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調研報告提綱

欄目: 調研報告 / 釋出於: / 人氣:3W

目 錄

調研報告提綱

一、 調研的目的及意義... 2

1.1瞭解湛江雷州國中學生資訊科技能力,為高中資訊科技課程設計和教學提供幫助.. 2

1.2 探索導致湛江雷州國中學生資訊科技能力不足的原因.. 3

1.3 引起家長、教師以及相關部門對學生資訊技能水平的關注.. 3

二、 調研情況... 3

2.1 問卷調查情況.. 3

2.2 訪談調查情況.. 3

2.3實地調查情況.. 3

三、 調研方法... 4

四、 調研結果與分析... 4

4.1學生家庭配置情況.. 4

4.1.1 雷州地區學生家庭配置電腦的總體情況... 4

4.1.2 雷州城鎮地區與農村地區學生家庭配置電腦的情況對比... 5

4.2 學生對電腦的使用情況.. 5

4.2.1學生開始接觸電腦的時間... 5

4.2.2 學生每天使用電腦時間... 6

4.2.3 學生利用電腦情況... 7

4.2.4 學生對電腦的操作情況... 7

4.3 學生對電腦的重視程度.. 8

4.3.1 城鎮地區和農村地區學生對電腦的重視程度... 8

4.3.2 城鎮地區和農村地區男女生對電腦的重視程度... 9

4.4 學生對資訊的認知情況.. 10

4.4.1 學生獲取資訊的途徑... 10

4.4.2 學生對資訊的判斷能力... 10

五、 案例分析-雷州二中學生資訊科技能力水平分析... 11

5.1 雷州二中硬體裝置建設.. 11

5.2 學校領導教師對資訊科技課程開展態度.. 11

5.3 學生對於資訊科技的態度.. 12

六、 存在問題與分析... 12

6.1 學校領導、老師、家長、學生的重視程度、認識態度不夠.. 12

6.2 學生缺乏接觸電腦環境的機會.. 13

6.3 學校資訊科技課程開展不到位.. 13

6.4 學校缺乏對資訊科技課程的政策約束.. 13

6.5 雷州地區經濟欠發達是導致學生資訊科技能力差的根本原因.. 14

七、 改進學生資訊技能水平的策略... 14

7.1 教育局等相關部門提高對資訊科技課程的重視程度.. 14

7.1.1 增加教育資金的投入... 14

7.1.2 大力開展教師資訊科技水平培訓工作... 14

7.2 學校領導加強資訊科技課程的關注.. 15

7.3 資訊科技課程老師嚴謹治學.. 15

7.4 學生家長改變傳統觀念.. 15

7.5 學生自主學習資訊科技.. 15

湛江雷州八年級資訊科技能力研究調研報告

摘要:本課題通過問卷調查法、訪談法等,對湛江雷州八年級級學生的資訊科技能力進行調研,總結分析學生資訊科技能力的基本現狀以及探究出導致此現狀的原因,提出相應的改進策略,從而促進雷州國中學生資訊科技能力的提升。

關鍵詞:雷州 資訊科技能力 基本現狀 發展策略

自XX年教育部頒佈了《關於在中國小普及資訊科技教育的通知》(教基[XX]33號)。通知要求,“從XX年起開始用5-XX年的時間,在中國小(包括中等職業技術學校)普及資訊科技教育,經資訊化帶動教育的現代化,努力實現我國基礎教育跨越式的發展”。目前,我省大部分地區的中學及部分國小都開設了資訊科技教育,但在實施的過程中,情況卻不容樂觀,很多學校雖然都積極地響應號召,但由於資訊科技教育在中學起步較晚,目前尚未形成較為成熟的教學體系。而且,由於我省經濟發展不平衡,導致部分貧窮地區的學生資訊意識弱、資訊能力低、資訊道德缺,總體的資訊素養比較低。然而,隨著社會資訊化的發展,資訊素養日益成為資訊社會公民素養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而學生的資訊素養直接關係未來社會資訊化的水平,同時,更是實現教育資訊化的一個重要方面。在學生的資訊素養當中,資訊科技能力是資訊素養的核心,它包括資訊的獲取、資訊的分析、資訊的加工。資訊科技能力的提高能培養學生的獨立自主學習能力,使其具有追求新資訊、運用新資訊的意識和能力,善於運用科學的方法,從瞬息萬變的事物中捕捉資訊,從易被人忽視的現象中引伸、創造新資訊的能力。

一、 調研的目的及意義

目前,我省大部分地區的中學及部分國小都開設了資訊科技教育,但在實施的過程中,情況卻不容樂觀,很多學校雖然都積極地響應號召,但由於資訊科技教育在中學起步較晚,目前尚未形成較為成熟的教學體系。而且,由於我省經濟發展不平衡,導致部分貧窮地區的學生資訊意識弱、資訊能力低、資訊道德缺,總體的資訊素養比較低。

1.1 瞭解湛江雷州國中學生資訊科技能力,為高中資訊科技課程設計和教學提供幫助。

隨著社會資訊化的發展,資訊素養日益成為資訊社會公民素養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通過本次調研瞭解即將升上高中的同學的資訊技能是否為零起點或者是已經具備一定技術能力,為相關部門修改高中資訊科技教程提供資訊源,也為老師設計出更合理的教案提供幫助。

1.2 探索導致湛江雷州國中學生資訊科技能力不足的原因。

通過對調查問卷資料的綜合分析找出原因,為當地教育部門、學校實施相關措施

提供依據,並向當地資訊教育提供一定可行性的建議,最終達到提高學生資訊科技能力的目標。

1.3 引起家長、教師以及相關部門對學生資訊技能水平的關注。

中學生資訊技能的提高離不開家長和老師更多的指導,通過本次活動可以引起家長、教師和相關部門對此問題的關注,為提高中學生資訊技能水平提供良好的環境而努力。

二、 調研情況

2.1問卷調查情況

本調研採用隨機抽樣的形式調研雷州市八年級學生的資訊科技能力情況。問卷發放的物件為雷州市各中學的八年級學生。本次共發放調研問卷273份問卷,回收有效問卷260份,問卷有效率為95.2%,說明問卷調查達到了較好的調研效果。其中,發放城鎮學生問卷109份,發放農村學生問卷111份。

調研物件及內容

物件

調研內容

備註

學生

調研重點是學生電腦的普及率、學生對電腦的使用情況、學生對電腦的認識和了解程度以及學生對資訊的認識情況。

具體問卷參考

附錄1

2.2 訪談調查情況

本調研對抽樣選擇的兩所高校的領導、普通教師和學生以及學生家長進行了訪談,以個別訪談為主,集體訪談為輔,每所高校訪談領導2人、普通教師2人、學生2人。其中訪談的領導包括校長以及教務處主任,教師包括資訊科技課程的教師和其他任課教師,學生隨機進行訪談,學生家長包括家中配置電腦的和家中沒有配置電腦的家長。

2.3實地調查情況

本調研對雷州一中、雷州二中的電腦硬體裝置進行調研,具體情況如下:

l 雷州一中:學校總共有4間多媒體教室,每間配置電腦60臺。目前這批電腦裝置是XX年引進,在XX年才開始投入使用,由於電腦裝置配置比較低,伺服器差。

l 雷州二中:學校有2間電教室,其中一間裝置損壞比較嚴重已無法正常使用,電腦裝置比較陳舊、配置比較低。

三、 調研方法

根據實際綜合運用文獻法、問卷調查法、訪談法、比較研究等方法,將理論研究與實地調研、量化研究與質性研究、綜合研究與個案研究相結合。

文獻法:在圖書館以及網上搜索關於資訊科技能力的資料,包括其定義、內容、標準、研究現狀。

問卷調查法:通過問卷調查方式採集關於此次研究內容的第一手資料。回收問卷後,對資料進行初步篩選,最後對資料進行綜合分析。

訪談法:通過對八年級學生、家長、教師、學校行政領導四個層面的訪談,得到導致此現狀的部分原因。

比較研究:比較雷州城鎮地區和農村地區學生資訊科技水平的差異,探尋導致此差異的根本原因。

四、 調研結果與分析

4.1學生家庭配置情況

4.1.1 雷州地區學生家庭配置電腦的總體情況

在資訊科技高速發展的情況下,電腦普及率相對以前已經有很大提高,人們的生活和工作對電腦的依賴性也越來越強。我們問卷調查結果顯示雷州電腦普及率較低。

從圖1的問卷資料統計圖中可以看到:只有22.3%的學生家庭配備電腦,而77.7%的學生家庭沒有配置電腦。相關資料顯示珠三角地區經濟發達,電腦普及率高,雷州作為經濟剛起步的縣級市,經濟發展還不成熟,對電腦重視度不夠,從而導致家庭電腦普及率低。而學生家長對電腦的認識觀念存在偏差,也是導致電腦普及率低的重要原因。

圖1:學生家庭電腦配置情況

4.1.2 雷州城鎮地區與農村地區學生家庭配置電腦的情況對比

從圖2的問卷資料統計圖中可以看到29.4%的城鎮學生家庭配備電腦,而只有15.3%的農村學生家庭配置電腦。通過資料對比,可看出:經濟水平差異是導致電腦普及率低下的重要原因。城鎮作為經濟相對發達的地區,電腦普及率相對農村明顯偏高。

圖2:城鎮地區和農村地區學生家庭配置電腦情況

4.2 學生對電腦的使用情況

4.2.1學生開始接觸電腦的時間

從圖3的問卷資料統計圖中可以看到:雷州地區大多數學生從國小就開始接觸電腦,比例高達60.1%,而39.1%的學生從國中開始接觸電腦,只有0.8%的學生是在學前就接觸電腦。

圖3:學生開始接觸電腦時間

從圖4的資料可以看出,在城鎮地區,61.5%的學生從國小就開始接觸電腦,佔據了絕大多數,比農村同齡學生多12.9%。通過資料對比可以看出,大多數城鎮的學生接觸電腦比農村學生早,主要有兩方面原因:一方面,城鎮學生家庭電腦普及率高,較早接觸電腦;另一方面,城鎮地區學校大多屬於重點學校,辦學正規,裝置完善。

圖4:農村地區和城鎮地區學生開始接觸電腦時間情況

4.2.2 學生每天使用電腦時間

從圖5的問卷資料統計圖中可以看到:接近一半的學生每天使用電腦時間在1小時以下甚至沒有接觸電腦,36.8%的學生每天使用電腦時間在1-2小時,而每天使用電腦時間在3-4小時和5-6小時的學生比例分別為8.2%和8.6%。

圖5:學生每天使用電腦的時間

導致此結果的原因主要有以下:

l 學校領導重視程度不夠

資訊科技課程並非會考、大學聯考等重要考試的必考科目,大多數學校領導對學生的要求不高,沒有進行統一考試、定期考核,學校資訊科技課程教師也偏少,教師對電腦的使用率也比較少,導致學生對電腦的認識度不夠。

l 學校機房裝置損壞嚴重

雷州地區電腦普及率低下,學生接觸電腦大多數是學校機房。由於大多數學校機房裝置陳舊,學生保護意識薄弱也導致裝置損壞嚴重。由於資金缺乏,機房維修滯後,大多數學生

沒機會接觸電腦。

l 雷州地區網咖數量劇減

學生接觸電腦的另一個重要的途徑是網咖,但近段時間,由於政府的大規模整頓,很多黑市網咖被查封、網路被阻斷,導致網咖不能上網,這勢必影響了很多想通過網路學習的學生顧客,直接影響學生接觸電腦的時間。

4.2.3 學生利用電腦情況

從圖6問卷統計資料表中可以看出,大多數學生利用電腦主要用於聊天和遊戲,比例分別為50.5%和43.2%,而利用電腦進行學習的學生比例相對較少,佔30.5%。其中也有12.3%的同學反映沒有使用過電腦。由此可以看出,學生還不能正確利用電腦學習資訊科技及相關課程知識,對電腦的認識程度遠遠不夠。在訪談中,我們也瞭解到,學校資訊科技課程教師對學生的引導不夠,家長不夠重視也是導致此現象的重要因素。

我們學校有資訊科技這門課程,但由於機房損壞嚴重,從七年級第二學期開始就沒有去機房上課。即便在教室上課,老師也沒有對我們進行引導,我們也沒有看書學習資訊科技。還有,我家裡有電腦,也可以上網,我一般都是看電影,我爸爸媽媽很少在家,哥哥懂一些電腦操作也從來沒有教過我。

——雷州二中 林青霞同學

圖6:學生利用電腦情況

4.2.4 學生對電腦的操作情況

從圖7問卷統計資料表中可以看出,大多數學生對電腦的操作僅停留在對檔案的操作(檔案的複製、貼上、移動、刪除)以及電子郵件的收發,分別佔了52.7%和44.5%。其中也有24.5%的學生對電腦操作一竅不通,這也反映了雷州當地中學生的資訊科技水平低下。

圖7:學生對電腦的操作情況

通過與學生的訪談,我們也瞭解大多數學生對電腦基本操作軟體(比如office辦公軟體)不熟悉,甚至有的同學沒有接觸過。從問卷資料可以看出,只有11.8%的同學接觸過office辦公軟體,能夠熟悉的同學更是少之又少。

問:那你會一些什麼電腦操作呢?會office辦公軟體嗎?

答:我只會上網找些資料,還沒用過office辦公軟體。

——雷州二中 廖曼軍同學

問:那你會一些什麼電腦技能呢?會office辦公軟體嗎?

答:我會利用百度上網時,但是不會下載。我還沒用過office辦公軟體。

——雷州二中 林青霞同學

4.3 學生對電腦的重視程度

4.3.1 城鎮地區和農村地區學生對電腦的重視程度

從圖8的問卷統計資料表中可以看出,認為資訊科技重要的學生人數都佔據了絕大多數。在城鎮地區,認為資訊科技重要的學生佔50.5%;在廣大農村地區,也有45.9%的學生同樣重視資訊科技。由此可看出,不管是在城鎮還是在農村,學生都有統一的觀點:資訊科技很重要。這主要與資訊科技的高度發展密切相關,電腦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圖8:學生對資訊科技的重視程度

4.3.2 城鎮地區和農村地區男女生對電腦的重視程度

從圖9的問卷統計資料表中可以看出:在農村地區,認為資訊科技重要的男生佔51.1%,女生佔42.2%;在城鎮地區,認為資訊科技重要的男生佔55.4%,女生佔45.3%。從資料的對比中,很明顯看得出來,不管是在農村地區還是在城鎮地區,男生對資訊科技的重視程度差不多比女生高出10個百分點。由此可見,一方面,在資訊科技高度發展的時代,資訊科技對於男生的影響是明顯的,不管是在發達地區還是欠發達地區,越來越多的男生對資訊科技感興趣,而與此同時,女生也在漸漸轉變傳統觀念,適應資訊時代的發展。另一方面,越來越多的年青人從事於it行業,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對當代中學生有極大的激勵作用。特別是男生,接受能力相對較強,更有志願將來從事計算機行業,因此從中學就對電腦比較重視,而很多女生對it行業興趣不強,從而導致女生對資訊科技重視不夠。

圖9:男女生對資訊科技的重視程度

4.4 學生對資訊的認知情況

4.4.1 學生獲取資訊的途徑

學生獲取資訊的途徑主要包括:通過人與人的溝通獲取資訊、查閱書籍和報刊等資料來獲取資訊、通過廣播電視獲取資訊、通過影視資料獲取資訊、通過電子讀物獲取資訊、利用數字裝置獲取資訊、利用因特網獲取資訊,從圖10的問卷資料統計表可看出:通過溝通、查閱書刊、廣播電視獲取資訊的同學佔絕大多數,比例分別為:59.5%、56.4%、47.3%,而通過諸如電子讀物、網際網路等現代化途徑獲取資訊的學生為數較少,分別為:16.4%和26.4%。由此看出:絕大多數學生獲取資訊的途徑還只是停留在傳統的方式上,傳統方式作為主流思想在學生中的地位是根深蒂固的,這與家長和教師的教育思想密切相關。而像作為當前最大資訊量載體的網際網路,學生的利用率偏低,可看出,學生對新事物的適應力和認識度不夠。這歸結於雷州當地的經濟情況欠發達,電腦普及率低、導致網際網路在居民生活中普及率不高,阻礙了學生通過網路獲取知識。

圖10:學生獲取資訊的途徑

4.4.2 學生對資訊的判斷能力

眾所周知,我們進入資訊爆炸時代,資訊量大、資訊來源廣泛,網際網路作為最重要的資訊載體,為人們提供豐富有用的資訊。與此同時,不少冗餘資訊轟炸我們的日常生活,尤其對於當前中學生,他們初涉網路,是最容易受網路中不良資訊轟擊的一類人群,直接影響他們的身心發展。因此,對資訊的判斷能力顯得尤其重要。

從圖11的問卷資料統計表可看出:能對資訊進行判斷的學生接近一半,佔46.8%,然而,也有18.2%的學生不能對資訊進行有效判斷,甚至有18.6%的學生對獲取的資訊完全不進行判斷,也有9.5%的學生盲目接受獲取的資訊。從資料可以看出,雷州當地中學生對資訊的判斷能力很差。一方面,這與中學生的年齡有關,對事物的認識能力不夠。中學生對新事物充滿好奇,對獲取的資訊缺乏質疑精神,身邊也沒有家長和老師進行合適的指導。這嚴重影響著中學生的健康發展。另一方面,中學生本身對網際網路的認知水平不高,對網路中存在不良信

息甚至危害資訊全然不知,對網路認識只是停留在娛樂,因此,自然不對資訊進行判斷。

圖11:學生對資訊的判斷能力

五、 案例分析-雷州二中學生資訊科技能力水平分析

5.1 雷州二中硬體裝置建設

學校常規教學儀器裝置按省一級學校標準裝配。初步建立了千兆校園網和資訊庫,各個教室都配備一臺電視機,並裝有先進的監控系統和定址型校園智慧廣播。學校教師都擁有教學電腦,並配有與所教學科相適應的網站。學校常規教學設施裝置按省一級學校標準裝配。千兆校園網和資訊庫初步建立,各個教室資訊化。

還有,通過對雷州二中的實地調研,我們也瞭解到該校目前擁有兩間電腦機房,但是裝置比較老化,破損較為嚴重。通過與黃副校長的訪談中,學校每年都要花費10多萬元進行裝置的維護更新。而學校目前也在建設教學大樓,資金運轉更為不順,也導致了一間電腦被迫關閉,這也嚴重影響了學生對於資訊科技的學習。

5.2 學校領導教師對資訊科技課程開展態度

通過與學生的訪談中,我們瞭解到從去年開始就取消國中部的資訊科技課程,現在的情況是:學生擁有資訊科技課程的教材,學校卻沒有開設相應科目。目前該校只有高中部才開設資訊科技課程,每週一節課。由此可以看出,該校領導對於資訊科技課程的開展不夠重視。

裝置老化,損壞嚴重,資金匱乏是導致這種現象的主要因素。不過近期學校領導的觀念正在改變,在課餘時間開展電腦興趣班,也定期組織專業老師對裝置進行勘察、維護。

據學生反映,學校資訊科技課程教師上課態度不夠認真,不重視這門學科的教學,不對學生進行引導。眾所周知,資訊科技作為一門新興的學科,不是會考、大學聯考等升學考試的必考科目,校方領導不重視,也大大降低了授課教師的積極性,也影響了學生對資訊科技的認識。此外,學校也很少組織教師參與資訊科技培訓,學校教師資訊科技水平相對低下,影響了教學質量,對於學生的學習也就大打折扣。

5.3 學生對於資訊科技的態度

通過與學生的訪談中,大多數學生對於資訊科技感覺陌生,對於網際網路的使用也僅限於看電影、聊天等娛樂活動。即便是上資訊科技課程,很多學生也沒有認真聽課,更有甚者部分同學在上課時間學習其它科目。學生對於資訊科技課程的冷淡,主要原因還是在於學校不重視,教師不引導。由於學校沒有進行統一考核,大多數學生也不會自覺進行學習。還有,通過訪談,我們還了解該校學生存在一種比較惡劣的現象—集體通宵上網。據某位同學敘說,曾有一次班主任到網咖詢查,發現該班有20多名學生集體在網咖玩遊戲。從這裡可以看出,學生對於資訊科技的認知太過於片面,沒有充分利用網際網路進行學習。缺乏監督引導是導致這種現象的重要因素。

六、 存在問題與分析

6.1 學校領導、老師、家長、學生的重視程度、認識態度不夠

從對學校領導的訪談中,我們可以瞭解到學校領導對資訊科技課程重視度不夠。有的學校雖然在課程表中安排有資訊科技課程,但是事實上並沒有真正實施。上資訊科技課程時,許多學生沒有機會上機房學習(因為沒有足夠的電腦裝置的支援),而是留在課室裡自習,也沒有老師進行指導。即使有的學校正常開設資訊科技課程,由於機房與課室距離較遠,許多同學曠課,老師對此現象無奈之餘,只能默許了。這與學校領導是否重視、重視程度如何密切相關。真正重視資訊科技課程的學校領導,會嚴格考勤、要求學生遵守學校紀律,正規辦學,把資訊科技課程開展到實處。

由於學校領導對資訊科技課程不夠重視,直接影響到資訊科技課程老師對本門課程的教學態度。老師瞭解到學校並不太關注學生的資訊技能水平,因此很多時候的教學只停留在表面功夫,只要照常出勤上課就行。有的老師起始時對資訊科技課程滿腔熱情,也對學校領導提出了改善學校資訊科技課程教學的響應措施,但是隨著學校領導的敷衍了之,許多資訊科技課程老師的積極性受挫,從而產生消極情緒,日子一長,也變得不了了之,出現應付性教學。老師不能全身心投入教學,自然導致學生向學性降低,影響他們資訊科技能力的提高。

此外,通過對學生以及家長的訪談,我們可以看到許多學生家長對資訊科技不瞭解,對資訊科技稍微有了解的家長對此也不夠重視、對資訊科技認識度不高。這體現在他們不願意購買計算機給子女學習資訊科技、也體現在他們不同意自己的子女上網學習。另外,對於某些家庭中,雖然有些家庭成員懂得電腦操作知識,但是對學生的資訊科技學習卻不願意給予輔導。根源在於他們一致認為資訊科技對面臨會考大學聯考的學生,不是很重要的技能。

而學生對資訊科技的認知水平也有限,從圖8的問卷統計資料表中可以看出,認為資訊科技很重要的學生人數佔一半,為數不少。然而,還有一半的同學不能真正認識到資訊科技的重要性,這勢必導致學生不能真正重視資訊科技課程。

6.2 學生缺乏接觸電腦環境的機會

由於家長觀念比較傳統,對資訊科技認識不夠,因此不樂意夠買電腦讓子女學習,導致學生在家沒有機會接觸電腦。

學校機房不向外開放,源於學校裝置陳舊、機房破壞嚴重。在我們實地考察的某中學裡,我們遇到這樣一種情況:學校總共有4間多媒體教室,每間配置電腦60臺。目前使用的電腦裝置是XX年引進的,但是卻在XX年才開始投入使用,此時的電腦裝置已經非常陳舊,又由於電腦裝置配置比較低,伺服器差,導致現在上課的時候常常會宕機。所以減少了學生接觸電腦的時間。

在其他課程中,較少老師真正使用多媒體裝置進行教學。從對雷州一中校長的訪談中,我們瞭解到這樣的資訊:教育部門有進行對我們老師的統一培訓,有分初級、中級、高階三個等級。一年培訓一次,利用暑假時間,培訓一週。不過培訓的效果也不理想,並不能充分運用在教學過程中。由此可見,教師不能很好地掌握利用資訊科技裝置進行教學,使學生在課堂上少了很多接觸資訊裝置的機會,因此雷州當地學生開始接觸電腦的時間相比經濟發達的珠三角地區相對滯後,接觸電腦的機會也隨之大大減少。

學校很少開展資訊科技興趣班,原因在於只有某些同學對這門課程特別感興趣,不過也是限制於娛樂方面。正是由於這方面的原因,學校沒有開設性興趣班。這導致真正有心學習資訊科技的同學沒有途徑接觸計算機。

6.3 學校資訊科技課程開展不到位

從我們訪談過程中,我們可以知道每間學校所聘用的資訊科技老師是每個年級一位,要一位老師把握整個年級的資訊科技課程教學是有一定難度的。我們也得知到無論在哪一所雷州市的中學,對於資訊科技課程,均沒有帶課組長進行統一教學。部分程度上影響了資訊科技課程老師高效率地開展教學工作。

學生上資訊科技課程紀律差,很多學生曠課、逃課,即使有去上課,上課的時候同學們也總是想著上網玩遊戲,看電影之類的,對於老師教授的一些資訊科技的知識,部分同學認為枯燥而且目前不實用,而老師沒有及時根據實際情況改變上課模式,從而並不能激發同學們的興趣,沒有真正完成課程教學,

無法達到真正開展資訊科技課程的初衷。更有甚者,有的學校安排此課程卻不進行上課教學。

6.4 學校缺乏對資訊科技課程的政策約束

學校沒有統一對資訊科技課程制定相關政策約束老師的授課以及同學的上課要求、通過要求。使得學校老師和學生沒有壓力也沒有動力去教授和學習資訊科技課程。資訊科技課程並非會考、大學聯考必考科目是導致學校沒有像對待必考科目一樣重視資訊科技課程的重大原因。

6.5 雷州地區經濟欠發達是導致學生資訊科技能力差的根本原因

雷州作為一個剛起步發展的縣級城市,經濟發展還在起步騰飛中,許多家庭經濟收入還未達到小康水平,許多同學還是無法實現購買計算機進行自行學習資訊技能。此外,用於教育資源建設的資金有限,從訪談中,我們可以得知到由於資金運轉問題,很多學校的硬體裝置不能得到及時維修。因此,嚴重影響了正常的教學工作。除此之外,作為一個經濟未發達、偏遠的縣級市,極少知名高校計算機專業或者資訊科技專業的畢業學生願意來到雷州就業,經過我們實地考察,我們瞭解到雷州中學的資訊科技課程老師中,從名牌大學畢業的老師為數很少,學校的裝置維修也在資訊科技老師的能力之外,因此有的學校將學校的裝置維修承包給私人管理,這勢必又增加了學校的經濟負擔,本來資金缺乏卻又要花費更大的費用,如此構成惡性迴圈,最終結果是擱置陳舊、損壞的裝置,少用資訊科技工具,最終導致學生資訊科技能力低下。

七、 改進學生資訊技能水平的策略

7.1 教育局等相關部門提高對資訊科技課程的重視程度

7.1.1 增加教育資金的投入

從與學校領導的訪談中,我們瞭解到學校每年投入到電腦等硬體設施的維修更新費用達十幾萬之多,如此高額的費用對學校來說,是個沉重的負擔。對於資金週轉不順的學校來說,更是雪上加霜。而學校教學裝置老化,破損嚴重的現象層出不窮,由於資金的匱乏,裝置不能得到及時的維修,這嚴重了學生對資訊科技的學習,導致學生資訊科技水平能力低下。

資訊科技對於教育工作的開展的作用是不容置疑的,在以後工作中的作用也會越來越明顯。普遍教師反映,運用資訊工具授課,資訊量大,上課形象生動,便於學生理解,是很好的教育輔助工具。作為掌管教育工作的領頭人,需深刻認識到這一點,加大資金的投入,更新老化的教育教學裝置,購買多媒體教學裝置,完善學校硬體設施建設,保證教學裝置正常運作,有助於學生對於資訊科技的學習。

7.1.2 大力開展教師資訊科技水平培訓工作

教師作為教育工作的傳播者,如果還只是停留在傳統的板書教學,教學質量必將大打折扣。隨著資訊科技的發展,資訊科技對於教育工作的開展作用是較為顯著的。多媒體教學,資訊容量大,趣味性高,學生也易於接受理解。而雷州作為經濟欠發達地區,大多數學生接觸資訊工具的機會很少。倘若老師能夠熟練掌握資訊科技工具,也將影響著學生對資訊科技的認知。中學生正處於知識增長的階段,好奇心強,求知慾高,也將自發探索資訊科技工具的操作。因此,對教師進行資訊科技水平培訓工作是必要性是不容置疑的。

7.2 學校領導加強資訊科技課程的關注

根據我們的調查,大多數學校領導不重視資訊科技課程的開展的現象普遍存在。學校一味追求升學率,忽視了資訊科技對於學生學習知識的重要作用。現代社會是網際網路的時代,網路資訊資源豐富,為學生的自主學習創造大平臺,提供豐富的學科知識,對於學生的學習有很大的輔助促進作用。因此,學校必須加強資訊科技的關注,譬如開設資訊科技興趣班、組織教師參加資訊科技培訓工作、增設資訊科技課程的考核等。此外,學校領導還需關注電腦等硬體設施的更新維修情況,資金不足需積極及時上報教育局等相關部門,以便在最短的時間內能夠進行改善,保證教育教學工作的正常開展,為學生進行資訊科技學習提供保障。

7.3 資訊科技課程老師嚴謹治學

資訊科技課作為一門新興的學科,在中學開展還處於初步發展階段,尤其是對經濟不發達的地區,資訊科技課有被邊緣化的趨勢。作為資訊科技的任課教師,應該認識到這種趨勢的不正常和對當代學生全面發展的禁錮,從而利用自己專業的知識去改變這種現象,拿出成果去說服領導和學生,贏得尊重和支援。因此,這就要求資訊科技的老師嚴格要求自己,不僅要本著為學生、學校、自己負責的態度嚴謹治學,還要有創新性的教學模式,正確引導和調動學生對資訊科技的學習興趣,進而自發地探索資訊科技。

7.4 學生家長改變傳統觀念

家長作為法定監護人,對於學生的成長起著監督引導的作用。家長對於資訊科技的認知態度直接影響著學生對資訊科技的學習。通過與學生的訪談中,我們瞭解到大多數家長抵制學生上網,認為上網等同於娛樂,片面的認知歪曲了學生的上網觀念,對於學生通過上網獲取資訊造成嚴重阻礙。網際網路資訊包羅永珍,不可否認,網路中存在很多不良資訊,影響學生的身心發展,作為家長,有責任也有義務對學生的上網給予正確引導。而要對學生進行正確合理的引導,必要前提是家長本身能夠正確理解網際網路的相關知識、理解資訊科技對學生學習的促進作用。並在經濟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盡力為學生提供接觸網路的環境,讓學生多接觸資訊科技、掌握資訊科技。

7.5 學生自主學習資訊科技

問卷結果顯示,大多數學生普遍認為資訊科技課程很重要,然而,真正深入瞭解資訊科技的同學少之又少,如此強烈的反差反映了學生自主學習資訊科技的自覺性和能力極差。鑑於此,學生應該儘量珍惜資訊科技課程中上機操作的時間;在硬體條件不允許的情況下,可向資訊技能較強的學生進行溝通交流,從中學習;在課餘時間,通過瀏覽書刊了解前沿技術;積極參與學校開展的興趣班;遇到疑難問題多與資訊科技課程老師交流等。

湛江雷州市八年級學生資訊技能水平調研

【調研背景】

自XX年教育部頒佈了《關於在中國小普及資訊科技教育的通知》(教基[XX]33號)。通知要求,“從XX年起開始用5-XX年的時間,在中國小(包括中等職業技術學校)普及資訊科技教育,經資訊化帶動教育的現代化,努力實現我國基礎教育跨越式的發展”。目前,我省大部分地區的中學及部分國小都開設了資訊科技教育,但在實施的過程中,情況卻不容樂觀,很多學校雖然都積極地響應號召,但由於資訊科技教育在中學起步較晚,目前尚未形成較為成熟的教學體系。而且,由於我省經濟發展不平衡,導致部分貧窮地區的學生資訊意識弱、資訊能力低、資訊道德缺,總體的資訊素養比較低。然而,隨著社會資訊化的發展,資訊素養日益成為資訊社會公民素養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而學生的資訊素養直接關係未來社會資訊化的水平,同時,更是實現教育資訊化的一個重要方面。在學生的資訊素養當中,資訊科技能力是資訊素養的核心,它包括資訊的獲取、資訊的分析、資訊的加工。資訊科技能力的提高能培養學生的獨立自主學習能力,使其具有追求新資訊、運用新資訊的意識和能力,善於運用科學的方法,從瞬息萬變的事物中捕捉資訊,從易被人忽視的現象中引申、創造新資訊的能力。

【調研意義】

瞭解八年級學生資訊科技能力,一方面為高中資訊科技課程設計和教學提供幫助,通過了解即將升上高中的同學的資訊技能是否為零起點或者是已經具備一定技術能力,為相關部門修改高中資訊科技教程提供資訊源,也為老師設計出更合理的教案提供幫助。另一方面,尋根溯源,找出導致學生資訊科技能力差的原因,為當地教育部門、學校實施相關措施提供依據,並向當地資訊教育提供一定可行性的建議,最終達到提高學生資訊科技能力的目標。中學生資訊技能的提高離不開家長和老師更多的指導,通過本次活動可以引起家長、教師和相關部門對此問題的關注,為提高中學生資訊技能水平提供良好的環境而努力。

【調研物件及形式】

1、問卷調查---湛江市雷州第一中學及其周邊地區學校八年級學生300人。【詳細內容請看附件1】。

2、訪談——八年級學生、家長、教師(資訊科技課程教師和其他任課教師)、學校行政領導。訪談群體隨機抽取,各個層面2至3人,訪談時間15-20分鐘,訪談問題針對每個層面3-4個。【詳細內容請看附件2】

【研究問題】

調查湛江市雷州第一中學及其周邊地區學校八年級學生資訊科技能力的現狀,以及產生此現狀的原因,從學生、家長、學校教師和領導以及學生接觸資訊科技的環境五個因素來分析此原因,根據原因為當地資訊教育提供一定可行性的建議,最終達到提高學生資訊科技能力的目標。

【研究內容】

1、 資訊科技能力的現狀,通過以下4個方面來調查現狀:

a) 資訊工具的使用情況:調查計算機的普及情況、學生的基本上網情況、資訊科技課程上課內容、資訊工具的使用型別和熟練程度。

b) 獲取識別資訊的能力:

1.2.1、資訊查詢策略(information seeking strategies):瞭解各種資訊源,能夠作出評價並確定優先查詢的次序;

1.2.2、查詢和檢索(location and access):確定資訊藏址,從資訊源中找出資訊;

1.2.3、資訊利用(use of information):能夠讀懂(或聽懂、理解)查出的資訊,瞭解資訊在滿足需求中的特定價值;

c) 加工處理資訊(綜合資訊)的能力:能夠組織資訊,提供資訊產品(論文、報告等);

d) 創造、傳遞新資訊的能力:學生自發製作課件、利用各種軟體解決學習中的問題。

2、 導致上述現狀的原因:

a) 學生層面:從學生對資訊科技的認識以及對學習資訊科技的重視程度來分析。

b) 家長層面:從家長對資訊科技的認識以及對子女利用資訊科技來學習的看法來分析。

c) 教師層面:從老師在平時教學中資訊科技的應用以及資訊科技課程的教學方式和內容方面來分析。

d) 學校領導層面:從學校領導對資訊科技課程開展的重視以及對資訊科技的宣傳力度來分析

e) 資訊科技環境層面:從學生學習和生活的環境來分析

針對原因提出可行性措施

1、使用多種有效的研究方法

1.1、文獻法:

1.1.1、在圖書館以及網上搜索關於資訊科技能力的資料,包括其定義、內容、標準、研究現狀。

1. 【調研流程】

搜尋設計調查問卷的方法。

1.2、問卷調查法:

通過問卷調查方式採集關於此次研究內容的第一手資料。回收問卷後,對資料進行初步篩選,並對資料進行處理,最後行進資料分析。

1.3、訪談法:

通過對八年級學生、家長、教師、學校行政領導四個層面的訪談,得到導致此現狀的部分原因。

2、安排具體合理的調研流程

2.1、調研準備階段:

2.1.1、收集相關資料,設計問卷,在尹睿副教授和王冬青副教授的多次指導下,完成問卷的修改。

2.1.2、試行發放調查問卷,通過組員先行填寫調查問卷,檢查問卷是否還存在漏洞,檢驗其科學合理性。

2.2、調研開展階段:

2.2.1、派發問卷:此部分工作將在下鄉活動期間前期進行,並當場回收。

2.2.2、訪談:對湛江市雷州第一中學及其周邊地區學校的學生以及家長、學校老師、領導進行訪談,從各個方面瞭解影響當地九年級學生資訊科技能力情況的原因,以及他們對此問題的看法,並進行總結分析。

2.3、調研總結階段:

2.3.1、資料統計與分析:此部分工作於下鄉活動結束後進行,並對資料進行統計分析。

2.3.2、撰寫調研報告:根據訪談資料以及資料分析結果,在老師的指導下撰寫調研報告。

【預期效果】

通過訪談和問卷調查,可以直接瞭解湛江市雷州第一中學及其周邊地區學校的八年級學生資訊技能水平情況和家長對子女資訊技能水平高低的影響,引起當地學生、教師、家長以及相關單位和部門對中學生資訊技能培養的重視,調研結果可為高中老師或相關部門修改高中資訊科技教程提供資訊源,以期設計出更合理的教案與課改標準。為建設和諧社群、文明學校提出具有可行性、創造性的建議,為提高湛江地區教育資訊化水平貢獻一份力量。

附錄一

湛江雷州中學生資訊技能水平調查問卷

親愛的同學:

您好!請您根據您的一貫行為表現,在各個題目中,選擇適當的選項。答案沒有對錯之分。資料只限於研究使用,我們承諾對您的資料嚴格保密,請您放心填寫。謝謝您的合作!

華南師範大學教育資訊科技學院

XX年5月7日

請先認真填寫您的基本資料:

性別:______ 年齡:______ 年級:_________

基本狀況(瞭解學生接觸資訊的環境)

1. 請問你家裡是否配置有連線網路的電腦?

□是 □ 否

2. 請問你所在學校是否有電腦室?

□是 □ 否

3. 你從什麼時候開始接觸計算機?

□學前 □國小 □國中 □高中

4. 您平均每天使用計算機多少小時?

□1-2小時 □3-5小時 □ 5-6小時 □沒有

5. 你所在學校一週有多少節教育資訊課程?

□1節 □2節 □3節 □4節

6. 你對學習資訊科技課程的認識?

□很重要  □不是很重要  □一般  □浪費時間與生命

7. 你對資訊科技瞭解程度如何?

□完全不瞭解 □稍微瞭解 □比較瞭解 □很瞭解

8. 你從什麼途徑來了解資訊科技?

□網路搜尋 □聽同學說過 □播放的電視節目 □學校老師講課提及

9. 在資訊科技課程中,是否學過office軟體(rpoint)?

□是 □ 否

選是的同學請回答10-11題

10. 你已經掌握下列哪些office軟體製作技術?(多選題)

□word □excel □powerpoint

11. 你對已經掌握的office軟體的熟練程度是:

□不熟練 □一般般 □熟練 □非常熟練

12. 除在學校學習外,會在課餘時間(比如家裡)學習嗎?

□是 □ 否

13. 你主要利用計算機網路進行什麼活動?

□聊天交流 □學習軟體 □搜尋資訊資源 □玩遊戲或其他

14. 你是否經常使用bbs、留言板、qq等通訊工具?

□經常使用 □有需要時會用到(例如課堂討論小組學習) □很少(請說明原因)

15. 你獲取新資訊的渠道有哪些?

□通過人與人的溝通獲取資訊 □通過查閱書籍和報刊等資料來獲取資訊

□通過廣播、電視獲取資訊 □通過影視資料獲取資訊

□通過電子讀物獲取資訊 □利用數字裝置獲取資訊 □利用因特網獲取資訊

16. 你在上網查詢資料前是否明確目標?

□是 □否

17. 你是否經常使用搜索引擎?( )

□經常 □一般 c、很少 d、從來沒有

18. 在使用網路搜尋引擎檢索網路資源,你會選擇(多選):

□關鍵詞檢索 □高階檢索 □專業檢索 □自然語言檢索 □其他

19. 當資訊檢索的結果不滿意時,你會:(多選):

□修正檢索策略 □擴大檢索範圍 □重新開展檢索 □停止檢索 □其他

20. 請選出您會操作的專案:(多選)

□ 對檔案的使用以及其型別的認識

檔案的複製、移動、刪除、重新命名等

檔案的壓縮和解壓縮(winrar或者winzip的使用)

檔案型別的區分(如word檔案、ppt檔案、excel檔案、flash檔案、圖片檔案、網頁檔案等等)

□ 會收發電子郵件

□ 會使用圖片處理工具修改圖片(掃描、裁切等,比如acdsee,photoshop)

□ 會使用軟體裁剪聲音,視訊,cd、vcd、dvd等檔案(比如超級解霸,會生會影)

□ 會製作網頁

□ 會在電腦上設定共享資料夾,並在電腦上呼叫網路上的芳鄰共享的檔案

□ 會安裝作業系統(如win98,winXX,winxp等)

□ 會安裝解除安裝常用軟體(如office,防病毒軟體,各種媒體播放器等)

儲存資訊的方式

21. 你通常採用哪種方式儲存獲取到的資訊(多選):

□儲存到本地儲存裝置

□備份到移動儲存裝置

□備份到電子郵箱或其它網路儲存空間中

□列印

□影印

□其他

22. 你認為自己上網搜尋資料的速度如何?

□很差 □一般般 □還行 □比較好

23. 你認為自己上網搜尋資料的質量如何?

□很差 □一般般 □還行 □比較好

24. 當你從網路中搜索資訊時,你認為自己去糙取精(處理資訊,真正得出符合自己要求的資訊)的能力如何?

□很差 □一般般 □還行 □比較好

評價資訊的能力

25. 你是否有評價資訊的能力:

□ 總是能辨別資訊的權威性、準確性及時效性

□ 一般都能辨別資訊的權威性、準確性、時效性

□ 不能準確判斷資訊的權威性、準確性、時效性

□ 對所獲得的資訊全盤接受

□ 完全不進行判斷

創新、傳遞新資訊

26. 你是否能從所獲取的資訊中形成自己的新觀點,並應用到工作、學習中:

□一直是 □經常 □有時 □偶爾 □從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