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健康調查報告範文十四篇

欄目: 調查報告 / 釋出於: / 人氣:3.06K

健康調查報告範文 篇1

一、大學生對生活的滿意程度

健康調查報告範文十四篇

調查發現,88%的被調查者對大學生活感到滿意,不滿意的學生中,高年級學生佔的比例較高。這反映出我校低年級學生在校生活心態比較平和,而隨著年齡的增長,面對生活、就業上的壓力,高年級同學可能對大學時期沒有有效利用時間充實完善自己而感到懊悔。

二、常見問題的處理

在人際關係方面,調查發現,95%的受調查者表示與班級和宿舍同學關係尚可,而其中主要以大一、大二為主。當別人與自己意見或觀點不同時,69%的人表示會試圖通過溝通達成一致,這表明進入大學以後,大多數學生在對人處事的看法上比高中有了較大的飛躍。但是,還有31%的學生在遇到這方面困擾時處理方法有待改善和提高。

問及遇到挫折的態度時,75%的受調查者表示會冷靜處理,只有少部分人表示會絕望沮喪或大發脾氣,而女生又佔其中的大多數,這表明我校女生心理承受能力較弱,緩減壓力的方式還有待加強。

三、自卑、壓力與生活目標

調查發現,82%的人都有過自卑感,在經常自卑的人群中55%是女生,而其中又以低年級女生為主。經常有自卑感的人基本上都沒有明確的生活目標。僅有55%的人表示有明確的生活目標,這是一個不容樂觀的事實。

當問及壓力的主要來源時,排在前兩項的依次是就業壓力大、學習成績不理想,這兩項分別佔了36%和35%,其次是對所學專業不喜歡、覺得自己不如別人。應對壓力時,56%的學生自己主動尋找解決辦法,這表明經過大學生活的一段時間磨練後,大多數人已經具有獨立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是一個值得欣慰的方面。2%的學生願意尋求老師長輩,29%學生願意找同學幫助,不容忽視的是13%的人深埋心中被動應付。

四、就業壓力及職業選擇

在問及對自己的前途是否感到擔憂時,30%的人經常對自己的前途擔憂,低年級學生在其中所佔比例與高年級學生其中所佔比例不相上下,這說明社會競爭的壓力以及就業形勢等問題對我校大學生產生了普遍的影響。

因此,對我校學生進行就業指導與諮詢,提高學生的自我認識和自我認同感,幫助學生進行職業生涯規劃,是一個急需解決的問題。

當問及對職業的選擇標準時,排名前三位的依次是收入高有發展前景、依據自己的興趣和特長、工作穩定輕鬆,這表明我校大學生對工作的要求比較高,而這極有可能造成就業上的困難,現實與理想的差距是造成大學生就業壓力的重要原因。

五、對心理諮詢的認識

與上一次心理諮詢中心問卷調查活動相比,這次調查活動表明,我校大部分學生都知道心理諮詢中心,這是一個可喜的現象,可見,由於近年來我校心理諮詢中心宣傳力度的'增加,它已逐漸被我校同學瞭解。

當問及是否願意參加心理諮詢中心舉辦的相關心理活動時,96%的人都表示會參加,這表明,隨著近幾年來我校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視,同學們對心理健康工作的認識有了大幅度提高,也更重視自身心理健康。

當問及對接受心理諮詢的同學的看法時,86%的人都認為這些同學能夠很好地正視自己,而且高年級同學對這個問題的看法達到了100%。但同時,仍有2%的人認為這些人有心理疾病,可見,我校仍有少部分學生對這個問題的認識不夠。

六、意見與建議

針對調查中發現的問題,我們提出以下建議:學校各學生教育管理部門可通過組織講座、開展培訓等活動,使同學們明確生活目標,培養學生面對困難、應對挫折的能力,敢於正視問題,解決問題,將遇到的挫折化為不斷前進的動力。

建立健全大學生就業指導體系,幫助我校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幫助我校大學生認清現階段就業形勢的嚴峻,腳踏實地,練好自身的基本功,端正心態,樹立先就業後擇業的思想。

同時要加強對心理健康意識和心理健康知識的宣傳,使同學們正確認識和對待心理問題,並積極開展各種活動及諮詢,切實解決同學們關心的問題。

健康調查報告範文 篇2

《中國健康調查報告》內容概要:“中國健康調查”是有史以來規模最龐大的關於膳食、生活方式與疾病死亡率的流行病學研究,它是美國康奈爾大學、英國牛津大學和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中國預防醫學科學院)20年精誠合作的巔峰之作……

《中國健康調查報告》讀後感:這本書太好了,我一收到這本書就不停的看,我是一個追求健康的女人,我今年49歲了,以前工作忙,沒有功夫照顧在意自己的身體,從08年以來自己想明白了,就過著一種慢下來的生活,就潛心研究健,康。這本書他使你顛覆以前的理念,以前對於蛋白質、牛奶、維生素的認識總是模糊的,各說不一,現在我堅定了,吃素食,不喝牛奶,儘量多吃蔬菜水果,吃全穀類糧食,多吃粗,因為此書的作者美國的坎貝爾博士及托馬斯坎貝爾是經過對於動物及人體的'實驗研究出來的結果,而且他們本身也不是虛偽的,是真實的做學問的人,沒有任何的商業目的的人,因此我非常相信他的研究成果,按照他們的理論可以一生不得病,可以健康的活著,這是多麼開心的事呀……

健康調查報告範文 篇3

相比高中生活而言,在現在的大學生活裡,大學生可以自由支配的時間越來越多。於是,這就引發了一個值得大學生思考的問題:我們應該如何合理地安排自己的生活,以便使自己可以有一個養成好的生活習慣對於現在的大學生而言,現在快速發展的經濟使我們的物質生活越來越富裕,導致現在的多數人都沉溺於一種享樂的狀況,而忽略了對自身健康的關注。對於大學生而言,似乎也無法逃出這個“魔掌”。現在多數的大學生都沉溺於網路之中,有的甚至於在玩遊戲時,專注的都忘記吃飯;也有一些學生為了學習,挑燈夜戰,熬夜看書等等這些不良的生活習慣都應該引發我們去思索——應該如何去培養健康的生活習慣。

一、調查目的:

主要是為了瞭解一下現在大學生的生活習慣或生活方式,並通過分析總結一些有助於大學生健康成長的良好的生活習慣。

二、調查內容

作為一名當代大學生,我認為我們在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的同時,還應該更多的關注自身的健康問題。生活習慣代表著個人的生活方式,曾經聽說過這樣一句話:三十年前我們是一直在克服和完善自身的某些不良習慣,三十年後,對於那些沒有克服掉的,我們被一直影響著,並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很多困擾。

由此可見,身心健康的至關重要。生活習慣是否合理健康直接影響到了我們的身心健康狀況。現在的在校大學生精力充沛,課餘時間較多,且又處於青春期、更是長身體的的重要階段,因此良好的生活習慣是確保大學生順利、成功度過大學階段的一個重要基礎。那麼我們現在的大學生在生活飲食、娛樂方式等方面是怎樣的一個狀況大學生對自身的身體和心理健康狀況又有多少了解怎樣的生活方式又才算健康合理呢?基於以上問題我以問卷調查的方式,對身邊的同學進行詢問調查。旨在瞭解一下大學生的生活方式,並作進一步思考研究。以便通過分析總結一些有關健康合理生活方式方面的指導性意見。

三、調查物件

本次調查主要是針對自己身邊的同學以及從自身實際出發而進行的。

四、調查方式

主要是通過詢問問題的方式來進行資料的蒐集。主要包括以下問題:

1.你覺得自己現在的生活方式健康嗎

A健康  B不健康  C不知道

2.你關注飲食健康嗎

A關注  B不關注  C不怎麼關注

3.你會按時吃早餐嗎

A是  B否  C看情況

4.你經常吃以下哪種食品(多選)

A方便麵 B肉質小吃  C五穀小吃  D饅頭榨菜  E其他

7.你一週吃幾次水果

A1~2次  B3~4次  C每天吃  D幾乎不吃

8.你平常都進行哪些娛樂活動(多選)

A體育活動  B與電腦有關的網路活動  C和戀人呆在一起  D逛街  E社團  F其它

9.你的運動頻率如何?

A每天運動  B每週運動  C每月運動  D幾乎不怎麼運動

10.你是否有抽菸喝酒的習慣?

A是  B否  C偶爾

11.你經常去學校圖書館嗎

A經常  B偶爾  C沒有

12.在學校你會因無聊整天逃課或者玩遊戲嗎

A會  B不會  C偶爾

13.當感情出現問題是你經常諮詢的是

A好朋友?  B老師  C同學  D父母

五、調查結果

1.僅20%的大學生堅持一日三餐。從飲食規律來看,能夠保證三餐規律的僅有55%。其中男生的規律性比女生更差。多數男生比較喜歡運動和玩電腦遊戲,一旦沉溺很容易耽誤吃飯時間。

2.60%大學生喜歡吃零食、喝啤酒。女生吃零食的比例明顯高於男生,吃零食的主要原因是情緒不好或沒時間吃飯,而且喜歡邊吃飯邊看電視或書,吃不夠專注。每個月都會喝啤酒,有的學生甚至每月喝啤酒超過5次,男生比例高於女生。還有少數的男生每月會喝1-2次白酒。

3.很多人早晨不吃早飯。大多數都是因為早上上課而急急忙忙的起來趕去上課,而忽略了早餐的時間;還有一些人是因為睡懶覺而錯過了吃早餐的時間。

4.飲食搭配。大學生飲食隨意性大,70%的大學生從不注意食物的營養搭配,其中超過一半的人吃飯主要考慮簡便原則。從膳食構成來看,大學生的主要食品是米麵等,蔬菜、水果和雞蛋、奶類食物攝入量很少,僅20%學生能保證每天吃肉。蛋白質的攝入量過低,維生素和礦物質不能得到足夠補充,不能滿足正常生長髮育所需。還有一些大學生比較挑食,而導致飲食搭配不當,營養補充不足。

健康調查報告範文 篇4

班級:食工1204

學號:

姓名:丘榮欣

完成日期:20xx年1月3號

一、中國人現階段營養狀況

營養是人類生存的基本條件,更是反映一個國家經濟水平和人民生活質量的重要指標。調查顯示我國居民中仍然存在著營養不良問題。第三次全國營養調查指出,百姓中維生素和礦物質攝入不足及不均衡的現象普遍存在。兒童中因鐵、碘、維生素A、D缺乏等造成的營養性疾病也較多。這種狀況嚴重影響兒童的健康和智力的發育,甚至導致兒童死亡率的升高,進而將會影響國民健康水平的提高和經濟的發展。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居民收入的提高,膳食結構及生活方式發生了變化,營養過剩或不平衡所致的慢性疾病增多,並且成為使人類喪失勞動能力和死亡的重要原因。據衛生部統計,我國每天死於慢性病的人數已佔全部死亡的70%以上,而且由此造成的經濟損失十分驚人。

營養素之間關係密切,補充時必須強調平衡。但當今市場上產品的配方多來自於西方國家。飲食習慣和體質的不同,決定了中國人所缺的維生素和礦物質與西方人不同,使用西方國家配方並不科學。然而,目前大多數中國人對此知之甚少,導致盲目補充的現象比比皆是。建立科學補充營養素的觀念,成為改善中國人營養狀況的當務之急。

中國營養學會理事長、世界營養科學聯合會理事、著名營養學家葛可佑教授在20xx年9月27日的一個科學報告中有這樣一段通俗易懂的比喻(木桶理論):中國人目前的營養狀況是:有一些營養素不夠,需要立刻補充;有一些營養素已經充足,就不需要再補了。各種營養素在身體裡是相互搭配、相互作用、相互依賴、相互協調,關係十分複雜,比如:

維生素A得到維生素E的保護、維生素A防止維生素C的氧化、維生素B群、D、E及鈣、磷、鋅要成一定的比例、維生素B1、B2、B6必須符合1∶1∶1的比例、維生素B2與C要成比例、磷過量,鈣會被耗損、銅過量,鋅會損失 、

鐵促進維生素B族的代謝、 鋅要與維生素B6一起增加攝入量為上。

因此,人體補充營養素的基本原則是:必須把所缺的全部補齊,不缺的不能再補,使人體內各種營養素達到均衡。

(一) 中國人嚴重缺乏的營養素

(1)鈣

鈣是中國居民缺乏的嚴重程度排名第一的營養素。全國人均每天攝入量為405毫克,僅達到RDA(如果人體長期攝入某營養素不足,就會發生缺乏症的危險。當攝入量達到某一數值時,人們就沒有發生缺乏症的危險。該數值稱為RDA值。)要求的800毫克的49.2%。因缺鈣,會有腳抽筋、盜汗、腰痠及骨質疏鬆等症狀。

(2)維生素B2

維生素B2是中國居民缺乏的嚴重程度排名第二的營養素。全國人均每天攝入量為0.8毫克,僅佔RDA要求的1.3毫克的58.4%。缺乏狀況各地區之間差異不是很大。因缺乏維生素B2,一些人已出現嘴脣脫皮、皮膚髮癢的症狀。

(3) 維生素A

維生素A是中國居民缺乏程度排名第三的營養素。全國人均每天攝入量為476微克(其中157微克為維生素A,319微克來自β-胡蘿蔔素的轉化),僅為RDA要求的800微克的61.7%。不少人都有面板乾燥、粗糙,眼睛乾澀、怕光的現象。

(二) 中國人缺乏的營養素

(1)鋅

全國人均每天攝入鋅12.0毫克,比RDA的要求量少20%,屬中國人缺乏的營養素。尤其是兒童、青少年缺鋅比較嚴重,已影響部分兒童、青少年智力和身高的正常發育。

(2)維生素B1

全國人均每天攝入量為1.2毫克,離RDA的要求差11.3%。因城市居民已廣泛使用精白米麵,而維生素B1主要含在大米、小麥的表面上,所以城市居民實

際缺乏情況比調查資料還要嚴重。煮熟的大米所含的'維生素B1基本上已被破壞。

(3)硒

中國人均每天攝入量為42微克,離RDA要求相差11.7%。

(4)鐵

調查食物攝入資料,中國人每天攝入鐵已達到RDA要求,但據調查後分析,中國居民食用的鐵,主要來自於大米、堅果、黑葉蔬菜等植物中的非原血紅素鐵,其利用率較低,吸收率也遠遠低於動物性食物中所含的鐵。另外,中國人食用量最大的穀物中,含有濃度較高的植物酸,植物酸會明顯抑制鐵的吸收。所以,儘管攝入了一定量的鐵,但真正被人體吸收的鐵並不能滿足人體的需要,仍然廣泛存在著貧血現象。

(5)維生素C

全國人均每天攝入量為100.2毫克,已達到DRI的100毫克的要求。但是,維生素C主要來源於蔬菜中,中國居民飲食上習慣食用煮熟的蔬菜,其中多數維生素C已被破壞。

(三) 中國人不缺的營養素

(1) 磷

全國人均每天攝入量為1058毫克,而RDA的要求為700毫克,超出358毫克。因磷和鈣最佳的比例為1∶1,如果磷大於鈣的攝入量,鈣的吸收就會被破壞。中國居民實際攝入比例為鈣∶磷=406∶1058,鈣與磷的比例嚴重倒置。這一點已引起中國營養界的高度重視。

(2) 銅

全國人均每天攝入量為2.4毫克,DRI推薦量為2.0毫克。過量的銅有明顯的毒性,且銅過量會導致鋅的損失。所以,中國攝入的銅是多了而不是少了。自人類有文字記載以來,尚未發現任何國家有過銅不足的記錄,反而關於銅中毒的記載卻不少。

(3) 女士不缺維生素D

因成年婦女維生素D的需求量為5微克,僅為兒童和老人的一半,中國成

年婦女已達到5微克的標準,故不缺維生素D,但兒童和老人因需求量比成年婦女大一倍,故有一定的缺乏。

(4)泛酸

中國居民飲食範圍較廣,而泛酸廣泛地存在於各類食物中。所以,調查發現,中國人根本不缺泛酸。

(5) 兒童、青少年不缺維生素E

我國兒童、青少年人均每天攝入的維生素E偏高,達到RDA的300%。主要是因為我國食用豆油、麻油等植物油遠高於西方國家。維生素E對提高成年人生育能力、抗氧化有很大的促進作用,但兒童、青少年過量則有較大風險。

(6)鎂

鎂缺乏症患者並不多,幾乎只有患呼吸不良症、嘔吐情形嚴重或注射大量缺鎂輸液,才會發生缺鎂症狀。鎂過量會引起運動肌障礙,且會妨礙體內的鐵效利用,建議中國人不要盲目補充。

(7) 維生素B12

維生素B12和在人體內僅停留4小時的維生素C不同,維生素B12在肝內的儲存可以供3~6年之需。因此,中國缺乏維生素B12的人十分罕見。維生素B12過量,不僅會導致葉酸缺乏,還會出現哮喘、溼疹、面部浮腫、寒顫等過敏反應,發生心前區痛、心悸,常能使心絞痛的病情加重或發作次數增加。

二、飲食與健康的關係

世界衛生組織研究發現,個人的健康與壽命,生活方式決定了百分之六十,環境因素決定了百分之十七,生物學因素決定了百分之十五,醫療衛生只決定了百分之八。生活方式中有百分之三十是由飲食決定的。

所以膳食結構變化是影響疾病譜的因素之一。世界衛生組織駐中國代表處專案官員張平平曾指出“如果人們平衡膳食,適度地運動,80%以上的冠心病病例,還有90%以上的二型糖尿病病例,還有三分之一的腫瘤,都是可以預防的。”這是一個驚人的發現。

近20年來人們對肉類、油脂消費量大幅度增加,而穀類、蔬果等消費相應減少,導致了膳食向高脂肪、高熱能、低谷物的不健康方向發展。穀類加工過精,以致有的地區兒童出現維生素B1缺乏。即使在農村,高收入者也出現同樣的消費結構變化趨勢。這種趨勢如不及時加以引導,不但會給人們的健康帶來隱患。

我國目前有2億人超重,6000萬人肥胖,其中城市超兩成兒童超重或肥胖。我國已經邁入肥胖者增加最快的國家行列。肥胖或超重將大大增加青少年患上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甚至是癌症等慢性疾病的風險。而造成兒童超重和肥胖的原因主要是膳食結構不合理和缺乏體育鍛煉。營養過剩是肥胖病,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惡性腫瘤等慢性病的共同危險因素:高脂肪膳食與冠心病發病率有關。

目前,動物性食物消費增長,禽肉類及油脂類消費過多、穀類食物消費偏低,使居民的慢性非傳染性疾病在不斷上升。中國糖尿病的發病率約為5%,且以每年100萬新發糖尿病患者的速度增長。患病人數僅次於印度,居世界第二位。並且,世界上糖尿病的發生多在65歲左右;而在中國,則提前到45歲左右。中國的高血壓患者達到1.6億,高脂血症患者也有1.6億;也就是說,平均每8箇中國人裡,就有1個高血壓患者和一個高脂血症患者。而高血壓、高血脂是引發心腦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重要原因。出現了越來越多的“現代病”,“富貴病”,威脅到我們每一個人的健康,甚至帶來生命危險,是因為我現代人的生活方式發生了改變,尤其是飲食變得和以前大為不同,而這種不同就會給我們健康帶來風險和威脅。

此外,奶類、豆類製品攝入過低仍是全國普遍存在的問題。一些營養缺乏病依然存在。鐵、維生素A等微量營養素缺乏是我國城鄉居民普遍存在的問題.我國居民貧血患病率平均為15.2%。維生素A邊緣缺乏率圍45.1%。 全國城鄉鈣攝入量僅為每標準人日389mg,還不到適宜攝入量的半數。

現代人的飲食過於精緻,吃入太多高糖、高精製澱粉、高不良油脂、高熱量、高化肥、高農藥和高化學新增物的食物,反而人體所需的維生素、礦物質和植物營養都很缺乏,所以長期處於一種 “營養不均衡”的狀態。很多人意識到這一點,所以便服用人工綜合維生素來補充,但這類人工合成的綜合維生素會讓身體新增許多毒素,反而雪上加霜。現代人不是虛胖就是太瘦,體力也不好。

健康調查報告範文 篇5

日前舉行的中國家庭健康大會釋出了今年中國家庭健康指數調查報告,報告顯示,有近一半的家庭成員出現過焦慮沮喪的情緒,而經過疫情之後公眾對傳染病防控的意識增強,但是對自我健康指標監測意識仍然偏低。

近半家庭成員曾出現焦慮沮喪情緒

中國家庭健康指數調查發現,高達45.6%的調查物件出現過焦慮或沮喪的情況,僅有17.9%的調查物件願意主動尋求專業機構的幫助,30.5%的調查物件能夠主動與家人傾訴。公眾在傳染病防控方面的意識有所提升:高達96.7%的公眾已經形成“咳嗽、打噴嚏時用胳膊或紙巾掩蓋口鼻”,有95.6%的公眾形成了“避免與病畜、病禽接觸”的觀念;但在視力健康方面青少年觀看電子螢幕大大增加,僅有18.1%的青少年能做到使用電子螢幕產品單次不超過15分鐘。

公眾有針對性的自我健康監測意識偏低

調查還發現,公眾有針對性的自我健康監測意識偏低,僅有19.5%的癌症高危人群能夠每年參加一次防癌體檢。

國家衛健委規劃發展與資訊化司司長毛群安:我們怎樣減少在家庭飲食中減鹽,減糖,減油,以及保持健康的體重,讓孩子注意用眼的'衛生,所以這些我們都有現成的知識、技術、技能。但是過去苦於我們沒有落實落細,所以我們將通過政府的關心支援,通過我們的社團組織,把這些知識和技能落實到每一個家庭,每一個家庭成員,包括每個孩子和母親。這樣就能實實在在的把影響健康的因素干預到位,真正通過每一個家庭的健康來助力健康中國。

國家衛健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家庭對個人健康素養的提升、健康行為的養成非常關鍵。調查發現,核心家庭就是一對夫婦及未婚子女組成的家庭,在大部分健康行為中的表現均明顯優於其它型別的家庭。其它的家庭形式比如丁克家庭等非傳統形式的家庭現在越來越多,對於這些家庭的健康倡導模式將進一步加強。

青少年適應性障礙增多應尋求專業幫助

家庭健康指數反映出的近半數家庭成員曾有焦慮沮喪情緒,其中相當一部分為青少年。相關專家表示,受多重因素影響,最近到心理門診就診的青少年明顯增加。專家提醒家長,孩子出現一些明顯的改變和訊號時,要及時尋求專業人員的幫助。

解放軍總醫院第三醫學中心心理醫生史宇:比如說像孩子如果一旦出現了睡眠障礙,如果很容易失眠,很難入睡,或者說他很容易早醒,或者說這個孩子在情緒的波動會比較劇烈,長期有情緒低落或者說食慾減退類似的一些症狀表現的時候。那麼家長一定要關注,這已經不是小問題了,那一定要去進行相關的一些諮詢,去就診,或者說採取一些相關的心理諮詢的一些方式來介入。

在近期就診的青少年情緒問題中,最突出的就是適應性障礙,由於疫情等原因,孩子們今年經過較長的假期重回校園後,學習方式改變、與同學老師的人際關係、課業壓力等都造成了一定的適應問題,甚至帶來全身的生理性反應。專家提示,任何適應性問題都可以靠時間來化解,如果孩子遇到適應性引起的情緒反應,不能急於求成,要耐心的瞭解和傾聽產生情緒的原因,給予一定的時間並輔助孩子逐漸緩解和扭轉。

解放軍總醫院第三醫學中心心理醫生史宇:其實很多家長都非常著急,所以說就想要把這些問題能夠儘快的,在最小的時間範圍之內給它解決掉。但是你會發現任何的情緒問題,那都是能夠就想快就能快起來的嗎。所以說我就建議各位家長,我們能夠安心下來靜靜的來聽孩子他是怎麼樣想的,他有什麼樣的問題,然後我們才解決問題,而不能先想到的是解決問題,完全不聽孩子在怎麼說。所以說有耐心,你才有可能去跟孩子更好的去進一步的溝通,然後才能真正的解決問題。

健康調查報告範文 篇6

5月20日是第xx個全國學生營養日,最新的杭州中國小生營養狀況調查資料新鮮出爐。資料結果顯示,相對於營養不良,xx市學生的營養過剩和營養不均衡情況更為明顯。

更值得警惕的是,18.88%的.學生有貧血症狀,這意味著每6個學生中就有1人貧血。其中,87.35%的貧血學生屬於邊緣性貧血(指血紅蛋白介於標準值與輕度貧血值之間,由於沒有明顯症狀,不易被察覺),應科學合理調整膳食。

1、三餐定時定量,保證吃好早餐。多吃富含鐵和維生素C的食物,動物血、肝臟、蛋黃、廋肉、貝類和黑木耳等含鐵豐富,可使用含鐵醬油。

2、每天至少進行60分鐘運動,可分3-6次進行中等強度鍛鍊,如慢跑、打球、跳健身舞、做操等;減少上網、玩電子遊戲或看電視的時間;多參加家務活動。

3、至於吃零食也有講究:多選用奶類、水果和蔬菜類、堅果類食物;吃零食不要離正餐太近,每天不超過3次;少吃油炸、過甜或過鹹的零食;養成多喝白開水、少喝含糖飲料的習慣。

目前,我國學生營養狀況不容樂觀,雖然膳食熱量供給基本達到標準,但蛋白質供給量偏低,優質蛋白比例小,鈣、鋅、鐵、維生素A等營養素明顯不足。由於膳食中鐵的吸收利用率低。

健康調查報告範文 篇7

健康體檢部分疾病調查報告健康體檢是人們在無不適症狀的情況下,進行常規的體格檢查和實驗室、儀器檢查,從而發現一些潛在的疾病,起到無病早防,有病早治的目的。

為了提高生命質量,增強人們預防保健認識,我院開展了健康體檢這項工作。自20xx年5月~20xx年11月,已有5988人接受了健康體檢。從體檢結果看,疾病的陽性率多數單位高達80,疾病的種類繁多,同時發現高血壓病、高脂血症、血糖升高這三種病症佔有相當大的比例,此次,隨機抽樣1010人,針對這三種疾病進行了統計分析。

1、資料

與物件1.1資料抽樣人群中,男681人,女329人,後按照15~24歲,25~34歲,35~44歲,45~54歲,55歲以上五個年齡段進行統計,不同年齡段三種疾病發病情況比較例(略)1.2物件機關幹部與普通職員,以輕型、中型體力勞動為主。

2、結果

健康體檢人群中,高血壓病、高脂血症、血糖升高的發病人數以35~44歲年齡組為主。這三種疾病的患病人群男性高於女性。高脂血症患者病人位居三種疾病之首。

3、討論

3.1心理因素處在35~44歲這個年齡段的人群,多為整個社會的中堅力量,肩負著社會的重任;是事業的貢獻者、社會財富的創造者;同時,也是家庭的支柱,是家庭感情的主要依靠和經濟的主要來源者。這部分人群所面臨的矛盾相對較多,如家庭成員之間的矛盾以及各種工作上的、社會上的矛盾等,如果心理調整能力較差,就會引起心身疾病上升,如高血壓病、血脂升高、血糖升高等。

3.2生理因素進入該期的個體,各個系統的器官、組織、細胞的生理功能開始從完全成熟走向衰退,但是隨著改革所產生的危機,迎運而生的困擾增加,同時對新生事物的學習和應變,更加透支了有限的精力,忽略了健康。

3.3飲食不當食物是重要的外界環境因素之一,合理的營養可以維持機體生理需要,營養過剩或營養素不平衡導致高血壓、高脂血症、肥胖症的明顯增加。當然,吸菸、飲酒、攝鹽過量是男性發病過高的另外一個原因。

3.4缺乏體育鍛煉運動可加強人的心臟功能,保持血壓穩定,運動可加速脂質代謝,防止血脂升高,同時,還能提高人體免疫功能,增加防禦疾病的能力,有助於心理健康,使精力充沛。機關幹部由於長期的緊張、疲勞、沒有很好的調適機體,各種疾病便乘虛而入。

3.5高脂血症是一種脂類代謝性疾病,是動脈粥樣硬化發生的主要危險因素。但是合理膳食,適量運動是可以逆轉的。

根據此次分析的結果,我們瞭解這三種疾病在不同年齡段的分佈情況,分析了高發年齡段的主要原因,同時,認識到這三種疾病對我們的嚴重危害,重視和關注我們中堅力量的身心健康,是減少家庭和社會損失的重要措施。告誡人們,時時重視自己的健康,是對社會家庭的最好回報。

健康調查報告範文 篇8

日前,在由香港大公報、大公網健康頻道聯合發起的主題為“關愛女性健康、影響全中國”系列公益活動上,微軟線上旗下中國第一白領門戶msn中文網健康頻道釋出了聯合艾瑞諮詢集團所做的《都市白領“亞性福”健康調查》,深度呈現和解讀了都市白領的兩性生活與情感狀態。報告顯示,中國白領的“性福”狀況不容樂觀:近九成的白領處於亞性福狀態,而亞性福的普遍又進一步增加了夫妻爭執與出軌行為。同時,白領性福觀越來越寬容,婚前同居、婚前性行為已成普遍現象。

據瞭解,“關愛女性健康、影響全中國”系列主題公益活動旨在進一步促進女性健康素質的提高,維護廣大女性的切身利益,增強自我保健意識,為推動女性健康知識在全系普及和傳播,提高女生健康意識與水平,樹立健康生活理念。msn中文網釋出的《都市白領“亞性福”健康調查》則從都市白領的性福狀態、都市白領情感衝突以及都市白領的性福觀三個方面進行問卷的設計,圍繞當下白領兩性生活、家庭危機以及對  報告中顯示88%的受訪白領對自己性愛質量表示不滿意,評分在10分以下;63%的女性難以達到高潮,其中90%女性選擇偽高潮;而謂偽高潮之所以存在,是因為男人缺技巧,女人太單調。對此,中國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研究人員劉中一博士表示:“偶爾、適度的偽裝並無不妥,在一些特殊時刻或場合也許更利於性生活質量的提升和雙方關係的親密。但性生活中技巧不是萬能的。真誠、平等和尊重才是開啟性福生活的三把金鑰匙。”

同時報告也指出93%白領認為性生活對夫妻感情很重要;而對性生活滿意度較低(1-4分)的夫妻中,44%的夫妻經常爭吵,而46%的白領有過出軌行為。對於出軌行為,女人對出軌的寬容度更高,59%的女人傾向原諒對方。劉中一博士對此解讀為:“性生活不滿意,尤其是一方長期得不到滿足,容易讓人心情煩躁,這是有科學依據的。現代性科學證明,性生活時人體分泌的一種肽,可以安神、緩解焦慮等。性生活有時候是過一種情致,不是一種活動。出軌很多時候出軌是尋求一種性關係,而不是性行為。”

相較於常規的調查報告,msn中文網健康頻道此次釋出的《都市白領“亞性福”健康調查》基於網路開放式調研,獲得了男女使用者在性問題上各個領域的比較客觀真實的隱私情況,以獨特方式呈現當下都市白領最現實的寫照,成為活動最大的亮點。

微軟線上總經理劉振宇先生表示:“樂享生活、關注白領生活健康是msn中文網一直以來的'重要使命之一。特別是在工作節奏日趨加快、生活壓力逐漸變大的今天,職場白領們更需要對自己的身心健康倍加關注。通過此次msn中文網健康頻道釋出的《都市白領“亞性福”健康調查》,我們希望能夠與職場白領們分享更多有價值的資訊,傳遞更多健康理念,與使用者共享幸福的數生活。“

據悉,秉承“數生活,白領門戶”的高階定位,msn中文網近年來始終堅持釋出一系列白領調研報告,內容覆蓋健康、汽車、時尚等眾多領域,已成為網際網路行業關注中國白領階層生態的重要風向標。本次《都市白領“亞性福”健康調查》的釋出,更是全面展示了中國白領階層面對社會環境變化、生活壓力在兩性關係的變化趨勢,也深刻解讀了造就這樣狀態的背後原因,對白領人士改善兩性關係和社會研究人士進行課題提供了重要的參考價值。

健康調查報告範文 篇9

醫務人員是一個特殊的職業群體,在社會中擔負著多重角色,同時還面對著繁重而緊張的臨床、教學和科研任務,在醫患關係日益緊張,傷醫事件層出不窮的今天,醫務人員承受著來自社會、家庭和工作的巨大壓力。

1、在美國,醫生身心疲憊是非常普遍的,並且日趨嚴重。20xx年12月梅奧雜誌(MayoClinicProceedings)的一篇研究報告,採用MaslachBurnoutInventory(MBI,一個用以診斷身心疲憊的標準),對6880美國各科醫生的工作生活是否平衡的滿意程度以及對身心疲憊的調查顯示,超過一半的醫生經歷職業上的疲乏,表現在情緒不穩,工作無激情,無成就感,中年一線醫生尤其突出。醫生罹患抑鬱症及自殺的比率大約在39%,遠高於一般民眾(6.4%)。

在我國,情況也不容樂觀,鄒至禮等人在論文《綜合醫院醫務人員心理健康狀況調查》中指出,在工作中,95.2%的醫務人員有中度及以上的壓力,這使得醫務人員長期處於較高水平的.心理應激狀態,且容易出現焦慮、抑鬱、睡眠障礙等各種心理問題。一項調查發現,醫務人員中36.3%處於抑鬱狀態,甚至大約有22.5%處於中度或重度抑鬱狀態。

2、醫務人員是“人類健康的保護者”,醫生身心疲憊必將損害患者安全與醫療質量。社會與醫院應充分關注醫務人員的心理健康,加強人性化管理,醫院應定期組織心理健康篩查,發現問題並及時進行心理干預。美國的醫務人員心理健康管理工作做得非常超前,大部分醫療系統都設有員工心理健康幫助計劃(EAP,EmployeeAssistantProgram),幫助醫護人員在需要的時候疏導減輕心理壓力、平衡生活和工作及各種關係,預防治療心理疾病和身體疾病,以及提供生活上的各種幫助。在遇到醫療糾紛時,有專門的機構或部門幫助醫護人員瞭解情況,協調關係,支援協助醫務人員解決問題,或打官司,而不是讓醫護人員孤單無助。

3、而在我國,這方面的工作還不夠成熟,醫務工作者在工作中的壓力很難得到釋放與排解。

20xx年3月24日,因醫鬧事件患上抑鬱症的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張世林教授從八樓辦公室跳下身亡。而張教授在數年前,就因為一起醫鬧事件出現了情緒低落、沮喪等抑鬱症的症狀,後經過治療,症狀得以控制。病情好轉後在門診工作期間,因為一次膀胱鏡檢查,家屬反覆糾纏,導致張教授抑鬱症病情反覆加重,這一次,工作壓力導致的抑鬱症奪走了張教授的生命,一位技藝精湛、德高望重的外科專家離開了我們,留下無盡的感傷與嘆息。

這件事為醫務人員的身心健康敲響了警鐘,有媒體呼醫務人員要注意減壓,自我心理疏導,必要時求助心理醫生,進行心理干預,遠離抑鬱之類的心理疾患。

然而現實是,在國內大部分醫療機構,並沒有專業的心理輔導機構,在醫生遇到醫療糾紛時,也沒有專業的機構跟進幫助醫生處理,在殺醫傷醫事件以後,更沒有對受害者和家屬做危機干預的意識。在巨大的壓力下,醫生常常處於一種孤獨無助的狀態。

4、陳仲偉主任的離世讓醫療圈的集體陷入了一種悲傷後的無助狀態。為了緩解恐懼、發洩情緒,網路上甚至流傳著一則「醫生自救手冊」,雖然對大部分人來說,悲傷恐懼的情緒會隨著時間推移紓解,然而,沒有專業的心理援助與心理健康管理,這樣的事件給醫務工作者帶來的傷害並不能完全平復,帶著防禦恐慌的心理去工作,會影響醫生正常的判斷及解決問題的能力,這勢必會影響患者安全與醫療質量。

因此,關心促進醫務人員的身心健康,在遇到糾紛時,從法律的角度給予保護支援,在傷醫殺醫事件爆發後,給予危機干預,非常的緊迫與必要。

健康調查報告範文 篇10

青少年體質近20年持續下降超一半學生血壓偏高

日前,在“首屆中國青少年體質健康論壇”上,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司長楊貴仁表示,從1985年開始,中國進行了四次全國青少年體質健康調查。調查顯示,最近二十年,中國青少年的體質在持續下降。

北京市的情況更為嚴重。xx年北京市學生體質健康調研表明:北京學生肺活量、速度、力量等體能素質持續下降,中學生血壓偏高的比例超過一半,高中生超過了60%。學生肥胖率比5年前增長了50%,學生視力低下檢出率為52%,其中九年級生接近70%。

半數北京中學生血壓偏高,四成六年級國小生近視。日前,在“首屆中國青少年體質健康論壇”上,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司長楊貴仁表示,從1985年開始,中國進行了四次全國青少年體質健康調查。調查顯示,最近二十年,中國青少年的體質在持續下降。

楊貴仁說,最近一次全國青少年體質健康調查報告表明,學生肥胖率在過去5年內迅速增加,四分之一的城市男生是“胖墩”。眼睛近視的比例,國中生接近60%,高中生為76%,大學生高達83%。

本市的情況更為嚴重。xx年北京市學生體質健康調研表明:北京學生身高、體重、胸圍等形態發育指標持續增長,但是肺活量、速度、力量等體能素質持續下降,中學生血壓偏高的比例超過一半,高中生超過了60%。學生肥胖率比5年前增長了50%,學生視力低下檢出率為52%,其中國小六年級超過40%,九年級接近70%,高中生則超過60%,高三學生超過66%。北京師範大學體育與運動學院院長毛振明一直從事青少年體質的研究,他把現在的青少年體質概括為“硬、軟、笨”。硬,即關節硬;軟,即肌肉軟;笨,即長期不活動造成的動作不協調。

楊貴仁分析說,造成青少年體質下降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現代化的生活方式,上樓乘電梯,出門坐汽車,體力勞動減少;二是目前的應試教育過分注重升學率,導致學生學業負擔過重,學習時間過長,缺少體育鍛煉時間。

毛振明等體育教學工作者指出,中學階段身體素質和身體機能的下降首先會危害他們一生的健康,其次可能誘發心理的“亞健康”。另外,未來中國社會的發展和國家的整體競爭力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精英階層的競爭力,而這些人中的大部分在學生時期屬於成績優異者,如果在學生時期忽視了身體和心理健康的`培育,那麼在未來激烈競爭的環境中,他們可能沒有好的身體去應對競爭。

你現在14歲正是長身體的最佳時期,如果你真心想將自己的身體鍛鍊的更好一點,並且鍛煉出一個高大、強壯、幹練、勻稱、瀟灑、風度翩翩的身材與體質來,根據我的個人成功經驗,建議你修改自己的鍛鍊方式方法,採取如下整體的強身鍛鍊方式來進行鍛鍊為好:

首先是要養成一個早晨提前40到60分鐘起床的習慣;

二是早晨起來後,外出先跑跑步,將身體跑到微熱就行,作為每天早晨鍛鍊活動前必須的準備事項;

三是做做廣播體操,或者學習簡單的武術套路或練武的一些基本動作,注意:初學練武時,先不要求神似,而必須追求形似。才能保證自己的舉手投足符合練武人的出手不離方寸;

四是每天早晨鍛鍊時,進行一下深呼吸後,憑藉一口氣盡力對天長嘯(能鍛鍊和提高自己的肺活量、底氣與嗓音巨集亮)。每天多進行原地起跳、原地起跳抹高、助跑起跳、助跑起跳抹高的鍛鍊(可以有效的促進自己身體長高、各部位肌肉的強健與線條美,還可以提高彈跳力、爆發力與耐力),如果有條件多吊吊單槓、雙槓(以能達到並超過高中體育鍛煉標準以上為好);

五是每天睡覺前準備一杯綠茶水,清晨起床後的第一件事是給涼綠茶水加點熱開水後,空腹把它喝了(一是稀釋體內因睡眠後的血液粘稠問題;二是有利於鍛鍊身體時不出現供血、供氧不足的不良狀態;三是有清掃體內垃圾的作用,提高身體的消化功能,有利於多長肉,特別是多長腱子肉;四是可以消除清晨起床就鍛鍊時,可以出現的各種身體不適狀態;五是清晨起床空腹就喝綠茶水有消除脂肪肉(肥肉)的醫療效果),清晨起床空腹就飲綠茶水適應後,每天每次必須喝400ml以上;

六是每天早晨一定要吃飽飯,中午也必須吃好、吃飽。雞、鴨、魚、肉可以隨便吃。但是,晚飯:一是最好要吃點麵食(饅頭、麵包、麵條等);二是最好少吃點雞、鴨、魚、肉;三是吃好就行,不要吃的太飽。因為,晚飯的這三條都是長肉的最有利條件,自己必須控制把握好,以免形成攝入量過多而造成盡長脂肪肉(肥肉),不長腱子肉(瘦肉)的主要原因;

七是晚飯兩小時後,可以外出走走,做做俯臥撐、吊吊單槓、雙槓或者在家、宿舍做做雙手倒立、俯臥撐、仰臥起坐的鍛鍊,鍛鍊到身體發熱即可,等到身體適應後再增加運動量。切記!切記!

八是到新華書店、網上購買或下載一些鍛鍊身體、練武的身體防護與保護書籍及鍛鍊身體的技術要領、注意事項、武術的簡單套路來好好學習學習後,再進行具體的鍛鍊與實施為好。

以上各條,貴在持之以恆。

只有你能長期堅持下來,養成生活的如此習慣。特別是能夠嚴格按照第四條、第五條、第六條進行鍛鍊,我敢肯定:二三個月你就會見到效果。

如果你能長期堅持下來,用不了五六年,你一定會將自己鍛鍊成為:高大、幹練、英俊瀟灑、有氣質、風度翩翩、舉玉樹臨風、手投足都透出大將風度來,使美女帥哥們喜歡追捧地圍繞在你身旁的局面,不是更好嗎?

祝您成功!

健康調查報告範文 篇11

隨著老年人口及所佔比例的不斷增加,老齡化問題已成為當今社會的重大問題,使得社會對衛生服務的需求大大增加。護理人員的素質決定了養老護理的質量,而養老護理質量有保證的老年人,對晚年生活有信心、有幸福感,能夠延年益壽。老年人在養老院接受護理,不受醫院各種制約,精神放鬆,能在最佳狀態下接受治療和護理,充分體現了護理工作的完整性。眼下護理工作還有一個“瘸腿”現象,護理人員幾乎清一色女性,在照男性老年人與重體力活上不是勉為其難就是無法勝任。這就使我們護理人員要付出更多的時間與精力來照顧這些老人,加重了護理人員的身心負擔。

筆者對園內護士進行了大規模的心理衛生調查,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凡20xx年5月前在崗的入院護理入院為調查物件。共15名,其中男1名,女14名,年齡25-34歲。平均年齡26.5歲。有無護理 證件:13人有相關證件(佔全體的86.7%),2人無任何相關證件(佔全體的13.3%)。受教育程度:中專以上13人(佔全體的85.8%),中專以下2人(佔全體的14.2)。婚姻狀況:已婚14人,未婚1人.全部調查物件根據有養老護理經驗的3人(佔全體的20%),無養老護理經驗的12人(佔全體的.80%)。

1.2方法

(1)自制一般情況調查問卷

(2)自評心理衛生量表:選擇國內外信度和效度較好的心理評定量表SCL-90(症狀自評量表)、SDS(抑鬱自評量表)和SAS(焦慮自評量表)。

(3)對健康區護理人員與護理區的護理人員進行CMI(康奈爾醫學問卷)及霍氏職業興趣測驗的評定。

(4)成立科研調查組:由精神科資深專家對調查組成員即各居住區護理員、護士進行調研,統一調查方法和操作程式,分割槽進行集體評定,並計時收回問卷。

(5)由專業人員驗收,集中各類資料,分類輸入電腦,並做統計學處理。

2結果

2.1完成情況

實際在院護理人員15人,共發問卷量表15份,回收15份,佔100%.作廢0份。

其中健康區護理人員8人,實發8份,回收8份,回收率100%;護理區護理人員7人。測評15人。一般情況問卷調查結果顯示,被調查物件15人。2%對居住條件滿意,66.7%對飲食滿意,89.5%對親屬關心程度滿意,90.3%有幸福感。32%合併慢性軀體疾病(高血壓、高脂血症、糖尿病、腦梗塞、冠心病、肺心病、骨關節病、慢性支氣管炎、慢性腎臟疾病、腫瘤及慢性失眠症等).最大心願是希望健康長壽;精神生活豐富多彩;受到更多的關心和重視;子女多來探望;飲食、衛生條件進一步改善等.

2.2量表評分結果

SCL-90(症狀自評量表)平均總分為62.9±13.9,其中軀體化、人際關係、敵對、偏執、精神病性其它6個因子評分分別為16.9±5.5、10.8±3。0、6.9±1.6、6.6±1.5、11.5±2.8、10.1±平均分為31.2±平均分為28.8±平均分為43.3±11。平均分為8.7±3.3,Rosen指數5.7±.3。

2.3心理障礙分佈情況

根據量表測試結果,合併心理障礙者10人,佔全體的66.7%,其中抑鬱障礙7人,佔46.7%,焦慮障礙3人,佔20%。對養老院護理工作有興趣的4人,佔全體的26.6%,對養老院工作無興趣的11人,佔全體的73.3%

3討論

隨著社會進步,醫學科學的發展,人們對健康的意識日益增強。心理健康是人體健康不可分割的主要組成部分,也越來越被重視。但被譽為“白衣天使”的護士,從事著高風險、高強度的護理工作,其心理健康狀況不容樂觀。本文從社會、醫院、職業、個人因素探討了壓力的來源,根據壓力的來源採取一系列的應對措施。旨在呼籲社會尊重護士職業,給護士多些理解,多些支援,併為她們創造一個良好的工作、學習環境及深造機會,以提高護理人員的心理健康水平,保證良好的護理質量,更好的為人類健康服務。

健康調查報告範文 篇12

摘要:體質是智育德育的載體,毛主席曾向全國人民提出“發展體育運動,增強人民體質”的號召,今天看來仍然有現實指導意義。體質的提高除受物質條件限定外,也受思想觀念的制約。對於廣大學子來說,樹立終生體育的理念,熱愛體育運動,克服困難仍然顯得必要。全民熱愛體育運動是一個民族振興必不可缺的環節!

關鍵詞:大學生,學生身體素質狀況,影響原因,分析

身體素質這個詞對很多人來說可能並不陌生。在日常生活中,人們常說,某人力氣大,某人跑的快,或者某人很靈活,某人耐久力強。實際上這些能力都屬於身體素質。身體素質通常指的是人體在肌肉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各種能力。一般包括力量、速度、耐力、靈敏和柔韌等。

隨著生活水平的日漸提高,大學生對自己的身體現狀普遍感覺良好或一般,大多數男生都感覺較好或很好,對自己身體比較滿意;而女生較多感覺一般,其中不少人認為身體不太好。感覺不好的原因有體質的好壞,平時鍛鍊也不夠,主要的原因是不少大學生平時忽視體育鍛煉,非智力因素沒有得到應有重視。有些大學生,不但不參加鍛鍊,還染上種種不良生活習慣,抽菸、喝酒、熬夜泡網咖……無規律的生活節奏導致其身體機能的下降。

在平時鍛鍊的時間方面,男女生之間差距比較明顯。男生每週鍛鍊時間從1小時到12小時不等,大多在3—5小時。而女生能堅持鍛鍊的就不多,只是極少數可以堅持每週運動2—3小時,大部分女生表示除了上體育課,平常很少鍛鍊。

根據對發育狀況、身高體重比、肺活量測試等國家頒發的《大學生體育合格標準》裡規定的專案的測試的結果看,大學生身體素質指標呈逐年下降的趨勢,而且肥胖人數也在增加。造成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有:

一.課上課下大學生較少進行體育鍛煉,並且大多數學生存在怕吃苦、意志品質稍差的現象,造成對體育鍛煉不感興趣,牴觸心理較強,致使教師的教學效果也較差,隨著大學生的身體素質也漸差。

二.大學生自身參與體育鍛煉的意識與興趣淡薄,缺乏外界輿論的正確健康導向。因為不瞭解體育運動而不喜歡體育運動,進而不參與甚至牴觸體育運動。

體質是智育德育的載體,毛主席曾向全國人民提出“發展體育運動,增強人民體質”的號召,今天對大學生身體素質問題仍然有現實指導意義。通過體育活動來提高學生的自信心、意志品質和調節情緒的能力是大學體育教學應注重的一個方面,特別是在體育教學中要防止只重視運動技能的傳授,而忽視心理健康目標達成的現象;要努力使大學生在體育活動過程中既掌握基本的運動技能,又發展心理品質;要根據大學生的年齡特點與心理特徵,注意創設一些專門的情景,採取一些特別的手段,促進大學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

體育活動對於發展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具有獨特的作用,經常參與體育活動的學生,合作和競爭意識、交往能力、對集體和社會的關心程度都會得到提高,而且,學生在體育活動中所獲得的合作與交往等能力能遷移到日常的學習和生活中去,因此在體育教學中應特別注意營造友好、和諧的課堂氛圍,採取有效的教學手段和方法培養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要特別關注學生形成良好的體育道德和合作精神,增強他們對社會的責任感。

想要身體素質增強,採取措施是不可避免的,學校和學生都應該努力改進,比如:

1.改革課程內容體系,加強科學研究,修訂教學計劃.改革教材教法。向以全民健身為主體的教學.促進大學生自覺參與體育鍛煉的積極性、主動性。體育課教學要科學化、實效化。

2.體育是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學校均應從根本上重視青少年的身體鍛鍊和體育達標工作,進一步提高對學校體育工作的認識,按照《學校體育工作條例》,依法管理學校體育工作,將其納入學校的工作日程。

3.以活潑多樣的教學形式開展豐富多彩的健身運動,引導學生根據其個性與興趣,積極參加身體鍛鍊.,養成經常參與體育鍛煉的習慣。

4.加強體育師資隊伍建設,加強體育設施和體育器材的建設,使學生的體育鍛煉有人指導,有活動場所。

5.利用大眾傳媒的`力量,提高大學生參與體育運動的意識,進行體育鍛煉的興趣。學校應為學生提供方便並且創造條件和機會,鼓勵大學生多閱讀體育報刊雜誌,收看體育新聞節目,也可以開展類似於“體育節”的活動向學生宣傳體育專案規則,介紹體育淵源歷史,傳播體育精神理念,利用傳媒的力量增強大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意識和興趣。

有的人認為力量是其素質的基礎。有些運動如果沒有力量,可以說是無法完成的。誰的力量大,誰的成績好。訓練可以使肌纖維增粗,增加肌肉中蛋白質的含量,並改善神經系統的調節能力,從而發展力量素質。通常力量訓練採取負重訓練,克服身體重量和外界阻力的練習。鍛鍊者可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練習內容負重練習主要是通過負重做深蹲起,持啞鈴深蹲起,腿捆砂袋跑步等來發展腿部力量。也可用手持啞鈴原地擺臂、臥推槓鈴、上下推舉槓鈴等來鍛鍊臂力。怠雙腿的下蹭起,引體向上、俯臥撐、倒立、角力、揹人跑步、各種屈體等動作則是克服身體重量和外界阻力的練習。速度是指在單位時間裡完成動作的次數或使身體快速位移的能力。

速度素質的表現形式有反應速度、動作速度和週期性運動中的位移速度。速度素質在很多運動專案中都起重要作用。有的專案是以速度的快慢來衡量成績。如游泳、跑、滑冰、自行車等。有的專案也要求具有很高的速度素質。例如足球、籃球、排球等。速度素質的優劣取決於肌肉力量的大小,技術動作的正確與合理,以及神經過程的靈活程度等。發展速度素質主要藉助於提高一般身體素質,特別是肌肉的力量與彈性,動作的協調性,發展耐力和柔韌性等。耐力是指有機體長時間持續工作的能力,也可以看作是對抗疲勞的能力。

耐力素質包括一般耐力和專門耐力。一般耐力是指小強度或中等強度進行長時間工作的能力;專門耐力是根據不同運動專案的特點所需要的耐力。靈敏素質主要取決於大腦皮質神經過程的靈活性。靈敏素質主要是在多組合、高難度、技術性強的運動中得到發展。柔韌是指大幅度完成動作的能力。它取決於肌肉、韌帶的彈性和關節活動範圍的大小,也取決於神經支配工作肌肉緊張與放鬆的協調能力。良好的柔韌素質可以使動作舒展美觀。有些高難的動作沒有一定的柔韌素質就難以完成。

增強免疫力也可以提高身體素質.如何提高免疫力呢?對此,我查到以下方法:

1、增加抗氧化劑的吸收。抗氧化劑是一種存在於食品中的能夠增強免疫系統的化學物質。服用維生素E,維生素C(也可以靠每天食用兩個柑桔類水果來獲取維他命C)

2、經常喝綠茶,因為綠茶中含有大量抗氧化劑類黃酮和茶酸。多吃西紅柿和其它紅色和深色的水果。

3、平常也要適量的運動,但不要做劇烈運動。因為劇烈運動會壓抑免疫系統功能(與上呼吸道感染有關的免疫系統功能)。如果已養成定期鍛鍊的習慣,在這段時間可以做一些輕度或中度運動。

4、確保食用足夠的碳水化合物食物,如大米及其它富含澱粉的食物。因為碳水化合物是免疫細胞最重要的食物。

5、每天保證充足睡眠,不要使自己處於緊張和壓力之下。焦慮、緊張都會影響身體的壓力荷爾蒙,從而壓抑身體免疫功能。睡眠能增強機體產生抗體的能力,從而增強機體的抵抗力;同時,睡眠還可以使各組織器官自我康復。

6、多吃蔬果

柑橘類水果富含維生素C,能增加噬菌細胞的數量;強化天生殺手細胞活力;建立和維護粘膜、膠原組織,以幫助傷口痊癒。胡蘿蔔及其它深橘色蔬果如芒果、甘薯等富含β胡蘿蔔素,可以在人體內轉換成維生素A。維生素A能維持上皮細胞及粘膜組織健全,減輕感染;提高抗體反應,促進白血球生成;並參與補捉破壞細胞的自由基。其它可以滋養免疫系統的蔬果還包括蕃茄、十字花科蔬菜、大蒜、香菇等。

提高自己的身體素質不能光說不練,方法知道了並不是自己的身體素質就能提高,必須堅持不懈的鍛鍊。

推動大學生體育鍛煉,提升大學生身體素質任重而道遠。在今後體育鍛煉教學中,我們要加大改革力度,使體育個性化、多樣化,營造生動、活潑、主動的學習氛圍,把增進自己健康,提高體育能力,培養自己終身體育的意識,養成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作為大學體育鍛煉的首要任務來抓。

健康調查報告範文 篇13

看完了《中國健康調查》,多吃水果蔬菜,菌類,堅果,全穀物。少吃麵食,麵包點心蛋糕。

儘量不吃牛肉豬肉雞肉,乾酪牛奶酸奶。蛋類我不能拒絕啦!同等量的植物性食物和動物性食物,他們所獲得的蛋白質是一樣的。各自的好壞也不同,植物性食物沒有膽固醇,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和抗氧化成分;缺點是缺少維生素b12。動物性蛋白質除了吸收快一點,剩下的.都是缺點。

男性每天大攝入100克的蛋白質。蛋白質攝入量最高的孩子卻容易患肝癌。高蛋白攝入,促進癌症發病率;牛奶當中含87%的酪蛋白,在同樣的癌症條件下,越少攝入,病情控制的越好。在控制癌症發病方面,營養比致癌物影響更大。

動物性食物膽固醇超高,脂肪也超高。研究者解釋說動物蛋白和植物蛋白不一樣的地方在於,動物蛋質能夠增加體內酸負荷。而酸負荷增加意味著我們的血液和組織環境偏向酸性,而我們的身體並不能適應這種酸性環境,為了中和這些酸,身體使用了鈣,因為鈣是一種有效的鹼。但是鈣也必須由某個地方產生,其中這些鈣就會被從骨骼當中分離處來。隨著鈣的損失,骨骼變得更為虛弱,變得更為容易骨折。

健康調查報告範文 篇14

一、研究目的

高一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不僅關係到自身的全面發展,而且影響到全民族的素質水平和精神文明程度。中學時期是人生成長的重要階段,是心理健康發展的關鍵時期。然而,面對現代社會競爭的加劇,教育的侷限,家庭教育的弱化,不少的中學生不同程度地存在各種心理困擾和障礙,影響其健康發展。作為教育者,如何根據學生的心理狀況有效地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呢?為此,我對我班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進行專門調查。

另外,通過問卷,學生會顯得不那麼拘束,會說出真實的想法。老師和家長可以從中瞭解到學生的想法,從而適當的改變一些教育方式,增強與學生的溝通交流。讓學生在快樂的環境中學習和生活。

二、研究物件:**中學高一十班54名學生

三、研究方法:採用不記名問卷調查法

調查問卷共發放了54份,有效回收54份。

四、研究時間:星期二班會

利用班會發放、填寫、回收調查問卷。

五、問卷內容與調查結果

表格略

六、結果分析

1、學生的學習狀態較差,對新學習環境不適應。

上課時,集中注意力學習的時間短,容易走神;如果別人不督促,很少主動學習;在學習和娛樂發生衝突時,74%的學生拿不定主意,而主動選擇學習的竟是0%;經常很想學習,但總是無法集中精力學進去的佔44.5%;能按計劃學習的人只佔5.5%;77.7%的學生學習勁頭時高時低;等等。高一學生承擔的學習負擔與壓力和國中相比更重,高一階段的課程明顯增多,難度增大,教學進度比國中明顯加快。此外高中老師對學生提出更高的期望和要求,積極引導學生對教學內容進行更深層的探究,去發現一般性規律。隨著學習科目的增多和學習內容的加深以及方法的改變,學生難以很快適應任課教師新的授課方式,在方法和學習習慣上仍沿襲國中的老習慣。因此,對於剛進高中的新生來說新學習環境的確是不易接受。

2、學生感到學習壓力較大。

42.6%的學生感到學習負擔很重;9.2%的學生常為短時間內成績沒有提高而苦惱不己;42.6%的學生經常討厭考試;學習壓力主要來自激烈的升學競爭和家長、老師的高期望。學生們談到,各個方面反覆警示他們的是:過得了大學聯考獨木橋即是陽關大道,過不去則跌入萬丈深淵。在這種偏頗的教育觀念之下,學生的學習被層層加碼,在校學習時間很長。與此同時,課後作業繁重,考試頻繁,且不斷公佈分數排位,學生們承受著身體和心理的雙重重負。如果有一場考前心理講座,53.7%的學生希望的內容是情緒調節。

3、學習目標不明確,但能及時調整。

僅有5.5%的學生為自己剛開始的高中生活有詳細規劃的;92.5%的學生認為學習是不得不做的事;62.9%的學生有時能能按計劃學習;等等。學生在國中階段尤其是九年級學年,都是勤奮、拼搏的,考上重點中學的信念和父母的期望促使他們在九年級學年竭盡全力,當終於結束會考,有一部分學生便鬆懈下來,完全沒有了以往的拼搏精神。這些學生認為考上高中了可以休息下了,高一學年不必太緊張,不妨先放鬆一下,學習自覺性和積極性下降。對自己的未來失去了方向感,感覺迷茫,產生了失落感,學習目標不明確,失去了自己的人生座標。但是,72.2%的學生,當給自己定的學習目標有困難可能做不到時,他們會縮小目標;51.9%的學生有時會為了實現一個大目標,給自己制定循序漸進的小目標;等等。說明學生一旦認識到現狀就能調整目標,調整心態。

4、責任心不強,缺少擔當。

3.7%的學生希望在班級中當幹部;主動參加班級的各種活動的學生大致佔14.8%。大部分學生很自我,一切以自己為準,不替他人不替班集體考慮,常常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班集體榮譽感薄弱。

七、思考與改進措施

無論學生出現哪種心理障礙,對他們的學習和成長的消極影響是顯著的、巨大的。因此,作為教育工作者,尤其是高一年級的班主任,一定要做預防心理失衡的提前指導,二是要注重做好疏導工作。下面,本人根據自己對教育、教學工作中的體會,談一談對高一學生心理障礙的預防與疏導。

1.關心學生的心理。

作為老師,不但要重視學生的學業發展,而且關心學生的身心健康。教師雖然掌握了一些心理健康的知識,但是要處理學生的心理問題還是有難度的。其實,中學生有他們自己的特殊心理,比成年人更加的敏感和脆弱。工作中遇到的一些心理問題,首先跟家長取得聯絡,不然會使學生失去信心,從而導致學生的心理問題的出現。良好的心理環境不但是提高教學的有力保證,而且是培養學生健康心理的保證。教師要主動同學生進行交流,這樣不僅加強了學生興趣、信心、和勇氣,而且培養了學生的協作、共同探究和積極向上的精神。

2.引導學生正確辨識自我,提高適應環境的能力。

高一學生受認識水平的侷限,還不能正確、客觀地評價自己,往往由於自我估計過高或過低,造成主客觀不協調,無法滿足自己的心理需求,於是有可能出現以上一系列心理問題,所以教師有必要幫助學生正確認識和評價自我,學會情緒調節,發揮自身潛能,面對現實,迎難而上。教師如能對學生作出恰如其分的分析與評價,可增進學生自我認識的能力。另外,班主任可通過家長會向家長授課,使家長正確對待考試成績,從而減輕學生來自家長的壓力。

3.學習方法指導。

學業壓力無疑是中學生心理壓力的主要來源。進入高一以後,學習負擔加重,表現為科目增多,對學生的自學能力要求高。一些學生從一開始沒有很好地加以調整,掌握高中階段正確的學習方法,以適應這一轉變時期,就會感到學習壓力大,學習效果差,成績跟不上。所以,高一班主任教師要注重學生學法指導,引導學生合理利用時間,學會科學用腦,注重勞逸結合,制訂學習計劃,這樣,從預習到考試,都不會感到壓力大,無形中減輕了焦慮程度,考試也能應付自如了。

4.開好班會,建立新型師生關係。

良好班集體是一個巨大的教育力量,對學生的心理髮展產生著不可忽視的功效,對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有著重大的意義。其實,不少學生的心理問題,有時是來自於與集體的不同步,班主任可利用班會,有意識地組織一些與學生近期心理動向相關的主題班會,藉此對他們給予開導,這樣有利於心理障礙的排除,又可使其自尊心得到滿足。同時,還要利用多種渠道,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鼓勵各型別學生參加課外科技、文藝、體育、製作等興趣小組和校園文化活動,使大部分學生在各型別的群體活動中發揮自己的特長。這樣,既為學生創造了實現自我價值的機會,保持愉快、積極的情緒,又可促進建立團結和諧的師生關係,從而使教師及時掌握學生的思想動態,及時做好疏導工作。

總之,中學生的心理問題並不可怕,班主任只要能掌握一點心理學和教育學知識,在學生中樹立公正、無私的班主任教師形象,以愛心感染學生,教育學生,幫助學生制定切合實際的學習目標和計劃,幫助學生解決學習和生活上的困難,做學生的知心朋友,就能減輕學生的心理壓力,預防學生心理障礙的出現,並能做到及時發現問題,及時做好疏導工作。