侗族聚居地區中、國小 “二進”(即消防知識進校門、進家門)教育,將消防知識納入中、國小校教學內容,起到教育一個學生、帶動一個家庭、影響整個社會的連帶效應。通過各方面的努力,全面提高苗族侗族聚居地區人口素質,帶動消防工作的可持續發展。

三解決當前苗族侗族聚居地區消防工作問題的幾個突破重點

黔東南苗族侗族聚居地區消防工作的開展,有其長期性、艱鉅性和複雜性,因此既要因地制宜,因勢利導,循序漸進,又要堅持與時俱進,不斷開拓創新。當前黔東南苗族侗族聚居地區消防工作應抓好以下幾個問題的解決。

(一)全面推進農村消防試點建設工作

XX年3月全國人大代表、黔東南州委書記廖少華提出了從消防安全方面保護黔東南民族文化旅遊村寨的建議。公安部、國家發改委、建設部、國家民委四部委就黔東南農村消防工作於去年7月專題進行調研。**省政府於XX年4月在凱里召開了農村消防工作研討會,協助黔東南州政府和省公安廳編制了《黔東南州農村消防建設試點方案》。《方案》決定從去年起,省財政用5年時間,投入6000萬元資金支援黔東南州50戶以上的150個無間距的連片木質結構房屋的自然村寨消防建設。同時,採取省、州、縣按比例匹配資金,捆綁各相關部門專案資金,爭取國家新農村消防建設立項等措施,全力抓好消防建設試點工作。試點方案主要實施的內容和專案是:編制消防規劃。由黔東南州政府組織編制試點村寨消防規劃,將農村消防安全佈局、消防力量等納入規劃,明確農村消防安全改造、消防基礎設施建設的目標任務、工作進度、經費保障和政策措施,確保公共消防基礎設施與城鎮和鄉村建設同步實施。實施“廚改”。“廚改”是將廚房建築材料改為不燃或難燃材料,形成相對獨立安全的用火區域,將“老虎灶”改為節柴灶、沼氣灶。改樓上用火為樓下用火。實施“水改”。“水改”是引水進寨,按照標準修建消防水池,鋪設消防管網,安裝消火栓,保證消防用水,提高村寨自防自救能力。實施“電改”。“電改” 是對試點村寨戶內老化、裸露和安裝不符合安全要求的電氣線路進行改造。實施“路改”。“路改” 是按照國家通村公路建設計劃,修建進村入寨道路,滿足消防車輛通行需要;配備消防設施、裝備及聘請專(兼)職消防管理人員。XX年3月起,黔東南州的20個民族旅遊文化村以“廚改”等五改專項工作為主體的農村消防建設試點工作開始全面啟動,今後參與消防建設試點的村寨比例將會逐年增多。全面推進農村消防試點建設工作,將會從根本上解決苗族侗族群眾村落建築耐火等級低的問題。

(二)加強苗族侗族聚居地區消防水源和消防供水設施建設

黔東南苗族侗族聚居地區大部分屬於乾旱地區,因此要以全州人畜飲水工程建設為契機,配套做好消防水源和消防供水設施建設。條件好的地區在做好農村規劃的基礎上,要做好消防基礎設施的配套規劃,在村寨設立消防水池及消火栓系統。條件差的苗族侗族聚居地區充分利用溝渠、河道、水灣、魚塘、自來水管、農業灌溉機井等條件,建立消防水源地,平時可用於農田灌溉,遇有火災發生時又可作為消防水源,做到既能應急自救,又能及時與消防車對接,提高滅火效率。在消防供水設施的建設中,要本著“取之於民、用之於民”的原則,採取各級政府專案支援、村民自籌、動員群眾投工投勞等辦法,逐年、逐項解決村寨消防設施的問題。

(三)充分發揮苗族侗族聚居地區義務消防隊等基層村民組織的消防工作職能

目前黔東南州在全州50戶以上的大村寨基本建立了群眾義務消防隊,但從工作實踐來看,由於火災對某一村寨來說是一小概率事故,長期無火發生導致群眾義務消防隊組織鬆散,一些地區義務消防隊名存實亡。在實踐中,黔東南州結合在農村中長期存在、群眾基礎好的各種團體、組織開展消防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並且更富於生命力。因此在抓苗族侗族聚居地區消防工作中,要進一步充分發揮農村義務消防隊在消防工作中的主導作用,利用他們開展消防法律、法規教育;開展防火巡查、火災隱患排查。另外,還可以利用他們和村“兩委”一起開展家庭、鄰里糾紛調解,防止因糾紛引發縱火案件;開展移風易俗活動,做好老弱病殘的幫困工作;做好村民住宅區山林的防火工作,防止引發山林火災殃及村民住宅;做好消防宣傳教育,籌集公益消防基金;推動村民提高建築耐火等級,改善居住條件,規範用火、用電行為。進而,依靠義務消防隊等基層村民組織,構築起多層次、全方位、立體化、動靜結合的苗族侗族聚居地區火災“防、控、滅”一體化格局。

(四)切實運用消防法制推進黔東南地區的消防工作

目前消防法制正處於轉型時期,社會經濟發展對消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加快黔東南農村地區消防工作的程序,使農村消防工作制度化、規範化、經常化,就必須從立法上加以解決。XX年**省出臺了《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農村消防條例》,XX年7月,黔東南州召開了苗族侗族自治州消防條例起草論證會,其中對加強農村消防工作作了有益的探索。這充分說明,利用黔東南民族自治州的優勢,將民族地區消防工作步入法制化軌道是十分可行的。在對農村消防法制建設的探索中,其它省份也有一些突破,如,XX年江蘇省出臺了《江蘇省農村消防管理辦法》。因此,有法可依、有法必依、依法行政、依法治火將對農村消防工作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五)做好苗族侗族消防幹部的培養工作

筆者認為,要做好民族地區的消防工作,首先就必須瞭解這個民族的風俗習慣,真正融入到民族群眾中。在黔東南州公安消防部隊中,目前苗族侗族幹部的比例較少,能通曉苗族或侗族語言和文的人則更少,在消防宣傳教育、火災事故調查、防火檢查中受到很多限制,很難得到不懂漢化苗族侗族群眾的認同。同時,由於消防部隊幹部來自全國各地,口音各異,出現當地群眾不願意與語言難以溝通的消防幹部打交道的情況。因此,在政策上鼓勵和培養土生土長的苗族侗族消防幹部、特別是大隊消防監督幹部,對豐富消防宣傳教育形式,使消防工作貼近苗族侗族群眾將起到促進作用。

(六)完善苗族侗族聚居地區火災社會保障機制

農村地區的火災災害社會保障制度是消防工作探索的重要內容之一。由於黔東南苗族侗族聚居地區多數屬於貧困山區,苗族侗族群眾因火災致貧、返貧的現象十分普遍,而鄉鎮一級民政救災能力又十分有限,只能給受災戶提供部分糧食和衣物,一些農戶受災後幾年內都不能恢復正常的生產生活,因火災引發各種社會矛盾的問題比較突出。在黔東南州近年來的實踐中,部分縣市已經開展了以政府為主的農村居民住房火災保險制度,取得了非常好的社會效果,使火災災害救濟實現了制度化、大眾化。例如雲南省楚雄州祿豐縣實施的縣、鄉、個人三級投保農村住房火災保險的實踐中,每戶每年保險費用5元,縣政府、鄉政府、個人按1.5:1.5:2投保,每個火災受災戶可得到5000元的賠保金,XX年全縣共有55722戶村民投保,投保金額為27.86萬元,共有31戶火災受災戶得到15.5萬元的賠保金。通過農村村民住房火災保險制度,提高了農村群眾對消防工作的認識,減少了因火災引發的社會矛盾。因此,在苗族侗族聚居地區應推動建立以政府為主的農村居民住房火災保險制度,使消防工作在苗族侗族聚居地區的開展贏得群眾支援,從而進一步帶動苗族侗族群眾自願、自發的做好各項消防工作。

(七)想方設法解決資金缺位的問題

前面已述,在黔東南州農村消防工作的成功做法之一是依靠消防水池、消防機動泵和群眾義務消防隊,即“三大法寶”。目前,消防機動泵的配置和群眾義務消防隊和組建已基本完成,但是消防水池的修建卻進展緩慢。原因是資金缺位問題是制約黔東南地區消防工作的瓶頸。消防試點建設村寨的資金將能得到一定國家財政專款的支援,但對於大多說暫時為列入消防試點建設的村寨來說,資金問題確實顯得十分棘手。下面以農村消防水池的修建來談談這問題的解決。當前,對於黔東南地區經濟相對比較落後的農村來說,修建消防水池基本無專項資金來源,老百姓又無力自籌資金。為此,筆者認為可以將修建消防水池與農村引飲水工程、農田水利工程等專案捆綁式進行。XX年,對黔東南州的農村將能利用國家財政資金全面推進災後恢復重建、農村危房改造、農村人畜飲水工程、村村通公路工程等專案,這對修建消防水池、防火隔離帶等是一個難得的機遇,消防、水利、民政、農業等部門應該通力合作,抓住機會,切實將所涉及村寨的消防安全屏障築牢。

縣政府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調研報告範文經濟調研報告(4) | 返回目錄

在學習貫徹黨的xx大精神中,對我縣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做出以下調查. 一、縣域經濟發展方式 在新中國改革開放以後,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廣大人民幹部群眾高舉中...

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是關係國民經濟全域性緊迫而重大的戰略任務,在學習貫徹黨的xx大精神中,對我縣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做出以下調查。

一、縣域經濟發展方式

在新中國改革開放以後,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廣大人民幹部群眾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堅持改革開放,不斷轉變經濟增長方式

(一)優化第一產業結構,加快發展特色農業

(二)工業興縣,二產快速發展

至今年10月底,全縣完成第二產業增加值為84.84億元,其中工業增加值為80.7億元,增加6.3%。

(三)利用本地資源,發展現代服務業

海鹽縣又有南北湖、秦山核電、白塔山、綺園等旅遊資源。南北湖風景區通過核心區整治、景點建設,風景更加優美,遊客量迅速增加,今年1至10月,已接待國內外遊客137.95人次,旅遊收入達9.98億元。

商貿業隨著海鹽縣經濟的發展也日益繁榮。目前海鹽縣已登記註冊的各類商品交易市場25家,其中可稱為專業市場的有農副產品綜合市場、木材市場、泰發車城、中國國際緊韌體五金城、海安汽貿汽配城和二手車交易市場5家。

隨著“一城三地”戰略的深入實施,海鹽縣三產也發展迅速。第三產業在生產總值中的比例也不斷加大。今年1至10月底,第三產業增加值已達到33.18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5.8%。

二、海鹽縣經濟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巨集觀我縣經濟發展的現狀可謂不錯,但微觀一、三、三產業的發展方式,不難發現還存在一些問題。最主要的問題是目前海鹽縣辦縣經濟發展方式還是依靠第二產業帶動,還沒有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產業協同帶動轉變。三次產業發展中也存在著不少問題:

1、第一產業。由於小城鎮建設滯緩,影響了產業結構的優化。由於農村土地流轉機制還不完善,影響了要素的集聚。因此,農業產業化程度還不高。傳統農業在農業總收入中還佔有相當高的比例。優高農業規模化、集約化的程度還不高。

2、第二產業。規模小、產品檔次低的企業比例較高,產業鏈還沒有形成。再加上節能排汙指標趨緊,企業發展的形勢日趨嚴竣。海鹽縣的外貿產品集中於緊韌體、玩具、服裝等幾類傳統優勢出口商品,面臨著出口政策調整的影響、人民幣升值的衝擊及國際貿易摩擦的風險,產業升級迫在眉捷。

3、第三產業。資源尚未得到充分開發利用。海鹽縣是臨港地區,有著豐富的岸線資源,還有海河聯運的優勢。利用岸線及海河聯運的資源,興建碼頭、發展物流可以說是實現海鹽縣經濟新增長的重要途徑。但目前步子還邁得不快。海鹽縣有南北湖、秦山核電站、白塔山、杭州灣跨海大橋、綺園、天寧寺等名勝古蹟,旅遊資源也相當豐富。近年來,旅遊資源雖然在不斷加大開發力度,成效也比較明顯,但旅遊資源還沒有得到整合,設施還不夠完善。按照市場發展階段標準劃分,海鹽縣部分專業市場仍

處於發展的初級階段,多數還處於低階市場形態,真正意義上的專業市場還未形成。

三、轉變海鹽縣經濟發展方式的設想

面對海鹽縣經濟發展的現狀和問題,如何轉變經濟發展的方式,實現我縣經濟新的增長。xx同志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七次代表大會上的報告中為我們指明瞭方向。xx同志說: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要堅持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道路,堅持擴大國內需求特別是消費需求的方針,促進經濟增長由主要依靠投資、出口拉動向依靠消費、投資、出口協調拉動轉變,由主要領先第二產業推動向領先第一、第二、第三產業協同帶動轉變,由主要領先增加物質資源消耗向主要領先科技進步,勞動者素質提高、管理創新轉變。”xx同志的報告,結合海鹽縣的實際,對轉變海鹽縣經濟發展方式提出以下設想:

(一)優化第一產業

新農村建設是優化第一產業的有效載體。要以貫徹黨的xx大精神,推進社會主新農村建設為契機,致力農村經濟轉達型。一是要全力推進中心鎮建設。根據“優化產業佈局、促進要素集聚、合理錯位發展”的原則,建設新型城鎮,打造特色產業,提升產業集聚水平,逐步形成與新型城鎮相適應的佈局合理、行業齊全、業態先進的商貿服務體系,促進經濟增長方式的加快轉變。二是要發展具有比較優勢和市場競爭力的農業特色產業。在海鹽縣農村經濟發展中生豬、水果蔬菜、淡水養殖、花卉苗木等已顯示出比較優勢。要繼續做大、做優這些產業。三是要大力培育壯大農業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農產品經紀人、種養大戶等各類適應現代化農業發展的經營主體。四是要實施農民自主創業“領頭雁”工程,培育一支適應現代農業生產經營需要的農業經營人才隊伍。五是要規劃建設面向長三角的區域性特色農產品交易市場,進一步拓寬農副產品銷售的渠道。

(二)做強第二產業

工業是強縣之本。必須堅持走工業強縣的道路,根據海鹽縣工業發展的實際,要轉變工業經濟發展方式:一是要優化結構,加快發展臨港工業。按照《海鹽縣臨港產業發展規劃綱要》提出的空間佈局、發展重點,選擇投資規模大、技術含量高、符合臨港元產業發展規劃有好、大、優落戶臨港地區。通過好、大、優專案建設的帶動,推進工業結構升級,提升優勢產業,延伸產業鏈,壯大支柱產業叢集,形成以臨港產業為主導的產業叢集,提高縣域經濟核心競爭力。二是要實施“名牌工程”,走品牌經濟之路。針對我縣特色優勢產業,制訂品牌建設規劃,打造海鹽產品、行業品牌,做強我縣現有企業。三是要推進民營經濟發展。中小企業對縣域經濟發展有著獨特功能和作用,是解決就業、開發資源的有效載體。要進一步拓展全民創業領域,暢通創業通道,支援各類民營創業主體進入壟斷性行業和領域,進入公用事業和基礎設施領域,進入社會事業領域,進入金融服務業。

(三)做大第三產業

我縣三產的潛力還相當大,挖掘潛力,做大三產,是轉變我縣經濟發展方式的明智選擇。一是按照《海鹽縣臨港產業發展規劃綱要》提出的建設“浙北重要的區域性物流轉換中心”的發展思路,加大物流基礎設施規劃建設,構築外海碼頭、物流基地的建設平臺。引進外海碼頭、物流企業等重大專案。二是整合旅遊資源,大力發展旅遊業。按照“先進、開放、綠色、休閒”的發展目標,整合南北湖風景區、秦山核電、大橋觀光、白塔山海島等旅遊資源,形成海鹽旅遊的大格局,並以旅遊業帶動賓館、飯店、商貿等消費需求。三是壯大城市經濟。按照“整治、提升老城,規劃、建設新城”的城市發展目標,加快老城區整治步伐,同時積極引進社會資本,有序推進濱海新區建設,構築一個集商務、旅遊、休閒、文化於一體的自然生態良好、文化品位高尚、濱海特色鮮明的城市新區。四是加快專業市場建設。乘杭州灣跨海大橋、杭浦高速的建成通車,我縣成為浙北乃至長三角區域性的交通節點的機會,採取整合提升、培育扶持、引進建設等各種措施,加快發展專業市場。以大市場、促進我縣三產整體發展水平的提升。

第一、第二、第三產業的發展相互間是由內在聯絡的,在發展中,要努力尋找互相之間的聯絡點和結合點,積極探索第一、第二、第三產業協同帶動轉變的新路子,實現經濟發展方式的新轉變。

四、加快海鹽縣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建議

實現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是xx大的號召,也是實現縣域經濟新增長的必然選擇。如何實現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在這裡提出以下建議:

(一)創新發展理念,創新工作機制

創新是發展的核心。黨的xx大號召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省委號召“創業富民、創新強省”。建議在貫徹黨的xx大精神和省委“創業富民、創新強省”發展戰略中,一定要樹立起創新的理念,創新工作機制,推進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獲取縣域經濟發展的新空間。一是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繼續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加快推進“一審一核”和職能歸併,簡化審批程式,強化後續監管。推行“下沉式”的管理體制,按照財力和事權相匹配的原則,下放許可權,擴權強鎮,增強鎮(區)基層發展活力。二是創新考核機制。建議建立以畝均投入、畝均銷售、畝均稅收論英雄,以單位減排、單位節能、單位降耗論英雄的考核機制,促使經濟增長方式的加快轉變。三是開展土地股份合作試點。研究制定土地股權的界定、設定、分配、管理等方面的操作細則,探索農村集體土地流轉機制。四是建立倒逼機制。提高汙水處理收費標準,加大差別電價的實施力度。制訂淘汰劣勢產業的相關標準。從產業能效、土地集約、環境保護、投入產出、工藝技術等方面,提出界定有關淘汰劣勢行業和企業的標準。同時制定鼓勵劣勢企業退出的相關政策,加快淘汰劣勢行業和企業,促使產業主體提升層次。五是創新融資機制。進一步加強銀企合作,做好銀企抵押融資、專案包裝融資。引進縣外商業銀行,搭建融資新平臺,探索政府直接融資新途徑。同時,搭建外資、內資、民資融資的新平臺,儘可能讓專案建設的資金從多渠道湧入,突破經濟發展中的資金缺乏的瓶頸。

(二)開展招商引資,增強發展動力

縣域經濟的發展要靠專案作支撐。要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也需要大專案作引領。因此,可以說招商引資是加快海鹽縣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點。眼下,杭州灣跨海大橋即將通車,海鹽縣打造“一城三地”的發展戰略已經明確,“以港興區、港區聯動”的經濟發展新格局已經形成。建議抓住機遇引進與港區開發關聯度高的大專案,延伸產業鏈,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一是建好平臺,增強吸引力。加快海鹽東段的圍塗工程建設,抓緊實施海河聯運規劃內的內河航道改造工程,加大縣開發區、海鹽港區內的道路、電、水、通訊等基礎設施建設,構築招商引資的平臺,以吸引更多的國內外客商來海鹽投資創業。二是實施接軌戰略,拓寬招商引資路子。利用我縣與上海地相連、人相親的優勢,深入實施接軌上海、長三角的戰略。利用杭州灣跨海大橋通車的機遇,主動承接杭州、寧波、慈溪等地的產業轉移。三是開展多種形式的招商活動。圍繞“提升傳統產業、培育高新技術產業、大力發展臨港產業”的總體思路,堅持引內和引外並舉,完善產業招商、節會招商、“以民引外”,“以外引外”。積極探索網路招商、中介招商與代理招商,構建立體招商體系,擴大覆蓋面,提高成功率。

(三)引進高新技術,培養各類人才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要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必須要廣泛開展技術協作,用先進的科學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因此,建議:一是要與大專院校、科研機構協作,運用新的科學研究成果,改造我縣傳統的產業,提高市場競爭力。二是引進人才。實現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關鍵在人。要從轉變我縣經濟發展方式的實際出發,不拘一格引進人才,特別是各類科技人才,培育人才高地。三是培訓有一技之長的勞動力。隨著“一城三地”戰略的深入實施,有一技之長的勞動力的市場需求量將會越來越大。因此,要採取多種形式,培訓勞動力,提高勞動力的技能,以滿足經濟發展對勞動力的需求,同時推動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

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黨中央已為我們指明瞭方向,海鹽縣委、縣政府也已作出了部署,我們相信只要按照黨中央及縣委、縣政府的部署,理清發展思路,紮紮實實地工作,海鹽縣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一定會不斷加快,海鹽經濟一定會出現新的騰飛!

Tags:調研 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