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關於中國鄉村旅遊發展模式分析研究

欄目: 調研報告 / 釋出於: / 人氣:1.96W

1、鄉村旅遊發展模式

關於中國鄉村旅遊發展模式分析研究

鄉村旅遊的開發,型別多樣,其中關聯到的因素很多,涉及到主要依託資源及開發主體等方方面面的問題,對於不同的開發主體、不同的資源型別,其開發模式也不盡相同,遠見主要從資源利用角度將鄉村旅遊分為以下幾種模式:

1)傳統農家樂模式

農家樂是一種鄉村休閒形式,是農民向城市現代人

提供的一種迴歸自然從而獲得身心放鬆、愉悅精神的休閒旅遊方式。

一般來說,農家樂的業主利用當地的農產品進行加工,滿足客人的需要,而且農家樂周圍一般都是美麗的自然或田園風光,可以滿足舒緩現代人的精神。

2)休閒農莊模式

休閒農莊模式是以休閒農莊作為經營單位的發展一種鄉村旅遊的模式。

休閒農莊是指佔地有一定的規模,以農業生產和鄉村生活為依託,以農耕文化為核心,利用田園景觀為遊客提供鄉村生產生活休閒體驗以及住宿、餐飲等基本服務設施的經營主體。

3)景區依託模式

景區依託模式是指依託旅遊景區(點)開展鄉村旅遊,把附近旅遊景區(點)的部分服務功能分離出來,吸引周邊農民參與旅遊接待和服務,並融入一些鄉情活動,從而促進農民增收致富和周邊鄉村發展的一種模式。

4)民俗風情模式

民族風情模式是指少數民族農村地區,以獨特的民族風情為基礎,大力改善基礎設施和旅遊接待設施,引導少數民族農民參與旅遊開發,促進鄉村旅遊發展的一種模式。

5)品牌餐飲模式

品牌餐飲模式是指某一特定鄉村旅遊地以品牌化的特色餐飲作為吸引遊客的主要手段,從而推動鄉村旅遊發展的一種模式。遊客對旅遊地的深層體驗,“從味蕾開始”。特色餐飲,是鄉村基於飲食傳統文化,投入最少,最易於經營的旅遊服務。比如:生態漁村。

6)鄉村酒店模式

鄉村酒店是指具有休閒、娛樂、求知、教育功能的綜合性旅遊住宿單位,是將農業景觀、生態景觀、田園景觀與住宿、餐飲設施進行結合,能夠為遊客提供鄉村休閒體驗的經營主體。鄉村酒店的檔次介乎於城市酒店和農家住宿之間,讓遊客能在農村享受到酒店級的服務。

鄉村酒店模式是以鄉村酒店作為主要旅遊接待設施,發展鄉村旅遊的一種模式。

7)古村聚落模式

古村聚落主要是指民國以前建村,保留了較長曆史沿革,即建築環境、建築風貌、村落地址未有大的變動,具有獨特民俗民風,雖歷經年代久遠,但至今仍為人們服務的村落。

古村聚落模式是指以濃厚的古村聚落文化和特色古村聚落建築為核心吸引物,以保護為主,因勢利導開發旅遊,促進鄉村發展的一種模式。

8)創意產業模式

創意產業是指那些從個人的創造力、技能和天分中獲取發展動力的企業,以及那些通過對智慧財產權的開發可創造潛在財富和就業機會的活動。

創意產業模式是指依託鄉村地區良好的生態環境和發展創意產業所形成的氛圍,開發藝術家社群等具有鮮明創意產業特色的鄉村旅遊產品,並帶動當地鄉村旅遊業發展的一種模式。

2、鄉村旅遊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鄉村旅遊經過近幾年的發展,摸索出了一些較為成功的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在科學性、規範化等方面還是存在著一些問題。

1)科學規劃重視不夠

目前,我國一些鄉村旅遊景區的開發大都基於業主自己的想法,沒有按照科學的規範進行合理的規劃開發,致使旅遊景區的基礎設施、安全設施等佈局不合理,甚至連最基本的導向指示牌也沒有。大部分鄉村遊客旅遊歸來後,都在抱怨景區停車難,停車場缺乏安全保衛人員和措施。讓遊客進入其中就像是無頭蒼蠅瞎轉悠,人流量大的時候特別危險。這些問題歸根結底是開發者沒有對科學規劃足夠的重視引起的。

2)盲目開發,重複建設

有不少的景區是村集體或私營業主自行開發的,由於沒有經過對資源條件、市場訴求、周邊競合等因素進行科學的分析和規劃,致使開發具有很大的盲目性,開發主導者只是基於自己眼前利益,沒有考慮長遠的發展,甚至都沒有思考開發與周邊資源的協調與競合,重複建設也在所難免。

3)管理不夠規範,服務水平不高

鄉村旅遊服務的提供者大多是當地的農民,他們往往沒有經過嚴格的培訓,服務水平偏低,並且觀念比較落後,沒有統籌安排,提高服務質量的意識,致使管理比較混亂。

隨著旅遊形式的多樣化,鄉村旅遊形式逐漸成為遊客日常休閒的選擇,以往較為混亂的服務不在能夠滿足遊客的需要。服務“短腿現象”日漸凸現。

4)缺乏商品意識,產品單一

鄉村旅遊仍然處在“吃農家、住農家”這樣一個基礎的接待服務階段,真正農村的本地文化沒有得到挖掘,有的已經在開發鄉村文化,但也沒有上升到商品的層次,使本站鄉村提供給旅遊者的服務形式單一,旅遊產業鏈條的作用沒有得到充分發揮,沒有真正實現旅遊對鄉村發展的拉動作用。

5)食品安全問題突出

不少旅遊者比較在進行鄉村旅遊時,比較熱衷於現場宰殺、烹飪還在飼養的羊、雞、鴨等畜禽。這種做法實際上隱藏著不少問題,現場宰殺的畜禽幾乎是沒有經過檢驗檢疫部門的檢疫,其中暗藏的疾病遊

客和經營者是無法分辨出來的。而鄉村的廚房、碗筷也缺乏正規的消毒措施,沒有衛生防疫部門的監管,很難達到與城鎮餐館相提並論的消費要求和衛生標準。有的經營點甚至還出售明令禁止銷售的保護野生動物,如野豬、蛇類、青蛙等動物。

3、鄉村旅遊發展方向

1)鄉村旅遊分佈的變化與新格局的形成

隨著旅遊消費意識的成熟,鄉村旅遊的格局也由觀光、餐飲為主的旅遊圈向休閒、體驗為主的旅遊圈轉變。

觀光、餐飲為主的旅遊圈,以城市為中心,大型城市周邊50公里,中型城市周邊25公里,小型城市周邊15公里範圍區域。

休閒、體驗為主的旅遊圈,以城市為中心,大型城市周邊250公里,中型城市150公里,小型城市周邊80公里範圍區域。

2)鄉村旅遊從依託城市向依託景區發展

鄉村旅遊者對旅遊目的地的選擇不再以出遊距離作為第一選擇,而更多考慮的是旅遊過程中的得到的服務和體驗。

鄉村發展旅遊要麼依託自身資源的吸引力,自身沒有資源的只有依靠附近的景區進行聯合品牌,打造特有的服務接待。藉助景區的客源。

3)鄉村旅遊從單一觀光采摘農業型向休閒、度假、體驗鄉村型發展

鄉村旅遊有待產業的升級,隨著大旅遊休閒時代的到來和旅遊者消費心理的成熟,單一的觀光采摘已經不再能夠滿足鄉村旅遊者,旅遊者到鄉村希望得到鄉村的生活體驗和心靈的安寧,那麼鄉村旅遊必定也應該從觀光旅遊向休閒、度假、體驗旅遊轉型。

4)鄉村旅遊從自發發展逐步走向規範化發展

鄉村旅遊的自發發展是初期市場主導下的一種狀態,是一種被動反映,隨著市場的發展和成熟,自發的旅遊狀態將不再適應旅遊者的需求,鄉村旅遊必須以規範化的姿態主動出擊,找到與市場的契合點,這是市場化的必然。

5)鄉村旅遊發展與新農村建設相結合

鄉村旅遊作為一種新的旅遊形式,是農村經濟的一種轉型,通過鄉村旅遊發展拉動農村建設,三產帶一產,一產三產化,是新農村建設的一個很好的途徑。勢必會與新農村建設相結合,二者相互促進,相輔相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