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農民增收調研報告3篇大綱

欄目: 調研報告 / 釋出於: / 人氣:3.11W
本文目錄農民增收調研報告關於促進農民增收問題的調研報告大足縣農村土地流轉和農民增收情況的調研報告

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促進農民增收穩步增長

農民增收調研報告3篇大綱

x省長報告提出今年抓“三農”工作的重心是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逐步建立起農民收入穩定增長的長效機制。這對今後一段時期“三農”工作的抓法指明瞭方向,意義重大而深遠。

過去的一年,是農民增收幅度最高的一年,也是農民得實惠最多的一年,全省農民人均增收元。作為欠發達的丘陵地區xx縣,農民人均增收也是七年來最高的,達到了392元。在助農增收工作中,我們主要是通過增產、多養、勞務開發和減負四大舉措來促進增收,大力實施糧食“三百工程”,全縣糧食產量達33.6萬噸,農民人均增收38元;大力發展短平快專案,全縣出欄生豬60多萬頭,山羊近20萬隻,農民人均增收138元;大力開發勞務經濟,輸出勞務17.2萬人,創收8.8億元,農民人均增收80元;認真落實惠農政策,農民人均增收136元;全年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了2418元,增幅達到20%。但是,冷靜分析,農民增收渠道不多,去年惠農政策增收佔了很大的比例,還有一次性增收和偶然性增收也佔有很大的比例,比如糧食價格上漲,農民負擔減輕。因而,農民收入增長不穩定,增收的基礎不牢固。如何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建立起農民增收的長效機制。我們應從以下幾個方面狠下功夫。

一是要進一步加強對三農工作的領導。加強三農工作的領導是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建立農民增收長效機制的有力保障。近年來,我們採取縣委常委聯絡區,縣委、縣政府領導聯絡鄉鎮、各部門聯絡鄉鎮的辦法,加強了農業和農村工作的指導和引導力度。在堅持提高基層幹部三農工作能力上狠抓培訓,大力實施“素質工程”,對全縣5300多名村幹部、致富能手、專重大戶、經營業主進行了專項培訓,培訓了農業新技術、農村政策法規,提高了基層幹部抓農村工作的能力,提高了經營業主的經營水平。在堅持產業調結構上育特色,圍繞水果業、畜禽養殖業、制種業三大特色產業做文章,水果業以錦橙100號為主,錦橙100號四次蟬聯國際國內金獎,獲得國家無公害認證,達到了1000萬株,產果7000萬公斤,產值達1.1億元。xx屬於“中國錦橙第一縣”,其效益逐步凸現,帶動農民增收的勢頭強勁。畜牧業以發展生豬為主,成功引進外資組建齊祥食品公司、邦農實業有限公司,形成了生豬良繁、飼料、加工、貯藏、銷售、保鮮為一體的產業鏈。特別是邦農實業公司將投資2.2億元,規模發展dly優質肉豬,走“公司+示範場+農戶”的路子,常年飼養種豬XX多頭,dly肉豬3萬頭,帶動2萬農戶和100戶養殖大戶常年飼養dly肉豬48萬頭,僅此一項飼養農戶年均增收6200多元,只要我們緊緊抓住豬業經濟這一產業,並不斷地發展壯大,必將實現農民收入的逐步增長,必將建立起農民增收的長效機制。實踐證明,要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建立起農民增收的長效機制,我們應堅持加強“三農”的決心不動搖,扶持“三農”的力度不能減,強化“三農”的勁頭不能鬆。

二是要進一步加大對農業的投入。加大農業投入,夯實農業基礎,是改善農民生產生活條件的有效途徑,也是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的關鍵。xx既非國貧又非省貧,我們一方面積極向上爭取,一方面積極挖掘自身潛力,加大對農業的投入,XX年農業投入達到1.4億元,大力推進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在農田水利基本建設中,我們始終堅持“政策引導、政府推動、市場拉動”的思路,按市場配置資源的方式,通過“賣、聚、爭、投”等手段,引進業主興水,發動能人興水,全縣湧現出147戶興水業主,拍賣了14座小(二)型水庫經營權,聚集了民間資金3300多萬元,建成了47個興水示範片,3300多個“戶辦工程”,走出了一條“民建、民管、民受益”的興水路子,逐步提高了農業抵禦自然災害的能力。實踐證明,要加大農業投入,作為欠發達地區的丘陵縣,需要省政府加大資金傾斜力度;同時,各地要立足縣情,繼續堅持把農田水利基本建設作為一種資源來挖掘,作為一項產業來經營,作為一項事業來發展,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作用,充分激發和聚集民間資金,充分調動廣大群眾的積極性,共同破解投入難題。

三是要進一步加快以工哺農步伐。農業是弱勢產業,農民是弱勢群體。要徹底消除城鄉二元經濟結構,縮小城鄉居民收入差距,提高農產品附加值,促進農業發展,只有堅持走以工哺農、以工助農、以工促農的路子。近年來,我縣加大企業改革力度,堅持“四個百分之百”(百分之百觸動產權,百分之百轉變機制,百分之百了斷職工身份,百分之百盤活存量)。決心一次下定,措施一步到位,改革一次徹底,先後成功改革了10多戶企業,盤活存量1.8億元,7800多人實現了再就業,吸納農村勞動力2300多人。在改革的同時,大力實施招商引資戰略,成功組建了10多戶規模以上企業,新組建的企業機制新,體制活,發展勢頭好,達到了改一個企業興一項產業,富一方百姓的目的。“四個百分之百”成功經驗在全市推廣。根據我縣的成功探索,進一步加大以工哺農步伐,就是要用抓工業的理念抓農業,要大力發展農產品加工業,以工業化的生產組織方式,大力扶持龍頭企業,扶持龍頭企業就是扶持農民,就是推進產業化程序,就是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扶持龍頭企業要通過智力扶持、政策扶持、服務扶持“三大舉措”,依靠優惠的政策,優良的環境,優質的服務,充分發揮龍頭企業自觀能動性,壯大產業,開拓市場。政策扶持的重點是信貸支援,農業龍頭企業前期投資較大,見效週期較長,在建設初期最大的困難是資金。受質押條件約束,往往難以得到信貸支援。在這個階段,金融部門應降低信貸“門檻”,對有市場、有信譽、發展前景好的,符合產業政策的龍頭企業應加大扶持力度。

四是要進一步加快服務體系建設。服務體系建設是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的重要內容。近年來,我們堅持以市場運作的方式,大力發展農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成功組建了172家專合組織,做好了農產品產前、產中、產後服務,提高了農民進入市場的組織性程度,有效地促進了農民增收,提高了農業整體效益。要進一步搞好農業綜合服務,一個重點是進步完善農村專業合作組織的執行機制和執行模式,真正把千家萬戶的農民與廣闊的市場連結起來。另一個重點就是進一步健全農業服務體系。隨著鄉鎮機構改革,撤銷了鄉鎮的“七站八所”,組建了農業服務中心。農業服務中心與縣級農業機構脫節,難以發揮作用。充分調動基層服務中心的積極性入手,進一步理順體制,抓好為農的政策、技術、資訊服務,抓好農業資訊化建設,從而提高農業服務水平,增強農業綜合生產能力。

關於促進農民增收問題的調研報告農民增收調研報告(2) | 返回目錄

近日,市政協組織了調研組,對我市農民增收問題進行了調研。通過調查,我市在增加農民收入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一定成效。據有關資料顯示,我市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由1997年的2748元,提高至2003年的3556元,年均增長4.4%。全市農村稅費改革後,當年為農民減輕負擔1.83億元,人均減負率達65%。 一、農民增收現狀

近年來我市農民收入雖逐年有所增長,但城鄉居民收入差距逐年擴大,農民增收難度加大,“三農”問題日顯突出,主要表現在: 1、城鄉居民收入反差大。從1997年到2003年,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七年共增加808元,年均增長4.4%而同期城鎮居民人均收入增加3923元,年均增長9.6%,兩者相差5.2百分點。兩者增量比較,前者是後者的4.9倍。 2、農民增收渠道少。據調查,我市農民收入主要來自於種植業,從鄉鎮企業及村組集體經營收入減少,2003年農戶經營農業收入佔總收入的55%。個別縣農民收入主要來源於菸葉,收入結構單一,萬一菸葉滑坡,就難以保證農民收入的穩定增長。 3、農業增產不增收。據調查,近年來,農業技術沒有新的突破,糧食及經濟作物的品種沒有更新,雖然農產品在量上有新增加,但由於品質結構沒有改善,優質農產品少,市場賣價低,造成增產不增收。 4、農民收入不穩定。近年來,由於水災、旱災、風災等自然災害頻繁,加上市場價格波動大,農業是弱質產業,抗禦自然風險、市場風險能力弱,給農民增收造成不穩定性。 5、農民收入不平衡。調查中發現,凡文化程度高,有一技之長的農民多數從事二、三產業致富;而從事純農業的農民多數文化程度低,增收渠道窄,外出打工的機會少,家庭收入低。調研組在市區對近郊4個村11家農戶進行調查。這裡條件雖相對較好,但人均收入只有2570元。大田縣目前農民人均收入在2500元以下的村有34個,3.07萬人。 6、農民收入入不敷出。從統計資料上看,雖然農民收入逐年有所增加,但大多數農民收入基本只能養家餬口,生活並不寬裕,有的還比較貧困。特別是農村醫療、教育和人情費支出不斷加大,造成收支極不平衡。如現在農村沒有醫療保障,農民生小病一般不敢上醫院求醫,若遇大病就得舉債治療,造成因病返貧。農村孩子上大中專學校,每年需支出6000元以上,還有紅白喜事年支出約1500元至3000元,佔農戶年現金收入的20-30%。 二、影響農民增收的制約因素 1、農業內部結構調整滯後。我市農業結構調整是促進農民增收的重頭戲,但由於缺乏巨集觀指導,一些地方在結構調整中出現了政府越位、農民失位問題;有的地方把調整結構片面理解為“減糧擴經”,不是在轉變農業增長方式上做文章,而是把精力放在數量增減上,結果造成市場壓力,農民吃虧。 2、農業龍頭企業帶動能力不強。目前我市列入省、市級農業龍頭企業雖然有50家,但多數企業存在:一是規模不大,帶動能力弱。如一家蔬菜加工企業年銷售收入只有80萬元;二是龍頭企業與農戶的利益連結不緊密,沒有很好地解決“利益共享,風險共擔”問題;三是不少龍頭企業尚未建立自己固定的“生產基地”;四是龍頭企業經營粗放,現代經營理念差,依靠科技開發新產品能力低。 3、農業基礎設施薄弱。由於歷史原因和投入主體還存在“等、靠、要”的思想,我市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欠賬較多,尤其是水利設施比較陳舊,直接影響農業增效、農民增收。2003年的百年大旱全市僅農業就損失15.02億元。農村道路的路況差、等級低、且多數無人養護,由於交通不便,運輸困難,一些地方買難賣難現象突出,直接影響到農民增收。 4、農村社會化服務體系不健全。目前,為農民服務的機構和隊伍出現萎縮。“線斷、網破、人散”的現象沒有得到有效的解決。“農業155”和村會協作等有效載體,在一些地方僅流於形式,沒有很好地發揮作用。科技、法律、資訊、營銷、勞動力轉移等中介組織有待建立健全,相關協會的作用、潛力也有待進一步挖掘和發揮。 5、農村貸款難。調研中,大多數種養大戶和企業主共同反映最為強烈的問題是貸款難問題。如何完善縣域金融服務體系,創新金融產品,建立政府引導、財政資助、多元資本投入、市場化運作的股份制擔保機構成為農村經濟發展中急需解決的問題。 6、城鎮化水平低。由於交通和區位劣勢,縣域產業發育不充分、工業化程序緩慢,城鎮化水平低,農村富餘勞動力轉移難。 7、鄉(鎮)村集體債務沉重。據調查,全市鄉、村級債務共達14.18億元其中村級債務4.52億元。有個縣鄉(鎮)級債務為1.87億元鄉鎮平均負債為1038.39萬元最多的鎮達8250.33萬元村級債務為4564.57萬元平均為17.36萬元最多的村達462.59萬元。 三、促進農民增收的若干建議 1、堅持傳統產業與特色產業並重,引導農民在農業結構調整中增收。農業結構調整的核心是轉變農業增長方式,發展優質、高產、高效、安全、生態農業。因此,要堅持傳統產業與特色產業並重,在抓好糧食、畜牧業、食用菌等傳統產業同時,培育和壯大煙葉、肉羊、肉牛、筍竹等特色產業。無論是傳統產業還是特色產業都面臨一個產業調大、產品調優、特色調強、市場調活問題。因此,要引導農民搞好科技開發、生產要素開發和市場開發,不斷推進農業內部結構調整。當前,要高度重視糧食生產,我市有八個國家級和一個省級商品糧基地縣,在糧食生產方面曾為國家做出積極的貢獻。要善於利用商品糧基地這一優勢,抓住當前中央高度重視糧食安全這一有利時機,積極向上爭取對主產區和原中央蘇區縣的政策扶持,引導農民抓好糧食生產帶動其它收入特別是農村二、三產業收入的增加。抓糧食

生產不能就糧食抓糧食,要在不斷調整優化糧食品種結構,培育和引進推廣高產、優質良種,大力發展優質稻、專用糧生產的同時,加速發展糧食轉化工程,如加工轉化,提高糧食加工比例,開發糧食的精深加工品;生物轉化,以開發飼料糧發展畜牧業;商貿轉化,在糧食品牌上做文章。各級政府現有的農業固定資產投資、農業綜合開發資金、土地復墾基金等應捆綁使用,集中向重點產糧鄉、村和大戶傾斜。特別是要從土地流轉、資金扶持、農業基礎設施改造和技術指導等方面幫助種糧大戶發展糧食生產。 2、以農產品加工為突破口,引導農民從農業產業化經營中增收。我市農業產業化程序不快,主要存在缺乏龍頭企業帶動、市場化程度不高和土地使用權流轉機制不健全等問題。當前應著重從以下幾個方面突破: 一是大力發展龍頭企業,提高農業的增值效益。發展我市農業產業化經營,關鍵是要培育一批能連線市場、能帶動基地的龍頭企業。要面對市場,從我們自己的特色出發,建設一批規模大、檔次高、競爭力強、有帶動輻射效益的龍頭企業。比如蔬果加工、畜產品加工等龍頭企業。要應對市場需求,放低門檻,發展一批高科技的農產品加工企業。要選擇一批有條件的龍頭企業,投資建設新的生產線,幫助搞好原料生產基地,並形成與農戶“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分配機制,力爭在兩、三年內發展幾個銷售產值5—10億元的國家級龍頭企業。“扶持龍頭企業就是扶持農民”,政府要把有限的資金相對集中扶持壯大龍頭企業、種養大戶、營銷大戶和農產品流通中介組織,對龍頭企業為農戶提供各種服務、進行技術培訓、研發引進新品種新技術、開展基地設施建設和治汙建設等,應給予財政補助。有關金融機構應支援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建設標準化生產基地、興辦倉儲設施和加工企業、購置農產品運輸裝置,財政可適當給以貼息。 二是努力提高農業產業化經營的市場化程度。大力發展和興建一批專業市場,完善市場網路和市場功能,使農業產業化經營形成市場+龍頭+基地+中介+農戶的發展模式。要大力發展農產品專業協會和中介組織,以及農民經紀人隊伍,使我市農產品參與全國乃至全球大市場流通,爭奪國內外市場份額。要努力通過市場營銷樹立一批具有三明特色知名品牌的農產品,通過品牌效應拉動我市產業化經營的發展。要積極組織業主參與各種農產品展銷會提高區域產品的知名度和進行技術交流。應探索和發展直供、直銷、代理配送、連鎖超市、網上交易等新型交易方式。 三是完善土地經營制度,逐步形成土地使用權流轉機制,促進規模化經營。要解決好農民土地使用權合法有序流轉問題,這事關農業產業化能否真正“化”起來。在推進土地使用權流轉中,要堅持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的原則,尊重農民的意願,保護農民的利益,鼓勵和支援農戶之間進行轉包、轉讓、互換等土地流轉,通過流轉使土地向種植大戶和能手聚集,實現規模生產與經營。政府要提供有效的服務,堅持“依法、自願、有償”的原則,做好指導、協調、服務、監督和管理等各項工作。鼓勵建立和組織土地流轉的中介機構,發展農業土地租賃市場,允許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以土地入股方式參與水電、交通、園區開發等建設,幫助農民合理使用土地資源。要進一步明確農戶的承包經營權,促使農戶真正享有佔有、使用、收益和處理四權統一的承包權。要搞好土地使用權流轉的試點工作,總結經驗,逐步推開。 四是提升農業產業化經營水平。重點是提升特色產業檔次、提升農產品加工水平、提升農產品品質、提升農業拓展空間能力、提升農業發展環境。 3、加強農民轉產轉業培訓,引導農民從發展農村二、三產業中增收。要轉變農民的思想觀念,破除僵化保守、小農經濟、小富即安、怕冒風險等思想,樹立市場意識、商品意識、競爭意識和開拓創新的意識。要通過各種形式,採取有力措施,對農民進行文化知識、科技知識、市場知識、營銷知識以及法律知識的教育和培訓,提高農民的文化和科技水平。當前,尤其要重視對外出農民工的勞動技能的培訓。各級政府要根據市場需求,組織開展“訂單式”培訓,提高外出農民工的勞動技能和生存本領。同時要充分利用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的有利時機,由政府出面,每年召開二至三次勞動力轉移對接會,加快農村富餘勞動力的轉移步伐。要注重加強農民轉產轉業培訓,努力打造成“勞力品牌”。一是政府出資培訓。二是開展“訂單培訓”。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堅持培訓與擴大勞務輸出相結合;三是發放“創業綠卡”,對參加培訓經考試合格人員發給職業技能資格證書和綠色證書,對外出務工人員發放“創業綠卡”;四是打造“勞力品牌”。要根據做大做強做優中心城市的要求和縣域經濟發展規劃,加快撤鄉並鎮並村步伐,以此加快農村城鎮化程序。在這方面,沙縣已做了較為成功的嘗試,要認真總結經驗,逐步推開。要因地制宜,發揮優勢,把重點城鎮建設作為城鄉工農產業的連線點和巨集觀經濟與微觀經濟、城市經濟與農村經濟的結合部來抓,並與興建市場、發展商貿流通結合起來,與發展旅遊業和第三產業結合起來,與發展農產品加工結合起來。要加快城鄉工業的整合,鼓勵鄉鎮企業、個私企業和外資企業向小城鎮工業園區集聚。對園區內的企業,有關部門要在技術改造專案、技術創新專案、工業用電、信用擔保等方面給予支援。對進城落戶的農民應在就業、子女入學、社會保障等方面與城鎮居民一視同仁。農民進城鎮落戶,可保留農村集體土地承包權。對已轉為城鎮戶口,並放棄土地承包權的農民,其家庭收入低於當地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的,可以享受城鎮人口最低生活保障線待遇。 4、加強農田水利和農村道路建設,引導農民從改善農業生產條件中增收。要建立市、縣、鄉、村和民間多元資本投入農業基礎設施建設體系。各級財政要保證改善農業條件的專項資金按時足額到位。農民作為農業投入的主體,要積極探索農民“一事一議”的新機制。要鼓勵民間資本參與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出臺相關的政策和配套措施,讓民間資本在農業基礎設施建設中得到充分地釋放。當前,特別是要重點抓好農田(山地)水利基本建設。要多方爭取資金,發

揮社會和民間的力量以及農民投資主體的作用,加快農田(山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提高農業防災抗災的能力。要把節水灌溉作為重點,加快水利產權制度改革,強化渠道防滲和管道輸水措施,大力推廣節水灌溉和旱作農業技術,努力提高水資源利用率和農業產出率。要抓住省裡實現年萬里路工程的機遇,抓好建設配套資金的及時足額到位,加快農村道路建設,為鄉村經濟發展解除瓶頸制約。通過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不僅為促進農民增收改善農業生產條件奠定了物質基礎,同時農民在參與農業基礎設施建設中也增加了收入。 5、強化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引導農民從提高農業綜合競爭力中增收。一是建立完善農產品供求資訊服務體系。依託農業155及供銷網路平臺,提供產前、產中、產後資訊。加速網路延伸至鄉鎮、農場、種養大戶,完善區、鎮、村農業資訊網路,利用現代資訊平臺,開展網上招商、網上諮詢、網上銷售等服務。二是建立健全優良種苗繁育體系。要加快新品種的選育和引進,尤其是要加強如泰寧的烏骨雞等地方特色品種的選育,加速地方特色品種的選、認定工作。要抓好市、縣兩級經作、糧油、林業、畜禽種苗繁育基地建設,全面提升優勢農產品良種化水平。三是建立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體系。要建立與國內、國際接軌的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體系,制定一批區域特色明顯的農產品質量地方及企業標準。加快市、縣兩級檢驗檢測中心的資源整合和建設步伐,完善檢驗檢測裝置,提高檢驗檢測水平。四是建立健全農業生產技術綜合服務體系。要進一步理順農業技術推廣體制,縣鄉兩級農業技術推廣機構人員的工資、公用經費全額納入地方財政預算,人員工資實行國庫統一發放。基層農技推廣機構的房產、裝置產權和試驗示範基地的使用權應受法律保護,任何人、任何單位不得隨意侵犯,改變目前有些地方隨意抽調農技幹部從事非農工作的現象和隨意拍賣、出租、侵佔基層農技推廣機構的財產的行為。 6、著力解決農業貸款難問題,引導農民從加大農業投入中增收。要著力解決好農業貸款難問題,金融部門要創新支農方式,大膽嘗試農民土地使用權、林地承包權以及多年生作物抵質押貸,以及推行龍頭企業為農戶提供擔保貸款等,解決農業生產資金投入不足問題;對農戶貸款,除了繼續擴大農戶小額信用貸款比重外,還必須大力推行農戶聯保貸款、大額支農授信貸款;對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要推廣發放訂單跟蹤貸款和嘗試開展倉儲式流動資產質押貸款。要完善信貸支農配套措施,適當延長央行支農再貸款期限;要積極探索建立鄉村農業貸款擔保機構,擔保資金來源可以由會員認繳貸款風險金、政府對農業的扶持金及其他資金組成,擔保機構主要為有發展前景的種養大戶及信譽好的農戶提供貸款擔保;要深入開展信使用者、信用村(鎮)工程建設,推廣尤溪管前鎮建設信用鎮的做法,有效解決農戶貸款難問題。 7、積極化解鄉村債務,引導農民從減債解困中增收。減負是增收,減債解困也是增收。據調查,鄉村債務沉重問題在我市不少鄉村普遍存在,已成為農村基層組織是否有凝聚力、戰鬥力和號召力的障礙。因此,各級各部門要高度重視幫助農村集體化解債務工作,這不僅事關農民增收、農村經濟的發展,而且事關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和農村社會穩定。要組織力量通過清收債權、債權債務抵衝置換、盤活集體存量資產和資源、降息掛息、稽核剔減、核銷呆帳死帳、債務掛帳、增收節支等辦法消化鄉村集體債務。在這方面,尤溪縣管前鎮“減債解困”促進農民增收的經驗值得借鑑。這個鎮通過用足用活有關優惠政策,盤活鎮村存量資產,出讓鎮村小水電經營權和山場林地經營權,使各村的債務得到有效化解。目前全鎮各村實現零債務,村班子輕裝上陣,把更多資金投入到改善人民生產生活條件和提供“公共用品”上。 8、以農村合作醫療改革為重點推進農村社會保障體系建設。要按照統籌城鄉經濟發展的要求,切實加強農村社會保障制度建設,當前重點要抓好農村合作醫療體系建設。建議在條件較好的鄉村先行開展農村合作醫療改革的試點工作,加快農村社會保障事業發展,試行大病經費統籌,解決農民看病難問題,儘量減少農民因病返貧現象。在開展農村合作醫療改革的同時,要切實加強農村衛生院建設,加大投入,改善衛生院的硬體設施,確保醫療房屋、醫療裝置和人員“三配套”。同時要提高農村基層衛生隊伍素質,加強在職業務骨幹的進修深造,建立城市醫療機構對口支援農村衛生院工作的考核機制,加強對農村衛生院的業務和技術指導,確保農民有病看得起。

大足縣農村土地流轉和農民增收情況的調研報告農民增收調研報告(3) | 返回目錄

大足縣農村土地流轉和農民增收情況的調研報告

當前農村工作的重點是解決“三農”問題,其核心是農民增收問題。農民增收問題解決的好壞,直接關係到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穩定。我縣農業人口占全縣總人口的86.33 %,還是一個以農業為主的縣,近幾年,通過認真落實貫徹中共中央、市縣有關加強農業和農村工作的方針政策,鼓勵和發展農業產業化,優化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農業和農村經濟取得了長足發展,但就農村土地流轉和農民增收來講,出現了土地流轉難、農民收入的增長幅度小,增收難度加大等問題,農民人均純收入年均增長5%左右,嚴重製約了全縣經濟的整體發展。為此,按照縣委、縣府的安排,縣人大組織了兩個調研小組,採取以座談會和實地走訪相結合的調查方法,對我縣的農村土地流轉和農民增收情況進行了全面細緻的調研,現將調研結果彙報如下:

一、我縣農村土地流轉和農民增收的現狀

(一)農村土地流轉現狀

1、土地流轉的基本情況

我縣現有24個鎮鄉(街道辦事處)、50個社群居委、2063個村民小組。農地67萬畝,人均農地面積0.84畝,經過幾年的大膽嘗試,土地流轉的範圍更大,形式更加多樣化。目前全縣土地流轉的面積有4.07萬畝,佔農地總面積的6.07 %,土地流轉方式以轉包和出租為主,轉讓、互換、土地入股為輔。轉包面積有3.2萬畝,佔流轉面積的78.6 %;出租面積0.41萬

畝,佔流轉面積的10 %;轉讓面積畝,互換2600畝, 土地入股、轉讓、互換這三種形式共佔流轉面積的11.4%。農戶自發流轉和村組織流轉是我縣土地流轉的主要做法。土地流轉的方向主要有五個:一是流向外來耕作戶;二是流向專業承包戶;三是流向農業企業;四是流向一般農戶;五是流向其他單位。

2、土地流轉的特點

(1)、堅持農戶自願、協商、有償原則。全縣流轉的 萬畝農地中,農戶自願流轉的佔98%。

(2)、土地流轉收益是農民家庭收入的補充。土地進行自發流轉的農戶一般是從事第二、三產業或兼業,家庭收入以二、三產業和財產性收入為主,土地流轉收益是家庭收入的補充。

(3)、村社集體組織流轉的土地基本形成規模化、集約化經營,土地收益較高。

(4)農戶自發流轉的期限短。

(二)農民增收的現狀

全縣現有農戶21.82萬戶,農業人口79.86萬人,農村勞力41.92萬人。,全縣堅持以農民增收為目標,以農業結構調整為主線,大力調整農業產業結構,使農業綜合效益穩步提高。全年實現農民人均純收入2747元,比上年增長5.1 %。

1、農民外出務工是農民收入的重要組成部分和來源

經濟活躍的龍水鎮等臨街處的農民主要靠手工業,進城打工增加家庭收入。而在偏遠山區的農民主要靠外出打工,如高坪雲頂村12社就有80%的外出打工人員。中敖全鎮也近50%的農民靠外出打工。

2、國家政策扶持農民增收

推進稅費改革、減輕農民負擔,退耕還林政策給農民增收創造了條件。

3、產業結構調整、引進企業也是農民增收的重要途徑

業主制經營帶動了農民增收。農民將土地轉讓出去,不投一分錢就可以得到每畝700—800斤稻穀的補償,如龍崗明星村、中敖明月村等。

二、土地流轉和農民增收中存在的問題和阻礙

(一)存在的問題

1、土地流轉程式不規範,無序流轉現象嚴重

農村中多數是農戶自發流轉,口頭協議多,無具體的合同依據,長期如此,這樣很容易引起土地糾紛。通過政府協調引進的企業、業主大戶等許多也沒有標準的合同文字,違約責任也不十分具體和明確。

2、修建鄉村公路任務重。

鄉鎮建設鄉村公路既無資金,又不嚴格按照一事一議制度籌資籌勞。不但影響了農民增收,還加重了農民負擔。中敖鎮中塘路屬省道,三百萬元的公路款全部轉嫁給老百姓,而周邊潼南縣的五桂鎮修同一條公路需投資1400多萬元,沒有要農民出一分錢,這樣中敖鎮許多老百姓怨聲載道,既緊張了幹群關係,還影響了農業稅的徵收。

3、農業產值、附加值低下,撂荒土地現象嚴重

農民溫飽雖已解決,但增收幅度不大,收入差異懸殊較大,調查戶中人均年收入最高達3566元,最低人均年收入不到20元,因為農業投資大、週期長、收益低,農民種地積極性不高,這就造成外出務工農民逐年增多,留下的是老弱病殘,田土無人耕種,在偏遠山區尢為突出。中敖加福村五社273人,外出務工的近100人,高坪的月臺村,荒蕪土地達三分之一。

4、土地流轉達不到預期效果

部份農民素質較低,小農意識強,狹隘的自私心對規模經營阻力很大,既不願意轉租給業主,自己又不積極經營,使得很多鄉鎮無法引進企業。

(二)農民增收中的障礙

1、農村科技缺乏

農村文化服務體系較弱,資訊不靈、交通不便。加之農民自身技能低,技術欠缺,接受科技的能力弱、依賴性強。即使外出務工,也只有靠苦力、勞力,不但勞動強度大,還達不到預期的收入。

2、農村基礎設施滯後

農村基礎設施滯後,水灌、電灌設施癱瘓較多,仍然是靠天吃飯。

三、建議

土地流轉是解決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穩定的重要途徑,“土地不搞活,農民難致富”,土地流轉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關鍵是我們如何引導農民將土地流向專業大戶和農業企業,使土地形成連片種植和規模化經營。為了更好地利用有限的土地資源,發揮更大的經濟效益,促使農民增收,建議如下:

1、規範和引導土地承包經營權的流轉,推進城鎮化程序。

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推進農業企業化經營,使土地向種養殖能手集中,果園、堰塘、水庫和四荒地向專業戶集中,實現土地的規模化經營,引導農民致富增收。

2、加強農民知識培訓,提高農民素質

農民現實主義嚴重,抗禦市場風險能力差,這主要是因為農民文化素質差,農業科技水平低。建議有關部門加強對農村技術的培訓,強化農業技術服務推廣體系建設。搞一些符合實際的短平快專案,拓展農民創業空間,使農村由習慣型、傳統型生產向專業型、技術型轉變。

3、加大農業投入,改善農村基礎設施和農民生產生活條件

政府應加強對農村公路、電訊、學校、醫療、能源等基礎設施的投入,重點要投到特別需要的鄉村,要扶小扶弱,不要扶優扶強。

4、減輕農民負擔,增加農民收入

減免農業稅,增大對農村的轉移支付,減少農民對各種公益事業的投資。

5、科學合理組織農村富餘勞動力的轉移

建立健全專門的服務網路機構,構建互動的服務網路。加大對農村富餘勞動力的培訓力度,拓寬農民外出務工的途徑,減勉農民子女在縣內入學的選校費。對外出務工回鄉創業的農民,享受與外來投資企業相同的各種優惠政策。

6、提高農民組織化程度,是農民增收關鍵環節。

在穩定以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積極發展各種形式的農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克服小生產與大市場的矛盾。鼓勵和支援境內外投資大戶和農民大力興辦龍頭企業、批發市場、科技示範園區、發展專業協會、運銷隊伍、農村經紀人隊伍、服務實體等農村合作經濟組織和市場中介組織,採用統分結合、股份合作、合同契約、市場中介等多種形式把農民和市場連線起來,把農業生產與科技的推廣應用結合起來,給予農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的優惠政策扶持。

二OO四年三月十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